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治疗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亓四广[1](2022)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肾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肾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7月收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63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联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及血清GM-CSF、TNF-α、VEGF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7.10%,高于对照组的65.6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血清SCr、BUN、1 h RBCer、24 h Upro及GM-CSF、TNF-α、VEGF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低(P <0.05)。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可显着改善患儿的肾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效果显着。

王曼,巫梦雪,梁逢奇,吴珊霞[2](2022)在《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湿热内侵证)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湿热内侵证)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内服,每日1剂。两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蛋白尿、血尿转阴及浮肿消退时间、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临床疗效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蛋白尿、血尿转阴及浮肿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BUN、Scr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1),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湿热内侵证)的疗效显着,可促进症状体征及肾功能好转,且能下调血清TNF-α和IL-6水平。

刘晶[3](2021)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评价》文中认为目的评价急性肾小球肾炎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试验组予以西药常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尿、蛋白尿及水肿消失时间分别为(3.25±0.86)、(13.53±1.60)、(7.42±1.20)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80±1.18)、(17.42±2.38)、(11.16±1.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效果突出,不但可提升治疗效果,还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建议推广。

郝岩,邹迪,张守琳,张洪宝[4](2021)在《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文中研究指明赵振昌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临床60余年,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有独到的见解,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病,发生的内在基础和发展的根源是肾、脾、肺虚;关键因素为水湿、湿热、热毒。急则治其标,急性期应以疏风清热利咽、分利湿热、利水渗湿、解毒消肿等驱邪为主。缓则治其本,恢复期多表现为脾肾亏虚,湿热内蕴之证,以平补脾肾兼以清利湿热为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减轻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降低血尿、蛋白尿,保护肾功能,防止急性肾小球肾炎进展。本文主要从跟师学习过程中,收集并整理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经验,目的是继承并发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

刘童童[5](2021)在《影响IgA肾病预后中西医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背景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一种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伴补体C3呈颗粒状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或系膜及毛细血管壁为病理特点,临床以血尿及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N是导致我国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renal disease,ESRD)的重要原因,约20%~40%的IgAN患者在发病后的10~20年内进展为ESRD。约半数以上的IgAN患者伴有不同种类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导致IgAN患者进展为ESRD的风险增加了 10~20倍。因此,对伴有高危因素的IgAN患者及早评估和早期干预意义重大。IgAN属于中医学“尿血”、“尿浊”、“肾风”等病的范畴,其病机多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特点。IgAN的起病和进展存在着明显的病机演变过程,不同的中医证候与IgAN的病情进展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两部分内容,探索影响IgAN预后的中西医危险因素,构建IgAN的中西医预后评估模型,以期为IgAN的防治提供参考。研究一:IgA肾病临床及病理证候、证素学特点的文献研究目的探索IgAN不同临床、病理表现的中医证候、证素学特点及病机演变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有关IgAN中医证候、证素与临床及病理相关性的横断面研究或队列研究。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信息提取。基于STATA 14.0软件对提取的资料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不同临床指标(蛋白尿、血肌酐、尿素氮)及病理指标(Katafuchi病理评分、病理分级、牛津病理分级)的中医证候、证素学特点。结果共纳入35篇文献,包含7768名IgAN患者,其中男性患者约3738名,女性患者约3886名,涉及14个省份及34个医疗单位。其中包含1项关于儿童Ig AN的研究,7项研究为多中心研究。研究发现,就本虚证而言,脾肾阳虚证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TP)水平明显高于气阴两虚证[MD=1.19,95%CI(0.75,1.63)],高于肝肾阴虚证[MD=1.14,95%(CI(0.69,1.59)],高于脾肾气虚证[MD=1.03,95%CI(0.59,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肾阳虚证患者血肌酐(Scr)水平显着高于气阴两虚证[MD=82.86,95%CI(44.39,121.34)],高于肝肾阴虚证[MD=59.95,95%CI(21.31,98.59)],高于脾肾气虚证[MD=90.69,95%CI(51.64,12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肾阳虚证患者尿素氮(BUN)水平显着高于气阴两虚证[MD=3.66,95%CI(1.27,6.04)],高于脾肾气虚证[MD=3.79,95%CI(1.39,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肾阳虚证患者Katafuchi病理积分明显高于气阴两虚证[MD=2.72,95%CI(1.10,4.34)],高于肝肾阴虚证[MD=1.81,95%CI(0.10,3.53)],高于脾肾气虚证[MD=3.29,95%(CI(1.72,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病理分级方面,Ⅰ-Ⅱ级病理损伤以脾肾气虚证为主,Ⅲ级病理损伤以气阴两虚证为主,Ⅳ级病理损伤以脾肾阳虚证为主。在牛津病理分级方面,E病理损伤的患者中,脾肾阳虚证的发病率显着高于脾肾气虚证[RR=3.26,95%(CI(1.36,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病理损伤的患者中,肝肾阴虚证的发生率显着高于脾肾气虚证[RR=3.40,95%CI(1.43,8.09)],显着高于气阴两虚证[RR=2.86,95%(CI(1.20,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肾阳虚证的发病率显着高于脾肾气虚证[RR=3.11,95%CI(1.23,7.87)],显着高于气阴两虚证[RR=2.62,95%(CI(1.04,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标实证而言,1g AN标实证患者的24h-UTP、Scr、BUN及Katafuchi病理积分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理分级方面,Ⅰ级-Ⅱ级病理损伤以外感风热证为主,Ⅲ级病理损伤以湿热困阻证为主,Ⅳ级-Ⅴ级病理损伤以湿浊内蕴证为主。在牛津分级方面,S病理损伤以外感风热证为主,外感风热证显着高于痰湿瘀阻证[RR=2.46,95%CI(1.01,6.01)],显着高于湿热困阻证[RR=2.30,95%CI(1.14,4.63)]。结论1、脾肾阳虚证IgAN患者的肾功能较差,病理损伤较重。2、随着病理分级的进展,IgAN患者表现为从脾肾气虚证向脾肾阳虚证,从外感风热证到湿浊内蕴证的转变。3、在牛津病理分型方面,发现E病理损伤与脾肾阳虚证相关;S病理损伤与外感风热证相关;T病理损伤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相关。研究二影响IgA肾病预后中西医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影响IgAN预后的中西医危险因素,并构建IgAN的预后评估模型。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03年2月-2020年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住院并经肾脏穿刺活检诊断为IgAN患者的基本信息,并进行随访。搜集的信息包括:一般资料(患者的住院号,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肾活检时间,病程,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及饮酒史等),中医辨证资料(患者的主诉,水肿程度及部位,寒热情况,是否汗出,饮食,睡眠,二便情况,夜尿次数及舌脉等),实验室检验指标(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相关指标,风湿常规,电解质,24h-UTP,尿蛋白分析等),肾脏病理指标(牛津MEST-C分型及免疫荧光下肾组织中IgA、IgG、IgM、C3的沉积部位和强度)。根据是否为伴有进展的高危因素,将纳入研究的人群分为高危IgAN组和非高危IgAN组。采用IBM 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基于Spearman秩相关方法对各临床指标与肾功能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筛选与肾功能相关的危险因素;基于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对两组肾脏累计生存率进行比较;基于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可能与IgAN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进行筛选,剔除存在严重共线性的变量。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方法计算并比较筛选后各因素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构建IgAN预后风险评估模型。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IgAN患者499例,其中男性271例(54.31%),女性228例(45.69%),平均年龄为38.46±12.50岁(13岁~78岁)。发现尿检异常至肾穿时的平均病程为34.93±55.61个月。根据是否伴有进展的高危因素,将纳入的患者分为高危IgAN组(n=120)和非高危IgAN组(n=379)。两组间各指标比较结果显示:与非高危IgAN组相比,高危IgAN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吸烟、饮酒及高血压人数显着增多(P<0.05)。在临床的各项指标中,高危IgAN组肝肾功中的24h-UTP、eGFR、Scr、BUN、UA、ALB、TG,风湿常规中的IgM、IgG、C3,电解质中的Ca、P、K、Mg、HCO3,血常规中的WBC、HGB、HCT、PLT、NEUT、NLR及尿蛋白分析中的ACR、β2-MG显着高于非高危IgAN组(P<0.05),在CKD分期方面,非高危IgAN组患者以CKD1-2期为主,高危IgAN组患者以CKD3-5期为主(P<0.05)。对与eGFR有显着相关性的指标进行了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NLR(P=0.023)、IgM (P=0.047)、HGB (P<0.001)与 eGFR 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在肾脏病理改变方面,发现光镜下高危IgAN组患者发生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E1),节段硬化或粘连(S1),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T1-2)及伴新月体形成(C1-2)的比例显着高于非高危IgAN组(P<0.05)。在中医证候方面,IgAN患者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38.48%)多见,其次为气阴两虚证(25.65%),兼证中以湿热证(46.49%)为主,其次为水湿证(24.85%)。其中高危IgAN患者脾肾阳虚证(36例)较非高危IgAN患者(21例)显着增多(P<0.001),肝肾阴虚证(120例v.s.20例)及气阴两虚证(107例v.s.21例)显着减少(P=0.023,P=0.019)。在兼证中,高危IgAN患者瘀血证(43例v.s.73例)及湿浊证(17例v.s.10例)较非高危IgAN患者显着增多(P<0.001),而水湿证较非高危IgAN患者显着减少(12例v.s.112例)(P<0.001)。脾肾阳虚证患者的Scr及24h-UTP水平显着高于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及气阴两虚证患者(P<0.05),eGFR着低于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及气阴两虚证患者(P<0.05);湿热证、瘀血证及浊毒证患者的Scr及24h-UTP水平显着高于外感证、水湿证及痰湿证患者(P<0.05),eGFR显着低于外感证、水湿证及痰湿证患者(P<0.05);瘀血证及浊毒证患者的Scr及24h-UTP水平显着高于湿热证患者(P<0.05),eGFR显着低于湿热证患者(P<0.05);浊毒证患者的Scr及24h-UTP水平显着高于瘀血证患者(P<0.05),eGFR显着低于瘀血证患者(P<0.05)。经过中位时间90.63个月(1个月~216个月)的随访,共有49例患者发生肾脏终点事件,肾脏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9.82%。其中12例进入终末期肾脏疾病,3例死亡,19例进行了肾脏代替治疗(17例透析,2例肾移植),15例发生了肌酐翻倍;13例为脾肾气虚证,11例为肝肾阴虚证,6例为气阴两虚证,19例为脾肾阳虚证,1例兼有外感证,6例兼有水湿证,19例兼有湿热证,5例兼有痰湿证,21例兼有瘀血证,5例兼有湿浊证。在去除共线性因素的情况下,对与IgAN进展相关的高危因素构建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与IgAN发生肾脏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结果显示:eGFR(β=-0.038,HR=0.963,P<0.001),NLR(β=0.170,HR=1.185,P=0.002)及脾肾阳虚证(β=1.371,HR=3.938,P=0.002)与IgAN的不良预后显着相关,即IgAN患者的eGFR每降低1个单位,其发生肾脏终点事件的风险增加3.84%,NLR每升高1个单位,发生肾脏终点事件的风险增加18.5%,脾肾阳虚证患者发生肾脏终点事件的风险为非脾肾阳虚证患者的3.938倍。基于ROC曲线对eGFR及NLR评估IgAN预后不良的效能进行分析得到,其最佳的截断值分别为:104.69ml/min/1.73m2和3.46,对应的敏感性分别为4.1%和75.86%,特异性分别为73.78%和77.78%。通过对筛选后各因素ROC曲线的AUC值比较发现,eGFR联合NLR联合脾肾阳虚证(AUC=0.886,灵敏度为82.76%,特异度为83.33%)对IgAN预后评估的效果显着优于单独使用NLR(AUC=0.765),虽然与单独使用eGFR (AUC=0.866)的评估效能相似,但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较eGFR (敏感性4.1%,特异性73.78%)显着提升。结论1、eGFR下降,NLR升高及脾肾阳虚证与IgAN的不良预后存在显着的相关性。2、eGFR联合NLR联合脾肾阳虚证能够显着提高对IgAN不良预后评估的效能。

何晓琪[6](2021)在《二仙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肾阴阳两虚型CKD1-2期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尿蛋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二仙汤加味联合西药基础治疗肾阴阳两虚型CKD1-2期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尿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β2-MG)、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的影响,探讨二仙汤加味能否有效改善肾阴阳两虚型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蛋白尿及血尿β2-MG,期望为慢性肾炎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一些思路。方法:将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70例肾阴阳两虚型CKD1-2期慢性肾炎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35例,试验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仙汤加味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 Upro)、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β2-微球蛋白(血β2-MG)、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等实验室指标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计算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综合疗效,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对照组、试验组的一般资料、临床检验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24h Upro、血β2-MG、尿β2-MG在数值上均有所下降,e GFR数值有所上升,两组在Scr、24h Upro、血β2-MG、尿β2-MG、e GFR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而两组在BU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下降,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有效率为57.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试验组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有效率为60.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二仙汤加味联合西药基础治疗明显降低肾阴阳两虚型慢性肾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对改善其临床症状有较好的疗效。2、二仙汤加味联合西药基础治疗组能有效地降低肾阴阳两虚型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基础治疗组。3、本次研究过程中短期内未发现二仙汤加味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有明显副作用,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俞罗晓[7](2021)在《惠民合剂治疗气阴两虚湿热内蕴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王师经验方惠民合剂治疗气阴两虚湿热蕴结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问题,以寻求治疗慢性肾炎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选择60例均来源于黑龙江省中医医院肾一科门诊慢性肾炎患者,这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在一般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对照组予肾炎康复片治疗,治疗组予惠民合剂治疗,观察时间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中医症候积分等疗效指标,以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就改善临床症状而言,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52%、85.19%,两组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有显着差异(P<0.05)。在降低蛋白尿方面,治疗前后患者的尿蛋白定性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有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组尿蛋白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2.07%、88.89%,两组治疗蛋白尿疗效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在安全性方面,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7.4%,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惠民合剂治疗气阴两虚湿热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能有效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优于肾炎康复片,还能降低血脂,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说明临床运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官大方[8](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规则研究张喜奎教授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用药规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利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将导师张喜奎教授临床病案的用药规律进行科学严谨的统计分析,着重通过复杂网络构筑,找出张喜奎教授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核心药物、发现组方配伍规律,探究其中蕴含的学术思想及临床思维。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张喜奎教授门诊的病案进行记录、分类整理,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200诊次病历信息,执行频数分析、归纳药物属性,采用IBM SPSS Modeler18实施关联规则、SPSS25完成聚类分析、Gephi0.9.2绘制复杂网络等统计学方法,最后总结结论。结果:本研究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在31岁后增高,41-50岁的占比最高;大于3%的药物有10味,分别是:黄芪、墨旱莲、女贞子、白鲜皮、茯苓、三七、芡实、白茅根、鸡内金、牛膝。上述药物可确立为常用药物。从药物属性而言,四气以平、寒药物运用最多,温药次之;五味偏于甘、苦,酸、辛次之;药物多归肾、脾、肝、胃、肺、膀胱经。从药物功效来说,补虚药以33.86%的频率占首位,其余频率大于4%的药物分别为:利水渗湿药(13.18%)、清热药(10.68%)、止血药(9.99%)、消食药(7.76%)、收涩药(6.76%)、活血化瘀药(4.11%)。组方配伍方面,黄芪、墨旱莲、女贞子、白鲜皮等四味药物的关系最密切、应用最为广泛。常用药对有:谷芽-麦芽、墨旱莲-女贞子、三七-白茅根、茯苓-泽泻、白鲜皮-地肤子、杜仲-续断。核心处方共五组,分别为:第一组:黄芪、墨旱莲、女贞子、当归、茯苓、生地黄、杜仲、续断、谷芽、麦芽;第二组:黄芪、党参、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砂仁、大腹皮、石韦、益母草、枳实、谷芽、麦芽;第三组:黄芪、党参、墨旱莲、女贞子、芡实、薏苡仁、益智仁、陈皮、半夏、白鲜皮、地肤子、葛根、牛膝、三七、白茅根、谷芽、麦芽、鸡内金;第四组:黄芪、黄精、石斛、大黄、附子、茯苓、天麻、钩藤、牡蛎、续断、桑寄生、薏苡仁、石韦、鸡内金;第五组:黄芪、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石斛、芡实、葛根、蝉蜕。总体复杂网络的核心药物由黄芪、墨旱莲、女贞子、茯苓、白鲜皮、三七、白茅根、鸡内金、石斛、芡实、杜仲等药物组成。经K-core算法得知内环核心药物组合为:墨旱莲、女贞子、白鲜皮。二环药物组合有:茯苓、黄芪、三七、白茅根、金樱子、谷芽、鸡内金、芡实、牛膝。结论: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外在与风、湿、热、寒、毒诸邪有关,内在与先天禀赋、七情内伤、劳逸失常、饮食不节、药物损害等有关。病机乃脾肾气阴亏虚、固邪留驻,病变之根在于水道失畅,涉及肺、脾、肝、肾四脏及胃、三焦、胆、膀胱诸腑。病性以虚候为主,脾肾久虚,生湿化浊,是其演变规律,故因虚致实,后期可出现虚实夹杂、寒热交错并存。应以“扶正祛邪”为核心思想,运用益气养阴及调补脾肾诸药、配合利水胜湿、化瘀解毒之品,结合六经规律,从辨病和辨证两个方面,把握疾病各阶段的主要矛盾,分清诊治主次而治之。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基础方由黄芪、墨旱莲、女贞子、白鲜皮、茯苓所组成。

兰鑫鹏[9](2021)在《张佩青教授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与用药规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通过回顾性分析105例HSPN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分析运用张佩青教授经验治疗HSPN的疗效情况。同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深度挖掘导师张佩青教授的遣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HSPN提供更有效的诊疗方案。方法:1.收集2014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肾二科、肾八科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10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观察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观察治疗前后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肌酐(Cr)等疗效变化情况。2.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分析张佩青教授中医辨证论治HSPN的遣方用药规律。结果:1.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本课题共纳入105例HSPN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4例(32.38%),女性患者71例(67.62%),男女比例为1:2.08,患者年龄集中在46-60岁,平均年龄42.43岁。2.中医证型分布的比较:本课题纳入的105例HSPN患者的中医证型共分为7种证型。其中,气阴两虚,湿热内蕴证33例(31.43%);脾肾两虚,湿热内蕴证26例(24.76%);血热内瘀,脉络损伤证、湿热内蕴证各14例(13.33%);肾阴亏虚,内热瘀滞11例(10.48%);气血不足,血失统摄6例(5.71%);脾肾两虚,气滞血瘀证1例(0.95%)。3.实验室疗效指标比较:3.1治疗前后(治疗4周)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计数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后4周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计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P<0.05)。3.2肾小球滤过率(e GFR)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血肌酐(Cr)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4.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第4周临床缓解率总有效率为98.10%,中医临床主要证候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5.治疗方案疗效比较:一共有9种治疗方案,“单纯中药”为最常用的治疗方案,其次为“中药+激素”。前者的总体效果最佳,后者次之。6.根据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统计,其中用药频率最高的是甘草、黄芪和党参,然后是白花蛇舌草、茯苓、金樱子、柴胡、半枝莲、当归、牡丹皮等,从中不难看出,整体上看主要以补气、滋阴为主,并通过进一步的提取和临床测试,形成了不同的药组和新处方。结论:1.从中医角度来看,HSPN患者大致可以分为7种证型,第一证型是气阴两虚,湿热内蕴证;第二证型是脾肾两虚,湿热内蕴证;第三证型血热内瘀,脉络损伤证;第四证型是湿热内蕴证;第五证型是肾阴亏虚,内热瘀滞证;第六证型是气血不足,血失统摄证;第七证型为脾肾两虚,气滞血瘀证,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前两种证型在HSPN患者最为常见。2.疗效结果显示,HSPN患者经张佩青教授治疗后,其在降低蛋白尿及血尿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改善,可见,对于保护肾脏功能、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确有显着效果。3..治疗方案中有效率最高的是“单纯中药”方案,显效率最高的是“中药+激素”方案。4.张佩青教授治疗HSPN清补兼施,时时顾护脾胃,强调调达肝脾气机;用药以甘味、寒凉性、肝、脾经药物为主;用药核心药组有白茅根-茜草-侧柏叶;党参-苦参-知母;熟地黄-山茱萸-泽泻;枳壳-生龙骨-首乌藤;血余炭-生地榆-藕节等。

张亮[10](2021)在《基于中医象思维探讨肾衰饮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中医象思维研究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Fas/Fas L介导的凋亡途径、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选取6周龄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抽取12只大鼠为正常组,其余72只为造模组。造模组大鼠应用腺嘌呤(200mg/(kg·d))灌胃3周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肾衰饮组、尿毒清组、P13K抑制剂组(LY组)及肾衰饮+LY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予0.9%Nacl溶液8ml/(kg·d)灌胃。肾衰饮组给予中药复方汤剂肾衰饮煎剂按生药量33.3g/(kg·d)灌胃。尿毒清组给予尿毒清颗粒以2.25g/(kg·d)浓度灌胃。LY组给予腹腔注射P13K抑制剂(LY294002)稀释液50mg/kg,周一次。肾衰饮+LY组在给予肾衰饮煎剂按生药量33.3g/(kg·d)灌胃基础上腹腔注射LY294002稀释液50mg/kg,周一次。以上各组大鼠均连续用药4周。各组分别留取大鼠血清及肾组织,检测各项指标。实验一:观察大鼠一般状态,肉眼观察肾脏外观形态,光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及TUNEL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实验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情况。实验三: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Fas、Fas L、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实验四: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Akt、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形态学及肾功能的影响1.1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正常组:精神状态良好,毛色光泽,较少有脱毛现象,活动正常,反应灵活,每日进食量及饮水量均正常,垫料气味较淡,大鼠便质如常排便未见异常。模型组:体重明显下降,精神状态萎靡,毛色干枯晦暗,并出现脱毛现象,反应迟钝,活动减少,进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垫料气味臭秽,稀便。尿毒清组:体重不同程度下降,精神状态萎靡,毛色干枯、脱落,精神中度萎靡,反应略有迟钝,活动减少,进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多,垫料气味臭秽,稀便。肾衰饮组:体重不同程度下降,精神轻度萎靡,毛色干枯脱毛现象较轻,反应尚可,活动度尚可,进食量尚可,饮水量略增加,垫料气味臭秽,可见便质如常排便未见异常。1.2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形态学的影响1.2.1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组织外观形态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肾脏体积均不同程度的增大,其中模型组改变最为明显,尿毒清组其次,最后为肾衰饮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表面均呈弥漫性细颗粒状改变,凹凸不平,被膜粘连,不易剥离,且外观颜色均明显发白,肉眼观察外观颜色发白程度:模型组>尿毒清组>肾衰饮组>正常组。沿肾门纵行剖开,除空白组外各组肾组织切面处均可见肾皮质不同程度变薄,且皮髓质界限欠清晰,其中模型组最明显,其他各组肉眼观察无明显区别。1.2.2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体质量及肾指数的影响各组大鼠实验前及造模第1周体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与正常组比较,第2周、第3周造模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治疗期间:第1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第2周和第3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与尿毒清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肾衰饮组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差异;第4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肾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肾指数降低(尿毒清组P<0.01,肾衰饮组P<0.05),尿毒清组与肾衰饮组大鼠体质量、肾指数比较无明显差异。1.2.3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病理学的影响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正常组可见肾小球、肾小管、系膜结构正常,间质未见增宽,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可见肾小球囊腔变大,部分肾小管萎缩,小管的管壁薄厚不匀,肾小管上皮细胞弥漫空泡变性,成纤维细胞增多,系膜细胞增生明显,肾小球周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尿毒清组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减轻,系膜细胞轻度增生,部分区域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肾衰饮组可见成纤维细胞减少,系膜细胞轻度增生,部分区域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肾衰饮组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及系膜细胞增生程度均低于尿毒清组。1.3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血清Scr、BUN水平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Scr、BUN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血清Scr、BUN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TUNEL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正常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细胞正常,未见阳性细胞;模型组大鼠肾脏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且主要分布在髓质区;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肾脏细胞凋亡指数较模型组降低(P<0.01);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尿毒清组比较,肾衰饮组大鼠血清IL-6、TNF-α表达水平降低(P<0.05)。4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内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情况:光镜下观察,正常组肾脏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为阴性,模型组TLR4、MyD88、NF-κB蛋白呈强阳性表达,尿毒清颗粒和肾衰饮干预后均能不同程度的减少TLR4、MyD88、NF-κB蛋白的表达(P<0.01),且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5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组织Fas、Fas L、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Fas、Fas L、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Fas、Fas L、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大鼠肾脏组织Fas、Fas L、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相比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6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各组大鼠肾脏组织Akt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p-Akt/Akt比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P13K抑制剂组(LY组)大鼠肾脏组织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p-Akt/Akt比值显着降低(P<0.01);与LY组比较,肾衰饮+LY组大鼠肾脏组织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Akt/Akt比值显着升高(P<0.01)。结论:1基于中医象思维,根据肾藏象的病理之象,提出脾肾虚损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和发展的病理基础,是产生毒邪的根源;毒邪(湿毒、痰毒、瘀毒)是加重病情进展恶化及迁延不愈的重要外因,证属本虚标实。2拟“抗毒、解毒、排毒”三法于一方,肾衰饮健脾益肾扶正以抗毒;祛湿涤痰化瘀以解毒;通腑泄浊以排毒,攻补兼施。3根据以上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实验研究表明:(1)肾衰饮能够明显改善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及肾功能,减轻肾脏组织病理损伤,抑制肾脏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进一步抑制肾脏纤维化,达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目的;(2)肾衰饮能够降低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肾脏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脏炎性损伤;(3)肾衰饮能够降低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Fas、Fas L、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对肾脏细胞凋亡起到抑制作用;(4)肾衰饮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一步抑制其下游的效应靶点Fas L来抑制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细胞凋亡。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肾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肾功能
    2.3 血清炎性因子
3 讨论

(2)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湿热内侵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临床资料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疗效评定[8]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蛋白尿、血尿转阴及浮肿消退时间比较
    2.2 两组肾功能比较
    2.3 两组TNF-α、IL-6水平比较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3 讨论

(4)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名的认识
2 病因病机
    2.1 外邪侵袭是关键原因
    2.2 肾、肺、脾功能失调是发生的内在基础
    2.3 水湿、湿热、热毒为标
3 辨证论治
    3.1 外感风热证
    3.2 水湿浸渍证
    3.3 湿毒浸淫证
    3.4 湿热内壅证
    3.5 阴虚湿热证
4 临证经验
    4.1 治病求本,平补脾肾,顾护脾胃之中州
    4.2 慎用收涩之品,活血止血不留瘀
5 辨证调护
6 典型病例

(5)影响IgA肾病预后中西医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IgA肾病临床及病理相关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1 传统预后危险因素
        1.1 肾脏预后相关的临床因素
        1.2 肾脏预后相关的病理因素
        2 新的预后危险因素
        2.1 遗传变异
        2.2 生物标志物
        3 预后高危预测模型
        参考文献
    综述二 IgA肾病与中医证候、证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 证候与证素
        2 证候、证素与疾病的相关性
        2.1 证候、证素与疾病临床的相关性
        2.2 证候、证素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3 慢性肾脏疾病与中医证候、证素的相关性
        3.1 不同肾脏疾病类型与中医证候、证素的相关性
        3.2 慢性肾脏病临床特征与中医证素的相关性
        3.3 病理改变与证候、证素的相关性
        4 中医证候、证素与IgA肾病
        4.1 IgA肾病临床特点与证候、证素的相关性
        4.2 IgA肾病证候、证素的生物基础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与临床研究
    前言
    研究一 IgA肾病临床及病理证候、证素学特点文献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排除标准
        1.4 结局指标
        1.5 信息提取
        1.6 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纳入文献的特征
        2.2 虚证与IgA肾病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2.3 实证与IgA肾病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研究二 影响IgA肾病预后中西医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资料的搜集
        1.6 研究分组
        1.7 研究随访
        1.8 统计学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临床特征
        2.3 肾脏病理改变
        2.4 IgA肾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2.5 西医指标与eGFR、24h-UTP及Scr的相关性
        2.6 中医证候与eGFR、Scr及24h-UTP的相关性
        2.7 中西医危险因素的研究
    讨论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纳入研究(一)文献的基本特征
附表2 阅读全文后排除文献的信息及说明
致谢
个人简历

(6)二仙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肾阴阳两虚型CKD1-2期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尿蛋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临床资料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
        2.3 病例纳入标准
        2.4 病例排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剔除标准
        2.6 洗脱期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类型
        3.2 分组方法
        3.3 治疗方案
    4 观察项目
        4.1 安全性观测
        4.2 疗效性观测
        4.3 实验检测方法
    5 疗效判定
    6 统计学处理
    7 伦理学申明
研究结果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2 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 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前比较
        3.1 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实验室指标比较
        3.2 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4 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4.1 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比较
        4.2 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后24h Upro比较
        4.3 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β_2-MG比较
        4.4 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β_2-MG比较
    5 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6 疗效比较
        6.1 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6.2 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7 安全性评估
分析与讨论
    1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认识
        1.1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
        1.2 蛋白尿与肾脏损伤
        1.3 β_2-微球蛋白与肾脏损伤的关系
    2 祖国医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认识
        2.1 祖国医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对肾阴阳两虚型慢性肾炎的认识
        2.3 肾阴阳两虚型慢性肾炎临床表现
        2.4 肾阴阳两虚型慢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
    3 导师学术思想及理论基础
        3.1 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3.2 二仙汤的组方、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3.3 阴阳理论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4 结果分析
        4.1 二仙汤加味对肾小管功能的影响
        4.2 二仙汤加味对24h Upro的影响
        4.3 二仙汤加味对肾功能、血β_2-MG的影响
        4.4 中医证候分析
        4.5 临床综合疗效分析
        4.6 小结
    5 本课题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慢性肾炎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惠民合剂治疗气阴两虚湿热内蕴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慢性肾炎的中医学认识
        1.1 病名考究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论治
        1.4 中医治疗
    2 慢性肾炎的西医学认识
        2.1 慢性肾炎的发病机制
        2.2 西医治疗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脱落标准
    3 试验方法
        3.1 治疗方案
        3.2 观察指标
        3.3 观察疗程
        3.4 疗效判定标准
    4 统计学处理
    5 结果
        5.1 一般情况分析
        5.2 两组临床症候疗效评价
        5.3 实验室指标评价
        5.4 两组不良反应的观察
讨论
    1 气阴两虚兼湿热证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关系
    2 惠民合剂的药物组成及配伍分析
    3 惠民合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意义
    4 结果分析
    5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中医证候积分表)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8)基于复杂网络规则研究张喜奎教授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1.1 病历资料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病历信息规范
        2.2 中药名称规范
        2.3 数据挖掘
    3.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统计
        3.2 药物频次分析
        3.3 药物属性
        3.4 关联规则分析
        3.5 聚类分析
        3.6 复杂网络分析
讨论
    1.张喜奎教授辨治慢性肾炎的理论探究
        1.1 固邪前提
        1.2 病因
        1.3 病机
        1.4 六经传变及治疗思路
        1.5 临床常见气阴两虚证型原因
    2.药物数据统计结果分析
        2.1 一般资料
        2.2 药物频数及属性资料
        2.3 基于复杂网络的数据挖掘分析
    3.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学认识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张佩青教授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与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紫癜性肾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1.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感受外邪
        1.2 瘀热阻络
        1.3 毒邪伤络
        1.4 脏腑虚损
    2.中医治疗
        2.1 分期辨证论治
        2.2 专方论治
        2.3 名医经验
        2.4 临床研究
    3.中西医结合治疗
        3.1 西药联合中成药治疗
        3.2 西药联合中药复方治疗
    4.总结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流行病学
    2.发病机制
        2.1 IgA在HSP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2 补体及旁路系统在HSPN中的作用
        2.3 细胞免疫在HSPN发病中的作用
        2.4 炎症机制
        2.5 凝血机制
        2.6 遗传机制
    3.紫癜性肾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4.影响紫癜性肾炎预后的因素
    5.治疗
        5.1 一般治疗
        5.2 糖皮质激素治疗
        5.3 免疫抑制剂治疗
        5.4 其他疗法
    6.小结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临床资料收集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信息采集
        2.2 数据挖掘
        2.3 观察项目及方法
        2.4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综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2.5 数据处理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
    2.临床资料
        2.1 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
        2.2 治疗前后尿红细胞计数比较
        2.3 治疗前后血肌酐与肾小球滤过率变化情况
        2.4 临床疗效分析
    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治疗方药的分析
        3.1 HSPN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
        3.2 用药频次统计
        3.3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分析
        3.4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3.5 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
        3.6 基于熵聚类法分析处方规律
讨论
    1.导师中医辨证论治紫癜性肾炎的学术思想
        1.1 毒热蕴结,迫血妄行为其发病的关键
        1.2 血热内瘀,脉络损伤为其病理之机转
        1.3 气血不足,脾肾亏虚为其病势之转归
    2.HSPN临床资料的分析
        2.1 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中医证型分布比较
        2.3 实验室疗效指标的比较
        2.4 治疗方案疗效的比较
    3.中医辨证论治方药讨论
        3.1 用药频次
        3.2 药物归属四气五味、归经频次
        3.3 药物组合频次
        3.4 药物关联度
        3.5 核心药物组合及新处方组合
    4.导师用药经验体会
    5.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中医主要证候积分表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10)基于中医象思维探讨肾衰饮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观察肾衰饮对CRF大鼠抗炎、抗凋亡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基于TLR4/MyD88/NF-κB通路探讨肾衰饮对CRF大鼠抗炎机制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肾衰饮对CRF大鼠肾脏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四 探讨肾衰饮调控CRF大鼠PI3K/Akt通路的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从炎症及细胞凋亡角度探讨CRF的发病机制及中药防治CRF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四、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肾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 亓四广. 光明中医, 2022(01)
  • [2]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湿热内侵证)的疗效观察[J]. 王曼,巫梦雪,梁逢奇,吴珊霞. 中国中医急症, 2022(01)
  • [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评价[J]. 刘晶. 中国实用医药, 2021(35)
  • [4]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J]. 郝岩,邹迪,张守琳,张洪宝.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08)
  • [5]影响IgA肾病预后中西医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D]. 刘童童.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6]二仙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肾阴阳两虚型CKD1-2期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尿蛋白的影响[D]. 何晓琪.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惠民合剂治疗气阴两虚湿热内蕴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D]. 俞罗晓.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21(02)
  • [8]基于复杂网络规则研究张喜奎教授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用药规律[D]. 官大方.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张佩青教授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与用药规律分析[D]. 兰鑫鹏.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21(02)
  • [10]基于中医象思维探讨肾衰饮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机制研究[D]. 张亮.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