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消费心理分析与消费需求扩大——以“非典”流行期间的消费现象为例

一、突发事件中消费心理的分析与扩大消费需求——以“非典”流行期间消费现象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宋伟[1](2021)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居民典型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COVID-19疫情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2020年初至今,对我国和全球产生最大影响的事件便是COVID-19疫情的爆发。本次疫情的爆发不仅给我国居民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对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与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在疫情的影响下,居民呈现出了很多典型的消费行为,这其中既包括居民在疫情爆发期所表现出的诸如从众性消费和稀缺性消费等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也包括居民受疫情影响而产生的对诸如健康消费和体验消费等项目长期消费意愿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的时序性”和“消费行为的社会属性与个人属性”两个维度,选取从众性消费、稀缺性消费、健康消费和体验消费四种疫情中居民的典型的消费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四个实证研究探究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这四种典型消费行为的影响。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采取问卷调查与公开数据相匹配的方法展开分析,并且采用了跟踪调查的方法,分别获取了居民在疫情爆发期和疫情平稳期心理与消费行为的相关数据,并基于这两个数据展开对比研究。具体来说,我们首先在疫情的爆发期(2020年2月)通过问卷调查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297个地级市1548名居民的心理与消费行为的相关数据,然后在半年后的疫情平稳期(2020年8月)在以上被调查者中随机抽取了500个被试再次通过问卷展开了跟踪调查,共收回466份问卷。在数据的匹配上,我们根据被调查者回答问卷的时间和地点查询该被调查者所在地当天卫健委公布的疫情实时数据,将这两份数据进行匹配后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在实证研究一中,我们主要分析了疫情对居民从众性消费的影响机制。基于理论的推演我们提出了3条研究假设和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然后通过回归分析、Bootstrap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假设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疫情促进了居民的从众消费行为,具体表现为疫情越严重,居民越有可能进行信息性从众消费和规范性从众消费;(2)疫情对居民从众消费行为的影响是短期的,只有在疫情爆发期居民的从众消费行为才会受到疫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在疫情平稳期这种影响会消失;(3)在疫情对居民从众消费行为的影响过程中,控制感在疫情严重程度对从众消费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即疫情会降低居民的控制感,而居民会通过从众消费对缺失的控制感进行补偿;(4)群体规模在疫情严重程度对从众消费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当居民共同居住人数较多时,疫情对他们从众消费的影响要大于共同居住人数较少时的影响。在实证研究二中,我们主要分析了疫情对居民稀缺性消费的影响机制。基于理论的推演我们提出了3条研究假设和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然后通过回归分析、Bootstrap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假设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疫情促进了居民的稀缺性消费行为,具体表现为疫情越严重,居民越有可能进行稀缺性消费;(2)疫情对居民稀缺性消费行为的影响是短期的,只有在疫情爆发期居民的稀缺性消费行为才会受到疫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在疫情平稳期这种影响会消失;(3)在疫情对居民稀缺性消费行为的影响过程中,物质主义在疫情严重程度对稀缺性消费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即疫情会提升居民的物质主义倾向,进而促进他们的稀缺性消费行为;(4)领悟社会支持在疫情严重程度对稀缺性消费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当居民感受到的领悟社会支持较多时,疫情对他们稀缺性消费的影响要小于他们感受到的领悟社会支持较少时的影响。在实证研究三中,我们主要分析了疫情对居民健康消费的影响机制。基于理论的推演我们提出了3条研究假设和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然后通过回归分析、Bootstrap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假设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疫情促进了居民的健康消费意愿,具体表现为疫情越严重,居民未来健康消费的意愿越强;(2)疫情对居民健康消费意愿的影响是长期的,不仅疫情爆发期居民的健康消费意愿受到疫情严重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还会持续到疫情平稳期;(3)在疫情对居民健康消费意愿的影响过程中,对疫情的恐惧感在疫情严重程度对健康消费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即疫情会提升居民对疫情的恐惧感,进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消费意愿;(4)自尊在对疫情的恐惧感对健康消费意愿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相比高自尊的个体,疫情对低自尊个体的健康消费意愿的影响要更大。在实证研究四中,我们主要分析了疫情对居民体验消费的影响机制。基于理论的推演我们提出了4条研究假设和一个双路径的中介效应模型,然后通过回归分析、Bootstrap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假设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疫情严重程度对居民体验消费意愿的影响是双重路径的,并且在疫情爆发期和疫情平稳期,这种双路径的作用模式会呈现出差异;(2)在疫情爆发期,疫情严重程度一方面促进了居民的归属需求,进而增强他们的体验消费意愿,另一方面提升了居民的风险感知,进而降低了他们的体验消费意愿,在这两个路径的作用下疫情对居民体验消费的影响会呈现出遮掩效应;(3)疫情平稳期,居民风险感知路径的作用会消失,进而疫情严重程度对居民体验消费的影响会呈现出正向的作用。在文章的最后一章我们对以上研究的结论进行了综合性的讨论,并且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展望了未来相关领域研究的方向。

汪梓伊[2](2021)在《创新扩散视阈下慢直播的共情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的互联网内容生态中,平台和内容生产者似乎都在追求“快”,视听元素在传播链条中越来越突出,深刻改变着传播的形态、路径和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新媒体时代的图文讲究精简有趣,短视频这个“轻骑兵”已经催生了“全民拍客”的诞生,而VLOG的入场更是将“小我”搬上了移动荧屏。然而,“快”是受众内容取向的唯一方向吗?现象级慢直播的“出圈”与亿万“云监工”的走红都在验证一点:无论快慢,能否让受众产生共识,获得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是关键。慢直播作为互联网直播时代下的新兴产物,在承继网络直播的实时性、现场感等特征的基础上,呈现出全新的传播样态,尤其是在5G、VR等技术的加持下,为主流媒体借助技术优势打造现象级产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开拓了新的渠道。本文以美国传播学家E·M·罗杰斯的创新扩散思想为理论基础,研究慢直播的创新属性、扩散传播过程,以新冠肺炎期间中国电信和央视频APP联合发布的《疫情二十四小时》的系列慢直播为个案,分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慢直播兴起的原因,探索疫情期间慢直播对人们的心理共情影响。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通过网络直播和慢直播的对比,发现慢直播具有的“特征之美”,归纳梳理慢直播的发展历史,探究“慢直播热”背后的流行动因。第二章主要研究“受众共情心理”,从共情的定义、特点以及共情对受众的影响来总结慢直播这个新媒介的作用。第三章以新冠肺炎期间《疫情二十四小时》系列慢直播为例,探索慢直播在疫情期间的“受众创造”和媒体融合传播。第四章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以内容创新、过程创新、模式创新、平台创新分析慢直播的创新属性,从新事物扩散的五个阶段总结慢直播的扩散过程。慢直播的走红,是一场媒体融合与公众参与的实践创新,是大众共同的“虚拟见证”,通过对慢直播多视角分析,期望对智能时代主流媒体转型和新闻生产带来新的借鉴。

肖智颖[3](2021)在《《中国新闻周刊》(2003-2020)封面故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新闻周刊》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时政类新闻周刊之一,自创办以来,以“记录时代变迁、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的目标,忠实地记录着这个国家乃至世界发展的轨迹和变化方向,呈现着社会个体奋斗的姿态。作为中国权威高端的时政周刊,《中国新闻周刊》透过政经类期刊的公共视角,观察和解读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现象,以期对有影响力的人产生影响。“封面故事”作为重点栏目,是新闻周刊的“门脸”和核心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最能显示其内容生产策略的栏目,研究“封面故事”,即可以看到《中国新闻周刊》在进步中不断自我革新,看到国家和人民在历史前进中的缩影,看到新闻作品中所呈现的大时代的巨变。《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不断深化选题内容、创新报道形式,并不断优化视觉效果呈现,愈加注重报道的深度性、丰富性和人文性。通过研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新闻舆论和文化环境等因素对封面故事的反映和影响,发现重大的社会发展变革深刻影响着封面故事内容生产的选题、内容和形式,封面故事的报道不仅成为中国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带着时代的符号反映和书写了中国发展的历程,是中国社会前进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力量的标志之一,成为中国时代发展过程的“忠实的记录者”。本文讨论了信息时代传统媒体对内容生产变革的途径,分析《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如何营造独特风格,打造品牌基础、加快转型升级,在泥沙俱下的新闻市场中,强化个性化差异,要做好深度报道,对《中国新闻周刊》更好地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夏玉华[4](2021)在《微博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传播动力与风险防范研究》文中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具有现实传染风险,也极易在风险因素的触发下产生舆情风险。在微博社交媒体发展环境下,如何系统性认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及其风险,避免疫情现实风险和网络舆情风险叠加、防范化解重大舆情风险,是新时期面临的重要舆情研究课题。信息生态系统由信息、信息人和信息环境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强调系统构成要素间的作用关系和结构状态。本研究参考信息生态学视角,在借鉴风险社会放大理论、风险感知理论和风险沟通理论等风险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微博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生态系统模型,对系统中的舆情本体要素、舆情主体要素和舆情环境要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揭示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生态系统中的舆情风险来源和表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风险的形成与发展受舆情要素作用,遵循舆情的发展规律,并且是特定舆情传播动力作用下的结果。因此,本文探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的传播动力,并结合传播动力对舆情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力求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风险的防范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客观事件的触发是舆情生成的前提,主体的转发行为是影响舆情扩散的重要因素。舆情客体、舆情主体和舆情环境分别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传播提供了动因、动力和诱因。其中,安全与社交需求是驱动网民生产与传播舆情的核心需求、主流媒体的微博话题议程设置和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是舆情扩散的重要动力。在舆情风险的影响因素上,本文提出了影响舆情风险的因素指标,并结合新冠肺炎事件,从客观事件层面指出了客观事件的高风险属性易衍生出舆情风险话题;从信息层面提出了虚假信息易影响社会心态和媒介环境;从信息人层面揭示了网民的群体性和情绪化会加剧风险的扩散、媒体报道失焦与议程设置偏离会误导公众信息解读、政府危机应对不当易引发风险的涟漪效应;从信息环境层面提出,舆情环境污染会干扰主体的信息解读。最后,结合舆情风险的影响因素,本文探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风险的防范策略。

王爱莲,冯睿[5](2020)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消费者行为分析——以新冠肺炎为例》文中指出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运用心理学和营销学的理论分析外部刺激对认知和情感的作用,通过公众的心理变化来进一步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需求的极端变化以及消费行为所表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突变环境下企业应采取的应急营销策略,为企业应对疫情引起的环境变化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牛梦颖[6](2020)在《社会学视域下的网络媒介素养及其代际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互联网用户第一次接入互联网,实现了人类沟通体制的革命。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和形式多样化,线上社会与线下世界逐渐弥合,呈现出了虚实共生的网络社会形态。近几年,网络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网络社会日益成为社会治理的焦点场域之一。在多样、复杂的网络社会问题之中,诸多矛头都指向了网民的网络媒介素养。在5G从概念体转化为真实技术之前,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从1G到4G的进化。每一代变革,都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社会大众给如今的时代赋予了“信息碎片化”、“大数据”、“云”等标签,以显示如今社会生活、个人生活的智慧化、智能化。相较4G时代带来的个体行为的去隐私化、个人信息的泛商业化等问题,5G不再仅仅是网速快的通讯技术,更代表了低延时、高并发的通用技术,其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在对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对生产方式的重塑,这种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也对大众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界定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并根据不断进步的代际变化带来的新要求,提出全面的提升网络媒介素养。首先,在基于过往社会学者关于人与技术关系的理论研究上,厘清传播学与社会学在网络媒介素养界定上的异同,探讨网络媒介素养的社会学蕴含。从技术、文化和社会运作的角度来分析互联网发展的社会化意义,以社会学视角来解读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与核心能力,以及突出网络媒介素养与互联网更新换代同步嬗变的待机特征。其次,梳理了网络媒介素养的早期特征。一方面是早期互联网初期融合的网络媒介素养特征,另一方面是总结早期网络媒介素养的二维评价体系。通过结合2003年的SARS疫情这一案例,具体分析早期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媒介素养。其三,详细分析了智能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媒介素养特征与要求的丰富与进化。在梳理了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脉络的基础之上,对于网络媒介素养的要求和时代“智慧”赋予了新的理解。相比早期互联网的二维体系,智能互联网下网络媒介素养在工具层级上从平面检索进化到三维建构,识别层级上从二分判断到综合分析,参与层级上从消费主体到生产主体,以及衍生出的协作层级和智慧网络人。同时,通过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这一最新例证,分析了智能互联网时代的环境特点,归纳了智能互联网时代公民网络媒介素养的问题。比起以往研究中简单的评价为不理性、从众,更细致的结合了时代特点,按照智能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媒介素养的五个层级进行评价,重点分析了识别层级中公民的假性理性;参与层级中公民极易受算法与偏好的影响;协作层级中后喻文化的现实冲击。最后,结合网络移民和网络原住民两个群体,从自我实现和社会化两个路径探讨得以能够与时俱进提升网络媒介素养的策略。根据智能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媒介素养的新要求,及现状下产生的相关问题,全方位提供一些可以操作的提升措施。

潘庆轩[7](2020)在《群体性应激心理下的自媒体新闻话语生产研究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观察》文中认为历史上每一次传播媒介的变革,都给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方式带来一定的革新。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人类社会已经从传统媒体主导信息生产的时代转变为人人参与信息生产的时代。自媒体凭借其平民化、自主化和草根化的特点,颠覆了传统的新闻话语生产方式和新闻传播格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特别是疫情的早期阶段,话语空间呈现嘈杂纷乱的状态。对疫情和争议性事件的问责成为了舆论关注的重点,疫情的来源、病毒是被谁泄漏的、对政府和官员的批评、对专家的批评等对抗性话语表达充斥了整个舆论场,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群体性的应激心理。文章结合了心理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自媒体新闻话语实践,研究群体性应激心理下的自媒体新闻话语生产。首先,对自媒体新闻话语生产与传统媒体新闻话语生产规律的异同做了一定的区分。其次,归纳并总结了自媒体新闻话语生产的动力机制。再次,研究了突发事件中的群体心理表现及其对自媒体产生的影响。文章的重点落在自媒体新闻话语生产上,对自媒体对抗性的新闻话语生产逻辑进行了揭示,归纳其根源。最后,根据研究的问题和发现,提出了相应的消解措施。文章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自媒体新闻话语生产与传统媒体新闻话语生产规律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自媒体新闻话语生产遵循着用户导向的价值判定,在新闻话语的生产上着力突出自身的观点,传统媒体新闻话语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原则被消解。其次,传播技术进步、媒介技术赋权和社会环境支持构成了自媒体新闻话语生产的外部动力,而个体表达的欲望、自我认同与寻求社会认同、经济利益的追求是自媒体新闻话语生产的内部动力。再次,突发事件中的群体心理表现为一种群体性应激心理,在群体性应激心理的影响下,自媒体进行过度的新闻话语生产,以“真相”叙事来进行话语表述。疫情期间,自媒体的话语表达是一种对抗性的新闻话语生产,其根源是对网民心理的迎合,是权威信息供给不足的产物,是出于争夺话语权的需要。最后,自媒体对抗性的新闻话语生产会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作为应对,首先要加强突发事件时期的自媒体监管和规制,提高审核标准,做好“把关”。其次政府融媒体要加强新闻信息主渠道建设,建立信息“对冲”机制,化质疑为共识。最后应提升传统媒体在全媒体信息竞赛中的原创力和传播活力,保障权威信息的供给。

陈凌[8](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认为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李晶[9](2020)在《信息社会场域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职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数字化信息社会的演进,信息社会的到来不仅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而且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与人之间乃至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然而,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又诱发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传统的政府管理理念、治理结构和政策行为都受到了巨大冲击,使政府的各项工作面临新的环境。面对如此情境,政府网络公关得以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所谓政府网络公关,是政府为了更好地实现其管理和服务职能,将网络沟通传播方式引入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收集和传播信息,与公众进行双向互动交流,以争取公众的信任、支持与合作,从而实现政府公共关系目标,塑造与维护政府良好形象的公关理念与行为。政府网络公关不仅涉及网络信息技术,而且涉及了一种以网络媒介为手段的崭新政府治理模式,其实质为政府与公众之间借助网络媒介进行双向互动与沟通,建立一种互利互信的理想公共关系状态。我国的政府网络公关始于1999年启动的政府上网工程。2000年后开始“三网一库”工程建设,即大力推进政府办公业务网、业务资源网、政府公众信息网和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了政府机关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了网络化、协同化办公,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政府网络公关得以快速发展。自2011年起,各级政府机关和部门又纷纷开设政务微博,将其作为获取社情民意、公开政务信息、推行网络问政、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平台。近几年,以政务APP为代表的移动客户端快速成长起来,与政务微博一起成为政府网络公关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沟通媒介,其巨大的媒介优势和信息沟通效果,使政府网络公关展现出新的形态、新的活力。我国政府网络公关如今正朝着一个以公众为中心、政府网络公关媒介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迈进。但是,政府网络公关面对的是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公众,所涉及的事务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技术又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网络谣言、舆论压力、信息安全等问题对政府网络公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借助新兴网络媒介的优势,利用有效的公关手段,制定和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网络公关策略,使其职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成为现阶段政府必须着重思考的问题。以职能为主线分析我国政府网络公关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能够全面、清晰地了解当前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实际状况,帮助我们探寻完善政府网络公关的有效策略。政府网络公关具有政府形象塑造、公共危机治理、公共政策传播和信息服务等四项基本职能。政府网络公关的首要职能是政府形象塑造,其能够借助多元化网络公关媒介的优势,帮助政府树立沟通型、互动型、创新型等良好的政府形象。不过,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需要不断提升政府自身能力与素质,强化对公众的正确引导,加强对网络媒介的管理和应用,从而使政府网络公关的政府形象塑造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其次,公共危机治理是当代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政府网络公关的重要职能。政府网络公关在帮助政府获取准确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修复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危机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政府网络公关意识和专门网络公关部门的欠缺,政府与公众间出现信息沟通不畅,影响了公共危机的有效治理。通过强化政府的网络危机意识、培养公众的责任意识、完善政府网络公关系统,能够有效提升政府的公共危机治理效能。再次,政府网络公关重新定义了公共政策的传播模式,畅通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政策信息沟通渠道,有利于政策传播优化和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然而,公共政策传播的封闭性、公共政策传播反馈渠道受阻,以及公共政策传播的舆论场分离,严重阻碍了公共政策传播效果的实现。为此,应借助政府网络公关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创新公共政策传播的理念、内容和方式,实现公共政策传播的优化。最后,政府网络公关对完善政府信息服务有显着的正向效应,让政府信息服务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让政府信息服务的效能大幅提升。但是,目前仍然存在政府在线信息服务能力不足、公众对信息服务参与度不高、政府信息服务不平衡以及政府与公众沟通不深入等问题。为此,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网络公关主体的作用,通过整合政府信息资源、提升政府信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公众的参与能力、升级政府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政府信息服务制度和创新政府信息服务模式,来让尽可能多的公众享受到优质的政府信息服务。中国已经迈进了新时代,明确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我国的政府网络公关也必须与时俱进,实现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双向-主动-引导”是未来的发现方向,其既强调了政府网络公关在主客体间信息沟通的互动性,又能明确公关态度上的主动性,还体现了公关手段上的引导性,是未来政府网络公关模式的理想状态。

马旭[10](2019)在《流变、竞争与融合 ——中国控烟运动的媒介表征与数字媒介实践》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控烟运动自1979年进入政府议程,至今刚好40年。尽管中国政府早在2003年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但由于种种利益牵绊,控烟进程一直处于缓慢而渐进的状态中。以往研究中,通过对控烟政策的考察,发现中国控烟运动存在多元主体的相互博弈,是一场多方不情愿的运动;立足于健康传播学视角的研究则更多聚焦于控烟宣导的效果提升,对本土文化的牵制作用和个体心理基模的能动性有所忽略。本研究认为,促成控烟运动走向深远的关键因素是不同群体在健康认知和控烟行动上取得一致;即达成控烟的多元共识,从根本上弥合分歧,让控烟运动实现社会共治。所以,本文以达成控烟共识为出发点,引入社会表征理论,从社会表征的两个重要来源:媒体影响和社会互动入手,分别与媒介表征和数字媒介实践的核心要素相勾连,建立了由媒介表征呈现“表层共识”,即共识的结果;数字媒介实践中的主体互动反映“深层共识”,即共识的过程两个维度的分析链条,结合框架分析探讨达成控烟共识的过程、结果与机制。研究综合运用数据挖掘、基于LDA主题建模的框架分析、基于语料库的批判性话语分析、基于Plutchik情绪轮的细粒度情绪分析以及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探寻2003到2018十六年间反映在媒体表征中的“表层共识”;以及数字媒介实践中多元主体通过搜索、展演、参与等互动达成“深层共识”的过程。研究发现:(1)媒介表征中的控烟议题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衡;对不同主体的话语表征趋向固化,“表层共识”容易分化。烟草控制与烟草经营两种悖离的议题在我国的媒体报道中此消彼长,并在外力“拔河”下趋于平衡,长期共存。从全局来看,控烟报道在烟草大省和非烟草大省之间存在巨大反差,这种差异在中央级媒体的表达上得到了微妙的调和,但仍显示出控烟议题在中国境内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价值地位。通过行动者并置词的分析发现行动团体间存在话语的割裂与固化,这种路径依赖的现状正是因为控烟议题缺乏进入公共议程价值而造成的。(2)数字媒介实践的考察中,当控烟议题与网络公共事件勾连,进入公共视野,并在互动中形成一致的意见和情绪,便可成为聚合控烟“深层共识”的强势路径;但在其他数字媒介实践中控烟议题则容易失焦与圈层化。通过控烟志愿者微信群的观察和典型人群的访谈也印证了上述结论。(3)我国控烟运动所展现出来的媒介表征和数字媒介实践,存在着阻抑共识聚合、分化不同群体烟草表征认知的现象。不同群体间关于烟草的表征和控烟的共识存在着争议性和模糊性,网络空间关于控烟议题的互动与现实生活也存在差异,但可以通过不断的意见扩散和协商,争取控烟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在研究创新方面,本研究首先致力于转变健康传播的常规研究视角,提出了媒介表征、数字媒介实践与共识达成的理论机制模型,并借助框架理论进行了操作化补充;随后,将此理论模型在控烟运动研究中进行了演绎和总结,推演出控烟共识达成的媒介路径;最后,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框架理论对海量数据文本进行分析,跳出了静态的结构分析,实现了对框架过程和情绪流变的呈现。

二、突发事件中消费心理的分析与扩大消费需求——以“非典”流行期间消费现象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突发事件中消费心理的分析与扩大消费需求——以“非典”流行期间消费现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居民典型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COVID-19疫情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流程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与居民消费行为的文献综述
    2.2 从众消费的文献综述
    2.3 稀缺性消费的文献综述
    2.4 健康消费的文献综述
    2.5 体验消费的文献综述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恐惧管理理论
    3.2 补偿控制理论
    3.3 风险感知理论
    3.4 以上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关系
第4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1 研究设计
    4.2 问卷调查程序
    4.3 公开数据的获取与匹配
    4.4 问卷调查变量的测量
    4.5 信度与效度分析
    4.6 整体问卷的结构效度分析
    4.7 各变量之间的区分效度分析
    4.8 同源性偏差检验
    4.9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统计方法
第5章 典型消费行为研究一疫情对居民从众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理论推演与假设提出
    5.3 统计分析流程与数据处理方法
    5.4 统计分析结果
    5.5 研究小结与讨论
第6章 典型消费行为研究二疫情对居民稀缺性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理论推演与假设提出
    6.3 统计分析流程与数据处理方法
    6.4 统计分析结果
    6.5 研究小结与讨论
第7章 典型消费行为研究三疫情对居民健康消费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7.1 研究背景
    7.2 理论推演与假设提出
    7.3 统计分析流程与数据处理方法
    7.4 统计分析结果
    7.5 研究小结与讨论
第8章 典型消费行为研究四疫情对居民体验消费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8.1 研究背景
    8.2 理论推演与假设提出
    8.3 统计分析流程与数据处理方法
    8.4 统计分析结果
    8.5 研究小结与讨论
第9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总结
    9.2 研究局限
    9.3 相关领域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2)创新扩散视阈下慢直播的共情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价值及创新点
        一、理论价值
        二、实际运用价值:特殊环境下的全民共振
        三、论文研究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个案研究法
        三、图表分析法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网络直播与网络慢直播研究
        二、创新扩散理论的研究
        三、共情传播的研究
第一章 网络直播与慢直播
    第一节 网络直播时代的到来
        一、网络直播的概念
        二、网络直播的分类
        三、网络直播的特点
    第二节 慢直播与“快时代”
        一、慢直播的历史发展
        二、慢直播的界定
        三、慢直播的“特征之美”
        四、“慢直播热”背后的流行动因
第二章 网络慢直播的受众共情心理分析
    第一节 共情的定义
    第二节 新媒介时代下共情传播的特点
        一、即时性
        二、场景化
        三、群众性强
    第三节 受众共情心理分析——多重成因的集合
        一、孤独的抵抗——模拟人际的在场陪伴
        二、镜像的共鸣——感同身受的补偿心理
        三、使用的满足——质疑现实的监视心理
第三章 慢直播案例分析——以《疫情二十四小时》慢直播为例
    第一节 新冠肺炎疫情下慢直播的“出圈”
        一、作为“陪伴式社交”的慢直播
        二、作为“亚文化场域”的慢直播
        三、作为“媒介化真相”的慢直播
    第二节 创新扩散视阈下慢直播的生产与融合传播
        一、内容真实:镜头连接下的“现场还原”
        二、角色转变:舞台表演时的“前后台置换”
        三、互动仪式:网友移情狂欢的“第二场地”
        四、媒体融合:技术赋能下的“多级联动”
    第三节 新冠疫情视角下共情传播的情感连接
        一、情感共鸣构建身份认同
        二、共同编码积聚情感力量
        三、集体记忆共筑民族信仰
第四章 慢直播的创新属性和扩散研究
    第一节 创新扩散理论与慢直播
    第二节 慢直播的创新属性
        一、内容创新——定位广、直播内容种类繁多
        二、过程创新——从需求产生到社会接纳
        三、模式创新——慢直播符合快生活的新期待
        四、平台创新——技术引领受众沉浸式体验
    第三节 慢直播的扩散过程分析
        一、认知阶段:主流媒体宣传下的“主动选择”
        二、说服阶段:人际传播影响下的“信息接收”
        三、决策阶段:积极和消极行为下的“采纳和拒绝”
        四、执行阶段:创新事物作用下的“再发明”
        五、确认阶段:“不可调和”属性下的“肯定和再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一、学术论文
    二、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3)《中国新闻周刊》(2003-2020)封面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写作内容
    (四)写作思路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七)文献综述
        1.关于《中国新闻周刊》的研究
        2.关于封面故事的研究
一、《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选择
    (二)类目建构与设定说明
二、《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内容统计分析
    (一)报道题材
    (二)报道倾向
    (三)报道区域
    (四)报道形式
    (五)图片形式
    (六)标题形式
三、《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内容特点
    (一)政经社会报道为主涉及领域较全面
    (二)报道倾向负面为主强调新闻监督性
    (三)重国内普遍性问题不失国际化视野
    (四)侧重非事件性报道体现深度报道能力
    (五)封面设计不断优化愈加注重美学设计
    (六)突发事件注重时效舆论引导凸显人文
        1.报道时速:由慢变快
        2.报道篇幅:由少变多
        3.报道领域:由窄变宽
        4.报道角度:凸显人文
四、《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风格分析
    (一)标题辞格使用丰富
    (二)风格理性趣味并存
    (三)描写故事化细节化
五、《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反映社会发展
    (一)反映中国政治制度改革深入
    (二)呈现中国经济结构不断升级
    (三)显示新闻舆论引导的新要求
    (四)体现文化环境消费习惯变化
六、《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的思考
    (一)强化报道个性差异做好深度报道
    (二)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加快转型升级
    (三)打造封面故事品牌挖掘市场潜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微博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传播动力与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设计
    1.4 理论基础与创新点
        1.4.1 理论基础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微博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生态系统分析
    2.1 微博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生态系统模型
        2.1.1 微博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
        2.1.2 微博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生态系统的模型建构
    2.2 微博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2.2.1 舆情本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生态的信息要素
        2.2.2 舆情主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生态的信息人要素
        2.2.3 舆情环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生态的信息环境要素
    2.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生态系统中舆情的发展过程
        2.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生态系统中舆情的生成机理
        2.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生态系统中舆情的扩散路径
        2.3.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生态系统中舆情的消解过程
    2.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风险的来源与表现形式
第三章 微博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的传播动力
    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传播的客体动因
        3.1.1 客观事件的高风险性质触发舆情传播
        3.1.2 客观事件的舆情传播力引发主体关注
        3.1.3 客观事件的历史关联性致使主体恐慌
    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传播的主体动力
        3.2.1 安全与社交需求驱动网民生产与传播舆情信息
        3.2.2 媒体的微博话题议程设置增加舆情事件曝光度
        3.2.3 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助推舆情信息扩散与传播
        3.2.4 政府的信息公开与应急处置诱发舆论关注焦点
        3.2.5 非营利性组织的积极应援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力
    3.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传播的环境诱因
第四章 微博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风险的影响因素
    4.1 微博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风险的形成
    4.2 微博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风险的影响因素
        4.2.1 客观事件的高风险易衍生风险话题
        4.2.2 谣言与虚假信息影响社会心态与媒介环境
        4.2.3 网民群体性与情绪化加剧风险扩散
        4.2.4 媒体报道失焦与议程设置偏离误导公众
        4.2.5 政府危机应对不当引发风险涟漪效应
        4.2.6 舆情环境污染干扰舆情主体信息判断
第五章 微博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风险的防范策略
    5.1 遏制风险事件源头,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与监测
    5.2 保障舆情信息质量,健全信息发布机制与舆论监督机制
    5.3 推动多元主体理性互动,构建动态平衡的舆情生态链结构
    5.4 建立良好舆情环境,创设稳定、健康、和谐的舆情生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新冠肺炎事件转发量前100 条微博样本
附录二 新冠肺炎事件转发量前100 条网民微博样本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消费者行为分析——以新冠肺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相关文献综述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的影响。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消费者的影响。
2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下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
    2.1 消费者行为变化理论
    2.2 消费者心理变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理论
3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下公众的心理变化分析
    3.1 警惕期
    3.2 消极防御期
    3.3 现实适应期
    3.4 恢复成长期
4 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期至逐渐常态化后的消费需求特征
    4.1 消费者更加关注身体健康与绿色安全
    4.2 消费者对于网络消费的需求会显着增加
    4.3 线上教育、远程移动办公、直播等行业成为消费需求热点
    4.4 消费者消费渠道发生变化
    4.5 短期需求出现购买延迟或提前,催化购物方式变革
5 新冠肺炎发展期至逐渐常态化后企业应采取的营销策略
    5.1 营销策略应向生命健康及绿色安全角度转变
    5.2 针对不同人群提供多样化的消费模式
    5.3 及时了解消费信息、调整服务以满足不同阶段的消费需求
    5.4 特殊时期企业更要重视用户忠诚度的培养与维护
    5.5 注重品牌建设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6)社会学视域下的网络媒介素养及其代际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网络媒介素养的社会学蕴含
    第一节 互联网发展的社会化意义
        一、技术发展的历史视野
        二、“互联网+”文化的社会化解读
        三、当代社会的网络化逻辑
    第二节 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与核心能力
        一、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
        二、网络媒介素养的核心能力
        三、网络媒介素养的代际特征
第二章 网络媒介素养的早期特征
    第一节 早期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媒介素养
        一、从分歧到融合——两代人的网络认知差异
        二、从风险到机遇——网络规则与社会干预
        三、网络认知与网络行为的不一致性
    第二节 早期网络媒介素养的二维评价体系
        一、技术使用的价值追求
        二、情感交互中的安全意识
    第三节 SARS疫情期间早期网民的媒介素养表现
        一、SARS疫情概述
        二、面对SARS疫情的网络认知与行为
第三章 智能互联网催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嬗变
    第一节 从早期互联网到智能互联网
        一、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二、互联网用户认知与行为的转变
    第二节 智能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介素养的新要求
        一、工具层级——检索到建构
        二、识别层级——判断到分析
        三、参与层级——消费到生产
        四、协作层级
        五、智慧网络人
    第三节 “新冠肺炎”对网络媒介素养的拷问
        一、“新冠肺炎”事件的演化过程
        二、智能互联网下的“新冠肺炎”映像
        三、当代网民的媒介素养表现
第四章 与时俱进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第一节 以自我实现机制驱动网民的主观能动性
        一、自我提升的主观能动性
        二、自我提升的个性化和异质性
    第二节 重视网络原住民的媒介素养社会化
        一、家庭对网络媒介素养的启蒙作用
        二、同辈群体与网络媒介素养的同步养成
        三、组织对网络媒介素养的定向引导
        四、媒体与网络媒介素养的环境建设
    第三节 加强网络移民的媒介素养再社会化
        一、不断提升网络媒介素养的认知水平
        二、逐渐完善网络媒介素养的内容丰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群体性应激心理下的自媒体新闻话语生产研究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群体性应激心理
        二、自媒体
        三、自媒体新闻话语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传统媒体与自媒体新闻话语生产规律
    第一节 传统媒体新闻话语生产规律
        一、价值判定: 事件导向
        二、生产主体: 组织化机构
        三、生产标准: 客观性与真实性
        四、生产内容: 宏大叙事
    第二节 自媒体新闻话语生产规律
        一、价值判定: 用户导向
        二、生产主体: 个体
        三、生产标准:主观性与趣味性
        四、生产内容: 微叙事
    第三节 自媒体新闻话语的基膜转型
第二章 自媒体新闻话语生产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自媒体新闻话语生产的外部动力
        一、传播技术的进步
        二、媒介技术的赋权
        三、社会环境的支持
    第二节 自媒体新闻话语生产的内部动力
        一、个体呈现的表达欲望
        二、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三、经济利益的追求
第三章 突发事件中群体性应激心理对自媒体的影响
    第一节 突发事件中的群体性应激心理及其表现
        一、突发事件中群体性应激心理的生成
        二、突发事件中的群体性应激心理表现
    第二节 新闻话语的过度生产与信息焦虑
        一、新闻话语的过度生产
        二、话语过度生产催生信息焦虑
    第三节 作为应激反应的“真相”叙事
        一、“后真相”与“真相”叙事
        二、作为应激反应的“真相”叙事
第四章 群体性应激心理下的自媒体对抗性新闻话语生产
    第一节 群体性应激心理下的对抗性新闻话语生成
        一、对抗性话语的提出
        二、对抗性话语生成的中国语境
        三、群体性应激心理下的自媒体对抗性新闻话语
    第二节 自媒体对抗性新闻话语的生产逻辑
        一、记忆勾连,引发阶层对立
        二、“真相”叙事,引发情绪对立
        三、“疾病”污名,引发群体对立
        四、谣言的生产逻辑
    第三节 自媒体对抗性新闻话语生产的根源
        一、对网民心理的迎合
        二、权威信息供给不足
        三、争夺话语权的需要
第五章 自媒体对抗性新闻话语生产的负面效应
    第一节 应激反应与负面情绪被放大
    第二节 引发公众对官方话语的对抗式解读
    第三节 信息异化造成谣言肆虐
    第四节 塔西陀陷阱下政府公信力受损
第六章 政府融媒体主渠道建设与信息“对冲”机制
    第一节 加强突发事件时期的自媒体监管和规制
        一、加强自媒体的伦理规范
        二、完善相关法律条例
        三、加强突发事件中的自媒体监管和规制
    第二节 新闻信息主渠道建设与“对冲”机制的发挥
        一、新闻信息主渠道建设
        二、建立信息“对冲”机制
    第三节 提升全媒体信息竞赛中的原创力和传播活力
        一、传播内容上提升原创力
        二、传播形式上提升传播活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一、思考缘起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一、问题提出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小结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小结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小结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小结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信息社会场域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政府网络公关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政府网络公关的内涵解析
        一、政府网络公关的涵义
        二、政府网络公关的基本要素
        三、政府网络公关的特征
        四、政府网络公关的比较性优势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的主要形式
        一、政府门户网站的综合公关
        二、电子邮件的针对性公关
        三、政府网络论坛的引导公关
        四、“两微一端”的“微时代”实时公关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的主要职能
        一、政府形象塑造
        二、公共危机治理
        三、公共政策传播
        四、政府信息服务
    第四节 政府网络公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政府再造理论
        二、风险社会理论
        三、分众传播理论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二章 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我国政府网络公关兴起的背景
        一、信息社会的来临
        二、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信息社会我国政府网络公关面临的机遇
        一、政府网络公关基础夯实
        二、政府网络公关动力增强
        三、政府网络公关能力提升
        四、发达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
    第三节 信息社会我国政府网络公关面对的挑战
        一、信息传播方式变革,致使政府网络公关的难度加大
        二、信息传播速度提升,致使政府网络公关的反应时间减少
        三、传受角色模糊,致使政府网络公关针对性不足
        四、把关人角色弱化,致使政府网络公关信息传播失真
    第四节 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发展历程
        一、政府网络公关之萌芽:政府门户网站的建立
        二、政府网络公关之成长:“三网一库”工程”的建设
        三、政府网络公关之强化:“政务微博”的实时互动
        四、政府网络公关之新形态:新兴媒介的开发应用
第三章 政府形象塑造与政府网络公关
    第一节 信息社会对政府形象塑造的影响
        一、政府形象与政府形象塑造的内涵
        二、信息社会政府形象塑造的紧迫性
        三、信息社会政府形象塑造的新导向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塑造政府形象的实效
        一、政府网络公关在政府形象塑造中的积极作用
        二、政府网络公关在政府形象塑造中的困境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塑造政府形象的策略
        一、提升政府自身素质与能力,夯实政府形象塑造的基础
        二、增进与公众的信息沟通,营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塑造环境
        三、加强对网络媒介的管理与应用,完善政府形象塑造机制
第四章 公共危机治理与政府网络公关
    第一节 信息社会公共危机治理的新趋势
        一、要求政府第一时间争夺话语权
        二、要求信息沟通公开透明
        三、要求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四、要求重视日常危机预警和处置预案的建设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对于公共危机治理的突出作用
        一、沟通信息与引导舆论,塑造应对公共危机的良好环境
        二、动员社会力量,实现公共危机的多元共治
        三、修复与优化政府形象,提高公共危机治理效能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应用于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困境
        一、政府网络公关的意识狭隘、能力欠缺
        二、缺少专门的政府网络公关部门和统一的制度规划
        三、政府网络公关的信息沟通不畅
        四、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不足制约政府网络公关
    第四节 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网络公关的完善
        一、提升政府的网络公关能力
        二、培养合格的“网络公民”
        三、优化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第五章 公共政策传播优化与政府网络公关
    第一节 我国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
        一、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传播的内涵
        二、信息社会公共政策传播的新态势
        三、当前我国公共政策传播的现实困境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促进公共政策传播优化的机理
        一、两者的建构理论相同
        二、两者在信息传播方面的性能相同
        三、两者的价值取向高度一致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促进公共政策传播优化的策略
        一、以“共治共享”理念为引领,创新政策传播思维
        二、以人性化为原则,创新政策传播内容
        三、以多元化为方向,创新政策传播方式
        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创新政策传播媒介与手段
第六章 政府信息服务与政府网络公关
    第一节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的现状
        一、政府信息与政府信息服务的内涵
        二、信息社会政府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三、目前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政府信息服务问题的成因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对完善政府信息服务的正向效应
        一、实现政府信息服务的价值目标
        二、创新政府信息服务的实现方式
        三、提升政府信息服务的整体效能
    第三节 基于政府网络公关考量的政府信息服务完善对策
        一、发挥政府网络公关主体的作用
        二、完善政府信息服务制度
        三、创新政府信息服务模式
        四、提高公众参与政府信息服务的能力
结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发展趋势
    一、变单向为双向:强化政府与公众的网络互动
    二、变被动为主动:提升政府网络公关的主动性
    三、变牵制为引导:强化对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10)流变、竞争与融合 ——中国控烟运动的媒介表征与数字媒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 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关键概念界定
    1.3 从表征到共识的媒介研究路径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中国控烟运动的历程
    2.2 国外有关控烟运动的研究
    2.3 国内跨学科视角下有关控烟运动的研究
    2.4 文献评述与研究问题提出
3 媒介表征:基于历时、全局、主体性的考察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和处理
    3.2 时间脉络
    3.3 社会变迁与关键事件
    3.4 地域差异
    3.5 媒介表征下的行动者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数字媒介实践:基于实践画像的考察
    4.1 数字媒介实践的类型
    4.2 搜索: 媒体聚焦与用户关注的偏离与重合
    4.3 展演: 热门话题的表达实践
    4.4 “劝烟”网络公众事件的聚类
    4.5 参与: 网络公众事件中的表征流动与情绪竞合
    4.6 补充与验证
    4.7 本章小结
5 结语
    5.1 控烟议题的共识机制
    5.2 反思: 共识达成的媒介路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五类主体高频并置词
附录二: 2009-2018影响力排名前50热门微博
附录三: 2016-2018新浪微博“劝阻吸烟”媒介事件汇总
附录四: 深度访谈引导问题
附录五: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突发事件中消费心理的分析与扩大消费需求——以“非典”流行期间消费现象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居民典型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COVID-19疫情的实证分析[D]. 宋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2]创新扩散视阈下慢直播的共情传播研究[D]. 汪梓伊.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3]《中国新闻周刊》(2003-2020)封面故事研究[D]. 肖智颖.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微博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传播动力与风险防范研究[D]. 夏玉华. 河北大学, 2021(02)
  •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消费者行为分析——以新冠肺炎为例[J]. 王爱莲,冯睿.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6]社会学视域下的网络媒介素养及其代际嬗变研究[D]. 牛梦颖.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7]群体性应激心理下的自媒体新闻话语生产研究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观察[D]. 潘庆轩. 苏州大学, 2020(03)
  • [8]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9]信息社会场域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职能研究[D]. 李晶.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10]流变、竞争与融合 ——中国控烟运动的媒介表征与数字媒介实践[D]. 马旭.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