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核冠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研究

一、桩核冠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朝晖[1](2021)在《氧化锆桩与纤维桩修复上前牙残根和残冠的效果比较》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氧化锆桩与纤维桩在修复上前牙残根和残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牙科收治的61例上前牙残根和残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4颗患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30例,44颗牙)和B组(31例,40颗牙)。A组采用纤维桩修复,B组采用氧化锆桩修复,桩核冠修复后制定牙本质肩领及牙体,最后进行烤瓷冠修复并粘固。两组均给予1年随访,比较两组牙残根修复的成功率,修复失败情况及修复1年后咀嚼效能。结果 B组的修复成功率(90.00%)与A组(77.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桩核脱落或折断、牙龈炎症、牙龈边缘着色、牙根折裂的发生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牙修复1年后咀嚼效能总有效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锆桩与纤维桩在上前牙残根和残冠修复中均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成功率及对患者咀嚼效能影响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桩核材料。

祁麟[2](2021)在《下颌切牙牙本质肩领留存位置对纤维桩核修复抗折力的影响》文中认为[目 的]用体外力学测试方法分析下颌切牙5组不同留存位置牙本质肩领对纤维桩核冠(Post and Core Crown PCC)修复后抗折力的影响,为临床下颌切牙桩核冠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40颗因牙周病拔出的完整离体单根管下颌切牙,完成根管治疗(Root Canal Therapy RCT),随机分成5组,A组:无肩领组;B组:保留唇侧单壁完整牙本质肩领组;C组:保留舌侧单壁完整牙本质肩领组;D组:保留近中单壁完整牙本质肩领组;E组:保留颈部一整圈牙本质肩领组。制备成高度为2mm,厚度为1mm牙本质肩领,并行玻璃纤维桩(Fiber Post FP)、树脂核(Composite Resin Core CRC)、金属全冠修复。完成后的下前牙树脂桩核冠于釉牙骨质界(Cement-enamel junction CEJ)下2mm至根尖完全包埋在底座高3cm,厚度2cm的自凝树脂中,包埋后的模型固定于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在唇面切1/3处,与牙体长轴呈45°角,施加静态加载力,加载速度为0.5 mm/min,直至牙体发生折断,测量并记录各离体牙样本折断时的相应断裂载荷及断裂模式。[结果]1各实验组间载荷值的比较:A组与B组、C组、D组、E组,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B组与C组、D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B组与E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C组与D组与E组两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D组与E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B组、E组均值大于A组、C组、D组均值。2各小组断裂载荷均值:各组数据经单因素方差检验,五组样本之间的折裂载荷具有显着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无肩领组)折裂载荷均值最小,E组(保留颈部一整圈牙本质肩领组)折裂载荷均值最大。3各组试件折裂模式的比较:A组及C组各出现2例不可修复性折裂;B组、E组均为可修复性折裂;D组出现1例不可修复性折裂;整个样本中可修复性折裂为87.5%,不可修复性折裂为12.5%。(A组:无肩领组;B组:保留唇侧单壁完整牙本质肩领组;C组:保留舌侧单壁完整牙本质肩领组;D组:保留近中单壁完整牙本质肩领组;E组:保留颈部一整圈牙本质肩领组)[结论]1下颌切牙不同留存位置完整牙本质肩领的存留直接影响桩核冠修复的抗折强度;2下颌切牙颈部连续、完整牙本质肩领及受力侧完整牙本质肩领存留时抗折力最强;3下颌切牙受力侧完整牙本质肩领的折裂模式有利于二次修复。

李洋[3](2021)在《下颌切牙桩核冠修复后抗折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牙体缺损是在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疾病,随着口腔修复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经过根管治疗的残根残冠得以保留。残根残冠的保留对于提高牙体的抗折强度有着重要的作用,桩核冠修复是临床上保留残根残冠常用的修复方法之一。影响桩核冠修复后患牙抗折强度的因素包括:冠修复体的设计、桩核系统的选择、牙本质肩领形态等,其中,牙本质肩领是影响桩核冠修复体强度最重要的因素。然而,在临床实际修复残根残冠过程中,常遇到牙体组织缺损较大的情况,难以保留完整的牙本质肩领,而对于牙本质肩领存留位置的变化是否对桩核冠修复后的抗折性能有影响,相关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且尚无明确的定论。下颌切牙在全口牙中体积最小,牙体组织较为薄弱,是桩核冠修复失败的高风险区,然而目前关于下颌切牙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研究牙下颌切牙进行纤维桩核冠修复后,不同牙本质肩领存留位置的变化对患牙抗折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收集40颗下颌切牙作为样本牙,按缺损标准分别设计五种不同牙本质肩领缺损形态,对所有样本牙进行根管治疗后按全冠预备标准进行预备,分别按各组的设计方案制作出不同形态的牙本质肩领,采用玻璃纤维桩、光固化树脂核及金属冠进行桩核冠修复,硅橡胶模拟牙周膜厚度,将制作好的样本埋入圆柱形自凝塑料块中,制成统一尺寸的试件。其次,对所有试件进行抗折性能试验,记录折裂时的荷载数值和折裂形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完整2.0mm牙本质肩领组和颊侧肩领组的抗折力较高,舌侧肩领组与近中肩领组略低于前二者,无肩领组抗折力明显低于其余四组,且大部分不可修复性折裂都发生在颊侧肩领组,说明保留2.0mm完整牙本质肩领可以有效提高牙体进行纤维桩核冠修复后的抗折性能;对于不能保留完整牙本质肩领的患牙,保留一壁2mm高、1mm厚的牙本质肩领也可以显着提升下颌切牙进行纤维桩核冠修复后的抗折性能;同时也说明完整牙本质肩领不一定对牙体抗折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关键在于肩领存留的位置是否靠近受外力的一侧。最后,根据下颌切牙在口腔内实际的咬合方式、咬合力大小以及主要受力角度和受力方向建立五种不同牙本质肩领缺损情况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CBCT对一颗样本牙进行扫描,在Mimics软件中建立牙体的三维模型,Geomagic Studio软件中进行曲面的拟合后导入Creo软件中构建修复体各个结构的模型并将其装配成一个整体,在ANSYS软件中进行加载模拟,分析其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保留完整2.0mm牙本质肩领时,剩余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与保留颊侧牙本质肩领时和保留舌侧牙本质肩领时的应力分布情况接近,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应力相对较小;而保留近中侧牙本质肩领和无牙本质肩领时均在牙颈部舌侧位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应力相对较大。说明2.0mm完整牙本质肩领组,颊侧肩领组和舌侧肩领组牙体的抗折力更大;而近中肩领组和无肩领组的抗折力相对较小。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和抗折性能试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王继军,田红梅,孟晓曼[4](2020)在《三种不同核材质和牙本质肩领对前牙残根修复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预成纤维桩核、金属铸造桩核和可塑纤维桩核联合牙本质肩领对前牙残根残冠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笔者医院口腔科进行治疗的102例前牙残冠残根患者,共计120颗患牙,根据桩核材质不同分成三组,预成纤维桩核组(A组)34例,共42颗,金属铸造桩核组(B组)34例,共40颗,可塑纤维组(C组)34例,共38颗。患牙采用不同桩核材料修复后,根据剩余牙体组织量在残根颈部制备一定高度的牙本质肩领,高度分别为0~1mm、1~2mm和>2mm,最后均进行常规烤瓷冠修复。治疗结束后随访3年,统计三组前牙残根修复的成功率,修复1年后咀嚼功能和患牙健康状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B组和C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2.85%、82.50%和84.2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例修复失败的患牙中,牙本质肩领高度0~1mm有16例、1~2mm有1例,肩领高度超过2mm者全部修复成功,牙本质肩领高度显着影响前牙残根修复的治疗效果(P<0.05)。A组有4颗患牙修复失败,主要以桩核脱落为主,其次是牙龈炎;B组有7颗患牙修复失败,其中2颗桩核脱落,2颗牙根折裂,2颗牙龈边缘着色,还有1颗牙龈发炎;C组有6颗患牙修复失败,其中有4颗桩核脱落,2颗牙龈发炎。三组患牙修复1年后的咀嚼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牙修复1年后的健康指数(GI和SB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预成纤维桩核<可塑纤维桩核组<金属桩核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桩核材料对前牙残冠残根修复成功率和咀嚼功能影响不大,但采用预成纤维桩核进行修复的患牙健康状况明显优于金属铸造桩核和可塑纤维桩核,在残根颈部制备高度1mm以上的牙本质肩领(必要时采用牙冠延长术或联合正畸牵引术),能够明显提高残冠残根修复成功率。

史晨阳[5](2020)在《不同材料桩核修复上颌中切牙的优化设计》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修复材料不同长度和直径变化的桩核修复上颌中切牙大面积缺损,在承受载荷状态下,对剩余牙体组织及桩与牙本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临床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提供最优桩长度、直径及材料的设计方案提供理论力学基础,以期降低患牙桩核修复后根折、桩折断等治疗失败的风险。材料方法:拍摄CBCT获取上颌中切牙DICOM格式实验图像,利用Mimics、Geomagic、Abaqus软件建立建立上颌中切牙桩核冠修复三维有限元模型。1.上颌中切牙Mimics三维几何模型的生成(1)将DICOM格式实验图像导入Mimics软件。(2)设定阈值区间,根据CT扫描图像的阈值大小来区分不同牙组织。(3)区域增长,分别选取大致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组织范围。(4)分离提取较为精细的上颌中切牙模型。(5)对上颌中切牙模型进行优化处理。2.Geomagic重构上颌中切牙模型,使用网格医生功能进行网格修复。3.桩核冠修复模型在Abaqus的建立(1)使用Abaqus中模型编辑功能,分别生成牙冠/牙根/肩台/牙周膜/牙槽骨/桩核等部件,并把模型所有部件完成组装;(2)选择C3D4单元类型进行划分网格;(3)设置实验力学假设;(4)设置边界条件约束;(5)实验力学加载;(6)在Step模块,设定分析步;(7)提交作业,进行分析计算。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材料修复后剩余牙本质、桩核以及桩与牙本质界面的Von Mises应力峰值大小及应力分布规律。结果:1.成功建立大面积缺损根管治疗后以桩核冠形式修复的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全冠、牙本质、肩台、桩核、牙周膜及牙槽骨等结构。2.三种桩核材料修复上颌中切牙牙根的应力峰值从大到小:石英纤维桩>纯钛桩>铸造钴铬合金桩;桩的应力峰值从大到小:铸造钴铬合金桩>纯钛桩>石英纤维桩。3.石英纤维桩修复后桩与牙本质界面应力分布最为均匀,纯钛桩其次,而钴铬合金修复后桩与牙本质界面区应力最为集中。4.铸造钴铬合金桩:桩直径1.25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28.73Mpa~29.4Mpa;桩直径1.5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28.63Mpa~29.64Mpa;桩直径1.75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26.8Mpa~28.88Mpa;桩直径2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26.44Mpa~28.86Mpa;桩直径2.25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24.83Mpa~28.6Mpa;桩直径2.5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24.81Mpa~29.44Mpa;桩直径2.75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26.99Mpa~36.4Mpa。由以上数据可得:在桩直径为2.5mm约为根径宽度的2/5,桩长9mm约为根长的3/5的范围内应力最小,应力分布较均匀。5.石英纤维桩:桩直径1.25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29.68Mpa~29.9Mpa;桩直径1.5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30.2Mpa~30.48Mpa;桩直径1.75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29.0Mpa~33.98Mpa;桩直径2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29.69Mpa~30.25Mpa;桩直径2.25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27.8Mpa~29.23Mpa;桩直径2.5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29.95Mpa~31.31Mpa;桩直径2.75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29.7Mpa~30.32Mpa。由以上数据可得:石英纤维桩在桩直径2.25mm,约为牙根直径1/3;桩长度为9-10mm,约根长的3/5-2/3范围内牙根应力峰值最小。6.纯钛桩:桩直径1.25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28.98Mpa~29.6Mpa;桩直径1.5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29.9Mpa~30.03Mpa;桩直径1.75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27.5Mpa~33.27Mpa;桩直径2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27.53Mpa~29.69Mpa;桩直径2.25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26.2Mpa~28.82Mpa;桩直径2.5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26.55Mpa~29.43Mpa;桩直径2.75mm,桩长5-11mm范围内牙根Von Mises应力峰值:26.4Mpa~29.42Mpa。由以上数据可得:纯钛桩在桩直径2.25mm,约为牙根直径1/3;桩长度为9-11mm,至少约为根长的3/5。结论:1.本实验采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建立上颌中切牙桩核冠修复模型,添加载荷并进行以上实验分析,可以为患者设计个性化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提高桩核冠修复的成功率。2.随着桩核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加,剩余牙本质应力峰值逐渐减小,铸造钴铬合金桩<纯钛桩<石英纤维桩。3.随着桩核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加,桩核上各项应力峰值逐渐增大,铸造钴铬合金桩>纯钛桩>石英纤维桩。4.钴铬合金、纤维桩及纯钛桩修复大面积缺损的上颌中切牙,其牙冠应力集中区切1/3与中1/3处;而在牙根外表面,应力主要集中在牙根唇侧根中1/3处。在牙体预备的过程中建议多保留唇侧牙根中1/3处的牙体组织。5.当牙颈部剩余牙体组织充足,能够获得足够的牙本质肩领,建议选择与牙本质弹性模量近似的纤维桩修复。石英纤维桩最佳修复范围:桩直径为根径宽度的1/3,桩长为根长的3/5-2/3。

帕丽黛姆·图尔迪[6](2020)在《剩余牙本质厚度对纤维桩核冠抗折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剩余牙本质的厚度对纤维桩核修复体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因正畸需要新鲜拔出的54颗单根管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8颗,各组分别使用直径为1.3mm、1.6mm、1.9mm的纤维桩配套钻预备桩道,记录根管口8个壁的牙本质厚度,颊壁、舌壁、近中壁、远中壁、近颊壁、远颊壁、近舌壁、远舌壁。置入纤维桩,堆塑树脂核,粘戴CAD/CAM氧化锆全瓷冠,制作实验试件。使用1mm/min的速度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以45°侧向加载,记录持续加载直至标本任一处发生折裂时的折裂载荷值及破坏类型。结果:A组的折裂载荷值最大,B次之,C组最小,折裂载荷值均数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折裂载荷值组间两两比较,LSD检验可得,A组和B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间的差异较A组和B组间的差异更显着,B组和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冠部桩道口8个壁牙本质厚度中颊壁(F=3.77,P=0.04)、舌壁(F=3.71,P=0.03)、近中壁(F=4.21,P=0.02)、远中壁(F=3.22,P=0.048)及近颊壁(F=4.40,P=0.04)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远颊壁(F=1.32,P=0.28)、近舌壁(F=3.14,P=0.97)、远舌壁(F=1.83,P=0.19)厚度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根长、颊舌径、近远中径均数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本质肩领高度相同情况下,不同直径的桩道针桩道预备后下颌前磨牙剩余牙本质壁厚度会有不同,其抗折强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临床上不需要增大纤维桩的直径来增强其抗折强度,否则会加大不可修复性折裂的发生率,将不利于二次修复。

赵芳[7](2019)在《研究CBCT在包头地区成年人上颌第一磨牙桩道制备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CB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对内蒙古包头地区成年人左右上颌第一磨牙的根管形态进行测量,了解该地区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学形态,为临床上进行桩的预备及成品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方法:选取74名因各种病因来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需拍摄CBCT汉族患者的120颗上颌第一磨牙,其中左侧55颗,右侧65颗;男性40名,女性34名,年龄3140岁,平均36.21±2.81岁。使用CBCT自带软件对上颌第一磨牙的各个牙根进行三维重建与测量:1)记录距根尖4mm的有效可利用牙根长度以及距根尖4mm、5mm、6mm、7mm、8mm、9mm六个不同层面牙根颊侧、舌侧、近中侧、远中侧4个轴壁的厚度以及牙根与根管的颊舌径、近远中径;2)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算出不同层面的各个数据;3)计算理论上使用1#、2#、3#P钻对各牙根进行桩道预备后,颊舌向、近远中向余留根管壁厚度不低于1mm的概率;4)将距根尖4mm、7mm、9mm三个不同层面定义为根管下部、根管中部、根管上部,根据所测根管宽度,计算这三个界面处根管的锥度值;5)观察近颊根管的形态,记录MB2(second mesiobuccal canal,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数目。结果:1、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Mesiobuccal root,MB)有效可利用长度5.37±1.16mm,远中颊根(Distalbuccal root,DB)有效可利用长度5.81±1.27mm,腭根(Palatal root,P)有效可利用长度7.73±1.61mm。2、上颌第一磨牙各牙根的根管壁厚度随着距根尖孔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下列根管壁的厚度P25均小于1mm:近中颊根距根尖孔4mm、5mm处的颊侧壁、舌侧壁、近中壁和远中壁,6mm处的近中壁与远中壁;远中颊根距根尖孔4mm处的颊侧壁、舌侧壁、近中壁和远中壁;腭根距离根尖孔4mm处的颊侧壁和舌侧壁。其余根管壁的厚度P25均不小于1mm。近中颊根与远中颊根的颊舌侧壁显着大于近远中壁;腭根的近远中壁显着大于颊舌侧壁。3、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在距根尖6mm以上的颊舌侧壁,经1#P钻预备后余留根管壁厚度不小于1mm的概率接近100%;在距根尖8mm以上的颊舌侧壁,经23#P钻预备后余留根管壁厚度不小于1mm的概率接近100%;而在距根尖6mm近远中壁,经1#P钻预备后余留根管壁厚度仅有49.20%的概率≥1mm。远中颊根在距根尖7mm以上的颊舌侧壁,经12#P钻预备后余留根管壁厚度不小于1mm的概率接近100%;在距根尖8mm以上的颊舌侧壁,经3#P钻预备后余留根管壁厚度不小于1mm的概率接近100%;而在距根尖5mm近远中壁,经1#P钻预备后余留根管壁厚度仅有65.17%的概率≥1mm。腭根在距根尖6mm以上的4个轴壁,经13#P钻预备后余留根管壁厚度不小于1mm的概率均接近100%,6mm是其一转折点。4、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与远中颊根颊舌向的锥度大于近远中向的,而腭根的锥度近远中向的大于颊舌向的。5、上颌第一磨牙MB2的总发生率为72.50%,MB2的发生率与性别、牙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B2根管的形态主要为VertucciⅣ型(37.5%),其次为VertucciⅡ型(26.67%),最少的为VertucciⅢ型(3.33%)。结论:1、上颌第一磨牙桩核修复时首选腭根,其次选远颊根,最后选近颊根。2、在进行桩道预备之前,最好对患牙进行CBCT拍摄,预先掌握根管壁的厚度,避免预备时导致侧穿或根裂。3、上颌第一磨牙各牙根在不同水平不同方向的锥度变异很大,在进行根管预备时要根据具体患牙的锥度合理选择器械,避免预备过度或欠佳。合理的桩道应该具有一定的锥度,进行桩核修复时要选用具有锥度的各类桩。4、上颌第一磨牙的MB2根管发生率较高,形态主要以Vertucci IV型为主,进行根管治疗及桩核修复时,要谨慎注意MB2的存在。

崔永刚[8](2019)在《残冠残根的桩核冠的临床修复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分析残冠残根的桩核冠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62颗患牙)残冠残根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桩核冠修复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经治疗后并行12个月随访,其中59颗患牙修复成功,总良好率95.2%;失败3颗,其中桩核脱落2颗,纤维桩折断1颗。结论对残冠残根患者给予桩核冠修复治疗,其效果较为理想,而采用玻璃纤维桩则能提高修复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王琴[9](2018)在《嵌体与桩核冠修复不同程度缺损前磨牙残冠效果探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缺损前磨牙残冠桩核冠与嵌体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来该院收治的不同程度缺损前磨牙残冠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嵌体修复组(n=50)、纤维桩修复组(n=48)和铸造金属桩核修复组(n=44),分别应用嵌体修复治疗,纤维桩修复治疗和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治疗。每年定期随访,记录临床检查情况并根据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磨牙残冠经定期随访,其中成功132例(成功率95.7%),失败10例。其中嵌体修复成功率94.0%(47/50),纤维桩修复成功率91.7%(44/48),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成功率93.2%(41/44)。3种修复方式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9,P>0.05)。结论嵌体修复更适用于牙体缺损但牙髓健康的病症,而纤维桩修复法适用于需要冠修复的患牙以及需要保留还可以使用的残根等病症,而需要增加固位的大面积的牙体缺损适用于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治疗。

张孝霞[10](2018)在《大面积缺损的下颌第一前磨牙桩核冠与高嵌体修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指出临床上大面积缺损患牙修复方式的选择,最常见的是桩核冠或高嵌体修复,但是在两种修复方法中如何选择,判定标准尚不明确,基本上由临床医师根据自身经验来决定,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本研究拟以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及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两种修复方式进行比较,以确定两种修复方式应用的临界范围。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是一种利用数学近似对真实物理系统(几何和载荷工况)进行模拟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单元(即简单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这样就可以用有限数量的未知量去逼近无限未知量的真实系统。目前有限元分析已经在生物力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omputer Tomography,Micro-CT),具有在不破坏实物的前提下,精确反映物体表面及内部精细复杂结构的特点。FEA结合Micro-CT及三维模型重建技术,可以重建出精细的包括内部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一步转化为精确的有限元模型并求解,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被普遍认为是生物力学研究领域中较为先进、有效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Micro-CT、mimics软件三维模型重建、Geomagic Studio模型优化、Pro/Engineer模型装配及ANSYS有限元应力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分别建立三组不同缺损情况的下颌第一前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其中A组为二壁缺损(近远中壁缺损);B组为三壁缺损(近中壁+颊侧壁+远中壁缺损);C组为四壁缺损,每组分别按照桩核冠与高嵌体进行修复模拟,其中桩核冠模型包含牙根、牙胶尖、纤维桩、黏结剂、树脂核、全瓷冠等部分;高嵌体模型包含牙根、根管治疗后的牙胶尖、牙釉质及高嵌体等部分;牙槽骨简化为30mm3的正方体,区分骨皮质与骨松质,正方体最外层2mm为骨皮质,中间为骨松质,位于釉牙本质界下方2mm处;牙根与牙槽骨之间设置了牙周膜,较为精确的建立了不同缺损下的牙体模型。每组的高嵌体及桩核冠修复,再按照剩余牙体组织的量由多到少分为4型,合计24个类型的模型。建模完成后导入ANSYS软件,在ANSYS中经过网格划分、加载荷和加约束、计算并求解、结果查看等步骤,分别得到每组修复方法的剩余牙体组织最大等效应力值,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有限元应力分析结果显示,A、B、C三组剩余牙体组织的最大等效应力值,均发生在高嵌体组,其中A组为81.475MPa,B组为79.808MPa,C组为78.658MPa。利用SPSS软件对A、B、C三组中各组的高嵌体修复及桩核冠修复的两组剩余牙体组织等效应力最大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A组内P值为0.0503,B组内P值为0.623,C组内P值为0.082,可知各组内的两种修复方式应力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以上结果可知,在A、B、C三种情况下,下颌第一前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既可以通过高嵌体修复,也可以通过桩核冠修复;但是高嵌体修复能够尽可能多的保留牙体组织,增加剩余牙体组织的抗折性能,保护牙根;同时其边缘线不会刺激牙周组织,便于清洁。因此,对于二壁及三壁缺损的患牙,高嵌体修复为更优选择。对于四壁缺损的患牙,当使用高嵌体修复时,洞固位形底面的等效应力最大值超过了51MPa,桩核冠修复的剩余牙体组织桩核区域等效应力则明显较小且较为均匀,因此四壁缺损的患牙桩核冠修复为最优选择。

二、桩核冠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桩核冠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氧化锆桩与纤维桩修复上前牙残根和残冠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随访1年后两组患牙修复成功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牙修复失败情况的比较
    2.3 两组患牙修复1年后咀嚼效能的比较
3 讨论

(2)下颌切牙牙本质肩领留存位置对纤维桩核修复抗折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实验过程图片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牙本质肩领对前牙纤维桩树麻脂核修复抗折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下颌切牙桩核冠修复后抗折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桩核冠修复技术
        1.2.1 桩核冠修复体的组成
        1.2.2 桩核材料的分类与特点
        1.2.3 影响桩核冠修复效果的因素
    1.3 桩核冠修复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
        1.3.1 体外力学试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光弹法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有限元分析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体外力学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体外力学试验所需的材料
    2.3 体外力学试验的方法
        2.3.1 离体牙的收集和处理
        2.3.2 离体牙根管治疗
        2.3.3 样本分组制备
        2.3.4 桩核冠修复
        2.3.5 样本包埋
        2.3.6 试验装置设计
        2.3.7 抗折性能测试
    2.4 体外力学试验的结果分析
        2.4.1 抗折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2.4.2 折裂形式分析
        2.4.3 抗折力—变形曲线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限元模拟研究
    3.1 引言
    3.2 三维有限元研究方法介绍
        3.2.1 有限元分析的发展和原理
        3.2.2 有限元分析常用的建模方法
        3.2.3 本文用到的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3.3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3.1 三维有限元建模的样本来源及数据获取
        3.3.2 下颌切牙三维模型的建立
        3.3.3 建立下颌切牙桩核冠修复后的实体模型
        3.3.4 下颌切牙桩核冠修复体模型的装配
        3.3.5 下颌切牙桩核冠修复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4 三维有限元模拟的结果分析
        3.4.1 观察指标
        3.4.2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论文的主要研究以及主要结论
    4.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三种不同核材质和牙本质肩领对前牙残根修复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4.1 修复前预处理:
        1.4.2 桩核修复:
        1.4.3 牙本质肩领及牙体预备:
    1.5 疗效评价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随访3年后三组前牙残根残冠修复效果比较:
    2.2 不同牙本质高度前牙残冠残根修复结果比较:
    2.3 三组修复失败具体情况比较:
    2.4 三组患牙修复1年后咀嚼效能比较:
    2.5 三组患牙修复前和修复后1年健康指数比较:
3 讨论
    3.1 桩核材质不影响前牙残冠残根桩核修复效果:
    3.2 牙本质肩领高度明显影响前牙残冠残根桩核修复效果:
    3.3 桩核材质不影响前牙残根残冠修复后咀嚼效能,但是会影响健康指数:

(5)不同材料桩核修复上颌中切牙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第一部分 上颌中切牙残根及桩核冠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建立上颌中切牙桩核冠三维有限元模型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不同桩核材料修复上颌中切的优化设计
    (一)实验材料及方法
        1.实验材料
        2.建立上颌中切牙桩核冠三维有限元模型
        3.实验分组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桩核修复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剩余牙本质厚度对纤维桩核冠抗折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内容与方法
    3.质量控制
    4.统计学方法
    5.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7)研究CBCT在包头地区成年人上颌第一磨牙桩道制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8)残冠残根的桩核冠的临床修复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判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9)嵌体与桩核冠修复不同程度缺损前磨牙残冠效果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大面积缺损的下颌第一前磨牙桩核冠与高嵌体修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牙体大面积缺损的概况及分类
    2.桩核冠修复的概况和组成
    3.嵌体及高嵌体
    4.三维有限元分析及其在嵌体修复与桩核冠修复中的应用
实验一 下颌第一前磨牙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1 材料、设备及软件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下颌第一前磨牙不同缺损的纤维桩核冠修复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分析
    1 模型设计及软件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下颌第一前磨牙不同缺损的高嵌体修复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分析
    1 模型设计及软件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下颌第一前磨牙两种修复下剩余牙体组织最大等效应力统计学分析比较
    1 数据来源及软件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桩核冠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氧化锆桩与纤维桩修复上前牙残根和残冠的效果比较[J]. 王朝晖. 中国当代医药, 2021(32)
  • [2]下颌切牙牙本质肩领留存位置对纤维桩核修复抗折力的影响[D]. 祁麟.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3]下颌切牙桩核冠修复后抗折性能研究[D]. 李洋.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三种不同核材质和牙本质肩领对前牙残根修复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J]. 王继军,田红梅,孟晓曼. 中国美容医学, 2020(10)
  • [5]不同材料桩核修复上颌中切牙的优化设计[D]. 史晨阳.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6]剩余牙本质厚度对纤维桩核冠抗折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D]. 帕丽黛姆·图尔迪.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7]研究CBCT在包头地区成年人上颌第一磨牙桩道制备中的应用[D]. 赵芳.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8]残冠残根的桩核冠的临床修复效果观察[J]. 崔永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29)
  • [9]嵌体与桩核冠修复不同程度缺损前磨牙残冠效果探析[J]. 王琴. 系统医学, 2018(16)
  • [10]大面积缺损的下颌第一前磨牙桩核冠与高嵌体修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张孝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8(04)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