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渐进式改革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一、论渐进式改革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赵吉峰[1](2021)在《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体育强国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世界体坛激烈竞争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下,竞技体育需要实现从“优先发展”、“赶超发展”的数量增长型发展模式向“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突破竞技体育大而不强的发展困局,承载新时代赋予竞技体育的历史使命。由于竞技体育以往发展模式过多的关注资金、行政路径等外在因素,未能有效发挥竞技体育系统内在的自组织机制,未能激活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长期以来发展结构、质量与效益并不尽如人意。2020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了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比《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规划完成这一目标的时间提前了15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下,竞技体育迫切需要探索和实施高质量发展模式,增强自主发展、主动发展的能力,激发竞技体育系统的内生活力,更好的发挥竞技体育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先导作用。高质量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新时代竞技体育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自组织的视角,依据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以及系统动力学理论,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法、灰色模型预测法、系统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从发展观、发展目标、发展条件和发展动力构建了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模式,旨在为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提供新视角与新模式借鉴,为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框架参考,推动竞技体育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模式由高质量发展观、发展目标、耗散结构条件、竞争与协同动力四部分构成。第二,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观在价值论上,要追求运动员的全面充分发展、多元利益均衡发展、可持续内生动力发展;在认识论上,它实质上是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建设“大而强”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是新时代提升“体育强则中国强”反哺效应的实践活动;在方法论上,需要建立自组织发展方式,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走守正创新与融合创新的中国特色之路。第三,我国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三体两元双向开放的耗散系统、远离平衡态、发挥好竞技体育系统的非线性相干效应、抓住竞技体育系统的内外涨落契机。第四,竞技体育建立耗散结构的动力学临界条件是职业体育的发展要远大于专业体育的发展。它要求职业体育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主导方式,专业体育成为其辅助发展方式;职业体育自身造血能力要远大于专业体育;职业体育产生的负熵远大于自身与专业体育产生的正熵;职业体育产生的负熵远大于专业体育产生的负熵。第五,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是“一核三体三元”竞争与协同的结构,其中“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融合度”是主导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序参量。第六,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之间的人才比例满足0.41

晋兴雨[2](2020)在《协同学视域下我国高校教师聘用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高校教师聘用制研究是高教管理的研究热点。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全球化配置的背景下,建立高校教师聘用制,实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聚集制度,构筑更为高效的人才发展体系,已经成为我国介入全球人才竞争的根本保障。然而,高校教师聘用制并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围绕高校基本用人制度持续构建和完善高校教师聘用体系,促使高等教育相关主体建立协同机制、形成办学合力,才能切实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尽管相关学者就高校教师聘用制已经开展了广泛而有价值的研究,取得不少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然而囿于宏观研究视角、质性研究方法以及“碎片化”研究倾向,鲜有研究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探讨和完善高校教师聘用制及其相关问题。因此,从高等教育系统的角度研究高校教师聘用体系,化解我国教师聘用制的实施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协同学理论,以支配高等教育系统演进方向和进程的高校教师聘用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质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探讨我国高校教师聘用体系的协同机制,主要研究工作由以下4个方面组成:(1)我国高校教师聘用制的演进历程和实施困境。首先从渐进式改革创新的角度明晰我国高校教师聘用制的政策演进先后经历4个发展阶段。进而提出教师聘用制已取代行政任用制成为高校的基本用人制度,并在全员聘用合同管理、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市场化人才定价等环节取得了实效。随后分析教师聘用制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退出机制失灵、管理重心过高、信息不对称等现实困境。(2)高校教师聘用体系构建及其协同机制。首先在协同学视域下剖析高校教师聘用制相关主体构成的高等教育系统的特性,发现高等教育系统不但具有自组织性,而且还存在主导系统演化的序参量。接着分析高校教师聘用制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聘用管理信息系统符合序参量的特征,由此构建高校教师聘用体系,并从目标机制、激励机制和减熵机制3个方面论证高校教师聘用体系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支配原理。最后建立高等教育系统的序参量方程,研究高校教师聘用体系的协同效应。(3)高校教师聘用体系的序参量分析。从充分发挥教师聘用制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聘用管理信息系统3个序参量作用机制的角度,系统地分析高校教师聘用体系的重要作用和主要内容,并提出改进方向。(1)教师聘用制度主要包括行政审定岗位设置、竞争缔结聘用关系、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保障激励机制、行政解决职务履行争议、彰显高校学术性的延伸性制度等方面,需要按照“新增、衔接、清理、废止”的原则完善高校教师聘用制度。(2)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以学科整合为导向的学部制、以效率提升为导向的大部制、以人岗匹配为导向的人事制度、以绩效贡献为导向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以目标达成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等方面,并需要在完善校院两级管理机制、平衡学校资源投入结构、完善高校岗位管理制度等加强改进。(3)聘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围绕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确定系统建设的思路、路径和架构,需要重点化解聘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碎片化现象,并着力突破聘用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功能性瓶颈。(4)高校教师聘用体系的完善路径及其案例验证。首先,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凝练出高校教师聘用体系的优化路径,提出要持续完善高校教师聘用法规制度、构建校院两级绩效评价机制、并建设面向业务流程的聘用管理信息系统。接着,为了验证教师聘用体系理论研究的可行性,从教师聘用制度改革创新、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探索和聘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3个方面剖析S大学教师聘用体系改革实践。随后,运用DEA方法建立绩效评价体系,考察高校教师聘用体系支配下S大学的绩效。

陈泽光[3](2019)在《基于制度分析理论的我国新高考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考历来被视为中国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考试活动之一。从考生个体角度来看,高考是决定其将来能否享受高等教育资源、找到心仪工作、赚取满意酬劳的最重要渠道,进而是中国家庭实现阶层向上流动的最优路径;从国家与社会角度来看,高考也是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最合适的形式,不仅可以为国家建设提供所需的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人才,也能通过大学教育的教化功能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与文明程度,因此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保证高考能够较为公正有效地运行下去,使高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的价值,就是高考以及高考制度的存在意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考制度历经波折,在不断改革完善自身的过程中前进,力求为国家与社会公平选才、科学选才。以时间为考察线索,可以一窥我国高考制度的演变路径,并将其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1965年为我国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高考制度处于国家统一规划安排的阶段,并受一定政治因素影响;1966-1976年高考在“文革”影响下转而以推荐制的形式存在,缺乏规范考试程序的高考无力再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1977年至今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下我国高考制度的全新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高考改革始终以公平科学为准绳,在考试科学化、考核多元化、评价人本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以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为标志,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拉开序幕。新高考改革旨在以更合理的考试标准、更科学的选拔方式、更多元的考试内容来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双重功能。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新高考改革只在浙沪两地实现了第一次招生录取工作,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存在的问题与经验还存在讨论空间。一方面,新高考改革涉及内容广泛,在高考测试制度、高考管理制度、高考录取制度三个子制度上全面展开,另一方面,新高考改革在推动制度本身变革的同时,还对与其直接相关的高中与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如何正确看待目前阶段新高考改革在内容方面的实施意涵,并且全面探讨其对高中与高校的利弊影响,进而在分析当前改革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未来路径,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应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制度分析理论为分析工具,首先介绍了我国新高考改革的背景、目标与价值取向,随后介绍新高考改革在测试制度、管理制度与录取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并对其在高中与高校的影响进行探讨,最后从价值导向、高考制度改革、高中课程与教学改革、高校招生与教学改革四个方面进行了新高考改革的趋势分析,以期从制度视角对未来新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与完善有所帮助。

江夏军[4](2019)在《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五年的探索,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顺应时代的召唤,成为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的指导思想。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立足于新时代的国际国内背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改革思想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历代领导人的改革思想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改革理论,还吸收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以及习近平自身的从政实践,既有丰富的理论来源,又有实践基础做支撑。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理论体系完整。在内容上,包含了全面深化改革内涵论、必然论、目标论、方法论,囊括“五位一体”方方面面;在结构上,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从“是什么”“为什么”到“改什么”“怎么改”;在特征上,具有全面性、深化性、坚定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的新时代气息。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有其特殊的时代价值。在理论上,既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且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实践中,高度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有力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极大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有效推进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陈宗胜,王晓云,周云波[5](2018)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四十年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总体市场化程度已经接近8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成并日益完善。文章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所有制结构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体制改革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状况多个层面,回顾经济体制改革路径,梳理改革的阶段性特征,总结了改革的经验和成就,并对未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做了展望。

郑程月[6](2018)在《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文中指出高考、中考直接关系着我国新时代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影响着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1977年以高考恢复为发端带动了中考和整个考试招生政策的复苏,整个教育领域焕发了崭新气象。可以说,1977年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恢复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教育领域与社会制度变迁的关键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这是我国考试招生政策发展的法律保障。考试招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而高考与中考是我国现今最主要的两大升学考试,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考试招生。第一,高考与中考是我国人才选拔与培养的主要方式,是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主渠道,同时还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二,高考与中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两者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实施往往都是统筹进行的,中考改革必须配合并适应高考的改革。另一方面,两者都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这一根本目标。简言之,高考与中考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在整个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因此,本研究以高考与中考政策恢复40年来的历史演进为研究内容与逻辑脉络,通过历史研究视角对其演进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窥探我国考试招生政策40年来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本研究立足历史回溯、政策内容分析与现实关照的三重维度,通过对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完整地审视40年来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发展演进。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法,基于“政策演进主线—政策改革主旨、内容特征聚焦—影响因素与价值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与审思—展望与建议”的分析思路与阐述方式,首先通过对高考、中考现实状况的关注,以及对既有相关文献的梳理述评,发现有价值、可挖掘的研究视域,明确本研究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对我国考试招生政策进行历史溯源,扩大必要的历史视野,为深入研究夯实历史积淀,随后密切结合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迁,在历史的回溯中对高考与中考的政策文本进行梳理,通过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及录取体制等方面的细致剖析,归纳出高考、中考政策的演进主线与内容特征,再然后分析阐述高考与中考政策演进发展的影响因素与价值取向变迁,进而总结40年来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并进行政策演进发展的趋向审思,最后对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历史贡献进行总结,并进行新时代的政策展望和提出改革建议。本研究得出以下重要认识: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是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根本坚守;政策改革既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人的特殊化、个性化发展,既要突出普适性又要秉持选拔性原则;考试招生模式由统一走向多样化是政策创新的必然选择;考试招生政策的规范化与法治化是发展的必然。40年来高考与中考政策的演进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高考、中考具有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同时高考、中考政策改革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历史需要还原,并且通过回顾历史,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通过对40年来我国高考与中考政策演进历程的梳理描绘,有利于促进新时代下我国高考与中考的改革完善与深度创新。针对当前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所面临的形势,可采取的适切性举措建议包括:推动国家考试法的出台,深化考试招生法治化建设;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招考分离与特殊人才选拔;推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完善,补齐教育短板;全面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政策体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措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适才选择”,立足人才结构的调整,健全招考机制;凝聚改革共识,综合施策,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构建科学评价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国际接轨进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

黄海群[7](2018)在《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青年教师日益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发展己经成为各类高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研究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研究课题,它既受高等教育环境改变的影响,又受到青年教师群体构成及其内在需求变化的影响。由于各高校的发展状况不同,青年教师发展的状况也不尽相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高水平师资的短缺、青年教师己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以及学校转型变革等多种状况,能否更具有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可持续发展,使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不断上水平、上档次,并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教师学术水平。换言之,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已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发展潜力,成为该类学校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国迈向强国发展的时代强音下,青年教师发展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越来越受到政策制定者、理论界和办学实践者的高度关注。为此,笔者力图将两者有机结合作为研究视角上的创新点,以一般地方本科院校为例,选择青年教师发展中的重要维度——科研发展动力为研究的切入点。开展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和扩充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理论、高校教师发展理论以及高校管理理论,而且还可以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队伍,增强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等办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的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提供有一定价值的思考方向和现实参考。本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范式,以“理论分析——调查问卷分析——叙事研究——影响因素分析——机制构建”为研究路径,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现状、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以及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策略,进行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探索构建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机制。除了绪论和结语,本文从结构上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一,借助人性假设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等理论视角,从一般意义上解析影响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因素,为构建促进高校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机制提供理论依托。其二,通过问卷调查,以福建省为例,旨在较为总体地了解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深入了解福建省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老牌高校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三类公立本科高校之间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状况的差别,以进一步探讨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有利因素与存在的具体问题。其三,采用叙事研究方法,将研究的关注点聚焦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个体学术生活史,旨在把青年教师的学术活动经历及其高校工作中发生的故事放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背景下进行分析,尤其是把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变革过程中与青年教师的心路历程相联系而开展相关探析。本部分试图使我们不仅能够去关注青年教师的学术生活世界,还能去关注他们所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状况,乃至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与脉络。其四,高校教师的科研发展动力充足与否,其背后一定有与之相对应的激励和提供这些激励的制度安排。本部分试图拓宽研究视野,从政府、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分析探究影响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的深层因素。其五,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激发转型变革背景下的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既需要外部学术制度、政策环境的支持和支撑,又需要青年教师自身的科研自觉与践行,从政府、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协同作用地构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立交桥式的动力机制。

梁剑[8](2017)在《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转型作为当代中国社会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观背景与主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已经逐步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格局,资源配置方式已经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已经开始发挥。经济领域的变化要求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从而促使我国教育办学体制机制转变。高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对巩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也都在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并将高中教育作为21世纪人才培养的战略性目标与突破口。然而,我国高中教育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它总是处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夹缝中生存与发展。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接受高层次、高质量的高中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必需。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对原有高中教育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由社会转型导致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各种人才的需求迫使传统办学体制向现代办学体制转型。自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开始,包括普通高中教育在内的办学体制改革就拉开了序幕,迄今已有三十多年,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改革效果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到底遭遇到哪些困境致使其举步维艰?其转型的机理是什么?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等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对促进我国高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丰富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普通高中教育为问题研究域,以办学体制改革为落脚点,针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遵循“是什么”→“为什么”→“现状如何”→“怎么样”的逻辑,综合运用社会学、新制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等各种理论方法进行分析。论文主要由绪论和正文六章以及结语所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对问题提出、已有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框架以及对论文中可能涉及到的相关核心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正文第一章从本体论角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即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实质。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由传统计划配置方式向现代市场配置方式转型;又是我国中等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制度变迁,即由传统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型的过程;也是高中教育领域各种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的过程,即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政府及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的过程,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决定了办学体制改革的成效;还是一个适应性调整的过程,即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做出的适应性调整。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实质分析为后文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正文第二章是在“是什么”的基础上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要求。内在因素主要是人的多元全面发展的要求与现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不能满足人们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外在因素主要是经济社会转型对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要求、传统办学体制下高中教育办学经费不足的外在要求、教育治理现代化以及新高考改革对办学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及国际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所迫。正文第三章是在分析了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基础上,重点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内容即转什么问题进行分析。论文主要从办学主体、办学模式、办学经费投入以及办学评价等四个维度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内容进行分析,办学主体是由传统单一政府办学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型;办学模式是由传统单一办模式向多样化办学模式转型;办学经费由单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向多渠道教育经费投入转型;办学评价由单一升学评价向综合性评价转型。论文第四章主要是以重庆、四川两地共四所普通高中学校为考察对象,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实际境况进行考察。通过实践考察发现,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还存在着观念认识上存在误区、学校办学自主权尚未真正落实、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发展不平等、政府职能缺位失位现象仍然存在以及制度供给困境等问题。论文第五章主要是在实践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理论成果,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所遭遇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传统的社会文化、改革的路径依赖、政府主导办学体制改革所产生的政府悖论、改革的制度缺陷、教育改革的行政化制约以及改革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等因素制约了当前我国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其中,文化作为教育改革所蕴含的内在机理,它主要体现在实用主义文化、功利主义文化、行政主义文化和族群主义文化上;路径依赖作为一种旧体制与新变通,它是任何制度改革都无法避免的一种规律,必然要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政府悖论作为认识转型难的一个新视角,它是政府在办学体制改革中自身利益和角色冲突而引起的;制度是教育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供给不足是制约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难的根本;教育行政化作为我国教育体制的主要特征,它影响和制约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各个方面;利益分化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根本性特征,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影响和制约着改革的进程与成效。论文第六章主要是针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所面临的困境,提出进一步推进办学体制转型的建议。第一,体制转型必须要以观念作为先导,因为观念变革是教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础,转变观念要立足于现实,准确把握现实转变;加强舆论宣传与教育,以制度实现对思想观念的现实化和具体化。第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通过转变政府教育办学管理的思想观念和创新政府理念,科学定位政府教育职能,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清单制度,实现政府在教育办学过程中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第三,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大高中教育制度供给,通过制定《高中教育法》及其相应配套制度等正式制度供给,来保障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有法可依;通过现代化媒介宣传与引导,转变广大民众对高中教育以及人才的思想观念,以非正式制度形式为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第四,优化利益协调机制,消解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各种矛盾,通过构建利益引导机制、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和构建利益保障机制,形成利益共享,从而降低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阻力。第五,多方联动,形成协同效应。普通高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它需要社会各方面改革齐头并进才能取得成效。通过重新科学定位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继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普职融通、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教育办学效益评价机制等形成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协同效应,为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论文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做一个总体性总结以及对未来改革进行展望,认为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在当下中国教育改革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于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要,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提高整个国民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进程十分艰巨,周期也十分漫长。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要想顺利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必须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实现一系列转变。与此同时,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还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注重改革的协同性,以政府自身改革为关键,以制度为保障。

周彦兵[9](2016)在《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与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各国在其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都出现过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例如,在欧美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也呈现“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不过其剩余劳动力的迁移往往通过一步到位的模式完成身份的转变。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明显带有中国标签,具有中国特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渐进式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明显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导致“农民工”这一特殊阶层的出现。所谓“农民工”,就是我国在快速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的一个跨越城乡的社会群体,他们是户籍在农村,但在城镇从事非农业生产、依靠工资生活的劳动人口。“农民工”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在城市务工并不同程度地融入城市社会,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推动社会建设和发展,参与创造社会财富。“农民工”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阶层,他们“亦工亦农”而又“非工非农”,他们实现了职业转变,但是却没有同步实现身份转换。农民工群体因第二代的到来发生代际分化,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农民工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日益成为该群体的中坚力量,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环境、生活时代和自身特点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愿意留在城市生活,市民化意愿更为强烈,然而在现实中他们市民化的进程却步履艰难,面临被城市边缘化的困境,这种困境给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带来不平不满,同时也给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无可置疑,无论是统筹城乡发展,亦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本研究将新生代农民工亟待市民化做为问题的起点,站在生命历程理论视角,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放置在群体生命历程的整体脉络中,通过观察分析这一特殊群体生命历程的时空场域转换,从微观角度,从个体及一般,动态的观察该群体生命轨迹发展的历程,具体研究继续教育活动这一事件在该群体生命历程的重要影响。本研究涉及的重要概念是转折点(拐点)、关键事件和生命轨迹等。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法等。本研究追溯了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揭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实际,这也让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不同于国外剩余劳动力的城市融入过程。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即是要求他们在综合素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贴近或者达到市民标准。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命历程来看,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从劳作农民到产业工人,职业发生重大变化,是否愿意持续学习?是否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如何通过继续教育活动这一关键事件实现市民化?这些成为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本研究提出,继续教育是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获得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突破市民化能力瓶颈的主要路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有效供给,就是要培养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未来的城市市民,内容上加强意识形态和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和公民素养始终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形式上应具有开放、轻量、个性、趣味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向进一步有关部门提出政策保障和经费投入等建议,期望能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论文分三部分,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归纳综述论文的相关研究现状,介绍论文的理论框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观点等内容。第二部分正文。即主要研究观点,包括第一章到第八章的内容。第一章,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命轨迹和生命历程描述。按照人们对生命周期的常规理解和体验,具有市民化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农民阶段——农民工阶段——市民阶段”。农民阶段是生命历程的初始状态,农民工阶段是农民工生命历程的拐点,拐点的出现预示着农民工生命轨迹的方向发生改变,市民阶段是农民工生命历程的转折点,市民化的完成标志着农民工非农身份的彻底转变。从农民到农民工,再到市民的阶段,继续教育是关键事件,通过继续教育实现自我提升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路径。第二章,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角色与阶层解析。本章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出生组特征、群体特点,在城市社会中的角色与困惑。第三章,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勘察与社会定位。本章通过问卷调查、个体访谈,从就业状况、岗位特征、职业能力等方面来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转型中的经济生活、政治参与、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生存现状,这种现状亦决定了该群体在城市社会中的定位。第四章,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与自我成长。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是生活在城市从事非农职业的农民,他们定居城市,具有成为市民的可能,却又没有得到正式市民的资格。农民工阶段是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渡阶段,充满希望而又长路漫漫。这一阶段,要求新生代农民工至少完成四个方面的蜕变:一是职业身份变化,从农民工变为产业工人,即从次属的、非正规劳动力市场上流动劳力转变为首属的、正规的劳动力市场上的有专业技术的工人;二是自身素质变化,即通过不断学习,实现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提升;三是社会身份变化,即由农民转变成潜在市民;四是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变化。第五章,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调查分析。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命历程中,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其市民化能力的发展。本章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需求(职业技能、文化知识、行为)、经济发展需求、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等角度出发,分析新生代农民对继续教育的应然需求状态。第六章,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给现状剖析。现有继续教育的供给,从课程内容到学习模式,都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应然需求有较大差距,现有继续教育供给只关注到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上岗等的短视利益;很难从长远上帮助他们实现非农职业身份的根本转换。站在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角度,市民化是根本目标,人文素质教育才是关键因素。第七章,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有效供给路径探析。继续教育的有效供给:第一,搭建政府、社会、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四位一体的工作平台,实现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第二,供给内容应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人文素质教育是促使新生代农民工改变生命轨迹的重要手段;第三,学习方式上应向着开放化、个性化、轻量化、趣味化、协作化等基于信息网络,更以人为本的模式发展。第八章,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有效供给的社会路线保障。时代背景与社会变革的力量大于个人奋斗,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进程的有效推进更需要国家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制度创新和制度保障。结论部分对论文做了简短的总结和展望。本研究站在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从微观入手,强调个体主观能动性,激励个人成长与蜕变,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生代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的变迁,使他们的生命历程失去可参照的社会标准时间,通过继续教育有效供给模式的构建,帮助他们建立起社会标准时间表,明确社会活动参与的时间节点,这也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政府的主导能更行之有效地帮助该群体实现城市融入。

张婷[10](2015)在《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学分析》文中指出农地产权制度是一个国家在法律上对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涉及9亿农民的直接利益,关系到“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而且从根本上影响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我国农村的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指引下,全国各地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然而,改革实践中也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深化改革”的号召,明确提出了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再度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的出发点是破解农民收入过低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难题,并期望能构建和谐社会。本文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和分析我国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发展和现存的主要问题,探寻健全和完善我国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制。本文首先界定了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概念,归纳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产生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梳理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演变过程,然后,本文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相关概念框架和分析工具,对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监督进行系统阐述,并对湖南省益阳市草尾镇和永州市东安县两个区域的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进行实证分析,肯定了改革的显着成效,同时也总结出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政策决策体系不科学,政策执行不力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等。最后,根据以上的讨论和分析,提出了深化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应遵循公平与效率、尊重农民意愿和坚守改革底线等原则,同时提出了“渐进式改革”的路径选择,进而对深化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完善公共政策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制提出了一些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二、论渐进式改革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渐进式改革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文献综述
        1.4.2 国内文献综述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思路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6.3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竞技体育
        2.1.2 模式
        2.1.3 发展模式
        2.1.4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
    2.2 自组织理论基础
        2.2.1 自组织理论概述
        2.2.2 耗散结构理论
        2.2.3 协同学理论
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现实问题与转型方向
    3.1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
        3.1.1 集权提高阶段(1949-1978 年)
        3.1.2 集权赶超阶段(1979-1991 年)
        3.1.3 有限分权赶超阶段(1992-2011 年)
        3.1.4 转型探索阶段(2012 年至今)
    3.2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现实问题
        3.2.1 发展成就
        3.2.2 现实问题
    3.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转型方向
        3.3.1 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
        3.3.2 向自组织发展方向转型
        3.3.3 向多主体协同方向转型
4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观
    4.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论
        4.1.1 追求运动员的全面充分发展
        4.1.2 追求多元利益均衡发展
        4.1.3 追求可持续内生动力
    4.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认识论
        4.2.1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是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4.2.2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大而强”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
        4.2.3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体育强则国家强”反哺效应的实践活动
    4.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
        4.3.1 竞技体育自组织发展方式
        4.3.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
        4.3.3 创新发展
5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目标
    5.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的确立依据
        5.1.1 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
        5.1.2 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要求
        5.1.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目标演化的逻辑要求
        5.1.4 世界体坛发展格局的竞争要求
    5.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5.2.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整体目标
        5.2.2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分层目标
        5.2.3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可观测目标
6 耗散结构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条件研究
    6.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自组织条件
        6.1.1 竞技体育形成全面双向开放的耗散系统
        6.1.2 竞技体育系统要远离平衡态
        6.1.3 竞技体育系统要发挥非线性相干效应
        6.1.4 竞技体育要抓住系统涨落契机
    6.2 耗散结构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Brusselator模型
        6.2.1 Brusselator模型的构成
        6.2.2 我国竞技体育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的转译
        6.2.3 我国竞技体育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分析
        6.2.4 我国竞技体育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动力学判断
7 协同学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研究
    7.1 竞争与协同: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7.1.1 竞争是推动竞技体育非平衡发展的力量
        7.1.2 协同是推动竞技体育有序发展的力量
        7.1.3 竞技体育系统中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作用
    7.2 协同学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序参量
        7.2.1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快变量与慢变量
        7.2.2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序参量的识别与确定
        7.2.3 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融合度的内涵
        7.2.4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序参量的演化
    7.3 序参量役使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7.3.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因素
        7.3.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7.3.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役使动力机制
8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
    8.1 建模目的与系统边界
        8.1.1 建模目的
        8.1.2 建模原则
        8.1.3 竞技体育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边界
    8.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8.2.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因果回路图
        8.2.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存量流量图
        8.2.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方程
    8.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模拟仿真
        8.3.1 数据来源与确定
        8.3.2 竞技体育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检测
        8.3.3 基于仿真结果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分析
        8.3.3.1 发展模式Ⅰ:原有发展模式
        8.3.3.2 发展模式 2: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并行发展模式
        8.3.3.3 发展模式 3:自身造血发展模式
        8.3.3.4 发展模式 4:专业体育与职业体育协同发展模式
        8.3.3.5 发展模式 5:科技支撑发展模式
        8.3.3.6 模式对比与分析
9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建议
        9.2.1 竞技体育要树立高质量发展观,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流
        9.2.2 举国体制要加快融合市场机制,走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9.2.3 切实壮大职业体育,搞活竞技体育表演市场
        9.2.4 实现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协同发展
        9.2.5 大力培育和发展体育社会组织
        9.2.6 提高竞技体育系统的创新驱动能力
        9.2.7 发挥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的杠杆作用
    9.3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学习经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2)协同学视域下我国高校教师聘用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赢得全球人才竞争的关键在于国家人才制度体系
        1.1.2 实施人事制度改革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共识
        1.1.3 建立教师聘用制是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高校教师聘用制研究
        1.3.2 高校外部关系研究
        1.3.3 高校内部关系研究
        1.3.4 协同学应用研究
        1.3.5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高校教师聘用体系研究的基本概念
        2.1.1 高等学校
        2.1.2 教师聘用制
        2.1.3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
    2.2 高校教师聘用体系研究的基本理论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高等教育功能理论
        2.2.3 组织设计理论
    2.3 协同学理论
        2.3.1 平衡相变和非平衡相变
        2.3.2 自组织现象
        2.3.3 涨落
        2.3.4 序参量与支配原理
        2.3.5 协同学理论基本方程
    2.4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2.4.1 C~2R模型和BC~2型
        2.4.2 Malmquist指数
        2.4.3 绩效业绩的滞后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高校教师聘用制的演进和困境
    3.1 高校教师聘用制的政策演进
        3.1.1 基于行政任用的职务聘任制(1985—1999 年)
        3.1.2 框架式的制度体系设计(2000—2005 年)
        3.1.3 精细化的岗位聘任制(2006—2013 年)
        3.1.4 统筹协调的教师聘用制(2014 年至今)
    3.2 高校教师聘用制的实施情况
        3.2.1 全员聘用合同管理全面推进
        3.2.2 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深入实施
        3.2.3 市场化人才定价机制凸显
    3.3 高校教师聘用制的现实困境
        3.3.1 退出机制失灵
        3.3.2 管理重心过高
        3.3.3 信息不对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校教师聘用体系构建及协同机理
    4.1 高等教育系统特征分析
        4.1.1 高等教育系统具有自组织性
        4.1.2 高等教育系统存在序参量
    4.2 高校教师聘用体系构建
        4.2.1 高等教育系统序参量特征
        4.2.2 高校教师聘用制度序参量
        4.2.3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序参量
        4.2.4 聘用管理信息系统序参量
        4.2.5 高校教师聘用体系的建立
    4.3 高校教师聘用体系的协同机理
        4.3.1 序参量方程确定
        4.3.2 协同机理分析
        4.3.3 结构功能有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校教师聘用制度序参量分析
    5.1 高校教师聘用制度的重要作用
        5.1.1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行政法属性
        5.1.2 教师聘用制兼具行政法和劳动法属性
        5.1.3 聘用合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劳动合同
        5.1.4 高校教师的公共雇员地位
    5.2 高校教师聘用制度的主要内容
        5.2.1 行政审定岗位设置
        5.2.2 竞争缔结聘用关系
        5.2.3 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保障激励机制
        5.2.4 行政解决职务履行争议
        5.2.5 彰显学术性的延伸性制度
    5.3 高校教师聘用制度的改进方向
        5.3.1 配套政策落后:新增与衔接
        5.3.2 配套政策落后:清理和废止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序参量分析
    6.1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重要作用
        6.1.1 世界一流大学普遍采用的治理模式
        6.1.2 高水平大学内涵发展的客观要求
        6.1.3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6.2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6.2.1 以学科整合为导向的学部制
        6.2.2 以效率提升为导向的大部制
        6.2.3 以人岗匹配为导向的人事制度
        6.2.4 以业绩贡献为导向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
        6.2.5 以目标达成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
    6.3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改进方向
        6.3.1 健全校院两级管理机制
        6.3.2 平衡学校资源投入结构
        6.3.3 完善校内岗位管理制度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聘用管理信息系统序参量分析
    7.1 聘用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
        7.1.1 减少高等教育系统的不确定性
        7.1.2 提高高等教育系统的集约化水平
    7.2 聘用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
        7.2.1 聘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思路
        7.2.2 聘用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路径
        7.2.3 聘用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7.3 聘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改进方向
        7.3.1 化解系统建设碎片化现象
        7.3.2 突破系统运行功能性瓶颈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我国高校教师聘用体系的完善路径
    8.1 完善高校教师聘用法规制度
        8.1.1 深化高校教师聘用体制改革
        8.1.2 完善高校教师聘用管理机制
    8.2 构建高校校院两级评价机制
        8.2.1 完善校院两级管理制度供给
        8.2.2 优化校院两级资源配置机制
    8.3 建设面向业务流程的聘用管理信息系统
        8.3.1 加强管理信息化统筹协调
        8.3.2 实施业务流程信息化再造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S大学教师聘用体系构建与绩效评价
    9.1 S大学教师聘用体系改革实践
        9.1.1 教师聘用制度改革创新
        9.1.2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探索
        9.1.3 聘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9.2 S大学绩效评价
        9.2.1 绩效评价指标
        9.2.2 绩效评价分析
        9.2.3 绩效评价结论
    9.3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制度分析理论的我国新高考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与理论基础
        1.制度
        2.新高考
        3.制度分析理论
    (四)文献综述
        1.对新高考改革价值取向的研究
        2.对新高考改革所产生影响及改进建议的研究
        3.运用制度分析理论对高考进行的研究
        4.评价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案例研究法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新高考改革背景分析
    (一)新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路径演化
        1.1949 -1965 年:全国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1966 -1976 年:推荐制下的特殊高考制度
        3.1977 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的高考制度演进
    (二)新高考改革的现实动因
        1.夯实国家发展人才基础
        2.呼应高中新课程改革
        3.尊重社会大众改革诉求
二、新高考改革的目标与价值取向
    (一)新高考改革的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2.健全公平科学的招生录取机制
    (二)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
        1.国家层面:以国家统筹与政府主导推进改革
        2.社会层面:以促进公平公正回应社会公众诉求
        3.个人层面:以尊重学生实现个人关切
三、新高考改革的实施内容:以浙沪方案为分析案例
    (一)高考测试制度改革
        1.考试形式
        2.考试内容
        3.考试科目
        4.考试机会
        5.计分方式
        6.评价
    (二)高考管理制度改革
        1.确保信息公开
        2.完善制度保障
        3.强化监督力度
        4.评价
    (三)高考录取制度改革
        1.加分项目
        2.自主招生
        3.录取方式
        4.评价
四、新高考改革对普通高中与高校的影响
    (一)新高考改革对普通高中的影响
        1.对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影响
        2.对普通高中教学管理的影响
        3.对普通高中人才培养观念的影响
    (二)新高考改革对高校的影响
        1.对高校招生录取的影响
        2.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影响
五、新高考改革的趋势分析
    (一)强化新高考改革中的价值导向
        1.国家层面:对新高考各相关群体利益做到统筹兼顾
        2.社会层面:以完善法律法规来确保新高考公平公正
        3.个人层面:以立德树人作为新高考改革的价值目标
    (二)完善高考制度改革
        1.完善选考科目的等级赋分制
        2.突出综合素质评价在录取环节的作用
        3.优化考生志愿填报方式与投档方式
    (三)推进适应新高考的普通高中课程与教学改革
        1.创新选课走班管理机制
        2.积极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四)推进适应新高考的高校招生与教学改革
        1.实行以专业为导向的招生宣传策略
        2.合理制定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
        3.完善选修课与通识课课程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新时代背景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二、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改革思想
        (二)中共历代领导人的改革思想
    三、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实践基础
        (一)立足于我国改革的历史经验
        (二)立足于习近平自身从政实践
第二章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理论体系
    一、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全面深化改革内涵论
        (二)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论
        (三)全面深化改革目标论
        (四)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
    二、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结构体系
        (一)内容结构
        (二)逻辑结构
    三、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全面性
        (二)深化性
        (三)坚定性
        (四)人民性
        (五)时代性
第三章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三)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四)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高度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二)有力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三)极大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
        (四)有效推进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四十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包干到户到“三权分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二、从国有为主到国有中坚:国有企业保持为国民经济基础
三、从单一公有到公有主体:混合所有制经济结构基本形成
四、从收入差别扩大转向逐步缩小:先富带后富迈向共同富裕之路
五、从行政指令型到服务引导型:现代政府治理体制形成框架
六、从放权让利到分税制:现代公共财税制度逐步完善
七、从银行主体到市场主导型:现代金融运行体制初步形成
八、从散小弱过渡到全国统一:社会公共服务体制和体系日益形成
九、从闭关锁国到引领全球化:新时代对外开放体制基本形成
十、从计划经济到市场体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成

(6)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一) 丰富与完善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理论研究
        (二) 多维度探究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历史逻辑,丰富政策研究范畴
        (三) 推动现代考试招生政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四) 协同推进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完善,统筹构建人才选拔与培养体制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政策与教育政策
        (一) 政策
        (二) 教育政策
        二、考试与招生、考试招生政策
        (一) 考试
        (二) 招生
        (三) 考试招生政策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我国考试史的相关研究
        二、我国考试招生政策发展史的相关研究
        (一) 对科举考试制度的重新审视与探究
        (二) 对民国时期考试招生政策的研究
        (三) 对1949至1977年考试招生政策的研究
        (四) 对1977年高考政策恢复以来的研究
        三、对高考、中考政策改革及政策具体内容的研究
        (一) 对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的研究
        (二) 对高考与中考政策具体内容的研究
        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历史研究法
        (三) 内容分析法
第二章 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先秦至清末时期考试制度的发展与特征
        一、考试制度的萌芽:先秦时期的举贤选能
        二、古代考试制度的雏形:汉代察举制与课试
        三、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科举的创始、发展与终结
        (一) 科举考试的诞生与发展
        (二) 科举考试的革废与新式考试的兴起
    第二节 民国时期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一、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一) 高校从单独考试、联合招考到统一招考的演进
        (二) 中学考试权的变化与会考制度的建立
        二、革命根据地考试招生政策的发展
    第三节 1949至1977年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变革
        一、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反复与废止
        二、中学考试招生政策的逐步规范与废止
第三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的演进脉络与内容特征
    第一节 高考政策的演进与内容特征
        一、恢复重建阶段(1977-1984年)
        (一) 考试科目设置从文理分科到考试科目的逐步稳定
        (二) 全国统一招考形式的确立
        (三) 以知识立意考查为主
        (四) 摒弃“血统论”,确立参照政治表现、全面衡量的录取标准
        二、尝试改革阶段(1985-1992年)
        (一) 缩减考试科目,丰富考试科目组合形式
        (二) 由知识立意到侧重于能力立意的考查
        (三) 尝试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实行保送生与自费生政策
        (四) 考试招生工作管理制度化与法治化建设的起步
        三、基调摸索与初定阶段(1993—1998年)
        (一) 由“双轨”到“并轨”改革的完成
        (二) 素质教育理念逐渐纳入考试内容
        (三) 综合能力测试的探索与试点
        (四) 现代信息技术在招考工作中的初步应用
        四、大力改革与调整完善阶段(1999-2009年)
        (一) “3+X”考试科目设置的确立与调整
        (二) 从知识与能力立意转向素质立意的考查
        (三) 考试机会的增加与分省命题的推行
        (四) 报考条件的放开与“阳光录取”制度的建立
        (五)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机制的建立
        (六) 考试招生政策法治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七) 政策倾斜力度逐步加大,多措并举实施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五、全面创新深化改革阶段(2010年-至今)
        (一) 新一轮考试招生政策的深化改革酝酿期(2010-2013年)
        (二) 新一轮考试招生政策深化改革实施期(2014年-至今)
    第二节 中考政策的演进与内容特征
        一、中考政策恢复与酝酿改革期(1977-1997年)
        (一) 重点中学的恢复与发展
        (二) 因地制宜推进中考改革
        (三) 考试管理权的逐步下放
        二、中考政策的改革推进期(1998-2009年)
        (一) 开启改革试点,探索特色与多样化考试模式
        (二) 均衡分配教育指标,实施指标到校
        (三) 以等级制方式替代唯分数的评定办法
        三、中考政策的创新与全面深化改革期(2010年-至今)
        (一) 确立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考试评价体系
        (二) 多元录取招生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高考与中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一) 高考改革基于顶层设计牵引中考改革的主方向
        (二) 中考改革体现了对新高考改革的全面回应
第四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与价值取向
    第一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因素: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演变
        (一) 经济与政治是影响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主导因素
        (二) 社会发展变革推动考试招生政策的演进
        二、内部因素: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与考试招生政策的自我完善
        (一) 人才选拔倾向与培养目标的转变
        (二) 考试招生政策自身的调整与完善
        三、价值因素:协调价值冲突与平衡利益博弈
        (一) 协调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
        (二) 平衡不同主体的利益博弈
    第二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价值取向
        一、从单一的国家、社会本位到统一于国家、社会发展下的“以人为本”
        (一) 人才选拔、培养的国家与社会本位
        (二) “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确立与强化
        二、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高质量发展下的公平
        三、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发展
        (一) 保证入学权利的基本均衡
        (二) 优质均衡的推进与发展
第五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与趋向审思
    第一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
        一、把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作为政策改革的重点
        二、不断完善考试评价与录取机制以发挥政策功能
        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来推动政策改革
        四、优化人才选拔与培养始终是政策改革的主要目标
        五、从招考合一到招考分离以推动科学选才
        六、把强化考试监管与法治建设作为规范考试招生的根本
        七、基于国情坚持顶层设计、试点先行与逐步推进是政策改革主要模式
    第二节 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趋向审思
        一、教育扩大与普及化进程中的政策演进
        (一) 政策改革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相适应
        (二) 与教育扩大、普及进程相适应,推进政策的规范化、法治化
        二、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进程中的政策演进
        (一) 推动政策改革,引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二) 正确发挥“指挥棒”作用,实现由招分到招人的转变
        三、从公平选才、科学选才的“钟摆”到和谐统一的过渡
        (一) 政策改革要兼顾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的需要
        (二) 推动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的和谐统一
第六章 新时代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展望与建议
    第一节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重要贡献
        一、为人才选拔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制度化渠道
        二、推进了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不断扩大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
    第二节 对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认识及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理性认识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与长期性
        三、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展望与建议
        (一) 推动国家考试法的出台,深化考试招生法治化建设
        (二) 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招考分离与特殊人才选拔
        (三) 推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完善,补齐教育短板
        (四) 全面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政策体系
        (五)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措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六) “适才选择”,立足人才结构的调整,健全招考机制
        (七) 凝聚改革共识,综合施策,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八) 构建科学评价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九) 与国际接轨进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7)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解析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人性假设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人性假设理论分析
        二、人性假设理论视野下的高校教师
        三、人性假设理论视野下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激发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国家实现自主创新战略
        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发展
        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价值提升
    第三节 新制度主义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新制度主义流派概述
        二、关于制度与行动者的行为逻辑关系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行为策略的选择
        四、新制度主义理论与高校教师学术行为策略的选择
第三章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问卷调查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工具
        三、调查研究样本的分布情况
        四、调查的具体实施过程
    第二节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一、青年教师对学术职业的选择与规划
        二、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
        三、高校科研环境
        四、青年教师的科研动机
        五、青年教师的科研参与
        六、青年教师的科研需求
        七、青年教师的科研定位
        八、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
        九、青年教师的科研形式
        十、青年教师对学校学术管理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解读
        一、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的总体状况
        二、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老牌高校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三种类型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比较
        三、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优势与劣势
第四章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之旅——叙事研究的视角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设计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旨趣
        二、研究者角色及研究取向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二节 学术职业发展中的压力与困惑
        一、大学求学中的学术经历:艰辛与收获
        二、价值多元化的当下,青年教师对学术职业的认知与选择
        三、学术职业发展中面临的压力与困惑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制度变革中的供给与需求
        一、学校招聘自主权的有限性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急迫性之间的矛盾
        二、青年教师对自身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与学校提供的教师发展制度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三、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的组织目标实现度与教师认可度之间的矛盾
        四、师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的量化与教师创造性发挥之间的矛盾
        五、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与青年教师的多样性需求之间的矛盾
        六、绩效目标管理的实施与学校综合治理能力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政府学术工作管理政策对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影响
        一、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制度
        二、产学研合作政策
        三、高校教师聘任制度
    第二节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内部组织与制度对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影响
        一、狭隘学术观的制约
        二、内部学术组织结构的趋同
        三、学术管理制度行政化的强势
    第三节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的需求与能力对科研发展动力的影响
        一、青年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
        二、青年教师的学术职业能力亟需提高
第六章 构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机制
    第一节 国家层面:宏观政策的引导与保障
        一、真正落实好高等教育领域的“管办评分离”政策,进一步提高政府的高等教育治理能力
        二、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省级与市级政府对教育管理的权责关系
        三、依法明确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权责关系
    第二节 高校层面:组织支持和制度激励的双驱动
        一、定位多维学术观,是拓宽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方向标
        二、释放基层学术组织活力,是提升青年教师学术生产力的动力源
        三、发挥制度效能,是激发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助推器
    第三节 个体层面:增强自主发展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科学谋划学术职业生涯规划
        二、自觉遵循师德规范、提升师德境界
        三、倡导“自我导向学习”模式,助力科研发展
结语
附录
    附录Ⅰ 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调查问卷
    附录Ⅱ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问题的青年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Ⅲ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问题的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社会转型对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
        (二)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促使办学体制转型
        (三)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是办学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
        (四)传统办学体制弊端对现有教育发展的制约
        (五)高中教育问题研究的相对滞后
    二、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二)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
        (三)体制、机制与办学体制
        (四)转型、社会转型和体制转型
    四、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
第一章 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实质
    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一)资源及其配置方式
        (二)经济体制通过资源配置来影响教育体制
        (三)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与比较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种制度变迁的过程
        (一)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中等教育领域的一种制度变迁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高中教育领域各种利益的重新调整
        (一)高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和调整的过程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之利益调整的规定性
    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个适应性调整过程
        (一)适应性: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个核心特征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种适应性调整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适应性调整具体表征
第二章 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必要性
    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内在因素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内在要求
        (二)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使然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外在因素
        (一)社会转型对普通高中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二)办学体制转型是缓解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办学体制转型是新高考改革的客观要求
        (四)办学体制转型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五)国际高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要求必须推进办学体制转型
第三章 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表征
    一、办学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型
        (一)政府单一主体下的办学体制及其弊端
        (二)多元化主体办学的必然性
    二、办学模式:由单一公办学校向多样化办学转型
        (一)办学模式的内涵
        (二)单一公办学校办学模式及其弊端
        (三)多样化办学模式的必然性
    三、经费投入方式:由单一政府财政投入向多渠道经费投入转型
        (一)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来源的阶段性变化
        (二)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筹集多元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四、办学评价:由单一升学评价向综合性评价转型
        (一)传统办学体制下办学评价的特征
        (二)现代社会对办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实践考察
    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普通高中办学体制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普通高中办学体制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实证分析——基于四所学校的调查
        (一)四所学校的基本办学情况
        (二)问卷调查和访谈提纲的编制以及调查对象的选取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现实境况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影响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主要因素
    一、办学体制改革的文化制约
        (一)文化:教育改革与发展所蕴含的内在机理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社会文化制约表征
    二、办学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
        (一)路径依赖:旧体制与新变通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的路径选择
        (三)政府主导型办学体制改革及其缺陷
    三、办学体制改革中的政府悖论
        (一)政府悖论:认识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难的一个新视角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政府悖论的具体表征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政府悖论的形成机理
    四、办学体制改革的制度缺陷
        (一)制度是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二)普通高中教育办学体制转型下的制度环境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制度问题分析
    五、办学体制改革的行政化制约
        (一)行政化:内涵及其危害
        (二)教育行政化及其异化
        (三)普通高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中行政化制约表现
    六、办学体制改革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
        (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利益相关者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第六章 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建议
    一、体制转型,观念先行
        (一)观念变革是教育改革的先导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对观念变革的要求
        (三)普通高中教育办学体制转型中思想观念转变的路径
    二、由管理走向治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一)政府职能的内涵
        (二)政府教育职能转变的历程
        (三)政府教育职能转变的理论依据
        (四)高中办学体制转型中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
    三、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大制度供给
        (一)高中教育之供给侧改革意蕴
        (二)基于制度供给的普通高中教育供给侧改革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中教育制度供给的路径
    四、构建利益协调机制,保障各主体利益
        (一)利益协调: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亟需关注的内容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构建利益协调机制的路径
    五、多方联动,形成协同效应
        (一)协同理论及其适切性
        (二)协同效应下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9)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与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城市化带来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二)新生代农民工是推动城市发展的生力军
        (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遭遇困境
        (四)继续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途径
        (五)市民化是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追求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对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相关研究
        (二)国外移民培训与城市融入相关情况
        (三)国外移民培训的相关理论研究
        (四)相关研究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生命历程
        (二)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
        (三)继续教育
    四、理论基础
        (一)生命历程理论
        (二)社会学关照下的城市与乡村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命历程描述
    一、生命历程理论
        (一)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原理
        (二)生命历程研究的历史回顾
        (三)生命历程理论的核心概念
        (四)生命历程与个体发展
    二、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的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
        (一)农民工概念的提出
        (二)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的演变
        (三)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发展
        (四)市民化是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追求
        (五)继续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重要事件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角色解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是历史的产物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产生背景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角色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期望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生组特征
        (一)农村未成年人的弱势地位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结构以青壮年为主
        (三)女性在新生代农民工中的比例不断增加
        (四)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
        (五)新生代农民工出现晚婚趋势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角色困惑
        (一)中国农民工不同于国外城市移民
        (二)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边缘化的困境
        (三)新生代农民工如何才能体面地在城市生活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调查
    一、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情况
        (一)就业行业
        (二)从业质量
        (三)人力资本
        (四)就业环境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特点
        (一)在非国有企业相对较高
        (二)就业领域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报酬相对较低
        (四)就业保障度较低
        (五)就业稳定性较差
        (六)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七)自主创业难度大
    三、新生代农民的职业能力
        (一)素质技能
        (二)工作模式
        (三)岗位类别
    四、职业能力分析
        (一)职业特点
        (二)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职业发展空间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与自我成长
    一、继续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中的意义
        (一)继续教育的内涵
        (二)继续教育在生命历程中的作用
    二、继续教育与新生代农民的社会标准时间
        (一)改变出生劣势,完善生命体验
        (二)建立社会标准时间表
        (三)延缓生命责任承担期
        (四)农民工再社会化,再造同龄群体
        (五)提升生命正向体验
        (六)在城市中找到他们的“青年时代”
    三、新生代农民工个人路线的主观能动性
        (一)个人路线
        (二)自我成长
第五章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需求
        (一)教育需求
        (二)继续教育需求
    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需求调查
        (一)新生代农民工自身需求调查
        (二)来自其他方面影响的调查
    三、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分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需求分析
        (二)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的变量影响
        (三)来自产业结构、企业和社会影响的需求分析
第六章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给现状剖析
    一、继续教育供给
        (一)教育供给
        (二)继续教育供给
    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给现状
        (一)新生代农民工规模与继续教育概况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现有供给存在的问题
    三、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现有供给问题的成因剖析
        (一)认识层面
        (二)体制机制层面
        (三)培训经费层面
第七章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有效供给探析
    一、继续教育:树立知识改变生活境遇的坚定信念
        (一)继续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中的意义
        (二)引导新生代农民工通过继续教育改变命运
    二、建立继续教育有效供给
        (一)搭建继续教育需求与供给的对接平台
        (二)明确继续教育有效供给的目标
        (三)确定继续教育有效供给的核心内容
        (四)创新继续教育有效供给的课程模式
        (五)建立专业多元的师资队伍
        (六)健全继续教育多元评价体系
        (七)规范继续教育运行管理
    三、建立社会标准时间表
        (一)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平台
        (二)建立社会标准时间表
        (三)调校社会标准时间表
    四、深圳市案例分析
        (一)深圳市政府相关政策保障
        (二)各级工会组织的定位
        (三)选择行政区开展试点
        (四)深圳市百万市民素质提升计划
第八章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有效供给的社会路线保障
    一、政府管理的观念变革
        (一)称谓观念变革:防止语言固化农民工群体
        (二)城市观念的变革:促进社会公正
        (三)性别观念变革:促进男女平等
    二、政府主导继续教育建立生命历程指引
        (一)强化继续教育的政府主导职能
        (二)完善继续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
        (三)推进继续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三、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生命体验
        (一)改变称谓,从歧视走向公平
        (二)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就业体制,保障平等就业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结语
    一、研究回顾
        (一)研究过程
        (二)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 2: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给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3:访谈提纲
    附录 4:访谈录音整理
后记
在研期间学术成果

(10)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2.1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概念界定
        2.1.1 农地
        2.1.2 产权及农地产权
        2.1.3 制度及农地产权制度
        2.1.4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2.2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背景分析
        2.2.1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背景
        2.2.2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
        2.2.3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现实背景
    2.3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2.3.1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社会价值分配
        2.3.2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有助于增加农民财产收入
        2.3.3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第3章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过程分析
    3.1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决策体系
        3.1.1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议程形成
        3.1.2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目标确立
        3.1.3 新一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方案形成
        3.1.4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管理和推进
    3.2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试点地区执行情况
        3.2.1 益阳“草尾模式”实现“三权分离”
        3.2.2 永州东安县稳步推动产权流转
    3.3 政策执行效果分析
        3.3.1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显着的成效
        3.3.2 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4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
        3.4.1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决策体系不科学
        3.4.2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政策执行不力
        3.4.3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
第4章 深化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思考
    4.1 深化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4.1.1 公平与效率统一原则
        4.1.2 尊重农民意愿原则
        4.1.3 坚守改革底线原则
    4.2 深化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渐进式改革
        4.2.1 中国经济改革历程中“渐进式改革”取得巨大成就
        4.2.2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符合“渐进式改革”制度内涵
        4.2.3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体现“渐进式改革”执行方式
    4.3 深化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4.3.1 健全政策的决策体系,确保政策科学合理
        4.3.2 强化政策的执行,提高政策有效性
        4.3.3 完善政策监督体系,严防政策失真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论渐进式改革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D]. 赵吉峰.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协同学视域下我国高校教师聘用体系研究[D]. 晋兴雨. 上海大学, 2020
  • [3]基于制度分析理论的我国新高考改革研究[D]. 陈泽光.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4]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研究[D]. 江夏军.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四十年回顾与展望[J]. 陈宗胜,王晓云,周云波.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8(04)
  • [6]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D]. 郑程月. 天津师范大学, 2018(12)
  • [7]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D]. 黄海群. 厦门大学, 2018(06)
  • [8]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研究[D]. 梁剑. 西南大学, 2017(04)
  • [9]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与供给研究[D]. 周彦兵. 西南大学, 2016(04)
  • [10]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学分析[D]. 张婷. 南华大学, 2015(06)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