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棚推广秧苗,实现水稻连年高产

一、普及大中棚育苗 连年夺取水稻高产(论文文献综述)

史晓玲[1](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李欣[2](2020)在《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色发展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之一。长久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耕地问题,因为其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资源。但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压力日趋增大,传统的过量投入化肥农药来追求高产量的农业生产方式也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日益脆弱。2016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在宏观层面上首次提出了耕地休耕这个概念,开展耕地轮作、休耕等相关探索。自此,我国在部分省份逐步开始实施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黑龙江省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也是全国最大优质粳稻主产区。近年来,土地硬化、酸化以及土地肥力的退化日益严重,导致黑龙江省部分水稻种植地区的土壤质量逐渐下降,为耕地资源的永续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要求,2018年在现有休耕试点区域基础上新增黑龙江省作为水稻休耕试点。因此,黑龙江省实施水稻休耕制度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休耕制度生成生态溢价已经是不争的客观现实。休耕生态溢价是这一制度的最大制度红利,通过政府实行休耕行动计划,整合政策资源形成集中的休耕活动投入,其生态溢价成果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能够转化为经济剩余。本文运用农业可持续发展、供求均衡发展等理论,阐述了生态溢价决定因素、生成条件以及机理,指出生态溢价是一个生态系统平衡(均衡)状态溢出的生态价值,提出了休耕生态溢价需要设计核算体系以及核算方法,确保生态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平衡匹配关系。其次,水稻休耕制度生态溢价不仅是人与大自然之间冲突缓解的有效途径,也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均衡的结果。将休耕生态溢价作为一种博弈结果,显示其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农户和市场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对于水稻休耕生态溢价实现路径的影响与作用。引入贯序均衡分析框架,展现了水稻休耕制度生态溢价可能出现的完美均衡、适度均衡和持久均衡三种情形。正视水稻休耕生态溢价是一种不确定性结果的利益博弈,进入充分的博弈策略空间,考察政府休耕政策激励的公平性与休耕者可靠忠诚的策略博弈行为选择问题。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讨论水稻休耕生态溢价激励结构的制度设计以及路径实现、选择和优化。引导利益主体充分博弈是促进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生成的有效路径。再次,为进一步了解休耕现状,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针对土地肥力、农户经济收益、休耕意愿的收购价格等五个方面,构建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对样本进行休耕政策效果实证分析。用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国家和地区利益主体博弈实现休耕生态溢价路径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黑龙江省依靠市场化实行水稻休耕的五常市北大仓水稻科技有限公司,估算了其水稻休耕生态溢价以及分析了市场化实现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最后,提出了深化休耕制度改革,进一步释放生态溢价的对策与建议,即水稻休耕制度实施要注意差异化、政策经济补偿要公开透明化、让农民成为具有话语权的博弈主体,把休耕产生生态溢价活动转化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等等。土地休耕制度作为国际通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土壤产能的有效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稻休耕制度为推动我国粮食安全和使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加速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强化农民增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李强[3](2020)在《习近平民生思想与我国农村民生建设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民生思想将人民的生活置于重要的位置,通过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关心人民生活的重要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毛泽东关于重视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思想,结合自己七年知青岁月和基层从政经历的启示,在新时代对民生建设提出了新思想和新要求,形成了丰富的民生思想内容。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致力于发展民生领域的经济、教育、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等,而农村民生作为民生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民生建设做出了重大的决策和部署,要建设农村现代化必须要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集中力量解决农村民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当前,我国农村民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诸多。主要体现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教育质量提高缓慢,受教育程度制约经济发展;就业形势严峻,剩余劳动力安排困难;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较低,看病问题仍是难题;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亟待完善。究其原因,首先是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升缓慢,其次是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弊端影响严重,再次是观念落后民生发展信心不足。为此,要以习近平民生思想为引领,针对农村民生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逐步解决。经济上,通过制定多种农民创收方案,实现农民持续快速增收;教育方面,多举措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深化农民对教育的认识;就业方面,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完善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提高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乡村。习近平民生思想推动了农村民生建设的发展,农村民生建设在新时代要与时俱进,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调整和制定方案,解决农民生活中的需求,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型农村。

亓军红[4](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李楚羚[5](2018)在《适合杭州市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及配套栽培模式探索》文中指出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一种粮菜兼用作物,营养丰富,是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杭州冬季闲田较多,马铃薯种植效益好。马铃薯也是杭州市继小麦、大豆、甘薯、玉米之后的第五大旱粮作物,本文在调查分析了杭州市马铃薯产业特点、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杭州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并围绕春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从品种筛选、畦面覆盖栽培技术以及栽培模式等角度开展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引进紫色马铃薯品种4个、普通马铃薯品种7个进行比较筛选,筛选出表现优良的紫色马铃薯品种和普通马铃薯品种各1个,其中紫色马铃薯品种’NFJ5’单株结薯数11.8个、平均单薯重28.7g、亩产1213.6kg;普通马铃薯品种’兴佳2号’平均单株结薯7.8个、平均单薯重78.3 g、亩产2415.5 kg、商品薯率80.47%,均显着高于对照品种’中薯3号’。该两个品种值得示范推广。2、在春季露地栽培条件下,利用地膜进行畦面覆盖栽培,可以提早1~2d采收,畦面覆盖未对单株结薯数产生明显影响,但可以显着提高平均单薯重和块茎产量,其中黑色地膜覆盖效果显着优于白色地膜覆盖;畦面稻草覆盖平均单薯重和块茎产量与对照(无任何覆盖)无显着差异。3、根据杭州市春马铃薯生产实际,试验了露地“马铃薯-水稻”轮作模式及大棚“马铃薯-瓠瓜”栽培模式。其中“马铃薯-水稻”轮作模式,马铃薯平均亩产1500kg,水稻亩产达350kg(净重),每年合计净利润5000元/亩;大棚“马铃薯-瓠瓜”栽培模式,马铃薯亩产1332 kg,瓠瓜每亩产量达4313kg,合计净利润可达6573元/亩。

赵瞳[6](2017)在《北宋农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宋时期,封建社会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这就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文章重点考察北宋农田发展模式、土地开发与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技术进步、影响农业因素和自然灾害等五个问题,以此揭示北宋农业的一般特点。北宋时期传统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开始发生转变,农业生产技术获得很大提高,在土地的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方面,乃至土地占有类型和契约租佃制、定租制和赋役制度等方面,都体现出这时期的农业发展模式。有关土地占有形式分为官田和民田两种,官田由北宋统治者直接管理,主要用于国防开支、行政管理和救灾应急等方面,民田属于民间私有土地。这时期封建契约租佃制发展和定租制产生,对于北宋农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北宋建国以后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地主大量占有土地,很多自耕农逐渐沦为佃农。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封建租佃契约制开始发展,并成为当时较为普遍的生产关系。北宋农业赋税很重,官府还以各种借口巧立名目,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一些民众难堪重负甚至逃离故乡。因此北宋的熙丰变法就直接涉及到农业赋税问题,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存在密切相关。北宋时期的土地利用是一次重大进步。由于北方长期与辽国和西夏发生战争,原本一些重要的粮食产区遭到破坏,这就导致北方一些百姓向南迁移,并开始逐渐经营南方的广大地域,并视之为重要的经济命脉。从而大量开垦荒地,并施行轮作复种的耕地措施。开垦土地较大地区主要包括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关中平原、两湖平原以及四川盆地等,北宋时期已经变成阡陌纵横、村落相望的社会面貌。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耕区域的逐步扩展,中原地区洪涝灾害也频繁发生。北宋时期对于农田水利建设非常重视,这时期北方的农田水利建设,主要体现在河北淀泊的开发利用、古渠旧堰的整治和引浊放淤等三个方面。这些淀泊发源于太行山及燕山的诸多河流,在东入大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北宋政府在淀泊地带修堤筑坝,主要目的在于防御辽骑南侵。兴建这些水利设施对于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种植起到了积极作用。北宋南部农田水利建设有了空前发展,主要在丘陵平原的陂湖灌溉、圩田和东南沿海的扞海石塘方面。北宋农业技术已经比汉唐时期有很大进步,在农作物种植结构方面,调整了原本单一的产粮品种,大力推广水稻栽培技术,南方在原耕作面积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北方不仅增加很多水稻产区,还增加很多生产小麦产区,并逐渐向南方各地推广,因此原本以粟和麦为主的粮食结构,逐渐被稻和麦为主的粮食结构替代。这种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改变低产的粟增加高产的水稻和小麦,从而填补了人口大量增加产生的粮食不足问题。而且一些官员来到地方以后,帮助农民解决很多农业问题,特别是教会农民改变种植结构,增加高产的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北宋时期还出现了秧马和粪耧等新农具,翻车和筒车等传统水利灌溉工具得到普及,钢刃熟铁农具被广泛利用,这在《梦溪笔谈》中就详细记述了炼钢工艺及原理。以现代钢铁锻造技术原理来看,精铁的反复锻打不仅可以排除杂质,还可使其成分均匀组织致密,有时亦可使晶粒细化,从而锻造出优质的钢材。这些工匠制造出的各种农业生产工具,为北宋粮食增产奠定重要基础。但是由于自然因素和连年对外战争,导致北宋时期的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在北宋统治的167年里,正是中国处在地球气候波动较大的历史时期,再加上连年战争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森林,这就必然导致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而且这时期黄河多次决堤,严重影响到下游自然生态环境,对于农业耕作更是致命打击。特别是内湖洪涝灾害严重,海潮倒灌导致土地盐碱化,因此很多原本粮食高产区都呈现下滑趋势,为了减少粮荒确保政权延续,福建等地区修建很多梯田增加粮食产量。宋辽和宋夏多次大规模战争,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多年遭受战乱困扰的前提下,统治者不得不思考休养生息恢复和平。北宋时期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其中主要有风灾、雹灾、旱灾和蝗灾等,对于农业生产造成很多负面影响,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者不胜枚举。每当这些自然灾害发生时,北宋统治者能够积极应对,这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国家经济损失,也对庶民百姓起到保护作用。鉴于北宋时期人口大量增加,开垦荒地促进粮食产量增加,成为确保庶民基本生活的唯一途径,然而这就导致很多山地丘陵的树木被砍伐,一旦森林原有的吸收水分等功能遭到人为破坏,原本自然环境处在良性循环的地区,也逐渐增加洪涝灾害的次数,面对如此之多的自然灾害问题,北宋统治者采取了非常开明的治理措施,尤其是在救灾方法上,对庶民发放粮食和救灾物质,乃至蠲免赋税和租借钱粮等等,这些都体现出北宋统治者理性仁德政治务实的治国理念,也促使灾后农业生产获得全面恢复。从而北宋时期在农业发展方面,不论是农作物种植结构还是水利设施建筑,不论是土地开发利用还是农业技术革新,都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别是面对各种自然灾害,以及防灾治灾方面,都能够看到北宋统治者较为务实的政治态度。

董明[7](2015)在《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皖江地区位于安徽沿江一带,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良好。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皖江地区经济有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本文论述了这一时期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重点揭示皖江地区经济在唐中叶至北宋末年的变化与发展过程,并试图阐述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总结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相关规律。本文主要从政治与社会环境、自然条件、人口、土地、水利、农业、手工业、交通和商业等方面来梳理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皖江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希望通过对皖江地区经济较为全面的综合考察来客观真实的揭示其经济发展的轨迹与规律。社会政治环境与自然条件是影响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二者的有利影响下,皖江地区经济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口是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人口逐渐增长的情况下,大量的土地得到垦辟。土地的垦辟又推动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粮食生产快速发展,种植技术得到提高,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的商品化水平逐渐提高,农业经济发生了显着的发展与变化。在良好的自然条件支撑下,皖江地区的手工业经济开始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发展面貌。这一时期,皖江地区的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水运较为发达,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对外交流奠定了基础。在人口增多、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和交通业发展的共同推动下,城市与镇市商业经济也快速发展。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皖江地区实现了经济的重要发展与变化,并为南宋以降区域经济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皖江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变化过程的研究,我们认为,这一时期皖江地区的经济是处在剧烈变化与发展之中的,而其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交通的进一步畅通。在人口和交通的推动下下,皖江地区依据独特的自然环境,利用航船经济与行担经济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区域经济,实现了由中唐以前的封闭内向型向唐中叶至北宋末年的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逐渐转变。就皖江地区经济发展重心而言,北部地区为这一时期的经济重心所在,南部地区经济发展势头更为迅猛,渐渐影响着区域经济重心的变迁。因而,了解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的真实状况、特点与相关规律,这不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当今皖江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实际的借鉴作用。

黎文[8](2014)在《采用技术优化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虽然很多的水稻种植区域都采取种植高产品种、扩大种植面积、高施肥、高农药等措施以提高水稻单产和经济效益,但因为化肥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和农药使用量的增多,导致水稻生产区域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很多农作物也受到不同病虫害的危害。因此,对水稻种植技术进行科学优化,确保水稻种植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得特别重要。

于洁[9](2014)在《河北省蔬菜生产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蔬菜作为拉动农业经济增长的产业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河北省是蔬菜生产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蔬菜生产能力增长迅速,2012年河北省蔬菜播种面积120.3万公顷,产量7695万吨,分别占据全国第七位和第二位。自2001年起,河北省蔬菜产值就已超过粮食作物产值,蔬菜产业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当前,河北省蔬菜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蔬菜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国内外蔬菜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党中央对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技术先进、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研究制约河北省蔬菜生产的深层次因素,促进蔬菜产业持续发展,带动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国内外蔬菜业研究现状入手,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的特征,基于要素投入的角度,从产业组织、农户行为、技术进步、政策等四大因素角度研究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而提出促进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河北省蔬菜生产的资源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依据资源禀赋理论,探讨了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优势和面临的资源约束。认为河北省及周边人口密集,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高,一方面使得蔬菜生产发展的资源禀赋稀缺性更突出;另一方面蔬菜产业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具有更大潜力,资源禀赋的有效性更丰富。(2)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蔬菜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特征,依据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了产业组织在河北省蔬菜生产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博弈分析法,基于交易费用的角度,对“农超对接难”现象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在当前技术条件约束下,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组织衔接模式是适合河北省蔬菜生产发展需要的。但是每一种组织形式应分工明确,各自发挥比较优势。农民专业合作社若要打破超市与中间商的均衡,需要壮大自身实力,或通过网络销售平台“抱团取暖”。(3)三是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对冀北、冀中、冀南的蔬菜种植农户生产、销售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农户蔬菜经营行为的特征和经营效率。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运用Logit二元模型对影响农户安全生产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基于规模经济理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农户蔬菜规模经营效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论认为农户进行蔬菜安全生产的意愿比较强烈,但安全生产技术掌握不到位。在蔬菜适度规模经营方面,认为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制约下,农户家庭从事设施蔬菜生产的适宜规模在5-6亩之间。(4)研究了技术因素对蔬菜生产的影响。首先分析了近年来河北省在蔬菜生产技术推广中取得的成绩,进而分析了蔬菜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人力资本、技术应用等角度,分析了制约河北省蔬菜生产技术发展的因素。(5)基于产权与制度理论,梳理了我国蔬菜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而以河北省“蔬菜示范县”政策为例,分析了政策的效果,挖掘了河北省政策支持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论认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促进蔬菜生产为基础,以改善蔬菜流通为重点,以提升蔬菜质量安全为目标的产业政策体系。但是依然存在着公共性目标欠缺、政策体系不完整等问题。主要创新之处:(1)采用博弈分析法,对“农超对接难”的现象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超市与合作社或与中间商的合作均是纳什均衡的策略,如果合作社想实现“农超对接”的均衡,需打破原有路径依赖,进行组织创新;(2)运用logit二元模型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农户安全生产意愿的主要因素,得出蔬菜种植年限、产品通过“无公害蔬菜”及以上级别认证等11个变量影响显着的结论;(3)运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DEA)计量方法,得出农户家庭从事设施茄果类蔬菜生产相对最佳规模为5-6亩的结论。

俞广力[10](2014)在《浙北地区稻田“千斤粮,万元钱”模式的探索和推广》文中研究指明探索推广“千斤粮,万元钱”模式,对进一步提高粮食主产区的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又稳定区域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浙江北区是浙江省重要的水稻产区,近几年来,当地农业科技术人员与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探索“稳粮增效”稻田种植(种养)模式,涌现出了一批亩产“千斤粮,万元钱”的模式。本论文通过实地调研与综合分析,梳理总结了以晚稻—大棚瓜菜为代表的几种稻田“千斤粮,万元钱”的主要模式、关键技术及其效益,并延伸探索了低洼田“千斤粮,万元钱”的种养模式。同时,分析探讨了浙北地区稻田“千斤粮,万元钱”模式推广应用的现状、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有:以晚稻—大棚瓜菜为核心的“千斤粮,万元钱”主要模式有:晚稻—大棚生姜模式,晚稻—大棚瓠瓜模式,晚稻—大棚茄子模式,晚稻—大棚西瓜模式和晚稻—大棚南瓜模式。这5类模式平均瓜菜产量可达到2950.8kg,产值13726.8元,晚稻平均亩产达577.6kg,产值1450.8元,平均亩收益达到了11795元,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目标,社会和生态效益良好。“千斤粮,万元钱”种养模式主要有:“稻鳖共生,闲田养鸭”模式和“晚稻—黑木耳”模式。其中“稻鳖共生,闲田养鸭”模式亩产晚稻达505kg,全年亩收益达12138元;“晚稻—黑木耳”模式亩产晚稻540kg,全年亩收益11686元。制约浙北地区稻田“千斤粮,万元钱”模式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生产投入高,用工量大,市场风险高;人员老龄化,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以及技术更新快,推广难度大等。浙北地区要进一步推广应用稻田“千斤粮,万元钱”模式,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增加投入;培育组织,强化合作;科技带动,树立典型;拓展品牌,延伸产业。

二、普及大中棚育苗 连年夺取水稻高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及大中棚育苗 连年夺取水稻高产(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耕地休耕制度
        2.1.2 经济补偿
        2.1.3 生态溢价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2.2.4 供求均衡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现状及效果分析
    3.1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现状
    3.2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政策效果分析
        3.2.1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的构建
        3.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生成机理分析
    4.1 生态溢价的生成条件
        4.1.1 生态溢价的决定性因素
        4.1.2 生态溢价的生成条件
    4.2 生态溢价的生成机理分析
        4.2.1 市场视角下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4.2.2 生态视角下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4.2.3 再生产视角下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4.3 生态溢价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4.3.1 生态资本账户与休耕负债表
        4.3.2 生态溢价的收益来源和成本追加
        4.3.3 基于市场供求平衡关系下的生态溢价成本收益对应关系
    4.4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4.4.1 黑龙江省水稻供给侧生态溢价分析
        4.4.2 黑龙江省水稻需求侧生态溢价分析
        4.4.3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估算
    4.5 本章小结
5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分析
    5.1 利益主体博弈的基础理论
        5.1.1 局中人的博弈策略
        5.1.2 效用函数优化原理
        5.1.3 结果不确定性应对的主观概率分布
    5.2 利益主体策略型博弈均衡的路径情景分析
        5.2.1 序贯均衡在休耕制度生态溢价路径选择中的政策涵义
        5.2.2 完美均衡路径情景
        5.2.3 适度均衡路径情景
        5.2.4 持久均衡路径情景
    5.3 利益主体策略型博弈优化路径的合作选择
        5.3.1 国家主导的激励兼容规则制定
        5.3.2 市场选择的委托人知情化机制设计
        5.3.3 利益主体温和的讨价还价
    5.4 诸多利益主体博弈释放生态溢价的激励机制优化
    5.5 利益主体博弈均衡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分析
        5.5.1 利益主体博弈促进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实现
        5.5.2 利益主体博弈促进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选择
        5.5.3 利益主体博弈促进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优化
    5.6 本章小结
6 国内外休耕生态溢价实现路径的借鉴与启示
    6.1 国内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6.1.1 生态脆弱区强制性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6.1.2 粮食主产区自觉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6.1.3 一般地区市场化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6.1.4 中国台湾地区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6.2 国外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6.2.1 吸收法治化
        6.2.2 引入利益补偿激励化
        6.2.3 强化市场识别机制化
    6.3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启示
        6.3.1 确定激励政策与技术支持互动的实现路径
        6.3.2 选择合理休耕规模的实现路径
        6.3.3 引导试点地区农户参与的实现路径
        6.3.4 寻求经济补偿为激励的实现路径
        6.3.5 强化市场化运作的实现路径
    6.4 本章小结
7 五常市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案例分析
    7.1 案例研究的对象选择
    7.2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7.2.1 设计分享机制保障实现生态溢价
        7.2.2 突出过程补偿释放生态溢价
        7.2.3 显示识别功能显现生态溢价
        7.2.4 强化市场化交易增值生成生态溢价
    7.3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估算
        7.3.1 基于高端价格角度的比较分析
        7.3.2 基于补偿角度的比较分析
    7.4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路径优化分析
        7.4.1 品牌战略支撑的生态溢价路径
        7.4.2 高端市场交换的生态溢价路径
    7.5 本章小结
8 水稻休耕实现生态溢价的对策建议
    8.1 实行差异化休耕制度安排
        8.1.1 生态脆弱区休耕强调法治化
        8.1.2 粮食主产区休耕满足粮食安全产能减量化
        8.1.3 一般地区休耕体现市场驱动化
    8.2 制定透明公平的经济补偿政策
        8.2.1 强调政策普惠性
        8.2.2 体现政策兑现公平性
    8.3 完善休耕生态农产品市场体系
        8.3.1 明确休耕生态农产品市场定位
        8.3.2 确定休耕农产品的生态价值
        8.3.3 建立生态品牌的可追溯制度
    8.4 完善以休耕农户为利益主体的配套机制
        8.4.1 规范休耕土地流转
        8.4.2 完善休耕政策法规设计
        8.4.3 保障休耕技术的支持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行为的调査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3)习近平民生思想与我国农村民生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创新尝试
2 习近平民生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主义关于关心人民生活的重要论述
    2.2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
    2.3 毛泽东关于重视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思想基础
    2.4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和他的基层从政经历的启示
3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有机结合
    3.2 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3 提高就业质量,合理调整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
    3.4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3.5 做好社会政策托底,守住民生保障的底线
4 当前我国农村民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我国农村民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1.1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4.1.2 教育质量提高缓慢,受教育程度制约经济发展
        4.1.3 就业形势严峻,剩余劳动力安排困难
        4.1.4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较低,看病问题仍是难题
        4.1.5 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亟待完善,稳定民生需要努力
    4.2 我国农村民生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升缓慢
        4.2.2 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弊端影响严重
        4.2.3 观念落后,民生发展信心不足
5 以习近平民生思想为引领促进我国农村民生建设的路径选择
    5.1 制定多种农民创收方案,实现农民持续快速增收
        5.1.1 以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民增收
        5.1.2 以提高劳务输出程度牵动农民增收
        5.1.3 以增加科技含量带动农民增收
    5.2 立足农村实际,多举措改善农村教育环境
        5.2.1 构建村校家服务体系,深化农民对教育的认识
        5.2.2 改造学校硬件设施,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
        5.2.3 农村教师要不断学习,进行继续教育
    5.3 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5.3.1 切实提升农民职业技能,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5.3.2 创办乡镇企业,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5.3.3 培养农民创新意识,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创业
    5.4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提高对农民的社会保障
        5.4.1 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救助体系
        5.4.2 培养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增强医疗服务能力
        5.4.3 拓宽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推进监督管理体系建设
    5.5 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乡村
        5.5.1 广泛开展生态思想宣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5.5.2 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5.5.3 推进农村厕所改造,使用新型三格化厕所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5)适合杭州市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及配套栽培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马铃薯概述
        1.1.1 马铃薯的起源与分布
        1.1.2 马铃薯的地位和用途
        1.1.3 马铃薯的植物学特性和营养价值
        1.1.4 马铃薯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2 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1.2.1 马铃薯的栽培季节与方式
        1.2.2 马铃薯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1.3 马铃薯品种选育与应用现状
        1.3.1 国内外马铃薯品种的选育情况
        1.3.2 我国各地推广的马铃薯品种
2 杭州市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对策
    2.1 杭州市马铃薯产业特点
        2.1.1 分布广面积逐年下降
        2.1.2 主栽品种突出
        2.1.3 生产规模较小
    2.2 杭州市马铃薯存在的问题
        2.2.1 栽培效益不理想
        2.2.2 产业化程度低
        2.2.3 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
    2.3 杭州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对策
        2.3.1 合理品种搭配,错开上市
        2.3.2 建立优良种薯生产供应基地,推广良种
        2.3.3 推广马铃薯机械化生产
        2.3.4 适度发展马铃薯大棚特早熟栽培
        2.3.5 推广合理的马铃薯间套复种模式,提高土地综合效益
3 马铃薯新优品种引进与筛选
    3.1 紫色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试验结果
        3.1.3 小结
    3.2 普通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试验结果
        3.2.3 小结
4 畦面覆盖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地点
        4.1.3 试验方法
        4.1.4 调查记载性状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畦面覆盖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
        4.2.2 畦面覆盖对马铃薯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4.2.3 畦面覆盖对马铃薯块茎商品性的影响
    4.3 小结
5 杭州市两种马铃薯种植模式
    5.1 马铃薯-水稻轮作模式
        5.1.1 试验点基本情况
        5.1.2 茬口安排
        5.1.3 技术要点
        5.1.4 产量效益
        5.1.5 总结讨论
    5.2 大棚马铃薯-瓠瓜高效栽培模式
        5.2.1 材料与地点
        5.2.2 技术要点
        5.2.3 产量效益
        5.2.4 总结讨论
6 全文总结
    6.1 引进并初步筛选出适合杭州市栽培的马铃薯新优品种
    6.2 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可以显着提高马铃薯产量及商品性
    6.3 因地制宜地实行马铃薯轮作模式可以显着提高栽培效益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北宋农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北宋农田发展的基本模式
        二、北宋土地开发与农田水利
        三、北宋农业技术进步
        四、北宋农业的影响因素
        五、北宋自然灾害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结构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三、结构设计
第一章 北宋农田发展的模式
    第一节 官田与民田及“不抑兼并”
        一、官田和民田
        二、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第二节 契约租佃关系的发展和定租制出现
        一、契约租佃关系的发展
        二、定额租的发展
    第三节 北宋农业赋税
        一、北宋时期的赋税
        二、农业税赋的加重
        三、“熙丰变法”中的农业税赋问题
第二章 北宋土地开发与农田水利建设
    第一节 北宋农业土地的利用
        一、北方土地的垦复与利用
        二、南方丘陵地区的土地利用
    第二节 低地滨水地区的土地利用
        一、滨水地区的主要土地类型
        二、围湖造田与退田还湖
    第三节 农田水利建设
        一、北部地区农田水利建设
        二、南部地区农业水利建设
        三、水文知识的进步
第三章 北宋农业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
        一、农作物结构经历较大变化
        二、水稻地位的提升
        三、麦类种植范围的扩大
        四、农作物种植发展的状况
    第二节 农具的创制、改进和普及
        一、秧马和粪耧的创制
        二、钢刃熟铁农具的推广应用
        三、翻车、筒车的普及
第四章 影响北宋农业发展的因素
    第一节 自然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战争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北宋主要的农业政策
        一、宋初的农业政策
        二、北宋中期“改革”中的相关农业政策
第五章 农业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
    第一节 农业自然灾害概况
        一、旱灾
        二、蝗灾
        三、风灾、雹灾和霜灾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因素
        二、人为因素
    第三节 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
        一、防灾措施
        二、救灾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与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
    三、学术成果的回顾
    四、资料运用与研究方法
    五、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一节 政治与社会环境因素
        一、政治与社会的稳定
        二、战争的影响
    第二节 皖江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气候条件
        二、地貌与土壤条件
        三、森林植被条件
        四、水文资源条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口增长与人民生活
    第一节 人口数量的变化
        一、唐前期的快速增长
        二、唐中叶至五代的曲折增长
        三、北宋时期的加速发展
    第二节 人口增长的因素与途径
        一、社会安定促进人口增长
        二、地方官员的积极作为
        三、动乱时期的自保
        四、外来人口的迁入
        五、隐漏户与浮逃户的大量存在
    第三节 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一、富民的增多
        二、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地的垦辟与水利建设
    第一节 土地垦辟的条件
        一、山川资源
        二、官方的政策支持
    第二节 土地的垦辟
        一、低山丘陵地带的垦辟
        二、河流湖泊的围垦
    第三节 水利的建设
        一、沟洫
        二、陂塘
        三、堰坝
        四、堤围
        五、斗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商品化
    第一节 土地的经营方式
    第二节 粮食生产与先进技术的采用
        一、粮食生产的发展
        二、先进技术的采用
        三、粮食的商品化
    第三节 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养殖业的发展
        一、种茶
        二、栽桑养蚕
        三、种麻
        四、果树的种植
        五、菜蔬的种植
        六、药材的生产与商品化
        七、林业
        八、花卉的种植
    第四节 渔业与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一、渔业的发展
        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手工业生产
    第一节 酿酒业
        一、饮酒风气渐盛
        二、酿酒技术进步
        三、酒的经济作用
    第二节 矿冶业与陶瓷业
        一、矿冶业
        二、陶瓷业
    第三节 纺织业的发展
        一、纺织品产地分布广
        二、技术水平提高
    第四节 造船业
        一、船舶种类增多
        二、造船数量扩大
        三、造船技术进步
    第五节 文具制造业的兴盛
        一、制笔业
        二、制墨业
        三、造纸业
        四、制砚业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交通与商业的发展
    第一节 交通的发展
        一、交通基本状况
        二、交通建设与修整
        三、桥梁与津渡的建设
        四、馆驿旅店的发展
    第二节 商业的发展
        一、州县数量的增长
        二、商业都市的繁荣
        三、镇市的迅速发展
        四、商业贸易的活跃
        五、商税不断增长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剧烈变化发展中的皖江地区经济
    二、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式及特征
    三、皖江地区的经济重心
参考文献
    一、基本文献
    二、今人着作
    三、学术论文
    四、学位论文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河北省蔬菜生产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6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产业组织理论
        2.1.1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2.1.2 河北省蔬菜产业的组织结构
    2.2 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理论
        2.2.1 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2.2.2 河北省蔬菜生产发展的资源禀赋
    2.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3.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2.3.2 我国的蔬菜产业政策
    2.4 社会交换理论
        2.4.1 社会交换理论的发展
        2.4.2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农户行为分析
3 河北省蔬菜生产发展概况
    3.1 世界和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趋势
        3.1.1 世界蔬菜生产趋势
        3.1.2 世界蔬菜消费趋势
        3.1.3 我国蔬菜生产、消费发展概况
    3.2 河北省农业生产条件及蔬菜播种面积变化
        3.2.1 河北省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
        3.2.2 河北省农业生产条件变化情况
        3.2.3 河北省蔬菜播种面积变化情况
    3.3 河北省蔬菜生产发展取得的成就
        3.3.1 蔬菜生产能力强
        3.3.2 蔬菜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
        3.3.3 蔬菜产值效益好
    3.4 蔬菜生产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3.4.1 种植业中的主导产业
        3.4.2 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3.4.3 吸纳农村劳动力最多的产业
    3.5 河北省蔬菜生产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3.5.1 河北省蔬菜生产发面临的挑战
        3.5.2 河北省蔬菜生产发展趋势
    3.6 小结
4 河北省蔬菜生产发展的产业组织因素分析
    4.1 蔬菜产业链与产业组织
        4.1.1 蔬菜产业链的构成
        4.1.2 河北省蔬菜生产环节的主要产业组织模式
    4.2 河北省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
        4.2.1 河北省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基本经营模式
        4.2.2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蔬菜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4.2.3 河北省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3 河北省现代蔬菜农业企业发展现状
        4.3.1 现代蔬菜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分析
        4.3.2 工商资本进入蔬菜产业的动机分析
        4.3.3 蔬菜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4.4 河北省其他蔬菜产业组织发展现状
    4.5“农超对接难”现象的博弈分析
    4.6 河北省蔬菜产业组织衔接的特征分析
    4.7 小结
5 河北省蔬菜生产发展的农户行为因素分析
    5.1 农户生产行为分析
        5.1.1 蔬菜种植品种选择行为分析
        5.1.2 农户采用技术行为的现状
    5.2 农户市场行为分析
        5.2.1 生产风险认知行为特点
        5.2.2 农户销售方式特点
        5.2.3 农户与合作社关系的特点
    5.3 农户安全生产意愿分析
        5.3.1 数据来源及蔬菜种植农户的基本情况
        5.3.2 农户对蔬菜安全生产的认知情况调查
        5.3.3 农户安全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5.3.4 实证结果分析
    5.4 农户规模经营效率分析
        5.4.1 模型选择及变量设计
        5.4.2 实证结果分析
    5.5 小结
6 河北省蔬菜生产发展的技术因素分析
    6.1 蔬菜产业发展与技术因素的关系
        6.1.1 技术对蔬菜产业发展的作用
        6.1.2 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
    6.2 河北省蔬菜生产技术发展的现状
        6.2.1 政府主导推广了一大批新品种和新技术标准
        6.2.2 政府主导推广了一大批新技术
        6.2.3 产业组织自主创新和学习技术的能力增强
    6.3 河北省蔬菜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6.3.1 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土地利用率低
        6.3.2 生产机械化水平低
        6.3.3 技术标准化水平低
    6.4 制约河北省蔬菜产业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因素分析
        6.4.1 政策因素
        6.4.2 劳动力因素
        6.4.3 技术本身的因素
    6.5 小结
7 河北省蔬菜生产发展的政策因素分析
    7.1 我国蔬菜产业政策的历史沿革
        7.1.1 蔬菜产业初步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1988 年——1993 年底)
        7.1.2 蔬菜产业扩张阶段的产业政策(1994 年——1999 年底)
        7.1.3 蔬菜快速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2000 年——2009 年)
        7.1.4 蔬菜产业提升阶段的产业政策(2010 年初——)
        7.1.5 结论
    7.2 河北省现行蔬菜产业政策体系概况
        7.2.1 与国家政策相配套的河北省政策
        7.2.2 河北省地方特色蔬菜产业政策
    7.3 河北省蔬菜示范县政策效果分析
        7.3.1 政策目标及手段
        7.3.2 蔬菜示范县项目效果分析——以永清县为例
    7.4 蔬菜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7.4.1 公共性目标欠缺
        7.4.2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
        7.4.3 质量安全任务艰巨
        7.4.4 蔬菜消费政策缺乏
    7.5 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10)浙北地区稻田“千斤粮,万元钱”模式的探索和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浙北地区稻田农作制度的变革
    1.2 区域稻田“千斤粮,万元钱”发展情况
    1.3 浙北地区稻田“千斤粮,万元钱”模式探索与推广的意义
2 浙北地区稻田晚稻—大棚瓜菜“千斤粮,万元钱”模式
    2.1 晚稻—大棚瓜菜“千斤粮,万元钱”模式概述
        2.1.1 主要模式
        2.1.2 茬口安排
    2.2 晚稻—大棚瓜菜“千斤粮,万元钱”模式关键技术
        2.2.1 晚稻栽培管理技术
        2.2.2 大棚搭建管理技术
        2.2.3 大棚瓜菜栽培管理技术
    2.3 晚稻—大棚瓜菜“千斤粮,万元钱”模式效益分析
        2.3.1 经济效益
        2.3.2 生态和社会效益
    2.4 本章小结
3 浙北地区稻田“千斤粮,万元钱”种养模式
    3.1 稻鳖共生,闲田养鸭“千斤粮,万元钱”模式
        3.1.1 稻田工程建设
        3.1.2 栽插秧苗和鳖种放养
        3.1.3 种养管理
        3.1.4 闲田养鸭管理
    3.2 晚稻—黑木耳“千斤粮,万元钱”模式
        3.2.1 黑木耳栽培技术
        3.2.2 晚稻栽培技术
    3.3 效益分析
        3.3.1 经济效益分析
        3.3.2 社会、生态效益分析
4 浙北地区稻田“千斤粮,万元钱”模式的推广
    4.1 “千斤粮,万元钱”模式推广现状
    4.2 “千斤粮,万元钱”模式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4.2.1 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
        4.2.2 生产投入高,用工量大,市场风险高
        4.2.3 人员老龄化,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4.2.4 技术更新快,推广难度大
    4.3 “千斤粮,万元钱”模式的推广对策
        4.3.1 加强引导,增加投入
        4.3.2 培育组织,强化合作
        4.3.3 科技带动,树立典型
        4.3.4 拓展品牌,延伸产业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普及大中棚育苗 连年夺取水稻高产(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2]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D]. 李欣.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3]习近平民生思想与我国农村民生建设路径研究[D]. 李强.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适合杭州市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及配套栽培模式探索[D]. 李楚羚. 浙江大学, 2018(06)
  • [6]北宋农业研究[D]. 赵瞳. 郑州大学, 2017(05)
  • [7]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 董明.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0)
  • [8]采用技术优化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探讨[J]. 黎文. 南方农业, 2014(36)
  • [9]河北省蔬菜生产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D]. 于洁.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2)
  • [10]浙北地区稻田“千斤粮,万元钱”模式的探索和推广[D]. 俞广力. 浙江大学, 2014(05)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