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一、子宫肌瘤的中医治疗近况(论文文献综述)

杨敏春,李清林,彭芳,华洁,路晨雯[1](2021)在《“阿胶-鳖甲胶”对大鼠子宫肌瘤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阿胶鳖甲胶对模型大鼠子宫肌瘤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米非司酮组[2.92 mg/(kg·d)]、阿胶低、高剂量[0.31 g/(kg·d),0.94 g/(kg·d)]组、鳖甲胶低、高剂量[0.94 g/(kg·d),2.5 g/(kg·d)]组。除空白组,各组均采用雌孕激素负荷法造成雌性大鼠子宫肌瘤模型,造模为期8周。于第5周起经口给予纯水、阿胶煎液、鳖甲胶煎液和米非司酮药液,为期8周。给药结束后,通过比较子宫系数、血液流变学参数、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促卵泡生长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LH)来评价阿胶、鳖甲胶对模型大鼠子宫肌瘤的作用。结果 (1)与模型组相比,阿胶高剂量组和鳖甲胶低、高剂量组均能显着降低子宫系数,阿胶高剂量组和鳖甲胶高剂量组显着下调子宫分角根部直径;(2)与模型组相比,阿胶高剂量和鳖甲胶高剂量组能显着改善子宫组织的病理状况;(3)与模型组相比,阿胶高剂量组和鳖甲胶高剂量组能显着降低全血高切/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和卡松黏度,鳖甲胶高剂量组还能降低全血中切黏度;(4)与模型组相比,高/低剂量的阿胶组和高/低剂量的鳖甲胶组均能下调E2,鳖甲胶高剂量组可进一步下调P水平,高剂量的阿胶和高剂量的鳖甲胶能够上调FSH和LH水平。结论高剂量的阿胶、鳖甲胶可能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E2、上调FSH和LH起到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

热米拉·阿布力克木,李琳锋,葛崇华,程慧莲[2](2021)在《探讨中西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新进展》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子宫肌瘤的各种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查阅近5年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综述、论文及妇科古籍,归纳和总结了中西医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近况。结果现代医学治疗子宫肌瘤方式有外科手术,药物口服及介入治疗;目前手术方式和手术器具在不断的改进,手术的损伤不断减少,对于无手术指征的目前也采用内分泌治疗或介入治疗。中医治疗多采用经方及中医辨证治疗,以控制子宫肌瘤的生长,带瘤生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在有效治疗子宫肌瘤的基础上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申玉立[3](2021)在《针刺对经腹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针刺治疗对经腹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为针刺促进术后患者的快速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集来源于江苏省中医院妇科病区住院病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54例,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两组均予术后常规治疗(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足三里、血海、丰隆、合谷、太冲以及内关针刺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指标,包括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恶心呕吐评分、腹胀腹痛评分、术后发热情况、腹部切口愈合情况、胃泌素变化及血常规、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脱落2例,每组25例。其中,治疗组中因个人因素而脱落2例,对照组中因不符合纳入标准脱落2例。1.一般情况:包括患者年龄,身高,BMI指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指标:(1)观察患者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以及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及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观察首次排便时间,发现治疗组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2天腹胀评分相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腹胀评分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4)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第1天腹痛评分相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腹痛评分比较,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1),术后第3天两组腹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术后1-2天,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术后腹痛程度均有改善,术后第2天腹痛评分表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术后第3天两组的腹痛程度相当;(5)术后第1天、第2天的恶心呕吐评分,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显着差异;术后第3天恶心呕吐评分,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情况;(6)治疗组术后发热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1),说明针刺可以减少术后发热率;(7)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两组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无统计学意义(P>0.05);(8)血清胃泌素水平:治疗后,治疗组胃泌素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针刺治疗可增强胃肠动力。3.疗效判定: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说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发生方面:治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均无明显不适症状的发生且术后血常规、肾功能等相关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研究实验具有可靠性、安全性。结论:针刺疗法临床疗效显着,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尽早恢复患者的术后胃肠道生理功能,在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针刺治疗,可以缩短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有利于缓解术后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在减少术后发热等方面疗效显着,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热米拉·阿布力克木[4](2021)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消瘤丸对子宫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消瘤丸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住院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19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过敏史、初潮年龄、妊娠次数、分娩史、流产史、病程、有无其他妇科疾病、术前化验指标、手术方式、肌瘤生长部位、肌瘤数目、术后病理、术后用药、有无残留等,分析术后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消瘤丸对预防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219例患者经随访共有71例复发,复发率为32.42%。单因素分析结果示:肌瘤复发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过敏史、初潮年龄、妊娠次数、分娩史、流产史、病程、有无合并妇科疾病、手术方式、肌瘤生长部位、肌瘤数目、术后病理、有无残留、术前化验指标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术后用药与肌瘤剔除术后的复发可能相关,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肌瘤数目、术后用药情况是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呈正相关(OR>1)。术后口服小剂量米司酮联合消瘤丸者复发风险是未用该治疗方式者的0.043倍。结论:子宫肌瘤的数目、肌瘤剔除术后是否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消瘤丸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 RHa)治疗可能影响肌瘤复发,呈正相关。术后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消瘤丸是一种可能降低子宫肌瘤的复发率的治疗方式。

刘彩凤[5](2020)在《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的临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研究目的:1.1对中医软坚散结法或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以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三种疾病为例)的近况进行定量分析,为客观评价软坚散结法治疗常见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的疗效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提高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常见结节性疾病的临床疗效。1.2对治疗肝经结节性疾病(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的中药复方进行用药规律分析,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治疗每种疾病的高频用药、核心用药组合,发掘核心方剂,总结软坚散结法治疗每种疾病的临床运用规律。1.3探索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三种疾病中的两种或三种疾病同时发生在相同患者的中医辨治规律。2研究方法:2.1 Meta 分析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Wanfang、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19年12月公开发表的软坚散结法或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依据改良版Jadad评分量表评价文献质量,Revman5.3作为分析辅助工具,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森林图模型展示分析结果,绘制漏斗图使纳入文献发表偏倚情况一目了然。2.2数据挖掘搜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公开发表的软坚散结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的中药复方,建立中药方剂药物稀疏矩阵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进行基础数据分析。应用Clementine12.0建立Apriori模型进行数据关联规则分析。应用IBM Statistic23软件进行R型聚类分析,挖掘软坚散结法治疗每种疾病的用药规律、常用药物组合、核心方剂,并挖掘新的有效方剂。3研究结果:3.1软坚散结中药复方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的meta分析结果(1)甲状腺结节:研究共纳入34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软坚散结方药或联合西药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缩小甲状腺结节大小方面均优于西药治疗,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2)乳腺增生症:研究共纳入40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软坚散结方药或联合西药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乳腺增生结节大小、结节硬度、相关激素(E2、P)水平、乳房疼痛积分等方面均优于西药治疗,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3)子宫肌瘤:研究共纳入29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软坚散结方药或联合西医疗法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子宫肌瘤体积、相关激素(FSH、LH、E2、P)水平、乳房疼痛积分等方面均优于西医治疗,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3.2数据挖掘结果(1)甲状腺结节:共筛选处方96首,药物使用频次在50次以上的共5味,依据频次降序排列:夏枯草、浙贝母、柴胡、莪术、牡蛎。关联规则分析出的药物组合前3位依次是:夏枯草、郁金;莪术、浙贝、夏枯草;夏枯草、陈皮(莪术、浙贝母、牡蛎并列第3)。聚类分析得出的核心方:C1方:郁金、夏枯草、陈皮、甘草、茯苓、连翘;C2方:三棱、莪术、青皮;C3方:海藻、昆布、半夏、当归。C4方:浙贝母、牡蛎、玄参。(2)乳腺增生症:共筛选处方112首,药物使用频次在50次以上的共5味,依据频次降序排列:柴胡、香附、当归、白芍、浙贝母。关联规则分析出的药物组合前3位依次是:柴胡、香附;柴胡、当归;柴胡、白芍;聚类分析得出的核心方:C1方:三棱、莪术、青皮、王不留行、海藻、昆布、牡蛎;C2方:浙贝母、瓜蒌、穿山甲、夏枯草、延胡索、丹参;C3方:白术、茯苓、白芍、当归;C4方:枳壳、甘草、川芎、柴胡、陈皮、香附。(3)子宫肌瘤:共筛选处方70首,药物使用频次在35次以上的共2味,依据频次降序排列:莪术、三棱。关联规则分析出的药物组合前3位依次是:三棱、莪术;三棱、莪术、夏枯草;三棱、莪术、桃仁。聚类分析得出的核心方:C1方:三棱、莪术、香附、丹参;C2方:夏枯草、牛膝、牡蛎、海藻、昆布、荔枝核;C3方:鸡内金、山楂、黄芪、党参、白术;C4方:柴胡、白芍、土鳖虫、鳖甲、水蛭;C5方:桃仁、穿山甲、赤芍、川芎、当归、桂枝、茯苓、丹皮。4研究结论:4.1 Meta分析结论软坚散结法单独或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在改善病灶大小、硬度、总有效率、及相关激素水平等方面较单纯使用西医常规疗法有一定优势,并且不良反应少,相对安全。4.2数据挖掘结论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用药以化痰散结药为主,配合理气药、化瘀药,夏枯草、浙贝母的使用率最高。核心处方以海藻玉壶汤、消瘰丸为主。可见人体上部甲状腺结节病理变化以痰凝为主,可伴血瘀和气滞,消瘿散结、化痰行气为主要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用药以疏肝理气药为主,配合养血活血药、化痰散结药,柴胡、香附使用率最高。核心处方以逍遥散、柴胡疏肝散为主。可见人体中部乳腺增生症病理变化以肝郁气滞为主,伴有血虚、血瘀、痰凝等特点,疏肝理气、养血柔肝为主要治法。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用药以活血破血消症药为主,莪术、三棱使用率最高。核心处方以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为主。可见人体下部子宫肌瘤病理变化以血瘀为主,破血消症软坚散结为主要治法。若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中的两种、或三种疾病同时出现在同一患者,可根据患者的整体表现判断患者以痰凝、气滞、血瘀中的何种病理变化为主,以此为处方用药的基本依据,病灶所在人体的上、中、下部位为辅助参考,研究结果显示治疗三种疾病的常用中药具有多靶点性,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灵活选择中药。

王翰飞,潘孜文,朱向东,马尚贤[6](2020)在《仝小林从异病同治辨治“女性三联征”的思路和经验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仝小林教授临床发现女性患者甲状腺、乳腺、子宫三处凡有一处出现结节、增生、肿块,另外两处多有伴随症状产生,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三种疾病经常相继或者联合发病,因此首先提出"女性三联征"的概念:"女性三联征"是女性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的统称。三种疾病在致病因素、发病机制等方面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现代医学认为甲状腺、乳腺、子宫皆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三者发病都有内分泌紊乱因素,临床治疗功能上皆从调节内分泌激素入手,当疾病累及器官,造成实质性结构的变化时再加以手术治疗。中医认为气郁为"三联征"共同的主要致病因素,七情不节为其主要病机,痰凝、气滞、血瘀为三者共同的病理产物。三者病因病机、发病规律皆相似,因此三种疾病可做异病同治。仝小林教授根据"三联征"临床症状以虚实不同分为郁而结,虚而结,提出"郁者散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大法,治疗多以开郁化痰,散结通络为原则,独辟蹊径提出运用靶方靶药辨病论治,治疗疾病,指导临床实践。

陈狄麟(Chan Dick Lun)[7](2019)在《近15年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质量及临床疗效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目的以循证医学系统分析的方法,配合META分析以及用药规律分析,全面地评价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献在科研设计、实施过程、疗效评价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现状和存有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临床研究水平、文献质量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及纳入标准以医学期刊发表的有关传统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试验使用随机对照设计的方案,如使用抛硬币或以计算机产生随机号的方法,或试验提及“随机分组”等字样;(2)治疗效果标准采用总有效率、子宫与子宫肌瘤体积的检测、性激素变化等作为疗效指标,并有统一的疗效标准;(3)试验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子宫肌瘤的患者;(4)研究干预措施:以中药制剂(单味药、中成药、汤剂等))与西药组、其他中药或中成药、安慰剂或空白组等对比,以及中药配合特定治法与单用其治法的对比的文献,给药途径不受限制。2.检索策略透过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MEDLINE、EMBASE等外文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检索文献。检索年限范围定为2004-2018。以主题词为文献检索的主要途径。中文主题词的主要条件为:子宫肌瘤;干预措施的主题词:中医,中药,中成药;研究方案设计的中文主题词为:“随机”,“空白”,“对照”;英文主题词的主要条件为:“fibromyoma uteri”,“uterine leiomyoma”,“uterus myoma”;干预措施的英文主题词为:“Chinese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medicine”,“Chinese patent medicine”,“medicine complementary”;研 究 方 案 设 计 的 英 文 主 题 词 为:“randomize”,“placebo”,“control”。3.方法学评价遵循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DME)方法的原则,制订规范统一的《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献系统评价表》,由两位评价人员阅读全文,并按照统一的评价表独立对所有研究试验进行评阅。若双方存在分歧,则两位评价者再深入研究或邀请第三方辅助评估。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Jadad评分量表对文献作出随机序列的产生、随机化隐藏、盲法、撤出与退出4部分的质量评分。每部分的积分根据标准订为0-2分,总积分为0-7分。1-3视为低质量研究,4-7分视为高质量研究。同时,对文献的一般情况、随机方法、盲法的运用、分配隐藏、组间均衡性、不良反应、失访、统计学方法、结论推导等方面作出描述性的分析。4.统计分析本研究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创建数据库,并录入和管理有关数据。Meta分析利用Cochrane平台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3,协助完成系统评价的分析计算过程。如果分析指标是二分变量,则应将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RR)用作合并统计量;如果有必要分析数值变量,则采用均数差值(mean difference,MD)为合并统计量。对各实验结果作出异质性检验,如果存有异质性,则使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s model)表达。反之则使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 model)表达。结果:通过搜索各个数据库,最初获得原始856篇文献,剔除重复文献212篇,留下644篇,在阅览了题目及摘要后,剔除其他疾病21篇,留下623篇,仔细阅读全文后,依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最后纳入126篇,均为中文文献。近年来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量呈增加的趋势,在纳入的126篇文献当中,有56篇文献(44.4%)发表于2016至2018年之间。基金支持有2篇(1.6%),无一篇多中心研究者。文献中38篇(30.2%)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没有作出具体描述;84篇(66.7%)提及“随机”等字眼,未对其方法作出详细描述。只有一篇论文(0.8%)采用双盲法。本研究中的118篇文献(93.7%)的组间均衡性好。有37篇(29.4%)报告了每组不良反应的例数和症状,并作出统计学检验。仅得3篇(2.4%)文章提到失访。35篇(27.8%)提供了实际的检测统计量与P值范围;有90篇文献(71.4%)只给出P值的范围。126篇文献中,有40篇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并可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示,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在总疗效、降低血性激素水平方面优胜于使用米非司酮。桂枝茯苓胶囊结合米非司酮在总疗效,缩减肌瘤体积,降低血激素水平方面优胜于独立使用米非司酮。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不大。宫瘤清胶囊结合米非司酮治疗本病在总疗效,缩减肌瘤体积,降低雌孕激素水平方面优胜于独立使用米非司酮,在不良反应上宫瘤清胶囊结合米非司酮低于独立使用米非司酮。棱甲消症汤在总疗效和缩减肌瘤体积方面优胜于桂枝茯苓胶囊。本研究亦分析了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通过对药物药类、四性、五味及归经的的分析,可以得出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用药倾向,药类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方面以寒凉药多于平性药及温热药,归经以肝、心、脾为主。常用中药包括桃仁、赤芍、茯苓、三棱、当归、莪术、桂枝、柴胡、丹皮和牡蛎。结论:1.中药或中西药结合治疗子宫肌瘤在总疗效,缩减肌瘤体积,降低血激素水平方面优胜于西药,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2.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用药倾向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寒凉药多于平性药及温热药,归经以肝、心、脾为主;3.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将来在中药治疗肌瘤的研究中,应提高科研方法学质量。由于本研究所纳入的文献的方法学质量不高,会削减其论证的力度,本系统评价仍未能够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立下确切的定论。展望未来学者要追求更高质量的研究,从而提高中医传统疗法在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推广中药在现今医学领域的发展。

傅安琪(Fu On Ki)[8](2019)在《加减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加减温经汤应用于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子宫肌瘤大小的变化,以及用药安全性,探讨其作用机理、有效性和优效性。方法:本研究选入符合相应入选标准的病例6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比较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肌瘤大小、中医证侯积分等基本资料,得出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在治疗方面,治疗组给予加减温经汤;对照组给以妇女养血丸和红金消结浓缩丸,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经周期。在治疗结束后,运用SPSS软件分析相关的疗效性指标的数据以得出研究结论。结果:治疗组在本研究中未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在服药过程中曾出现小便频数1例,胃脘不适1例,经过相关对症处理后不适症状缓解,均能够继续参加研究。于治疗前、后分别监测两组患者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均未见明显的异常。对有关临床疗效指标分析后得出如下结果:(1)治疗前对两组进行可比性分析得出,两组在一般情况、肌瘤大小和中医证侯积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通过对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比较得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0.00%、63.33%,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在临床综合疗效方面,加减温经汤优于对照组。(3)通过对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得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83.33%、70.00%,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加减温经汤优于对照组。(4)通过对治疗前、后肌瘤大小变化比较得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缩小肌瘤,且治疗后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加减温经汤不但能有效减小肌瘤大小,并且疗效优于对照组。(5)通过对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变化比较得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明显减低证侯积分,且治疗后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加减温经汤能明显降低积分,改善子宫肌瘤中医症状,且效果优于对照组。(6)通过比较得出,治疗组在各年龄段的疗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加减温经汤的疗效受年龄因素的影响不大,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结论:以温经散寒、养血祛瘀、软坚散结为治则的加减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的效果良好,同对照组相比,在改善中医证侯、缩小肌瘤大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是治疗子宫肌瘤寒凝血瘀证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马晓蓉[9](2019)在《消瘤Ⅰ号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的随机对照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的子宫肌瘤患者通过随机双盲的方法应用消瘤Ⅰ号方及安慰剂后进行随访,对患者的子宫肌瘤瘤体体积差,中医证候等疗效进行分析,为子宫肌瘤的诊疗提供更多更有用的研究依据。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门诊及病房,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并且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12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根据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规定,医疗机构制剂试验组至少完成60例,考虑脱落率不得超过20%。故我们计划试验组80例,对照组40例。采用SAS统计软件模拟随机数的产生,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按分配2:1,根据随机数。将研究药物盲目编码。根据已形成的编码,由与临床观察、监测和统计无关的人员在药包上贴上相应的药号,指定一名试验药物管理员。本次研究者选出受试者,经知情同意并撰写病历后,试验药物管理者根据受试者的顺序和药码从小到大逐序配药。试验组:消瘤Ⅰ号方,每次口服5片,一日服药3次,25天为1周期,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判断疗效。对照组:安慰剂(制成消瘤Ⅰ号方的模拟剂,其外观、颜色、形状基本与原药物一致)每次5片,一日3次口服,给药75天,25天为1周期,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判断疗效。观察治疗后两组的子宫肌瘤体积差的情况。观察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及症状改善效果。结果:根据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规定,医疗机构制剂试验组至少完成60例,考虑脱落率不得超过20%,计划试验组80例,对照组40例。本次试验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观察。随访69例,试验组49例,对照组20例。试验组主要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率为47%。对照组治疗率为25%。两组间的差异根据统计分析具有意义,表明消瘤Ⅰ号方治疗子宫肌瘤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79.59%,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60%。统计分析后提示存在显着差异。结果表明:消瘤Ⅰ号方改善子宫肌瘤气滞血瘀型中医证候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平均瘤体大小为19.698cm3。对照组平均瘤体大小为18.891cm3,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治疗后肿瘤大小无明显差异。在比较各中医证型的疗效时,将消瘤Ⅰ号方与对照组在月经量和腹刺/胀痛的治疗上进行比较,有显着性差异,说明消瘤Ⅰ号方对改善月经量多及小腹刺/胀痛效果显着。结论:1.消瘤Ⅰ号方是治疗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证的有效方剂,能缓解小腹胀满、刺痛,乳房胀痛,精神抑郁等临床症状,改善经血量多等月经情况,中医证候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2.根据子宫肌瘤疗效判定标准,消瘤Ⅰ号方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消瘤Ⅰ号方治疗子宫肌瘤有效。3.消瘤Ⅰ号方无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可以长期服用。

刘丹妮[10](2018)在《补肾和营汤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围绝经期肾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补肾和营汤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围绝经期肾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分析围绝经期综合征与子宫肌瘤生长之间的作用机制,探索出一种从整体调节机体内分泌的保守性治疗方法,来协调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与减小肌瘤的相对平衡的新思路,临床疗效肯定,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所有病例收集整理均来自2015年11月-2017年7月在武汉市中医医院名医堂妇科诊室就诊患者,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围绝经期肾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68例,均采用补肾和营汤(1剂/日,分两次服用)+脉血康胶囊(4粒/次,2次/日)治疗。月经停闭者(<1年)于就诊当日开始服用,未绝经者(围绝经期合并崩漏者除外)避开月经期服用,少量出血期减量或暂停,1月内服药不少于21天,1个月为一周期,3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总有效率、围绝经期症状缓解程度、月经情况、B超提示子宫体积、子宫肌瘤大小及卵巢情况、雌二醇(E2)值、促卵泡刺激素(FSH)值、促黄体生成素(LH)值、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Urea nitrogen,Ur)、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o)、D-二聚体、药物安全性。结果:1、临床治疗效果:经过多方指标对比,通过补肾和营汤+脉血康胶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85%,疗效可观可信。2、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后患者潮热、盗汗等皮肤感觉症状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月经情况较前改善,月经停闭者(<1年)30例除外,未绝经者中月经继续维持正常者例17,月经量减少者例19,月经量增多者2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有显着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子宫体积、肌瘤大小方面:治疗后B超提示子宫体积减小者47例,无变化者20例,增大者1例;治疗后B超提示肌瘤增大者6例,维持不变者41例,减小者13例,消失者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性激素检查:治疗后FSH、LH值均有下降趋势,E2值较治疗前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药物安全性评估:患者在临床治疗前后均未出现明显过敏等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结果前后无异常。结论:补肾和营汤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围绝经期肾虚血瘀型的子宫肌瘤,分析了作用机理及有效性,不仅可以显着改善围绝经期妇女潮热、盗汗等皮肤感觉症状,调节患者生殖内分泌状态,改善月经情况,而且能减小或控制肌瘤大小,有效协调了围绝经期(衰老)与子宫肌瘤(生长)之间的矛盾,使其免受手术治疗及术后复发痛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在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可见运用补肾和营汤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该病安全有效,它以最经济实惠的方式,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为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二、子宫肌瘤的中医治疗近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子宫肌瘤的中医治疗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阿胶-鳖甲胶”对大鼠子宫肌瘤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1.2 药品及试剂
    1.3 药物配置
    1.4 动物造模及给药
    1.5 解剖、标本采集及指标检测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子宫大体观改变
    2.2 各组大鼠子宫系数、子宫横径的比较
    2.3 各组大鼠子宫病理形态的比较
    2.4 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
    2.5 各组大鼠性激素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2)探讨中西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物治疗
    1.1 西医治疗
        1.1.1 雌激素类药物
        1.1.2 孕激素类药物研究发现肌瘤组织中孕激
        1.1.3 孕激素拮抗剂
        1.1.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
        1.1.5 避孕药
        1.1.6 其他
    1.2 祖国医学治疗
        1.2.1 纯中医治疗
        1.2.2 中西医结合治疗
        1.2.3 康复治疗
2 手术治疗
    2.1 肌瘤剔除术
        2.1.1 经腹肌瘤剔除术
        2.1.2 腹腔镜肌瘤剔除术
        2.1.3 宫腔镜肌瘤切除术(Hysteroscopic myomectomy,TCRM)
        2.1.4 经阴道肌瘤剔除术
    2.2 子宫切除术
3 其他微无创手术或局部治疗
4 总结

(3)针刺对经腹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西医学对经腹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
        1.1 胃肠运动的生理调节
        1.2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学分析
        1.3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的治疗和研究进展
    2. 中医对行经腹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
        2.1 胃肠功能的中医认识
        2.2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
        2.3 中医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和研究进展
    3. 总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手术指征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中止、剔除标准
        1.7 不良事件及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分组
        2.2 治疗方案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情况
        3.2 临床疗效指标
        3.3 疗效判定标准
        3.4 安全性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5. 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比较
        5.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5.3 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时间比较
        5.4 两组患者术后D1、D2、D3腹胀评分比较
        5.5 两组患者术后D1、D2、D3腹痛评分比较
        5.6 两组患者术后D1、D2、D3恶心呕吐评分比较
        5.7 术后发热情况的比较
        5.8 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的比较
        5.9 检测术前、术后第3天胃泌素水平比较
第三部分 分析讨论
    1. 立项依据
        1.1 针刺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依据
        1.2 针刺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优势
    2.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3. 结论
    4. 创新之处
    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消瘤丸对子宫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质量控制
    4.统计方法
    5.流程图
结果
    1.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讨论
    1 传统祖国医学对“症瘕”病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2 西医对子宫肌瘤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3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残留率及复发率
    4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4.1 肌瘤数目与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关系
        4.2 手术方式与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关系
        4.3 术后用GnRHa与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关系
        4.4 肌瘤病理类型与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关系
    5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消瘤丸预防子宫肌瘤复发的机制
    6 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预防及处理
    7 问题不足与展望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中西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5)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的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循证医学和数据挖掘相关概念及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基于Meta分析的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研究一 软坚散结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Meta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软坚散结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Meta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三 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肌瘤的Meta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组方配伍规律的研究
    研究一 软坚散结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用药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软坚散结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用药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三 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结论
附录
创新点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6)仝小林从异病同治辨治“女性三联征”的思路和经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探讨
    1.1 西医病理探讨
    1.2 中医病因病机
        1.2.1 七情不节,气机失常
        1.2.2脏腑失和,运化失司
        1.2.3 经络受邪,相互为累
        1.2.4 痰气瘀互结,虚实夹杂
2 异病同治的思路与经验
    2.1 西医治疗
    2.2 中医治疗
3 小结

(7)近15年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质量及临床疗效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西医学治疗子宫肌瘤的进展
    1.1 概述
    1.2 中医学治疗子宫肌瘤的进展
        1.2.1 病因病机
        1.2.2 中医学治疗子宫肌瘤的治则治法
        1.2.3 子宫肌瘤的中医药治疗
    1.3 现代西医学治疗子宫肌瘤的进展
        1.3.1 子宫肌瘤病因及发病机制
        1.3.2 宫肌瘤的西医治疗
    1.4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系统评价
        1.4.1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1.4.2 系统评价的定义
        1.4.3 近年有关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系统评价
        1.4.4 本研究展开系统评价的重要性
    1.5 小结
第二章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质量系统评价
    2.1 研究对象
        2.1.1 文献检索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方法学质量评价
        2.2.2 《评价表》的内容
        2.2.3 文献质量评价
    2.3 研究结果
        2.3.1 文献的一般情况
        2.3.2 纳入研究文献中的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2.3.3 疗效评价标准
        2.3.4 科研方案设计的质量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3.1 资料与方法
        3.1.1 确定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3.1.2 制定检索策略与筛选文献
        3.1.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3.1.4 资料提取
        3.1.5 统计分析(进行META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文献情况
        3.2.2 不同中药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
        3.2.3 不同中药或中药结合米非司酮与独立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
        3.2.4 不同中药与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
    3.3 小结
第四章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研究
    4.1 文献一般情况
    4.2 辨证分型、经典方剂、用药频数分析
        4.2.1 辨证分型
        4.2.2 经典方剂频数分析
        4.2.3 用药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治疗子宫肌瘤的META分析结果、其临床意义及研究不足
        5.1.1 合并的META分析结果
        5.1.2 本研究META分析的不足
    5.2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研究
        5.2.1 活血化瘀为主
        5.2.2 治疗子宫肌瘤须同时注重补虚
        5.2.3 重视热邪、气滞、水湿
        5.2.4 肝、心、脾、肾同治
    5.3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文献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5.3.1 文献的一般情况
        5.3.2 样本含量的估算
        5.3.3 方法学质量
        5.3.4 随机化
        5.3.5 盲法的运用
        5.3.6 分配隐藏
        5.3.7 组间均衡性
        5.3.8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5.3.9 疗效判定指标与疗效标准
        5.3.10 不良反应报告及失访
        5.3.11 统计方法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8)加减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2.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3 中医证侯评分标准
        1.4 研究病例选择标准
        1.4.1 纳入标准
        1.4.2 排除标准
        1.4.3 剔除及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观察指标
        2.3.1 用药安全性指标
        2.3.2 疗效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定标准
        2.4.1 子宫肌瘤疗效评定标准
        2.4.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2.4.3 临床综合疗效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3.1 可比性分析
        3.1.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3.1.2 两组患者治疗前肌瘤大小比较
        3.1.3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侯积分组间比较
        3.2 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
        3.2.1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侯积分组内比较
        3.2.2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侯积分组间比较
        3.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2.4 治疗前、后两组肌瘤大小组内比较
        3.2.5 治疗后两组子宫肌瘤面积组间比较
        3.2.6 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疗效比较
        3.2.7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3.2.8 治疗组患者一般资料与疗效分析
讨论
    1 中医学对子宫肌瘤寒凝血瘀证的认识
    2 子宫肌瘤的现代研究进展
        2.1 发病机理
        2.2 治疗方法
    3 导师治疗子宫肌瘤之心得
        3.1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3.2 补益攻邪有偏重
        3.3 重视经期治疗,致邪以出路
    4 方药探析
        4.1 治疗组
        4.1.1 组方来源
        4.1.2 方义解析
        4.1.3 临证加减
        4.1.4 选药依据
        4.1.5 现代药理研究
        4.2 对照组
        4.2.1 选药依据
        4.2.2 随证加减
    5 疗效分析
    6 安全性评估
    7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1 中医证候评分表
致谢

(9)消瘤Ⅰ号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的随机对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病例脱落标准
        1.5 剔除标准
    2.内容与方法
        2.1 疗效观察指标
        2.2 优效性评价
        2.3 安全性指标
    3.质量控制
    4.统计方法
    5.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10)补肾和营汤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围绝经期肾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前言
一、临床资料
    1、病例来源
    2、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辨病辨证标准
        2.3 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标准
        2.4 病例选择标准
二、研究过程
    1、病史采集
    2、治疗方案
    3、观察指标
        3.1 月经周期及伴随症候
        3.2 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改善情况
        3.3 子宫大小变化
        3.4 子宫肌瘤体积评分
        3.5 实验室检查
        3.6 监测药物安全性及不良事件记录
    4、疗效标准
        4.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4.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5、统计方法
三、研究结果
    1、患者年龄与病程的基本情况
    2、治疗前后月经周期及伴随症候比较
    3、患者治疗前后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评分比较
    4、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大小比较
    5、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大小情况比较
    6、治疗前后患者性激素变化情况
    7、治疗前后血液流动情况、凝血与出血情况等指标比较
    8、临床疗效判定结果
    9、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变化
        9.1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9.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10、安全性评价
讨论
    一、祖国医学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认识
        1、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瘀血是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发病之重要病理因素
        1.2 肾虚是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发病之根本病机
        2、治法探讨
        2.1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2.2 补肾调和营卫,理变阴阳
        2.3 攻补兼施,分期论治
    二、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发病机理研究概况
    三、方药分析
        1、补肾和营汤的组方分析及药理研究
        2、脉血康胶囊的药理研究
    四、本研究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的现实意义
        1、围绝经期综合征与子宫肌瘤的关系
        2、补肾和营药物与脉血康胶囊治疗本病的效应机制
        3、可行性分析
        4、创新性分析
    五、研究结果分析
    六、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附表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子宫肌瘤的中医治疗近况(论文参考文献)

  • [1]“阿胶-鳖甲胶”对大鼠子宫肌瘤的影响研究[J]. 杨敏春,李清林,彭芳,华洁,路晨雯.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1(11)
  • [2]探讨中西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新进展[J]. 热米拉·阿布力克木,李琳锋,葛崇华,程慧莲. 新疆中医药, 2021(02)
  • [3]针刺对经腹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D]. 申玉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消瘤丸对子宫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影响[D]. 热米拉·阿布力克木.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5]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的临床评价研究[D]. 刘彩凤.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仝小林从异病同治辨治“女性三联征”的思路和经验探讨[J]. 王翰飞,潘孜文,朱向东,马尚贤. 辽宁中医杂志, 2020(03)
  • [7]近15年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质量及临床疗效系统评价[D]. 陈狄麟(Chan Dick Lu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8]加减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D]. 傅安琪(Fu On Ki).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9)
  • [9]消瘤Ⅰ号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的随机对照试验[D]. 马晓蓉.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8)
  • [10]补肾和营汤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围绝经期肾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D]. 刘丹妮.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1)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