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给宁波带来多少黄金?

一、世博会将给宁波带来几桶金?(论文文献综述)

窦金启[1](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汤佳钰[2](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战略,这是一个城乡融合、协调推进、产业融合、文化守护和改革创新的国家战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了它对于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云南省是全国贫困面积最大的省之一,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对推动云南乡村文化发展与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演艺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云南演艺产业的发展可以依托和发挥云南省得天独厚的地理、民族、文化等条件,实现更大的作为。从艺术家个人行为的独立创作到融入产业为旅游市场创作,建立起成熟而稳定的演艺市场,将给乡村文化产业振兴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之一,文化振兴能促进云南特色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传播与交流。云南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样,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将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视域下探索云南演艺产业的创新发展对策和路径。本论文共分五章进行论析。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来源和依据,梳理和述评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体认了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提出了研究的思路和主要方法。第二章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原起、发展情况予以回溯和检视,把握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历史流变,考察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主要表现。第三章论析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并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其中的经典案例进行了解析。第四章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下进行反思,着重把握和分析了其中的内容生产问题、文化环境问题和践行落实问题。第五章探究了着眼于乡村文化及产业振兴的目标,探讨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优化对策,强调要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来助推云南演艺产业新发展,要借势于美丽乡村的多元化建设来推动云南演艺产业的新态势,还要强化“互联网+”的发展思维,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来开启云南演艺产业新业态。

隗金成[3](2017)在《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族自信是支撑一个民族从现在走向未来的重要精神力量。民族自信的生成与发展具有普遍遵循的客观规律,同时也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民族自信既是我们保持发展方向的坚强定力,也是推动我们持续前进的澎湃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心理保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本质特征,深刻认识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内在规律,科学分析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内涵意蕴,积极应对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严峻挑战,努力探索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构建路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研究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角,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研究工具,从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多个维度对当代中国民族自信进行理论解析与实践建构,系统研究了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理论依据、历史经验、内涵意蕴、现实挑战、构建路径等问题,深刻阐释了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内在本质、生成机制、基本规律、鲜明特色和实践动力,体现了构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高度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一是从对民族与民族自信的概念界定入手,将民族自信归属于上层建筑的文化层面,视为一个由理想、信仰、信念共同构成的思想体系,指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本质是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指导下,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定信念。当代中国民族自信以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解放理论、人的解放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等作为理论依据,以唯物史观、辩证法和实践论作为方法论基础,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在对以往历史和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思想成果和理论产物。二是通过对当代中国民族自信历史脉络的系统梳理,回顾了中华民族走过的辉煌历史、近代抗争和复兴之路,再现了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生成、发展、演进的历史图景,彰显了当代中国民族自信兼具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实践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的品格特质,深刻总结了党的领导、独立自主、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等在长期实践探索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还原了当代中国民族自信从自在走向自觉的思想飞跃过程。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生成于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境遇,具有历久弥新的文化生命和独树一帜的表达方式,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和谐统一。三是系统剖析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深刻内涵,将理想自信作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方向引领,构建了以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有机统一的理想体系;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作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核心内容,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特色;将对党的自信、对人民的自信、对青年的自信作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主体力量,展现了党领导全国人民继往开来、接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乐观前景。当代中国民族自信体现了中华儿女矢志不渝追求理想、坚守信念的伟大奋斗,折射出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运动与时代张力,蕴含着中华民族从现实走向理想的思维理路与实践规律。四是指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是一个开放的、流变的系统,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冲击和挑战。从社会现实看,外有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国际政治民主化等国际环境的深刻变革,内有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等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当代中国民族自信赖以依存的社会基础正时刻处于难以预知的动态变化之中。从思想文化领域看,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等社会思潮的明争暗斗,更是直接销蚀着当代中国民族自信。对此必须以高度的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深刻认识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问题,深刻认识各种国际舆论和社会思潮的外在表现、内在本质和最终目的,在复杂局面中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信心。五是认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更有赖于中华民族主观建构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构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就要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搞好经济建设,努力夯实支撑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物质基础;就要坚定理想信念,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武装头脑,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来正确认识历史、认识国情,构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思想共识;就要牢记实干兴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就要深入参与全球治理,在国际社会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充分展现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和国际形象,使中华民族更加充满自信地傲然屹立于世界。

袁玮[4](2015)在《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己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因此,与创新密切相关的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蓬勃发展,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和设计已成为当代城市与区域规划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科学前沿。本文以研究世界大学科技园区的空间规划发展历程为切入点,研究方法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思路,将大学科技园的规划建设现象放在当下我国城市转型与重构的背景下,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对知识时代的规划和设计策略的探讨,以及对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梳理、分析和比较,寻找在转型过程中城市以及科技园区发展的主要矛盾及相应对策。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概括总结了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区空间规划发展的过程和特点,以及科技园区的相关概念、发展规律和研究理论,论述了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第二部分:介绍了“知识城市”的概念和特征,从创新网络、产业发展、区位等方面概括论述了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之间的关联;第三部分:概括总结了大学科技园区以及研发创新类建筑的整合设计策略,通过案例研究,较全面地分析了园区规划、建筑设计对创新空间发展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指出协作创新空间、非正式空间是此类建筑设计的关注点;第四部分:针对南京地区当前空间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寻找目前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空间规划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在转型期以政策失衡为特征的大规模的“科技地产”开发给南京的创新环境和社会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规划自身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建筑设计由于观念认识的不足,与城市发展的要求适应度降低,南京城市以及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与设计急需进行合理的思考和安排;第五部分:基于南京高新技术研发空间的发展规划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依照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在借鉴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将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纳入区域和城市的范畴进行研究;二是城市空间规划应该对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有回应;三是政治、经济、社会、自然和文化空间既有区别有联系,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良好的物质实体环境,为上述空间的发展提供保障;四是建设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需要重视城市文化的保护,重视创新文化氛围的创造。五是重视研发类建筑整合设计的对策和方法的研究。与此同时针对建议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吕涛[5](2013)在《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群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田县恶劣的自然环境是致使青田人陷入贫困的主要原因,山多地少、土壤贫瘠、自然灾害多样而频繁等都是其重要表现;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的时代特点,又加剧了他们的贫苦程度,在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压力下,县人苦不堪言,走出去是他们得以生存的唯一出路。丰富而独特的区域文化在青田石雕的媒介下,开始引导县人另谋出路,重商主义、移民传统、不安分的性格等都是他们到海外谋生的深层原因。青田华侨怀揣着梦想踏出国门,走向了一个据说是“天堂”的完全陌生的境地。他们主要分布在全球的44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洲的法国、俄罗斯、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等,亚洲的日本、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美洲的美国、巴西等。出国谋生不是一个简单的行动,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对于贫困的青田人来讲,他们只能集全家之力供一人出国,即使这样很多人也凑不够出国的盘缠,只能铤而走险,采取不合法的途径出国,此种情况在当时是有发生。欧战招募华工为青田人出国谋生提供了绝好的机会,而且绝大多数战后留在法国继续打拼,这为后来青田人的出国谋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亲带亲”、“邻带邻”的出国模式使得青田华侨在海外能够相互照应,相互帮助,老华侨帮助新华侨找工作、住处以及资金支持都是常有之事。随着青田人出国谋生者越来越多,青田华侨群体逐渐形成。从性别结构看,民国时期,青田华侨基本是“清一色”的男性,女性极少,只有7人,这也是由男性自身的特点以及客观社会环境决定的;从年龄结构看,青田华侨以青壮年占据绝大多数,老人与未成年人基本没有,海外谋生的冒险性决定了这一状况;从知识结构看,青田华侨一般文化程度比较低,但诸多人拥有专业技能;从职业结构看,青田华侨一般从事行商、餐馆、洗衣房等服务型行业,这是由青田华侨自身的综合条件决定的。在海外的打拼,青田华侨都是从最底层的低级职业开始,积累资本,等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就开始往更高级的职业发展,从行商小贩到坐商的转变就是这种路径。需要强调的是,从低级职业到高级职业的转变,对于不同的人情况是不一样,大部分青田华侨的转变时间都是比较长的,甚至其中很多人自出国到回国也没有具备转变的条件,有的则很快转变,成为青田华侨中的佼佼者。纵观整个民国时期的青田华侨,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未能完成转变,在完成转变的那部分人中,真正做大做强的也寥寥无几,因此可以说青田华侨在民国时期基本都在从事着中低级的职业。由于青田华侨从事职业的原始积累性,使得他们基本处于温饱状态,衣服破旧,不讲卫生,居住环境恶劣,物质生活是相当凄惨的,而且基本没有精神娱乐,即使有也是喝酒、打牌等单一、枯燥的形式,这是一般青田华侨的状态,同时,还有的青田华侨赌博、嫖娼,但只是少数;当然,对于极少数发展较好的青田华侨来讲,他们有着比较优越的物质生活,而且精神娱乐也较丰富,他们融入侨居国的主流社会,接受当地的文化,同时也保持自身的中国文化,呈现出精神娱乐的中西合璧性,但这毕竟是极少数。青田华侨的婚姻生活,可以说是多样性的,从婚姻形式看,有本土婚姻,也有异国婚姻,同时还有不婚人群,而且青田华侨本土婚姻的数量远远多于异国婚姻的数量;从婚姻生活看,本土婚姻生活以凄苦为最显着特征,异国婚姻生活既有家庭的圆满,又有中途的破裂;从本质上讲,本土婚姻生活的状况是陈腐社会的直接产物,异国婚姻生活状况的形成既有个人的因素,也有客观社会造成的无奈,但它把青田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使青田真正开始走向世界的作用是巨大的。由于大部分青田华侨的形式是本土婚姻,其凄苦性决定了青田华侨群体婚姻生活总体的不如意性。同时,侨居国人民的压迫与歧视,用人单位的不公平待遇,都使他们发展受限,为了改变这种境况,他们组建各式侨团,团结起来共同抵御不公与压迫,在当时侨团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上述境况。“弱国无外交”的亲身体会,使青田华侨更具爱国意识,在国家危难,民族独立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他们挺身而出,或亲自奔赴前线,助阵杀敌,或捐款捐物支援前线战争,他们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青田华侨的大量出国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侨乡经济的发展,侨汇事业的兴起并逐步发展就是例证,可以说这是青田华侨为家乡作出的不自觉的贡献。

马晓艺[6](2010)在《中国电视的数字化生存》文中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变对于广电行业来说,已经上升到生存的高度。这主要在于内外两方面的压力与契机。从内部而言,“四级办广电”的原有格局使得广电网络形成以区域为划分的孤岛,不能互融互通的结果将必然导致各地利益的割据;从外部而言,网络多元业务和电信增值业务给广电带来巨大的威胁,史无前例的通过电脑屏幕、手机屏幕和电视屏幕激烈的争夺已有用户和潜在用户;从环境而言,全球数字化已经成为趋势和战略,三网融合由国家层面全力推进,广电要融入此轮热潮中,必须具备数字化基础,与全球同行和互联网、电信网伙伴站在同一高度上,否则,“三屏合一”之时就是广电业务被分割,功能被淹没之时。幸好,中国电视数字化的研究早在10多年前已经展开,经历8年的大力发展,政策、技术、资源、思路等更已具备大转型的基础。数字化是广电产业的生存发展基础,而中国电视选择数字化发展也是必由之路,中国电视的频道格局将面临重新洗牌,中国电视将进入内容传输渠道和赢利模式多元化,频道资源极大丰富的新时期。根据格兰研究的市场分析,在未来5一10年内,中国电视数字化进程中至少有数千亿元的市场潜力,且目前已带来以下五方面的变化:首先是播出内容方面,由泛众播出转而为广播与窄播并存,同时提供面向个性化的人群服务;第二,节目形态方面,由频道播出转而频道与内容并存,比如提供各种交互点播节目,按照用户需求收视;第三,服务方式方面,由电视台线性播出转而多媒体综合服务,比如在这个平台上,除了广播电视节目以外,还可以与社会的各界、整个现代服务业联合搭建一个城市现代服务业的信息服务平台:第四,接收方式方面,由固定接收转而移动收视,我们可以拿着移动终端一边走一边看,随时随地享受音频服务;第五,盈利模式方面,由单一服务转而多元创收,比如提供各种商务服务,获取服务费等。本文采用了大量的我国针对电视数字化进程中的文献文件,政策法规,其中的用词演变,立场演变,思想演变和行动演变,都成为本为采用从面到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逻辑行文方式的重要参考。全文共分九章:引言部分阐明中国电视数字化的核心定义,论述电视数字化在全球和中国范围内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尤其是对于行业理念与人类生活的冲击与升级;第一章正文部分提出数字化成为广电产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并从电视数字化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优势、发展、理念和产业链平台等各个方面,论证上述命题已经得到共识。第二-七章正文部分分析了中国电视数字化生存中的经验与挫折,从切入、困局、突破、发展方向、高端应用、三网融合促成数字化质变、下一代网络的多元布局等多个方面,综述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电视数字化发展思路与核心问题,并引用了中国电视数字化进程中的标志性成就、经验总结与案例、数据分析,突出“开启广播电视数字化时代年”、“产业与数字发展年”、“数字电视标准丰收年”、“三网融合瓶颈年”、“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年”、“三种渠道全面推广年”、“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年”等里程碑式标签,从技术、内容、运营、平台和接收等视角全面梳理中国电视数字化业务发展规律,从而得出中国电视数字化生存状态与理论发展依据。第八章正文部分提炼全球电视数字化发展经验,找出业务节点与拐点,并比对中国业务进程定位时间点与价值点,从历史理论、经济理论、传播理论、竞争规律等多个方面分析中国电视数字化进程中的借鉴价值。第九章正文部分从影响中国电视数字化六大要素入手,展望我国电视数字化的未来发展,提出思考,面向2015年中国电视全面实现数字化的进程表安排,谨慎归纳问题,大胆预测前景,积极拓展业务。本文首先系统介绍了在过去十年间非常热门的数字电视概念与基础辨析,梳理了刚刚明确的标准与产业链构成,同时得出“数字化是广电产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的结论,其次针对我国特有的国情和原有的广电网络建设布局特点,通过研究整理了从2003年到2009年中我国电视数字化发展的概况与发展进程,深入研究了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移动数字电视的关键问题加以分析提炼,最后重点讨论了今年的重大事件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三网融合的百家争鸣与国家战略布局立场,在进一步深入分析的过程中,对于全球电视数字化经验,尤其是英国做了探讨并亲身前往体验最新数字化增值业务,对比我国现状判断2010年的发展。整篇论文的结束章节,以更积极、乐观和不容有失的态度提炼出影响我国电视数字化发展的6大基本要素并对2020年的远景目标提出业务类设想,基于2003-2009的发展跨度,论证中国电视数字化生存状态。本文超越了同一选题多篇文章仅仅从某一方面或环节入手的谨慎,纵观全局得出最接近实际的结论,凸显了本文的创新与紧密结合实践的特征,论证得出:我国电视数字化具有高度战略意义,是文化体制改革深化的产物,是广电系统坚持宣传属性,扩大经济属性的战略布局,它的发展按经济规律和政府干预下的相对竞争规律前行,是广电改变后项收费模式,拓展多元经济支柱的奇兵。

邵祎[7](2006)在《宁波市旅游目的地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旅游目的地既是一个要素综合体,也是一个地域综合体。作为一个明确的地理区域,旅游目的地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形成空间系统,向旅游消费者提供完整的旅游空间体验;作为一个要素综合体,它向旅游者提供设施和服务以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旅游目的地结构优化的研究是区域旅游规划的一项最重要的基础性研究,是旅游学界一项传统的研究课题。但是同旅游学的多数领域一样,总体上处于前范式阶段,以经验研究为主。本文以宁波市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从宁波所处区域的背景资料的分析入手,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结构优化的目标;并基于对旅游目的地是空间和要素的耦合的观点,把旅游目的地结构优化的研究分成空间结构优化和产品结构优化两部分进行。在具体分析宁波旅游目的地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其中的问题,并综合地提出了结构优化的策略取向。在此基础上,对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耦合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宁波市旅游目的地结构优化布局的总体构想。

陆进[8](2006)在《房地产投资环境与企业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房地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发展,至今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这在大大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的同时,也拉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现在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但是,在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统计资料却显示我国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其直接结果是:一方面我国房地产市场空置率较高;另一方面,许多居民的居住条件较差,亟待改善。本文从房地产的宏观环境因素入手,系统分析供求关系、宏观经济变量与政策等对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影响。详细阐述了房地产投资的市场现状、特征、构成,以及影响房地产投资的经济因素。并讨论了其它重要的在投资方面的市场分析要素。例如政府的作用,宏观调控的影响,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关系等。在本文结尾,对中国的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状况作了一个简要的分析,探讨了外部环境变化给开发商带来的挑战。重点以发展较快、运作相对规范的万科为例,探讨企业针对当前政府调控及未来发展的对策,最后针对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几点建议。

万勇[9](2006)在《论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调谐机制》文中提出本文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对当前旧住区更新现状的分析,对上海市中心城旧住区更新历史演进的回顾,和对国内外旧住区更新的教训和经验的汲取和借鉴,针对中心城旧住区更新这一城市规划实施的重要环节,详尽地阐述了旧住区更新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内在机理、旧住区居民动迁的驱动机制、房屋拆迁当事人的博弈和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中的几个重要关系,提出了构建中心城旧住区更新调谐机制的基本理念,并最终演译成为建立面向公众的旧住区更新项目社会评价机制、倡导以社区为载体的自组织旧住房改建模式、建立以土地储备和净地出让为主要特征的授权业主机制、完善旧住区更新拆迁补偿安置机制、建立旧住区更新与住房市场供应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之联动发展机制等五个基本构成部分。 论文分为七章,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其中,第一章就研究的意义、核心概念、研究主线、创新点、研究基础和研究框架作了基本论述。第二章通过总结当前上海市旧住区更新的主要特点和现实困境,提出本论文需要重点解答的“题”。第三章一方面通过对英国、美国、香港和北京、成都等地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分析,试图理出一条旧住区更新机制发展的线索。另一方面,通过对上海市旧住区更新之历史演进开展系统地回顾,总结出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市旧住区更新发展演进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脉络。第四章首先以上海市卢湾区为例,从旧住区更新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等三个方面,详尽分析了上海市中心城旧住区更新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理。同时。对旧住区更新利益主体的互动机理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内在机理、旧住区居民动迁的驱动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屋拆迁当事人的博弈,和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中的几个重要关系等等内容。第五章指出构建中心城旧住区更新调谐机制的基本理念、内涵和着力点,为解决问题寻找立论依据,寻找工作方法,寻找突破口。第六章提出建立面向公众的旧住区更新项目社会评价机制,以实现“无可指责”的旧住区更新,同时,为消弭社会冲突,降低社会不信任度,实现社会和谐,文章倡导以社区为载体的自组织旧住房改建模式:通过对“成都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创新旧住区更新之土地利用运作机制的基本观点——授权业主制对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针对性,是社会正义的基本保证;文章提出了拆迁补偿安置的基本原则,逐项论述了完善旧住区更新拆迁补偿安置的基本思路,并就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事前准备、事中监督和事后化解的“三部曲”;最后,文章提出旧住区更新与住房市场供应体系、住房保障体系的联动发展机制。

新华[10](2003)在《世博会将给宁波带来几桶金?》文中研究说明 "阿拉也是东道主!"在今日上海市民中,有三分之一是宁波籍人,而几乎所有的宁波人都有上海亲戚!昨天,一听说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深谙此商机的甬城市民也显得激动起来:"上海世博会,阿拉宁波也是‘半个东道主’!"的确,宁波与上海之间的情感太特殊,太浓烈了!当年,"宁波帮"就在上海滩先打天下,邵逸夫、包玉刚等等都是从上海发迹的。如今,上海世博会将给新一代"宁波帮"带来商机。

二、世博会将给宁波带来几桶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博会将给宁波带来几桶金?(论文提纲范文)

(1)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一、美国
        二、法国
        三、俄罗斯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一、越南
        二、蒙古
        三、印度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一、匈牙利
        二、泰国
        三、埃及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和依据
        1.1.1 云南演艺产业在文化建设中大有作为
        1.1.2 云南旅游业与文化演艺业互动发展
        1.1.3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的评析
    1.3 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1.3.1 研究的学术价值
        1.3.2 研究的应用价值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及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状况研究
    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概述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概念解析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状况综述
    2.2 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历史流变
        2.2.1 1996年-2001年: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萌发期
        2.2.2 2002年-2012年: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成熟期
        2.2.3 2013年-今天: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深化期
    2.3 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2.3.1 系列政策引领云南演艺产业向纵深发展
        2.3.2 资源区位条件奠定了云南演艺产业的基础
        2.3.3 旅游产业扩大助推了云南演艺产业实现不断发展
        2.3.4 人才经验为云南演艺产业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与经典个案解析
    3.1 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解析
        3.1.1 生态民族文化展演型
        3.1.2 民族文化歌舞演艺型
        3.1.3 宴舞结合演艺型
        3.1.4 景舞结合演艺型
        3.1.5 演艺品牌扩张型
    3.2 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经典个案解析
        3.2.1 对《云南映象》的考察与解析
        3.2.2 对《印象·丽江》的考察与解析
        3.2.3 对《坡芽歌书》的考察与解析
        3.2.4 对“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的考察与解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问题反思
    4.1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内容生产问题
        4.1.1 同质化内容难以吸“睛”
        4.1.2 文化创意内核非本土化
        4.1.3 “大而无当”的发展理念导致内容不合用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的文化环境问题
        4.2.1 乡村地区文化承载能力薄弱
        4.2.2 乡村地区娱乐文化失当
        4.2.3 人才流失导致文化消费动力不足
    4.3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的践行落实问题
        4.3.1 城乡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投入差距扩大
        4.3.2 缺乏传承者,乡村地区演艺文化工作难以开展
        4.3.3 乡土文化观念落后,家庭结构畸形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优化对策
    5.1 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助推云南演艺产业新发展
        5.1.1 民族工艺美术增加演艺新价值
        5.1.2 民族特色饮食文化提高演艺新鲜度
        5.1.3 乡村特色民宿营造演艺新局面
    5.2 美丽乡村的多元化建设推动云南演艺产业新态势
        5.2.1 壮大人才队伍,增强演艺新发展
        5.2.2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构建演艺新特色
        5.2.3 繁荣群众文艺活动,打造演艺新体验
        5.2.4 传承红色基因,引领演艺新风尚
    5.3 “互联网+”视野下的产业融合发展开启云南演艺产业新业态
        5.3.1 创新演艺文化企业经营模式,延长演艺文化企业产业链条
        5.3.2 推广乡村演艺产业品牌,短视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5.3.3 新媒体形式下政府助推的乡村文化振兴与演艺发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1.3 本文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本文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理论解析
    2.1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概念解读
        2.1.1 民族与民族精神
        2.1.2 自信与民族自信
        2.1.3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
    2.2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理论指导
        2.2.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
        2.2.3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2.3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方法论基础
        2.3.1 以唯物史观解析当代中国民族自信
        2.3.2 以辩证法解析当代中国民族自信
        2.3.3 以实践论解析当代中国民族自信
第3章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历史考察
    3.1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历史演变
        3.1.1 辉煌历史与民族自信的形成
        3.1.2 近代抗争与民族自信的觉醒
        3.1.3 建党伟业与民族自信的发展
    3.2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历史特征
        3.2.1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科学逻辑
        3.2.2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价值取向
        3.2.3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实践品质
        3.2.4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生命活力
    3.3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历史经验
        3.3.1 党的领导
        3.3.2 独立自主
        3.3.3 改革开放
        3.3.4 和平发展
第4章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内涵意蕴
    4.1 理想自信是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方向引领
        4.1.1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1.3 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4.2 “四个自信”是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核心内容
        4.2.1 道路自信
        4.2.2 理论自信
        4.2.3 制度自信
        4.2.4 文化自信
    4.3 主体自信是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内在力量
        4.3.1 对党的自信
        4.3.2 对人民的自信
        4.3.3 对青年的自信
第5章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现实挑战
    5.1 全球化的挑战
        5.1.1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5.1.2 世界多极化的挑战
        5.1.3 文化多样化的挑战
        5.1.4 国际政治民主化的挑战
    5.2 社会转型的挑战
        5.2.1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挑战
        5.2.2 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的挑战
        5.2.3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挑战
    5.3 社会思潮的挑战
        5.3.1 新自由主义的挑战
        5.3.2 民主社会主义的挑战
        5.3.3 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
        5.3.4 民族主义的挑战
第6章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构建路径
    6.1 构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物质基础
        6.1.1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6.1.2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1.3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6.2 构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思想共识
        6.2.1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6.2.2 强化历史教育
        6.2.3 强化国情教育
        6.2.4 强化理论教育
    6.3 构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实践动力
        6.3.1 矢志艰苦奋斗
        6.3.2 牢记实干兴邦
        6.3.3 凝聚中国力量
    6.4 构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国际影响
        6.4.1 探索全新发展模式
        6.4.2 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6.4.3 充实国际话语体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4)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背景与挑战
        1.2.1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时代背景
        1.2.2 我国大学科技园面临的历史挑战
    1.3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大学科技园规划发展的研究
        1.3.2 国内大学科技园规划发展的研究
    1.4 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4.1 基本理论依据
        1.4.2 本文研究的立场、目标和方法
    1.5 本文研究的框架
    1.6 研究视角和范围
        1.6.1 大学科技园研究的角度
        1.6.2 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研究范围的划定
第二章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及相关理论概述
    2.1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概述
        2.1.1 大学科技园及其相关概念综述
        2.1.2 大学科技园区在世界范围的发展概况
        2.1.3 我国大学科技园及相关园区的发展概况
        2.1.4 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政策的理论基础
    2.2 大学科技园区的演变历程
        2.2.1 园区规划的初始阶段
        2.2.2 园区的规划发展
        2.2.3 科学城的规划及其发展
        2.2.4 科学园区、科学工业园区的规划
        2.2.5 高科技产业带(High-Tech Zones)和高技术城(Technopolis)的发展
    2.3 我国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实践的发展
        2.3.1 园区的区位分布
        2.3.2 空间规划的类型和特征
        2.3.3 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与设计
第三章 大学科技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联
    3.1 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趋向—“知识城市”
        3.1.1 “知识城市”的内涵
        3.1.2 “知识城市”的特征
        3.1.3 全球“知识城市”的范式
    3.2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关联
        3.2.1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创新关联
        3.2.2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产业关联
        3.2.3 大学科技园区与“知识城市”的区位关联
    3.3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规划的关联
        3.3.1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规划
        3.3.2 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模式与城市规划策略的关联
    3.4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3.4.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3.4.2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3.4.3 大学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3.5 小结
第四章 大学科技园区的布局与研发创新建筑空间研究—整合协同策略
    4.1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特征分析
        4.1.1 创新活动特征
        4.1.2 产业行为划分及特点
        4.1.3 大学科技园区及其建筑的结构组织特征
    4.2 整合协同的设计策略
        4.2.1 人类聚居学的系统观
        4.2.2 整合协同设计策略
    4.3 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和研发建筑设计
        4.3.1 大学科技园区的布局与规划
        4.3.2 研发创新建筑设计类型和设计原则
        4.3.3 创新建筑的空间构建
    4.4 小结
第五章 南京—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
    5.1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
        5.1.1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发展
        5.1.2 经济全球化的环境影响
        5.1.3 “特区化”政策
        5.1.4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布局
    5.2 “科技地产”的误区
        5.2.1 大学科技园区相关地产开发竞争
        5.2.2 城市发展中的趋同化竞争
        5.2.3 科技园区内建设扩张
    5.3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发展
        5.3.1 南京城市的定位发展
        5.3.2 城市空间规划进程
        5.3.3 城市空间布局的整体发展观
        5.3.4 园区空间规划建设
        5.3.5 城市设计的认识
        5.3.6 建筑设计的困惑
    5.4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创新环境的形成与转变
        5.4.1 创新环境的基础条件
        5.4.2 南京创新环境的思考
    5.5 小结
第六章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与“知识城市”空间发展的构想
    6.1 南京总体规划
        6.1.1 总体目标
        6.1.2 城市总体规划的意义
    6.2 多种空间发展模式的启示
        6.2.1 多种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
        6.2.2 发展模式的选择
        6.2.3 空间发展模式的启示
    6.3 南京的创新空间规划与大学科技园区发展
        6.3.1 大学与城市的联动发展机制
        6.3.2 城市空间规划与大学科技园区发展
        6.3.3 构建富有活力的人居科研环境
    6.4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实践案例
        6.4.1 旧城区的城市更新—中航科技城
        6.4.2 城市副中心仙林大学城——徐庄软件园规划调整
        6.4.3 新城区发展——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现实意义
    7.2 主要工作
    7.3 主要观点
    7.4 主要创新点
    7.5 思考和启示——发展趋势
    7.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5)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青田的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
    第一节 青田自然环境的区域特征
        一、 平原面积狭小,低山丘陵广布,呈“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貌
        二、 耕地面积小而土质贫,物产种类多而产量少,环境承载力弱
        三、 灾荒频仍,自救能力差,人类生存困难
    第二节 青田的人文社会环境
        一、 特有物产引导下的精湛石雕工艺
        二、 山地、海洋因素影响下的重商文化
        三、 悠久的迁移传统和便利航运交通作用下的移民意识
        四、 浓厚地域文化熏陶下的县人性格
    小结
第二章 出国谋生的基本状况
    第一节 青田人出国谋生的基本方式
        一、 华工应招出国
        二、 自由出国
    第二节 青田人出国谋生的基本路径和途径
        一、 青田人出国谋生的基本路径
        二、 青田人出国谋生的基本途径
    第三节 青田人在海外的分布及特点
        一、 青田人在海外的分布
        二、 青田华侨在海外分布的特点
    小结
第三章 出国谋生的群体结构状况
    第一节 青田华侨的性别与年龄结构
        一、 青田华侨的性别结构
        二、 青田华侨的年龄结构
    第二节 青田华侨的知识结构
        一、 青田华侨的文化程度
        二、 青田华侨以专业技能为代表的综合素质
    第三节 青田华侨的职业结构
        一、 民国时期全国华侨的整体职业状况
        二、 民国时期青田华侨出国前的职业状况
        三、 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的海外职业状况
    小结
第四章 青田华侨的经济活动
    第一节 青田石雕与赛会经济
        一、 青田石雕与其国内的商品化
        二、 青田石雕商品化的国外初步延伸
        三、 赛会经济—青田石雕在国外的进一步商品化
    第二节 拎卖与做工的苦力型经济
        一、 独具特色的青田“拎卖业”
        二、 艰苦的苦力型务工
    第三节 华侨经济的多元化
        一、 青田华侨商业贸易的多元化
        二、 青田华侨服务业形式的多元化
        三、 青田华侨中餐馆的异军突起
        四、 工厂加工行业的崭露头角
    小结
第五章 青田华侨的物质生活
    第一节 青田华侨的收入与衣食消费
        一、 青田华侨的收入情况
        二、 青田华侨的支出、消费情况
    第二节 艰苦的居住环境
        一、 行商小贩的居住条件
        二、 青田华工的居住条件
        三、 青田海员的居住条件
    小结
第六章 青田华侨的精神及婚姻生活
    第一节 青田华侨的精神生活
        一、 以侨团为平台的精神娱乐活动
        二、 侨团以外青田华侨的精神娱乐生活
        三、 青田华侨精神生活的特点
    第二节 青田华侨的婚姻生活
        一、 青田华侨的本土婚姻生活
        二、 青田华侨的异国婚姻生活
        三、 青田华侨婚姻生活的评述
    小结
第七章 青田华侨的社会存在
    第一节 青田华侨的群体存在
        一、 青田华侨的单身流浪生活
        二、 青田华侨的群体聚居生活
    第二节 边缘化的侨居国社会存在
        一、 侨居国政治、经济因素制约着青田华侨的生存空间
        二、 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的巨大反差阻碍着青田人融入欧洲社会
        三、 青田华侨自身素质也限制了对欧洲社会的融入
        四、 良性互动的萌芽
    第三节 侨乡情结与国家意识
        一、 连锁出国与侨乡的形成
        二、 衣锦还乡与侨乡消费
        三、 特殊时代下国家意识的升华
    小结
第八章 青田华侨参加的海外社团组织
    第一节 海外社团组织产生的原因及类型
        一、 海外社团组织产生的原因
        二、 海外社团组织的类型
    第二节 青田华侨的海外社团组织概况
        一、 九一八事变前青田华侨的社团组织
        二、 抗日战争时期青田华侨的社团组织
        三、 抗日战争结束后青田华侨的社团组织
        四、 海外社团组织的社会功用与价值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中国电视的数字化生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数字化成为广电产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第一节 电视数字化的分类
        一 电视数字化的概念
        二 电视数字化的分类
    第二节 电视数字化改变生活
        一 深化互联网影响
        二 深化电信网影响
        三 深化广电网影响
        四 加速改变全球传播秩序
        五 产业链经济的造富影响
    第三节 电视数字化产业链构成与平台业务形态
        一 产业链构成
        1 内容提供商
        2 节目集成平台
        3 传输平台
        4 服务平台
        5 监管平台
        6 系统提供商
        7 最终用户
        二 平台业务形态
        1 基本业务
        2 增值业务
        3 扩展业务
    第四节 电视数字化优势与未来
        一 电视数字化的优势
        二 电视数字化的前景
第二章 中国电视数字化的契机与突破
    第一节 中国电视数字化元年:确定发展切入点
        一 2003年是中国电视数字化元年
        二 中国电视数字化元年厘清基础数字化概念
    第二节 以有线作为电视数字化的切入点
        一 有线数字电视现状:突破与困局同样明显
        二 有线数字电视策略:内容与服务齐头并进
        三 有线数字电视发展:技术与市场核心并重
        四 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奇迹与挫折交替前行
    第三节 有线电视数字化运营个案分析
        一 青岛模式
        二 佛山经验
        三 杭州做法
第三章 中国电视数字化的前景:是协同发展还是激烈竞争
    第一节 中国电视数字化发展年:平衡业务关系
        一 中国电视数字化发展年是2004年
        二 中国电视数字化发展年确认转换模式
    第二节 地面与卫星数字电视依靠政策各有发展
        一 直播星力推数字化产业
        二 地面数字电视迎来春天
        三 车载移动电视固定商业模式
    第三节 有线、地面、卫星数字电视的关系定位
        一 有线数字电视与卫星数字电视的竞争
        二 有线数字电视与地面数字电视的补充
        三 卫星数字电视与地面数字电视的和谐
第四章 中国电视数字化生存的商业模式
    第一节 中国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年:手段得到共识
        一 中国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年是2005年
        二 中国电视数字化转换年全面奠定发展基础
    第二节 付费电视是我国广电业数字化发展的方向
        一 付费电视发展现状
        二 付费电视发展策略
        三 付费电视政策演变
    第三节 付费电视运营个案分析
        一 CCTV证券资讯频道
        二 天盛欧洲足球频道
    第四节 付费电视直面I PTV竞争
        一 IPTV在竞争中发展中国电视数字化
        二 IPTV发展策略运营个案分析
        三 电视数字化确定标准后赢得竞争优势
第五章 中国电视数字化生存的高端应用
    第一节 奥运契机推动高端应用进入寻常百姓家
        一 中国电视数字化转折点在2008年
        二 中国电视数字化带动大规模高清应用
    第二节 高清是电视数字化生存的必然趋势
        一 高清电视发展现状
        二 高清电视发展契机
        三 高清电视发展思考
    第三节 高清电视运营个案分析
        一 央视"高清影视"
        二 文广"新视觉"、中影"高清电影"
第六章 中国电视数字化生存的多元发展布局
    第一节 中国电视数字化的下一个方向
        一 中国电视数字化完成基本目标
        二 中国电视数字化进入新阶段
    第二节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带来数字化多元发展
        一 在广播电视网络开展NGB的条件已具备
        二 NGB重B(广播)而非N(网络)
        三 NGB多家试点树立信心
    第三节 CMMB,最"睛彩"的NGB业务应用
        一 CMMB发展现状
        二 CMMB发展思考
第七章 三网融合促成电视数字化从量变到质变
    第一节 中国电视数字化全面推广奠定三网融合基础
        一 中国电视数字化全面推广年是2007年
        二 中国电视数字化全面推广年使用户满意度大幅提升
    第二节 三网融合大趋势高于一切部门利益
    第三节 双向进入,广电先行
    第四节 我国电视数字化发展进入高速期
第八章 全球电视数字化概况与经验分析
    第一节 全球电视数字化发展状况
        一 数字化发展核心
        二 欧洲数字电视发展状况
        三 亚太数字电视发展状况
    第二节 英国数字电视发展分析
        一 政府与数字电视
        二 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三 数字电视平台、观众与服务
        四 数字电视发展困惑
    第三节 国外数字电视发展启示
        一 产业发展启示
        二 商业运营启示
        三 经验理念启示
第九章 面向未来的中国电视数字化生存要素
    第一节 影响我国电视数字化发展的六要素
        一 政策及标准要素
        二 运营及竞争要素
        三 内容及生产要素
        四 资金及产业链要素
        五 网络整合及技术要素
        六 统筹布局与激烈竞争
    第二节 我国电视数字化发展在于拓展增值业务
        一 如期实现时间表目标
        二 拓展增值业务成为增长点
    第三节 我国电视数字化生存发展链条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7)宁波市旅游目的地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 旅游目的地
        1.1.2 旅游目的地结构
        1.1.3 空间范围界定
    1.2 研究综述
        1.2.1 工具理论概述
        1.2.2 国内外部分研究情况
        1.2.3 综合评价
    1.3 研究方法及组织
第二章 宁波市旅游目的地结构优化的背景条件
    2.1 宁波市旅游目的地发展的背景条件
        2.1.1 区位条件
        2.1.2 交通条件
        2.1.3 资源条件
        2.1.4 客源来源
        2.1.5 旅游经济
    2.2 研究切入的背景条件
        2.2.1 区域产业调整背景
        2.2.2 重大交通工程的建设
        2.2.3 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推进
        2.2.4 区域旅游重大事件的影响
        2.2.5 旅游方式的转变
第三章 宁波市旅游目的地结构优化的目标分析
    3.1 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分析
    3.2 目标选择的要素分析
        3.2.1 旅游资源利用价值取向
        3.2.2 旅游受惠群体的平衡
    3.3 结构优化的目标选择
第四章 宁波市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优化
    4.1 空间结构分析
        4.1.2 旅游接待体系
        4.1.2 旅游交通格局
        4.1.3 旅游吸引物的空间布局
    4.2 空间结构的问题
        4.2.1 旅游服务的空间竞争问题
        4.2.2 旅游区规模体系不完善
        4.2.3 吸引力与城市化方向的空间背离
    4.3 空间结构优化的策略取向
        4.3.1 与交通建设相适应策略
        4.3.2 服务相对集中化策略
        4.3.3 重点特色旅游区规模化策略
        4.3.4 区域竞争合作策略
第五章 宁波市旅游目的地的产品结构优化
    5.1 产品结构的现状分析
    5.2 产品结构的问题
        5.2.1 传统产品的创新问题
        5.2.2 与形象的统一性问题
        5.2.3 产品的同质竞争问题
    5.3 产品结构优化的策略取向
        5.3.1 旅游主题拓展策略
        5.3.2 发挥比较优势策略
        5.3.3 形象—产品适应策略
        5.3.4 多行业协作策略
第六章 空间结构与产品结构的耦合
    6.1 耦合的自然性
    6.2 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策略
    6.3 宁波市旅游目的地总体布局构想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的意义
    7.2 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8)房地产投资环境与企业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房地产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1.1 房地产投资概述
    1.2 房地产现状分析
    1.3 上海市房地产业发展与现状分析
第二章 房地产供求关系与周期性分析
    2.1 房地产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2.2 房地产泡沫的经济学分析
    2.3 房地产业周期的形成
    2.4 房地产供求关系与房地产周期波动
    2.5 未来展望
第三章 影响房地产投资的因素
    3.1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关系
    3.2 政府在房地产行业中的作用
    3.3 房地产价格宏观调控传导渠道及效应
第四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对策与建议
    4.1 对形势的分析与掌握
    4.2 调控下的企业变化特征
    4.3 房地产开发企业战略及发展方向
    4.4 提高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开发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9)论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调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的意义
        1.1 理论意义—对城市规划实施理论的充实
        1.2 实践意义—是指导旧住区和谐更新的基础
    2. 基本概念
        2.1 旧住区、更新与旧住区更新
        2.1.1 旧住区
        2.1.2 更新
        2.1.3 旧住区更新
        2.1.4 旧住区更新、旧区改造与城市再开发
        2.2 和谐、机制与调谐机制
        2.2.1 和谐
        2.2.2 机制
        2.2.3 调谐机制
        2.2.4 机制、机理、制度与体制
    3. 论述主线
        3.1 旧住区更新机制的经验借鉴与历史演进
        3.2 旧住区更新机制的主要特点与现实困境
        3.3 旧住区更新改造的内在关系与互动机理
        3.4 建构中心城旧住区更新改造的调谐机制
    4. 创新点
        4.1 对中心城区规划实施的内在机理的研究
        4.2 对建立健全更新项目社会评价机制的研究
        4.3 对继续完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机制的研究
        4.4 对建立旧区更新—住房市场—住房保障联动机制的研究
        4.5 提出构建旧住区更新调谐机制的基本理念
    5. 研究方法
        5.1 基础理论研究与典型实证研究相结合
        5.2 综合研究和重点研究相结合
    6. 研究基础
        6.1 学科基础
        6.1.1 从城市社会学和历史人文的角度研究旧住区更新的社会运行机制
        6.1.2 从城市经济学和土地利用开发角度研究旧住区更新的房地产市场机制
        6.1.3 从城市治理和法律角度研究旧住区更新的政策演进和实施机制
        6.1.4 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角度研究旧住区用地功能、空间结构和人口布局的演进机制
        6.2 文献综述
        6.2.1 政策文献
        6.2.2 史志文献
        6.2.3 研究文献
        6.2.4 其它文献
第二章 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新特点、新问题
    1. 新形势下旧住区更新的主要特点
        1.1 变化与调控
        1.2 消长与制衡
        1.2.1 日益壮大的市场力量
        1.2.2 强势的政府行为和政策干预
        1.2.3 日渐兴起的社会力量
        1.3 分化与整合
        1.3.1 分化
        1.3.2 整合
        1.4 困境与博弈
        1.4.1 博弈加剧
        1.4.2 两难困境
        1.4.3 目标悖论
    2. 新形势下旧住区更新的主要问题
        2.1 拆迁矛盾—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拆迁中的利益冲突
        2.2 项目决策—封闭的审批导致城市规划实施的困难
        2.3 土地运作—市场机制的建立还处于初级阶段
        2.4 拆迁安置—住房市场和公共住房均存在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2.4.1 关于拆迁安置型住房的供求分析
        2.4.2 近阶段拆迁安置型住房需求的总量分析
        2.4.3 近阶段拆迁安置型住房需求的趋势分析
        2.4.4 中低价普通商品住房出现结构性短缺(主要针对货币化补偿的动迁居民)
        2.5 拆迁补偿—拆迁补偿标准存在失控危险
        2.5.1 市场评估时点标准
        2.5.2 最低补偿单价标准
        2.5.3 配套房源定价标准
        2.6 中心城旧住区的居住短缺和居住差异现象
        2.6.1 住房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2.6.2 差异化程度日益显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住区更新的经验借鉴与历史演进
    1. 国内外旧住区更新的经验借鉴
        1.1 国内外城市更新运作机制
        1.1.1 英国城市更新运作机制
        1.1.2 美国城市更新运作机制
        1.1.3 香港旧区更新运作机制
        1.1.4 成都危旧房改造运作机制
        1.2 国内外城市旧区土地征用机制
        1.3 国内外城市更新主导力量(机构)
        1.3.1 政府机构主导
        1.3.2 第三部门主导
        1.3.3 公营企业主导
        1.3.4 私营企业主导
        1.3.5 建筑师和原住居民主导
        1.4 发达国家(地区)城市更新方式的演进
        1.4.1 清除贫民窟重建(重建性开发)
        1.4.2 改善整治旧住宅(整治性开发)
        1.4.3 保护利用历史建筑(维护性开发)
        1.5 发达国家(地区)在旧住区更新中的力量变化
        1.5.1 政府从直接介入旧住区更新,向间接引导城市综合发展转变
        1.5.2 私人投资占主导地位,是最活跃的旧住区更新力量
        1.5.3 社区规划和社区建筑运动的兴起
        1.6 发达国家(地区)在旧住区更新中的主要措施
        1.6.1 在旧住区更新的法律法规方面
        1.6.2 在旧住区更新的计划方面
        1.6.3 在重点更新区的设置方面
        1.6.4 在旧住区更新有关基金、津贴的设置和运用方面
        1.6.5 在旧区更新主导机构的设置方面
        1.7 发达国家(地区)旧住区更新的启示
        1.7.1 现代城市更新要致力于实现从单一目标向多维目标的转变
        1.7.2 现代城市更新有赖于建立一个真正有效的城市更新管制模式
        1.7.3 现代城市更新要形成系统的多目标的战略规划和行动纲领
    2. 上海市中心城旧住区更新机制的历史演进
        2.1 上海市中心城旧住区形成的历史
        2.1.1 解放前
        2.1.2 解放后至1998年
        2.2 上海市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总体演进
        2.2.1 50年代:从重点建设、一般维持,到新区建设、旧区改造
        2.2.2 60年代:发动群众、国家扶持,技术改替、合理利用
        2.2.3 文革时期:从零星翻建、总体停滞,到加强新建,旧改缓慢
        2.2.4 80年代:突出重点、成片改造,旧房利用、成套改造
        2.2.5 90年代:优惠政策、改造危棚简,逐步疏解、改善居住
        2.2.6 21世纪初: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市民参与、有偿改善
        2.3 上海市中心城旧住区更新方式的演进
        2.3.1 上海市中心城旧住区的更新方式
        2.3.2 上海旧住区更新的经验与教训
        2.4 上海市中心城旧住区更新机制演进的历史分析
        2.4.1 旧住区更新主导力量的演进分析
        2.4.2 旧住区更新组织机制的演进分析
        2.4.3 旧住区更新人口流动机制的演进分析
        2.4.4 旧住区更新优惠政策体系的演进分析
        2.4.5 旧住区更新居民拆迁补偿安置机制的演进分析
        2.4.6 旧住区更新项目资金、房源平衡的几种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旧住区更新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理
    1. 旧住区更新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
        1.1 旧住区更新的重要性
        1.1.1 关系全局
        1.1.2 影响长远
        1.2 上海旧住区更新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理—以卢湾区为例
        1.2.1 旧住区更新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1.2.2 旧住区更新与经济发展的互动
        1.2.3 旧住区更新与城市规划的互动
        1.3 双刃剑:旧区更新对城市发展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2. 旧住区更新利益主体的互动机理
        2.1 各实施主体在旧住区更新中的价值取向
        2.1.1 地方政府的立场
        2.1.2 开发商的价值取向
        2.1.3 原住居民的态度
        2.1.4 其他
        2.2 各实施主体之间的互动机理
        2.2.1 地方政府、开发商和原住居民之间的互动
        2.2.2 动迁实施单位与地方政府、开发商、原住居民之间的互动
    3. 旧住区更新拆迁补偿安置的内在机理
        3.1 旧住区更新居民动迁的驱动机制分析
        3.1.1 马斯诺的动机-需要层次理论
        3.1.2 动迁驱动的机理
        3.2 市场经济条件下旧住区更新拆迁当事人的博弈
        3.2.1 经济人思想
        3.2.2 拆迁补偿安置中的博弈
        3.3 旧住区更新拆迁补偿安置中的几个重要关系
        3.3.1 在价值取向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3.3.2 在工作方式上—科学理性与自由裁量
        3.3.3 在运作机制上—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
        3.4 关于补偿安置的标准—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从源头上消除拆迁矛盾
        3.4.1 拆迁补偿安置标准建立的几种可能方式
        3.4.2 关于补偿安置标准的思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构建旧住区更新调谐机制的理念、内涵与着力点
    1. 构建旧住区更新调谐机制的基本理念
        1.1 人文关怀
        1.2 公平正义
        1.3 多元和合
        1.4 公众参与
        1.5 科学发展
        1.6 内发自为
        1.6.1 现代城市规划要进一步探索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由内而外,内外兼修
        1.6.2 现代城市规划要为城市发展留点空间和余地,有所作为,也有所不为
    2. 社会调谐机制的基本内涵
        2.1 利益引导机制
        2.2 利益约束机制
        2.3 利益调节机制
        2.4 利益补偿机制
        2.5 利益表达机制
        2.6 社会组织机制
    3. 构建旧住区更新调谐机制的着力点
        3.1 控制节奏
        3.2 创新机制
        3.3 调控市场
        3.4 完善政策
        3.5 调整角色
        3.6 协调各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构建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调谐机制
    1. 建立面向公众的旧住区更新项目社会评价机制
        1.1 现有旧住区更新项目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1.2 不同领域对旧住区更新改造项目的评价
        1.2.1 开发商的评价
        1.2.2 政府的评价
        1.2.3 居民的评价
        1.2.4 规划设计师的评价
        1.3 旧住区更新项目评价的内容和形式
        1.3.1 评价的主要内容
        1.3.2 社会评价的几个形式
        1.4 建立面向公众的旧住区更新项目社会评价机制的必要性
        1.4.1 是建立健全公共政策形成机制的需要
        1.4.2 是建立健全利益的社会表达机制的需要
        1.5 旧住区更新项目社会评价的主要特点
        1.5.1 社会评价的差异性和主观性
        1.5.2 社会评价的阶段性和时效性
        1.5.3 社会评价的程序性和严肃性
        1.6 结合公共决策的程序开展面向公众的社会评价机制
        1.6.1 现有的社会评价
        1.6.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社会评价
        1.7 通过社会评价机制实现“无可指责”的旧住区更新
        1.7.1 从居民角度—变“要我搬”为“我要搬”
        1.7.2 从开发商角度—变“我要开发”为“要我改造”
        1.7.3 从政府角度—变“请商”为“社会选商”
        1.7.4 减少社会矛盾—从事后化解到事前参与
        1.7.5 政府价值观和工作取向—从“向商”到“居间”
        1.7.6 完善决策制度—从公示到听证
        1.8 倡导以社区为载体的旧住房自组织改建
        1.8.1 自组织理论的概念、特征与作用机制
        1.8.2 倡导旧住房自组织改建的立论根据
        1.8.3 倡导旧住房自组织改建的相关背景情况
        1.8.4 社会民间力量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表现
        1.8.5 倡导以社区为载体的旧住房自组织改建
        本节小结
    2. 创新旧住区更新的土地利用运作机制
        2.1 国外(地区)旧住区更新土地征用机制
        2.1.1 土地征用权的设立
        2.1.2 土地征用的主要特点
        2.1.3 土地征用的必要条件—公共利益
        2.1.4 简述美国、英国和香港的土地征用机制
        2.1.5 简述美国、香港土地征用的发展趋势和主要问题
        2.2 我国土地征用范围的界定
        2.3 土地利用运作机制的模式分析
        2.3.1 土地运作模式
        2.3.2 根据土地运作制度设计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2.3.3 以土地运作的行为重点进行划分
        2.4 关于土地使用权补偿标准的争论
        2.4.1 关于土地使用权补偿问题
        2.4.2 国有土地收益的分享
        2.4.3 关于房地产价格形成体系
        2.5 关于成都土地运作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2.5.1 授权业主制的概念
        2.5.2 成都授权业主制的具体做法
        2.5.3 授权业主制在主体、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上的特殊性
        2.5.4 净地出让是授权业主制的基本原则
        2.5.5 授权业主制是社会正义的基本保证
        2.5.6 实例分析—成都市与文里片区再开发个案
        2.6 对上海转变旧区更新土地运作机制的思考
        2.6.1 借鉴成都经验加快土地供应机制转轨步伐
        2.6.2 旧区改造地块动迁及土地成本估算(示意)
        2.6.3 关于旧区改造地块中房价成本的估算(示意)
        本节小结
    3. 完善旧住区更新的拆迁补偿安置机制
        3.1 拆迁补偿安置的基本原则
        3.1.1 市场化原则
        3.1.2 扶贫济困原则
        3.1.3 三“公”原则
        3.1.4 和谐均衡原则
        3.2 完善、创新拆迁补偿安置机制
        3.2.1 从无为到激励—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3.2.2 从经验到核定—约束拆迁成本无序上涨的手段
        3.2.3 从封闭到开放—倡导拆迁补偿安置标准的听证制度
        3.2.4 从捆绑到分开—拆迁资金使用中的一道屏障
        3.2.5 从原始到先进—拆迁管理软件的作用
        3.2.6 从包干到实报实销—市场化原则指导下的务实体制
        3.2.7 从指定到优选—完善公开招标和选举制度
        3.2.8 从放任到监管—规范拆迁队伍和行为的必要手段
        3.2.9 从越位、错位和缺位到“居间”—政府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3.3 完善房屋拆迁工作机制
        3.3.1 传统房屋拆迁工作机制
        3.3.2 广泛进行社会发动的做法
        3.3.3 拆迁工作五项制度
        3.3.4 公开公平公正的拆迁制度
        3.3.5 房屋拆迁“阳光”政策
        3.4 房屋拆迁矛盾的化解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本节小结
    4. 旧住区更新与住房市场、住房保障的联动机制
        4.1 住房供应体系的结构模型
        4.1.1 住房供应体系结构的相关研究
        4.1.2 当代住房供应方式的政策构成
        4.2 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政策演进
        4.2.1 住房体制改革前后公共住房政策的转变
        4.2.1 当代住房供应政策
        4.3 上海公共住房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分析
        4.3.1 公有住房低租金和租金减免政策
        4.3.2 公有住房出售政策
        4.3.3 廉租住房政策
        4.3.4 中低收入家庭购房贷款贴息政策
        4.3.5 中低收入家庭租赁住房政策
        4.3.6 困难家庭动迁保底政策
        4.3.6 政府资助实施旧住房综合改造政策
        4.3.7 其它政策
        4.4 完善针对拆迁安置的配套商品房源供应体系
        4.4.1 拆迁安置型住房需求
        4.4.2 拆迁安置型住房的供应
        4.4.3 实现拆迁安置型住房需求与供应的联动
        4.4.4 关于住房补贴机制的思考
        本节小结
第七章 结论
    1 旧住区更新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完善旧住区更新机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 构建中心城旧住区更新调谐机制是时代的要求
        3.1 建立面向公众的旧住区更新项目社会评价机制
        3.2 创新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之土地运作机制
        3.3 完善旧住区更新的拆迁补偿安置机制
        3.4 建立旧住区更新与住房市场供应体系、住房保障体系的联动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世博会将给宁波带来几桶金?(论文参考文献)

  • [1]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2]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D]. 汤佳钰. 南昌大学, 2019(02)
  • [3]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研究[D]. 隗金成. 辽宁大学, 2017(02)
  • [4]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D]. 袁玮. 东南大学, 2015(08)
  • [5]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群体研究[D]. 吕涛. 吉林大学, 2013(08)
  • [6]中国电视的数字化生存[D]. 马晓艺.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09)
  • [7]宁波市旅游目的地结构优化研究[D]. 邵祎. 浙江大学, 2006(03)
  • [8]房地产投资环境与企业对策研究[D]. 陆进. 东南大学, 2006(04)
  • [9]论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调谐机制[D]. 万勇. 同济大学, 2006(08)
  • [10]世博会将给宁波带来几桶金?[J]. 新华.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03(01)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