优质甜玉米悦田9号高产栽培技术

一、优质甜玉米粤甜9号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石荣斌[1](2019)在《甜玉米无公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甜玉米又称为菜玉米、水果玉米等,其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等,营养非常丰富,大多数被加工制作成罐头。甜玉米是温带作物,对温度十分敏感,对水分和阳光的需求非常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甜玉米作为一种健康食品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作者本人长年在乡镇基层一线工作,当地年种植甜玉米3000多亩,是当地农户增收的途径之一。鉴于此,本文立足当前甜玉米种植技术,详细分析无公害高产优质栽培的技术重点。力求为甜玉米种植提供数据参考。

朱志妍[2](2019)在《鲜食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品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我国鲜食玉米育种存在的种质资源缺乏有效鉴定、育种效率及品质不高等问题,本研究通过SSR标记对鲜食玉米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进行类群划分,同时使用近红外光谱仪对其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测定,为鲜食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和培育品质优良新品种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从玉米公共数据库MaizeGDB(https://www.maizegdb.org)中共下载84对SSR引物,通过初步筛选得到50对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50对SSR引物在70份鲜食玉米中检测出234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等位基因4-11个,平均4.68个;每对SSR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IC)0.47-0.81,平均0.63。2.遗传相似系数分析结果表明,70份鲜食玉米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24-0.78,平均0.33;不同类型鲜食玉米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等位基因数最多的是甜玉米,最少的是甜加糯玉米;基因多样性最高的是甜玉米,最低的是甜加糯玉米;同时,3种鲜食玉米类型之间的遗传差异也不一致,其中甜玉米和甜加糯玉米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糯玉米和甜加糯玉米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3.按UPGMA法对70份鲜食玉米进行聚类,并探讨了SSR引物的选择对类群划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引物的数量多少及多态性高低对聚类分析的影响较大;选用50对SSR引物可以把70份鲜食玉米分为3个类群:甜玉米自交系、糯玉米自交系和鲜食玉米杂交种,划分结果与系谱基本一致。4.测定了66份鲜食玉米的蛋白质、淀粉、水分和脂肪含量,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1048-B、WJH13-B-B、WJH8-B-B-1、顺丰-1-1-B、WJH14-#-B-1、YTY 2-5-B-l、WJH12-#-B、Guatemalawhite No2-B,糯玉米QN126-B-B、QN117-B-1、京科糯2000、云糯3号,甜加糯玉米N3-#-B-B、京科糯978等具有较高的营养品质;3种不同类型的鲜食玉米中,甜加糯玉米具有更好的营养品质;相关分析表明,水份与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与脂肪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淀粉与水份、蛋白质和脂肪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5.基于66份鲜食玉米的品质性状数据,利用SPSS 22.0分析软件中平方欧式距离聚类分析方法,结果把66份鲜食玉米划分为2个大类和6个亚类,聚类结果不仅与SSR聚类结果差异较大,与鲜食玉米的类群及系谱差异也较大,说明品质性状聚类不能真实地反映研究材料之间的遗传关系。

农华展[3](2018)在《国内外50个甜玉米杂交种主要性状的分析评价》文中指出我国甜玉米育种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甜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甜玉米种质资源匮乏、基础性研究薄弱,限制育种业的发展。选育高产、优质、抗性好的甜玉米品种成为育种工作者的难题。本试验对50个国内外甜玉米杂交种(品种)的农艺性状、果穗性状和品质性状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国内外甜玉米品种存在的具体差异,为我国甜玉米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如下:1.在农艺性状方面,国内供试品种的株高、穗位高、茎粗、地上茎节数、穗上叶片数、采收期等性状均显着高于国外品种,分别比国外品种高29.71%、88.85%、19.50%、30.00%、20.00%、6.62%;国内品种的平均采收期为79 d,而国外品种为74 d,国内品种表现为晚熟,达到显着水平。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国内与国外甜玉米品种可清晰的分为不同类群,说明国内外甜玉米品种在农艺性状上存在显着差异。2.在果穗性状方面,国内供试品种的鲜苞重、单穗净重、穗长、秃尖长、行粒数、穗粗等性状均显着高于国外品种(P<0.05),分别高出国外品种26.67%、22.73%、5.40%、126.00%、17.27%、7.90%;而穗行数则相反,表现为国内品种显着低于国外品种(P<0.05),平均少于2行;百粒重、轴粗差异不显着(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甜玉米品种可清晰划分为不同类群,说明国内外甜玉米在果穗性状上存在显着差异。3.在品质性状方面,国内供试品种的蔗糖含量、口感评分显着低于国外品种(P<0.05),国内外两个品种在还原糖含量方面差异不显着(P>0.05)。而国内甜玉米品种的果皮厚度显着高于国外品种(高24.00%)(P<0.05)。这表明国内甜玉米品质与国外还存在差距。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甜玉米品种可分四大类,国内部分甜玉米品种的品质有了极大的提高,已划入国外品种类群。4.通过对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农艺性状相关性均呈现正相关,达到极显着水平。株高和穗位高最相关,相关系数为0.92;穗位高和穗上叶片数的相关性最小,相关系数为0.62。对于果穗性状,鲜苞重和行粒数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70;鲜苞重与穗粗的相关性次之,相关系数为0.68。对于品质性状,甜玉米口感与蔗糖含量以及果皮厚度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其中蔗糖含量与口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9,果皮厚度与口感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8。此外采收的早晚也影响甜玉米的口感,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并且达到显着水平。

徐若兰,黄文培,欧景汕,黄成都[4](2017)在《粤甜20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文中研究指明该文介绍了粤甜20号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种、整地、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为促进该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黄巧义,唐拴虎,张发宝,张木,黄旭,逄玉万,李苹,付弘婷[5](2017)在《控释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施比例对甜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不同组配比例施用对甜玉米生长、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控释尿素在甜玉米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在广东省博罗县和惠阳县以当地主栽品种华珍和粤甜9号开展田间试验。试验共设7个处理:不施氮(CK);施尿素N 360 kg/hm2(U1);减施尿素30%(252 kg/hm2,U2);40%控释尿素,减氮30%(252 kg/hm2,40%CRU1);40%控释尿素,减氮50%(180 kg/hm2,40%CRU2);60%控释尿素,减氮30%(252 kg/hm2,60%CRU1);60%控释尿素,减氮50%(N 180 kg/hm2,60%CRU2)。乳熟期采集甜玉米植株样品进行养分分析,每小区单独采收后记录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结果】施氮显着提高甜玉米鲜苞产量(P<0.05)。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甜玉米鲜苞产量逐渐提高。U1处理的鲜苞产量最高,其次是60%CRU1处理,40%CRU2处理的鲜苞产量显着降低。60%CRU1处理的甜玉米鲜苞产量与U1基本持平。在等氮条件下,甜玉米鲜苞产量表现为60%CRU>40%CRU>U,两地结果一致。施氮主要提高甜玉米穗长、穗粗和行粒数,显着提高甜玉米物质累积量和氮素吸收累积量(P<0.05),秸秆和籽粒的平均增幅分别为55.1%和24.2%,95.0%和43.4%,秸秆增幅更大。甜玉米物质累积量和氮素吸收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在等氮条件下,甜玉米物质累积量和氮素吸收累积量均表现为60%CRU>40%CRU>U,以60%CRU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吸收利用率最高,其次是40%CRU处理,U处理最低。不同施肥处理对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没有影响。不同施肥处理对甜玉米维生素C和可溶糖含量没有影响。【结论】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处理的甜玉米产量、物质累积量和氮素吸收累积量均优于常规施肥处理,且随着控释尿素配施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在甜玉米生产中,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可显着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是甜玉米化肥减施增效的有效途径。

林汉锋[6](2017)在《甜玉米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文中提出本文通过茂名市甜玉米品种更新定向暨综合栽培技术研究,逐步形成了成熟的甜玉米栽培技术体系,并将研究成果及时推广、应用于全市,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吕长其,章志兴,张伟春,王旭华,鲍艳红,陈卫东,杨树德,叶雪琴,戚小萍,鲍慧,王丽红[7](2016)在《优质甜玉米新品种金甜玉2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阐述了优质甜玉米新品种金甜玉2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品质、抗性等,从隔离种植、播种、密植、病虫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金甜玉2号高产栽培技术。

张媛,王子明,刘鹏飞,蒋锋,万世敏,王晓明[8](2012)在《广东省甜玉米育种及栽培研究成果与发展思路》文中提出对广东省甜玉米在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生理、营养品质、合理施肥、栽培技术以及产业技术体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综述,同时总结了在新品种筛选、高产栽培生理研究、良种繁育和种植技术以及产后加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思路,即:加强种质资源创新、深入研究栽培生理、培育优良新品种;加强良种繁育、提高品种质量、延长新品种使用寿命;加强优质、高产和周年性生产技术体系研究,满足社会、企业和国际市场对甜玉米的需求;加强产供加销产业链建设、提高农村区域经济效益.

刘建华,郑锦荣[9](2011)在《甜糯玉米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文中指出从甜、糯玉米品种选育、绿色化栽培与土肥新技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产品深加工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广东省在"十一五"期间对鲜食玉米产业链中各环节关键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通过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的产业化生产示范和推广,取得了显着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广东省及华南地区甜、糯玉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带的建设。

孙国富,李高科[10](2009)在《优质、抗逆超甜玉米粤甜13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文中指出粤甜13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黄白粒超甜玉米杂交种,200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在区域试验及大面积生产中表现出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早熟、产量较高等特点。简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

二、优质甜玉米粤甜9号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质甜玉米粤甜9号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甜玉米无公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地选择
2 品种选择
3 隔离种植
4 整地、育苗移栽
5 分期进行播种
6 适当密植
7 田间管理
    7.1 及时查苗补苗
    7.2 注意科学灌溉
    7.3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8 结束语

(2)鲜食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文献综述
    1.1 鲜食玉米
        1.1.1 鲜食玉米概况
        1.1.2 鲜食玉米育种现状与研究进展
        1.1.2.1 甜玉米
        1.1.2.2 糯玉米
        1.1.3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 玉米遗传多样性研究
        1.2.1 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1.2.2 SSR标记在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3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玉米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DNA提取与质量分析
        2.2.2 SSR引物的筛选
        2.2.3 PCR扩增和电泳检测
        2.2.4 品质分析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1 SSR标记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2.3.2 品质分析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SSR标记结果
    3.2 遗传变异结果
    3.3 聚类结果
        3.3.1 不同SSR引物数量的聚类结果
        3.3.2 不同SSR引物多态性的聚类结果
    3.4 品质分析结果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鲜食玉米的遗传多样性与育种利用
        4.1.2 SSR引物的选择对遗传分析的影响
        4.1.3 鲜食玉米的品质评价
    4.2 结论
5 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取得的荣誉和科研成果

(3)国内外50个甜玉米杂交种主要性状的分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甜玉米的发展历程及产业概况
        1.1.1 甜玉米的发展历程
        1.1.2 国内外甜玉米的产业概况
    1.2 前沿研究综述
        1.2.1 主要性状研究综述
        1.2.2 研究方法综述
    1.3 我国甜玉米研究面临的难题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的分析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及条件
        2.1.2 试验材料及设计
        2.1.3 测定的项目及方法
        2.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2.2.2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讨论
        2.3.2 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果穗性状的分析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及条件
        3.1.2 试验材料及设计
        3.1.3 测定的项目及方法
        3.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果穗性状方差分析
        3.2.2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果穗性状聚类分析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品质性状的分析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及条件
        4.1.2 试验材料及设计
        4.1.3 测定的项目及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品质性状方差分析
        4.2.2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品质性状聚类分析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甜玉米杂交种主要性状相关性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及条件
        5.1.2 试验材料及设计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种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5.2.2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果穗性状相关性分析
        5.2.3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粤甜20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介绍
    1.1 品种来源
    1.2 审定情况
    1.3 审定编号
    1.4 特征特性
2 产量表现
3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3.1 田块选择
    3.2 隔离种植
    3.3 精细整地
    3.4 适时播种
    3.5 肥水管理
    3.6田间管理
    3.7 病虫草害防治
    3.8 适时采收

(5)控释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施比例对甜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计算方法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甜玉米鲜苞产量的影响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甜玉米鲜苞主要性状的影响 2.3
    不同施肥处理对甜玉米品质的影响 2.4
    不同施肥处理对甜玉米生物量和氮吸收累积量的影响 2.5
    不同施肥处理甜玉米的氮素利用效率 2.6
    不同施氮处理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6)甜玉米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集成(论文提纲范文)

1“两优”即选用优良品种, 优化种植模式
    1.1 选用优良品种
    1.2 优化种植模式
2“两适”即适期播种, 适宜密度
    2.1 适期播种
    2.2 适宜密度
3“五推”
4“四防”

(7)优质甜玉米新品种金甜玉2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经过
2 产量表现
3 特征特性
4 品质
5 抗性
6 高产栽培技术
    6.1 隔离种植
    6.2 播种密植
    6.3 科学管理
    6.4 病虫害防治
    6.5 及时收获

(8)广东省甜玉米育种及栽培研究成果与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成就
    1.1 新品种选育
    1.2 高产、优质、高效应用技术研究
        1.2.1 光合作用特性研究
        1.2.2 果皮厚度研究
        1.2.3 食用品质研究
        1.2.4 甜香味研究
        1.2.5 生长研究
        1.2.6 播种期和采收期
        1.2.7 施肥
        1.2.8 栽培技术
    1.3 产业化体系建设
2 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新品种选育
    2.2 栽培生理研究
    2.3 良种繁育和种植技术
    2.4 产后加工
3 发展设想

(9)甜糯玉米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结果
    2.1 甜、糯玉米育种研究
        2.1.1 种质资源引进、创新、利用
        2.1.2 培育出10个甜、糯玉米新品种通过广东省审定,3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2.1.3 获得科技成果4项
        2.1.4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与品种保护权各1项,申请专利1项
    2.2 绿色化栽培与土肥新技术研究
        2.2.1 主产区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
        2.2.2 甜糯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物质形成规律和氮磷钾吸收累积及其需求规律研究
        2.2.3 甜糯玉米氮磷钾适宜用量优化研究
        2.2.4 缓释肥的应用效果与适宜用量优化研究
        2.2.5 甜玉米有机-无机双层施肥技术研究
    2.3 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2.3.1 甜玉米病害普查
        2.3.2 玉米小斑病发生规律、
        2.3.3 甜玉米内生拮抗细菌的分离和拮抗活性研究
        2.3.4 甜玉米对玉米小斑病的抗性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2.3.5 各生育时期害虫种类及发生情况调查
        2.3.6 室内药剂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
        2.3.7 联合药剂对玉米螟的作用研究与二元混配剂研制
        2.3.8 应用生物农药防治玉米螟技术研究
        2.3.9 甜玉米害虫安全防控技术体系的建立
        2.3.1 0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
    2.4 产品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
        2.4.1 初步建立甜玉米加工特性数据库
        2.4.2 甜玉米产品加工工艺研究和完善
        2.4.3 甜玉米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
        2.4.4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2.5 新品种及配套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
        2.5.1 甜、糯玉米新品种示范展示
        2.5.2 土肥新技术示范展示
        2.5.3 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
        2.5.4 研究制定广东省地方标准1项
        2.5.5 产业化生产与推广
3 结论

(10)优质、抗逆超甜玉米粤甜13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生物学特性
    1.2 产量及品质表现
    1.3 抗性及适应性表现
        1.3.1 抗性表现
        1.3.2 适应性表现
2 配套栽培技术
    2.1 选地隔离
    2.2 适时播种
    2.3 肥水管理
    2.4 病虫害防治
    2.5 合理密植
    2.6 适时采收

四、优质甜玉米粤甜9号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甜玉米无公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 石荣斌. 农家参谋, 2019(15)
  • [2]鲜食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品质评价[D]. 朱志妍. 云南大学, 2019(03)
  • [3]国内外50个甜玉米杂交种主要性状的分析评价[D]. 农华展.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18(03)
  • [4]粤甜20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徐若兰,黄文培,欧景汕,黄成都. 安徽农学通报, 2017(10)
  • [5]控释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施比例对甜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J]. 黄巧义,唐拴虎,张发宝,张木,黄旭,逄玉万,李苹,付弘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 [6]甜玉米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集成[J]. 林汉锋. 吉林农业, 2017(05)
  • [7]优质甜玉米新品种金甜玉2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吕长其,章志兴,张伟春,王旭华,鲍艳红,陈卫东,杨树德,叶雪琴,戚小萍,鲍慧,王丽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5)
  • [8]广东省甜玉米育种及栽培研究成果与发展思路[J]. 张媛,王子明,刘鹏飞,蒋锋,万世敏,王晓明.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2(02)
  • [9]甜糯玉米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J]. 刘建华,郑锦荣. 广东农业科学, 2011(S1)
  • [10]优质、抗逆超甜玉米粤甜13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 孙国富,李高科. 广东农业科学, 2009(08)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