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所粮机产品目录

一、核工业理化程研究院粮机产品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郭嫣然[1](2020)在《语篇衔接理论视角下天津大学AMBA再认证文件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黄奇鹏[2](2020)在《磨粉机齿辊磨损特性研究及齿形测量仪设计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齿辊是磨粉机的重要部件,对面粉品质影响及设备性能起决定性作用。齿辊在研磨物料过程中伴随着辊面磨损,使齿辊表面几何特性产生变化,对能耗、研磨效果和齿辊寿命等相关参数产生影响。齿辊磨损严重需进行重新拉丝或换辊,换辊或拉丝过早会影响磨辊寿命、不必要的停机和磨辊拉丝带来的资本投入。换辊或拉丝过晚,不仅加快磨辊磨损速度,也影响物料产量、面粉品质及增加能耗等,故准确判断齿辊磨损状态至关重要。目前面粉厂对磨辊磨损状态判断大部分仅凭经验,所以研究磨辊磨损特性及设计开发一款适用于磨辊齿形测量的仪器非常必要。针对以上问题,确定本文研究内容是磨粉机齿辊磨损特性研究及齿形测量仪的开发。首先,通过对磨粉机齿辊磨损关键影响参数进行总结归类,将影响指标分为工艺指标、经济指标和表面特性指标,从三类指标中选取剥刮率、功耗、磨下物温度和磨辊磨损量作为本文理论与试验的重点研究对象,分别从已有齿形实验参数数据对剥刮率的影响关系、基于德邦定律对功耗进行建模分析和基于摩擦学原理对齿辊磨损过程进行理论研究等,为磨粉机齿辊磨损特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基于弹性变形理论和能量守恒定律对磨辊受力进行研究,结合有限元分析,确定试验测量区域磨损点的位置。再次,通过对FMFQ 10×2型磨粉机2B及2M磨辊连续磨损80天的表面形貌、剥刮率、电流和磨下物温度进行测量,得到各参数间的量变关系。最后,根据客户测量齿形的所需功能不同,利用显微镜成像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对齿形测量仪进行产品设计,该测量仪可以测量齿顶宽和齿间距等参数,结合磨粉机齿辊磨损规律,达到判断齿辊磨损状态的目的。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结合目前面粉厂测量数据和齿辊磨损相关影响参数,将磨辊磨损关键影响参数分为工艺指标、经济指标和表面特性指标,该三类指标用于确定选取剥刮率、功耗、磨下物温度和磨辊磨损量作为本文理论与试验的重点研究对象。通过齿辊几何特征研究,建立了齿顶宽与齿深和齿槽面积几何参数关系。2.根据实验数据,得到锋角比齿角对剥刮率影响大,且钝对钝比锋对锋对剥刮率影响小。基于邦德定律建立磨粉机粉碎功耗模型,得出物料在Ⅰ-ⅣB研磨时,功耗逐渐减小,且齿辊磨损会使功耗逐渐增大,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功耗变化急剧增大。结合试验验数据进行验证。基于摩擦学原理,以单颗粒物料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磨辊磨损数学模型,在磨损总量和其它齿型参数一定时,磨损总量随锋角和钝角的增大而减小,且钝角的影响程度大于锋角的影响。3.基于弹性变形理论和能量守恒定律对磨辊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磨辊周向辊间线压力、线剪切力和辊间平均压力和平均剪切力数学模型,通过对MDDK 1000/250磨粉机在ⅠB工艺过程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沿轧距方向磨辊表面轴向等效应力峰值出现在距离磨辊端面30mm的位置,其值为125.91Mpa,磨辊轴向总应变峰值出现在距离磨辊端面100mm的位置,其值为13.598μm,故磨辊辊面的易磨损点在距端面30-100mm位置,该结论可以用于确定齿辊磨损的位置。4.对FMFQ型磨粉机2B齿辊磨损过程的表面形貌、剥刮率、电流和磨下物温度进行测量,齿形磨损80天后,钝面磨损深度为0.32㎜,锋面为0.21mm,剥刮率下降4.77%,电流增加3.0A,磨下物温度差升高4.2℃,且明显存在函数关系。通过对影响参数与不完整度的关系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本次测试齿辊不完整度是9.854%时,各项综合指标达到极点,即面粉厂最优化使用这台磨粉机在该工况下能够接受的剥刮率最小值、电耗最大值和物料温度差的最大值的条件。5.对FMFQ型磨粉机2M喷砂辊磨损过程的表面形貌、取粉率、电流和辊面及磨下物温度进行测量,喷砂辊磨损80天后粗糙度Ra减小至2.512μm,取粉率下降1.26%,电流增加2.33A,辊面温度差提高7.35℃,物料提高5.5℃,整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对影响参数进行曲线拟合与粗糙度的关系研究,拟合曲线交点位置是磨辊达到使用极值点。当喷砂辊磨损至交点位置时,各项综合指标达到极点,即面粉厂最优化使用这台磨粉机在该工况下能够接受的剥刮率最小值、电耗最大值和辊面及物料温度差的最大值的条件。6.根据客户测量齿形所需要功能不同,对齿形测量仪进行设计,利用显微镜成像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通过对总体结构、光路和硬件选型进行设计,该仪器可测量齿辊的齿顶宽等主要参数,可判断齿辊磨损程度。

华飞[3](2020)在《基于氮化硼薄膜的深紫外探测器阵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科学的不断发展,基于新材料的半导体器件研究成为必然趋势。在各种新型半导体材料中,六方氮化硼因其宽禁带、高热导率、二维性等诸多优点备受关注。基于六方氮化硼薄膜的深紫外探测器阵列的探测范围能够覆盖现有商用紫外探测器响应较弱的200-220nm波段,并且可以在紫外短距离保密通信、舰载导引、臭氧层监测和水污染处理等领域得到充分应用。论文以实现基于六方氮化硼薄膜的深紫外探测阵列为研究目的,分别从六方氮化硼薄膜的制备技术、六方氮化硼与金属的接触特性、深紫外探测器阵列研究三个阶段,层层递进地展开研究。首先,利用磁控溅射方法成功制备了六方氮化硼纳米晶薄膜,并且通过改进工艺参数有效地抑制了样品的富硼问题;然后,基于六方氮化硼薄膜样品,分析了薄膜的表面功函数和能带位置,明确了铜电极与六方氮化硼薄膜的接触类型为肖特基接触;最后,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六方氮化硼的深紫外探测阵列和匹配的驱动电路。论文阐明了磁控溅射方法下氮化硼生长工艺原理和实验设备可控参数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对薄膜样品制备的工艺参数进行实验探索,抑制富硼带来的负面影响,以约120nm/h的生长速度成功制备了BN原子接近化学计量比的六方氮化硼薄膜,为未来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经验。进一步,结合第一性原理和实验测试结果,确定了六方氮化硼能带相对于真空能级的位置,应用半导体理论中的金半接触理论,建立并验证了铜和六方氮化硼的肖特基接触模型。通过实验,将六方氮化硼的典型的半导体参数和六方氮化硼与金属电极的接触性质交叉验证,确认薄膜表面粗糙度约1.13nm,相对介电常数长波极限约为3.07,禁带宽度约为5.86e V,导带位置约-3.83e V,价带位置约-9.69e V,表面功函数约为6.76e V,与金属铜接触形成,肖特基势垒的高度估计为0.59e V。再进一步进行了器件性能参数的研究,4×4的探测阵列在200nm-230nm入射光范围内,响应度超过20u A/W,噪声功率水平在1-10n W范围,探测器内增益估值范围为6×10E-3。最后设计并实现了和深紫外探测器阵列匹配的、基于STM32微控制器控制的驱动电路,确定光电响应的上升沿为7.6ms,下降沿25.3ms。

张妍妍[4](2016)在《基于30年来国家档案局档案优秀科技成果奖的档案保护技术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档案保护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从诞生之日起便致力于档案保护技术方法的研究,将最大限度延长档案寿命奉为“使命”,可谓与档案“相伴相生”。纵观古今中外,档案保护技术始终为人们所重视,由此积累了大量关于纸张档案保护、新型载体档案保护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方法,成为记录人们活动,保留社会记忆,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工具”。而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围绕电子文件保护的相关技术成为档案保护工作研究的焦点。这无疑为档案保护研究拓展了空间、丰富了内容,注入了活力,使档案保护技术拥有源源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基于对近30年国家档案局颁发的档案优秀科技成果奖的获奖项目,从获奖成果数量、获奖成果年度、获奖成果主题、获奖成果单位等角度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第二部分是归纳和总结了档案保护技术发展的三大特点,包括:档案保护技术对象由制成材料向信息安全转变;档案保护技术方法由单一技术向整体保护策略转变;档案保护技术研发主体由档案部门向社会多方协作转变等。第三部分是通过对档案保护技术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梳理,概括出当前我国档案保护技术发展的成效,并揭示了档案保护技术发展仍存在的,如技术研究效益不高、项目重复性研究较多、科研工作缺乏宏观管理等诸多缺陷与不足,以便更好的遵循档案保护技术自身发展的规律。第四部分对上述档案保护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包括提升技术成果应用效益、避免研究项目内容雷同、加强科研工作宏观管理等。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国档案保护技术的发展从转变思想、追踪技术、完善内容及谋求合作等多角度提出合理的对策,以期望档案保护技术能够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

牛光景[5](2015)在《航空航天紧固件企业产品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全球紧固件市场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特别是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高端紧固件领域的繁荣。国内钛合金紧固件使用比例有待提高,高端紧固件的国产化能力不足,在基础材料和加工工艺两方面受制于人。为摆脱落后和受制于人的局面,国内相关企业正积极思考对策,开展标准件国产化工作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97亿元。钛金科技致力于航空航天高端紧固件、结构件的研发和生产,是山东省省内唯一一家为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开展高性能紧固件配套的高科技企业。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所承担的商用飞机钛合金紧固件项目在落实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为中国商飞C919大飞机项目提供配套及实施大型客机项目的整体产业布局中具有极为重要的配套支撑作用,列为山东省省级重点项目。钛金科技是烟台100户重点成长性企业及50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之一,拥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文主要利用产品战略所包含的市场定位战略、新产品开发战略、产品组合策略和服务策略等工具以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所在航空航天紧固件行业,从市场需求、行业竞争、产品服务等多个维度利用产品选择战略、新产品开发战略的理论工具探讨,企业应该如何做好自己的产品战略定位:“是大而全,还是小而精”,“是单一品种,还是种类组合”。针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将能够更好的促进整个行业的协同提升,形成一个有序的市场竞争格局。

李金龙[6](2015)在《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1计划”不仅是一项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具体表现形式的科教工程,更是一种以“协同创新理念”为行动指引的国家战略。它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作为核心任务,旨在推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的深度结合,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也在人才培养上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空间、氛围与环境。因此,“2011计划”的实施必将对我国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培养机制的改革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我国高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培养与“协同创新”具有共同的使命与诉求:以“培养高端人才”为共同使命,在协同创新空间中实现联合培养基本目标;以“培养模式创新”为共同路径,在协同创新氛围内实现联合培养优势互补;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共同诉求,在协同创新环境下实现联合培养内源发展。其中,“机制改革”将成为协同创新环境下联合培养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协同创新环境下,如何通过科学的机制设计最大限度地激发政产学研等主体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的积极性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结论如下:(1)系统梳理了我国研究联合培养事业的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认为我国的研究生联合培养事业共经历“初创、探索、扩展和深化”等四个阶段,在合作理念、合作动力、合作形态和培养定位等方面总体呈现四种发展趋势。(2)基于“2011计划”的基本理念和协同创新战略的时代要求,探索出了协同创新环境下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事业在“科学前沿领军型人才培养、行业产业高技术人才培养、区域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相应的四种模式。(3)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调研访谈法深入系统剖析了目前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宏观调控机制、沟通协调机制、资源共享机制、评价机制等四大机制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系列问题。(4)基于协同创新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系统耦合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整体运作模型、政府调控机制模型、沟通协调机制模型、资源共享机制模型和科学评价机制模型,并依据各机制模型分别提出了全面的、系统的、立体化的、有针对性的联合培养机制改革设想。由协同创新理念引导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更加注重高端人才培养主体的多元性、培养过程的非线性和培养资源的整合性;更加注重打通多主体间的体制机制桎梏,从根本上解决影响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以深彻的体制改革和科学的机制设计大力整合政产学研优质教育资源;更加注重化解横亘于多元组织间的利益分配、评价标准、共享交流等诸多矛盾,广泛促进各主体自愿、主动、长效联动,在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高度协同发展情境下提升研究生的整体质量与创新素养。因此,注重机制设计与机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并深入、系统地对之研究,才能为协同创新环境下联合培养事业的内源性发展提供动力与保障,使其真正实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

王启东[7](2010)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天灾频传,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于是联合国在1992年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又在1997年于日本签署《京都议定书》,订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规范发达国家,必须在2008-2012年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低于1990年的5.2%。该议定书为具有温室气体约束力的国际公约,并于2005年2月6日正式生效,开启进入全球合作抗暖化的实践阶段。随着中国的“增长”、“崛起”和“发展”作为全球化最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是国际焦点,不仅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的关注,而且受到各方的重视和讨论。全球问题必须以宏观面来检视,本文从全球治理出发,以国际关系及国际法的视角考察,从历次主要国际环境会议和多方立场。中国为发展中国家,依议定书的规定有共同的责任,但不承当减量的义务。美国曾以中国没有承当义务为由退出公约,后虽然签下巴里岛路径图,但在哥本哈根会议依然掣肘中国。欧盟也软硬兼施,加上原本和中国同盟的小岛国联盟,因国土即将淹没,面临生存问题,与中国也渐生芥蒂。且中国的环境生态脆弱,近年来天灾不断,面临国内外的压力,必须严肃正视。中国高经济成长带来高污染,污染排放量跃登世界第一。然而国内还有很多人的生活落后,脱离贫穷必须经济发展。在环保与经济成长冲突下,本文检视国际合作及法律规范,国内对环境治理全面检视实践面,以及未来的走向。考察中国目前成就,展望未来以达成可持续发展成为目的。这是工业革命后,人类生活的大革命,势必无可回避。

丛昊[8](2008)在《色选数据采集及传输实验平台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个产粮大国,但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大部分地区主要以人工作业为主,优质谷物产量低,造成粮食出口的困难。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对食品的精度要求也有所提高。若想生产高质量的精米,色选机是必不可少的设备。研制高精度、高速度的CCD(电荷藕合器件)色选机是各大色选机生产企业当前最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色选数据采集与传输实验平台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介绍了基于FPGA技术、LVDS技术、USB2.0技术和VB6.0软件的色选数据采集与传输实验平台的实现方法,详细描述了高速CCD图像信号的采集、传输、处理及显示等关键部分的原理要点、设计难点、参考电路及相关程序设计,并对该系统进行了软硬件侧试。在硬件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现有芯片资源、控制逻辑来有效合理地控制FPGA及USB模块的工作时序,成功解决了高速并串转换、高速串并转换、系统同步、高速上传数据至主机等高速CCD图像信号采集与传输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同时,本文给出了配合硬件装置使用的软件平台的设计方法。实现了色选数据在电脑中的接收、显示与保存。为下一步色选算法的研究提供了动态数据,为色选算法的验证提供了软件基础。通过对软硬件平台的多次实验验证,证明了本平台设计方案的实用可行。为下一步色选机样机的制造提供了参考。

孟琰彬[9](2004)在《基于持续竞争优势理论的IPCE战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简称“理化院”,英文简称“IPCE”)是我国核工业系统的一家重点军工研究院。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理化院在中国核工业“军民结合,以核为主,多种经营,搞活经济”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开始了民用产品的开发工作。二十多年来,理化院利用技术及物化资源的军工比较优势,先后开发了粮机、单氟磷酸纳和特种电子气体三类主要产品,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理化院创业初期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理化院三类支柱产品的经营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一些问题。理化院今后的发展战略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理化院的实际,采用理论反思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从获得与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理论角度,对理化院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核工业系统军转民的大背景,总结了理化院三类产品的历史和经营现状,作为理化院战略分析的基础。论文的第三部分在对经典战略理论的脉络进行整理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持续竞争优势来源的分析研究框架—“战略之剑”模型。论文的第四、第五和第六部分是作者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部分,在分析研究战略之剑模型中涉及到的五个因素:战略定位、战略原则、资源整合、速度和质量的基础上,对理化院民品的现状进行了战略分析,进而形成本文的核心论点: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直接来源于针对企业一整套系统活动而有效开展的系统资源整合,而系统资源整合是在独特的战略定位和清晰而明确的战略原则指导下完成的。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速度和质量是企业经营效率的来源,也是保障系统资源整合有效性的关键。论文的第七部分应用战略之剑模型,提出了理化院未来两个层次的发展战略。一是理化院的总体战略及资源整合;二是为获得并保持三类支柱产品的持续竞争优势,确定各自的竞争战略和发展方向,同时强调在资源整合中,运营的速度和质量至关重要。

杨正明[10](2000)在《粮油机械产品营销新模式——《全国粮油机械产品信息网》介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核工业理化程研究院粮机产品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核工业理化程研究院粮机产品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2)磨粉机齿辊磨损特性研究及齿形测量仪设计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外磨粉机发展现状
        1.3.2 磨粉机磨辊磨损研究综述
        1.3.3 齿辊磨损与研磨效果相关试验研究进展
        1.3.4 磨辊齿形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及难点
        1.5.1 创新点
        1.5.2 难点
    1.6 本章小结
2 磨粉机齿辊表面特性及研磨过程分析
    2.1 引言
    2.2 制粉工艺流程
    2.3 齿辊结构及表面技术特性
        2.3.1 磨辊基本结构
        2.3.2 齿辊表面技术特性
        2.3.3 齿辊表面几何参数关系
    2.4 齿辊研磨过程分析
        2.4.1 研磨系统的工作原理
        2.4.2 研磨效果的评判指标
        2.4.3 研磨直线长度及研磨角计算
        2.4.4 磨辊接触弧长计算
    2.5 本章小结
3 磨粉机齿辊磨损关键影响参数研究及理论分析
    3.1 引言
    3.2 齿辊磨损关键影响参数
        3.2.1 工艺指标
        3.2.2 经济指标
        3.2.3 表面特性指标
    3.3 齿型参数对剥刮率影响研究
        3.3.1 齿角和前角
        3.3.2 齿斜度
        3.3.3 齿顶宽和齿数
        3.3.4 排列方式
    3.4 齿辊粉碎功耗模型及齿型对功耗影响分析
        3.4.1 粉碎的功耗理论
        3.4.2 皮磨系统制粉粒径分布研究
        3.4.3 磨粉机粉碎功耗模型建立
        3.4.4 齿型磨损对功耗影响分析
    3.5 磨粉机齿辊磨损数学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3.5.1 齿辊失效形式
        3.5.2 磨辊磨损过程分析
        3.5.3 三体磨粒磨损基本原理
        3.5.4 单颗粒物料对磨辊磨损量的计算
        3.5.5 磨辊磨损量与磨损深度关系
    3.6 本章小结
4 磨粉机磨辊力学特性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分析
        4.2.1 磨辊周向辊间线压力
        4.2.2 磨辊周向辊间线剪切力
    4.3 基于能量守恒定律的磨辊辊间受力分析
        4.3.1 磨辊辊间平均压力
        4.3.2 磨辊辊间平均剪切力
    4.4 磨辊受力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4.4.1 磨辊受力载荷的计算
        4.4.2 磨辊仿真前处理模块设置
        4.4.3 磨辊受力的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磨粉机2B及2M磨辊磨损规律及关键参数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目的
    5.3 材料与装置
        5.3.1 试验材料
        5.3.2 试验装置
    5.4 试验方法与试验步骤
        5.4.1 齿辊试验方法
        5.4.2 喷砂辊试验方法
        5.4.3 试验测试步骤
    5.5 齿辊试验结果与讨论
        5.5.1 齿辊磨损表面形貌变化
        5.5.2 齿辊磨损对电耗的影响
        5.5.3 齿辊磨损对剥刮率的影响
        5.5.4 齿辊磨损对物料温度的影响
        5.5.5 齿辊磨损与关键参数综合分析
    5.6 喷砂辊实验结果与讨论
        5.6.1 喷砂辊表面形貌试验结果
        5.6.2 喷砂辊磨损对电耗的影响
        5.6.3 喷砂辊磨损对取粉率的影响
        5.6.4 喷砂辊磨损对辊面及物料温度的影响
        5.6.5 喷砂辊磨损与关键参数综合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磨粉机齿辊光学齿形测量仪的设计及误差分析
    6.1 引言
    6.2 方案设计研究
    6.3 磨粉机磨辊齿形测量仪的设计
        6.3.1 总体结构设计
        6.3.2 工作原理
        6.3.3 光路设计
    6.4 光学齿形测量仪的设计
        6.4.1 总体结构设计
        6.4.2 工业相机选型
        6.4.3 工业镜头选型
        6.4.4 视觉光源选型
        6.4.5 选型部件测试
    6.5 测量误差分析
        6.5.1 误差来源
        6.5.2 齿距误差分析
        6.5.3 齿角误差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氮化硼薄膜的深紫外探测器阵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深紫外光电探测器概述
    1.3 氮化硼基的深紫外探测器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氮化硼薄膜制备技术
    2.1 射频磁控溅射方法
    2.2 薄膜常用测试表征手段
    2.3 氮化硼薄膜的制备工艺参数与工艺优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六方氮化硼与金属的接触特性
    3.1 六方氮化硼的半导体参数
    3.2 六方氮化硼与金属的接触模型
    3.3 六方氮化硼与金属铜接触的电特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紫外探测器阵列研究
    4.1 光电导探测器的基本结构和性能参数
    4.2 六方氮化硼薄膜基的深紫外探测器阵元性能
    4.3 探测阵列驱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论文的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基于30年来国家档案局档案优秀科技成果奖的档案保护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
        0.1.1 相关概念解释
        0.1.2 研究范畴界定
    0.2 选题的意义
        0.2.1 为开展档案保护技术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0.2.2 为拓宽档案优秀科技成果奖的社会影响力提供支撑
    0.3 选题的研究现状
        0.3.1 关于档案优秀科技成果奖的研究现状
        0.3.2 关于档案保护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0.4 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0.4.1 主要内容
        0.4.2 创新之处
1 档案优秀科技成果奖中保护技术获奖成果统计
    1.1 获奖成果的数据来源
    1.2 获奖成果的年度分析
    1.3 获奖成果的主题分析
    1.4 获奖单位的统计分析
        1.4.1 获奖单位所属系统划分
        1.4.2 获奖单位的地区划分
        1.4.3 获奖成果负责人分析
2 档案保护技术发展的特点
    2.1 档案保护技术对象由关注档案制成材料寿命向信息安全长久转变
        2.1.1 对纸张档案制成材料的研究逐渐下降
        2.1.2 对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2.2 档案保护技术方法由单一技术向整体保护策略转变
        2.2.1 单一技术间整合与智能化渐成主流
        2.2.2 管理要素在整体保护策略中的地位日渐凸出
    2.3 档案保护技术研发主体由档案部门向社会多方协作转变
        2.3.1 研究型单位参与广泛
        2.3.2 企业积极参与合作
3 档案保护技术发展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3.1 档案保护技术发展的成效
        3.1.1 促进档案保护技术学的学科壮大
        3.1.2 提升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
        3.1.3 服务于文化遗产保护
    3.2 档案保护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 技术研究效益不高
        3.2.2 项目重复性研究较多
        3.2.3 科研工作缺乏宏观管理
4 档案保护技术发展的对策及展望
    4.1 档案保护技术发展的对策
        4.1.1 提升技术成果应用效益
        4.1.2 避免研究项目内容雷同
        4.1.3 加强科研工作宏观管理
    4.2 档案保护技术发展的展望
        4.2.1 深化对“大文件思想”的理解
        4.2.2 加紧对新技术的追踪与应用
        4.2.3 全面展开对信息安全的研究
        4.2.4 谋求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技术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航空航天紧固件企业产品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论述
    2.1 产品战略概述
    2.2 产品选择战略
        2.2.1 产品寿命周期法
        2.2.2 产品组合优化法
        2.2.3 产品开发战略
第3章 宏观环境分析
    3.1 行业环境
    3.2 产业环境
        3.2.1 原材料供应情况
        3.2.2 高端紧固件情况
    3.3 经济环境
    3.4 政治环境
    本章小结
第4章 市场需求分析
    4.1 航空紧固件市场分析
        4.1.1 国内军机市场分析
    4.2 国内民机市场分析
        4.2.1 市场特征分析
        4.2.2 C919和ARJ21分析
    4.3 国际民机市场分析
    4.4 航天紧固件市场分析
        4.4.1 市场特征分析
        4.4.2 TB3紧固件
        4.4.3 高温合金紧固件
    4.5 市场分析的总体结论
第5章 竞争对手分析
    5.1 国内竞争对手分析
        5.1.1 航天精工有限公司
        5.1.2 中航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公司
        5.1.3 中航工业625所
    5.2 境外竞争对手情况
        5.2.1 美国美铝(Alcoa)公司
        5.2.2 LISI集团
        5.2.3 美国SPS公司
        5.2.4 美国Monogram公司
        5.2.5 境外主要竞争对手国内办事机构及主营业务
    5.3 竞争对手分析总体结论
第6章 企业现状分析
    6.1 公司基本情况
    6.2 产品、技术、市场资源情况
        6.2.1 产品方面
        6.2.2 技术方面
        6.2.3 市场方面
    6.3 SWOT分析
第7章 公司产品战略分析
    7.1 产品选择战略
        7.1.1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7.1.2 产品优化组合
    7.2 产品开发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协同创新
        1.3.2 联合培养
        1.3.3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
        1.3.4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联合培养机制研究综述
    2.2 国内联合培养机制研究综述
    2.3 简要评析
第三章 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理论基础、适用分析及模型构建
    3.1 协同创新理论及其在联合培养机制构建中的适用性分析
        3.1.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及内涵解析
        3.1.2 协同创新理论在联合培养中的适用性分析
        3.1.3 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模型的构建
    3.2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在联合培养政府调控机制中的适用性分析
    3.3 系统耦合理论及其在联合培养沟通协调机制中的适用性分析
    3.4 资源依赖理论及其在联合培养资源共享机制中的适用性分析
    3.5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在联合培养科学评价机制中的适用性分析
第四章 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演进历程及其在协同创新环境下的基本模式
    4.1 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演进历程与发展曲线
        4.1.1 初创阶段(1951—1977年):学研配合培养与“集体”培养
        4.1.2 探索阶段(1978—1992年):委托培养与产学研联合培养
        4.1.3 扩展阶段(1993—2006年):政产学研联合培养与国(境)内外联合培养
        4.1.4 深化阶段(2007年至今):联合培养体系构建与协同创新
    4.2 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嬗变特征
    4.3 协同创新环境下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基本模式
        4.3.1 以“校际联合、校所联合”为主的科学前沿领军型人才培养模式
        4.3.2 以“校企联合、校所联合”为主的行业产业高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4.3.3 以“校地联合、校企联合”为主的区域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4.3.4 以“多元组织联合”为主的文化传承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章 协同创新环境下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建设现状及问题
    5.1 研究生联合培养政府调控机制现状与问题
        5.1.1 国外政府在联合培养工作中的角色与作用
        5.1.2 我国政府在联合培养工作中的角色与作用
        5.1.3 联合培养工作政府调控机制的问题分析
    5.2 研究生联合培养沟通协调机制现状与问题
        5.2.1 研究生联合培养沟通协调机制现状
        5.2.2 联合培养工作沟通协调机制的问题分析
    5.3 研究生联合培养资源共享机制现状与问题
        5.3.1 研究生联合培养沟通协调机制现状
        5.3.2 联合培养工作资源共享机制的问题分析
    5.4 研究生联合培养评价机制现状与问题
        5.4.1 研究生联合培养评价机制现状
        5.4.2 联合培养工作评价机制的问题分析
第六章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政府调控机制改革
    6.1 优化招生计划分配机制
    6.2 实施高端人才联合培养专项工程
    6.3 完善联合培养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6.3.1 联合培养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的层级
        6.3.2 联合培养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的内容
    6.4 成立国家级研究生联合培养专门机构
第七章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沟通协调机制改革
    7.1 联合培养沟通协调物理系统耦合
        7.1.1 协调组织机构耦合
        7.1.2 沟通规则程序耦合
    7.2 联合培养沟通协调知识基础耦合
        7.2.1 研发知识耦合
        7.2.2 培养方案耦合
        7.2.3 课程设置耦合
    7.3 联合培养沟通协调管理系统耦合
        7.3.1 双导师制耦合
        7.3.2 奖助制度耦合
        7.3.3 管理内容耦合
        7.3.4 质量控制耦合
        7.3.5 中介服务耦合
    7.4 联合培养沟通协调文化价值耦合
第八章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资源共享机制改革
    8.1 联合培养资金资源依赖原理与共享机制改革
        8.1.1 联合培养资金资源依赖原理
        8.1.2 联合培养资金资源共享机制改革
    8.2 联合培养人才资源依赖原理与共享机制改革
        8.2.1 联合培养人才资源依赖原理
        8.2.2 联合培养人才资源共享机制改革
    8.3 联合培养平台资源依赖原理与共享机制
        8.3.1 联合培养平台资源依赖原理
        8.3.2 联合培养平台资源共享机制改革
    8.4 联合培养声誉资源依赖原理与共享机制
        8.4.1 联合培养声誉资源依赖原理
        8.4.2 联合培养声誉资源共享机制改革
第九章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评价机制改革
    9.1 联合培养工作绩效评价和成果归属评价机制改革
        9.1.1 联合培养多元组织工作绩效评价机制改革
        9.1.2 联合培养成果归属及知识产权评价机制改革
    9.2 构建联合培养资金资源共享效益评价体系
    9.3 构建基于“毕业生群体”视角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模式
        9.3.1 核心概念
        9.3.2 模式构建
        9.3.3 模式评价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总结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7)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研究范围
    第三节、相关文献评析
    第四节、研究方法及架构
    注释
第一章 全球化治理理论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第一节、全球化之概述
    第二节、全球治理理论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第三节、全球环境治理的各种组织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第四节、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五节、小结
    注释
第二章 温室气体减排国际义务的规范分析
    第一节、《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项下的减排国际义务
    第二节、中国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现立场的国际法分析
    第三节、《京都议定书》项下的减排国际义务
    第四节、《京都议定书》项下中国承担的减排义务及展望
    注释
第三章 中国履行《京都议定书》减排义务的障碍与发展
    第一节、中国关于减排国际义务的国际法理论和现实根据分析
    第二节、中国履行减排义务的障碍与基本立场
    第三节、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发展趋势:从巴里岛路线图到哥本哈根会议
    第四节、欧盟地区关于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第五节、美国关于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第六节、小岛国联盟对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注释
第四章 中国履行《京都议定书》减排义务的制度建构、成就与展望
    第一节、理论与实践之政策工具
    第二节、环境税收制度
    第三节、碳排放交易制度
    第四节、清洁发展机制
    第五节、可再生能源制度及其它代表性制度
    注释
结论
    第一节、潮流与变迁
    第二节、理论反思与研究发现
    第三节、前瞻评估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历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索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8)色选数据采集及传输实验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篇章结构
第2章 总体设计
    2.1 系统设计方案
    2.2 采集与传输实验平台整体框架
    2.3 高速CCD相机的设计
        2.3.1 CCD传感器简介
        2.3.2 IL-P1-4096简介
    2.4 基于FPGA的硬件设计基础
        2.4.1 硬件描述语言简介
        2.4.2 硬件描述语言的特征
        2.4.3 硬件描述语言的设计流程
        2.4.4 FPGA简介
        2.4.5 Lattice公司ECP2系列FPGA芯片简介
        2.4.6 Lattice公司FPGA开发软件ispLEVER简介
    2.5 软件平台开发工具的选择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速数据通信设计
    3.1 串行通信基本概念
    3.2 板间通信协议的设计
        3.2.1 并串和串并转换的实现
        3.2.2 同步的实现
    3.3 基于LVDS的高速串行接口实现
        3.3.1 LVDS信号简介
        3.3.2 LVDS接口的应用
    3.4 基于USB2.0的接收板与PC间的通信
        3.4.1 计算机外设接口比较
        3.4.2 USB模块简介
        3.4.3 FPGA对USB模块的读写控制
        3.4.4 FPGA与USB模块的硬件连接
    3.5 高速PCB设计
        3.5.1 元器件布局
        3.5.2 电路板布线
        3.5.3 去耦电容的配置
        3.5.4 LVDS部分注意事项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采集系统软件平台设计
    4.1 软件平台功能要求
    4.2 系统界面设计
    4.3 软件功能及操作说明
        4.3.1 坐标系
        4.3.2 控制面板区
        4.3.3 实时数据显示区
        4.3.4 扩展功能区
    4.4 灰度图像的动态显示
    4.5 VB对USB模块的调用
    4.6 软件平台的主要特点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附录A PCB布局图
附录B 硬件实物图

(9)基于持续竞争优势理论的IPCE战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对象及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本文结构
第二章 核工业理化院战略研究背景
    2.1 核工业军转民概况
    2.2 核工业理化院军转民概况
    2.3 核工业理化院民品现状
第三章 基于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模型-战略之剑
    3.1 持续竞争优势
    3.2 价值的来源
    3.3 战略理论概述
    3.4 战略之剑
第四章 战略定位与战略原则
    4.1 行业能力分析
    4.2 战略定位
    4.3 战略原则
第五章 资源整合
    5.1 资源整合的形态
    5.2 资源整合与持续竞争优势
    5.3 组织结构与价值链
    5.4 速度与质量
第六章 核工业理化院战略分析
    6.1 核工业理化院产品分析
    6.2 核工业理化院环境分析
    6.3 SWOT分析及竞争优势的来源
第七章 核工业理化院发展战略
    7.1 核工业理化院民品总体发展战略
    7.2 核工业理化院支柱产品发展战略
    7.3 执行与持续竞争优势
第八章 结论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 谢

四、核工业理化程研究院粮机产品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语篇衔接理论视角下天津大学AMBA再认证文件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郭嫣然. 天津大学, 2020
  • [2]磨粉机齿辊磨损特性研究及齿形测量仪设计开发[D]. 黄奇鹏.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3]基于氮化硼薄膜的深紫外探测器阵列研究[D]. 华飞. 浙江大学, 2020(02)
  • [4]基于30年来国家档案局档案优秀科技成果奖的档案保护技术发展研究[D]. 张妍妍. 辽宁大学, 2016(02)
  • [5]航空航天紧固件企业产品战略研究[D]. 牛光景. 北京理工大学, 2015(11)
  • [6]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D]. 李金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09)
  • [7]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D]. 王启东. 暨南大学, 2010(09)
  • [8]色选数据采集及传输实验平台研究[D]. 丛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06)
  • [9]基于持续竞争优势理论的IPCE战略管理研究[D]. 孟琰彬. 天津大学, 2004(01)
  • [10]粮油机械产品营销新模式——《全国粮油机械产品信息网》介绍[J]. 杨正明. 四川粮油科技, 2000(04)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