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人:面临入世挑战

一、券商:直面入世的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金笛[1](2008)在《国内券商证券经纪业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证券经纪业务一直都是国内券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根据已公布的券商2007年收入情况,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占券商总收入比例超过60%,在熊市中,这一比例更高。混业经营大势所趋,银行、保险、基金以及信托等金融机构不断地侵蚀券商利润,加入WTO后外资也将进入国内券商行业,一轮业内兼并重组的大幕也将拉开。如何提升竞争力,使券商健康发展是目前业内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证券经纪业务作为券商最主要的业务板块,对于券商的生死存亡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本文分三个部分介绍了国内券商的证券经纪业务现状、国内券商证券经纪业务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经纪业务模式分析国内券商证券经纪业务发展趋势。第一章分两节。第一节介绍了国内券商的主要业务,根据我国《证券法》规定,券商的主要业务为: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等。目前证券经纪、证券承销和保荐是券商的主要收入来源,其中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占券商收入的主要部分。第二节运用战略五要素法,从提供者(合作者)、替代品、客户、政策法规和市场状况五个方面分析国内券商证券经纪业务生存环境。通过对市场数据的分析及测算,未来几年券商证券经纪业务总体收入将保持较高水平,营业部平均盈利状况较为乐观。但业内竞争态势将更加激烈,行业集中度将更高,平均佣金率呈下降趋势。第二章分五节,主要分析国内券商证券经纪业务存在的五大问题。第一节证券经纪业务载体营业部功能有待转变,第二节营业部员工专业素质急需提高,第三节目标客户不清晰,第四节竞争手段简单,第五节经纪人管理不规范。第三章分两节。第一节介绍美国券商经纪业务三种模式:美林模式、嘉信模式和E*trade模式。第二节通过借鉴美国券商的三种模式,提出未来国内券商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趋势:一、细分目标客户,专业化服务;二、单一代理通道向综合理财转型;三、证券经纪业务虚拟化。

李蒲贤[2](2007)在《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历程,推动了各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加入WTO后,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学者对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从宏观层面的研究较多,主要涉及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宏观金融政策以及证券市场开放战略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但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微观条件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较少。由于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核心是市场要素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必须深入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基本条件与国际化的发展规律,因此,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内外因素方面,主要剖析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基本矛盾、利弊条件以及国际化的利益与风险的辩证关系,同时结合证券市场国际化相关理论和主要国家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经验教训,系统分析了中国证券筹资、证券投资、证券服务业和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化问题,并在最后提出了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模式和发展战略。中国证券市场如何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从国际化中获取最大收益和降低金融风险,是论文研究的核心。本文力求客观评价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基本条件,辩证分析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利弊因素,通过对国际化的利益与风险对比研究,归纳出中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策略。文章的结论是,顺应全球金融国际化的历史趋势,借鉴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培育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为核心,采取从间接到直接、从局部到全面、从限制到鼓励的顺序,按照间接开放、有限制直接开放和证券市场全面开放三个发展阶段逐步实现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论文由十章构成,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论文的结构安排,最后提出了论文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第二章,研究综述。对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以及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目的在于了解证券市场国际化问题的研究现状,已经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以便寻求研究的方向。第三章,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相关理论探讨。在对证券市场国际化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理论基础。主要探讨了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内部和外部相关因数,同时对金融发展主要理论、金融深化相关理论、金融创新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和国际证券投资理论等作了阐述。第四章,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国际经验比较。从经验借鉴角度,选择性地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历程与发展特征,重点研究了新兴市场国家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政策措施,并通过对发展中大国印度的证券市场国际化实证分析,探索出值得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借鉴的经验与教训。第五章,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状况。介绍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规律与特征,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现状与格局,客观地评价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成绩与不足。第六章,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条件分析。系统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市场背景及发展条件,主要从WTO原则与相关条款、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机遇与主要障碍、内外条件与辨证关系、国际化的利益与风险防范等方面对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利弊因素进行了微观分析,为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选择提供了市场层面的理论支持。第七章,中国证券投资与筹资的国际化。在认识中国证券投资与筹资的国际化现状的基础上,辩证地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筹资与投资的功能定位问题,明确指出了中国证券筹资和投资国际化的辨证发展思路,并通过对境内外证券投资机构间的博弈分析提出了优化中国国际证券投资环境的措施。第八章,中国证券服务业的国际化。通过对中国证券公司和中国基金业的国际化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提出了中国证券业的国际化发展策略,同时对QFII制度的现状、影响和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第九章,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化。探讨了证券市场监管的基本理论和国际证券组织法律监管原则,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发展状况,阐述了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监管思路。第十章,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战略。在分析总结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国际经验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模式,确立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本文将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微观的市场层面,以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规律与国际化利弊为线索,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基本条件,并结合证券市场国际化相关理论和全球主要国家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经验教训,就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发展模式与演绎历程进行了对比性分析。2、在分析方法上,主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比较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注重理论基础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本文尝试通过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背景条件、内外因数、利弊性和相关性等比较研究,使得理论基础更具有实际意义,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学、发展经济学的不同学术观点的精华,提出的政策建议更具针对性。3、在中国证券市场筹资与投资功能的定位上,指出国际化道路是推进中国证券市场从筹资主导向投资主导功能转换的助推器,把握证券市场投资和筹资功能的辩证关系,坚持以投资功能为发展导向,实现筹资主导和投资主导的动态平衡是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长远目标。4、在证券服务业的国际化问题上,提出了以金融创新和特色培育为核心的后发优势战略,由点及面的渐进式竞争性扩展策略,以及进行阶段性目标分解的国际化演绎路径。在证券市场的监管问题上,论文从监管目标与市场定位、监管模式与监管体系、跨境监管与风险防范等视角进行了国际化分析。5、本文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功能定位,提出了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模式与发展的阶段性问题,特别对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接轨的实现途径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原则与发展思路。6、文章总结出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规则: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必须按照国家经济安全优于资源配置效率,国际证券筹资优于国际证券投资,证券服务开放优先于证券交易开放,放松交易管制优先于放松外汇管制的四大原则。坚持以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为前提,以市场化和规范化为主线,以金融创新和创造优势竞争力为核心,分段有序地推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由于论文涉及的方面较广,加上时间和篇幅有限,以及在国外证券市场发展的实证方面资料的收集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论文对国外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实证研究和对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分析略显不足,同时论文对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条件指标和国际化模型的定量分析也比较薄弱,使论文存在一定的遗憾,这是作者今后努力完善的方向。

李世朗[3](2007)在《论开放环境下中国证券业的发展方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终于在2001年的12月正式加入了WTO。在过去的四年中,我国政府清理修改了2500多项法律法规,废除了其中的800多项;关税总水平从40%下降到目前的10.5%……。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在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速度在加快。随着入世过渡

纪文静[4](2006)在《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证券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对中国金融业开放方面的研究主要偏向于金融服务贸易的大方向,对其理论和国家的政策以及监管分析较多。而本文则是站在我国证券业的角度,分析其目前所处的环境、分析其竞争力以及利用外资的方式及其运作,从而提出它们的利弊,并对国内券商提出警示。本文在介绍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相关概念及相关协议的基础上,解释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相关术语的联系和区别,并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动因和效应理论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以及中国证券业对外开放的历程和现状,分析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证券业的影响。随后,对中国证券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证券业开放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提出我国证券业应采取的措施。在分析中国证券业的国际竞争力时,本文首先在国际竞争力以及第三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的基础上得出对证券业竞争力的初步定义,并指出对证券业竞争力的分析需要分成证券市场和参与机构两方面来分析,其中证券市场又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而参与机构则主要为证券公司。在分析中,适当采用了一些指标。通过国内外证券业数据的横向比较以及中国证券业多年发展的纵向比较,最终得出结论。目前,中国证券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不足以应对国外的竞争。同时,中国证券业在挫折中前进。本文最后在对中国证券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对证券业开放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得出比较适合中国证券业开放现实的是渐进式有限制直接开放模式。并提出在证券市场竞争力的培养上要注重金融衍生市场以及债券市场的发展。此外,还提出在开放条件下,我国证券公司必须在资本融资能力、业务创新能力、服务营销能力、研发学习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五个方面全力构造自己的竞争力。

赵智[5](2006)在《金融开放下的中国金融安全》文中研究表明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和由此推动的金融全球化的蓬勃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各国通过实施金融开放参与到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1978年确立全面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后,中国的金融开放也随之展开,多年来取得了众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在开放中不断加快步伐。但若干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金融实力普遍弱小的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金融活动的过程中却要以国际市场上主要由发达国家制定的规则为导向,金融内在脆弱性在开放中极易诱发各种前所未有的金融风险,危及本国的金融安全。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在金融开放中同样面临以上问题,这使得对金融安全问题的研究日益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动态地研究金融安全问题是一个可取的视角,因此对中国金融开放的阶段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同时各金融行业之间在开放的程度和速度上是不尽相同的,由此对其所面临的不同金融安全问题需要分别进行分析。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本文以中国金融开放的不断加快推进和参与国际金融活动的增多为背景,对中国金融开放推进的四个阶段做出界定和分析,比较全面地对构成金融业的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大行业进行了金融安全分析,对作为经济发展基本要素的资本流动分别从流入和流出两个角度探讨了相关的金融安全问题,并最后落足到推进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方面的探讨。 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共6章。其中,前言与第1章是总论,第2、3、4、5、6章为专论。在前言之后,第1章对金融开放的内涵进行了新的探讨,进而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金融开放和金融安全的研究进行了一个综述,并在此基础上站在金融开放的角度对金融安全作出了界定,对金融安全预警机制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分析;第2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历史回顾中,将开放的整个历程

王岚[6](2005)在《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证券市场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证券市场诞生于中国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之下,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改革的内在要求。本身就具有中国经济市场化转轨的先导意义。 中国股市上证综合指数从2001年6月2245点的历史高点到2005年6月的998点,跌幅超过50%。市场不仅损失了股指和大量财富,更损失了公平和发展机遇,投资者信心亦逐渐沦陷。股市何时能走出困境,成为焦点话题。 本文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十余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证券决策部门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战略偏差和决策不当。 如今,股权分置改革正如火如茶进行。它将引发我国资本市场全局性、根本性的制度变革。改革成败紧系数亿投资人,关系民生。意义远超资本市场本身,渐而波及整个金融领域。因此,与其他部门相比,证券部门的管理决策尤为重要,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架构和社会稳定。 对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证券市场的研究,既具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股权分置改革及全流通将修复国内A股市场的制度性缺陷,并将为证券市场的制度和产品创新提供必要条件,证券市场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后股权分置改革时期的证券市场将是一个全流通的新市场,同时又必然带有原市场的脱胎痕迹。追根溯源,找出市场困境的症结所在,才能使之健康发展。监管思路如何变革、市场结构如何变化、市场风险如何控制、制度如何创新、机遇和影响等,都需要深层次探讨。因而,对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证券市场的前瞻性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立意的宗旨是:基于制度和风险的视角,从战略决策的管理学范畴来研究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证券市场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拟综合采用规范研究法、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辅以实证研究法等进行研究。运用系统分析法把证券市场作为中国金融市场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进行,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立足于整体,着重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有机地、综合地分析研究对象。通过最新数据实证分析,论证证券市场困境的制度根源——

周丁[7](2004)在《中国加入WTO后证券公司发展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分析证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自身环境的基础上,对国内证券公司的产生、发展及现状进行研究析,并与西方的投资银行进行比较,对证券公司面临WTO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议。中国在2001年12月正式加入WTO,金融业是入世之后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仍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善的新兴市场,并且基本上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将面临着重大的挑战。证券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迎接国内同行业和国外大型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 从总体上看,中国证券市场呈现出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一直以来,国内的证券公司靠政策保护和行业垄断,在粗放式经营方式下,保持着高盈利水平。文中从组织结构、股权分布、业务构成、风险控制和激励制度等方面对中外证券公司进行了比较。国内的证券公司无论在管理制度、资本规模还是风险控制方面均存在不少问题。 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我国证券目前经纪业务集中度较低,经纪业务竞争激烈。特别是2002年5月实行佣金自由化改革以后,经纪业务的竞争更加白热化。经纪业务在新的环境下呈现新的发展趋势。网上交易在国内的发展速度加快,将成为证券市场未来主要的交易手段。 随着证券市场佣金浮动制等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及国外大型金融机构向国内市场渗透,国内的券商必须在提高公司整体实力的同时,加强产品创新与业务创新,采取特色化服务的策略,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道路上,在面对WTO的挑战中,造就中国证券业的辉煌。

周建宁[8](2004)在《入世以后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选择》文中指出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入世后证券市场将渐次对外开放,可以说既有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证券市场作为我国金融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基本上是在一个相对封闭和政府干预的环境中进行的,并且成长时间短,总体发育水平低,功能和机制都不完善。因此,如何把握证券市场开放的时间和节奏,尽快完善市场体系以适应竞争之需是当务之急。本文针对中国证券业的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中国证券业的开放政策,通过对当今证券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对加入WTO后中国证券业如何应对,进行战略调整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首先从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入手,介绍了加入WTO后我国证券业的开放政策,包括原则承诺、具体承诺和时间承诺。 在文中通过对目前国际上证券业发展的附属发展模式、独立发展模式及关系型发展模式的介绍,对三种模式进行了详尽分析和优劣比较。旨在说明证券业和银行业存在着既可替代又可互补的关系,证券业和银行业的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通过金融控股公司形式,证券业和银行业可以结成更为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本章还分别以日本、智利和韩国三国为例,对当今证券市场上的三种开放模式进行了探讨,从而得出对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经验借鉴。 在着重介绍了我国证券业发展的现状,剖析了中国证券业在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与发达国家的行业比较,指出我国证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规范因素。 入世对中国证券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文中主要从监管体制、投资者结构、证券公司、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五方面阐明了加入WTO对中国证券业的影响。从以上几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对比,说明加入WTO后我国证券业面临的强大竞争压力。只有汲人之长,补已之短,才能加快中国证券业的国际化进程。 做为全篇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从如何健全完善监管体系,加快证券市场制度化建设;如何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进会计和信息披露国际化;如何提高各类市场参与者的执业水平,重塑市场信誉;如何支持国内证券公司整合,打造中国证券业的旗舰;如何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实现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良性互动及如何加强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形成多层次市场体系等方面阐明了中国证券业面对加入盯O的挑战,必须要进行的战略调整。本章对加入灯O后券商的调整策略进行了重点探讨,强调应从增强资本实力,走规模化之路、组建金融控股公司:走集团化之路、开展业务创新:走多元化和特色化之路、拓展国际业务:走国际化之路以及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 针对入世以后的中国证券业的现状和问题,在前面论述基础上的进行了延伸和发展,基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年多发展实践和思索,对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提出战略选择。

罗庆忠[9](2004)在《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与创新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遵循从证券市场到证券行业再到证券公司的研究路径,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中国证券市场和证券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互动关系,深入研究了证券公司的发展和创新问题。论文首先对我国证券公司的经营困境以及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等环境的巨大变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然后采用效率理论以及 FMH、BF 等非线性理论对中国证券市场进行了分析和实证研究;采用产业组织理论对证券业发展和竞争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根据创新理论,提出了证券公司为摆脱困境而必须采取的制度、广义业务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以及相应的发展和扩张的途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信息效率和运行效率分析,得出中国证券市场效率低下和长期高运行成本的结论,同时阐述了证券公司在提高市场效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实证研究得出我国证券市场具有非线性特性,为证券公司认识市场和采用新的方式进行投资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持。2.对沪市 345 只 A 股样本的 49 万个日收盘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国证券市场存在一次较大的收益反转现象和具有明显的长期持有获利现象,并提出了以长期持有的价值型投资为主、短期积极型投资为辅的投资管理策略。3.利用 SCP 模型,通过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三个方面对中国证券业的发展和竞争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跟美国证券业的对比,总结出中国证券业处于低集中到准中寡占阶段,发展空间巨大但必须提高进入壁垒。4.分析我国退市的 9 家证券公司,得出违法违规经营是退市的根源,亦是证券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而提出进行法律风险管理的首要性和紧迫性。5.在公司制度创新方面,提出了股权结构的四个优化方向和四种创新途经,公司治理结构的六种创新方式,公司组织结构的四种创新模式;在广义业务创新方面,提出了经纪业务的四种创新方法,发行与承销业务的五种创新途径,证券研究的两种创新途径,受托资产管理业务的深化和拓展,三种广义财务顾问业务的开发。6.在管理理创新方面,提出了根据三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行不同类型证券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方法;提出四个方面的融资制度创新和七种融资渠道的拓展方法;提出了“加强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的思想并重点提出了法律风险管理的四种措施和市场系统风险管理的五大对策。7.提出中小证券公司的专业化、组织化和大型证券公司的大型化、集团化的发展方向及其相应的实现途径。

赵昆[10](2004)在《对外开放过渡期间券商的因应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趋势、阶段划分,过渡期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制订原则、政策杠架及对市场的影响;认为在过渡期内,国内证券商仍享有政策上优势.应抓住有力时机,做好一切的准备,顺利过渡到国际化的实力、规模和经营模式,从规模化、国际化、创新、品牌、人才等角度提出立足于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新的经营策略。

二、券商:直面入世的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券商:直面入世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券商证券经纪业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选题背景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内券商证券经纪业务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内券商业务介绍
        一、法定业务范围
        二、传统证券业务
        三、创新业务
    第二节 国内券商证券经纪业务生存环境分析
        一、提供者(合作者)
        二、替代品
        三、客户
        四、政策法规
        五、市场状况
第二章 国内券商证券经纪业务存在问题
    第一节 证券经纪业务载体营业部功能有待转变
        一、营业部功能定位不准确
        二、营业部代理服务通道+“金融超市”功能定位
    第二节 营业部员工专业素质急需提高
        一、营业部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二、券商需要注重提高从业人员理财素质
    第三节 目标客户不清晰
        一、国内券商普遍存在“大而全”模式
        二、目标客户不清晰的弊病
    第四节 竞争手段简单
        一、目前国内券商主要竞争手段
        二、佣金价格战的弊病
    第五节 经纪人管理不规范
        一、目前经纪人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二、经纪人队伍应注重高素质
第三章 借鉴美国经纪业务模式分析国内券商证券经纪业务发展趋势
    第一节 美国券商经纪业务模式
        一、美林模式
        二、嘉信模式
        三、E*trade 模式
    第二节 国内券商证券经纪业务发展趋势
        一、细分目标客户,专业化服务趋势
        二、单一代理通道向综合理财转型趋势
        三、证券经纪业务虚拟化趋势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2 研究综述
    2.1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国际化论述
        2.1.1 经济全球化论述
        2.1.2 金融国际化论述
    2.2 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综述
        2.2.1 证券市场及其国际化概论
        2.2.2 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现状
3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相关理论探讨
    3.1 证券市场国际化认识论
        3.1.1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含义
        3.1.2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性质
        3.1.3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关联因数
    3.2 金融发展主要理论
        3.2.1 凯恩斯主义的金融发展理论
        3.2.2 金融发展理论的实证分析
    3.3 金融深化相关理论
        3.3.1 金融抑制论
        3.3.2 金融深化论
        3.3.3 金融约束论
    3.4 金融创新理论
        3.4.1 金融创新理论及流派
        3.4.2 金融创新理论实践
    3.5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3.5.1 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概念
        3.5.2 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模型
    3.6 国际证券投资理论
        3.6.1 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
        3.6.2 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
4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国际经验比较
    4.1 发达国家美国的证券市场国际化
        4.1.1 美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4.1.2 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特征
        4.1.3 NASDAQ市场的成功经验
    4.2 新兴市场国家韩国的证券市场国际化
        4.2.1 韩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历程
        4.2.2 韩国证券业国际化的基本措施
        4.2.3 韩国证券业国际化的经验教训
    4.3 发展中大国印度的证券市场国际化
        4.3.1 印度证券市场的成就与特征
        4.3.2 印度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背景
        4.3.3 印度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策略
        4.3.4 印度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启示
5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状况
    5.1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
        5.1.1 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特征
        5.1.2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评价
    5.2 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
        5.2.1 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历程
        5.2.2 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评价
    5.3 B股市场和H股市场发展分析
        5.3.1 B股市场发展分析
        5.3.2 H股市场发展分析
6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条件分析
    6.1 WTO条款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
        6.1.1 WTO原则与证券市场国际化条款
        6.1.2 WTO对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要求
    6.2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
        6.2.1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机遇
        6.2.2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主要障碍
    6.3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条件与关系
        6.3.1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客观必然性
        6.3.2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主要矛盾
        6.3.3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基础条件
    6.4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利益与风险
        6.4.1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基本利益
        6.4.2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主要风险
        6.4.3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利益与风险博弈
        6.4.4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风险防范措施
7 中国证券投资与筹资的国际化
    7.1 中国证券筹资的国际化
        7.1.1 中国证券筹资国际化的表现形式
        7.1.2 中国证券筹资国际化的主要特征
        7.1.3 中国证券筹资国际化的几点思考
    7.2 中国证券投资的国际化
        7.2.1 证券市场投资与筹资的辩证关系
        7.2.2 中国证券投资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7.3 中国QFII制度发展分析
        7.3.1 中国QFII制度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7.3.2 中国QFII的发展及风险防范
    7.4 证券市场投资机构的博弈分析
        7.4.1 境内外证券投资机构间的信息依赖性
        7.4.2 境内外证券投资机构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7.4.3 境内外投资机构在证券市场博弈的一般性分析
        7.4.4 改善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环境的几点建议
8 中国证券服务业的国际化
    8.1 中国证券公司的国际化发展
        8.1.1 证券业开放的国际经验教训
        8.1.2 中国证券经营机构发展现状
        8.1.3 中国证券公司国际化的挑战
        8.1.4 中国证券公司的国际化思路
    8.2 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及其国际化
        8.2.1 中国基金业的发展状况
        8.2.2 中国基金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8.2.3 中国基金业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8.2.4 中国基金业的国际化分析
9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化
    9.1 国际证券市场监管综述
        9.1.1 证券市场监管的基本理论
        9.1.2 国际证券组织的法律监管
        9.1.3 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协调
    9.2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发展状况
        9.2.1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发展特征
        9.2.2 中国证券监管体制的主要问题
    9.3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监管策略
        9.3.1 监管目标与市场定位
        9.3.2 监管模式与监管体系
        9.3.3 跨境监管与风险防范
10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战略
    10.1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模式
        10.1.1 全球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模式比较
        10.1.2 主要国家(地区)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分析
        10.1.3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模式选择
    10.2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10.2.1 以国家金融安全为前提
        10.2.2 以国际资本自由流动为基础
        10.2.3 以金融创新为发展动力
        10.2.4 实现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机整合
        10.2.5 走循序渐进的阶段式发展道路
    10.3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操作建议
        10.3.1 加快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和市场化发展
        10.3.2 强化上市公司的质量管理和诚信建设
        10.3.3 扶持证券中介服务机构的国际化发展
        10.3.4 建立维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障机制
        10.3.5 推动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
        10.3.6 完善证券市场的法律体系和监管体系
        10.3.7 积极创造有利的国内和国际发展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论开放环境下中国证券业的发展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证券业的入世承诺与开放进程
二、挑战与差距——中国证券业的难解之痛
    (一) 规模普遍较小, 资产质量低,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二) 业务范围单一, 业务结构雷同
    (三) 券商治理结构凸现悖论
    (四) 不注重品牌经营和信誉, 违规或不规范行为时常发生
三、内外兼修——破解中国证券业困境的良方
    (一) 多途径入手, 构筑中国证券业发展坚实的微观基础
        1. 扩充资本, 实现规模优势
        2. 完善券商治理结构
        3. 实现业务创新, 拓展盈利增长点
    (二) 健全监管体系, 优化中国证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2. 树立国际化意识, 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3. 明确监管目的, 控制监管尺度
    (三)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加强行业自律

(4)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证券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第二章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概述
    2.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相关概念
    2.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动因
    2.3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利弊分析
第三章 中国证券业的对外开放
    3.1 中国证券业的发展概况
    3.2 中国证券业对外开放的道路
    3.3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证券业的影响
第四章 中国证券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4.1 证券业国际竞争力概念
    4.2 中国股票市场竞争力分析
    4.3 中国债券市场竞争力分析
    4.4 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分析
    4.5 中国证券业竞争力的总体分析
第五章 中国证券业开放中的若干思考
    5.1 中国证券业国际化的制度障碍
    5.2 证券市场在证券业国际化中应采取的对策
    5.3 证券公司在证券业国际化中应采取的对策
    5.4 中国证券业国际化的风险防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金融开放下的中国金融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三、结构与主要内容
    四、主要创新观点
第1章 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理论概述
    1.1 金融开放的相关理论
        1.1.1 对金融开放内涵的探讨
        1.1.2 金融开放的主要理论分析
    1.2 金融安全与相关理论概述
        1.2.1 经济安全理论回顾
        1.2.2 金融安全相关研究综述
    1.3 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
    1.4 金融安全预警机制建设
第2章 中国金融开放的历史回顾
    2.1 中国金融开放的必然性
    2.2 中国金融开放的历程
        2.2.1 初始阶段(1979—1993)
        2.2.2 全面调整阶段(1994—1995)
        2.2.3 迈向国际化阶段(1996—2001)
        2.2.4 逐步融入金融全球化阶段(2002—)
    2.3 中国金融开放实现金融深化的实证分析
    2.4 新阶段中国金融开放的机遇与挑战
        2.4.1 新阶段中国金融开放的机遇
        2.4.2 新阶段中国金融开放将面临的挑战
第3章 中国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
    3.1 金融开放下的中国银行业
        3.1.1 中国银行业开放的态势
        3.1.2 中国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3 入世后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安全问题
        3.1.4 深化中国银行业改革
    3.2 金融开放下的中国证券业
        3.2.1 关于证券业开放与证券市场开放
        3.2.2 金融开放下证券业的若干安全问题
        3.2.3 对于开放中防范和化解安全问题的措施探讨
    3.3 金融开放下的中国保险业
        3.3.1 中国保险业开放实践
        3.3.2 中国保险业开放中的安全隐患
        3.3.3 对于开放中推动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思考
第4章 中国金融开放下的国际资本流入与金融安全
    4.1 金融全球化下的国际资本流动
        4.1.1 国际资本流动的总体格局
        4.1.2 金融全球化下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
    4.2 金融开放下的资本流入与中国金融安全
        4.2.1 从历次金融危机看发展中国家国际资本流入的情况
        4.2.2 中国国际资本流入的现状与金融安全隐患
        4.2.3 防范和缓解中国国际资本流入安全问题的对策
第5章 中国金融开放下的资本流出与金融安全
    5.1 正常资本流出与中国金融安全
        5.1.1 中国的对外投资
        5.1.2 外商直接投资的收益汇出
        5.1.3 正常资本流出中隐含金融安全问题的防范与化解
    5.2 非正常资本流出与中国金融安全
        5.2.1 投机性资本流动
        5.2.2 投机性资本流出与保值性资本流出
        5.2.3 中国资本外逃与金融安全
第6章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金融安全问题与对策探讨
    6.1 资本账户开放的内涵
    6.2 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概况
        6.2.1 逐步放松管制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6.2.2 加速实现开放阶段(20世纪90年代—)
        6.2.3 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总体特征分析
    6.3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现状与防范金融安全问题的对策
        6.3.1 金融开放下实现资本账户开放的必然性
        6.3.2 中国资本账户管理的现状
        6.3.3 推进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的金融安全隐患及其防范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6)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证券市场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架构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架构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框架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2.1.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2.1.3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理论基础
        2.2.1 制度理论分析
        2.2.2 制度变迁理论分析
        2.2.3 风险理论分析
        2.2.4 风险管理理论分析
        2.2.5 决策理论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证券市场分析:形成及概况
    3.1 中国证券市场概述
        3.1.1 股份制、股票、股票市场:中国证券市场由来
        3.1.2 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中国证券市场新阶段
        3.1.3 中国证券市场现状分析
    3.2 证券市场制度变迁
        3.2.1 世界股票市场产生及制度变迁
        3.2.2 新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
        3.2.3 新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特殊性分析
    3.3 新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的阶段论
        3.3.1 新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发展规律
        3.3.2 新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阶段论划分之综述
        3.3.3 新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阶段论划分之我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证券市场困境根源:制度变迁中的制度缺陷
    4.1 证券市场制度分析:制度梳理及比较
        4.1.1 筹资者约束制度
        4.1.2 投资者约束制度
        4.1.3 中介者约束制度
    4.2 证券市场制度分析之:制度缺陷分析
        4.2.1 证券市场制度缺陷分析:制度缺陷的生成机理
        4.2.2 股票发行制度缺陷分析:定价制度缺陷及变革追踪
        4.2.3 证券市场制度缺陷表征:政策市分析
    小结
第五章 证券市场对策研究:风险演进中的风险管理
    5.1 证券市场风险管理:总体分析
        5.1.1 中国证券市场主要风险特征
        5.1.2 中国证券市场主要风险分析
    5.2 证券市场风险管理:券商风险分析
        5.2.1 券商风险主要表现
        5.2.2 券商风险案例分析
        5.2.3 风险券商处置模式
    5.3 证券市场风险管理:比较研究(1)总括比较
        5.3.1 国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5.3.2 国外金融机构风险分类及管理实践
        5.3.3 国内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现状及结论
        5.3.4 国内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借鉴
    5.4 证券市场风险管理:比较研究(2)实务比较
        5.4.1 台湾券商保证金存管经验借鉴
        5.4.2 目前国内券商保证金存管模式
    5.5 证券市场风险管理:整体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实务
        5.5.1 证券公司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5.5.2 证券公司整体风险管理体系的实现路径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证券市场对策研究:股权分置改革理论与实务
    6.1 股权分置历史回顾与分析
        6.1.1 关键词辨析
        6.1.2 股权分置的成因、弊端、现状
    6.2 股票分置改革理论:政策背景与影响分析
        6.2.1 股权分置改革的政策背景
        6.2.2 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意义
        6.2.3 股权分置改革对相关各方的影响分析
    6.3 股权分置改革实务:改革概貌
        6.3.1 股权分置改革的总体情况
        6.3.2 股权分置改革的相关法律法规
    6.4 股权分置改革实务:方案评析
        6.4.1 第一批试点企业案例分析
        6.4.2 第二批试点企业案例分析
        6.4.3 第一批试点与第二批试点方案比较
    6.5 股权分置改革实务:方案设计
        6.5.1 对价方式分析及实例
        6.5.2 测算理论模型与参数选取
    6.6 股权分置改革实务:一个公司范例(南方航空整体设计方案)
        6.6.1 南方航空股权分置改革的可行性
        6.6.2 南方航空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原则
        6.6.3 南方航空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前提
        6.6.4 南方航空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底线
        6.6.5 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6.6.6 南方航空股权分置改方案的特殊性
        6.6.7 基本方案——非流通股股东向A股流通股股东无偿送股
        6.6.8 其他软性支付条件
        6.6.9 方案对流通股的对价补偿情况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证券市场对策研究:困境中的对策思考
    7.1 演化趋势
        7.1.1 趋势一:股权结构有望得到改善
        7.1.2 趋势二:公司治理趋于市场化、规范化
        7.1.3 趋势三:机构投资者治理模式逐渐形成
        7.1.4 趋势四:上市公司监管面临新挑战
        7.1.5 趋势五:资源配置功能、价值发现功能得到优化
        7.1.6 趋势六:扩容预期悲观、市场风险迟滞
    7.2 现实困境
        7.2.1 融资功能的市场定位,带来市场发展阻滞
        7.2.2 稳定低效的股权结构,造成治理机制缺陷
        7.2.3 上市公司业绩低下,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7.2.4 社会诚信缺失,市场走势与宏观经济背离
        7.2.5 市场规模偏小,投资者结构限制股市发展
        7.2.6 股市过分投机,换手率高波动性大
        7.2.7 风险结构失衡,系统性风险凝聚
    7.3 对策研究
        7.3.1 完善发行制度,发挥活血功能,尽快恢复新股发行
        7.3.2 完善退市制度,发挥换血功能,真正实现优胜劣汰
        7.3.3 完善再融资制度,简化核准程序,严格控制融资规模
        7.3.4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障要素生命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7.3.5 完善投资主体结构,规范行为,加快机构投资者发展
        7.3.6 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直面新问题,保护投资者利益
        7.3.7 完善证券市场环境,注重标本兼治,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7.3.8 完善政府角色定位,解除隐性担保,倡导决策科学透明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课题
附录: 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
附录: 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
致谢

(7)中国加入WTO后证券公司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证券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2.1 国际环境趋势
        2.1.1 整体经济发展趋势
        2.1.2 证券行业自身发展趋势
    2.2 国内环境分析
        2.2.1 证券市场的市场化
        2.2.2 证券市场的规范化
        2.2.3 证券市场的国际化
第3章 证券公司发展面临的挑战
    3.1 经营理念
    3.2 服务观念
    3.3 资本规模
    3.4 传统业务
    3.5 业务创新
    3.6 公司营销
    3.7 风险控制
第4章 证券公司管理制度分析
    4.1 我国证券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4.1.1 我国证券公司产生背景
        4.1.2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阶段
    4.2 我国证券公司的管理制度
        4.2.1 组织结构
        4.2.2 股权分布
        4.2.3 业务构成
        4.2.4 风险控制
        4.2.5 激励制度
    4.3 西方投资银行的管理制度
        4.3.1 组织结构
        4.3.2 股权分布
        4.3.3 业务构成
        4.3.4 风险控制
        4.3.5 人才激励
第5章 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研究
    5.1 我国证券营业部的现状
        5.1.1 证券营业部的发展阶段
        5.1.2 证券经纪业务集中度分析
    5.2 经纪业务发展趋势
        5.2.1 产业组织正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竞争阶段演变
        5.2.2 股票换手率逐年下降,平衡市道初现端倪。
        5.2.3 高盈利时代一去不复返,利润平均化已成为主基调。
        5.2.4 技术升级和服务观念不断创新深化
        5.2.5 市场运作模式的转变。
    5.3 佣金自由化后的券商策略
        5.3.1 佣金浮动制改革
        5.3.2 部分券商佣金方案
    5.4 网上交易发展情况
第6章 加入WTO后证券公司发展策略研究
    6.1 开放证券市场的相关规定
    6.2 加入WTO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6.2.1 入世对我国现存证券市场制度的影响
        6.2.2 入世带来的观念变化
        6.2.3 入世带来的市场竞争
    6.3 加入WTO后我国证券公司对策
        6.3.1 加强产品创新与业务创新,创立自己的特色服务。
        6.3.2 健全完善内部控制,保障公司规范发展。
        6.3.3 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壮大公司实力,吸引外部股东,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6.3.4 依托国内资源,加强国际合作。
        6.3.5 积极推动证券公司各项业务的创新与整合,以创新促发展。
        6.3.6 提炼和塑造优秀企业文化,吸引培育精英人才,确保企业发展的后劲。
    6.4 实证分析:杭州市竞争形势及新开营业部对策
        6.4.1 盈亏分析
        6.4.2 营业部面积分析
        6.4.3 营业部地段分析
        6.4.4 营业部开业时间分析
        6.4.5 杭州营业部的最佳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8)入世以后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WTO关于中国证券业的开放政策
    1.1 世贸组织有关证券业的开放政策
    1.2 中国加入WTO对证券市场的承诺
2 证券业发展的国际
    2.1 证券业发展的三种模式
    2.2 三种模式的综合比较
    2.3 当今证券市场的开放模式及经验借鉴
    2.4 新兴国家证券市场开放模式给我国证券业的启示和经验
3 中国证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中国证券业发展的现状
    3.2 中国证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 加入WTO对中国证券业的影响
    4.1 对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影响
    4.2 对投资者结构的影响
    4.3 对我国证券公司的影响
    4.4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4.5 对中介机构的影响
5 加入WTO后中国证券业的应对战略
    5.1 健全完善监管体系,加快证券市场制度化建设
    5.2 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进会计和信息披露国际化
    5.3 提高各类市场参与者的执业水平,重塑市场信誉
    5.4 支持国内证券公司整合,打造中国证券业的旗舰
    5.5 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实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5.6 加强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形成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6 入世以后中国证券业的实践和思索
    6.1 入世以后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和问题
    6.2 我国实现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背景
    1.2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1.3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证券市场概述
    2.1 证券市场的构成和功能
    2.2 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2.3 证券市场的重大变化
    2.4 证券市场新的使命
    2.5 证券公司的重要作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研究
    3.1 证券市场的效率理论
    3.2 证券市场的信息效率研究- - 有效性理论及其成果
    3.3 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研究
    3.4 证券市场效率的非线性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3.5 证券公司在提高市场效率的作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和竞争研究
    4.1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简介
    4.2 我国证券业竞争现状研究
    4.3 现阶段我国证券公司的挑战和机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证券公司的创新研究
    5.1 创新及其含义
    5.2 制度创新
    5.3 业务创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证券公司的管理创新研究
    6.1 当代管理理论概述
    6.2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6.3 融资管理创新
    6.4 风险管理创新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方向研究
    7.1 战略发展方向的确定
    7.2 中小证券公司的发展方向选择
    7.3 大型证券公司的发展方向选择
    7.4 本章小结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 谢

(10)对外开放过渡期间券商的因应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过渡期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框架
    1、政策制订依据:谨慎性原则。
    2、基本政策框架:以QFII为核心的政策体系。
    3、政策对市场影响:多元化市场格局。
二、过渡期证券商的因应策略
    1、规模化策略。
    2、品牌策略。
    3、国际化策略。
    4、创新策略。
    5、人才策略。

四、券商:直面入世的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券商证券经纪业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D]. 金笛. 西南财经大学, 2008(S2)
  • [2]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D]. 李蒲贤. 四川大学, 2007(06)
  • [3]论开放环境下中国证券业的发展方略[J]. 李世朗. 中国城市经济, 2007(03)
  • [4]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证券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D]. 纪文静. 江苏大学, 2006(05)
  • [5]金融开放下的中国金融安全[D]. 赵智. 四川大学, 2006(03)
  • [6]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证券市场困境与对策研究[D]. 王岚. 暨南大学, 2005(06)
  • [7]中国加入WTO后证券公司发展策略[D]. 周丁. 武汉理工大学, 2004(01)
  • [8]入世以后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选择[D]. 周建宁. 中国海洋大学, 2004(01)
  • [9]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与创新研究[D]. 罗庆忠. 天津大学, 2004(03)
  • [10]对外开放过渡期间券商的因应策略[J]. 赵昆. 经济前沿, 2004(05)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