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低渗透油藏近解远程调谐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近解远调技术在濮城低渗油藏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云龙[1](2019)在《中高渗水驱油藏驱替压力梯度分布规律与调控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陆相油田陆续进入特高含水期,注水开发油田面临空前严峻的形势。理论研究和矿场实践表明:堵水调剖能够有效解决纵向、平面和层内非均质矛盾,扩大水驱波及,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精准调剖被认为是当前形势下油田提高采收率最可行的一种开发模式。(精准调剖,就是用合适的堵剂在合适的位置重建有效的驱替压力梯度)。因此,深入开展特高含水期堵水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意义重大,其核心内容就是对于目标区域驱替压力梯度的了解和重建工作。为此,本文应用物模数模相结合的方法对油水井间驱替压力分布进行模拟测试,明确不同条件下驱替压力梯度的分布特点。其中物模测试内容分4部分:(1)单向流条件下层间驱替压力分布测试;(2)单向流条件下层内驱替压力分布测试;(3)平面径向流条件下层内驱替压力分布测试;(4)平面径向流条件下平面驱替压力分布测试。明确不同条件下驱替压力梯度的分布特点。然后结合物模结果,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非均质“三带”数值模拟模型(包括平面平面6类和纵向2类的非均质组合方式),提出了建立以驱替压力梯度和渗流阻力为划分标准,并进一步建立以瞬时含水率和吨油耗水量等现场数据相结合的水驱带划分方法,最后文章对不同级次水驱带组合条件下的堵调策略(堵剂用量、位置、类型)进行研究探讨。对于驱替压力梯度分布规律及调控方法的研究为油藏开发现状评价、井网分布优化、堵水调剖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深入开展特高含水期堵水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打好了基础,对于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辛[2](2018)在《海上油田F区多级组合深部调剖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为了解决海上油田含水上升较快,开发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开展了分层注水、调剖等措施,但是随着油田开发年限的增加,地质油藏条件更为复杂,而且随着调剖轮次逐渐增加,调剖效果逐渐变差,油藏非均质性及其引起的水窜现象更加严重,因此迫切需要研究更加适合油田特点,高效廉价且施工简单的深部调剖技术。针对调剖剂注入性能与封堵性能之间的矛盾,结合海上X油田油藏特征和开发特点,本文提出了多级组合深部调剖技术。文中利用PI决策技术筛选评价出现场试验目标井区,评价出适合油藏条件下强度适中的冻胶配方、粒径匹配的微球,确定分级调剖体系的组合方式并进行了注入参数优化。该技术通过调控调剖体系尺寸并采用多级组合的方式,实现调剖体系与油藏孔喉半径及分布相匹配,兼顾注入性能与封堵性能,既可以提高调剖剂有效利用率,达到稳油控水的目的,又可以减少调剖剂对低渗透储层的污染,还可以减弱海上油田完井方式对调剖剂剪切作用的影响,同时施工工艺简单,易于在海上油田应用,为海上油田的稳产增产提供了技术保证。

吴小斌,侯加根,王鹏[3](2012)在《高含水期油藏挖潜增产配套技术发展综述》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油藏精细描述、储层建模、构型研究及剩余油分布与预测技术的发展,加深了对储层非均质性的认识;在油气田开发工程方面,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油田稳产增产、提高采收率的相关配套挖潜技术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对改善高含水期油藏开发水平,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文献调研,总结了国内外高含水油田在油田稳产增产相关配套挖潜新技术,对于指导同类油田的开发有借鉴意义。

王玉功,任雁鹏,李勇,朱家杰[4](2011)在《酸性堵水剂DQ—3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合变粘酸的酸化原理,以酸液稠化剂为主要原料,配以交联剂和缓蚀剂,制得了酸性堵水剂DQ-3。优选出酸性堵水剂DQ-3的最佳配方(质量分数):10%HCl+0.7%稠化剂+0.4%交联剂+0.05%缓蚀剂。采用瓶试法成胶实验和岩心流动实验评价了DQ-3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DQ-3体系的残酸质量分数小于0.1%时(pH为2~3),体系反应形成凝胶,粘度大于100 000mPa·s;DQ-3体系耐温40~90℃,对矿化度(大于10g/L)不敏感;DQ-3堵水剂的岩心堵水率大于95%,堵油率小于45%。

牛连峰[5](2010)在《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技改方案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濮城油田沙三上5-10已处于特高含水开发期。虽然实施了部分技术改造恢复井网的工作量,但开发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高含水期沙三上5-10未进行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油藏开发调整缺少必要的地质基础研究成果;井网损坏严重,合注合采井多,水驱开发指标低。由于地层水矿化度高,盐岩蠕动等原因,油水井损坏严重;层间储层物性差异大,油藏合注合采井多。水驱动用程度由井网完善时的51.6%下降到目前的39.6%,层间矛盾突出,注采关系失调,给实施增产措施带来了许多困难。工艺技术不完善、应用不配套,水淹层解释精度低。濮城油田具有高温、高盐、埋藏深的特点,工艺措施难度大,分层压裂、分层注水工艺不完善、不配套;封窜堵漏技术成功率低,深部调驱技术不成熟;作业过程中对储层有伤害;水淹层解释存在着精度低与生产实际吻合程度差,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不足。通过研究,在以精细油藏描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和剩余油潜力评价的基础上以层系与井网优化重组技术研究为关键,以井网恢复、高压分层注水、深部调驱、油层分层改造、低渗油藏油层保护、水淹层解释等攻关和配套技术为支撑的基础技术的研究,对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进行综合调整治理,进一步提高该油藏开发水平,同时形成特高含水油藏开发配套技术在同类型油藏的推广应用。

王从领,李传乐,杨忠文,赵长权,吴小薇,张波[6](2009)在《油藏流体流向控制技术在马寨油田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马寨油田卫95块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综合含水95%以上。针对油田开发现状,引入HSG-1油藏流体流向控制技术,使用一种小剂量高强度深度封窜流向控制剂,在充分调剖基础上进行小段塞可运移油藏深部调剖堵水。在室内评价的基础上,于2007年底在卫95块8井组开展了现场应用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增油1768t,试验区块自然递减由2007年的16.8%下降为2008年的11.2%。该技术的应用成功,为类似油藏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马涛[7](2009)在《双组分IPN/蒙脱土复合吸水材料深部液流转向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目前国内高含水油田水驱效率低下、注入水无效循环的现状,根据对驱替液深部液流转向剂材料的要求,在调研总结国内外深部液流转向体系的基础上,以互穿网络聚合物理论为指导,通过两步法制备了具有缓慢吸水膨胀和高强度特性的双组分互穿网络聚合物/蒙脱土复合吸水材料。以力学性能、吸水性能为指标研究了引发剂、交联剂、蒙脱土等对吸水网络形成的影响以及温度、引发剂、单体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了影响控制吸水网络的形成因素。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小角X光衍射等分析测试方法,证实了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的存在。在Flory材料吸水热力学理论基础上推导了复合吸水材料的吸水公式,揭示了复合吸水材料的缓膨机理,控制吸水网络对吸水膨胀的束缚是缓膨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吸水动力学研究,发现复合吸水材料的吸水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吸水倍率达到10g/g需要20天以上,达到准吸水平衡需要50天以上,具备缓膨的特性。探讨了温度、矿化度、酸碱度等因素对吸水的影响。采用RS600流变仪和万能材料实验机研究了复合吸水材料吸水后的力学性能,表明弹性模量G’的数量级为104Pa,黏性模量G’’在102-103Pa之间;吸水25.8g/g样品,压缩形变80%后破裂,破裂压力为0.6-0.8MPa,说明材料弹性好,恢复能力强。首次设计并进行了受限膨胀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吸水膨胀的膨胀力大小与吸水倍率成反比,在地层中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吸水膨胀。复合吸水材料颗粒可以顺利注入并降低渗透率,颗粒膨胀后可有效降低渗透率,并可以在填砂管微孔中运移。颗粒用量越大,降低渗透率效果越明显。进入高渗透层段后,通过吸水膨胀改善渗透率差异,使驱替液转向,提高原油采收率。吸水后的复合吸水材料颗粒以拉伸变形的方式通过比自身尺寸小的喉道,通过后立即恢复原状。通过研究表明复合吸水材料可应用于温度40-80℃、矿化度小于200000mg/L的油藏,具有广范的应用前景。

尚朝辉[8](2007)在《桩西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桩西采油厂中低渗透油藏包括桩52、45、120等22个开发单元,含油面积123.4km2,动用储量8029×104t,可采储量1572×104t,产油量占桩西采油厂的45%以上。随着注水开发期的延长,储层的非均质性加剧,致使储层动用程度差、不均匀,严重影响了采收率的提高。同时,由于该地区大多数注水井已实施了2~3轮次调剖,有的甚至达到5~7轮次,对于多轮次调剖井,进行常规的近井调剖或深部调剖,对挖掘剩余油潜力的作用越来越小,主要表现为措施后增油量变小、有效期变短,经济效益逐年变差。为此开展了桩西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通过建立乳化速度测定方法,研究了乳化速度与界面张力、驱油效率的关系,研究表明乳化速度越高,驱油效率越高;根据乳化速率的研究结果以壬基酚为主要原料,研制高效乳化剂,并复配合成具有高效驱油作用的表面活性剂体系,并在桩52块试验3井组,成功率100%,累积增油5872t,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池淑梅[9](2006)在《新型调剖剂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制的新型调剖剂是利用聚丙烯酰胺(PAM)和木质素磺酸钙(Ca-LS)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改性与接枝形成的新型化学剂作为调剖剂的主剂,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聚丙烯酰胺和木质素磺酸钙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一种新型的成胶物质PAM-Ca-LS(简写为PS)。该物质在一定温度下成胶后,其凝胶强度比单纯使用PAM要高的多,并且降低了聚丙烯酰胺和木质素磺酸钙的用量,节约了调剖的成本,利于该项目的推广。 利用碘—淀粉比色法可以测PAM与Ca-LS的接枝效率,通过假设1mol的木质素磺酸钙与1mol的酰胺基反应,则可计算出木质素磺酸钙的接枝效率,进一步证明了聚丙烯酰胺和木质素磺酸钙可以发生缩合反应。 重铬酸钾(K2Cr2O7)中的Cr6+经有机物还原变为Cr3+作为交联物质,通过调节氧化—还原体系中物质的加量,可以调节调剖剂的成胶时间,便于现场调剖的操作。 调剖剂能达到的技术水平:调剖剂的凝胶强度大于100000mPa.s,成胶时间在540h可调,岩心实验表明,堵塞率大于99%,突破压力大于1MPa/cm。岩心的微观图象表明,凝胶堵塞岩心原有的大孔道,迫使后面的水绕过堵塞区,形成新的旁流通道,提高了注入水的波及系数。

王怀玲,王小刚,耿国辉,陈虹,李科生[10](2006)在《区块整体调剖技术在濮城油田文51块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濮城文51块油藏非均质性严重,开发过程中经过多次压裂改造,地层裂缝发育,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开发效果变差。通过室内研究,开发了盐酸-硅酸钠、氯化钙-硅酸钠近解远调堵剂、水泥复合堵剂、钙土体系等高强度微裂缝和大孔道堵剂,并形成了一套油井分层封堵等工艺技术。现场应用表明,形成的整体调剖技术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提高了注入水波及系数,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二、近解远调技术在濮城低渗油藏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解远调技术在濮城低渗油藏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高渗水驱油藏驱替压力梯度分布规律与调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油水井间驱替压力梯度分布模拟测试
    2.1 单向流条件下层间驱替压力分布模拟测试
        2.1.1 实验目的
        2.1.2 实验方案
        2.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2 单向流条件下层内驱替压力分布模拟测试
        2.2.1 实验目的
        2.2.2 实验方案
        2.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 平面径向流条件下层内驱替压力分布模拟测试
        2.3.1 实验目的
        2.3.2 实验方案
        2.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4 平面径向流条件下平面上驱替压力分布模拟测试
        2.4.1 实验目的
        2.4.2 实验方案
        2.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5 驱替压力梯度实验装置创新
        2.5.1 单向流条件下三管层内驱替模拟实验装置
        2.5.2 平面径向流条件下岩心驱替模拟实验装置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均质“三带”数值模型
    3.1 平面非均质模型
    3.2 纵向非均质模型
        3.2.1 低中高无夹隔层“三带”组合
        3.2.2 低中高有夹隔层“三带”组合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级次水驱带划分方法及划分标准研究
    4.1 以含水饱和度划分
    4.2 以驱替压力梯度和渗流阻力划分
    4.3 以瞬时含水率、吨油耗水量划分
    4.4 水驱带划分图版
        4.4.1 高中低“三带”组合
        4.4.2 低中高“三带”组合
        4.4.3 中高低“三带”组合
        4.4.4 高低中“三带”组合
        4.4.5 中低高“三带”组合
        4.4.6 低高中“三带”组合
        4.4.7 低中高无隔夹层“三带”组合
        4.4.8 低中高有隔夹层“三带”组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级次水驱带组合方式下调控方法研究
    5.1 不同级次水驱带调驱潜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5.1.1 不同级次水驱带组合调驱数值模拟
        5.1.2 调驱潜力评价
    5.2 不同级次水驱带组合方式下堵调策略研究
        5.2.1 调堵用试剂
        5.2.2 水驱带不同组合方式下的堵调策略实验研究
        5.2.3 水驱带不同组合方式下的堵调策略数值模拟研究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海上油田F区多级组合深部调剖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创新点
第二章 多级组合深部调剖体系研究
    2.1 实验井组筛选
        2.1.1 区块动态分析
        2.1.2 调剖决策技术选择
        2.1.3 调剖井优选
    2.2 调剖体系评选
        2.2.1 交联聚合物冻胶调剖剂的评选
        2.2.2 聚合物微球类调剖剂的评价
第三章 微球的粒径尺寸与油藏孔喉半径匹配关系研究
    3.1 目标油藏孔喉半径及分布表征
    3.2 微球的粒径尺寸与目标油藏孔喉半径配伍关系研究
        3.2.1 油藏孔喉半径的计算
        3.2.2 微球粒径与核孔膜孔径匹配性研究
        3.2.3 微球粒径与渗透率匹配关系
第四章 多级组合深部调剖体系性能研究
    4.1 注入性能研究
        4.1.1 实验方法
        4.1.2 实验过程
        4.1.3 实验条件
        4.1.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 在多孔介质中传导性能研究
        4.2.1 实验方法
        4.2.2 实验过程
        4.2.3 实验条件
        4.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封堵性能研究
        4.3.1 考察参数
        4.3.2 实验方法
        4.3.3 实验过程
        4.3.4 实验条件
        4.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选择性封堵性能研究
        4.4.1 实验方法
        4.4.2 实验过程
        4.4.3 实验条件
        4.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 多级组合段塞优化研究
        4.5.1 实验方法
        4.5.2 实验过程
        4.5.3 实验条件
        4.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5 冻胶+微球复合体系调驱性能评价
第五章 多级组合深部调剖技术矿场试验应用研究
    5.1 注入参数优化设计
        5.1.1 调剖注入参数设计
        5.1.2 段塞组合设计
    5.2 矿场实施应用
        5.2.1 F38井
        5.2.2 F33井
        5.2.3 增油效果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技改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油藏地质开发概况
    2.1 油藏基本特征
    2.2 油藏开发历程
第三章 油藏精细描述
    3.1 构造特征再认识
        3.1.1 断层特征
        3.1.2 断块特征及油水分布规律
    3.2 流动单元的划分及评价
        3.2.1 流动单元的划分与对比
        3.2.2 流动单元沉积微相研究
        3.2.3 流动单元评价
    3.3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3.3.1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3.3.2 微观非均质性研究
    3.4 储量计算
第四章 开发状况分析
    4.1 开发现状
        4.1.1 开采现状
        4.1.2 水驱动用状况分析
    4.2 水驱指标评价
        4.2.1 注水利用率和存水率评价
        4.2.2 含水上升率评价
    4.3 水驱特征分析
    4.4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潜力评价
    5.1 剩余油分布的定量描述
        5.1.1 油藏数值模拟模型
        5.1.2 历史拟合
        5.1.3 油藏数值模拟结果
    5.2 剩余油分布研究
        5.2.1 综合分析评价
        5.2.2 剩余油分布研究
    5.3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潜力评价
        5.3.1 剩余油分布规律
        5.3.2 流动单元潜力分析
        5.3.3 分砂组剩余油潜力分析
        5.3.4 剩余油分区潜力分析
第六章 开发技术政策论证
    6.1 细分层系可行性分析
    6.2 井网适应性研究
    6.3 注采压力系统评价
    6.4 工艺技术要求
第七章 开发调整方案部署
    7.1 井网调整、精细注水方案(方案Ⅰ)
    7.2 细分层系(方案Ⅱ)
    7.3 简单恢复方案(方案Ⅲ)
    7.4 指标预测
    7.5 方案实施要求
第八章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6)油藏流体流向控制技术在马寨油田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HSG-1油藏流体流向控制技术HSG-1 reservoir flow control technology
    1.1技术原理Technology principle
    1.2技术特点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2室内试验Laboratory test
    2.1试验仪器及材料Test instruments and materials
    2.2配方筛选Ingredient selection
        2.2.1试验方法
        2.2.2最佳配方确定
    2.3室内性能评价Property evaluation
        2.3.1注入性能
        2.3.2配伍性
        2.3.3抗剪切性能
        2.3.4抗盐性能
        2.3.5抗油污性能
        2.3.6热稳定性
        2.3.7动态岩心评价
3现场应用Field application
    3.1试验区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st area
    3.2现场应用方案Plans for field application
        3.2.1选井选层原则
        3.2.2工程技术设计思路
        3.2.3注入段塞的优化设计
        3.2.4施工压力的确定
        3.2.5注入工艺
    3.3试验情况Test
    3.4效果分析Results analysis
4结论Conclusions

(7)双组分IPN/蒙脱土复合吸水材料深部液流转向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深部液流转向技术研究现状
    2.1 堵水调剖技术研究概况
    2.2 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
        2.2.1 深部调剖的必要性
        2.2.2 深部调剖对材料的要求
        2.2.3 深部调剖剂的发展现状
        2.2.4 现有深部调剖剂的不足
    2.3 小结
3 复合吸水材料转向剂制备
    3.1 实验部分
        3.1.1 原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3.1.2 制备原理
        3.1.3 复合吸水材料的制备
        3.1.4 评价指标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中间体合成
        3.2.2 控制吸水网络的形成
    3.3 小结
4 复合吸水材料转向剂的微观结构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仪器设备
        4.1.2 样品准备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扫描电镜分析
        4.2.2 透射电镜分析
        4.2.3 小角X 光衍射分析
    4.3 小结
5 复合吸水材料转向剂的吸水机理及影响因素
    5.1 实验部分
        5.1.1 仪器与试剂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复合吸水材料的吸水保水机理
        5.2.2 吸水动力学
        5.2.3 复合吸水材料吸水影响因素
    5.3 小结
6 复合吸水材料转向剂的力学性能及受限膨胀
    6.1 实验部分
        6.1.1 仪器与试剂
        6.1.2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复合吸水材料吸水后的流变学特性
        6.2.2 压缩应力应变
        6.2.3 复合吸水材料的受限膨胀
    6.3 小结
7 复合吸水材料转向剂深部液流转向机理研究
    7.1 仪器设备与试剂材料
        7.1.1 仪器设备
        7.1.2 试剂材料
    7.2 实验流程及步骤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复合吸水材料深部液流转向剂的注入性能
        7.3.2 复合吸水材料深部液流转向剂吸水后的封堵性能
        7.3.3 复合吸水材料深部液流转向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7.3.4 复合吸水材料深部液流转向剂在孔喉中的运移
    7.4 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桩西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乳化作用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2.1 基本概念
    2.2 国内外关于乳化稳定性及乳化速度的测定方法
    2.3 乳化速度测定方法
        2.3.1 实验仪器与药品
        2.3.2 实验方法
        2.3.3 乳化速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2.4 界面张力与乳化速度关系
        2.4.1 实验仪器与药品
        2.4.2 界面张力与乳化速度的关系研究
    2.5 乳化速度对驱油效率影响的研究
        2.5.1 实验仪器与药品
        2.5.2 驱油实验方法
        2.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6 小结
第3章 高效乳化剂的合成及评价
    3.1 实验部分
        3.1.1 试剂及仪器
        3.1.2 高效乳化剂的合成
    3.2 结构测定
        3.2.1 分子量测定
        3.2.2 红外结构分析
    3.3 乳化剂性能评价
        3.3.1 最小乳化浓度的测定
        3.3.2 四种乳化剂在不同盐含量中的最小乳化浓度
        3.3.3 乳化稳定性测定实验
    3.4 小结
第4章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研究
    4.1 试验仪器与材料
        4.1.1 试验仪器
        4.1.2 试验药品与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乳化速度的测定
        4.2.2 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4.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3.1 活性剂类型的筛选
        4.3.2 驱油剂优化配方的确定
        4.3.3 分散剂的筛选
        4.3.4 驱油效率实验
    4.4 小结
第5章 桩52 块表面活性剂驱先导试验
    5.1 试验区基本情况
        5.1.1 桩52 块概况
        5.1.2 试验区情况
    5.2 表面活性剂驱注入工艺及参数优化
        5.2.1 先调后驱的注入工艺设计
        5.2.2 施工参数优化
    5.3 现场应用效果评价
        5.3.1 试验区油井效果分析
        5.3.2 试验区注水井效果分析
        5.3.3 经济效益评价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9)新型调剖剂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化学调剖的作用
    1.2 国内各油田应用的调剖剂
        1.2.1 水溶性聚合物冻胶类调剖剂
        1.2.2 天然高分子改性产物调剖剂
        1.2.3 生物聚合物调剖剂
        1.2.4 泡沫调剖剂
        1.2.5 颗粒类堵水调剖剂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调剖剂研制
    2.1 木质素聚丙烯酰胺调剖剂简介
        2.1.1 木质素聚丙烯酰胺调剖剂反应机理
        2.1.2 聚丙烯酰胺和木质素磺酸钙的改性
        2.1.3 交联剂的反应
        2.1.4 凝胶的形成
        2.1.5 配方的确定与室内性能评价
        2.1.6 实验结果
        2.1.7 结果分析
    2.2 交联剂的选择
        2.2.1 凝胶强度的评价
        2.2.2 还原剂的选择
    2.3 新型调剖剂凝胶强度的评价
    2.4 影响调剖剂性能的因素
        2.4.1 组分含量对性能的影响
        2.4.2 影响因素的评价
第三章 调剖剂性能评价
    3.1 岩石表面润湿性与调剖剂成胶性能的关系
        3.1.1 油层压力与注入量的关系
        3.1.2 调剖剂在岩心孔隙中持久能力的评价
        3.1.3 突破压力的测定
        3.1.4 调剖剂对含油饱和度不同的岩心的影响
        3.1.5 调剖剂的选择性进入能力
        3.1.6 调剖剂对非目的层的伤害
        3.1.7 调剖剂交联程度对表面堵塞程度的影响
    3.2 调剖机理分析
        3.2.1 模型
        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中文详细摘要

四、近解远调技术在濮城低渗油藏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高渗水驱油藏驱替压力梯度分布规律与调控方法研究[D]. 李云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2]海上油田F区多级组合深部调剖设计与应用研究[D]. 李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3]高含水期油藏挖潜增产配套技术发展综述[J]. 吴小斌,侯加根,王鹏. 油气井测试, 2012(03)
  • [4]酸性堵水剂DQ—3的实验研究[J]. 王玉功,任雁鹏,李勇,朱家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1(05)
  • [5]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技改方案研究[D]. 牛连峰. 西安石油大学, 2010(01)
  • [6]油藏流体流向控制技术在马寨油田的应用[J]. 王从领,李传乐,杨忠文,赵长权,吴小薇,张波. 石油钻采工艺, 2009(03)
  • [7]双组分IPN/蒙脱土复合吸水材料深部液流转向剂研究[D]. 马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9)
  • [8]桩西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的研究与应用[D]. 尚朝辉. 中国石油大学, 2007(03)
  • [9]新型调剖剂的研究与应用[D]. 池淑梅. 大庆石油大学, 2006(12)
  • [10]区块整体调剖技术在濮城油田文51块的研究与应用[J]. 王怀玲,王小刚,耿国辉,陈虹,李科生. 河南石油, 2006(03)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