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修辞重复几次

问:文中同样一句话出现了三次是什么手法?
  1. 答:同样一句话出现了三次是反复的修辞手法。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例如: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扩展资料
    常见的修辞手法:
    1、比喻
    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
    (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观潮》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金色的草地》
    (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桥》
    3、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
    (2)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放风筝》
  2. 答:文中同样一句话出现了三次是反复的修辞手法。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也可以叫重现。
    反复的分类:
    连续反复:连续反复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
    间隔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在中间。
    其他分类:
    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词组或句子反复: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
    语段反复: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
    反复的作用:
    反复的修辞手法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的修辞效果。
问:两次以上,是不是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1. 答:许多语言重复两次以上,并不一定是反复。
    比如:锁住我双手和双脚,锁不住我雄心壮志冲云天。
    一一《红灯记》李玉和唱词。
    两次使用的锁,这是一个“拈连”修辞和,和反复无关。
    类似这样的例子,非常之多。
    总之,两次以上使用的词,并不一定是反复。
    反复有两种形式,典型例句也有两个:
    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歌词是: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这是连续反复。
    2.《国际歌》的歌词是:起来,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是间隔反复。
问:反复手法的反复修辞手法的几种类型
  1. 答:1.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先生在这里多次使用“沉默”一词,表达自己对段祺瑞政府的愤怒和对民众觉醒的期盼之情。
    2.词组或句子反复。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
    例如:“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铁凝《哦,香雪》)
    这里连续三次反复使用“原来是这样的”,表明了香雪此时的快乐心情。
    又如: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先后让别里科夫四次说出“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这种口头禅式的反复重复,突出了别里科夫顽固与保守的性格,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沙俄爪牙与帮凶形象。
    3.语段反复。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鲁迅在小说《祝福》中,不惜笔墨,连续两次重复以“我真傻,真的”开头的一大段,一方面表达祥林嫂丧夫失子后的痛苦心情,同时也反映鲁镇上的人们对她的冷漠,有力地批判了摧残中国劳动妇女的封建礼教。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