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参军,慷慨解囊——《诗经·无衣》赏析

一、踊跃从军 慷慨自助——《诗经·无衣》赏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佩瑜[1](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王婉萍[2](2016)在《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以人民版中国古代史为例》文中指出中国历来便有“文史相通”之说,语文与历史两门学科在中学各学科当中联系得最为息息相关。中国乃诗词的国度,诗词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其意象丰富、音韵和谐、意味隽永,脍炙人口,其缓缓道来的质朴深情,殷殷情怀,让我们尽情地徜徉在诗词浓郁的诗情画意里。诗词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又在一定程度上见证、讴歌和再现历史,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情况。在历史教学中,诗词的这些特性,赋予了诗词辅助历史教学的价值,包括史学价值、美育价值和文化价值,特别是审美价值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作用。因此把诗词引入历史教学,这不仅符合新课标的内在要求,合乎学生三维目标、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要求,也有利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和发展历史教材多样化,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深刻的意义,这是本文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的内容,即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第二部分,指出了教材中诗词应用的现状,结合案例探讨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诗词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对诗词价值要提高重视,教师自身的素质要进一步加强,并积极启发和灌输学生进行诗词创作的学习方法等相关建议;最后一部分,针对诗词教学的现状,阐述了诗词在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诗词在历史教学具体实践上尤其是中国古代史部分提出了相关策略。总之,历史教学应由此及彼,借助其它有利于历史教学的相关辅助材料,充分发挥诗词等文学作品的价值,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全面发展。

林静茹[3](2015)在《安溪湖头李氏文学研究 ——以李光地为中心》文中认为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谥文贞,福建安溪人,是清初着名的理学家和有作为的政治家。康熙、乾隆年间,受李光地的理学思想影响,李氏子孙三代在理学、礼学方面都有造诣,而且李光地学识渊博,着作丰富,学风踏实,对福建地域的学风和文学氛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李光地是清代福建唯一的内阁大学士,他的家族崛起于明代,在清初动荡的时局中,李光地的政治行为影响巨大,对漳浦蔡世远家族影响巨深;在文学上,李光地家族以李光地为中心和桐城派的方苞交往密切,尤其是桐城派这个清代最庞大的文学流派形成之初,探讨李光地与方苞的关系是很有意义的。李光地像一颗耀眼的新星,在清初理学界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颇为时人所重。虽然他留下的作品大都是关于理学方面的着作,但其中不乏深具文学价值的作品。第一章为李光地及其家族其他成员的生平。李光地生平和李氏家族其他成员生平,重点概述李光地生平经历及其与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借此反映李光地的主张和李光地对其家族的影响。第二章为李光地及其李氏家族其他成员的着述,考察了李光地及其家族成员的着述,力图通过对资料的梳理,展示李氏家族的文学繁荣景象。第三章为李光地的文学理论研究,通过对李光地的文学批评观点和文学创作进行研究,总结了李光地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特色,并客观地评价李光地作为文人学者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对李光地所提携和影响的人物做了考察,特别是关于对桐城派方苞、顾炎武、梅文鼎、蔡世远等人的影响。第四章为李氏家族其他成员的文学理论研究,主要通过对李清坡、李清植和李清馥的文学理论进行研究。李氏家族对李光地朴学思想的一脉相承和对家学传承的自觉意识,这在清代文坛及文学史上应是有地位的。最后总结梳理本文的主要内容,即文章通过对李氏家族相关成员的生平和着述进行概括总结,展现了李氏家族着作的繁荣景象;通过对李氏家族着述的研读,李氏家族坚持“笃师承,谨训诂”,重视积累,也概括了家族文学理论的共性:主张文字朴实简练,理根于经史。同时,他们的文学理论与理学成就影响甚至改变福建地域文风和学风,对福建甚至更广的地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作为大学士李光地对桐城派方苞的提携和影响,这对后来桐城派发展壮大都有很大的意义。

李晓敏[4](2013)在《王符《潜夫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对王符《潜夫论》写作年代、流传版本、作者生平、引用文献等问题的考辨和对其治道思想、文章义法、文学史意义的综论。文章的中心论旨是:王符治道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元气本原论”。王符充分认识到了人性问题的复杂性。在对董仲舒天人关系理论的改造中,他张扬了民权,同时也保留了神权。王符治道思想以民本主义政权合法性为基础,但同时又承认“君权神授”的政权合法性。他希望以“天”的神权保障民权,但也授予了君权至高无上的权威。前者让他在论述自己的风俗改善、经济本末论、治边安民等思想时能够以民为本,后者使他在国家治道上主张礼法兼施,保证君主的权威以达成治政。王符治道思想虽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对改善当时的弊政是切实可行的,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王符《潜夫论》的文章是东汉中后期政论文的代表,既保留了含蓄、醇厚的汉文本色,又在局部上体现出积极要求突破的自觉意识,是东汉文章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本文的研究分上、中、下三编:上编是对王符及《潜夫论》相关文献问题的考辨。第一章对王符与马融等四人交游的时间、地点等问题进行详细考索,并在此基础上勾勒王符生平行迹。同时,考订《潜夫论》各篇文章的写作时间,重新推定《潜夫论》的成书时限。第二章对《潜夫论》的版本谱系、文字差异进行考察勾勒,厘清《潜夫论》一书的版本及流传情况。第三章对《潜夫论》的引书情况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考察王符知识结构,发掘《潜夫论》文献价值,并将此作为进一步研究其治道思想和文学价值的基础。中编是对王符《潜夫论》治道思想的阐释。第一、二、三章主要阐释王符治道思想的哲学基础,包括对王符“元气本原论”,人性论及天人关系新义的重新诠解。第四、五、六章主要阐释王符对君、臣、民三者关系的处理,以此来对其治道的基本框架进行勾勒和梳理。第七、八、九章是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考察王符治道思想在具体施政过程中的实践方针,包括了对王符的风俗改善、经济本末论及治边安民等三方面主张的阐释。下编是对王符《潜夫论》文章风格及文学史意义的考量。第一章主要考察王符的着作意识及文学观念,作为后文考察其文学风格的基础。第二章首先是对《潜夫论》文章文法的具体阐释,包括对其篇法、章法、句法、字法的文章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文法的角度考察其“含蓄”的文风特征及成因。第三章着重论述汉代经学与《潜夫论》文章的关系,主要包括汉代经学对《潜夫论》文章“醇厚”风格形成的巨大影响及王符对这种文风的突破。借此阐明王符文章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第四章是在与王充和仲长统文风的对比中,进一步阐释王符《潜夫论》含蓄、醇厚的文风,并指出其对后世文学发展的积极影响。最后是文章的附录,主要包括《王符年谱》、《<潜夫论>佚文辑录》、《<潜夫论>历代着录考》、《<潜夫论>历代序跋》及《王符<潜夫论>治道思想图示》五个部分。

徐松如[5](2012)在《都市文化视野下的旅沪徽州人(1843-1953)》文中认为近百年来上海一直是中国的商贸之都,随着上海的飞速进步与发展,上海史研究成为一门“显学”。上海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客籍人口占80%左右,构成上海人口的主体。因此,移民与上海城市发展研究成为不断受到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一些移民群体在上海的个案研究,成果也是层出不穷,像宁波人、苏北人、福建人和广东人都有专着出版。但由于上海城市发展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地域的移民群体具有独特的地缘性,不同的移民群体与上海城市发展的关系不同,因此开展个案研究仍有必要。本文以旅沪徽州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徽州人在上海的活动情况做一个长时段的研究,时间的上限定为1843年,下限为1953年,全面且系统地梳理百余年间徽州人移居上海的历程、规模、组织形态、经营活动、社会交往、身份认同以及与家乡之间的关系等内容。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徽州人适应和融入上海本土社会的过程也即是徽州文化传播的过程。徽州文化是上海都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徽州移民在传播徽州文化的同时,自身也发生文化变迁,并逐渐融入上海都市文化之中。他们服务于桑梓的过程,也将上海都市文化传播于徽州,给徽州文化以强力的影响。区域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建国以后,移民上海的历史中止了。1953年,随着徽州人建立的同乡组织消亡,徽州与上海的文化互动大大削弱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笔者意欲说明以下观点:都市中的移民群体是区域文化互动的“文化中介人”,他们不仅为构建都市文化提供重要源泉,也为桑梓的发展和变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邢培顺[6](2010)在《曹植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曹植是生活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转型时期的大作家,他在文学创作上具有多方面的开创之功并取得了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巨大成就。在人们的观念中,有关曹植的研究似乎已经很多,但实际上,除了他诗歌中的几个话题研究得较多外,其余都不够深透,特别是他的散文创作。而而对曹植的文学创作成就和历史地位作全面研究和总结的工作,人们做得就更少了。本文就是力图运用丰富的资料,新鲜的视角,对曹植的文学成就和历史地位作全面的论述和总结。全文除绪论外,共分十二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一、论述了曹植作品的流传情况,解决了曹植作品流传过程中一些长期以来令人疑惑不解的问题。二、概括论述了曹植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首先从八个方面概述了曹植研究的现状:1.关于曹植作品的整理及研究;2.关于曹植生平资料的整理及研究;3.关于曹植哲学思想、政治观念的研究;4.关于曹植文艺思想的研究;5.关于曹植文学创作成就的研究;6.关于曹植文学继承问题的研究;7.关于曹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的研究;8.关于曹植与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其次从几个方面概述了曹植研究的不足:1.曹植的生平考证;2.曹植作品的整理;3.曹植的学术渊源;4.曹植的文学师承;5.曹植创作的阶段性;6.曹植的辞赋研究;7.曹植诗歌的综合研究;8.曹植散文的研究;9.曹植创作成就和历史地位的研究。三、从六个方面简要说明了本论文的创新之点。第一章:曹植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该章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一、建安时期政治中心的多元化对文人的道德情感和政治情感产生了巨大冲击,这极大的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创作。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个问题:1.士大夫对汉政权的态度;2.时人对曹魏政权的态度;3.曹植对汉朝的态度。二、随着儒学的解体,学术趋向多元化,文人的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也随之发展巨大变化,从而也导致了文学创作面貌的改变。文章论述了学术演变的三种表现即诸子学兴起、各具特色的地方学术中心的形成和非主流意识的流行;论述了对时人影响最大的三种思想观念,即刑名法术之学、道家和道教思想及王充的气自然论。三、随着文化形态的改变,文人的社会角色和职能也发生了根本改变,主要是由原来的儒生分化为政治干才、文学之士和玄学名士。文章以当时三个着名的名士家族的转变为例论证这个问题。第二章:争嫡问题的再探讨。本章用丰富的材料,论述了曹操、曹丕及曹植各自的性格特点及思想倾向,探讨了曹操在立太子问题上犹豫不决的原因及最终选择曹丕的苦衷,同时也论述了此事对曹植生活和创作的影响。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这个问题:一、曹操的犹豫和最终抉择。曹操爱才,所以他喜欢曹植;考虑到世家名士支持曹丕,所以他选择了曹丕。二、曹丕的性情和日常行为。曹丕亲情淡漠,行为放诞,为曹操所不喜;他得到世家名士的支持,所以最终立为太子。三、曹植的才气出众和避嫌退让。曹植天才卓出,仁孝友爱,所以受到曹操的喜爱和追随者的吹捧;他无意为太子,故而谦逊避嫌。四、曹植黄初初年两次获罪事由探隐。曹植黄初初年两次获罪的具体原因是他私祭父亲从而与曹丕发生冲突。第三章:曹植的学术渊源。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曹植学术功底很厚,且博观约取,多方吸收,而特别留意于非主流文化流域,如纬书、仙道及佛教等。二、曹植对《诗经》的接受虽不主一家,但受《韩诗》的影响最大,此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有充分的表现。三、曹植与荆州学在学术、文学创作及政治上关系密切,特别是他与王粲之间师承关系,受到王粲多方面的影响。曹植在学术传统、文学观念和政治活动上都与荆州学派有密切的关系,特别在人生观念、日常行为、文学创作、艺术才能等方面,都深受作为荆州学派重要成员的王粲、邯郸淳等人的影响。第四章:文学继承。本章通过对曹植文学创作特点的总体考察,全面、深入地论述了曹植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及古诗的文学继承情况,阐述了曹植的文学创作如何在广泛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学成就及文学风格。共分五个方面进行论述:一、论述了曹植对《诗经》创作风格、创作原则和情感表达原则的自觉遵循和守持;考察了曹植对《诗经》意境的模仿以及对《诗经》比兴表达方法、章法句法和语言的学习;二、考察了曹植在人格思想和文学创作上受屈原的影响;三、论述了曹植对辞赋的喜爱及在题材、铺陈手法、艺术境界和辞采方面对汉赋的继承;四、论证曹植在诗歌创作上受到汉乐府的多方面影响,但在具体创作中,他的取法对象是曹操;五、考察了曹植对古诗的多方面继承,重点考察了他在诗赋创作上对王粲的直接师承关系。第五章:建安文学的流变与曹植的地位。主要论述了四个问题:一、建安文学作为一个过程,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呈现出明显不同的面貌。二、探讨了张衡、蔡邕作为建安文学的先驱对建安文学的影响,特别是蔡邕对建安文学的多方面影响。三、论述了建安前期文学的过渡性质,它既是汉代文学的发展,又是建安文学的先导,总体表现为内容、风格的多样化;四、论述了邺下文坛的盛况,以及建安文学与汉代文学在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上有了重大不同;建安文学重个性、重情感、重辞采,真正进入了文学自觉时期。五、曹植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建安文学有总结、深化之功,又成为正始文学的先导。第六章:曹植创作的阶段性。本章结合曹植的生平及作品,论述了曹植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其文学创作呈现出的不同面貌,探讨了所以造成这种不同的深层原因,从而为全面评价曹植的创作成就和风格特征提供了依据。一、建安时期,在创作内容上比较单纯,思想和感情比较肤浅;体裁上以辞赋为主,诗歌以赠答诗为主,散文以书论赞为主;创作上风格质实,缺乏灵动;创作技巧上重模拟,多同题共作作品。二、黄初时期,创作内容主要是全生保命;体裁上诗文赋并重;创作方法和技巧上,运用比兴和象征,情感变得深沉,意蕴丰富。三、太和时期,创作内容丰富而复杂,多人生的深沉思考;体裁多样,成就巨大;创作手法和技巧更加纯熟,形成自己的风格体系。第七章:曹植辞赋论。主要论述了四个问题:一、曹植自小爱好辞赋,其创作的不同阶段上在数量、创作方法、表现内容、作品风格等方面又有显然不同的特色。二、论述曹植辞赋体类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辞赋创作的生活化和世俗化。三、曹植的辞赋创作具有多样化的体式、高超的艺术技巧及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慷慨”是曹植辞赋创作的美学追求。曹植的辞赋在风格上具有情感浓郁、个性鲜明、情韵慷慨、雅俗共赏等特点。第八章:曹植诗歌论。本章主要讨论了如下五个问题:一、曹植诗歌创作在体裁、题材、创作技巧、创作风格上有一个明显变化过程,其巨大成就是全面继承前人成就,并经过自己的刻苦学习思考和深切生活体验的结果。二、论述了曹植乐府诗歌的类别、艺术成就和风格特征,证明了曹植的乐府诗歌都属于清商乐,因而具有清越激扬、凄婉哀怒的特点。三、曹植的五言诗内容丰富和技巧高超,他的五言诗创作为后世诗人树立了不朽的典范。四、论述了曹植四言诗在内容和艺术上的特点,特别讨论了曹植为解决四言诗实词化以后所产生的凝重板滞问题而作的艺术创新。五、按题材特点分类论述了曹植的诗歌,将其放在诗歌发展的过程中,论述曹植在诗歌创作上的继承和创新情况,着重论述了他的赠答诗、宴饮诗、咏史诗、游仙诗及弃妇怨女诗的成就、影响和历史地位。第九章:曹植散文论。本章将曹植的各体散文放在各该体文章发展、衍变的过程,论证曹植散文创作的高度艺术成就及其对个体散文的改造之功。通过论述曹植散文创作对形象性和情感性的重视,证明曹植是中国美文的最早创立者。共分六个部分进行论述:一、论述了曹植的章表在各个时期内容上的不同及总体艺术特色。二、论述了曹值的颂赞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三、论述了曹植的序文丰富的内容和高超的艺术,突出强调了其许文创作对于文学自觉的意义。四、论述了曹植的书论的内容特点及其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五、将曹植的铭诔放在各该文体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论述曹植对传统文体的改造之功。六、论述曹植的哀辞及其他文体的艺术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第十章:曹植文学创作的俗化倾向。本章主要论述了如下三个问题:一、儒学解体、礼教松弛造成了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的变化,为为文学通俗化和俗文学繁兴提供了文化环境。二、建安时期的作家大都多才多艺并重视俗文学创作。三、曹植文学创作在体裁和表达方法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俗化倾向并创作了相当数量的俗文学作品,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文学的真正自觉。第十一章:曹植与建安风骨。本章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一、深入探讨了建安文学慷慨悲凉风格特征形成的复杂的文化和心理原因,论述了守持传统和放纵个性的矛盾冲突才是建安文学产生慷慨悲凉风格特征的根本原因。二、建安风骨在曹植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中的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树立和冲突,如中心和慷慨、载道与抒情、端实与空灵、雅整与俗化、壮阔与柔婉等。第十二章:曹植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本章主要论述了如下两个问题:一、曹植在魏晋南北朝各个历史阶段的影响。随着历史文化语境不同而不同,也随着文化环境的改变逐渐为人们所全面认识得到高度评价并最终成为“文章之圣”,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二、曹植文学创作在文体、创作技巧方面对魏晋南北朝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一些名篇也在魏晋南北朝产生了很大影响,受到人们的广泛传颂和作家们的学习、摹仿。

曾绍皇[7](2010)在《杜诗未刊评点的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关于杜甫的研究,学界一直多着力于杜诗着作(已刊或未刊)的整理和研究,而对依附于杜诗文本的评点关注较少,对杜诗未刊评点更是缺乏系统性的整理与研究。本文以杜诗未刊评点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其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杜诗未刊评点在历代公私书目中的着录状况、发展脉络,以及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文献、杜诗学、诗学理论等相关重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杜诗未刊评本作典型个案剖析。通过对杜诗未刊评点的全面整理、考释与辨析,以求还原其历史面貌、肯定其文献价值、发掘其理论意义。全文除绪论、馀论之外,共分六章。主要观点如下:绪论部分从杜诗学的视阈审视杜诗评点本的历史定位,突破了传统杜诗研究不将杜诗评点纳入杜诗学着作范畴的偏颇,指出杜诗评点是杜诗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那些未经整理刻印的杜诗评点本还具有与稿本同等重要的文献价值,进而挖掘出杜诗未刊评点所具备的杜诗学意义和所承担的文学批评功能。第一章主要从历代公私目录对杜诗评点文献的着录入手,简略梳理目录学史上杜诗评点着作的收录情况。分别就唐代以来史志目录对杜诗评点的着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对杜诗评点的定位、历代私家书目对杜诗评点的有意采撷和当代善本书目着录杜诗未刊评点的概况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它的历史流变及其观念嬗变,并简略回顾了杜诗评点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杜诗未刊评点的研究前景。第二章着眼于明清杜诗未刊评点的整体观照,厘清了它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了评点作者群体的构成情况和基本特点,归纳了明清时期杜诗未刊评点的几种主要批评范式。宋元时代是杜诗评点的发轫期。杜诗未刊评点则在明代异峰突起,经过明末清初的转型突破,至清代达到顶峰,进入集大成时期,而近代政治体制和社会思潮的风云变幻,导致了杜诗未刊评点在内容与语言上的新变。杜诗未刊评点作者群体的构成特点包括:他们具有读者与作者双重角色的基本特质、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与私人藏书家关系的复杂性等。杜诗未刊评点的批评范式则大致可归纳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蜻蜓点水”与“连篇累牍”、“崇本息末”与“寻章摘句”、“论诗及事”与“立象尽意”、“推源溯流”与“切己体认”等几种基本类型。第三章从杜集文献层面对杜诗未刊评点进行实证研究。首先以屈复《杜工部诗评》与申涵光《说杜》为例论证了杜诗未刊评点对杜集着作辑佚的巨大贡献;接着又从钱陆灿、吴农祥两人批杜的具体实例中考辨杜诗未刊评点与相关已刊评点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以潘德舆批《读杜心解》、徐松批《杜工部诗集》、潘贵生批《赵子常选杜律五言注》、顾大文批《杜工部诗集》、何绍基批《杜工部集》、蒋光焴批《须溪批点选注杜工部诗》等为例,对杜诗未刊评点中存在的伪托、抄袭和存疑之作进行了辨析;此外还对杜集书目中着录的杜诗未刊评点进行了辑补、指瑕与辨正。第四章主要探讨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的相关问题。一方面以桐城方氏望族、海宁陈氏家族的杜诗家学传承为例,阐述了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家族传承的具体关系;另一方面从人际传播角度,剖析了杜诗未刊评点人际传播的三种主要形态及其现实功能。另外,还从杜诗学发展演变的视角,探讨了杜诗未刊评点的特殊演进轨迹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随意性、家族性、民间性和非主流性等基本特征。第五章主要解析杜诗未刊评点中的诗学理论。从杜诗未刊评点与诗学术语、杜诗未刊评点与诗话、杜诗未刊评点序跋与诗学理论以及杜诗未刊评点与文学批评史学等四个维度具体分析了其中的诗学问题。既首次发掘和阐释了方拱乾以“绪”批杜、李以峙以“响”为用字之境的批评原则,也详尽论述了诸家评点对刘溶《杜诗集评》、钱谦益《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浦起龙《读杜心解》、郭正域《杜子美七言律》等杜诗批评着作的批评。第六章选取杜诗未刊评点中颇具代表性的评本进行个案解读。以徐渭、奚禄诒、商盘、严复等人批杜情况为例,逐一介绍评点者生平与诗学趋向、批本评点的形式特征、评点内容的实际价值、批评标准与理论意义,从点的横截面阐述杜诗未刊评点的存在价值与理论意义。馀论部分主要针对杜诗未刊评点的实际情况,评议其是非功过,既肯定其独特的文献辑佚功能、灵动的文学色彩和深刻的理论价值,也不避讳因批点随意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科学的态度对杜诗未刊评点在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客观定位。正文之外,列有《杜诗评点编年简目》、《杜诗未刊评点版本提要》、《杜诗未刊评点汇评选录》等三个附录,这是论文得以顺利写作的文献基础与资料来源。

盖建平[8](2010)在《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研究:历史经验的重勘与当代意义的呈现》文中认为以中美学界早期美华文学研究既存成果的梳理与当代命题的提出为导论,本文的四章正文分别对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的四部代表作品《金山篇》、《逐客篇》、《苦社会》、“木屋诗”展开文学与历史的互文性阐析与跨学科研究。本文打破美国华人史及排华史研究与中国侨乡文史研究之间原有的学科界线,在相关各类文史资料充分储备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文学文本对于早期美国华人生存经验的特定书写形态,同时阐发文学与既存历史叙事之间的互文关系,在文学的场域中对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40年代间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经历予以重新观照。贯穿本文正文四章的基本命题,乃是对早期美国华人生存经验的文史互证,以及对早期美国华人形象的正面呈现。本文对美国排华主义言论中关于早期华人移民的几个基本观点[“流民苦力”说(coolie)、“客民”说(sojourner)、“唯利是图”说(gold-digger)、“文盲”说(illiterate)等]予以引入中国学界侨乡文史研究成果的正面解构,由此实现文学研究之于早期美国华人生存经验的创造性书写,从而阐发以华语写成的早期美国华人文学作为近代时期华人赴美跨国生存经验记录的文学价值。第一章从美华文学开篇之作《金山篇》的艺术风格分析入手,从中“发现”早期美华文学不同于既存美华历史叙事的对近代华人赴美动机的感性呈现,进而导向对中国唐宋以降的出洋传统的认知、对近代华人的美国观的重新认识,并最终解构既存历史叙事中“晚清赴美华人多为贫苦流民”的基本定调。这首长诗创作于美国排华初露端倪的时期,作者张维屏作为中国侨乡的先进知识分子,运用五行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关于黄金的诸多典故来推想华人在美国的未来。《金山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乐观、期待、向往美国的情绪,体现出“站在侨乡看美国”的特定视角,因而具有广泛而特殊的代表性。另一方面,《金山篇》未能指出当时华人在“金山”遭遇的歧视性赋税本质上源于美国的种族主义。然而,此诗折射出的当年出洋者近乎盲目又自圆其说的乐观态度,应当被视为19世纪中期以来华人不断赴美的一种精神动力。第二章研究美国《排华法案》1882年出台之后的及时之作《逐客篇》,结合作者黄遵宪领先的西学修养、干练外交才华,分析《逐客篇》对美国排华运动来龙去脉的特定表述。本文认为,《逐客篇》贯注着近代中国一位优秀外交官所特具的现实经验与务实眼光。在排华成为美国全民性政治社会运动的特定时代语境下,黄遵宪将早期华人在美国“安居乐业”的“当初”与眼前的现状相对照,其中加入了黄遵宪对《排华法案》的种族主义性质的系统认知。在对《逐客篇》所特具的时代性的解读中,本文植入了近代中国思想界接受欧风美雨的文化变迁背景,主张:正是亲身介入美国排华现实的政治经验,促成了黄遵宪对当时中国进步士人热心西学时所怀的“大同”理想的正面反思。另外,在痛陈华人在美的可悲遭遇时,黄遵宪以美国黑奴作为对照,来突出华人强烈的耻辱之感,这又透露出诗人受到西方种族主义观念沾染的痕迹。由是,晚清近代中国文明转型期“新”“旧”观念驳杂的时代风貌亦得以随之呈现。第三章从《苦社会》与国内同时期“谴责小说”的比较入手,呈示这部小说跨国书写的别异之处,进而平行参考国内学界对1905-1906年抵制美货运动的研究成果,发掘至20世纪初期为止美国华人生存经验的丰厚积累,最终得以辨识“美国华人”这一跨国文化身份的最初成形过程。在《苦社会》的文学叙事中,超脱于世俗物欲争斗的伦理诉求与反击排华的现实立场始终隐然并行,这一特定的观念状态与第一、二章所研究的《金山篇》、《逐客篇》对所处时代的观察评说一起,共同构成了早期美国华人跨国生存状态的多个面相。早期美华族群强烈的道德意识与亲情观念,亦在相关的移民观念变迁的框架下得以充分披露。第四章对当代美华学界蔚为显学的“木屋诗”即天使岛诗歌研究予以细化梳理,通过对这一文本的内容及形式的文史整合,追溯20世纪前半叶被拘禁于美国旧金山海关候审所“木屋”中的华人的生存状况与精神世界,从而展现富于感性与个性的早期美国华人形象。本文主张,在衣食不周的囚居困境中,木屋华人除了对自身遭受的不公待遇发出愤怒的抗辨,还依然秉有优美的情感、自尊的气质、开阔的心灵、彼此的关切。如上种种感性力量,皆为早期美华移民群体对抗生存绝境的精神资源。本文将这一特殊创作形态的文学传统追溯到中国唐代的梵志诗,对木屋诗作为古代民间诗歌跨国延伸的文学特质予以比较阐发。最后,参照中国历代《诗经》读法,本文论述了读解《木屋诗》以及对整个早期美国华人文学予以深度研究的当代现实社会文化价值。经由正文四章对早期美华文学文本的比较研究,本文将结论落于早期美国华人文学主题发展脉络与当代价值的重新描绘。面向美国学界,本文正面讨论了为美国排华话语这一“语言的铁幕”遮蔽的“未名之物”,指出呈现早期美国华人正面感性形象的要点所在;面向中国学界,则是实践以早期美华文学研究为平台的跨学科文本细读,展现早期美华文学阐释与美华历史重写之间的特定关系,进而对文学研究、文本读解的既定范式予以突破,并最终呈现早期美国华人文学作为当代中美两国可以共享的文化遗产的丰厚内蕴,以及促进两国文化界反思历史、沟通对话的“桥梁”特质。

山野[9](2008)在《同仇敌忾 保家卫国——读《诗经·无衣》》文中提出[原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的大意]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们面

王培军[10](2006)在《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文中研究指明汪辟疆的《光宣诗坛点将录》,为近代诗史研究的名着,撰成于民国八年(1919),民国十四年(1925),分五期刊于《甲寅》杂志(第一卷第五号至第九号)。后十年,再刊于《青鹤》杂志民国二十三年(1934)第三卷第二号至二十四年(1935)第七号。民国三十三、四年(1944—45)间,又加修改厘为定本。而定本一直未曾刊布。“文革”期间,遂遭焚毁。后其弟子程千帆先生据三种残存的定本草稿合校,收入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汪辟疆文集》。 汪辟疆的这部着作,实可视为一部近代诗史,或者一部近代诗史的大纲。其书简明谨严地勾画了光宣时代的诗史,其中涉及的192名诗人,基本囊括了晚清诗坛的主要作者。汪辟疆通过“点将录”的形式,区别了192名诗人的造诣、名位、风格及派别。这部着作不但涉及史料范围至广,其评论近代诗人亦多中肯,于研究者俱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而从现代学术角度考虑,将其加以笺证疏解,辑录作者的相关意见,及有关诗人的论评材料,使其汇于一处互为参证,必更能提高其诗学的参考价值。 这部笺证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一)《点将录》笺证以程校本为底本,参校以《甲寅》本、《青鹤》本,并采及“丛编本”的校勘成绩。(二)《点将录》的笺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甲)诗人小传的撰写,(乙)赞语、评语的笺证,(丙)搜集可资参考的附录材料。(三)《点将录》所及诗人192家,诗人小传泰半阙如,即有之亦至为简单,往往仅略具籍贯名号。笺证所重撰的诗人小传,务使备载其人生平大略,并注明所据材料的明确出处。(四)《点将录》的赞语部分,见解深刻,言简意赅,其运用之典故,蕴含之本事,及作者之皮里阳秋,均有待于注明。笺证即于赞语之下,逐一注明其古典,考索其本事,然后加以疏解,以阐明其宗旨。(五)《点将录》的评语部分,为对诗人的总体评价,或出自撰,或有所本。笺证于其有本者,务为寻源考朔,指出其所因袭,于其所自撰者,亦辑录相关论评,或相近或相反,附后以为参考。(六)笺证所录引文,笺者如有所考,辨证异同,商榷旧说,均以案语标出。(七)《点将录》的正文之后,多附章士钊论诗诗,笺证仍旧附章诗于后,同时亦尽量辑录有价值材料,作为笺证稿之附录部分。

二、踊跃从军 慷慨自助——《诗经·无衣》赏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踊跃从军 慷慨自助——《诗经·无衣》赏析(论文提纲范文)

(1)《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以人民版中国古代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第一节 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诗词的历史维度
        二、历史学科的性质
        三、诗词的素质教育价值
    第二节 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
        二、有效课堂的必要方式
        三、高考指挥棒的支持
        四、历史教材多样化发展的结果
        五、历史教师素质的培养要求
第二章 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高中历史教材中诗词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一、诗词量多,题材广泛
        二、分布不均,布局不合理
    第二节 历史教学过程中诗词的应用情况分析
        一、备课阶段
        二、授课过程
第三章 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和实践策略
    第一节 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所要遵循的原则
        一、适度性
        二、针对性
        三、真实性
        四、思想性
    第二节 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导引策略:引起兴趣,激发学习激情
        二、再现策略:以诗词再现真实的历史情景
        三、渲染策略:借诗词渲染历史,燃烧课堂
        四、深化策略:借诗词深化认识
        五、探究策略:借诗词创设历史探究的问题情景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安溪湖头李氏文学研究 ——以李光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李光地及其家族其他成员生平
    第一节 李光地生平
    第二节 李氏家族其他成员生平
第二章 李光地及李氏家族其他成员着述
    第一节 李光地着述
    第二节 李氏家族其他成员着述
第三章 李光地的文学理论研究
    第一节 李光地的文学批评
        一、概述
        二、文论
        三、选文
        四、诗论
    第二节 李光地的文学创作
        一、叙实理的文风
        二、含蓄醇厚的诗风
    第三节 李光地所提携或影响的人物考
        一、桐城派方苞
        二、顾炎武、梅文鼎
        三、蔡世远
        四、其他人
    第四节 李光地的文学理论及影响
第四章 李氏家族其他成员的文学理论研究
    第一节 李光坡《皋轩文编》的文学理论
        一、总论
        二、古文创作理论
        三、诗歌创作理论
        四、时文理论
    第二节 李清植《浙 存愚》的文学理论
        一、总论
        二、理足意到
        三、简练醇厚
        四、入口气
    第三节 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的文学批评
        一、理学源流略考
        二、笃师承,谨训诂的朴学主张
        三、《清溪李氏家世学派》
    第四节 桐城派方苞与李氏家族的关系
    第五节 李氏家族其他成员的文学理论及影响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4)王符《潜夫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重点与难点
        (三) 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五、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上编 文献考辨
    第一章 王符生平及《潜夫论》成书时间考辨
        第一节 王符早年交游及行迹考
        一、王符与马融等人交游同时同地辨误
        二、王符早年游学及生平入洛考
        三、王符与马融等四人交游考略
        四、与马融等四子的交游对王符的影响
        五、王符《交际》篇暗讽友人辨
        第二节 《潜夫论》成书时间考
        一、《劝将》、《救边》、《边议》、《实边》作年考辨
        二、《述赦》篇作年考辨
        三、《考绩》、《论荣》、《贤难》、《明暗》、《潜叹》、《实贡》篇作年考辨
        四、《浮侈》、《本政》、《思贤》、《忠贵》篇作年考辨
        五、《班禄》、《三式》、《爱日》、《断讼》、《衰制》篇作年推测
        六、《卜列》、《巫列》、《相列》、《梦列》、《五德志》、《志氏姓》作年推测
        七、其他篇目的作年考略
    第二章 《潜夫论》版本考索
        第一节 《潜夫论》明前版本情况辨析
        一、《潜夫论》佚文辨析
        二、《潜夫论》佚文正误
        三、《潜夫论》明前版本情况简析
        第二节 《潜夫论》明清版本流传考
        一、《潜夫论》已佚明刊本考
        二、《潜夫论》现存明刊本考
        三、《潜夫论》清代版本流传考
        四、国外《潜夫论》版本及流传考略
    第三章 《潜夫论》引书考论
        第一节 《潜夫论》征引经书考略
        第二节 《潜夫论》征引经书的关注重心及特点
        一、《潜夫论》征引经书的关注重心及王符思想
        二、《潜夫论》征引经书的若干特点
        第三节 《潜夫论》征引传书考论
        一、《潜夫论》征引传书的判别标准
        二、《潜夫论》征引传书考略
        第四节 《潜夫论》征引传书的关注重心及特点
        一、《潜夫论》征引传书的关注重心及王符学养
        二、《潜夫论》征引传书的若干特点
        第五节 王符引书的文献学价值
        一、参证经说
        二、校对异文
        三、考证史实
        四、保存佚文
中编 治道思想研究
    导语
    第一章 王符“元气本原论”新探
        一、汪继培对《潜夫论》的订补
        二、汪继培《本训》篇改补之检讨
        三、汪继培版《本训》篇析义
        四、前人王符哲学思想研究的再检讨
        五、王符“元气本原论”的特点
    第二章 王符的人性论
        一、理想人性及其来源
        二、王符对现实人性的认识
        三、王符改善人性的理论
        四、人性与治道方针的确立
    第三章 王符天人新义辨析
        一、否定与纠结
        二、王符对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的继承
        三、王符的天人新义
        四、王符未能摆脱“天人感应”论之原因探析
    第四章 王符治道的政权合法性探析
        一、君权神授性政权合法性及其传统
        二、民本主义的政权合法性诉求
        三、双重政权合法性困局
        四、政权合法性矛盾的化解
    第五章 王符的君道论
        一、王符君道论中的儒家理想
        二、王符君道论中的法家理性
        三、“德”、“势”矛盾之解析
        四、“德”、“势”兼重的君道论之局限性
    第六章 论王符治道的人才思想
        一、德政理想与“贤才”的培养
        二、完善的人才选拔任用原则
        三、法治化的人才选拔机制
        四、制度化的人才考核
        五、王符人才观的思想渊源及现代意义
    第七章 论王符风俗改善思想
        一、王符风俗改善思想探源
        二、王符风俗批判的主要内容
        三、王符改善风俗之法
        四、王符风俗批判与其治道思想
    第八章 论王符的经济本末思想
        一、王符以前思想家对本末关系的争论
        二、王符对经济本末论的认识
        三、王符经济本末论思想探源
        四、王符经济本末论的现实意义
    第九章 论王符的治边思想
        一、东汉羌汉战争动因及王符对战争的认识
        二、王符对羌汉战争形势的分析
        三、王符的治边策略
下编 文章研究
    第一章 王符的着作意识和文学观
        第一节 王符的着作意识与汉人作者观
        一、《叙录》篇的宗经意识
        二、《叙录》篇的自觉着述意识
        三、王符着作意识与汉人作者观
        第二节 论王符尚用的文学观
        一、王符尚用文学观的表述
        二、王符尚用文学观的内涵
        三、王符尚用文学观的思想渊源探析
    第二章 《潜夫论》文法及文风
        第一节 《潜夫论》篇法特色
        一、主题明确
        二、谋篇有法
        三、曲折有致
        四、首尾呼应
        第二节 《潜夫论》章法特色
        一、起笔之法
        二、承接之法
        三、转折之法
        四、结束之法
        第三节 《潜夫论》句法、字法特色
        一、《潜夫论》句法及其特色
        二、《潜夫论》字法及特色
        第四节 论《潜夫论》文风之“潜”
        一、冷静理性的陈述句群
        二、“潜气内转”的转折之法
        三、“反言见意”的批判笔法
        四、张弛有度的论述节奏
        五、《潜夫论》文风之“潜”的形成原因
    第三章 《潜夫论》文章的经学风格及其突破
        第一节 《潜夫论》文章与汉代经学
        一、《潜夫论》文章结构与经学经典
        二、《潜夫论》构句方式与经典语句
        三、《潜夫论》说理方式与经学活动
        第二节 《潜夫论》文章与《鲁诗》
        一、《潜夫论》引《鲁诗》考略
        二、《鲁诗》学派的的学术特色
        三、《鲁诗》对王符人格及文章之影响
        第三节 论王符对汉代文章经学风格的突破
        一、以民间谚语作为论政的重要依据
        二、以五言韵语作《叙录》大序
        三、直斥君过的言辞时有出现
        四、王符突破经学文章风格的原因探析
        五、王符突破经学文章风格的意义
    第四章 “后汉三贤”文章比较研究
        第一节 王符与王充文章比较研究
        一、文章气势不同
        二、文章繁简不同
        三、语句的骈散程度不同
        四、王充和王符文风差异原因探析
        第二节 王符与仲长统文章比较
        一、文章批判力度不同
        二、论证方式不同
        三、情感激越程度不同
        四、语言句式骈俪化程度不同
        五、王符与仲长统文风不同的原因探析
结语
附录一:王符年谱
附录二:《潜夫论》佚文辑录
附录三:《潜夫论》历代着录考
附录四:历代《潜夫论》序跋
附录五:王符治道思想图示
参考文献

(5)都市文化视野下的旅沪徽州人(1843-195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 资料情况
第一章 大都市中的徽州人
    第一节 从徽州到上海
        一、 上海市镇中的徽州人
        二、 近代都市中的徽州人
    第二节 都市中的徽州社会组织
        一、 旅沪徽州人的亲缘组织——宗族
        二、 旅沪徽州人的业缘组织——同业公所和同业公会
        三、 旅沪徽州人的地缘组织——会馆和同乡会
    第三节 旅沪徽州同乡组织与都市生活的适应
        一、 关注移民教育
        二、 慈善救济
        三、 调解纠纷
        四、 救助乡人之损害
第二章 旅沪徽州人的经营活动与都市文化
    第一节 经营活动的守成与创新
        一、 旅沪徽州人在传统商业中的经营
        二、 旅沪徽州人在新兴产业中的经营
    第二节 旅沪徽州人与上海都市商业文化
        一、 诚信不欺 以义取利
        二、 艰苦创业 自强不息
        三、 关注公益 报效社会
        四、 贾儒相济 迭相为用
        五、 追求卓越 与时俱进
    第三节 旅沪徽州人的都市文化生活
        一、 旅沪徽州人与上海方言风俗
        二、 旅沪徽州人与上海饮食文化
        三、 旅沪徽州人与上海新闻事业
        四、 旅沪徽州人与上海教育事业
        五、 旅沪徽州人与上海医学事业
        六、 旅沪徽州人与上海传统艺术
第三章 都市文化符号的“亚东图书馆”
    第一节 “亚东人”的社会关系网络重构
        一、 亚东图书馆创办者
        二、 亚东图书馆的职员群体
        三、 亚东图书馆的作者群
    第二节 亚东图书馆对都市文化的表达与建构
        一、 促进启蒙文化的传播
        二、 迎合和塑造了新阅读的需求和口味
        三、 给都市商业文化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
第四章 旅沪徽州人与徽州地域社会文化发展
    第一节 “我是徽州人”——浓郁的乡土情怀
        一、 婺源回皖事件始末
        二、 徽州旅沪同乡组织与婺源回皖运动
    第二节 旅沪徽州人与近代文教事业
        一、 教育调查与舆论动员
        二、 捐资办学
        三、 推动图书馆事业建设
        四、 支持民国县志的编纂工作,创办报刊
    第三节 旅沪徽州人与社会风俗变迁
        一、 提倡禁绝烟赌
        二、 引入都市娱乐,丰富乡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 启迪新知,促进女性意识的萌发与觉醒
        四、 破除旧观念,促进家乡丧葬制度改革
    第四节 旅沪徽州人与家乡社会公益事业
        一、 施药就诊,促进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二、 推动家乡交通事业发展
        三、 维护地方的安宁与稳定
结语 文化中介人:都市中的移民群体
参考文献
    一、 原始资料
        (一) 方志类
        (二) 档案、碑刻
        (三) 报刊类
        (四) 文集、笔记、家谱、资料汇编等
    二、 论着
        (一) 着作
        (二) 论文
        (三) 硕博士论文
致谢

(6)曹植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曹植作品集的流传
    第二节 曹植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曹植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
    第一节 多元的政治中心
    第二节 多元化的学术
    第三节 文人出路的多元化
第二章 争嫡问题的再探讨
    第一节 曹操的犹豫与抉择
    第二节 曹丕的性格与行为
    第三节 曹植的才气与退让
    第四节 黄初年间两次获罪事由探隐
第三章 曹植的学术渊源
    第一节 博览典籍多方吸收
    第二节 曹植与《韩诗》
    第三节 曹植与荆州学
第四章 文学继承
    第一节 对《诗经》的文学继承
    第二节 对《楚辞》的文学继承
    第三节 对汉赋的文学接受
    第四节 对乐府的接受
    第五节 对古诗的继承
第五章 建安文学的流变与曹植的地位
    第一节 建安文学的分期
    第二节 建安文学的先驱:张衡与蔡邕
    第三节 建安文学前期的承中之变
    第四节 八音合奏谱成邺下乐章
    第五节 集建安之大成,启正始之先声
第六章 曹植创作的阶段性
    第一节 建安阶段
    第二节 黄初阶段
    第三节 太和阶段
第七章 曹植辞赋论
    第一节 “少而好赋”
    第二节 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第三节 体式多样,技巧高超
    第四节 情志慷慨,雅俗共赏
第八章 曹植诗歌论
    第一节 博取深思,蚌病成珠
    第二节 成就卓越的乐府诗
    第三节 体被文质的五言诗
    第四节 典雅温润的四言诗
    第五节 曹植诗歌的题材分类研究
第九章 曹植散文论
    第一节 辞清而志显的章表
    第二节 文约义雅的颂赞
    第三节 内容丰富深刻形式多姿多彩的序
    第四节 意气俊爽的书 通达圆融的论说
    第五节 文润义雅的铭辞清情哀的诔
    第六节 辞华情至的哀辞及其他
第十章 曹植文学创作的俗化倾向
    第一节 礼教松弛,个性张扬
    第二节 建安作家重视俗文学创作
    第三节 曹植文学创作的俗化倾向
第十一章 曹植与建安风骨
    第一节 建安风骨的形成原因
    第二节 曹植的文学创作与建安风骨
第十二章 曹植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由建安文学殿军到“文章之圣”
    第二节 在文体方面的影响
    第三节 在创作技巧方面的影响
    第四节 具体作品在魏晋南北朝的反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7)杜诗未刊评点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杜诗学视阈中的杜诗未刊评点
第一章:杜诗评点的文献着录及其研究现状
    第一节:历代公、私目录与杜诗评点文献
        1、唐代以来史书艺文志对杜诗评点的着录
        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对杜诗评点的定位
        3、历代私家目录对杜诗评点的有意采撷
        4、当代善本书目着录杜诗未刊评点概观
    第二节:杜诗评点的历史流变及观念嬗变
    第三节:杜诗评点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
第二章:杜诗未刊评点的整体观照
    第一节:杜诗未刊评点历史发展简述
        1、宋元:杜诗评点的发凡起例
        2、明代:杜诗未刊评点的异峰突起
        3、明末清初:杜诗未刊评点的转型突破
        4、清代:杜诗未刊评点的集大成
        5、近代:杜诗未刊评点的承继新变
    第二节:杜诗未刊评点作者群体构成
        1、杜诗未刊评点作者身分构成的二重性
        2、杜诗未刊评点作者群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
        3、杜诗未刊评点作者与私人藏书家关系论考
    第三节:杜诗未刊评点的主要批评范式
        1、"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2、"蜻蜓点水"与"连篇累牍"
        3、"崇本息末"与"寻章摘句"
        4、"论诗及事"与"立象尽意"
        5、"推源溯流"与"切己体认"
第三章: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文献
    第一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辑佚
        1、屈复《杜工部诗评》十八卷辑佚
        2、申涵光《说杜》一卷辑补
    第二节:杜诗未刊评点与相关已刊评点关系考辩
        (一) 总体关系
        1、过录型手批本
        2、删改型手批本
        3、移花接木型手批本
        (二) 具体实例
        1、钱陆灿批点
        2、吴农祥批点
    第三节:杜诗未刊评点辨伪
        1、潘德舆批校《读杜心解》质疑
        2、徐松、潘贵生批点杜诗抄袭俞场评点考
        3、顾大文批点《杜工部诗集》选录《读杜心解》考
        4、何绍基批点《杜工部集》存疑
        5、《须溪批点选注杜工部诗》评本非蒋光焴批点旁证二则
    第四节:杜集书目对杜诗未刊评点的漏收辑补与指瑕辨正
        1、《杜集书录》"辑评考订类二·批点汇评之属"辑补
        2、诸家杜集书目所录杜诗未刊评点指瑕
第四章: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
    第一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的家族传承
        1、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家族传承的具体表征
        2、桐城方氏望族与杜诗家学
        3、海宁陈氏家族与杜诗家学
    第二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的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是杜诗未刊评点传播的唯一方式
        2、杜诗未刊评点人际传播的主要形态
        3、杜诗未刊评点人际传播的现实功能
    第三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的特殊演进
        1、未刊评点相对于已刊评点的特殊演进
        2、佚名未刊评点相对于署名未刊评点的特殊演进
        3、杜诗学特殊演进的基本特质
第五章:杜诗未刊评点与诗学理论
    第一节:杜诗未刊评点与诗学术语
        1、方拱乾批《杜诗论文》以"绪"论诗
        2、李以峙批《杜诗详注》以"响"为用字之妙境
        3、俞场批杜"不笺故实,专论法律"
    第二节:杜诗未刊评点与诗话
        1、诗话与评点外在形式与内在特质的相似性
        2、杜诗未刊评点与相关诗话的具体关系
    第三节:杜诗未刊评点序跋与诗学理论
        1、序跋涵义及杜诗未刊评点中序跋的特殊性
        2、杜诗未刊评点序跋概观
        3、杜诗未刊评点序跋涉及的诗学理论
        4、杜诗未刊评点序跋的其他功能
    第四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文学批评史学
        1、吴广霈对刘溶《杜诗集评》之批评
        2、对钱谦益《杜工部集》的辨正
        3、对仇兆鳌《杜诗详注》的驳议
        4、对浦起龙《读杜心解》的补正
        5、杨静盒批郭正域《杜子美七言律》
第六章:明清杜诗未刊评点举隅
    第一节:徐渭批点《杜工部集》
    第二节:奚禄诒批点《杜诗详注》
    第三节:商盘批点《杜工部集》
    第四节:严复批点《杜工部集》
馀论:杜诗未刊评点功过平议
    一、杜诗未刊评点的独特贡献
    二、杜诗未刊评点的客观缺陷
附录
    附录一:杜诗评点编年简目
    附录二:杜诗未刊评点版本提要
    附录三:杜诗未刊评点汇评选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研究:历史经验的重勘与当代意义的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中美学界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向
    一、中美学界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
        (一) 中美学界早期美华文学研究经典成果:几部文学选集的结集出版
        (二) 国内学界对早期美国华人文学创作的基本界定与相关探讨
        (三) 美国学界对美国华人早期书写的形态描述与内涵界定
    二、超越单一语种划界的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研究探索
        (一) 尹晓煌的早期美华文学跨语种研究实践
        (二) 参照美国当代文学理论:早期美国华人文学当代研究的基本命题思路
        (三) 早期美华文学当代价值的宏观揭示
    三、文学可以改写历史:早期美国华人文学与相关历史研究的特定关系
        (一) 美国主流排华话语传统约制下的美国华人史研究格局
        (二) 以创造新话语改写历史:当代美国华人文学的成功先例
        (三) 文学经典的重选与历史叙事主体框架的重构
第一章 《金山篇》研究:近代华人赴美之乐观基调的文学呈示
    引言 "金山":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的定调之作
    第一节 "新移民"华人形象的正面呈示:从《金山篇》"发现"广府侨乡传统
        一、"流民苦力说":美华移民史对近代华人赴美动机的刻板化解释
        二、乐观的起始:《金山篇》对近代华人赴美情状的正面呈示
        (一) 关于美国招工广告欺骗性宣传之实际效应的探讨
        (二) 《金山篇》对华人作为自由人赴美情状的细节呈现
        三、广府侨乡深厚的出洋传统与移民经验:重勘近代华人积极赴美的历史动因
        (一) "彼氓蚩蚩—有客采采":《金山篇》对中美贸易之移民史意义的两重揭示
        (二) "有而不取空弃捐":华人出色财富创造力的深层文化伦理动因
        (三) 侨乡居民出洋传统的回顾与近代华人赴美动机的重新探讨
    第二节 华人对跨国新生活的自然期待:从黄金物性出发的推论与畅想
        一、土德生金说与黄金生壮说:美国"承运"之当代大势的确认
        二、天人感应说与黄金精变论:《金山篇》对于美国值得华人信赖的文化推理
        (一) 天人感应"规律"与"金山"承运而为的必要性
        (二) 金银精变"属性"与占有者遵循道德行事的必要性
        三、惜物利人:华人创造"金山"财富的深层道德旨归
    第三节 "米利坚人"的天命论:尚待华人认清的美国社会现实
        一、《金山篇》对美国民间排华暴力事件的隐去不提
        二、近代华人对采金重税之种族主义性质的辨认不能
        (一) "供应骚扰":《金山篇》对华人外籍矿工税的单纯理解
        (二) 外籍矿工税的种族主义本质
        (三) 种族主义税收法案的暴力运作方式
        三、基于"天命"的种族歧视:"金山"不容华人的根本理由
第二章 《逐客篇》研究:"新学霸才"外交官对华人"金山"历程的特定分说
    引言 30年后:"新学霸才"黄遵宪与护侨诗名作《逐客篇》
    第一节 "诗史"的近代化:黄遵宪对晚清时事的当下书写与新史识的初步引入
        一、黄遵宪"诗史"创作的近代化新变属性
        (一) "公度之诗,诗史也":黄遵宪之新派"诗史"的性质定论
        (二) 从"时事"到"史识":中国古代文学由唐至宋的"诗史"衍义
        (三) "诗史"之当下性在近代史语境中的重新标举
        二、黄遵宪实现"诗史"创作的两大条件
        (一) "新学霸才"的开阔眼界:纵览近代跨国时势的才力
        (二) "诗界之哥伦布"的开拓诗笔:务切于今的现实精神
        (三) 《逐客篇》对美国排华形势立足特定外交视域的宏观把握
        三、《逐客篇》评说美国华人移民活动的三个基本观点
        (一) 美国排华是中国战国时代"逐客"排外思潮的当代重演
        (二) 是"定居"不是"客作":《逐客篇》对赴美华人移民动机的正面阐述
        (三) 侨民苦难"我"应负责:强调中国官员保护在美华侨的外交责任
    第二节 移民进程的强制中断:《逐客篇》对赴美华人"落地生根"的历程表述
        一、"开疆辟土":《逐客篇》以农业文明叙事定位的移民史叙事
        (一) "金山蟹堁高,伸手左右攫":加州"新乡土"的开发
        (二) "抵掌齐入秦,诸毛纷绕涿":旧金山唐人街的初步成型
        (三) 早期美国华人是否无视了"美国人"的现实存在
        二、"纷纷纵谣诼":《逐客篇》对美国排华舆论的整理归纳
        (一) 《逐客篇》对"金山"排华言论的归纳概述
        (二) 关注美华社群内部"同室操戈"的堂斗问题
        (三) 《逐客篇》对美国民间排华之种族主义动机的淡化
        三、排华运动理当问责美国官方:《逐客篇》对《排华法案》施行后果的论说
        (一) 对美国政府机关排华政策运作的单线强化描述
        (二) 《逐客篇》的视域空白区:排华运动始终具有民间暴力特征
        (三) 不是移民归化,而是平民迁徙:黄遵宪华人移民观的"前现代性"
    第三节 "今非大同世":《逐客篇》由种族主义压力催生的国族意识表达
        一、"天下"理想的扩展及转折:《逐客篇》之世界观念的近代化征象
        (一) 晚清士人文化预判中的"大同"美国形象
        (二) 近代士人"天下"视野的扩展与收缩
        (三) 直面华人在美之"争"的三层真相
        二、"只挟智勇角":黄遵宪对美国种族主义排华运动的实际回应
        (一) 外交官黄遵宪富有实效的护侨行动
        (二) 阐明作为弱国官员尽心奔走的外交软效应
        (三) 立足中国文化光荣记忆的护侨信念
        三、《逐客篇》对西方种族主义思潮的时代沾染
        (一) "不若黑奴蠢":近代中国士人对美国黑奴的隐性歧视
        (二) 近代美国排华主义对在美华人的"黑奴化"
        (三) 对种族主义的"软接受":近代士人参与"种族竞争"的文化自信
第三章 《苦社会》研究:早期美国华人走向"文化自立"的曲折进程
    引言 在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中问世的《苦社会》
    第一节 "谴责"之外:《苦社会》的跨国社会批判小说性质
        一、一般的"谴责小说"与特殊的《苦社会》
        (一) 《苦社会》与"谴责小说"出版条件的一致性
        (二) 《苦社会》与"谴责小说"艺术特色的相通与差异
        (三) 对近代中国外部环境的呈现:华人海外生存经验的引入与整合
        二、《苦社会》批判时代政局的跨国视野
        (一) 对国内官员媚外的本质批判
        (二) 对日本政府强硬外交作风的直言推崇
        (三) 正面呈现美国官方种种排华行径
        三、重在行动:作为反美禁约时代舆论组成部分的《苦社会》
        (一) 指明抵制美货运动的可行性与合法性
        (二) 唤起发展民族实业的愿景期待
    第二节 惟有自保:《苦社会》对美国华人文化自立历程的多角度书写
        一、"苦社会"图景的跨国呈现:海外华人的"观念离乡"之路
        (一) 《苦社会》对早期美国华人个性形象的别样呈现
        (二) 《苦社会》对出洋华人妇女的群像描写
        (三) 《苦社会》对"海上浮动地狱"猪仔船的细致描摹
        二、呈现美国排华运动的在美华商视角:《苦社会》中的唐人街写作形态
        (一) 美国华人史研究对美国华人社群的"阶层化"呈现
        (二) 由内而外:以唐人街视角呈现排华政策的递变更新
        (三) 华侨与外交官之庇护关系的悖谬转换:《苦社会》对谭锦镛事件的改写
        三、面向国内读者澄清美国华人的真实生存状况
        (一) 正面揭示西方殖民国家的排华传统
        (二) 细致分说华人去"美国好发财"的真相
        (三) 罗列华人在排华运动中遭受的各种损失
        (四) 直接评点排华言论加诸华人的几大"罪名"
    第三节 "决死"的信念:统摄《苦社会》全篇的文化伦理视角
        一、"银钱"之争:《苦社会》楔子的世情隐喻主题及其与小说正文的文本同构
        (一) 楔子故事对中国及海外华人现实处境的世情隐喻
        (二) 楔子故事与小说正文叙事线索的同构
        二、《苦社会》对早期美国华人生活美德与情感风貌的大量呈现
        (一) 用心经营,不图横财
        (二) 保全家庭,放弃财产
        (三) 顾全亲人,忍受别离
        (四) 慷慨帮助所雇华工
        (五) 两次谋划接取受难华工回国
        (六) 承担美华社群一体的命运
        三、"实行我的权力":《苦社会》与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议程对接
        (一) "决死的心肠":抵制美货运动对美国官方的正面抗议及其效果
        (二) 美国华人生存经验"汇入"中国社会变革时代进程的宏大叙事
第四章 "木屋诗"研究:早期华人移民应对生存绝境的文学书写
    引言 木屋诗的刻写与"发现"
    第一节 中美学界木屋诗研究的既存成果及现存难题
        一、中美学界对木屋诗的主题研究与价值阐发
        (一) 对木屋诗内容的宏观梳理
        (二) 美国华裔学者对木屋诗的历史文化价值阐释
        (三) 华语学界阐发木屋诗意义的几个要点
        二、对中美学界木屋诗书写状态分析的重新探讨
        (一) 无落款署名是否意在隐藏身份
        (二) 30年代后是否木屋诗创作锐减
        (三) 华人女性是否参与木屋诗的创作
        (四) 关于木屋诗作者之文学水平的不同评价
        三、中美学界对木屋诗"文学性"的既存阐释及其局限性
        (一) 主张"文学性"的核心在于内容
        (二) 选取合乎格律的作品为代表之作
        四、重审木屋诗"文学性"的两个切入点
        (一) 深化对早期美国华人生存经历的感性共鸣
        (二) 重新审视木屋诗的中国文学文化传统
    第二节 由对木屋诗的探讨还原木屋华人的生存语境
        一、《木屋拘囚序》:木屋惨史30年之开端
        二、旧体叙事诗:木屋华人出洋小传
        三、木屋诗对华人移民拘囚生活的立体呈现
        (一) 虐待遭遇
        (二) 意气不平
        (三) 吟味生活
    第三节 木屋诗的多重文化传统与时代特征
        一、广东地区的读书仕进传统与文学教育的普及
        (一) 客家读书仕进传统的形成
        (二) 近代以来海外华人移民的仕进情结
        (三) 海外移民重视文教的课读意识
        (四) 海外呈诗的仕进余风
        二、民间"真诗"自成一脉的风格传承
        (一) 广东文人诗"崇尚自然"的观念传统
        (二) 近代广东文人诗的民间特征
        (三) 明清以来士大夫文人对民间"真诗"的价值确认
        三、源自底层生活境遇的诗歌传统:从梵志诗读解木屋诗的绝境书写
        (一) 梵志诗作为民间诗的特出成就
        (二) 梵志诗创作强烈的生存意识:于现实绝境中寻求道德力量
        (三) 从梵志诗的民间精神把握木屋诗的立言高度
        四、功名荣耀与屈辱抗争:木屋诗中的边塞诗因素与尚武新风
        (一) 传统边塞诗报国荣身的双重诉求
        (二) 木屋诗对边塞诗元素的借用与吸纳
        (三) 木屋诗"作战"话语的特异性
        五、木屋诗华夏叙事之下的"国族主义"时代特征
        (一) 再次判定美国的"蛮夷"属性
        (二) 已近代化的华人移民社会观念——以侨乡杂志为例
        (三) 木屋华人国族主义情绪的跨国属性
        六、今日重读"木屋诗":《诗经》传统的遥继与再兴
        (一) 作为"资治通鉴"的《诗经》与木屋诗政治价值的发挥
        (二) 《诗经》写照现实的时代特征与木屋诗跨国时代精神的呈现
        (三) 《诗经》的读法追溯与木屋诗的阐释空间
结论 作为当代中美两国文化对话资源与历史镜鉴的早期美国华人文学
    一、经由早期美华文学,当代中美读者对早期美国华人文学所处的特定历史语境有了何种了解?这一了解对双方有何价值?
        (一) 以早期美华文学专门研究响应美华学者解构排华文化的学术议程
        (二) 增进当代中国对近代以来"美国观"变迁的辨识与反思
        (三) 促成当代中国对现实面临的"种族议题"的正面关注
    二、早期美国华人的"持久信念"对于当代中美读者有何启发?
        (一) 早期美国华人"生存即胜利"的英雄主义特质
        (二) 当代中美文化的务实交流是两国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文学创作是否,或怎样,"联合、激发"了早期美国华人的生存行动?这对当代读者认识美华文学有何种启示?
        (一) 早期美华文学的双语创作有着应对排华主义的不同路向
        (二) 当代中国学界需要对中美文化的异质性予以更具体的反思
    四、早期作品记录的美国华人"自我实现"的模式与经验为当代读者能够提供怎样的借鉴?
        (一) 表述早期美国华人的移民经验需要有与之匹配的新话语
        (二) 以叙事框架的重构实现历史视野的更新
    五、早期美华文学各作品之间传承的文学传统(包括观点和形式)对于当代中国认识"文学传统"有何种启发?
        (一) 明确美国华人文学文化的特定传统
        (二) 反思当代中国学界"文学性"概念的既存设定
    六、早期美华文学作品能够怎样增进当代中美读者对当年美国华人的了解?
        (一) 早期美国华人的移民经历具有丰富的跨国意义
        (二) 对早期美华文学价值重新认识的背后是东西文明格局的重新认识
    七、作为当代中美两国文化对话资源与历史镜鉴的早期美国华人文学
参考书目
后记

(10)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论文提纲范文)

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3.前言
4.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
    (1) 小序
    (2) 正文
        卷一
        王闿运
        陈三立
        郑孝胥
        陈宝琛
        李瑞清
        陈衍
        宝廷
        李慈铭
        卷二
        袁昶
        林旭
        范当世
        张之洞
        樊增祥
        陈曾寿
        曾习经
        沈曾植
        周树模
        赵熙
        梁鼎芬
        沈瑜庆
        杨增荦
        卷三
        黄节
        俞明震
        张佩纶
        柯劭忞
        黄绍箕
        王懿荣
        诸宗元
        夏敬观
        陈懋鼎
        李宣龚
        郭曾炘
        林纾
        陈书
        杨锺羲
        秦树声
        周达
        卷四
        金和
        黄遵宪
        刘光第
        丘逢甲
        易顺鼎
        曾广钧
        杨深秀
        蒋智由
        程颂藩
        程颂万
        章炳麟
        谭嗣同
        刘师培
        黄侃
        吴保初
        冒广生
        桂念祖
        李希圣
        吴用威
        宋伯鲁
        王以慜
        陈锐
        陈诗
        宋育仁
        林思进
        朱铭盘
        陈延韡
        卷五
        王鹏运
        朱祖谋
        郑文焯
        冯煦
        况周仪
        文廷式
        邵瑞彭
        乔曾劬
        卷六
        翁同龢
        黄体芳
        张英麟
        江标
        张百熙
        吴士监
        瞿鸿禨
        俞樾
        康有为
        恽囗囗
        林囗囗
        沈囗囗
        潘囗囗
        袁思亮
        陈祖壬
        罗惇曧
        罗惇(曰爰)
        方尔谦
        方尔咸
        廉泉
        吴芝瑛
        严复
        卷七
        顾印愚
        胡思敬
        胡朝梁
        吴俊卿
        史久榕
        顾云
        王乃徵
        张登寿
        梁启超
        盛昱
        曹震
        陈夔龙
        张宗扬
        水竹村人
        孙雄
        郑珍
        释敬安
        小孤山下人氏
    (3) 定本跋
5.参考书目
6.后记

四、踊跃从军 慷慨自助——《诗经·无衣》赏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2]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以人民版中国古代史为例[D]. 王婉萍.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3]安溪湖头李氏文学研究 ——以李光地为中心[D]. 林静茹. 闽南师范大学, 2015(02)
  • [4]王符《潜夫论》研究[D]. 李晓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5]都市文化视野下的旅沪徽州人(1843-1953)[D]. 徐松如. 上海师范大学, 2012(11)
  • [6]曹植文学研究[D]. 邢培顺.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6)
  • [7]杜诗未刊评点的整理与研究[D]. 曾绍皇. 复旦大学, 2010(05)
  • [8]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研究:历史经验的重勘与当代意义的呈现[D]. 盖建平. 复旦大学, 2010(11)
  • [9]同仇敌忾 保家卫国——读《诗经·无衣》[J]. 山野. 读与写(初中版), 2008(Z2)
  • [10]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D]. 王培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