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磁共振成像对焦虑症患者心理病理机制的初步研究

一、焦虑症患者精神病理机制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邵洪涛[1](2021)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前额叶的磁共振波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1H-MRS)影像学方法获取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患者前额叶代谢物的变化情况,探讨并研究GAD的发病机制。方法:本研究的病例组共20例来自于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被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GAD的患者,对照组选取自愿参加该次研究,同时符合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评分量表标准的健康人20例。通过头颅核磁共振波谱检测得到病例组和对照组双侧前额叶胆碱复合物(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ic acid,NAA)以及肌醇(myo-inositol,m I)的波峰高度,分别得到NAA、Cho、m I三者与Cr的比值大小,分别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之间及各自组内代谢物浓度差异变化。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按a=0.05检验水准,P<0.05(双侧检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NAA/Cr在右侧前额叶中GAD组的比值高于同部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A/Cr在GAD组组内的前额叶比值右侧高于左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A/Cr在左侧前额叶中GAD组的比值与同部位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ho/Cr在双侧前额叶比值中GAD组与同部位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m I/Cr在双侧前额叶中GAD组的比值均高于同部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广泛性焦虑患者右侧前额叶神经元代谢紊乱与功能亢进(NAA/Cr比值),同时左右侧异常存在不对称性。2、广泛性焦虑患者神经细胞膜磷脂代谢没有明显变化(Cho/Cr比值)。3、广泛性焦虑患者前额叶存在肌醇代谢水平增高。

李卉[2](2021)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执行功能损伤的BOLD-fMRI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采用组块设计的改良版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任务态的BOLD-f MRI技术,结合神经心理学及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相关量表,探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执行功能损伤情况及影响因素,揭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执行功能受损的神经机制。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例IBS-D患者(IBS组)及同期选入的性别、年龄及教育年限与之匹配的肠道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20例(HC组),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估,完成了基于BOLD-f MRI任务态组块设计的WCST实验范式,BOLD-f MRI图像采用ANFI软件处理,比较两组执行功能脑区功能活动的差异,并将感兴趣区的激活强度与WCST错误类型、神经心理学量表得分、IBS症状严重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IBS组与HC组在性别、年龄、教育年限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Mo CA及HAD-D量表中均未表现出显着认知受损及抑郁症状,HAD-A及SAS量表提示IBS组存在焦虑情况而HC组正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组在WCST出现的总错误率、检测错误率、持续性错误率及随机错误率较H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组的持续性错误率与HAD-D及IBS-SSS量表得分呈正相关,随机错误率与IBS-SSS量表得分呈正相关。BOLD-f MRI结果显示,两组的执行功能脑网络包括双侧额叶广泛区域、双侧顶叶、颞叶、枕叶、岛叶、基底节区、丘脑及小脑。IBS组相对HC组激活减低的脑区主要在双侧前部前额叶皮质(APFC),还包括右侧前运动皮层、顶下小叶及左侧颞上回的部分区域,而相对激活增加的脑区包括右侧右侧背外侧/腹外侧前额叶(DLPFC/VLPFC)、海马旁回及左侧楔前叶的部分区域。IBS组双侧APFC的激活强度与HAD-A、IBS-SSS量表得分及持续性错误率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IBS-D患者存在执行功能损伤,尤其是认知灵活性受损、分心及对干扰的易感性增高,这可能与双侧额叶、右侧顶下小叶、海马旁回及左侧颞上回、楔前叶功能活动的异常改变有关;2.IBS-D患者在双侧PFC脑区功能活动呈减低为主的效应,尤其是APFC脑区,受IBS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相应脑区的功能异常可能是IBS-D患者认知灵活性受损和焦虑症状的重要神经机制。

陈熹,张景瑜,潘建青,潘赛英,周汝云,陈宏翔,柴宝[3](2021)在《心身皮肤病中心理-精神客观评估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进展、诊断、治疗及转归等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一类躯体疾病[1]。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心身皮肤病研究的深入,心身性皮肤病现逐渐引起皮肤科医生的关注。目前,抑郁、焦虑等心理精神症状的评估以患者的症状描述、临床医师的精神检查及量表为主,前两者均较为主观,缺乏更多的客观指标。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型检测方法,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估患者心理精神症状。本文就神经成像技术、神经电生理检查、代谢组学、实验室指标以及其他检测方法五个方面展开阐述。

周峰[4](2021)在《科素亚对恐惧情绪加工的调节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恐惧是一种进化中完整保留的情绪,它在促进物种间的生存和适应性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失调的恐惧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与恐惧相关的精神类疾病的发生,包括焦虑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基于恐惧消退学习机制的暴露疗法等干预措施是目前长期治疗恐惧相关疾病最有效的方法,然而,这些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受到病人消退学习障碍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导致治疗进程缓慢、治疗退出率高以及成功消退后容易复发等情况发生。因此,迫切需要新颖的干预策略来增强恐惧消退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暴露疗法疗效或缩短治疗的持续时间。尽管先前的转化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药理神经增强剂(例如d-环丝氨酸和催产素等),它们具有潜在的增强恐惧消退学习的效果,但临床试验中的效果却不尽如意,这可能是由于这些药物存在一些临床“副作用”(例如潜在的增强恐惧习得和恐惧记忆巩固等副作用)。最近的动物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恐惧消退中具有调节作用,人类研究还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与高血压患者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之间存在着关联。但是,尚不清楚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否会对人类的恐惧加工产生影响。基于这些背景,当前的随机化药理学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旨在(1)确定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拮抗剂科素亚(一种获批上市的安全性十分优异的药物)是否具有增强人类恐惧消退学习的潜力,并系统地研究科素亚潜在的临床禁忌症,包括其对(2)恐惧习得和(3)恐惧记忆巩固的影响。研究一使用改良的巴普洛夫恐惧习得和恐惧消退范式,并同时记录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心理生理恐惧反应(皮肤电)信号,以探索科素亚对恐惧消退的影响。具体而言,70名男性受试者参与了恐惧习得范式,随后被随机分配到科素亚(50mg)和安慰剂组中(每组各35人),恐惧消退任务在服用科素亚或安慰剂后90分钟开始。结果发现,科素亚显着加速了消退学习早期阶段心理生理恐惧反应的下降。在神经水平上,科素亚组在消退前期增强了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vmPFC)对条件化恐惧刺激的激活,同时减弱了全脑(尤其是vmPFC)条件化恐惧刺激反应模式的“激活”(该模式“激活”越强表示越恐惧)。体素水平的中介分析进一步表明,消退学习前期科素亚对心理生理恐惧反应的影响需要vmPFC的参与。此外,在网络层面上,科素亚增强了消退学习前期vmPFC与杏仁核(尤其是基底外侧子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总体而言,这些结果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人类恐惧消退学习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从临床角度来看,科素亚具有作为辅助治疗方案从而提高基于暴露的干预措施疗效的潜力。将科素亚作为暴露疗法中的神经增强剂应用到临床治疗之前还有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即其对恐惧习得的潜在影响。具体而言,由于科素亚在消退过程中起着促进学习的作用,它也可能会增强治疗过程中对恐惧联结的学习能力,而过度的以及不合时宜的恐惧会导致恐惧相关疾病的产生。因此,在研究二中,我们开展了一项随机对照实验,结合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心理生理恐惧反应,考察科素亚对恐惧习得的影响。117名受试者被随机分配至科素亚或安慰剂组,服药九十分钟后,他们参与了一个恐惧习得任务。与中性刺激相比,两组对条件化恐惧刺激的皮肤电都显着升高,表明均成功习得条件化恐惧。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心理生理恐惧反应没有显着的组间差异或者交互作用;探索性的组间比较发现两组在恐惧习得的各个阶段对条件化恐惧刺激都具有相似的皮肤电反应。在神经水平上,条件化恐惧刺激均激活了两组的恐惧网络,进一步证实了成功的习得了条件化恐惧。与心理生理学研究结果一致,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简单的组间比较均未发现科素亚对脑激活有任何影响。随后,条件化恐惧和主观恐惧反应模式的“激活”进一步验证了这些零结果。综合而言,本研究结果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拮抗剂科素亚在心理生理或神经水平上均对恐惧习得没有影响。科素亚临床实用性的另一个考虑因素是它对恐惧记忆巩固的影响。为此,在研究三中,我们采用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来研究科素亚对恐惧记忆巩固的潜在影响。参与者与研究二相同,他们在恐惧习得任务(研究二)前后各进行了一次6分钟的静息态磁共振扫描(习得前;习得后,即恐惧记忆巩固阶段)。我们使用频谱动态因果模型(Spectral Dynamic Causal Modelling)研究背侧前扣带回皮质(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dACC;恐惧表达的一个核心脑区)和vmPFC(恐惧抑制的一个核心脑区)之间的有效连接。参数经验贝叶斯(Parametric Empirical Bayes)分析显示,与恐惧习得之前的静息状态相比,恐惧记忆巩固期间vmPFC对dACC及其自身的抑制作用有所降低,这反映了恐惧记忆巩固的影响。药物的主效应分析表明,科素亚减少了dACC对vmPFC及其本身的影响,并增加了vmPFC对dACC的抑制控制。此外,dACC对vmPFC及其自身以及从vmPFC到dACC的有效连接均呈现出了时间与药物的交互作用。事后比较显示,习得前,科素亚降低了dACC与其自身的有效连接,然而,在恐惧记忆巩固阶段,科素亚降低了dACC对vmPFC的有效连接,同时增加了vmPFC对dACC的抑制作用。总而言之,我们的结果表明,vmPFC对dACC及其本身的抑制作用降低可能是恐惧记忆巩固的一个重要特征,而科素亚可以增强vmPFC对dACC的控制能力,这表明科素亚可能具有减弱恐惧记忆巩固的潜力。总之,本文通过上述三个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系统地探索了科素亚对恐惧加工多个环节的影响。我们发现,科素亚可以通过增强vmPFC的激活来加速恐惧消退学习,而对恐惧记忆的习得没有影响,并可能通过增强vmPFC对dACC的抑制性控制来减少恐惧记忆巩固。综上,科素亚具有辅助基于暴露的干预措施从而促进焦虑症等恐惧相关精神疾病治疗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刘聪丛[5](2021)在《血清素对情绪加工的调节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血清素是由中缝核合成的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投射到额叶和边缘系统中,在大脑发育过程中通过调节神经祖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等过程来影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并外显性的影响个体社会认知和情绪加工,也可以促进不同情境下的社会交互行为,这使得血清素系统成为了治疗焦虑症、抑郁症及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潜在靶目标之一。然而,血清素的效应并不是无差别的,不同个体或环境会对血清素的效应产生显着的影响,但是考察早期生活环境和神经肽催产素影响血清素调节情绪加工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因此,本文结合行为科学、神经药理学,基因影像学和脑成像的方法,采用三项研究分别考察早期生活环境和催产素对血清素调节情绪加工的影响,并探索其相应的认知和神经机制,为我们充分理解血清素效应的复杂性提供相关证据。研究一考察了血清素与早期生活压力对与情绪加工相关脑区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焦虑性回避行为的交互影响。本研究共招募252名(129名男性被试)健康大学生参与实验,被试首先填写儿童期创伤问卷、惩罚敏感性问卷和知觉压力问卷来完成对早期生活压力水平、焦虑性回避行为和当前压力水平的自我评估,接着完成磁共振结构像和静息态数据的采集,最后采集了口腔上皮细胞,用于获得被试血清素相关基因TPH2(703G/T;rs4570625)的基因类型。研究结果发现,TPH2rs4570625基因型和早期生活压力水平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丘脑-边缘系统-前额叶回路的结构和功能属性。具体而言,研究观察到在TPH2 rs4570625 TT携带者中,较高水平的早期生活压力暴露与海马体、杏仁核、丘脑和额叶区域的灰质体积增加显着相关,除此之外,还与左侧背部前扣带回和左侧杏仁核之间的功能连接性降低显着相关,同时个体对惩罚的敏感性与早期生活压力暴露以及边缘系统和额叶的灰质体积呈显着正相关,但是在G+携带者中却没有观察到此关联。独立的验证性样本(51名男性被试)证实,早期生活压力水平与大脑灰质体积的正相关在额叶中具有稳定性(至少对于男性被试而言),而在丘脑-边缘区域中观察到的相关性的稳定性比较弱。另外,中介效应探索性分析表明,TT携带者表现出早期生活压力是通过丘脑-边缘系统-额叶的灰质体积的增加来影响个体对惩罚的敏感程度。本研究结果首次发现与血清素相关的遗传差异(TPH2 rs4570625基因型)会调节早期生活压力对情绪相关脑区的结构和功能连接的影响,进而影响个体对威胁信号的敏感性,使个体更能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研究一发现血清素可以影响边缘系统情绪加工相关脑区的灰质体积对威胁信号的敏感性,同时,动物模型表明血清素对社会情绪行为的作用部分是由它与催产素的交互作用介导的。基于此,研究二通过口服急性色氨酸剥夺试验(可以有效降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血清素水平)与鼻腔摄入催产素相结合,采用功能磁共振技术在121名健康男性被试中考察了血清素和催产素的交互效应对威胁刺激(愤怒面孔)加工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催产素可以将双侧杏仁核对重复出现的威胁性刺激的敏感化反应转化为脱敏化反应,而急性色氨酸剥夺诱发的中枢神经系统中血清素水平的降低只是减弱而并未完全消除催产素的这种调控效应。这些发现提示我们血清素与催产素的交互效应可以调节杏仁核威胁特异性的脱敏效应,并且在鼻腔摄入催产素后血清素在复杂的社会情绪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三在前两个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血清素和催产素对杏仁核静息态脑网络的的交互影响。本研究的121名健康男性被试与研究二是同一批,药物处理方案与研究二一致。该研究发现相对于安慰剂组,催产素显着增强杏仁核与海马体之间的功能连接,然而在鼻腔摄入催产素之前利用色氨酸剥夺试验降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血清素水平后,催产素对杏仁核-海马体功能连接的调节效应显着降低。该研究结果证明血清素与催产素的交互效应可以调节杏仁核与海马体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而这些脑区在焦虑、压力和情绪记忆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以上三个研究,结合行为科学、神经药理学、基因影像学和脑成像的方法探讨了血清素对情绪相关脑区的结构形态和对威胁刺激加工的影响,以及环境因素和催产素对血清素效应的影响。本研究深化了血清素对情绪加工的调节作用的认识。临床应用中,精准医疗尤为重要,本研究为优化治疗方案和个性化治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是目前血清素临床研究及应用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部分。

赵苑静[6](2021)在《基于静息态磁共振的乳腺癌化疗术后脑功能变化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esting-state Function MRI,RS-f MRI)技术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认知功能、神经、心理损伤和相关脑功能变化应用价值,找出化疗引起相关认知损伤(Chemotherapy-Rel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CRCI)及其他神经、心理功能降低的相关因素,进一步探索化疗药物对脑功能损伤及不同脑区相关神经心理变化的隐藏机制。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Ⅰ~Ⅲ期),并在术后进行新辅助化疗的女性患者25例,平均年龄(41.24±8.00)岁。分别于术后化疗前(T1)、化疗总疗程(六个疗程)结束后一个月(T2)进行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 MRI)、神经心理学测试评估。神经心理测试主要包括4个领域神经心理认知测试: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Stroop色词测试A、B、C(Stroop Colour-Word Test,SCWT)、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AVLT)即刻记忆、延迟记忆、数字符号转换测试(Symbol Digit Modalities Test,SDMT)。同时采用DPARSF(Data Processing Assistant for RS-f MRI)软件包对静息态功能MRI数据进行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区域同质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数据预处理,再通过REST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经Alphasim多重比较校正。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包,对采集的神经心理测试评分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并对神经心理测试评分与ALLF值、Re Ho值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癌化疗组在化疗前(T1)、化疗后一个月(T2)两个时间点的神经心理认知测试中,Stroop色词测试B测试(41.20±3.66s vs 48.00±8.65s,t=3.618,P=0.01)、Stroop色词测试C测试(106.00±10.25s vs 127.48±15.66s,t=5.737,P=0.00)、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延迟记忆(9.28±0.93分vs 8.16±1.31分,t=-3.473,P=0.01)、数字符号转换测试(SDMT)(58.48±1.12个vs 56.76±1.71个,t=-4.196,P=0.00)的测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28.00±0.81分vs 27.52±1.00分,t=-1.853,P=0.070)、Stroop色词测试A测试(36.56±2.46s vs 38.16±1.34s,t=2.847,P=0.06)、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即刻记忆(4.44±0.96分vs 4.00±0.86分,t=-1.701,P=0.95)测评评分在T1、T2两个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患者化疗前(T1)、化疗后一个月(T2)的ALLF值增加的脑区包括:小脑后叶、右侧颞中回、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中回、右侧扣带回中部;乳腺癌患者化疗前(T1)、化疗后一个月(T2)的ALLF值减低的脑区包括:右侧颞上回、右侧中央后回、左侧补充活动区;乳腺癌患者化疗前(T1)、化疗后一个月(T2)的Reho值增加的脑区包括:左侧额中回;乳腺癌患者化疗前(T1)、化疗后一个月(T2)的Reho值减低的脑区包括:左侧小脑脚1区、右侧小脑脚2区、右侧颞下回、左侧直回、左侧颞中回、右侧扣带回前部、右侧颞上回、左侧中央后回;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认知功能测试评分与ALFF值、Reho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虽然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整体的认知能力并无显着差异,但在记忆能力、执行能力、信息处理、信息处理速度等神经心理方面功能都有一定损伤,同时伴有部分脑区的脑功能活动变化,进一步说明化疗药物的使用对乳腺癌症患者的神经心理功能的损伤具有一定关联作用,同时不同方面的神经心理功能受损与脑区具有关联性,验证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对化疗相关脑功能变化的研究前景及应用价值。

董德波[7](2020)在《精神分裂症低级-高级脑功能系统交互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精神类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发病常起于青壮年时期,即使有药物等治疗手段,病症往往相伴一生。其主要心理特征是思维、感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紊乱以及精神活动严重不协调。从全球范围来看,精神分裂症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大约为1%,在中国其患病率更是达到了1.5%。由于其高致残性,给患者及其家庭、护理人员和整个社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加深对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已成为找到有效的治疗康复办法的关键。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考察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病理学机制的出发点都着眼于高级认知脑功能系统。对低级的感知觉系统在精神分裂症神经病理机制中的作用关注较少。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精神分裂症低级感知觉系统,及其与高级认知功能系统的交互异常对理解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病理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基于此,本研究借助功能磁共振成像,以功能连接为核心分析手段,系列性的考察了精神分裂症低级感知觉系统,及其与高级认知功能系统的交互机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元分析统计技术,对文献中报告的有关精神分裂症的,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和基于体素的各向异性(FA)的白质结构连接异常进行了系统性的统计整合。以突显网络功能连接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功能连接元分析结果提示了精神分裂症对感知和管理周围环境突显性信息功能紊乱,指出了加强精神分裂症感知觉功能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基于无偏的体素FA的结构连接元分析发现了连接大脑后部视觉顶叶皮层的右后扣带纤维以及连接大脑前后部的左侧后上纵束都揭示了精神分裂症在大脑后部信息初级处理及其与大脑前部的高级控制皮层信息交互方面存在功能异常。两个子研究的结果可以有机的整合到精神分裂症的失连接网络模型里面,而且两者可以互为补充和彼此验证,得到精神分裂症大尺度功能连接和结构连接较为一致的结论。重要的是,两个子研究共同指出了加强对低级感知觉以及感知觉和高级认知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研究的必要性。2.采用动态功能连接方法,从体素、脑区到网络三个不同水平较全面考察了精神分裂症动态功能连接的改变,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的初级感知觉系统在体素、脑区和网络三个不同功能连接水平上都一致的显示了增加的变异性。高级认知网络(如默认模式网和额顶网络)仅在全脑连接水平上而不是局部体素水平显示功能连接可变性的降低。这些发现表明了增强的低级感知觉系统动态交流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明在精神分裂症中感知觉输入信息的不稳定性),和精神分裂症高级认知网络对包括对来自低级感觉系统的信息的全脑动态整合能力减弱。这些发现为精神分裂症感知觉和高级认知过程瓦解的假说提供了新颖的神经相关性证据,而且进一步强调了自下而上的加工在理解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中的关键作用。3.基于上述2个研究分别发现精神分裂症静态和动态功能连接较大范围的改变,我们推测精神分裂症在构成人脑信息加工的基本原则之一的宏观低级-高级脑功能系统层级结构组织会发生改变。因此,本研究从宏观的功能层级结构组织出发,采用功能连接梯度和逐步功能连接分析的组合分析,互补性的刻画精神分裂症皮层低级感觉运动-高级联合皮层层级结构组织。连接梯度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显示出被压缩的皮层层级结构组织,感觉运动区被压缩的更明显,额顶网络受压缩程度不那么明显,导致低级感知觉和高级额顶认知系统之间的分离减少。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压缩代表的是功能性方面的一种集成性改变,而不是脑结构方面的压缩。逐步连接分析发现这种功能性压缩的宏观模式与低级感知觉系统内整合能力下降、低级感知觉-高级认知系统分离下降紧密相关。本研究为精神分裂症的低级的早期感知觉和高级认知功能的病理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系统水平的神经关联物,即感知觉到多功能联合皮层层级组织的功能性压缩。在压缩的皮层层级组织的框架内,低级的初级感知觉系统所导致的级联损伤,自下而上的感知觉信息与自上而下的注意力需求和执行控制过程的低效整合可能部分解释了精神分裂症的高级认知缺陷。4.理论和实证研究已指出小脑在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以小脑为研究模型,从宏观的功能层级结构出发,采用功能连接梯度分析方法,我们进一步考察了在大脑皮层中观测到的被压缩功能层级模式是否也存在于小脑内以及小脑到大脑的回路间。通过构建小脑内、小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小脑功能连接的功能层级梯度,组间对比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在小脑内、小脑-大脑、大脑-小脑的低级感觉运动-高级认知宏观层级组织均受到了压缩。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小脑内、小脑-大脑、大脑-小脑感觉运动网络-高级认知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增加表明了低级功能网络和高级功能网络之间的分离减少,进一步支持了压缩的功能层级结构组织。这种功能性压缩模式在感知运动网络中最为突出,可能表明了存在由低级的感觉运动系统破坏引起的向上的级联损伤,这可能部分解释了精神分裂症的高级认知功能损伤。因此,压缩的功能层级梯度可能代表了一种神经生物学框架,可帮助我们理解精神分裂症中小脑内、小脑-大脑、大脑到小脑皮层回路的低级和高级功能系统异常的共存及其之间的信息交互异常。5.从宏观的功能层级结构和跨诊断观点出发,我们考察了低级感知觉-高级认知功能层级结构组织是否可以表征跨疾病临床症状和行为维度。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以小脑为研究模型,采用多元的偏最小二乘统计技术,构建小脑低级感觉运动-高级认知层级组织与跨诊断精神病理学维度的关联性。分析发现小脑功能层级连接梯度与跨诊断的多种行为维度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可以表征为四个维度:一般精神病理学,一般注意调节能力缺乏,内在化症状和记忆功能障碍。每个行为维度都与一个独特的小脑连接梯度模式相关联,支持低级感知运动-高级认知功能层级结构组织的个体变异性可以捕获跨诊断精神病学的多个行为维度的变异性,暗示了低级脑功能系统和高级脑功能系统交互异常可能是跨诊断精神病理学维度的潜在核心机制。综上所述,本论文为精神分裂症低级-高级脑功能系统交互机制提供了一个神经生物学框架解释:压缩的低级感知觉-高级认知脑功能层级结构。白质结构的改变为功能层级性的改变提供了结构基础。在压缩的功能层级结构中,精神分裂症低级感知觉系统对周围环境突显性信息异常加工和对信息编码的高不稳定性。同时,低级感知觉系统内的损伤会沿着层级结构上传至更高级的脑功能系统,产生级联效应,进一步破坏后续信息处理。此外,高级脑功能系统内部功能结构松散导致其无法正常高效地行使其认知控制的能力,进而对来自低级感觉系统的实时信息的动态整合能力减弱。再者,精神分裂症患者低级感知觉系统和高级认知功能系统之间分离性减弱,导致两系统边界模糊,不同加工阶段处理的信息容易发生混淆。压缩的功能层级结构模式进一步强调了感知觉系统内部损伤,及其与高级认知系统低效的信息整合在理解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的重要性。暗示了在改善精神分裂症高级认知功能的训练中,至少在初期,基于提升受损的低级感知觉训练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本论文把改变的低级感知觉-高级认知功能层级结构拓展到了与跨疾病中的多个精神病理学维度相关联,进而验证了该功能层级结构改变具有泛化能力,进一步暗示了低级脑功能系统和高级脑功能系统交互异常可能是跨诊断精神病理学维度的潜在核心机制。

金海燕[8](2020)在《焦虑障碍患者内感知觉特征的功能影像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内感知觉异常是焦虑障碍的常见症状,内感知觉敏感性与岛叶等部位的神经活动相关。焦虑障碍患者内感知觉特征相关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仍未阐明。【目的】1、调查GAD及PD患者内感知觉的特征;2、研究GAD与PD患者内感知觉相关的功能神经影像学特征,探索焦虑障碍内感知觉相关的精神病理学机制。【方法】1、行为学部分采用平行对照研究设计,分析GAD及PD患者内感知觉特征的差异。入组GAD、PD患者及健康对照(HC)组,使用HAMA评估焦虑症状,心跳知觉分数评定PD患者的心跳感知敏感性,BPQ评估躯体感知敏感性。2、大脑影像学部分使用基于内/外知觉范式的事件相关f MRI设计。MRI扫描采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分析3个组别间心跳知觉(内感知)和计数纯音任务(外感知)的脑激活特征及静息态下ROI与全脑的功能连接特征,进而对GAD与PD脑激活及功能连接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分别纳入GAD患者34例,PD患者18例,健康对照51例。3组间在年龄和性别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GAD患者BPQ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均高于H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GAD患者在脑激活影像学特征研究部分:将心跳知觉范式刺激状态(内刺激)与纯音刺激状态(外刺激)条件进行对比,GAD组左侧岛叶、右前岛叶和右侧中央前回表现出更高的活动水平。将心跳知觉范式刺激状态与十字注视点刺激状态(静息状态)进行对比,GAD组的左前岛叶活动水平更高。将纯音刺激状态与注视点刺激状态条件进行对比,GAD组的左额上回皮质、后扣带回皮质、左前颞叶、右侧中央前回、左前扣带回皮质和右侧枕叶皮层的活动水平较低。在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中,GAD患者的左前岛叶活动增强平行于左前岛叶区域,分别与双侧壳核、左额中回的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显着减弱。GAD患者左后岛叶活动增强,同时左后岛叶区域与右前额皮层、左侧辅助运动区(SMA)和枕叶皮层的功能连接显着减弱。GAD组的右前岛叶活动增强,同时与右侧中央前回、右侧舌状回、左侧前额皮层、左侧颞上回皮层和左侧SMA的功能连接显着减弱。在心跳知觉范式刺激状态与纯音刺激状态条件对比时,GAD患者左前岛叶的BOLD活动与HAMA总分之间呈负相关;躯体性焦虑的严重程度(使用HAMA测量)与左前岛叶和左侧额中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呈负相关。(2)PD组的心跳感知分数(HPS)较健康对照组高,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在脑激活特征研究部分:将心跳知觉范式刺激状态与静息状态对比时,PD患者的双侧SPL显示出更高的活动水平。将纯音刺激状态与静息状态条件进行对比时,患者的双侧SPL活动水平同样较高,但右半球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在静息态条件下,PD组的左半球和右半球SPL均显示出BOLD活动和HPS之间的正相关性。(3)GAD与PD心跳感知异常的神经机制存在着不同特点。心跳知觉范式刺激状态与注视点静息状态进行对比,GAD组较PD组的左侧尾状核、左颞上回、左中央后回、左辅助运动皮层、右枕下极、左丘脑、左中央前回和左楔前叶表现出更高的激活水平;而PD组较GAD组的左侧角回表现出更高激活水平。将心跳知觉范式刺激条件与纯音刺激状态条件进行对比,GAD组比PD组的左侧尾状核、左辅助运动皮层、左丘脑、右额中回、左中央前回和右中央后回激活水平更高。将纯音刺激状态与注视点静息状态条件进行对比,PD组较GAD组的右辅助运动皮层和左中央前回激活水平更高。【结论】本研究发现在惊恐障碍患者内感知觉过程中存在双侧SPL活动的增强,且与心跳知觉敏感程度相关联。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躯体知觉分数明显有异,在内、外知觉两种过程中左前岛叶的活动水平与精神焦虑程度关联:静息状态条件下,岛叶相关活动的亚区域伴有异常的功能连接;左前岛叶和左前额皮层之间的功能连接与躯体焦虑程度呈负相关。岛叶功能的活动异常是焦虑障碍精神病理学机制重要的神经基础。

靖慧敏[9](2020)在《夜磨牙患者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夜磨牙是常见的口腔副功能之一,长期磨牙会造成患者牙齿不正常磨耗,牙齿敏感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等口颌系统疾病。目前,夜磨牙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夜磨牙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与精神心理方面。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为我们研究夜磨牙的中枢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我们此次采用了静息态fMRI探究长期夜磨牙患者脑区与对照组的差异,避免了口腔复杂环境(咀嚼肌及舌)的干扰。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是对神经活动研究的传统方法,通过设计不同的任务,采集在不同刺激下大脑激活的磁共振图像,来对比不同任务下大脑脑区激活的状态。本次试验对受试者的静息态fMRI与任务态fMRI均进行了探索。并且此试验所有夜磨牙患者均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检查及睡眠录音监测确诊为夜磨牙,保证了试验的准确性。本试验采用fMRI的研究方法,分析夜磨牙患者脑网络的改变,初步探讨夜磨牙患者静息态和任务态下的中枢神经机制的变化。方法:随机招募了二十名通过PSG诊断为夜磨牙的患者(夜磨牙组)和二十名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无症状志愿者(对照组)。在夜间20:00至23:00点采用3.0T核磁共振扫描仪采集磁共振数据。1.受试者均进行心理测试及夜磨牙指数问卷。2.使用独立成分分析对静息态fMRI的默认网络进行分析,探索夜磨牙患者默认网络与对照组的差异。3.使用脑网络图谱,斯皮尔曼相关和多体素模式分析,探索夜磨牙患者静息态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变化。4.使用任务态fMRI进行双样本t检验探索夜磨牙组与对照组行磨牙任务时的脑区差异。结果:本试验纳入40名受试者,其中夜磨牙组及对照组各20名。两组性别,年龄及受教育年限无明显差异(P>0.05)。1.结果显示在夜磨牙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心理测试量表无明显差异(P>0.05)。2.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显示在夜磨牙组楔前叶功能连接降低。3.脑网络图谱显示,脑网络拓扑属性显示在右侧梭状回区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斯皮尔曼相关分析,其中磨牙指数与节点度的曲线下面积和节点效率的曲线下面积相关性达0.6021和0.7587。节点间最短路径的曲线下面积与STAI1和STAI2相关性达0.6558和0.6827。而多体素模式分析显示,这三者(节点度,节点效率,节点间最短路径长度)拓扑属性对于区分夜磨牙组与对照组的判别正确率分别达82.5%,77.5%,77.5%。4.任务态fMRI双样本t检验显示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本试验结果提示,默认网络楔前叶功能连接异常可能反映了夜磨牙患者对情绪变化的敏感性,提示这可能与夜磨牙潜在的中枢机制有关。同时磨牙指数和STAI与梭状回高度相关,且多体素模式分析通过拓扑属性可以将夜磨牙组区分出来的正确率达75%以上,说明梭状回功能连接的变化或许可以成为判断夜磨牙的一个指标。目前中枢系统对夜磨牙活动的控制,长期夜磨牙运动对脑区激活的影响,心理因素与夜磨牙的相关性我们仍在探索阶段,期望可以找到夜磨牙的脑区激活模式,为夜磨牙的病理生理,治疗和诊断开拓新的方向。

周思繁[10](2020)在《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及中枢机制fMRI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同时运用影像学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观察受试者治疗前后全脑血流动力学即时变化和延迟后效应,分析脑功能活动变化趋势,探讨taVNS治疗FD患者疗效的中枢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试验。于2018-2019年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54例FD患者,按照纳入研究的顺序抽取随机号,采用SAS V9.2设计的随机过程进行分组,分为26例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组和28例非迷走神经刺激(sham-taVNS)对照组。分别以taVNS、sham-taVNS作为干预措施,两组受试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行消化不良主要症状积分、尼平消化不良症状指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的评分,并完成治疗前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检査。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临床数据,DPABI 3.0软件处理脑功能数据。结果:1.临床疗效组内及组间分析结果:①taVNS治疗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与治疗前相比,FD患者治疗后的主要症状积分、尼平消化不良症状指数、HAMA、HAMD、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01);②sham-taVNS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与治疗前相比,FD患者治疗后的主要症状积分有所减低(P<0.05),治疗后的尼平消化不良症状指数、HAMA、HAMD、SAS和SDS评分与治疗前无差异(P>0.05)。③taVNS治疗组和sham-taVNS对照组组间比较,与sham-taVNS对照组相比,taVNS治疗组的FD主要症状积分、NDI、SAS、SDS、HAMA、HAMD评分下降趋势更明显(P<0.001),FD患者经taVNS治疗组治疗2周后主要症状积分疗效分数的临床疗效更好(P<0.001)。2.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结果:①taVNS治疗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与治疗前相比,FD患者taVNS治疗2周后左侧海马和左侧海马旁回局部脑区的ALFF值升高(P<0.05);②sham-taVNS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与治疗前相比,FD患者sham-taVNS治疗2周后全脑ALF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aVNS治疗组和sham-taVNS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结果:与sham-taVNS对照组相比,taVNS治疗组FD患者左侧颞下回、左侧海马旁回、左侧海马、左侧眼眶部额下回、左侧岛叶、左侧颞上回颞极、左侧梭状回、左侧颞中回颞极的ALFF值升高(P<0.05,FWE校正)。结论:1.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能有效改善F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焦虑、抑郁心理状况。2.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可以靶向调节FD患者内脏感觉、运动整合、认知情绪相关脑区神经元的活动性,促使FD症状相关脑区的功能趋向正常水平。

二、焦虑症患者精神病理机制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焦虑症患者精神病理机制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前额叶的磁共振波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
第1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结果
第3章 讨论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磁共振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2)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执行功能损伤的BOLD-fMRI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第一章 肠易激综合征执行功能损伤的研究背景
    1.1 肠易激综合征概述
    1.2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脑肠轴与认知功能受损
    1.3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执行功能损伤相关研究
第二章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执行功能损伤的BOLD-f MRI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脑结构-功能改变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心身皮肤病中心理-精神客观评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神经成像技术(Neuroimaging)
    1.1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1.1.1 结构磁共振成像(Structu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 MRI)
        1.1.2 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
        1.1.3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
        1.1.3. 1 静息态f MRI(Resting State f MRI,rs-f MRI)
        1.1.3. 2 任务态f MRI(Event-related f MRI)
    1.2 脑磁图与磁源性影像技术(MagneticSource Imaging,MSI)
    1.3 功能性近红外成像技术(Functional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
    1.4 放射性核素显像(Radionuclide Imaging)
    1.5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
2 神经电生理检查(Neuroectrophysiol-ogy)
    2.1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与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
    2.2 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
3 代谢组学(metabolomics)
4 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
    4.1 炎症标志物(Inflammatory markers)
    4.2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
    4.3 皮质醇(cortisol,COR)
5 其他评估方法
    5.1 眼动追踪技术(Eye movement trackingtechnology)
    5.2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5.3 语音声学特征(Voice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6 小结与展望

(4)科素亚对恐惧情绪加工的调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恐惧加工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恐惧加工的神经环路
        1.1.2 恐惧习得的神经机制
        1.1.3 恐惧记忆巩固的神经机制
        1.1.4 恐惧记忆再巩固的神经机制
        1.1.5 恐惧消退的神经机制
    1.2 药物对恐惧加工的影响
        1.2.1 D-环丝氨酸对恐惧消退的影响
        1.2.2 催产素对恐惧消退的影响
        1.2.3 科素亚对恐惧消退的影响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科素亚对恐惧消退学习的影响
    2.1 研究背景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实验流程
        2.2.3 研究范式
        2.2.4 电刺激以及皮肤电信号采集
        2.2.5 皮肤电数据分析
        2.2.6 磁共振数据采集
        2.2.7 磁共振数据分析
        2.2.7.1 磁共振数据预处理
        2.2.7.2 个体水平分析
        2.2.7.3 组水平分析
        2.2.7.4 多变量模式分析
        2.2.7.5 中介分析
        2.2.7.6 心理生理交互作用分析
    2.3 结果
        2.3.1 科素亚对血压和情绪的影响
        2.3.2 皮肤电信号结果
        2.3.3 恐惧习得阶段的磁共振结果
        2.3.4 科素亚增强消退前期腹内侧前额叶激活
        2.3.5 科素亚降低消退前期条件化恐惧反应模式的“激活”
        2.3.6 腹内侧前额叶对加速恐惧消退起到中介作用
        2.3.7 科素亚增强消退前期腹内侧前额叶与杏仁核的功能连接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科素亚对恐惧习得的影响
    3.1 研究背景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被试
        3.2.2 实验流程
        3.2.3 研究范式
        3.2.4 电刺激和皮肤电信号采集
        3.2.5 磁共振数据采集
        3.2.6 皮肤电数据分析
        3.2.7 磁共振数据预处理
        3.2.8 磁共振数据分析
        3.2.8.1 个体水平分析
        3.2.8.2 组水平分析
        3.2.8.3 恐惧反应模式“激活”分析
        3.2.8.4 贝叶斯因子分析
    3.3 结果
        3.3.1 科素亚对血压、心率以及情绪的影响
        3.3.2 皮肤电结果
        3.3.2.1 安慰剂和科素亚组均成功习得条件化恐惧
        3.3.2.2 科素亚对安全信号的皮肤电反应无影响
        3.3.2.3 科素亚对条件化恐惧的皮肤电反应无影响
        3.3.3 磁共振结果
        3.3.3.1 激活显示两组均成功习得条件化恐惧
        3.3.3.2 科素亚对安全信号的激活没有影响
        3.3.3.3 素亚对条件化恐惧刺激的激活没有影响
        3.3.3.4 素亚对条件化恐惧反应模式的“激活”没有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科素亚对恐惧记忆巩固的影响
    4.1 研究背景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被试
        4.2.2 实验流程
        4.2.3 磁共振数据采集
        4.2.4 磁共振数据预处理
        4.2.5 杏仁核的全脑功能连接分析
        4.2.6 动态因果模型分析
        4.2.6.1 时间序列提取
        4.2.6.2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动态因果模型
        4.2.6.3 经验参数贝叶斯
    4.3 结果
        4.3.1 基于杏仁核种子点的全脑功能连接
        4.3.2 动态因果模型分析结果
        4.3.2.1 主效应及交互作用
        4.3.2.2 恐惧习得前后的组间比较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血清素对情绪加工的调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血清素的研究综述
        1.2.1 常用研究方法
        1.2.2 血清素与大脑发育和可塑性
        1.2.3 血清素与情绪加工
        1.2.4 血清素与神经发育障碍和精神障碍
        1.2.5 基因、环境、催产素与对血清素系统及功能的影响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早期生活压力与血清素对情绪加工相关脑区和焦虑性回避行为的交互影响
    2.1 研究背景
        2.1.1 早期生活压力与大脑
        2.1.2 血清素与大脑
        2.1.3 问题提出
    2.2 实验设计和方法
        2.2.1 实验被试
        2.2.2 实验流程
        2.2.3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数据质量评价
        2.3.2 基因型和样本人口学信息,问卷得分
        2.3.3 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大脑结构的影响
        2.3.4 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静息态功能网络的影响
        2.3.5 探索样本中结果的稳定性
        2.3.6 基因、环境和与环境相关的大脑变化与焦虑性回避行为的关系
        2.3.7 验证性研究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血清素与催产素对杏仁核威胁相关反应的的交互影响
    3.1 研究背景
        3.1.1 血清素与催产素的交互作用
        3.1.2 问题的提出
    3.2 实验设计和方法
        3.2.1 被试信息
        3.2.2 实验设计
        3.2.3 磁共振数据的采集
        3.2.4 磁共振数据分析
        3.2.5 磁共振数据统计
        3.2.6 杏仁核威胁特异性敏感化/脱敏化效应稳定性验证
        3.2.7 行为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3.3 结果
        3.3.1 人口学信息,干扰因素和情绪
        3.3.2 行为结果
        3.3.3 验证性研究-行为结果
        3.3.4 药物处理对威胁刺激相关的杏仁核激活的影响
        3.3.5 药物处理对威胁刺激相关的杏仁核敏感化/脱敏化的影响
        3.3.6 探索性的全脑分析
        3.3.7 验证性研究-杏仁核威胁特异性敏感化/脱敏化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血清素与催产素对杏仁核脑网络的的交互影响
    4.1 研究背景
        4.1.1 杏仁核的功能
        4.1.2 血清素与杏仁核静息态功能连接的研究
        4.1.3 催产素与杏仁核静息态功能连接的研究
        4.1.4 问题提出
    4.2 实验设计和方法
        4.2.1 被试信息
        4.2.2 实验流程
        4.2.3 磁共振数据的采集
        4.2.4 磁共振数据分析
        4.2.5 计算杏仁核网络的功能连接水平
        4.2.6 药物处理对杏仁核功能连接的影响
    4.3 结果
        4.3.1 人口学信息,干扰因素和情绪
        4.3.2 药物处理对杏仁核功能连接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基于静息态磁共振的乳腺癌化疗术后脑功能变化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1.受试对象
    2.化疗方案
    3.神经心理认知测试
    4.MRI设备与成像参数
    5.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
    6.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
    1.临床资料
    2.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神经心理认知测试比较
    3.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ALFF值差异脑区
    4.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Reho值差异脑区
    5.神经心理认知测试评分分别与 ALFF 值、Reho 值相关性分析
(四)讨论
    1.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神经心理认知的变化及分析
    2.乳腺癌患者化疗脑区ALFF、Reho值变化及分析
    3.局限性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综述 静息态 fMRI 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精神分裂症低级-高级脑功能系统交互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功能连接
        1.2.1 成像原理
        1.2.2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1.2.3 功能连接
    1.3 精神分裂症的功能连接研究
    1.4 本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1.5 本论文的组织安排
第二章 精神分裂症脑网络的功能连接和结构连接元分析研究
    2.1 引言
    2.2 基于种子点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元分析
        2.2.1 方法
        2.2.2 研究结果
    2.3 基于各向异性的脑白质结构连接元分析
        2.3.1 方法
        2.3.2 研究结果
    2.4 讨论
        2.4.1 精神分裂症紊乱的大尺度脑网络功能连接
        2.4.2 精神分裂症紊乱的结构连接
        2.4.3 精神分裂症紊乱的功能和结构连接概念上的整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精神分裂症低级-高级脑功能系统动态功能连接研究
    3.1 引言
    3.2 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数据采集和数据预处理
        3.2.3 区域体素水平功能连接的时间变异性的构建
        3.2.4 脑区域水平功能连接的时间变异性的构建
        3.2.5 脑网络内和网络间功能连接的时间变异性的构建
        3.2.6 统计分析
        3.2.7 改变的功能连接时间变异性与临床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3.3 结果
        3.3.1 精神分裂症的区域体素水平功能连接的时间变异性的改变
        3.3.2 精神分裂症的脑区域功能连接的时间变异性的改变
        3.3.3 精神分裂症的脑网络水平功能连接的时间变异性的改变
        3.3.4 改变的功能连接时间变异性与临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精神分裂症大脑皮层低级-高级脑功能系统层级结构的研究
    4.1 引言
    4.2 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数据采集和图像预处理
        4.2.3 功能连接梯度分析
        4.2.4 逐步功能连接分析
        4.2.5 统计和控制性分析
        4.2.6 改变的层级结构与临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3 结果
        4.3.1 精神分裂症大脑皮层的功能连接梯度的改变
        4.3.2 精神分裂症逐步功能连接的改变
        4.3.3 控制性分析
        4.3.4 改变的层级结构与临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4.4 讨论
        4.4.1 沿感知觉-认知连续过程的早期感知觉缺陷的级联效应
        4.4.2 自下而上的感知觉信息与自上而下的过程的整合效率下降
        4.4.3 高级认知功能的“自下而上”失调的整体神经科学观点
        4.4.4 对未来治疗研究的意义
        4.4.5 局限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精神分裂症小脑低级-高级脑功能系统层级结构的研究
    5.1 引言
    5.2 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数据采集和数据预处理
        5.2.3 功能连接梯度分析
        5.2.4 统计分析
        5.2.5 基于网络的功能连接分析
        5.2.6 改变的功能连接梯度与临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3 结果
        5.3.1 精神分裂症的小脑内功能连接梯度的改变
        5.3.2 精神分裂症的小脑-大脑皮层功能连接梯度的改变
        5.3.3 精神分裂症的大脑-小脑皮层功能连接梯度的改变
        5.3.4 压缩的功能连接梯度模式及其背后改变的功能连接结构
        5.3.5 改变的功能连接梯度与临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5.4 讨论
        5.4.1 小脑功能连接梯度感觉运动部分的突出功能性压缩
        5.4.2 感觉运动网络与认知网络之间的超连接性
        5.4.3 对跨精神疾病的神经生物学异常的暗示
        5.4.4 局限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低级-高级脑功能层级结构与跨诊断的精神病理维度的关联研究
    6.1 引言
    6.2 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行为评估
        6.2.3 数据采集和数据预处理
        6.2.4 功能连接梯度分析
        6.2.5 偏最小二乘分析
        6.2.6 控制性分析
    6.3 结果
        6.3.1 连接功能连接梯度和行为的四个稳健的潜在维度
        6.3.2 LV1: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
        6.3.3 LV2:一般注意调节能力缺乏
        6.3.4 LV3:内在化症状
        6.3.5 LV4:记忆功能失调
        6.3.6 控制性分析
    6.4 讨论
        6.4.1 功能连接梯度与跨诊断的精神病理学维度相关联
        6.4.2 潜在维度的功能意义
        6.4.3 局限性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焦虑障碍患者内感知觉特征的功能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全程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焦虑障碍患者内感知觉特征及研究进展
    1.3 焦虑障碍患者内感知觉的神经中枢网络
    1.4 研究假设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精神病理学评估工具
        2.2.2 行为学评估方法
        2.2.3 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范式
        2.2.4 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采集
        2.2.5 功能磁共振图像处理及数据分析
        2.2.6 人口学及临床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人口学统计资料及临床特征
        3.1.1 人口学资料及 HAMA、HAMD、BPQ 量表评估结果
        3.1.2 HPS 及 BPQ 与 HAMA 量表相关性
    3.2 功能磁共振研究结果
        3.2.1 HC 在内、外感知任务中脑激活特征
        3.2.2 PD 内、外感知任务中脑激活特征
        3.2.3 PD 脑激活水平与心跳知觉评分的相关性
        3.2.4 GAD 内、外感知任务中脑激活特征
        3.2.5 GAD 脑激活水平与 HAMA 量表评分间的相关性
        3.2.6 GAD 脑功能连接结果
        3.2.7 焦虑障碍在不同任务下脑激活情况
        3.2.8 焦虑障碍与 HC 在不同感知任务下脑激活的差异
        3.2.9 GAD 与 PD 在不同任务下脑活动的差异
第四章 讨论
    4.1 焦虑障碍患者的内感知觉特征
    4.2 焦虑障碍患者功能影像研究
        4.2.1 GAD 患者功能影像研究
        4.2.2 PD 患者功能影像研究
        4.2.3 GAD与PD患者功能影像学比较研究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相关文献综述 焦虑障碍患者内感知觉特征及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人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学术论文

(9)夜磨牙患者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夜磨牙患者大脑默认网络的独立成分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对象
        1.1.2 对夜磨牙组的诊断
        1.1.3 问卷调查表填写
        1.1.4 数据预处理
        1.1.5 夜磨牙患者大脑的独立成分分析
        1.1.6.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心理测试量表
        1.2.2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1.3 讨论
    1.4 小结
二、夜磨牙患者脑网络拓扑结构的改变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对象
        2.1.2 数据预处理
        2.1.3 脑网络
        2.1.4 整体拓扑属性指标
        2.1.5 统计分析
        2.1.6 多体素模式分析
    2.2 结果
        2.2.1 磨牙指数问卷调查
        2.2.2 脑网络拓扑属性比较
    2.3 讨论
    2.4 小结
三、任务态功能磁共振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对象
        3.1.2 方法
    3.2 数据采集
        3.2.1 MRI检查
        3.2.2 数据预处理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夜磨牙的研究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及中枢机制fMRI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
        二、对FD西医药物治疗及针灸治疗的认识
        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评价量表
    第二节 迷走神经与迷走神经刺激
        一、迷走神经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认识
        二、迷走神经刺激术的发展史
        三、外耳tVNS神经调节
        四、taVNS脑中枢效应的研究状况
    第三节 功能磁共振成像
        一、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
        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特点及实验设计
        三、功能磁共振数据的分析方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的来源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技术路线
        二、样本量计算
        三、随机分组方法
        四、盲法
        五、干预措施
        六、疗效观察
        七、疗效评价指标
        八、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九、数据处理
        十、统计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基线资料分析
        二、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三、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脑功能结果
    第四节 讨论
        一、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二、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枢机制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四、焦虑症患者精神病理机制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前额叶的磁共振波谱研究[D]. 邵洪涛. 大理大学, 2021(09)
  • [2]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执行功能损伤的BOLD-fMRI研究[D]. 李卉. 汕头大学, 2021(02)
  • [3]心身皮肤病中心理-精神客观评估方法[J]. 陈熹,张景瑜,潘建青,潘赛英,周汝云,陈宏翔,柴宝. 皮肤科学通报, 2021(02)
  • [4]科素亚对恐惧情绪加工的调节机制[D]. 周峰.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血清素对情绪加工的调节机制[D]. 刘聪丛.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静息态磁共振的乳腺癌化疗术后脑功能变化相关研究[D]. 赵苑静.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7]精神分裂症低级-高级脑功能系统交互机制研究[D]. 董德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8]焦虑障碍患者内感知觉特征的功能影像学研究[D]. 金海燕.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9]夜磨牙患者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D]. 靖慧敏.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10]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及中枢机制fMRI研究[D]. 周思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