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双龙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论文文献综述)

李彦雪[1](2021)在《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空间,是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认知的不足,缺少定量化研究的技术手段。目前传统的乡村建设过程中数据资源获取困难,主观性强,缺少合理的规划指导,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缺乏客观认知,新形势下急需拓展研究的量化手段及方法,以对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展开科学理性思维的探讨。本文针对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认知不足和量化研究技术方法匮乏的问题,以黑龙江省域为研究范围,以代表性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以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为主脉络展开研究。技术层面运用了无人机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引入空间句法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和形状指数法,并辅以Rhino、AutoCAD、DepthMap、IIIustrator和Photoshop等软件进行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量化与分析。内容上对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影响要素和典型村落分布形态详细分析,从乡村聚落本底的边界空间、街巷空间和院落空间形态等综合认知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特征,并结合典型县域实证研究,优化指导景观设计方案。本研究发现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形态价值认知不足,国家层面的地域典型代表性村落占比特别低,各类典型聚落景观形态有待挖掘。通过技术分析发现,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受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自然环境海拔高程影响占比最大,而坡向影响不大。黑龙江大部分村落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以中南部区域的齐齐哈尔、牡丹江和哈尔滨三个城市分布最集中,分布特点也与历史流寓的流人文化有一定关系。基于量化并分析结果,乡村聚落景观的边界空间形态、街巷空间形态和院落空间形态要素,从不同角度综合全面的表达了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形态。乡村聚落最为常见的边界形态为指状形态特征,团状形态特征次之。边界形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大,地形和水体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集成度、平均深度和可理解度综合分析,与村落空间相融合,通过轴线的冷暖层次,确定出村落的核心区域,并形成可达性及可理解度权重层级关系,作为引导实践的依据,使空间从感性认知得以理性升华。院落空间分布形态上多以平行式排列为主,院落空间格局以前院院落和前后院落最具代表性,“小家大院”的特征最具地域代表性。最后以林口县22个绿化示范村进行实证研究,以设计的新思维来指导方案设计。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的探索,搭建了认知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思维的框架,开拓了研究思路,使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认知更具客观性,为北方寒地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理性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而指导实践,同时丰富了黑龙江乡村景观研究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刘晓鸣[2](2020)在《政策司法化研究 ——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党的政策的法律政治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法院不仅具有“定分止争”的审判功能,而且还扮演着党的政策实施者的政治角色,承担着将党的政策司法化的使命和任务。政策司法化,即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司法文件、指导性案例等为载体,把党的政策转化为司法政策并运用于司法审判全过程的实践活动。近年来,人民法院服务大局的政治性不断被强化。从宏观层面,最高人民法院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从中观层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执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政策,同时根据地方党委工作大局形成政策性司法文件,服务于全国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从微观层面,法官在准确适用法律的同时,将党的政策融入司法审判,以实现案件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相统一。然而,司法实践中存在一系列的争论和困惑。如,法院如何正确执行党的政策、如何处理好法律与政策的关系,法官如何将政策引入司法裁判,这些既是根本性的理论问题,亦是长期困扰法官的实践问题。“政策司法化”既是法学理论问题,亦是政治学理论问题,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仍属于一个“初被探索的领域”。基于此,本文从法律政治学的视角,以法学和政治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司法文件、中国裁判文书网的裁判文书、指导性案例的梳理分析,通过对部分法院审判工作的观察分析,并通过法官访谈途径听取法官的感受和体会,力求以第一手资料为依据,探究政策司法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研判政策司法化的现实状况,科学理性地分析现阶段政策司法化的问题与困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司法化的优化路径。从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来看,党的政策属于政治系统的组成部分,法院的司法审判活动属于法律系统的组成部分。政策司法化,本质上属于法律系统和政治系统之间的互动过程。从中国的政法体制来看,中国共产党在政策司法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领导与推动作用,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高位推动”的政策执行模式。在政策司法化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将党的政策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司法政策以指导司法审判,其所扮演的是一个“政策制定者”或“政策转化者”的形象。最高人民法院主要通过制定司法解释、司法文件、指导性案例等方式转化党的政策。地方法院作为地方党委领导的政法单位,其所依赖的资源,一方面来源于上级法院的供给,另一方面来源于司法场域外同级党委的供给,因此,地方法院在政策司法化过程中,主要是执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政策以及地方党委的经济社会政策。在政策司法化过程中,法官在准确适用法律的同时,通过在司法裁判中对政策的考量与运用,将政策融入司法审判。通过对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国裁判文书网的裁判文书的梳理分析,并通过法官访谈途径听取法官感受和体会,可知:法院执行党的政策不但可以体现为宏观层面最高人民法院将司法工作置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之中,中观层面地方各级法院对党的政策和司法政策的执行中,而且还体现在微观层面法官的政策思维和裁判行为中。目前,无论是最高人民法院、地方法院,还是各级法院的法官,在政策司法化过程中均存在一些亟需纠偏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妨碍了党的政策科学有效地转化为司法政策,还影响着人民法院的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具体来说:在最高人民法院层面,一是以转化党的政策为要义的某些司法解释缺乏法理基础,有时为了迎合政策或政治需要肆意扩张解释;二是政策司法化的模式相对僵化,有时过于突出和强调司法政策的意识形态特征,简单化回应党的政策,消解了司法政策本应具有的符合司法规律和司法技术的特征。在地方各级法院层面,一是受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甚至党政负责人所谓“大局”的驱动,地方法院及其法官未能正确把握“服务大局”与“地方保护主义”之间的界限,亦未掌握好地方治理要求与个案处理合法性的平衡。二是受利益偏差、监督机制不健全、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地方法院运动式、放大式、选择式执行政策。在一线法官层面,由于缺乏法治理念和政策思维,有些法官在司法裁判中错误地理解和运用党的政策,一方面表现为在裁判文书中简单化地运用政策,缺乏对政策进行充分说理,另一方面表现为直接引用政策条文作为裁判依据,致使政策与法律冲突,损害了法律权威和司法公信力。针对政策司法化存在的上述问题,应从提升最高人民法院转化政策的能力、健全地方法院执行政策的机制、提高法官运用政策的水平三个方面,以提升人民法院政策司法化的规范化和法治化。具体来说:在最高人民法院转化政策层面,首先应当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增强司法解释的合法性与谦抑性;其次,改进司法政策的目标性与功能性,提高最高人民法院回应政策的能力;最后,加强指导案例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使之在通过个案解读法律和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在地方法院执行政策层面,通过健全利益诉求的融合机制、健全政策执行的沟通机制、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矫正地方法院执行政策偏差的现象。在法官运用政策层面,首先应当破解法官运用政策的思想误区,并在此基础上,规范法官在刑事审判中运用政策的方式,同时增强法官在民事审判中对政策进行充分说理,将党的政策科学有效地运用于司法审判,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

胡琳[3](2020)在《黄陵县乡村聚落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陵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延安市南部,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貌,是我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传统的乡村格局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乡村人口外流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土地利用粗放、空心化等问题亟需解决。原有的乡村聚落体系已不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如何进行乡村聚落体系的集约化整合,科学构建乡村聚落体系,对于实现乡村地区健康有序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黄陵县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背景解析、发展条件分析、特征及问题剖析、体系发展评价及体系构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背景解析,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综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发展条件分析,包括自然条件、社会人口、经济发展以及历史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三部分为特征及问题剖析,借助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相交工具、最邻近分析工具等,从等级规模、职能结构、空间布局三个方面对乡村聚落体系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总结乡村聚落体系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为聚落体系发展评价,从人口结构、社会经济、资源禀赋以及设施建设四个方面选取不同的评价因子构建评价体系,对黄陵县乡村聚落体系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价,将乡村聚落分为最高分值、较高分值、一般分值、较低分值以及最低分值,并根据评价结果将乡村聚落划分为城镇化类、重点发展类、控制发展类、迁移合并类四类,分类施策,科学引导乡村聚落的发展。第五部分为乡村聚落体系构建,包括等级规模的确定、职能结构的组织以及空间布局三个方面。在规模等级上,首先,提出黄陵县乡村聚落应按照“建制镇—中心社区—一般社区”三级体系进行构建;其次,按照耕地承载力法和人口综合增长率法预测黄陵县乡村聚落总规模,分别为2.8万人和3.5万人,按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效应确定各等级人口规模,最终确定西部山地区各个等级的最小人口规模为1500人、4500人和20000人,东部塬地区为3000人、20000人和30000人。在职能结构上,将6个建制镇的职能分为综合服务型、工业型、农副产品加工型以及农贸型四类,将39个中心社区和64个一般社区的职能分为农业型、工业型、贸易型以及特色旅游型四类。在空间布局上,首先,在乡村聚落用地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一核一带三区”的空间结构,并确定乡村聚落在各个适宜性分区的布局情况;其次,将黄陵县乡村聚落分为线形布局、块状布局、散点布局三种布局形式;最后,针对基础设施配备不均、落后等问题,提出合理的布局措施。对黄陵县乡村聚落体系的研究,旨在促进乡村地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资为陕北乃至其他生态脆弱区的乡村聚落体系构建提供借鉴。

曾纯[4](2020)在《新都区林盘多功能性评价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成都市启动全域林盘保护利用修复规划,在政策引领下,结合新都区区位优势,大量资金、产业、技术、人才、信息为代表的资源向新都区乡村地区流入,理论上可以为地域林盘带来发展契机,但林盘现状仍然持续衰退。面对两者之间的矛盾,本文以多功能性理论视角探究位于大都市近郊区的新都区林盘发展特征,通过建立多功能性评价体系,进而为近郊区林盘提出复兴的可行性策略。首先根据实态调研,对新都区林盘现存的资源萎缩、规模不经济、功能同质化、体系无组织等问题,本文提出以外部回流资源为林盘经济社会调整的根本动力,在使林盘资源得到更为合理配置的基础上,促进林盘功能更新,对外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路径。由此以多功能性理论为指导,对新都区的林盘建立多功能性评价体系,将影响林盘发展的外部回流资源和内部要素纳入指标体系,并反映在农耕聚居、生态涵养、农业生产、休闲旅游四类主导功能中,以层次分析法确定确定指标权重,最终构建评价模型。根据对新都区典型区域的林盘多功能性评价结果分析可以发现,林盘内的主导功能以传统农耕聚居和生态涵养为主。农业生产和休闲旅游功能受外部要素影响较大,紧邻特色小镇、产业聚集以及对外交通联系便利的区域分布。在空间分布上各主导功能的林盘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根据林盘多功能性评价识别林盘聚落资源特征,鉴于林盘规模小、空间分散分布的制约,最终引导林盘形成多功能发展的路径需要从不同地域视角建立合作机制,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林盘多功能发展的目标。以规划视角,构建“区域-地域-林盘聚落”三个层次的规划策略。其一,整合新都区区域的乡村资源,构建区域资源网络,为所在地域的林盘提供动态、多元的资源支撑;其二,以业缘和地缘构建功能多元互补、经济社会有机关联的林盘协同单元,以共同体参与区域竞争;其三,根据林盘多功能性评价提炼林盘重点发展方向,构建错位发展、协同促进的林盘体系。

简子菡,李凌子,丁志伟[5](2020)在《“闪讯”模式下淘宝村形成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以河南省西峡县双龙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闪讯公司的积极筹划、引导和大力参与下,中西部农村地区能在数月到一年的时间内迅速培育出一种新型的淘宝村,与传统的淘宝村形成过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基于闪讯公司催化、政府积极参与、"套路化"成长三大方面构建理论框架,以闪讯公司培育出的第一个农产品淘宝村——西峡县双龙镇双龙村为例,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剖析"闪讯"模式下淘宝村的形成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发现,"闪讯"模式下的淘宝村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萌芽阶段:受时间、学习意识、学习能力的限制,村内开设淘宝店铺仅为少数村民且店铺效益不佳.②初期成长阶段:"产业能人"通过线上平台的成功实践,有效地调动村民加入电商活动的积极性,村内开设淘宝店铺的村民逐渐增多且服务质量不断提升.③加速成长阶段:在闪讯公司与政府的协作下,村内淘宝商户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为淘宝村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④成熟阶段:在淘宝商户快速增加与村内全方位产业链的带动下,村内店铺数量和活跃度达到淘宝村认定标准."闪讯"模式下驱动因素中,资源禀赋为淘宝村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和产生可能,"互联网+"时代背景和电商环境为淘宝村形成提供了市场条件,电商基地的建立、闪讯公司的催化为淘宝村的快速形成提供了关键支撑,电商基地与闪讯公司的全方位合作为淘宝村的形成提供了"助燃"作用,政府提供的各种政策、设施支持为淘宝村走向成熟提供了"软""硬"环境支撑.

刘晓凤[6](2020)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效性及其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S村为例》文中指出乡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乡村治理的效果影响着国家治理进程。乡村治理愈发凸显治理有效性这一基本价值导向。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乡村社会担负着更加严峻的重任。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5个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治理有效是基础。要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乡村治理,推动乡村社会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推进乡村社会发展,村党组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村级党组织如何领导乡村治理达到有效治理。本研究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效性展开,结合具体实践,分析实践过程中的做法、取得成效以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建议以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效果。本篇文章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对国内外有关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理论成果进行梳理,明确文章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中存在的重难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基本理论部分,明确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提出背景和重要意义,界定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效性的相关概念,指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效性的衡量维度,从组织、制度、秩序、服务四个方面来分析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有效性。第三章为现状描述部分,在搜集资料、对S村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厘清S村是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乡村治理进程的,捋顺其具体措施,总结S村取得的治理成效。第四章为问题及原因分析部分,通过梳理S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具体实践过程及取得成效,发现S村在党建引领治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组织建设不够扎实、制度建设不完善、服务供给不太完善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思想认识有偏差,保障条件不充分、考核机制不科学。第五章为对策部分,基于前文分析,提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要不断提升治理的有效性,就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健全充分的保障机制、构建科学的考核机制,从而提升治理效果。

张建[7](2020)在《攀枝花市盐边县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迅速,而土地资源供给不足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我国于2015年正式启动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工作,要求各区县按照“双评价”的要求进行因地制宜的国土空间规划探索,用以解决空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结构混乱以及各方面不协调导致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开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不仅可以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战略保障,也可以满足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需要,对于实现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遵循指标选取的原则,以盐边县167个村级行政单位为评价单元构建了盐边县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在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的基础上,构建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的计算,并运用自然间断点法将各评价单元按评价值的高低划分为土地承载力高等级区、土地承载力中等级区、土地承载力低等级区三个分区;运用三维魔方图解法模型与盐边县国土空间优化相关联提出盐边县国土空间优化方案,并提出提高研究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建议。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盐边县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可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其中,相对高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级村有51个,占盐边县总面积的36.48%;相对中等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级区有98个行政村,占盐边县总面积的52.40%;相对低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级村有18个,占盐边县总面积的10.02%。全县各乡镇土地资源承载力由高到低排序为:红格镇>桐子林镇>益民乡>箐河傈僳族乡>新九乡>渔门镇>永兴镇>鳡鱼彝族乡>红果彝族乡>和爱彝族乡>格萨拉彝族乡>国胜乡>惠民乡>共和乡>红宝苗族彝族乡>温泉彝族乡。(2)依据评价结果对盐边县国土空间优化格局提出指引:将盐边县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发展区、适度开发区三种分区,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进一步划分为经济产业优化区、土地开发优化区、重点经济发展区、承接经济发展区、农林业生产区、生态涵养区6个主体功能区。其中经济产业优化区包含9个评价单元,土地开发优化区包含10个评价单元,重点经济发展区包含22个评价单元,承接经济发展区包含40个评价单元,农林业生产区包含56个评价单元,生态涵养去包含30个评价单元。(3)针对盐边县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结果,提出关于提高盐边县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建议,主要有四点:适当提升北部地区人口密度,控制南部地区人口过快增长;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注重耕地保护,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注重生态保护,提升盐边县土地生态承载力。

付玉洁[8](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渝东南传统村落分类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精神家园,是广大乡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耕文化的精粹与根基。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社会经济因素孕育了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传统村落。近年来,在“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郊区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发展”的多重挑战和冲击下,统村落不断遭到“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破坏。这样的现状不仅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也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习近平同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道出了无数中国人对传统村落呈现的田园生活的眷恋。然而,特色与问题各不相同的传统村落,迫切需要“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在传统村落价值与村落日趋衰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之际,“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科学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本文以渝东南37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解决渝东南传统村保护与利用之间的问题,以实现渝东南传统村落乡村振兴为目标。总结了国内外传统村落实施乡村振兴相关理论,以历史遗产保护理论、有机更新理论、评价学理论等为指导,归纳总结了国内外传统村落和非传统村落实施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为渝东南传统村落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并通过对传统村落分类工具与研究工具的比较,确定了以层次分析法(AHP)为主,德尔菲法和均值比较法为辅的渝东南传统村落分类方法体系;通过对渝东南37个传统村落调研,找出其优势与问题;分析比较国家现行指标体系《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指标体系,结合渝东南传统村落优势与问题,从体系构建、指标选取、评分标准等方面对渝东南传统村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地域化的调整和补充,构建了以“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的渝东南传统村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表;对渝东南37个样本村落进行评分,运用均值比较法将37个传统村落按照“典型优势、参考优势、典型劣势、参考劣势”进行类型特征说明;最后,将渝东南传统村落类型划分为:综合引力型、生态保障型、特色引领型、产业带动型、治理提升型及文化重塑型六类;以此为基础每个类型以该类型的一个传统村落为例,分析其现存的优势与问题,有针对性的探讨适用于该类型的规划策略。最后,为了保障规划实施落地,提出了渝东南传统村落分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许倩雯[9](2019)在《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安徽省休宁县为例》文中指出人居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柢,人居环境的演变直接影响着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提升。目前,学者们在探寻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路径时,乡村人居环境发展落后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解决乡村人居环境问题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文章探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次研究从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角度出发,对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实现路径进行尝试性的探索,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有益借鉴。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的系统梳理,选择相关的评价体系进行借鉴,运用群体决策及综合量化方法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目前多集中于宏观视角的人居环境评价尺度进行了有机拓展。本次研究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指标遴选、指标权重计算、指标赋值和指标综合等一系列具体的评价技术方法构建完成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最后,将构建完成的评价体系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案例上,即以休宁县域范围内153个行政村做为研究对象,分别综合评价和比较,并针对各乡村不同的问题特征提出相应的适宜性优化策略。综上,本文的核心特点在于:突破了已有的人居环境评价研究空间尺度的束缚,将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落实到了具体乡村的空间范畴,可为未来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赖屿[10](2018)在《宁乡市新农村建设中村和社区党组织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村和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是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重要桥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实践者和坚决的执行者,在实践中肩负着思想建设、服务群众、领导发展和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他不仅决定着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更决定着农村发展的未来。当前,村和社区党组织有出现弱化现象,战斗堡垒作用不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强,村和社区集体经济薄弱,事务管理难度增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鱼水”关系,阻碍了村和社区的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的村和社区党组织,迫切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功能,从而实现其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带头人的目标。村和社区党组织如何切实发挥好自身正功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以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进行分析,分析了当前村和社区党组织现状,探讨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本文框架由两个部分构成,包括绪论部分、正文部分,共有六章。在绪论部分,主要是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部分,主要是对基本理论进行介绍,对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进行阐述。随后,对宁乡市村和社区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进行分析。对村和社区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正功能、负功能进行分析,深刻剖析我国村和社区党组织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制约村和社区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正功能实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学习常熟蒋巷村、荆门市、江源区、兴义市冷洞村等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进典型经验,进一步了解掌握新农村建设中村和社区党组织功能实现的有效途径。最后形成有效发挥党组织正功能的意见建议,主要包括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党员群众素质、拓宽增强集体经济渠道、凝聚党群干群合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等。

二、双龙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龙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引言
        1.1.2 选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
        1.3.1 研究范围及对象界定
        1.3.2 基本概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4.1 乡村景观的国内外研究
        1.4.2 乡村聚落景观的国内外研究
        1.4.3 相关理论依据及技术规范
        1.4.4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主要理论和技术研究探索
    2.1 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
        2.1.1 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研究背景
        2.1.2 重建技术实现路径
        2.1.3 三维重建实践探索
        2.1.4 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的优势
    2.2 空间句法理论与技术研究
        2.2.1 空间句法的基本概念
        2.2.2 空间句法的发展应用
        2.2.3 基于空间句法的空间形态分析思维
    2.3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
    2.4 形状指数法
    2.5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环境特征及样本分类研究
    3.1 黑龙江乡村演化及发展概况
        3.1.1 乡村形成及演化
        3.1.2 村镇发展现状
        3.1.3 乡村与城市的区别
    3.2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环境特征研究
        3.2.1 自然环境特征
        3.2.2 人文环境特征
    3.3 乡村典型样本村落的选取
        3.3.1 研究对象筛选界定
        3.3.2 地域典型样本选取结果
        3.3.3 研究样本城乡分布数量
    3.4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分类及价值特征
        3.4.1 样本村落调研方式及数据来源
        3.4.2 典型样本村落分类研究
        3.4.3 乡村聚落景观的价值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影响因素与分布特征
    4.1 样本村落选址空间分布密度
        4.1.1 黑龙江典型村落选址分布
        4.1.2 样本村落市级分布密度
    4.2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4.2.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4.2.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4.3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特点
        4.3.1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
        4.3.2 传统村落分布
        4.3.3 国家级生态村分布
        4.3.4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分布
        4.3.5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分布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与分类特征
    5.1 乡村聚落边界空间形态
        5.1.1 乡村聚落边界空间形态量化指标
        5.1.2 样本村落边界空间形态
        5.1.3 村落边界空间形态驱动因子分析
    5.2 乡村聚落街巷空间形态
        5.2.1 基于集成度的街巷空间形态特征
        5.2.2 基于可理解度街巷空间形态
        5.2.3 聚落景观空间融合形态特征
    5.3 乡村聚落院落空间形态
        5.3.1 乡村院落空间布局
        5.3.2 院落空间格局形态
        5.3.3 院落景观要素空间形态
        5.3.4 公共及绿化空间景观形态
    5.4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典型特征分类
        5.4.1 空间形态结构角度分类
        5.4.2 村落价值特征角度分类
        5.4.3 区位关系角度分类
    5.5 本章小结
6 典型县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实证研究
    6.1 案例概述及分布密度
        6.1.1 选取缘由
        6.1.2 林口县典型聚落样本村的选取
        6.1.3 村落空间分布形态密度分析
    6.2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影响要素
        6.2.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6.2.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6.3 林口县示范村景观空间形态研究
        6.3.1 典型村落分布特点
        6.3.2 样本村落边界形状指数界定
        6.3.3 村落边界形态特征分析
        6.3.4 样本村落空间集成度分析
        6.3.5 空间可理解分析
    6.4 实践方案优化指导
    6.5 本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政策司法化研究 ——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党的政策的法律政治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法律与政治的关系”的研究
        二、关于“司法与政治的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司法裁判与公共政策”的研究
        四、关于“法院执行政策的载体”的研究
        五、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政策司法化的理论构建
    第一节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党的政策”
        二、“司法”
        三、“司法政策”
        四、“政策司法化”
    第二节 政策司法化的理论基础
        一、政治系统与法律系统的关系
        二、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三、司法的政治属性与政治功能
        四、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政策司法化的实践基础——中国的政法体制
        一、党中央
        二、地方党委
        三、党委政法委员会
        四、法院党组
    第四节 政策司法化的主体及方式
        一、最高人民法院政策司法化的方式——转化政策
        二、地方法院政策司法化的方式——执行政策
        三、法官政策司法化的方式——运用政策
    第五节 政策司法化的载体
        一、司法解释
        二、政策性司法文件
        三、工作性司法文件
        四、指导性案例
第二章 政策司法化的实证考察
    第一节 政策司法化的宏观考察
        一、对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梳理
        二、人民法院执行党的政策的实践历程
    第二节 政策司法化的中观考察
        一、地方法院民事审判运用政策的样态
        二、地方法院刑事审判运用政策的样态
        三、地方法院行政审判运用政策的样态
    第三节 政策司法化的微观考察
        一、对法官的问卷调查
        二、对法官的现场访谈
        三、调查访谈的结论
第三章 政策司法化的问题与分析
    第一节 最高人民法院转化政策中的现实问题与分析
        一、政策司法化的法理基础薄弱
        二、政策司法化的模式相对僵化
    第二节 地方法院执行政策中的现实问题与分析
        一、执行政策偏差及其表现
        二、执行政策偏差原因分析
    第三节 法官运用政策中的现实问题与分析
        一、直接将政策作为刑事案件裁判标准
        二、民事案件中运用政策缺乏充分说理
第四章 政策司法化的优化路径
    第一节 提升最高人民法院转化政策的能力
        一、增强司法解释的合法性与谦抑性
        二、改进司法政策的目标性与功能性
        三、加强指导性案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二节 健全地方法院执行政策的机制
        一、健全利益诉求的融合机制
        二、健全政策执行的沟通机制
        三、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
        四、健全政策执行的评估机制
    第三节 提高法官运用政策的水平
        一、破解法官运用政策的思想误区
        二、规范法官在刑事审判中的政策运用
        三、增强法官在民事审判中的政策说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3)黄陵县乡村聚落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乡村聚落研究综述
        1.2.1 国外乡村聚落研究
        1.2.2 国内乡村聚落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1.5.1 基本概念解读
        1.5.2 基础理论
2 黄陵县乡村聚落发展条件分析
    2.1 自然条件-乡村聚落发展的载体
        2.1.1 区域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情况
    2.2 社会人口-乡村聚落发展的前提
        2.2.1 县域人口情况
        2.2.2 乡村人口情况
    2.3 经济发展-乡村聚落发展的动力
        2.3.1 各产业从业人口的变化
        2.3.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2.4 历史文化-乡村聚落发展的灵魂
        2.4.1 行政区划的变迁
        2.4.2 人文历史
3 黄陵县乡村聚落体系现状特征及问题剖析
    3.1 黄陵县乡村聚落体系等级规模特征分析
        3.1.1 乡村聚落体系等级特征
        3.1.2 乡村聚落体系规模特征
    3.2 黄陵县乡村聚落体系职能结构特征分析
        3.2.1 城镇现状职能
        3.2.2 乡村聚落现状职能
    3.3 黄陵县乡村聚落体系空间布局特征分析
        3.3.1 乡村聚落体系空间分布总体特征
        3.3.2 乡村聚落体系空间分布影响要素与关系
        3.3.3 乡村聚落支撑体系分析
    3.4 黄陵县乡村聚落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3.4.1 体系等级缺失,聚落规模偏小
        3.4.2 城镇职能单一,乡村职能不明晰
        3.4.3 空间分布不均,支撑体系欠完善
    3.5 本章小结
4 黄陵县乡村聚落体系发展评价
    4.1 黄陵县乡村聚落发展评价体系的建立
        4.1.1 评价因子的选取
        4.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 黄陵县乡村聚落发展潜力评价
        4.2.1 评价因子的分级赋值
        4.2.2 乡村聚落评分结果分析
    4.3 黄陵县乡村聚落发展类型的划分
        4.3.1 乡村聚落发展类型的提出
        4.3.2 乡村聚落发展类型划分结果
        4.3.3 乡村聚落分类引导
    4.4 本章小结
5 黄陵县乡村聚落体系构建
    5.1 黄陵县乡村聚落体系等级规模确定
        5.1.1 乡村聚落体系等级的建立
        5.1.2 乡村聚落体系规模的预测
    5.2 黄陵县乡村聚落体系职能结构组织
        5.2.1 建制镇职能分工
        5.2.2 新型社区职能分工
    5.3 黄陵县乡村聚落空间布局
        5.3.1 乡村聚落用地适宜性分析
        5.3.2 乡村聚落体系空间总体布局
        5.3.3 乡村聚落基础设施布局
    5.4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讨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4)新都区林盘多功能性评价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1.4.1 研究对象界定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1.5.1 研究的可行性
        1.5.2 研究的创新性
    1.6 小结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林盘的概念辨析
        2.1.2 多功能性的概念辨析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林盘的相关研究
        2.2.2 多功能性评价研究
        2.2.3 研究评述
    2.3 多功能性理论的本土化拓展
        2.3.1 对我国农业农村的借鉴性
        2.3.2 对新都区林盘的借鉴性
    2.4 “资源—网络”理论
        2.4.1 理论内涵
        2.4.2 对新都区林盘的借鉴意义
    2.5 小结
第3章 新都区林盘实态调查研究
    3.1 新时期成都市林盘分布特征
        3.1.1 林盘在成都市域总体分布状况
        3.1.2 林盘在成都市域不同经济圈层的分布特征
    3.2 新时期新都区林盘概况
        3.2.1 新都区林盘基本情况
        3.2.2 新都区林盘空间分布特征
    3.3 新时期新都区林盘聚落实态调研
        3.3.1 林盘物质环境分析
        3.3.2 林盘历史文化遗产分析
        3.3.3 林盘产业资源分析
        3.3.4 林盘社会文化分析
        3.3.5 新时期林盘聚落特征
    3.4 传统林盘的有机特征
        3.4.1 林盘空间形态及构成要素分析
        3.4.2 林盘要素流动的封闭性
        3.4.3 林盘空间功能的耦合性
        3.4.4 林盘体系的地域协同性
    3.5 新时期新都区林盘的特征
        3.5.1 林盘资源要素萎缩
        3.5.2 林盘核心功能解构
        3.5.3 林盘体系无序化
    3.6 小结
第4章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划分及内在机制辨析
    4.1 新都区林盘变化的成因分析
        4.1.1 林盘外部环境的影响
        4.1.2 林盘价值认知的偏失
        4.1.3 林盘传统空间的不适宜性
    4.2 资源回流背景下新都区林盘功能多元化探索
        4.2.1 新都区乡村地域资源回流
        4.2.2 新时期新都区林盘发展诉求
        4.2.3 资源重组导向下林盘功能多元化发展
    4.3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划分
        4.3.1 乡村多功能划分的相关研究
        4.3.2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划分的原则
        4.3.3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划分
    4.4 小结
第5章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性评价体系研究
    5.1 评价指标选取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指标体系构建的框架
        5.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5.2 指标数据来源
        5.2.1 实地调研数据
        5.2.2 规划数据
        5.2.3 网络数据
        5.2.4 遥感影像数据
    5.3 指标权重确定
        5.3.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比较
        5.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5.4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5.4.1 指标标准化处理
        5.4.2 综合评价模型
    5.5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性评价的实证分析
        5.5.1 评价对象概况
        5.5.2 评价结果呈现及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发展的规划策略研究
    6.1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发展的引导层次解析
        6.1.1 区域层面—乡村地域三生资源协同
        6.1.2 中观层面—林盘群落协同发展
        6.1.3 聚落层面—林盘聚落差异化重点发展
        6.1.4 整体构建“资源-网络”的发展格局
    6.2 区域层面—新都区乡村地域三生资源现状
        6.2.1 新都区乡村地域生产资源
        6.2.2 新都区乡村地域生态资源
        6.2.3 新都区乡村地域生活资源
        6.2.4 三生资源整合分析
    6.3 中观层面—构建林盘协同单元
        6.3.1 林盘协同单元构建
        6.3.2 林盘协同单元功能优化引导策略
        6.3.3 林盘协同单元空间发展引导策略
    6.4 微观层面—林盘聚落多功能发展实施路径
        6.4.1 农耕聚居主导功能林盘
        6.4.2 生态涵养主导功能林盘
        6.4.3 农业生产主导功能林盘
        6.4.4 休闲消费主导功能林盘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新都区典型林盘问卷调查设计
    附录二 :新民镇、军屯镇、马家镇内林盘的社会人口资料汇总
    附录三 :新民镇、军屯镇、马家镇内林盘的多功能性评价结果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闪讯”模式下淘宝村形成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以河南省西峡县双龙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2 双龙淘宝村形成过程
    2.1 萌芽阶段
    2.2 初期成长阶段
    2.3 加速扩散阶段
    2.4 成熟阶段
3 驱动机制
    3.1 各因子的作用机制
        3.1.1 资源禀赋为淘宝村形成提供了基础支撑与形成可能
        3.1.2 市场环境促进了农村电商的产生
        3.1.3 能人效应与基地成立是催化淘宝村快速形成的关键支撑
        3.1.4 基地与闪讯合作为淘宝村形成提供有力“助燃”
        3.1.5 政府积极行为提供了淘宝村走向成熟的“软”“硬”环境支撑
    3.2 综合作用机制
4 结论与讨论

(6)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效性及其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S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重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重难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效性的理论阐释与衡量维度
    一、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提出背景
        (一)基层党建为乡村治理提供资源
        (二)乡村治理实效提升需要党建引领
    二、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性是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基本目标
        (二)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意义体现
    三、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效性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效性的衡量维度
        (一)乡村组织体系完善
        (二)乡村规章制度健全
        (三)乡村社会秩序良好
        (四)乡村公共服务有效
第三章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实践现状--以S村为例
    一、调研对象和调研过程
        (一)调研对象
        (二)调研过程
    二、S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实施过程
        (一)S村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缘由
        (二)S村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实施步骤
    三、S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实践成效
        (一)村党组织作用增强
        (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三)乡村秩序日益和谐
        (四)村民自治更有活力
第四章 S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基本原因
    一、S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建设不够扎实
        (二)制度建设不完善
        (三)服务供给不太完善
    二、S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存在问题的基本原因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
        (二)保障条件不充分
        (三)考核机制不科学
第五章 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效性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
        (一)增强对基层党建的认识
        (二)增强对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认识
    二、健全充分的保障机制
        (一)健全资金保障机制
        (二)健全人才保障机制
        (三)健全技术保障机制
    三、构建科学的考核机制
        (一)考核主体多元化
        (二)考核标准差异化
        (三)考核程序严谨化
        (四)考核方式多样化
        (五)加强考核结果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7)攀枝花市盐边县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承载力
        2.1.2 环境资源承载力
        2.1.3 土地承载力
    2.2 基础理论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土地稀缺性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系统理论
    2.3 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条件
        3.1.3 资源条件
    3.2 社会经济现状
        3.2.1 行政区划与人口
        3.2.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2.3 道路交通状况
    3.3 土地利用现状
        3.3.1 土地利用结构
        3.3.2 土地利用特点
第4章 盐边县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建立指标体系框架
        4.1.3 指标选取的意义
        4.1.4 指标数据预处理
    4.2 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介绍
        4.2.1 粒子群优化算法
        4.2.2 投影寻踪模型
        4.2.3 粒子群投影寻踪优化模型
        4.2.4 粒子群投影寻踪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4.3 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的建模过程
    4.4 盐边县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
    4.5 盐边县土地资源承载力分级
    4.6 盐边县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
第5章 基于评价结果的盐边县国土空间优化指引
    5.1 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国土空间优化的关系
    5.2 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国土空间优化格局的关联模型
        5.2.1 三维魔方图解法介绍
        5.2.2 三维魔方图解法分区过程
    5.3 盐边县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结果
    5.4 盐边县国土空间优化方案及分析
    5.5 提高盐边县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建议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渝东南传统村落分类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村落发展要素短缺问题所迫
        1.1.2 落实乡村振兴分类指引责任所系
        1.1.3 保护传统村落历史价值民心所向
    1.2 研究对象与区域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区域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概念界定
        2.1.1 乡村、村落(村庄)
        2.1.2 传统村落
        2.1.3 乡村振兴战略
    2.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理论研究与实践
        2.2.1 国内外相关理论
        2.2.2 国内外相关实践
    2.3 传统村落分类方法与工具
        2.3.1 基于综合特色的传统村落分类
        2.3.2 基于地理区位的传统村落分类
        2.3.3 基于景观差异的传统村落分类
        2.3.4 基于保护状况的传统村落分类
        2.3.5 传统村落分类工具与研究工具
    2.4 研究述评
3 渝东南传统村落现状调研
    3.1 调研名单和内容
        3.1.1 调研名单
        3.1.2 调研内容
    3.2 调研方法和过程
        3.2.1 调研方法
        3.2.2 调研过程
    3.3 渝东南传统村落特征
        3.3.1 数量多,分布广
        3.3.2 历史职能多元
        3.3.3 山地特征明显
        3.3.4 土家族、苗族文化内涵丰富
    3.4 渝东南传统村落问题
        3.4.1 生态敏感性高
        3.4.2 传统村落存续情况分化
        3.4.3 空心化、老龄化问题突出
        3.4.4 村民受教育程度低
        3.4.5 产业融合度深度低,效益差
        3.4.6 配套设施不完善
        3.4.7 保护规划实施程度不一
    3.5 问题剖析
    3.6 本章小结
4 渝东南传统村落评价指标与分类
    4.1 渝东南传统村落分类体系构成
        4.1.1 分类步骤
        4.1.2 分类方法选择
        4.1.3 分类样本选取
    4.2 渝东南传统村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渝东南传统村落综合评价模型
        4.2.3 渝东南传统村落综合评价因子选取
        4.2.4 渝东南传统村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2.5 渝东南传统村落综合评价指标权重
        4.2.6 渝东南传统村落综合评价指标评分标准
    4.3 渝东南传统村落类型
        4.3.1 传统村落评价结果
        4.3.2 传统村落分类特征总结
        4.3.3 渝东南传统村落的类型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不同类型的渝东南传统村落规划策略
    5.1 综合引力型
        5.1.1 强化区域龙头作用
        5.1.2 “景城乡”融合发展
        5.1.3 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5.2 生态保障型
        5.2.1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5.2.2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5.2.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5.3 特色引领型
        5.3.1 立足本底,挖掘特色
        5.3.2 错位发展,突显特色
        5.3.3 顺应趋势,精构特色
    5.4 产业带动型
        5.4.1 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5.4.2 增强村民参与度,创新收益分享模式
    5.5 治理提升型
        5.5.1 完善制度法规构建
        5.5.2 提升村民参与能力
        5.5.3 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
    5.6 文化重塑型
        5.6.1 风貌整治
        5.6.2 文化重塑
        5.6.3 警示退出
    5.7 本章小结
6 规划实施保障
    6.1 强化规划引领
    6.2 健全政策支撑
    6.3 加大投入力度
    6.4 纳入责任追究
    6.5 营造良好氛围
7 结语
    7.1 研究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7.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传统村落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B.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
    C.渝东南传统村落调研问卷
    D.传统村落警示退出条件
    E.权重咨询表示例
    F.评价指标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计算
    G.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H.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I.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安徽省休宁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解读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读
        2.1.1 乡村
        2.1.2 人居环境
        2.1.3 乡村人居环境
        2.1.4 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4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4.1 中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进程
        2.4.2 中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
    3.1 构建步骤
    3.2 指标遴选
        3.2.1 指标遴选原则
        3.2.2 评价指标遴选
    3.3 指标权重计算
    3.4 指标赋值
    3.5 指标综合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研究——以安徽省休宁县为例
    4.1 休宁县人居环境现状
        4.1.1 休宁县人居环境基本状况
        4.1.2 自然生态条件
        4.1.3 经济社会条件
    4.2 评价单元的选取
    4.3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1 数据来源
        4.3.2 数据处理
    4.4 结果分析
        4.4.1 休宁县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综合得分分析
        4.4.2 休宁县乡村人居环境子系统适宜性得分分析
        4.4.3 休宁县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综合分析
    4.5 休宁县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发展建议
        4.5.1 子系统优化提升策略
        4.5.2 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策略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成果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休宁县全域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优化提升策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0)宁乡市新农村建设中村和社区党组织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村和社区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党的基层组织
        2.1.2 新农村建设
        2.1.3 村和社区
    2.2 村和社区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2.3 村和社区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定位
        2.3.1 领导核心与政治社会化功能
        2.3.2 教育管理与服务监督功能
        2.3.3 服务群众与凝聚人心功能
        2.3.4 利益整合与维护稳定功能
        2.3.5 推动发展与促进和谐功能
    2.4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2.4.1 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
        2.4.2 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村和社区党组织功能
第3章 宁乡市村和社区党组织功能分析
    3.1 宁乡市村和社区党组织现状
    3.2 领导核心功能实现不强
    3.3 教育管理党员不到位
    3.4 党群关系不够和谐稳定
    3.5 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动荡不安
第4章 制约宁乡市村和社区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原因
    4.1 农村人口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4.1.1 农村人口发生变化
        4.1.2 农民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4.2 村和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滞后
        4.2.1 党组织自身建设滞后
        4.2.2 党员队伍建设滞后
    4.3 村和社区组织经济体制不顺经济基础薄弱
    4.4 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关系处理不到位
第5章 先进地区经验分析
    5.1 常熟蒋巷村经验
    5.2 荆门市经验
    5.3 江源区经验
    5.4 兴义市冷洞村经验
第6章 村和社区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建议
    6.1 加强自身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6.2 做好全员培训提供智力支持
    6.3 增强经济实力提供物质基础
    6.4 开展创建活动提供精神支撑
    6.5 推进民主法治提供政治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致谢

四、双龙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D]. 李彦雪.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2]政策司法化研究 ——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党的政策的法律政治学分析[D]. 刘晓鸣. 吉林大学, 2020(03)
  • [3]黄陵县乡村聚落体系研究[D]. 胡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新都区林盘多功能性评价及规划策略研究[D]. 曾纯.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闪讯”模式下淘宝村形成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以河南省西峡县双龙村为例[J]. 简子菡,李凌子,丁志伟.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6]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效性及其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S村为例[D]. 刘晓凤.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7]攀枝花市盐边县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D]. 张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渝东南传统村落分类与规划策略研究[D]. 付玉洁. 重庆大学, 2019(01)
  • [9]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安徽省休宁县为例[D]. 许倩雯.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10]宁乡市新农村建设中村和社区党组织功能的研究[D]. 赖屿. 湖南大学, 2018(06)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