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承担的空间实验远程科学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承担的空间实验遥科学研究项目通过验收(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张瑞[2](2021)在《InGaAs短波红外低照度成像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短波红外(SWIR,short-wave infrared)的波长覆盖范围为1~3μm,处在红外波段中的反射波段。相比于中长波热成像,短波红外能够反映更多的物体细节,方便检测与识别;相比可见光,短波红外在穿透云雾、烟尘等有着出色的表现。短波红外因其独特的成像特点,在弱光成像、着火点检测、环境检测、矿藏探测、半导体检测、农作物检测、生物成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针对短波红外成像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基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最新研制的1280*1024元In Ga As短波红外探测器研制了高灵敏度的高速大面阵短波红外成像样机,实现了30Hz快速高灵敏度成像。本文分析了探测器面阵中的块盲元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快速行进的盲元补偿算法;研究了In Ga As短波红外探测器高增益下成像质量与探测器工作温度的关系,并设计了一套基于探测器内部集成的半导体热电制冷器的闭环数字温度控制模块,实现了探测器的工作温度的精确控制。此外,本文还开展了基于In Ga As探测器的短波红外两档增益对比成像实验、透雾成像对比实验和生物成像实验,获得了良好的成像效果。针对低照度下短波红外图像的特点,本文设计了一种低照度短波红外图像增强算法。基于多尺度高斯差分细节增强方法改善弱光下短波红外图像细节,通过稀疏表达算法实现对图像的降噪,最后通过自适应灰度映射算法改善图像的动态范围与对比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有效地改善了低照度下短波红外的成像效果。本文开展了低照度下生物荧光显微成像实验,设计了一种基于梯度域引导滤波的多聚焦融合算法,实现了生物荧光组织在低照度显微条件下的全局成像。本文设计了一种低照度短波红外照度计,其波长覆盖范围为0.9~1.7μm,测量精度达到了10^-5W/m^2,测量范围为10^-5W/m^2~0.1W/m^2;通过该照度计测定了夜间短波红外照度,并分析了弱光条件下短波红外成像的影响因素,讨论了月相的变化以及气候条件对短波红外成像产生的影响。据此,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信杂比判据的弱光环境下短波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本文的测试数据集上表现良好。

贺婷[3](2021)在《范德华层状材料光电探测器的多场调控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范德华层状材料因具有带隙分布范围广、光吸收作用强、载流子迁移率高等优异的光电特性,在光电子器件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发展,范德华光电子器件已经在光电探测器、偏振灵敏探测器、激光器、发光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等方向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基于范德华层状材料光电子器件的一些基础研究还有待深入,如层状材料的缺陷研究、层状材料与金属的界面调控以及范德华异质结能带调控。本论文对范德华层状材料的材料生长、器件制备、工作机理和潜在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系统地研究了IV-VI族GeSe材料的制备方法、GeSe和GeS材料中缺陷局域态诱导的非本征光电导效应及其工作机理、背靠背肖特基电场调控的III-Ⅵ族InSe光电探测器工作机理以及pn结电场与肖特基电场联合调控的GeSe/InSe/Cr异质结光电探测器工作机理。该工作为获得高性能室温可见近红外光电探测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支持。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1.范德华层状GeSe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化学气相传输法(CVT)制备了范德华层状GeSe材料,通过多种表征技术全面表征了GeSe的晶格质量和化学成分。第一性原理计算了各项异性吸收特性并建立了线偏振分辨的可见红外微区光电流表征方法,获得了具有高二向色性比(830 nm@2.16)的线偏振灵敏光电探测器。研究了缺陷对GeSe光电探测器输运方式、电流功率关系及响应时间的影响,其变温输运特性在临界温度前后分别表现为热激发输运特性和缺陷态间的跳跃传导输运特性,另外电流与光功率非线性关系以及响应时间的拖尾现象被证明来源于浅能级束缚态对过剩载流子的捕获作用。2.缺陷局域场调控的范德华层状GeSe和GeS材料光导型探测器机理研究。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分析了GeSe和GeS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种类和形成能数据,并研究了不同缺陷诱导局域场对GeSe和GeS材料电子结构及其光电性质的影响,证实了Ⅳ-Ⅵ族材料中最易形成的Ge空位会使材料形成天然的p型掺杂,并使得其探测波段得到拓展。实验验证了通过化学气相传输法生长的GeSe和GeS材料中Ge空位的存在,并且使得GeSe和GeS的光导型探测器的探测波长分别从1000 nm和780 nm拓展到1.6μm和1.55μm。3.背靠背肖特基电场调控的III-Ⅵ族范德华层状InSe光电探测器的机理研究。本文通过实验和模拟软件TCAD共同研究了对称InSe二极管整流的异常特性,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发现,对称结构Cr-InSe-Cr整流的异常特性是InSe与金属界面不均匀的接触面积以及界面电荷对势垒的影响造成的。模拟发现势垒不对称的肖特基器件在光辐照条件下会出现明显的光伏效应,且随着势垒差增大,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越大。除此之外,还研究了点照射双边肖特基InSe二极管的整流特性,并展示了基于该特性的光电联合调控的逻辑器件应用。4.pn结电场和肖特基电场联合调控的范德华层状GeSe/InSe/Cr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的机理研究。利用开尔文探针力显微技术(KPFM)研究了GeSe/InSe异质界面的能带匹配,获得了GeSe/InSe异质结和InSe/Cr肖特基结协同作用下器件的电势分布,解释了GeSe/InSe/Cr异质结拥有极低的正向电流的异常反向整流特性的原因。还研究了范德华层状GeSe/InSe/Cr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的光电特性,该器件拥有非常高的光开关比和响应率以及较快响应速度,展示了优异的光电探测性能。

王伟[4](2020)在《多波段短波红外相机光学系统设计与成像质量评估》文中指出短波红外介于近红外波段和热红外波段之间,是大气光学窗口之一。短波红外和可见光均是来自地物目标反射的周围环境中的光辐射,这种相似性使得短波红外图像具有丰富的细节特征,能够提供媲美可见光图像质量的短波红外遥感影像。短波红外透烟、透雾成像的能力和在低照度环境下成像的能力使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成为可能。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遥感成像技术和非制冷型短波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发展,短波红外空间遥感成像得到迅速的发展,在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国防军事等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短波红外探测器和相应遥感卫星的研制能力逐渐成为综合国力的体现和大国博弈的筹码。我国短波红外遥感成像技术和相关探测器的研制起步较晚,其中探测器的研制相对落后。短波红外遥感成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商业遥感卫星的兴起,对短波红外遥感相机光学系统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低分辨率In Ga As型非制冷焦平面阵列的基础上,围绕短波红外空间遥感相机的研制和测试,从相机总体设计指标的分解、光学系统的设计、相机光学性能的测试三方面展开了,研制了一款轻小型星载短波红外空间遥感相机,旨在对短波红外遥感技术进行前期验证,为后续遥感相机的研制和图像应用提供支撑。本文首先建立了完整的短波红外遥感成像模型,通过追踪星地间的辐射传输过程和全链路成像过程建立了理论信噪比模型和理论调制传递函数模型,为相机后续分析提供参考依据。结合搭载短波红外相机的遥感卫星的成像要求指导探测器选型,结合探测器参数和成像模型,对相机总体设计指标进行分解。针对常规玻璃材料选择方法对离散Fraunhofer谱线和边缘波段的依赖,本文将瞬时色散参量和Buchdahl色散模型引入短波红外波段,将玻璃材料表示为三维空间中的矢量,玻璃材料的选择转换为空间矢量运算,为光学系统色差的校正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考虑到空间环境温度的变化,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玻璃材料的热效应和镜筒机械材料的热效应,推导出一种适用于光学被动式无热化设计的玻璃材料和机械材料选择方法,可以实现短波红外光学系统色差和热差的联合校正。依据相机总体设计指标要求,结合光线追迹和计算机辅助优化算法以Petzval物镜为蓝本对光学系统进行设计,通过以光谱标定、探测性能测试、辐射标定为主的系列地面实验和以空间分辨率测试、动态调制传递函数测试、信噪比在轨测试为主的系列在轨测试对相机设计结果和光学性能进行评估。论文最后针对低分辨率遥感相机,讨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信噪比在轨测试方法,以避免地物目标的离散化对常规的基于空间序列的信噪比在轨测试方法的影响。

郝思远[5](2020)在《轻小型长波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各国红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红外成像系统己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在军事和民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红外光学系统作为红外成像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能够收集目标和背景所放射出的红外辐射,并成像在探测器的光敏面上。这使红外成像系统能够有效地对目标进行搜索、识别和捕获,对提升我国的军事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查阅整理了国内外红外成像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归纳总结了红外光学系统的特点、性能以及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无人机载光电吊舱长波红外光学系统,开展了轻小型设计研究和实验验证。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论文开展了轻小型无人机载光电吊舱长波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研究,包括理论推导和软件仿真分析。光学系统采用二次成像折反射式结构,光谱范围8~12.5μm,F数为2,口径为Φ150mm,总视场为2.34°。从公差、环境适应性和冷反射等方面,对该轻小型光学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2)论文开展了轻小型无人机载光电吊舱长波红外光学系统的实验验证研究,包括光学系统的加工检测、系统装调、实验室及外景测试评估。设计了主镜加工检测光路、镜片装配检测光路,进行了整机栅栏法MTF实验室测试以及外景成像。论文的创新点包括:1)在光学系统设计方面,将常用卡式二次成像折反射式结构的主系统简化为折叠牛顿式主系统,将球面次镜简化为平面镜折叠光路,轴外像差通过非球面校正镜组校正。光学设计传函高于0.41@17lp/mm,具有100%冷屏效应,而体积仅为Φ152 mm×125 mm。光学系统设计巧妙、结构轻小紧凑。2)在系统研制方面,全系统光机结构采用全铝设计,全系统镜片采用单点金刚石车削及抛光技术加工与无应力装配,研制成本低、周期短。实验室测试全视场传函高于0.24@17lp/mm,外景扫描成像像质清晰。本文的设计思路和研制方法,可为类似应用的无人机载光电吊舱长波红外仪器的光学系统的研制提供参考。

袁汝俊[6](2020)在《面向火星应用的远程LIBS及Raman探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下一个火星探测时间窗口的到来,中国将于2020年实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计划,其上将搭载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火星表面物质成分探测仪——Mar SCo De。为了保证我国火星表面物质分析仪在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解译性,本论文结合Mar SCo De仪器探测中面临的若干实际应用问题,为中国2020火星探测工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此外,我们还对基于远程LIBS-Raman技术的火星表面物质成分分析等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后续的火星表面物质成分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研究经验和方法支撑。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Mar SCo De载荷的工作原理、生存问题和科学目标等基本情况,本论文对Mar SCo De在仪器定标和在轨校正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使用经定标的标准元素灯和标准辐射灯在实验室环境中分别对Mar SCo De仪器进行光谱定标、辐射定标等基准标定。为了应对在轨应用中出现的仪器漂移和响应变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粒子群优化自动光谱在轨波长校正算法,并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适应度评价方法。实验测试结果证明了该校正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波长校正的效率,评价方法可以精准评价光谱定标的准确度,最终得到的谱线误差低于该仪器三通道光谱仪的光谱分辨率一个数量级以上,符合该设备火星在轨应用条件。针对火星Mar SCo De仪器如何有效分析未知样品成分的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Mar SCo De的LIBS和VIS-SWIR光谱数据来建立地面数据库以及数据反演方法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建立定性光谱数据库、各氧化物的定量分析数据库实现对火星表面物质的准确分析。另一方面,基于Mar SCo De的红外光谱数据实现对矿物亚类的判定,之后通过结合LIBS建立亚类矿物的分析数据库实现对矿物成分含量更精准的定量分析。通过建立橄榄石中各个端元和氧化物含量的分析模型,验证了这两种光谱的融合分析可以有效提高定量分析的准确性。最终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结合LIBS和红外光谱的特点,实现Mar SCo De对火星表面物质元素组成和矿物信息的准确分析。上述研究为基于Mar SCo De进行在轨矿物精准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针对单独使用LIBS或Raman技术对火星表面物质分析不准确的问题,本文开展了火星上LIBS和Raman联用技术的研究。首先,对探测所涉及的物理原理、科学意义和科学装置等内容进行详细讨论。进一步基于已有研究基础,分别搭建了一套火星环境模拟系统和一套远程LIBS-Raman联用测试系统,实现了地面分析方法验证和数据库建立等工作,并对该实验系统的详细工作原理和重点参数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后续针对火星表面物质分析的光谱探测方法提供地面实验基础。本文还主要研究了基于模拟火星大气环境下,使用LIBS和Raman光谱对典型矿物成分的互补分析能力的验证。实验中,利用真实搭建的远程LIBS-Raman联用系统和火星环境模拟系统,选取八种典型样品,分别对元素和分子特性上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此系统可以有效利用LIBS、Raman技术的优势,可实现元素、分子信息上的综合探测。基于此装置,后续可针对火星表面矿物种类、可能存在的生物分子及卤水特性等建立有价值的光谱数据库。

高聪[7](2020)在《傅里叶光谱焦平面探测与干涉数据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当今气象卫星通过测量大气温湿轮廓线,获取大气温度和湿度垂直信息,提高了天气预报准确性。星载红外傅里叶光谱仪具备高光谱分辨率探测和大气垂直探测能力,能够准确地获得大气温湿轮廓线,是目前气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第17届世界气象大会上,世界气象组织委员会确定了全球综合观测系统2040年远景发展计划,在高分辨率区域数值天气预报及有效地指导超短期预报上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例如实时地监测台风和强对流系统的强度和路径变化。因此,需要星载傅里叶光谱仪进一步加快观测频次。为满足更快观测频次的需求,星载傅里叶光谱仪需配置更大面阵的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并提高干涉图采集速度,这增大了系统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的负荷。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报准确度,还需获得长波波段红外干涉信息。要实现长波红外干涉信号的有效探测,系统需具备更强的抗干扰和低噪声获取能力,进一步增大了设计难度。使用更大面阵焦平面探测器获取高质量的红外干涉数据,需设计和构建出在一套等光程差间隔、高帧频、外触发采样条件下的干涉信息获取系统;本文调研了目前国内及欧美星载红外傅里叶光谱仪信息获取技术方案;阐述了傅里叶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对红外干涉信号获取方法进行了全面完整的分析论述;深入研究了高帧频外部触发下微弱干涉信号获取和数据传输问题;分析了多系统间耦合以及机械振动对系统噪声的影响;建立了红外干涉信号获取信息链路的噪声模型;采用光伏型碲镉汞焦平面探测器搭建了两套干涉信号获取系统,分别在红外中波段和长波段下采集得到了干涉数据;搭建测试平台,实现了对噪声等效光谱辐射的定量计算,完成了对红外干涉系统的性能评估。通过硬件和软件优化,进一步抑制了系统数模信号干扰问题;在探测器响应率不均匀的情况下,提高了干涉数据质量。针对厚云层对星载傅里叶光谱仪探测阻碍问题,提出了一种实时云端检测方案,并利用Zynq-7020对方案进行了验证。对获取的红外干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发现并解决了采集不稳定造成的干涉图平移和干涉信息获取不均匀问题。对于波段范围在4.44μm到6.06μm的中波波段信号,系统能够稳定完整地获取1024像元的全部干涉信息。最后,为今后实现更大面阵的星载红外傅里叶光谱仪的电子信息获取方法提出了构想和展望。

马骏[8](2020)在《高空飞机蒙皮长波红外辐射测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飞机目标红外辐射特性研究无论在民用还是军事、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飞机的主要辐射源分为尾喷口、尾流和蒙皮三个部分。当前对飞机红外辐射特性的研究大部分为理论建模和数据仿真,或者地面测试状态下对飞机蒙皮或尾焰进行辐射测量,而对高空飞行状态的飞机进行辐射测量的研究较少。蒙皮红外辐射特性的研究具有重大应用价值。蒙皮温度是重要的飞机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对飞机蒙皮温度的测量反演十分重要。本文将着重研究对飞行中民航飞机进行辐射测量的方法,基于长波红外信息获取系统,获取有效的飞机目标红外辐射数据,并对飞机蒙皮的温度进行反演。首先,本文简要阐述了飞机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提出了主要研究技术路线,设计并研制了一套基于长波红外成像仪的飞机蒙皮测温系统。系统设计主要考虑模块化、低噪声、高灵敏度。系统分为长波红外成像仪和配套的上位机软件两个部分。其中长波红外成像仪由成像系统和电子学系统组成,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成像系统用于将红外辐射转化为电信号,其设计着重于镜头和探测器的选型;电子学系统用于将探测器的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给上位机,其设计着重于模块化设计和低噪性能。上位机软件分为通信软件和采集存储软件。通信软件用于完成参数设置与参数反馈功能,保证系统不同条件下合适的工作状态。采集存储软件用于完成图像数据的采集、实时显示以及存储,获取目标的数据信息。然后,本文介绍了飞机蒙皮温度测量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一种逐次逼近的温度反演方法。通过建立飞机蒙皮的辐射模型,详细分析了蒙皮辐射的组成,并根据计算将蒙皮所有辐射近似为蒙皮自身热辐射;通过建立大气传输和大气衰减模型,获取更准确的目标信号入瞳辐亮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建立辐射定标模型,获取目标信号入瞳辐亮度与DN值对应关系;综合几个模型,提出逐次逼近反演温度的方法。分析了温度反演计算模型的误差来源。最后,本文进行了综合成像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通过辐射标定试验得到入瞳辐亮度与DN值得线性关系;通过试验策划和试验实施完成了5km和10km飞行高度的波音787和空客350大型民航飞机目标辐射测量试验,获取了长波红外相机对飞机蒙皮的辐射响应数据。分蒙皮辐射大气传输和绝对辐射定标两个模块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然后通过逐次逼近法求得蒙皮温度。计算反演温度的不确定度并进行修约,得到5km飞行高度的民航飞机蒙皮温度的修约结果为268K,修约不确定度为4K,修约相对不确定度为1.49%;10km飞行高度的民航飞机蒙皮温度的修约结果为234K,修约不确定度为3K,修正相对不确定度为1.28%。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飞机蒙皮红外辐射测量方法可以实现对飞机蒙皮温度进行较高精度的反演,为飞机红外辐射特性的研究以及观测、监控和识别飞机目标提供数据支持,对提高航空飞行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徐滢璐[9](2020)在《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研究》文中指出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对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丰富国家战略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科研项目是为了开展特定的科学研究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相关管理工作对项目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基金项目档案管理不仅可以完整地记录科学研究的原貌,还能有序整合科学数据,为后世验证科学成果、创新科学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在承担基金项目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档案,当前亟需更为科学高效的方案支撑相关管理工作。因此,本文立足于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现状,针对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定建议,旨在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水平、支撑科学研究事业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文章主要分为3部分,包括研究综述、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和核心研究部分。研究综述部分主要针对科研档案管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和基金项目档案管理3个主题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总结其中的研究特点,为整体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部分主要界定了基金项目、高校基金项目档案、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3个核心概念,并分析了项目管理理论和文件周期理论的内容及在本文中的运用情况;核心研究部分首先分析了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内涵、类型、构成、特点、价值与功能,其次阐述了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主体的构成、责任、特点,并结合实际提出完善措施;再次从微观视角分析了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发现存在计划管理、重复管理、管理侧重点及资源加工与关联等方面的问题,并逐一提出相关建议;最后从宏观视角阐述了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面临的政策、技术、资金等外部环境,并从各个方面为改善环境提供理论方案。

刘欣[10](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二、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承担的空间实验遥科学研究项目通过验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承担的空间实验遥科学研究项目通过验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家级实验室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2.2 文献研究综述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协同创新理论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2.3.4 数据挖掘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1.1 萌芽起步阶段
        3.1.2 集中建设阶段
        3.1.3 快速发展阶段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2.1 快速起步阶段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3.2.3 重整复苏阶段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3.3.3 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案例选取原则
        4.1.3 资料获取
        4.1.4 分析框架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4.3.5 林肯实验室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4.4.6 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5.1.6 小结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5.2.4 小结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5.3.4 小结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InGaAs短波红外低照度成像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红外技术发展介绍
    1.2 短波红外探测器发展现状
        1.2.1 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发展现状
        1.2.2 InGaAs焦平面探测器国外发展现状
        1.2.3 InGaAs探测器国内发展现状
    1.3 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的应用前景
    1.4 InGaAs短波相机的图像处理技术
        1.4.1 短波图像增强
        1.4.2 生物显微成像和多聚焦图像融合
        1.4.3 弱光照环境下的小目标检测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5.1 研究内容
        1.5.2 章节安排
第2章 低照度下高灵敏度InGaAs短波成像系统设计
    2.1 引言
    2.2 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
    2.3 系统方案
        2.3.1 InGaAs短波探测器驱动模块设计
        2.3.2 模数转换
        2.3.3 网口传输
        2.3.4 基于Zynq数字电路设计
        2.3.5 非均匀性校正
    2.4 探测器制冷方案
        2.4.1 制冷控制电路
        2.4.2 自动控温算法
        2.4.3 控温精度测量
    2.5 盲元补偿
        2.5.1 单像素盲元补偿
        2.5.2 块盲元补偿
    2.6 成像实验
        2.6.1 透雾成像实验
        2.6.2 生物成像实验
        2.6.3 不同增益下的成像
    2.7 结论
第3章 低照度短波红外图像增强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多尺度高斯差分图像增强算法
        3.2.1 图像细节增强
    3.3 基于稀疏编码的图像降噪
        3.3.1 噪声分析
    3.4 稀疏编码降噪模型
        3.4.1 稀疏编码模型
        3.4.2 双权值降噪模型
        3.4.3 模型参数求解
        3.4.4 稀疏表达模型求解
        3.4.5 算法伪代码
        3.4.6 低照度降噪结果
    3.5 灰度重映射与对比度增强
    3.6 实验
    3.7 结论
第4章 生物荧光显微成像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短波红外生物成像
    4.3 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
        4.3.1 梯度域引导滤波金字塔对焦像素检测
        4.3.2 梯度域引导滤波
        4.3.3 对焦像素检测
        4.3.4 融合规则
    4.4 实验与讨论
        4.4.1 静脉荧光成像
        4.4.2 单光谱多聚焦图像融合
    4.5 结论
第5章 基于信杂比判据低照度图像小目标检测算法
    5.1 引言
    5.2 短波红外目标观测分析
    5.3 短波红外光强测定
        5.3.1 短波红外光度计
        5.3.2 光度计标定
        5.3.3 夜间照度测量实验
    5.4 短波红外夜视目标观测分析
        5.4.1 InGaAs短波红外夜视成像
        5.4.2 环境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5.5 小目标检测算法
        5.5.1 小目标特征分析
        5.5.2 算法结构
        5.5.3 Facet核函数
        5.5.4 基于信杂比局部对比度判据
    5.6 非目标区域排除
        5.6.1 随机游走原理
        5.6.2 目标区域判断
    5.7 小目标检测算法
    5.8 实验与分析
    5.9 结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内容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范德华层状材料光电探测器的多场调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范德华层状材料光电探测器简介
        1.2.1 范德华层状材料光电探测器的发展概况
        1.2.2 范德华层状材料光电探测器的主要机理和结构
        1.2.3 范德华层状材料光电探测器的主要参数
    1.3 范德华层状材料光电探测器的缺陷调控
        1.3.1 缺陷对范德华层状材料光电子器件的影响
        1.3.2 缺陷及局域态表征技术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高性能GeSe可见-近红外偏振探测器
    2.1 引言
    2.2 范德华层状GeSe晶体的制备和表征
        2.2.1 化学气相传输法制备GeSe晶体
        2.2.2 GeSe的材料表征
    2.3 GeSe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及电学性能表征
    2.4 GeSe的光电性能表征
    2.5 GeSe光电探测器的线偏振灵敏特性
    2.6 GeSe光电探测器成像应用展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非本征光电导效应的Ⅳ-Ⅵ族短波红外探测器
    3.1 引言
    3.2 非本征GeSe光电探测器的机理研究
    3.3 非本征GeSe的光电性能表征
    3.4 响应时间与温度的关系
    3.5 非本征GeSe光电探测器的线偏振灵敏特性
    3.6 GeS亚波长探测及机理研究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背靠背肖特基InSe二极管的光电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对称结构InSe二极管的异常整流及超带隙响应特性分析
    4.3 对称结构InSe二极管的辐照光电特性分析
    4.4 双边肖特基InSe二极管的点照射特性分析
    4.5 双边肖特基InSe二极管的光电联合调控逻辑器件应用
    4.6 总结
第5章 反向整流GeSe/InSe范德华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研究
    5.1 引言
    5.2 GeSe/InSe异质结制备及电学性能表征
    5.3 GeSe/InSe异质结表面电势及能带结构分析
    5.4 GeSe/InSe异质结光电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后期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多波段短波红外相机光学系统设计与成像质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短波红外空间对地遥感概述
    1.2 短波红外探测器发展概述
    1.3 短波红外空间遥感成像发展现状和趋势
        1.3.1 国际短波红外空间遥感成像发展现状
        1.3.2 国内短波红外空间遥感成像发展现状
        1.3.3 短波红外空间遥感成像发展趋势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2章 短波红外空间遥感相机光学系统总体研究
    2.1 星地间大气辐射传输模型
    2.2 短波红外空间遥感相机信噪比模型
        2.2.1 信号电子数模型
        2.2.2 噪声电子数模型
    2.3 短波红外空间遥感相机调制传递函数模型
        2.3.1 调制传递函数概述
        2.3.2 调制传递函数理论评估
    2.4 短波红外空间遥感相机总体设计
        2.4.1 InGaAs非制冷型焦平面探测器
        2.4.2 相机总体设计指标
        2.4.3 光学系统结构选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Buchdahl模型的复消色差玻璃材料选择方法
    3.1 常规色差校正方法及其局限性
        3.1.1 基于Herzberger理论的常规复消色差方法
        3.1.2 常规色差校正方法的局限性
    3.2 基于微分方程的色散特征表述方法
    3.3 Buchdahl色散模型在折射率拟合中的应用
        3.3.1 常规色散模型及其局限性
        3.3.2 Buchdahl色散模型概述
        3.3.3 应用Buchdahl模型拟合折射率
    3.4 Buchdahl色散模型在复消色差设计中的应用
        3.4.1 复消色差玻璃材料选择方法
        3.4.2 复消色差玻璃材料选择示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热化设计中玻璃材料和机械材料的联合选择
    4.1 短波红外空间光学遥感相机的热效应
        4.1.1 光学元件折射率的热效应
        4.1.2 光学元件几何特征的热效应
        4.1.3 镜筒机械材料的热效应
    4.2 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
        4.2.1 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基本原则
        4.2.2 常规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4.3 光学被动式无热化设计方案
        4.3.1 温度变化引起的焦面漂移
        4.3.2 焦面漂移无热化补偿方案
    4.4 联合消色差和消热差玻璃材料选择方法
        4.4.1 联合消色差和消热差原理
        4.4.2 峰值波长及其在联合校正方法中的应用
        4.4.3 光学系统联合设计中的材料选择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短波红外空间遥感相机光学系统设计
    5.1 光学系统设计指标
    5.2 短波红外复消色差光学系统的无热化设计
        5.2.1 计算机辅助无热化设计流程
        5.2.2 光学系统初始结构
        5.2.3 光机结构材料的选择
        5.2.4 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
    5.3 光学系统理论设计结果
    5.4 地面装调补偿镜设计
    5.5 系统公差分析
    5.6 杂散光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短波红外遥感相机地面实验和在轨测试
    6.1 短波红外遥感相机地面实验
        6.1.1 光谱标定实验
        6.1.2 遥感相机响应度测试
        6.1.3 绝对辐射标定实验
        6.1.4 相机地面成像实验
    6.2 短波红外遥感相机在轨测试
        6.2.1 空间分辨率在轨测试
        6.2.2 调制传递函数测试
        6.2.3 信噪比在轨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轻小型长波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内外红外光学系统的发展现状
        1.2.2 国内外红外探测器的发展现状
        1.2.3 轻小型需求的典型案例
        1.2.4 光学加工与检测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红外光学系统理论基础
    2.1 常用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介绍
        2.1.1 透射式结构
        2.1.2 反射式结构
        2.1.3 折反式结构
        2.1.4 三种光学系统方案比较
    2.2 光学系统材料的选择依据
        2.2.1 红外光学材料基本性能
        2.2.2 红外光学材料分类
    2.3 光学系统的设计理论
        2.3.1 光学系统参数计算
        2.3.2 光学面型介绍
        2.3.3 初始结构求解
        2.3.4 光学系统优化方法
    2.4 制冷型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特点
    2.5 光学系统像质评价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轻巧型设计及仿真分析
    3.1 系统参数确定
    3.2 光学系统设计
    3.3 公差分析
    3.4 环境适应性分析及策略
        3.4.1 无热化设计方法
        3.4.2 无热化分析
        3.4.3 无热化设计结果
    3.5 冷反射(Narcissus)分析
        3.5.1 冷反射的概念及形成条件
        3.5.2 冷反射特征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研制与实验分析
    4.1 结构设计概述
    4.2 光学加工与检测
    4.3 光学装调与测试
        4.3.1 光学装调
        4.3.2 MTF实验测试
    4.4 外景成像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面向火星应用的远程LIBS及Raman探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科学意义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总结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创新点总结
    1.3 火星探测的发展历程
    1.4 LIBS-Raman主动光谱联用技术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5 火星探测领域中的LIBS-Raman技术
        1.5.1 国外研究进展
        1.5.2 国内研究进展
    1.6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火星表面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探测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
    2.1 引言
    2.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物理原理
    2.3 中国2020 火星物质成分分析仪(MarSCoDe)
        2.3.1 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
        2.3.2 火星环境载荷生存问题
        2.3.3 仪器特点及科学目标
    2.4 MarSCoDe的 LIBS数据分析
        2.4.1 LIBS数据预处理
        2.4.2 LIBS数据的定量分析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火星LIBS仪器定标及在轨校正方法
    3.1 引言
        3.1.1 仪器定标
        3.1.2 在轨校正
    3.2 MarSCoDe仪器入轨前定标
        3.2.1 光谱定标
        3.2.2 辐射定标
    3.3 粒子群优化的在轨光谱波长校正
        3.3.1 粒子群优化的波长校正
        3.3.2 校正结果
        3.3.3 在轨波长校正的使用建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MarSCoDe光谱数据的物质成分分析
    4.1 引言
    4.2 结合红外吸收光谱的矿物种类判定
    4.3 LIBS光谱的定性和定量建库与分析
        4.3.1 元素种类分析样本建库
        4.3.2 定量分析样品建库
    4.4 矿物亚类成分分析方法
        4.4.1 使用LIBS进行亚类矿物含量分析
        4.4.2 靶材制备
        4.4.3 数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火星应用的LIBS-Raman分析技术
    5.1 引言
    5.2 拉曼光谱技术的物理原理
    5.3 LIBS-Raman联用系统
        5.3.1 LIBS-Raman联用测试系统
        5.3.2 LIBS-Raman测试系统的工作参数
    5.4 火星模拟条件下的样品测试舱
    5.5 LIBS-Raman联用系统的数据预处理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远程LIBS-Raman光谱技术分析矿物组成
    6.1 引言
    6.2 样品选择
    6.3 按照LIBS光谱区分矿物
    6.4 按照Raman光谱区分矿物
    6.5 LIBS-Raman联合分析的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傅里叶光谱焦平面探测与干涉数据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1.2 星载傅里叶光谱仪发展概况
    1.3 国内外傅里叶光谱焦平面探测研究现状
        1.3.1 美国-GIFTS(GeosynchronousimagingFouriertransform spectrometer)
        1.3.2 美国-Cr IS(Cross-track Infrared Sounder)
        1.3.3 欧洲-IASI(Infrared Atmospheric Sounding Interferometer)
        1.3.4 欧洲-MTG(Meteosat third generation)
        1.3.5 中国-大气垂直探测仪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傅里叶光谱焦平面探测技术
    2.1 迈克尔逊干涉仪
    2.2 干涉图与光谱图
    2.3 碲镉汞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2.3.1 红外探测器发展历程
        2.3.2 傅里叶光谱焦平面探测器
        2.3.3 噪声等效功率与探测率D*
        2.3.4 光电探测器噪声组成
        2.3.5 红外探测器背景辐射噪声及其抑制
        2.3.6 光导型和光伏型探测器归一化探测率
    2.4 探测系统制冷
    2.5 干涉信号的采集与处理
        2.5.1 干涉信号采集流程
        2.5.2 干涉数据处理
    2.6 本章小节
第3章 红外干涉信号并行获取技术研究
    3.1 针对干涉信号的低噪声获取技术研究
        3.1.1 红外探测器信号输出特性
        3.1.2 微弱信号提取和低噪声获取
    3.2 外部触发的超高帧频率的数据采集研究
        3.2.1 干涉信号等光程差采集
        3.2.2 干涉信号高速传输研究
    3.3 电磁干扰以及机械振动对系统影响
        3.3.1 电磁辐射
        3.3.2 机械振动
    3.4 系统性能评估体系建立
        3.4.1 系统噪声的组成
        3.4.2 红外干涉信号模拟噪声分析
        3.4.3 噪声等效光谱辐射
        3.4.4 光谱分辨率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规模红外干涉信号获取系统设计
    4.1 大规模红外干涉信号获取系统搭建
    4.2 中波红外干涉信号获取系统电路组成
        4.2.1 中波碲镉汞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4.2.2 中波探测器电压偏置电路
        4.2.3 A/D模数转换电路
        4.2.4 模拟信号调理电路
        4.2.5 电源供电系统
    4.3 中波系统软件设计
        4.3.1 等光程差下外触发采集
        4.3.2 数据总线分时复用控制
    4.4 长波红外干涉信号获取系统电路组成
        4.4.1 长波碲镉汞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4.4.2 长波探测器电压偏置电路
        4.4.3 A/D模数转换电路
        4.4.4 模拟信号调理电路
        4.4.5 DDR3存储电路
        4.4.6 电源供电系统
    4.5 长波系统软件设计
        4.5.1全可编程平台以及Zynq-7000
        4.5.2 基于Zynq7000平台云端检测方案验证
        4.5.3 长波系统逻辑时序控制以及干涉数据获取方案
    4.6 红外干涉系统优化
        4.6.1 采集控制时序优化
        4.6.2 抑制探测器器件非均匀响应对系统影响
    4.7 红外干涉信号获取系统测试
        4.7.1 等光程差采样时序模块测试
        4.7.2 电源系统噪声测试
        4.7.3 模拟链路测试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外干涉数据处理技术
    5.1 干涉数据重组
    5.2 干涉图分析以及修正问题研究
        5.2.1 干涉图数据的横向平移现象
        5.2.2 干涉图数据的纵向平移现象
        5.2.3 平移现象对系统影响
        5.2.4 对平移干涉数据的修正
    5.3 大规模红外干涉信号的获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高空飞机蒙皮长波红外辐射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目标辐射特性测量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目标辐射特性测量研究现状
    1.3 本文意义及内容安排
第2章 飞机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和测温技术路线
    2.1 飞机目标红外辐射特性
        2.1.1 飞机尾喷口辐射特性
        2.1.2 飞机尾流辐射特性
        2.1.3 蒙皮辐射特性
        2.1.4 大气背景和大气衰减
    2.2 红外波段选择和温度测量技术路线
    2.3 测温结果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长波红外的飞机蒙皮温度测量系统的研制
    3.1 系统整体设计
    3.2 成像系统
        3.2.1 成像模块-镜头
        3.2.2 探测模块-探测器
    3.3 电子学系统
        3.3.1 电子学顶层设计
        3.3.2 电子学系统关键模块详细设计
        3.3.3 传输与采集模块
    3.4 上位机软件设计
    3.5 系统性能评估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飞机蒙皮温度测量理论模型与反演方法
    4.1 飞机蒙皮辐射模型
    4.2 蒙皮辐射大气传输和大气衰减
        4.2.1 蒙皮辐射大气传输模型
        4.2.2 蒙皮辐射大气衰减模型
    4.3 辐射定标模型
        4.3.1 相对辐射定标
        4.3.2 绝对辐射定标
    4.4 蒙皮温度反演模型
        4.4.1 逐次逼近法
        4.4.2 蒙皮温度初值
    4.5 温度反演不确定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综合成像试验
    5.1 系统搭建与试验分类
    5.2 辐射标定试验
    5.3 自然外景成像试验
    5.4 飞机目标辐射测量试验
        5.4.1 试验方案与系统搭建
        5.4.2 外场试验策划
        5.4.3 外场试验流程
        5.4.4 外场试验成像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温度反演与不确定度计算
    6.1 蒙皮辐射和大气衰减计算模块
        6.1.1 关键参数记录
        6.1.2 大气透过率
        6.1.3 蒙皮温度初值
    6.2 绝对辐射定标计算模块
        6.2.1 标定系数的计算与线性度延伸
        6.2.2 图像数据与辐亮度计算
    6.3 不确定度分析与精度计算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科研档案管理研究现状
        1.3.2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研究现状
        1.3.3 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研究现状
        1.3.4 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基金项目
        2.1.2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
        2.1.3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
    2.2 理论依据
        2.2.1 项目管理理论
        2.2.2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3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客体研究
    3.1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内涵
    3.2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类型与构成
        3.2.1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类型
        3.2.2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基本构成
    3.3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特点
    3.4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价值与功能
        3.4.1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价值
        3.4.2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功能
4 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主体研究
    4.1 管理主体构成
    4.2 管理主体责任
    4.3 管理主体特点
    4.4 完善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主体的措施
5 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流程研究
    5.1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
        5.1.1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形成
        5.1.2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收集
        5.1.3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整理
        5.1.4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鉴定
        5.1.5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保管
        5.1.6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开发利用
    5.2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2.1 顶层设计:计划管理问题
        5.2.2 管理环节:重复管理问题
        5.2.3 管理内容:管理侧重点问题
        5.2.4 管理深度:资源加工与关联问题
    5.3 完善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流程的措施
        5.3.1 科学制定管理计划
        5.3.2 综合集成管理环节
        5.3.3 平衡把握管理力度
        5.3.4 深度挖掘信息资源
6 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环境研究
    6.1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的政策环境
        6.1.1 我国现存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相关政策及特点
        6.1.2 全方位完善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政策体系
    6.2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的技术环境
        6.2.1 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技术环境概况
        6.2.2 推进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集成化、精细化、智能化
    6.3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的资金环境
        6.3.1 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的资金状况
        6.3.2 多渠道拓宽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资金来源
7 结语与展望
    7.1 结语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承担的空间实验遥科学研究项目通过验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InGaAs短波红外低照度成像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 张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范德华层状材料光电探测器的多场调控机理研究[D]. 贺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4]多波段短波红外相机光学系统设计与成像质量评估[D]. 王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0(01)
  • [5]轻小型长波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及实现[D]. 郝思远.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0(03)
  • [6]面向火星应用的远程LIBS及Raman探测技术研究[D]. 袁汝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0(03)
  • [7]傅里叶光谱焦平面探测与干涉数据处理技术研究[D]. 高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0(03)
  • [8]高空飞机蒙皮长波红外辐射测量方法研究[D]. 马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0(03)
  • [9]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研究[D]. 徐滢璐. 南京大学, 2020(02)
  • [10]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