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凶杀案血迹分布分析

一、1例他杀现场血迹分布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黎光锋,隋鹏,高云贵[1](2020)在《疑似自杀的他杀一例》文中研究表明死亡方式分析是死亡案件中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大部分死者的死亡方式可通过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进行判断,但有少数需要综合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实验室分析、手机信息及视频资料等才能确定。本文所述案例是比较少见的疑似自杀的他杀案件,死者仅有腹部一个刺创。嫌疑人虽然没有伪装犯罪现场,但现场却比较平静,无搏斗及翻抄痕迹,尸体周围也未发现异常血迹。初步现场勘查,未发现他人参与的痕迹。经过细致的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及实验室分析等最终对案件定性为他杀。笔者在分析该案件基础上查阅相关文献,总结此类案件的特点及规律,希望为类似案件的分析提供参考。

皮之云[2](2019)在《压迫颈部室息死亡案例的损伤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 的]研究缢死、勒死及扼死等压迫颈部窒息死亡案例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尸体颈部损伤的关系,且探讨缢死与勒死、勒死与扼死之间的主要区别,为压迫颈部所致窒息案例中死亡原因及案件性质的判定提供科学依据。[方 法]对2000年-2018年间昆明及曲靖地区所发生的97例缢死、56例勒死及72例扼死等压迫颈部窒息死亡案例资料经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S检验及t检验对年龄分布进行分析,采用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方程对尸体颈部损伤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缢死与勒死、勒死与扼死之间各相关因素的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及χ2检验。[结 果](1)对225例压迫颈部所致窒息死亡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基本特征为:本组缢死案例97例,男性多见,41-50岁多见,好发于3-5月,案发地点以居住地卧室多见,均无附加死因,最常使用的缢索为尼龙绳;本组勒死案例56例,女性多见,21-30岁多见,好发于9-11月,案发地点以居住地卧室及案犯居住地多见,常伴附加手段如捂堵口鼻部,最常使用的勒索为尼龙绳;本组扼死案例72例,女性多见,21-30岁多见,好发于12-2月,案发地点以居住地卧室及案犯居住地多见,常伴附加手段如捂堵口鼻部。(2)尸体颈部损伤及其相关因素:本组97例缢死案例,不同缢索所致不同索沟周围损伤的发生率不同,软缢索及硬缢索以皮下出血为主,半坚硬缢索以表皮剥脱为主,当缢沟位于甲状软骨水平时更易发生舌骨骨折,发生喉舌骨骨折的缢死人员多≥40岁;本组56例勒死案例,不同勒索所致皮下出血、喉舌骨骨折的发生率不同,硬质条索物所致皮下出血、甲状软骨骨折及舌骨骨折的发生率最高,当勒沟位于甲状软骨上方时更易发生舌骨骨折;本组72例扼死案例,男性扼死者甲状软骨骨折率高于女性。(3)缢死与勒死的区别:男性缢死者多于女性,女性勒死者多于男性,缢死者平均年龄大于勒死者;缢沟多位于甲状软骨上方,勒沟多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索沟周围损伤在缢死者中更常见;缢死者部分颈深部损伤及部分窒息征象的检出率高于勒死者,勒死者舌骨骨折率高于缢死者。(4)勒死与扼死的区别:扼死者部分颈深部损伤及部分窒息征象的检出率高于勒死者,扼死者甲状软骨骨折率高于勒死者。[结 论](1)本组压迫颈部所致窒息死亡案例的基本特征:缢死者中年男性多见,勒死及扼死者青年女性多见;缢死案例均无附加死因,勒死及扼死案例常伴附加手段;最常用的缢索及勒索均为尼龙绳。(2)死者性别及年龄分布、索沟水平位置、索沟周围损伤检出率、舌骨骨折率有助于区别缢死与勒死。(3)男性扼死者甲状软骨骨折率高于女性;甲状软骨骨折率有助于区别勒死与扼死。

吴畏,陈晓刚,邓振华[3](2019)在《四川省471例故意杀人案特征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四川地区故意杀人案案件伤害流行病学及法医学特征。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收集到的四川省471例故意杀人案(2012年~2016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加害者和受害者均是男性多于女性,且男女性别比例加害者(9.29:1)明显高于受害者(1.21:1)。加害者及受害者均是18~44岁人群最多。加害者以汉族、本地区、已婚、小学和初中文化、农民或无业人员为主。晚上、周末、夏季的案件数目最多。案发场所多在室内(53.08%),以私人住宅最多。熟人(73%)作案居多,犯罪动机前三分别为琐事(口角)纠纷、家庭矛盾及感情纠纷。损伤类型以开放性损伤最多见(66.43%),包括刺、切、砍创及挫裂创,最常累及的部位是头面部(92.78%),其次是颈项部和上肢及肩部。损伤器官以颅脑最多见,其次为全身各处重要血管。排名前三的作案工具为锐器、钝器、绳索及其类似物,火器仅有12(2.55%)例。最常见的作案工具为菜刀、水果刀、棍棒、砖石类及各类锤子,以菜刀居首位。根本死因多为机械性损伤,直接死因以急性失血性休克及颅脑损伤最多。本次研究中还包含了少量精神病人及吸毒人员作案,同时还对加害者犯罪后行为进行了分析。结论本地区故意杀人案在涉案人员特征、案发时间与场所、犯罪动机、损伤情况、作案工具、死亡原因等多方面有一定的特点,可供相关部门预防打击这类犯罪及制定相关政策时参考。

徐吕子[4](2018)在《重庆主城区涉命案件大数据分析及其法医学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涉命案件是指涉及人身死亡的案件,包括他杀案件、自杀案件和意外案件。研究涉命案件现场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进行现场重现,从而帮助案件的侦破;二是总结涉命案件发生的空间规律和时间规律,从而对案件好发的时间和地点加强管控,从而预防和减少涉命案件的发生。由于涉命案件现场是一个含有大量信息的复杂环境,因此长久以来研究此类现场的学者主要依赖于尸体检验、现场勘验和实验室检验等所发现的客观信息与走访调查得到的主观信息进行汇总并进行逻辑推理和演绎。这种通过人工分析的现场重现方法十分依赖于研究者的个人学术水平和经验,如果研究者的水平和经验不足,有可能导致现场重现失败或者错误。近年来,随着深度神经网络算法的出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解决某些可进行数学建模和优化的复杂问题中具有人力不可比拟的优势,故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个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在涉命案件的现场重现时,引入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辅助分析,可以极大限度的减少因为研究者的经验不足所导致的错误。此外,已建立的模型还可以用于预测未来相关案件发生的趋势。目前,国内外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命案侦破系统尚未得到突破,相关大数据库的建立和模型算法的构建问题亟待研究。因此,本课题以法医现场学理论为基础,以他杀与自杀这两类涉命案件现场为突破点,选取了一些观测指标用于评判与分析,针对如何将涉命案件的现场信息构建为数据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基于该数据库的人工智能算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本课题验证了涉命案件现场信息数据化可行性,筛选出了重要的观测指标,并尝试提出用于分析推断相关案情和预测未来变化趋势的算法,为日后应用于涉命案件的人工智能现场重现技术开发提供了思路及理论依据。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2015年-2017年重庆主城地区所有他杀案件现场的卷宗进行系统性回顾,提取了能够反映他杀案件现场信息的19项(血迹分布、现场位置、现场入口、现场出口、现场财物丢失、尸体姿势、案发时间、致命伤位置、致伤工具、被害人性别、衣物状态、被害人教育背景、被害人年龄、罪犯年龄、罪犯教育背景、罪犯性别、凶器来源、凶器是否被带走、罪犯进入现场方式)描述性观测指标。在对这19项描述性观测指标进行数值化的过程中,引入动线概念对其中血迹分布、现场位置、现场入口、现场出口、现场财物丢失、尸体姿势6项指标进行定义、分类和赋值,并对其余指标依据法医现场学理论进行赋值。在赋值后,采用结合主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智能算法对除犯罪年龄、犯罪教育背景、犯罪性别、现场出口、衣物状态以外的数据进行分析,构建了推断案件类型,犯罪年龄,犯罪教育背景的数学模型,证实了对他杀案件现场信息进行分类赋值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本部分还提出了一种通过叠加同类案件被害人尸体损伤并绘制热图的方法,借助可视化信息对不同分类方法下不同类型案件尸体损伤特点进行总结。本课题的第二部分分别采用空间分析和时间分析对2013年1月-2017年12月重庆主城地区所有自杀案件进行分析,总结了自杀案件发生的时间特点和空间特点用于预测未来同类案件发生的趋势。空间分析采用两种分析方法:一是最小二乘法分析自杀案件的发生和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情况之间的联系;二是将自杀地点转化为标准地理坐标后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分析自杀案件在地理空间上分布的特点。时间分析采用时序性分析法,对自杀案件发生的月份和时刻进行建模及预测。结果显示,自杀案件的发生和所在区域能反映社会、经济情况的指标(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高级中学数量、失业人数、低保人数)之间关系并不密切,在研究自杀案件的现场时不需要考虑此类指标;但是地理分布上,不同自杀方式的现场分布具有各自的特点。对于自杀方法为高坠和自缢的案件,其地理分布属于多中心聚集;而自杀方法为服毒和溺水的案件,其地理分布为散在分布。此外,在本课题还发现自杀场所的选择上,绝大部分人选择在家中自杀,其次是室外场所。通过对自杀案件发生月份的时序性分析时发现,自杀案件的发生不存在季节性规律,但存在时序性规律;对自杀人员选择自杀时刻的时序性分析时发现,自杀人员选择自杀的时刻不存在季节规律,但存在时序性规律。本课题通过对他杀案件和自杀案件的研究,提出了用于涉命案件现场重现的人工智能系统的大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和用于预测涉命案件时空未来变化趋势的基本算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邓国祥,吴坤兴,谢万飞[5](2017)在《疑似交通肇事的命案法医学分析1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法医工作中,疑似交通事故的他杀案件时有发生。笔者曾遇1例。在立足尸体、结合现场的基础上,通过对尸体损伤的形成原因、现场血迹的形态分布以及现场交通工具的状态和损坏痕迹的分析,明确为他杀性质,进一步推断出死者被害时的状态、作案人数、被害过程等,为案件的侦破起到重要的作用。

高爽,魏振选[6](2015)在《命案现场错误分析1例》文中研究说明命案现场分析与重建是以全面系统和规范的现场勘验、准确掌握尸体信息为基础,还原案件发生过程,为侦查部门在侦查初期提供有价值的线索、证据及正确的侦查方向,缩小排查犯罪嫌疑人的范围,以达到快速破案的目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出现或多或少的失误。笔者就曾参与得一起命案中出现现场分析失误,做一剖析介绍。

王怀勇,罗斌,石河,黄京璐,李明,张凯[7](2015)在《205例高坠案件局部机械性损伤与死亡性质关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高坠案件中局部机械性损伤行为心理分析与死亡性质的关系,为此类案件的定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2013年高坠死亡案件311例,其中存在高坠难以形成的局部机械性损伤案例205例。对损伤形成特点、现场痕迹、高坠致命伤、文字信息等进行分析。结果 205例中,根据初步现场痕迹、高坠致命伤、文字信息等分析后,明确自杀86例,意外24例,性质不明95例。95例性质不明案例经对局部机械性损伤进行行为心理分析后,认定自杀80例,意外11例,他杀4例。结论高坠难以形成的局部机械性损伤与死亡性质具有关联性,根据局部机械性损伤行为心理分析推断高坠死亡性质基本准确。

曲旭东,徐伦武,张凯,成建定,张文华[8](2015)在《机械性窒息死亡他杀案件的法医学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机械性窒息死亡他杀案件的现场及尸检特点,为此类案件的法医学检验鉴定及案件侦破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类描述性研究方法,对东莞市2009-2012年的152例机械性窒息死亡的他杀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机械性窒息死亡他杀案件的发生具有一定时间性、区域性。闹市区室内为高发场所,女性及儿童为高危人群。加害方式以徒手、扼颈为主。不同窒息征象间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被害人指甲拭子提取到案犯DNA成分几率高(21.05%)。结论机械性窒息致死的他杀案件具有区域性,高发人群较固定。窒息征象的检出对于窒息的死因认定具有法医学意义,被害人指甲拭子应作为DNA的重点检验部位。

李鹏飞,杨吉庆,谭日煦,刘宇轩[9](2014)在《酒精依赖性精神障碍自杀分析1例》文中指出饮酒导致的酒精依赖性精神障碍并不鲜见,近年来由该类疾病导致自杀的案例也屡有报道。本文通过对1例此类案件的现场勘验、相关检验、调查走访以及死者生前的有关病史的分析,探讨办理此类案件的一般方法。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男,45岁,独居,2013年某日下午被发现在其工作和居住的养猪场内死亡。尸体俯卧位于养猪场车棚下,尸体周边见大片血迹,尸体右侧见一菜刀,附有大量锈迹和血迹,菜刀刃钝,。沿

申森,黄燕,喻华,文有志,杜海[10](2010)在《1例疑似他杀命案法医学现场分析反思》文中认为

二、1例他杀现场血迹分布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例他杀现场血迹分布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疑似自杀的他杀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案例资料
    1.1 案情及现场勘验
    1.2 尸体检验
    1.3 实验室检验
2 讨论
    2.1 死亡方式分析
        2.1.1 支持自杀的依据
        2.1.2 支持他杀的依据
        2.1.3 确定死亡方式
    2.2 破案情况

(2)压迫颈部室息死亡案例的损伤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已刊论文目录
致谢

(3)四川省471例故意杀人案特征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一) 人口统计学特征
        1. 性别、年龄
        2. 其他个人信息
    (二) 案发时间与地点
    (三) 作案人员
    (四) 犯罪动机
    (五) 作案工具
    (六) 尸检结果
        1. 损伤数量及类型
        2. 损伤部位及器官
        3. 死因
    (七) 加害者行凶后反应及现场处理
    (八) 其他
三、讨论
    (一) 作案人员及受害者特征
    (二) 案发时间与地点
    (三) 犯罪动机、损伤与致伤物
    (四) 死因
    (五) 特殊人群作案
    (六) 其他
四、结论

(4)重庆主城区涉命案件大数据分析及其法医学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他杀案件的大数据分析及法医学应用
    1 研究背景
    2 名词定义
        2.1 涉命案件性质
        2.2 案件类型及分类
        2.3 致伤物分类
        2.4 现场所在位置分类
        2.5 动线
    3 资料与方法
        3.1 数据资料
        3.2 现场信息数据化
        3.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他杀案件一般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4.2 他杀案件的现场学分析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自杀案件的大数据分析及法医学应用
    1 研究背景
    2 名词定义
    3 资料与方法
        3.1 案件资料
        3.2 其他资料
        3.3 研究方法
    4 结果
        4.1 主城九区自杀案件一般情况
        4.2 自杀的集中程度和区位商分析
        4.3 自杀现场的空间分析
        4.4 自杀案件的时间分布及ARIMA建模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1
    参考文献
综述2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5)疑似交通肇事的命案法医学分析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案例资料
    1.1 简要案情
    1.2 现场勘验情况
    1.3 尸体检验
2 讨论
    2.1 第一现场的确定
    2.2 他杀而非交通肇事的性质判定
    2.3 死者被害状态分析
    2.4 作案人数分析
    2.5 被害过程分析
    2.6 作案动机分析
    2.7 案犯刻画
3 破案情况

(6)命案现场错误分析1例(论文提纲范文)

1案例资料
    1. 1案情及检验
        1. 1. 1简要案情
        1. 1. 2现场情况
        1. 1. 3尸体检验
        1. 1. 4理化检验情况
        1. 1. 5调查情况
    1. 2现场分析
    1. 3侦破情况
2分析讨论

(7)205例高坠案件局部机械性损伤与死亡性质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一般情况
    2.2 高坠案件性质
    2.3 局部机械性损伤、现场痕迹、语言信息
    2.4 行为心理分析
    2.5 典型案例分析
        2.5.1 案例 1
        2.5.2 案例 2
        2.5.3 案例 3
        2.5.4 案例 4 和案例 5
        2.5.5 案例 6
        2.5.6 案例 7
3 结 论

(8)机械性窒息死亡他杀案件的法医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案件相关信 息
    2.2 法 医 病 理学 方 面
3 讨论

(9)酒精依赖性精神障碍自杀分析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案例资料
    1.1 简要案情
    1.2 尸体检验
    1.3 DNA检验及毒物分析
    1.4 精神病史及治疗情况
2 讨论

四、1例他杀现场血迹分布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疑似自杀的他杀一例[J]. 黎光锋,隋鹏,高云贵. 刑事技术, 2020(01)
  • [2]压迫颈部室息死亡案例的损伤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D]. 皮之云.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3]四川省471例故意杀人案特征回顾性分析[J]. 吴畏,陈晓刚,邓振华. 证据科学, 2019(01)
  • [4]重庆主城区涉命案件大数据分析及其法医学应用[D]. 徐吕子. 重庆医科大学, 2018(05)
  • [5]疑似交通肇事的命案法医学分析1例[J]. 邓国祥,吴坤兴,谢万飞. 广东公安科技, 2017(04)
  • [6]命案现场错误分析1例[J]. 高爽,魏振选. 广东公安科技, 2015(01)
  • [7]205例高坠案件局部机械性损伤与死亡性质关系分析[J]. 王怀勇,罗斌,石河,黄京璐,李明,张凯. 法医学杂志, 2015(01)
  • [8]机械性窒息死亡他杀案件的法医学分析[J]. 曲旭东,徐伦武,张凯,成建定,张文华. 热带医学杂志, 2015(01)
  • [9]酒精依赖性精神障碍自杀分析1例[J]. 李鹏飞,杨吉庆,谭日煦,刘宇轩.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03)
  • [10]1例疑似他杀命案法医学现场分析反思[J]. 申森,黄燕,喻华,文有志,杜海. 刑事技术, 2010(06)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