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高产栽培技术

一、冬菇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耿军,徐刚,刘萍,刘晓[1](2021)在《一株野生丝盖冬菇菌株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文中研究说明对从君迁子树近地枯木上采集到的野生冬菇进行形态学和ITS分析,确定为丝盖冬菇变种(Flammulina velutipes var. filiformis)。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4℃~26℃,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20℃,最适温度10℃~15℃。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使用棉籽壳78%、麸皮20%、石灰1%、蔗糖1%、水130%的配方进行人工栽培,生物转化率达82.5%~85.3%。菌丝白色,子实体棕色至黄棕色,菌盖直径1.5 cm~3.0 cm,菌柄长10 cm~18 cm,子实体表面光滑,有粘液。

沈皓明[2](2021)在《泰州市香菇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以姜堰区桥头镇为例》文中提出香菇(Lentinusedodes)营养丰富、口感适宜,药食同源,营养价值极高,具有不与农争时、不与粮争地的特点,是一种高产高效栽培作物;属木腐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以及少量矿物盐类和维生素,大多数树木均可用于种植香菇。我国香菇栽培约有千年历史,自古以来是闽浙山区的特产,山区优良的气候环境和大量的菇木资源为香菇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姜堰区地处长江下游平原河网区,菇木资源短缺,市场上的香菇主要来自福建、浙江等地区,价格高,供需矛盾突出。1995年,姜堰区引进、吸收转化闽浙山区香菇栽培经验,成功利用本地资源丰富的胡桑枝条栽培香菇,在此基础上,持续选育香菇新品种、完善栽培技术、建设成品深加工生产线、主动提升管理水平,以点带面,助推泰州市形成了特色食用菌产业。2018年,泰州市菇业总产量达25880吨,其中姜堰区菇业产量达3350吨,产值达4856万元,鲜香菇1930吨、干香菇1420吨。桥头镇是姜堰区菇业主产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香菇种植面积达1300亩,建立有千亩香菇产业园,以及江苏省最大的香菇生产与交易基地。探究桥头镇香菇产业发展模式,对提升区域性香菇生产水平、加快高效农业发展、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提高农民纯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季节和生产场所,香菇栽培细分为层架栽培模式、林下栽培模式、覆土栽培模式、半覆土栽培模式等,栽培技术经历了砍花法栽培、段木栽培和木屑栽培3个阶段。香菇栽培需要选择优质菌种,配置培养基料时注意碳氢比,灭菌要及时、充分。香菇是低温和变温结实性的菇类,需要温差刺激才能结实,生长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风顺畅,无杂菌感染和鼠害、虫害。香菇采摘后及时出售,干制时合理控制好烘干温度和时间。姜堰区桥头镇香菇产业发展呈现园区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特点,园区内龙头企业为菇农统一购置菌种和原料,统一市场销售,订单生产面积达1100亩,投入2000多万元购置菌棒制作流水线及冷藏保鲜库,可实现年制作菌棒800万袋。创立了“苏福”品牌,主持修订了泰州市无公害香菇标准化生产规程,每年培训菇农1500人次。改善了菇农年龄结构,45周岁及以下青壮年占比达30%,经济效益明显,种植香菇亩均纯收益23950元,远超传统稻麦种植收益1155元,科技含量增强,安全高效生产技术和周年栽培技术分别获得省、市农业推广奖项,获得各项专利、认证20多项。桥头香菇在取得上述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产业粗放程度高、产品价值链条短、营销方式不完善、服务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香菇生产仍处在初级加工阶段,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小,无延伸产业链,销售渠道较为传统,易造成产品滞压,市场竞争力不强,基层从事香菇专业人才断档等,影响了桥头香菇的进一步发展。提升桥头镇香菇产业优化发展策略为:优化提升香菇生产技术,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反季节香菇栽培比例,推广香菇—芋头轮作的栽培模式,拓展香菇精深加工业务,提高香菇干制储藏技术,实现废弃菌棒的综合利用,强化行政服务保障工作,制定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等。

李玉琪[3](2019)在《人工食用菌市场热销品种的历史沿革及未来趋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人工食用菌市场热销品种主要有金针菇、香菇、木耳、平菇等,这些热销品种在古代就已经有文献记载报道,表明中国作为食用菌生产大国,食用菌历史悠久丰富。到了近代中国,食用菌产业因为清政府的腐败和战事的动乱发展停滞。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后,食用菌产业百花齐放,人工食用菌热销品类得到空前的发展。出现了南菇北移、北菇南销的发展模式。食用菌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必定是人工食用菌品类丰富化、栽培方式多样化、食用菌产业链延伸化、食用菌基础科学研究深入化。

潘小虎[4](2019)在《西北地区冬季香菇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文中提出冬季香菇栽培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经济前景,在多年实践基础上,本文认真总结陇东地区冬季香菇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栽培季节、栽培设施、配料、拌料、装袋、灭菌、接种、菌丝培养、脱袋转色、出菇期管理和采收等方面,技术要点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对技术人员进一步做好冬菇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以及提高广大菇农栽培技术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田风华[5](2019)在《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元蘑(Sarcomyxa edulis)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小菇科Mycenaceae,美味扇菇属Sarcomyxa,是我国东北特色的低温型食药用菌。目前已有人工栽培,该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广阔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前景,是我国重要的食药用菌资源。然而随着生态环境恶化,其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因而对其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工作亟需加强。目前国内对元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栽培和化学成分提取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在元蘑组学及相关性状,如苦味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元蘑野生和栽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鉴定及评价。基于元蘑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结果,从表型与基因型两方面,利用SSR多态性分子标记和全基因组重测序SNP分子标记对26株在表型、品质、风味、抗病性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合各类型种质的地理分布和栽培特性进行多样性综合评价,旨在对元蘑现有种质资源进行客观评价,并对优良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提供资源和参考。通过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本研究发现元蘑各种质具有不同程度的苦味差异,这直接影响蘑菇品质和商品价值。为了解元蘑苦味形成的原因,基于遗传多样性分析,选择两个遗传距离较远且存在明显苦味差异的菌株,从转录表达和全基因组水平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元蘑与苦味物质的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变异和表达状况。为今后对元蘑苦味变异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及蛋白互作的研究提供基础支持,对食药用菌苦味基因的克隆和无苦味品种的育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结果如下:1、元蘑种质资源收集及鉴定:本研究从标本馆及中国东北地区25个采集地共获得野生和栽培标本252份,分离菌株229份。经鉴定,除未分离获得菌丝体菌株和一个分类地位不明确的菌株外,其它228个菌株均为元蘑(Sarcomyxa edulis),初步建立了元蘑种质资源库。在资源收集过程中对元蘑病原也进行了收集,并首次发现Trichoderma pleuroticola是引起元蘑绿霉病的病原菌。2、元蘑种质资源评价:通过记录和评价原基数量、产量、风味、抗病性等11个栽培性状,对元蘑种质资源进行性状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种质性状差异较大,具有较高的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各种质原基形成数目与其产量并非正相关。获得一株高产、周期短、抗病性强的优质种质T24一份及4份分别以T95、T21、T17、T109为代表的不同性状类型的元蘑种质资源,同时筛选到以T115为代表的苦味菌株4株。3、元蘑基因组分析及分子进化研究:元蘑SE1(HMJAU2016092521)基因组大小为35.65 Mb,共获得41个contigs,N50为1772559 bp,G+C含量为48.31%,注释到9364个蛋白编码基因。元蘑机体内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基因模型较复杂,比对共获得39个次生代谢物基因簇,其中4个属于萜类Terpene基因簇。通过与真菌中33个典型的基因组注释的单拷贝同源蛋白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支持Sarcomyxa属的独立存在,进化上晚于Pleurotus属。4、元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SSR分子标记和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筛选出10对多态性较高的SSR引物,各种质间具有较丰富的SSR多态性。两种方式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相似,均支持野生型分化程度高于栽培型,且栽培型遗传距离较近,T24野生型种质资源较特殊。经驯化栽培后的元蘑种质与其祖先野生种质间分歧明显。5、元蘑苦味物质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确定MVA途径是元蘑中三萜合成前体物质IPP的主要合成途径。获得了三萜前体合成和骨架化合物合成途径中各环节的重要酶基因,均呈现表达上调,且基因序列存在结构差异,造成大量非同义突变;合成后P450修饰途径中共获得82个呈显着差异表达的P450基因,其中21个参与以β-amyrin为支架结构的三萜合成后的氧化修饰,且发现在具苦味特征的T115菌株中修饰一级产物的基因较多,而修饰二级产物的基因在不具苦味特征的T184菌株中较多;元蘑基因组中存在两个黄瓜苦味素形成第一步基因Bi的同源蛋白编码基因,两基因在具苦味菌株T115中均呈现显着上调表达,且在DNA序列上存在较大的结构变异。上述结果表明元蘑三萜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可能与其苦味物质形成相关,也验证了三萜是元蘑苦味成分之一。该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库,建立了典型菌株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库,从表型与基因型两方面对元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并首次从组学水平对蘑菇的苦味特性进行研究。其结果为食药用菌的育种、分类、优质栽培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于晶[6](2019)在《金针菇种质资源评价与种质创新及颜色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金针菇是我国第五大食用菌,其颜色主要为黄色(或浅黄色)和白色。白色金针菇用于工厂化栽培,但品种多引自日本。黄色金针菇是我国传统品种,采用农法栽培,目前黄色金针菇也在尝试工厂化栽培,但品种较少,因此,亟需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色金针菇品种和适宜工厂化栽培的黄色金针菇品种。本试验收集国内外金针菇种质资源55个(6个黄色菌株、49个白色菌株),开展了体细胞不亲和性、农艺性状、酯酶同工酶和ISSR分子标记等方面综合评价研究。选择颜色控制位点纯合和杂合的白色和黄色金针菇进行单-单杂交,创制了3份优良种质。选择颜色控制位点不同的白色和黄色金针菇作为亲本,配置细胞核相同,但细胞质不同的杂交群体,出菇调查子实体颜色。选择颜色控制位点纯合的白色和黄色金针菇进行单-单杂交及回交,出菇调查子实体颜色。对金针菇颜色核、质遗传进行分析,以期完善金针菇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为颜色遗传规律研究奠定基础。具体结果如下:1、综合评价筛选种质(1)体细胞不亲和试验表明,黄色(有色)菌株与白色(无色)菌株间均产生明显拮抗线,黄色菌株间也均产生明显拮抗线,但白色菌株间只有少数产生明显拮抗线,多数不产生拮抗线或拮抗线不明显。说明黄色金针菇遗传差异较大,白色金针菇遗传差异较小,而且体细胞不亲和能有效区分有色和无色金针菇菌株。(2)酯酶同工酶共检测出15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聚类分析发现,在相似性水平为0.60时,分为两类,类群Ⅰ的3个菌株Fv18、Fv19、Fv20具有区别于类群Ⅱ的两条特异谱带(Rf分别为0.59和0.63),子实体均为白色、菌柄基部不易黏连,且Fv18、Fv19相似系数为1;类群Ⅱ的52个菌株均无该两条特异谱带,虽然子实体颜色不同(46个白色菌株、6个黄色菌株),但子实体菌柄基部易黏连,46个白色菌株为六个亚群,亚群Ⅰ为Fv7;亚群Ⅱ为Fv10;亚群Ⅲ为Fv16;亚群Ⅳ有3个菌株谱带完全相同;亚群Ⅴ有9个菌株谱带完全相同;亚群Ⅵ有31个菌株谱带完全相同,谱带相同的相似系数均达到1,进一步说明白色金针菇遗传差异较小,遗传背景比较相近,甚至有同物异名的可能性,且酯酶同工酶并不能区分有色和无色金针菇菌株。(3)菌丝生长适宜温度试验表明,供试菌株菌丝在530℃的温度范围内均可生长,35℃均不能生长。其中,Fv2在5℃时生长速度最高,同时在30℃时生长速度也极高(第二高),初步筛选为广温型菌株使用;Fv3在30℃条件下生长速度最高,初步筛选为高温型菌株使用。(4)农艺性状调查表明,供试菌株生育期为60121d;菌盖和菌柄颜色分为黄色、浅黄色、白色,菌盖直径为0.611.09cm,菌柄直径为0.230.51cm,菌柄长度为13.3116.55cm,柄盖比(菌柄长度:菌盖直径)为13.1324.55;每袋(250g干料)第一潮菇平均产量为41.73101.30g,白色菌株产量普遍高于黄色菌株,其中产量最高为白色菌株Fv45,但柄盖比偏小,为14.33,可作为高产育种材料使用。(5)从41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20个适宜引物,对55个供试菌株共扩增出267条条带,其中249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达到93.2%。UPGMA聚类分析发现,在相似性水平为0.78时,55个菌株分为三大类群,类群Ⅰ仅有一个野生菌株Fv1,类群Ⅱ仅有一个野生菌株Fv2,类群Ⅲ为53个栽培菌株。其中类群Ⅲ中的Fv18、Fv19相似系数达到1,与拮抗、酯酶同工酶结果相同,可判定为同物异名菌株。但其它白色菌株相似系数均未达到1,说明ISSR可以将遗传差异极小的白色菌株区分开。综上所述,白色金针菇遗传背景相似,黄色金针菇遗传多样性丰富,仅通过体细胞不亲和、酯酶同工酶很难区分白色金针菇间遗传差异,但ISSR可以区分白色金针菇间遗传差异,且可以将野生和栽培金针菇菌株区分开。2、创新早熟高产种质以交配型不同、颜色控制位点为纯合和杂合的白色和黄色金针菇品种为亲本,选择生长势强的单核菌株进行单-单杂交,并鉴定单核菌株和杂交菌株。从真实性杂交菌株中筛选生理、生化特性差异较大及农艺性状优良的杂交菌株。结果表明:多数杂交菌株同工酶谱带与亲本不同,少数与亲本相同但迁移率不同。杂交菌株与亲本相似系数在0.80以下时,生育期或产量更易表现超亲遗传。筛选出商品性状优良且早熟6d、增产4.7%的白色杂交菌株HB30;商品性状良好且增产15.1%的白色杂交菌株HB95;商品性状良好且增产14.4%的浅黄色杂交菌株HB26。3、颜色遗传分析以Fv2(纯合黄色)、Fv3(杂合黄色)、Fv16(纯合白色)和Fv18(纯合白色)为亲本。首先通过双-单杂交配置细胞核相同、细胞质不同遗传群体,发现各杂交群体后代子实体颜色与细胞质无关。之后通过单-单杂交发现:来自黄色纯合亲本的单核菌株与白色单核菌株的杂交后代颜色均为黄色,但颜色深浅不同;来自黄色杂合亲本的单核菌株与白色单核菌株的杂交后代颜色出现黄色(颜色深浅不同)和白色,表明金针菇颜色由单一位点控制,但白色核对颜色深浅也有影响。选择Fv18和Fv2一株杂交后代,出菇后收集其50个单核菌株,与两亲本单核回交,经鉴定,回交成功27株,子实体颜色分为黄色、浅黄色和白色。进一步表明金针菇颜色遗传中,黄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

李拴曹,李存玲,邬勃[7](2017)在《商洛香菇生产独特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商洛地处秦岭腹地,秦岭山脉的自然禀赋,赋予了商洛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绿色生态,形成了独特的气候条件。商洛人民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在前人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形成和应用了商洛香菇"百万袋"生产模式和"七统一分"组织管理方式,集成应用了先进栽培技术,创建了商洛香菇生产全程可追溯、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生产出菇形圆整、肉厚紧实、鲜香浓郁,嫩滑筋道等独具特色的商洛香菇,打造了"生态农产出商洛"形象,实现了商洛香菇及深加工产品漂洋过海的梦想,推进了商洛香菇产业的发展。

张金霞[8](2015)在《“食用菌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及调控”项目简介——食用菌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的科学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用菌以子实体为收获物,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我国重要的食物安全战略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粮、菜、果、油之后的第五大产值农作物,2013年产量3 169.68万吨(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直接产值1 707亿元,间接产值6 828亿元,从业人口逾2 000万。我国食用菌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75%以上。但是,与食用菌产业相关的基础科学研究严重匮乏,对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的空白,严重制约着我国食用菌育种和栽培等产业技术的创新,导致单产低、质量差,产业链难以延长,产业效益持续下降,产业升级艰难。科学基础研究的缺乏,已经成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瓶颈。2014年立项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食用菌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及调控"(2014CB138300),紧紧抓住困扰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科学问题,开展食用菌高效利用木质纤维素的分子机制、食用菌子实体形成发育的调控机理、食用菌温度响应的分子机制、食用菌活性物质及其合成代谢的分子基础和食用菌优异种质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研究,拟阐释食用菌子实体形成的营养利用与遗传调控机制、食用菌抗逆性的温度响应机制和食用菌活性物质的合成代谢调控机理。构建食用菌科学理论体系,为食用菌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奠定科学基础,为优质高产提供理论指导,为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效益提供科学路径。

陈万超,杨焱,冯杰,于海龙,宋春艳,刘艳芳[9](2015)在《不同产地商业品种香菇的滋味成分分析及评价》文中提出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五个产地三种市售干香菇(花菇、冬菇和金钱菇)滋味成分中的游离氨基酸和5’-核苷酸进行检测分析,并利用滋味活性值TAV和等鲜浓度EUC值对其鲜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同种干香菇和同一产地的不同种干香菇中呈鲜成分含量和呈鲜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氨基酸总量结果显示花菇以福建宁德产的较高(7.76±0.05)mg/g,冬菇以河南西峡产的较高(6.22±0.04)mg/g,金钱菇以浙江庆元产的较高(7.38±0.03)mg/g,其中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均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11.8%39.9%,以浙江庆元金钱菇含量最高为(2.81±0.02)mg/g;核苷酸含量结果均显示胞苷酸含量最高,未检测到肌苷酸和黄苷酸,其中鲜味5’-核苷酸含量(腺苷酸和鸟苷酸)占总量13.9%48.9%,以浙江庆元金钱菇鲜味核苷酸含量最高为(6.45±0.21)mg/g;滋味活性值(TAV)值显示所测香菇中鲜味成分鸟苷酸呈味贡献最显着,其次谷氨酸和腺苷酸,甜味成分中丙氨酸呈味贡献最显着,苦味成分呈味贡献均不显着(TAV<1);等鲜浓度值(EUC)值显示浙江庆元金钱菇呈鲜效果最明显[EUC=(2.033±0.07)g MSG/100g dry matter],其次河南西峡花菇[EUC=(1.618±0.13)g MSG/100g dry matter]。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筛选富集风味成分的香菇提供了切实的理论基础。

高云超,廖森泰,肖更生,邹宇晓,刘凡,刘军,施英,叶学林,陈钦藏[10](2012)在《“栽桑-养蚕-种菇”生态模式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传统的蚕业中存在栽桑和养蚕两大生产体系,但是在养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以桑枝为代表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远远超出了蚕茧产品本身的数量,桑枝利用已经成为蚕业发展的新的产业。桑枝食用菌不仅可消耗掉这些废弃物并且可生物转化生产食用菌和肥料,而且栽桑-种菇的经济效益更高,补充了食用菌种植的原料来源。经过对栽桑-种菇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栽桑-养蚕-种菇"三结合的蚕桑生产模式、"夏蚕-冬菇"的生态模式、"二菇二蚕(冬夏种菇-春秋养蚕)"的生态模式、桑树-食用菌间作套种、以及桑枝食用菌的周年生产模式,并且在广东省进行示范技术中试,为蚕区蚕桑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模式和发展方向。

二、冬菇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菇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一株野生丝盖冬菇菌株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子实体形态特征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野生子实体
        2.1.2 培养基
    2.2 分离纯化
    2.3 鉴定
    2.4 生物学特性测定
        2.4.1 菌丝最适生长温度测定
        2.4.2 菌丝生长最适p H测定
        2.4.3 出菇最适温度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鉴定结果
    3.2 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
        3.2.1 菌丝生长温度测定结果
        3.2.2 菌丝生长p H测定结果
        3.2.3 出菇最适温度测定结果
        3.2.4 栽培子实体形态
4 讨论

(2)泰州市香菇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以姜堰区桥头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香菇的营养价值
    1.3 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
    1.4 我国香菇产业发展现状
    1.5 典型省份香菇产业特征
        1.5.1 浙江省香菇产业
        1.5.2 甘肃省香菇产业
        1.5.3 河北省香菇产业
        1.5.4 辽宁省香菇产业
        1.5.5 湖北省香菇产业
        1.5.6 其他地区香菇产业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香菇的栽培技术
    2.1 菌种选育与栽培管理
        2.1.1 菌种选育
        2.1.2 栽培基料
        2.1.3 装袋、接种
        2.1.4 发菌管理
        2.1.5 转色管理
        2.1.6 出菇管理
        2.1.7 栽培模式
        2.1.8 栽培环境控制与过程管理
    2.2 香菇保鲜与加工
        2.2.1 保鲜与加工
        2.2.2 干香菇的分级标准
    2.3 栽培技术规程
    2.4 小结
第3章 泰州市农业基本情况
    3.1 泰州市概况
    3.2 泰州市农业发展现状
    3.3 泰州市农村产业发展模式
    3.4 姜堰区桥头镇概况
        3.4.1 桥头镇概况
        3.4.2 桥头镇农业基本现状
        3.4.3 桥头镇特色农业
第4章 桥头镇香菇产业特征
    4.1 桥头镇香菇产业发展现状
        4.1.1 香菇发展园区化
        4.1.2 香菇发展产业化
        4.1.3 香菇发展标准化
        4.1.4 香菇发展品牌化
    4.2 桥头镇香菇发展成效
        4.2.1 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4.2.2 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4.2.3 科技含量不断增强
    4.3 桥头镇香菇产业的现实挑战
        4.3.1 产业粗放程度高
        4.3.2 产品价值链条短
        4.3.3 营销方式不完善
        4.3.4 专业技术人才少
    4.4 小结
第5章 泰州市香菇产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5.1 优化出菇过程管理
    5.2 推广无公害生产集成技术
    5.3 提高反季节香菇栽培比例
    5.4 推广香菇—芋头轮作的栽培模式
    5.5 拓展香菇精深加工业务
    5.6 提高香菇干制储藏技术
    5.7 实现废弃菌棒的综合利用
    5.8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5.9 拓宽香菇销售渠道
    5.10 小结
第6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人工食用菌市场热销品种的历史沿革及未来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用菌市场大宗品种的历史沿革
    1.1 食用菌品种古代发展状况
        1.1.1 北方地区
        1) 冬菇
        2)木耳
        3)金针菇
        1.1.2 南方地区
        1) 香菇
        2)草菇
        3)银耳
    1.2 食用菌近代发展状况
    1.3 食用菌发展现状
        1.3.1 北方食用菌发展现状
        1) 春季
        2)夏季
        3)秋季
        4)冬季
        1.3.2 南方食用菌发展现状
        1) 春季
        2)夏季
        3)秋季
        4)冬季
2 食用菌市场未来趋势
    2.1 南北方食用菌产业未来趋势
    2.2 食用菌品种更丰富
    2.3 栽培方式多样化
    2.4 食用菌产业链延伸
    2.5 食用菌基础科学研究不断深入
3总结

(4)西北地区冬季香菇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栽培季节
二、栽培设施
三、配料
四、拌料
五、装袋
六、灭菌
七、接种
八、菌丝培养
九、脱袋转色
十、出菇期管理
十一、采收

(5)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元蘑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1.2 食用菌栽培病害研究
    1.3 基因组学研究
    1.4 遗传多样性研究
    1.5 转录组学研究
    1.6 苦味物质研究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元蘑种质资源收集及鉴定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元蘑种质资源评价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元蘑基因组分析及其分子进化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元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5.1 材料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元蘑苦味物质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1 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食药用菌物种名录
    附图2.1 野生元蘑生境图片
    附表2-1 栽培数据整理
    附表3-1 元蘑菌株抗病性评价列表
    附表4-1 选择的已发表基因组
    附表4-2 元蘑CYPs基因家族
    附表4-3 不同真菌中CAZymes家族基因的分布
    附表4-4 参与元蘑次生代谢的假定基因和基因簇
    附表4-5 元蘑多糖生物合成的假定基因
    附表5-1 多样性分析选择菌株
    附表5-2 各菌株的SNP检测及注释结果
    附表5-3 各菌株的InDel检测及注释结果
    附表5-4 各菌株的SV检测及注释结果
    附表5-5 各菌株的CNV检测及注释结果
    附表6-1三萜合成中与P450 修饰相关基因列表
作者简介
致谢

(6)金针菇种质资源评价与种质创新及颜色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金针菇概述
        1.1 分类地位
        1.2 营养保健价值
        1.3 栽培现状
        1.4 发展前景
    第二章 食用菌种质资源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2.1 农艺性状评价
        2.2 体细胞不亲和评价
        2.3 酯酶同工酶评价
        2.4 分子生物学评价
        2.5 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 种质创新
        3.1 种质创新
        3.2 食用菌种质创新
    第四章 颜色遗传规律
        4.1 食用菌颜色遗传规律
        4.2 金针菇颜色遗传规律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金针菇种质资源评价
        1.1 材料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金针菇种质创新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金针菇颜色遗传规律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7)商洛香菇生产独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商洛香菇生产现状
2 商洛香菇生产优势
    2.1 独特的生态环境
        2.1.1气候四季分明
        2.1.2 空气质量好
        2.1.3 海拔高差大
        2.1.4 水质资源丰富
    2.2 厚重的人为历史
    2.3 独特的生产方式
    2.4 质量安全有保障
    2.5 推行了标准化生产
    2.6 首创了“借袋还菇”精准扶贫模式
3 品质特色
    3.1 外在感官特征
    3.2 内在品质指标
4 集成应用先进栽培技术
    4.1 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
    4.2 引进试验示范, 筛选出了适宜商洛香菇代料栽培的高产菌种
    4.3 探索了香菇基质配方
    4.4 栽培方式创新
    4.5 集成技术应用
    4.6 病虫害绿色防治
5 冬夏菇栽培技术差异
    5.1 栽培区域不同
    5.2 制袋出菇时间不同
    5.3 选用主栽品种不同
    5.4 栽培设施不同
    5.5 选用塑料袋大小不同

(8)“食用菌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及调控”项目简介——食用菌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的科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用菌产业承载着保障食物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增进国民健康的重任
    1.1 食用菌是保障食物安全的战略性产业
    1.2 食用菌产业是经济有效的循环经济
    1.3 食用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4 食用菌的营养保健双重功效增进民众健康
2 科学研究的缺乏导致食用菌产业规模增长而效益持续下降
    2.1 育种水平低下
    2.2 基质利用率低
    2.3 单产不稳
    2.4 产业链短
3 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为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奠定基础
    3.1 科学研究目标
    3.2 亟需研究的科学基础的关键点
4 项目研究进展
    4.1 项目的基础性工作
        4.1.1 基因组学的基础工作:
        4.1.2 种类多品种混杂的平菇生物学种的鉴定:
        4.1.3 研究方法的标准化和材料可用性评价鉴定:
    4.2 相关研究进展
        4.2.1 课题1食用菌高效利用木质纤维素的分子机制(2014CB138301):
        4.2.2课题2食用菌子实体形成发育的分子机理(2014CB138302):
        4.2.3课题3食用菌温度响应的分子机制(2014CB138303):
        4.2.4 课题4食用菌活性物质及其形成代谢的分子基础(2014CB138304):
        4.2.5 课题5食用菌优异种质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2014CB138305):

(9)不同产地商业品种香菇的滋味成分分析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仪器
    1.2实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游离氨基酸
    2.2单核苷酸
    2.3等鲜浓度(EUC)
3结论与讨论

(10)“栽桑-养蚕-种菇”生态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的的技术现状
2“栽桑-养蚕-种菇”三结合的蚕桑生产技术模式
3“夏蚕-冬菇”的生态模式
4“二菇二蚕(冬夏种菇-春秋养蚕)”的生态模式
5 桑树-食用菌间作套种
6 桑枝食用菌的周年生产模式
7 结语

四、冬菇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株野生丝盖冬菇菌株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 耿军,徐刚,刘萍,刘晓. 中国食用菌, 2021(06)
  • [2]泰州市香菇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以姜堰区桥头镇为例[D]. 沈皓明. 扬州大学, 2021(05)
  • [3]人工食用菌市场热销品种的历史沿革及未来趋势分析[J]. 李玉琪. 中国食用菌, 2019(08)
  • [4]西北地区冬季香菇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潘小虎. 河南农业, 2019(20)
  • [5]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D]. 田风华.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6]金针菇种质资源评价与种质创新及颜色规律的研究[D]. 于晶.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7]商洛香菇生产独特性分析[J]. 李拴曹,李存玲,邬勃. 安徽农学通报, 2017(20)
  • [8]“食用菌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及调控”项目简介——食用菌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的科学基础[J]. 张金霞. 菌物学报, 2015(04)
  • [9]不同产地商业品种香菇的滋味成分分析及评价[J]. 陈万超,杨焱,冯杰,于海龙,宋春艳,刘艳芳. 食品工业科技, 2015(08)
  • [10]“栽桑-养蚕-种菇”生态模式初探[J]. 高云超,廖森泰,肖更生,邹宇晓,刘凡,刘军,施英,叶学林,陈钦藏. 广东农业科学, 2012(22)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