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剖面分析技术在松辽盆地构造演化恢复中的应用

一、平衡剖面分析技术在松辽盆地构造演化恢复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麻成斗[1](2020)在《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构造特征、演化及形成机制》文中认为海拉尔盆地地处我国东北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境内,是一个大型含油气盆地。红旗凹陷为海拉尔盆地内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位于盆内中部偏北地区,是一典型断陷盆地。截至目前,红旗凹陷的研究、勘探程度均很低,但具有较好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前景。红旗凹陷经历过多期建造和多期改造过程,成盆阶段构造活动频繁,形成多个不同级别的不整合面,并受复杂断裂体系分割作用的影响,地层对比难,断陷期地层及断裂体系识别难;被后期构造活动复杂化,原型盆地在后期建造和改造过程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原型盆地恢复难;红旗凹陷位于海拉尔盆地构造线由NE向EW偏转的构造转折部位,呈NEE向展布,与海拉尔盆地其它凹陷展布方向存在差异,凹陷形成机理不清。因地质条件复杂,本区尚未开展过红旗凹陷的平面与剖面发育史分析及原型盆地恢复,缺乏对盆地建造与改造过程中凹陷迁移和形成机制的分析,直接影响了对各套地层的分布与残留规律的认识,而评价工作往往用残留格局代替原型格局,常导致误区产生。因此,红旗凹陷构造特征、演化及形成机制的研究,对后期进一步勘探部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以构造地层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指导,搭建等时构造地层格架,建立构造地质模式;应用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方法,确定了区域性构造不整合界面,再结合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重新制作合成记录,并结合构造界面进行分层,最终完成全区统层,以达到地震解释更加精准、完善的目的。通过研究认为,红旗凹陷是一个以伸展构造背景为主,其间受三次构造反转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断陷-凹陷组合,并长期受西部控陷断裂——红西断裂的影响。平面上,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展布特征。构造线主要为北东向展布,控陷断裂主要呈右阶斜列式组合特征,并表现为凹陷内嵌套有南北两个次级洼陷,且洼陷之间被一隆起相隔,该隆起部位正好为红西断层转换斜坡的位置。剖面上,红旗凹陷表现为一个西断东超的箕状断陷,自西向东分为西部陡断带,中部洼陷区和南部斜坡带。凹陷内构造样式也很发育,主要有凹陷建造期伸展构造样式,改造期挤压构造样式和走滑构造样式,以及建造与改造相叠加的反转构造样式。伸展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正断层相关褶皱、阶梯状构造、“Y字型”组合、“V字型”组合、正牵引构造以及堑垒构造;挤压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滑脱褶皱,传播褶皱及冲起构造;走滑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花状构造;反转构造样式主要为正反转构造。红旗凹陷自侏罗纪以来经历了多期建造和改造作用的叠加,为弄清红旗凹陷建造和改造过程以及凹陷的迁移规律,论文对全区进行了定量的剥蚀厚度恢复和原型盆地恢复,这是对红旗凹陷进行盆地分析和油气评价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这亦是本区首次开展原型盆地恢复研究工作。论文在建立了红旗凹陷建造模式和改造模式的基础上,对铜钵庙组、南一段、伊敏组一段和伊敏组二+三段沉积的剥蚀量进行了恢复,再现了上述四个时期的原型盆地,其中南屯组一段和伊敏组二+三段沉积时期的原型盆地,具有“三凹夹两隆”的特殊构造格局,发育南、中、北次级凹陷。后逐步演化为现今的“两凹夹一隆”的主体格局。明确了凹陷迁移规律,对油气勘探有重要指导意义。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对红旗凹陷的发育史进行分析,红旗凹陷的演化主要经历了四个构造演化阶段,分别是a.初始拉张(断陷孕育)阶段(T5-T4),b.断陷发育阶段(T4-T23),c.断坳过渡阶段(T23-T04),d.坳陷阶段(T04-现今)。并形成了三个区域不整合界面:T5、T23、T04。红旗凹陷构造复杂,形成机制不清,本论文首次在该区开展了二维和三维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成功解决了复杂断陷原型盆地的恢复和形成机制问题,并且取得一些新认识与新发现。论文通过对红旗凹陷断层和褶皱形态的几何学关联性的系统分析,在演化史剖面恢复的基础上,确定红旗凹陷二维和三维构造物理模拟边界条件,开展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模拟结果揭示了红旗凹陷构造动力学机制:红旗凹陷的控陷断裂由两条斜列的小断裂贯穿而成,每条小断裂都控制了一个次级凹陷,随着伸展量的增大,在结合部位两条小断裂贯通形成一条较大的控陷断裂,两个次级凹陷也最终贯通形成一个统一的红旗凹陷。在红旗凹陷两条小断裂的结合部位,发育非常明显的中继断坡(转换斜坡),其上发育复杂的小断层、裂缝(裂隙)及局部圈闭,是油气运移的优势方向和有利圈闭的发育区,研究区目前唯一的一口工业油流井——红7井就在此带,该中继断坡是勘探有利区块。

王新宇[2](2020)在《松辽盆地南部永平油田泉四段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永平油田在区域构造上属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登娄库背斜带北缘上的一个局部构造,该构造被称为扶余Ⅰ号构造,本研究区的油气藏类型复杂并且油气分布规律尚不明确。在利用已有的地震、钻井、岩心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对永平油田的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松辽盆地南部永平油田油气成藏规律。依据层序地层理论与砂组的划分特征,将泉头组四段划分为4个砂组,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体,完成对泉四段顶界的构造特征研究,共计识别出87条正断裂,8个圈闭。在区域沉积背景的基础上,利用沉积相的相标志,识别了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和浅湖泥3种沉积微相,利用四个砂组的地震属性特征,完成对研究区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的研究,识别砂体有利相带。通过对研究区的生、储、盖、圈、运、保等六方面成藏条件的研究,表明永平油田的油源主要来自于扶余Ⅰ号构造周边生油凹陷的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依靠连通性砂体进行侧向运移,气源主要来自于扶余Ⅰ号构造深部沙河子组、营城组和火石岭组的煤系地层,利用断裂沟通深部作垂向运移。嫩江组沉积末期与明水组沉积末期的构造运动对本地区的圈闭类型、天然气藏分布和油藏的破坏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现今的油气分布与各成藏要素形成时间及匹配关系密切相关,稠油藏以构造油藏为主,广泛分布在穹窿背斜两翼及顶部;常规油藏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分布在穹窿背斜东部的局部地区;天然气藏以构造气藏为主,与深断裂相伴生。

龙伟[3](2017)在《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构造特征研究 ——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的勘探研究工作表明,位于松辽盆地北部的徐家围子断陷是一个重要的含气断陷,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然而,徐家围子断陷经历了多期复杂的构造运动,断裂发育广泛,构造样式复杂,构造演化规律认识不清,断裂和构造对气藏的控制模式尚不清楚。这些问题都限制了该区域勘探研究工作的进行,因此有必要对徐家围子断陷的构造几何特征、构造演化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为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徐家围子断陷的构造特征,本文从建造与改造的观点出发,以钻井测井数据和地震剖面解释为基础资料,结合成盆动力学、构造地质学以及沉积地质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运用平衡剖面技术以及构造物理模拟,对徐家围子断陷的断裂系统、构造样式和构造演化规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工作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研究取得了符合实际区域构造变形特征的构造地质认识,主要认识如下:(1)徐家围子断陷是一个在伸展应力作用下所发育的西断东超式箕状断陷,断陷整体上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以及凹隆相间的构造格局特征。断陷主要发育四条主干断裂,徐西断裂作为断陷的主要控陷边界断层,控制了徐家围子断陷的形成演化,徐中断裂、宋西断裂以及徐东断裂为徐西断裂发育过程中的伴生断裂,对地层的沉积控制作用不大,但是对断陷内构造格局起到了复杂化的作用。徐家围子断陷的断裂在平面上分布受徐西深大断裂的控制,次生断裂分布特征不规则且错综复杂,总体上断裂体系在平面上具有多种组合形式,典型的组合样式有雁列式组合、“X”型组合以及雾状组合。(2)从建造作用与改造作用的观点出发,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识别出四期建造与四期改造,并相应发育了三大构造样式,包括伸展型构造样式、挤压型构造样式以及反转构造样式。建造期主要发育伸展型构造样式,比如断阶构造、Y字型组合、堑垒构造、逆牵引构造以及正断层相关褶皱;改造期主要发育挤压型构造样式和反转构造样式,其中挤压型构造样式包括冲起构造以及逆断层相关褶皱;反转构造为典型的正反转构造。(3)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演化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基底形成期,初始张裂期,强烈断陷期,挤压褶皱期以及稳定沉积期。基底形成期主要发生在中侏罗世以前;初始张裂期主要发生在火石岭组沉积时期,受伸展作用,发育正断层相关褶皱,徐西坳陷、徐中隆起以及徐东坳陷基本形成;强烈断裂期主要发生在沙河子组沉积时期,受伸展作用,主要发育堑垒构造、断阶构造等;挤压褶皱期主要发生在营城组沉积时期,受挤压作用,发育逆冲、冲起等构造样式,部分地层遭受剥蚀;营城组末期,地层反转,发育正反转构造样式;而稳定沉积期主要发生在营城组沉积之后的时期,构造活动弱,构造变形小,构造格局变化不大。(4)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并结合平衡剖面技术,认为徐家围子断陷的形成演化主要受控于西侧控陷断裂-徐西断裂。断陷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是徐西控陷断裂的结构和产状发生变异的结果。徐家围子断陷的基本构造格局形成于统一的伸展构造动力学环境。徐西坳陷、徐中隆起以及徐东坳陷是同一期拉张构造应力作用的产物,后期挤压应力对徐中隆起的形成有一定的改造作用,使得徐中隆起带以及断陷的构造格局更加复杂化。徐家围子断陷建造期发育正断层相关褶皱,其中背斜形成徐中隆起,向斜形成徐西坳陷和徐东坳陷;徐家围子断陷改造期受先存断层产状的控制,发育逆断层相关褶皱,在挤压作用下,上盘的断坡部分逆冲到下盘的断坪之上,上盘岩层受断层面形态制约而发生褶皱变形;徐家围子断陷建造期的伸展作用和改造期的挤压作用叠加产生正反转构造样式。复杂的构造格局可以是同一构造动力学背景下由于构造边界条件的变异而形成,看似复杂的构造其构造动力学成因机制并不一定复杂,完全可能是一期构造运动形成的。

陈崇阳[4](2016)在《松辽盆地断陷期火山地层序列与构造—火山—盆地充填演化 ——盆缘剖面与徐家围子断陷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松辽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古生代以来该地区经历了由古亚洲洋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的演化过程。由于特殊的地理、构造位置,松辽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可能经历了来自不同时期、不同构造事件的影响。因地层连续沉积,沉积盆地详细记录了其自身形成和演化的历史以及区域上构造体制的转变过程。火山岩是地球深部动力学机制的地表表现,是研究区域构造作用的有效媒介。近年来,在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中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针对火山岩的油气勘探程度明显提高,盆内具备丰富的钻井、地震、测井、火山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资料,这为盆地深层火山岩研究提供了条件。针对盆内中生代营城组火山岩及断陷期地层进行地层学与构造演化研究,既可为油气勘探部署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为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提供证据。盆内火山岩具有多活动中心、多期次、类型多样、成分复杂等特征,形成的含火山岩地层在岩性特征、岩性序列和岩相组合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由于物源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并受构造作用控制,火山地层序列常具有穿时、倒转现象;再加之火山岩中缺少化石资料,很难用古生物特征判断火山地层序列。上述因素致使火山地层序列精细划分、对比变得异常困难。徐家围子断陷是松辽盆地北部面积最大的断陷,由于断陷内营城组火山岩中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前人在火山岩相、火山机构、火山岩储层、火山岩地球物理识别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在火山地层划分与对比、火山地层形成与分布机制及盆地构造演化研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1)含火山岩地层序列研究缺少火山地层学理论约束与沉积地层的形成主要受盆地沉降及水位变化控制不同,火山地层的形成则更多受到构造、岩浆作用控制。目前我国含火山岩地层序列的研究,由于缺少火山地层学理论约束,多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火山地层,没有考虑火山地层成因的特殊性,缺少以构造-岩浆作用为基础的火山地层研究,导致对火山地层结构认识不清,造成火山地层序列划分和对比困难。(2)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地层序列认识不统一与盆缘剖面、南部各断陷营城组火山地层序列(营一、三段以火山岩为主,夹营二段沉积岩)不同,原有认识认为北部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地层中缺失营二段沉积岩,营一、三段火山岩直接接触,并且在火山岩顶部发育一套下部为细粒砂泥岩、上部为粗粒砂砾岩的营四段。营二、四段和登娄库组主体都为沉积岩,三者之间关系复杂,营二段缺失和营四段出现的原因,目前还存在疑问。再加之断陷内构造特征复杂,不同区块火山岩发育有明显的区带性,并且少有钻井揭示完整的营城组地层序列,导致不同区块间火山地层序列划分和对比困难。(3)营城组火山岩年代学研究结果具有较大差异由于火山岩中缺乏化石资料,很难用古生物年代特征判断火山地层的形成时代。同位素年代学可能是唯一的选择。而不同的同位素年代学测年方法测得的营城组火山岩年龄结果具有较大差异。K-Ar、Ar-Ar法测得营城组年龄主体范围为136-120 Ma,而锆石U-Pb法测得的范围为120-103 Ma。由于测试方法、样品岩性及岩石风化程度的差异,从而造成测试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地层序列对比,常会出现样品年龄大小与其所属地层的先后顺序对应关系出现矛盾,这很难为确定火山地层序列的关系提供有利依据。(4)徐家围子断陷构造-火山-盆地充填关系不明确地层序列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地层序列划分与对比存在问题,可能对火山岩分布规律、断裂活动期次、火山活动与构造作用的关系等相关研究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研究区断陷期发育3条NNW向的主干断裂,由西向东呈条带状分布,而火山岩平面分布却呈现南北分块分布的特征,这说明断裂与火山岩分布的形态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协调。原有认识认为徐家围子断陷在营城组时期发生过大规模右旋走滑,而营城组火山岩分布特征却未显示出受到该走滑剪切作用的影响,这说明断裂活动与火山地层分布特征不匹配。(5)区域动力学背景与盆地构造演化的响应关系不够明晰以往研究多认为松辽盆地是在古太平洋构造域或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或两者共同影响引起的持续拉张伸展背景下形成的。近年来,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盆地在沙河子末期(早白垩世晚期)曾发生过强烈的挤压作用,这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沉积盆地所记录的伸展和挤压作用交替出现可能预示着其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不同构造体制的影响,具有不同的动力学背景。本文以松辽盆地盆缘剖面和徐家围子断陷为研究区,以营城组火山地层及盆地断陷期地层为研究对象,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以下研究:(1)总结具有等时地层界面意义的营城组二段地层特征,将其作为标志层,应用到营城组火山地层划分对比中;(2)以营二段地层为标志层,开展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地层序列划分与对比;(3)开展营城组火山地层年代学研究,为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依据;(4)在地层序列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开展火山活动与构造作用关系研究,并分析断陷期盆地构造特征,总结构造-火山-盆地充填规律与控制机制;(5)通过构造演化史剖面,开展断陷期构造演化研究,探讨各构造演化阶段动力学背景。具体研究过程、方法和认识如下:1.营城组火山地层中的沉积夹层特征、成因、识别标志及其地层对比意义营城组火山地层序列是松辽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的基础和关键。营城组二段是火山地层中具有一定规模和厚度、地震可识别追踪、具有等时地层界面意义的沉积夹层。在火山地层序列划分中作为标志层,是营城组进一步分段的关键层位。本文从位于吉林九台地区的松辽盆地盆缘营城组次层型剖面入手,与盆内徐家围子断陷进行对比,根据实测剖面、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证实在徐家围子断陷存在营二段地层,并总结其岩性及序列特征、分布规律与成因、地球物理识别标志。将其作为标志层应用到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地层序列划分和对比中。研究结果表明:从盆缘到盆内各断陷普遍发育营二段地层,时代为早白垩世Albian期(110-108 Ma),沉积时限2-3 Ma,为火山喷发间歇期的产物;岩性以富含凝灰质夹煤层为主要特征,其碎屑组分粒度自下至上呈现“粗-细-粗”的全韵律;断陷内营二段地层厚度变化很大,7-368 m,平均73 m,平面上存在两类沉积中心:1与营一段火山岩最大厚度中心重叠的火山期后热沉降中心,岩性为富含凝灰质等火山物质的细粒砂泥岩;2继承性古地貌凹陷中心,岩性为火山物质含量低的砂砾岩夹粉砂岩、泥岩。不同成因的营二段地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存在差异:1由于富含凝灰质等火山物质,伽马值较高,测井曲线呈剧烈抖动的细齿状,地震反射轴呈现连续性好、强反射、易于追踪识别等特征;2凝灰质等火山物质含量低,伽马值也相应较低,测井曲线呈较平直的微弱细齿状,地震反射轴呈现连续性差、中-弱振幅的杂乱反射特征。以营二段为标志层,可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分为三段,其中一、三段均以火山岩为主。地层对比结果显示:原分层中的营城组四段实属不同充填期的两套地层:下部细粒砂泥岩段应为断陷期的营二段,上部粗粒砂砾岩段应为坳陷期的登娄库组一段。2.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地层序列清晰的地层序列是油气勘探开发部署和后续相关地质研究的基础。以火山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营二段地层为组内划段的标志层,以盆缘剖面揭示的一、三段内火山喷发期次特征作为段内划分期次的依据。基于121口钻井及相关岩心、岩屑、测井等资料,分析单井营城组岩性序列、岩相组合,进行组内划段、段内划期次,通过三维地震剖面进行井-震联合地层对比,由单井到各区块再到断陷逐步厘清火山地层纵向序列。地层划分与对比结果显示: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可划分为3段6期次。一、三段为火山岩段,二段为沉积岩段,自下而上各段厚度比为8:1:5。一、三段又可细分为3个火山喷发期次:一段自下而上分别为,中基性熔岩期次、酸性火山碎屑岩期次、酸性熔岩与酸性火山碎屑岩期次,各期次厚度比为1:2:3;三段自下而上分别为,酸性火山碎屑岩期次、中基性熔岩期次、酸性熔岩与酸性火山碎屑岩期次,各期次厚度比为1:2:2。徐家围子断陷各区块营城组地层序列发育存在差异:古隆起区(升平-宋站)地层厚度薄,但序列相对齐全,为营一段与营三段火山岩的叠合区;古隆起北侧凹陷区(安达)地层厚度大,但缺失营一段火山岩;古隆起区南侧凹陷区(徐西-徐东)地层厚度大,以走滑断裂(徐中断裂)为界,断裂西侧凹陷区(徐西)序列相对齐全,断裂东侧凹陷区(徐东)缺失营三段火山岩。3.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地层年代学特征由于火山地层序列常具有穿时或倒转现象,因此在基本厘清地层序列的基础上,针对关键层位进行年代学研究对判断火山地层序列才更有意义。本次火山地层年代学研究目的是剖析断陷内营城组各期火山岩的地质时代,趋近营城组火山活动的启动和终止时间,并在同一测年体系中比较所属不同地层序列的样品年龄大小,判断地层序列的先后顺序,并与本文地层序列划分结果进行对比,为断陷内营城组火山地层的精确划分与对比提供年代学证据。以营二段为标志层,在断陷内选取序列清晰、特征明显的营一、二、三段火山岩岩心、岩屑样品共14套,进行锆石LA-ICP-MS U-Pb测年分析。火山岩样品加权年龄和单颗粒锆石年龄结果表明: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年龄范围为120-105 Ma,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的Aptian阶-Albian阶。其中,营一段年龄为120-110 Ma,营二段年龄为110-109 Ma,营三段年龄为109-105 Ma。年龄测试结果表明,火山岩样品所属地层序列顺序与年龄大小对应关系基本吻合,本文地层划分方案合理。4.徐家围子断陷构造-火山-盆地充填特征及其受控机制由于富含丰富的油气资源,营城组成为松辽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位。研究营城组火山地层的形成和分布的受控机制对油气勘探开发部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火山地层序列(组、段、期次)精细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填制3段6期次火山地层厚度图,并通过构造演化史剖面分析区内各主干断裂性质、活动期次及构造属性(伸展、走滑特征和控陷方式),揭示断裂/古地形与火山地层厚度及分布的时空关系,探讨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地层形成和分布的受控机制。地层序列的详细刻画揭示出各期次火山地层的时空演化规律: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地层整体展布与主干断裂走向一致,均为NNW向,其中营一段火山岩连片分布,主要分布在断陷东南部,营三段火山岩分块分布,主要主要分布在断陷的西部和北部;各段内火山喷发期次由早到晚表现出喷发规模逐步增大、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厚度不断增加的特点。通过构造演化史剖面分析、判断各主干断裂的活动期次:营一段时期,徐中、徐东走滑断裂带活动明显;营三段时期徐西断裂南、北段,徐中、徐东断裂均有活动。各段、各期次火山地层分布与主干断裂位置叠合图清楚揭示,营一段各期次火山地层呈现由西南向东北迁移的特征,地层厚度中心位于徐中断裂和徐东断裂带南部分支附近;营三段火山地层厚度中心位于徐西断裂南、北两段和徐东断裂带北部分支附近。综合控陷断裂性质、构造演化史分析、火山地层分布特征认为,火山地层的形成和分布明显受断裂和沙河子组末期受挤压构造作用形成的古地形控制。断裂对火山地层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作为岩浆上涌通道和对地层分布具有走滑剪切改造作用,具体表现为:1断裂作为岩浆上涌通道,火山地层最大厚度中心常位于断裂附近;2断裂活动的时空变化控制了火山地层厚度中心的时空迁移;3断裂的产状控制了火山地层单元的产状,形成火山地层中特有的“喷发不整合”地层界面;4走滑断裂对火山地层的分布具有剪切改造作用,致使断裂两侧地层厚度存在差异,导致营二段地层追踪对比困难、营三段地层南北分块分布。古地形对火山地层分布的控制作用,表现为:1古凹陷区火山地层厚度大,古隆起区厚度薄;2古隆起区阻隔了其南、北两侧营一、三段火山岩的相向流动,致使其南、北两侧分别缺失营三段和营一段火山岩,而隆起区成为两段火山岩的“收敛、尖灭、交叠”区。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大规模、厚层(最厚达2400多米)火山岩的形成并非受控于该时期盆地的持续张裂,而是受断裂与古地形的耦合关系控制,具体表现为:作为岩浆上涌通道的主要断裂位于紧邻凹陷区的隆起斜坡上,有利的地形使喷出的岩浆“顺势而下”,古凹陷为其汇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岩浆不能原地堆积堵塞通道,从而形成大规模、厚层火山岩。5.徐家围子断陷期构造演化及其动力学背景探讨松辽盆地位于蒙古-华北板块东北缘,其北部为西伯利亚板块、东部为古太平洋板块,断陷期(150-105 Ma)盆地围区发生了蒙古-鄂霍次克洋关闭和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东缘俯冲等区域构造事件。由于特殊的地理、构造位置,松辽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可能受到来自不同时期、不同构造事件的影响,使之成为研究和解决中国东北地区构造演化问题的关键区域。盆内断陷期地层发育,连续沉积的地层充填物详细记载了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同时也可能系统记录了区域上的构造演化过程。本文在构造演化史分析的基础上,量化断陷期各组段地层伸展率,划分构造演化阶段,分析各演化阶段的构造属性(拉张伸展、挤压、走滑作用的强度及方向),结合同期板块运动和围区火成岩特征,探讨区域构造体制时空演化。基于构造演化史剖面计算的地层伸展率:火石岭组时期地层平均伸展率为18.6%,沙河子组时期为20%,营城组时期为0.5%。区内断陷期地层展布方向为NNW,发育三组NNW向断裂。火石岭组-沙河子组时期,断裂活动表现为NNE-SSW向拉张伸展与NNW-SSE向走滑并存,但以NNE-SSW向拉张伸展作用为主;沙河子组末期,断陷受到NNW-SSE向挤压,中部地区褶皱隆起,南、北地区形成凹陷;营城组时期,断裂活动以NNW-SSE向走滑剪切作用为主。根据各期地层的伸展率变化特征、区内主干断裂性质及活动期次,将徐家围子断陷期分为3个构造演化阶段:火石岭组-沙河子组拉张伸展期(晚侏罗晚期-早白垩世中-晚期,150-135 Ma)、沙河子组末挤压褶皱期(早白垩世中-晚期,135-130 Ma)、营城组走滑剪切期(早白垩世晚期,130-105 Ma)。由构造特征推测各构造演化阶段构造应力方向为:拉张伸展期,NNE-SSW向拉张与NNW-SSE向拉张并存,以NNE-SSW向拉张为主;挤压褶皱期,NNW-SSE向挤压;走滑剪切期,NNW-SSE拉张。盆地构造特征的转变,可能源自不同动力学背景下区域构造体制的转变。将本文各演化阶段时代及其构造应力大小、方向变化特征与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和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比对,将断陷内两期火山岩(晚侏罗-早白垩世早期火石岭组和早白垩世晚期营城组)与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各期火成岩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比对,结合地球化学特征揭示的松辽盆地中生代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综合分析认为,徐家围子断陷期构造演化是由围区西伯利亚板块和古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和速率变化以及两板块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具体而言,火石岭组-沙河子组时期的拉张伸展与走滑作用是蒙古-鄂霍茨克洋关闭后伸展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伸展作用联合影响下形成的;沙河子末期的挤压作用是古太平洋板块转向、加速俯冲引起的;营城组时期的走滑剪切作用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伸展背景下形成的。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对松辽盆地的影响可能于早白垩世中-晚期(135-130 Ma)趋于湮灭。

蒙赵红[5](2015)在《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构造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徐家围子断陷是松辽盆地北部断陷群中的一个断陷,近年的勘探研究工作表明,徐家围子断陷地层广泛发育且钻探显示多层系含气,该区为伸展裂陷盆地,凹陷的分割性强并各有自己的沉积变迁史、构造发育史、热史以及油气聚散史,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是提交储量的重要现实领域。但是,徐家围子断陷断陷期构造活动强烈,且受晚期火山活动影响,同时也经历了后期构造改造作用,造成构造特征非常复杂,盆地形成演化规律认识不清。为了搞清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构造,本研究采用构造和沉积层序界面识别技术,断层相关褶皱的原理和几何分析方法。以往徐家围子断陷构造研究忽略了先存构造对后期构造变形的影响,现今的构造研究表明后期构造改造往往受先存构造的制约。在建立该区统一的构造地层格架(几何学)基础上,充分运用伸展构造、挤压构造、反转构造、复式断陷及断层相关褶皱等新理论,对徐家围子断陷断裂系统、构造样式和构造演化(运动学)序列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由此分析构造变形的成因机制(动力学),使解释的构造模式符合实际区域构造变形特征,为下一步油气勘探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研究取得了符合实际区域构造变形特征的构造地质认识,最终结合对地震剖面分析,认为有以下几个观点:1.本次研究在原有分层的基础上,通过井、震结合,对部分井的分层进行了调整。徐家围子断陷地层中沙河子组内部构造层序界面为本次研究的重点解释对象,T41、T42和T5界面以调整为主。沙河子组内部识别出3套较大的不整合面,建立全区统一的四分地层格架。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由下至上可分为:K1Sh1、K1Sh2、K1Sh3、K1Sh4四套地层。首先,识别沙河子组内部最明显界面T41b,将沙河子组两分,再识别T41a、T41c,基本确立了沙河子组四分方案。2.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构造样式类型主要包括三类构造样式,分别为伸展构造样式、挤压构造样式和反转构造样式。伸展构造样式包括断阶(同向断阶和反向断阶),堑垒组合,Y字型组合,逆牵引褶皱和正断层相关褶皱五种;挤压构造样式包括滑脱构造,逆冲构造和逆断层相关褶皱三种;反转构造样式中包括正反转构造样式。3.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正断层相关褶皱在建造期较为发育,主要发育在断陷的中部。徐中隆起表现为背斜褶皱形态,徐东坳陷、徐西坳陷表现为向斜褶皱形态。断层转折褶皱在改造期较为发育且主要发育在徐家围子断陷升平和丰乐凸起区域。采用2dmove平衡剖面的技术支持,完整地揭示凹-隆正断层相关褶皱及断层转折褶皱演化模式。凹-隆正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样式具控隆和控盆的作用,徐西基底断裂控制了徐西坳陷、徐中隆起和徐东坳陷的形成和演变;断层转折褶皱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具控制构造带和局部构造的作用。4.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断陷格局基本定型于断陷构造层的建造期和改造期,徐家围子断陷经历了火石岭组—沙河子组时期及营城组沉积期伸展建造过程,以及沙河子组末期和营城组沉积末期挤压反转的改造过程,营城组沉积之后的构造活动弱,构造变形小,对断陷的构造格局影响较小。

徐荣忠[6](2014)在《东北梨树断陷断陷期构造应力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梨树断陷是一早白垩世断坳型叠合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东邻郯庐断裂带,处于太平洋构造域与古亚洲洋构造域的交汇处。由于该断陷的大地构造位置极为特殊,再加上油气资源较为丰富,因此该地区受到了许多学者的长期关注,但通过多年的研究,学者对该断陷断陷期阶段的划分以及各个阶段力学性质上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分歧,以致对梨树断陷构造应力场的期次与性质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为了深入了解梨树断陷断陷期各构造演化阶段的力学性质,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对断陷各演化阶段的动力学环境进行深入解析,并利用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模拟了各阶段的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火石岭期,梨树断陷NW-SE和NE-SW向的平均伸展率分别为4.98%、2.68%,应力场模拟的平均伸展率分别为4.70%、2.83%,构造解析和应力场模拟结果一致,均显示梨树断陷处于右旋走滑伸展环境下,推测可能是由来自西南侧的新特提斯洋闭合造成的挤压和北侧鄂尔库茨克海关闭造成的挤压共同作用造成,而西南侧的挤压力更大;沙河子期,NW-SE和NE-SW向的平均伸展率为分别-0.60%、1.33%,模拟的平均伸展率分别为-0.60%、1.30%,构造解析和应力场模拟结果一致,均显示该期梨树断陷处于左旋走滑的挤压环境下,推测是由来自新特提斯洋闭合造成的挤压和太平洋板块向西北俯冲的挤压共同作用造成,但向西北俯冲的挤压力相对较小;营城期,NW-SE和NE-SW向的平均伸展率分别为2.90%、0.15%,模拟的平均伸展率分别为2.58%、0.10%,构造解析和应力场模拟结果一致,均显示该期断陷处于右旋走滑伸展的应力场环境下,推测是由来自北侧鄂尔库茨克海关闭造成的挤压和西南侧新特提斯洋闭合造成的挤压共同作用造成,但西南侧的挤压力更大;登娄库期,NW-SE和NE-SW向的平均伸展率分别为-0.23%、1.40%,模拟的平均伸展率分别为-0.33%、1.15%,构造解析和应力场模拟结果一致,均显示该期断陷处于左行走滑的应力场环境下,推测是由来自太平洋板块向西北俯冲、西南新特提斯洋闭合造成的挤压和北侧鄂尔库茨克海关闭造成的挤压共同作用造成,但向西北俯冲的挤压力更大。同时本研究也为进一步的认识同期周邻断陷的形成演化的动力学背景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王媛[7](2014)在《梨树断陷苏家屯洼陷断陷期原盆恢复》文中指出梨树断陷苏家屯洼陷位于梨树断陷西北部。由于该洼陷经历了多期的构造演化,形成了洼陷内部复杂的断裂系统。以致至今为止对苏家屯洼陷断陷期不同阶段的原始构造沉积面貌缺乏细致分析。本研究整体地、系统地探讨苏家屯洼陷断陷期的原始构造沉积面貌,以期对该洼陷进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支撑。本论文是在构造地质、盆地分析、石油地质、沉积岩石学等理论知识的指导下,结合研究区三维地震数据,同时利用岩心、钻测井等方面资料,分析了苏家屯洼陷断陷期的构造演化特征及沉积特征,探讨构造地貌对断陷期发育构型及沉积体系时空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而恢复苏家屯洼陷断陷期的原始面貌。结果显示:苏家屯洼陷在断陷期分为三个构造演化阶段。火石岭期为苏家屯洼陷初始裂陷期,沙河子-营城期为快速伸展期以及登娄库-泉头早期为断陷萎缩期。火石岭期在北西-南东向伸展构造环境下,苏家屯断裂和西丁家侧接带均未发育,皮家断裂和邻区断裂构造带发生裂陷,苏家屯洼陷雏形出现;沙河子-营城期全区拉张沉降加剧,苏家屯洼陷规模逐渐增大,随着沙河子组和营城组地层广泛沉积和超覆,至营城末期,由于受区域挤压应力影响,洼陷内发生反转构造,地层整体呈西厚东薄,西断东超的构造形态;登娄库-泉头早期在左行走滑构造环境下,随着走滑作用增强,导致苏家屯洼陷开始快速沉降,但断裂活动较营城期明显减弱,至泉头早期断裂活动基本停止。苏家屯地区存在7种沉积微相类型,有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湖泊相4种沉积体系。火石岭期洼陷主要发育浅湖区和环湖发育扇三角洲,远离湖区的洼陷边部发育冲积扇和冲积平原,湖泊分布局限,且多为浅水湖泊;沙河子组早期沉积分布比较局限,大部分地区处于沉积间断区。沙河子沉积中晚期,从东北-西南依次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滨浅湖相、半深湖相、火成岩相。沙河子组晚期,靠近桑树台断裂附近局部发育近岸水下扇;营城早期,滨浅湖-半深湖环境大面积发育,从西北-东南依次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滨浅湖亚相和半深湖亚相。营城组沉积中晚期继承了早期的沉积格局;登娄库期-泉头早期沉积呈现以湖相为中心,辫状河、辫状三角洲相环绕四周的格局。

杨文璐[8](2014)在《构造平衡剖面技术及其在海塔盆地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构造平衡剖面技术诞生于科学探索与油气资源勘探的结合,是构造分析的定量化研究。随着计算机领域以及地质领域的不断发展与结合,平衡剖面技术的计算机模拟逐渐地应用到油田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平衡剖面技术起初诞生于挤压地区的构造研究中,在伸展地区的实际应用却相对较少,缺少规范的应用操作准则。本论文详细的调研了平衡剖面技术概念、原理及其在伸展盆地应用中影响模拟准确度的地质要素。作者在研究区选取四条剖面进行系统的构造复原,来分析盆地的构造演化历程。海塔盆地(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是中-新生代的断陷盆地,是松辽外围盆地中油气资源丰富的盆地之一。海塔盆地具有独特、复杂的构造演化特征,盆地内部的构造样式繁多、成因复杂,同时盆地发育有多套含油气系统,但是对于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含油气系统分布的控制作用有待于进一步认识。作者在系统了解盆地成盆背景的基础上,立足盆地中部断陷带,依据平衡剖面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借助2D Move软件,系统地研究了盆地的性质以及盆地的叠加演化过程,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演化阶段富油构造带的演化特征以及油气聚集成藏机制。研究认为,海塔盆地是由铜钵庙组构成的残留盆地以及南屯组青元岗组构成的被动裂陷盆地叠加而成。其中被动裂陷盆地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四个演化阶段,即初始裂陷阶段:南一段下亚段南一段中亚段、强裂陷阶段:南一段上亚段南二段、断坳转化阶段:大磨拐河组伊敏组、坳陷阶段:青元岗组。在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构造变形特征的差异导致形成不同的构造样式:在初始裂陷时期,在简单剪切走滑变形影响下形成大量反向断层,控制掀斜隆起带的形成;在强裂陷时期,在纯剪切伸展变形作用下形成了大量的中央背斜带和中央隆起带;在断坳转化时期,在纯剪切张扭变形作用下形成了大量的断裂密集带,形成了“似花状”的构造样式;在坳陷时期,在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了大量的反转构造样式。研究区纵向上具有三套含油气系统,其中:初始裂陷时期形成的掀斜隆起带为下部含油气系统的有利勘探方向;强裂陷时期形成的中央隆起带(或者中央背斜带)为中部含油气系统的有利勘探方向;坳陷时期形成的反转构造带为上部含油气系统的有利勘探区域。

祝斯淼[9](2014)在《莺山断陷杏山地区地震解释与构造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莺山断陷是松辽盆地东南部受早期基底断裂影响而形成的走向近南北向的深部双断式复合型盆地,主控断层走向与整体构造走向基本一致,与双城断陷相邻,是松辽盆地深层东南隆起带与中部坳陷带两个一级构造之间的负向构造单元。本文以莺山断陷杏山地区最新地震三维资料为基础,由合成地震记录保证井震结合进行地震主要层位标定。运用层序地层学、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及沉积岩石学等专业学科知识,对莺山断陷杏山地区进行地震资料综合解释。通过对区域不整合面的识别追踪对比以及断层的相干体辅助识别建立等时地层格架。结合速度谱与VSP资料建立三维速度体,求取层平均速度,实现时间剖面的深度转化。以此为基础,划分杏山地区深浅层构造单元,结合断裂发育演化特点进而划分构造层和构造样式。然后综合构造图、构造发育史图等研究盆地各时期构造特征以及构造对油气藏各阶段的影响作用,从而最终预测油气聚集有利区。综合盆地基底断裂、各层构造特征与断裂要素统计分析表明,莺山断陷杏山地区在深层整体由西向东发育四站古隆起、杏山洼槽、中部斜坡和东部隆起四个构造单元,整体表现断裂分区的特点;浅层表现西部向斜东部背斜西高东低的构造特征。研究区构造形态发育主要受四站断裂等控陷断裂控制,表现出中部低两端高双断式洼槽的构造形态。在早期张力作用下表现为伸展构造样式,铲式断层和滚动背斜为其主要表现方式。通过对各反射层构造平面特征和断裂性质、分期以及组合模式的区别,认为研究区分别以营城组顶面、登娄库组顶面和嫩江组底面反射层为界,纵向上划分为四个构造层:断陷构造层、断坳转化构造层、坳陷构造层和反转构造层,大体对应拉张断陷、稳定沉降和后期反转3个阶段。经过对研究区气藏形成条件分析,认为研究区北部具备油气藏形成主控条件,垂向上具有生、运、储、盖的组合,早期拉张断裂为运移通道,使油气储集在其两侧的营城组火山岩构造岩性圈闭中,因此有利区带为研究区北部凹陷。

白莹[10](2014)在《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特征及构造迁移规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运用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分别对中国东部的渤海湾、北黄海、南黄海、东海盆地的多个典型剖面进行恢复,结合单井沉降史等其他相关资料复原了相关时期的盆地原型,分析比较了不同盆地的构造演化史,并对其相关的成藏规律和成盆动力学背景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于晚侏罗至早白垩世结束断陷阶段之后,在晚白垩世末期之前一直处于持续隆升并遭受剥蚀的状态,后于古新世孔店期至始新世沙一期逐渐进入伸展裂陷阶段,而指示断裂活动依次减弱的断坳期和裂后沉降期则分别对应东营期以及馆陶期。渤海湾盆地的整体迁移趋势为自西南陆地边缘向东北海盆中心。北黄海和南黄海盆地具有类似的盆地演化特征和构造分布特点:前者于中生代自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依次经历了断陷阶段、坳陷阶段和抬升阶段,至新生代始新世再次进入断陷期,于渐新世末处于剥蚀期,至中新世初应力松弛之后盆地重新进入坳陷阶段;后者在晚白垩纪处于断陷期,于始新世至中新世依次进入剥蚀阶段和稳定沉积阶段。黄海盆地整体上具有“北部地区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转移,南部地区由西北向东南方向转移”的迁移特征。东海盆地的西部坳陷于中、新生代依次经历了晚白垩世裂陷时期、古新世断陷时期、始新世坳陷时期、始新世末期剥蚀时期及中新世稳定区域沉降时期。而对于盆地东部地区其始新世为东部坳陷裂谷发育阶段,渐新世为构造应力衰减的坳陷阶段,上新世经历构造运动之后逐渐进入稳定沉降阶段。综上所述东海陆架盆地“自西北到东南”的迁移规律是由其“东西分带、南北分快”的构造格局决定的。综上,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在构造格局方面的共同特点为“东西向分带、南北向分块、东西向断层控坳、东北-西南向断层控盆”。构造迁移趋势则是以黄海盆地为中心,自中生代到新生代分别向南、向北依次发生断陷。通过对盆地迁移特点的构造背景探讨,可以发现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的演化趋势和形成机制受多方面影响,综合分析可知成盆条件与演化特征受西部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更大一些。以上盆地群的构造迁移特点及构造格局分布可用于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分析,该成藏规律有利于开展进一步的油气勘探。

二、平衡剖面分析技术在松辽盆地构造演化恢复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衡剖面分析技术在松辽盆地构造演化恢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构造特征、演化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海拉尔盆地研究现状
        1.2.2 红旗凹陷研究现状
        1.2.3 复杂断陷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量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1.4.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认识
        1.5.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位置及勘探情况
        2.1.1 海拉尔盆地
        2.1.2 红旗凹陷
    2.2 区域地层概况
    2.3 岩浆岩与构造环境
    2.4 区域构造特征
第3章 红旗凹陷构造特征及地震解释
    3.1 构造和沉积层序界面的识别与划分
        3.1.1 红旗凹陷的不整合种类
        3.1.2 构造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划分
        3.1.3 沉积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划分
    3.2 构造解释
        3.2.1 层位、断裂解释
        3.2.2 速度分析及成图精度分析
    3.3 红旗凹陷构造特征分析
        3.3.1 红旗凹陷区域地质特征
        3.3.2 断裂特征
        3.3.3 断层类型及主要断层特征描述
        3.3.4 构造样式分析
        3.3.5 圈闭特征
第4章 红旗凹陷原型盆地恢复
    4.1 剥蚀量恢复
        4.1.1 单井剥蚀量计算
        4.1.2 以地震地层趋势法恢复剥蚀量
        4.1.3 红旗凹陷剥蚀特征分析
    4.2 原型盆地特征分析
        4.2.1 红旗凹陷各期控陷断裂的特征
        4.2.2 残留盆地分析
        4.2.3 原型盆地分析
第5章 红旗凹陷构造演化分析
    5.1 红旗凹陷断裂活动分析
        5.1.1 红旗凹陷断层发育特征
        5.1.2 断层期次分析
        5.1.3 红旗凹陷控陷断裂的发育特征
    5.2 红旗凹陷构造演化分析
        5.2.1 平衡剖面的制作
        5.2.2 红旗凹陷剖面构造演化分析
        5.2.3 红旗凹陷构造演化阶段的划分
第6章 红旗凹陷构造形成机制分析
    6.1 建造及构改造样式剖面构造物理模拟
        6.1.1 45°断层控制作用下的构造物理模拟
        6.1.2 低角度断层控制作用下的构造物理模拟
        6.1.3 犁式断层控制作用下的构造物理模拟
        6.1.4 实验小结
    6.2 红旗凹陷建造过程三维构造物理模拟
        6.2.1 预实验
        6.2.2 标准实验
    6.3 红旗凹陷变形序列及形成机制分析
        6.3.1 红旗凹陷形成机制分析
        6.3.2 红旗凹陷变形序列分析
    6.4 红旗凹陷三维模拟实验成果在油气勘探部署上的应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松辽盆地南部永平油田泉四段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油气成藏研究发展历程及现状
        1.2.2 研究区及周边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地层
第3章 砂组的划分与对比
    3.1 井资料预处理
        3.1.1 井资料概况
        3.1.2 岩心归位
        3.1.3 测井曲线标准化
    3.2 砂组的划分与对比
第4章 地震构造解释
    4.1 地震工区基本概况
    4.2 地震合成记录的制作及层位标定
        4.2.1 制作合成记录
        4.2.2 层位标定及全区地震解释
    4.3 断层解释
        4.3.1 断层剖面解释
        4.3.2 断层平面解释
    4.4 构造特征
        4.4.1 构造图的绘制
        4.4.2 断裂特征
    4.5 圈闭特征
    4.6 构造演化史研究
    4.7 区域构造特征
第5章 沉积环境沉积相
    5.1 区域沉积背景与物源分析
    5.2 沉积相标志
        5.2.1 岩石学特征
        5.2.2 粒度分布特征
        5.2.3 沉积构造
        5.2.4 沉积的旋回性
    5.3 沉积相与沉积微相研究
        5.3.1 沉积微相及其特征
        5.3.2 单井相分析
        5.3.3 连井相分析
        5.3.4 平面相分析
    5.4 区域沉积特征
第6章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6.1 油气源分析
        6.1.1 油源
        6.1.2 气源
    6.2 储层评价
        6.2.1 储层岩石类型
        6.2.2 孔隙结构特征
        6.2.3 储层物性分析
        6.2.4 测井解释模型建立
        6.2.5 储层非均质性评价
    6.3 盖层评价
    6.4 永平油田泉四段圈闭特征
    6.5 油气运移分析
        6.5.1 油侧向运移
        6.5.2 气垂向运移
    6.6 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6.7 区域成藏条件的认识
第7章 油气成藏分析
    7.1 油气成藏时间
    7.2 油气成藏特征分析
        7.2.1 稠油井JF229 井油气成藏分析
        7.2.2 天然气井JF208 井油气成藏分析
        7.2.3 稀油井JF206-43-30 井油气成藏分析
    7.3 油气动态成藏分析及分布规律
        7.3.1 油藏成藏动态分析及分布规律
        7.3.2 气藏成藏动态分析及分布规律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构造特征研究 ——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2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量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1.4.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认识
        1.5.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位置及勘探情况
    2.2 区域地层概况
    2.3 断陷深层火山岩特征与构造环境
    2.4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第3章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几何特征
    3.1 徐家围子断陷区域构造特征
    3.2 徐家围子断陷断裂特征
        3.2.1 主干断裂特征
        3.2.2 断裂平面组合特征
    3.3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样式分析
        3.3.1 伸展期构造特征
        3.3.2 挤压期构造特征
        3.3.3 反转构造样式
        3.3.4 构造样式成因机制探讨
第4章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演化特征
    4.1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发育史平衡剖面恢复
        4.1.1 平衡剖面介绍
        4.1.2 平衡剖面恢复
    4.2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沉降幅度计算
    4.3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伸展量计算
    4.4 断层相关褶皱的演化模式
        4.4.1 正断层相关褶皱演化模式
        4.4.2 断层转折褶皱演化模式
    4.5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演化阶段分析
第5章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5.1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
    5.2 基本原理
        5.2.1 实验材料的确定方法
        5.2.2 实验相似理论
        5.2.3 实验步骤
    5.3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物理模拟
        5.3.1 铲式断层控制作用下的伸展变形构造物理模拟
        5.3.2 正断层相关褶皱构造样式的剖面构造物理模拟
        5.3.3 断层转折褶皱构造的剖面物理模拟
        5.3.4 正反转构造样式的剖面构造物理模拟
        5.3.5 徐家围子断陷平面构造物理模拟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松辽盆地断陷期火山地层序列与构造—火山—盆地充填演化 ——盆缘剖面与徐家围子断陷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火山地层研究现状
        1.2.2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地层序列研究现状
        1.2.3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地层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现状
        1.2.4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火山-盆地充填关系研究现状
        1.2.5 松辽盆地成因及其动力学背景研究现状
        1.2.6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实物工作量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实物工作量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地质背景和研究区概况
    2.1 松辽盆地及邻区地质背景
        2.1.1 松辽盆地及邻区构造背景
        2.1.2 松辽盆地地层特征
    2.2 主要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徐家围子断陷地质概况
        2.2.2 盆缘营城组次层型剖面地质概况
第3章 营城组火山地层中的沉积层:特征及其地层对比意义
    3.1 营城组火山地层划分方法
    3.2 营城组二段剖面地质特征
    3.3 营城组二段在盆地中存在的证据
        3.3.1 地层发育时限和形成背景
        3.3.2 盆地南部断陷营城组二段地层发育情况
        3.3.3 岩性特征与对比
        3.3.4 序列特征与对比
    3.4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二段地层特征
        3.4.1 营城组二段地层发育特征
        3.4.2 营城组二段地层平面分布特征及成因
        3.4.3 营城组二段地层地球物理识别特征
    3.5 营城组四段与营城组二段关系及其地层归属
第4章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地层序列特征
    4.1 盆缘剖面营城组火山地层序列
        4.1.1 营城组一段地层序列特征
        4.1.2 营城组三段地层序列特征
    4.2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地层序列特征
        4.2.1 各次级研究区营城组地层序列特征
        4.2.2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地层序列特征
第5章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地层年代学特征
    5.1 样品采样位置及岩性描述
        5.1.1 营一段
        5.1.2 营二段
        5.1.3 营三段
    5.2 样品处理和分析方法
    5.3 测定结果
        5.3.1 营一段
        5.3.2 营二段
        5.3.3 营三段
    5.4 年代学特征
第6章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火山-盆地充填特征及受控机制
    6.1 主干断裂分析
        6.1.1 主干断裂特征
        6.1.2 主干断裂活动期次
    6.2 营城组火山地层平面分布特征及其与断裂的关系
        6.2.1 营城组火山地层平面分布特征
        6.2.2 与断裂的关系
    6.3 构造-火山-盆地充填受控机制
第7章 徐家围子断陷期构造演化规律及其动力学背景
    7.1 断陷期盆地构造演化规律
        7.1.1 断陷期地层特征
        7.1.2 地层伸展量与伸展率
        7.1.3 构造演化阶段
        7.1.4 各构造演化阶段构造应力特征
    7.2 区域动力学背景探讨
主要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附录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锆石LA-ICP-MS U-Pb分析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构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现状与选题依据
        1.1.1 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1.2 选题依据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关键技术与创新点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断陷地层概况
    2.2 区域构造特征
        2.2.1 区域构造特征
        2.2.2 断陷深层火山岩特征与构造环境
    2.3 徐家围子断陷工区位置及勘探概况
第3章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地层格架的建立
    3.1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层层序界面划分
    3.2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地层格架的建立
        3.2.1 断陷深层的地震反射结构特征
        3.2.2 断陷深层的测井曲线
        3.2.3 断陷深层合成记录对层位的标定及结果分析
第4章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断裂系统及构造样式特征
    4.1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主控断裂特征
    4.2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构造样式分析
第5章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构造演化特征及成因机制
    5.1 徐家围子断陷造发育史平衡剖面与伸展量的计算
    5.2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断层相关褶皱的演化模式
    5.3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构造演化阶段分析
    5.4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形成演化动力学机制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东北梨树断陷断陷期构造应力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选题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梨树断陷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1.2.2 平衡剖面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构造应力场研究现状及问题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位置及构造演化
        2.1.1 区域构造位置
        2.1.2 区域构造演化
    2.2 区域基底特征
        2.2.1 东部盆地群
        2.2.2 中部盆地群
        2.2.3 西部盆地群
    2.3 区域地层特征
        2.3.1 贝里阿斯阶
        2.3.2 凡兰吟阶
        2.3.3 欧特里夫阶
        2.3.4 巴列姆阶
        2.3.5 阿晋特阶
        2.3.6 阿尔毕阶
    2.4 区域岩浆活动特征
第三章 梨树断陷断陷期主要断裂带的构造解析
    3.1 平衡剖面技术
        3.1.1 平衡剖面技术原理
        3.1.2 平衡剖面技术方法
        3.1.3 层拉平技术
        3.1.4 平衡剖面实例分析
    3.2 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3.2.1 次级构造单元
        3.2.2 二级构造带划分
    3.3 主要时期的同沉积构造解析
        3.3.1 火石岭期同沉积构造特征
        3.3.2 沙河子期同沉积构造特征
        3.3.3 营城期同沉积构造特征
        3.3.4 登娄库期同沉积构造特征
    3.4 断陷阶段的伸展特征分析
        3.4.1 火石岭期伸展作用特征分析
        3.4.2 沙河子期伸展作用特征分析
        3.4.3 营城期伸展作用特征分析
        3.4.4 登娄库期伸展作用特征分析
第四章 有限元方法研究
    4.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
    4.2 有限元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4.2.1 构造应力场模拟的主要步骤
        4.2.2 参数确定
        4.2.3 计算结果分析
    4.3 有限元模拟中对断裂带的处理
    4.4 ANSYS 软件简介
第五章 梨树断陷断陷期构造应力场模拟
    5.1 应用 ANSYS 模拟应力场方法
    5.2 地质模型的建立
    5.3 数学模型的建立
        5.3.1 单元属性的定义
        5.3.2 模型的网格划分
        5.3.3 边界和约束条件的确定
    5.4 模拟结果输出及分析
        5.4.1 火石岭期构造应力场分析
        5.4.2 沙河子期构造应力场分析
        5.4.3 营城期构造应力场分析
        5.4.4 登娄库期构造应力场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7)梨树断陷苏家屯洼陷断陷期原盆恢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科学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完成工作量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位置
    2.2 地层特征
        2.2.1 火石岭组(K_1h)
        2.2.2 沙河子组(K_1sh)
        2.2.3 营城组(K_1yc)
        2.2.4 登娄库组(K_1d)
        2.2.5 泉头组(K_1q)
        2.2.6 青山口组(K_2qn)
        2.2.7 姚家组(K_2y)
        2.2.8 嫩江组(K_2n)
    2.3 构造演化特征
    2.4 区域岩浆活动特征
第三章 断陷期同沉积构造特征
    3.1 平衡剖面技术
        3.1.1 平衡剖面技术原理
        3.1.2 平衡剖面技术方法
        3.1.3 平衡剖面恢复过程
    3.2 苏家屯洼陷同沉积构造特征
        3.2.1 火石岭期构造特征
        3.2.2 沙河子期构造特征
        3.2.3 营城期构造特征
        3.2.4 登娄库期-泉头早期构造特征
    3.3 断陷期构造演化特征
第四章 沉积体系特征研究
    4.1 地震属性、地震相特征
        4.1.1 地层标定及各段地震属性特征
        4.1.2 地震相分析
        4.1.3 地震相解释
        4.1.4 地震相平面展布特征
    4.2 沉积相分析
        4.2.1 岩心特征描述
        4.2.2 测井相特征
        4.2.3 沉积微相类型与识别标志
        4.2.4 单井沉积相特征
        4.2.5 连井相横向展布特征
    4.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第五章 苏家屯洼陷断陷期原盆恢复
    5.1 断陷期古地貌特征
        5.1.1 火石岭组
        5.1.2 沙河子组
        5.1.3 营城组
        5.1.4 登娄库组-泉头早期
    5.2 断陷期原始面貌恢复
        5.2.1 火石岭期
        5.2.2 沙河子期
        5.2.3 营城期
        5.2.4 登娄库期-泉头早期
    5.3 构造特征及其构造演化
        5.3.1 火石岭期
        5.3.2 沙河子-营城期
        5.3.3 登娄库-泉头期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8)构造平衡剖面技术及其在海塔盆地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平衡剖面技术的研究现状
        0.2.2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的研究现状
    0.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0.3.1 主要研究内容
        0.3.2 研究思路
第一章 海塔盆地地质背景
    1.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1.2 海塔盆地形成机制及盆地类型
    1.3 海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区域地层特征
        1.3.1 海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1.3.2 海塔盆地区域地层特征
第二章 平衡剖面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1 平衡剖面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2.1.1 平衡剖面的概念
        2.1.2 平衡剖面的基本原理
        2.1.3 平衡剖面计算中的校正
    2.2 平衡剖面制作的基本步骤
        2.2.1 地质剖面的选择
        2.2.2 剖面中资料的利用
        2.2.3 剖面的平衡过程
    2.3 2DMove 软件的应用技术
        2.3.1 软件进行构造恢复的原则
        2.3.2 软件的构造恢复技术
        2.3.3 软件进行构造恢复的步骤
第三章 平衡剖面技术在海塔盆地中的应用
    3.1 平衡剖面技术在伸展构造恢复中的应用原理
    3.2 海塔盆地区域地震剖面的选取以及地震剖面的精细校正
        3.2.1 区域地震剖面的选取
        3.2.2 应用平衡剖面技术对地震剖面的精细校正
    3.3 基于 2DMove 软件的构造平衡剖面的恢复
        3.3.1 地质剖面的建立
        3.3.2 地质剖面的平衡过程
    3.4 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3.5 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构造演化特征与油气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9)莺山断陷杏山地区地震解释与构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1.1 地质地理概况
        1.1.1 研究区地理及构造位置
        1.1.2 研究区地质概况
    1.2 地层特征
    1.3 研究区构造演化
    1.4 研究区勘探历史及油气显示概况
        1.4.1 研究区勘探历史
        1.4.2 研究区油气显示概况
第二章 莺山断陷杏山地区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2.1 地震层位标定和地震层位波组特征
        2.1.1 地震层位标定
        2.1.2 地震层位波组特征
    2.2 井震联合对比建立地层格架与解释方案确立
        2.2.1 井震结合建立地层格架
        2.2.2 确立解释方案
    2.3 杏山地区层位对比解释与断层解释
        2.3.1 层位对比解释
        2.3.2 断层剖面解释和平面组合技术
    2.4 编制杏山地区各反射层等 T0 图与构造图
        2.4.1 编制等 T0 图
        2.4.2 成图速度分析
        2.4.3 构造图的编制与成图精度分析
第三章 莺山断陷杏山地区构造特征研究
    3.1 杏山地区基本构造格局
    3.2 杏山地区各反射层构造平面特征
    3.3 杏山地区断裂活动时期及主要断裂分析
        3.3.1 杏山地区断裂性质、展布特征及分期
        3.3.2 杏山地区主要断裂特征分析
        3.3.3 杏山地区断裂形态组合模式与构造背景
    3.4 杏山地区构造样式
    3.5 杏山地区圈闭特征
    3.6 杏山地区构造层划分
第四章 莺山断陷杏山地区构造演化分析
    4.1 杏山地区平衡剖面的制作
        4.1.1 平衡剖面技术概况
        4.1.2 平衡剖面的制作过程
    4.2 杏山地区地层沉积特征
    4.3 杏山地区构造演化史分析
第五章 莺山断陷杏山地区生储盖组合及有利区预测
    5.1 杏山地区生储盖油藏条件
        5.1.1 杏山地区烃源岩条件
        5.1.2 杏山地区储集条件
        5.1.3 杏山地区盖层条件
    5.2 杏山地区气藏聚集规律认识
    5.3 杏山地区有利区带预测
        5.3.1 杏山地区有利区条件归纳
        5.3.2 杏山地区有利区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10)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特征及构造迁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题目来源及选题目的、意义
    1.2 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平衡剖面技术的理论依据及发展现状
        1.2.2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2 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2.1 渤海湾盆地工区位置及构造-地层特征
    2.2 渤海湾盆地平衡剖面分析及构造演化史分析
        2.2.1 辽东湾坳陷构造演化史
        2.2.2 冀中坳陷构造演化史
        2.2.3 济阳坳陷构造演化史
    2.3 渤海湾盆地构造沉降史分析
    2.4 渤海湾盆地构造活动期次总结
    2.5 渤海湾盆地迁移规律
3 黄海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3.1 北黄海盆地工区位置及构造-地层特征
    3.2 北黄海盆地平衡剖面分析及构造演化史分析
        3.2.1 中生代前陆盆地阶段
        3.2.2 古近纪叠加断陷阶段
        3.2.3 新近纪坳陷盆地阶段
    3.3 北黄海盆地不同坳陷沉降史分析
    3.4 南黄海盆地工区位置及构造-地层特征
    3.5 南黄海盆地平衡剖面分析及构造演化史分析
        3.5.1 南黄海西部
        3.5.2 南黄海东部
    3.6 南黄海盆地东西部伸展率对比分析
    3.7 南黄海盆地沉降史分析
    3.8 黄海盆地迁移规律
4 东海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4.1 东海盆地工区位置及构造-地层特征
    4.2 东海盆地平衡剖面分析及构造演化史分析
        4.2.1 西部坳陷
        4.2.1.1 椒江凹陷演化史
        4.2.1.2 丽水凹陷演化史
        4.2.2 东部坳陷
        4.2.2.1 西湖凹陷演化史
        4.2.2.2 钓北凹陷演化史
    4.3 东海盆地东西部坳陷伸展率对比分析
    4.4 东海盆地沉降史分析(以西湖凹陷为例)及构造特点
    4.5 东海盆地迁移规律
5 盆地的构造迁移动力学机制
    5.1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特点与迁移规律
    5.2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动力机制分析
        5.2.1 太平洋-欧亚大陆板块边界动力条件变化
        5.2.2 欧亚大陆板块内部动力条件变化
        5.2.3 欧亚大陆板块及太平洋板块深部地质条件动力条件变化
    5.3 板块动力条件总结
6 中国中新生代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
7 主要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平衡剖面分析技术在松辽盆地构造演化恢复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构造特征、演化及形成机制[D]. 麻成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松辽盆地南部永平油田泉四段油气成藏条件分析[D]. 王新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3]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构造特征研究 ——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分析[D]. 龙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1)
  • [4]松辽盆地断陷期火山地层序列与构造—火山—盆地充填演化 ——盆缘剖面与徐家围子断陷对比研究[D]. 陈崇阳. 吉林大学, 2016(08)
  • [5]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构造特征研究[D]. 蒙赵红.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5)
  • [6]东北梨树断陷断陷期构造应力场分析[D]. 徐荣忠.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5)
  • [7]梨树断陷苏家屯洼陷断陷期原盆恢复[D]. 王媛.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7)
  • [8]构造平衡剖面技术及其在海塔盆地中的应用[D]. 杨文璐.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
  • [9]莺山断陷杏山地区地震解释与构造特征研究[D]. 祝斯淼.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
  • [10]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特征及构造迁移规律[D]. 白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