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让之篆书论文选题依据

问:吴让之的篆书有什么特点?
  1. 答:点画舒展飘逸,结体瘦长疏朗,行笔稳健流畅。线条有筋骨具弹性,结构颀长飘逸,上紧下松,内密外疏,方圆互参,体势展蹙修长,有"吴带当风"之境,具妩媚优雅之趣。
    篆书的三个主要特征,形状对称和谐,笔画中锋而见力度,墨色浓润而显厚重。但吴让之篆书用笔并不是一律的“圆润的”中锋线条,而是与各种“枯笔”、“侧锋”相融于一炉的,有轻重粗细,有快慢枯润,用笔似折还转,将转忽踪的虚实变化,达到起、行、收三阶段的完整和谐,将俊逸、倜傥的风格臻于完善。
    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扬,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善书画,尤精篆刻。
  2. 答:吴让之篆书线条圆润、舒展自如,曲直自如,挺拔中凸现秀美。为时人所推崇。他在其《自序》中说,'让之弱龄好弄,喜刻印章。十五岁乃见汉人作,悉心摹仿十年。凡拟近代名工,亦务求肖乃已。又五年,始见完白山人作,尽弃其学而学之……
问:篆刻14/吴让之“安雅”
  1. 答:临摹吴让之“安雅”
    1.介绍
          吴熙载,号让之。15岁开始习汉印,30岁见到邓石如的篆刻便“笃信师说,至死不衰”,将邓氏“印从书出”的特点发挥到淋漓尽致。他的白文印有一个特点,就是笔画一般横粗竖细,且笔画一般中间饱满,两端出以锋颖,横画取势上拱。这来源于他的篆书。他运刀讯疾、纯熟,多用冲刀,强调起收刀及转折处的笔意和锋颖的体现,自然而然,不尚雕琢,纯以神行,使刀如笔。
    他一生治印两万多方,是个高产的篆刻家。
    2.临摹:吴让之“安雅”
    材质:寿山石
    规格:2*2
    3.心得:
        这次是用水印上石的,因为墨不浓,所以印出来的不够清晰,便在不厌书法中找到原印翻转,对照着刻,相比用洗甲水上石,的确逊色。但好处是勾摹了一遍印稿后,已经熟悉了不少。
    此印的特点正是采用冲刀法,线条爽劲流畅,富含笔意。这也是其难点之一。每个线条的搭接要做到自然。其中“雅”字偏旁线条较粗,其中一笔还用到了切刀。这样的篆刻方法使得字好像是写上去的一样,十分灵动。我刻的时候可没有这么顺畅,反复观摩,反复修。有点刻意了。
    对于清代篆刻家的学习也是临摹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尝试各种风格,最后选择自己最能接受的一种发展,老师强调要有师承,且不可刚开始就杜撰。
    这枚印章 是一方闲章,方寸之间刻下两个字,在纸上盖出,很适合盖在散文集或其他书上,很有意义。
问:晚清吴让之篆书《吴均帖》临写心得
  1. 答:以前学过《宋武帝与臧焘敕》,起笔更方,结构修长,所以对吴让之小篆《宋武帝与臧焘敕》的起笔、结构有了一个了解;《吴均帖》的起笔以圆笔为主、结构同样是修长。
    《吴均帖》的章法上面,上下左右字的间距紧密。
    把握好了以上的这些特征,平时临写前仔细读帖,用不同的方法切入临写:粗细、转折、起收笔形态、书写性、上紧下松、主次关系、通临、背临、仿作、集字创作、创作,有了一点点的进步,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