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背负式喷雾机在稻田的应用效果

一、机动背负式弥雾喷粉机在水田中应用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高健[1](2020)在《内蒙古小麦减药技术措施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小麦病、草害的防治目前依然以化学防治为主,为了响应国家农业部提倡的绿色防控策略,本文针对内蒙古地区小麦病害和草害的化学防控减药措施、不同喷雾器械的农药沉积利用率以及麦田轮作地块的真菌多样性开展研究。针对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运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对12种常用于该病防治的农药开展了药效试验;对常用的三种植保喷雾器械进行了雾滴密度、农药沉积量及农药利用率的测定;针对麦田除草,采用除草剂减量并添加农药助剂进行了田间及温室试验,验证农药助剂浸透、激健及HPP对防除麦田杂草减药增效的作用;采集小麦轮作地块(马铃薯、油菜、水飞蓟、甜菜及小麦)土样进行ITS2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麦轮作地块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主要针对小麦赤霉病及小麦根腐病(Bipolaris sorokiniana),明确适合与小麦轮作的作物地块。初步提出一套针对当地小麦生产过程中的减药增效措施。1.12种化学药剂的抑菌试验,菌丝生长速率法的测定结果表明,25%苯醚甲环唑的EC50最小,抑菌效果最佳,430g/L戊唑醇和17%氟啶胺效果次之。孢子萌发法的测定结果表明,25%苯醚甲环唑EC50最小,对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430g/L戊唑醇、250g/L嘧菌酯和17%氟啶胺。因此推荐优先选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氟啶胺这三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2.农药利用率的试验结果表明,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迪尔4630喷雾的在小麦上的雾滴沉积密度、沉积量和农药利用率均较背负式喷药机迪尔654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高,雾滴沉积密度为5.8833~25.0944个/cm2,沉积量为0.4581~1.4880μg/cm2,农药利用率为75.92%。3.添加助剂除草剂减量的田间和温室试验结果均表明,助剂激健的效果最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激健且除草剂减量30%,施药15d时,株防效达到91.66%,鲜重防效达到97.53%;温室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激健除草剂减量30%,施药15d时,株防效达到90.01%,鲜重防效达到86.87%,均与除草剂常规用量的除草效果无显着差异。4.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统计分析得出,五种土样的群落结构和物种丰富度有显着差异,五种土样中均未检测到小麦根腐病菌(B.sorokiniana),油菜地块土样中的小麦赤霉病菌(G.zeae)含量最低(0.008%),适合与小麦进行轮作。

马鲁强[2](2021)在《基于BfP的智能喷杆喷雾机可重构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植物保护作业在农林业生产过程中,对植物病虫草害的预防与整治、保障农林产品的丰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喷杆喷雾机是重要的植物保护机具之一,因其可以高效、大面积进行喷雾植保作业而被广泛的应用,一直是国内外植保机械研究的热点,其结构与性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与完善。然而,随着农林产品的多元化发展,现有的喷杆喷雾机只针对大田作物进行常规参数的植保作业,难以通过自身的变形来适应多种植物培育形式的农林植保需求。与此同时,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特别是人工智能发展对智能农业的促进作用以及国家在对智能农业的发展战略要求,喷杆喷雾机的研究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市场越来越需要能够根据大田、篱架、林木等作物形态来调节姿态、并进行处方施药的智能喷杆喷雾机。因此,寻求一种在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实现喷杆喷雾机的多功能及智能化,并满足绿色制造要求的智能喷杆喷雾机,逐渐成为喷杆喷雾机的发展趋势。智能喷杆喷雾机应可通过自身软/硬件模块的重构,来实现适应不同作业环境与对象的精准、变量施药/肥作业,通过强调对喷杆喷雾机企业现有资源的重用与优化配置来适应绿色制造的要求,在实现降低产品总成本,提升产品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品始于设计,为发挥产品优势,实现绿色制造目标,开展智能喷杆喷雾机整机设计过程研究,引导资源的重用与优化配置,适应绿色制造要求,进而形成智能喷杆喷雾机绿色设计方法,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智能农业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指导意义。Brownfield Process是以Design Research Methodology为指导,研究面向模块化产品族的、以大批量定制为目标的产品设计方法,该方法注重对企业现有资源的重复利用,继承了Design Research Methodology的科学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本文在以可重构理论、模块化技术与标准化技术为理论基础,明晰了智能喷杆喷雾机的内涵、特点与组成模块。以智能喷杆喷雾机内涵与特点为基础,对利用Brownfield Process设计智能喷杆喷雾机进行适用性分析。在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以公理化设计作为设计过程的主要优化支撑理论,以关键路线法与ECRS法为辅助优化理论,对Brownfield Process开展优化研究工作,进而形成适应智能喷杆喷雾机设计开发要求的Preferable Brownfield Process设计过程,并对Preferable Brownfield Process各部分的确立,及各部分之间的沟通机理展开了研究。以智能喷杆喷雾机构成模块为基础,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各组成模块之间的关系构建模型,以分析其系统层次结构。运用系统动力学对Brownfield Process与Preferable Brownfield Process的活动过程进行动态建模,并用Vensim PLE对动态模型进行仿真以分析其差异。运用Visual Studio2017与Creo4.0以智能喷杆喷雾机多级递阶有向结构为理论指导,开发产品设计引导过程;以Preferable Brownfield Process为理论指导,进行产品数据系统的开发,进而形成初步的开发设计平台,并对智能喷杆喷雾机控制策略进行简要分析。最后,运用Brownfield Process的Business Impact Analysis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智能喷杆喷雾评价指标体系。在明晰一般喷杆喷雾机的机构与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喷杆喷雾机与喷杆喷雾机的差异性分析,智能喷杆喷雾机应具有为企业获得基于时间、质量与成本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节能减排的目标,有效适应多种地理环境进行施药作业,提升农药利用率并降低农药使用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实现对多种培育形式的农作物进行施药作业,通过对模块的革新、替换等手段延长产品生命周期,通过开放体系结构实现模块的拓展与升级,通过共享经济的调节,降低农民使用产品的经济负担,帮助农民减负等一系列竞争优势。通过Brownfield Process与Preferable Brownfield Process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Preferable Brownfield Process较Brownfield Process更适合智能喷杆喷雾机可重构系统的开发设计。与Brownfield Process相比,Preferable Brownfield Process设计效率提升约40%,人员培训时间可节省约50%。Preferable Brownfield Process设计过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为Preferable Brownfield Process适应不同的设计环境及优化提供了一种方法与思路。本文以智能喷杆喷雾机喷杆模块为例说明了Preferable Brownfield Process设计过程,并展示了研发的开发设计平台对设计过程的促进作用,以多功能变喷杆喷雾机为评价对象说明了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实用性与有效性。论文的研究丰富了喷杆喷雾机整机设计的理论体系,发展了Brownfield Process理论及其应用领域,进而形成了适于智能喷杆喷雾机可重构模块化设计的P-BfP绿色设计方法,探索开发了智能喷杆喷雾机的快速重构绿色设计平台,构建了智能喷杆喷雾机可重构性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指导智能喷杆喷雾机以及相似于智能喷杆喷雾机可重构的产品进行快速开发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郑永军,陈炳太,吕昊暾,康峰,江世界[3](2020)在《中国果园植保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果园植保是果园管理关键环节,其机械化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水果种植的经济效益。为明确中国果园植保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未来发展方向,该研究首先介绍了中国果园的主要种植方式、植保机械化发展水平及发展制约的因素,然后重点阐述了管道喷雾、风力辅助喷雾、静电喷雾、循环喷雾、变量喷雾和航空施药等植保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进展,概括分析了上述植保装备的农药利用率情况,最后结合中国果园种植特点提出了推广标准化果园种植方式、发展立体植保施药技术、推广专业化机械植保服务模式和研发智能植保机器人4个方面的建议,以期为中国果园植保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李春[4](2020)在《基于人类工效学理论的农业植保产品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智能技术的进步带动多个行业领域的联动发展,农业现代化趋势日渐显着。农业植保作为农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农户对其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农业植保产品类型多样,分为背负式、自走式、植保无人机、环保式、其他式五种类型,其特征各异。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地形地貌多样化,因此,各地农业植保产品的应用与当地地形、作物有极大关系。通过对农业植保产品的调查,得出农业植保产品设计尚有诸多不足之处,尤其未形成系统的设计策略与设计模型,因此,急需研究出适合农业植保产品的设计体系,为农业植保产品的设计发展提供新思路。人类工效学作为较成熟的设计指导理论,发展历史较长,研究领域广,含农业、林业、工业、作业空间等。同时,该理论已有成熟的设计流程与方法,农业植保产品作为农业体系中的一个部分,人类工效学可作为设计理论对其进行设计指导。本文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对农业植保产品与人类工效学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得出农业植保产品与人类工效学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现状、两者关系;其次,梳理出人类工效学理论要点,根据要点对农业植保产品进行产品分析、用户研究,输出不同类型产品设计点;而后根据痛点及需求点从人体视觉、人体尺寸、人体触觉、听觉、环境分析五个方面内容,进而构建农业植保产品设计策略、设计要素模型、设计方法模型,用于指导农业植保产品设计;最后,根据农业4.0智能化发展方向,选取农业植保无人机进行设计实践,着重设计农业植保无人机产品与服务平台,再运用可用性测试分析设置核心任务与用户场景,验证设计策略及设计模型的可行性与延展性,以期为农业植保产品领域设计提供可参考的设计指导。综上所述,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人类工效学在农业植保产品设计中的指导作用,构建农业植保产品设计策略与设计模型,为现有农业植保产品设计提供思考角度,促进该领域设计进步与发展,最终设计出符合人-机-环境系统的最佳产品。

王兴全[5](2020)在《高枝农作物或果树电动喷药机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的四川受制于丘陵山区的土地现状,在目前大中型喷药机技术在我国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却受喷药机体积和配套动力装置的制约而不适用与四川省内丘陵山区高枝农作物或果树种植的产业化、机械化发展迟滞,部分地区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没有对高枝农作物或果树的农艺和植保防治机械化的规划。目前,高枝农作物或果树喷药是以背带式、脚踏式喷雾器为主。随着果园面积的日益扩大,喷施农药的工具也由手动工作方式转换为机动工作方式,喷头也换为高压喷头。而今喷雾器大都是采用机动喷雾器为主,其功能灵活、覆盖面积大,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劳作时间。但是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农药喷雾必然是朝着低污染、高精度、环保化与安全化方向发展。那么用于高枝农作物或果树喷药的喷雾器由电动型取代机动型或手动型,电动型喷雾器是其发展趋势;而微型电动喷药机不仅省力轻便,而且更符合环保要求。为此,本文立足四川丘陵山区地块单片面积小、土地分散、起伏不平的土地现状,以简单、实用、好用为目的,低成本和高性价比为核心,力求通过对现有高枝农作物或果树电动喷药机进行分析、改进,设计出一款与农艺紧密结合的高枝农作物或果树电动喷药机,与传统的喷药方式相比,具有减少作业程序,省时省力,价廉物美、安全环保等优点,可有效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因此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推广前景。主要工作如下:1)高枝农作物或果树电动喷药机总体设计(喷药方式、总体布置)。2)主要工作部件(喷药杆、喷药管、喷头、电动泵、储药箱等)的选择与设计。3)关键零部件(喷药杆、电动泵、蓄电池、电动泵等)的设计、计算。4)蓄电池(锂电池)控制器的设计、计算与调试。本设计实现的主要功能是利用钓杆式伸缩喷杆实现了喷雾高度,利用高压喷头实现了雾化效果,利用三组蓄电池供电提高了续航能力;本设计样机在四川一贝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试用过程中,验证了全部技术参数及功能,表现良好,受到好评。

张昆[6](2020)在《麦田麦长管蚜高效用药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属半翅目蚜科,不但刺吸为害小麦叶片和穗部,还可分泌蜜露造成小麦煤污病,严重影响小麦产量,是山东麦区麦蚜的优势种群。目前对麦长管蚜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普遍存在农药过量使用、农药利用率低等问题。为探索减药增效新途径,本研究通过药剂筛选、直接减药、混配减药为选择防治麦长管蚜药剂及用量提供参考;同时,对3种植保机械的各项参数进行了对比,为植保机械的选择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菊酯类杀虫剂24 h毒力最高,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联苯菊酯LD50分别为0.000004 mg/L和0.000318 mg/L;吡虫啉和吡蚜酮24 h毒力较低,分别为32.941 mg/L和285.303 mg/L。田间防效测定结果表明:田间10%联苯菊酯EW、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在田间按20 mL/667m2防治麦长管蚜,速效性强,且持效性较好;50%吡蚜酮WG、1.8%阿维菌素SC、22%氟啶虫胺腈SC、22.4%螺虫乙酯SC分别按6 g/667m2、40 mL/667m2、10 mL/667m2、20 mL/667m2防治麦长管蚜,速效性一般,持效性强,防效高。0.3%苦参碱AS和0.5%藜芦碱AS分别按150 mL/667m2、100 mL/667m2防治麦蚜速效性较好,持效性差,可以用于应对作物即将收获前的害虫爆发。2、农药减量化应用研究结果表明:50%吡蚜酮WG和22%氟啶虫胺腈SC分别按6g/667m2和10 mL/667m2防治麦长管蚜,即在田间标准浓度范围的最低浓度基础上直接减量33%,对防效无显着影响。22%氟啶虫胺腈SC与0.3%苦参碱AS、50%吡蚜酮WG、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按不同比例减量混配,均能在药后714 d保持良好的防效;22%氟啶虫胺腈SC 10 mL/667m2与0.3%苦参碱AS 75 mL/667m2混配使用,可以减少25%的化学成分用量,且兼具速效性与持效性;22%氟啶虫胺腈SC与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按(10 mL+10 mL)/667m2或(5 mL+15 mL)/667m2混配使用,可以减少44.32%66.48%的有效成分用量,且兼具速效性与持效性。3、对3种植保机械喷雾性能评价:无人机雾滴粒径小但是密度过低,雾滴穿透性中等,均匀性好,机械稳定性差,雾滴漂移严重。喷杆喷雾机雾滴密度大,但雾滴粒径较大,雾滴穿透性强,但均匀性差,机械稳定性强,药液流失严重。电动喷雾器雾滴密度大且雾滴粒径较小,适合喷触杀性杀虫剂;雾滴穿透性差,均匀性介于其他两种机械,稳定性差;沉积率较高且用水量低于喷杆喷雾机,药液流失较严重,雾滴漂移少。

陈晓[7](2016)在《小型离心风机叶轮结构优化与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送植保机械由于具有操作灵活方便、作业效率高、喷洒均匀等特点,在我国农业生产防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适应国家的农机补贴政策,国内的生产企业加快了风送植保机械的开发。其中,背负式喷雾喷粉机在全国的生产研发和销售数量均占绝大多数。小型高速离心风机是背负式风送植保机械的关键部件,其性能指标直接影响整机的雾化性能、喷洒性能、作业效率和使用经济性。目前,国内在植保机械离心风机结构性能方面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本文首先利用Proe/E软件对离心风机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利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参数的离心风机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在ANSYS软件中对叶轮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为今后植保机械离心风机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如下:1.对离心风机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目前所存在的离心风机建立了原始风机模型,对原始风机在FLUENT中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作为后续比较的基础。2.在Proe/E中建立具有不同叶片出口安装角、叶片入口安装角、叶轮宽度、叶片数、叶片厚度、叶片型式等结构参数的离心风机模型,为后续进行FLUENT分析和ANSYS分析提供了基础。3.通过对不同的风机模型进行FLUENT分析,与原风机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各个不同的参数对风机的全压、静压、速度等的影响,为进行风机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4.叶片数量、叶片厚度、叶片出口安装角以及叶片进口安装角对风机性能影响比较大,选取这四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以离心风机的全压效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极差值确定了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得到了风机结构参数的最佳组合为:叶片数为32,进口安装角为90°,出口安装角为145°,叶片厚度为1。优化后的风机与原风机相比,风量增加了3.92%,效率提高了17.07%。5.通过ANSYS对离心风机的叶轮进行了受力分析,结果显示叶片与轮盘连接处的应力比较集中,叶片外侧边缘的位移较大。可以考虑增加叶片的厚度来提高叶轮的结构强度。

龚艳,于林惠,张晓,王果,陈伟,陈晓[8](2016)在《1种便于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比较了1种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与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背负式喷雾喷粉机、担架式机动喷雾机等农户常规使用的传统机型,以及单旋翼无人施药机、多旋翼无人施药机等近年来各地快速应用植保机具田间作业条件下,对稻株损伤程度、倒伏与恢复情况以及用药分布均匀性、药液沉积量、防治效果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该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利、适应性强、作业效率高,喷雾质量好、雾滴分布均匀,减少了用药用水量,适应江苏省大面积机械化插秧条件下的水田植保作业。

卢亭君,卢行尚,郭志强[9](2014)在《热力烟雾机防治香蕉褐足角胸叶甲应用示范》文中研究说明以7.5%鱼藤酮EC为供试药剂,用热力烟雾机对香蕉褐足角胸叶甲进行防治示范,药后17 d内防效达83.06%95.73%;与常规药械相比,省时、省工、省水,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节省农药,对田间有害生物杀伤力更强,是在一定条件下更新和替代老式施药器械的较佳选择。

周凤芳[10](2012)在《背负式喷雾机农药药水在线混合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药在线混合装置能有效地自动混合农药,实现农药与操作者分离,避免农药的人工随意增加,保护农药使用者的安全,因此,本文针对广泛使用的背负式机动喷雾机,研究其在线混药装置,为其实现农药在线混合提供技术支持。论文首先进行了射流混药装置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背负式喷雾机的在线混合的混合机理;建立了非等密度体系下的射流混药装置基本性能方程,并进行了其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结论喷嘴直径,混合管直径和喷头大径是影响射流混药装置基本性能的最主要因素。设计了一组适用于背负式机动喷雾机的小流量的射流混药器;利用所设计的混药装置,进行了台架试验和样机试验,确定了最优混药装置结构,同时确定了射流混药装置基本性能方程中局部阻力损失系数和沿程阻力损失系数的具体值;通过试验比较发现:由于背负式喷雾机相对试验台架压力更大,喷雾常用喷头流量更小,喷嘴尺寸应更小才能将农药吸入,因此对喷嘴的加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的射流混药装置喷嘴的局部阻力系数证实了射流混药装置在射流喷嘴出口处、吸药管出口处和混合管进口端的压力有较大差异,同时在安装混药器喷嘴和扩散管时不能将射流喷嘴出口和混合管进口端面重合,否则混药装置的吸药阻力将较大。

二、机动背负式弥雾喷粉机在水田中应用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动背负式弥雾喷粉机在水田中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小麦减药技术措施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内蒙古小麦病害
        1.1.1 小麦赤霉病
        1.1.2 小麦根腐病
    1.2 内蒙古小麦草害与除草剂
    1.3 植保器械与农药使用
        1.3.1 植保器械
        1.3.2 农药沉积利用率
        1.3.3 农药助剂
    1.4 土壤真菌
        1.4.1 土壤真菌概述
        1.4.2 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1.5 “减肥减药”政策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化学药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药剂
        2.1.3 生长速率法
        2.1.4 孢子萌发法
        2.1.5 毒力回归方程的建立
    2.2 结果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3 麦田农药沉积利用率的测定
    3.1 试验材料和仪器
    3.2 测定过程
        3.2.1 雾滴测试卡的布置
        3.2.2 药剂喷施
        3.2.3 取样
        3.2.4 样品处理
    3.3 结果计算
        3.3.1 示踪剂标准曲线
        3.3.2 沉积量的计算
        3.3.3 农药利用率的计算
    3.4 数据处理
    3.5 结果分析
        3.5.1 诱惑红标准曲线
        3.5.2 雾滴沉积密度
        3.5.3 沉积量分布
        3.5.4 农药沉积利用率
    3.6 讨论
    3.7 小结
4 麦田除草剂的减量增效试验
    4.1 田间试验
        4.1.1 供试田块及小麦品种
        4.1.2 供试药剂及助剂
        4.1.3 试验设计
        4.1.4 施药方法
        4.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4.1.6 秋季测产
    4.2 温室试验
        4.2.1 供试材料
        4.2.2 供试药剂及助剂
        4.2.3 试验设计
        4.2.4 施药方法
        4.2.5 调查内容与方法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分析
        4.4.1 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4.4.2 测产结果分析
    4.5 讨论
    4.6 小结
5 小麦轮作地块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
    5.1 试验过程
        5.1.1 微生物组总DNA提取
        5.1.2 目标片段PCR扩增
        5.1.3 扩增产物回收纯化
        5.1.4 扩增产物定量混样上机测序
    5.2 信息分析
        5.2.1 数据处理
        5.2.2 数据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五种土壤真菌群落的OTU分析
        5.3.2 Alpha多样性分析
        5.3.3 Beta多样性分析
        5.3.4 五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
    5.4 讨论
    5.5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基于BfP的智能喷杆喷雾机可重构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喷杆喷雾机研究现状
        1.2.2 可重构模块化技术研究现状
        1.2.3 Brownfield Process研究现状
        1.2.4 现有喷杆喷雾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2.5 利用Brownfield Process方法进行IBS可重构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试验方案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试验方案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多功能智能喷杆喷雾机可重构框架分析
    2.1 一般喷杆喷雾机及其结构特征分析
        2.1.1 喷杆系统
        2.1.2 喷雾系统
        2.1.3 底盘系统
        2.1.4 一般喷杆喷雾机特点分析
    2.2 多功能智能变喷杆喷雾机结构特点分析
        2.2.1 智能变喷杆喷雾机功能分析
        2.2.2 智能变喷杆喷雾机特点分析
        2.2.3 现有智能变喷杆喷雾机设计方法及其局限性
    2.3 多功能智能喷杆喷雾机可重构设计思路
        2.3.1 可重构模块化设计思路
        2.3.2 智能喷杆喷雾机模块化分析
        2.3.3 智能喷杆喷雾机可重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喷杆喷雾机及设计引导过程
    3.1 IBS可重构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3.1.1 IBS可重构系统的内涵
        3.1.2 IBS可重构系统的特征
    3.2 IBS可重构系统的ISM构建
        3.2.1 ISM实施过程
        3.2.2 基于ISM的IBS开发平台结构模型
        3.2.3 IBS结构模型的分析
    3.3 可重构IBS与一般喷杆喷雾机的比较
        3.3.1 IBS与一般喷杆喷雾机的差异
        3.3.2 可重构IBS的优势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喷杆喷雾机的P-BfP过程
    4.1 IBS的BfP设计
        4.1.1 BfP设计步骤
        4.1.2 BfP对IBS设计的适用性及其干扰分析
    4.2 IBS的P-BfP设计及实现过程
        4.2.1 IBS的P-BfP设计过程
        4.2.2 IBS的P-BfP过程实现
    4.3 P-BfP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4.3.1 SD模型构建
        4.3.2 BfP与P-BfP的SD模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能喷杆喷雾机的可重构性模糊综合评价
    5.1 智能喷杆喷雾机可重构性评价指标分析
        5.1.1 BfP的BIA模型
        5.1.2 IBS可重构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5.3 有效性检验过程
    5.4 指标权值确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智能喷杆喷雾机的开发平台构建与控制策略
    6.1 IBS开发平台构建的算法
    6.2 IBS设计引导过程实现
        6.2.1 IBS设计引导过程实现的理论依据
        6.2.2 IBS设计引导过程的实现流程
    6.3 IBS设计数据支持系统实现
        6.3.1 数据支持系统实现的理论依据
        6.3.2 数据支持的实现流程
    6.4 IBS控制策略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多功能变喷杆智能喷雾机P-BfP过程实现
    7.1 智能喷杆喷雾机喷杆模块P-BfP过程的实现
    7.2 喷杆模块的动态特性仿真
        7.2.1 喷杆模块的软件导入及参数设置
        7.2.2 喷杆模块的仿真分析
    7.3 多功能变喷杆智能喷雾机模糊综合评价
        7.3.1 综合评价向量的确定与评价
        7.3.2 评价结果有效性检验
    7.4 评价结果分析与优化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性结论
        8.1.1 主要研究工作
        8.1.2 创新性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1 英文缩写与参数表
附录2 仿真与开发程序图

(3)中国果园植保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果园种植方式与植保机械化发展水平
    1.1 果园种植方式
    1.2 果园植保机械化发展水平
2 果园施药技术发展
    2.1 管道喷雾技术
    2.2 风力辅助喷雾技术
    2.3 静电喷雾技术
    2.4 循环喷雾技术
    2.5 变量喷雾技术
    2.6 航空施药技术
3 果园植保机械研究进展
    3.1 半机械化植保机具
    3.2 管道喷雾设施
    3.3 风送喷雾机
        3.3.1 国外风送喷雾机发展现状
        3.3.2 国内风送喷雾机研究进展
    3.4 静电喷雾机
        3.4.1 国外静电喷雾机发展现状
        3.4.2 国内静电喷雾机研究进展
    3.5 循环喷雾机
        3.5.1 国外循环喷雾机发展现状
        3.5.2 国内循环喷雾机研究进展
    3.6 变量喷雾机
        3.6.1 国外变量喷雾机发展现状
        3.6.2 国内变量喷雾机研究进展
    3.7 植保无人机
4 结论与展望
    1)推广标准化果园种植方式
    2)发展立体植保施药技术
    3)大力推广专业化机械植保服务模式
    4)研发智能植保机器人

(4)基于人类工效学理论的农业植保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对“三农”问题持续关注
        1.1.2 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
        1.1.3 农业植保产品重视度欠佳
    1.2 研究现状
        1.2.1 人类工效学研究现状
        1.2.2 农业植保产品研究现状
        1.2.3 基于人类工效学的农业植保产品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流程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流程
    1.5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2.1 人类工效学概述
        2.1.1 人类工效学概念
        2.1.2 人类工效学方法与流程
        2.1.3 人类工效学与产品设计关系
    2.2 农业植保产品概述
        2.2.1 农业植保产品概念
        2.2.2 农业植保产品分类
    2.3 人类工效学介入农业植保产品设计探析
        2.3.1 关键设计要素
        2.3.2 产品设计原则
    2.4 本章小结
3 农业植保产品特征对比及用户因素分析
    3.1 调研框架与方法
    3.2 农业植保产品特征对比分析
        3.2.1 农业植保产品特征对比分析
        3.2.2 农业植保产品设计点提取
    3.3 用户因素分析
        3.3.1 用户心理及生理特征研究
        3.3.2 用户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3.4 问题归纳与设计要素汇总
        3.4.1 问题归纳
        3.4.2 设计要素汇总
    3.5 农业植保产品人类工效学评价体系构建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人类工效学的农业植保产品设计策略与模型构建
    4.1 农业植保产品设计策略构建
        4.1.1 背负式农业植保产品设计策略
        4.1.2 自走式与其他式农业植保产品设计策略
        4.1.3 农业植保无人机设计策略
        4.1.4 环保式农业植保产品设计策略
    4.2 农业植保产品设计模型构建
        4.2.1 设计要素模型
        4.2.2 设计方法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人类工效学的农业植保无人机设计实践
    5.1 背景与定位
        5.1.1 设计背景
        5.1.2 设计定位
    5.2 农业植保无人机设计要素析出
        5.2.1 产品调研与用户调研
        5.2.2 关键要素析出
    5.3 基于人类工效学的农业植保无人机设计方案
        5.3.1 设计对应点
        5.3.2 产品设计方案
        5.3.3 服务平台设计方案
        5.3.4 设计评价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表)录
附录B 各地区农业植保产品使用情况及问题调查
附录C 农业植保产品用户访谈提纲
附录D 农业植保产品专家用户访谈提纲
附录E 四川盆地山地丘陵地区农业植保无人机情况了解用户访谈问卷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成果
致谢

(5)高枝农作物或果树电动喷药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第一章高枝农作物或果树电动喷药机总体方案确定
    1.1 高枝农作物喷药机现状
    1.2 喷药机的总体方案分析
        1.2.1 电动无人机喷药方案
        1.2.2 电动喷药机+松风筒方案
        1.2.3 电动喷药机+钓竿式撑杆方案
    1.3 喷药机的主要部件选型
        1.3.1 喷药泵的选型
        1.3.2 蓄电池的选型
        1.3.3 喷药杆的选型
        1.3.4 喷头的设计与选型
        1.3.5 蓄电池控制器盒的设计
    1.4 喷药机的工作原理
    1.5 本章总结
2 第二章喷药机控制电路的总体方案确定
    2.1 喷药机控制电路总体方案设计
        2.1.1 现有喷药机控制电路与特点
    2.2 喷药机控制器电路的设计与验证
    2.3 喷药机控制器电路电源选型
        2.3.1 LM7812-0.5A三端集成稳压电源
        2.3.2 LM2596-12V-2A开关型稳压电源
    2.4 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2.4.1 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
        2.4.2 检测电路的设计与试验
    2.5 逻辑运算电路设计
        2.5.1 逻辑运算电路功能特点分析
        2.5.2 逻辑运算电路设计
    2.6 控制器驱动电路设计
        2.6.1 光控固态继电器(SSR)驱动方案
        2.6.2 电磁继电器驱动方案
    2.7 本章总结
3 第三章喷药机试验
    3.1 喷药机控制器试验
        3.1.1 光控固态继电器(SSR)驱动控制电路试验
        3.1.2 电磁继电器驱动控制电路试验
    3.2 喷药机喷射性能试验
        3.2.1 喷药机喷射射程、高度性能试验
        3.2.2 喷药机喷射喷量性能试验
    3.3 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麦田麦长管蚜高效用药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麦长管蚜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
        1.1.1 麦长管蚜危害
        1.1.2 麦长管蚜防治措施
    1.2 化学防治的优缺点及防治现状
    1.3 化学农药减施增效
        1.3.1 化学农药减施增效现状
        1.3.2 化学农药减施增效途径
    1.4 农药混配增效
        1.4.1 内吸性农药与触杀性农药混配
        1.4.2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混配
        1.4.3 不同作用机制农药混配
    1.5 植保机械在麦田防治中的应用
        1.5.1 植保机械与防效
        1.5.2 植保无人机
        1.5.3 担架式喷杆喷雾机
        1.5.4 电动喷雾器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虫源
        2.1.2 供试药剂
        2.1.3 供试植保机械
    2.2 试验方法
        2.2.1 高效靶标药剂筛选
        2.2.2 农药减量化应用研究
        2.2.3 3种植保器械喷雾性能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效靶标药剂筛选
        3.1.1 室内毒力测定
        3.1.2 田间喷雾测定12 种农药对麦长管蚜防效
    3.2 农药减量化应用研究
        3.2.1 12种药剂田间减量效果评价
        3.2.2 氟啶虫胺腈与不同药剂混配后田间效果评价
    3.3 三种植保器械喷雾性能评价
        3.3.1 不同植保器械在小麦植株不同垂直高度上的分布
        3.3.2 不同植保机械的稳定性对比
        3.3.3 不同植保机械的雾滴均匀性
        3.3.4 不同植保机械的相对雾滴沉积率
4 讨论
    4.1 12种药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4.1.1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4.1.2 新烟碱类杀虫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4.1.3 植物源杀虫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4.1.4 吡啶类杀虫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4.1.5 抗生素类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4.1.6 砜亚胺类杀虫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4.1.7 季酮酸类杀虫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4.2 氟啶虫胺腈混配减量研究
    4.3 3种植保器械在麦田防治中叶面喷雾性能评价
5 结论
    5.1 12种药剂麦田减量高效用药研究
    5.2 麦田用药器械评价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7)小型离心风机叶轮结构优化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离心风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背负式喷雾喷粉机研究现状
        1.2.2 离心风机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离心风机流场数值模拟方法、结果分析
    2.1 离心风机流场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
        2.1.1 基本控制方程的建立
        2.1.2 湍流模型的评价与选择
        2.1.3 壁面函数法
        2.1.4 方程的离散
        2.1.5 求解方法
        2.1.6 收敛的判断标准
    2.2 离心风机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性能参数
        2.2.1 离心风机的基本结构
        2.2.2 离心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2.3 离心风机模型的建立
        2.3.1 Pro/ENGINEER软件介绍
        2.3.2 离心风机模型的建立
    2.4 离心风机内部流场分析
        2.4.1 GAMBIT和FLUENT简介
        2.4.2 网格的生成
        2.4.3 边界条件
        2.4.4 离心风机内部流场特性分析
    2.5 试验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离心风机叶轮的静力分析
    3.1 叶片强度的计算方法
    3.2 有限元分析及ANSYS软件简介
        3.2.1 有限元分析
        3.2.2 ANSYS分析软件
    3.3 风机叶轮的静力分析
        3.3.1 叶轮的网格划分与载荷加载
        3.3.2 叶轮的静力分析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离心风机叶轮的优化设计
    4.1 前期实验结果
    4.2 叶片数量对离心风机的影响
    4.3 叶片安装角对离心风机的影响
    4.4 叶片出口安装角对离心风机的影响
    4.5 叶片宽度对离心风机的影响
    4.6 离心风机的设计
    4.7 长短叶片对离心风机的影响
    4.8 叶片厚度对离心风机的影响
    4.9 叶轮前盘形式对离心风机性能的影响
    4.10 正交优化方案
        4.10.1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4.10.2 优化方案的设计
        4.10.3 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5.1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5.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1种便于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参试机型与药剂
    1. 1 水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1. 2 其他参试机型
    1. 3 试验小区
    1. 4 参试药剂
    1. 5 观测内容
        1.5.1水稻损伤、倒伏与恢复情况观察
        1.5.2作业质量与防治效果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 1 水稻植株损伤与恢复情况
    2. 2 水稻植株倒伏与恢复情况
    2. 3 作业质量与防治效果
3 讨论与建议

(9)热力烟雾机防治香蕉褐足角胸叶甲应用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 1 试验地点和防治对象
    1. 2 使用药械及药剂
    1. 3 示范方法和时间
    1. 4 调查方法
        1. 4. 1 香蕉果穗虫害伤斑被害程度分级办法0 级 无虫伤斑;
        1. 4. 2 香蕉果穗被害指数的计算公式[5]:
        1. 4. 3 防效计算
    1. 5 成本调查与计算方法
    1. 6 施药安全性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药械对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防效比较
    2. 2 不同药械施药工作效率和施药成本的比较
    2. 3 施药后的药害情况
3 小结

(10)背负式喷雾机农药药水在线混合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植物保护机械发展与现状
        1.1.1 我国农林病虫害危害的情况
        1.1.2 化学防治法必要性
        1.1.3 我国植保机械使用状况
        1.1.4 混药方法研究意义分析
        1.1.5 国内外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现状
    1.2 国内外喷雾混药装置的发展与现状
        1.2.1 预混式喷雾混药装置
        1.2.2 射流喷雾混药装置
        1.2.3 农药直接注入系统
    1.3 论文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2 背负式喷雾机农药药水在线混合方法的理论基础
    2.1 农药混合器的构造
    2.2 射流性质和射流混药装置混合机理
        2.2.1 射流基本性质
        2.2.2 有限空间射流
        2.2.3 射流混药装置混合机理
    2.3 射流混药装置基本性能方程的初步建立
        2.3.1 基本概念
        2.3.2 基本性能方程的建立
        2.3.3 阻力损失系数的求解
    2.4 本章小结
3 背负式喷雾机农药药水混合器的设计
    3.1 射流混药装置结构设计
        3.1.1 流量Q的初定
        3.1.2 射流混药装置内流体运动状态的分析
        3.1.3 喷嘴的设计
        3.1.4 混合扩散管的设计
        3.1.5 吸药管的设计
        3.1.6 液菜工作压力的初定
    3.2 射流混药装置汽蚀性能的分析
        3.2.1 射流混药装置汽蚀及其危害
        3.2.2 射流混药装置汽蚀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3.2.2.1 工作参数对射流混药装置汽蚀性能的影响
        3.2.2.2 几何参数对射流混药装置汽蚀性能的影响
        3.2.2.3 流体的物理性质和运行条件对射流混药装置汽蚀性能的影响
        3.2.3 汽蚀性能计算
        3.2.4 改善射流菜汽蚀性能的措施
    3.3 本章小结
4 背负式喷雾机混药器混合性能台架试验研究
    4.1 射流混药装置试验台架试验系统设计
    4.2 试验结果数据
    4.3 混药装置吸药能力计算分析
    4.4 影响射流混药装置混药浓度的因素分析
    4.5 射流混药装置的试验优选
    4.6 本章小结
5 背负式喷雾机农药药水在线混合样机试验研究
    5.1 背负式喷雾机农药药水在线混合样机试验系统
    5.2 背负式喷雾机农药药水在线混合样机试验结果
    5.3 背负式喷雾机农药药水在线混合样机试验结果分析
        5.3.1 台架与样机试验结果比较
        5.3.2 射流混合装置的理论与实际试验结果的比较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四、机动背负式弥雾喷粉机在水田中应用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小麦减药技术措施的初步研究[D]. 高健.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7)
  • [2]基于BfP的智能喷杆喷雾机可重构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D]. 马鲁强.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3]中国果园植保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J]. 郑永军,陈炳太,吕昊暾,康峰,江世界. 农业工程学报, 2020(20)
  • [4]基于人类工效学理论的农业植保产品设计研究[D]. 李春. 西华大学, 2020(01)
  • [5]高枝农作物或果树电动喷药机研究[D]. 王兴全. 成都大学, 2020(08)
  • [6]麦田麦长管蚜高效用药技术研究[D]. 张昆.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 [7]小型离心风机叶轮结构优化与试验[D]. 陈晓.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8]1种便于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应用研究[J]. 龚艳,于林惠,张晓,王果,陈伟,陈晓.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1)
  • [9]热力烟雾机防治香蕉褐足角胸叶甲应用示范[J]. 卢亭君,卢行尚,郭志强. 广西植保, 2014(04)
  • [10]背负式喷雾机农药药水在线混合方法的研究[D]. 周凤芳. 南京林业大学, 2012(01)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