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研究

一、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荆欣欣[1](2021)在《呼和浩特市近现代居住空间形态演变及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白光[2](2021)在《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不佳是我国城市化中的普遍问题,由此造成的长时间、超长时间通勤,导致城市生产力下降和居民幸福感缺失。城市规划及相关政府部门在数十年的探索中不断尝试着以“他组织”的方式积极应对,所运用的职住平衡、绿带政策、多中心等规划设计方式虽然有助于通勤时间的缩短,但特大城市空间结构依旧不理想,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依旧突出。他组织部门因为对职住空间自组织机制认知不足、对自组织与他组织边界界定不够,导致干预方式不当、自组织权利受限,不利于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协同以做到化解职住空间问题。从历史上看,城市的形成远远早于城市规划的出现,说明城市是可以在没有目标导向的特定干预之下产生、发展的,具有自组织的性质。经济自组织是历史、地理环境、城市定位、技术进步等各方面影响空间结构的重要中间过程,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出发点。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哈肯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传统自组织理论和经济学思想构建了经济自组织理论,构建了“职住协同”概念框架,依据机制关系构建出包括要素和职住协同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层、演化机制协同层和他组织机制层的“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机制框架”,并结合了运输经济理论、交通区位论、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构建了理论解释框架,对职住空间结构自组织演化进行了研究,提出应以“职住协同”替代“职住平衡”的观念,并通过东京、北京及我国其他特大城市,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案例对比验证了基本理论的适用性和正确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特大城市职住空间自组织是市场机制引导流动性资源要素向时空禀赋较高地区产生空间集聚和功能组织的过程机制,需要以就业匹配、居住匹配、通勤协同三方面构建的职住协同,作为判断空间结构优劣的标准。干预和反馈在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关系上存在着错位性,容易对他组织部门产生误导。对此,他组织部门需有序弱化对要素和职住协同层的直接干预,适度扩大自组织的权力边界;大幅加强对演化机制协同层的干预,充分发挥他组织的组织协调性优势。2.自组织演化通过引导经济要素和时空资源的重新配置,优化重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并显着化解集聚效应与时空资源高度稀缺之间的矛盾性。从路径上看,需要路径破除机制(包括劳动细化分工和集聚与扩散)打破要素和时空间的低效协同,并通过功能引导机制(包括集聚与扩散和通勤交通建设)构建出高效、集约的时空关系。因时空利用效率不同,功能引导之间呈现出通勤轨道交通>一般地面公交>私人交通>集聚与扩散的优劣关系,对应着从优到劣的演化结果。3.通勤轨道交通与职住空间协同开发引导的强中心大都市区,是推动特大城市职住空间高效、有序化的重要途径,体现出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推动职住空间演化的特征,呈现出:协同建设——职住时空重构——要素自组织(需要路径破除机制和功能引导机制参与)——点、线、面的空间自组织(需要他组织部门协同)——职住空间高水平演化的路径过程。4.他组织部门需要将自组织机制中对通勤铁路时效、速度的要求,作为投资、运用服务的供给依据。需在物理协同层面构建直达直通就业中心的轨道交通网络,以及站点与用地空间协同纵向高密度开发模式,组织协同层面构建多样化运营组织以引导不同主体之间权责利对等,制度协同层面建设完善轨道交通投融资运营制度、协同开发供地制度、开发主体确权制度,权利协同层面充分发挥自组织的激励性并适度确权,将微观层面城市空间重构和塑造的权利适当交给市场经济主体,以形成自组织和他组织之间循环互动的权利迭代和权利协同关系。5.东京在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的过程中体现出路径破除机制和功能引导机制的协同关系。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后体现出他组织部门对自组织机制和市场主体的适当“让权”能够提升自组织机制的功能发挥,实现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有效协同并演化至强中心大都市区,对北京和我国特大城市具有借鉴价值。6.虽然发展、演化过程不尽相同,但北京和我国众多特大城市在历史和现状上高度相似。需要借鉴东京经验,以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推动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作为出发点,从物理协同、组织协同、制度协同、权利协同的层面上构建高效、有序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建设,促进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张静雅[3](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刘长龙[4](2021)在《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及其城市结构的影响研究 ——以京沪高铁山东段为例》文中指出交通运输系统的革新与进步,是引导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以及出行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以及城市结构更新甚至重组的重要因素。自高速铁路开通以来,我国高铁的发展势如破竹,其运营里程已然跃居世界之首,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并打造出了世界级的中国高铁品牌。高铁的发展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城市结构更新与重组更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此,论文在基于前期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以RS与GIS理论方法和技术相结合,对京沪高铁山东段沿线及其城市遥感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借助城市可达性、土地利用模型、时空对比分析、空间扩展强度分析等方法对城市可达性、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功能空间、人口与经济结构进行验证分析,并对高铁影响城市结构的载体、形式、机理以及差异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如下:(1)高速铁路的开通极大地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高铁开通后五个沿线城市之间的有效平均旅行时间均值由107.99变为33.04,最短通勤时间同比缩短了70.42%,城市可达性显着提高,促使高铁沿线山东段的城市之间形成了1小时交流圈,加速了城市之间要素的整合,增强了城市内部区域之间的凝聚力。(2)高铁作为催化剂,推动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发展并引导其发展方向,逐渐改变了周边以耕地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多样性发展,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但其减少速度逐渐变缓,建设用地面积则呈现急剧增长趋势,此外,高铁对城市土地利用方面带来的影响与城市等级密切相关,即高铁存在分布效应,等级越低的城市受到高铁带来的影响越大,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更明显。(3)城市功能空间也受到高铁带来的巨大冲击,城市功能空间面积显着增加,具有城市功能的空间范围及规模不断扩大,高铁对城市功能空间规模的影响与城市等级存在相关性,即高铁存在渐变效应,对于中等等级城市的功能空间规模演变影响较大,城市等级越高或越低,城市功能空间规模受到高铁的影响则较小。绿色空间是扩展速度最快的功能空间类型,其地位逐渐提高,商业空间与服务空间发展十分迅速,已然成为了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整体而言,高铁周边城市功能空间的演变存在分布效应,即随着与高铁站点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加,高铁产生的影响不断衰减。(4)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对城市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均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高速铁路的影响下,2008年-2018年城市人口呈现稳步增加趋势,城市经济结构更是呈快速增长趋势,且均实现翻倍增长态势,但高铁影响城市人口结构、经济结构的作用时间点不同,高铁开通初期对城市经济结构影响较大,而高铁开通后期对城市人口结构的影响较大。(5)高速铁路主要通过高铁站点和高铁路线两个基本载体对城市结构带来影响,主要影响城市可达性、土地利用、城市功能空间、城市人口与经济等方面,从而对城市结构产生影响,但是其影响程度却存在差异性,高铁的建设位置、城市的等级规模以及高铁枢纽站的规模大小均是导致其影响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

杜馨悦[5](2021)在《西安纺织城国棉厂老旧居住街区景观更新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初期,国家面临统筹空间资源,解决社会生产发展的问题,借鉴苏联经验,实施建设职住混合的单位制居住模式。西安纺织城正是在“一五”时期应运而生,各国棉厂的建立在特殊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发展历程、社会经济条件制约等原因,西安纺织城区域发展差异大、区域新旧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以各国棉厂老旧居住街区为主要空间单元的西安纺织城老城区亟待景观更新。本文首先基于城市更新4.0大背景下提出国棉厂老旧居住街区受限于历史格局难以更新,面临公共设施老化与区域功能难以满足发展需要的问题。通过研究国内外现状,界定研究范畴,明确分析方法,阐明探求具有时代特色的单位制居住街区景观更新策略与设计手法的关键论点并梳理研究框架。其次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梳理以及国内外相关案例的总结,为论文的研究搭建理论研究平台。深刻理解居住街区空间的概念内涵,总结居住街区空间更新理论方法,明确通过改善居住街区生活环境、延续居民归属感保留空间特质成为景观更新的关键问题。再者通过对国棉厂老旧居住街区的历史空间演变发展分析,总结国棉厂老旧居住街区历史时期空间特点,通过对调研的9个国棉厂老旧居住街区的尺度轮廓、功能密度、拓扑形态、建筑密度、边界要素、出入口数量、道路可达性以及节点空间现状的研究,着重分析现状优势以及景观更新的具体现状问题。随后基于凯文·林奇城市意向五要素,提出符合西安纺织城国棉厂老居住区实际特点的街区区域更新、边界更新、路径更新、节点更新和标志更新的景观设计策略。最后将国棉厂老旧居住街区更新设计策略运用到四棉社区住宅居住街区的具体的实践中,总结出国棉厂老旧居住街区景观更新应串联重要开敞空间与场所,形成居住街区多层级空间生态网络,并结合原住民生活方式提出以原住民为导向的多元共治、精细管控、多元增绿等多维度的景观更新方式,以期构建未来和谐共融的新型居住模式。

边雨[6](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彭雨清[7](2021)在《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同仁市作为青海省唯一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藏文化和热贡艺术之乡,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多民族聚居的同仁市,也是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其居住空间见证了同仁市城市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基于文化基因理论,对同仁市的居住空间自形成伊始的四个时期的空间演变进行研究,旨在得出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规律,进而针对演变过程中的问题及规律,提出同仁市居住空间的发展策略,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居住空间发展提供方向。首先,从相关文献研究得出文化基因、居住区规划理论为研究基础,并对文化基因、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与城市空间、文化基因分类及居住空间演变阶段划分进行国内外研究综述及总结评述。运用文献资料及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搭建同仁市居住空间与文化基因的关系,通过实地调研,对同仁市居住空间现状进行解读,分别从居住用地布局、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居住建筑四方面,提出城乡规划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现存问题,从而结合同仁市居住空间发展情况将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分为形成期、过渡期、缓慢发展期及快速发展四个时期。通过归纳分析同仁市文化元素,基于同仁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的关系之中,从同仁市的山水环境、建筑构建、居民的民族信仰以及生产生活这四方面进行分析选取,进而从同仁市山水环境中提取自然崇拜的价值体系,从民居建设与历史沿革中提取实用至上的建设思维,从民风民俗提取和谐共存生产思维,从宗教信仰提取向心向善宗教心理,并以此为基,构建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谱系图。对照谱系图分四阶段来研究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的内容:居住用地布局、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居住建筑,从而总结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规律,并总结得出四个阶段同仁市居住空间在文化基因视角下演变产生的问题。依据文化基因作用下的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规律,针对同仁市居住空间在演变过程产生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一一提出同仁市居住空间在文化基因视角下的发展目标、原则及策略。研究为同仁市居住空间的演变及发展增添了新的视角,丰富了文化基因视角下城市居住空间的理论研究,拓宽了居住空间演变与发展的实践研究,为多民族聚居的居住空间演变及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史丁尹[8](2021)在《基于POI可达性的杭州城市居住空间和房价分异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主要是从居住地出发,到达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等的发生地。因此,住宅的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可达性是居住选址时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不断对周边土地进行建设和开发,城市建成区成倍拓展,城市内部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不断凸显。与此同时,学区、地铁、景观等新兴影响因素,使得居住空间和住房价格的影响机制复杂化。本文首先通过GIS分析杭州城市居住空间从2006年到2012年乃至2018年的分布演变规律,细化研究居住空间分异情况,利用杭州居民出行调查数据进行社会因子生态分析,提取出了主导杭州市居住分异的因子。在此基础上,对住宅小区到城市中心、就业中心等相关POI的可达性进行测算,探究居住空间的演变与POI可达性之间的相关性和耦合性。另一方面,观察住房价格在时空维度上的变化,构建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探讨POI可达性对房价的动态影响。时空模型展现出了优于传统的地理加权模型(GWR)和混合地理加权模型(MGWR)的拟合优度。最后总结探究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的驱动机制。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所示:(1)对杭州市新建住宅小区区位分布及其变化进行统计研究,发现杭州城市居住空间沿着交通干线不断外拓发展,从单中心发展为多中心的分布模式。(2)杭州市居住空间呈现马赛克化的格局特征,居住分异的主导因子的提取以及集群聚类的分析表征出居住空间分异形成原因的复杂性。(3)GTWR回归结果表明,城市中心、就业中心、商业中心、学校、公园景点等POI的可达性都是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其对房价的影响存在时空异质性,近年来居民对于教育质量和交通便捷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4)城市房价分异不止于表达,也是推动居住空间演变的重要驱动机制,此外还有POI可达性的引导作用以及宏观层面外部因素的驱动作用,综合形成了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的复杂的驱动机制。

袁亚琦[9](2020)在《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棚户区改造是一种城市更新与社会空间重构过程,也是一项能够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推动城市发展、扩大消费内需、撬动新型城镇化、增加住房供给和调节房地产市场的民生工程和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政府消除贫困并防止贫困扩大化,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但棚户区改造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和功能提升的同时,其带来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也成为社会转型发展中困境的缩影。学术方面,棚户区改造也为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证,但对于棚户区改造带来的正负效应也引起了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究竟棚户区改造带来的是被拆迁居民在空间及文化上均被排斥和剥夺,还是棚户区改造成为消除城市贫困的最大功臣。西方关于棚户区、贫民窟等类似主题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而我国的相关研究起步于20世纪末,且新时代背景下的棚户区改造与西方国家城市的贫民窟治理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借鉴城市社会空间、企业家政府和府际关系等理论,尝试通过对南京棚户区改造过程、机理、效应的分析,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棚户区改造对于城市社会空间的重塑过程与综合效应,以及贫困空间由分散到集聚的作用机理,丰富城市社会空间转型的研究视角与实践案例,深化延展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研究内涵。本文以南京为例,通过对大时间跨度和人口普查、低保、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申请等大量翔实的宏观数据,以及选取案例地块的全过程跟踪式调研、访谈数据的处理,分别从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住房改革初期、棚户区改造政策实施以来四个阶段分析南京棚户区的演化历程和格局;按照土地权属将棚户区划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棚户区两种类型,通过实证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类型棚户区的社会空间特征差异及拆迁安置居民迁居特征。从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个体行为三个层面,构建棚户区改造实施的综合驱动力模型和解释性框架;继而讨论棚户区改造带来的空间、经济、社会效应和不利影响。最终通过对国家-地方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制定-执行的分析和审示,提出棚户区改造的空间政策、拆迁安置政策和资金政策的优化建议。通过研究分析,本文认为:棚户区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城市居住空间类型,是城市发展过程的缩影;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棚户区与城市贫困人口集聚区的空间耦合关系完全确立,内城边缘和城市近郊区的“城中村”成为棚户区的主要空间载体。不同权属的棚户区在空间分布、居民属性、迁居模式和实施效应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棚户区改造中弱势群体的需求与政策偏向存在失配现象。棚户区改造的过程实质上是社会空间资源再生产和再分配的过程,其本质是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竞争语境下,地方政府出于经济、政治、社会效益的综合考量,为完成自上而下的政治任务以及在政策框架下寻求自身利益的一个产物,驱动机制包括政治环境因素、社会生产因素以及个体行为因素。通过府际关系、空间政策、安置政策的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棚改中的社会公平与空间正义。

汪徽[10](2020)在《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越加凸显。低收入问题是我国民生问题的短板,关注低收入群体,坚持公平正义,不仅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城市空间不断重构和扩张、现代交通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体移动性大大增强,个体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研究呈现更多的复杂性。以往社会空间分异主要关注居住空间,忽略个体因工作、学习、社交、娱乐、私事等目的利用的城市其他空间,从居民日常生活上看,仅从居住空间分析社会空间分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基于个体时空间行为的微观视角,从个体日常行为规律和活动空间特征、城市空间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可达等三个方面,从总体和社区两个层面对比低收入群体和非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的差异,试图勾勒出我国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空间分异现状,总结低收入群体当前社会空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公平正义的城市策略提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运用时间地理学的方法总结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特征。从时间、空间、移动三个方面对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特征进行总结。在时间分配上,和非低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在工作中会穿插更多其他活动,其活动节奏呈现出“破碎化”的特征;在空间特征上,离家1km范围内区域是低收入群体最常利用的城市空间,和非低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的工作活动更集中在老城、内城和家附近空间;在移动性上,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距离较短,单程出行耗时少且出行花费较低,出行频率较低,且日常出行高度依赖公共交通,体现出低收入群体移动性和机动性的不足。(2)从活动空间特征和城市空间利用两方面分析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现状。一方面,基于“四个维度,六个指标”的分析框架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活动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总体层面上,相较于非低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活动范围小,户外活动时间偏少,户外活动空间单调,出行高度依赖交通工具;社区层面,老城传统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和非低收入居民的活动空间差异不显着,内城单位社区内不同收入群体的活动空间在广度和强度上有一定差异,郊区保障房社区的不同收入群体在活动空间的四个维度上都有明显异质性。另一方面,对不同收入群体城市空间利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总体层面,不同收入群体在内城空间的利用上差异没有统计上的显着差异,但是郊区空间的使用上差异显着;分社区层面,内城传统社区的不同收入居民在城市空间使用上差异不明显,单位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对本地空间更加依赖,保障房低收入居民在三类社区中最依赖本地空间。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对居民利用城市空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并非是影响所有居民使用城市空间的显着因素,内城收入居民即便收入不同,在城市空间利用上并没有显着差异,但是收入却是影响郊区居民城市空间利用的显着因素,说明郊区不同收入群体存在明显的活动空间分异。此外,社会经济属性和建成环境也是影响了居民日常活动空间和城市空间利用的重要因素。(3)基于个体设施可达性的量化研究框架分析低收入群体社会排斥现象。从个体微观视角构建设施可达性的量化评估方法,从总体和社区两个层面对低收入群体的设施可达性进行评估。总体层面上看,低收入群体对设施和服务的整体获取水平明显低于非低收入群体,在调查的15类公共服务设施中,低收入群体使用公共交通和商业设施的机会显着低于非低收入参与者。值得注意的是,交通设施是问卷调查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设施,实际也是提高居民移动能力的最重要设施,公共交通设施获取机会不足会直接增加低收入群体被社会排斥的风险。社区层面,不同收入群体对设施的可达性有一定的差异,老城传统邻里和内城单位社区居民的设施可达性显着高于郊区保障房社区居民,郊区保障房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在所有设施的可达水平均为最低。构建回归模型对影响个体公共服务设施总体可达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只影响郊区保障房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机会,居住在郊区的低收入居民社会机会获取不足,日常生活遭受了明显的社会排斥,相较之下,居住在老城和内城的低收入群体在利用公共服务设施上相对公平。研究揭示了居住区位对个体利用城市机会、避免被社会排斥和社会隔离的重要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第一,构建了时空行为下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框架。个体行为视角下的社会空间分异在国内外学界才刚起步,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时空行为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本研究在对社会空间分异、社会排斥、活动空间、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相关理论详细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三个方面,两个层面”的时空行为下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框架,拓展社会空间研究思路。第二,优化了微观视角下社会排斥和社会空间分异的量化分析方法。一方面,提出基于个体日常活动出行日志和POI数据,构建了基于个体的设施可达性的量化研究技术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个体之间的不同类型设施和总体设施可达性对比、还适用于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设施可达性对比。另一方面,区别以往时空研究中在分析影响因素时多采用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本研究在建模分析上做了模型选取、自变量因变量选取、分析策略三方面的优化,提高了分析精度,区分了收入、区位及其他因素对居民时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更加精细化。第三,深化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结论。我国低收入群体虽然都有收入低下这一共性特征,但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低收入群体的成因非常复杂,将低收入群体作为均质群体分异难以解释其内部不同亚群的时空需求和社会空间特征。本研究在对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分析时,不仅考察整体层面和非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异,还基于区位和社区类型将受访者分为不同亚群,比较其活动空间和与城市空间利用差异,研究结论说明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存在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异质性,深化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结论。

二、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对自组织机制重视不足
        1.1.2 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问题有待改善
        1.1.3 经济自组织是各类因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机制过程
    1.2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选题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自组织和他组织
        1.3.2 大都市区和都市圈
        1.3.3 特大城市
        1.3.4 职住空间结构
        1.3.5 演化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5 逻辑主线和研究方法
        1.5.1 逻辑主线
        1.5.2 研究方法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综述
        2.1.1 经典的空间结构模型
        2.1.2 相关的城市和区域经济理论
        2.1.3 职住平衡理论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城市空间方面的文献综述
        2.2.2 交通和城市空间的联系
        2.2.3 相关自组织理论在城市空间方面的探索
    2.3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3 经济自组织的理论基础构建
    3.1 基本概念的构建
    3.2 协同是自组织中的核心机制
    3.3 从协同效应看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
    3.4 经济自组织的主要性质
        3.4.1 自主逻辑性
        3.4.2 路径依赖性
        3.4.3 演化性
        3.4.4 可持续性
        3.4.5 不完美性和缺陷性
    3.5 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差异和关系
        3.5.1 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差异
        3.5.2 他组织对自组织的干涉结果
        3.5.3 应建立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协同关系
    3.6 本章小结
4 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自组织演化的理论构建
    4.1 本文的核心理论框架
    4.2 职住协同是职住空间结构优劣的判断标准
    4.3 从机制层面看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
        4.3.1 劳动细化分工——路径破除机制
        4.3.2 集聚与扩散——路径破除和低效的功能引导机制
        4.3.3 通勤建设——高效的功能引导机制
        4.3.4 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协同机制框架
    4.4 地面通勤交通对职住空间的功能引导作用
        4.4.1 从时空资源约束性看通勤交通建设的功能引导作用
        4.4.2 通勤工具对空间结构的主导性
        4.4.3 从通勤看特大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演化路径差异
    4.5 通勤轨道交通对职住空间的功能引导作用
        4.5.1 通勤轨道交通改善空间结构、引导职住协同的路径机制
        4.5.2 从时空要素层面看轨道交通的功能引导优势
        4.5.3 他组织需要从物理、组织、制度、权利协同层面加强轨道交通自组织
        4.5.4 通过点-线-面引导职住空间自组织的过程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东京的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5.1 相关空间概念介绍
    5.2 职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
        5.2.1 江户时期的职住空间结构(1868明治维新以前)
        5.2.2 近代化时期的职住空间演变(1868明治维新至1923年关东大地震)
        5.2.3 职住空间的郊区化时期(1923关东大地震至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5.2.4 职住空间粗放式重建时期(1945二战结束至1964东京奥运会)
        5.2.5 强中心大都市区形成期(1964东京奥运会至1985广场协议)
        5.2.6 职住空间结构缓慢演变期(1985广场协议之后)
    5.3 基于一都三县的职住协同计量分析
    5.4 从自组织机制看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5.4.1 职住空间郊区化时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5.4.2 职住空间粗放式重建时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5.4.3 强中心大都市区化中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5.5 轨道交通引导的职住空间结构演化路径
        5.5.1 站点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5.5.2 线路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5.5.3 网络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5.6 政策启示
    5.7 本章小结
6 北京职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
    6.1 古代和近代时期(1949北平和平解放前)
    6.2 计划经济时期(1949北平和平解放至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6.3 市场经济时期(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6.3.1 不良空间结构形成阶段(1978-2004)
        6.3.2 交通建设转型阶段(2004-2014)
        6.3.3 近期现状及展望(2014以后)
    6.4 本章小结
7 从自组织看以北京为代表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7.1 从自组织机制看北京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7.1.1 计划经济时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7.1.2 特大城市扩张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7.1.3 强中心郊区化时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7.1.4 大都市区化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7.1.5 北京和东京职住空间结构的对比
        7.1.6 自组织与他组织机制层面的政策建议
    7.2 应从物理、组织、制度、权利协同提升通勤轨道交通的功能引导机制
        7.2.1 北京通勤轨道交通的现状及问题
        7.2.2 北京和东京在轨道交通要素协同方面的对比
        7.2.3 通勤轨道建设方面的政策建议
    7.3 针对我国特大城市的拓展研究
        7.3.1 我国一般特大城市与北京在发展过程和现状上的相似性
        7.3.2 基于我国特大城市的职住协同计量分析
        7.3.3 我国特大城市现状中的共性问题
        7.3.4 共性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基本结论
    8.2 主要创新与贡献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4)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及其城市结构的影响研究 ——以京沪高铁山东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理解
        2.1.1 高速铁路综述
        2.1.2 城市结构综述
    2.2 交通对城市发展影响理论
        2.2.1 TOD理论
        2.2.2 圈层结构
        2.2.3 交通可达性相关理论
        2.2.4 交通与城市发展相关理论
3 研究区概况及主要数据处理
    3.1 京沪高铁及沿线城市概况
    3.2 主要数据源及数据处理
        3.2.1 数据源
        3.2.2 数据处理
4 高铁对城市可达性的影响
    4.1 模型选取
    4.2 高铁沿线城市可达性变化分析
    4.3 小结
5 高铁对沿线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
    5.1 高铁沿线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5.1.1 模型选取
        5.1.2 高铁沿线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2 高铁周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5.3 高铁沿线及其城市主要土地类型重心转移分析
        5.3.1 模型选取
        5.3.2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分析
    5.4 小结
6 高铁对城市功能空间的影响
    6.1 模型选取
    6.2 高铁周边城市功能空间规模与结构演变分析
    6.3 高铁周边城市功能空间演变方位与圈层分析
    6.4 高铁周边城市功能空间演变扩展速度与强度分析
    6.5 小结
7 高铁对城市人口与经济的影响
    7.1 模型选取
    7.2 高铁对城市人口的影响
    7.3 高铁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7.4 小结
8 高铁对城市结构的影响研究总结梳理
    8.1 高铁影响城市结构的基本载体
    8.2 高铁影响城市结构的主要形式
        8.2.1 城市可达性
        8.2.2 土地利用变化
        8.2.3 城市功能空间
        8.2.4 人口与经济
    8.3 高速铁路对城市结构的影响分析
        8.3.1 高速铁路的催化效应
        8.3.2 高速铁路的分布效应
        8.3.3 高速铁路的整合效应
        8.3.4 高速铁路的渐变效应
    8.4 高铁影响城市结构差异性分析
        8.4.1 位置差异
        8.4.2 城市差异
        8.4.3 等级差异
9 主要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西安纺织城国棉厂老旧居住街区景观更新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街区
        1.4.2 居住街区
        1.4.3 国棉厂老旧居住街区
        1.4.4 景观更新
    1.5 国内外居住街区相关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居住街区景观更新理论研究及案例分析
    2.1 居住街区演变及发展趋势研究
        2.1.1 居住街区演变模式研究
        2.1.2 居住街区演变动力研究
        2.1.3 居住街区演变困境研究
    2.2 景观更新理论研究
        2.2.1 “谨慎更新”理论
        2.2.2 “新陈代谢更新”理论
        2.2.3 “有机更新”理论
        2.2.4 “城市针灸”理论
        2.2.5 城市触媒理论
    2.3 案例分析
        2.3.1 国外案例分析——加拿大福溪湾居住街区
        2.3.2 国外案例分析——阿富汗文化市集居住街区
        2.3.3 国内案例分析——厦门营平片区居住街区更新
        2.3.4 国内案例分析——上海社区创智农园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纺织城国棉厂居住空间演变及居住街区现状研究
    3.1 西安纺织城国棉厂居住空间演变研究
        3.1.1 国棉厂居住空间的形成与发展
        3.1.2 不同阶段国棉厂居住空间要素演变特征
    3.2 调研对象及内容
        3.2.1 调研的范围及对象
        3.2.2 调研内容
    3.3 国棉三、四、五、六厂各老旧居住街区现状研究
        3.3.1 国棉厂各老旧居住街区轮廓尺度现状研究
        3.3.2 国棉厂各老旧居住街区功能密度现状研究
        3.3.3 国棉厂各老旧居住街区拓扑形态现状研究
        3.3.4 国棉厂各老旧居住街区建筑密度现状研究
        3.3.5 国棉厂各老旧居住街区边界要素现状研究
        3.3.6 国棉厂各老旧居住街区入口数量现状研究
        3.3.7 国棉厂各老旧居住街区道路可达性现状研究
        3.3.8 国棉厂各老旧居住街区节点空间现状研究
    3.4 国棉厂老旧居住街区整体现状优势分析
    3.5 国棉厂老旧居住街区整体共性问题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西安纺织城国棉厂老旧居住街区景观更新设计策略
    4.1 国棉厂老旧居住街区景观更新原则
        4.1.1 满足老旧居住街区人群多元化需求原则
        4.1.2 完善老旧居住街区功能空间布局原则
        4.1.3 引导老旧居住街区内外交通分流原则
        4.1.4 符合老旧居住街区新旧协调发展原则
        4.1.5 延续老旧居住街区居民生活方式原则
    4.2 国棉厂老旧居住街区景观更新目标
    4.3 国棉厂老旧居住街区景观更新设计策略
        4.3.1 适宜尺度、混合开放的区域更新
        4.3.2 柔性过渡,弹性渗透的边界更新
        4.3.3 分流有序,步行连续的路径更新
        4.3.4 功能多元,活力共享的节点更新
        4.3.5 本土特色,凝练生活的标志更新
    4.4 本章小结
5 景观设计实践——四棉社区住宅居住街区更新
    5.1 四棉社区住宅居住街区概况
    5.2 老旧居住街区区域更新设计实践
        5.2.1 “大”街区向“小”街区空间格局更新
        5.2.2 小组团向“大”街区过渡的空间优化
    5.3 老旧居住街区边界更新设计实践
        5.3.1 线性边界空间景观更新设计
        5.3.2 点状边界空间景观更新设计
    5.4 老旧居住街区路径更新设计实践
        5.4.1 车行动态路径更新设计
        5.4.2 人行静态路径更新设计
    5.5 老旧居住街区节点更新设计实践
        5.5.1 “运动型”节点空间景观更新设计
        5.5.2 “通行型”节点空间景观更新设计
        5.5.3 “休憩型”节点空间景观更新设计
    5.6 老旧居住街区标志更新设计实践
    5.7 本章小节
6 结语
    6.1 总结
    6.2 课题中的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6)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1.3.4 小结
    1.4 相关概念释义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1.4.2 住区规划设计
        1.4.3 建筑类期刊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范围
    1.6 研究框架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2.4 本章小结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3.1.3 研究阶段划分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3.3.4 住宅区的改建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3.5 特征总结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3.6 本章小结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4.1.3 研究阶段划分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4.2.1 规划建设概况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4.2.3 规划布局特征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4.3.1 综合开发模式
        4.3.2 区位特征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4.3.4 规划布局特征
        4.3.5 综合区的建设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4.4.1 发展历程概述
        4.4.2 改造方式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4.5.1 规划建设概况
        4.5.2 规划布局特征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4.6 特征总结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4.7 本章小结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5.1.3 研究阶段划分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5.5 特征总结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7)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同仁市城镇化发展
        1.1.2 同仁市独特的居住空间
        1.1.3 同仁市居住空间的演变与发展面临挑战
        1.1.4 文化基因与同仁市居住空间的紧密联系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地域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文化基因
        2.1.2 居住空间
        2.1.3 演变与发展
    2.2 基础理论
        2.2.1 文化基因理论
        2.2.2 居住区规划理论
    2.3 研究综述
        2.3.1 文化基因相关研究
        2.3.2 同仁市相关研究
        2.3.3 居住空间相关研究
        2.3.4 文化基因与城市空间相关研究
        2.3.5 文化基因分类相关研究
        2.3.6 居住空间演变阶段划分相关研究
        2.3.7 研究评述
    2.4 理论构建
        2.4.1 文化基因与城市居住空间关系构建
        2.4.2 文化基因与同仁市居住空间的作用机制
        2.4.3 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研究思路
        2.4.4 文化基因视角研究居住空间的意义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同仁市居住空间概况解析
    3.1 同仁市概况
        3.1.1 同仁市地理区位
        3.1.2 同仁市历史沿革
        3.1.3 同仁市研究价值
    3.2 同仁市居住空间现状解读
        3.2.1 资料来源及评估
        3.2.2 实地访谈内容设计
        3.2.3 实地访谈结果统计
        3.2.4 同仁市居住用地布局
        3.2.5 同仁市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
        3.2.6 同仁市居住建筑
        3.2.7 同仁市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
    3.3 同仁市居住空间现状困境
        3.3.1 居住用地布局混乱
        3.3.2 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不协调
        3.3.3 居住建筑形象较差
        3.3.4 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不足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解析
    4.1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提取思路
        4.1.1 文化基因提取方法
        4.1.2 文化基因提取步骤
    4.2 同仁市文化元素提取
        4.2.1 文化元素的提取原则
        4.2.2 农耕游牧为基的接壤之地
        4.2.3 军事防御为底的民居历史
        4.2.4 多族共存衍生的多元民俗
        4.2.5 多族多教共存的文化高地
        4.2.6 同仁市文化元素提取结果
    4.3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提取
        4.3.1 文化基因提取原则
        4.3.2 自然崇拜的价值体系
        4.3.3 实用至上的建设思维
        4.3.4 和谐共存的生产生活思维
        4.3.5 向心向善的宗教心理
    4.4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谱系构建
        4.4.1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解析模式
        4.4.2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谱系关系构建
        4.4.3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谱系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研究
    5.1 形成期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1840 年以前)
        5.1.1 形成期同仁市的社会背景
        5.1.2 形成期自然崇拜价值体系下的居住用地布局
        5.1.3 形成期实用至上建设思维下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
        5.1.4 形成期和谐共存生产生活思维下居住建筑
        5.1.5 形成期向心向善宗教心理下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
    5.2 过渡期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1840-1948年)
        5.2.1 过渡期同仁市的社会背景
        5.2.2 过渡期自然崇拜价值体系下的居住用地布局
        5.2.3 过渡期实用至上建设思维下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
        5.2.4 过渡期和谐共存生产生活思维下的居住建筑
        5.2.5 过渡期向心向善宗教心理下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
    5.3 缓慢发展期同仁市的居住空间演变(1949年-1977年)
        5.3.1 缓慢发展期同仁市的社会背景
        5.3.2 缓慢发展期自然崇拜价值体系下的居住用地布局
        5.3.3 缓慢发展期实用至上建设思维下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
        5.3.4 缓慢发展期和谐共存生产生活思维下居住建筑
        5.3.5 缓慢发展期向心向善宗教心理下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
    5.4 快速发展期同仁市的社会背景(1978年至今)
        5.4.1 快速发展期同仁市的社会背景
        5.4.2 快速发展期自然崇拜价值体系下的居住用地布局
        5.4.3 快速发展期实用至上建设思维下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
        5.4.4 快速发展期和谐共存生活思维下居住建筑
        5.4.5 快速发展期向心向善宗教心里下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
    5.5 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规律
        5.5.1 居住用地布局由点及面
        5.5.2 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沿线发展
        5.5.3 居住建筑守本纳新
        5.5.4 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多元分散
    5.6 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问题
        5.6.1 居住用地布局自由混乱
        5.6.2 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的尺度失调
        5.6.3 居住建筑特色的保护不足
        5.6.4 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的低效失衡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发展研究
    6.1 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发展目标及原则
        6.1.1 发展目标
        6.1.2 发展原则
    6.2 文化基因视角下居住空间的发展策略
        6.2.1 居住用地布局——完善规划、尊崇自然
        6.2.2 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合理控制、实用为先
        6.2.3 居住建筑——保持特色、和谐发展
        6.2.4 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多元建设、大力完善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POI可达性的杭州城市居住空间和房价分异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及论文提纲
        1.4.1 技术路线
        1.4.2 章节安排
    1.5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城市居住空间的相关理论
        2.1.1 城市居住空间理论基础
        2.1.2 城市居住空间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2.1.3 居住空间分异模式研究
        2.1.4 居住空间分异动力机制研究
    2.2 城市内部住房价格空间分异研究
        2.2.1 城市住房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
        2.2.2 住房价格空间分异的驱动机制
        2.2.3 住房价格研究模型的演进
    2.3 住宅小区到POI的可达性
        2.3.1 可达性定义
        2.3.2 可达性测度方法
        2.3.3 住宅相关兴趣点的可达性测算及其对住宅价格的影响
    2.4 借鉴与启示
3 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
    3.1 研究思路与逻辑
    3.2 研究范围和数据基础
    3.3 POI选取与可达性模型测度
        3.3.1 住宅小区POI的选取
        3.3.2 可达性模型测度
    3.4 住房价格模型与变量
    3.5 本章小结
4 杭州市居住空间演变与分异
    4.1 杭州市居住空间格局演变
        4.1.1 住宅小区分布密度演变
        4.1.2 城市交通发展和住宅小区分布相关性
        4.1.3 POI可达性与住宅小区分布相关性
    4.2 杭州市居住空间分异
        4.2.1 数据处理
        4.2.2 主导居住空间分异的因子提取
        4.2.3 聚类分析
        4.2.4 杭州主城区社会空间分异的格局特征
    4.3 本章小结
5 住宅价格时空分异:基于POI可达性的视角
    5.1 住宅价格时空模型
        5.1.1 GTWR模型构建
        5.1.2 GTWR模型回归结果
    5.2 POI可达性对住宅价格分异演变的影响
        5.2.1 各个POI的影响分布变化
        5.2.2 住宅价格分异机制的时空演变
    5.3 本章小结
6 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的驱动机制
    6.1 住宅价格分异与居住空间演变的交互
        6.1.1 住宅价格空间分异演变
        6.1.2 基于住宅价格视角的居住空间演变
        6.1.3 住宅价格分异与居住空间分异的耦合
    6.2 POI可达性对居住空间分异的推动
        6.2.1 城市中心可达性与居住空间分异格局
        6.2.2 邻里可达性与居住空间分异格局
        6.2.3 教育资源可达性与居住空间分异格局
        6.2.4 居民个体选择与居住空间分异格局
    6.3 宏观层面的外部因素的驱动
        6.3.1 国家和地方宏观政策因素
        6.3.2 历史背景和城市规划因素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棚户区改造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1.1.2 棚户区改造成为消除贫困的重要政策手段
        1.1.3 棚户区改造成为社会转型发展中困境的缩影
        1.1.4 棚户区改造的效应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贫民窟与棚户区(Slum/shantytown)
        1.3.2 棚户区改造(Shantytown Transformation)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范畴界定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4.4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外贫民窟研究综述
        2.1.1 贫民窟的形成机制研究
        2.1.2 贫民窟的社会问题研究
        2.1.3 贫民窟的治理措施研究
        2.1.4 贫民窟的演变趋势研究
        2.1.5 国外研究相关评述
    2.2 国内棚户区研究综述
        2.2.1 棚户区改造政策研究
        2.2.2 棚户区改造实践研究
        2.2.3 棚户区改造效应研究
        2.2.4 国内棚户区研究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城市社会空间理论(Urban Social Space Theory)
        2.3.2 城市企业主义理论(Entrepreneurialism Theory)
        2.3.3 府际关系理论(Inter Governmental Relations)
第3章 南京棚户区演化历程及格局特征
    3.1 新中国成立前:棚户区区位初显到形成的漫长历程
        3.1.1 南京古代城市格局中棚户区区位初显
        3.1.2 民国时期南京棚户区形成
    3.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棚户区中心集聚的规模扩大期
        3.2.1 改革开放前南京城市棚户区分布格局
        3.2.2 计划经济时期零星棚户区的拆除与重建
    3.3 改革开放至住房制度改革前(1978-1998):棚户区内聚成片的相对集中布局期
        3.3.1 内聚成片的空间布局
        3.3.2 拆一建多的棚户区改造
    3.4 住房改革初期(1998-2008):由内向外跳跃式扩迁的突变期
        3.4.1 连片棚户区的逐步消失
        3.4.2 差别化的棚户区改造
    3.5 棚户区改造政策实施以来(2008-2018):内点外片的空间优化期
        3.5.1 小尺度点状集聚为主的棚户区分布格局
        3.5.2 尚未拆迁的零星棚户区
    3.6 南京棚户区格局与改造过程分析
        3.6.1 南京棚户区格局演化过程
        3.6.2 南京棚户区改造过程的特征:典型核心边缘结构
第4章 “棚改”实施以来南京棚户区社会空间特征
    4.1 棚户区改造过程的空间特征
        4.1.1 空间分布特征:“由内及外”、“内小外大”
        4.1.2 改造前后对比:“环境改善”、“功能提升”
    4.2 拆迁安置居民社会特征与迁居特征
        4.2.1 社会群体特征:人口老龄化、较高贫困率
        4.2.2 安置迁居模式:中心到边缘、分散到集中
    4.3 基于土地权属的棚户区类型划分及差异
        4.3.1 国有土地棚户区和集体土地棚户区
        4.3.2 两类棚户区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
    4.4 西街与南河两个实证案例的对比
        4.4.1 国有土地棚户区:西街片区
        4.4.2 集体土地棚户区:南河片区
        4.4.3 西街与南河案例的差异总结
第5章 棚户区改造的机制分析
    5.1 政治环境驱动力
        5.1.1 土地储备制度的空间效应
        5.1.2 府际治理的综合推动
        5.1.3 基于成本考虑的差异化安置政策
    5.2 社会生产驱动力
        5.2.1 经济增长的空间实现
        5.2.2 企业主义的政府运作
        5.2.3 实现空间正义的均衡发展需求
    5.3 个体行为驱动力
        5.3.1 贫困家庭生活改善的契机
        5.3.2 一般家庭迁居的资金来源
        5.3.3 中产阶层财富积累的机遇
    5.4 棚户区改造的综合驱动模型
第6章 南京棚户区改造的社会空间效应
    6.1 空间绅士化与郊区化效应
        6.1.1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
        6.1.2 城市空间功能重构
        6.1.3 城市居住郊区化拓展
    6.2 经济发展与收入增长效应
        6.2.1 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6.2.2 带动城市房地产市场繁荣
        6.2.3 提升棚户区居民经济收益
    6.3 居住与城市品质提升效应
        6.3.1 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6.3.2 避免城市内城衰败
        6.3.3 消除社会治理“盲区”
    6.4 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
        6.4.1 拆迁过程的社会矛盾问题
        6.4.2 困难群体的利益剥夺问题
        6.4.3 城市贫困的转移集聚问题
        6.4.4 安置居民的社会成本问题
第7章 棚户区改造政策演变与优化建议
    7.1 棚户区改造政策演变与南京的地方实践
        7.1.1 国家层面棚户区改造政策的演变历程
        7.1.2 南京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地方实践
    7.2 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审视
        7.2.1 自上而下政策的执行偏差:范围界定模糊带来的“搭便车”
        7.2.2 失衡的空间政策:规划的空间正义问题
        7.2.3 不同安置政策带来的“身份歧视”:权益保障的供需失配
        7.2.4 基于成本的拆迁安置政策后效:内城原住民的边缘化处境
    7.3 棚户区改造政策的优化建议
        7.3.1 棚户区改造中府际关系的优化
        7.3.2 基于空间正义的城市规划
        7.3.3 基于社会公平的拆迁安置政策
        7.3.4 棚户区改造中资金政策的优化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1.1 棚户区类型与社会空间差异
        8.1.2 南京棚户区时空演变与改造特征
        8.1.3 南京棚改的驱动机理与正负效应
    8.2 创新与不足
        8.2.1 本文创新点
        8.2.2 研究不足之处
    8.3 讨论与展望
        8.3.1 基于改造的棚户区治理研究是综合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
        8.3.2 基于棚户区改造的社会空间理论体系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A 南京拆迁安置居民居住迁移情况电话访谈记录表
附录B 棚户区改造政策文件汇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进入快速转型阶段
        1.1.2 贫富差距加大和新城市贫困阶层的产生
        1.1.3 坚持公平正义,关注低收入群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1.1.4 时空行为是透视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重要视角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城市低收入群体
        1.3.2 时空行为
        1.3.3 社会空间
        1.3.4 社会空间分异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和文章结构
        1.6.1 技术路线
        1.6.2 文章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框架构建
    2.1 社会空间分异理论
        2.1.1 社会分层理论
        2.1.2 中国低收入群体所在社会阶层及资源占有
        2.1.3 社会分层和社会空间分异
        2.1.4 社会空间分异理论启示和小结
    2.2 社会排斥理论
        2.2.1 社会排斥理论内涵
        2.2.2 社会排斥和贫困
        2.2.3 个体可达性和社会排斥
        2.2.4 社会排斥和社会空间分异联系
        2.2.5 社会排斥理论启示和小结
    2.3 时空行为方法论
        2.3.1 行为地理学理论
        2.3.2 时间地理学理论
        2.3.3 活动分析法
        2.3.4 时空行为方法论小结
    2.4 活动空间理论
        2.4.1 活动空间的概念
        2.4.2 活动空间分异理论
        2.4.3 活动空间的刻画
        2.4.4 活动空间和个体可达性测度
        2.4.5 活动空间理论小结
    2.5 基于时空行为的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理论框架
第三章 案例选择、社会调查和数据库构建
    3.1 中国低收入群体居住空间发展
        3.1.1 民国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
        3.1.2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87)
        3.1.3 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期(1987-至今)
        3.1.4 低收入居住空间发展小结和启示
    3.2 案例选择
        3.2.1 研究范围和南京城市空间划分
        3.2.2 调研社区的选择
    3.3 社会调查及数据库建立
        3.3.1 问卷调查实施和数据获取
        3.3.2 低收入时空活动数据库的建立
    3.4 样本社会经济属性和分层特征
        3.4.1 社会经济属性
        3.4.2 社会分层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时空特征
    4.1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间特征
        4.1.1 基于地理空间的日常活动节奏特征
        4.1.2 基于汇总统计的时空节奏分析
        4.1.3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时间分配
    4.2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空间特征
        4.2.1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分布
        4.2.2 低收入群体非在家活动的时空特征
    4.3 城市低收入群体移动性特征
        4.3.1 日常活动总体出行特征
        4.3.2 城市低收入群体通勤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收入群体城市空间利用和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5.1 研究思路和方法
        5.1.1 活动空间特征指标构建
        5.1.2 城市空间利用方法构建
        5.1.3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5.2 不同收入居民的活动空间特征
        5.2.1 总体层面活动空间特征
        5.2.2 社区层面活动空间特征
    5.3 基于城市空间使用的社会空间分异
        5.3.1 不同城市空间利用
        5.3.2 不同活动时间分配和城市空间关系
        5.3.3 不同活动离家距离和城市空间关系
    5.4 不同收入居民利用城市机会影响因素分析
        5.4.1 模型构建及变量筛选
        5.4.2 逻辑回归模型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设施可达和社会排斥研究
    6.1 研究思路和数据来源
        6.1.1 研究思路
        6.1.2 数据来源
    6.2 社区周边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2.1 老城传统邻里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2.2 内城单位社区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2.3 外城保障房社区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3 基于活动空间的设施可达性评估方法构建
        6.3.1 设施重要程度评估
        6.3.2 构建基于个体活动空间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计算方法
    6.4 基于活动空间的低收入设施可达性分析
        6.4.1 总体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6.4.2 分社区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6.5 影响因素分析
        6.5.1 模型构建及解释变量
        6.5.2 影响因素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形成机制及发展策略
    7.1 低收入居民活动空间和社会空间形成机制
        7.1.1 宏观层面
        7.1.2 中观层面
        7.1.3 微观层面
    7.2 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发展面临问题
    7.3 提升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发展的策略
        7.3.1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保证居住弱势群体获得充分居住选择权
        7.3.2 以开放与共享的公共空间促进社区融合
        7.3.3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机动性和设施可达性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1.1 社会调查相关结论
        8.1.2 不同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
        8.1.3 活动空间分异特征
        8.1.4 基于活动空间的社会排斥特征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附录1 问卷一、南京市居民出行时空特征研究社会调查
附录2 问卷二、公共服务设施重要性评分
作者简介
后记

四、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呼和浩特市近现代居住空间形态演变及特征研究[D]. 荆欣欣.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2]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D]. 白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及其城市结构的影响研究 ——以京沪高铁山东段为例[D]. 刘长龙.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5]西安纺织城国棉厂老旧居住街区景观更新设计策略研究[D]. 杜馨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7]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与发展研究[D]. 彭雨清. 长安大学, 2021
  • [8]基于POI可达性的杭州城市居住空间和房价分异演变研究[D]. 史丁尹. 浙江大学, 2021(06)
  • [9]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D]. 袁亚琦. 南京大学, 2020(12)
  • [10]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D]. 汪徽. 东南大学, 2020(02)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