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FDGPET对卵巢癌术后复发的诊断

一、~(18)FDGPET诊断卵巢癌术后复发(论文文献综述)

罗宏霞,张秀玲[1](2021)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卵巢癌术后复发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析在卵巢癌术后复发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采用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灵敏度。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后疑似卵巢癌复发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80例列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定期进行复查,即开展阴道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评价阴道超声在卵巢癌术后复发及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符合率与灵敏度,同时分析复发及淋巴结转移超声表现。结果:经病理检查,发现卵巢癌术后复发及淋巴结转移者35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卵巢癌术后复发及淋巴结转移者33例,术后复发及淋巴结转移复发率诊断符合率及灵敏度与金标准相比,差异不显着(P> 0.05)。复发及淋巴结转移者,阴道超声检查参数显着低于非复发及淋巴结转移者(P<0.05) 。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复发者与淋巴结转移者,具有以下超声表现,即出现2cm左右的结节,且多数为圆形形态,并出现中心坏死表现,且窗膜有外侵症状,血流分级多数处于1级、2级,以上现象与非复发与转移者相比差异显着(P<0.05)。结论:在卵巢癌术后复发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阴道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率与符合度,能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故临床可积极提倡并施展。

文政芳,岳军燕,谢文秀,赵淑珍,尹山兰,郭喆[2](2021)在《卵巢正常大小癌综合征18F-FDGPET-CT表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显像在卵巢正常大小癌综合征(NOCS原发病灶确定、全身情况评估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行全身PET-CT检查并最终根据临床及病理结果确诊为NOCS患者的PET-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3例最终病理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1例为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例为结肠癌转移,1例为非卵巢来源原因不明的转移性腺癌。18F-FDGPET-CT诊断卵巢癌2例,这2例患者PET-CT影像因腹腔积液的映衬卵巢CT影像清晰,并可见卵巢部位放射性摄取增高;PET-CT诊断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例;1例PET-CT假阴性最终被确诊为卵巢癌;1例PET-CT未发现原发灶的患者最后诊断为肠道来源肿瘤。结论:18F-FDGPET-CT对于查找NOCS原发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是本文6例患者的主要组成部分,肿瘤标志物有一定提示意义。

唐兴[3](2020)在《循环肿瘤细胞、经皮肺穿刺活检及18F-FDG PET/CT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患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法、靶向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中的运用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病理资料、手术分期等进行相关性研究,分析其应用于临床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对13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54例健康人外周血进行叶酸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法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并用肿瘤特异性叶酸配体寡核苷酸偶合物进行标记,再对其定量PCR扩增,分析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与TNM分期的相关性。评估其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与CEA、CA125、CA724、CYFRA21-1、NSE等其他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诊断效能。结果:(1)健康人组CTC中位数为4.95 FU/3ml,肺良性疾病组为7.55FU/3ml,肺癌组为11.21Fu/3m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ruskal-Wallis检验,P=0.000和0.018),健康组与良性肺疾病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检验,P=0.000)。(2)肺癌患者 CTC 中位数分别为:Ⅰ 期 11 FU/3ml,Ⅱ 期 13.25 FU/3ml,Ⅲ期14.77 FU/3ml,Ⅳ期17.89 FU/3ml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ruskal-Wallis检验,P<0.05)。不同T分期、分化等级、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及病理亚型患者间的CT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Kruskal-Wallis检验:T1 vs T2 vs T3 vs T4,P=0.254;G1 vs G2 vs G3,P=0.424;Mann-Whitney U 检验:<60 岁 vs≥60 岁,P=0.853;男 vs 女,P=0.739;≤3cm vs>3cm,P=0.322;鳞癌 vs 腺癌,P=0.497)。(3)以 CTC=8.70 FU/3mL为cutoff值,此时灵敏度为79.4%,特异度为98.1%,AUC曲线下面积为0.953(95%CI:0.926,0.979),诊断效能优于 CEA、CA125、CA724、CYFRA21-1、NSE 等其他血清肿瘤标志物。CTC 阳性检出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分化等级、病理亚型、TNM分期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为0.319、0.972、0.341、0.268、0.125和 0.208)。结论:本研究通过以叶酸为靶点的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法,靶向荧光定量PCR扩增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TC,发现该技术具备良好的诊断效能,可用于肺癌筛查。第二部分循环肿瘤细胞、经皮肺穿刺活检结合18F-FDG显像在周围型肺部结节疾病早期诊断中的运用目的:对周围型肺部结节疾病患者手术前行18F-FDG PET/CT显像与经皮肺穿刺活检,比较其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对周围型肺部结节疾病早期诊断的优劣。方法:对44例周围型肺部结节疾病患者手术前行18F-FDGPET/CT显像测定SUV max值,经皮肺穿刺活检并测定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比较三者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推断对周围型肺部结节疾病的早期诊断效能。结果:(1)18F-FDG PET SUVmax中位数为2.35<2.5(阳性诊断标准值),单样本Wilcoxon带符号秩和检验,P=0.46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该组患者18F-FDG PET检查总体阳性率不高。PET/CT敏感度36%,特异度57.89%,准确度45.45%,kappa=0.058,P=0.680>0.05,PET/CT与最终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本组CTC中位数为9.35FU/3ml,敏感度88%,特异度84.21%,准确度86.36%,kappa=0.722,P=0.00,CTC与最终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敏感度84%,特异度100%,准确度90.91%,kappa=0.819,P=0.000,经皮肺穿刺活检与最终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以CTC、SUVmax结果绘制ROC曲线,AU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5(95%CI:0.916,1.000)和 0.656(95%CI:0.487,0.825),CTC 诊断效能明显优于PET/CT。结论:由于早期恶性周围型肺部结节疾病,尤其是磨玻璃样病变,18F-FDG PET/CT摄入量偏低,容易造成PET/CT假阴性结果,导致诊断效能不高。经皮肺穿刺活检虽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都很高,却是一种有创操作且容易引起并发症。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具有快捷方便、非侵入性、可重复性、诊断效能高等特点,可以弥补前两者的缺点,成为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有力武器。

布热比·麦麦提[4](2020)在《血清CA125, HE4联合影像学检查在上皮性卵巢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最常用的血清肿瘤标记物血清CA125与新研究的肿瘤标记物血清HE4和腹盆腔CT检查对上皮性卵巢癌术后复发检出的诊断价值,早期发现复发,指导早期行二次治疗,延长患者生命及改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的分析79例上皮性卵巢癌复发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HE4,腹盆腔CT诊断疾病复发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血清CA125和HE4灵敏度分别是59.49%和63.29%,两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联合灵敏度81.01%,较单一应用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腹盆腔CT的灵敏度87.34%与两种肿瘤标志物无明显差异(P>0.05),与两种连用相比也无明显差异(P>0.05)。三者连用灵敏度最高98.73%,显着高于肿瘤标志物连用或单用影像学检查。结论:血清CA125与血清HE4检测上皮性卵巢癌术后复发有同样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血清CA125,HE4和腹盆腔CT三者连用的灵敏度最高,是术后检测复发的最佳的方法。

朱雪洁,陈香娟,陈杨宗,张秀云,朱华[5](2018)在《PET-CT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PET-CT在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6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PET-CT检查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8例,其中50例血肿瘤标志物正常,CT和(或)MRI诊断为妇科恶性肿瘤;18例CT和(或)MRI检查正常但血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结果 68例患者中宫颈癌21例,卵巢癌40例,子宫内膜癌6例,输卵管癌1例。50例CT和(或)MRI怀疑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中,17例(34%)患者PET-CT为阴性,改变了治疗方法,避免了不必要的干预。18例CT和(或)MRI阴性但血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的患者中,12例(67%)患者PET-CT阳性,比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更及时、准确的诊断肿瘤的复发,从而指导治疗,改善预后。结论 PET-CT作为一种有效且无创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于临床制定和调整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

刘亚丽,宋霞,刘纯,陈明[6](2018)在《血清CA125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对卵巢癌复发转移诊断价值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卵巢癌治疗后复发和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及生存最重要的因素,血清CA125监测在卵巢癌术后随访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估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血清CA125诊断卵巢癌复发及转移的价值。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重庆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血清CA125诊断卵巢癌复发及转移的研究,检索时间自数据库建立截止至2018-01。2位分别从事检验医学和循证医学的研究人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分析,采用QUADAS-2条目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使用Stata 12.0进行Meta汇总分析,计算合并的敏感度(sen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PLR)、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NLR)、诊断比值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以评价CA125诊断卵巢癌复发及转移的价值。结果共纳入原始研究文献24篇及1 71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血清CA125诊断卵巢癌复发及转移的Sen合并=0.72(95%CI为0.650.79),Spe合并=0.90(95%CI为0.830.94),PLR合并=7.26(95%CI为4.1312.20),NLR合并=0.31(95%CI为0.240.39),DOR合并=23.51(95%CI为12.7143.48),AUC=0.87(95%CI为0.840.9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125对诊断女性年龄≥53岁(AUC=0.88,95%CI为0.850.91)的卵巢癌复发及转移的价值明显高于年龄<53岁(AUC=0.72,95%CI为0.680.76)的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血清CA125对诊断卵巢癌复发及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尤其是对年龄≥53岁的女性。

梁婉桃[7](2016)在《18F-FDG PET/CT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前评估及治疗后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18F-FDG PET/CT显像且临床病历资料完整的妇科恶性肿瘤病例68例,其中手术或放化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者24例,手术及放化疗治疗后接受检查44例。临床随访时间至少6月,确诊依据为组织病理、临床随诊资料。结果(1)18F-FDG PET/CT诊断妇科恶性肿瘤的阳性预测值为98.07%,阴性预测值为93.75%,敏感度为98.07%,特异性为93.75%,准确率97.06%;常规影像学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97.44%,阴性预测值为51.72%,敏感度为73.08%,特异性为93.75%,准确率77.9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1例(11/24)妇科肿瘤患者术前行PET/CT均发现病灶,经术后病理证实1例为假阴性;13例(13/24)患者放化疗前行PET/CT检查均发现病灶;常规影像学检出阳性为18例,阴性6例。PET/CT检查和常规影像学检查诊断原发病灶的阳性预测值、敏感度和准确率分别为100%VSl00%,95.83%VS75.00%和95.83%VS75.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2例(42/44)规范手术后患者随诊中,28例(28/42)患者行PET/CT检查提示病灶,且结果经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资料证实;1例(1/42)患者PET/CT提示病灶,经病理证实为炎症;14例(14/42)患者复查PET/CT未见病灶;2例(2/44)患者未行手术直接放化疗后随诊,1例复发,1例未发现病灶。常规影像学检查发现复发20例,其中1例假阳性;未复发22例,8例假阴性。PET/CT和常规影像学诊断复发或者转移病灶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6.55%VS95.23%、100%VS65.22%、100%VS71.43%、93.75%VS93.75%和97.73% VS79.5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前评估、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早期诊断和定位中较常规影像学准确、全面,在有条件的地区值得推广。

陈丹丹[8](2016)在《18F-FDG PET/CT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术后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18F-FDG PET/CT显像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2.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转移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1.1子宫内膜癌初诊组收集2004年1月-2015年10月因临床高度怀疑或已经确诊为子宫内膜癌而在南方医院PET中心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29例,年龄22-76岁,平均54岁。所有原发病灶均经分段诊刮或手术病理学证实。手术患者转移性淋巴结由术中淋巴结清扫及病理学确诊,其余患者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灶由B超、CT、MRI、全身骨SPECT、PET/CT等多种影像学资料结合临床随访资料等证实,随访时间均>6月。子宫内膜癌初诊组病例入选标准:1)未经任何治疗的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2)患者进行PET/CT显像的时间与病理学确诊时间间隔不超过10天;3)患者影像、病理及临床资料完善。1.2子宫内膜癌随访组收集2004年3月-2015年9月在南方医院PET中心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子宫内膜癌治疗后患者83例,年龄28-78岁,平均53岁,所有患者均行子宫+单或双侧附件切除。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79例,鳞癌2例,腺鳞癌1例,透明细胞癌1例。单纯手术治疗者51例,术后放化疗者32例。FIGO分期:I期39例,II期13例,III期27例,IV期4例。83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中,行1次PET/CT检查者69例,2次及2次以上检查者14例。所有患者的原发灶均经分段诊刮或手术病理证实,复发、转移灶依据病理活检、实验室检查、多种影像检查等来证实,随访时间均>6个月。子宫内膜癌随访组病例入选标准:1)原发灶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证实;2)患者显像、病理及临床资料完善。2.主要仪器与显像剂显像仪器为Discovery LS PET/CT扫描仪(GE Healthcare,美国)及Biography mCTx 128扫描仪(Siemens,德国)。显像剂18F-FDG由PET trace回旋加速器(GE Healthcare,美国)及化学合成模块(Tracerlab F-X F-N, GE Healthcare,美国)自动合成,放化纯度>95%。3.显像方法及条件患者取仰卧位,头轻度后仰,通过激光定位灯定好位后,确定扫描起始部位,扫描范围从股骨中段至颅顶,必要时加扫双下肢,采集6-8个床位。GEDiscovery LS PET/CT:电压140 kV、电流160 mA、螺距0.75、球管单圈旋转时间0.8s,层厚为5 mm, PET发射扫描采用2D采集,3 min/床位;Siemens Biograph mCTx扫描仪:电压120kV、电流为自动毫安、螺距0.55、球管单圈旋转时间为1.0s,层厚为3 mm, PET发射扫描采用3D采集,2min/床位。必要时采用呋塞米(速尿)促排后进行盆腔延迟显像以消除膀胱尿液放射性的干扰。对怀疑有颅内转移的患者单独行脑3D模式采集,发射扫描5min/床位。4.图像重建及融合PET图像重建采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迭代法(OS-EM),图像衰减校正采用CT扫描数据。CT重建采用标准重建法:重建层厚为4.25mm (Discovery LS PET/CT)和2.0mm (Siemens Biograph mCTx)。将PET和CT图像传送到Xeleris和Syngo MMWP工作站,进行帧对帧图像对位融合显示。5.PET/CT图像分析5.1定性分析所有PET图像、CT图像及PET/CT融合图像都进行帧对帧对比分析,PET/CT图像分别由3位有PET/CT诊断经验的高年资医师阅片,根据下列诊断标准做出综合诊断:5.1.1原发灶:18F-FDG PET显像见子宫内膜有块状、结节状、不规则放射性摄取增高灶,浓聚程度高于周围正常组织,同机CT于相应部位见软组织密度改变者。5.1.2淋巴结转移:18F-FDG PET/CT见淋巴结放射性分布高于周围正常组织,且形态饱满,无钙化,分布与淋巴引流途径相符合者。5.1.3远处转移:18F-FDG PET/CT显像于远处器官或组织内见异常浓聚影,除生理性摄取及典型的炎症后诊断为转移;肺部转移灶参照CT诊断标准:肺内出现散在单个或多个类圆形结节,边缘光滑,无钙化则诊为阳性,病灶有无代谢增高仅作为参考,而不作为必需条件。5.1.4阴道残端复发病灶:PET于阴道残端见结节状及块状放射性浓聚影,且高于周围正常组织,同机CT于相应部位见软组织结节或肿块者。5.2半定量分析病灶由3位有PET/CT诊断经验的高年资医师目测确认,采用感兴趣区(ROI)技术,勾画病灶边缘,由计算机自动计算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SUV),取最大值(SUVmax). SUV的计算方法为:标准化摄取值(SUV)=单位体积病变组织放射性活度(Bq/ml)/[显像剂注射剂量(Bq)/病人体重(kg)]6.临床分期采用2009年最新修订版国际妇产联盟(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GO)的手术病理分期法7.统计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处理软件,SUVmax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原发病灶大小(取最大径计算)。用临床诊断试验与评价效能法,计算18F-FDG PET/CT在子宫内膜癌初诊组中原发病灶,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子宫内膜癌随访组中术后复发、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子宫内膜癌复发、转移病灶的检测效能与CA125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子宫内膜癌原发病灶的SUVmax值与肿瘤大小、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宫颈间质浸润与否及FIGO分期之间的关系采用两独立样本检验。所有统计学检验,均以P<0.05(双侧)认为差异具有意义。[结果]1.子宫内膜癌初诊组1.118F-FDG PET/CT显像对子宫内膜癌原发病灶的诊断效能因临床高度怀疑或已经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29例患者中,27例临床表现均为阴道不规则流血或流液,另2例分别表现为下腹隐痛及腹胀,最终27例经分段诊刮及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病灶在PET/CT上表现为块状及片块状者16例,结节状者6例及不规则形者7例。18F-FDG PET/CT显像阳性28例,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癌者26例,子宫内膜癌病灶均表现不同程度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为13.44±8.5,另外2例为假阳性,分别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及子宫内膜结核。假阴性1例,病理为Ia期子宫内膜样腺癌。1.2子宫内膜癌原发灶的SUVmax和病理相关因素的关系2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原发灶的SUVmax与肿瘤的大小及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值分别为0.001和0.013)。肿瘤最大径大于4的SUVmax明显高于肿瘤最大径小于4者,肌层浸润深度大于1/2者SUVmax明显高于浸润深度小于1/2者,而FIGO分期及宫颈间质浸润与否与SUVmax无关(P值分别为0.200和0.065)。1.3 18F-FDG PET/CT显像对子宫内膜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2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9例,其中6例经手术病理学确诊,另外3例经临床随访综合判断确诊。盆腔内淋巴结转移8例,包括髂内外血管旁8例,髂总血管旁6例,宫旁及骶前区各1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7例,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5例,腹股沟淋巴结转移2例,纵隔内(食管旁)淋巴结转移1例,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及膈肌脚深面2例。18F-FDG PET/CT显像阳性者13例,3例为假阳性,分别为纵隔内、颈部及髂内外血管旁淋巴结炎症;18F-FDG PET/CT显像真阴性者13例,1例为假阴性(直径小于0.5cm,随访证实为淋巴结转移灶)。以患者为单位,18F-FDG PET/CT显像对淋巴结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0/11)、81.3%(13/16)、85.2%(23/27)、76.9%(10/13)和92.9%(13/14)。1.418F-FDG PET/CT显像对子宫内膜癌远处转移的诊断效能2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经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有远处转移者8例,其中5例经病理检查证实,另外2例为临床随访证实。其中肺转移灶3例,骨转移灶4例,腹膜转移4例,胰腺转移1例,肾上腺转移2例及肌肉转移1例。18F-FDG PET/CT显像阳性者7例,显像阴性者20例,假阴性1例(骨转移灶)。以病例为研究单位,18F-FDG PET/CT对子宫内膜癌远处转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7.5%(7/8)、100%(19/19)和95.2%(26/27)。1.518F-FDG PET/CT显像对子宫内膜癌临床治疗决策的影响2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18F-FDG PET/CT显像后,44.4%(12/27)例患者因PET/CT图像清晰的显示肿瘤侵犯范围或发现转移灶而修改或改变了临床治疗决策。因显示子宫内膜癌原发病灶侵犯宫颈或阴道及与邻近膀胱间的脂肪间隙消失而改手术方式的有5例,因发现了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灶而在术后增加放疗计划的有9例,8例因发现远处脏器转移灶而改变治疗方案。同时18F-FDG PET/CT显像发现子宫内膜癌与肺部弥漫大B淋巴瘤双重癌1例,从而及时改变了治疗方案。1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灶及1例子宫内膜癌原发病灶压迫输尿管及肾盂扩张而提示临床要注意保护肾功能。2.子宫内膜癌随访组2.118F-FDG PET/CT显像对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诊断效能83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40例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为复发、转移,16例经活检病理学证实,其余24例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长期随访结果判断。18F-FDG PET/CT显像阳性者45例,假阳性者6例,显像阴性者29例,假阴性者1例。6例假阳性中,2例为阴道残端病灶(1例术后改变及1例炎症),另外4例分别为肌肉转移灶(病理为神经纤维瘤)、脑转移灶(病理为过渡型脑膜瘤)、骨转移灶(随访证实为骨外伤所致)及淋巴结转移灶(随访为淋巴结炎症),1例假阴性为淋巴结转移,因直径小于1cm而未被检出。以患者为研究单位,18F-FDG PET/CT对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5%(39/40)、82.4%(28/34)、90.5%(67/74)、86.7%(39/45)和96.6%(28/29)。另外还有9例发现第二原发癌(无复发、转移),7例发现于第一原发癌发病2年后,平均65月,另2例分别为第一原发癌发病后6个月及9个月。7例经病理证实,分别为胃癌2例、肺癌2例、胰腺癌和直肠肉瘤、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各1例,其余2例经多种影像学及临床随访2个月证实为胰腺癌及肾盂癌。以患者为研究单位,18F-FDG PET/CT对子宫内膜癌术后发现恶性肿瘤(包括复发、转移及第二原发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0%(48/49)、82.4%(28/34)、91.6%(76/83)、88.9%(48/54)和96.6%(28/29)。2.218F-FDG PET/CT显像对子宫内膜癌术后阴道残端复发病灶的诊断作用74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中,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阴道残端复发者12例,18F-FDG PET/CT显像阳性者18例,7例为假阳性(5例术后改变及2例炎症),显像阴性者56例,假阴性1例(病灶代谢未见增高,活检病理证实为复发)。3例患者阴道残端病灶经呋塞米促排后病灶显示清楚。18F-FDG PET/CT显像对阴道残端复发病灶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1.7%(11/12)、88.7%(55/62)和89.2%(66/74)。阴道残端复发病灶的SUVmax为8.82+6.34。2.318F-FDG PET/CT对子宫内膜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灶的诊断作用74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中,经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者31例,其中盆腔内20例,腹主动脉旁21例,12例为既有盆腔内,又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腹股沟3例,纵隔肺门4例,锁骨上窝6例,颈部3例。18F-FDG PET/CT显像阳性者30例,1例为假阳性,经随访证实为锁骨上淋巴结炎症所致,2例为假阴性(直径均小于1cm)。4例腹膜后区及2例髂总血管旁淋巴结转移灶侵犯、压迫致输尿管梗阻。以患者为单位,18F-FDG PET/CT显像对淋巴结转移灶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5%(29/31)、97.7%(42/43)、95.9%(71/74)、96.7%(29/30)和95.5%(42/44)。2.418F-FDG PET/CT显像对子宫内膜癌术后血行转移的诊断作用74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中,经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有远处转移者30例,其中腹膜9例,肺12例、骨11例、肝5例、肌肉3例、脾1例,肾上腺1例,脑1例,卵巢1例,肾1例。18F-FDG PET/CT显像真阳性27例,假阳性4例,真阴性40例,假阴性3例,18F-FDG PET/CT显像对远处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90.0%(27/30)、90.1%(40/44)和90.5%(67/74)。4例假阳性病灶分别为肌肉炎症、骨外伤、过渡型脑膜瘤及肌肉神经纤维瘤;3例假阴性病灶为肝转移、肺转移及骨转移灶,18F-FDG PET/CT显像出现假阴性主要与病灶太小有关。由于部分患者转移灶数量太多,难以精确确定转移灶数量,本文均未以病灶为单位计算18F-FDG PET/CT对病灶的检测灵敏度。2.518F-FDG PET/CT显像阳性率与CA125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33(44.6%)例患者在18F-FDG PET/CT显像前有血清CA125检测结果。CA125升高者12例中,10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检出1个或多个恶性肿瘤病灶,并经临床随访证实为肿瘤复发和转移。CA125在正常范围内的21例患者中,PET/CT仅有1例患者发现阳性病灶,并经临床证实为复发转移。在CA125阳性组和阴性组中,PET/CT的阳性率分别为83.3%比4.76%,(x2=21.214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PET/CT在CA125升高的患者中阳性率高于未升高者。[结论]1.对于子宫内膜癌初诊患者,18F-FDG PET/CT显像可清楚显示子宫内膜癌原发病灶的侵犯范围、检出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灶,对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及制定临床治疗决策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18F-FDG PET/CT对子宫内膜癌远处转移有明显的优势。3.对于子宫内膜癌随访患者,18F-FDG PET/CT显像可早期检出复发与转移灶,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及时发现输尿管梗阻,以防发生肾功能损害。4.炎症和术后改变是导致18F-FDG PET/CT显像假阳性的主要原因,诊断时应注意结合相关病史。5.18F-FDG PET/CT显像有助于检测患者伴有的双重癌病灶

沈小东,潘建虎[9](2015)在《18F-FDGPET/CT显像探测卵巢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临床有效性及可行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探测卵巢癌(OC)术后复发及转移的临床有效性,并对该影像学诊断进行可行性评价。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在该院接受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OC患者78例,根据诊断方法分为进行常规影像学检查(CMI)的对照组及进行18F-FDG PET/CT影像学的观察组,分别考察其影像学特征和诊断准确率。结果 PET/CT探测OC术后转移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4.81%、80.00%、84.04%,均高于CMI探测(69.62%、53.33%、67.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探测OC术后复发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11%、85.71%、84.88%,均高于CMI:68.06%、50.00%、66.28%,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8F-FDG PET/CT探测OC的分期不明确的占总数的7.14%,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分别占总调查对象的5.71%、21.43%、47.14%和8.58%。结论 18 FFDG PET/CT显像能较准确地诊断OC术后的复发和转移,并有助于OC术后的临床分期。

章蒙蒙[10](2015)在《18FDG PET/CT对确诊卵巢癌复发及随访中对临床决策的影响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循证医学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18FDG 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在卵巢癌治疗后随访、可疑复发或持续性存在的诊断准确性以及对制定临床决策的影响。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语种限定分别为中文;PubMed (Medline)、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CL)、 Embase数据库,语种限定分别为英文;研究对象限定在"human",时间为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公开发表的文献。经过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收集文献,依据QUADAS评分表对纳入诊断试验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按预先制定的资料提取表格提取数据并绘制四个表。按照循证医学诊断性试验Meta分析方法,利用Meta Disc 1.4软件描绘ROC曲线并判断研究的异质性及其来源,选取相应的模型合并敏感性(SEN)、特异性(SPE)、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比值比(DOR)等指标,并绘制森林图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初检共得到中、英文文献共427篇,最终纳入25篇诊断试验文献,其中英文16篇,中文9篇。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的文献21篇,患者共1289例;以病灶为研究对象文献6篇,共1347个病灶。1. PET/CT在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的诊断试验的SEN为0.92,SPE为0.91,+LR为6.53,-LR为0.10,DOR为81.95,AUC为0.9574;2.PET/CT以病灶为研究对象的诊断试验的SEN为0.89,SPE为0.95,+LR为7.87,-LR为0.15,DOR为64.12,AUC为0.9487;3.US在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的诊断试验SEN为0.63,SPE为0.94,+LR为9.26,-LR为0.40,DOR为23.45;4.盆腔增强CT在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的诊断试验SEN为0.78,SPE为0.79,+LR为3.1,-LR为0.24,DOR为23.45;5.盆腔MRI在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的诊断试验SEN为0.74,SPE为0.91,+LR为7.49,-LR为0.25,DOR为38.81。结论1. PET/CT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诊断的准确性;2. PET/CT在卵巢癌随访、复发中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优于传统影像学检查(US、CT, MRI);3. PET/CT对制定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决策有指导意义。

二、~(18)FDGPET诊断卵巢癌术后复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8)FDGPET诊断卵巢癌术后复发(论文提纲范文)

(1)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卵巢癌术后复发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术后复发与淋巴结转移病理检查结果分析
    2.2 阴道超声检查诊断术后复发与淋巴结转移结果分析
    2.3 阴道超声检查诊断术后复发与淋巴结转移符合率、灵敏度
    2.4 阴道超声检查参数比较
    2.5 卵巢癌术后复发者与淋巴结转移阴道超声检查表现
3讨论

(2)卵巢正常大小癌综合征18F-FDGPET-CT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人资料
    1.218F-FDGPET-CT扫描
2 结果
    2.2 肿瘤标志物
    2.3 随诊结果
3 讨论

(3)循环肿瘤细胞、经皮肺穿刺活检及18F-FDG PET/CT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患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法、靶向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中的运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分析
    结果
        一、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检测外周血CTC的意义
        二、正常健康人、肺良性疾病和肺癌患者外周血CTC数值的比较
        三、CTC诊断肺癌的ROC曲线及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四、不同临床特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TC 阳性检出率的差异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循环肿瘤细胞、经皮肺穿刺活检结合~(18)F-FDG显像在周围型肺部结节疾病早期诊断中的运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分析
    结果
        一、受试者的一般特征
        二、肺结节疾病患者~(18)F-FDG PET/CT检测结果
        三、CTC组检测结果
        四、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
        五、CTC、PET/CT对早期NSCLC的诊断效能比较
    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一 液体活检在肺癌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综述二 ~(18)F-FDG PET/CT显像在肺癌诊疗中的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奖项
致谢

(4)血清CA125, HE4联合影像学检查在上皮性卵巢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内容和方法
        2.1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2.2 影像学检查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分析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5)PET-CT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6)血清CA125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对卵巢癌复发转移诊断价值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 检索策略
    1.3 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偏倚风险评价
    2.3 Meta分析结果
        2.3.1阈值效应和异质性检验结果
        2.3.2合并分析结果
    2.4 亚组分析结果
    2.5 发表偏倚与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7)18F-FDG PET/CT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18F-FDG PET/CT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术后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主要仪器与显像剂
    3. 显像方法及条件
    4. 图像重建及融合
    5. PET/CT图像分析
    6. 临床分期
    7. 统计方法
结果
    1. 子宫内膜癌初诊组
    2. 子宫内膜癌随访组
讨论
结论
不足之处
附图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致谢

(9)18F-FDGPET/CT显像探测卵巢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临床有效性及可行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影像图像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CMI与18F-FDG PET/CT对转移灶检出情况的对比
    2.2 CMI与18F-FDG PET/CT探测复发灶结果
    2.3 病理分期特点
3讨论

(10)18FDG PET/CT对确诊卵巢癌复发及随访中对临床决策的影响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技术路线图
    1.2 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文献检索
    1.4 文献的数据提取
    1.5 文献的质量评价
    1.6 数据资料的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3.1 PET/CT检查的成像原理和特点
    3.2 Meta分析在评价临床诊断方法中的作用
    3.3 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3.4 PET/CT与卵巢癌复发的监测
    3.5 US、CT、MRI与卵巢癌复发的监测
    3.6 临床决策影响患者的预后
    3.7 本研究的局限性
    3.8 展望
4 结论
Reference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导师评阅表

四、~(18)FDGPET诊断卵巢癌术后复发(论文参考文献)

  • [1]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卵巢癌术后复发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分析[J]. 罗宏霞,张秀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12)
  • [2]卵巢正常大小癌综合征18F-FDGPET-CT表现[J]. 文政芳,岳军燕,谢文秀,赵淑珍,尹山兰,郭喆.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1(05)
  • [3]循环肿瘤细胞、经皮肺穿刺活检及18F-FDG PET/CT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患中的临床应用[D]. 唐兴. 苏州大学, 2020(06)
  • [4]血清CA125, HE4联合影像学检查在上皮性卵巢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价值研究[D]. 布热比·麦麦提.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5]PET-CT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J]. 朱雪洁,陈香娟,陈杨宗,张秀云,朱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18(08)
  • [6]血清CA125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对卵巢癌复发转移诊断价值Meta分析[J]. 刘亚丽,宋霞,刘纯,陈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8(12)
  • [7]18F-FDG PET/CT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D]. 梁婉桃. 广西医科大学, 2016(02)
  • [8]18F-FDG PET/CT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术后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 陈丹丹.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2)
  • [9]18F-FDGPET/CT显像探测卵巢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临床有效性及可行性评价[J]. 沈小东,潘建虎. 重庆医学, 2015(18)
  • [10]18FDG PET/CT对确诊卵巢癌复发及随访中对临床决策的影响的Meta分析[D]. 章蒙蒙. 新疆医科大学, 2015(04)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