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U型回肠替代膀胱的初步研究(附20例报告)

一、双U形回肠代膀胱术的初步研究(附20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李晨[1](2021)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经腹膜外与经腹途径的疗效对比》文中指出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经腹膜外与经腹途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1例因膀胱癌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腹膜外途径与经腹途径两组。经腹膜外途径组患者共26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6例。经腹腔途径组35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9例。收集术后90d内并发症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以及其他围手术期结果。结果:61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经腹膜外组与经腹腔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59.44±49.84)min与(237.09±45.32)min,住院费用(67251.03±10360.60)元与(73128.19±18388.72)元,术中失血量(112.9±31.56)ml与(122±29.89)ml,淋巴结清扫数(15.11±6.19)个与(13.36±4.32)个,P>0.05,无明显差异。经腹膜外组与经腹腔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13.78±4.60)d与(20.18±6.29)d,术后随访90d,术后肠梗阻发生率11.54%(3例)与40.00%(1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2.31%(11例)与77.14%(27例),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经腹膜外途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经腹途径患者。结论与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经腹途径相比,腹膜外途径可以降低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张雪[2](2021)在《思维导图理念下原位新膀胱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手册的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基于思维导图理念构建原位新膀胱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手册,验证其对原位新膀胱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效果。2.探讨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原位新膀胱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医护人员开展原位新膀胱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拓宽新的途径。【方法】1.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制定原位新膀胱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内容和新膀胱功能训练健康知识掌握水平评价表的初稿,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健康教育内容和评价表的条目,并将健康教育内容制作成纸质版和电子版手册。2.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海南省海口市某两家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在2019年11月~2021年1月期间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且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40例。对照组是2019年11月~2020年7月期间入院的患者,试验组是2020年8月~2021年1月期间入院的患者。在原位新膀胱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和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手册,评价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掌握情况、新膀胱功能训练健康知识掌握水平、住院满意度、手术前和手术后心理弹性以及尿失禁状况的差异,观察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手册的干预效果。【结果】1.函询专家积极性好,有较好地权威性及协调性;健康教育手册最终确定了41个条目,新膀胱功能训练健康知识掌握水平评价表9个条目,手册的内容能够较全面的概括原位新膀胱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内容。2.基线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职业、居住地、居住情况、经济收入、医疗支付方式、吸烟史、BMI、术前心理弹性、基础疾病和手术方式对比,结果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掌握情况及新膀胱功能训练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的比较:试验组健康教育相关内容各个选项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膀胱功能训练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得分及储尿功能、排尿功能和控尿功能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弹性:两组患者手术前心理弹性的三个维度得分和总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手术后心理弹性三个维度得分和总分,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心理弹性三个维度得分和总分均比手术前得到了显着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住院患者满意度中,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的条目是“讲过疾病相关健康知识”、“出院时告知康复注意问题”和“满意度得分”,其他指标之间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时尿失禁情况的比较:在“漏尿次数”中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另外两个维度和尿失禁总分中,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7.在相关性分析中,手术后心理弹性与健康教育相关内容得分、新膀胱功能训练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和满意度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新膀胱功能训练健康知识掌握水平与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1.进行函询的专家积极性、权威性和协调性好,健康教育手册内容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全面性。2.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使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手册对患者进行教育,在患者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掌握情况、新膀胱功能训练健康知识掌握、心理弹性总分、住院满意度和手术后2个月时尿失禁方面效果好。3.本研究表明在原位新膀胱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应用思维导图可行、有效,为新型健康教育的科学、合理性提供理论基础。

姜祎曦,金微微,张盛洁[3](2020)在《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理论下的健康教育对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对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理论下的健康教育在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着重探讨该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术后控尿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7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依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于术前、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理论下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术后躯体恢复(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首次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情况、术后控尿功能(包括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以及新膀胱容量及膀胱内压、尿动力学检查残余尿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水平。结果研究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在术后康复进程方面,研究组各指标恢复(包括肛门排气、导尿管拔除、首次下床活动)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以及新膀胱容量及膀胱内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尿动力学检查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13.51%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了10.81%,仅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即刻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的控尿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SF-36评分,两组除躯体疼痛(BP)得分较干预前有所降低之外,其他维度均较前有所提高,组间对比发现研究组SF-36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BP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理论下的健康教育在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患者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同时有助于促进术后控尿功能恢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朱李[4](2020)在《全腹腔镜下回肠新膀胱术输尿管新膀胱黏膜对黏膜连续吻合的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回肠新膀胱术中采用输尿管新膀胱黏膜对黏膜吻合方式对于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输尿管的返流情况,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肾功能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术后恢复情况做效果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行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资料。通过排除高血压、糖尿病、泌尿系感染等可能影响肾功能等因素,筛选出采用黏膜对黏膜吻合输尿管新膀胱患者45例(黏膜组),采用乳头法吻合输尿管新膀胱患者11例(乳头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改善情况,以及短期内吻合口瘘、腹腔积液、吻合口狭窄、输尿管返流发生率,术后并发症等。采用SPSS 20.0回顾性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56例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2例,年龄区间为4380岁,平均年龄(61.46±7.97)岁。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中转开放情况。术后两组患者肾功能均较术前改善,黏膜组:术前肌酐138.06±47.65μmol/L,术前肾小球滤过率54.52±23.87ml/min/m2;术后肌酐106.76±31.24μmol/L,术后肾小球滤过率67.37±25.80ml/min/m2(p<0.01);乳头组:术前肌酐127.05±42.26μmol/L,术前肾小球滤过率42.87±10.44ml/min/m2;术后肌酐113.24±34.05μmol/L,术后肾小球滤过率47.64±12.40ml/min/m2(p<0.01)。术后黏膜组发生输尿管-吻合口瘘的有2例(4.44%),腹腔积液4例(8.89%),吻合口狭窄1例(2.22%),输尿管返流3例(6.67%);术后乳头组发生输尿管-吻合口瘘的有4例(8.89%),腹腔积液2例(18.18%),吻合口狭窄3例(27.27%),输尿管返流2例(18.18%)。两组患者术后并未发现明显的腹腔出血、腹膜炎以及肠吻合口梗阻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新膀胱黏膜对黏膜吻合方式,是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与输尿管吻合术中安全可靠的吻合方式,对于改善患者术后肾功能,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输尿管返流发生率以及远期并发症等具有良好的效果。

汪鑫,朱猛,任立新,黎玮,王东彬,柳跃鹏,齐进春,张勇[5](2019)在《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ρ形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ρ形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1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33~77岁,平均64.4岁;体质指数18.0~31.8 kg/m2,平均23.2 kg/m2。既往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10例;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10例,腺癌1例,均未行新辅助治疗。临床分期cT2a~3bN0~2M0。11例均行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腔内构建ρ形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具体方法为:切除膀胱后,距回盲瓣25 cm处截取长约55 cm的回肠段,近端保留15 cm管腔作为输入袢,远端40 cm回肠段以1∶1比例折叠,使用直线切割闭合器打通对折的肠段做成储尿囊,与输入袢一起形成"ρ"形,双侧输尿管与输入袢肠壁吻合,储尿囊远端与尿道吻合。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等围术期数据及随访结果。结果 本组1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病例。手术时间320~440 min,平均357.1 min。估计出血量100~300 ml,平均207.1 ml。处理肠管总时间80~100 min,平均89.3 min;其中储尿囊制作时间14~19 min,平均16.1 min。术后4 h疼痛评分2~5分,平均3.8分;术后24 h为1~4分,平均2.3分。术后排气时间2.5~3.5 d,平均3.0 d。术后21 d拔除尿管,9例出现尿失禁,轻度6例,中度2例,中重度1例;9例日间使用尿垫0~3片,夜间使用尿垫1~3片;经盆腔锻炼4~18周后尿失禁逐渐消失。术后住院时间7~13 d,平均10.4 d。引流管拔除时间4~11 d,平均6.7 d。术后病理诊断:7例为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3例为低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1例为腺癌。其中腺癌患者肿瘤侵及前列腺,淋巴结阳性,左侧(3/13),右侧(1/9);1例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淋巴结阳性,左侧(2/11),右侧(1/9),其余病例淋巴结均阴性;所有患者切缘阴性,病理分期pT2a~4aN0~2M0。9例术后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方案辅助化疗。11例术后随访3~29周,平均17.4周。11例均未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未出现回肠吻合口瘘、尿瘘、肠梗阻、腹腔感染或败血症。随访过程中,9例已拔除双J管,未出现尿道吻合口狭窄,原位新膀胱内未见明显结石形成;9例新膀胱估测容量300~350 ml,残余尿量0~43 ml,平均19 ml。腺癌患者于术后第13周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10例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ρ形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简化了储尿囊制作程序,缩短了手术时间,患者术后痛苦小,恢复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许言,肖峻,陈昊,沈德贇[6](2019)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治疗进展》文中认为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是手术治疗金标准。近年来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本文主要针对腹腔镜膀胱癌手术现状作一综述。

王莉萍,祁小龙,徐智慧,张大宏[7](2019)在《完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对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完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对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9月至2018年1月我院79例局部进展性膀胱癌(cT2~3N0~2M0)患者的临床资料。79例均经膀胱镜活检或诊断性电切确诊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后尿道及膀胱颈口活检未见肿瘤侵犯。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尿动力学检查提示无明显控尿功能下降,术前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评估均无明显尿失禁症状。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50~82岁,平均66岁;肿瘤临床分期为cT2期26例,cT3期14例。对照组39例,男30例,女9例;年龄51~80岁,平均65岁;肿瘤临床分期为cT2期24例,cT3期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全麻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观察组采用完全机器人手术,患者取平卧位,头低足高约30°,脐上2~3cm置入12mm套管,30°观察镜进入后直视下放置其他4个套管。分别于左、右腹直肌旁脐上1cm置入1、2号臂套管;右腋前线平脐置入3号臂套管;左腋前线平脐置入12 mm套管做为辅助孔。在输尿管髂血管交叉处旁开l~2cm打开腹膜,沿髂外动静脉及闭孔神经周围行标准或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向下暴露输尿管至输尿管壁段。手术顺序先右后左,每侧均需结扎膀胱上动脉,以减少切除膀胱时的出血。用第3臂将膀胱提起,在精囊和输精管壶腹部后打开腹膜,向两侧与已经打开的腹膜连通,打开狄氏筋膜,暴露前列腺后方。打开腹膜至耻骨后,显露前列腺区。向下游离膀胱前间隙至盆筋膜和耻骨前列腺韧带。用Hem-o-lok夹闭两侧输尿管后离断。用Hem-o-1ok夹闭两侧膀胱侧韧带并离断,于筋膜内层面切除膀胱、前列腺,保留两侧血管神经束至前列腺尖部。拔除导尿管后,于前列腺尖部用Hem-o-lok夹闭尿道后离断,取少量远端尿道组织送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将前列腺、膀胱标本暂时放入腹腔内。取回肠构建新膀胱的方法与标准腹腔镜手术相同。取两根长约15cm的双针3-0单乔线,将线尾部相互打结。于膀胱颈6点由外向内进针,然后于尿道对应的位置由内向外进针,两侧分别沿逆时针、顺时针方向连续缝合吻合后壁。经尿道置入F7单J管2根和F18导尿管1根。于新膀胱左、右侧壁分别做1 cm切口,将单J管经切口分别置入两侧输尿管,用5-0单乔线连续吻合输尿管和新膀胱壁。再连续缝合吻合尿道与新膀胱前壁,于12点处汇合打结。新膀胱顶端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关闭。膀胱内注水观察无明显漏液后,放置引流管,经下腹正中切口取出标本。对照组采用普通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时间、新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膀胱内压、单侧输尿管反流及狭窄发生率,以及拔除导尿管后即刻控尿率及术后1、3、6、12个月尿控恢复情况。结果 本研究7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286.5±37.2)min与(288.5±32.9)min,P=0.801]、术中出血量[(185.1±41.6)ml与(189.3±54.2)ml,P=0.700]、术后住院时间[(14.3±1.6)d与(14.9±2.2)d,P=0.16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病理检查的切缘均为阴性。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新膀胱容量[(300±10)ml与(245±10)ml,P<0.01],以及尿动力学检查残余尿量[(20±10)ml与(50±10)ml,P<0.01]、最大尿流率[(16±4)m1/s与(13±2)m1/s,P<0.01]、膀胱内压[(22.5±3.0)cmH20与(17.5±2.5)cmH20,P<0.01](1 cmH20=0.098 kP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膀胱造影检查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单侧输尿管反流发生率分别为5.0%(2/40)和20.5%(8/39),单侧输尿管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2.5%(1/40)和15.4%(6/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8,P=0.044)。观察组和对照组拔除导尿管后即刻控尿率分别为37.5%(15/40)和15.4%(6/39),术后1个月分别为62.5%(25/40)和38.5%(15/39),术后3个月分别为82.5%(33/40)和56.4%(22/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33,P=0.012),其他时间点控尿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标准腹腔镜手术相比,完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对患者早期控尿功能的恢复更有优势。

何威,徐兆平,谢欣,祝宇,沈周俊[8](2016)在《机器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双U原位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以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同时介绍一种改良的双U原位新膀胱的尿道重建方法。方法 2010年3月至2016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对8例经过挑选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166岁,术前通过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证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病理诊断明确后,于经TURBT术后4周内手术。膀胱切除后,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对尿道残端进行4针预缝,其后通过耻骨上5 cm小切口取出标本,切取末段回肠以双U法成形为新膀胱,颈部与预缝的尿道吻合形成原位新膀胱。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00420 min,失血量8001200 ml,输血量6001000 ml。术后1例出现尿漏,在充分引流、加强营养后恢复。术后住院时间1221 d,术后均予GC方案(吉西他滨800 mg/m2,顺铂70 mg/m2)进行辅助化疗。随访460个月,1例于术后2年死于远处转移,另7例术后复查CTU无上尿路积水,日间控尿满意,夜间存在尿失禁。结论对于仔细选择过的患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术中在机器人视野中预先缝合尿道,行体外尿流改道仅需较小切口,又缩短了手术时间,在技术上无法达到体内尿流改道的情况下,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选择。

刘锋,王帅,祁小龙,郑珉,张琦,毛祖杰,张大宏[9](2015)在《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19例报告》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0年8月至2014年4月,19例临床诊断为局部进展性膀胱癌(cT23N02M0)的患者接受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腔镜下直线切割闭合器形成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对围手术期及随访资料进行收集。结果 19例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以及尿路重建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85±37)min,术中出血量(187±36)ml,术后住院时间(21±4)d,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9±0.4)d。标本切缘均为阴性。淋巴结阳性率32%(6/19)。术后发生1例淋巴瘘。3例尿瘘经腹腔引流后治愈。拔除尿管后17例存在尿失禁,均于术后3个月好转,但仍有8例存在夜间尿失禁。3例存在单侧输尿管反流,输尿管轻度积水,其中1例曾于术后1个月内反复感染,经抗炎和导尿治疗后好转。2例存在单侧输尿管吻合口狭窄,其中1例行肾穿刺造瘘后于膀胱镜下置入双J管并留置6个月好转,1例于术后5个月行腹腔镜下输尿管新膀胱再植术后治愈。1例患者术后反复感染后出现双侧输尿管下段狭窄,于术后6个月行腹腔镜下双侧输尿管新膀胱再植手术,一侧行输尿管植入术,对侧行新膀胱壁襻吻合术。术后随访842个月,未见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术后6个月膀胱镜检查未见膀胱结石和切割闭合器钉子裸露,肾功能与术前相比无减退。结论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加直线切割闭合器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手术创伤小,解剖结构显露较满意: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完成肠道吻合以及新膀胱的制作,手术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谢平波[10](2014)在《减少男性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出血的规范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探讨减少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LRC)出血的方法,并对现有手术方法进行改进,建立规范的手术操作流程,以缩短LRC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缩短学习曲线,促进规范化LRC术式的推广和应用。方法:对2012年6月到20]4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三病区的62例男性膀胱癌患者行经改良后的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具体方法为:游离输尿管;结扎髂内动脉脐动脉分支;游离膀胱、前列腺后间隙;标准法清扫盆腔淋巴结;切开盆内筋膜,游离前列腺的双侧面;结扎和切断膀胱后韧带和前列腺侧血管蒂;游离膀胱前间隙;缝扎耻骨前列腺韧带;游离、切断前列腺尖部尿道;逆行游离前列腺后壁。利用SPSS17.0软件对根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62例根治手术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手术时间140-210min,平均170±19.5min:LRC术中出血量30ml-600ml,平均160±68.6ml;术中、术后无输血病例。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示手术切缘全为阴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数目4-21个,平均15.98±2.8个。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无直肠损伤、盆腔血管损伤病例。结论:通过对手术步骤的科学设计及操作方法的改进,可有效提高LRC手术质量、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并发症、缩短学习曲线。

二、双U形回肠代膀胱术的初步研究(附20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U形回肠代膀胱术的初步研究(附2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经腹膜外与经腹途径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手术方法
    3.观察指标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临床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缩略词表)
致谢

(2)思维导图理念下原位新膀胱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手册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研究背景
        1.1 膀胱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1.2 不同类型膀胱癌手术治疗方式
        1.3 膀胱癌患者心理状况及干预现状
        1.4 原位新膀胱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1.5 思维导图及其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研究内容
    4.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原位新膀胱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手册》的构建
    1.理论
    2.研究方法
        2.1 确定手册初稿
        2.2 编制专家函询问卷
        2.3 遴选专家
        2.4 实施专家函询
        2.5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专家一般情况
        3.2 专家的积极系数
        3.3 专家的权威程度
        3.4 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
        3.5 健康教育手册内容的筛选结果
        3.6 评价表内容的筛选结果
    4.讨论
        4.1 专家函询可靠性分析
        4.2 健康教育手册内容分析
第二部分 原位新膀胱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手册的效果评价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类型
        1.2 研究对象
        1.3 样本量的计算
        1.4 试验方法
        1.5 评价指标
        1.6 资料收集
        1.7 质量控制
        1.8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掌握情况比较
        2.3 新膀胱功能训练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得分比较
        2.4 心理弹性比较
        2.5 两组住院满意度比较
        2.6 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评分
        2.7 手术后心理弹性、新膀胱功能得分、健康教育内容得分及满意度的相关性。
    3.讨论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手册提高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掌握程度
        3.3 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手册改善新膀胱功能训练健康知识掌握水平
        3.4 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手册提高心理弹性水平
        3.5 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手册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3.6 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手册改善尿失禁状况中“漏尿次数”状况
        3.7 心理弹性、新膀胱功能、健康教育内容和满意度得分相关性分析
        3.8 创新性
        3.9 局限性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3)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理论下的健康教育对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对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组标准
    1.3 手术方法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护理方法
        1.4.1.1 术前
        1.4.1.2 术后
        1.4.2 研究组护理方法
    1.5 观察指标
        1.5.1 两组患者术后控尿情况
        1.5.2 疾病知识掌握情况
        1.5.3 两组术后躯体恢复情况
        1.5.4 生活质量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对比
    2.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躯体状态
    2.3 两组患者术后控尿效果对比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5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控尿率对比
    2.6 生活质量
3 讨论

(4)全腹腔镜下回肠新膀胱术输尿管新膀胱黏膜对黏膜连续吻合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1.一般指标
        2.手术情况
        3.术后恢复情况
        4.病理资料
        5.随访资料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标准定义
        1.肾功能分级
        2.膀胱肿瘤分期
        3.输尿管返流分级
    (五)手术方法
        1.术前准备(麻醉、体位及穿刺位置)[10]
        2.手术步骤[10]
    (六)术后处理
    (七)随访程序
二、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手术相关资料
    (三)术后并发症资料
        1.吻合口瘘
        2.腹腔积液
        3.吻合口狭窄
        4.输尿管返流
    (四)术后恢复资料
    (五)病理结果
    (六)随访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一)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
    (二)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
    (三)经验总结
    (四)不足与展望
        1.不足
        2.展望
    (五)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6)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尿流改道
2 保留神经
3 淋巴结清扫
4 手术相关
    4.1 术前准备
    4.2 手术技巧
    4.3 术后并发症
5 总结

(8)机器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双U原位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二、手术方法
结果
讨论

(10)减少男性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出血的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四、双U形回肠代膀胱术的初步研究(附20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经腹膜外与经腹途径的疗效对比[D]. 李晨. 青岛大学, 2021(02)
  • [2]思维导图理念下原位新膀胱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手册的构建及应用[D]. 张雪. 海南医学院, 2021
  • [3]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理论下的健康教育对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对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影响[J]. 姜祎曦,金微微,张盛洁. 广东医学, 2020(15)
  • [4]全腹腔镜下回肠新膀胱术输尿管新膀胱黏膜对黏膜连续吻合的效果研究[D]. 朱李.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5]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ρ形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应用研究[J]. 汪鑫,朱猛,任立新,黎玮,王东彬,柳跃鹏,齐进春,张勇.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9(10)
  • [6]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治疗进展[J]. 许言,肖峻,陈昊,沈德贇.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9(07)
  • [7]完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对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影响[J]. 王莉萍,祁小龙,徐智慧,张大宏.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9(03)
  • [8]机器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双U原位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J]. 何威,徐兆平,谢欣,祝宇,沈周俊.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06)
  • [9]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19例报告[J]. 刘锋,王帅,祁小龙,郑珉,张琦,毛祖杰,张大宏.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5(04)
  • [10]减少男性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出血的规范化研究[D]. 谢平波. 昆明医科大学, 2014(01)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