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与周边城市竞争力对比分析

一、淄博与周边城市竞争力比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晨瑶[1](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宋莹莹[2](2020)在《基于引力模型的国家中心城市辐射范围与能力研究 ——以郑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区域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等一系列中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层次的提出,国家中心城市这一层次在中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众多层次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新的“塔尖”城市,集中了全国空间、人口、资源和政策上的主要优势,在国民经济日益提升、战略布局逐渐强大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从国内外顶尖城市的发展实践中发现,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城市占据的层次越高,起到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也就越强,越能抢先一步占领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制高点,从而赢得城市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主动权。随着国家中心城市的提出和进一步发展,国家中心城市如何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带动区域发展,代表国家形象成为现代化大都市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的研究,成为了研究热点。本研究以郑州市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对比与郑州市空间紧邻的5个同级别国家中心城市。依据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方法,一方面构建了城市综合质量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城市综合质量,代替简单的以经济总量衡量的城市质量;另一方面将城市间综合交通网络所需时间和线路距离转为以货币为单位的综合出行成本以表征城际交通可达性,替代两城市间简单的直线距离,对引力模型进行了改进。运用改进后的引力模型计算6个国家中心城市对国内其他城市的空间相互作用力。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郑州、北京、上海、天津、武汉、西安6个国家中心城市对其他城市的空间相互作用力,从而界定郑州市的辐射范围,对辐射范围内城市接受郑州市辐射能力的程度差异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再结合郑州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提升郑州市辐射范围与能力的对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郑州市核心辐射范围包括中原城市群中的23个城市,以及其他省份的济宁和徐州。这些城市绝部分是郑州依托“米”字形高铁路网串联起来的沿线城市和节点城市,与郑州的城际交通可达性强,城市综合质量在中部地区相对较高,人员、物资等要素流通便利。(2)郑州市综合质量在292个城市中排名第13名,城市综合质量较高,超过了绝大部分城市。虽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存在差距,但自身发展实力已达到一定水平,在中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且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质量对提升其辐射能力最为重要;(3)郑州市作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依托“米”字型高铁网络连接沿线城市和节点城市的同时,加速发展中部偏北地区综合交通网络,起到了承接东西部地区综合交通的枢纽作用,且城际综合交通可达性是扩大其辐射范围的基础;(4)郑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影响其核心辐射范围中25个城市接受郑州市辐射能力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包括:来往国家中心城市的交通可达性,辐射和被辐射城市的综合质量,被辐射城市之间科技创新能力、人民生活质量以及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发展的差异等。被辐射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人民生活质量和公共服务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水平,是提升被辐射城市接受郑州市辐射能力的重要动因。在郑州市未来发展中,要着重从自身实力发展、打造区域交通一体化、削减城市壁垒促进区域产业融合等方面出发,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升区域整体实力,从而加速提升郑州市的辐射范围和辐射能力,实现成为现代化大都市参与国际竞争的最终目标。(5)郑州市短期辐射带动发展目标,应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从各方面加强区域联系,实现中原城市群一体化,才能进一步向城市群外的周边地区扩散。

王成韦[3](2019)在《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化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没有任何一个经济社会进程能够像城市化一样创造出如此多的机会,不论是对产业的发展还是就业的促进,城市化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城市化已经成为我国继工业化之后新的经济发展引擎,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引擎驱动的新成长阶段。随着区域性贸易自由化、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以及新一轮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资金、信息、人员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产业间不断流动、集中和分配。城市的发展已经超越自身界限,涉及地理空间、经济空间和行为主体等多个层面。不同属性和层次的主体(产业、企业和城市等)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迥异,并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使得不同属性主体在层内和层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在此背景下,厘清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要素主体关系以及识别影响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主体及其关联组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城市群为基础发展城市化既是提升我国城市化整体水平的内在要求,又是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城市经济发展问题涵盖产业、企业和城市等不同属性和层次的经济主体及其关系结构,可视为以产业关联为基础的企业和城市等多属性、多层次主体间的关系整合问题。其中,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是企业业务交流和城市经贸往来的内在基础;企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是产业组织网络的高级细分形态,依赖产业空间集聚的同时也对城市经济产生动态影响,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实现;城市承载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具体反映着贸易与合作的效率与效能,是产业关联和企业发展的最终体现。城市内、外要素主体的关联强度和结构表征着资源要素整合和劳动地域分工程度,关键要素主体的辐射带动能力与功能支撑作用影响着城市化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因此,在推进城市化发展,制定城市化战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群内产业、企业和城市等主体及其层内和层间关联结构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基于城市群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发展的研究中必须要开启新的视角,关注城市发展的宏观背景、影响因素、内在机制以及结构演进趋势。本文对城市群经济系统内的各层次要素主体归纳在一个框架下进行整合,在综合考虑城市间的产业投入产出关系和企业业务往来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采用超网络思想研究城市化发展问题。超网络存在于由很多单一网络相交织形成的现实系统之中,其可更全面描述复杂系统,逐步成为研究现实问题的新方法。因此,本文引入超网络分析方法,基于城市群经济系统构建城市化发展超网络模型,并从关联结构视角刻画和描述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各层次主体的层内、层间交互关系,这对制定科学有效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讲,本文主要完成以下研究内容:(1)分析多属性要素主体关联对城市化发展影响的内涵和机理,构建城市化发展超网络模型。城市群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群内的产业、企业和城市及其关联结构是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关键要素,城市群内要素主体关联的本质是在产业和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合作网络,核心是跨区域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基础是地区产业存在的投入产出关系。因此,本文第3章在分析城市群内要素主体及其关系对城市化发展影响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产业、企业和城市关联网络,并根据其内在的属性和逻辑关系,基于超网络理论耦合三层要素主体关联构建城市化发展超网络模型。(2)设计城市化发展超网络的层内和层间结构度量指标。经济含义清晰且可操作的城市化发展超网络模型的构建,不仅需要明确的应用目标和合理的描述工具,也包括指标设计和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从多个维度分析揭示产业、企业和城市等主体内部及其间的关联结构,测度城市群内单层次和多层次要素关联结构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如基于子网络局部关联结构指标(节点度、点介中心性和边介中心性)可以从层内关联的视角识别层内关键节点和连边,基于子网络整体关联结构指标(基础关联结构、核关联结构和循环关联结构)可以识别单层网络中的关键支撑结构,基于超网络局部关联结构指标(节点超度和强度中心性)可以从层间关联的视角,识别层间交互的关键节点,基于超网络整体关联结构指标(超边度、超边相似度和超边距离)可以识别系统中影响力最强的产业、企业和城市组合。这些主体关联的结构特征可以为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及促进城市经济协同发展提供定量依据。(3)对影响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的省内、外要素及其关联结构进行应用研究。山东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城市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省内要素主体的协同,也离不开省外要素主体支撑,因此,通过构建山东省自身以及分别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要素关联的城市化发展超网络,分析要素主体间的关系及结构,找出支撑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的省内、外关键产业、企业和城市及其组合。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山东城市化发展中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验证了城市化发展超网络模型构建方法和指标计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具有如下创新点:(1)从产业、企业和城市关联视角分析城市化发展问题。文中研究了城市群内的产业、企业和城市等不同属性主体的层内和层间关联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首先,明确了产业、企业和城市等主体的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影响城市化发展的要素主体关联从单属性、单层次主体关联扩展到多属性、多层次主体间的关联。进而,基于要素关联关系定义城市化发展的内涵为:通过城市群经济系统内多属性、多层次要素主体的有序关联运动促使其在子系统层内和层间形成有序的关联和集聚,并找出子系统层内和层间的关键节点和结构,发挥其核心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实现城市群经济的多层次、多方面的互惠共赢和经济结构优化,最终推进城市化的发展。(2)将超网络的思想融入城市化发展模型构建中。超网络为研究社会经济生活中包含多属性、多目标、跨层级等特征的主体关联结构提供了有效工具。本文基于超网络理论抽象城市群经济系统,将产业、企业和城市等不同属性的要素主体纳入到统一的框架中进行分析,构建了包含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主体、反映城市化过程中的单层次内和跨层次间的要素主体关联超网络模型。并以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超网络为例进行应用研究,进而为识别山东城市化发展中的关键产业、核心企业和重要城市,并确定辐射力广、支撑性强的产业、企业和城市组合提供了模型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城市化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设计了经济含义清晰且可操作的层内和层间结构度量指标。文中从多个维度分析揭示产业、企业和城市等主体内部及其间的关联特征,找出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关键要素主体及其关联结构。具体指标包括基于子网络局部关联结构指标(节点度、点介中心性和边介中心性)、基于子网络整体关联结构指标(基础关联结构、核关联结构和循环关联结构)、基于超网络局部关联结构指标(节点超度和强度中心性)以及基于超网络整体关联结构指标(超边度、超边相似度和超边距离),文中并对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超网络结构进行实例计算,找出了影响山东城市化发展的省内、省外关键要素主体及其关联组合。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城市化发展指标设计体系。

许丽婷[4](2019)在《国家级高新区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国家级高新区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布局、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自1988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以来,国家高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已成为研发成果创新转化的沃土,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如何有效发挥国家高新区的竞争力,形成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通过理论梳理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并依据结论提出优化耦合协调关系的相关对策。本文首先从理论概念入手,概述了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的相关理论概念,对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论。其次,对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的协调机理和耦合关系进行研究,说明两个系统相互之间的影响,推演出其中的互动机制、动力机制及协调机制,并对不同协同基础下的耦合状态进行分析。然后,分别构建国家高新区和区域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出国家高新区综合发展水平值和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值。在两个系统的综合水平值评价基础上,建立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水平,并且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时间角度上分析耦合关系的时序变化、从空间角度上分析耦合关系的分布情况、从设立批次的角度分析耦合关系的差异。最后,对影响耦合协调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从国家高新区基础、区域经济基础和传导机制三方面选取指标,运用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判断不同因素对耦合关系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高新区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不仅存在单向影响,而且存在协同发展关系,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具有复杂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2)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关系刚突破协调的边界,处于过渡发展的水平,基本保持着良好的增长趋势。从两个系统的关系上来看,整体态势呈现出区域经济超前国家高新区发展的特征,但二者之间的差距正逐步缩小。(3)从空间差异上来看,东部区域的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更加协调,中西部则基本保持了同一水平,都与东部有一定的差距。(4)国家高新区的设立目前主要有两个阶段——1988年至1992年和2010年及以后。分析样本数据得出结论,后设立批次的耦合协调关系与早期设立批次有较大差距,且耦合协调度增速也相对较低。(5)影响国家高新区和区域经济耦合关系的显着因素较多,关系最密切的是国家高新区的规模及创新能力,其次是区域经济的基础,再次是传导机制。综合以上情况,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依托区域经济,全力支持国家高新区发展;二是增强国家高新区辐射带动作用,避免虹吸效应;三是建立协调机制,提高互动效率;四是跨区域合作对接,加强经验学习。

姬宇[5](2018)在《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范围变化及其竞争力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城市群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主体,城市群的培育与建设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山东半岛城市群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是继长江三角洲等三大城市群之后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之一。伴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条件的改变,目前全国范围内多个城市群规划的空间范围出现调整变化,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空间范围亦出现了多次调整。本文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分析当前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实际腹地范围,并着重探究了行政规划下大尺度(17地市)、中尺度(13地市)、小尺度(8地市)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创新、生态、辐射等分项竞争力以及综合竞争力的演变情况,并与全国部分城市群进行对比,最后根据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城市群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本文在收集整理国内外关于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以及城市群竞争力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首先从夜间灯光数据与交通、信息、经济等多种联系等角度出发,探究了山东半岛城市群较为接近实际的腹地范围,发现城市群的腹地范围尚未拓展到17个地市。从夜间灯光视角看济南、青岛、淄博、东营、滨州、潍坊、烟台、威海、日照、临沂10个城市可纳入山东半岛城市群;从联系强度看,纳入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城市有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东营、烟台、临沂、滨州、威海、日照。其次从经济、社会、创新、生态、辐射等方面,构建了城市群竞争力评价体系,并采用使用频率较高的主成分分析法测度城市群竞争力,经过分析比较后发现:(1)2003-2015年,大、中、小尺度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小尺度城市群经济、社会、创新竞争力、综合竞争力均居首位,中尺度城市群次之,大尺度城市群最弱,生态竞争力、辐射竞争力,三个不同空间尺度城市群排名变化波动较大。(2)与全国部分城市群相比,小尺度山东半岛城市群排名第四;分项竞争力中,三种尺度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社会、辐射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优势不显着,而生态、创新竞争力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与长三角城市群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最后针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城市群发展的对策措施:(1)推动核心城市发展,提高中心城市竞争力层次;(2)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合理发挥城市功能;(3)从经济、社会、生态、创新、辐射等多方面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竞争力。

闫媛媛[6](2018)在《山东省设区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潜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经黄金十年,市场扩张性增长并渐趋成熟。新的发展阶段下,随着人口及资本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中国房地产行业分化格局将进一步加剧,过去粗放的开发投资模式难以持续,未来只有对城市、业务和产品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评价,才能更好的发现城市价值和开发潜力,把握拿地投资节奏。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基于区位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新型城镇化理论等理论基础,首先将房地产开发投资潜力界定如下:是一定时期内,区域房地产市场在各种内外相关因素作用和影响下,而形成的一种潜在的、可能在未来得以发挥并转化为竞争力的能力。它应该从房地产市场本身蕴含的投资机会与外部客观存在的投资环境两个方面来考虑,前者强调在房地产市场上现有的存量供给与潜藏的有效需求之间的差距,后者着眼于投资环境的支撑保障作用。所以文章从直接和间接两大方面梳理了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潜力的相关因素,遵循指标体系构建时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变通性等原则,初步确立整体的逻辑框架,最后根据专家意见和各独立指标间的相关性,筛选构建了本文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体系从房地产市场潜力和投资环境支撑潜力两方面确立了判别房地产开发投资潜力的维度。实证研究阶段,首先基于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指标的客观和主观权重,其次对主客观权重合成形成综合权重,最后利用理想解法评价模型对山东省设区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潜力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最终确立山东省设区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潜力排名结果。研究得出,青岛、济南、烟台居于前三位,经济较发达,房地产市场投资开发潜力巨大;而德州、聊城、菏泽则处于倒数三位,源于这些城市房地产市场投资较差或者投资支撑环境基础薄弱。为了进一步发现山东省设区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潜力的规律将开发潜力划分为四个档次:青岛和济南以无可匹敌的优势占据第一档次,属于强潜力型;烟台、东营、潍坊和临沂处于第二档次,属于较强潜力型,这三个城市经济基础较好,后续房地产开发投资潜力前景较好;淄博、威海、日照、泰安属于中等潜力型,发展水平处于中游位置;最后,莱芜、济宁、滨州、枣庄、德州、聊城、菏泽7个城市处于第四档次,属于较弱潜力型,源于这些城市房地产市场潜力较弱或投资环境支撑潜力较弱。最后根据各个城市不同的潜力等级从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政府管理者两大角度提出建议和措施,文章最后针对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研究的不足与展望。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结合房地产开发投资潜力的影响因素和相关理论,从房地产市场潜力和投资环境支撑潜力两大方面3个层级共2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更加全面科学。在论文实证检验阶段,考虑到多指标动态评价的特点,对评价指标分层设定权重,逐步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驻目标城市时更加理性科学的决策,减少失误,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李雅楠,王成新,姬宇,李咪[7](2017)在《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山东省城市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逐渐成为衡量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构建指标体系,选取2004年和2013年山东省17地市的截面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山东省城市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发展水平不平衡,东西部差异较大,空间差异明显。竞争力优势区域集中在东部沿海和山东半岛地区,中西部地区城市竞争力分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城市竞争力具有路径依赖特征。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但辐射和带动作用不强,产业结构的路径依赖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地区间的信息和技术交流,从而影响山东省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吴朋,董会忠,邱士雷,殷秀清[8](2017)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基于改进的灰色TOPSIS法》文中提出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是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的基础,其研究对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山东半岛城市群的8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综合经济实力、教育科技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程度以及生态环境建设5个方面选取32项核心指标,运用组合赋权和改进的灰色TOPSIS法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对半岛城市群各城市竞争力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的对策措施。

向铮[9](2016)在《基于产业转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提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资源,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城市。我国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出现于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在建国后为配合我国推行重工业战略,经历了蓬勃发展,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体系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也为国家战略性能源安全供应体系提供了保障。由于资源储量的有限性,经过持续高强度的开采,受限于增长模式较为粗放,可持续发展观念淡漠,从计划经济切换至市场经济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资源利用率没有得到保障,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转轨,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城市开始出现开采成本大幅攀升,失业人数激增,下岗职工无力承担生活开支等问题,体制性和结构性的问题凸显,有些城市甚至面临矿衰城竭的问题,城市的竞争力急速滑落。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引导产业转型逐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由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很多国家都面临的难题,转型效果也良莠不齐,即便是在山东一省,煤炭资源型城市面临的转型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究竟哪些因素对山东煤城的转型促进作用更加具有决定性,这些因素与城市竞争力提升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影响?这是本文研究的问题。通过对于问题的研究,能够科学的分析找到更值得关注和对发展影响力更大的因素,帮助决策者制定城市转型提升过程中的政策和管理办法,这是本文研究的实践目的。本文对产业转型和城市竞争力提升的研究分为五个部分:(1)提出问题和收集问题相关材料部分(第1章、第2章、第3章):第1章主要简述了对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现阶段煤炭资源型城市所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研究的意义和思路做出简述。第2章对相关概念界定、特征和规律进行了探讨。首先阐述了资源型城市的定义和衡量尺度,分析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明确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目标和产业转型的概念。第3章分门别类的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回顾了国内外对于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的研究现状和相关成果。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研究差异,寻找到了较为空白的区域,为本文的研究寻找到了切入点。(2)我国煤炭产业综合分析及关于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灵活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部分(第4章):第二部分首先通过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山东,山东环比各省区三个角度对比分析了我国现有能源结构和煤炭发展趋势,说明了煤炭产业的重要性及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进行转型的紧迫性。其次,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构建了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灵活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并综合计算出了一个理想状态下的基准城市作为参照。再次,对山东煤城进行随机抽样后完成了样本城市与基准城市间的单项指标动态分析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讨论,得出了关于山东煤城转型灵活性的研究结果。(3)关于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灵活性对城市竞争力提升影响因素的路径研究(第5章):首先简述了国内外比较权威的城市竞争力模型,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影响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四个主要矛盾。对其中可能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产生影响的因子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设计了研究假设。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并讨论了假设检验结果。(4)结合数据结论对实践经验进行吸取和借鉴部分(第6章):以数据结论的基础,有选择和重点地吸取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验,并分析了其中值得山东煤城转型提升借鉴的精华。对相关国家的转型模式和提升政策作出了归纳和吸取,分析了其措施方法对山东煤城的启示。(5)关于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竞争力系统性提升路径及策略和保障顺利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部分(第7章、第8章):第7章主要结合第五章的定量分析与第六章定性分析的内容,首先从产业角度讨论了新主导产业对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涉及新主导产业的选择规律、误区、模式等问题。然后又从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本积累、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展开讨论了提升竞争力的策略。第8章是在通篇对问题研究后对于如何能够以更为柔顺和平滑的方式促进山东煤城产业转型和竞争力提升做出的思考和建议。讨论了发展过程中对山东煤城的政策支持在财税引导、金融体系建设、土地使用方式、资本运作、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以及通过对参与国际竞争打破资源诅咒等政府治理方面的问题。

毕亚稳[10](2014)在《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山东省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愈加明显,而且这种现象也出现在不少大省内部。因此,许多地方政府试图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解决区域内部差异,鉴于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发展地方金融业、加快金融改革与创新成为地区发展战略,依据本土优势制定合理规则。以山东省为例,2013年8月份出台的《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金改22条”)已成为地方金改的的重要标志。金融体制改革中,金融中心的建设是重要一项内容,“金改22条”中也明确提出欲将济南建设成为区域金融中心、青岛建设成为财富管理中心。那么,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特别是山东省确立的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能否有助于缩小省内经济发展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以“金改22条”为背景,以山东省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能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研究核心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在回顾区域协调理论、区域金融中心等理论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试图将以上理论融合构建一个区域协调中心理论模型。第二,研究山东省区域经济和金融差异问题,利用泰尔指数模型对山东省鲁东、鲁中和鲁西三大区域内部以及区域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泰尔指数模型结果表明山东省区域内部和区域间经济和金融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第三,从实证角度论证山东省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对区域协调发展有促进作用,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济南和青岛建立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分析,竞争力结果显示,相比于单核型区域金融中心,山东省建立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更具有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是利用威尔逊模型和主成分分析对济南和青岛两大中心的辐射力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济南辐射区域包括9个城市,青岛辐射区域包括6个城市,以济南和青岛为核心的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辐射整个山东省。第三部分是将区域熵引入多元回归模型中,分别分析了济南和青岛对其辐射区域内经济影响力,结果表明济南和青岛金融对辐射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四,基于以上分析,对山东省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淄博与周边城市竞争力比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淄博与周边城市竞争力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2.2.1 国家顶层设计
        2.2.2 地方政策规划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3.3 沈阳经济区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3.4 哈长城市群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引力模型的国家中心城市辐射范围与能力研究 ——以郑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区域概况
        1.3.1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情况
        1.3.2 国民经济与产业发展状况
        1.3.3 区位与交通发展状况
        1.3.4 科技创新发展状况
    1.4 数据来源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家中心城市相关研究
        2.2.2 城市辐射范围与能力相关研究
        2.2.3 研究述评
3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综合质量评价
    3.1 城市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模型建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城市综合质量指标权重分析
        3.3.2 城市综合质量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综合交通网络的城际交通可达性分析
    4.1 城际综合交通可达性评价方法
    4.2 城市间不同交通方式权重、单位成本确认
        4.2.1 城市间不同交通方式权重
        4.2.2 城市间不同交通方式单位成本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国家中心城市比较分析
        4.3.2 郑州市城际综合交通可达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辐射范围与能力评价
    5.1 构建城市辐射范围与能力评价模型
    5.2 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郑州市辐射范围识别与影响因素分析
    6.1 郑州市辐射范围界定
    6.2 郑州市辐射范围内城市辐射能力比较研究
        6.2.1 辐射能力大小比较分析
        6.2.2 辐射范围圈层分析
    6.3 郑州市辐射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6.3.1 构建影响因子指标体系
        6.3.2 影响因子模型构建
        6.3.3 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对策与建议
        7.2.1 郑州市辐射能力提升对策
        7.2.2 郑州市辐射范围扩展建议
    7.3 创新之处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化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系统论与协同论
        2.1.2 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2.1.3 超网络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城市化的内涵
        2.2.2 城市化的动力研究
        2.2.3 城市化战略的选择
        2.2.4 超网络建模研究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化发展模型构建
    3.1 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化发展内涵和特征
        3.1.1 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化发展内涵
        3.1.2 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化发展特征
    3.2 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化发展关键要素和机理
        3.2.1 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化发展要素
        3.2.2 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化发展机理
    3.3 城市化发展超网络建模原理
        3.3.1 产业关联网络建模原理
        3.3.2 企业关联网络建模原理
        3.3.3 城市关联网络建模原理
        3.3.4 城市化发展超网络耦合原理
    3.4 城市化发展超网络模型构建
        3.4.1 产业关联网络模型构建
        3.4.2 企业关联网络模型构建
        3.4.3 城市关联网络模型构建
        3.4.4 城市化发展超网络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网络结构的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4.1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2 基于子网络局部关联结构的发展指标
        4.2.1 节点度计算与内涵
        4.2.2 点介中心性计算与内涵
        4.2.3 边介中心性计算与内涵
    4.3 基于子网络整体关联结构的发展指标
        4.3.1 核关联结构计算与内涵
        4.3.2 基础关联结构计算与内涵
        4.3.3 循环关联结构计算与内涵
    4.4 基于超网络局部关联结构的发展指标
        4.4.1 节点超度计算与内涵
        4.4.2 节点强度中心性计算与内涵
    4.5 基于超网络整体关联结构的发展指标
        4.5.1 超边度计算与内涵
        4.5.2 超边相似度计算与内涵
        4.5.3 超边距离计算与内涵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超网络模型构建
    5.1 问题描述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处理思路
        5.2.2 产业数据来源与处理
        5.2.3 企业数据来源与处理
        5.2.4 城市数据来源与处理
    5.3 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超网络子网络构建
        5.3.1 产业关联网络构建
        5.3.2 企业关联网络构建
        5.3.3 城市关联网络构建
    5.4 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超网络中子网络耦合
        5.4.1 子网络层间逻辑关系
        5.4.2 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超网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超网络结构研究
    6.1 基于子网络局部关联结构的计算与分析
        6.1.1 节点度计算与分析
        6.1.2 点介中心性计算与分析
        6.1.3 边介中心性计算与分析
    6.2 基于子网络整体关联结构的计算与分析
        6.2.1 核关联结构计算与分析
        6.2.2 基础关联结构计算与分析
        6.2.3 循环关联结构计算与分析
    6.3 基于超网络局部关联结构的计算与分析
        6.3.1 节点超度计算与分析
        6.3.2 节点强度中心性计算与分析
    6.4 基于超网络整体关联结构的计算与分析
        6.4.1 超边度计算与分析
        6.4.2 超边相似度计算与分析
        6.4.3 超边平均距离计算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超网络的山东省城市化发展分析和对策
    7.1 基于超网络的山东省城市化发展分析
        7.1.1 山东省城市化要素重要性排序
        7.1.2 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现状分析
    7.2 基于超网络的山东省城市化发展对策
        7.2.1 延伸拓展产业链,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7.2.2 重视跨层级联动,培育发展内生动力
        7.2.3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协同网络体系
        7.2.4 完善要素流动机制,健全创新发展措施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工作和结论
        8.1.1 主要工作
        8.1.2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附录1 上市公司对应的产业及其代码和名称
附录2 上市企业代码及其对应的产业和城市
附录3 上市公司分布的城市及其代码和名称
图目录
表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国家级高新区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及不足
        1.3.1 创新点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概念及文献综述
    2.1 高新区概念及相关理论
        2.1.1 高新区概念起源及定义
        2.1.2 国家高新区内涵、组成架构及发展历史
    2.2 区域经济概念及相关理论
        2.2.1 区域经济概念界定
        2.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式
        2.2.3 区域经济影响要素研究
    2.3 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概念
    2.4 相关理论概述
        2.4.1 非均衡增长理论
        2.4.2 高新区发展阶段理论
        2.4.3 协同发展相关理论
    2.5 高新区与区域经济关系相关文献综述
        2.5.1 高新区对区域经济的作用研究
        2.5.2 区域经济对高新区的作用研究
        2.5.3 高新区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关系研究
    2.6 研究述评
第3章 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协调机理和耦合关系研究
    3.1 国家高新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1.1 国家高新区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3.1.2 国家高新区对区域经济的间接作用
    3.2 区域经济对国家高新区的影响
        3.2.1 区域基础环境对国家高新区的影响
        3.2.2 跨区域合作的情况分析
    3.3 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的协调机理
        3.3.1 互动机制
        3.3.2 动力机制
        3.3.3 协调机制
    3.4 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关系状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家高新区和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选取原则及过程
        4.1.2 国家高新区子系统指标体系构建
        4.1.3 区域经济子系统指标体系构建
    4.2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与收集
        4.2.2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4.3 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4.3.1 国家高新区发展水平评价
        4.3.2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分析
        5.1.1 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测算方法
        5.1.2 时间维度下耦合协调度评测
        5.1.3 空间维度下耦合协调度评测
        5.1.4 不同设立批次角度下耦合协调度评测
    5.2 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5.2.1 变量选取及说明
        5.2.2 Tobit模型介绍
        5.2.3 模型构建
        5.2.4 实证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基本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结语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范围变化及其竞争力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城市群研究
        1.2.2 城市群空间范围研究
        1.2.3 竞争力研究
    1.3 研究方案
        1.3.1 技术路线
        1.3.2 数据来源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群
        2.1.2 城市群空间范围
        2.1.3 城市群竞争力
    2.2 理论基础
        2.2.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2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2.2.3 城市区位论
        2.2.4 城市空间理论
        2.2.5 竞争力相关理论与模型
3 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范围演变
    3.1 山东半岛城市群概况
    3.2 基于行政视角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范围演变
    3.3 基于学术视角的城市群空间腹地范围的界定
        3.3.1 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的原则
        3.3.2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群空间范围的界定
        3.3.3 基于联系强度的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
        3.3.4 本章小结
4 山东半岛城市群竞争力评价
    4.1 城市群竞争力评价原则
    4.2 城市群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4.3 城市群竞争力评价指标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4.4 评价方法选取
5 不同尺度空间范围山东半岛城市群竞争力演变
    5.1 小尺度城市群竞争力动态演变
    5.2 中尺度城市群竞争力动态演变
    5.3 大尺度城市群竞争力动态演变
    5.4 不同尺度空间范围城市群竞争力对比
        5.4.1 比较对象分析
        5.4.2 经济竞争力
        5.4.3 社会竞争力
        5.4.4 创新竞争力
        5.4.5 生态竞争力
        5.4.6 辐射竞争力
        5.4.7 综合竞争力
6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存在问题与优化提升对策
    6.1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6.1.1 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足
        6.1.2 非核心城市整体实力弱,交通网络完善度弱
        6.1.3 各项竞争力水平有待提升
    6.2 山东半岛城市群优化提升对策
        6.2.1 推动核心城市发展,提高中心城市竞争力层次
        6.2.2 优化城市群空间布局,合理发挥城市功能
        6.2.3 多方面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竞争力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与不足
        7.2.1 创新点
        7.2.2 研究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相关成果
致谢

(6)山东省设区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潜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难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房地产开发投资
    2.1.2 房地产开发投资潜力
2.2 理论基础
    2.2.1 区位理论
    2.2.2 生命周期理论
    2.2.3 产业竞争力理论
    2.2.4 新型城镇化理论
    2.2.5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3 山东省房地产开发投资现状分析
3.1 房地产开发的背景
    3.1.1 经济环境
    3.1.2 政策环境
3.2 房地产开发的现状
    3.2.1 土地市场
    3.2.2 房地产市场
    3.2.3 房地产开发企业
3.3 房地产开发存在的问题
    3.3.1 企业非理性投资导致开发过热
    3.3.2 开发用地供应偏紧,土地供需矛盾加剧
    3.3.3 市场开发结构失衡,空置率偏高
    3.3.4 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身问题严重 4 房地产开发投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房地产开发投资潜力的影响因素
    4.1.1 直接因素
    4.1.2 间接因素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1 系统性原则
    4.2.2 可操作性原则
    4.2.3 变通性原则
    4.2.4 科学性原则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选取
    4.3.1 评价指标的初选
    4.3.2 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4 评价指标的解释 5 房地产开发投资潜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5.1 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
5.2 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的主观权重
5.3 综合权重的计算
5.4 运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山东省设区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潜力实证研究
6.1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6.2 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
6.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3.1 熵值法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
    6.3.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主观权重
    6.3.3 指标权重的合成
6.4 房地产开发投资潜力综合评价
6.5 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
6.6 不同潜力等级下的开发投资建议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山东省城市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方法与数据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2.2 研究方法
    2.3 数据来源
3 结果分析
    3.1 山东省17地市城市竞争力现状分析
    3.2 山东省城市竞争力变化分析
        3.2.1 城市竞争力总体提高, 内部差距减小
        3.2.2 城市竞争力纵向变动差异减小, 向着均衡化方向发展
        3.2.3 山东省城市竞争力变化具有路径依赖特征
4 结论

(8)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基于改进的灰色TOPSIS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
    (一)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
    (二)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研究方法
    (一)评价指标数据处理
    (二)确定指标组合权重
    (三)基于改进的灰色TOPSIS评价
四、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
    (一)研究区概况
    (二)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三)计算及结果分析
        1. 指标权重计算
        2.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分析
        3. 模型计算结果及结论
        4.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类型
五、结论
    (一)发展集群式产业,提升双核集聚辐射功能
    (二)深化外向型经济发展,提高外资利用效率
    (三)加强城市间交流合作,发挥城市群整体优势
    (四)构建工业生态体系,优化城市生活环境

(9)基于产业转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辨析与理论综述
    2.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衡量尺度和分类
        2.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界定
        2.1.2 资源型城市的衡量尺度
        2.1.3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和煤炭资源型城市的概念界定
    2.2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特征和发展困境
        2.2.1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2.2.2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困境
    2.3 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概念和提升目标
        2.3.1 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2.3.2 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的提升目标
    2.4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发展规律分析
        2.4.1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构成分析
        2.4.2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规律分析
    2.5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概念
        2.5.1 产业转型能力内涵的界定
        2.5.2 产业转型能力的特征
第3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3.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3.1.1 国外关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研究现状
        3.1.2 国外关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现状
        3.1.3 国外对于城市竞争力理论的研究现状
    3.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3.2.1 国内关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研究现状
        3.2.2 国内关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现状
        3.2.3 国内关于城市竞争力理论的研究现状
    3.3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文献研究中存在的提升空间
第4章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及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灵活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1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4.1.1 世界能源结构和煤炭发展趋势与我国异同
        4.1.2 我国自身能源结构与煤炭发展趋势
        4.1.3 山东煤炭发展趋势与各省区间异同
    4.2 关于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灵活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4.2.1 评价理论依据及基准选取
        4.2.2 指标计算方法
        4.2.3 评价基准的选择
        4.2.4 山东煤城样本数据来源与选择
    4.3 指标项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灵活性分析
        4.3.1 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与基准城市间指标的动态分析
        4.3.2 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与一线城市、省会城市间部分经济规模指标分析
        4.3.3 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间经济绩效分析
        4.3.4 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间经济结构分析
        4.3.5 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间技术研发能力分析
    4.4 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灵活性综合评价
        4.4.1 评价方法
        4.4.2 评价过程
        4.4.3 综合评价结果
    4.5 本章小结与结果评价综合分析
        4.5.1 转型灵活性较强的山东煤城
        4.5.2 转型灵活性中等的山东煤城
        4.5.3 转型灵活性较弱的山东煤城
第5章 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灵活性对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实证分析
    5.1 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对比分析及竞争力提升主要矛盾的归纳分析
        5.1.1 国外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5.1.2 国内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5.1.3 国内外模型对比分析
        5.1.4 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主要矛盾的归纳分析
    5.2 关于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主要影响因子的假设检验
    5.3 研究方法
        5.3.1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
        5.3.2 模型设定与数据采集
        5.3.3 变量描述与数据来源
    5.4 实证分析
        5.4.1 模型检测
        5.4.2 整体拟合度分析
        5.4.3 基于回归系数计算的假设检验
    5.5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5.5.1 转型时机的选择对城市竞争力提升影响显着
        5.5.2 向非煤产业转型对城市竞争力提升有一定影响
        5.5.3 科技创新对城市竞争力提升有明显影响
        5.5.4 人力资本投资对城市竞争力提升有一定影响
        5.5.5 对外开放对城市竞争力提升有明显影响
    5.6 本章小结与结果综合分析
        5.6.1 捋顺转型与城市竞争力影响因子间的关系
        5.6.2 建立科技文化和人才文化
        5.6.3 提升开放意识,打造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机制
第6章 结合数据结论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实例进行分析和经验借鉴
    6.1 国内外典型转型实例经验总结
        6.1.1 美国休斯敦经验总结
        6.1.2 德国鲁尔区经验总结
        6.1.3 日本九州经验总结
        6.1.4 英国伯明翰经验总结
        6.1.5 辽宁省阜新市的转型情况
        6.1.6 山东省枣庄市的转型情况
    6.2 外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升模式对比分析
    6.3 外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主要经验分析
    6.4 外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升经验对山东煤城的启示
第7章 关于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竞争力系统性提升路径及策略
    7.1 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
        7.1.1 新主导产业选择规律辨析
        7.1.2 新主导产业选择原则
        7.1.3 新主导产业选择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7.1.4 新主导产业应具备的特点
        7.1.5 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7.1.6 综合评估后选择与城市自身竞争优势匹配的产业
    7.2 将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旋律
    7.3 以人为本,重视人力资本的积累增加
    7.4 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对外开放
第8章 关于通过保障产业转型顺利推进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8.1 加大财税金融保障支持力度,增加山东煤城转移支付年限
    8.2 将税收政策和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
    8.3 参照国家经验,加强政策性资金融通体系的建设
        8.3.1 试点山东煤城转型政策性银行
        8.3.2 将以企业为导向的投融资变更为以项目为导向
        8.3.3 以山东煤炭城市单位推动政府债券的创新发行
    8.4 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环境保障体系
    8.5 以更大的政策空间和力度推进国企向更为现代化的企业进行改革
        8.5.1 引入能够长期合作的民营资本,降低国企在城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8.5.2 进行资产化重组和整合
    8.6 以更加适宜的土地政策配合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园区化发展
    8.7 驱使煤炭资源型城市参与国际竞争以打破资源诅咒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发表及项目参与情况
致谢

(10)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山东省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相关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和范围界定
    1.2.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方法
1.4 理论框架和内容安排
1.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区域协调发展的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综述小结
2.2 区域金融中心的文献综述
    2.2.1 金融集聚视角下的区域金融中心研究综述
    2.2.2 金融地理学视角下的区域金融中心研究综述
    2.2.3 区域合作视角下的区域金融中心研究综述
    2.2.4 综述小结
小结 第3章 区域协调发展下区域金融中心理论分析
3.1 区域金融中心的基本内容
    3.1.1 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义和内涵
    3.1.2 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过程和形成模式
    3.1.3 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
    3.1.4 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
3.2 区域协调下的区域金融中心理论
    3.2.1 区域协调中心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内容
    3.2.2 区域协调中心理论的核心内容
    3.2.3 区域协调中心理论下的区域金融中心条件分析
小结 第4章 山东省建立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分析
4.1 山东省区域经济和金融差异分析
    4.1.1 山东省区域经济和金融差异衡量指标
    4.1.2 山东省 17 地市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4.1.3 山东省 17 地市区域金融差异分析
4.2 山东省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相关性分析
    4.2.1 山东省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金融发展的关系测度
    4.2.2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和区域金融差异的相关性分析
4.3 山东省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和区域协调发展相关性分析
    4.3.1 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
    4.3.2 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分析
小结 第5章 山东省建立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竞争力分析
    5.1.1 竞争力方法选取——主成分分析法
    5.1.2 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说明
    5.1.3 竞争力实证分析
5.2 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辐射力分析
    5.2.1 威尔逊模型测算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辐射力
    5.2.2 山东省 17 地市金融竞争力测度
    5.2.3 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辐射面积的确定
5.3 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力分析
    5.3.1 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影响力模型的建立
    5.3.2 济南和青岛的金融区位熵
    5.3.3 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影响力实证分析
小结 第6章 区域协调发展下山东省建立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策略分析
6.1 明确政府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的角色
    6.1.1 政府总体规划师的角色
    6.1.2 政府‘前主后辅’的角色
    6.1.3 政府‘竞争转合作’的角色
6.2 加快济南、青岛两城市的区位建设
    6.2.1 经济区位建设
    6.2.2 金融区位建设
    6.2.3 其他区位建设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淄博与周边城市竞争力比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2]基于引力模型的国家中心城市辐射范围与能力研究 ——以郑州市为例[D]. 宋莹莹. 河南大学, 2020(02)
  • [3]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化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王成韦. 山东大学, 2019(02)
  • [4]国家级高新区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研究[D]. 许丽婷. 东南大学, 2019(05)
  • [5]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范围变化及其竞争力演变研究[D]. 姬宇.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6]山东省设区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潜力评价研究[D]. 闫媛媛.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7]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山东省城市竞争力研究[J]. 李雅楠,王成新,姬宇,李咪. 中国名城, 2017(05)
  • [8]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基于改进的灰色TOPSIS法[J]. 吴朋,董会忠,邱士雷,殷秀清. 华东经济管理, 2017(02)
  • [9]基于产业转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研究[D]. 向铮.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2)
  • [10]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山东省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研究[D]. 毕亚稳. 山东财经大学, 2014(09)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