酰氯酰化剂制备的实验研究

一、酰氯酰化剂制备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红彦[1](2021)在《硝基芳烃还原甲酰化新工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精细化学中间体在化学相关行业及领域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是基础原料的下游产品,又是精细化工、染料、活性产品的原料。21世纪初,我国将精细化工等化学相关领域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有力促进了精细化学中间体质量、品种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在此背景下,本论文主要研究硝基芳烃的还原甲酰化制备芳香甲酰胺的新工艺,并应用于重要的邻苯二胺类中间体3,4-二氨基苯甲酸及4-甲氧基-1,2-苯二胺的合成中,发展两个中间体简单、有效和低成本的合成新工艺。具体内容如下:(1)针对重要的中间体芳香甲酰胺,开发了一种方便且价廉易得的催化反应体系,即在以醋酸铜为催化剂,在甲酸-乙酸铵缓冲体系中,一锅法直接还原和甲酰化硝基芳烃合成芳香甲酰胺的新方法。优化得到该合成反应较佳的工艺条件是:使用20 mol%用量的醋酸铜为催化剂,以DMF为溶剂、摩尔配比为10:1甲酸/醋酸铵为还原体系,其用量为底物硝基芳烃的9倍,在温度140 ℃下,反应6 h,目标产物的收率最高达到91%。该工艺提供一种简便、绿色和经济的途径合成各种芳香甲酰胺类化合物,而且,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活性几乎没有明显的降低。经过原料的普适性考察、原料放大及催化剂循环使用实验说明,该合成工艺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为芳香甲酰胺的制备提供一种简便、绿色和经济的途径。(2)将芳香甲酰胺的合成新工艺应用于3,4-二氨基苯甲酸的制备中,发展了中间体3,4-二氨基苯甲酸的合成新工艺,并优化得到了本工艺中关键硝化反应步骤的工艺条件。以4-硝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过一锅法直接还原甲酰化反应,得到4-甲酰胺基苯甲酸;再经过较为关键的硝化反应步骤产生3-硝基-4-甲酰氨基苯甲酸;然后水解脱甲酰基形成3-硝基-4-氨基苯甲酸,最后通过还原反应得到目标产物3,4-二氨基苯甲酸,四步反应的总收率为65.7%。该合成工艺具有原材料便宜易得、反应步骤少、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以及产物的总收率较高等优点。(3)将芳香甲酰胺的合成新工艺应用于4-甲氧基邻苯二胺的制备中,发展了中间体4-甲氧基邻苯二胺合成的新工艺。以4-硝基苯甲醚为原料,经过还原甲酰化、硝化、水解和还原四步合成反应,得到4-甲氧基邻苯二胺中间体,产物的总收率为68.9%。还分析讨论了硝化反应步骤的工艺条件和产物的选择性。与常用的合成方法相比,该合成工艺的原材料便宜易得、反应步骤少、工艺简单及产物的总收率较高。

石瑞静[2](2021)在《含吡哆醇的苯甲酰基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与之相应的有害生物的防治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传统的最大限度地“灭杀”转向科学合理地“调控”,在强调农药高生物活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对人类、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几丁质是真菌及昆虫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不存在于植物及哺乳动物中,因而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类引起了药物研发人员的普遍关注。苯甲酰基脲类化合物是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典型代表,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产生了抗药性,新品种的研发刻不容缓。当前农药创制进入了以杂环为主的时代,吡哆醇分子中含有O、N原子,易于在生物体内形成氢键,将其引入苯甲酰基脲类化合物中,有望得到生物相容性好的杀菌剂新品种。本论文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及生物等排取代,将吡哆醇引入苯甲酰基脲中,设计并合成了含吡哆醇的苯甲酰基脲类化合物,对其杀菌活性进行了测试,并对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以取代苯甲酸、吡哆醇等为原料,经过氯代、氨解等7步反应,合成了13个含吡哆醇的苯甲酰基脲类化合物。其结构通式如下:R:-R;OR;-X-NO2Ia~Im2、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1H NMR、13C NMR、IR和MS进行了确证,并对其波谱进行了解析。3、以水稻纹枯菌、茄子菌核菌、稻瘟菌、小麦赤霉菌为测试对象,在50 μg/mL的测试浓度下,使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目标化合物的离体杀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均对茄子菌核菌显示优异的抑制活性,抑制率普遍高于60.00%。其中,化合物Ic、Ig及Ih的抑制率分别为78.25%、81.43%、78.33%,与对照药剂百菌清相当,Ih、Ii的EC50值分别为1.46μg/mL、1.31 μg/mL;化合物Ic、Ii及Ik对水稻纹枯菌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3.79%、42.97%、42.15%;化合物Ih对小麦赤霉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制率为46.02%;化合物Ii对稻瘟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4、对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苯环上为给电子基团取代的化合物活性普遍高于吸电子基团取代。其中,4-位取代化合物对茄子菌核菌的杀菌活性普遍较好;大部分4-位取代化合物对水稻纹枯菌比2-、3-位取代显示更优活性;3-、4-位取代化合物对小麦赤霉菌活性更高。本论文所设计合成的化合物显示出一定的杀菌活性,部分化合物的杀菌活性显着,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为苯甲酰基脲类化合物的开发提供了实验数据及理论基础。

郭德来[3](2021)在《氯磺酸催化合成氯丙酰氯工艺优化和机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氯丙酰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印染、农药等众多领域。尤其近年来,随着用于解热镇痛类药物的布洛芬系列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量的逐年增长,作为合成布洛芬的重要中间体的2-氯丙酰氯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目前主流生产工艺多为间歇工艺,存在生产效率低、自控水平差、产品质量波动、生产成本高等弊端,急需技术提升。为此,本论文开展了连续化工艺的相关研究工作。一、针对目前工艺中存在的反应速度慢、选择性差等缺陷,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上,以氯磺酸为催化剂、氧气为副反应抑制剂,进行氯气氯化丙酰氯合成2-氯代丙酰氯的反应实验。通过对反应的时间-转化率-选择性曲线进行了分析,并进行相关对比实验,获得反应的基本特点和初步规律。然后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对影响产品收率的各因素(丙酰氯和催化剂质量比;氯气与氧气比例(摩尔比);氯气流量;反应温度)进行优化,获得了各因素对反应速度和产品选择性的规律,并最终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0℃、氯气流量60L/h、催化剂比例(质量比)100:6、氯气与氧气比例(摩尔比)100:5.5。在此条件下,反应时间为3个小时,且2-氯丙酰氯的收率均达到97%以上。大大提高了反应速度,解决了通氯速度快,导致的副反应多、选择性降低的问题。二、为了更好的解释实验现象和反应规律,采用Gaussian软件设计了产品2-氯丙酰氯、副产物3-氯丙酰氯、2,3-二氯丙酰氯和2,2-二氯丙酰氯的生成路径,得到了各个反应的过渡态和活化能,从而确定2-氯丙酰氯、3-氯丙酰氯、2,3-二氯丙酰氯和2,2-二氯丙酰氯的生成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生成产品2-氯丙酰氯的反应是离子型反应,增加催化剂可以提高主反应的选择性,副产物3-氯丙酰氯、2,3-二氯丙酰氯和2,2-二氯丙酰氯是自由基反应,通入氧气可以捕捉反应过程中的自由基,从而抑制副反应的发生。三、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1万吨/年2-氯丙酰氯生产工艺进行流程模拟,并对关键设备进行工艺优化。通过对脱轻精馏塔和产品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进料板位置和回流比进行优化,确立了最优的流程方案和工艺参数,为工厂的连续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李朝娟[4](2021)在《电解二氧化碳制备光气合成原料的隔膜电解池》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可再生能源将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高值化学品,创造经济效益,是二氧化碳高排放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但是,由于缺乏工业适用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研究工作一直未取得实质性突破。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设计构建了一种新型隔膜电解池,可以在有机电解液中,将CO2电还原为CO,同时副产Cl2,所得CO和Cl2用于生产光气(CO+Cl2=COCl2),光气是一种特殊的精细化工原料(酰化剂),可用于生产农药、医药、聚氨酯等高附加值下游产品。通过上述途径,可以解决电能储存、CO2资源化、含HCl工业废气循环利用三个主要问题。主要研究内容为:(1)设计构建了一种隔膜电解池,采用质子交换膜将电解池分隔为阴极室和阳极室,四丁基高氯酸铵/碳酸丙烯酯(Bu4NClO4/PC)为阴极电解液,盐酸为阳极电解液,Au电极为阴极,石墨电极为阳极,组成H-型隔膜电解池。电解反应过程中,HCl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l2,阳极室中的氢离子穿过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中,参与CO2电还原反应,生成CO。(2)分析了CO2在0.1M Bu4NClO4/PC溶液中发生电还原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根据气相色谱测试结果,CO2可以在阴极上发生电还原反应,生成CO,电化学测试结果说明,在-2.241 V下进行恒电位电解时,电流密度可以达到6.42 mA·cm-2,电流效率达到88.4%。5小时长周期电解实验结果表明,电极不中毒,有机电解液不变质,质子交换膜性能不衰减。(3)研究了HCl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的动力学过程,采用碘滴定法对阳极气相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Cl可以在阳极上发生电氧化反应,生成Cl2,当HCl浓度为18 wt%且电极电位为1.360 V(vs.SHE)时,生成Cl2的电流密度为2.21 mA·cm-2,电流效率为77.8%。(4)对阴/阳极电解液进行了浓度优化,当阴极电解液浓度为0.3M,阳极电解液溶液为22 wt%时,生成CO的电流密度提高至15.42 mA·cm-2,电流效率提高至92.23%,生成Cl2的电流密度提高至2.53 mA·cm-2,电流效率提高至82.5%。(5)构建了多室隔膜电解池,开展了扩大实验,并与其他主流技术进行了对比,认为本论文提出的多室隔膜电解池具有操作方法简单、产品附加值高、工业适用性强等优点,对后续CO2减排工业化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参考价值。

姜亚光[5](2020)在《四氯化碳加氢脱氯制氯仿的供氢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氯化碳(CTC)是甲烷氯化物(CMs)生产过程的副产物。中国是CMs生产大国,2017年CMs产量和CTC副产量分别为246万吨和12.3万吨。CTC是一种消耗臭氧层物质(ODS),为受控化学品,目前只允许作为生产非ODS的原料使用。为了履行蒙特利尔公约,淘汰CTC的生产和消费,CMs生产企业必须自建CTC转化装置,将其CTC焚烧或转化为非ODS物质。因此,开发四氯化碳的转化技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氯仿是一个大宗化学品,也是一种重要的CMs产品。将CTC转化为氯仿,不仅可以解决ODS的处置问题,而且CTC的原子利用率高,属于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四氯化碳加氢脱氯制备氯仿的新方法。研究了三种供氢剂(三氯乙烯、丁二酰亚胺、四氢萘)与四氯化碳加氢脱氯反应的特性,探究了供氢剂种类、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对CTC转化反应和氯仿选择性的影响、反应动力学特征以及反应的放大效应等。结果表明,以三氯乙烯为供氢剂时,在30~60℃,9 g CTC,10 mmol 三氯乙烯,1 mmol TBAF,10 mmol K2CO3 的条件下反应 0.5 h,可实现CTC完全转化和95%以上的氯仿选择性;以丁二酰亚胺为供氢剂时,在150℃和物料比nNHs:nTBAF:nK2CO3=1:0.3:1的条件下反应4 h,可得到91%的氯仿收率;以四氢萘为供氢剂时,在230℃,nCTC:n四氢萘=1:1的条件下,可实现四氯化碳90%以上的转化率和75%的氯仿选择性。本文采用上述三种供氢剂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将四氯化碳转化为氯仿,该方法与传统的以氢气为氢源,贵金属为催化剂的高温高压反应相比,工艺简单,条件温和,转化率和氯仿选择性均高,更适合工业化应用。本文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甲烷氯化物生产行业副产CTC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董伟[6](2020)在《19-羟基孕酮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孕酮又称孕激素,是由卵巢分泌具有生物活性的激素,其在体内的含量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因此测定体内孕酮的含量对人体健康以及疾病的精准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常用的检测孕酮含量方法为酶联免疫法(ELISA),该方法采用孕酮类似物与孕酮共同竞争抗体从而实现孕酮含量检测,因此选用与孕酮空间构象最相似的化合物能更专一的竞争抗体,从而测定出孕酮的含量也越准确。本课题组在研究孕酮衍生物时,发现19-羟基孕酮比现有ELISA检测使用的11a-羟基孕酮更接近孕酮空间构象,应更有利于孕酮含量的检测。而现有合成19-羟基孕酮的方法存在反应时间长、收率低且不稳定、手性中心易翻转等不足,因此开发一条收率高、成本低的19-羟基孕酮合成方法为研究其检测孕酮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完成了以下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工艺,确定了其影响收率及手性中心的关键步骤并对其进进行优化改进;在以孕烯醇酮29的乙酰化步骤,以乙酰氯替代醋酐,极大减少了原料吡啶和醋酐的用量而且反应时间由60小时缩至0.5小时;通过探索反应条件,采用廉价易得的NBS替代昂贵的N-溴代乙酰胺制备了化合物31;采用清洁、绿色环保的催化氧化方法替代三氧化铬氧化化合物33.制备了化合物35,该方法不仅成功使氧化和脱溴化氢在“一锅内”进行,而且避免了原方法中C-17位手性中心的翻转,在提高收率的同时简化了操作;化合物35的开环过程中,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实现了“一步法”开环制备目标产品37(19-羟基孕酮),不仅缩短了原工艺步骤(两步法),而且解决了原步骤中收率不稳定这一关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开环过程,提出了可能的开环机理。最终本文以孕烯醇酮为原料,经六步反应,以37.96%的总收率制备了19-羟基孕酮,较原工艺11%的收率提高了26.96%。该工艺为19-羟基孕酮及其衍生物制备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以19-羟基孕酮和丁二酸酐为原料,制备了19-羟基孕酮半琥珀酸酯,通过与辣根过氧化酶反应制备了相应的检测孕酮抗原,通过初步研究其与孕酮竞争抗体的结果,发现基于19-羟基孕酮母核的抗原可用于孕酮的检测。

王杰[7](2020)在《多组分复合纳滤膜的设计、制备及其在水溶剂和有机溶剂中染料分离研究》文中提出纳滤是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一种新型压力驱动膜分离技术,具有选择性高、操作简单和能耗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石油化工、食品及造纸等工业领域的水溶剂体系或有机溶剂体系。然而,传统纳滤膜通常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复合纳滤膜的基膜多使用超滤膜,存在成本偏高的问题;此外,用于水溶剂体系的工业纳滤膜容易在有机溶剂中发生溶胀,会使基膜和选择层之间出现缺陷,导致选择性的急剧下降。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基于绿色安全的水系纳滤膜和性能优异的低成本的耐有机溶剂纳滤膜为目标,开发两种多组分复合纳滤膜材料分别应用于水溶剂体系和有机溶剂体系中染料分离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通过对复合膜材料进行表征和染料分离性能进行评价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绿色材料壳聚糖(CS)作为活性层材料,通过自由基接枝共聚方法利用没食子酸(GA)对CS进行改性获得了GA-g-CS缀合物,将GA-g-CS缀合物沉积到聚砜(PS)基膜上,制备GA-g-CS/PS复合纳滤膜,用于水溶剂体系中不同分子量的染料分离。采用FTIR、XPS、SEM、AFM和WCA等技术手段对所制备的复合纳滤膜进行系统表征。综合考察了复合纳滤膜制备参数如CS浓度、GA浓度、GA-g-CS混合溶液pH、沉积时间以及热处理时间等对复合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纳滤膜对水溶液中刚果红的截留率高达97.2%,渗透通量高达14.0 L h-1 m-2 bar-1。此外,复合纳滤膜对水溶液中伊文思蓝、酸性红、阿尔新蓝等染料也有良好的截留效果,在废水处理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2)以商业聚偏四氟乙烯(PVDF)微孔滤膜为基膜,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界面聚合反应体系,以偏苯三酸酐酰氯(TAC)与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混合油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具有高通量的聚酰胺复合纳滤膜,用于有机溶剂体系中的染料分离。由于混合油相单体(TMC和TAC)与间苯二胺(MPD)的反应活性不同,通过改变TAC含量可调整聚酰胺活性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采用一系列仪器设备对所制备的复合纳滤膜的表面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进行系统表征。考察了复合纳滤膜制备参数如TAC浓度、热处理温度以及热处理时间等对复合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TAC浓度为0.05wt%,热处理温度为60℃,热处理时间为5 min时,优化后的复合纳滤膜对乙醇体系具有高渗透性5.0 L h-1 m-2 bar-1,比传统单有机单体制备的纳滤膜乙醇通量高10倍。在乙醇体系中,复合纳滤膜也对其它染料(亚甲基蓝、刚果红、考马斯亮蓝和酸性红)具有良好的截留率。本研究为开发以商业微孔滤膜为基膜的低成本高通量耐溶剂纳滤膜提供了一种新型、简便的方法。

廖琦[8](2020)在《沙格列汀中间体的工艺研究和吡格列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文中研究表明沙格列汀(Saxagliptin,Sax)是一种强效选择性二肽基肽酶-IV(Dipeptidyl Peptidase-IV,DPP-IV)抑制剂,可特异性抑制DPP-IV从而延长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多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eptide,GIP)的作用时间,促进胰岛素(Insulin,INS)的分泌,通过多机制的作用,保护胰岛α和β细胞,发挥持续安全的降糖功效。其制备的主流方法是由原研厂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提出的半合成法,即先化学合成关键中间体3-羟基-α-氧代-1-金刚烷乙酸(3-hydroxy-α-oxoadamantane-1-acetic acid,HOAA),再经生物酶催化氨化得到Sax。但由于金刚烷环的结构高度对称,稳定性好,使其氧化反应很难法发生,需要十分剧烈的氧化条件才能引入羟基。同时,由于金刚烷环疏水性很大,溶解性不好,常常导致反应不完全,表现为产率较低,基于以上两点的原因,限制了合成的总收率,增大了HOAA的合成难度,不利于Sax的放大。因此改进HOAA的合成工艺,探索一条高效、经济、绿色的适合规模化放大生产的路线,对推动Sax及相关金刚烷衍生物的药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现有合成HOAA方法,综合分析和评价相关路线,根据其优势和不足,结合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提出一条酯化活化后再羟基化的制备HOAA的新方法,即以金刚烷甲酸为原料,经酰化,缩合,脱羧,氧化,酯化,羟基化,水解七步合成HOAA,并对各步进行工艺优化,HOAA总收率可达80%。工艺改进的核心在于先酯化再羟基化,通过对金刚烷氧代乙酸进行酯化,引入烃基,通过超共轭,一方面增强金刚烷环整体的电子云密度,使氧化更加顺利,同时封闭羧基,保护了不稳定的金刚烷氧代乙酸结构,避免其在剧烈氧化下脱羧又变为金刚烷甲酸,提高了收率。噻唑烷二酮药物(Thiazolidinediones,TZDs)是经典的胰岛素增敏剂,曾经被做视为明星药物推向市场,但由于严重的不良反应、潜在的心血管隐患和膀胱癌风险,先后被欧洲药品监督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以及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FDA)予以警告和限制使用,近年来虽逐步予以解禁,但关于TZDs安全性的问题一直如鲠在喉,这限制了TZDs的使用,也使得研究人员对TZDs类药物的研究正在减少。但是TZDs药物抵抗IR独特的作用机制,无论是世界糖尿病联合会,还是美国糖尿病协会,或是我国的糖尿病防治指南,对其疗效的认可没有变,TZDs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之中胰岛素增敏剂的推荐地位并未改变,TZDs药物仍是目前被发现对保护β细胞功能证据最强的一类药物,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人们对TZDs药物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广泛而全面的评价和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TZDs不仅证明了其在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浆脂肪酸水平和脂毒性,并改善血糖和脂质代谢在许多方面上的功效。还发现了抗炎、抗乳腺癌、改善精神性疾病(阿尔兹海默症)、糖尿病肾病、抗非酒精性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降糖外功效。因此,以开发新的TZDs药物以克服其不必要的副作用,无疑可以创造巨大的可能性。本文选择了TZDs药物中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少的吡格列酮(Pioglitazone)作为母体,基于课题组前期的经验总结,为减少TZDs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强药理活性,采用衍生化修饰的方法,合成了10个新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红外、核磁和质谱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10个化合物结构正确,为TZDs新药物的筛选奠定了分子基础。

何召婷[9](2020)在《(R)-吡喹酮合成的新工艺研究》文中认为吡喹酮(PZQ)被认为是治疗血吸虫病的一线药物,这种小分子药物通常以消旋体的形式给药。然而,仅其R-对映体具有抗寄生虫活性,S-对映体不但没有药效,且味道苦涩,影响患者服用。因此,开发合理、有效的合成路线来获得左旋吡喹酮(R-PZQ)意义重大。本文针对现有(R)-吡喹酮制备工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设计并提出了一种主体方案下的“双路线”法制备(R)-吡喹酮。首先,本文主要介绍了R-PZQ的医药工业价值,在综述现有R-PZQ合成方法和途径,以及机械化学反应技术与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双路线”法制备R-PZQ的课题思路。随后,重点研究了左旋吡喹酮关键中间体的不对称拆分工艺。1)以3,4-二氢异喹啉为原料,采用机械化学无溶剂Aza-Henry反应进行1-硝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2的制备,通过详细考察化学条件与机械球磨参数,以83%的收率获得目标化合物。该步反应能够放大50倍,并保持稳定的收率(82%);2)采用氢化还原法对中间体2进行还原,经还原体系、溶剂体系、反应温度与时间的筛选优化,以75%的收率获得1-氨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中间体3,反应可放大25倍(74%收率);3)利用酸性拆分剂对中间体3进行结晶拆分,通过对拆分剂、拆分溶剂、拆分时间的筛选优化,以26%的收率,99.9%的ee值获得左旋吡喹酮关键中间体(R)-1-氨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R-3,该步反应同样能够放大50倍(27%收率,95.1%ee),且结晶拆分后余下母液可被消旋回收,基于母液回收套用的拆分收率高达43.2%。此外,对中间体3的机械化学-酶促动态动力学拆分进行了初步探索。在不对称拆分工艺的基础上,提出左旋吡喹酮关键中间体的不对称合成工艺。在Aza-Henry反应中引入手性催化剂和微量液体辅助研磨试剂(LAGs),通过详细考察手性催化剂、LAGs、碱种类以及机械球磨参数,以69%收率,99.8%ee获得手性中间体R-2,反应可放大至克级规模(68%收率,99.6%ee)。再通过镍催化还原制备左旋吡喹酮关键中间体R-3,收率(74%)和ee值(99.7%)均未受影响。最后,研究了以环己基甲酸为酰化试剂的无溶剂机械化学酰化-环合反应制备左旋吡喹酮的工艺。通过对偶联试剂种类与用量,机械球磨转数,研磨球填充率,研磨时间和助磨剂用量等条件参数的详细考察,获得目标药物合成的较优反应条件。经检验,该步反应能够在十克级规模下进行,以80%的收率,>99.2%ee值获得左旋吡喹酮。此外,本文对建立的两条工艺路线做了成本及“三废”排放的初步计算,并与文献代表工艺进行对比。

石培琪[10](2020)在《黄绵马酸和白绵马素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香鳞毛蕨为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各省,属民间用药,主要用于医治真菌感染的手足癣、体股癣等,疗效甚佳,不易复发。香鳞毛蕨中生物活性成分主要有间苯三酚类、萜类以及黄酮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香鳞毛蕨中所含的间苯三酚类衍生物种类繁多,具有较强的杀菌、抗病毒、抑制肿瘤和驱虫作用。迄今为止,从鳞毛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间苯三酚类化合物有50多种,包括单环、双环、三环和四环类化合物,研究较多的是单环和双环类化合物,如单环类化合物绵马酚和伪绵马酚,双环类化合物黄绵马酸和白绵马素。目前关于香鳞毛蕨中间苯三酚类化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分离、化学成分分析和生物活性,关于该类化合物全合成及其衍生化的研究较少。本项目建立并优化黄绵马酸和白绵马素类化合物的全合成路线,针对香鳞毛蕨中双环型间苯三酚类化合物进行全面结构分析,采用结构多样性导向合成策略,构建具有间苯三酚骨架的结构多样性类天然产物小分子化合物库,对合成的黄绵马酸和白绵马素类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同时探究全合成的黄绵马酸和白绵马素类化合物及中间体的抗菌能力,期望筛选出强活性且易合成的黄绵马酸和白绵马素类化合物。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间苯三酚为原料,羧酸为酰化剂,经酰基化反应得到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衍生物,然后以碘甲烷作为烷化剂发生烷基化反应,再在硫酸作用下脱去一个酰基得绵马酸片段。间苯三酚与草酰氯在N,N-二甲基甲酰胺作用下发生Vilsmeier-HaacK反应在苯环上引入一个甲酰基,再用锌粉还原,接着以酰氯为酰化剂,在三氯化铝的催化下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得到2-甲基-4-丁酰基间苯三酚片段。绵马酸片段和2-甲基-4-丁酰基间苯三酚发生缩合反应得到黄绵马酸类化合物,两个黄绵马酸片段通过拼合得到白绵马素类化合物。最终设计并合成了20个双环型间苯三酚类化合物及24个中间体,包含3个天然黄绵马酸化合物和7个天然白绵马素化合物,并通过MS、1H-NMR和13C-NMR对所有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同时进一步探究合成绵马酸片段的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优化出较好的条件。当绵马酸片段合成过程的第一步反应优选100℃高温、第二步优选甲醇钠创造碱性条件、第三步用80%硫酸反应30~40 min时,产率明显提高。(2)采用MTT法探究合成的5个黄绵马酸和15个白绵马素化合物对肝癌细胞HepG2、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抗癌细胞增殖活性以及代表性化合物对正常肝细胞L-02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3-甲基丁酰基)-6-(3-丁酰基-2,4,6-三羟基-5-甲基苄基)-3,5-二羟基-4,4-二甲基环己烷-2,5-二烯酮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IC50=42.31μmol/L)优于阳性对照5-氟尿嘧啶(IC50=45.01μmol/L);化合物2-丁酰基-6-(3-丁酰基-2,4,6-三羟基-5-甲基苄基)-3,5-二羟基-4,4-二甲基环己烷-2,5-二烯酮对乳腺癌MCF-7细胞和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均比阳性对照5-氟尿嘧啶更强,其IC50值分别为31.54μmol/L和59.35μmol/L。同时,这两个黄绵马酸化合物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细胞毒性均较弱,其IC50值均超过500μmol/L,具有一定的安全性。(3)采用K-B纸片扩散法筛选所合成的黄绵马酸和白绵马素化合物及其中间体对两种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四种革兰阳性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有无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抗革兰阴性菌活性效果不明显,对革兰阳性菌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由于酰基侧链的变化引起。2,4-二(3-甲基丁酰基)-2,4,6-三羟基苯对四种革兰阳性菌呈现最优的活性,药物敏感度均达到+++。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黄绵马酸和白绵马素化合物及中间体对四种革兰阳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2,4-二(3-甲基丁酰基)-2,4,6-三羟基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最优的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均为0.98μg/mL,活性优于或接近阳性对照万古霉素,且该化合物对白色葡萄球菌活性与阳性对照基本相当。(4)采用反向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筛选的代表性化合物潜在的作用靶蛋白,进一步探索小分子配体与靶蛋白关键氨基酸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体可能通过调节Bcl-2蛋白家族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发挥抗肿瘤作用,通过抑制革兰阳性菌特有的磷壁酸合成酶而产生抗菌作用。2-丁酰基-6-(3-丁酰基-2,4,6-三羟基-5-甲基苄基)-3,5-二羟基-4,4-二甲基环己烷-2,5-二烯酮与Bcl-xl蛋白主要通过氢键、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力紧密地结合。氢键、π-π共轭、疏水作用力以及范德华力是2-(3-甲基丁酰基)-6-(3-丁酰基-2,4,6-三羟基-5-甲基苄基)-3,5-二羟基-4,4-二甲基环己烷-2,5-二烯酮和2,4-二(3-甲基丁酰基)-2,4,6-三羟基苯与靶蛋白结合的主要作用力。综上所述,本研究完成了黄绵马酸和白绵马素的全合成研究,并合成了5个黄绵马酸和15个白绵马素类化合物及24个中间体,并对合成化合物的抗肿瘤和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2-丁酰基-6-(3-丁酰基-2,4,6-三羟基-5-甲基苄基)-3,5-二羟基-4,4-二甲基环己烷-2,5-二烯酮和2-(3-甲基丁酰基)-6-(3-丁酰基-2,4,6-三羟基-5-甲基苄基)-3,5-二羟基-4,4-二甲基环己烷-2,5-二烯酮可能分别与Bcl-xl、Mcl-1蛋白结合产生良好的抗肿瘤活性,2,4-二(3-甲基丁酰基)-2,4,6-三羟基苯可能作用于Ltas表现出显着的抗革兰阳性菌活性。

二、酰氯酰化剂制备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酰氯酰化剂制备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硝基芳烃还原甲酰化新工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精细化学品简介
    1.2 精细化学中间体
    1.3 芳胺类中间体
        1.3.1 芳胺的制备
        1.3.2 硝基芳烃还原的机理
        1.3.3 硝基芳烃的还原方法
    1.4 几个重要的芳胺中间体
        1.4.1 芳香甲酰胺
        1.4.2 邻苯二胺类中间体
    1.5 论文的选题
        1.5.1 芳香甲酰胺的制备新工艺研究
        1.5.2 邻苯二胺中间体的制备新工艺研究
第二章 硝基芳烃的还原甲酰化工艺研究
    2.1 研究背景简介
        2.1.1 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
    2.2 研究思路设计
    2.3 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2.3.1 催化剂优选
        2.3.2 反应溶剂考察
        2.3.3 反应温度的考察
        2.3.4 反应时间考察
        2.3.5 还原剂配比考察
    2.4 反应底物的普适性研究
    2.5 实验部分
        2.5.1 实验仪器与主要试剂
        2.5.2 一般实验程序
        2.5.3 产物结构确定
    2.6 放大实验
    2.7 催化剂循环使用实验
    2.8 可能的反应机理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3,4-二氨基苯甲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3.1 3,4-二氨基苯甲酸的制备
        3.1.1 酰化水解法
        3.1.2 氨解还原法
        3.1.3 霍夫曼重排法
        3.1.4 微波辅助合成法
        3.1.5 其它制备方法
    3.2 研究思路
    3.3 合成工艺研究
        3.3.1 3,4-二氨基苯甲酸的合成工艺设计
        3.3.2 4-甲酰胺基苯甲酸的合成
        3.3.3 3-硝基-4-甲酰胺基苯甲酸的制备
    3.4 实验部分
        3.4.1 实验仪器与主要试剂
        3.4.2 实验步骤
    3.5 3-硝基-4-氨基苯甲酸制备的放大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4-甲氧基邻苯二胺的合成研究
    4.1 中间体4-甲氧基邻苯二胺的制备方法
        4.1.1 4-甲氧基-2-硝基苯胺的合成方法
        4.1.2 4-甲氧基邻苯二胺的合成方法
    4.2 研究思路设计
    4.3 合成工艺研究
        4.3.1 4-甲氧基邻苯二胺的合成工艺设计
        4.3.2 甲酰胺苯甲醚的制备
        4.3.3 4-甲氧基-2-硝基苯胺的制备
        4.3.4 硝化反应机理探讨
        4.3.5 硝化反应其它工艺条件的优化
    4.4 实验部分
        4.4.1 实验仪器与主要试剂
        4.4.2 实验步骤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附录
    附录A、部分化合物的波谱分析图

(2)含吡哆醇的苯甲酰基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吡啶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1.1.1 吡啶类化合物在农药领域的应用
        1.1.1.1 杀菌活性
        1.1.1.2 杀虫活性
        1.1.1.3 除草活性
        1.1.1.4 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1.1.2 吡啶类化合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1.1.2.1 抗癌活性
        1.1.2.2 抗炎活性
    1.2 苯甲酰基脲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2.1 杀虫活性
        1.2.2 杀菌活性
    1.3 吡哆醇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1.4 课题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2.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2.2.2 中间体的制备
        2.2.2.1 O~3,O~4-异丙叉基-吡哆醇的制备(Banerjee et al., 2014)
        2.2.2.2 (2,2,8-三甲基-4H- [1,3]二恶英[4,5-c]吡啶-5-基)甲磺酸甲酯的制备(Breslow et al.,2004;Xu et al.,2020)
        2.2.2.3 (2,2,8-三甲基-4H- [1,3]二恶英[4,5-c]吡啶-5-基)甲胺的制备(Breslow et al.,2004)
        2.2.2.4 取代苯甲酰氯的制备(Cui et al.,2010)
        2.2.2.5 取代苯甲酰胺的制备(Cui et al.,2010)
        2.2.2.6 取代苯甲酰异氰酸酯的制备(Song et al.,2008)
        2.2.3 目标化合物的制备
        2.2.3.1 N-取代苯甲酰基-N′-(O~3,O~4-异丙叉基-2-甲基吡啶)脲的制备
    2.3 目标化合物杀菌活性的初步测试
        2.3.1 材料
        2.3.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及波谱分析
        3.1.1 目标化合物Ia?Im的结构表征
        3.1.2 目标化合物Ik的波谱解析
        3.1.3 目标化合物Il的波谱解析
    3.2 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3.2.1 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测试结果
        3.2.1.1 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4 讨论
    4.1 合成部分讨论
        4.1.1 取代苯甲酰氯的合成讨论
        4.1.2 取代苯甲酰胺的合成讨论
        4.1.3 取代苯甲酰异氰酸酯的合成讨论
    4.2 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讨论
5 结论
6 创新之处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氯磺酸催化合成氯丙酰氯工艺优化和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氯丙酰氯生产技术发展概况
        1.1.1 主要原料及产物的理化性质和应用
        1.1.2 2-氯丙酰氯合成技术概述
        1.1.2.1 L-乳酸和二氯亚砜一步法
        1.1.2.2 氯丙酸酰化法
        1.1.2.3 1,2-二氯丙烷三步合成法
        1.1.2.4 丙酰氯氯化法
        1.1.3 丙酰氯氯化反应机理
    1.2 量子化学
        1.2.1 量子化学简介
        1.2.2 密度泛函方法(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1.2.2.1 Thomas-Fermi模型
        1.2.2.2 Hohenberg-Kohn定理
        1.2.2.3 Kohn-Sham方程
        1.2.2.4 交换相关能量泛函
        1.2.3 基组
        1.2.3.1 斯莱特(Slater)型基组
        1.2.3.2 高斯型基组
        1.2.3.3 收缩高斯型基组
        1.2.3.4 极小基
        1.2.3.5 分裂基组
        1.2.3.6 极化基组
        1.2.4 反应路径分析
        1.2.5 溶剂效应
        1.2.6 过渡态理论
    1.3 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1.3.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2 氯磺酸催化氯化合成2-氯丙酰氯的工艺优化
    2.1 实验条件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方法及反应装置
        2.1.3 分析方法
        2.1.4 校正因子的测定
    2.2 2-氯丙酰氯合成特点及规律分析
    2.3 正交实验设计与分析
    2.4 单因素实验分析
        2.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2.4.2 丙酰氯与催化剂质量比的影响
        2.4.3 氯气流量的影响
        2.4.4 氯气与氧气比例(摩尔比)的影响
    2.5 最佳工艺条件验证
    2.6 本章小结
3 丙酰氯氯化反应机理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实验设计
        3.1.2 计算模型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实验结果
        3.2.2 2-氯丙酰氯的合成机理
        3.2.3 3-氯丙酰氯的合成机理
        3.2.4 2,3-二氯丙酰氯的合成机理
        3.2.5 2,2-二氯丙酰氯的合成机理
    3.3 本章小结
4 氯丙酰氯生产工艺流程模拟
    4.1 丙酰氯氯化生产2-氯丙酰氯工艺流程简述
    4.2 丙酰氯连续氯化生产2-氯丙酰氯工艺的模拟与分析
        4.2.1 工艺模型操作单元的选择
        4.2.2 工艺模拟的流程
        4.2.3 工艺模拟的结果
        4.2.4 2-氯丙酰氯合成过程的优化
        4.2.4.1 精馏塔优化节能的具体方法
        4.2.4.2 2-氯丙酰氯生产工艺中精馏塔的节能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电解二氧化碳制备光气合成原料的隔膜电解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全球气候变暖与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1.1.1 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危害
        1.1.2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与储能
    1.2 利用CO_2电还原技术储存可再生能源
        1.2.1 固体电解质法
        1.2.2 气体扩散电极法
        1.2.3 H-型隔膜电解池法
    1.3 电解CO_2、HCl制 CO、Cl_2生产光气的研究设想
        1.3.1 含HCl工业废气的资源化利用
        1.3.2 光气化工产品及应用
    1.4 论文选题思路与意义
        1.4.1 选题思路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H-型隔膜电解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1 H-型隔膜电解池结构设计
    2.2 H-型隔膜电解池工作原理
    2.3 H-型隔膜电解池测试方法
        2.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3.2 电化学测试方法
        2.3.3 电极反应产物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隔膜电解池的性能评价
    3.1 CO_2在阴极上的电催化还原
        3.1.1 三电极测试系统与参比电极电位校正
        3.1.2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
        3.1.3 塔菲尔曲线分析
        3.1.4 恒电位电解及电流效率分析
        3.1.5 Au电极扫描电镜分析
    3.2 HCl在阳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3.2.1 定性定量分析氯气的方法
        3.2.2 线性扫描曲线分析
        3.2.3 恒电位电解及电流效率分析
    3.3 电解液浓度优化及性能提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室隔膜电解池构建与实验室扩大实验
    4.1 多室隔膜电解池设计、构建与选材
        4.1.1 电解池的结构设计
        4.1.2 电解池材料筛选
        4.1.3 多室隔膜电解池的搭建
    4.2 多室隔膜电解池性能评价
        4.2.1 长期稳定性分析
        4.2.2 钛基二氧化铱电极扫描电镜分析
        4.2.3 存在问题
    4.3 多室隔膜电解池的工业化构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四氯化碳加氢脱氯制氯仿的供氢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四氯化碳的性质
        1.2.1 四氯化碳的物理性质
        1.2.2 四氯化碳的化学性质
    1.3 四氯化碳的处理方法
    1.4 四氯化碳加氢脱氯制氯仿的研究进展
        1.4.1 四氯化碳液相加氢脱氯
        1.4.2 四氯化碳气相加氢脱氯
    1.5 四氯化碳的非H_2催化还原脱氯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试剂及分析测试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2.2 标准曲线的测定
    2.3 本文测试方法简介
        2.3.1 气相色谱仪
        2.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2.3.3 X射线衍射分析
        2.3.4 快速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氯乙烯为供氢剂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产物分析及化学反应
        3.3.2 反应条件的影响
        3.3.3 动力学曲线
        3.3.4 放大实验
        3.3.5 K_2CO_3的重复利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二酰亚胺为供氢剂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化学反应及产物分析
        4.3.2 反应条件的影响
        4.3.3 动力学曲线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四氢萘为供氢剂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5.2.2 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反应产物分析及化学反应
        5.3.2 反应条件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Cl_4的其他资源化利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6.2.2 四氯化碳作为交联剂制备碳材料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碳材料的吸附脱硫性能
        6.3.2 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情况
导师及作者简介
附件

(6)19-羟基孕酮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19-羟基孕酮简介
    1.3 羟基孕酮的制备
        1.3.1 甾体化合物C-11位羟基的引入法
        1.3.2 甾体化合物C-17位羟基的引入法
        1.3.3 甾体化合物C-19位羟基的引入法
        1.3.4 19-羟基孕酮的合成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中间体编号及名称
    2.2 19-羟基孕酮的合成
        2.2.1 制备3β-羟基孕甾-5-烯-20-酮-3-醋酸酯(30)
        2.2.2 制备3β-乙酰氧基-5-溴-6-羟基-5α-孕烷-20酮(31)
        2.2.3 制备3β-乙酰氧基-5-溴-6β,19-环氧-5α-孕烷-20酮(32)
        2.2.4 制备3β-羟基-5-溴-6β,19-环氧-5-孕烷-20酮(33)
        2.2.5 制备6β,19-环氧-4-烯-3,20-二酮(35)
        2.2.6 制备19-羟基孕酮(37)
        2.2.7 19-羟基孕酮琥珀酸酯(38)的合成
    2.3 19-羟基孕酮检测孕酮的应用研究
        2.3.1 ELISA检测
        2.3.2 酶标抗原的制备
        2.3.3 酶活性的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0 19-羟基孕酮的工艺合成优化路线
    3.1 3β-羟基孕甾-5-烯-20-酮-3-醋酸酯(30)的合成
    3.2 3β-乙酸基-5-溴-6-羟基-5α-孕烷-20酮(31)的合成
    3.3 3β-乙酰氧基-5-溴-6β,19-环氧-5α-孕烷-20酮(32)的合成
    3.4 3β-羟基-5-溴-6β,19-环氧-5-孕烷-20酮(33)的合成
    3.5 6β,19-环氧-4-烯-3,20-二酮(35)的合成
    3.6 19-羟基孕酮(37)合成
    3.7 19-羟基孕酮半琥珀酸酯(38)的合成
    3.8 检测结果的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多组分复合纳滤膜的设计、制备及其在水溶剂和有机溶剂中染料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滤分离技术
        1.2.1 纳滤膜概述
        1.2.2 纳滤膜分离机理
        1.2.3 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1.2.4 纳滤膜的应用
    1.3 水系纳滤膜
    1.4 耐溶剂纳滤膜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试剂、设备与方法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2.1.1 实验药品和试剂
        2.1.2 实验仪器设备
    2.2 实验表征
        2.2.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2.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
        2.2.5 原子力显微镜
        2.2.6 接触角测量仪
        2.2.7 纳米粒度与Zeta电位分析仪
    2.3 分离性能测试方法
        2.3.1 评价装置
        2.3.2 膜的渗透通量、截留率的计算
        2.3.3 各类染料溶液浓度的测定
        2.3.4 孔径分布的测定
第3章 GA-g-CS/PS复合纳滤膜的制备、表征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制备PS超滤膜
        3.2.2 制备GA-g-CS/PS复合纳滤膜
        3.2.3 GA-g-CS/PS复合纳滤膜的物化性质表征
        3.2.4 GA-g-CS/PS复合纳滤膜的分离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S基膜的孔径分布
        3.3.2 CS、GA和 GA-g-CS混合水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3.3.3 CS、GA和 GA-g-CS混合水溶液的的荷电性分析
        3.3.4 GA-g-CS/PS复合纳滤膜的表面形貌分析
        3.3.5 GA-g-CS/PS复合纳滤膜的表面化学组成分析
        3.3.6 GA-g-CS/PS复合纳滤膜的表面元素分析
        3.3.7 GA-g-CS/PS复合纳滤膜的亲水性能分析
        3.3.8 GA-g-CS/PS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条件研究
        3.3.9 GA-g-CS/PS复合纳滤膜对其它染料的分离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MPD/TMC-TAC聚酰胺复合纳滤膜的制备、表征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制备MPD/TMC-TAC聚酰胺复合纳滤膜
        4.2.2 MPD/TMC-TAC聚酰胺复合纳滤膜的物化性质表征
        4.2.3 MPD/TMC-TAC聚酰胺复合纳滤膜的分离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MPD/TMC-TAC聚酰胺复合纳滤膜的表面形貌分析
        4.3.2 MPD/TMC-TAC聚酰胺复合纳滤膜的亲水性能分析
        4.3.3 MPD/TMC-TAC聚酰胺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条件研究
        4.3.4 MPD/TMC-TAC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对其它染料的分离性能研究
        4.3.5 MPD/TMC-TAC聚酰胺复合纳滤膜的长期稳定性能测试
        4.3.6 MPD/TMC-TAC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在浓缩VB12 方面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5.2.1 本文的不足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沙格列汀中间体的工艺研究和吡格列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沙格列汀关键中间体3-羟基-α-氧代-1-金刚烷乙酸的合成及其工艺优化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HOAA的合成路线设计和优化
    第三节 中间体合成的工艺优化
        1 金刚烷基-α-氧代乙酸酯的合成优化
        2 3 -羟基-金刚烷基-α-氧代乙酸酯的合成优化
        3 HOAA的合成优化
    第四节 HOAA的合成
        1 试剂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第五节 实验相关可能的反应机理
        1 金刚烷甲基酮合成可能的反应机理
        2 金刚烷氧代乙酸合成可能的反应机理
        3 金刚烷氧代乙酸甲酯合成可能的反应机理
        4 羟基金刚烷氧代乙酸甲酯可能的反应机理
        5 小结
第二部分 吡格列酮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前言
    第一节 吡格列酮衍生物的合成设计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 试剂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第三节 吡格列酮衍生物的含量测定
    第四节 吡格列酮衍生物的结构表征
        1 LQ-A的结构表征和确证
        1.1 IR结果及归属解析
        1.2 NMR结果及归属解析
        1.3 MS
        2 LQ-B的结构表征和确证
        2.1 IR结果及归属解析
        2.2 NMR结果及归属解析
        2.3 MS
        3 LQ-C的结构表征和确证
        3.1 IR结果及归属解析
        3.2 NMR结果及归属解析
        3.3 MS
        4 LQ-D的结构表征和确证
        4.1 IR结果及归属解析
        4.2 NMR结果及归属解析
        4.3 MS
        5 LQ-E的结构表征和确证
        5.1 IR结果及归属解析
        5.2 NMR结果及归属解析
        5.3 MS
        6 LQ-F的结构表征和确证
        6.1 IR结果及归属解析
        6.2 NMR结果及归属解析
        6.3 MS
        7 LQ-G的结构表征和确证
        7.1 IR结果及归属解析
        7.2 NMR结果及归属解析
        7.3 MS
        8 LQ-I的结构表征和确证
        8.1 IR结果及归属解析
        8.2 NMR结果及归属解析
        8.3 MS
        9 LQ-J的结构表征和确证
        9.1 IR结果及归属解析
        9.2 NMR结果及归属解析
        9.3 MS
        10 LQ-K的结构表征和确证
        10.1 IR结果及归属解析
        10.2 NMR结果及归属解析
        10.3 MS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浅析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发现和不良反应争论
    1.噻唑烷二酮药物的发现
    2.TZDs药物的作用机制
        2.1 PPAR-γ的发现
        2.2 PPAR-γ的分子作用机制
        2.3 TZDs的 INS增敏机制
    3.TZDs药物的不良反应争论
        3.1 肝毒性
        3.2 体重增加和水肿
        3.3 心血管效应
        3.4 骨折
        3.5 膀胱癌
    4.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9)(R)-吡喹酮合成的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手性合成法制备(R)-吡喹酮
        1.1.2 化学拆分法合成(R)-吡喹酮
        1.1.3 酶催化拆分法合成(R)-吡喹酮
    1.2 机械化学反应技术及应用
        1.2.1 基于机械化学的药物合成反应简介
    1.3 课题设计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左旋吡喹酮关键中间体的不对称拆分工艺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Aza-Henry反应制备1-硝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2)
        2.3.2 氢化还原制备1-氨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3)
        2.3.3 结晶拆分反应制备(R)-1-氨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R-3)
        2.3.4 动态动力学拆分制备(R)-1-氨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R-3)
    2.4 实验部分
        2.4.1 3,4-二氢异喹啉(1)的制备[84]
        2.4.2 1-硝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2)的制备
        2.4.3 1-氨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3)的制备
        2.4.4 (R)-1-氨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R-3)的制备
        2.4.5 放大制备1-硝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2)
        2.4.6 放大制备1-氨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3)
        2.4.7 放大制备(R)-1-氨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R-3)
        2.4.8 (S)-1-氨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S-3)的回收
        2.4.9 L-酒石酸和DL-酒石酸的回收
        2.4.10 杂质分析
    2.5 化合物表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左旋吡喹酮关键中间体的不对称合成工艺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对称Aza-Henry反应制备(R)-1-硝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R-2)
        3.3.2 氢化还原反应制备(R)-1-硝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R-3)
    3.4 实验部分
        3.4.1 (R)-1-硝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R-2)的制备
        3.4.2 从R-2制备R-3
        3.4.3 放大制备R-2
        3.4.4 放大制备R-3
    3.5 化合物表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左旋吡喹酮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酰化环合反应制备(R)-吡喹酮
        4.3.2 工艺成本及三废
    4.4 实验部分
        4.4.1 (R)-吡喹酮药物的制备(EDCI/HOBt作为偶联试剂)
        4.4.2 (R)-吡喹酮药物的制备(CDI作为偶联试剂)
        4.4.3 放大制备(R)-吡喹酮药物(EDCI/HOBt作为偶联试剂)
        4.4.4 杂质分析
        4.4.5 R-PZQ含量测定
    4.5 化合物表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黄绵马酸和白绵马素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香鳞毛蕨的研究概况
        1.1.1 香鳞毛蕨简介
        1.1.2 香鳞毛蕨的有效成分
        1.1.3 香鳞毛蕨的药理活性
    1.2 类天然产物
        1.2.1 类天然产物
        1.2.2 类天然产物的合成策略
    1.3 黄绵马酸和白绵马素的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黄绵马酸和白绵马素类化合物的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设计思路与合成路线
    2.4 实验方法
        2.4.1 2-甲基-4-丁酰基间苯三酚的合成
        2.4.2 绵马酸片段的合成
        2.4.3 黄绵马酸AB的合成(a1)
        2.4.4 白绵马素AA的合成(b1)
        2.4.5 化合物2-2-1衍生物的合成
        2.4.6 化合物2-3-1衍生物合成
        2.4.7 化合物2-4-1衍生物的合成
        2.4.8 化合物a1衍生物的合成
        2.4.9 化合物b1衍生物的合成
    2.5 绵马酸片段合成条件的优化
        2.5.1 酰基化反应的条件优化
        2.5.2 烷基化反应的条件优化
        2.5.3 选择性脱酰基的条件优化
    2.6 小结
第三章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细胞
    3.3 实验方法
        3.3.1 试剂配制
        3.3.2 细胞复苏
        3.3.3 细胞传代和换液
        3.3.4 细胞冻存
        3.3.5 细胞污染的判断与控制
        3.3.6 细胞计数
        3.3.7 MTT法检测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3.3.8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菌种
    4.3 实验方法
        4.3.1 试剂配制
        4.3.2 自制滤纸片和药敏片
        4.3.3 菌悬液的制备
        4.3.4 琼脂平板的制备
        4.3.5 细菌复壮
        4.3.6 菌种保藏
        4.3.7 K-B纸片扩散法实验步骤
        4.3.8 K-B纸片扩散法结果判定
        4.3.9 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实验步骤
    4.4 抗菌活性结果与讨论
        4.4.1 K-B纸片法扩散法的结果与讨论
        4.4.2 微量肉汤稀释法的结果与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反向分子对接预测作用靶点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3 实验方法
        5.3.1 蛋白和配体的前处理
        5.3.2 定义对接参数
        5.3.3 生成对接参数文件
        5.3.4 运行Auto Dock4
        5.3.5 结果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分子对接打分结果与讨论
        5.4.2 分子对接模式结果与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酰氯酰化剂制备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硝基芳烃还原甲酰化新工艺及其应用研究[D]. 张红彦. 贵州民族大学, 2021(12)
  • [2]含吡哆醇的苯甲酰基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D]. 石瑞静.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氯磺酸催化合成氯丙酰氯工艺优化和机理分析[D]. 郭德来.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4]电解二氧化碳制备光气合成原料的隔膜电解池[D]. 李朝娟.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5]四氯化碳加氢脱氯制氯仿的供氢剂研究[D]. 姜亚光.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19-羟基孕酮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 董伟.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7]多组分复合纳滤膜的设计、制备及其在水溶剂和有机溶剂中染料分离研究[D]. 王杰. 华侨大学, 2020
  • [8]沙格列汀中间体的工艺研究和吡格列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D]. 廖琦.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9](R)-吡喹酮合成的新工艺研究[D]. 何召婷.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10]黄绵马酸和白绵马素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石培琪.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