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2002(第286-291号)目录索引

一、中国语文2002年(总第286-291期)篇目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黄德海[1](2021)在《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文中研究指明金克木,一代学人,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学贯东西,知兼古今,以小学学历而卓然成家,和季羡林、张中行、邓中铭一起被称为"燕园四老"。本文按年谱体例分上、中、下三编,以学习时代、为师时代、神游时代为界,细致梳理先生近九十年的传奇人生,得窥先生读书与治学的独到之处。青年学者黄德海以至诚之心、文学之笔,沿途追索,处处志之,甚而独出新裁,引领读者跟随先生足迹,去读书"偷学问",开阔视野。如此,经由两代学人之循循善诱,令人得悟先生自学之方法及自强之信念。这一部编年录,演化成并非虚构的成长小说,对于喜欢读书之人,甚至对于我们这个时代都有诸多启迪意义,亦给后生晚辈留下一份珍贵的生命记录。

黄秋硕[2](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提出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赵曜曜[3](2018)在《《朱子家礼》“诸具”疏证 ——以《韩国礼学丛书》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朱熹《家礼》比诸其旁论,篇幅最为精短,然却受众最多、传播最广。不同於中国分散、间断的《家礼》研究范式,及其施用渐陷困顿的现实境遇,与我们国土毗邻,素有“君子之国”、“文献之邦”、“小中华”之誉的朝鲜,自元末明初《家礼》传入之始,便成为统治者革除流弊、构建王朝礼制仪轨、重整地方社会秩序、延续文化脉络的理论武器及精神依托。《家礼》研究始终处於相对单一、独立且自成宗派的环境中,并在本土化、庶民化的过程中,孕育产生了“诸具”这一独一无二的文献记录形式。“诸具”将行礼所需备办的人、物以详尽而细微的面貌呈现出来,文字表意不明处配以图绘,以图彰其形,体现了强烈的视觉感及现场感。由於“诸具”一项,中国礼学论着并未单列,且不为学术界所关注。加之中、朝两地方域有别、异名迭出、殊类科迥,致使《家礼》中礼器诸具听荧不明,遑论行礼之顺畅。故而本文首次以“诸具”这个“新问题”作为切入点,以“新材料”——《韩国礼学丛书》收录的域外礼经汉籍为主轴,尝试以《家礼》次第为章节,排比爬梳《家礼》本文及注文中“诸具”条目,兼收并存中朝诸多礼学家辨讼考证之辞,将传统名物训诂与考古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有机结合,对物具的式样、结构、用途等力求做出详明的阐释。全文共分六章,首章,推究朝鲜时代礼书中“诸具”这一名目产生、发展、定型之过程:明人丘濬《家礼仪节》开创了将物具单独归类之源,朝鲜大儒金长生《丧礼备要》奠定了“诸具”研究朝鲜化的理论框架,贤哲李縡《四礼便览》完善了诸具作为黎庶践礼之利器。其中二至五章,依通、冠、婚、祭礼的次序,将提炼的“诸具”作为词头,着重稽考《丛书》较《家礼》衍变及创发的物具,分三端进行细化的处理:第一,所谓“创发”者,即《家礼》文本所无,凭半岛民俗所用而增设。如通礼部分家族众人站立时避雨遮阳而建的“叙立屋”;婚礼纳采环节,朝鲜土俗记载男子生辰八字的“四柱单子”等。所增之物,皆有本源可考,未敢有一字赘入。第二,所谓“删汰”者,即《家礼》所载服器已不合朝鲜之用,或李朝世人更不知其为何物,故需依後贤议论对部分“诸具”进行裁革。如通礼中宋世流行,与半岛文化不符的“茶盏托”、“茶筅”、“汤瓶”等茶具;冠服中束髪固髻的头绳——“头”;新婿盛服所戴,以彩纸、绸缎所制花草状头面饰品的“花胜”等。“诸具”的适时删减,体现了礼因时、因俗而变的原则。第三,所谓“衍变”者,主要是指“诸具”名称、位置、形制、隆杀等,与《家礼》描述相差甚远,《丛书》或改换俗用,或系以俗称,或补充所明。如同名而异实,李朝所用“交椅”指称范围扩大,涵盖我朝直腿“玫瑰椅”;“四?衫”为唐宋时童子之常服,李朝则替以“氅衣”或“中赤莫”。第六章结语部分从器物性质上对疏证对象安排了大致的分类,并就疏证过程中的难点和不足作了概括,另着眼於宏观意义上的“训诂学”方法,对“诸具”疏证的理想形式及目标给予了有限的期待。

李宝祥[4](2017)在《王献唐学术交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30、40年代,民国学术出现繁荣兴盛的局面。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学人。他们不但精研学术,而且学术交往活跃,王献唐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本文以王献唐日记、往来书札为基础,结合其它文献资料,对王献唐的学术交往作一系统研究,以揭示现代学术衍变的若干真实情节。就王献唐的学术圈而言,它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建立,到30、40年代发展稳固。这一学术圈由多种因素促成,其中地缘因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地域视角看,王献唐的学术交往分为定居济南时期和寓居四川护书时期。此外,现代学术机构是王献唐学术圈的另一个重要促成因素,史语所、齐鲁大学、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等对王献唐的学术交往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王献唐学术圈的形成还受到了现代学术思潮及学术流派的强烈影响,他既与治学理念及方法相通类似的民国学人沟通交流,结成了学术共同体,又能够宽容地对待不同学术理路的学术思潮及学术流派。王献唐学术交往的内涵主要涉及:明显的时段性。20世纪20—60年代,王献唐的学术交往在不同的时段有着不同表现。他的学术交往形式多元化,从具体方式看,有面晤谈学、通函论学、互赠着述等。王献唐学术交往所涉学科广博,有语言文字学、史学、金石学、考古学、文献学等。王献唐学术圈的特质主要是:缘起及归宿的恒定性,即整理山左先贤遗作,传承齐鲁文脉,进而肩负起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续命的崇高责任。王献唐的学术交往贯穿着明晰的主线,也就是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认知。而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把握,成为影响民国学人学术成就的重要因素。王献唐学术圈具有持久和谐的稳定性。他与学人形成学术关系后,一贯地保持着和谐的学术交往和学术合作。学科视界是对王献唐学术交往考察的重要视角,王献唐的学术圈涉及语言文字、历史、金石、考古、文献等。在诸多学术领域的研究创获是他学术交往的基石,王献唐的学术交往多以某一学科为主,兼及其它学科。语言文字学是中国传统学术中极为重要的领域,王献唐与丁惟汾、黄侃、栾调甫、高田忠周等学人的学术交往根源于承扬国学、保存国粹的情结。关于如何重建历史的问题,王献唐与傅斯年、卫聚贤、黄云眉、孙次舟等民国学人的交往中有所涉及,其中的精要是正确地认识材料与方法的关系、重审中国上古史的发展、由考古而重建历史、为先贤编撰年谱等。在现代考古学兴起的时代背景下,王献唐与主流考古学家董作宾、吴金鼎等人在山东古迹研究会的运作中亲密合作,保持着稳固的学术交流。王献唐也提携青年后学金祖同,助长了他的学术成长。文献对学术研究及文化传承极具意义,王献唐与傅增湘、顾廷龙、顾实等文献学家以搜罗研究文献为重,在共同存护珍贵文典、传播流布文献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献唐以董理山左文献为要务,他与齐鲁籍文献学家丁锡田、路大荒、赵录绰等学人或沟通信息,或互赠资源,共同传承着齐鲁文脉。王献唐的学术阵地以山东省立图书馆为重。在主持这一现代文化学术机构时期,他与图书馆学人王重民、陈训慈、柳诒徵、李小缘等以馆藏资源共享的方式,进行了馆务合作以及学术沟通,践行了学术与事功并重的理念。屈万里在山东省立图书馆内得到王献唐指导,加以勤学精研,成长为学术大家。现代学术机构对民国学术的发展助益极大,王献唐注重与现代学术机构的合作,他与齐鲁大学、史语所、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确立学术关系,并与学术机构中的学人交流合作,促成了学术研究互动的局面,这也彰显出了集众研究的优势。王献唐学术交往的学术史意义体现为:一,王献唐对南北学风的认知及践行。王献唐是有着鲜明学术派分意识的学人,秉持北派学风的同时,对南派学人并无成见,他的学术成就也被南北学界推崇。二、王献唐学术交往所涉学术思潮及学术派分。在学术交往中,他广泛地容纳各种学术思潮及学术派分。从中考察民国学术的生态,可以看到,以往学界的许多研究夸大了同一时代不同学术派分的对立面,并不符合民国学术的实际。这一学术交往对现代学术研究不无启示:其一,学术的独立与创新。这是学术研究永恒的主题。其二,学术研究的集众性。学术研究需要集合众人之力,共同推助现代学术的发展。其三,学术研究的博通与专精。在分科治学的背景下,强调博通仍为必要。其四,治学与治事的关联。学人应兼具治学和治事的才能,追求学术及事功互动并进。其五,学术交往的主流与非主流。在以自身学术创获成为主流学人时,学术圈应包容主流学人以及非主流学人。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王献唐通过与民国学人、现代学术机构的学术合作,拓展了学术空间,相互推助了学术研究,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学术格局。通过对王献唐学术交往广度和深度的考察,可以推知王献唐居于主流的学术地位,在民国学术界拥有很高的学术声望。在王献唐的学术交往中,看不到对不同派分的排斥性。重新审视民国学术,应改变以往学术思潮、学术派分对立的传统主流认识,发掘出学术流派之间融通共存的实景。

陈扬[5](2015)在《“《红楼梦》研究批判”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楼梦》研究批判”是1954年发生在政治、文化领域内的一场批判运动。本文试图通过对其经过的重述、原因的探讨、影响的分析做一个案研究,重新认识这一个案及其所反映的“十七年”文学大环境及文学制度方面的一些问题。第一章以实证研究的方式解决运动“是什么”的问题。虽然事件经过前人基本上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但分阶段、分层次地讨论之后,才能凸显出“十七年”政治-文艺运动的一些基本特点。第二章探讨运动发生的背景及原因。“小人物”的崛起和旧知识分子的艰难转型是发生在1950年代的突出现象。李希凡和蓝翎撰文质疑俞平伯虽事出偶然,但他们的观念在同时代青年中并不鲜见,那一代青年所受的教育形塑了他们趋于同质化的思想和情感。另一方面,与“小人物”崛起几乎同时的,是旧知识分子经历的漫长的思想改造过程。这种改造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但1949年后才成为普遍性、本质性的、从制度到思想的多重改造。1954年前后,政治、社会环境日趋稳定,处理思想文化战线上的问题变得愈加重要,必须要进入到新的阶段。顺应时代的“小人物”的发难,毛泽东的因势利导,文艺界潜藏的矛盾,这些因素共同触发了“《红楼梦》研究批判”。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都是对运动影响的研究。不同于前人多宏观的描述,第三章综合近年新见的学人日记、批判材料、检讨等史料,细致地展现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的心态体验。既有人摇旗呐喊,也有人在批判同时尽力保存一些学理性,还有人依然故我、坚决反对。第四章探讨“《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对当代文学研究的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研究的话语风格、标准与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如果说民国学术研究是多元化的,那么1954年之后,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范式占据了绝对地位。“《红楼梦》研究批判”事件是“十七年”文学批评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建国几年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首次集中展演。运动中的批评文本之所以值得研读,并不在于其更学术化抑或是更政治化,而在于其所体现出的文学研究话语转型时期的特殊色彩。如果说对知识分子心态、文学研究范式的研究都是偏于内在性的,那么第五章则是从外部文学制度的角度来讨论运动的影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文艺报刊和读者阅读。《文艺报》被严肃处理起到了极大的警示作用,挤压了刊物本不宽阔的言说空间。运动还塑造和引导着读者的阅读趣味,尤其是对青年读者影响深远,使他们的文学接受功利化和工具化。从这两点上看,“《红楼梦》研究批判”对“十七年”文学制度的营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王波[6](2015)在《罗根泽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认为本论题主要以罗根泽文学批评史为研究对象,从学术理路、材料蒐罗、叙解方法、文学观念、批评史观、《文心雕龙》、唐古文运动、宋诗话、50年代的调整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考察,并从“文学批评”的自觉、中国文学史的编纂、“整理国故”以及铃木虎雄《支那诗论史》对于批评史撰着之影响、早期课程与讲义等因素探讨作为一门学科和着作体例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生问题。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相关问题:首先,回到历史现场,搜寻民国时期的原始文献资料,历史化地展现文学批评史发生的丰富过程以及罗根泽文学批评史的真实面貌,透视陈钟凡、郭绍虞、朱东润、方孝岳、李长之等早期一代学者研治文学批评史的动机与历程,还原文学批评史这一学科在半个世纪里的存在样态;其次,反思以西方文学批评标准衡量传统诗文评这种“以西格中”的学术模式,以及以现代文学观念与史观整理古代文学批评,以书写系统化的文学批评史的史学研究范式,窥测现代学人在古今中西之间文化选择的曲折心路;再次,重申早期文学批评史撰着者“印证文学史”的研究目的以及批评史和文学史的因缘关系,特别是罗根泽“求历史之真”的学术追求,讨论文学批评史或者古代文论研究的目的、方法等话题。这些问题对于文学批评史的重新书写、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现代学术史的构建等都有参考意义。基于上述三点,通过认识和反思前辈学者研究文学批评史的面貌,论文认为,西方“文学批评”这面镜子和现代“文学”这一后置观念都难以真正认识清楚古代诗文评的“本来面目”。古代批评史研究应以历史主义原则为中心,把求真作为最高标准,而且其研究的目的应多元化,有助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只是其中任务之一,不应成为唯一甚至最高的追求。还原古代文论的本来面目本身就是研究目的,以助于认识研究文学史、思想史或者文化史也是其中应有之义。

钱光胜[7](2013)在《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研究》文中认为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作为中土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古时期民众生活及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引言对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的相关研究作了综述,综合各家对“冥界”作了定义,指出尽管学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但相关研究显得较为零散,特别是在对《太平广记》文献价值的深入发掘,以及传世文献与敦煌吐鲁番、黑水城文献的结合上,需要进一步深入,故尚有较大研究空间。第一章在对先唐冥界观念及其信仰进行概括基础之上,对唐五代宋初冥界中‘的神明进行了考述,指出了这一时期山川神的冥界化趋势,探讨了冥界神灵在数量及空间上的发展。第二章对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中官吏的名称、地位、影响及其来源进行了论证,并以敦煌愿文为中心,考察了冥界官吏的佛道融合及其世俗化,并以道家韩真人演变为个例,探讨了愿文中的“保人可韩”和“专使可嚂官”的重要史料价值。第三章以道教对唐五代宋初冥界的影响为视角,对冥判、冥诉、天曹、算、簿籍、坑以及冥界中的地狱进行了考述,意在阐明汉魏六朝以来的道教与中土原有冥界观念对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的重要影响,并对冥界与地狱的关系有所讨论。第四章以冥界与官禄、科举及政治,冥界与婚姻、财富和食禄,冥界与疾病等为论述重点,阐述了唐五代宋初的冥界前定思想。第五章着重考察了冥界观念及其信仰下民众的生活,论述了社邑在十王信仰下的造像活动,考察了冥界信仰之下刺血写经意义在唐五代的转变,并以《佛说寿生经》为例论述了纸钱在冥界信仰下功能的转变。第六章以《盂兰盆经》和盂兰盆会为个例,论述了民众冥界观念从“饿鬼”向“地狱”的转变,以斋会为例,考察了斋会之“禁杀”与杀生入冥的关系,指出唐五代时期断屠政策的实行进一步促进了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的传播。第七章探讨了唐五代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的影响及其演变。首先探究了冥界观念与墓葬文书中死后世界之间的关系,其次注意到《格萨尔》、《西藏度亡经》与目连救母变文、《阎罗王授记(十王)经》之间的关系,认为唐五代宋初的冥界观念及其信仰对藏地有所影响。最后从文献学的角度,考察了从《唐太宗入冥记》到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冥界之演进。结论部分对唐五代宋初的冥界观念及其信仰提出了几点结论,并从现实世界与冥界的关系变化上,指出了宋元以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倾向及功过格的意义。

郑伟[8](2009)在《唐前嵇康现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选取了“接受研究”的视角,以“唐前”为时段界定,重点探讨了六朝时期对嵇康文学和艺术的接受状况,由此为进一步理解嵇康的人格和文艺创作开拓了一些新的思路。本文“前言”部分对“接受美学”和古典文学领域的“接受研究”现状作了一些思考。第一章探讨了嵇康形象在六朝时期的“仙化”与“神化”问题。嵇康的神仙信仰和他的采药服食活动以及游仙诗创作,《高士传》中“高士”与“仙人”的微妙关系,以及有关嵇康“仙骨”和“尸解”的传说,共同造成了其形象的“仙化”,这是嵇康自身的“神仙活动”和道教徒依托附会相结合的产物。而嵇康形象的“神化”,则主要源于小说家笔下的形象重塑(刚正之气和与鬼神通灵),以及他自身品性、才艺与灵性所引发的后人崇拜。第二章探讨了晋唐时期对嵇康“受”与“拒”两方面的接受状况,即对《与山巨源绝交书》的接纳和对“嵇康养生被杀戮”的排斥。《绝交书》因特出于汉魏六朝“论绝交”的文学线索之外,而散发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绝交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是嵇康之懒。《绝交书》中有一段平生志向的自我陈述,体现了嵇康的人间情怀,对后世产生了隐微的影响。钟会的“庭论”引发了后人对嵇康何以“凶终”的种种评议,晋唐时期对嵇康“凶终”不留情面的贬刺,多是出自儒者之口。在玄学与文学方面也有针对嵇康的隐微批评,似是而非,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批评”。第三章以谢灵运《临终诗》“嵇公”条注文商榷为引论,论述了嵇康与六朝临终文艺现象之关系。通过文意连贯性、人名惯称以及版本异文等方面的考察,笔者认为,谢诗中的“嵇公”本指嵇康,而不是嵇绍。六朝时期文人遭受迫害的人生经历对他们的精神世界造成巨大的冲击。嵇康临终之际“顾日影而弹琴”一事,对六朝临终文学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广陵散》与嵇康结下了不解之缘,“《广陵散》绝”在六朝时期已经演化为技艺失传的代称。嵇康陷狱时产生了典型的“名士效应”,洛阳“东市”在六朝人的心目中留下了悲情的印象。嵇康临刑之际完成了悲情命运的自我超越,然而六朝的士人无法超越这种刻骨的悲情。嵇康死后不断地受到后人的吊慰。嵇康其人兴趣广泛,博才多艺,后人对他的接受也涉及到纷繁复杂的多个方面。本文第四章选取了“草木情缘”(合欢·青松·竹林·盛柳·桃树)这样一个角度来撰写,试图运用一条尽量清晰有效的线索勾勒出唐前嵇康接受史的概貌。嵇康生前为众多草木留下了特有的审美意味,并且不断地为后世的读者回味并演绎着。嵇康能书会画,尤其是其草书,后世评价很高。从接受史的角度来看,后人着录的嵇康的书画很有问题。本文第五章经考证得出结论:《狮子击象图》作者为宗炳的可能性最大,而嵇康的可能性最小。嵇康和他的诗文见于历来的书画作品中,嵇康的诗文也广为书法家所抄录。六朝时期写入画图的嵇康诗主要是《秀才诗十九首》等四言诗。书画中的嵇康展现了他独特的风采。晋唐时期图画之中的嵇康形象是近乎完美的,他仪容俊美,吟啸自若,傲然独立,雍容调畅。晋唐时期书帖中的嵇康条目,则在嵇康文学的风格方面给我们带来启发性的认识。本文附录了1900~2008年海内外嵇康研究论着索引。

于龙[9](2008)在《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 ——以“性质之争”和“文白之争”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每一个研究者和实践者都会有自己的“语文观”,这种“语文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语文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由某些伪问题和不恰当的思想方法所构筑起来的“语文观”(或“课程理解”)干扰了语文教育实践,甚至将语文教育实践导向了歧途。因此,要想消解困扰语文教育的伪问题,要想纠正思考语文教育问题的方式方法,就有必要发掘语文课程理解的知识基础和思想根源。不过,内在的、默会的课程理解无法成为直接的研究对象,而课程话语是课程理解的符号化存在。因此,我们就有可能通过具体的语文课程话语研究,了解语文课程理解的实际状况、症结所在以及解决办法:话语方式与思维方式是怎样的?认识偏差何在?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认识偏差?怎么才能消除这些认识偏差?我们究竟应当怎么来思考和讨论语文教育的相关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将主要目的和任务确定为:通过语文课程话语的“知识考古”,阐明话语实践与课程理解的思想脉络和复杂动因,探讨语文课程理解的话语方式、思维方式及其成因;寻求语文课程“理解祛蔽”的解决之道,为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提供行动参考或思想借鉴。简言之,本研究的问题聚焦点在于:通过语文课程话语的梳理、辨析,探讨课程理解的致思特点及其成因。本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其论述重点和主要结论为:第一部分侧重于回答“为什么研究语文课程话语”,意在通过语文教育研究和实践之诸般乱象的分析,阐明“通过语文课程话语探讨语文课程理解”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这一部分的主要结论有:1、语文教育研究和实践的诸般乱象主要源自“语文观”(即“课程理解”)的偏差。这种偏差主要表现为,语文教育各层面充斥着一些未经审议、论证不当的意见、态度和主张,它使人们受制于那些未必值得探究的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堕入那些问题所埋伏的陷阱里而难以自拔,最终大大影响了语文教育研究本身的科学品质,也大大牵制和困扰了语文教育实践。2、课程话语与课程理解之间大致相当于言与意的关系,二者是互为依托、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语文课程话语——话语方式与思维方式——的研究,探讨课程理解问题。第二部分侧重于回答“怎么进行语文课程话语研究”,着重探讨语文课程话语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和分析框架,意在为语文课程话语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层面的支持。这一部分的主要结论有:1、从研究的性质、功能、对象、方法、内容、视角等维度来看,语文教育研究有不同的类型与层次,区分这些类型和层次是我们研究语文课程话语的知识前提。2、从语文知识、语文教育知识和语文教育研究知识的实际状况来看,语文教育研究存在“问题共生”和“学科互涉”的现象,这是语文课程话语多维研究(如哲学、语言学、文艺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的事实依据。3、“非此即彼”式的二元论和“怎么都行”式的多元主义,在思想方法上存在误区和弊端,我们可以建构一种“执多用中的观念生态学方法论”,为语文课程话语研究确立新的方法论基础。4、教育世界是“课程事象”、“课程理解”和“课程话语”的同构体;语文课程话语研究重在“事理探讨”,它主要是在“事象—理解—话语”的框架内进行的,大致相当于对“综合文本”的“文本解读”;语文课程话语既可以是研究的直接对象——探讨话语实践状况,又可以发展成为一种独特而有意义的研究方法——陈述和观念系统的知识考古(即“考论”)。5、语文课程话语考论有几个主要的思考路径:哲学的思考路径——本然、或然、应然和实然,社会学的思考路径——身份、语境和意涵,传播学的思考路径——生成、传播和演化。第三部分侧重于“语文课程话语研究的具体展开”,意在通过两个重要个案(“性质之争”与“文白之争”)的研究,探讨实际的语文课程话语方式、思维方式及其成因。这一部分的主要结论有:1、以“语文是什么”为代表的语文课程“性质之争”(即本体探寻)之所以消而不解,引起人们持续不断的讨论兴趣,乃在于人们对某种确定性的期待与追求;语文课程本体论主要有三种话语范型——语/文、文/道、语/言,每一范型都经历了复杂的话语变迁;其话语方式主要有三类——“是XX”、“XX性”和“A+B”;其思维方式主要是:混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限定在二元对立的思想框架内,执着于本质主义的性质追问,这种“本质主义的本体论”主要是一种语文想像。2、在话语方式与思维方式上,我们要注意区分“二元对立的二元论”和“二元对比的二元论”、“本质主义的本体论”和“相对主义的本体论”;无论是哪一种本体论的探寻方式,我们只能致达局部的道理,无法获得普遍适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本体论关注的问题是“是什么”,本体之后的语文课程研究,应该转向“为什么”和“怎么办”——为各种课程理解与课程实践提供解释、指导和设计方案。3、通过语言变革(白话文运动、大众语文运动)与语文教育,价值取向(政治化、科学化和人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梳理,我们发现,20世纪以来的历次“文白之争”有着复杂的思想文化动因;以“文白之争”为代表的语文课程批判话语主要是二元对立框架内的话语实践(比如“文言/白话”、“要/不要”、“多学/少学”等等),在思维方式上则表现为语用、政治、道德与文化的多重逻辑运作;我们可以在语言本体、文化审美的层面上讨论“文白”问题。4、从上述语文课程话语的考论结果来看,语文课程理解偏差主要是由社会、政治、道德与文化等复杂原因造成的,这种状况反映了语文教育“身与身外”的种种矛盾冲突,它主要表现为——“定于一”的理论偏执和意识形态干扰。语文教育要想健康、活泼、高效的发展,首先应当扫除这些思想障碍。

李晓晖[10](2008)在《宋元“说话”研究》文中提出宋元“说话”是一种以说为主用故事娱人的市井伎艺,它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纯文学,却在方方面面影响了多种文学样式,对中国古代话本小说、章回小说沾溉尤深。它的出现,带来了打破中国文学总体格局、改变传统文学品格的契机。本论文力图从宋元时期的社会实际出发,对宋元“说话”作一较全面客观的研究。文章绪论重在厘清“说话”、“平话”(评话)与“话本”的观念,以利于全文的开展。第一章是宋元“说话”的源头性梳理,在指出“起源”和“来源”存在异质性的基础上,得出“说话”兴起于唐代的结论。第二章是宋元“说话”繁盛现象的勾勒和原因的探讨,认为社会经济、人口结构、思想观念、文学规律以及“说话”伎艺本身特点均是宋元“说话”繁盛的助推剂。第三章对宋元“说话”的“家数”、地点、名目、艺人进行了基于文献基础的考察,在诸如聚讼纷纭的“家数”分类问题、习而不察的“供奉局”问题、人所忽略的王六大夫称谓含义问题上,发表了一己之见,并对“说话”研究中的部分常用术语作了考证。第四章论述宋元“说话”的文学意义。包括与其它文学样式的互动关联、市民文学特性,明确其在文学转型时期的滥觞地位。通过这样的讨论,我们认为宋元“说话”在中国小说和市民文学的发展历程上,有筚路蓝缕之功。

二、中国语文2002年(总第286-291期)篇目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语文2002年(总第286-291期)篇目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论文提纲范文)

上编 学习时代
    明末清初
    道光年间
    1861年
    1894年
    1906年
    1907年
    1911年
    1912年 1岁(6)
    1913年 2岁
    1914年 3岁
    1915年 4岁
    1916年 5岁
    1917年 6岁
    1918年 7岁
    1919年 8岁
    1920年 9岁
    1921年—1925年 10—14岁(10)
    1926年 15岁
    1927年 16岁
    1928年 17岁
    1929年 18岁
    1930年 19岁
    1931年 20岁
    1932年 21岁
    1933年 22岁
    1934年 23岁
    1935年 24岁
    1936年 25岁
    1937年 26岁
    1938年 27岁
    1939年 28岁
    1940年 29岁
    1941年 30岁
    1942年 31岁
    1943年 32岁
    1944年 33岁
    1945年 34岁
中编 为师时代
    1946年 35岁
    1947年 36岁
    1948年 37岁
    1949年 38岁
    1950年 39岁
    1951年 40岁
    1952年 41岁
    1953年 42岁
    1954年 43岁
    1955年 44岁
    1956年 45岁
    1957年 46岁
    1958年 47岁
    1959年 48岁
    1960年 49岁
    1961年 50岁
    1962年 51岁
    1963年 52岁
    1964年 53岁
    1965年 54岁
    1966年 55岁
    1967年 56岁
    1968年 57岁
    1969年 58岁
    1970年 59岁
    1971年 60岁
    1972年 61岁
    1973年 62岁
    1974年 63岁
    1975年 64岁
    1976年 65岁
    1977年 66岁
    1978年 67岁
    1979年 68岁
    1980年 69岁
    1981年 70岁
下编 神游时代
    1982年 71岁
    1983年 72岁
    1984年 73岁
    1985年 74岁
    1986年 75岁
    1987年 76岁
    1988年 77岁
    1989年 78岁
    1990年 79岁
    1991年 80岁
    1992年 81岁
    1993年 82岁
    1994年 83岁
    1995年 84岁
    1996年 85岁
    1997年 86岁
    1998年 87岁
    1999年 88岁
    2000年 89岁
    2001年
    2002年
    2011年

(2)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3.《天道溯原》之影响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一、同文馆总教习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2.丁韪良作品分析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三、其他方面问题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三、关于太平天国
        四、关于晚清改革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一、关于中国寓言
        二、关于民间传说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3)《朱子家礼》“诸具”疏证 ——以《韩国礼学丛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朱子家礼》源流考镜
    第二节 《朱子家礼》朝鲜化溯程
    第三节 《丛书》特色“诸具”解题
    第四节 20世纪以来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概况
凡例
第一章 朝鲜特色化“诸具”形成始末
    第一节 肇端:丘濬《家礼仪节》
    第二节 枢机:金长生《丧礼备要》
    第三节 成熟:李縡《四礼便览》
    第四节 中国《家礼》所涉“诸具”汇总
第二章 朝鲜时代“通礼”所涉“诸具”疏证
    第一节 通礼“诸具”疏证
    第二节 《丛书》对《家礼》通礼“诸具”的衍变及创发
第三章 朝鲜时代“冠礼”所涉“诸具”疏证
    第一节 冠礼“诸具”疏证
    第二节 《丛书》对《家礼》冠礼“诸具”的衍变及创发
第四章 朝鲜时代“婚礼”所涉“诸具”疏证
    第一节 婚礼“诸具”疏证
    第二节 《丛书》对《家礼》婚礼“诸具”的衍变及创发
第五章 朝鲜时代“祭礼”所涉“诸具”疏证
    第一节 祭礼“诸具”疏证
    第二节《丛书》对《家礼》祭礼“诸具”的衍变及创发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本题取用《韩国礼学丛书》目录
附录二:中国、李氏朝鲜尺度表
附录三:朝鲜所用《家礼》“诸具”汇总
附录四:本文所涉诸具索引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後记

(4)王献唐学术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资料
    四、研究重难点、创新点及框架
第一章 王献唐学术圈总论
    第一节 王献唐学术圈形成的因素
        一、地缘因素的影响
        二、现代学术机构的推动
        三、学术思潮及学术流派的促成
    第二节 王献唐学术交往的内涵
        一、学术交往的时段性
        二、学术交往形式的多元化
        三、学术交往所涉学科的广博性
    第三节 王献唐学术圈的特质
        一、缘起及归宿的恒定性
        二、贯穿主线的明晰性
        三、持久和谐的稳定性
第二章 王献唐的语言文字学术圈
    第一节 王献唐与丁惟汾
        一、丁惟汾举荐王献唐掌理山东省立图书馆
        二、授受与研讨音韵学
        三、共同整理山左文献
    第二节 王献唐与黄侃
        一、丁惟汾与黄侃学术之交的推介
        二、探寻叶抄《经典释文》
        三、黄侃对王献唐学术的推重
    第三节 王献唐与孔德成
        一、共同存护齐鲁文脉
        二、寓居四川之谈学
        三、孔德成对王献唐学术之评
    第四节 王献唐与栾调甫
        一、协力研讨古文字
        二、对诸子学的研讨
        三、共同整理先贤遗着
        四、栾调甫向王献唐举荐屈万里
        五、王献唐对栾调甫的推重
    第五节 王献唐与高田忠周
        一、学术之交的背景
        二、学术之交的表现
        三、学术之交的实质
第三章 王献唐的历史学术圈
    第一节 王献唐与傅斯年
        一、共同的学术志趣
        二、合力搜罗刻印山左文献
        三、协同组织发掘山东古文化遗址
        四、困境之中的学术支助
    第二节 王献唐与卫聚贤
        一、20世纪30年代的学术交往
        二、寓居四川时期的学术交往
    第三节 王献唐与黄云眉
        一、王献唐与黄云眉之互赠
        二、黄云眉对王献唐学术与事功的推重
        三、黄云眉向王献唐请助学术资源
    第四节 王献唐与孙次舟
        一、王献唐定居济南时期对孙次舟学术之助
        二、王献唐南居四川时期孙次舟的问学
        三、王献唐与民国学人对孙次舟之评的学术意蕴
第四章 王献唐的金石学术圈
    第一节 王献唐与罗振玉
        一、王献唐与罗振玉互赠金石资料
        二、王献唐对罗振玉金石学成就之评
        三、王献唐与罗振玉在政治与学术之间取向的比较
    第二节 王献唐与商承祚
        一、学术交往的开启
        二、互赠金石资源
        三、共同推重金石学大家陈介祺
        四、互求金石资源
    第三节 王献唐与容庚
        一、学术交谊的缘起
        二、增补《金石书录目》的学术助力
        三、共同研讨武梁祠画像
        四、对孙海波学术之助
    第四节 王献唐与丁福保
        一、丁福保赠王献唐泉学着述
        二、编撰《古泉大辞典》之助
        三、《古钱大辞典》之购与得
第五章 王献唐的考古学术圈
    第一节 王献唐与董作宾
        一、山东古迹研究会运作期间的学术交往
        二、南迁时期学术关系的延续
    第二节 王献唐与吴金鼎
        一、基于山东古迹研究会运作的交往
        二、吴金鼎留学伦敦时期与王献唐的学术交流
        三、南地再续考古缘
    第三节 王献唐与金祖同
        一、王献唐与金祖同学术交往的开启
        二、金祖同向王献唐请助资料
        三、王献唐赠金祖同纪王城陶片
第六章 王献唐的文献学术圈
    第一节 王献唐与傅增湘
        一、存护海源阁藏书的文献缘
        二、互赠学术资源
        三、印行流布《周易》单疏本
        四、代求山左文献资料
        五、学术至交间的相互推重
    第二节 王献唐与顾廷龙
        一、胡道静、潘承弼的学术绍介
        二、基于《吴愙斋先生年谱》的学术交谊
        三、学术交往的延续
    第三节 王献唐与顾实
        一、共同研讨《穆天子传》
        二、推崇山东的文化地位
        三、共同推助墨学研究
    第四节 王献唐与路大荒
        一、共同关注蒲松龄着述
        二、互赠文博资源
        三、路大荒约请王献唐主持修订《淄川县志》
        四、路大荒对王献唐的赞评
        五、重拾文献缘
    第五节 王献唐与丁锡田
        一、互赠学术资源
        二、互求资料
        三、共同访古
        四、通函论学
    第六节 王献唐与赵录绰
        一、整理许翰着述
        二、整理李文藻、王筠、牟庭等山左先贤遗着
        三、关注刘喜海藏金石图籍
        四、收购陈介祺万印楼藏品
第七章 王献唐的图书馆学术圈
    第一节 王献唐与王重民
        一、共同整理研究马国瀚遗着
        二、王重民助王献唐校勘《汪水云集》
        三、王重民对王献唐学术及事功的推重
    第二节 王献唐与陈训慈
        一、陈训慈关注山东省立图书馆馆务的开展
        二、王献唐与陈训慈会面论学
        三、王献唐与陈训慈治事治学的融通
    第三节 王献唐与柳诒徵
        一、王献唐与柳诒徵互赠馆藏资源
        二、王献唐与柳诒徵会面谈学
        三、王献唐向柳诒徵请助资料
    第四节 王献唐与李小缘
        一、流布《倦游庵椠记》
        二、举荐刘叔遂
        三、王献唐向李小缘请助资料
    第五节 王献唐与屈万里
        一、王献唐掌理山东省立图书馆时期对屈万里的学术影响
        二、王献唐与屈万里南迁及客居四川时期之论学
        三、王献唐对屈万里进入史语所的促成
        四、屈万里评王献唐
第八章 王献唐与现代学术机构的学术关系
    第一节 王献唐与齐鲁大学
        一、王献唐与齐鲁大学交流合作的缘由
        二、王献唐与齐鲁大学学者的学术交往
        三、王献唐在齐鲁大学的授课与演讲
        四、王献唐与齐鲁大学学术刊物
    第二节 王献唐与史语所
        一、王献唐获赠及利用史语所的学术资源
        二、王献唐参与史语所主导的山东古迹研究会
        三、王献唐与史语所学人的学术交往
    第三节 王献唐与国史馆筹备委员会
        一、王献唐参与国史馆筹备委员会会务
        二、王献唐和国史馆筹备委员会学人的交往
        三、王献唐在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的学术收获
结论:王献唐学术交往的学术史意义及其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5)“《红楼梦》研究批判”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红楼梦》研究批判”的发生及铺展
    第一节 运动的发生
    第二节 运动的铺展
第二章 “《红楼梦》研究批判”发生之原因
    第一节 “小人物”的崛起
    第二节 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第三节 1954年前后知识分子的历史处境与精神状况
第三章 “《红楼梦》研究批判”与当代知识分子
    第一节 运动中的知识分子
    第二节 不一样的声音
第四章 “《红楼梦》研究批判”与当代文学研究
    第一节 多元并存的民国红学研究
    第二节 文学研究的当代转型
第五章 “《红楼梦》研究批判”与当代文艺刊物及读者阅读
    第一节 “十七年”文艺刊物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如何接受,怎样阅读
结语
参考支献

(6)罗根泽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中国文学批评史发生研究
    2.1 诗文评与文学批评
        2.1.1 从诗文评到文学批评
        2.1.2 什么是文学批评
        2.1.3 中西文学批评之短长
        2.1.4 文学批评与文学批评史
    2.2 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史
        2.2.1 从文学史到文学批评史
        2.2.2 文学批评史是文学史之一支
        2.2.3 互助与互用
    2.3“整理国故”
        2.3.1 缘起
        2.3.2 科学方法
        2.3.3 历史的观念
    2.4《支那诗论史》
        2.4.1 翻译与传播
        2.4.2 编纂体例与批评结合创作的研究方法
        2.4.3“文学自觉”说与“格调、神韵、性灵三诗说”
    2.5 课程与讲义
        2.5.1 课程与讲义
        2.5.2 批评与回响
第3章 史学家的文学批评史
    3.1 从诸子学到文学批评史
        3.1.1 何以研究诸子学
        3.1.2“中国文学史类编”
        3.1.3 文学批评史成书考
        3.1.4 余论
    3.2 材料与着作
        3.2.1“开山采铜”
        3.2.2“蒐览务全”
        3.2.3 西学
    3.3 述要、述创与释义、释因、释果
        3.3.1 述要与述创
        3.3.2 释义、释因与释果
        3.3.3 现代性反思
第4章 文学观念与批评史观
    4.1“文学”与“文学批评”
        4.1.1“文学”的广义、狭义与折中义
        4.1.2“文学批评”的分类
    4.2“载道”与“缘情”
        4.2.1 在批评史中之线索
        4.2.2 与周作人载道、言志说之关系
        4.2.3 二分法的局限
    4.3 文学批评随时空、批评家、文类而异
        4.3.1 文学批评随时空而异
        4.3.2 文学批评随批评家、文体而异
第5章 专题研究
    5.1《文心雕龙》研究
        5.1.1 确立其批评史地位与原道文学观
        5.1.2 对文体论、创作论、文学史观、批评论的研究
    5.2 唐古文运动研究
        5.2.1 对早期古文论的研究
        5.2.2 对韩柳古文论的研究
        5.2.3 对韩柳以后古文论的研究
    5.3 宋诗话研究
        5.3.1 诗话理论
        5.3.2 整理与辑校
        5.3.3 对几种代表诗话的研究
第6章 1950年代学科“规训”与文学批评史的修改
    6.1 政治话语下的“以论代史”
    6.2 学科调整与文学批评史的命运
    6.3 1957年版文学批评史的修改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罗根泽先生学术年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思路
第一章 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中的神明
    第一节 先唐冥界观概述
    第二节 唐五代宋初冥界中的王者
        一、泰山府君及其郎君信仰
        二、阎罗王
        三、五道(将军)大神
    第三节 山川神的冥界化
        一、海、东海公
        二、华山神及华山三郎
        三、其他冥界神
    第四节 神圣与世俗之间:冥界神在数量及空间上的发展
第二章 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中的冥界官吏
    第一节 冥界官吏
        一、冥官
        二、冥吏
        三、冥界官吏的来源
    第二节 冥界官吏的佛道融合与世俗化——以敦煌愿文为中心
        一、“土府水官”探源
        二、冥吏的世俗化
    第三节 韩真人考——兼论敦煌愿文中的“保人可韩”和“专使可嚂官”
        一、韩终其人其事
        二、韩终之神化
        三、宋代的“韩真人”、“韩君丈人”和“可韩司丈人”
        四、元明以来的“韩君丈人”
        五、敦煌吐鲁番写卷中“保人可韩”、“专使可嚂官”与“珂寒寺”、“珂寒使”
第三章 冥界审断以及地狱——以道教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冥界审判
        一、道教与冥判
        二、冢讼与冥诉
    第二节 冥界中的“天曹”、“算”、“簿”和“籍”
        一、天曹、算
        二、簿、籍
        三、坑
    第三节 冥界与人间及地狱
        一、幽明之间
        二、冥界与地狱
第四章 从“死生异路”到“定成命于幽数”——试论唐五代的冥界前定论
    第一节 冥界与官禄、科举及政治
        一、“纱笼中人”与冥界定官禄
        二、冥界与科举
        三、冥界与政治
    第二节 冥界与婚姻、财富和食禄
    第三节 冥界与疾病
    结语
第五章 追寻一己之福——冥界信仰下的民众生活
    第一节 晚唐五代的十王会与蜀地十王造像考述
        一、《资中西岩前蜀武成三年(910)十王造像题记》与《先修十王会》《先修意》
        二、晚唐五代十王信仰下的社邑活动
        三、结语
    第二节 敦煌写卷《灵州龙兴寺白草院史和尚因缘记》与唐五代的刺血写经
        一、刺血之渊源
        二、唐五代宋初的刺血写经及其意义之转变
        三、结语
    第三节 从“七七斋”到宋代寿生寄库会——冥界信仰下纸钱功能之转变
        一、唐五代宋初以来的纸钱与冥界
        二、“预修生七斋”与纸钱
        三、俄藏黑水城《佛说寿生经》与冥界信仰下纸钱功能的转变
第六章 地狱观念在唐五代宋初的传播——以《佛说盂兰盆经》和斋会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从“饿鬼”到“地狱”
    第二节 斋会与“禁杀”
        一、疑伪经与斋日持戒
        二、禁杀、社邑及断屠
第七章 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影响与演变
    第一节 从变化到回归:冥界观念与墓葬文书中的死后世界——以敦煌吐鲁番文献为中心
        一、西北出土墓券、吐鲁番文书中地下世界
        二、敦煌冥婚书仪和葬书中所见地下世界
        三、上博《曹元深祭神文》中地下世界
        四、结语
    第二节 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对藏地影响
        一、《目连救母变文》与《格萨尔》“地狱救妻”、“地狱救母”关系初探
        二、《阎罗王授记(十王)经》与《西藏度亡经》之比较研究
    第三节 从《唐太宗入冥记》到《西游记》——七至十六世纪冥界观念及其变迁的文献学考察
        一、相关文献简介
        二、说唱艺术与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的传播
        三、文献中所见冥界之演进
        四、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唐前嵇康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嵇康形象的"仙化"与"神化"
第一节 嵇康形象的"仙化"
    (一) 嵇康的神仙观念与服药、炼丹之关系
    (二) 高士与仙人
    (三) "仙骨"与"尸解"
第二节 嵇康形象的"神化"
    (一) "耻与魑魅争光":嵇康的刚烈正气
    (二) 与鬼神通灵:《广陵散》的授受传说
    (三) 嵇康的才艺与灵性 第二章 接纳与排斥——晋唐对《绝交书》的接受与对嵇康的贬刺之评
第一节 晋唐对《与山巨源绝交书》的接受
    (一) "论绝交"的文学线索与《绝交书》的整体影响
    (二) 嵇康之懒的魅力
    (三) 嵇康的人间情怀
第二节 晋唐对嵇康的贬刺之评
    (一) 嵇康何以"凶终"的种种说法
    (二) "嵇康养生被杀戮"的讽刺意蕴
    (三) 玄学、文学方面的隐微批评 第三章 嵇康与六朝临终文艺现象——以谢灵运《临终诗》"嵇公"条注文商榷为引论
第一节 谢灵运《临终诗》"嵇公"条注文商榷
    (一) 谢诗前后文意疏通
    (二) 人名称谓考述及版本梳理
    (三) 难解字眼"理"字释义
第二节 嵇康与六朝临终文艺现象
    (一) "顾日影而弹琴":迫害与艺术
    (二) "《广陵散》于今绝矣":琴曲与绝学
    (三) "嵇中散临刑东市":名士效应与东市遗址 第四章 嵇康的草木情缘——合欢·青松·竹林·盛柳·桃树
第一节 "合欢蠲忿"与嵇康采药
第二节 "遥望山上松"与嵇康游仙
第三节 "竹林之游"与嵇康故居
第四节 "家有盛柳树"与嵇康锻铁
第五节 "桃树见在"与嵇康游学 第五章 嵇康的书画和书画中的嵇康
第一节 《狮子击象图》考略
    (一) 《狮子击象图》的着录状况
    (二) "狮子击象"的史籍记载
    (三) 狮子和象的图绘存留
    (四) 狮子和象的佛教因缘
第二节 嵇康的书法
第三节 书画中的嵇康 结语 附录:嵇康研究论着索引(1900~2008)
一、海内外研究专着(1949~2008)
二、大陆地区博、硕士学位论文(1999~2008)
三、大陆地区期刊论文(1925~1979)
四、台湾地区博、硕士学位论文(1949~2008)
五、香港地区学位及期刊论文(1950~2000)
六、日本期刊论文(1900~1998)
七、韩国学位及期刊论文(1900~1998)
八、欧美地区期刊论文(1900~1993)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 ——以“性质之争”和“文白之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索卡尔事件与"伪学术"
        1.1.2 语文乱象与理论的贫困
    1.2 研究现状
        1.2.1 话语的发现:语言学的话语研究
        1.2.2 从福柯开始的话语再造:哲学、社会学、文艺学等的话语研究
        1.2.3 从费莱雷、阿普尔到派纳:教育学的话语研究
        1.2.4 语文课程话语研究状况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语文课程话语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2.1 何为语文教育研究
        2.1.1 教育研究的层次与类型
        2.1.2 语文教育研究的层次与类型
        2.1.3 问题共生与学科互涉:语文教育研究的知识状况
    2.2 方法论立场:从"非此即彼"、"怎么都行"到"执多用中"
        2.2.1 "非此即彼"——二元论及其困境
        2.2.2 "怎么都行"——"多元主义"这头"迷途的羔羊"
        2.2.3 "执多用中"——一种观念生态学的方法论立场
第三章 语文课程话语研究的分析框架
    3.1 作为"综合文本"的课程事象
        3.1.1 事与象:教育世界及其显现方式
        3.1.2 课程事象与教育世界
    3.2 作为"文本解读"的课程理解
        3.2.1 课程理解与课程开发:范式转换是否可能?
        3.2.2 事象与事理:教育世界的现象与阐释
    3.3 作为"对象"与"方法"的课程话语
        3.3.1 朝向话语——课程领域的话语实践
        3.3.2 通过话语——陈述或观念系统的知识考古
    3.4 课程话语考论的若干思考路径
        3.4.1 哲学的思考路径:本然、或然、应然与实然
        3.4.2 社会学的思考路径:身份、语境、意涵
        3.4.3 传播学的思考路径:生成、传播、演化
第四章 想像语文的方法——"性质话语"考论
    4.1 本体探寻:从"语文是什么"出发
        4.1.1 "语文是什么"何以成为一个问题
        4.1.2 语文课程本体论如何可能?
    4.2 语文课程本体论的话语实践
        4.2.1 "语/文"课程话语范型
        4.2.2 "文/道"课程话语范型
        4.2.3 "语/言"课程话语范型
    4.3 本体之后:语言游戏与语文的终结
        4.3.1 语言游戏:符指世界的真相
        4.3.2 言筌之道:话语方式与思维方式
        4.3.3 语文的终结:摆脱本体论的魅惑?
第五章 语文批判的逻辑——"文白话语"考论
    5.1 文白之争的发生与演变——语言变革和语文教育
        5.1.1 焚书与招魂:文言文的"还乡结构"
        5.1.2 白话文运动与文白之争
        5.1.3 大众语文运动与文白之争
    5.2 文白之争的往复与深化——价值取向与语文教育
        5.2.1 语文教育政治化框架内的文白之争
        5.2.2 语文教育科学化框架内的文白之争
        5.2.3 语文教育人文化框架内的文白之争
    5.3 文白之争的反思与检讨——话语方式与思维方式
        5.3.1 修辞学的演练:文白之争的话语实践
        5.3.2 语用、政治、道德与文化:文白之争的逻辑运作
余论:身与身外——难以绕过的暗礁?
参考文献
后记

(10)宋元“说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说话”溯源与辨流
    第一节 唐前讲说故事的活动
    第二节 唐代讲说故事的活动
        一、唐代的变文与俗讲
        二、唐代“说话”的成熟
第二章 宋元“说话”的繁盛及其原因
    第一节 宋代“说话”的繁盛
    第二节 宋元“说话”繁盛原因
        一、宋元“说话”繁盛的外因
        二、宋元“说话”繁盛的内因
第三章 宋元“说话”考论
    第一节 家数考
    第二节 名目考
    第三节 地点考
    第四节 艺人考
    第五节 常用语例考
第四章 宋元“说话”的文学意义
    第一节 宋元“说话”与文学
        一、宋元“说话”与传奇、志怪、曲子词
        二、宋元“说话”与话本、章回小说
        三、宋元“说话”与诸宫调、戏曲
    第二节 宋元“说话”的市民文学特性
        一、市民文学定位
        二、“说话”的市民文学表征
    第三节 宋元“说话”的文学史意义(代结语)
        一、文学理念的变革
        二、小说传统的孕育
        三、“说话”衰微的启迪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世纪以来宋元“说话”研究回顾
附录二: 宋元“说话”研究论着索引(1900-2007)
后记

四、中国语文2002年(总第286-291期)篇目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J]. 黄德海. 江南, 2021(05)
  • [2]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朱子家礼》“诸具”疏证 ——以《韩国礼学丛书》为中心[D]. 赵曜曜.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4]王献唐学术交往研究[D]. 李宝祥. 山东大学, 2017(03)
  • [5]“《红楼梦》研究批判”之研究[D]. 陈扬. 南京大学, 2015(08)
  • [6]罗根泽文学批评史研究[D]. 王波. 清华大学, 2015(07)
  • [7]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研究[D]. 钱光胜. 兰州大学, 2013(08)
  • [8]唐前嵇康现象研究[D]. 郑伟. 山东大学, 2009(06)
  • [9]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 ——以“性质之争”和“文白之争”为例[D]. 于龙. 上海师范大学, 2008(10)
  • [10]宋元“说话”研究[D]. 李晓晖. 华中师范大学, 2008(03)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