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周恩来同志汇报

一、聆听周恩来同志作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张鲁鲁[1](2021)在《周恩来生日与《我的修养要则》》文中研究说明1943年上半年,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精神,一场整风教育活动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以及所辖国统区地方党组织中逐步开展起来。生日之际作自我反省报告3月18日(农历二月十三日),是周恩来跨过他人生45周岁门槛的日子,可繁忙的工作似乎让他忘记了自己的生日,他依然如往常一样马不停蹄地忙碌了一整天。

王翕民[2](2021)在《初论1958-1962年间历史题材书写中知识分子心态与权威话语的动态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历史题材作品。本文结合时代背景,结合作家书信及回忆录等,解读分析主流意图与作家创作这些作品的主客观条件,探析创作主体当时的创作思考和情感投射。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界定本文语境下“知识分子”和“历史题材书写”的概念,继而通过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说明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引出本文所需要讨论的论题。第一章从创作主体和权威话语两个视角,考察历史题材书写中蕴含的权威话语和时代主潮与创作主体意愿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对历史题材的隐喻性和多义性的论述印证历史题材书写中文本、创作主体与权威话语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第二章借用“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从创作主体过往创作经验的梳理,考量作者必须具备丰富史学知识的事实,论述创作主体通过历史题材的表现尽可能地接续了各自曾经的创作风格,并使已有的通俗文学和民间经验也在其中有迹可循。第三章通过细致描述知识分子借历史人物为自己“代言”的心态、历史题材书写中“人”与“自我”的情感回归,以及知识分子在历史题材创作中的隐喻性表达,在肯定和歌颂历史人物的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进谏”式的批评,为现实中受挫的知识分子提供了自我言说与认同的渠道。

李宁[3](2020)在《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文中指出教会医学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产物,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消亡,历经近百年崎岖波折又波澜壮阔的历史。“齐鲁医学”曾经是中国教会医学的一张“名片”,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齐鲁医学”的发展历程几乎贯彻整个山东教会医学从起源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代表着山东教会医学的最高水平,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与“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等国内三大头牌医学齐名,并称为“东齐鲁”,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齐鲁医学”品牌由英美加中四国共同缔造和培育,其人员和经费至少由四个国家的十三个基督教组织供给,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医学机构之一,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对不同势力态度的矛盾性恰好为研究“齐鲁医学”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提供了绝佳机会;三是“齐鲁医学”由教会医学向“人民医学”转型的过程异常复杂,经历了南迁福州、内部分裂、派系争斗、与美决裂、思想改造等多重洗礼,最终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完成蜕变与重生,其过程既具有全国教会医学转型的通性特征,又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对于整个教会医学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齐鲁医学”的转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势力的怂恿和西方差会的鼓动下,齐鲁医学院做出了南迁福州的决定,大部分医学教授和本科生由山东济南迁往福建福州,齐鲁医院和少部分师生继续留守济南。不久,医预科随文理学院南迁杭州。一时间国内出现三处齐大校区和两个领导核心,形成南北对峙。南迁不仅造成“齐鲁医学”的内部分裂和派系对立,更为后来被新政权认定为“落后”和“反动”埋下了伏笔。随着杭州和福州的相继解放,齐鲁医学院在南迁一年之后选择回迁济南,“齐鲁医学”在形式上实现了合体和统一,但是南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旧有矛盾的积累效应下被扩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旧两派势力之间的校权之争。以吴克明为代表的亲国民党守旧势力与以杨德斋为代表的亲共产党新晋势力为获得学校控制权展开了激烈博弈,最终新派势力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次挫败“倒杨”运动,赢得校权之争的胜利。随后,“齐鲁医学”开启了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在齐鲁医院建立第一支党小组,不断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积极向新政权靠拢。自1949年底收回校权到1952年院系调整,“齐鲁医学”随着齐鲁大学同步启动了思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开始了艰难而又深刻的历史转型。思想政治方面的改革是新政权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其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针对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宗教氛围浓厚、“亲美”“崇美”思想严重、政治意识淡漠、片面强调专业技术等状况,新政权以齐大行政管理层和共产党工作小组为媒介,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通过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常规思政教育、亲苏学苏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齐鲁医学”广大师生和医护人员增加了对新政权和共产党的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意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转向全面控诉美国侵略和爱国主义教育,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情绪逐渐改造为反美仇美排美情绪,通过鼓励学生参军参干、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等实际行动与美国划清界限,将全体师生团结在爱党爱国拥军的旗帜下,为后来的院系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同时,“齐鲁医学”其他方面的转型改革亦在同步进行。在教学育人方面,齐鲁医学院积极响应新政府提出的“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在招生对象、招生名额、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学制学时、教学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不断满足新中国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齐鲁医院主动参与灾区医疗救灾、疫病防治服务、公共卫生教育,将发挥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齐鲁医学院及齐鲁医院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中外教会拨款的传统方式,积极争取新政府的资助,通过有条件地接受捐赠、开展资产清查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多种途径拓展筹资渠道,最终与外国教会彻底割裂经济联系,完全实现了经济自立。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既体现了新政权和新执政党对“齐鲁医学”提出的外在要求,也体现了“齐鲁医学”人审时度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调适和努力。1952年10月,齐鲁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走向消解,包括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在内的原有组织被撤并重组,随之而来的是“齐鲁医学”在性质内涵和组织属性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齐鲁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医学院,附属齐鲁医院则成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齐鲁医学”从此涅盘重生,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齐鲁医学”在名称、性质和归属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人文根脉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最终发展成当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齐鲁医学”发展史实际上也是教会医学与山东地方社会的互动史,二者互相影响、相互形塑而又彼此同化、趋于融合。“齐鲁医学”在西方传统与中国文化之间、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之间、外国资源和本土力量之间、现代化转型与传统惯性之间不断寻求某种平衡,并以彻底本土化、中国化的结局完成转型使命。

郝丹梅[4](2020)在《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闻天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张闻天早年投身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经过五四时期先进思想的洗礼,张闻天在“五卅”运动的革命风暴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他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和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革命生涯。延安时期是张闻天革命生涯中的重要时期。张闻天领导和参与党的各项重大工作实践,为实现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转变,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为这些历史贡献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撑,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思想来源、时代的实践需求和良好的个人条件。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加强党员队伍思想建设、清除“左”右倾路线错误,实现全民族抗战的理论武器,是张闻天长期坚持理论学习和担任领导工作丰富经验积累的必然结果。张闻天的思想认识在经历遵义会议前的重要转变的基础上,经过延安整风运动的进一步反思,最终转变到以毛泽东为代表和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正确轨道上来。张闻天的思想转变为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张闻天在党内职务的变动促成了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心转变。遵义会议至六届六中全会前,张闻天在党内“负总责”,决定了这一阶段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围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而展开;六届六中全会后,张闻天兼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和干部教育处处长,因而这一阶段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以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为中心来进行。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依托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等干部院校,借助《斗争》《解放》《共产党人》等报纸刊物,采用报告发言,利用《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马列经典着作、中级读物和辅助读物等教材文本为实践载体,在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原则、党的绝对领导的党性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原则下,运用说服教育、实践锻炼、自我批评等重要方法,形成了以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内容,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为根本出发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心任务,坚持路线和策略教育为主线的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丰富内涵。延安时期张闻天不仅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理论,而且将其贯穿于党建工作、军队工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文化运动、青年运动等诸多重要实践领域,为推进党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在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呈现出科学性、务实性、前瞻性的理论特色。这一理论不仅在丰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充实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推进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三个方面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而且对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今天,在经济全球化越发深入,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国际背景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内背景下,立足新的时代要求,借鉴延安时期张闻天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守党的中心任务,四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从而为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唐丕跃[5](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文中指出少数民族统战是指中国共产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广大的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并同党外的少数民族代表性人士,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是一个历史概念,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人群的一个称谓,主要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前,少数民族中的当权者、民族头领,以及少数民族宗教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本文在厘定少数民族统战的概念、区分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异同的基础上,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的时代背景作了分析,主要是民族地区敌对势力渗透破坏严重,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民族地区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同时,由于民族宗教上层在本民族和宗教信仰中有特殊权威,以及解放民族地区、推进民主改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团结一切力量,这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重要时代背景。本文还深入挖掘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民族统战的思想,为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提供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从历时态的角度,重点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解放、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进行统战的历史进程与内容。总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借助民主建政、通过特殊人物、结合民族政策检查和组织访问慰问参观等活动开展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各种途径,并对不同途径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概括归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主要包括和平协商、区别对待、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请上来”“派下去”以及教育改造等方法,并对不同方法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稳定了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增进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新政权的感情,增强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壮大了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形成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协商民主等宝贵经验。但也有深刻的教训,即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对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在于:要突出抓好干部人才的选派、培养和引进,强化人才支撑;要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要坚持民生优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要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沈路萍[6](2020)在《建国初期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国初期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对青年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时期。“劳动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纪律教育”并列为那个时期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项核心工作,青年学生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成为建国初期中国青年学生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当代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基于劳动创造人类历史、社会主义是千百万人民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教育思想,建国初期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树立社会主义劳动观点、确立社会主义劳动态度、养成劳动知识技能,培养青年学生劳动为荣的价值理念、报效国家的价值追求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通过劳动榜样教育的引领、学校劳动教育与家庭劳动教育等多主体的融合,通过文学艺术形式对劳动教育的渗透和劳动教育多样化的实践,有效开展起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呈现出当时劳动教育的鲜明特色。建国初期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对当时青年学生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和社会主义建设后备军的培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也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张文佺[7](2019)在《米脂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再认知与展示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杨家沟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米脂县,是党中央转战陕北期间居住时间最长、条件最好的地点,1947年11月—1948年3月在此居住长达四个余月,并在这里召开了具有重要的意义的十二月会议,村内分布有大量的红色文化遗产。但是其红色文化遗产的认知与展示目前尚存问题,主要体现在(1)认知上,它是复合多元的红色文化遗产,难以分清遗产的构成要素。存在(1)遗产概念认知不清,未分清“革命旧址”与“红色文化遗产”的关系和内涵;(2)遗产构成认知不全,现状未能全面涵盖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和价值内涵;(3)遗产属性认知不准,杨家沟村作为转战陕北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事件性”是其红色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而目前这种属性长期被忽略。(2)展示上,目前主要展示三处旧址建筑,且展示对象单一、方式陈旧,不能向公众全面传递转战杨家沟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刻内涵。以上这些问题凸显了对米脂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再认知和展示策略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再认知研究,对于理清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价值内涵、明确其展示要素构成,提出展示策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阅读结合现场调研主要研究了两个关键问题:(1)再认知方面,(1)概念上,梳理红色文化遗产的定义,研究其与革命旧址之间的关系和区别。(2)构成上,全面梳理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分类以及遗产价值。(3)属性上,挖掘其“事件性”属性,引入“事件性”研究方法,建立“事件——时间——人物——空间”档案,确定遗产展示要素。(2)展示策略上,由于红色文化遗产距离现代时间近、很多遗产仍旧保留,为场景还原展示提供可能,因此,本文引入现场还原思维方法,基于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价值评估的基础上,梳理红色文化遗产的展示要素,有针对性的提出展示策略。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研究综述,综述我国红色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定义、分类、价值、展示方式。第二部分是文献研究解读,全面梳理杨家沟的研究文献,根据重要性以及与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相关性选择核心文献进行详细解读,基于“事件性”属性,归纳党中央转战陕北这一历史事件构成要素,明确了再认知调查的对象。第三部分是遗产构成要素再认知调查研究,首先,根据文献要素的梳理,在实地调研中对其一一进行核对验证。其次,对遗产构成要素进行认定。对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整体要素进行价值评估,确定整体展示的要素。第四部分是遗产展示策略研究,结合“事件性”和多元文化重叠的属性,从历史线路、历史场景、空间关系三个方面提出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展示策略。本文通过研究,从米脂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自身特点出发,(1)再认知方面,(1)明确了红色文化遗产的定义内涵;(2)梳理了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3)理清了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分类,并在现状保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其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的内容,增加了其精神价值的研究。(2)展示方面,(1)强化了目前被忽视的土地改革、防御体系建设等贯穿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各阶段的核心“事件”。(2)构建更为全面的展示体系:借鉴“现场还原”思维方法,选取五个历史场景,策划不同的主题进行现场还原展示;整合内外历史线路,对相关红色红色文化遗产策划展示主题,进行线路串联;运用GIS软件对防御岗哨与遗产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展示策略。

陈红森[8](2019)在《锤炼革命先锋的熔炉 ——延安时期中央党校的干部教育历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特色教育,对当今的干部教育、高等教育有着深刻影响,其中,延安时期中央党校最具代表性。因而,本文在广泛收集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史料的基础上,综合干部教育、党校教育、中央党校校史等研究成果,对延安时期中央党校的干部教育进行了较为细致地考察与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田野考察法等,围绕“锤炼革命先锋的熔炉——延安时期中央党校的干部教育历史”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形成的文本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这部分开端即由研究兴趣出发,阐明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并对研究意义进行了归纳;接着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与本议题相关的文献梳理;之后界定了与本研究相关的三个核心概念,并简述了研究方法;在最后,归纳了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干部教育的初创。首先,对这一阶段的教育活动进行了陈述,从瓦窑堡时期与保安、定边时期,分时段进行了历史考证;其次,对这一阶段的专题干部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这时的干部教育背景以及最有代表性的教育活动,如少数民族干部学校教育等。第三部分,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干部教育的发展。首先,对这一阶段的教育活动进行了陈述,从李维汉任校长期间、康生任校长期间、陈云任校长期间、邓发主持校政期间四个时段,进行了历史考证;其次,对这一时期的专题干部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这时的干部教育背景以及最有代表性的教育活动,如女子干部教育等。第四部分,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干部教育的成熟。首先,对这一阶段的教育活动进行了陈述,将这一阶段划分为整风运动开始之前与整风运动开始之后两个时期,分时段进行了历史考证;其次,对这一时期的专题干部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这时的干部教育背景以及最有代表性的教育活动,如平剧的改造等。第五部分,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干部教育的特色与经验。首先,对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干部教育的制度和传统特色进行了总结,将其分为组织鉴定制度、学业鉴定制度、实习制度、三方管理制度、领导人来校作报告的教育传统等五个部分;其次,对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干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特色进行了总结,将其分为党性教育内容、文化和职业教育内容、“古今中外”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四个部分;最后,对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干部教育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将其分为党校姓党的教育经验与实事求是的教育经验两个部分。

徐锦庚[9](2017)在《大器晚成》文中研究说明引子百花园里摘蟠桃2013年盛夏,京西宾馆绿树掩映,花团锦簇。6月15日下午,三楼第一会议室。当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在这里召开。会议室右侧,垂着一面银幕;左侧,吊着一只花篮;正中,悬挂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2007.7-2012.6)颁奖典礼。氛围既俭朴又庄重。这个5年一度的奖项,是中国传记文学创作的最高奖。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传记文

吴辰[10](2016)在《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研究 ——以作家书信日记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大量考证史料的基础上,着重对于那些曾经不常被研究者们关注的日记、书信以及作者对于文本的修改等偏重于个人视野的材料进行爬梳,以整体观察的方式重新审视1950年代中国大陆(1949—1959)的文学生态,并致力于建立一种对于这一时期文学生态的微景观本文拟从个人化视野出发,来考察和还原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生态,对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长期存在着的“政治化”与“去政治化”的文学解读方式进行必要的补充和纠正。本文尽力使所用材料回归历史现场,摒除那种带有“后见之明”的预设,将视角从人周围的环境转向环境中的人,从群体转向个体;解释历史变化的方式从直线式的单因素因果关系转向互为联系的多重因果关系。这种阐释历史的方式比起之前粗线条的史实勾勒更能反映出个人在历史之中的意义,也更能反映出个人生活轨迹中一些具有机能性的事件。在文学研究中,这种改变体现为开始对经常使用的以面向公众的“作品”为研究主体的研究方式进行反思,转而从一系列个人化史料出发,以之为研究主体,并结合文学作品,讨论文学现象与个人心路历程之间存在的张力,在这块相对陌生的领域中,努力探寻个人与历史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研究个人化视野中的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可以对原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补充,从另一个视角去观照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和知识分子,回到他们自己的语境,去理解他们对新生共和国的关切与热爱。另外,本次研究也是对“现代中国文学史观”的一次实践,“现代中国文学史观”是一种立足于现代民族国家,致力于建立一种沟通现代、当代两个领域的大的文学史观,本文在论证过程中也证实了这种文学史观在组织材料与论证文学史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时的可行性与先进性,同时,这种文学史观也是本文在论述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本文是由绪论、余论以及正文五章构成,其要点归纳如下:绪论部分:本部分主要对前人关于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以及日记、书信等个人化材料的综述,以及对于论文中所涉及的一些基本范畴的界定,以了解论文选题领域的基本动态。第一章主要以一种整体的角度来描绘1950年代中国大陆个人视野中文学生态,这种对于这一时期文学生态的系统性的考察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在研究过程中对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生态做出整体的把握。但是这种梳理不能仅仅是历时性的,历时性考察背后的时代断裂感在研究中往往会成为不能很好切入研究对象的重要原因,所以,在一种历时性的线索的勾勒过程中所更需要把握的是历时背后一种共时性的情绪以及这种情绪随着时间的前进是如何发生变化的,从而研究在个人化视野中,对于文学生态的一种总体认知。这一部分以历时为经线,以共时为纬线从个人视野的角度回首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十年,来描绘出个人视野下对于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的整体印象。第二章主要论述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中大环境对于文学生态的影响。在文学生态的形成中,大的环境是一种具有先决性质的因素,它可以被看做是文学生态所赖以生存的“空气”,在这种“空气”中,文学生态中的一切主体才可以形成,并形成种种关系,在这种关系的网络中,文学生态里的种种现象才能得以展现。这一部分试图从作家个人化视野中与大环境的关系入手,着重考察作家在适应新的文化政治环境过程中的契合与冲突,被弘扬或者被遮蔽,以及在新的环境中文化资源以一种新的理念重新整合的过程中对于作家个人的影响,从而在个人化语境中探索作家与时代文化政治环境的关系。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在新中国1950年代中国大陆,生产制约机制对于文学生态的影响。显然,这种影响是极其明显的,但是,个人与这套机制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那种完全的上行下效或反映式的关系,个人在这套生产制约机制的形成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富有机能性的行为,是这一时期文学生态中张力的重要来源。本部分试图通过对于个人化视野中的文学生产制约机制的研究,来探索这套生产制约机制是如何在个人身上起作用的,以及这套机制背后的权力话语对文学生产的主体有着怎样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第四章主要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考察作家在从事文学生产的过程中所面对的种种人事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对作家及其创作的影响,同时这些影响也改变着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生态。文学生态本身就是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中最微观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生态中作家与团体,作家与亲友以及作家与其他人构成了一层层丰富的关系,种种关系相互交织,使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生态呈现出其独特的面貌。文学生态究其实质,是一种由不同关系组成的关系网络,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这一关系网络表层中最细微的部分。第五章主要是论述1950年代中国大陆国内外的一些重大政治社会事件对于作家的影响,人的生活不可能脱离社会,社会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对于作家以及文学生态的影响都是巨大的,通过对于个人视野中1950年代中国大陆国内外重大事件的研究,来从一个更广阔的领域来探寻现代民族国家对于个人以及文学生态的整体影响。本选题在论述过程中注意对于个人视野以及个人化材料的综合运用,以及在主体意义上确立这些材料的地位:这些材料常常散见于各类研究之中,或是作为佐证来分析文学文本,通过对于这些材料的综合运用,本选题旨在还原一种文本生成的语境。另外,本选题试图对一种书写文学史尤其是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的思路进行尝试,从“历史中活动的人”过渡为“人的历史”并与现有的经典表述可以互为补充,能够对现有的文学史表述做一些有益的帮助。

二、聆听周恩来同志作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聆听周恩来同志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周恩来生日与《我的修养要则》(论文提纲范文)

生日之际作自我反省报告
只吃一碗普通挂面作为纪念
严格要求为自己立“规矩”

(2)初论1958-1962年间历史题材书写中知识分子心态与权威话语的动态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辨析
    (二)选题的缘起、目的以及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
第一章 历史题材书写中创作主体对于权威话语的共谋
    第一节 历史题材书写的多义和隐喻性特征
    第二节 创作主体与权威话语的双向互动
第二章 知识分子专业认知的永恒在场
    第一节 对相关领域知识的运用与发扬
    第二节 对过往创作模式的承继
第三章 知识分子身份意识的显现
    第一节 个体主体意识和人性的表达和凸显
    第二节 知识分子批判性立场的回归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史料与文献回顾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第一章 南迁福州与北归济南:转型的时空背景
    第一节 南迁福州
        一、酝酿南迁:三派势力博弈
        二、选址福州:各方推进南迁
        三、南下福州:顺利完成迁移
        三、福州一年:勉强恢复教学
        四、留守济南:艰难维持残局
    第二节 北归济南
        一、山东情结:回归原动力
        二、校产羁绊:难舍的家业
        三、协商回济:积极的态度
        四、顺利回迁:各方的帮助
    小结
第二章 校权之争与行政改革:行政上开启转型
    第一节 校权之争:新旧势力的博弈
        一、留济齐大校务:旧权把持
        二、校权回收运动:大势所趋
        三、两次“倒杨”运动:斗争不止
    第二节 行政改革:运转机制的蜕变
        一、软弱的齐大校政
        二、积极的行政改革
        三、齐鲁医院的调整
        四、争取“国立”运动
    小结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与医疗服务:业务上推行新政
    第一节 教育改革
        一、招生改革
        二、教学改革
    第二节 公卫服务
        一、参与医疗救灾
        二、疫病防治服务
        三、公共卫生教育
    第三节 支援战争
        一、踊跃参军参干
        二、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
        三、收治志愿军伤病员
    小结
第四章 经费改革与资产管理:经济上实现自立
    第一节 美国经济封锁
        一、教会拨款的限制
        二、进口设备的限制
    第二节 拓展筹资渠道
        一、有条件接受捐赠
        二、向政府申请补助
    第三节 改革资产管理
        一、资产清查:奠定改革基础
        二、资产纠纷:化解资产矛盾
    第四节 增产节约运动
        一、“三自”革新运动
        二、医院经费改革
        三、“三反”“五反”运动
    小结
第五章 抗美援朝与思想改造:政治上实现新生
    第一节 建国初期师生思想状况
        一、宗教色彩浓厚
        二、亲美思想严重
        三、政治意识淡漠
    第二节 抗美援朝教育运动
        一、保卫和平签名运动
        二、控诉美国文化侵略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四、全面驱离美籍教师
    第三节 革命政治教育
        一、常规思政教育
        二、爱国爱党教育
        三、亲苏学苏教育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
        一、原有问题及改造过程
        二、改造效果和影响
    小结
第六章 院系调整与明确隶属:全方位完成转型
    第一节 院系调整:完成转型的直接推动力
        一、全国院系调整的背景与过程
        二、齐鲁大学的调整
        三、齐鲁医院的归属变更
    第二节 山东医学院的调整适应
        一、原山东医学院基本情况
        二、调整初期的混乱情况
        三、初步的改革调整
    第三节 齐鲁医院的改革调整
        一、院系调整初期的混乱现象
        二、齐鲁医院的全面改革
    第四节 明确归属:步入新的起点
        一、医院承担医学教学任务
        二、行政体制上的关系不明确
        三、明确隶属与管理关系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张闻天研究成果的介绍
        1.2.2 关于张闻天思想的研究述评
        1.2.3 关于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条件
    2.1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
        2.1.1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论
        2.1.2 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理论
    2.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时代需求
        2.2.1 实现全民族抗战时代任务的需求
        2.2.2 加强党员队伍思想建设的需求
        2.2.3 清除“左”右倾路线错误的需求
    2.3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个人因素
        2.3.1 扎实的理论功底
        2.3.2 丰富的实践经验
3 延安时期张闻天的思想转变及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发展
    3.1 延安时期是张闻天个人思想转变的主要时期
        3.1.1 遵义会议前后张闻天思想的重要转变
        3.1.2 延安整风运动是实现张闻天思想重大转变的关节点
    3.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发展的两个侧重点
        3.2.1 六届六中全会前聚焦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路线的确立
        3.2.2 六届六中全会后集中于理论宣传和干部培养
4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要载体
    4.1 干部院校是集中有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
        4.1.1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4.1.2 陕北公学
        4.1.3 延安马列学院
    4.2 报纸刊物是进行广泛宣传、鼓动群众的锐利武器
        4.2.1 《斗争》
        4.2.2 《解放》
        4.2.3 《共产党人》
    4.3 报告发言是进行时政教育的主要形式
        4.3.1 理论深刻、主题明确的会议报告
        4.3.2 文本简短、观点鲜明的总结发言
    4.4 教材文本是进行深入学习、系统教育的重要读本
        4.4.1 编着《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
        4.4.2 领导编译马列经典着作
        4.4.3 指导中级读物与辅助读物的编辑出版
5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基本内涵
    5.1 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是核心内容
        5.1.1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地位
        5.1.2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目标和基本原则
    5.2 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是根本出发点
        5.2.1 党的领导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核心力量
        5.2.2 民主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组织保障
        5.2.3 教育引导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重要方法
    5.3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心任务
        5.3.1 两条战线的斗争是主要武器
        5.3.2 中国共产党与红军领导权的争取是核心要素
        5.3.3 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是重要方式
    5.4 坚持路线和策略教育是主线
        5.4.1 党的策略路线的宣传教育
        5.4.2 革命前途的宣传动员
        5.4.3 同错误路线作坚决斗争
6 延安时期张闻天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6.1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6.1.1 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原则
        6.1.2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党性原则
        6.1.3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原则
    6.2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
        6.2.1 说服教育的方法
        6.2.2 实践锻炼的方法
        6.2.3 自我批评的方法
7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实践运用
    7.1 党建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7.1.1 培养能够统一理论与实际的干部
        7.1.2 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认识
        7.1.3 党组织机构的建立
        7.1.4 党内民主建设
    7.2 军队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7.2.1 取得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7.2.2 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基本任务
        7.2.3 强化政治教育,规范军队政治行为
    7.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7.3.1 上层统一战线与下层统一战线的辩证关系
        7.3.2 “抗日反蒋”向“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的转变
        7.3.3 抵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左”倾关门主义
        7.3.4 批评王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右倾错误
    7.4 文化运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7.4.1 文化运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7.4.2 肯定文化人与知识分子在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7.4.3 重视文化人,培养文化人
        7.4.4 正确指导文化团体,保障文化人利益诉求的实现
    7.5 青年运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7.5.1 青年团的改造与优化
        7.5.2 青年救国组织的指导
        7.5.3 青年理想观的培养
8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
    8.1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主要特色
        8.1.1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科学性
        8.1.2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务实性
        8.1.3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前瞻性
    8.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历史贡献
        8.2.1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8.2.2 充实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
        8.2.3 推进了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
    8.3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现实启示
        8.3.1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8.3.2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
        8.3.3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守党的中心任务
        8.3.4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研究现状概述
        (二) 主要成果分析
        (三) 存在的不足与要加强研究的问题
    四、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六、相关概念的厘定
        (一) 民族与少数民族
        (二)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与少数民族代表人士
        (三) 统战与少数民族统战
        (四) 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
第二章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统战思想
        (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
        (二) 无产阶级政党应在不同历史阶段组成不同性质的统一战线
        (三) 无产阶级政党要“照顾同盟者利益”
        (四) 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不能获得解放
        (五) 历史地对待民族问题
        (六) 以真正无产阶级的态度对待民族问题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统战思想
        (一) 坚持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领导
        (二) 党与非党人士合作共事商量办事
        (三) 劳动人民同非劳动人民联盟
        (四) 团结民族上层有利于争取下层
        (五) 加强民族团结
        (六) 慎重稳进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改革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容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时代背景
        (一) 民族地区敌对势力猖獗和匪患严重
        (二) 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三) 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
        (四)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五) 民族上层自身仍具有特殊权威
    二、解放之初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一) 耐心争取西藏上层,和平解放西藏
        (二) 反复争取西北叛乱部落首领,平息西北叛乱
        (三) 妥善安置甘青新边境哈族流窜部落首领,安定社会秩序
        (四) 真诚团结西南少数民族上层,为解放大西南创造条件
    三、民主改革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一) 团结封建地主制度地区的封建主,不动多余浮财
        (二) 团结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地区的农奴主,和平协商推进改革
        (三) 团结原始社会末期地区的民族首领,直接过渡实现改革
        (四) 团结牧区的头人牧主,牧区实现和平改革
    四、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一) 对牧区的牧主在经济上实行赎买政策
        (二) 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在政治上给予适当安排
        (三) 保障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生活水平
        (四) 平息西藏武装叛乱,废除封建农奴制度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途径
    一、借助民主建政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一)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二)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二、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一)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二)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三、通过特殊人物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一)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二)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四、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一)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二)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
    一、和平协商的方法
        (一) 和平协商方法的运用
        (二) 和平协商方法的评价
    二、区别对待的方法
        (一) 区别对待方法的运用
        (二) 区别对待方法的评价
    三、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的方法
        (一)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运用
        (二)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评价
    四、“派下去”“请上来”的方法
        (一)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运用
        (二)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评价
    五、教育改造的方法
        (一) 教育改造方法的运用
        (二) 教育改造方法的评价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经验教训及当代启示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基本经验
        (一)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
        (三) 坚持共同繁荣发展
        (四) 坚持协商民主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主要教训
        (一) 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
        (二) 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
        (三) 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
        (四) 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上层统战工作对新时代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
        (一) 抓好干部人才选派、培养和引进,不断强化人才支撑
        (二) 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
        (三) 坚持民生优先,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 推动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
        (六) 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七) 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建国初期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一章 建国初期青年学生劳动教育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第二节 现实需要:建国初期国家面临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
    第三节 经验借鉴:建国初期中国掀起学习苏联教育的热潮
    第四节 优良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传承
第二章 建国初期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价值取向
    第一节 建国初期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树立社会主义劳动观点
        二、确立社会主义劳动态度
        三、养成劳动知识技能
    第二节 建国初期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劳动为荣的价值理念
        二、报效国家的价值追求
        三、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
第三章 建国初期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的特点
    第一节 劳动榜样教育的引领
    第二节 劳动教育多主体的融合
    第三节 文学艺术形式的呈现
    第四节 劳动教育多样化的实践
第四章 建国初期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的成效及当代启示
    第一节 建国初期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的成效
        一、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形成
        二、社会建设能力的提升
        三、社会主义劳动者后备军的养成
    第二节 建国初期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的当代启示
        一、明确价值取向,加强劳动认识引导
        二、借鉴文艺形式,有效助力形式创新
        三、寻求多方合作,开展多样实践教学
        四、调动劳动热情,切实服从国家需要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米脂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再认知与展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基本概念界定
        1.3.2 红色文化遗产展示综述
        1.3.3 杨家沟村基本概况
        1.3.4 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展示现状
    1.4 研究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2.杨家沟研究文献解读
    2.1 杨家沟研究文献类型梳理
        2.1.1 文献类型梳理的原因
        2.1.2 文献类型梳理
    2.2 杨家沟核心研究文献解读
        2.2.1 志书
        2.2.2 日记
        2.2.3 回忆录
        2.2.4 调查报告
        2.2.5 规划文本
        2.2.6 重要研究文章
        2.2.7 其他相关书籍
    2.3 杨家沟研究文献解读总结
    2.4 小结
3.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再认知
    3.1 再认知原因及思路
        3.1.1 再认知原因
        3.1.2 再认知思路
    3.2 基于文献解读下的“事件”要素再认知
        3.2.1 “事件”要素的再认知调查
        3.2.2 “事件”要素的遗产识别
    3.3 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事件性”特征
    3.4 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要素再认知
        3.4.1 要素分类思路
        3.4.2 物质类要素
        3.4.3 非物质类要素
    3.5 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价值再认知
        3.5.1 价值综述
        3.5.2 价值评估
        3.5.3 基于价值的展示要素再分析
    3.6 本章小结
4.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展示策略
    4.1 展示的原则和意义
        4.1.1 展示的原则
        4.1.2 展示的意义
    4.2 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展示策略
        4.2.1 展示方法构建
        4.2.2 历史线路展示
        4.2.3 空间关系展示
        4.2.4 历史场景展示
    4.3 本章小结
5.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一 全国各省市与红色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统计一览表
附录二 第一至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与
    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相关的文保单位一览表
附录三 杨家沟馆藏部分重要文物详细情况一览表
附录四 党中央在杨家沟四个月的经过一览表

(8)锤炼革命先锋的熔炉 ——延安时期中央党校的干部教育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
        (一) 延安时期
        (二) 陕甘宁边区
        (三) 干部教育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历史研究法
        (三) 比较研究法
        (四) 田野考察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干部教育的初创
    一、初创阶段中央党校的干部教育活动
        (一) 瓦窑堡时期中央党校的教育
        (二) 保安、定边时期中央党校的教育
    二、初创阶段中央党校的专题干部教育
        (一) 延安时期干部教育中党内、外斗争的影响: 分清路线是非
        (二) 延安时期干部教育教学形式的超越: 当代导生制的雏形
        (三) 少数民族干部学校教育的开端: 民族班的设立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干部教育的发展
    一、发展阶段中央党校的干部教育活动
        (一) 李维汉任校长期间中央党校的教育
        (二) 康生任校长期间中央党校的教育
        (三) 陈云任校长期间中央党校的教育
        (四) 邓发主持校政期间中央党校的教育
    二、发展阶段中央党校的专题干部教育
        (一) 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干部教育的迷茫: 党内斗争的影响
        (二) 延安时期中央党校科研活动的开展: 干部教育研究
        (三) 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女子干部教育的开创: 从女干班到中国女子大学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干部教育的成熟
    一、成熟阶段中央党校的干部教育活动
        (一) 整风运动开始之前中央党校的教育
        (二) 整风运动开始之后中央党校的教育
    二、成熟阶段中央党校的专题干部教育
        (一) 端正干部教育的办学方向:新“政治正确”标准的形成
        (二) 干部教育中教学方法的改革:自学讨论法
        (三) 中央党校干部教育的潜在课程:平剧舞台上的“变脸”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干部教育的特色与经验
    一、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干部教育的制度和传统特色
        (一) 组织鉴定制度
        (二) 学业鉴定制度
        (三) 实习制度
        (四) 三方管理制度
        (五) 领导人来校作报告的教育传统
    二、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干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特色
        (一) 党性教育内容
        (二) 文化和职业教育内容
        (三) “古今中外”的学习方法
        (四)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三、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干部教育的经验总结
        (一) 党校姓党的教育经验
        (二) 实事求是的教育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研究 ——以作家书信日记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综述及前人研究成果
    1.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研究综述
    2.日记及书信研究综述
二.价值及意义 第一章 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概述
第一节“时间开始了”语境下的欣喜和焦虑
    1.时间的开始与合法性的确立
    2.新生带来的焦虑
第二节 重组的文坛与历史的清算
    1.重组的文坛
    2.历史的清算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冲突或是互动:作家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 政治文化环境与作家精神向度
    1.延宕进日常生活中的战争硝烟
    2.杨沫与巴金:真诚的献祭
    3.“异质“和”异构”:天安门前的胡风与沈从文
第二节 面对新的文化资源整合
    1.文化资源整合的新方式
    2.从相离到相合:作家们对新文化资源整合的态度
    3.杂声与冷思考
第三节 新环境与作家的互动
    1.市场与阶级:两种环境的基础
    2.运动与创作:以中央文学研究所中的作家生活为例
    3.互动的消隐:新环境与作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产与规约:作家创作与文学作品
第一节 转型中的文学生产制约机制
    1.从“同人”到官方:文学生产制约机制的转变
    2.组织下的作家创作方式
    3.民族国家意识下的“双赢”
第二节 作家身份与作品生成
    1.阶级与土地革命:被重新界定的作家身份
    2.作家的岗位与岗位上的作家
    3.创作:以新的作家身份
第三节 国家意志统摄下的文学权力话语
    1.体验生活与文学创作
    2.作家与作品的经典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作家人际关系
第一节 作家人际关系的重新整合
    1.借鉴与替代:作为文化资源的国统区作家
    2.阶级立场上的人际关系整合
    3.旧的摩擦和新的阐释:作家间矛盾的生成
第二节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作家家庭关系
    1.解放区:传统家庭模式的瓦解
    2.革命与家庭的互相促进
    3.在家庭与革命之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社会事件与文学生态
第一节 学习与突围: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与国际关系
    1.民间外交:突围的途径
    2.苏联的阴影
第二节 批判:以不同的角度
    1.批判:以民族国家的名义
    2.国家意识与自我批判
本章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聆听周恩来同志作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周恩来生日与《我的修养要则》[J]. 张鲁鲁. 当代党员, 2021(08)
  • [2]初论1958-1962年间历史题材书写中知识分子心态与权威话语的动态关系[D]. 王翕民.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3]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D]. 李宁. 山东大学, 2020(06)
  • [4]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D]. 郝丹梅.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D]. 唐丕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6]建国初期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 沈路萍.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7]米脂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再认知与展示初探[D]. 张文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锤炼革命先锋的熔炉 ——延安时期中央党校的干部教育历史研究[D]. 陈红森.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9]大器晚成[J]. 徐锦庚. 时代文学, 2017(02)
  • [10]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研究 ——以作家书信日记为视角[D]. 吴辰. 山东师范大学, 2016(12)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