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年际变化及其与南亚高压的关系

一、中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及与南亚高压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岑思弦,陈文,胡鹏,薛旭[1](2021)在《南亚高压演变过程及其变异机制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南亚高压作为亚洲季风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一直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研究关注。南亚高压演变过程主要包括了春季建立、夏季维持以及秋季撤退,其演变过程各个阶段的异常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并且南亚高压不同阶段异常的机制也明显不同。以往南亚高压演变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春季建立和夏季维持,本文首先回顾了春季南亚高压建立过程及其与亚洲夏季风爆发之间的关系,包括南亚高压建立机制的研究进展。其次,回顾了夏季南亚高压变化对天气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特别关注了南亚高压强度变化以及纬向和经向移动;同时也综述了夏季南亚高压变化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一些关于该领域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经皓童,孙建奇,于水,华维[2](2021)在《中国西南地区5月降水与阿拉伯海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19602017年中国西南地区115个台站观测降水资料和日本气象厅发布的55年再分析资料集,研究了中国西南地区5月降水变异的主导模态及其与阿拉伯海季风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西南地区5月降水的第一主导模态主要表现为全区一致的变异特征;该模态与同期5月阿拉伯海季风强度异常关系密切,但两者的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生了显着的年代际变化。在19601976年,阿拉伯海季风异常所引起的低层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异常主要集中在阿拉伯海到孟加拉湾一带;阿拉伯海季风异常所引起的大气环流不能到达中国西南地区,因此它对中国西南地区5月降水的影响偏弱。但在19812017年,阿拉伯海季风异常可以导致整个北印度洋到南海地区的大气环流异常,进而引起中国西南地区水汽和垂直运动的变化,最终对该地区5月降水产生显着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显示,阿拉伯海季风与中国西南地区5月降水关系的变化可能与季风自身的年代际变率有关。阿拉伯海季风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变率偏弱,其引起的环流异常也偏弱;相反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其变率增强,它引起的大气环流异常也偏强,可以延伸到中国西南地区,进而影响到西南地区的5月降水。因此,季风变率的强弱可能在季风对西南地区5月降水的影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徐海亮[3](2020)在《六十年来西南地区气象干旱及气候环境变化综述——西南旱涝形势变化的物理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全国、西南及其不同省市区多年实测气温、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数据,以及国外一些气候中心资料,采用多种方法对于不同尺度温度和降水长序列的变化进行分析.西南地区的气候变化,持续增温和降水的持续减少,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干旱化趋重,西南地区的温度和干旱变化,和全国一样,受制于系列气候环境物理场中各种物理机制和影响.启示人们需要基于气候环境变化,特别关注未来西南的气候变化走向.

蒋元春[4](2020)在《青藏高原沙漠化逆转及其对高原气候突变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沙漠化是全球最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之一。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旱,生态环境系统敏感脆弱,具备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潜在因素,其土地沙漠化的动态变化与气候变化、植被变化紧密联系。本文主要依据青藏高原81个站点1971—2013年气温、降水、风速资料,1971—2016年青藏高原积雪日数、第一冻结层下界观测资料,1990、2000、2010和2015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资料,1982—2015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重点分析了青藏高原植被(NDVI)和沙漠化土地分布的变化特征,研究了青藏高原增暖突变前后高原气候因子(气温、降水、风速)和下垫面因子(积雪、冻土)等的气候特征及其与植被变化的关系,分析了南海夏季风与高原季风的关系,探讨了南海夏季风结束时间异常对高原冬季气候的可能影响机理,对进一步科学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障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分布的研究表明,1990—2015年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面积呈现减少趋势,期间累计减少3 826 km2,相当于1990年沙漠化土地面积的0.96%,年均减少153 km2,尤其在2000年以后青藏高原沙漠化持续逆转。(2)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气候发生了显着变化,呈现从20世纪70年代冷干气候向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暖湿气候的演变。1971—2013年主要气候因子的宏观变化为:(1)气温。高原呈现一致增暖,增暖幅度达0.38℃/(10 a),高于同期全球增暖速率,以秋、冬季增暖最为显着。高原增暖在空间上表现出西强东弱的增暖趋势和南北反相的变化形态,高原边缘地区气候变暖比高原腹地明显,高原北部升温幅度大于高原南部。高原气温在1997/1998年发生突变,突变后更大幅度的增暖在高海拔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呈现非对称增温,最低气温的增加速率(0.46℃/(10 a))高于最高气温(0.37℃/(10 a))。(2)降水。高原地区降水以8.5 mm/(10 a)的速率增加,其中春季增加幅度最显着,达9.9 mm/(10 a)。1980/1981年高原主体降水发生突变。1998年之后,夏季降水的年际波动幅度增大,而秋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幅度则收窄。(3)风速。高原年及各季节的平均风速总体呈减小趋势,尤以春季风速减小最为显着,达到-0.25(m·s-1)/(10 a)。高原风速的线性倾向率在2000年之后由负转正,表现出显着的增加趋势,且以夏、冬季平均风速增加为主导。(4)积雪日数。高原积雪日数平均以3.5 d/(10 a)的速率减少,高原气温增暖突变后积雪日数的减少达到5.1 d/(10 a),表现出“少—多—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5)冻土。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明显变浅变薄,冻结深度的平均气候倾向率为-3.7 cm/(10 a),且在1987/1988年发生退化突变。(3)青藏高原植被变化(沙漠化)对高原气候变化有显着响应。1982—2015年高原NDVI最大值呈增长趋势,线性增长趋势为0.002/(10 a),年变化率为0.0291%;生长季(6—9月)NDVI最大值的线性增长趋势为0.003/(10 a),年变化率为0.0349%。在空间分布上,高原NDVI最大值表现为“整体改善、区域退化”的特征,表征沙漠化土地变化情况的NDVI最大值[0.1,0.3)(沙化)格点数在21世纪初期开始下降,植被改善区域的面积大于退化区域,表明沙漠化土地面积在减少。高原NDVI最大值变化显示出在高原增暖背景下的显着适应性调整过程,与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变化具有较好的相关,且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高原增暖的背景下,1982—1997年期间,温度变化是NDVI变化的主导因素,降水变化带来的影响次之;1998—2015年期间,降水变化则成为NDVI变化的主导因素,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次之。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影响植被生长的首要因素是热量,当热量条件满足后,蒸发加大,水分条件便显示出它的重要性。高原增暖突变后,气温、降水和风速的变化趋势均显着,青藏高原土地沙漠化面积减少,该时期土地沙漠化面积减少(逆转)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因子的变化。(4)植被指数(NDVI)变化表征青藏高原沙漠化,其与高原气候突变关系密切,高原气候变化受高原季风的影响。南海夏季风结束日期与高原冬季风建立日期呈反相变化特征,且与高原冬季积雪日数显着相关。南海夏季风结束时间偏晚时,随后的冬季500hPa和600 hPa上,贝加尔湖附近区域位势高度为负异常,乌拉尔山附近位势高度为正异常;受其影响,高原东北部纬向风减弱,高原西南部纬向风增强;高原东北部气温异常升高,高原冬季积雪日数偏少;高原及周围地区水汽湿度增大,高原东北部有异常的上升气流,200 hPa西风急流加强南移,高原东北部降水增多;反之亦然。南海夏季风结束时间偏早时,高原冬季风建立时间偏晚,高原冬季风(冷高压)减弱,高原多雪湿润,有利于青藏高原沙漠化逆转。

张曦月[5](2020)在《西南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对气候变化及季风系统的响应》文中指出我国的西南地区地形复杂,生态系统脆弱,同时地处季风交汇区,植被生长受到气候及季风变化的复杂影响。本文基于CN05格点化气候数据集(1961~2016年)、NCEP/NCAR再分析风场数据(1948~2018年)、植被NDVI数据(1982~2015年),Land Cover植被分类数据,借助相关分析、突变分析、T检验等方法,确定西南地区的气候变化典型区,讨论不同植被类型对气候及季风变化的响应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1)1961~2016年间,西南地区气温增幅0.24℃/10a,1990年代出现温度突变,2000年代达到温度增速最大值;水分整体呈波动变化,年际变化趋势不显着,1990年代的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在空间上,根据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将西南地区划分为1个显着升温区(H-T)、1个湿热化区(W-H)、1个极湿暖化区(EW-W)、2个干暖化区(D-W-Ⅰ/Ⅱ)和2个不显着变化区(N-C-Ⅰ/Ⅱ)。(2)1982~2015年间,东亚夏季风和高原夏季风变化不显着,南亚夏季风存在0.66/10a的减弱趋势;从较长的时间段(1948~2018)来看,东亚夏季风、南亚夏季风和高原夏季风分别存在-0.36/10a、-0.27/10a和0.18/10a的变化趋势,分别在1976、1990和1970年出现突变。(3)1982~2015年间,阔叶林、混交林、常绿季雨林的植被年平均NDVI和最大NDVI存在0.005~0.015/10a的增长趋势,常绿季雨林夏季NDVI以0.012/10a幅度增长;从植被的年际变化特征来看,植被平均NDVI和最大NDVI与温度变量的相关关系要强于植被与水分变量的相关关系,夏季混交林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及滞后相关关系最强,其次为草地和阔叶林,常绿季雨林与表征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变量无显着相关关系。(4)在研究区西部,高原夏季风与植被显着正相关,混交林与高原季风的相关关系更强,草地在强/弱季风年间表现的差异最明显,阔叶林与高原季风的关系最弱;在研究区西部,植被主要受南亚季风影响,105°E以西(东)地区的植被与南亚季风呈显着正(负)相关,植被对季风的响应由强至弱依次为常绿季雨林、阔叶林、草地和混交林。

赤曲[6](2020)在《近57a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夏季气候暖干化趋势及其可能的原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青藏高原腹地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区作为典型的研究区域,根据近57 a(1961—2017年)该地区4个站(拉萨、日喀则、泽当和江孜)夏季(6—8月)月平均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等观测资料以及同期的NCEP/NCAR再分析数据,通过多种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夏季气候多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近57a来该地区夏季气候出现了暖干化趋势:气温(相对湿度)显着升高(下降),降水趋势变化不明显。暖干化趋势存在年代际变化:1960年代初期至1980年初期处于偏冷偏湿期,本世纪初气温和相对湿度发生了显着的气候突变,随后进入高温低湿期,暖干化趋势更显突出。(2)近57a来该地区夏季显着增暖致使空气中饱和水汽压不断增大,而降水变化不明显,即实际水汽压变化不显着,导致了相对湿度的显着下降。这也意味着,近57a来该地区夏季气候趋于暖干化是降水和气温两个主要气候因子长期变化的结果。(3)近57a来高原上空500 h Pa位势高度显着升高,高原处于相对高压系统中并持续增强,使得相对晴空天气事件增多,云量显着减少,气温显着升高。500 h Pa上乌拉尔山(下称乌山)和蒙古高原高压同时偏强(弱)时,两个高压的反气旋切变在其之间强迫异常的气旋(反气旋)环流,异常气旋(反气旋)环流抑制(引导)冷空气入侵高原,导致气温偏高(低)。(4)北印度季风活动引起的印度半岛北部异常反气旋(气旋)环流,以及NAO(N orth Atlanta Oscillation)引起高原上游西风异常,共同影响水汽输送而导致了该地区夏季降水的年际波动。西风异常是NAO通过上下游效应影响该地区夏季降水的一个重要媒介,高原上游西风扰动对印度季风活动有一定的调制作用。

字俣丞[7](2020)在《夏季副高东西变动的次季节尺度特征及其对中国西南地区降水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次季节尺度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了副高的东西变动特征及其对中国西南地区前夏和后夏降水的影响;其次,利用HYSPLIT模式来模拟副高东西异常事件过程中,影响西南地区降水的水汽输送路径;最后,分析次季节尺度上副高东西变动和西太平洋局地海温异常的相互联系。首先根据副高东西变动的关键区位置分别定义了前夏和后夏副高东西变动指数,指数具有显着的10-30天次季节周期,能够很好表征副高次季节东西变动的特征,根据指数的标准化值,共选取前夏和后夏东西事件195次(1374天)。在次季节尺度上副高东西变动与西南地区降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副高东西异常事件期间,在副高偏西(东)事件中,副高经历了由东→西→东(西→东→西)逐渐变化的过程,相应西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经历了逐渐由少→多→少(多→少→多)的演变,次季节尺度上西南降水对副高变化的响应与副高东西变动过程中副高北侧及副高主体区域的水汽和气流的垂直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前夏,降水主要呈西南-东北偶极型分布;后夏降水变化的一致性较好。HYSPLIT模式水汽轨迹模拟的结果表明:影响西南地区降水的水汽输送路径为三条:西南输送路径、偏东输送路径、偏北输送路径。前夏,对于偏北区域,偏东气流在东西事件都占主导,更强的偏东气流造成更多的降水;对于偏中部区域,在副高偏西(东)事件中,西南气流和偏北气流偏强(弱),偏东气流偏弱(强),降水偏多(少);对于偏南区域,以西南气流输送为主,但是副高偏东时,有偏北冷空气南下,导致降水偏多。后夏,除滇中部地区外,其他大部分区域,当副高偏西(东)时,西南气流强度偏强(弱),偏东(东北)和偏北气流较弱(强),降水偏多(减少)。海气相互作用在副高东西变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前夏还是后夏,在偏西事件过程中,副高西伸前期,西太平洋局地冷海温异常使得低层大气相对状态稳定,在关键区容易有异常反气旋生成,导致副高西伸;在副高西伸过程中,关键区的对流活动受到抑制,洋面接收到的净辐射通量增强,使得海表面温度增加;持续增强的暖海温使得低层大气状态发生不稳定,对流抑制减小,异常反气旋环流减弱,导致副高开始东退。在偏东事件中,这种关系刚好相反。

杨萌洲[8](2020)在《热带大西洋对西南地区夏季水汽输送和降水异常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常规统计诊断方法、HYSPLIT模式及CAM5.3大气模式,从水汽输送异常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水汽的主要来源、探究了降水异常年水汽输送的分布特征,揭示并验证了热带大西洋海表温度异常对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印度洋和南海海表蒸发是最主要的水汽来源。就气候平均态而言,赤道印度洋及孟加拉湾地区(统称印度洋)供给到西南地区并形成降水的水汽占总源区贡献的48.8%;南海、欧亚大陆及西南周边地区(统称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贡献分别占总贡献的22.1%、23.6%和3.7%。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主要是由于各源区水汽输送异常。正降水正异常年,印度洋和南海的水汽贡献分别增加了41.4%和15.1%,而降水的负异常年,印度洋、南海和太平洋的水汽贡献分别减少了44.0%、24.6%和22.3%。四个源区在西南地区释放的水汽解释了西南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86.5%。其中印度洋和南海可以解释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75.5%,说明其对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决定性作用。(2)各源区水汽贡献异常主要是由于大尺度环流异常导致的。印度洋、南海和欧亚大陆的水汽变化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其受到相同的大尺度环流异的影响。在西南夏季降水正异常年份,西北太平洋地区为异常反气旋,西缘向西延伸至阿拉伯海。在异常环流结构下,异常反气旋西北象限的异常西南气流使印度洋和南海的水汽输送大量增加,同时沿异常反气旋北缘的异常西风带减弱了从欧亚大陆向东的水汽输送。若定义850h Pa西北太平洋反气旋(10?-25?N,85?-145?E)涡度指数,则与印度洋、南海和欧亚大陆贡献水汽序列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54和-0.58,均通过99.9%显着性检验。(3)热带大西洋海温的年际变化是导致西北太平洋地区异常反气旋的一个重要原因。定义热带大西洋海表温度(10?W-15?E,5?S-5?N)指数ATL,与西南夏季降水线性相关系数为0.52,表明在统计意义上具有显着的联系。分析大尺度环流异常表明,暖的大西洋海温异常通过影响赤道沃克环流,在赤道中太平洋形成异常的下沉气流和沿赤道的东风异常。通过激发了Matsuno-Gill响应,在西北太平洋地区产生并维持了异常反气旋。(4)CAM5.3模式的控制实验可以很好的再现大尺度环流气候平均状态,表明模式具有很好的模拟性能。敏感性实验可以很好地再现并验证了热带大西洋暖海温对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及西南夏季降水正异常的影响及物理机制。

韩函[9](2020)在《大气传输与天气气候系统对东亚对流层臭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对流层臭氧是一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与植被生长。它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及氧化剂,影响全球气候和大气化学。近二十年,东亚地区臭氧污染问题突出,且不断加重。研究东亚对流层臭氧的来源及相关影响因子对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东亚对流层臭氧受全球不同地区排放源及从区域至全球的多尺度气象条件的影响。然而目前对这些影响的量级、时空变化及原因的理解有待提高。本研究首先利用敏感性分析法与示踪法,使用全球化学传输模式GEOS-Chem进行数值模拟,结合分析卫星反演、台站观测、HYSPLIT轨迹模拟,量化了境外污染物远距离传输对东亚对流层臭氧的贡献,并分析了传输途径和和传输机理。以非洲作为境外源区的个例,详细分析了对流层臭氧从非洲传输至亚洲的特征与机理。探讨了东亚季风等气候系统对对流层臭氧从境外传输至东亚的影响。进一步,本研究使用回归分析与天气分型等统计学方法,评估了局地与天气尺度气象对2013-2018年中国东部夏季地面臭氧逐日变化的影响。一氧化碳是对流层臭氧的重要前体物,且是一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因此,本研究也探讨了天气尺度气象对中国东部对流层一氧化碳的影响,以进一步加深对气象影响臭氧的理解。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揭示了境外排放源是东亚对流层臭氧的重要来源。境外臭氧主要通过对流层中高层传输至东亚。境外臭氧对东亚对流层的贡献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在东亚对流层中高层,境外臭氧的浓度大约是32-65 ppbv,比本地臭氧浓度(11-18 ppbv)大0.8-4.8倍。从年均值看,东亚对流层中高层中境外臭氧的60%来自于北美(5-13 ppbv)、欧洲(5-7 ppbv)与海洋地区(9-21 ppbv)。从东亚对流层大气柱看,境外臭氧的贡献在春季最大,夏季最小。春季,境外地区大气中的臭氧浓度高且副热带西风带强。夏季,南亚高压阻碍了境外臭氧向东亚35°N以南传输。在东亚地表,境外臭氧年均浓度是22.2 ppbv,与本地臭氧浓度(20.4ppbv)相当。境外人为源对东亚地表臭氧的年均贡献是4.7 ppbv,其中50%来自于北美(1.3 ppbv)与欧洲(1.0 ppbv)。全球生物质燃烧在春季使东亚地表臭氧增加了1-5 ppbv,其中75%来自境外,23%来自非洲,21%来自东南亚。(2)发现东亚季风等气候系统显着影响对流层臭氧从境外向东亚传输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东亚季风通过对臭氧垂直传输的影响,使境外臭氧对东亚地表的贡献在冬季最高(27.1 ppbv),夏季最低(16.5 ppbv)。东亚冬季风盛行的大尺度下沉气流利于境外臭氧向下传输至东亚地表,而东亚夏季风盛行的大尺度对流阻碍了这种传输。从年际变化看,境外臭氧对东亚地表的贡献与东亚季风的强度显着相关。冬季,东亚冬季风越强,东亚大槽后的下沉气流加强,进而增加北美与欧洲臭氧对东亚地表的传输。夏季,东亚夏季风越强,西南季风越弱,进而减少南亚与东南亚臭氧对东亚地表的传输。(3)揭示了对流层臭氧从非洲传输至亚洲的传输路径及不同气候系统在其中的作用。哈德莱环流与副热带西风带构成了臭氧从非洲传输至亚洲的首要传输路径。此条路径在各个季节均存在,于冬季成为跨半球传输的重要途径。从南半球非洲东部沿海运行至南亚的索马里急流构成了第二条传输路径,此路径只出现于夏季对流层低层。哈德莱环流、副热带西风带、热带辐合带、撒哈拉高压、阿拉伯高压及南亚高压均与臭氧从非洲传输至亚洲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冬季,非洲热带辐合带的强度与非洲臭氧对亚洲贡献的年际变化显着正相关。夏季,索马里急流的变化可以解释南半球非洲臭氧传输至亚洲年际变化的30%。(4)建立了多尺度气象与中国东部臭氧污染的定量化关系。通过发展由局地与天气尺度气象因子驱动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估了气象对中国东部臭氧的影响。结果显示气象可以解释夏季中国东部地表臭氧逐日变化的43%。在所有局地气象要素中,湿度是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地表臭氧最重要的局地气象要素,温度是京津冀地区最重要的气象要素。夏季影响中国东部的天气尺度环流可以分为6种主导型。东亚夏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梅雨锋及台风系统影响这6种天气型的形成与演变。其中2种天气型利于增加中国东部臭氧浓度,在它们的控制下,中国东部受一个弱气旋影响或者盛行南风。这6种天气型对中国东部最大可导致局地日均臭氧浓度增加16%。(5)量化了不同天气系统对中国东部对流层一氧化碳(臭氧前体物)的影响。2003-2015年影响中国东部的天气型可分为8种主导型。在其中3种天气型控制下,中国东部盛行反气旋性环流或下沉气流,利于增加自由对流层一氧化碳浓度。其中2种主要出现在春季与冬季的天气型易于加强中国东部自由对流层一氧化碳输出。在同一种天气型持续2-7天的影响下,自由对流层一氧化碳浓度可增加或减少5-15%。大多数情况下,天气型持续性的增加会导致中国东部一氧化碳浓度与输出异常的信号加强。本研究揭示了境外污染物传输对东亚地表及对流层臭氧的重要影响,发现了东亚季风对这种境外影响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的重大调节作用,量化了本地气象条件和天气尺度大气环流对中国境内臭氧污染的影响程度,进一步理解了空气污染对气象变化的敏感性。本研究为中国空气质量预报提供了有效工具,为致力于东亚臭氧污染控制的区域与国际合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罗米娜[10](2019)在《南亚高压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我国西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文中指出利用1979-2017年全国气象地面观测站点的气温、降水观测资料和欧洲数值预报中心ERA-interim提供的位势高度、纬向风、经向风、垂直速度、比湿等物理量的逐月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南亚高压的面积指数、强度指数,比较分析了其东脊点、主中心位置变化,通过对比分析、合成研究等方法探讨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对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进一步利用ERA-interim提供的感热、潜热、净长波辐射、净短波辐射等热通量的逐月再分析资料,通过合成分析方法探讨了南亚高压对我国西南地区夏季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各个特征指数存在明显的季节演变,各指数4月开始增大,7月达最强,9月逐渐减弱。主中心和东脊点夏季西伸,7月达最强。东脊点近年有东移趋势,主中心东西振荡,强度和面积指数有较好的一致性,同增同减,在1998年同时存在极大值。(2)南亚高压在高原建立基本发生在6月中旬,在6月第三候为正常,早于6月三候建立为建立偏早,晚于6月三候为建立偏晚。撤离发生在10月第三候为正常,早于10月第三候为撤离偏早,晚于10月第三候为撤离偏晚。南亚高压建立撤离高原早晚和南亚高压的强度关系密切,当高压在高原建立偏晚,高压强度受影响增大。当高压强度大时,高压撤离高原也会受影响偏晚。建立偏晚对高压影响最大,当高压弱时,高压撤离会偏早。(3)南亚高压强度指数变化与我国西南地区的降水密切相关。南亚高压强年西南地区降水普遍偏多,南亚高压弱年西南地区降水减少,南亚高压强度和西南地区的降水呈明显正相关。南亚高压强年环流形势更有利于西南地区降水,高空更易出现气旋环流,低空易出现反气旋环流,高空垂直速度上升更明显,低层水汽输送量、高层的水汽通量散度与降水关系密切。(4)南亚高压强度变化与我国西南地区的温度密切相关。南亚高压强年西南地区温度普遍偏低,南亚高压弱年西南地区温度偏高。当南亚高压正异常年时潜热、感热、净短波辐射距平为负,净长波辐射为正。净长波辐射通量与南亚高压强度呈正比,潜热、感热、净短波辐射通量与南亚高压强度呈反比。四个热通量中,净短波辐射占主要影响,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最密切。当南亚高压强度负异常年时潜热、感热、净短波辐射为正,净长波辐射为负。净短波辐射对温度变化的影响更为密切。

二、中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及与南亚高压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及与南亚高压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亚高压演变过程及其变异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南亚高压建立
    2.1 南亚高压建立机制研究
    2.2 南亚高压建立与亚洲夏季风爆发之间的关系
3 夏季南亚高压变化及其影响
    3.1 南亚高压强度变化
        3.1.1 南亚高压强度变化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3.1.2 南亚高压强度变化的可能机制
    3.2 南亚高压经向移动的变化
        3.2.1 南亚高压经向移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3.2.2 南亚高压经向移动的可能机制
    3.3 南亚高压纬向移动的变化
        3.3.1 南亚高压纬向移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3.3.2 南亚高压纬向移动的可能机制
4 总结与展望

(3)六十年来西南地区气象干旱及气候环境变化综述——西南旱涝形势变化的物理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年代际振荡作用
2 秋季干旱的环流背景,冬季风、气温和降水关系分析综述
3 西南干旱化与冬季风、北极涛动变化的关系综述
4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大气环流旱涝急转,及干旱灾害风险的综述
    4.1 高原大气热源变化对南方旱涝的影响
    4.2 西南地区的旱涝急转对干旱化的影响综述
    4.3 干旱灾害风险格局分析
5 余论
6 初步结论

(4)青藏高原沙漠化逆转及其对高原气候突变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气候变化与沙漠化的关系
    1.4 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预期特色和可能创新点
    1.7 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第三章 青藏高原沙漠化逆转特征
    3.1 青藏高原NDVI变化
    3.2 青藏高原沙漠化时空变化特征
    3.3 荒漠化与沙化状况的监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4.1 高原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4.2 高原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4.3 高原风速的时空变化特征
    4.4 青藏高原季风变化及其各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
    4.5 青藏高原气候因子及季风变化与植被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原积雪冻土的变化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5.1 高原积雪日数的气候特征
    5.2 青藏高原冻土的气候特征
    5.3 青藏高原积雪冻土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5.4 青藏高原积雪冻土与植被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海季风与高原沙漠化逆转的关系
    6.1 南海夏季风建立与结束日期的气候特征
    6.2 南海夏季风与高原冬季积雪日数的关系
    6.3 南海夏季风结束日期与高原季风的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7.3 存在的不足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西南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对气候变化及季风系统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及其对植被的影响
        1.2.2 季风变化及其对植被的影响
        1.2.3 突变分析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数据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气候数据
        2.2.2 植被数据
        2.2.3 植被分类数据
    2.3 指数计算及分析方法
        2.3.1 气候变量的使用及计算方法
        2.3.2 季风指数的选择及计算方法
        2.3.3 相关性分析方法
        2.3.4 突变分析方法
        2.3.5 T检验方法
        2.3.6 气候变化典型区划分方法
3 气候及季风变化特点
    3.1 气候变化特点
        3.1.1 气候态特征
        3.1.2 年际变化特征
        3.1.3 年代际变化特征
        3.1.4 突变特征
        3.1.5 气候变化典型区划分及变化特点
    3.2 季风变化特点
    3.3 本章小结
4 西南地区典型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和季风变化的响应
    4.1 西南地区典型植被NDVI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特征
        4.1.1 植被NDVI年际变化特征
        4.1.2 不同植被类型NDVI年际变化特征
    4.2 西南地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4.2.1 西南地区植被NDVI与气候变量的年际变化相关关系
        4.2.2 西南地区夏季植被NDVI与气候变量的相关及滞后相关关系
    4.3 西南地区植被对季风变化的响应
        4.3.1 高原夏季风与研究区西部植被的相关关系
        4.3.2 东亚、南亚夏季风与研究区东部植被的相关关系
    4.4 本章小结
5 讨论
    5.1 气候变化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5.2 季风变化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近57a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夏季气候暖干化趋势及其可能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高原气候变化
        1.2.2 影响高原气候变化的因子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介绍
    2.2 方法介绍
        2.2.1 线性倾向估计
        2.2.2 Morlet小波分析
        2.2.3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
        2.2.4 T-N波作用通量
        2.2.5 整层水汽通量
        2.2.6 高原夏季风指数
        2.2.7 温度平流和涡度平流
第三章 雅江夏季气候暖干化趋势*
    3.1 雅江夏季气温的变化特征
        3.1.1 长期趋势变化
        3.1.2 周期变化特征
        3.1.3 突变特征
    3.2 雅江夏季降水的变化特征
        3.2.1 长期趋势变化
        3.2.2 周期变化特征
        3.2.3 突变特征
    3.3 雅江夏季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
        3.3.1 长期趋势变化
        3.3.2 周期变化特征
        3.3.3 突变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影响雅江夏季气温变化的因子
    4.1 云量和高度场对雅江夏季气温的影响
        4.1.1 雅江夏季气温与总云量的关系
        4.1.2 雅江夏季气温与500hPa位势高度关系
    4.2 温度平流对雅江夏季气温的影响
        4.2.1 雅江夏季气温年际异常的环流背景
        4.2.2 温度平流对雅江夏季气温的影响
    4.3 雅江夏季气温与降水的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雅江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水汽输送及其环流背景
    5.1 雅江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水汽输送及其环流背景
        5.1.1 与雅江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相联系的水汽输送
        5.1.2 与雅江夏季降水水汽输送相联系的环流背景
    5.2 雅江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动力和热力条件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和特色
    6.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夏季副高东西变动的次季节尺度特征及其对中国西南地区降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多时间尺度特征研究
    1.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次季节变化及其对东亚气候的影响研究
    1.4 海洋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变化的影响研究
    1.5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1.1 降水资料
        2.1.2 环流场资料
    2.2 方法
        2.2.1 常规统计诊断分析方法
        2.2.2 滤波方法
        2.2.3 HYSPLIT-4 模型介绍(水汽轨迹追踪方法)
第三章 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气候特征及副高东西指数的定义
    3.1 5-8月逐月大气环流气候态变化特征
    3.2 前后夏大气环流气候态变化特征及其副高东西变动指数的定义
    3.3 结论
第四章 副高次季节东西变动与西南地区降水异常的关系
    4.1 次季节尺度副高东西变动事件的选取
    4.2 次季节尺度副高东西变动的特征
    4.3 次季节尺度副高东西变动与西南地区降水的关系及其影响的物理过程
    4.4 结论
第五章 副高次季节东西变动与西南地区水汽输送的关系
    5.1 西南地区水汽站点选取
    5.2 水汽输送通道和水汽贡献分析
        5.2.1 前夏
        5.2.2 后夏
    5.3 水汽输送通道的特征
        5.3.1 前夏水汽输送通道的特征
        5.3.2 后夏水汽输送通道的特征
    5.4 水汽输送低层环流场特征
    5.5 结论
第六章 次季节尺度副高东西变动与西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
    6.1 副高东西异常事件中海温的异常变化
    6.2 关键区海气相互作用
    6.3 结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讨论
    7.1 全文总结
    7.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热带大西洋对西南地区夏季水汽输送和降水异常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影响因子
        1.2.2 HYSPLIT 等拉格朗日例子轨迹模式的应用
        1.2.3 热带海汽相互作用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机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介绍
    2.2 拉格朗日粒子模式
        2.2.1 模式介绍
        2.2.2 模拟方案
        2.2.3 面积源-受体归因法
    2.3 CAM5.3模式
    2.4 其他诊断统计方法
第三章 西南地区夏季水汽输送特征
    3.1 各源区对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贡献
    3.2 降水异常年源区贡献异常分布特征
    3.3 水汽源区贡献序列及与西南夏季降水的联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带大西洋对SWCP的影响
    4.1 大尺度环流异常及海温异常
    4.2 纬向环流异常及降水异常
    4.3 热带大西洋海表温度
        4.3.1 热带大西洋海表温度指数
        4.3.2 热带大西洋与水汽输送异常的联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气模式对影响机制的模拟
    5.1 模拟方案设计
    5.2 模式模拟性能检验
    5.3 模式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可能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大气传输与天气气候系统对东亚对流层臭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对流层臭氧的基本性质与影响
        1.1.2 对流层臭氧时空分布的基本特征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大气远距离传输对东亚对流层臭氧的影响
        1.2.2 影响对流层臭氧传输至东亚的主要因素
        1.2.3 气候系统对东亚对流层臭氧的影响
        1.2.4 天气系统对中国对流层臭氧的影响
        1.2.5 天气系统对中国对流层一氧化碳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站点观测污染物数据
        2.1.1 全球臭氧探空数据
        2.1.2 中国地表污染物数据
    2.2 卫星观测污染物数据
        2.2.1 TES
        2.2.2 OMI
        2.2.3 MOPITT
        2.2.4 AIRS
    2.3 气象数据
        2.3.1 NCEP再分析数据
        2.3.2 FNL分析数据
    2.4 生物质燃烧数据
    2.5 数据处理
        2.5.1 数据比较
        2.5.2 插值
        2.5.3 趋势分析与标准化
    2.6 数值模式
        2.6.1 全球化学传输模式
        2.6.2 大气传输轨迹模式
    2.7 天气分型
        2.7.1 半客观天气分型
        2.7.2 客观天气分型
        2.7.3 不同天气型下气象与污染物异常的计算
    2.8 统计预报模型
        2.8.1 多元线性回归
        2.8.2 天气尺度气象因子的构建
第三章 污染物远距离传输对东亚对流层臭氧的贡献及机制
    3.1 实验设计
    3.2 臭氧模拟评估
    3.3 本地与境外臭氧对东亚对流层臭氧的贡献
        3.3.1 对流层中高层
        3.3.2 地表
        3.3.3 经向与纬向变化
    3.4 本地与境外人为源对东亚对流层臭氧的贡献
    3.5 本地与境外生物质燃烧对东亚地表臭氧的贡献
    3.6 境外臭氧传输至东亚的机制
    3.7 气候系统对境外臭氧传输至东亚年际变化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流层臭氧从非洲传输至亚洲的特征及机制
    4.1 实验设计
    4.2 臭氧模拟评估
    4.3 非洲臭氧远距离传输对亚洲对流层臭氧的贡献
    4.4 非洲热带辐合带与臭氧前体物排放的季节变化
    4.5 对流层臭氧从非洲至亚洲的传输机制
    4.6 非洲臭氧的跨半球传输
    4.7 气候系统对非洲臭氧传输至亚洲年际变化的影响
        4.7.1 非洲热带辐合带的影响
        4.7.2 索马里急流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局地与天气尺度气象对中国地表臭氧的影响
    5.1 中国东部地表臭氧的季节与年际变化
        5.1.1 季节变化
        5.1.2 年际变化
    5.2 中国东部地表臭氧浓度变化的气象驱动因子
    5.3 天气型对中国东部地表臭氧浓度的影响
        5.3.1 中国东部夏季主导天气型
        5.3.2 臭氧对主导天气型的敏感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天气系统对中国对流层中层一氧化碳的影响
    6.1 中国对流层一氧化碳的时空分布特征
    6.2 中国东部主要天气型
        6.2.1 天气型的季节性与持续性
        6.2.2 主要天气型的气象条件
    6.3 天气型对中国东部一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6.3.1 一氧化碳浓度对天气型的敏感性
        6.3.2 天气型持续性对一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6.4 天气型对中国东部一氧化碳输出的影响
        6.4.1 一氧化碳输出对天气型的敏感性
        6.4.2 天气型持续性对一氧化碳输出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10)南亚高压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我国西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介绍
    2.2 方法
第三章 南亚高压的时空演变特征
    3.1 数据及方法
    3.2 南亚高压的分布
        3.2.1 南亚高压的定义
        3.2.2 南亚高压的活动范围
    3.3 南亚高压的时间变化特征
        3.3.1 特征指数的季节变化
        3.3.2 特征指数的年际变化
        3.3.3 南亚高压的年代际变化
    3.4 南亚高压在高原地区的活动特征
        3.4.1 南亚高压的建立及撤离过程
        3.4.2 南亚高压的建立及撤离日期
        3.4.3 高压在高原建立早晚的对比分析
        3.4.4 高压在撤离高原的早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亚高压对西南地区降水的影响及机制
    4.1 数据及方法
    4.2 南亚高压对西南地区雨季降水的影响
        4.2.1 西南地区站点的分布
        4.2.2 正负异常年份的划分
        4.2.3 正负异常年份与雨季降水的关系
    4.3 南亚高压对西南地区季节降水的影响
        4.3.3 南亚高压对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
        4.3.4 南亚高压对西南地区秋季降水的影响
    4.4 南亚高压影响降水的可能机制
        4.4.1 西南地区夏季环流水汽背景场
        4.4.2 南亚高压夏季正异常年环流水汽背景场
        4.4.3 南亚高压夏季负异常年环流水汽背景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亚高压对西南地区气温的影响
    5.1 数据说明
    5.2 南亚高压对夏季季气温的影响
    5.3 南亚高压对秋季气温的影响
    5.4 南亚高压影响温度的可能机制
        5.4.1 西南地区夏季环流热通量背景场
        5.4.2 西南地区正异常年夏季环流热通量背景场
        5.4.3 西南地区负异常年夏季环流热通量背景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四、中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及与南亚高压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亚高压演变过程及其变异机制研究进展[J]. 岑思弦,陈文,胡鹏,薛旭. 高原气象, 2021
  • [2]中国西南地区5月降水与阿拉伯海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J]. 经皓童,孙建奇,于水,华维. 大气科学, 2021(05)
  • [3]六十年来西南地区气象干旱及气候环境变化综述——西南旱涝形势变化的物理机制探讨[J]. 徐海亮.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0(06)
  • [4]青藏高原沙漠化逆转及其对高原气候突变的响应[D]. 蒋元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5]西南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对气候变化及季风系统的响应[D]. 张曦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近57a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夏季气候暖干化趋势及其可能的原因[D]. 赤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7]夏季副高东西变动的次季节尺度特征及其对中国西南地区降水的影响[D]. 字俣丞. 云南大学, 2020(08)
  • [8]热带大西洋对西南地区夏季水汽输送和降水异常的影响研究[D]. 杨萌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9]大气传输与天气气候系统对东亚对流层臭氧的影响[D]. 韩函. 南京大学, 2020(04)
  • [10]南亚高压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我国西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影响[D]. 罗米娜.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