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伺服泄油补偿同步系统研究

一、机液伺服放油补偿同步系统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擎[1](2021)在《风力发电机机舱罩装配平台液压系统设计与控制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风力发电机机舱罩是风力发电机的核心构件之一,功能为保护风力发电机内部电气、机械设备不受外部环境侵蚀。恶劣的工作环境对机舱罩的装配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机舱罩的生产速度与产品质量,直接决定了风力发电机的生产效率与使用寿命。目前,风力发电机机舱罩装配主要使用天车吊装或固定地面工装,长时间占用装配场地,装配效率低,劳动强度高,装配精度无法保证。随着风电市场的持续扩大以及单机发电功率的增长,常规的机舱罩装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机舱罩生产效率、装配质量的要求。因此,设计一套风力发电机机舱罩装配平台就成为提高机舱罩生产效率与装配质量的重要环节。首先,本文依据风力发电机机舱罩的装配要求,研究国内外大量装配技术与液压设备后,设计了一套风力发电机机舱罩装配平台。装配平台以液压、气压设备为基础,实现了4MW、6MW等不同类型风力发电机机舱罩的自动化装配。其次,对装配平台的液压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分析,建立了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的数学模型,并研究了系统的频率特性与动态特性。将传统PID控制应用于装配平台电液伺服系统,研究了单个倾斜液压缸的阶跃响应特性。设计了基于PID控制的前后倾斜液压缸同步控制系统,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选取合适的同步误差反馈系数。在控制系统中引入模糊自适应PID控制,设计了装配平台液压系统的模糊控制器并进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分析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对原系统的动态特性以及对前后倾斜液压缸同步位移差的影响。最后设计了机舱罩装配平台的计算机控制界面。风力发电机机舱罩装配平台将液压设备与自动控制原理相结合,使装配平台运动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控制性能良好。

于今[2](2016)在《800MN模锻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与同步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800MN模锻液压机主要用于生产各种低塑性的高强钢、耐热钢以及碳素钢和低合金等金属模锻件,是生产航空、舰船、航天、军事、电力、核工业等领域大型模锻件的基础设备。800MN模锻液压机主驱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机电液耦合系统,各参数之间耦合关系十分复杂。因此,主驱动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和以及其同步纠偏的研究分析非常重要。本文以主驱动系统及其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液压机主驱动系统控制原理、活动横梁的动态响应特性、同步控制策略等重点内容进行了研究。本文针对800MN模锻液压机的机械结构和工艺动作,对液压机主驱动系统液压回路进行了系统的设计;推导出了模锻液压机主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该系统的工作缸建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时间、负载和活动横梁压制速度为输入,工作缸同步驱动活动横梁绕工作缸中心对角线垂线的偏转角度为输出的动态过程。对被动同步控制回路进行了设计和仿真分析,表明同步缸能够较好的实现位置纠偏;建立了液压机主被动混合同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偏载力矩与纠偏力对活动横梁转角的影响;通过ADAMS和AMEsim软件对混合同步系统进行了联合仿真,获得了多种工况下的混合同步曲线,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针对多缸液压同步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归纳,并根据800MN液压机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前馈补偿同步调平策略。通过对系统进行了相关的全数字化仿真,通过和作对比,可以发现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策略比普通的PID控制具有更好的响应速度和动态性能,同步误差符合设计要求。。仿真结果缩比样机试验研究表明,800MN模锻液压机主驱动系统具有较好的位置控制特性和同步纠偏精度,验证了主驱动系统设计和控制方案的合理性,为模锻液压机的主驱动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后期的液压系统安装与调试以及性能试验提供了参考。本文的仿真研究对提高模锻液压机主驱动系统位置控制性能和同步纠偏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工程意义。

张福波,王贵桥,焦明木,李楠[3](2013)在《具有阀控泄油补偿的等容泵控液压同步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常规等容泵控液压同步回路精度偏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可靠性、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在常规等容泵控液压同步回路中液压泵的压力管路上各设置一个由高速开关阀构成的泄油支路.通过对各高速开关阀的脉宽调制控制,实现了多个液压缸的高精度同步.给出了详细的液压系统原理图以及同步控制方法.该方案已应用于某轧机入口导卫装置的双缸同步系统中,设备连续运行了近一年时间,绝对同步误差控制在1.5 mm以内.实践表明,该方案简单、实用,具有推广价值.

鲁鼎[4](2013)在《多液压缸同步控制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液压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人们对液压执行机构的控制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多液压缸顶升系统的同步精度。本文采用模糊PID控制器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了多液压缸顶升系统的同步精度。本文采用模糊PID控制器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了多液压缸顶升系统的同步精度。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多液压缸同步系统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分析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阐述了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介绍了液压同步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其发展阶段。(2)在满足使用要求和经济性的基础上,进行了液压元件的参数计算及其选型,并利用电液比例技术实现了多液压缸的位置同步控制。根据液压元件的技术参数,在AMESim平台上进行了液压元件的建模,使模型与实际样品具有相同的性能指标,以获得较高的仿真精度。在此基础上,搭建了整个液压系统的AMESim模型,检验了电液比例技术应用于该系统的可行性,并分析了造成多液压缸顶升不同步的原因。(3)针对各液压缸承受偏载及其载荷具有时变性等特点,本文采用模糊PID控制器对顶升过程进行控制。每个PID控制器采用两个模糊控制器进行参数整定,分别提高系统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从而减少了单个模糊控制器的语言变量的数量,降低了模糊规则的建立程度。并利用MATLAB模糊逻辑工具箱,建立了控制系统的Simulink模型。(4)利用AMESim/Simulink接口,实现了液压系统与控制系统的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的应用提高了系统的同步精度。

杨立文,贾志平[5](2012)在《港口登船桥升降平台液压同步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该文通过对登船桥升降平台液压同步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探讨,提出同步马达+电液伺服阀放油补偿双向同步系统的设计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常规设计的液压升降同步控制系统一旦电液伺服阀控制系统突然失效,升降平台不能继续保持基本同步运行,对旅客通道的玻璃结构起不到保护作用,且主油路节流调速控制同步,节流损失大,效率低等突出问题。

蒲亨林[6](2012)在《800MN模锻压机被动同步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航空航天、大型船舶、能源等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大型模锻件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大部分依赖于进口,而800MN模锻液压机正是解决这些产品国产化的关键设备。大型模锻压机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机电液复合系统,其设计、制造和装配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其中,模锻压机的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产品的加工精度。模锻压机的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分为主动同步系统和被动同步系统,本文主要研究模锻压机的被动同步调平系统。基于液压机设计、制造和安装以及工作过程的特点,对模锻压机不同步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归类总结;根据模锻压机活动横梁的对角调平原理,分析了活动横梁的负载特性,建立了活动横梁的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冗余修正;通过分析活动横梁空间位姿的变化情况,确定模锻压机活动横梁位姿调整策略。根据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基本原理,计算并确定模锻压机被动同步系统的主要参数,通过分析同步调平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信息流,推导出基于电液伺服阀控制对称液压缸的阀控缸数学模型,获得了被动同步控制系统的电液伺服位置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基于PID控制原理并根据模锻压机活动横梁的空间位姿调平策略,在Easy5软件中建立液压仿真模型,分析了在空载和带载情况下活动横梁的调平响应性能。同时,根据仿真结果提出系统的优化方案,最终实现模锻压机活动横梁的高精度控制。

刘建卫[7](2011)在《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分离装置升降平台的液压同步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跨座式单轨交通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适应地形能力强、环保舒适、施工周期短等许多显着特点,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压力,提高城市生存质量,保障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轨道交通形式。转向架分离装置是保证单轨车辆正常运行的关键维护设备,跨座式单轨车辆转架分离装置的研究在国内刚起步,重庆轻轨二号线上使用的分离装置是目前国内第一台跨座式转向架分离装置。设备自交付使用以来,为单轨车辆转向架维护保养和轻轨列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效地保障,与此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沉降梁与轨道梁的准确对位问题及平台运动平稳性和水平稳定性控制问题。为了彻底解决设备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并进一步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需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升级维护。本文在分析了转向架分离装置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同步控制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运用高频响比例方向阀,及内置传感器的数字油缸的液压同步控制的方案。文中推导出了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的数学模型及高频响比例阀的数学模型,分别建立了单套阀控缸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双缸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静、动态特性做了详细分析。通过对系统的静、动态特性的分析,可知系统的性能指标并不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文中采用了应用最广泛的PID校正方法对系统进行了校正。首先是对液压同步系统中单套阀控缸系统进行校正,经校正后单套子系统的各项性能都达到了要求,校正后保证沉降量和轨道梁的最终对中精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整套液压同步系统进行了仿真。本论文借用MATLAB中的SIMULINK软件包对液压同步系统进行了仿真。从仿真结果看,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同步控制精度,及良好的动态特性,可以满足系统的要求。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设计出满足要求、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跨座式单轨车辆的转向架分离装置,打破日本对该项技术的垄断。本文的设计结果对未来类似的装置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际的参考价值,将有助于促进我国跨座式单轨交通设备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谭志峰[8](2011)在《数控折弯机液压同步控制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拥有数量众多的普通液压折弯机,短期内淘汰这些设备而做彻底的更新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型数控化改造。数控折弯机的核心技术是同步控制技术,因此研究同步控制技术对于折弯机数控化有重要意义。作者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电液比例技术发展概况、特点、分类和控制策略,并设计同步系统,最后进行了基于比例辅助补偿的同步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设计了基于电液比例技术的折弯机液压同步控制系统,按照系统的各个组成环节建立数学模型,同时得出同步系统的静态方程,单通道子系统运用“等同控制”策略,对同步误差采用“主从控制”策略,并画出了系统的传递函数框图,为后面的理论分析和校正打下基础;2、针对电液折弯机同步系统的特点,根据劳斯稳定性判据对各个子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系统稳定性的条件,提高稳定性的物理方案,接着对系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最后系统的误差进行了校正和仿真,得出满足工况的结论;3、采用了PID校正方法,确定了一组PID控制器的最优参数,通过MATLAB/SIMULINK工具箱对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系统有较好的同步精度;4、研究了比例补偿系统在折弯机中的应用,结合泵控和阀控的优点,运用模糊—PID控制算法进行控制,并建立了模糊控制器,最后通过实验确立了该同步方式的优越性;

郭治富[9](2010)在《液压仿真转台同步控制器定量反馈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液压飞行仿真转台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国防战略意义的高技术设备,常用在待测部件质量重、尺寸大,且加速度性能要求高的半实物仿真实验中。它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飞行器在空中飞行姿态和动力学特性,以检测飞行器的传感器件、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等设备的性能,为飞行器设计提供参考。其性能直接关系到飞行器仿真结果的逼真度。在液压飞行仿真转台设计中,为了增加框架组件结构刚度和保证框架结构与所受到的负载对称,转台框架通常采用双液压马达直接同步驱动方案。该结构设计方案的运用在提高仿真转台性能的同时,也带来了双液压马达同步控制的问题。因此研究液压仿真转台双液压马达同步驱动系统在各种同步控制方案下的相互作用模型以及相应同步控制方案下的同步控制器设计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在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本文综述了液压同步驱动技术研究发展状况和基本控制原理,概述了闭环同步驱动控制策略以及定量反馈理论(QFT)研究进展,确定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文中建立了在各种同步控制方案下的双液压马达同步驱动系统相互作用机理模型。首先建立了双液压马达同步驱动动力机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推导了双液压马达同步驱动系统在等同式、交叉耦合式和主从式同步控制方案下有机械耦合和无机械耦合时的闭环系统传递函数矩阵,并提出了以定量反馈理论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稳定性定理为基础的交叉耦合式同步控制稳定性判别条件,以及同步误差时域性能指标和频域性能指标相互转换公式。针对仿真转台单通道伺服系统控制器设计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数值模型和参数模型的控制器定量反馈设计方法,以及功率谱估计闭环间接辨识方法。基于数值模型的控制器定量反馈设计方法以功率谱估计闭环间接辨识方法得到的单通道系统在给定工作点范围内的频域数值模型为研究对象,结合定量反馈理论进行控制器设计。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以精确整定出满足系统性能指标的控制器参数。基于参数模型的控制器定量反馈设计方法以由系统不确定性导致的频率特性最大最小边界作为设计对象,以使系统频率特性的最大最小边界始终位于性能指标边界范围内为目标,用定量反馈设计方法设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出的控制器可以满足整个工作点范围内系统性能指标要求。针对仿真转台双液压马达同步驱动问题,文中提出了同步控制器定量反馈设计方法,并用该方法对基于参数模型和数值模型的双马达同步系统进行了同步控制器设计。基于参数模型的同步控制器设计中研究了双马达同步系统在等同式、交叉耦合式和主从式同步控制方案下的同步控制器设计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等同式和交叉耦合式同步控制器可以满足仿真转台严苛的性能指标要求,而主从式同步控制器只能满足同步性能指标要求。基于数值模型的同步控制器设计则进行了立式液压仿真转台中框双液压马达同步驱动系统在等同式和交叉耦合式同步控制方案下的同步控制器设计研究。最后用所设计出的等同式和交叉耦合式同步控制器在实验室三轴飞行仿真转台中框上进行了实验研究。文中分别对等同式同步控制系统和交叉耦合式同步控制系统的频宽性能、同步性能和低速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控制方案下系统都能够满足频宽性能和低速性能要求,同步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同时,由实验中所用控制器参数和设计所得控制器参数比较可知,同步控制器定量反馈设计方法可以精确整定出同步控制器参数。

任大林[10](2009)在《液压同步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液压技术应用中,经常出现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执行元件同步动作的情况,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负载、摩擦阻力、泄漏、制造精度和结构变形上的差异,保证相同的速度或相同的位移一即作同步运动,必须施加必要的控制才能实现。同步回路就是用来实现同步运动的回路。由于装备技术的提高,对同步的精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步控制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液压同步,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具有良好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阐述了液压同步的基本原理、分类、特点,综述了液压同步控制的策略、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以及新的有关的液压同步研究成果。针对液压同步的特点,分析了流量同步、容积同步、伺服同步的基本控制方法。论文分别重点研究了研配液压机和电液负载仿真台的液压同步问题。研配液压机是模具检修研配的重要设备,模具重量重,结构不对称,所以双缸同步控制尤其重要。论文提出比例速度控制实现初步同步、伺服位置控制实现精确同步的方案,采用双闭环控制回路,使得研配液压机的研配精度满足设计要求。电液负载仿真台是被动式加载的一种,其中由于加载对象的扰动产生多余力,严重影响加载精度,论文提出同步补偿克服多余力的方案,用同步转动马达跟踪加载系统,使得加载精度和控制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论文建立液压同步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揭示了控制方式、系统结构参数对系统的影响,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优化同步系统的动态性能。为液压同步系统研究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

二、机液伺服放油补偿同步系统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液伺服放油补偿同步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风力发电机机舱罩装配平台液压系统设计与控制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壳体结构装配技术研究现状
        1.2.2 国外壳体结构装配技术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风力发电机机舱罩装配平台设计
    2.1 风力发电机机舱罩装配平台功能与特点
    2.2 机舱罩装配平台结构设计
    2.3 装配平台液压系统负载分析
        2.3.1 倾斜液压缸运动特性
        2.3.2 装配平台其他液压缸的动力学分析
    2.4 装配平台的液压系统设计与分析
        2.4.1 装配平台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计算
        2.4.2 装配平台关键液压元件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装配平台电液伺服系统数学建模及控制性能分析
    3.1 装配平台倾斜液压缸阀控缸数学模型
    3.2 倾斜液压缸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
        3.2.1 倾斜液压缸电液伺服系统的频率特性
        3.2.2 倾斜液压缸电液伺服系统的动态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装配平台倾斜液压缸同步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
    4.1 前后倾斜液压缸的同步控制策略
    4.2 装配平台单个倾斜液压缸的PID控制
        4.2.1 倾斜液压缸的PID控制结构
        4.2.2 基于PID控制的倾斜液压缸动态特性
    4.3 基于PID控制的前后倾斜液缸同步控制系统设计
        4.3.1 双液压缸同步误差反馈系数的设计要求
        4.3.2 前后倾斜液缸同步控制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装配平台倾斜液压缸模糊自适应PID控制仿真与分析
    5.1 模糊控制概述
    5.2 装配平台液压系统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原理
    5.3 装配平台液压同步系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5.3.1 装配平台液压同步系统的模糊控制要求
        5.3.2 装配平台液压同步系统的模糊规则表
        5.3.3 编辑装配平台液压同步系统的模糊控制器
    5.4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装配平台液压系统仿真
        5.4.1 单个倾斜液压缸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系统仿真
        5.4.2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同步控制系统仿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装配平台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
    6.1 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6.2 装配平台运行数据采集与处理
        6.2.1 传感器参数的确定
        6.2.2 装配平台的数据采集方式
    6.3 装配平台运动控制界面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800MN模锻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与同步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大型锻造液压机的发展趋势
        1.2.2 重型模锻压机国内发展现状
        1.2.3 我国大型液压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1.3 巨型模锻液压机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技术
        1.3.1 巨型模锻液压机液压主驱动系统概述
        1.3.2 巨型模锻液压机同步平衡系统及纠偏控制方式
        1.3.3 800MN巨型模锻液压机同步平衡系统基本原理
        1.3.4 液压机同步控制技术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的主要结构
2 800MN模锻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与分析
    2.1 800MN模锻液压机的工艺要求和主要技术参数
        2.1.1 800MN模锻液压机的工艺要求
        2.1.2 800MN模锻液压机技术参数
    2.2 800MN模锻液压机整机设计及基本工作原理
        2.2.1 800MN模锻液压机总体结构
        2.2.2 800MN模锻液压机基本工作原理
        2.2.3 800MN模锻液压机的特点
    2.3 800MN模锻液压机液压主驱动系统策略
        2.3.1 800MN模锻液压机传动介质
        2.3.2 800MN模锻液压机主传动方案
    2.4 800MN模锻液压机同步控制策略
        2.4.1 液压机主动同步控制系统
        2.4.2 液压机被动同步控制系统
        2.4.3 基于主、被动同步控制的液压机混合同步控制策略
    2.5 800MN模锻液压机液压系统方案
        2.5.1 800MN模锻液压机主液压源回路方案
        2.5.2 800MN模锻液压机主驱动及主动同步系统方案
        2.5.3 800MN模锻液压机被动同步系统方案
        2.5.4 800MN模锻液压机混合同步系统方案
    2.6 800MN模锻液压机电气系统设计
        2.6.1 800MN模锻压机电气硬件系统研究
        2.6.2 800MN模锻压机电气系统软件控制研究
        2.6.3 800MN模锻液压机电气系统同步控制及四角调平方案设计
    2.7 本章小结
3 800MN模锻液压机主驱动系统数学建模和仿真分析
    3.1 液压机主驱动同步控制系统设计
    3.2 单工作缸系统的数学建模
        3.2.1 单工作缸系统的理论模型
        3.2.2 单工作缸系统的数学模型
        3.2.3 单工作缸系统传递函数
    3.3 活动横梁动态特性数学建模
        3.3.1 活动横梁的力学理论模型
        3.3.2 活动横梁的力学数学模型
    3.4 工作缸主动同步系统数学建模
        3.4.1 主动同步驱动系统状态方程
        3.4.2 主动同步驱动系统传递函数
        3.4.3 偏心载荷分析
        3.4.4 主动同步驱动系统数学模型
    3.5 工作缸主动同步系统仿真分析
        3.5.1 负载作用点变化的主动同步仿真
        3.5.2 压制速度变化的主动同步仿真
        3.5.3 负载大小变化的主动同步仿真
    3.6 本章小结
4 800MN模锻压机主被动混合同步系统仿真研究
    4.1 800MN被动同步系统研究
        4.1.1 800MN被动同步平衡回路概述
        4.1.2 同步平衡液压回路仿真分析
    4.2 液压机主被动混合同步系统设计分析与动力学模型研究
        4.2.1 800MN模锻液压机主被动混合同步控制液压系统设计与分析
        4.2.2 800MN模锻液压机主被动混合同步系统数学建模
        4.2.3 同步驱动系统传递函数
        4.2.4 偏载力矩与纠偏力对活动横梁转角影响仿真分析
    4.3 800MN模锻液压机主被动混合同步系统联合仿真研究
        4.3.1 被动同步控制系统联合仿真
        4.3.2 主被动混合同步联合仿真
    4.4 本章小结
5 大型模锻液压机混合同步控制策略研究
    5.1 大型模锻液压机同步控制系统要求
    5.2 主被动同步系统混合同步控制策略
        5.2.1 多液压缸同步控制策略
        5.2.2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前馈补偿同步调平策略
    5.3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5.3.1 被控对象和参考模型的选择
        5.3.2 控制规律的推导和控制器设计
    5.4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混合同步控制系统仿真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800MN模锻液压机试验研究
    6.1 液压机试验样机的分析研究
        6.1.1 试验样机的系统组成
        6.1.2 不同偏心负载同步控制动态性能仿真分析
        6.1.3 不同偏心负载下同步控制综合性能实验结果
        6.1.4 样机试验分析结论
    6.2 800MN模锻压机调试试验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小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3)具有阀控泄油补偿的等容泵控液压同步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液压同步原理
2 同步精调控制系统
    2.1 控制系统组成结构
    2.2 同步精调控制原理
3 应用举例
4 结 论

(4)多液压缸同步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液压升降系统的建模
    2.1 液压升降系统的总体方案
        2.1.1 工作过程的分析
        2.1.2 驱动方式的选择
        2.1.3 液压系统的设计
    2.2 建模仿真环境
        2.2.1 AMESim 简介
        2.2.2 AMESim 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
    2.3 液压系统的建模及仿真
        2.3.1 时变载荷的简化模型
        2.3.2 顶升速度的相关计算及校验
        2.3.3 主油路通断性能的校验
        2.3.4 支油路锁止性能的校验
        2.3.5 下降过程平稳性的校验
        2.3.6 油压稳定性的校验
        2.3.7 油温的计算
        2.3.8 电液比例换向阀的动、静态性能的校验
        2.3.9 液压系统模型的简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升降系统的同步性分析及控制方式
    3.1 顶升过程的仿真
    3.2 不同步原因分析
    3.3 同步控制策略的选择
    3.4 电液比例系统的 PID 控制
        3.4.1 PID 控制器原理
        3.4.2 PID 参数的整定方法
        3.4.3 建模环境
        3.4.4 单液压缸 PID 控制的建模与仿真
    3.5 模糊 PID 控制
        3.5.1 多变量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3.5.2 模糊 PID 控制器的结构
        3.5.3 模糊 PID 控制器的设计
        3.5.4 模糊化
        3.5.5 模糊规则
        3.5.6 模糊判决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 MATLAB 的模糊 PID 控制器的建模及仿真
    4.1 模糊控制器的建模
        4.1.1 MATLAB 模糊工具箱
        4.1.2 模糊推理系统主框架的建立
        4.1.3 隶属函数的建立
        4.1.4 模糊规则的建立
    4.2 多液压缸升降系统的仿真
        4.2.1 AMESim/Simulink 联合仿真
        4.2.2 1 号液压缸顶升过程的仿真
        4.2.3 2 号液压缸顶升过程的仿真
        4.2.4 3、4 号液压缸顶升过程的仿真
        4.2.5 四台液压缸顶升过程的仿真
    4.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详细摘要

(6)800MN模锻压机被动同步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模锻压机国外发展现状
    1.4 模锻压机国内发展现状
    1.5 液压同步系统发展现状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800MN 模锻压机活动横梁分析
    2.1 压机本体结构简介
    2.2 压机工艺流程分析
    2.3 压机不同步机理
    2.4 被动同步平衡系统
    2.5 压机活动横梁分析
        2.5.1 压机活动横梁力矩平衡分析
        2.5.2 压机活动横梁力负载特性分析
        2.5.3 活动横梁主缸出力冗余修正
    2.6 活动横梁空间位姿分析
    2.7 活动横梁位姿调整策略
    2.8 本章小结
3 800MN 被动同步系统设计分析与建模
    3.1 同步平衡回路搭建
        3.1.1 同步平衡回路分析
        3.1.2 同步平衡回路参数计算
        3.1.3 被动同步平衡液压回路
        3.1.4 同步平衡回路调整过程分析
        3.1.5 被动同步平衡回路控制信息流
    3.2 同步回路液压介质和主要元器件
        3.2.1 液压回路工作介质
        3.2.2 同步平衡回路伺服阀
    3.3 四通阀控制对称液压缸建模
        3.3.1 伺服阀负载流量方程
        3.3.2 液压缸流量连续性方程
        3.3.3 液压缸与负载的动力学平衡方程
        3.3.4 四通阀控对称液压缸传递函数方框图
    3.4 同步缸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传递函数
        3.4.1 同步缸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控制原理框图
        3.4.2 伺服系统各环节传递函数
        3.4.3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传递函数方框图
        3.4.4 电液伺服系统稳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同步平衡液压回路仿真分析
    4.1 仿真软件 EASY5 介绍
    4.2 仿真模型搭建
        4.2.1 模型搭建过程
        4.2.2 模型选用元器件说明
    4.3 控制器设计
        4.3.1 PID 控制器原理
        4.3.2 试凑法 PID 参数调整
    4.4 仿真分析
        4.4.1 同步缸平衡Ⅰ类分析
        4.4.2 同步缸平衡Ⅱ类分析
    4.5 优化设计
        4.5.1 PID 参数优化设计
        4.5.2 同步调平液压系统分辨率优化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分离装置升降平台的液压同步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跨座式单轨交通及其装备的发展现状
        1.2.1 跨座式单轨交通的总体介绍
        1.2.2 转向架分离装置国内外发展情况
    1.3 液压同步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的分类
        1.3.2 液压系统闭环同步控制技术
        1.3.3 液压闭环同步的控制算法与策略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升降平台液压同步系统设计
    2.1 转向架分离装置总体介绍
        2.1.1 转向架分离装置的设计要求
        2.1.2 现有转向架分离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2.1.3 转向架分离装置的总体方案设计
    2.2 升降机构液压系统设计
        2.2.1 升降机构液压回路设计
        2.2.2 系统主要元器件的选型及其参数
    2.3 本章小结
3 升降平台液压同步系统建模与分析
    3.1 阀控非对称缸数学模型的推导及建立
        3.1.1 阀的负载压力-流量特性
        3.1.2 液压缸负载流量方程
        3.1.3 液压缸力平衡方程的建立
        3.1.4 阀控液压缸的数学模型
        3.1.5 传递函数的简化
    3.2 高频响比例阀的建模
    3.3 液压同步系统建模及分析
        3.3.1 单套阀控缸系统的建模
        3.3.2 同步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
    3.4 各环节参数的确定及传递函数的计算
        3.4.1 各环节参数的确定
        3.4.2 阀控缸传递函数的计算
    3.5 本章小结
4 液压同步系统动静态特性分析
    4.1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4.1.1 稳定性的判定方法
        4.1.2 单套子系统稳定性判定
        4.1.3 单套子系统稳定性分析
    4.2 系统瞬态响应分析
        4.2.1 瞬态响应的性能指标
        4.2.2 单套阀控缸子系统瞬态响应分析
    4.3 系统稳态误差分析
        4.3.1 输入指令引起的稳态误差
        4.3.2 外干扰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4.3.3 单套阀控缸系统的稳态误差
        4.3.4 同步系统的稳态误差
    4.4 本章小结
5 液压同步系统的PID校正及其仿真
    5.1 PID控制理论基础
        5.1.1 PID技术简介
        5.1.2 PID控制原理
        5.1.3 PID参数整定
    5.2 单套阀控缸系统的校正仿真
        5.2.1 仿真环境介绍
        5.2.2 采样周期的确定
        5.2.3 PID控制器的设计
        5.2.4 PID控制器参数的整定
        5.2.5 单套阀控缸系统的仿真
    5.3 液压同步系统的仿真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数控折弯机液压同步控制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数控折弯机综述
        1.2.1 国内外折弯机的发展概况
        1.2.2 液压折弯机关键技术简介
    1.3 液压同步控制技术综述
        1.3.1 开环同步回路
        1.3.2 闭环同步控制系统
        1.3.3 液压同步控制技术的控制策略及发展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基于电液比例技术的同步系统的设计
    2.1 电液比例技术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2.2 电液比例系统的构成
    2.3 系统的分类及与伺服技术的比较
    2.4 基于电液比例技术的折弯机同步系统分析与设计
        2.4.1 折弯机运动规律
        2.4.2 折弯机液压系统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2.4.3 折弯机控制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折弯机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建模
    3.1 计算机控制器环节
    3.2 电液比例阀方向阀环节
        3.2.1 比例放大器建模
        3.2.2 比例电磁铁建模
        3.2.3 先导滑阀建模
        3.2.4 主滑阀的建模
        3.2.5 电液比例方向节流阀传递函数框图
    3.3 阀控非对称液压缸负载环节建模
        3.3.1 液压缸连续流量方程
        3.3.2 液压缸的力平衡方程
        3.3.3 非对称缸的数学模型
    3.4 反馈环节建模
    3.5 同步系统的基本方程
        3.5.1 主动缸线性状态方程组
        3.5.2 从动缸线性状态方程
        3.5.3 折弯机同步系统的静态特征方程
    3.6 同步系统传递函数方框图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折弯机同步系统动态特性分析与仿真的研究
    4.1 确定各环节参数
    4.2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4.2.1 稳定性的判定方法
        4.2.2 主回路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4.2.3 从回路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4.3 系统稳态误差分析
        4.3.1 单通道输出量y_1稳态误差分析
        4.3.2 系统的同步误差
        4.3.3 系统元件引起的稳态误差
    4.4 系统的校正与仿真
        4.4.1 常用液压数字仿真软件简介
        4.4.2 同步回路系统的偏差校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比例补偿液压同步控制方法的研究
    5.1 比例补偿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和工作原理
        5.1.1 系统设计方案
        5.1.2 阀控补偿系统工作原理
    5.2 采用模糊控制与PID相结合的控制策略
    5.3 模糊控制器设计
        5.3.1 模糊查询法原理
        5.3.2 模糊控制输入变量的隶属度
        5.3.3 控制规则表
    5.4 基于MALAB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5.4.1 构建模糊推理系统
    5.5 实验与仿真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硕士论文

(9)液压仿真转台同步控制器定量反馈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液压同步驱动研究综述
        1.2.1 开环液压同步系统
        1.2.2 闭环液压同步系统
    1.3 同步驱动控制策略综述
    1.4 QFT 控制理论综述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双液压马达同步驱动系统建模
    2.1 引言
    2.2 双液压马达同步驱动动力机构数学模型
    2.3 等同式闭环控制系统模型
    2.4 交叉耦合式控制系统建模研究
        2.4.1 交叉耦合式闭环控制系统模型
        2.4.2 交叉耦合式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2.5 主从式闭环控制系统模型
    2.6 同步性能验证
    2.7 小结
第3章 单通道系统控制器设计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功率谱估计闭环间接辨识方法
        3.2.1 功率谱估计原理
        3.2.2 闭环间接辨识原理
        3.2.3 实验条件
    3.3 基于数值模型的控制器QFD 方法
        3.3.1 数值模型辨识
        3.3.2 QFT 性能指标边界
        3.3.3 控制器设计
        3.3.4 控制器有效性实验验证
    3.4 基于参数模型的控制器QFD 方法
        3.4.1 参数模型辨识
        3.4.2 QFT 性能指标边界
        3.4.3 控制器设计
        3.4.4 仿真验证
    3.5 模型辨识对定量反馈设计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仿真转台同步控制器设计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同步控制器定量反馈设计方法
        4.2.1 双马达同步系统模型辨识
        4.2.2 同步系统性能指标定义
        4.2.3 同步控制器设计
        4.2.4 同步指标验证
        4.2.5 控制器验证
    4.3 基于参数模型的同步控制器设计
        4.3.1 等同式同步控制器设计
        4.3.2 交叉耦合式同步控制器设计
        4.3.3 主从式同步控制器设计
    4.4 仿真转台中框同步控制器设计
        4.4.1 基于数值模型的等同式控制器设计
        4.4.2 基于数值模型的交叉耦合式控制器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仿真转台同步驱动系统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三轴飞行仿真转台试验系统组成
        5.2.1 机械系统组成
        5.2.2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5.2.3 控制系统软件组成
    5.3 等同式同步控制试验研究
        5.3.1 频宽性能试验
        5.3.2 同步性能试验
        5.3.3 低速性能试验
    5.4 交叉耦合式同步控制试验研究
        5.4.1 频宽性能试验
        5.4.2 同步性能试验
        5.4.3 低速性能试验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10)液压同步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液压同步控制原理及概念
    1.2 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的分类
    1.3 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的特点
    1.4 液压同步的控制策略
    1.5 液压同步控制的发展
第二章 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2.1 流量同步控制
        2.1.1 节流阀调节同步回路
        2.1.2 调速阀调节同步回路
    2.2 容积同步控制
        2.2.1 同步缸同步回路
        2.2.2 同步马达同步回路
    2.3 伺服同步控制
第三章 液压同步在模具研配压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3.1 模具研配压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简介
        3.1.1 模具研配压机的结构
        3.1.2 模具研配机的工作原理
    3.2 模具研配压机同步数学模型的建立
    3.3 模具研配压机位置同步控制仿真分析
        3.3.1 仿真工具SIMULINK简介及仿真实现
        3.3.2 仿真分析
        3.3.3 同步性能分析
        3.3.4 控制精度及系统稳定性分析
        3.3.5 参数变化的系统性能分析
第四章 液压同步在电液负载仿真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4.1 电液负载仿真台的工作原理及构成
        4.1.1 工作原理
        4.1.2 系统构成
    4.2 同步补偿方案的提出
    4.3 电液负载仿真台的系统数学模型及特性分析
        4.3.1 数学模型
        4.3.2 同步补偿系统特点及性能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四、机液伺服放油补偿同步系统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风力发电机机舱罩装配平台液压系统设计与控制性能分析[D]. 罗擎. 沈阳工业大学, 2021
  • [2]800MN模锻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与同步控制策略研究[D]. 于今. 重庆大学, 2016(03)
  • [3]具有阀控泄油补偿的等容泵控液压同步系统[J]. 张福波,王贵桥,焦明木,李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7)
  • [4]多液压缸同步控制技术的研究[D]. 鲁鼎. 江苏科技大学, 2013(08)
  • [5]港口登船桥升降平台液压同步系统的研究[J]. 杨立文,贾志平. 液压与气动, 2012(08)
  • [6]800MN模锻压机被动同步系统研究[D]. 蒲亨林. 重庆大学, 2012(03)
  • [7]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分离装置升降平台的液压同步控制研究[D]. 刘建卫. 重庆大学, 2011(01)
  • [8]数控折弯机液压同步控制方法的研究[D]. 谭志峰. 山东理工大学, 2011(04)
  • [9]液压仿真转台同步控制器定量反馈设计方法研究[D]. 郭治富.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8)
  • [10]液压同步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D]. 任大林. 沈阳工业大学, 2009(09)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