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理论文章

一、对理论文章的再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高鹏程[1](2021)在《《大众文艺丛刊》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传播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1943年10月19日的《解放日报》,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题正式发表了毛泽东于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的文艺座谈会期间的两次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在《讲话》精神指引下,边区的文化教育和文艺工作有了根本遵循,至今仍是国家意识形态、文艺创作、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但是,标准、原则的推行与秩序的建立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巨量工作的支撑,对外需要开展文艺斗争,对内需要进行思想整风,1948年创刊的《大众文艺丛刊》便是参与其中的重要环节和力量。囿于办刊时间短、创刊地点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存世量低、以及被《讲话》光芒遮蔽等原因,以往历史叙事和文学研究并没有给予《丛刊》足够的重视,至少尚未对《丛刊》与《讲话》的复杂关系进行专门研究。基于此,本文于历史的缝隙之间发现问题,力图立足史料,努力回归文学史现场,阐明问题。研究具体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章《大众文艺丛刊》与《讲话》的关联。本章广泛搜集相关资料,结合1948年的政治、文化语境,梳理《丛刊》创刊背景,为其定位和定性,进而明晰其与《讲话》之间的内在关联,建立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丛刊》是受中共南方局直接领导,由左翼文艺界在香港创办的机关刊物,目的在于阐释和宣传《讲话》精神,建立新的人民的文艺方向,构建《讲话》所描绘的新的文学秩序。第二章将《大众文艺丛刊》置于四十年代文学格局中,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重点分析《丛刊》为了清除《讲话》的传播障碍,对国统区文艺开展批判与清算,包括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沈从文、朱光潜、萧乾),尤其是对后者的批判,考察被批判对象面对批判的态度和思想转变,总结批判与清算的成效。第三章将《大众文艺丛刊》纳入左翼文学发展的历史框架内,着眼于左翼文艺界内部对《讲话》精神理解的分歧和开展的以《讲话》为基准的深刻检讨与反省,重点关注研究分歧的解决。关键在于理解《讲话》内容实质,根据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的“文艺统一战线”表述,考察左翼文艺界内部的批评。第四章论述《大众文艺丛刊》对《讲话》精神的阐述与实践。归纳分析《丛刊》围绕《讲话》精神开展的文艺建设:其一,抓住细节的变动,塑造思想改造进步的作家典型,树立《讲话》的权威和作家进步转型典范;其二,强调文艺大众化建设,深入讨论文艺大众化运动,宣传延安文艺大众化运动,总结延安文学的经验与不足;其三,刊载介绍解放区文艺作品,践行《讲话》精神,倡导《讲话》提出的文艺创作导向。第五章《大众文艺丛刊》的文学史意义与反思。本章在文本层面确定《丛刊》的独特价值,从纵向历史与横向地理两个方面分析《丛刊》在“转折”中发挥的历史作用。《丛刊》的文本价值体现在刊载作品的艺术价值及其孕育形成的批评模式之中,尽管批评模式值得反思,但切实极大促进了《讲话》在国统区的传播和接受,也深刻影响了国统区文艺创作。在促成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转折的过程中,《丛刊》对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文学形态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可以说,《丛刊》是新中国文艺意识形态和方针政策的一次超前试验,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文艺一体化运动的预演。《丛刊》与《讲话》是内在统一的,共同指向新的人民的文艺方向和新的文学秩序的建立。前者是对后者宣传实践的产物,后者对前者发挥引领指导作用。即《丛刊》为传播、宣传、践行《讲话》精神,实现《讲话》文艺思想而创刊,围绕《讲话》精神开展文艺批判与相关文艺建设活动,为现代文学的转型,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学秩序的建立做出了巨大努力,此乃《丛刊》之真正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刘雯炀[2](2017)在《新时期胡耀邦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加强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核心要义,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也是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文革”中滋长的“左”的错误严重禁锢了广大干部的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遭到严重破坏,同时又造成了党风不正和不良社会风气泛滥。“文革”结束以后,极“左”的思想严重干扰党在经济、文化、组织、外交等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一些干部不能发挥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面临复杂的内外环境,“左”和右的错误思想交织存在,干部中存在本领恐慌和消极腐败的不良现象,一些干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未能承担相应的职责。粉碎“四人帮”以后,胡耀邦逐步成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进入新时期,面对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他提出了加强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系列观点。这有利于及时澄清干部中错误的思想认识,有利于提升干部应对改革开放新局面的本领,有利于整饬不良党风和社会风气,以此形成较为和谐的干群关系,进而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其有效实践经验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推进干部理论教育提供重要历史借鉴,因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是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综述与评价、相关概念解析与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正文部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从理论基础、思想来源、现实条件和个人素养四个方面分析了新时期胡耀邦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形成发展的条件;第二部分从教育地位、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四个方面论述了新时期胡耀邦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从结构的鲜明性、旨向的实践性、表达的深刻性和内核的辩证性等方面概括了新时期胡耀邦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第四部分从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两个角度论述了新时期胡耀邦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重要价值。结语部分主要是强调了胡耀邦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本研究可以继续探讨的问题,以期深入党的干部理论教育史的研究。

罗融融[3](2014)在《《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国家地理》作为科学传播的一个标志性范本,在创刊60余年的媒介实践中,历经了从重“信息”、轻“互动”的教导公众式的“科普杂志”到强调互动模型、“知”和“质疑”并举的“科学传媒”的演变与递嬗,在传播上凸显“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在文化上着意于全方位自塑国家形象与打造国家名片,在效果上实现了视觉满足与深度阅读的对接,成为国民想象国家、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国家级大刊”深切的人文关怀。基于当前学界对《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研究还停留在业务论、经验论、视觉论等单向维度的阶段,本文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自1950年创刊以来到2013年的全部期刊为研究对象,重点运用媒介地理学、经济学、传播学、视觉文化学等跨学科理论,以纵向到横向、宏观到微观、动态到静态的研究视角对638期第一手原始资料进行文本解读,对其办刊发展、模式转型、风格形塑、媒介呈现进行内容分析,深度解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的互动勾连,从而破解《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不同时期的办刊特点及其内在文化机理与传播样态。本文具体内容如下:在办刊历史部分,通过剖析时代变迁与杂志兴衰的关系,本文提出,《中国国家地理》60余年办刊历程的起承转合可分为初创期、低迷期、复兴期、转型期,杂志兴衰无一不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但也呈现出从较强的政治性到科学传播的自主性,从广博的时代性到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从单一向度的科学性到多元文化的人文性。正因如此,《中国国家地理》演进成为专业性、人文性、艺术性兼具、受众目标明确、定位精准的科学期刊。在办刊实践部分,文章重点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在较长时间跨度的办刊历程中、在几经停刊与发行量低迷等若干重要关键节点上的实践与探索。该杂志立足于科学传播、植根自然地理、弘扬人文精神,本章在深入梳理了《中国国家地理》与时代思潮、办刊主体、媒介技术及受众的密切关系之后,指出《中国国家地理》在视觉性、典藏性、差异性上形成了稳定的杂志风格,从而获得广泛的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在传播样态层面,本文运用媒介地理学的观点深入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的媒介呈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从1998年以来走向成熟,实现了内容与载体的对接、历史与现实的对接、文本呈现和受众需求的对接、地理特征与地域文化的对接,其独具的集中呈现、深度解读、科学引领、对比拷问、创新视界等传播样态,是《中国国家地理》能让受众产生阅读惯性的最本质要素,这一要素也使其成为同类型期刊中的翘楚。本文认为,《中国国家地理》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更是文化艺术的传播,其通过精神生产实践,对地理空间进行了再叙事、再想象、再隐喻、再塑造,赋予真实景观以新的意义,创造生成出符号化的文化表征空间,完成了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其本质是以形象化的手段来自我确证和传达人类情感的虚拟世界,为读者建构起来“虚拟的实体”和“想象的共同体”,并成为这种“想象”的中介与替代,以一种阅读的“仪式”共建过程,架构出一个“想象的地理”与“新地理感”。最后,本文将《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型期刊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剖析该杂志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华夏地理》的差异化发展。同类项之间的比较能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我国在科技的发展、科学知识的传播、公民的科学素养等方面与西方相比还有极大的差距。期刊的设计排版和运作模式可以模仿借鉴,期刊的风格定位和叙述技巧可以不断摸索,唯有内容是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和人才团队作为支撑的。《中国国家地理》还需要在元内容的生产上、媒介技术上、美学风格上、视野格局上、媒介营销上进一步深化革新,树立起大传播理念与全息观照的视角,以肩负起作为科学传媒的重要职责。本文通过剖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质与时代特质、文化特质、受众特质的深刻关系,试图对科学传播的应用基础做一些扎实的先期工作。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希冀能够以小见大地映照我国期刊业的发展与创新,能对同类型媒体有所启发与借鉴意义。

周国清[4](2013)在《文学编辑家秦兆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民文学》(1949-1957)和《当代》(1979-1994)从事编辑工作达20余年的编辑家秦兆阳是当代文学史研究不可跨越的典型个案。从作为编辑家、作家和文学批评家的身份角色和个体命运出发,将其置于社会文化发展的整体脉络之中,考量文学发展中编辑角色的创造性作用,分析编辑活动对文学生态优化与文学秩序维护的特有功能,能揭示出中国当代文坛在其政治、文化环境下的“话语场”:其中包含着文学与政治、主流意识形态与“创作异类”、编辑行为的文学干预与社会政治的文学控制等各方面的复杂关系,透现诸多复杂的文化信息;对探寻编辑活动在组织与引导文学生产,调控与把握文学消费,发现文学新生力量,开发文学可能性并实现其现实性转化等方面作用的新视域,寻求编辑主体、编辑活动和文学发展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另一角度思考特定时期的文学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秦兆阳具有传统知识分子的个性气质,更具有文学编辑家的启蒙精神。他本真自我的真实展现、自由精神的个性彰显、民间立场的合理表达,构建的编辑主体精神,无不书写了一个主体意识鲜明且个性丰满的文学编辑家形象。但秦兆阳的身份悖论显而易见,作为交织于传统与现代、政治规约与艺术自律之间的知识分子,其个体文化人格不可能不遭遇某种程度的分裂。秦兆阳的文学编辑生涯,为社会文化规约与文学艺术性之间的博弈,作出了生动的诠释。秦兆阳身份的矛盾和痛苦是深层次的、隐在的。在社会的狂飙突进和政治的风暴面前,在历史的荣光与色彩面前,秦兆阳始终忠于自己的信仰,他歌颂生活,也直面尴尬,追求人民愿望和历史真实的表达,通过现实性、战斗性、开放性的现实主义理论和办刊追求,塑造了期刊的编辑理性。这种理性意识,是文化力量对秦兆阳身份的塑造。秦兆阳编辑身份的认同过程,正是在个体与政治激情和时代幻象的博弈之中,即在作家、编辑家和文学批评家三重角色的互动、整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其文化人格的一种综合、复杂的表现形式。编辑所需的文化精神凸显了时代文学的美学走向。秦兆阳始终强调多样性的文学形式,鼓励多元的艺术风格,突出作品的实际生活意义。通过在《人民文学》期间充满先锋和启蒙意味的探索与尝试,在《当代》期间的充满反思和沉重感的整合与开拓,秦兆阳延续了他的现实主义主张,并在其中深深烙上了其文化人格的色彩,当时代沉浮、个体历练两相叠加,所有的宠辱都渐行消退之后,秦兆阳的沉静、厚重及其处理政治与艺术关系过程中的中庸,与扛着改革开放大旗阔步前进的社会现状两相辉映,构建了一幅平衡传统与现代、厚重感与新鲜感的文化坐标,书写个人,畅想未来,更倾情家国,传承历史,顺应时代,朴素自然,真实感人。秦兆阳具有鲜明的作者观。秦兆阳清楚地表明了其面对文化场域的不同规范与要求时和作者的相处方式:一是编辑和作者具有某个文化场域的共识,但却不得不接受文化场域某个方面的规约,这以秦兆阳编发《我们夫妇之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受到批判和被流放为代表;二是编辑和作者有着深度共鸣,外在力量成为传播和增加文化场域新质的推动力,当以秦兆阳编发《芙蓉镇》为代表;三是编辑和作者暂时未能取得共识,社会、文化场域与编辑主体的精神文化追求出现裂缝,这当以秦兆阳错失《九月寓言》为代表。受到社会文化场域的干扰,秦兆阳有坚持自己艺术理想、与作者共进退的勇气;当编辑和作者对文化场域理解产生分歧时,秦兆阳选择了自己作为编辑主体的价值判断与文化精神,坚守自己的文学主张。作为一个敢于担当社会场域和文化场域责任和使命感的编辑,秦兆阳只能在让渡自己部分主体性的同时,也让渡一部分作者的主体性,以达到在文化场域内编辑和作者的共同认可。在一定程度上,他选择了主体功能的退让,以获取文化和社会场域惯性的认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又是他获得主体性不得不选择的途径。编辑与读者的关系是文学生态的一种隐匿层面。秦兆阳在办刊过程中,通过文学选择、编辑议程设置、读者期待视野的满足、读者需求的适应与提升等途径,不断开拓读者的阅读空间,从而实现文学期刊的传播功能,优化文学生产机制。读者的参与,使文学传播纳入显在的“作者一编辑—读者”和隐在的“读者—编辑—作者”的双向的循环体系之中。秦兆阳读者观实现的具体路径是:在《人民文学》时期,将“创作谈”、“编者的话”与文学批评文章灵活安排,吸引读者参与传播过程;在《当代》时期,则让读者参与到刊物评论与作品评奖之中。在处理编辑与读者“间距”时,秦兆阳的选择是清晰的:不超越现实主义的边界(既不教条主义,也不逾越到现代主义),也不跨越社会文化规范的尺度。如此,读者、编辑和作者,便能围绕文学的某个意义中心点,在社会文化场域里发现自我,理解他人,书写现实,品味历史。秦兆阳的文学编辑生涯呈现为创作、理论和编辑3种不同的话语形态:即生活和文学创作实践中的艺术审美话语追求;理论升华和文学批评实践中的知识主体话语表达;文学传播和期刊编辑实践中的深层权力话语的言说。这分别影响了编辑主体及编辑行为之“美”、编辑主体及编辑行为之“真”、编辑主体及编辑行为之“善”。3种不同的话语形态,是秦兆阳编辑生涯中文化追求、编辑人生的话语方式,亦是当代文学史中不可回避的话题。秦兆阳在时代狂澜中尽力有效地实现文学的社会传播功能,塑造了一座可供自我检视的精神雕像。秦兆阳的命运沉浮折射出了编辑主体精神的意义与编辑主体角色的“风险”,彰显出编辑正义对于文学发展举足轻重的意义。或顶风逆鳞发表《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或忠于艺术理想,发表“干预生活”的作品,或不愿意参加党内鸣放会……他以自己的编辑人生说明,编辑“风险”的存在和编辑正义的选择,是优化文学发展的必然路径。秦兆阳以坚定的编辑角色定位,在文化、消费、技术的新的时代气息面前,坚守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培育新生作家群体,弘扬期刊文化特色,书写了一段当代文学史上的佳话。

刁世存[5](2004)在《论新时期中国社会的人道主义思潮》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中国社会人道主义思潮主要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反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和历史,争取和确立合乎人道的民主政治,从而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当代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思想文化现象,它表现出自发性与广泛性、历史感与西化倾向、情绪化与政治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解与再认识等特征。争论中出现的混淆概念的不同含义,混淆科研考察的不同领域,人为地制造对立等问题最终导致有待深入的学术探讨难以为继。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人道主义思潮对“文化大革命”的深重灾难及其根源的揭露和批判,从根本上否定了新的迷信和“两个凡是”的方针,有力地鞭笞了“左”倾思潮,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促动、影响了中国二十世纪80年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为创立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科学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

庞红宇[6](2003)在《对理论文章的再认识》文中提出

王贵明[7](2000)在《理论期刊编辑的素质要求和编辑工作的深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对理论期刊编辑的素质要求和编辑工作的深化进行了阐述。认为理论期刊编辑的素质要求主要有:在政治素质上,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导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了解和掌握党在新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在理论素质上,要求既专又博的理论知识结构;在工作技能素质上,应具备语言学、逻辑学及排版、校对等知识;在道德素质和社会交际素质上,应具备与理论期刊编辑工作相适应的道德和必要的交际能力。文章从编辑工作的几个环节阐述了如何使编辑工作深化,即组织作者队伍,争取好的稿件;在稿件审查上,着力发现好的文章;在稿件编辑中,认真加工处理;在版面设计上,准确生动地体现杂志的特色和风格。

张宏生[8](1998)在《“对传统加以再创造,同时又不让它失真”──访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斯蒂芬·欧文教授》文中研究表明

罗弘道[9](1991)在《广播电视理论研究 工作中的若干认识问题》文中研究指明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成立4年来,广播电视理论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工作中还有一些认识问题有待探讨。我想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这个侧面所感受到的讲点个人意见。 1.如何估价学会成立以来广播电视理论研究工作所取得的进展许多同志对此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有的评价还比较高。但是,也有些同志认为,这几年的广播电视理论研究,没有起什么好作

二、对理论文章的再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理论文章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大众文艺丛刊》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传播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大众文艺丛刊》与《讲话》精神的关联
    第一节 《大众文艺丛刊》创刊背景
    第二节 《大众文艺丛刊》的性质
第二章 批判与清理:清除《讲话》精神传播的障碍
    第一节 对“自由主义”思想的批判
    第二节 对“反动文艺”的全面清理
    第三节 新形势下的“新文艺观”
第三章 反省与统一:消除《讲话》精神传播的内部干扰
    第一节 《讲话》精神的“正解”
    第二节 统一战线下的“协奏”
    第三节 “彻底检讨”与“深刻反省”
第四章 对《讲话》精神的正面解读与创作实践
    第一节 塑造思想改造进步的作家典范
    第二节 深入讨论文艺大众化
    第三节 创作实践——“实在的故事”
第五章 《大众文艺丛刊》的文学史意义与反思
    第一节 《大众文艺丛刊》的文本价值
    第二节 《大众文艺丛刊》对国统区文艺的影响
    第三节 《大众文艺丛刊》对“当代文学”形态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新时期胡耀邦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新时期胡耀邦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形成发展的条件
    (一)理论基础: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支撑
    (二)思想来源: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
    (三)现实条件:社会转型过程中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四)个人素养:过硬的政治素质和突出的学习能力
二、新时期胡耀邦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教育地位:开展各项工作的思想保障
    (二)教育目标: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三)教育内容:马列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四)教育方法:以疏导方针为基础的教育方法论
三、新时期胡耀邦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鲜明特色
    (一)思想结构的鲜明性:目标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二)思想旨向的实践性: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三)思想表达的深刻性:通俗性与形象性的统一
    (四)思想内核的辩证性: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四、新时期胡耀邦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重要价值
    (一)历史意义
    (二)当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中国国家地理》研究文献综述
        二、 地理科普与其他期刊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相关理论
        一、 科学传播理论
        二、 媒介地理理论
        三、 文化传播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 主要内容与观点
第二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历程
    第一节 艰难初创与曲折发展(1950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一、 诞生成长阶段(1950 年 1 月至 1960 年 8 月)
        二、 曲折发展阶段(1961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第二节 复刊兴盛与低潮徘徊(1972 年 10 月至 1997 年 12 月)
        一、 复刊兴盛阶段(1972 年 10 月至 1989 年 12 月)
        二、 低潮徘徊阶段(1990 年 1 月至 1997 年 12 月)
    第三节 探索转型与步入辉煌(1998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一、 探索转型阶段(1998 年 1 月至 2004 年 12 月)
        二、 步入辉煌阶段(2005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对杂志定位及办刊方针的探索
        一、 从“两个时期”的变化看期刊定位的时代印记
        二、 从“两次更名”的转型看期刊定位中办刊人的求索
        三、 从“两类人群”的选择看期刊定位中受众的作用
    第二节 对刊物选题及杂志风格塑造的探索
        一、 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与拒绝低级趣味
        二、 注重热点分析和典藏价值
        三、 体现时代和地域的差异性
    第三节 对杂志栏目类型及内容呈现模式的探索
        一、 由细化的栏目分类转向专题模式
        二、 由扁平的常识介绍转向有历史纵深感的立体论说
        三、 王牌栏目:自成一体的卷首语
        四、 招牌月刊:独树一帜的“10 月特辑”超厚版杂志
    第四节 对高品质视觉呈现的探索
        一、 封面的视觉呈现
        二、 图像语言的诉求
    第五节 对寻求商业合作的探索
        一、 《中国国家地理》的广告发展历程
        二、 扩展附加服务 谋求最大效益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与传播样态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
        一、 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
        二、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类型
        三、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特点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传播样态
        一、 集中呈现
        二、 深度解读
        三、 科学引领
        四、 对比拷问
        五、 创新视界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杂志的比较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比较
        一、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与美国《国家地理》
        二、 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诞生
        三、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差异
    第二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华夏地理》的比较
        一、 选题类型的差异
        二、 阐释角度的差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4)文学编辑家秦兆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秦兆阳的多样人生
        一、酸甜苦辣、艺文永随的艺术人生
        二、执着磨稿、办刊育人的编辑生涯
        三、直面现实、勇于探索的耿介人生
    第二节 秦兆阳作为文学编辑家的研究现状
        一、课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本文选题的意义、价值与研究方法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基本结构与创新点
        一、本文的基本结构
        二、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时代语境的洗礼:秦兆阳编辑主体精神的建构
    第一节 特定历史境遇中的个体与社会悖论
        一、传统知识分子个体与社会的文化悖论
        二、秦兆阳的身份悖论
        三、秦兆阳身份悖论中的文学与编辑人生
    第二节 个体与社会悖论中的编辑主体精神构建
        一、秦兆阳作为知识分子的个性气质
        二、秦兆阳作为文学编辑者的启蒙精神
        三、秦兆阳作为文学编辑者的传播意识
第二章 文化人格的表征:秦兆阳编辑理念的沉聚
    第一节 社会功能与期刊的理性精神
        一、文学编辑理性精神的生成
        二、理性精神与现实性的编辑理念
        三、理性精神与战斗性的编辑理念
    第二节 身份立场与期刊的文化属性
        一、多重的编辑身份认同
        二、多维的办刊精神
    第三节 文化审美与期刊的个性特色
        一、办刊方针的确立
        二、充满先锋意味的文学审美性探索
        三、充满历史沉重感的反思和开拓
第三章 文化文本的创造:秦兆阳与作者群体
    第一节 文学编辑与作者:文学生态的一种显在层面
        一、文学编辑与作者的关系
        二、编辑、作者及文学生态的生成
    第二节 秦兆阳的作者观及其文学生态意义
        一、作者是编辑身份构建的组成部分
        二、充分尊重作者的主体性
    第三节 秦兆阳与典型的编辑文本
        一、第一种类型:编辑主体规训于文化场域
        二、第二种类型:编辑主体确证于文化场域
        三、第三种类型:编辑主体异见于文化场域
第四章 文化选择的传播:秦兆阳对读者阅读空间的拓展
    第一节 文学编辑与读者:文学生态的一种隐匿层面
        一、编辑与读者身份之辨
        二、读者对于文学生产和传播的意义
        三、编辑与读者:文学生态的另一维度
    第二节 秦兆阳的读者观及其相应的文学定位
        一、读者观的基本原则:对读者负责
        二、读者观的实现路径:尽力搭建读者沟通平台
        三、读者观的实现保障:编辑的中介性创造
    第三节 秦兆阳的文化选择与读者阅读空间的拓展
        一、文学传播与读者需求的满足
        二、共通意义与阅读空间的拓展
        三、文化选择与阅读空间的生成和制约
第五章 理论话语的向度:秦兆阳编辑活动与创作活动的共进
    第一节 秦兆阳的文学创作之路
    第二节 秦兆阳文学创作和理论的话语特征
        一、四十年代,秦兆阳审美话语的主体性探索
        二、五六十年代,秦兆阳理论话语的成型及其内在矛盾
        三、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秦兆阳知识话语的沉淀及话语主体的分化
    第三节 创作、理论和编辑的话语共进及其文学史意义
        一、创作:与编辑的角色冲突和话语调和
        二、理论:知识主体话语的表述与编辑活动的共进
        三、编辑:深层权力话语的言说及其文学史意义
第六章 编辑“风险”与编辑正义:“秦兆阳现象”的启示
    第一节 秦兆阳文学生涯的编辑“风险”
    第二节 编辑正义和“秦兆阳现象”与文学制度
        一、秦兆阳的编辑正义
        二、“秦兆阳现象”与文学制度
    第三节 “秦兆阳现象”的思考:时代语境中的文学编辑及文学发展
        一、消费语境中的编辑精神重构
        二、技术背景下的思想底色铺垫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等
后记

(6)对理论文章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三个“并非”
三个“强调”

四、对理论文章的再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大众文艺丛刊》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传播与实践研究[D]. 高鹏程. 吉林大学, 2021(02)
  • [2]新时期胡耀邦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D]. 刘雯炀.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3)
  • [3]《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D]. 罗融融. 暨南大学, 2014(03)
  • [4]文学编辑家秦兆阳研究[D]. 周国清. 湖南师范大学, 2013(10)
  • [5]论新时期中国社会的人道主义思潮[J]. 刁世存. 探索, 2004(01)
  • [6]对理论文章的再认识[J]. 庞红宇. 军事记者, 2003(01)
  • [7]理论期刊编辑的素质要求和编辑工作的深化[J]. 王贵明.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0(03)
  • [8]“对传统加以再创造,同时又不让它失真”──访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斯蒂芬·欧文教授[J]. 张宏生. 文学遗产, 1998(01)
  • [9]广播电视理论研究 工作中的若干认识问题[J]. 罗弘道.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1(02)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