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爷爷100岁了

一、巴金爷爷100岁啦(论文文献综述)

王蒙[1](2020)在《笑的风》文中提出致读者二○一九年七月八月,我写完中篇小说《笑的风》近八万字。同年十二月发表于《人民文学》杂志。杂志卷首语特别提到,此作"是一篇显然具有长篇容量的中篇小说"。二○二○年一月、二月,《笑的风》分别被《小说选刊》与《小说月报》选载。同时出现了一个在我写作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况,发表与选载后的小说,把我自己迷上了,抓住了。我从发表出来的文本中,发现了那么多蕴藏

郭慧玲[2](2020)在《与“死”“活”相关的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基于“死”“活”两个词的用法,从认知体验出发,首先从整体上分析两个词在词义和句法上的对称性,其次从两个词形成的具体结构方面进一步研究两个词的差异,其中包括“死上来”这样的“死X”结构,以及“死”、“活”所构成的重叠式,两个词在各方面的差异正体现了人们对其认知体验的不同。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基于认知体验,考察了“死”“活”两个词在词义和句法上的对称性,首先从词义数量、词义演变和感情色彩三方面分析两个词在词义上的对称性,其次具体分析了词义对称和不对称时“死”“活”在句法分布上的对称性,并分别分析产生对称性的原因。第三章具体分析了“死X”结构,从结构形式和功能两方面对“死X”进行分类,分析了其结构义和适用语境,结合认知语法的相关理论,运用“主观性”和“隐喻”等理论对“死X”的形成动因和机制进行探究。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死”“活”重叠式的形成,以及两个词重叠式形成差异的原因,并从结构义、句法语义特征和形成机制几方面对比分析了“死死VP”和“活活VP”这两个结构。第五章为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研究的结论。

刘秀珍[3](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何思霖[4](2018)在《现代汉语“专有名词+普通名词”组合形式考察》文中认为本文主要对现代汉语“专有名词+普通名词”这一指人复指结构进行了形式、语义和语用功能方面的考察,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及内容、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等。第二章是对“姓名类+职衔类指人名词”组合的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在“姓名+职衔类指人名词”的组合中,因为职衔的不同,不同结构各有使用限制。在“职衔类指人名词+姓名”中,考察了各个职衔在与姓名/姓氏/名字组合时的位序、语义、语用差异。第三章是对“姓名类+身份类指人名词”组合形式的考察,与“姓名+职衔类指人名词”结构类似,在“姓名+身份类指人名词”结构中,表身份的名词是有限的。在“身份类指人名词+姓名”结构中的身份类词语比较丰富,我们将其归纳为:称号性指人名词、关系类指人名词、亲昵类指人名词、谑/詈语指人名词和综合身份类指人名词分别与姓名组合进行研究。第四章是对“姓名类+亲属类指人名词”组合形式的分析。将亲属称谓分为亲属称谓和拟亲属称谓两种,对这两种亲属称谓与姓名/姓氏/名字的结合的规律做出初步结论。第五章探讨“专有名词+普通名词”的指称功能,该结构有介绍功能(介绍自己/介绍他人)、人际关系指示功能(亲疏关系/权势关系/一致关系动态关系)、情感指示功能(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交际动机指示功能(拉近距离/疏远距离)。结语对本文主体部分的各个章节分别进行了概括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

李平[5](2016)在《父亲的“遗产”》文中研究指明或许是白天听了"背影",看了感人的"沙画",总之,夜晚我与父亲形影相随。然而,不再是他拉着我,而是我牵着他。准确地说,是我握着他那青筋凸显的右手,搂着他那瘦骨嶙峋的左肩。朦胧中父亲突然示意让我背他!"老爹,俺也60多岁啦,背不动了。"他喃喃地不知咕噜着什么,但很是听话的样子。父亲原来1.78米的个儿,灯油熬干了,还不到100斤。我拼命地使劲儿,可怎么感到像背了一个十字架?而且越背越沉。我踉跄着,挣扎着……嘴里一边喊着小孙子乳名:皮皮,听话,奶奶太累了!一边一头向前栽去。猛回头,啊,原来是爸!他正身体僵硬地向后倒去……

宋生涛[6](2016)在《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民族教育既要放眼全球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也要着眼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框架。藏族地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目的在于挖掘学前儿童熟悉的生境文化知识,使课程内容贴近学前儿童的生活,进而通过传承民族文化,在学前儿童的意识中培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通过教育人种志研究的方式,运用教育人类学的田野研究方法,深入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家庭、村庄,采取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收集研究资料,以藏族地区学前儿童熟悉的生境知识为多元文化课程资源进行解释,旨在为藏族地区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根据和政策建议,力求探索甘南藏区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本研究首先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出发,界定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等核心概念,阐释藏族地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及研究价值。确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阐明了研究思路,建构了研究框架。其次,本研究对甘南藏区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进行了搜集与分类整理,并把这些资源作为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库。再次,本研究专门研究了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的条件,如果一所幼儿园不具备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的条件,就难以完成园本课程开发的任务。最后,本研究在分析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特征与功能的基础上,按照拉尔夫·泰勒的课程开发原理,对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实施及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具体来讲,包括四个基本的步骤。第一,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的目标确定。课程目标是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基本方向,也是课程实施基本依据,还是课程评价的基本准则。藏族地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的目标是对藏族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研究、对藏族地区当代的社会生活研究、对藏族传统文化知识的研究的基础上来确定的,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描述,让藏族地区学前儿童初步了解生境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感受自然、参与社会、体验自我,在幼小的心灵意识中培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二,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的内容组织。藏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多彩,藏族地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一个将其隐形的课程资源开发为显性的课程知识的过程,是在对藏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挖掘、整理,并通过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筛选加工,有机整合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园本课程体系的过程。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内容组织要与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相适应,强调学前儿童对民族文化知识的整合性理解,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将以主题式统整组织课程内容和以区域活动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第三,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实施是藏族地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藏族地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实施包括三件事,一是幼儿园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与实施能力的培训,二是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三是园本教学研究。第四,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的评价。多元文化园本课程评价既是课程实施的保障,又是课程实施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藏族地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评价过程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过程,也是一个平等对话与交流沟通的过程。课程评价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发挥着激励、质监、调控与甄别的功能和作用,其目的在于诊断问题,不断完善与重建。总之,藏族地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的开发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课程体系中有效组成部分,是基于藏族地区学前儿童经验的基础上,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建构了藏族地区多元文化“生境理性嵌套模式”,是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的一种有效操作模式,可供我国民族地区课程开发参考。

王小艳[7](2015)在《选择智慧引导 传承书信写作——以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儿书信大赛为例》文中认为书信作为传统应用文体,对传承民族文化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全国少儿书信大赛的机会,引导学生了解书信文化,在竞赛中传承书信写作。一引"写什么?",做到言之有物;二引"写给谁?",做到入情入境;三引"怎么写?",做到格式正确,有真情实感。

黄文杰[8](2014)在《宁波乡土意象的语文价值与意义生成的基本途径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宁波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背依四明山,面朝大海;以水为魂、依河衍生。几千年来,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互相撞击,塑造了地域独特而厚重的文化意象。这些意象对于已有一定人文素养基础的高中生,既适合作心灵的旅行,又充满探知的挑战。本文以走向山水、追寻宁波文化为依托,融文学、史学、哲学、人类学、语言学等于一体,探求宁波乡土意象所蕴含的语文价值,并集走、读、访、研、摄、写、评等诸多学习方式,以“确定对象”“拓展阅读”“实地走访”“创作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探索建立乡土意象意义生成的基本途径。按照“水路”,分时尚水都、山水诗路、运河流韵、面朝大海四个部分在三年中完成对宁波乡土意象的探访、体验、表达与研究,并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学习资源,利用“宁波文化论坛”等网站作为创作交流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最终达到打开学生语文学习视界,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内容;第二部分阐述乡土意象与意义生成的概念;第三部分阐述选题展开的理论依据;第四部分是系列化解读宁波的乡土意象;第五部分通过具体案例,阐析“自足型”“互文型”“圆融型”三种意义生成的基本途径;第六部分为讨论与展望,讨论实施本研究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情况,展望本研究对走向未来的语文教育的意义。论文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对宁波乡土意象及语文价值展开了具体深入的分析:其一,引入意象思维、直觉感悟、缄默知识等具有语文特质的概念,实践软性地顺应、呼唤和引导具有语文学科特性的教学方式,探索语文教学“乡土人”培养的可能途径,力图突破语文言语能力训练低效的困境;其二,从“教学事件”具体案例出发,并以质性分析的方式具体评价学生“身体力行”乡土意象意义生成状况。既为语文课程资源建设,尤其是走读类综合性实践课程建设提供了参考案例,也对诸如宁波这样的地域乡土文化研究提供独特的思维视角。另外,对因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不平衡,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不平衡,全球对乡土文化的冲击,使人类在乡土精神培育的领域出现的情感扁平化、道德情感冷漠化、宗教情感消逝等问题的探索,也有着积极意义。

何祚庥[9](2012)在《《何氏族谱——何维键支系新谱(1—6代)》跋》文中提出一、续写芷舠公支系新谱的缘起清道光二十五年,西元1845年,我的高祖父何俊曾主持续修《何氏族谱》。清光绪二十二年,西元1896年,曾祖父何维键即芷舠公,有时又称为汝持公,再次续修此谱。在续修谱系中,将"东晋何尚之一世始祖,至元代何本斋十九世的世系表,以附表‘何氏源流世系’刊出,而将‘何氏迁望世系’作为主表,以原十九世的何本斋作为由蜀迁安徽望江的始迁祖一世,原本东晋何尚之的三十九

于露[10](2012)在《朴素的谈话,回家的智者 ——杨绛散文论》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杨绛是文坛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与声势壮大的“钱学”相比,人们喜欢称杨绛为“钱锺书夫人”,她独安于现当代文坛的边缘一隅,潜心于文学的研究、译介和创作,并在这些领域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其朴素的散文创作更为她赢得了众多喜爱,成为读者心中的百岁智者。钱锺书曾说中国诗“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讲演,像良心的声音又惊又细。”这是对外国人说的,是有感而发。事实上,中国的散文也是如此。一个作家为谁写作,决定了他创作的品味和格调、内容和形式。现代散文营造了一种与读者直接交流的谈话语境,产生了所谓的“谈话风散文”。这种散文文体的前提都是与读者作直接的交流。美国语言学家龙菲尔德说:“言语行为发生以前和以后的全部实际事项的过程,都决定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全部生活史。”这就是交流语境,它由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一个说话人和听话人共同达成的默契。作家与读者的交流方式是由作家的性格、情感、思想和文学观念决定的,不仅仅是一个形式问题。因此,本文希望通过探讨文本的谈话对象触摸到杨绛的内心情感世界,深入了解她与读者之间的交流默契。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以迄今为止所有的杨绛散文文本为依据,界定杨绛散文的谈话对象,区别出杨绛散文谈话对象在不同时期的的变化。但这些细微变化下,杨绛始终以一个等待“回家”的智者形象平静的谈着朴素的话语。杨绛散文的谈话对象的选定是对中国现代散文传统的一种继承创新,使散文回到了本身,回到了情感,而不再是宏大叙事的载体。第二章探究杨绛散文在思想内涵与艺术审美等方面与读者的交流默契,从意象、语言、选材结构及哲学追求四个层面展出现杨绛特有的朴素美学风格。第三章通过杨绛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至今的文学人生,呈现了杨绛在当前乱象丛生的社会中,在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位置,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静静凝视着人心、等着“回家”的耄耋智者形象,从而剖析出杨绛及其散文创作背后所隐藏的文人传统与创作生命的关系,更为深层的挖掘出杨绛散文独特而绵长的价值。

二、巴金爷爷100岁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金爷爷100岁啦(论文提纲范文)

(1)笑的风(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春风飘扬“喜”从天降
第二章大媳妇的力量与风景
第三章暖和的小家家
第四章动荡年代的平安与幸福
第五章啊!北京
第六章患病见真情
第七章一曲温柔《乡恋》痴
第八章嘛事儿啊,他妹子
第九章大上海、《小街》、蓬拆拆
第十章火星、仙女、窑子货
第十一章只不过是想念你
第十二章一九八五年西柏林地平线上
第十三章洲际饭店梦幻曲
第十四章滚石击打爱情生猛
第十五章枪杀了也是爱了
第十六章离婚过堂
第十七章拳打脚踢目标清
第十八章为妇女出气“哈勒绍”
第十九章要不,你还是回去吧
第二十章快意咏新歌
第二十一章神秘的烤箱究竟要烤什么呢
第二十二章幸福总是携带着一点尴尬
第二十三章至人无梦
第二十四章神童现身满乾坤
第二十五章谁为这些无端被休的人妻洒泪立碑
第二十六章田园将芜胡不归
第二十七章玉堂春暖餐厅
第二十八章金丝雀与外语桥
第二十九章不哭

(2)与“死”“活”相关的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反义词的对称性研究
        1.2.2 与“死、活”相关的研究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1.4 语料来源
第2章 基于认知体验的“死”和“活”的对称性
    2.1 认知体验观
    2.2 “死”和“活”词义的对称与不对称
        2.2.1 词义的对称与不对称
        2.2.2 词义不对称的认知原因
    2.3 “死”和“活”句法功能的对称与不对称
        2.3.1 词义对称下的句法对称性表现
        2.3.2 词义不对称下的句法对称性表现
        2.3.3 句法功能不对称的认知原因
    2.4 小结
第3章 “死+X”结构的形成及动因机制
    3.1 “死+X”的构成和语义
        3.1.1 “死+X”结构和功能
        3.1.2 使用语境
    3.2 “死+X”形成动因和机制
        3.2.1 类推机制
        3.2.2 与相关结构的承继关系
    3.3 小结
第4章 “死死”和“活活”的功能分析
    4.1 “死”“活”重叠式的功能
        4.1.1 状语
        4.1.2 定语
        4.1.3 补语
        4.1.4 功能差异及原因
    4.2 “死死VP”和“活活VP”
        4.2.1 “死死VP”
        4.2.2 “活活VP”
    4.3 小结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现代汉语“专有名词+普通名词”组合形式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 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第二章 “姓名类+职衔类指人名词”组合形式
    2.1 姓名+职衔类指人名词
        2.1.1 姓名+职衔类指人名词
        2.1.2 职衔类指人名词+姓名
    2.2 姓/名+职衔类指人名词
        2.2.1 姓氏+职衔类指人名词
        2.2.2 名字+职衔类指人名词
第三章 “姓名类+身份类指人名词”组合形式
    3.1 姓名+身份类指人名词
        3.1.1 姓名+身份类指人名词
        3.1.2 身份类指人名词+姓名
    3.2 姓/名+身份类指人名词
        3.2.1 姓氏+身份类指人名词
        3.2.2 名字+身份类指人名词
        3.2.3 身份类指人名词+名字
第四章 “姓名类+亲属类指人名词”组合形式
    4.1 姓名+亲属类指人名词
        4.1.1 姓名+亲属类指人名词
        4.1.2 亲属类指人名词+姓名
    4.2 姓/名+亲属类指人名词
        4.2.1 姓氏+亲属类指人名词
        4.2.2 名字+亲属类指人名词
        4.2.3 亲属类指人名词+名字
第五章 “专有名词+普通名词”组合形式的指称功能
    5.1 介绍功能
        5.1.1 介绍自己
        5.1.2 介绍他人
    5.2 人际关系指示功能
        5.2.1 亲疏关系
        5.2.2 权势关系
        5.2.3 一致关系
        5.2.4 动态关系
    5.3 情感指示功能
        5.3.1 积极情感
        5.3.2 消极情感
    5.4 交际动机指示功能
        5.4.1 拉近距离
        5.4.2 疏远距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课程建设亟待关注
        二、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现实困境
        三、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文化生态学理论
        二、文化自觉理论
        三、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四、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和环境模式
第一章 甘南藏区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甘南藏区生态环境
        一、甘南藏区自然生态环境
        二、甘南藏区社会生态环境
        三、甘南藏区文化生态环境
    第二节 甘南藏区社会文化
        一、甘南藏区藏族族源概说
        二、甘南藏区历史沿革与社会发展
第二章 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第一节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基本情况与个案研究园办园概况
        一、甘南州学前教育基本情况
        二、卓尼县学前教育基本情况
        三、两棵松幼儿园办园概况
    第二节 两棵松幼儿园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条件分析
        一、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
        二、园长重视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
        三、教师民族文化认同度较高,愿意参与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
        四、地方文化精英和家长配合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
第三章 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特征与功能
    第一节 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特征
        一、方向性特征
        二、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
        三、传承性特征
        四、多元性与开放性特征
    第二节 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功能
        一、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功能
        二、彰显办园特色的功能
        三、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
        四、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功能
        五、健全课程体系的功能
第四章 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目标研究
    第一节 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目标的来源
        一、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藏族地区儿童认识发展特征
        二、当代社会生活研究
        三、对知识的研究
    第二节 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目标体系
        一、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目标取向
        二、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总体目标
        三、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分类目标
        四、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内容目标
第五章 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内容研究
    第一节 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资源
        一、甘南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类型
        二、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主题
    第二节 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资源选择策略
        一、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二、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内容选择的方式
    第三节 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内容的组织
        一、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二、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三、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
第六章 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实施研究
    第一节 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实施的方式及特性
        一、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实施的方式
        二、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实施的特性
    第二节 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实施取向
        一、交流和对话的相互调适取向
        二、诠释和创造的缔造取向
    第三节 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实施的途径
        一、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的培训
        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三、园本教学研究推进
第七章 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评价研究
    第一节 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一、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评价的内涵
        二、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评价的特征
    第二节 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评价取向
        一、人文主义的评价
        二、过程取向的评价
        三、主体取向的评价
    第三节 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评价的内容
        一、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评价系统
        二、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评价的内容指标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未来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选择智慧引导 传承书信写作——以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儿书信大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容———言之有物, 缘事而发
二、对象———或虚或实, 入情入境
三、格式———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四、情感———真情实感, 千里面语

(8)宁波乡土意象的语文价值与意义生成的基本途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宁波乡土意象
        1.4.2 意义生成
2. 概念界定
    2.1 乡土意象
        2.1.1 意象
        2.1.2 乡土意象
        2.1.3 城市与村落
    2.2 语文价值
        2.2.1 语文价值的概念
        2.2.2 乡土意象的语文价值
    2.3 意义生成
        2.3.1 乡土意象的认知来源
        2.3.2 乡土意象意义生成的规律
    2.4 小结
3. 理论依据
    3.1 实践哲学的理论依据
    3.2 接受美学的理论依据
    3.3 心理学学习理论
    3.4 语文知识重构的理论依据
    3.5 小结
4. 宁波乡土意象的解读
    4.1 “时尚水都”的乡土意象
        4.1.1 概述
        4.1.1.1 海曙月湖
        4.1.1.2 江北外滩
        4.1.1.3 东钱湖
        4.1.2 “时尚水都”文人文学作品
        4.1.3 “时尚水都”民间文学作品
        4.1.4 “时尚水都”乡土意象的语文价值分析
    4.2 “山水诗路”的乡土意象
        4.2.1 概述
        4.2.1.1 余姚四明山
        4.2.1.2 奉化溪口
        4.2.1.3 慈溪上林湖
        4.2.2 “山水诗路”文人文学作品
        4.2.3 “山水诗路”民间文学作品
        4.2.4 “山水诗路”乡土意象的语文价值分析
    4.3 “运河流韵”的乡土意象
        4.3.1 概述
        4.3.1.1 河姆古渡
        4.3.1.2 慈城古镇
        4.3.1.3 鄞州高桥
        4.3.2 “运河流韵”文人文学作品
        4.3.3 “运河流韵”民间文学作品
        4.3.4 “运河流韵”乡土意象的语文价值
    4.4 “面朝大海”的乡土意象
        4.4.1 概述
        4.4.1.1 象山石浦
        4.4.1.2 宁波帮博物馆区
        4.4.1.3 北仑港
        4.4.1.4 杭州湾大桥
        4.4.2 “面朝大海”文人文学作品
        4.4.3 “面朝大海”民间文学作品
        4.1.4 “面朝大海”乡土意象的语文价值分析
    4.5 小结
5. 宁波乡土意象意义生成方式
    5.1 概述
        5.1.1 宁波乡土意象意义生成方式的种类
        5.1.2 乡土意象语文价值的意义生成的评价
        5.1.2.1 量化评价
        5.1.2.2 质性分析
    5.2 自足型意义生成
        5.2.1 概述
        5.2.2 “自足型意义生成”走读实践案例
        5.2.3 “自足型意义生成”走读实践案例分析
    5.3 互文型意义生成
        5.3.1 概述
        5.3.2 “互文型意义生成”走读实践案例
        5.3.3 “互文型意义生成”走读实践案例分析
        5.3.3.1 《〈风雨祠堂〉的宁波元素》的质性分析
        5.3.3.2 微电影剧本《只道寻常一条绳》的质性分析
    5.4 圆融型意义生成
        5.4.1 概述
        5.4.2 “圆融型意义生成”走读实践案例
        5.4.3 “圆融型意义生成”走读实践案例分析
    5.5 小结
6. 讨论与展望
    6.1 宁波乡土意象体系与语文素养
        6.1.1 宁波乡土意象体系的构成
        6.1.1.1 传奇水系与宁波文明的繁衍
        6.1.1.2 宁波人的日常生活意象
        6.1.1.3 宁波的民俗与节日意象
        6.1.1.4 石骨铁硬、生香活色的宁波话
        6.1.1.5 影响宁波文明发展的人物形象体系
        6.1.2 乡土意象与心理图式的生成
        6.1.2.1 乡土意象与认知图式
        6.1.2.2 情境与乡土心理地图
        6.1.3 乡土意象与语文素养的发展
        6.1.3.1 象思维与语文思维
        6.1.3.2 想象能力与语文素养
        6.1.3.3 人格素养与语文素养
    6.2 走读活动与语文学习的变革
        6.2.1 走读活动与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
        6.2.1.1 走读活动与体验式课程教学
        6.2.1.2 走读活动与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
        6.2.1.3 走读活动与语境化口语教学
        6.2.1.4 走读活动与研究性学习
        6.2.2 走读活动与能力素养目标
        6.2.3 走读实践活动的指导策略
        6.2.3.1 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学习资源
        6.2.3.2 利用“宁波文化论坛”等网站作为创作交流平台
        6.2.3.3 给予充分的时间和学习支持
        6.2.3.4 指导学生展开协作学习
        6.2.3.5 发展学生的信息、摄影等技术水平
        6.2.3.6 创设监控机制与展示平台
        6.2.4 走读实践活动的教学原则
        6.2.4.1 主体性原则
        6.2.4.2 综合性原则
        6.2.4.3 探究性原则
        6.2.4.4 建设性原则
    6.3 乡土意象开掘与走向未来的语文教学
        6.3.1 从共性教学到个性教学
        6.3.2 从静态知识走向动态生成
        6.3.3 从技能养成走向价值生成
        6.3.4 从背离学科本位走向回归学科本位
    6.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文化散文《天一生水》
附录 B:文化散文《烟水月湖》
附录 C:文艺评论《〈风雨祠堂〉的宁波元素》
附录 D:微电影剧本《只道寻常一条绳》
附录 E:《慈城“慈孝文化”与春天的约会》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10)朴素的谈话,回家的智者 ——杨绛散文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杨绛散文的谈话对象
    1.六记与“七记”:革命“知己”
        (1)《干校六记》的谈话对象
        (2)《丙午丁未年纪事》的谈话对象
        (3)老作家的不同选择
    2. 饮茶忆人:家里家外的“我”
    3.《我们仨》:“我”与我们仨
    4. 《走到人生边上》:“回家”路上的“我”
二、 杨绛散文的朴素交流
    1. 杨绛散文的专属意象:梦里梦外的家
    2. 杨绛散文的语言风格:苦心经营的朴素
    3. 杨绛散文的构思选材:大巧似拙的酝酿
        (1)结构合着情感
        (2)材料取来精妙
    4. 杨绛散文的哲学交流:儒家智者话家常
        (1)人生实苦、灵魂不灭
        (2)隐身智者、幽默达观
三、 杨绛散文的“零”之价值
    1.文学人生的圆满
    2.孤零零的“我”回家
        (1)比翼难齐飞
        (2)孤雏西去早
    3. “零”即朴素风格
    4. 绵长的创作生命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巴金爷爷100岁啦(论文参考文献)

  • [1]笑的风[J]. 王蒙.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3)
  • [2]与“死”“活”相关的结构研究[D]. 郭慧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现代汉语“专有名词+普通名词”组合形式考察[D]. 何思霖. 延边大学, 2018(12)
  • [5]父亲的“遗产”[J]. 李平. 中国铁路文艺, 2016(09)
  • [6]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 宋生涛.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7]选择智慧引导 传承书信写作——以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儿书信大赛为例[J]. 王小艳.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5(12)
  • [8]宁波乡土意象的语文价值与意义生成的基本途径探究[D]. 黄文杰. 宁波大学, 2014(03)
  • [9]《何氏族谱——何维键支系新谱(1—6代)》跋[J]. 何祚庥. 历史文献, 2012(00)
  • [10]朴素的谈话,回家的智者 ——杨绛散文论[D]. 于露. 曲阜师范大学, 2012(10)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