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论文研究内容

问:能介绍晏几道和秦观的相似之处嘛?
  1. 答:晏几道与秦观均为北宋著名的词人。二人之词都带有浓厚的感伤情调 ,风格清丽婉约、凄楚哀怨。秦观的词风和晏几道一样,都接近李煜。两人都擅长小令,秦观和晏几道一样,都被称为“古之伤心人”。他兼长小令、慢词。其词情韵兼胜,语言优雅,意境深婉,音律谐美,符合词体的本色和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知乐者谓之作家歌”。是北宋中后期少有的专写小令取得杰出成就的大词人。晏几道把小令的抒情艺术发展到空前的高度。
问:详细介绍晏几道,越详细越好
  1. 答:晏几道(约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能文善词,与其父齐名。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以小令见长,工于言情,语言清新,曲折委婉。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著有《小山词》。
  2. 答:晏几道(约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能文善词,与其父齐名。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以小令见长,工于言情,语言清新,曲折委婉。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著有《小山词》。
问:晏几道《小山词》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1. 答:在北宋词坛上,晏几道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词作写相思离别,柔情婉转,以“隋”著称,大体没有离开酒边花间的路子。但是他的词与北宋婉约词相比较,又显得“别是一家”。他的词倾注了全部真纯的情感,并融入了昔盛今衰之感,于凄凉、伤感、孤独的词境中蕴涵着人性之美和身世之慨,从而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本文在梳理晏几道的生平事略、个性特征以及交游的基础上,探究其人生经历、个性气质及审美趣味等对其创作产生的影响,并进而揭示出其词作的基本风貌。接着对《小山词》进行了具体分析与研究,总结出《小山词》的四个重要艺术特色:一是极尽阴柔之美。多用小令形式,意象轻柔微小,情感细腻真挚,造成了若真若幻的心理距离;二是“以诗入词”。小山词承继了诗歌“感物而作”与“抒写情性”的传统,化用前人诗句入词,大量使用对句、在词牌的选择上喜用体式整齐的词调、注重篇法结构、善于构思;三是以雅歌与俗乐入词,并调和两者矛盾,使词呈现出清壮顿挫、雅俗共赏的艺术风貌;四是表现手法多样别致,善于借助“时间差”来进行追忆,借助“梦境,,来抒写人生的伤感。
  2. 答:《小山词》的主要内容是追忆往昔的恋情,感伤人生的虚幻,词作中多有梦境描写,以此反衬人生虚幻。真实地反映下层女子不幸遭遇,也是小山词的一个重要内容。第三类就是抒发羁旅漂泊之孤独凄凉。
    文学地位
    关于《小山词》的文学地位,后世论者都给予很高评价,清代词论家陈廷焯甚至认为超过了晏殊和欧阳修:“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措辞婉妙,一时独步。”(《白雨斋词话》)
    创作风格
    关于《小山词》的创作风格,南宋藏书家陈振孙以为:“叔原词在诸名胜中,独可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认为晏几道的水平几乎超过了当年温庭筠这批花间派词人。民国学者陈匪石则认为“由是以上稽李煜、冯延巳,而至于韦庄、温庭筠,薪尽火传,渊源易溯”,即晏几道的文学传承应该向前追溯,不但包括花间派,还可以追溯到以李煜为代表的南唐词。
    《小山词》由晏几道所著,于元祐四年(1089年)被晏几道所整理成书。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