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诱发变异性哮喘51例

一、胃食管反流病引发变异性哮喘51例(论文文献综述)

孙宁[1](2021)在《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中医用药规律及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初探》文中认为目的哮病是一种以突然发作、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喉间发出哮鸣音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以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均可参照其辨证论治。这其中部分支气管哮喘极为顽固,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约5%会发展为难治性哮喘,尤其是激素依赖性哮喘(steroid dependent asthma,SDA),需要长期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才能控制。现代医学对SDA的治疗措施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撤药与治疗的矛盾,临床多应用中医中药进行干预。然针对其中医证候类型划分、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始终无法得到统一,尚无证候学与治疗学相结合的规范化治疗指南或共识出现,严重困扰着众多的临床医生和患者。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崔红生教授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哮病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遣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经验。并重点分析其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治疗SDA的分子机制。最后围绕SDA的中医中药应用过程中尚未达共识的证型、遣方用药及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德尔菲法的调查问卷初探,详细地进行了专家访谈,拟定了关于SDA中医药诊治的量表,供后续指南的拟定提出研究方向与科学基础。方法1.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为计算载体,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总结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的用药规律,通过统计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经崔红生教授诊治哮病的医案,筛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后纳入病历,通过中国科学院研制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录入审核数据,最后利用平台软件以及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总结崔红生教授的用药经验。2.对崔红生教授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治疗SDA进行分子机制研究,分别通过TCMSP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查找加减乌梅丸中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靶点蛋白和人类激素依赖型哮喘相关的作用靶点,构建有效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的网络图;蛋白互作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构建,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使用分子对接技术对有效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验证。3.根据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构建SDA治疗量表初稿,并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确定治疗量表各级指标,供后续指南的拟定提出研究方向与科学基础。结果1.研究纳入病历2011例/次,共计有效处方1040张。纳入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05,年龄区间8~99岁。医案中处方用药涉及273味,药物四气以寒、凉为主(共占50.52%),其中寒性药使用最多(占45.92%),其次为温性药、平性药;药物五味以以甘、苦、辛为主(共占87.69%);药物归经以归肺、胃、脾为主(共占57.86%)。医案涉及高频用药补虚药使用最多(占总用药比22.86%),其次为止咳平喘药(占总用药比16.37%)。根据统计结果及组方规律,通过频数及置信度统计得出常见药物组合:麦冬-芦根、芦根-黄芩、炙甘草-枇杷叶、麦冬-黄芩、乌梅-白芍。通过基于网络的关联性分析得出纳入医案中运用的核心方药为:乌梅、白芍、黄芩、紫苏子、金银花、麦冬、芦根、薏苡仁、杏仁、生石膏、桃仁、枇杷叶、桑白皮、桔梗、炙甘草、菊花、防风、桑叶、法半夏、蝉蜕、浙贝母。多项结果均显示治疗中多与吾师的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有密切关系。2.经过筛选,加减乌梅丸方中的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豆甾醇等多个关键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在转录因子AP-1(Transcription factor AP-1,JU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C-alpha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AKT1)、细胞肿瘤抗原 p53(Cellular tumor antigen p53,TP53)等核心基因表达上参与加减乌梅丸方的治疗。KEGG富集分析所涉及的通路包括癌症通路(Pathways in cancer)、PI3K-Akt 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HIF-1 信号通路(HIF-1 signaling pathway)、NF-kappa B 信号通路(NF-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cAMP 信号通路(cAMP signaling pathway)、Jak-STAT 信号通路(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等。3.建立了 2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及234项三级指标的激素依赖型哮喘治疗量表初稿。结论1.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主要通过祛邪扶正、调补阴阳的治法,提出从肝论治,其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应用频繁,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用药经验。2.加减乌梅丸方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复杂作用机制发挥抗炎作用,进而对激SDA起到治疗作用。3.通过德尔菲专家访谈法,分析、整合出适合SDA的治疗量表初稿,对未来指南的拟定提供了研究方向与科学基础。

陈子翔[2](2021)在《以“风户”穴为主通督导气针刺法治疗风邪伏肺型慢性咳嗽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以“风户”穴为主通督导气针刺法对风邪伏肺型慢性咳嗽的疗效,并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方法治疗风邪伏肺型慢性咳嗽的内在机制,最终寻找一种可以替代目前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就诊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来自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和呼吸科门诊、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针灸门诊以及鼓楼区江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门诊,临床确诊为风邪伏肺型慢性咳嗽的患者共60例。然后将纳入患者分为治疗组(以风户穴为主通督导气针刺法)与对照组(常规选穴针刺法),每组30例。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周。分别统计治疗前后的咳嗽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莱塞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并将数据录入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在咳嗽和心理等方面的疗效差异。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基线分析和各量表积分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2.组内比较:两组病例疗程结束后咳嗽症状积分表和VAS评分表中分值与治疗前进行对比,数值明显下降,LCQ(心理评分、总分)分值较治疗前有所提升,组内治疗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两组在疗程结束后日间咳嗽症状积分、咳嗽总分、VAS评分、LCQ(心理评分、总分)比较中(P<0.05),在夜间咳嗽症状积分比较中(P>0.05),说明治疗组采用的方法对于患者咳嗽症状、主观咳嗽严重程度及焦虑状态的改善有明显疗效,并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对于缓解患者夜间咳嗽症状的疗效接近。4.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以风户穴为主通督导气针刺法)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选穴针刺法)总有效率66.67%,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以“风户”穴为主通督导气针刺法和常规取穴针刺法对于风邪伏肺型慢性咳嗽的治疗均有效;2.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以“风户”穴为主通督导气针刺法对风邪伏肺型慢性咳嗽患者症状、心理及预后等方面疗效更明显。

王雪珂[3](2021)在《咽喉反流相关性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咳嗽与反流相关,而反流的诊断因缺乏“金标准”常被漏诊、误诊,我院已开展24h Dx-p H监测,目的对咽喉反流相关性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为儿童慢性咳嗽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收集因慢性咳嗽就诊并住院于我院呼吸科进行24小时Dx-p H监测的80例疑诊咽喉反流(LPR)患儿的临床资料(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根据24小时Dx-p H监测的结果分为LPR阳性组及阴性组,探讨LPR阳性组患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特征。结果:(1)最终纳入80例疑诊LPR的慢性咳嗽患儿,有29例24h Dx-p H检测结果为阳性,LPR检出率为36.3%。(2)29例LPR患儿均为酸性反流,其中直立位反流19例(65.5%),卧位反流3例(10.3%),双体位反流7例(24.2%)。(3)咽喉反流性慢性咳嗽,以干咳为主,阳性组运动诱发比例高于阴性组(?2=6.851,P=0.009);阳性组湿疹史、反复呼吸道感染史比例也明显高于阴性组(?2=4.579,P=0.032;?2=4.457,P=0.044)。(4)咽喉反流性慢性咳嗽中,食物过敏13例(44.83%),吸入过敏4例(13.79%),混合过敏7例(24.14%),其中阳性组食物过敏的比例与阴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160,P=0.001);咽喉反流阳性组Fe NO值为9.0(6.5-11.5)ppb,较阴性组12.0(8.0-17.0)ppb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83,P=0.022)。结论:2岁以上儿童LPR的发生率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慢性咳嗽中较高,主要反流方式以站立位时酸性反流为主,与年龄增长、性别无关;在临床特征方面,以干咳为主,运动易诱发,在既往有湿疹史、反复呼吸系统感染史的患儿中发生率高;其过敏原类型以食物过敏为主,且Fe NO值无异常增高;积极治疗LPR可以改善咽喉反流性慢性咳嗽患儿的预后。

胡诗蕊[4](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崔红生教授治疗湿热咳嗽的临床用药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分析并归纳总结了导师崔红生教授治疗湿热咳嗽的临床用药经验规律,为进一步认识及临床治疗湿热咳嗽进行初步的探索学习。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采集获得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崔红生教授专家门诊符合湿热咳嗽诊断的患者共105例,初诊及复诊处方共132例。收集患者的编码、性别、年龄及中药初诊/复诊处方,参照相关教材以及相关国家标准对纳入处方的中药药名、药性、功效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并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使用其统计作图的功能,统计分析纳入病例的一般资料及纳入处方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分布规律,运用IBM SPSS Statist ics 20及IBM SPSS Modeler 18对录入数据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同时绘制药物网络图使数据可视化。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105例患者,并收集处方132首,其中患者年龄分布按比例由多到少分别为46-69岁-中年(70.5%)>18-45岁-青年(18.1%)>69岁以上老年(11.4%),女性患者人数多于男性患者;2.频数分析:132首处方中共出现药物86味,用药频数2075次。其中滑石、甘草、薏苡仁、豆蔻、厚朴、半夏、苦杏仁、浙贝母、芦根、射干等药物使用频数均在60次以上,使用频率大于3%,是导师崔红生教授在治疗湿热咳嗽时的常用药物;3.四气:寒性(大寒、寒、微寒、凉)药物36味,热性(热、温、微温)药物31味,平性药物19味,寒性药物出现974次,热性药物出现726次,平性药物出现375次,频率为寒性(46.94%)>热性(34.99%)>平性(18.07%)。4.五味:按照药物使用频数分类,甘味药物出现921次,苦味药物出现894次,辛味药物出现790次,淡味药物出现328次,酸味药物出现105次,咸味药物出现54次,涩味药物出现10次。其中苦味药物44味,辛味药物38味,甘味药物36味,其中酸味药物9味,咸味药物6味,淡味药物5味,涩味药物2味。5.药物归经:将纳入处方中的药物按照归经进行归类统计,共有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膀胱、胆、心包、胃、三焦十二类。其中肺经药物47味,胃经药物38味,脾经药物34味,肝经药物31味,心经药物25味,大肠经药物12味,肾经药物10味,膀胱经药物9味,小肠经药物6味,胆经药物4味,心包经药物2味,三焦经药物2味。6.药物功效:本次研究中所纳入药物分为化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化痰药、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温里药、消食药、解表药(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开窍药、理气药、止血药(化瘀止血药)安神药(养心安神药)、补虚药(补血药、补气药)、攻毒杀虫止痒药、活血化瘀药(活血调经药、活血止痛药)、利水渗湿药(利湿退黄药、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平肝熄风药(息风止痉药)、清热药(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收涩药(固精缩尿止带药、敛肺涩肠药)、共16类药物功效。7.聚类分析:本研究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根据药物功效分类统计的结果,将使用频率为前三的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化痰止咳平喘药分为4组,利水渗湿药分为2组,清热药分为4组。8.关联分析:在低条件支持度上调至50.0%,将最大前项数设置为4,最小规则置信度设置为90.0%,按照支持度百分比排序的基础上得到共86条项集,选择其中9组药对:滑石-甘草、半夏-厚朴、薏苡仁-豆蔻-厚朴、苦杏仁-半夏-滑石、滑石-薏苡仁-甘草、薏苡仁-厚朴-滑石、滑石-芦根-薏苡仁、滑石-射干、滑石-浙贝母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可视化处理绘制“网络图”发现:滑石、甘草、芦根、苦杏仁、薏苡仁、豆蔻、半夏、厚朴、射干、浙贝母10味在关联规则算法上具有明显关联的药物构成了导师治疗湿热咳嗽的方剂的主要构成。研究结论:(1)结合药物疗效、性味的数据分析结果,导师治疗湿热咳嗽常用药以化痰止咳、利水渗湿、清热、化湿药物为主,性味主要为辛开苦降止咳,甘淡渗湿祛湿,寒凉清火泻热。以清热、祛湿、止咳、宣畅气机为治疗原则。(2)根据关联分析结果的分析,可见滑石-甘草、半夏-厚朴、薏苡仁-苦杏仁-蔻仁、滑石-芦根-薏苡仁、滑石-射干、滑石-浙贝母是导师临床常用药对;(3)导师常运用滑石、甘草、芦根、苦杏仁、薏苡仁、豆蔻、半夏、厚朴、射干、浙贝母等药物所构成的三仁止咳方作为常用方剂在临床上治疗湿热之邪所导致的咳嗽。

郭宇佳[5](2020)在《136例反酸烧心患者的食管测压特点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反酸烧心症状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随着社会发展,有此症状人数逐年增加。胃食管反流病(GERD)、反流高敏感(RH)、功能性烧心(FH)患者的典型症状均为反酸烧心。三种疾病之间靠病史鉴别困难,现主要依靠24小时p H-阻抗监测,但该监测广泛应用具有一定困难。目前研究显示GERD、RH、FH均存在不同程度食管动力问题。本研究通过对136例反酸烧心患者的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的各参数特点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明确反酸烧心患者的动力学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河北省人们医院的具有反流烧心症状患者136名。分别填写反流症状积分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 Q),完善胃镜、HRM、24小时p H-阻抗监测,并根据患者胃镜、24小时p H-阻抗检查结果按照将患者分为GERD组、RH组、FH组。分析比较GERD组、RH组、FH组分别的比例;分析反流症状积分、Gerd Q评分在三组之间差距;分析三组间食管高分辨率测压的各项参数及食管动力与酸暴露关系。结果1 136例反酸烧心患者中GERD组占36.0%(49/136)、RH组占14.7%(20/136)、FH组占49.3%(67/136)。2三组患者反流症状积分中仅有GERD组(6.00(4.00,11.00)分)患者显着高于FH组(4.00(4.00,7.0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Gerd Q积分中仅有GERD组(9.00(6.50,11.00)分)患者显着高于FH组(6.00(6.00,8.0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GERD组((15.00±4.74)mm Hg)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低于RH组((18.25±3.89)mm Hg),低于FH组((22.01±6.46)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组间P=0.000;GERD组vs.RH组、GERD组vs.FH组、RH组vs.FH组,P均<0.05)。按照芝加哥3.0中膈肌-食管下括约肌(CDLES)分型的诊断标准,GERD组中CD-LES II型及III型患者比例(36.7%)较RH组(30.0%)、FH组(20.9%)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RD组(24.35±7.88 mm Hg·cm)胃食管交界处收缩积分(EGJ-CI)低于RH组(30.27±4.76 mm Hg·cm),低于FH组(39.03±12.07 mm Hg·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组间P=0.000;GERD组vs.RH组、GERD组vs.FH组、RH组vs.FH组,P均<0.05)。4 RH组(700.00(502.74,719.58)mm Hg·s·cm)远端收缩积分(DCI)低于GERD组(764.00(699.10,782.25)mm Hg·s·cm),低于FH组(1089.00(997.00,1359.00)mm Hg·s·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组间P=0.000;GERD组vs.RH组、GERD组vs.FH组、RH组vs.FH组,P均<0.05)。三组间远端潜伏期(DL),仅有RH组(6.67(5.93,6.90)s)显着长于GERD组(5.90(5.50,6.20)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前沿收缩速度(CF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组((10.88±4.11)mm Hg)综合性松弛压(m IRP)高于GERD组((7.99±2.17)mm Hg)与FH组((8.61±4.08)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三组组间P=0.009;RH组vs.GERD组及RH组vs.FH组P<0.05)。三组患者在食团内压(IBP)、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UESP)、食管上括约肌(UES)残余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按照芝加哥3.0中的食管动力分型,IEM患者比例仅在GERD组和FH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32.7%vs.9.0%,P=0.005),远端食管痉挛患者比例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12.2%vs.0.0%vs.4.5%,P=0.141),间断蠕动患者比例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4.1%vs.0.0%vs.1.5%,P=0.736)。6依据2018年斯坦福座谈会,GERD组(49.0%)与RH组(55.0%)患者中食管无储备能力比例均高于FH组(1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组间P=0.001;GERD组vs.FH组及RH组vs.FH组P<0.05)7 LESP与AET、反流次数、De Meester均呈负相关(r=-0.437、-0.418、-0.433,P均<0.05)。EGJ-CI与AET、反流次数、De Meester均呈负相关(r=-0.506、-0.452、-0.493,P均<0.05)。DCI与AET、反流次数、De Meester呈负相关(r=-0.354、-0.318、-0.356,P均<0.05)。结论反酸烧心患者中近半数为FH患者。反酸症状积分、GERDQ量表对于识别GERD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对于具体区分为GERD、RH、FH患者价值有限。抗反流屏障功能降低、食管动力障碍、食管储备能力降低是GERD患者主要的食管动力问题;食管收缩强度降低、食管储备能力降低是RH患者的主要食管动力问题;FH患者的食管动力问题无特征性表现。抗反流屏障功能降低、食管收缩强度降低的患者反流情况更重。图[0]幅;表[9]个;参[55]篇。

郭淑娟[6](2020)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医证候学特点研究》文中认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作为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西医学对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研究较多,然而临床诊治仍有待进一步改善。中医药对咳嗽、反酸等疾病认识深远,中药治疗有效者颇多,但对其病因病机、证候学特点的研究较少。本团队已开展慢性咳嗽的研究多年,对慢性咳嗽的认识较为系统,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辨病、辨证相结合,深入研究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证候学特点,进行证因规律、遣方用药等方面的总结归纳,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来观察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一般资料、发作特点、四诊信息等,归纳总结其证候学特点,探讨病因病机、用药规律,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09-2020年就诊于东方医院呼吸科门诊的慢性咳嗽病例,筛选、纳入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病例,应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录入一般资料、既往病史、症状、舌脉象等。对数据进行核查及清洗,应用SPSS25.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证候规律。[结果]1、本研究收集796例慢性咳嗽患者,其中符合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诊断标准的患者有128例,占16.08%。2、一般资料:128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性别比为3:1。中年组(45~59岁)居多,占总数的41.41%。青年组(18-44岁)的男女比为1:1.36,老年组(≥60岁)则是1:5,经卡方检验后,发现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χ2=7.408,P<0.05)。3、发作时间特点:病程在1~5年的患者最多,占38.28%。关于其发作季节及时间特点,65.63%无明显季节特点,71.88%不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特点。4、诱发因素与缓解因素:异味、冷风敏感者为主,分别占54.69%、52.34%。与饮食因素有关者约有41%,经调整饮食、饮水等咳嗽缓解者5.47%。5、病位:肺、脾、胃相关者57例,占44.53%;肺、胃相关者39例,占30.47%;肺、肝、胃相关者14例,占10.94%。6、临床表现:频率排在前10位的症状有口干、咽痒或气管部痒、咳嗽咳痰、反酸、口苦、白痰、痰少、咽痒则咳、阵咳、后背或颈部或前胸怕凉。舌脉象特点:在舌质上红舌(42.97%)为主,在苔色上以黄苔为多(57.03%),在苔质上薄苔、腻苔比例接近,占52.34%、50.78%。脉象以滑脉为主,占81.25%。7、证型分布情况:有62.50%表现出风邪伏肺的特点。在证型分布上,常见证型有湿热郁肺证(40.63%)、痰湿阻肺证(19.53%)、胃气上逆证(17.97%)、寒饮伏肺证(15.63%)、肺脾阳虚证(14.84%)。经统计检验发现各证型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8、导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常用药物可分为祛风宣肺类、温中散寒类、祛痰止咳类、清化痰热类、利湿清热类、理气类、健脾养胃类、养阴增液类等。[结论]1、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病位不离肺脏,涉及脾、胃,与肝有关。其中脾胃尤为关键,体现了肺脾相关、肺胃相关的特点。2、风邪伏肺作为慢性咳嗽的基本病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因异味、冷风诱发咳嗽者较多,提示在其发病过程中风邪伏肺同样居于较重要的地位。但该病机往往与其他病机同时出现从而引起咳嗽。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病理因素以风邪、湿热、痰湿、寒饮为多见,邪气干肺,肺失宣降之职故而咳嗽。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病理因素以风邪、湿热、痰湿、寒饮为多见,邪气干肺,肺失宣降之职故而咳嗽。4、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总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反酸、咽部或气管部觉痒、咽痒则咳、阵咳、胃脘或脘腹胀满、烧心、舌淡红或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5、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常见证型为湿热郁肺证、痰湿阻肺证、胃气上逆证、寒饮伏肺证、肺脾阳虚证等,证型多兼夹出现,结合临床辨证施治常可见效,彰显中医药优势。

刘圣康[7](2020)在《崔红生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用药规律及经验总结》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我国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患病率为2.5%~7.8%,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增加、GERD诊断率升高,患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而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患者中GERD发病率为43%~82%,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二者基于3S现象(spilling、spraying、spurting)、反流物损伤、微吸入、食管支气管反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气道反应性、压力改变及药物因素等机制,相互影响,且哮喘合并GERD又是“难治性哮喘(Refractory asthma,RA)”的重要原因之一。西医学对BA合并GERD(BA/GERD)的治疗受“分科而治”影响较显着,或以哮喘治疗为主,或以GERD治疗为主。内科治疗总体原则是以抗炎、解痉、平喘联合长期抑酸治疗,其缺陷是哮喘患者长期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皮质激素会诱发或加重反流;而抑酸治疗仅能降低酸的浓度,对反流本身及非酸反流无效,且长期服用PPI(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有药物相互作用、增加肺部感染等风险,不利于哮喘的控制。中医学界也具有上述特点,对二者合并后的定位、主次不清,病机及治疗缺乏整体认识,导师崔红生教授基于中医学整体观、脏腑辨证及少阳枢机理论,结合二者合并后的病机特点,提出“脏腑失和,气机郁滞,枢机不利”乃BA/GERD的核心病机。研究目的:探讨BA/GERD的病因病机特点,总结导师和调枢机论治理论,为中医药治疗“合并症”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制定相关词组如哮喘相关词组:咳嗽、咳、嗽、呛;喘、喘息、气促、短气;哮;胸闷。反流症状相关词组:吐酸、吞酸、醋心、噫醋、噫酸、泛恶、嗳饱、嘈辣、食痹、中酸、反酸、呕苦、呕涎、烧心、呕气、嗳腐、哕,于中医资源网、中华医典进行检索相关方剂,并运用频数分析,了解用药方向。(2)运用SPSS Modeler 18对符合纳排标准的导师处方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绘制频次表、网络图、聚类树状谱系图,结合跟师侍诊所学进行相关解读。(3)结合崔教授以往研究、典型病案、导师指导进行经验总结。研究结果:古代方药部分共纳入42条,比较符合预期目标物的为壬水金丹、杏胶饮,其余方剂为喘病、吐酸相关方剂,进行频数分析,显示用药方向以理气健脾和胃为主。导师方药部分最终纳入导师103个处方,得出二阶、三阶、四阶及五阶用药表,网络关联出16组药对,聚集出五个类别,基于临床划分的各类型哮喘GerdQ得分无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为西医学概念,需要在中医学中理清其定位及病机特点,导师提出BA/GERD属于“哮病”的一个特殊亚型,提示当从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以哮病治疗为主,而又互相兼顾,治疗上以和调枢机贯穿始终,分别从枢机不持、枢机不运、枢机不利、枢机不调进行辨治,临床效果显着,导师经验符合中医学整体辨治理念,具有较独特的辨证处方用药特点,对中医药辨治复合性疾病具有借鉴意义。

张陪[8](2020)在《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胃食管反流性哮喘(gastroesophageal reflux asthma,GERA)作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食管外症状之一,涉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目前临床使用的西医药物对于本病的治疗存在局限性。本课题组在前期一系列研究中发现针刺督脉背段能够有效地通督降逆来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依据“异病同治”的中医理论,本项研究仍然采用“通督降逆”针刺法即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为主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与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西药组作比较。旨在评估“通督降逆”针刺法对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观察针刺干预前后穴位痛阈的变化,验证督脉背段阳性压痛反应点是否可以辅助诊断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方法收集北京广济中医医院针灸科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就诊的患者60例,均符合纳入标准。将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均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30例。针刺组年龄25~70岁,平均(54.53±1 3.18)岁;病程1年~38年,平均(8.12±9.14)年;男性1 1例,女性19例。西药组年龄33~73岁,平均(53.27±11.42)年;病程1.5年~50年,平均(8.98±9.97)年;男性13例,女性17例。两组患者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西药组在规范抗支气管哮喘治疗基础加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每次20mg,每日2次,服用8周。针刺组在规范抗支气管哮喘治疗基础上行“通督降逆”针刺法治疗,即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每周共3次,分别在周二、四、六上午治疗,8周为1个疗程。通过观察分析两组GERA患者治疗前后的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reflux disease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评分、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GERD 次要及食管外症状评分、穴位压痛及痛阈变化等来对比“通督降逆”针刺法与西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1.两组GERA患者治疗前后的RDQ对比,针刺组恶化0例,无效2例,有效14例,显效11例,痊愈3例。西药组恶化0例,无效22例,有效7例,显效0例,痊愈1例。针刺组愈显率46.67%;西药组愈显率3.33%。经统计学分析比较,针刺组的RDQ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在治疗后两组GERA患者RDQ量表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并且治疗后刺组RDQ量表评分明显低于西药组针(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哮喘控制测试比较,针刺组哮喘完全控制的有3例,良好控制的有16例,未控制的有10例,针刺组哮喘控制率为66.70%。西药组哮喘完全控制的有0例,良好控制的有4例,未控制的有26例,西药组哮喘控制率为13.33%。经统计学分析比较,针刺组哮喘控制率优于西药组(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患者在治疗后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均有所升高(P<0.05),治疗后针刺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针刺组和西药组治疗前后ACT评分差值比较,针刺组高于西药组(P<0.05)。3.两组GERA患者的GERD次要及食管外症状程度评分比较发现,两组治愈人数和显效人数均为0,针刺组有效人数为27;无效人数3人,西药组有效人数3人,无效人数27。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90%,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10%,针刺组疗效优于西药组。与西药组相比较,针刺组治疗后消化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睡眠障碍等评分明显降低(P<0.01);针刺组治疗后五官牙科症状、情志不畅等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西药组仅有五官牙科症状评分治疗后比治疗前降低(P<0.05);针刺组对以上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西药组。针刺组与西药组在循环系统症状的改善上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西药组治疗前后的总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刺组在治疗后总评分低于治疗前总评分(P<0.05)。4.两组GERA患者督脉背段T3~T12段棘突下压痛程度检查分析比较,发现针刺组在治疗后的督脉背段压痛程度明显比治疗前减轻(P<0.01),而西药组仅有T3和T11棘突下的压痛程度比治疗前减轻(P<0.05)。并且治疗后比较,针刺组的压痛改善程度显着优于西药组。5.两组GERA患者治疗前后督脉背段T3~T12段棘突下压痛阈值进行组内比较,针刺组T3、T4、T5、T6、T7、T8、T10、T11、T12棘突下压痛阈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西药组仅有T6、T7、T9棘突下压痛阈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针刺组在T3~T12段棘突下压痛阈值高于西药组(P<0.05)。针刺组督脉背段T3~T12段棘突下压痛阈值改善明显优于西药组。结论1.本研究哮喘控制测试结果和RDQ评分表明,“通督降逆”针刺法治疗GERA与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西药组对比,对哮喘的控制率和RDQ的愈显率明显优于西药组,对患者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压痛改善也明显优于西药组。说明采用“通督降逆”针刺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不但能够很大程度地控制哮喘和反流症状,同时能够减轻各伴随症状,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2.两组GERA患者治疗前后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压痛程度和压痛阈值的变化对比也表明针刺对GERA患者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的压痛改善程度优于西药组,探查督脉背段T6~T9棘突下的压痛阳性反应点可以辅助诊断GERA。

李杨[9](2020)在《24小时食道pH值监测与GERC及其所致焦虑、抑郁状态的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GERC患者心理焦虑及抑郁状况,分析患者24小时食管pH值与GERC的相关性及GERC所致焦虑、抑郁状态与咳嗽程度的相关性,为GERC的早期诊断及判定GERC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提供有力的循证学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0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及消化内科符合GERC诊断的患者70例,性别不限,年龄30-60岁,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30-60岁,作为对照组。所有GERC组患者及健康体检组均进行SAS评分及SDS评分,同时对GERC组患者进行24小时食道pH值监测及咳嗽程度评分。结果:1.观察组中咳嗽严重程度与pH<4的时间百分比、最长反流时间、DeMeester评分有统计学意义,呈正相关(rs=0.831,rs=0.422,rs=0.890,P<0.05),与pH值<4的次数、反流≥5分钟的次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SAS评分、SD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3.观察组中咳嗽严重程度各分组间SAS评分、SD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对其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SAS评分、SDS评分与咳嗽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0.792,rs=0.631,P<0.05),咳嗽严重程度越高,SAS评分、SDS评分越高;4.观察组中无焦虑的GERC患者与存在焦虑的GERC患者的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指标相比,pH<4的次数、pH<4的时间百分比、反流≥5min的次数、最长反流时间、Demeester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焦虑的GERC患者的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指标较无焦虑的GERC患者偏高;5.观察组中无抑郁的GERC患者与存在抑郁的GERC患者的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指标相比,抑郁组患者的pH<4的次数、pH<4的时间百分比、Demeester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抑郁的GERC患者的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指标较无抑郁的GERC患者偏高,反流≥5min的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GERC患者的咳嗽严重程度与胃食管反流程度呈正相关,提示随着胃食管反流的加重,咳嗽的严重程度也加重;2.GERC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提示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与胃食管反流往往合并存在;3.GERC患者咳嗽严重程度与其SAS评分、SDS评分呈正相关,提示GERC患者咳嗽严重程度越高,其焦虑、抑郁状态越重。4.GERC组患者中存在焦虑、抑郁的患者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指标高于无焦虑、抑郁的GERC患者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指标,提示存在焦虑、抑郁状态的GERC患者酸反流程度较不存在焦虑、抑郁状态的GERC患者酸反流程度严重,需早期干预治疗。

谢一白[10](2020)在《天津地区儿童慢性咳嗽315例病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天津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与性别、年龄、季节、区域、BMI以及病程等因素的关系,为临床医生早期明确病因提供诊断依据。方法:本调查为回顾性研究。纳入对象为2015年8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哮喘专病门诊的合格慢性咳嗽病例315例,年龄范围4月龄-14岁,平均年龄(4.95±2.37)岁。肺部没有明显的阳性体征,胸部X线片正常,家长与患儿均知情并同意完成门诊以及(或)电话随访,将所得资料统计分析。结果:1.病因构成比排列前3位的病因分别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UACS合并CVA,依次为131例(41.6%)、81例(25.7%)和51例(16.2%)。随后的病因为哮喘,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n cough,PIC),过敏性咳嗽(atopic cough,AC),占比为25例(7.9%)、18例(5.7%)、6例(1.9%)。多病因者占54例(17.1%),其中UACS合并CVA 51例(94.4%),UACS合并PIC 3例(5.6%)。2.干咳和湿咳病因构成在所有病例中,261例(82.9%)慢性咳嗽是单病因所致,54例(17.2%)为多种病因所致。单病因患儿中无痰干咳151例(57.8%),有痰湿咳110例(42.2%)。干咳的前3位病因分别为CVA 60例(41.1%)、UACS 46例(31.5%)和哮喘23例(15.8%);湿咳的前3位病因分别为UACS85例(77.3%)、CVA 21例(19.1%)和哮喘2例(1.8%),且干咳和湿咳儿童的病因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3.儿童慢性咳嗽病因相关因素(1)年龄:315例慢性咳嗽儿童中,婴幼儿期、学龄前期组(4月龄-6岁)215例(68.3%),学龄组(6岁-14岁)100例(31.7%),各组年龄段组的病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4,P=0.014<0.05)。其中UACS、CVA和UACS合并CVA是各年龄阶段慢性咳嗽儿童的前3位病因。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组患儿首位病因均为UACS。(2)性别:315例慢性咳嗽儿童中,男童172例(54.6%),女童143例(45.4%),不同性别组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分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71>0.05)。(3)发病季节:由于2015年和2019年收集病例不足12个月,因此仅将2016年-2018年天津地区慢性咳嗽儿童(244例)的病因构成按季节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天津地区儿童在冬季更易高发慢性咳嗽,并以UACS、CVA以及UACS合并CVA为主,不同季节患儿病因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22>0.05)。(4)病程:病程4周~213例(67.6%),12周~57例(18.1%),>24周45例(14.3%),其中以4周~者占比最高。不同病程组的病因分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χ2=39.2,P=0<0.05),提示病程短者更为多见。(5)天津各区域分布:将天津划分为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周边城区以及涉农城区,这四个区域。将慢性咳嗽病因进行分析,中心城区发病率高于其他各区,并且以UACS为发病率最高,天津市不同区域的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0.05)。(6)BMI:在315例天津地区慢性咳嗽儿童中,将所有病因与其BMI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5),高BMI的儿童易患慢性咳嗽。(7)其他:(1)诊断为CVA的儿童,其中伴有鼻炎者为66例(81.5%);CVA进展为哮喘者48例(59.3%)。(2)UACS中鼻炎101例(77.1%),鼻窦炎12例(9.2%),鼻炎合并腺样体肥大者18例(13.7%)。结论:1.天津地区315例儿童患有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中,前3位先后为UACS、CVA、UACS合并CVA,与全国构成比结果不同,主要是由于天津地理位置以及环境污染物特征的差异所导致的。2.咳嗽的性质、病程、发病年龄以及患儿BMI均是儿童慢性咳嗽病因的影响因素。天津市中心城区儿童慢性咳嗽发病率高于其他各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在冬季高发,但均以UACS发病率最高,不同区域、季节、性别的病因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胃食管反流病引发变异性哮喘5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食管反流病引发变异性哮喘5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中医用药规律及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激素依赖型哮喘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激素依赖型哮喘概述
        2 激素依赖性哮喘、激素抵抗性哮喘、难治性哮喘之间的关系
        3 激素依赖性哮喘的诱因
        4 激素依赖型哮喘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特征
        5 鉴别诊断
        6 激素依赖性哮喘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激素依赖性哮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辨证论治
        2.1 分期辨证论治
        2.2 脏腑辨证论治
        2.3 分型辨治
        2.4 专方专治
        2.5 中西医结合治疗
        2.6 其他治法
        参考文献
    综述三 三步序贯法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概况
        1 三步序贯法理论的产生及内涵
        2 三步序贯法治疗SDA的理法方药
        3 三步序贯法临床应用概况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总结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的中药用药规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 基本信息统计
        2 总体方药信息统计
        3 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分析
        第四节 讨论
        1 哮病概述
        2 SDA的中医证治机理
        3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4 从肝论治治疗哮病
        5 加减乌梅丸方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加减乌梅丸方治疗SDA的作用机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1 加减乌梅丸方有效活性成分
        2 筛选加减乌梅丸方与SDA的共同作用靶点
        3 关键化学成分-共同靶点网络构建
        4 PPI网络构建
        5 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
        6 分子对接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 加减乌梅丸方有效活性成分
        2 加减乌梅丸方-SDA靶点预测
        3 加减乌梅丸方中活性成分与SDA基因网络构建
        4 PPI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5 GO功能富集分析
        6 KEGG通路富集分析
        7 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8 分子对接结果
        第四节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SDA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的初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激素依赖型哮喘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方案构建
        3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4 统计学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 专家积极程度与权威程度
        2 专家协调程度
        3 专家咨询建议
        4 问卷调查评分结果
        5 构建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
        第四节 讨论
        1 拟定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的重要性及应用价值
        2 拟定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拟定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的依据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以“风户”穴为主通督导气针刺法治疗风邪伏肺型慢性咳嗽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慢性咳嗽的研究现状
        1.1 定义
        1.2 流行病学
        1.3 病因及发病机制
        1.4 治疗研究进展
    2. 中医对慢性咳嗽的研究现状
        2.1 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治疗
    3. 总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与脱落标准
    3. 试验方案
        3.1 选用器材
        3.2 分组方法
        3.3 治疗方法
    4. 观察指标
        4.1 咳嗽症状积分表(见附表1)
        4.2 视觉模拟评分(VAS)(见附表2)
        4.3 莱塞斯特咳嗽问卷(LCQ)(见附表3)
    5. 疗效判定准则
    6.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一般情况基线分析
        1.1 两组性别比较
        1.2 两组年龄比较
        1.3 两组病程比较
        1.4 治疗前两组各量表积分比较
    2. 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1 日间咳嗽症状积分比较
        2.2 夜间咳嗽症状积分比较
        2.3 咳嗽总积分比较
        2.4 VAS评分比较
        2.5 LCQ心理评分比较
        2.6 LCQ总分值比较
        2.7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日夜间咳嗽症状积分、VAS评分及LCQ心理部分积分差值比较
        2.8 临床有效率比较
    3. 小结
        3.1 一般资料的基线分析
        3.2 组内比较
        3.3 组间比较
        3.4 临床有效率比较
第四章 讨论
    1. 结果讨论
        1.1 通督导气针刺法介绍
        1.2 以“风户”穴为主通督导气针刺法治疗风邪伏肺型慢性咳嗽的机制讨论
    2. 不足与展望
        2.1 不足
        2.2 展望
    3. 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症状积分表
    附录2 视觉模拟评分(VAS)
    附录3 莱塞斯特咳嗽问卷(LCQ)
    附录4 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咽喉反流相关性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剔除标准
    2.2 方法
        2.2.1 24小时咽喉部pH监测
        2.2.2 分组
        2.2.3 资料收集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3.2 咽喉反流检出率及反流特点
    3.3 咽喉反流性慢性咳嗽患儿的年龄和性别分布
    3.4 咽喉反流性慢性咳嗽患儿的一般临床特征
    3.5 咽喉反流性慢性咳嗽与过敏
    3.6 出院后随访及疗效评价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咽喉反流与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崔红生教授治疗湿热咳嗽的临床用药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亚急性咳嗽及慢性咳嗽的研究
        1. 亚急性咳嗽、慢性咳嗽的病因
        1.1 亚急性咳嗽的病因
        1.2 慢性咳嗽的病因
        2. 亚急性咳嗽、慢性咳嗽的诊治
        2.1 CVA
        2.2 VACS
        2.3 NAEB
        2.4 GERC
        2.5 PIC
        2.6 AC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中药对湿热咳嗽的认识与研究
        1. 咳嗽
        1.1 咳嗽的病名
        1.2 咳嗽的病因病机
        2. 湿热咳嗽
        2.1 定义
        2.2 病因病机
        2.3 临床表现
        2.4 辨证施治
        3. 中医对于湿邪、热邪、暑邪、湿热之邪的认识
        3.1 湿邪
        3.2 热邪
        3.3 暑邪
        3.4 湿热之邪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材料
        1. 数据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病例纳入标准
        4. 病例排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1. 数据资料收集
        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3. 数据挖掘方法
        3.1 描述性分析
        3.2 聚类分析
        3.3 关联分析
    三、研究结果
        1. 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1.1 患者年龄构成分布
        1.2 患者性别分布
        2. 药物分析
        2.1 药物使用频数频率分析
        2.2 药物四气五味分布统计
        2.3 药物归经分布统计
        2.4 药物功效分布统计
        2.5 聚类分析
        2.6 关联分析
    四、研究结论
        1 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1.1 年龄
        1.2 性别
        2. 药物频数统计分析
        2.1 药物使用频数
        2.2 药物功效及性味、归经分析
        3. 聚类分析
        3.1 化痰止咳平喘药
        3.2 利水渗湿药
        3.3 清热药
        4. 关联分析
    五、崔红生教授治疗湿热咳嗽的用药经验及思路总结
        1. 对于湿热咳嗽病因病机的认识
        2. 治疗湿热咳嗽组方用药的特点
        3. 典型医案
    六、不足与展望
        1. 不足之处
        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七、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136例反酸烧心患者的食管测压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设备
        1.1.3 方法
        1.1.4 观察指标
    1.2 结果
        1.2.1 基本情况
        1.2.2 临床症状问卷
        1.2.3 食管高分辨率测压各项参数
        1.2.4 食管动力与酸反流的相关性
    1.3 讨论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发病机制及诊治的研究进展
    2.1 发病机制
        2.1.1 微吸入
        2.1.2 食管-支气管反射
        2.1.3 神经元功能障碍
        2.1.4 免疫介导
        2.1.5 精神心理因素
    2.2 诊断
        2.2.1 临床症状及问卷
        2.2.2 检查方法
    2.3 治疗
        2.3.1 生活方式的干预
        2.3.2 药物治疗
        2.3.3 手术治疗
    2.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反流症状积分表
附录B 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 Q)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6)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医证候学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西医研究进展
        1 定义与流行病学研究
        2 发病机制
        3 动物实验研究
        4 临床研究
        5 述评与展望
    综述二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医研究进展
        1 咳嗽的历史沿革
        2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病因病机
        3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证候特点
        4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证型分布
        5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辨治
        6 中药作用机制
        7 述评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7)崔红生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用药规律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一 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本研究“合并”的概念
    2 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
        2.1 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病概念
        2.2 胃食管反流病与支气管哮喘相关性表现
    3 胃食管反流病与支气管哮喘相关性机制
        3.1 反流物直接损伤、激惹及微吸入
        3.2 神经反射机制
        3.3 气道神经源性炎症
        3.4 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衡
        3.5 压力改变及药物因素
    4 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方法
    5 GerdQ对GERD的诊断价值
    6 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6.1 基于GERD为主的治疗
        6.2 基于哮喘为主的治疗
    7 不足与展望
        7.1 抑酸治疗及联合疗法
        7.2 rGERD、RA与基因生物治疗
        7.3 分科而治与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中医学病机认识及治疗
    1 病机认识及治疗
    2 不足及借鉴
    参考文献
一: 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方药研究
    1 古代文献研究部分
    2 崔红生教授诊治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处方数据挖掘
    3 小结
二: 崔红生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经验总结
    1 总体概况
    2 病名归属
    3 病机及辨治
        3.1 肝胃不和,枢机不持
        3.2 阴虚风伏,枢机不运
        3.3 湿热蕴结,枢机不利
        3.4 寒热错杂,枢机不调
    4 医案举隅及处方特点
        4.1 病例1
        4.2 病例2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GerdQ评分
致谢
个人简历

(8)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认识与思考
        1. 西医对GERD与哮喘关系的研究
        2. 中医对胃与哮喘关系的记述
        3. 西医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局限性
        4. 见喘不治喘: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基本思路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诊疗现状分析
        1. GERA的误诊现状和原因分析
        1.1 GERA误诊状况
        1.2 误诊原因分析
        2. 西医治疗GERA的现状
        2.1 西医药物治疗概述
        2.2 西医手术治疗概述
        3. 中医治疗GERA的现状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各组治疗方法
        1.8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1.9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RDQ量表四大典型症状统计分析
        2.2 两组患者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统计分析
        2.3 两组患者GERD次要及食管外症状分析
        2.4 两组患者督脉背段棘突下压痛程度分析
        2.5 两组患者督脉背段T_3~T_(12)段棘突下压痛阈值分析
    3. 小结
    4. 讨论
        4.1 “通督降逆”针刺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疗效分析
        4.2 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发病机制
        4.3 西医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局限性
        4.4 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特点讨论
        4.5 见喘不治喘: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治疗思路
        4.6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优势
结语
    1. 结论
    2. 特色与创新
    3. 存在问题和展望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GERA针灸治疗临床观察表
致谢
个人简历

(9)24小时食道pH值监测与GERC及其所致焦虑、抑郁状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对象分组
        2.2.2 GERC组患者及健康体检组SAS评分、SDS评分测定
        2.2.3 GERC组患者咳嗽症状评估
        2.2.4 主要设备仪器
        2.2.5 24小时食道pH值的测定
    2.3 技术路线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GERC患者不同程度咳嗽对食管pH值监测结果的影响
    3.2 GERC组患者与健康体检组SAS评分、SDS评分结果比较
    3.3 GERC患者不同程度咳嗽对SAS评分及SDS评分的影响
    3.4 GERC患者焦虑、抑郁发病情况
    3.5 焦虑/抑郁者同无焦虑/抑郁的GERC患者24小时食道pH监测参数比较
    3.6 咳嗽严重程度与SAS评分、SDS评分及食管pH值各监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一、 基本情况
    二、 学习工作经历
    三、 发表论文
致谢
附录 A 综述 胃食管反流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1 GERD与慢性咳嗽相关的临床研究进展
    2 GERD与COPD相关的临床研究进展
    3 GERD与支气管哮喘相关的临床研究进展
    4 GERD与IPF相关的临床研究进展
    5 GERD与PTB相关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B 附表1
附录 B 附表2
附录 B 附表3

(10)天津地区儿童慢性咳嗽315例病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技术路线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明
附录
综述 儿童慢性咳嗽的机制与病因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胃食管反流病引发变异性哮喘5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中医用药规律及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初探[D]. 孙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以“风户”穴为主通督导气针刺法治疗风邪伏肺型慢性咳嗽的临床研究[D]. 陈子翔.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咽喉反流相关性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特征研究[D]. 王雪珂.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崔红生教授治疗湿热咳嗽的临床用药经验研究[D]. 胡诗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136例反酸烧心患者的食管测压特点分析[D]. 郭宇佳.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医证候学特点研究[D]. 郭淑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崔红生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用药规律及经验总结[D]. 刘圣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效应研究[D]. 张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24小时食道pH值监测与GERC及其所致焦虑、抑郁状态的分析[D]. 李杨. 青海大学, 2020(02)
  • [10]天津地区儿童慢性咳嗽315例病因分析[D]. 谢一白.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