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禅史“妙物”发展轨迹看妙物学说的内涵

一、从“妙悟”在禅宗史的发展轨迹看妙悟说的内涵(论文文献综述)

王廷法[1](2020)在《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文中认为聚云吹万禅师(1582-1639),讳广真,俗姓李,僰道宜宾(今四川省宜宾市)人,对明末巴蜀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万历四十一年(1613)七月,吹万广真礼月明联池禅师出家受具,后游吴、越、闽、粤,还蜀后驻锡忠州聚云禅院。崇祯十二年(1639)七月去世,世寿五十八,僧腊二十七。吹万广真着述宏富,有《一贯别传》《古音王传》《恣夏草》《说乐正论》《文字禅那》《偏说九辩》《心经诠注》《居士颂》等二十多种。现存《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三卷,《吹万禅师语录》二十卷,《一贯别传》四卷,《古音王传》一卷,《释教三字经》一卷。《释教三字经》在禅林流传甚广。释至善《行状》、田华国《吹万禅师塔铭》、释自融《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释性统《续灯正统》载其生平事迹。吹万禅师一生足迹遍布四川、湖南、湖北、江苏、福建、广东等地,游方多处,于潇湘湖东禅院、巴台禅院、宝峰山云来禅院、兴龙禅寺、忠州聚云禅院等处开堂说法,开创了聚云禅派,中兴明末巴蜀佛教。吹万禅师的方外之交与其游方经历密不可分,形成了主要以“潇湘湖东禅院——平都地藏院——金陵之行——破山禅系——聚云禅系”为线索的几个交游中心。吹万禅师不同时期的游方、住持经历,见证其弘扬禅法的起伏,最终成为明季巴蜀一代宗师。吹万的方内之交多为抗清忠义之士,与忠州世家大族高、田二氏及马千乘、马祥麟、秦良玉等忠义之士互有往来。吹万广真身处明末动乱之际,援儒入释,保有忠义菩提的救世情怀,受到诸多忠义之士的钦仰。吹万禅师的禅学思想会通三教,思想来源广博,现存着作《一贯别传》保存了吹万禅师的主要禅学思想,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道德经》《南华经》《文始真经》等道教典籍及《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多种佛经予以禅学解读,遵循三教“一贯传心”之旨,以一“心”会通三教,将儒家仁者心德、玄宗无为之道与释家空性相论,以三教合一的圆融之道宣畅居士佛教。吹万广真继承大慧宗杲看话禅的参悟之道,倡导“外净内禅”,在禅宗内部则倡“五宗兼备”,认为参禅一法贵在真参实悟,宣畅寻常日用的平常心之禅道。吹万广真传世着作除了保留吹万禅师上堂说法的语录之外,涉及诗、词、歌、赋、记、引、序、传及小说等多种文体,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吹万诗歌不但具有禅意、禅趣、禅理,亦与明末时局相关,体现了隐逸与忠义的双重主题,并体现了明代“真情”“真诗”的诗歌风貌。吹万禅师所撰佛化神魔小说《古音王传》是禅林小说的突出代表,不但蕴含深刻的禅理,启悟学人证禅,同时汲取明代小说的创作元素,以“奇”“幻”的叙事机制宣畅禅旨,是禅林小说的成熟之作,并在后世禅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吹万广真的文学思想承其“真参实悟”的参禅之法,认为“诗家法即禅家法”,并结合明末禅林现状,持动态的诗学观念,融合明代谢榛“兴、趣、意、理”的四格说,提出诗歌应具“大丈夫相”,表现出亦儒亦释的双重性,在出世、入世之间寻求平衡,体现了一代高僧大德的忠义菩提心。

丁良艳[2](2019)在《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梳理宋代以前西方净土思想及文学表现。在厘清西方净土思想在宋以前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文学性的表现内容及表现形态。作为汉地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净土思想一直是佛教研究当中所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净土思想作为佛教最具有宗教性特征的内容,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虽然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很多具体的层面上依然众说纷纭。从佛教思想的角度来看,西方净土思想依然有大量的内容值得更深一步的挖掘和探讨。尤其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以神话材料为基础的文学人类学等新学科的兴起,也给宗教诠释学带来了全新的方法论突破。佛教西方净土思想内容体系中所包含的宗教神话信息,其神话背后所关涉的原型心理特质,以及佛教净土思想传入汉地的思想史脉络,将是本论文所重点关注和探讨的内容。基于此,本论文以时间为线索,分章节探讨西方净土思想传入汉地之前的思想渊源,传入初期汉地的宗教思想环境,以及在宋代以前各个历史阶段的不同传播情况。包括西方净土思想在汉魏两晋时期的阐释,在南北朝时期的阐释,以及在隋唐五代时期的阐释。以思想义理层面的论述为基础,本论文关注的另一个重要论题是西方净土文学。佛教与文学的密切关系早已经成为当今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尤其是禅宗思想、佛教的变文、俗讲等形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等,都成为今天佛教文学研究当中的重点内容。以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为对象的文学研究,是佛教文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现有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明清时期的净土诗歌等内容上,对晋唐佛教净土文学的关注并不明显。因此,在探讨晋唐时期的净土文学方面,本文选取了各个历史阶段最突出的净土文学内容,包括魏晋时期以“念佛三昧”为主题的文学创作,南北朝时期的净土僧传叙事作品,隋唐五代时期涉及西方净土意象的文人诗歌和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内容,从该四个方面契入对西方净土文学的研究,关注西方净土思想进入文学创作当中所表现出的诗学审美及叙事特征,并尝试把握西方净土文学创作当中所体现出的以象为本、注重虚静的诗学理念,创作者及信仰者针对死亡问题的深层心理焦虑及其象征化表达,以及作品中的受西方净土思想影响而产生的美轮美奂、崇高庄严的彼岸意象。

黄勋杰[3](2019)在《大慧宗杲禅学思想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大慧宗杲的禅学思想是以禅宗心性思想为根本,同时结合临济义玄、杨歧方会、湛堂文准、圆悟克勤等人的思想而形成的。宗杲的禅学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禅宗的发展意义深远,例如为后世士大夫参禅学佛提供了新的范式,又例如在其看话禅的影响下最终形成了念佛禅。可以说,宗杲不仅是临济中兴的重要人物,也是禅宗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本文以大慧宗杲的禅学思想为核心,结合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重点论述其禅学思想的发展变迁,试图从宗杲禅学思想发展的历程中理出一条完整清晰的脉络,为研究同类型禅师禅学思想的发展变迁提供一种思路。本文将宗杲禅学思想的发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宗杲证悟前思想发展历程,主要涉及他在证悟前的学习经历及思想变化;第二部分是宗杲证悟后的思想变化,涉及他的心性思想的部分,主要从“不二”这个角度来论述,涉及他的禅法思想的部分则主要探讨了他的看话禅思想;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宗杲的禅学思想对后世参禅学佛的影响,涉及士大夫禅学和念佛禅。

谢明[4](2018)在《世阿弥能乐中的禅研究》文中提出世阿弥是日本卓越的能乐艺术表演家和能乐理论家、剧作家,其创作的能乐作品已成为时代经典,其确立的能乐理论深刻而持久地影响着能乐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旨趣。世阿弥能乐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标志着日本室町时代的能乐达到了思想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在能乐史的向度上,发挥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是能乐自体演进路径上的关键环节,对后世能乐的发展影响深远;为能乐史研究提供解释和厘清其发展必然性的重要逻辑线索。而实际上近代以来的能乐研究主要依凭着世阿弥能乐作品的被发现而发展着。世阿弥能乐指以能乐观世流派第二代传人世阿弥为主体进行的创作、演剧等一系列和能乐有关的活动。本文侧重于文本方面,主要包括世阿弥创作的能乐论和能乐剧作品。其形成根本上源自日本传统文化的濡养,与幽玄、物哀等日本特有的美学思想有密切关联。但这不是唯一的根源,他者文化的注入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禅理、禅语以及禅偈的大量使用,不仅成为革新旧式能乐的理论武器,更是建构新能乐理论的思想源泉,也在一定意义上形塑了能乐独特的言说方式和艺术风格。本文旨在以世阿弥的能乐为研究对象,以禅的视角探讨世阿弥能乐中所包蕴的禅要素,分析其在能乐论构建与能乐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存在形态及其功用,进而探明世阿弥能乐与禅二者间的内在关系。能乐是日本古典戏剧的代表,最初来源于中国的“唐散乐”,伴随着散乐的分化,吸收日本传统艺能后形成猿乐,并最终发展为成熟的能乐艺术。其演进路径大致经历了平安、镰仓、南北朝、室町以及江户等几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并形成了诸多流派。本文详细考察了最有影响力的观世流派的构成、代表人物及其艺术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对世阿弥所创能乐论着与能剧作品进行重点考析。对于世阿弥何以能够接受禅并“引禅入能”,本文从其所处时代与个体生命体验两个视角考察,认为在宗教盛极的镰仓时代,统治阶级笃信禅宗又偏爱能乐是推动世阿弥将禅引入能乐的外在动力。而自足利义满死后,世阿弥失去政治后援,命运走向坎坷又为其在思想上接受禅奠定了心理基础。最终,世阿弥引禅入能,既有迎合统治阶级偏好宗教性审美情趣的事功一面,更是出于借助禅提升能乐艺术境界的本心。能乐论是世阿弥能乐的指导理论。本文以其不同创作时期的能乐论代表作品《风姿花传》、《花镜》、《九位》为样本,从与禅的接受关系视角,考析“花论”、“心论”、“却来”“无”等概念及其禅理。花是世阿弥能乐论的重要概念,包括具象的“真实之花”和抽象的“时分之花”。前者是带来直观美感体验的自然之花,后者是美学意义上处于不同艺术境界的魅力之花。花亦是禅学的重要概念。灵山法会上佛祖用直观、简洁、优美的具象之花开示无上的“涅盘妙心”,由“拈花微笑”而立禅宗。兼具意象性和思想性双面性格的能乐论之花与禅之花实现了意涵上的通达无碍。花也成为世阿弥能乐与禅得以沟通的媒介。能乐论之“心”以心为本,从心而论,以能乐表演者如何获得最佳的艺术效果为主旨而展开,强调能乐表演的秘诀不在乎肢体语言和形体塑造而在乎心,即“动十分心,动七分身”。对“心”体悟的深浅,是衡量一个能乐表演者水平高低甚至能否成为大师的标准。能乐之心即为初心,不忘初心的意义不仅要追求自身技艺的臻于至善,还要将初心传于后人。世阿弥将心作为艺术的根本,重视口传心授之法与禅追求智慧圆融、真性清净的本心,重视以心传心妙法具有同一性。禅宗之心成为世阿弥能乐论中参悟能乐之道和传承能乐技艺的重要方法论。世阿弥将能乐表演分成“中三位”“上三花”“下三位”九种境界,并引用九句禅诗加以阐释,即“九位”。从“中三位”的对艺能的完全掌握到“上三花”的脱离艺能和言语,追求圆融无碍的不可言传的境界,直至转入“下三位”的回归朴拙的原初的艺术境界,整个参修过程凸显了禅宗的“却来”思想。“却来”本质为“无”的理念诠释了世阿弥强调“不拘泥于形式、不执着于当下,否定实有和超越自我的能乐论思想,也印证其对禅宗“不立文字”、“超越名相”、“空无一体”思想的执着追求。世阿弥的能乐论和能乐剧作品中含有丰富的禅语,对禅语的创造性运用是世阿弥能乐的重要特色。通过对其代表性作品中若干禅语的考析,世阿弥对禅语的运用主要分为直接引用、稍作修饰、活用禅语、模仿进而自创的禅语等几种方式,并贯穿整个创作过程。对禅语运用方式的转变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生疏到熟练的过程,体现了世阿弥处理禅语技巧的日益成熟和对禅体悟的不断深入。大量禅语的运用,既丰富了世阿弥能乐的创作形式和选材,又增加其审美情趣,同时也提高了能乐艺人习得和悟道的水平,保证了后世能乐的有序传承。更为重要的是,由此打破了上层贵族对能乐艺术的垄断,改变了世人对能乐的审美心理,使观众从单一的感官享受转为更多的对内心信仰和真如的追问,在能乐史上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禅从艺术表现形式、审美情趣与能乐理论构建等多维度对世阿弥能乐产生了深刻影响,甚至对世阿弥的人生轨迹和人生观亦产生了重要影响。禅在世阿弥及其构筑的能乐世界中得到了丰富的展现。这也在事实指陈,禅与世阿弥之间的密切关联,即禅成为世阿弥理解和接引中国文学艺术的媒介,世阿弥为禅得以内嵌于日本能乐之中并作为重要创作理念传续下去发挥了巨大作用。从禅的视角展开研究,能够深入理解世阿弥能乐论的禅理意涵和能乐剧作品在语法辞章上的艺术特色,对探讨中日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影响也有重要意义。

范藻[5](2018)在《提取生命美学的“中国样本”——有感于潘知常教授新修订的《中国美学精神》(二)》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生命美学是什么?又应该如何建构?潘知常教授新修订的《中国美学精神》对中国生命美学的建构贡献了诸多富有开创性和启发性的思想,那就是从本体视界的转换、价值取向的选择、心理定位的开掘、感性选择的确立的层面上,启示生命美学的研究应该以"无神的信仰""无神的宗教"背景下的对于美学的终极关怀的追思作为美学的根本追求。

陈小玲[6](2017)在《孟浩然与佛教》文中研究指明孟浩然是盛唐诗坛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生平履历和诗歌创作都与佛教有一定的关系。他一生除了漫游就是隐居襄阳,襄阳独特的山水形胜与浓厚的佛教思想对其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他漫游四方,游历众多名山宝刹,交往好佛之士。寺院的游历,与禅师、好佛之士的谈禅论道,都加深了他对佛家生活的向往。由于时代背景、生长环境、生平履历三者的综合影响,佛教思想深入其心,直接表现于其诗歌创作上,其现存诗集中有大量的山水佛教诗。孟浩然承接前辈谢灵运、王绩、张说等山水佛教诗的创作艺术,自觉将山水与佛理结合,创作出大量山水中融佛或景中悟道的山水佛教诗。与王维同类诗相比,孟的山水佛教诗可以看到诗人悟入佛道的轨迹,诗中有诗人自己的思考与感悟,佛教义理诗也更为空透。其诗清淡之中处处含禅,韵高常常禅境自现,如此诗风形成与佛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李芳[7](2016)在《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的诗禅观研究 ——以齐己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齐己及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的诗歌作品和诗学理论着作,论析以齐己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诗僧的诗学思想和禅学观念,进而考察诗禅观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在文学批评史上的作用。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六章。另有三个附录附于文后。第一章考察“诗禅观”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确认诗禅观的历史概念,阐述晚唐五代诗僧群体在诗禅观观念史发展中起到的特殊作用。第二章结合具体史实分析晚唐五代诗僧的文化生态,分析其产生诗歌观念的文化与宗教背景。晚唐五代重僧弘法的社会环境为禅宗的兴盛提供了条件,同时,诗歌作为僧人进身的工具成了他们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地域文化圈的形成又为诗僧间的诗艺切磋和思想交流提供了方便。以上背景共同构成了齐己及同时代诗僧所处的文化环境,即他们诗禅观产生的文化环境。第三章考论齐己诗禅观。本章以齐己具体诗歌创作为基础,分析齐己文学思想的整体形态,提炼其诗学思想的内在理路与核心观念。以齐己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诗僧普遍酷爱作诗,但与此同时又觉得诗魔往往会搅扰禅境,因此在诗与禅中不断挣扎,通过不断创作找到了解决这对矛盾的最佳途径,实现了诗禅交融的理想。第四章探讨齐己诗禅观中的诗学思想,分析齐己诗禅观念中诗学思想的内核,并追溯其思想源流。齐己在《风骚旨格》中建构了一个包括诗律、技巧、风雅传统等在内的诗学理论框架,并通过创作将以上诗学追求一一实现。与那些想以诗扬名的僧人不同,齐己始终将诗看作是一门独立而庄严的艺术,并用孜孜不倦的创作让人们看到诗禅合一的最高境界。第五章剖视齐己诗禅观中的禅学思想。齐己所处的晚唐五代是南宗禅极度繁荣的时代,他一生都在践行南宗禅的理念。此外,东晋慧远结社白莲的佳话也成了他不断参禅作诗的动力和指引。在与禅友的频繁往来中,形成了较为强烈的思想认同和文化共鸣。第六章探讨诗禅观的文学批评史意义。诗禅观成为广受接纳的一种文学观念后,以齐己为代表的诗僧诗禅观对佛教文学、佛教与文学关系以及后世文学批评的建构具有重大意义。

窦健雯[8](2015)在《朱良志的“审美妙悟”说》文中研究表明“妙悟”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领域极为丰富和发达。在“妙悟”理论逐步丰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源远流长,并且“妙悟”在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熏陶下,也被历代艺术理论的研究者们不断拓展、深究、阐发,丰富着它的内核,在先辈不断的研究、拓展中,不仅使得“妙悟”论的内核越来越丰富,也使得“妙悟”之于美学、艺术等众多领域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和深远。朱良志先生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艺术背后的一种至真的生命精神,世界有它真实的一层底蕴,这个真实是在“妙悟”中呈现的。“妙悟”本身包含着中国的“意境”理论的内核,在对禅宗思想的指导研究下,朱良志先生对中国美学的“妙悟”说提出了新的意蕴,它是对“本源”世界的一种回归,或者说是“真实”世界的一种自我呈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当代美学对于“超越二元对立”的创新问题的解决。虽然朱良志先生,没有结合西方海德格尔等人的“存在论”对“超越二元对立”提出创见,但是我们看到了这种对话的可能性,并且在“妙悟”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中,看到了“超越二元对立”的可能。

阳开怀[9](2014)在《“妙悟”:佛教中道美学》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不管是在诗歌创作还是诗歌审美上都有丰富的理论建树,“妙悟”就是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范畴。目前学界针对“妙悟”这一范畴的研究成果颇多,但是从佛教义理方面出发去研究的成果尚少,而且分析不够深入,并没有很好地揭示“妙悟”的内涵。本论文即是从佛教义理的角度出发,来对“妙悟”这一诗学范畴进行研究。佛教中的“妙悟”是佛性的发掘,是对真谛的终极领悟,是一种透彻之悟,和一般的“悟”有着层次上的分别。佛教中的“空假中”三观,尤其是中观是达到这种透彻之悟的不二之法。妙悟的这种方法论要求体现在文学上就是一种中道美学和艺术的辩证法。因此“妙悟”就是对佛教中道美学的终极运用,灵活把握,“妙悟”的真如境界体现的即是主体对中道美学的最高体悟。“妙悟”这种佛教中道美学在文学史上的影响,第一,体现在主体运用中道观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进而完成对现实矛盾的超越,具体的表现为:主体在对人生有无、生死、断常等方面的进行超越之时,常常会运用到“妙悟”的这种中道思维,以达到不住、不执、不滞于任何一边的自由境界。第二,体现在诗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对它的借鉴之上。具体表现为,主体在对真俗和言意之间的关系进行把握之时,常常会巧妙地考虑到真和俗、言和意之间的若即若离的关系,追求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境地。本文即是从主体论和创作论两个层面出发,分为五章对“妙悟”进行探析。绪论主要说明了研究目的、意义,选题依据和“妙悟”的研究现状。正文分别针对“有无”“生死”“断常”“真俗”和“言意”这五对二边概念而展开,论述古代文人在运用妙悟中道来破除这些二边时的具体体现。文章的前三章是针对主体论而展开,重点论述了古代文人在对待“有无”“生死”和“断常”问题上的态度——不执有无,不住生死,超越无常,以及在这种态度影响下的文学创作。后面两章则是从创作论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古代文人在“妙悟”这一美学范畴指导下的文学创作主张和审美心理体验。

赵胜刚[10](2013)在《中国历代文论与书论中妙悟美学范畴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妙悟”原本是禅宗中的一个重要术语,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境界”等范畴一样,渐渐地被中国传统文艺理论所吸纳,从而成为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极具生命力和东方思维特征的美学范畴。在历代文论与书论中重叠频率比较高的美学范畴主要有“气韵”、“风骨”、“妙悟”、“势”、“和”等。本文用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的方法挖掘和梳理“妙悟”这一美学范畴在历代文论与书论中的演进历程,并给予富有学理性的阐释,印证出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方式也同样适合书法批评。最后就“妙悟”对当代书法艺术创新的启迪作用进行功能性解析。

二、从“妙悟”在禅宗史的发展轨迹看妙悟说的内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妙悟”在禅宗史的发展轨迹看妙悟说的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1)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吹万广真生平考证
    第一节 生平考述——明末巴蜀佛教第一人
        一、夙结佛缘,出家受具(1582—1616)
        二、游方时期(1617—1624)
        三、住持忠州聚云禅院时期(1624—1638)
    第二节 吹万广真交游考述及影响
        一、吹万禅师的方外之交
        二、吹万禅师的方内之交
    第三节 吹万广真《释教三字经》《示谶说》与明清“二道悟”之诤
        一、吹万禅师《释教三字经》与天皇道悟
        二、吹万禅师《示谶说》与马祖“五宗”说
第二章 吹万广真思想研究:三教合一与居士佛教的倡导
    第一节 思想渊源
        一、吹万思想的形成时期
        二、吹万禅师思想着述
        三、《一贯别传》与三教会通
    第二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儒宗
        一、《易经》:天地之心与如来之藏
        二、《学》《庸》:性觉妙明与明德同一
        三、《论语》:天下归仁与正法眼藏
        四、《孟子》:孺子之心与本来面目
    第三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玄宗
        一、《道德经》:无为与空性
        二、《南华经》:佛道归一
        三、《文始真经》:无得与无相
    第四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释宗
        一、《心经》:般若空观与无位真人
        二、《金刚经》:云何应住与自识本心
        三、《弥陀经》:一心不乱与理事相融
        四、《四十二章经》:“命在呼吸之间”与“不可须臾离道”
        五、《佛说维摩诘经》:不二法门与曹溪指月
        六、《楞伽经》:出佛身血与无明烦恼
        七、《圆觉经》:圆无不觉与万物一府
        八、《楞严经》:妙真如性与性外无物
        九、《法华经》:开权显实与声色言语
        十、《华严经》:一真法界与寻常日用
第三章 吹万广真的禅法及文学思想
    第一节 吹万广真对临济禅法的革新与重构
        一、从大慧宗杲“看话头”到吹万广真以儒、释、道之言为话头的变革
        二、吹万广真“外净内禅”与晚明“禅净合一”模式的变革
        三、从汉月法藏“○相”至吹万禅师“五宗兼备”
        四、吹万禅师对“寻常日用”与“真参实悟”的诠释
        五、吹万禅法之旨归:平常心与佛祖相传之心
    第二节 吹万广真文学思想研究:历史视域中的“文字禅”
        一、吹万广真对文字禅的继承与反拨:文字禅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二、吹万禅师的动态诗学观
        三、吹万广真的诗学主张:亦禅亦儒的双重性
第四章 吹万诗歌研究——真情与真诗:明诗本位论的一个尝试
    第一节 明代禅林偈与诗的合流及其功用的泛化
        一、偈与诗的合流
        二、偈颂在明代禅林中功用的泛化
        三、《吹万禅师语录》中偈与诗的合流
    第二节 吹万广真诗歌体裁研究
        一、五绝:丈室不增,诸天不减
        二、七绝:游戏三昧
        三、律诗:写禅林事,发世外情
    第三节 隐逸与忠义:吹万广真诗歌的创作题材
        一、僧俗交往诗
        二、山居诗
        三、怀古与抒情感怀
    第四节 吹万的诗歌风貌及其诗学意义——真诗:浪漫主义的素朴表达
        一、禅悦:浪漫主义的素朴表达
        二、物像观照与情感映射:禅林与世俗双重衰落的气象
        三、意境的营造:清寒意境的突破与“苦吟式”作诗法的转变
        四、“响”:从“真情”到“大丈夫相”
第五章 吹万广真《古音王传》研究
    第一节 佛化神魔小说《古音王传》的创作成因及其影响
        一、小说与禅的关系转变
        二、僧人创作小说的发端及发展状况
        三、创作原因蠡测
        四、吹万《古音王传》之影响
    第二节 《古音王传》的禅学指归——张伯端《悟真篇》对吹万禅师的影响与秤叟居士对《古音》的阐发
        一、张伯端《悟真篇》对吹万禅师的影响
        二、秤叟居士对《古音王传》的阐发
    第三节 《古音王传》“奇”“幻”的叙事机制
        一、创作渊源
        二、叙事伦理:佛门善恶观与因果报应说
        三、叙事结构:以双层结构为经,重叠式结构为纬
        四、叙事风格:详赡、奇幻与讽刺
结论
附录:吹万广真年谱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一、论文题目释义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三、研究动机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思路及论文创新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思路及论文创新
第二章 西方净土思想及其向中土的传播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内容
        一、净土与佛国土、极乐世界
        二、本愿思想与他力法门
        三、生天理想与轮回解脱
        四、净土法门与念佛修持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渊源
        一、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起源问题
        二、佛教净土思想的思想史探源:基于经验实践的伦理转向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传入
        一、西方净土思想传入前汉地的宗教思想环境
        二、净土经典的传译及本土着述
第三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汉魏两晋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念佛三昧提出的思想背景
        一、佛法东流,禅数先行
        二、玄学思潮与黄老之术
        三、从神通方术转向佛教义学
    第二节 念佛三昧的提出
        一、《般舟三昧经》中的“念佛三昧”
        二、《坐禅三昧经》中的“念佛三昧”
        三、慧远的《念佛三昧诗集序》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两种不同阐释路径:名相化和般若化
        一、名相化和般若化
        二、慧远僧团与鸠摩罗什僧团所传“念佛三昧”之比较
    第四节 念佛经验的诗学表现:僧团文人笔下的“念佛三昧”
        一、以象为本的审美创作
        二、注重虚静的审美意趣
第四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传播情况
        一、经典的译入:《观无量寿经》和《无量寿经优婆提舍》
        二、南北方的不同传播情况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涅盘学转向
        一、西方净土思想的地论学渊源
        二、《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的华严倾向与唯识倾向
        三、《大智度论》中般若化的净土思想
        四、昙鸾的“安乐净土义”:信愿持名,往生极乐
        五、净影慧远的“净土义”:法身为本,身土相应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与南北朝文学:僧传叙事中净土高僧的形象塑造
        一、情节要素的初步形成
        二、往生异相的三时表现
        三、感梦神话及其深层内涵
第五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五代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五代时期的传播情况
        一、念佛风气的盛行
        二、造像、绘画艺术的发达
        三、抄经的普及
        四、净土社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时期的成熟
        一、隋唐五代时期传入的涉及西方净土的经典及思想内容
        二、西方净土思想的成熟及理论体系的确立
    第三节 唐代文人诗中的西方净土意象及情感表达
        一、唐诗净土意象指向的往生主题
        二、唐诗净土意象赞咏的光明情境
        三、唐诗净土意象表达的景慕之情
        四、唐诗净土意象蕴含的出尘之思
    第四节 净土史实和文学想象: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
        一、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内容及特征
        二、史实与创作:对比唐代净土僧传叙事与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
        三、作意好奇:叙事学角度分析西方净土叙事中的文学笔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经籍与古籍
    二、中文论着及译着
    三、学术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成果

(3)大慧宗杲禅学思想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创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宗杲禅学思想的奠基
    第一节 宗杲禅学思想的原动力——发出离心
        一、形式上的出离
        二、心性上的出离
    第二节 遍参宗门与思想发展
        一、禅法启蒙
        二、明确方向
        三、亲证心性
第二章 宗杲的禅法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宗杲心性思想的内涵
        一、从出离心到菩提心
        二、从菩提心到忠义心
        (一)菩提心即忠义心思想的发生背景
        (二)菩提心与忠义心之会通
        (三)从菩提心到无所用心
    第二节 宗杲的禅法实践
        一、批评文字禅
        二、批评默照禅
        三、提倡看话禅
        (一)看话禅之缘起
        (二)看话禅的特点
第三章 宗杲禅学思想的影响
    第一节 宗杲禅学对士大夫参禅学佛的影响
    第二节 宗杲禅学对念佛禅的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世阿弥能乐中的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章
    一、选题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及评价
    三、研究视角和方法
第一章 世阿弥的能乐
    第一节 能乐概况
        一、能乐的构成
        二、能乐的历史
        三、观世流能乐
    第二节 世阿弥的能乐论作品
        一、世阿弥能乐论创立的条件
        二、世阿弥能乐论作品概况
    第三节 世阿弥的能剧作品
        一、谣曲概况
        二、世阿弥创作的谣曲
        三、世阿弥创作的谣物和自撰能本
第二章 世阿弥与补岩寺关系考析
    第一节 世阿弥的“禅缘”
        一、世阿弥所处的时代
        二、世阿弥的人生经历
    第二节 世阿弥皈依曹洞宗
        一、世阿弥出家补岩寺
        二、补岩寺纳帐有关世阿弥的记载
        三、曹洞宗思想对世阿弥的影响
第三章 世阿弥能乐论中的禅
    第一节 《风姿花传》中的禅语
        一、《风姿花传》作品概述
        二、禅语的引用与活用
    第二节 《风姿花传》中“花”的禅理
        一、《风姿花传》中的“花”
        二、“花”的禅理
    第三节 《花镜》中“心”的禅理
        一、《花镜》作品概述
        二、《花镜》中的“心”
        三、“心”的禅理
    第四节 《九位》中的“九种”禅境
        一、“中三位”与“上三花”中的禅境
        二、“妙花风”之妙境”
        三、“却来”之最高境界
        四、从“却来”到“无”
    小结
第四章 世阿弥能剧作品中的禅
    第一节 《卒都婆小町》中的禅偈
        一、《卒都婆小町》作品概述
        二、“卒都婆问答”中对慧能偈的引用
        三、“卒都婆问答”中的禅理
    第二节 梦幻能对禅的阐释
        一、梦幻能的确立
        二、世阿弥的梦幻能作品
        三、梦幻能的独特结构
        四、梦幻能《八岛》作品中的禅语
    第三节 《难波》和《西行樱》中关于“花”的禅诗
        一、《难波》作品概述
        二、“一花开天下春”的出典与禅理
        三、《西行樱》中“上求下化”的出典与禅理
    第四节 《盛久》和《柏崎》关于禅境的阐释
        一、《盛久》中的“洞山五位”
        二、《柏崎》中的奇瑞之境
    小结
终章
    一、世阿弥何以能够接受禅
    二、世阿弥引用禅林用语的方式和特点
    三、禅之于世阿弥能乐的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提取生命美学的“中国样本”——有感于潘知常教授新修订的《中国美学精神》(二)(论文提纲范文)

三、心理定位:解析生命存在之惑——悟
    (一) 生命之惑的因由:“有”与“无”的烦恼
    (二) 生命之惑的破解:“物”与“我”的消除
    (三) 生命之惑的反思:“诗”与“思”的呈现
四、感性选择:回归生命存在之本——真
    (一) 生命之本的回归:欲望的明证
    (二) 生命之本的强化:性灵的激荡
    (三) 生命之本的反思:启蒙的夭折
结语:“天命”“神圣”的重建

(6)孟浩然与佛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选题依据与研究方法
    三、篇章设计与写作说明
第一章 孟浩然佛教思想背景
    第一节 襄阳佛教文化对孟浩然的影响
        一、襄阳——道安弘法
        二、襄阳寺院林立
    第二节 孟浩然游历的佛寺
        一、孟浩然应试前游历的寺院
        二、孟浩然求仕期间游历的寺院
        三、孟浩然漫游、退隐期间游历的寺院
    第三节 孟浩然交往的好佛之士
        一、王维
        二、李白
        三、王昌龄
第二章 孟浩然诗歌与佛教
    第一节 孟浩然山水佛教诗
        一、孟浩然山水佛教诗的渊源
        二、孟浩然山水佛教诗的内容
        三、与王维山水佛教诗之比较
    第二节 孟浩然诗风与佛教
        一、清淡之中含禅
        二、韵高与禅境
结论
附录一 孟浩然所游历的寺院一览表
附录二 孟浩然涉佛诗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的诗禅观研究 ——以齐己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概念梳理
    二 研究综述
        (一) 齐己研究
        (二) 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
        (三) 诗禅观研究
    三 研究方法与意义
        (一) 学界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二) 本文个案分析以及观念史研究的考察方法与视角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诗禅观的发生与流变论略
    第一节 佛教东来与诗禅文学的产生契机
    第二节 六朝文学中诗禅观的萌发
    第三节 唐代禅学的兴起与以禅喻诗的风行
    第四节 晚唐五代诗僧群落对诗禅观的重构
    第五节 北宋诗僧与士大夫文学对诗禅观的继承与发展
    第六节 诗禅的余音:明清时期诗禅观的嬗变
第二章 诗僧与诗禅
    第一节 重僧弘法:晚唐诗僧群落兴起的政治背景
    第二节 以诗进身:诗歌对僧人人生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长安与江南:地域文化对诗僧群落的塑造
    第四节 雪月禅机:晚唐诗僧的文化生活取向
    第五节 湘楚诗僧:齐己诗禅观产生的文化背景
第三章 齐己诗禅观考索
    第一节 齐己诗法论对禅学理论的借鉴
        (一) “势”
        (二) “时”
        (三) “门”
    第二节 诗式与禅境:“齐己体”所展现的诗禅互补
    第三节 齐己诗歌中展露的诗禅矛盾与艰难抉择
    第四节 化元与归一:诗禅熔铸的最高诗学理想
第四章 此岸是诗——齐己诗学思想试析
    第一节 六朝以来声律论对齐己诗学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苦吟之风”与齐己对诗歌创作技巧的重视
    第三节 《风骚旨格》构建的诗法思想体系
    第四节 齐己生平交游中所展示的诗歌理想与文学认同
        (一) 苦吟
        (二) 风雅传统
        (三) 引禅境入诗境
        小结
    第五节 “诗魔”非魔——诗与齐己的人生价值观
第五章 彼岸为禅——齐己禅学思想试析
    第一节 南宗禅广泛兴起的禅学背景
    第二节 齐己对“白莲社”的追慕与模仿
    第三节 沩仰宗禅学的具体影响
        (一) “无心是道,日用是道”
        (二) 顿悟与渐修相结合
        (三) 浓厚的道家和道教色彩
    第四节 齐己交游中所展示的宗教认同
    第五节 禅味之余——齐己与晚唐诗僧创作中的“玄禅互释”
        (一) 引老庄思想入诗
        (二) 引玄学因子入诗
        (三) 对生命本体的超越
第六章 诗禅观的文学批评史意义
    第一节 诗禅观与“以禅入诗”的融通和区别
    第二节 诗禅观对后世“禅诗”和僧诗所起的作用
    第三节 由诗律入诗法:诗禅观在诗歌创作技巧史中的转折作用
    第四节 诗禅观:推动象喻式批评的发展
    第五节 诗禅观对“立文字”元命题的深化探讨
    第六节 对齐己的“偏见”——后世文人对齐己诗禅观的遮蔽与取舍
结语
附录
    附录一:晚唐五代艺僧成就探微
    附录二 晚唐五代诗格中“门”目辑略
    附录三 齐己赠答、送别诗数量统计表
参考文献
致谢

(8)朱良志的“审美妙悟”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论文的学术史描述与方法论说明
    (一)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创新点、方法论说明与基本框架
    (二) 论文相关研究现状
    (三) 国内“超二元对立”美学思想研究
一“妙悟”论传统
    (一) “妙悟”一语出自佛教
    (二) “妙悟”思想源于道家
    (三) “妙悟”在艺术理论的拓展
二“妙悟”的基本内涵
    (一) “妙悟”与“悟”
    (二) “妙悟”与“悟妙”
三“妙悟”与“悟境”的联系
    (一) “悟境”之“真”
    (二) 从“妙悟”通向“悟境”
四“妙悟”是终极境域的回归方式
    (一) “妙悟”是“得意”而“忘言”
    (二) “妙悟”是自我的显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妙悟”:佛教中道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现状
        1.1 期刊论文类
        1.2 学术专着类
    2 选题目的和意义
        2.1 选题的目的
        2.2 选题意义
        2.3 选题依据
第一章 妙悟:不执有无
    第一节 佛教中的“有”、“无”
        1 无和空
        2 实有和假有
    第二节 文人的有无观
    第三节 文人对“空”的美学追求
第二章 妙悟:不住生死
    第一节 佛教生死哲学
    第二节 古代文人士子的生死观
    第三节 文人士子对死生的超越
第三章 妙悟:超越常断
    第一节 常见和断见
    第二节 人生如梦的喟叹
    第三节 文人对人生虚幻的超越
第四章 妙悟:真俗双运
    第一节 真俗二谛
    第二节 双照与双遮
        1 双照
        2 双遮
    第三节 文学创作中的真俗二谛
        1 佛家之二谛中道
        2 文学创作中的真俗二谛
第五章 妙悟:不落言筌
    第一节 言意之辨
    第二节 禅宗的“不立文字”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妙不可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10)中国历代文论与书论中妙悟美学范畴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背景
    第四节 本文的特色,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妙悟”说在古代文论中的逻辑演进
    第一节 “妙悟”说在文论中确立之前的发展寻踪
    第二节 “妙悟”说在古代文论中的孕育期
    第三节 “妙悟”说在古代文论中的成熟期
    第四节 “妙悟”说在古代文论中的发展与创变
第三章 妙悟说在书论中的呈现及泛化意识
    第一节 虞世南《笔髓论契妙》
    第二节 孙过庭《书谱》中谈悟
    第三节 项穆《书法雅言神化》
    第四节 黄庭坚的以禅论书
第四章 文论与书论中“妙悟”美学范畴的相通之处
    第一节 逻辑体系的相似性
    第二节 逻辑研究方式的相似性
    第三节 相似的逻辑观念和美学批评方式
第五章 妙悟美学范畴对当代书法艺术创新的启迪
    第一节 审美意义上的妙悟
    第二节 当代书法创新的误区及原因
    第三节 妙悟与法
    第四节 妙悟与识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从“妙悟”在禅宗史的发展轨迹看妙悟说的内涵(论文参考文献)

  • [1]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D]. 王廷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2]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D]. 丁良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3]大慧宗杲禅学思想变迁研究[D]. 黄勋杰.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4]世阿弥能乐中的禅研究[D]. 谢明. 山东大学, 2018(12)
  • [5]提取生命美学的“中国样本”——有感于潘知常教授新修订的《中国美学精神》(二)[J]. 范藻. 美与时代(下), 2018(05)
  • [6]孟浩然与佛教[D]. 陈小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7(12)
  • [7]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的诗禅观研究 ——以齐己为中心的考察[D]. 李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8]朱良志的“审美妙悟”说[D]. 窦健雯. 云南大学, 2015(09)
  • [9]“妙悟”:佛教中道美学[D]. 阳开怀. 暨南大学, 2014(03)
  • [10]中国历代文论与书论中妙悟美学范畴初探[D]. 赵胜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2)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