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三峡地区盐分问题探析

一、清代三峡地区的食盐问题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宸[1](2021)在《两淮藩篱:划界行盐与宜昌府地方社会(1735-1911)》文中认为划界行盐是一种通过行政手段划定食盐产销区域的制度。据此,清代宜昌府分属四川、两淮两个盐区,其中改土归流的鹤峰州、长乐县属四川盐区,食川盐,是宜昌府的“川界”;其余州县则属两淮盐区,食淮盐,是宜昌府的“淮界”。川盐较淮盐味美价廉,更符合当地的市场需求,因而不断侵入“淮界”以及湖广其它的淮盐销区,造成严重的“川私”问题。然而,由于淮盐盐课明显高于川盐,清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盐课收入,并未按照市场需求将“淮界”划入四川盐区,而是视之为抵御川盐的前线藩篱,将其留在两淮盐区,“淮界”居民因此不得不食用价昂质劣的淮盐。这种牺牲当地居民利益,且不符合市场导向的政策,使代表国家力量的官员与符合市场需求的川盐,在宜昌府展开了一场缉私与走私的博弈。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后,淮盐无法沿长江上运,清政府只得批准将川盐运往湖广淮盐口岸销售。这一被称为“川盐济楚”的政策打破了划界行盐制度对销区的限制,大量运送川盐的船只得以经停宜昌府,附郭东湖县的转口贸易迅速兴起,社会经济面貌为之一变,为当地的商业化与近代化奠定了基础。然而这种社会经济变革也伴随着缺乏腹地支持、经济结构单一的弊端,不具备现代财经观念的清政府未能对其进行积极调整,为日后宜昌社会经济的畸形发展埋下伏笔。

李小庆[2](2019)在《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文中认为“下河”是指淮扬运河以东、黄海以西、运盐河以北、废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域,在明清行政区划上隶属淮扬二府。明嘉靖中叶以后,下河地区经济整体趋于衰败,同时局部地带却保持着持续性商业繁兴,对此经济现象,学界尚乏系统考察。与以往基于环境、灾伤、漕运、盐业等视角的专题研究只是旁涉下河地区不同,本文以下河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地方社会与民生视角,正面考察该地水利、农业、商业、盐业及百姓生活情状等历史面相,清晰呈现地区经济面貌的具像图景与变迁轨迹,藉以提炼影响下河经济演变的诸种要素,追问形塑该地经济格局的根由。最后以下河为个案,试就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稍作申说。大致结论为:明中叶以来下河水利环境的恶化是国家政策逐步推演实践的结果。明代治黄以保运为先,造成淮河入海通路被侵占,遂使淮扬运道、祖陵与下河地区同罹水患。鉴于祖陵、运道对皇室与国计的特殊意义,下河被迫成为排泄区。清廷虽曾积极救治下河水利,却未能变更下河作为排泄区的角色设定,主要原因在于固守保运通漕政策,而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及有效的统筹管理机制,则进一步削弱了下河水利的治理效能。由于水利环境难以根本改善,灾伤频发,使得作为下河主导产业与经济命脉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阻碍,具体表现在田地大量损毁、耕作效率低下、种植制度与节奏变动引发的产能减损、再投入能力弱化等多个层面。就农业收成评估,晚明多属欠年,清代黄河北徙前欠年亦占据近半光景,下河农业根基被彻底动摇。下河发达的内外交通网络,为商品流通与贸易开展提供了便捷条件,商业得以发展。但其发展也面临着运河商贸波动、商品附加值低、商品生产缺乏稳定性等限制性因素。尤其是生产稳定性的缺乏直接导致了下河商品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的双重萎缩,商业发展只能更多地倚赖交通优势带来的规模性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形成的强劲消费。这不仅导致下河经济与商业活动空间龟缩一隅,也放大了商业发展的潜在风险。下河部分人口、土地资源被规定用作盐业生产,但在国家政策框架下,下河百姓却难以从盐业中获利。无论是“食盐”还是“肩挑背负”政策,皆属蝇头微利;盐商通过善举将部分盐利分润于下河,但却不构成对下河经济的有效“反哺”;下河百姓以及外来人群的勾连贩私,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秩序的稳定。从付出与回报角度考量,盐业并不因下河“所有”而构成天然的优势发展资源。资源对于资源所在地的意义主要取决于国家对资源的利用与分配机制。由明入清,下河百姓承担的赋、役负担皆有所减轻。依托于宽广的水面,以及河工、盐业、漕运释放出来的工作机遇,失地百姓尚有多种谋生途径可供选择,但大多数生活贫苦。国家的蠲赈举措虽能缓解灾伤引发的民生伤害,却无力兜底因政策性致灾造成的民生窘境,亦无法扭转下河整体衰败、贫困的命运。下河士绅曾力图改变地方的生存窘境。在水利方面,他们虽明了致灾缘由并有所申说,但却深知事涉国计,并未对国家泄水行为本身进行强烈抗拒,终难达成整体改善水利的目标。赋税减免的努力成效则基本取决于国家财力是否许可。可见下河士绅面对水利环境恶化及由此引发的地方窘境及衰变命运,实属无能为力。整体而言,环境、国策与地方士绅构成了理解下河经济演变的要素。环境是下河经济演变的基础。该地交通、稻作、盐业等优势皆基于环境生成,这既构成了下河经济演变的底色,也成为国家与下河发生关联的背景条件。下河因运道、盐业与国家经济密切关联,成为国家财赋的核心承载区域,这让下河经济演变在环境禀赋之外,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河因保运政策被迫成为泄水区,农业因之衰败,地区经济失去了自主造血的能力。基于漕运政策带来的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带动了商业的勃兴,但同时泄水也让下河失去了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难以充分利用交通优势构筑起广泛的商品交流,商业繁兴局促一隅。最终,基于国家政策形成的局部商业繁荣与政策性泄水引发的下河农业衰败交织共存,构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两层皮现象。下河被规定为盐业生产提供资源,但却被排斥在盐利分配格局之外,纯然成为盐课提取地。而维护运道及驿递供给则给下河百姓带来了极大负担。另一方面,国家治水形成的间歇性水文环境改善、漕盐运带来的谋生机会以及国家的积极蠲赈举措,则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农业衰败引发的生存危机,社会秩序得以稳定。但国家政策造成的消极恶果与积极成效不可等量齐观,毕竟在国家政策的作用下,下河百姓陷于普遍贫困,地区经济也因此衰败沦落。国家的积极作为只是履行维系地方秩序、保障民生最低生存底线的职责,而非助力地方摆脱贫困状态。下河士绅试图改善地方生存窘态,然收效甚微,根本无力左右该地的经济面貌与发展态势。对明清下河经济而言,国家政策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下河的历史演变,构成了帝制时代基于国家政策与行为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变迁的典型个案。这提示区域经济受制于国家大的经济结构,多扮演国家既定性经济角色,本身并不具备脱离国家而独立演进的能力与途径,所以区域史研究需放置于全国性经济结构中进行审视,充分考量“国家”要素。下河士绅在地方事务中发挥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有限,并未表现出对地方的支配性影响,下河因此绝非“士绅社会”。如此,在对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关系解读时,既不可强行谋求统一的解释模式,也不可将单一区域模式推演、默认成全国模式。至于何为帝制后期地方社会的支配力量,可能还需更多的个案呈现,方能周至论说。

胡天成[3](2016)在《巴族的历史及其图腾崇拜》文中指出近年来,一些地域文化研究专家,推出了一批批研究巴族的巴文化以及巴族后裔土家族的土家文化的成果,将巴文化研究和土家文化研究不断推进。这是我国地域文化研究的大好事,可喜可贺。但据笔者的陋识,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有的专家在研究廪君巴人的历史时,忽略了《世本·氏姓篇》"廪君之先,故出巫蜑"的记载,致使对巴族历史以及巴族的图腾崇拜等的研究出现某种误差。他们过分强调廪君巴人的次生性质的白虎图腾崇拜,而对其原生性质的龙蛇图腾崇拜的研究有所忽略。这在学术上给建立巴文化学和土家文化学带来不利因素,在保护传统的非物质文化实践中,对建立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将造成不良影响。笔者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撰写本文,供学界同仁和政府领导参考。

马昕茁[4](2019)在《巴蜀地区行业会馆—王爷庙建筑特色研究》文中指出巴蜀地区行业会馆作为会馆类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巴蜀地区地域建筑的特性以及会馆类建筑的共性,同时又因所属行业的不同而在建筑文化与空间环境特色上有所差异。王爷庙作为行业会馆的一种重要类型,在清代的巴蜀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其背后的行业组织以船帮组织为主,多为船帮会馆,与川江流域水路运输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王爷庙的兴衰史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巴蜀地区水运事业的兴衰,其建筑文化与空间特色也带有强烈的行业色彩,折射了特定时期内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人文的变迁。本文以巴蜀地区的王爷庙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涵盖巴蜀地区现存的十余处王爷庙以及清代地方志中记载的数十例王爷庙,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的逻辑顺序全面的论述巴蜀地区王爷庙的建筑特色,包括建筑文化与空间环境特色。首先,文章概述巴蜀地区行业会馆演变进程与现存实例,作为研究王爷庙的时代背景;随后从水神祭祀的精神需求以及行业活动对物质空间的需求两方面分别阐述王爷庙的历史成因,总结其形成机制与水运文化以及行业文化的共生关系;第四章将文献资料中记载的王爷庙以及巴蜀地区现存的王爷庙的分布与选址进行整理,绘制图表,分析王爷庙的选址分布与自然要素以及社会经济要素的密切关系,这是宏观层面对于王爷庙建筑空间环境的思考;第五章重点分析王爷庙建筑空间环境特色,即从中观的角度对王爷庙进行建筑本体视角下的分析,内容涵盖王爷庙空间环境的整体布局以及核心空间的营造,重点归纳总结王爷庙独特的山水环境以及滨水空间的多种处理手法;第六章分析王爷庙的建造技艺与装饰特征,总结王爷庙的地域性营建手法。巴蜀地区王爷庙作为以船帮组织为主体的行业会馆,其建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综合受到水运文化、行帮文化、巴蜀地域文化以及外来移民文化的影响,多种文化互相渗透与交融,深刻的影响了王爷庙的形成机制、选址分布、建筑空间、建造技艺甚至是装饰艺术。王爷庙因上述文化的多重影响而呈现出独特的建筑特色,与巴蜀地区内其他行业会馆相区别,可作为研究巴蜀地区行业会馆的一个重要切片。

刘媛[5](2019)在《川黔涪边古盐道民族村落(镇)研究》文中认为涪边古盐道作为川盐入黔的重要交通要道之一,是连接今天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重要古道。在这条盐运古道沿线,分布着土家族、仡佬族、苗族等诸多民族,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民族村落(镇)。涪边古盐道的发展,促进了该地区民族村落(镇)各民族间的相互交往、交流,加速了民族村落(镇)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民族融合。通过对川黔涪边古盐道及沿线民族村落(镇)进行研究,分析涪边古盐道民族村落(镇)经济、社会治理、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探讨涪边古盐道地区民族村落(镇)经济、社会治理、文化等历史发展规律,为涪边古盐道地区民族村落,乃至国家其它地区的民族村落,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启迪。本研究从以下七个方面加以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主要对川黔涪边古盐道的形成与发展、沿线民族村落(镇)的概况等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阐述了川黔涪边古盐道沿线民族村落(镇)的经济发展,主要从民族村落(镇)的经济产业、盐号发展和场镇发展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第四部分以涪边古盐道民族村落(镇)文化发展为内容,通过对民族村落(镇)中各民族的节日文化、宗教信仰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阐述,探讨涪边古盐道民族村落(镇)文化的发展脉络。第五部分论述了涪边古盐道上民族村落(镇)的社会治理,以盐务管理和会馆治理为主要内容,探讨了其对民族村落(镇)发展的影响。第六部分是对川黔涪边古盐道民族村落(镇)发展的思考,指出民族村落(镇)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为结语部分,川黔涪边古盐道的发展带动了沿线地区民族村落(镇)的发展,民族村落(镇)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加强涪边古盐道民族村落(镇)的保护与发展,对促进民族和谐,民族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沈灿[6](2019)在《云南古盐井及其环境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事物之一,其背后却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人类发展史。云南古代地方经济的发展长河中,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盐井作为一种特定的工艺技术下特殊的生产性场所及构筑物,也因之具有了特殊的建构特征,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本论文选取盐井这一特殊的生产性构筑,包含与其配套的储卤池、储卤台、晒盐篷、煮盐灶、烧盐盐锅等建筑与构筑为研究对象,探析与盐井产生有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的行为活动场所环境空间的构成特征,研究盐井生产管理、运输销售对所在聚落空间的影响,对盐井线性空间盐马古道做出阐述,对推动盐井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具有理论参考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把盐井纳入到工业遗产的范围,着眼于盐井的形态与建构特征的研究,同时关注盐的生产工艺技术与环境空间的关系,从盐井本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构筑产所的研究,延伸到盐井的祭祀信仰、管理运输、生产加工等关联性空间,以及盐井聚落、线性空间盐运古道,建立多层次的盐井认知体系。通过实地调研,收集资料,在云南盐井的历史发展演变与现状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选择典型案例深入研究,旨在为地方文化和文物保护研究提供资料,也是未来文化产业建设的核心。

戚文闯[7](2018)在《21世纪以来清代盐业史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清代盐业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方法也更为多样,学科交叉研究十分明显。清代的盐政、盐法、盐商、盐业经济等领域的研究都有所突破和创新,开创了一些新领域、新方向,为后续研究开辟了多种门径;原先研究相对薄弱的灶户制度、食盐运销体制、私盐与辑私、盐法和盐税变化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但也存在重复研究、区域不平衡、有些资料档案有待整理等问题与不足之处。

戚文闯[8](2018)在《21世纪以来清代盐业史研究述评》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清代盐业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方法也更为多样,学科交叉研究十分明显。清代的盐政、盐法、盐商、盐业经济等领域的研究都有所突破和创新,原先研究相对薄弱的灶户制度、食盐运销体制、私盐与缉私问题、盐法和盐税变化等问题也日趋受到重视和关注。但也存在重复研究、区域不平衡、有些问题尚待深入和资料档案有待整理等问题与不足之处。

李俊杰[9](2018)在《沿江约开商埠与近代川鄂省际贸易研究》文中提出清代前期,传统中国国内市场长足发展,区域市场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与此同时,早期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国际市场同中国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鸦片战争以后,殖民主义入侵与早期经济全球化相伴携行,由沿海、沿边、沿江三个方向,逐步渗入中国内地。在长江中上游地区,西方殖民者先后与清政府约开汉口(1858年)、宜昌(1876年)、重庆(1890年)、沙市(1895年)、万县(1902年)五个通商口岸,将长江中上游地区也逐步纳入国际市场的秩序之中,由此对中国腹地的区域市场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自1840年到1937年的97年间,川鄂省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相互叠加、相互影响,前后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1840—1890),四川与湖北的对外贸易开始和省际贸易发生联系,四川对外贸易沿着川鄂省际贸易的渠道进行,带动省际贸易的发展扩大。第二个阶段(1891—1911),随着重庆、沙市、万县的开埠,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不断冲击、替代着传统省际贸易的农副产品,并刺激着川省鸦片产业的繁荣,对川鄂区域市场的发展造成极坏的影响。第三个阶段(1912—1937),欧战时期国内民族工业获得一定发展,并发起了数次抵制洋货运动,国货逐渐实现了对进口洋货的替代,湖北国产机制纱也重新确立其在川省棉纺市场的地位。川鄂省际贸易衰而复兴,形成了反向替代国际贸易并重建区域市场秩序的新趋势,长江中上游区域市场结构重组,区域之间的市场联系不断增强。近代长江中上游五个口岸城市约开商埠后,对外贸易与川鄂省际贸易的交织互动,集中反映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对国内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方面沿江口岸的开辟,加强了中国内地市场之间、中国内地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的经济联系;市场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得以进一步发挥,经济发展水平在经历曲折之后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西方列强在攫取经济特权与海关行政特权的基础上,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破坏了中国国内经济正常发展的轨迹,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郑皓月[10](2018)在《民国时期川盐水运保险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川作为我国最大的井盐产区,盐卤开采历史悠久,川盐除了满足本省需求外还远销周边省区(贵州、湖北、湖南、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四川多山地、丘陵,但水系发达,地理环境的限制使得川盐外运多经由水路运输。水路运输工具通常为木船,因其抗击风浪的能力较差,加之运道沿途滩急水湍,运盐船只覆没,盐斤受损的情况时有发生,往往给盐商带来巨大损失,盐商切盼产生一种能降低盐运风险的风险分摊机制。保险作为能够有效分摊风险的措施之一,在清代由国外传入,最早出现在广州、上海等东部沿海一带,西部地区出现保险业务要晚得多,直到1891年重庆开埠,重庆成为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口岸,外商洋行在经营贸易、仓储、航运业务的同时,为适应洋行的业务需求,也开始办理货物运输保险(尤其是水运保险)、船舶保险。后来一些民族资本见此也蠢蠢欲动,想要从中分一杯羹,但外商保险公司的资金雄厚,又有不平等条约的庇护,清朝末年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民国初年,由于各路军阀混战不断,保险市场百废待兴,直至1926年刘湘主政重庆,政局趋于稳定,保险业才逐渐恢复,外商和民族资本设立的保险组织在重庆逐渐兴起。而川盐银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成立了盐载保险部办理川盐水运保险(又称“盐载保险”)。自1930年“盐载保险”产生,川盐银行盐载保险部一度垄断了川盐水运保险市场,抗战爆发后,众多从沿海地区内迁的保险公司也参与川盐水运保险市场的争夺,一直到1949年,“盐载保险”持续运作了近二十年。重庆解放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西南区分公司虽开办了盐运保险,但由于公路、铁路运输逐渐发展,盐运保险不仅仅只是承保盐运水险,还扩大至驿运险、汽车运输保险、铁路运输险,之后统称为货物运输保险,由木船运输食盐的时代渐渐远去。“盐载保险”能够在民国时期不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持续运作近二十年,各保险组织在办理此项保险业务时一定设计了优良的运作机制,保险组织在规避各类风险时采取的措施也有其值得学习之处。研究这些问题能够为当代保险公司承保内河运输保险时,构建船舶质量标准化体系、完善失事查勘理赔流程、风险规避机制建设有着一定参考借鉴意义。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共五章。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为引言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的阐述,以及对相关研究成果分别陈述和归纳总结。最后提出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即第二章到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第二章阐述了盐载保险产生的历史背景。盐载保险的产生与四川盐业的发展,川盐外销密不可分。而受川盐运销制度的影响,川盐外运主要由运商承担运输责任,负责盐安全运达销岸。由于川盐的运输方式多采用木船通过水路运输,受运输途中风险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使得运商需要分摊风险的机制,而原有的避险减损的措施并不足以满足盐商的需求。因此,盐载保险的产生,是由市场需求所推动的。第三章就盐载保险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本章选取材料以川盐银行盐载保险部为主,另补充部分其他承保“盐载保险”的保险组织的材料。首先介绍了盐载保险部的组织架构;接着对保单制式进行简要的分析;随后以盐载保险部为主,结合其他盐载保险承保商情况,梳理盐载保险的定价机制,分析了盐载保险的承保机制。通过分析,得出盐载保险设计合理、灵活调整的运作机制是保障盐载保险能够顺利运作的基础。第四章就保险组织承保盐载保险面临哪些风险及如何规避进行了分析。本文将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分为两类,即“自然风险”(运盐过程中盐船因自然因素造成)和“人为风险”(因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所造成)。针对自然风险的防范,将其分为“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置”。人为风险是因为市场中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盐载保险市场中存在保险承保方、盐商、船户三方利益主体,保险公司和盐商间签订保险合约,盐商和船户间订立委托——代理协议,因此保险承保方作为最大的信息劣势方,承受来自投保方盐商的风险,以及由盐号通过购买盐载保险而转嫁给保险承保方的风险。本章结合川盐银行盐载保险部档案中的案例,阐述了人为风险的具体体现形式,并就保险公司采取的降低“事前”逆向选择,规避“事后”道德风险的措施作了具体分析,认为保险公司的风险防范措施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规避风险。第三部分即第五章,是本文的结尾部分。本章首先分析了民国末年盐载保险.衰落的原因,随后给出了对盐载保险的几点认识:第一,市场需求催生了盐载保险,盐载保险的产生为川盐水运提供了风险规避的手段,有利于川盐水运的发展。第二,盐载保险运作机制设计得当是盐载保险能够顺利运作的重要保障。第三,盐载保险查勘流程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措施,对现代内河运输保险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当然,盐载保险机制尚存在许多值得进一步完善的方面:如第三方查证存在缺陷、保险公司拖延支付赔款、未严格执行保险合约等。

二、清代三峡地区的食盐问题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代三峡地区的食盐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两淮藩篱:划界行盐与宜昌府地方社会(1735-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1.制度史层面的意义
        2.社会史层面的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1.宜昌盐史研究
        2.宜昌社会史研究
    三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川盐济楚”前的宜昌地方社会
    第一节 行政沿革与自然地理
    第二节 农业
    第三节 商业
    第四节 风俗
    小结
第二章 划界行盐与宜昌府的“淮界”“川界”
    第一节 两淮盐区与宜昌府“淮界”
        一 宜昌府“淮界”在淮南盐区中的位置
        二 宜昌府“淮界”的食盐运销制度——“纲法”
    第二节 四川盐区与宜昌府“川界”
        一 本省计岸与黔滇边岸的建立
        二 宜昌府“川界”的形成与其中的督催、经征问题
        三 宜昌府“川界”的产地分配问题
    第三节 宜昌府川淮二界中的市场与国家
        一 宜昌府川淮二界中的市场化倾向
        二 宜昌府川淮二界中的国家考量
    小结
第三章 宜昌府的川盐贸易与商业发展
    第一节 川私流通与政府缉私——兼谈清代私盐分类问题
        一 民人走私与政府应对
        二 藉官走私与政府应对
    第二节 “川盐济楚”及其背后的政治博弈
        一 “川盐济楚”的实行
        二 政府内部的楚岸之争
    第三节 “川盐济楚”后宜昌府的经济与社会变革
    小结
结语
    1.自然与政治共同作用下的宜昌府地方社会
    2.各方力量博弈下的划界行盐制度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 研究时段与“下河”概念界说
    三 研究现状综述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
    五 文献系统
第一章 晚明下河地区的经济转衰
    一 明中叶以前下河发展的优、劣势——基于环境的考察
    二 下河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及缘由
        (一)明中前期的经济恢复
        (二)下河地区的衰败:时间节点及原因
    三 晚明下河水害的生成机制
    小结
第二章 国计与民生:清代下河水利问题的延续与治理
    一 明末清初下河水利失治
    二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年间
    三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乾隆至嘉道年间
    四 国策、财力与管理机制:下河水利治理成效的影响因素
    余论
第三章 难尽地力:水利“不治”、灾伤与下河农业根底的损毁
    一 清代下河灾伤的数理统计及分析
    二 灾伤与下河农业生产
        (一)耕地面积与使用率
        (二)农业生产与投入
    三 下河农业收成评估
    小结
第四章 交通、商业发展与下河经济
    一 发达的内外交通条件
        (一)下河内部的水陆交通网络
        (二)下河的对外交通线路
    二 下河地区的商品生产与流通
        (一)商品生产与售卖
        (二)下河商品的集散模式
    三 基于杂税、市镇看下河地区的商业发展
        (一)杂税税额变动
        (二)市镇的数理统计及解读
    四 下河商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一)运河贸易本身受到诸多限制
        (二)下河商品的低附加值
        (三)农业收获量的起伏不定
    小结
第五章 蝇头微利:盐业与下河社会
    一 灶户与荡地的管控
        (一)灶户的佥派与管控
        (二)荡地的管控
    二 地方的盐利分配(上):二府食盐
        (一)明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二)清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三 地方的盐利分配(下):肩挑背负
    四 盐商资本的使用与地方社会
        (一)资金使用项目与地域空间分布
        (二)对商人捐输报效行为的解读
    五 私盐贩卖与地方秩序
    小结
第六章 下河百姓的赋役负担及生存状态
    一 折银、雇募与劳役负担
        (一)运河维护
        (二)驿站负担
    二 晚明以来下河百姓的赋税负担
        (一)晚明下河赋税沉重
        (二)清代田赋加增与蠲免的常态化
    三 下河百姓的谋生途径与生存境遇
    四 灾伤下的民生惨状
        (一)人口死亡、买卖与流徙
        (二)灾荒赈济与百姓生活
    小结
第七章 下河士绅改变生存窘态的努力及成效
    一 改善水利环境的主张与实践
        (一)减轻上游来水的努力
        (二)排泄来水:下河水网与海口的开浚
        (三)下河水利治理的系统方案举要
    二 轻减赋税的努力——以晚明泰州与兴化为例
        (一)泰州赋税减免的努力
        (二)兴化粮额调整及改折努力
    三 下河士绅的作用申说
结论
    一 明清下河经济变迁的历史面貌
    二 下河经济变迁的要素解析
    三 下河个案所见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附录
    一 明清下河水、旱(蝗)、潮(江、海)灾统计及蠲赈一览表
    二 清代下河农业收成统计资料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巴族的历史及其图腾崇拜(论文提纲范文)

一巴族的起源、形成、发展及其现代遗存
    (一)三峡地区的先巴民族
        1. 三峡地区的远古人类
        2. 三峡地区的先巴民族
    (二)巴族的起源与得名
        1. 巴族的起源与得名诸说
        2. 巴族与诸巫部落
        3. 盐业与渔业促使巴族的形成
    (三)巴族的向外发展
        1. 迁往洞庭、彭蠡的巴蛇部族
        2. 迁往清江流域的廪君部族
        3. 鱼凫巴人向西迁徙
        4. 鳖灵巴人西迁王蜀
    (四)巴国的兴衰与巴族的遗存
        1. 巴国的兴衰
        2. 巴族的遗存
二原生图腾的龙蛇崇拜
    (一)龙蛇是廪君巴人的原生图腾
    (二)对人首蛇身伏羲女娲的崇拜
    (三)龙蛇后裔禹娶涂山氏的争讼
    (四)蛇坛供奉与祭龙祈龙
    (五)样式繁多龙蛇习俗与舞龙活动
三次生图腾的白虎崇拜
    (一)尊崇白虎为族祖
    (二)族祖廪君成虎神
    (三)白虎化为民族神
    (四)虎勇浇铸民族魂
四坚韧不拔而又勇猛顽强的民族精神

(4)巴蜀地区行业会馆—王爷庙建筑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源起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关于会馆与行业会馆的研究
        1.2.2 关于王爷庙的研究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范围界定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对象概念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课题研究学术意义
        1.4.2 课题的实用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2 巴蜀地区行业会馆概述
    2.1 行业组织与行业会馆
        2.1.1 从行业组织到行业会馆
        2.1.2 行业会馆的基本功能——公约、祀神、合乐、义举
        2.1.3 行业会馆的演变规律
    2.2 巴蜀地区行业会馆
        2.2.1 巴蜀地区行业会馆实例
        2.2.2 巴蜀地区行业会馆的独特价值
3 因水而生的会馆——王爷庙的历史成因
    3.1 水神祭祀的强烈愿望——镇江水保安澜
        3.1.1 水神祭祀的悠久历史
        3.1.2 镇江王爷信仰体系的发展与变迁
        3.1.3 镇江王爷祭祀活动——王爷会
    3.2 行业活动的客观需求——拟公约聚行业
        3.2.1 水运贸易的发展与船帮组织的兴起
        3.2.2 社会政策的支持与船帮组织的壮大
        3.2.3 救济互助与行业象征——王爷庙的行业内涵
    3.3 本章小结
4 逐水而建的会馆——王爷庙的分布特征与选址规律
    4.1 巴蜀地区王爷庙的基本情况
        4.1.1 史志文献中记载的王爷庙
        4.1.2 现存的王爷庙
        4.1.3 王爷庙的整体分布
    4.2 自然要素影响下王爷庙的分布与选址——江流旁的王爷庙
        4.2.1 王爷庙的分布特征与规律
        4.2.2 王爷庙的选址特征与规律
    4.3 人文要素影响下王爷庙的分布与选址——场镇中的王爷庙
        4.3.1 王爷庙在巴蜀城镇中的分布
        4.3.2 王爷庙在巴蜀场镇中的选址
    4.4 本章小结
5 王爷庙的建筑空间环境特色
    5.1 王爷庙的整体布局
        5.1.1 江心轴线与山水环境
        5.1.2 功能布局与空间组合
        5.1.3 连续的空间序列
    5.2 王爷庙的外部空间环境——滨水入口空间
        5.2.1 江岸陡坡高处的王爷庙
        5.2.2 江岸缓坡低处的王爷庙
        5.2.3 入口山门的标示性
    5.3 王爷庙的内部空间环境——戏台与大殿的空间组合
        5.3.1 以戏台为核心的观演空间
        5.3.2 以大殿为核心的祭祀空间
    5.4 视线与景观的艺术
        5.4.1 自然景观的利用
        5.4.2 院落景观的营造
        5.4.3 码头景观的整体保护
    5.5 本章小结
6 王爷庙建造技艺与装饰特征
    6.1 适应空间环境的主体结构体系
        6.1.1 穿斗构架体系的灵活运用
        6.1.2 屋面构造与做法
    6.2 墙体与封火山墙建造技艺
        6.2.1 竹编夹泥墙与土墙的应用
        6.2.2 砖石墙体的应用
        6.2.3 多种材质的墙体组合
    6.3 细部装饰的艺术特色
        6.3.1 水运题材的细部装饰
        6.3.2 戏曲题材的细部装饰
        6.3.3 其他题材的细部装饰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王爷庙作为行业会馆的普遍特征
        7.1.1 祭祀文化与功能组织
        7.1.2 空间营造与建造技艺
    7.2 王爷庙作为船帮会馆的独特价值
        7.2.1 王爷庙内涵丰富的建筑文化
        7.2.2 王爷庙独特的建筑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巴蜀地区部分王爷庙统计
    C 巴蜀地区现存王爷庙测绘图集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川黔涪边古盐道民族村落(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概况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点
    六、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川黔涪边古盐道及民族村落(镇)概况
    第一节 川黔涪边古盐道概况
        一、川黔涪边古盐道的形成
        二、川黔涪边古盐道的兴盛发展
        三、川黔涪边古盐道的衰退
    第二节 川黔涪边古盐道民族村落(镇)概况
        一、民族概况
        二、民族村落(镇)的形成
        三、民族村落(镇)的现状
第二章 川黔涪边古盐道民族村落(镇)经济
    第一节 民族村落(镇)经济产业
    第二节 民族村落(镇)中的盐号
    第三节 民族村落(镇)场镇
第三章 川黔涪边古盐道民族村落(镇)文化
    第一节 民族村落(镇)的节日文化
        一、土家族
        二、仡佬族
        三、苗族
    第二节 民族村(镇)落的宗教信仰
        一、原始宗教
        二、其他宗教
    第三节 民族村落(镇)的教育事业
第四章 川黔涪边古盐道民族村落(镇)的社会治理
    第一节 涪边古盐道民族村落(镇)的盐务
        一、明以前的盐务管理
        二、明朝时期的盐务管理
        三、清朝时期的盐务管理
        四、民国时期的盐务管理
    第二节 川黔涪边古盐道民族村落(镇)的会馆治理
        一、会馆的分布
        二、会馆兴起的原因
        三、会馆的社会管理
        四、会馆的影响
第五章 川黔涪边古盐道民族村落(镇)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川黔涪边古盐道民族村落(镇)发展促进民族融合
        一、加强经济联系
        二、促进思想文化交融
    第二节 川黔涪边古盐道民族村落(镇)的保护发展
        一、民族村落(镇)发展的历史作用
        二、民族村落(镇)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民族村落(镇)的保护与发展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6)云南古盐井及其环境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2.1 相关理论研究
        1.2.2 云南盐井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 研究问题与方法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图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云南古盐井及其历史发展演变
    2.1 古盐井概念
        2.1.1 盐井的界定
        2.1.2 盐井相关概念
    2.2 古盐井的影响与限定因素
        2.2.1 自然资源
        2.2.2 社会经济体制
        2.2.3 文化与信仰
    2.3 云南古盐井的空间分布
    2.4 古盐井的发展历史
        2.4.1 萌发期
        2.4.2 生长期
        2.4.3 兴盛期
        2.4.4 衰落期
    2.5 古盐井的文化精神
        2.5.1 信仰文化
        2.5.2 市井文化
        2.5.3 独有的祭井仪典
        2.5.4 民族文化的交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古盐井的环境空间
    3.1 古盐井的环境的构成内容
    3.2 盐井聚落
        3.2.1 古盐井与聚落形态的关系
        3.2.2 古盐井与聚落道路演变的关系
        3.2.3 古盐井与聚落兴衰的关系
    3.3 古盐井的线性空间盐马古道
        3.3.1 盐马古道定义
        3.3.2 盐马古道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古盐井形态特征
    4.1 盐井的开采及制作工艺
        4.1.1 开采历程
        4.1.2 开采形式
    4.2 生产性构成
        4.2.1 盐井本体
        4.2.2 晒卤台
        4.2.3 晒盐篷
    4.3 非生产性构成
        4.3.1 井盐生产的精神信仰空间
        4.3.2 盐井生产的管理空间
        4.3.3 盐井关联性空间
    4.4 制盐工艺
        4.4.1 云龙地区制盐工艺
        4.4.2 黑井地区制盐工艺
        4.4.3 白盐井地区制盐工艺
    4.5 制盐工具
        4.5.1 汲卤工具
        4.5.2 制盐工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古盐井的管理运销体制
    5.1 盐井的管理生产体制
        5.1.1 井盐的生产管理
        5.1.2 滇西地区
        5.1.3 滇中黑井地区
        5.1.4 白盐井地区
    5.2 运销体制
    5.3 各盐井地区产盐量
    5.4 管理运销体制对盐井及其环境空间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盐井调查表格
附录 C:图片索引

(7)21世纪以来清代盐业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清代盐政的相关研究
    1. 清代各区域的盐政受到学界的重视。
    2. 清代的盐业管理。
    3. 清代的盐法。
二、清代盐业经济的相关研究
    1. 对清代盐业经济的宏观研究。
    2. 区域盐业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其中关于食盐运销的论文成果尤多。
    3. 盐税、盐课方面。
    4. 清代的私盐与缉私问题。
三、清代盐商的相关研究
    1. 徽州盐商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
    2. 学界对扬州盐商的研究视角日趋多元化, 对其在文化方面的贡献多有关注和论述。
    3. 其他区域的盐商, 如山东、长芦、广东、河东等地区也都有论文述及。
四、清代盐业与区域社会研究
    1. 灶户制度是明清时期为了更好地控制盐业生产, 国家对制盐者专门实行的一种户籍管理制度, 清代对灶籍的管理大都沿袭明代旧制, 但对灶户的控制却比明代更加严密。
    2. 盐场方面, 多数学者主要从盐场与区域社会的关系进行研究。
五、结语

(8)21世纪以来清代盐业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清代盐政的相关研究
    1. 各区域的盐政。
    2. 盐业管理。
    3. 盐法。
二、清代盐业经济的相关研究
    1. 清代盐业经济的宏观研究。
    2. 区域盐业经济。
    3. 盐税、盐课。
    4. 私盐与缉私问题。
三、清代盐商的相关研究
    1. 徽州盐商。
    2. 扬州盐商。
    3. 其他区域的盐商。
四、清代盐业与区域社会研究
    1. 灶户。
    2. 盐场。
五、结语

(9)沿江约开商埠与近代川鄂省际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 学术研究综述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四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之处
    五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近代四川与湖北省际贸易的历史基础
    一、清代以前四川与湖北的省际贸易
    二、清代前期四川与湖北的省际贸易
    三、清前期四川与湖北的省际贸易的特点
第二章 宜昌开埠前后的川鄂贸易(1840—1890)
    一、川鄂贸易环境的演变
    二、川鄂商品贸易结构的变动
    三、川鄂市场网络的变动
第三章 重庆开埠前后的川鄂贸易(1891—1937)
    一、沿江开放的深入与重庆开埠
    二、航运近代化与川鄂贸易的发展
    三、重庆开埠后川鄂之间的商品流通
    四、重庆开埠后川鄂市场网络的演进
第四章 国际、省际贸易互动中的川鄂区域经济
    一、国际贸易、省际贸易对川鄂经济发展的促进
    二、国际贸易、省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民国时期川盐水运保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盐载保险的产生
    2.1 川盐的开发利用
    2.2 川盐的行销区域
    2.3 川盐的运销制度
    2.4 川盐运销中面临的风涛险患
    2.5 盐载保险产生以前盐运风险规避措施
3.盐载保险的运作机制
    3.1 盐载保险的设立——川盐银行盐载保险部
    3.2 盐载保险保单制式
    3.3 盐载保险定价机制
        3.3.1 盐载保险初始定价
        3.3.2 盐载保险保费调整
    3.4 盐载保险承保机制
        3.4.1 盐载保险投保
        3.4.2 盐载保险背书
        3.4.3 盐载保险失吉情形处置
        3.4.4 盐载保险理赔
        3.4.5 “失吉”施救费用的支付、分摊
        3.4.6 特殊情况下的“失吉”处理
4.盐载保险承保商所面临的风险及其规避
    4.1 盐载保险市场承保方所面临的风险
        4.1.1 来自盐号自身的风险
        4.1.2 来自盐号转嫁给承保方的风险
    4.2 保险组织提供盐载保险的风险规避举措
        4.2.1 自然风险防范与应对
        4.2.2 人为风险防范与应对
5.对盐载保险的认识
参考文献
附录 :盐载保险保单制式
致谢

四、清代三峡地区的食盐问题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两淮藩篱:划界行盐与宜昌府地方社会(1735-1911)[D]. 黄宸.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D]. 李小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巴族的历史及其图腾崇拜[J]. 胡天成. 贵州世居民族文献与文化研究, 2016(00)
  • [4]巴蜀地区行业会馆—王爷庙建筑特色研究[D]. 马昕茁. 重庆大学, 2019(01)
  • [5]川黔涪边古盐道民族村落(镇)研究[D]. 刘媛. 贵州民族大学, 2019(07)
  • [6]云南古盐井及其环境空间特征研究[D]. 沈灿.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21世纪以来清代盐业史研究述评[J]. 戚文闯.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5)
  • [8]21世纪以来清代盐业史研究述评[J]. 戚文闯.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9]沿江约开商埠与近代川鄂省际贸易研究[D]. 李俊杰. 云南大学, 2018(01)
  • [10]民国时期川盐水运保险制度研究[D]. 郑皓月.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2)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