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臣河以西(85°~85°45′E之间)阿尔金断层晚第四纪以来的滑动速率

一、Slip Rate on the Altyn Tagh Fault on the West of the Cherchen River (Between 85°~ 85°45′E) Since Late Quaternary(论文文献综述)

苏庆达[1](2020)在《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与环境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亚洲季风演化和亚洲内陆干旱环境的形成是青藏高原隆升、全球气候变冷和特提斯海退缩的产物,然而这些因素如何促使亚洲内陆干旱环境的形成和亚洲季风的演化尚有诸多不清楚的地方。获取可靠的晚新生代亚洲内陆古气候与环境演化记录不但有助于澄清这些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而且对于理解亚洲内陆轨道尺度气候变化极为必要。前人利用中国黄土高原黄土-红粘土序列构建了晚新生代东亚气候与环境演化的基本框架。然而,由于气候代用指标的多解性和具有精确定年且高分辨率的长时间尺度古气候记录的缺乏,第四纪以前亚洲季风-干旱环境在构造和轨道时间尺度上的演化及驱动机制尚存在较大的争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怀头他拉剖面和花土沟剖面开展古环境重建研究。上述剖面已经通过磁性地层学和古生物化石相结合确定了年代学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借助磁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指标对上述剖面进行了古环境重建,旨在理解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亚洲季风和干旱化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演化特征和规律,区分青藏高原的生长与两极冰盖的出现和发展对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演化的可能影响,查明亚洲季风-干旱环境在轨道时间尺度上的演化同太阳辐射参数和地球气候系统内部变化的联系。围绕气候演化趋势与规律,本研究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利用柴达木盆地北部大红沟剖面河湖相沉积物总有机碳同位素恢复了柴达木盆地20-5 Ma的植被演变历史。发现柴达木盆地20-5 Ma生态系统以C3植物为主且晚中新世没有C4植物的大规模扩张,这与低海拔的黄土高原晚中新世C4植物扩张的观点不同。我们推测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没有发生C4植物扩张的原因可能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抬升造成生长季温度较低,不利于C4植物的生长。这一研究为高原东北缘晚中新世构造隆升提供了间接的生态学证据。(2)利用柴达木盆地怀头他拉剖面湖相沉积物重建了10-6 Ma期间降水的变化。发现8.5-7 Ma期间降水显着增加,气候显着变湿。黄土高原庄浪和秦安站点也记录了这一期气候湿润,表明这是一期区域性的变湿。考虑到黄土高原降水受东亚季风控制,我们把这期区域性的变湿归因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造成的东亚夏季风的增强。这一推论与上述生态学证据相互印证,进一步说明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晚中新世发生了构造隆升。(3)发现柴达木盆地在晚上新世3.3 Ma时快速变干而在第四纪开始时没有显着变干,这一观察在塔里木盆地也得到了验证。通过与高低纬气候指标进行横向对比,发现这期快速变干可能与印度尼西亚海道逐渐关闭引起的印度洋表水变冷关系密切,说明低纬海洋变化可能是影响中亚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4)晚中新世8.5-7 Ma期间东亚夏季风的演化主要受10万年偏心率周期的控制,与晚第四纪东亚夏季风演化模式类似。因为晚中新世期间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只存在间歇性的冰盖,所以我们将季风显着10万年周期性变化归因于太阳辐射造成的南半球冰量变化或者大气CO2含量变化的驱动。这一研究把东亚夏季风以10万年为主导周期演化出现的时间提前了6个百万年,加深了对东亚夏季风轨道尺度变化和驱动机制的认识。(5)柴达木盆地晚上新世3.6-3.1 Ma地层磁化率指示的化学风化强度的变化以2万年岁差周期为主而石盐含量指示的蒸发的变化以10万年偏心率周期为主,表明不同气候过程对太阳辐射参数的响应存在差异,青藏高原东北缘降水对岁差驱动更为敏感,而蒸发对偏心率驱动更为敏感。这些工作为理解东亚季风演化与中亚干旱环境形成提供了新的数据,进一步表明青藏高原隆升可能对柴达木盆地气候环境的演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同时揭示出印度尼西亚海道关闭与南极冰盖的变化可能对柴达木盆地气候环境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两个机制以前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Suhail Ahmed[2](2019)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隆升及其对河流演化和地貌形成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度-欧亚板块的持续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抬升,形成了区域上连续分布的高海拔,低起伏地貌面。在青藏高原东缘,该地貌面被大型河流所切割,形成高原面和深切河谷共存的地貌特征并。青藏高原东缘的这些河流还呈现出奇特的几何特征。前人的研究表明这些河流曾发生过袭夺。本文笔者以流经青藏高原东缘的长江的两条支流大渡河与安宁河为研究对象,开展大渡河的下切历史研究,探讨大渡河与安宁河之间潜在的河流袭夺及其对区域地形演化的影响,重塑青藏高原东缘的抬升历史。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与认识:通过基岩磷灰石(U-Th)/He(AHe)和锆石(U-Th)/He(ZHe)定年,揭示了大渡河晚中新世的下切作用。该下切开始的时间与青藏高原东部其他地区的剥露同时发生,表明区域构造隆升引发了河流下切。通过对大渡河和安宁河现今河沙和安宁河上新世昔格达组沉积物的碎屑锆石U-Pb定年,发现昔格达组沉积物具有与现代大渡河相似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这表明在昔格达组沉积期间大渡河与安宁河之间是相互连通的,这种连通性后来被截断在此基础上,基于对比区域断层运动历史对比,本文推测大渡河和安宁河之间的河流袭夺与大凉山断层的活动有关。大渡河流域地形指标空间分布特征(包括测量曲线测量积分(HI),河流长度梯度(SLK),地形坡度和地形起伏)的研究发现,它们与构造抬升速率的时-空变化或者河流袭夺导致的地貌的重新活化有关,进一步支持了大渡河和安宁河之间存在河流袭夺。结果表明大渡河流盆地隆升速率的加速开始在10Ma,并且自此隆升速率逐渐从0.1mm/yr增加到现今的2.1mm/yr。总结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认为自晚中新世(10 Ma)以来,青藏高原东缘的隆升引发了大渡河的快速下蚀。然而,区域构造抬升之后的局部断层活动导致的河流袭夺也影响区域地貌的发育,形成瞬时地貌。

苏琦[3](2019)在《黄河中上游典型峡谷第四纪河流下切过程与地貌演化研究》文中提出构造变形和气候波动对于地球表面的塑造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河流作为连接物源区与沉积区之间的纽带,对于构造变形与气候波动的响应十分敏感。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巴彦喀拉山脉北麓并向北东方向切穿整个高原东北缘,并记录了丰富的地质-地貌信息。对于黄河中上游地质地貌过程的精确厘定对理解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与扩展的动力学与运动学历史具有重大意义。虽然各国地质地貌学家对黄河研究展开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然而目前对于黄河的诸多研究依旧存在一些争论与不确定性。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关于黄河古河道发育和现代黄河的形成时间、黄河在各个河段最早出现的年代、以及黄河流域内部精细地质-地貌过程等。本研究对于黄河中上游典型峡谷区(如积石峡、米家峡以及青铜峡)开展了详细的河流下切历史以及区域剥蚀速率研究,详细厘定了:1)积石山东西两侧横向河流千年尺度的侵蚀速率;并根据对区域地貌以及气候环境的综合分析,得出积石山两侧的构造活动控制了东侧较高的侵蚀速率的结论;2)青藏高原东北缘米家山及其南侧老龙湾盆地的黄河下切速率以及下切历史,在假设老龙湾盆地下切速率等于区域背景下切速率的基础上,得到了米家山相对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抬升速率为1.21mm/a;3)青铜峡地区存在8级黄河阶地,其晚第四纪以来的黄河下切速率稳定在200m/Ma并在约65ka以来加速下切,黄河在青铜峡地区初次出现的时间是0.6Ma,此时黄河是以河套盆地为界的两个具有完全不同演化历史的河段。详细的研究工作如下:南北向展布的积石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中央位置,同时也是高原主体与陇中盆地的地貌界限。黄河切过积石山北侧形成积石峡。积石山东西两侧分别是临夏盆地与循化盆地,两个盆地内部的年均降雨量分别是~700mm/a以及~260mm/a。同时积石山东西两侧山麓地带也分布着两条山前逆冲断裂,这两条断裂将积石山向东西两侧分别推覆到两侧盆地的第四纪沉积层之上。由于这些原因,积石山及其两侧的临夏、循化盆地就是鉴别构造和气候对于地表过程控制作用的良好实验区。在本研究中,我们在积石山两侧的横向河流中选取了 14条河流并在河流的出山口处采集河沙样品,并以此来限定这些河流的千年尺度的侵蚀速率。另外,我们也对盆地两侧的气候条件(如年均降雨量以及植被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包括野外考察以及遥感影像判读)。之后,我们对积石山两侧的采样河流也进行了河流纵剖面的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该地区地表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显示积石山东侧河流的侵蚀速率几乎是西侧河流的两倍(东侧河流的平均侵蚀速率是0.85mm/a而西侧是0.42mm/a)。此外,东侧的河流陡峭系数、增强植被指数(EVI)、以及降雨数据均高于西侧;而两侧河流的凹度指数却是相差不大。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貌和气候特征的基础之上,我们认为是两侧逆冲断裂的差异活动性导致了山体两侧河流的河流陡峭指数差异巨大,而陡峭指数也控制了两侧不同的侵蚀速率。米家山是海原断裂上的一个构造结,黄河由其东侧切过形成米家峡,并在黄河的西岸留下多级黄河阶地。老龙湾盆地位于米家山的南侧,是一个第三纪的拉分盆地,其形成与演化完全受控于海原断裂,黄河切穿了老龙湾盆地并在其中留下若干阶地。在本研究中,我们实地调查了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米家峡以及老龙湾盆地内部的黄河阶地,并在阶地上采集了宇宙成因核素暴露样品用以确定这两处阶地的废弃年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黄河在米家峡与老龙湾盆地内部的下切速率以及构造活动对于河流下切的控制作用。我们在米家山和老龙湾盆地内各选取两级阶地序列,并在米家山(T11和T14)采集了宇宙成因核素的剖面样品,在老龙湾盆地内部的S2和S3上采集了宇宙成因核素表面样品,同时利用现代黄河河沙样品校正了继承浓度。我们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限定米家山地区的阶地废弃年龄,老龙湾盆地阶地年龄利用CosmoCalc 3.0进行限定。结果显示,米家山地区的T11和T14的废弃年龄分别是68-9.4 +11.2ka 和174.7-38.4 +52ka而老龙湾盆地的S2和S3分别是45.0±1.8ka和123.9±2.7ka。结合野外实测的阶地的拔河高度,我们限定了米家山以及老龙湾盆地内部的黄河下切速率。结果显示,米家山地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下切速率是~1.94 mm/a,而老龙湾盆地的下切速率(~0.73mm/a)明显低于米家山。米家山地区的黄河下切速率甚至是老龙湾盆地的两倍。由于米家山与老龙湾盆地位于同一个气候区,所以气候波动对于这两处的黄河下切与阶地形成的作用一致。如果我们认为米家山地区的黄河下切速率受控于气候波动以及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整体隆升,那么这两处下切速率的差值可以被认为是米家山的相对于老龙湾盆地的隆升速率。由此我们认为海原断裂对于黄河在米家山地区的下切影响重大,而且大型走滑断裂对于区域地貌演化以及地形生长有着重大意义。青铜峡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最边缘地区,其东北一侧为鄂尔多斯块体西南一侧为青藏高原东北缘主体。黄河切过牛首山并在其右岸留下多级黄河阶地。前人研究指出阶地是记录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与构造演化的良好载体。在本研究中,我们调查了牛首山西侧的黄河阶地并识别出了 8级阶地。我们根据阶地由下向上的排布将之命名为T1-T8,其中T1是堆积阶地,T2、T3、T6以及T8为基座阶地,其它阶地为剥蚀阶地。我们通过光释光(OSL)测年法以及宇宙成因核素剖面测年方法对于四级基座阶地进行了年代学约束,结果显示T2,T3,T6以及T8的废弃年龄分别是51.6±2.9ka,60.7-8.3+14.4 ka,346.1-27.3+30 ka,以及 580-640 ka。通过测定采样阶地的拔河高程我们限定了黄河的平均下切速率。结果显示350ka以来黄河的下切速率稳定在约200m/Ma并在约60ka以来加速下切。结合区域构造活动以及气候变化特征,我们认为青铜峡阶地的形成是在牛首山快速隆升的基础之上由气候变化所驱动。另外,我们的研究成果显示黄河在青铜峡地区最早的形成年代为0.6Ma,而此时黄河应该是由河套盆地分为上下两个独立演化的河段。

袁兆德[4](2018)在《阿尔金断裂中段乌尊硝尔-索尔库里段长序列古地震记录》文中研究表明阿尔金断裂是印度和欧亚两大板块碰撞过程中形成的一条巨型陆内左旋走滑断裂,是中国大陆迄今仍在强烈活动的断裂之一,也是验证青藏高原变形模式的关键断裂之一。阿尔金断裂东西总长约2000公里,总位移量也达到了300400公里,并且中段的滑动速率为810 mm/yr。该断裂西段(或西端)在2008年和2014年发生了两次强震,产生了几十公里的地表破裂。但是该断裂无任何产生地表破裂的强震历史记录,与其强活动特征以及地表保存的长达1100 k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不相符。虽然在阿尔金断裂上已经开展了一些古地震研究,但是揭露的古地震样本数量偏少,不能很好地回答断裂强震复发特征。因此,强震记录的缺失和古地震研究程度的薄弱制约了对阿尔金断裂未来地震危险性评价。大型板块边界走滑断裂普遍具有独特的强震复发特征,比如新西兰阿尔卑斯断裂的强准周期性、土耳其北安陀尼亚断裂的“多米诺骨牌”式强震、死海断裂的丛集性等。那么阿尔金断裂作为一条巨型陆内走滑断裂是否也具有独特的强震复发特征呢?在走向上,阿尔金断裂被多个挤压双弯分割成多个段落,每个段落是否为独立的地震破裂段?弯曲能否完全阻挡破裂的扩展?弯曲两侧的地震是否存在一定的响应?古地震数据能否验证强震破裂扩展过程?此外,古地震事件记录越多越能真实反映断裂强震复发特征。因此,如何选择长序列古地震探槽开挖点显得至关重要。古地震事件识别证据多样,如何更客观地利用这些证据评估地震的可靠性?影响走滑断裂古地震复发周期变异系数(COV)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与滑动速率是什么样的关系?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选择阿尔金断裂中段乌尊硝尔-索尔库里段作为研究区。区内发育的阿克塞双弯、平顶山双弯以及阿勒克塔格双弯等大型挤压弯曲把阿尔金断裂分割成两大次级段落:乌尊硝尔段和索尔库里段。在乌尊硝尔段,阿尔金断裂断错了断陷盆地内发育的盐湖及两侧洪积扇。而在索尔库里段,阿尔金断裂贯穿了整条狭长的断陷谷地,其中地震地表破裂带呈平直连续展布,断错地貌类型丰富,成为开展长序列古地震的理想之所。因此,研究区内阿尔金断裂独特的双弯构造和平直性以及理想的沉积环境,显然造就了强震破裂行为研究的最理想天然实验场之一。我们通过收集全球走滑断裂古地震研究数据,分析每个探槽点的沉积环境和地震事件识别标志,探讨古地震探槽选址的原则、地震事件识别标志的等级划分以及可信度研究;重新计算长序列古地震数据的COV值,分析影响因素。总之,获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新认识:1)连续、高沉积速率、地层韵律强的沉积环境收集了85篇国内外走滑断裂古地震研究论文,提取了探槽准确经纬度坐标、海拔、探槽布设位置、沉积速率、地层特征、事件数量、测年方法以及同震位错等信息。其中记录≥5次地震事件(长序列)的探槽主要布设在断塞塘、拉分盆地、小型湖盆、洪积扇、闸门脊等地貌位置。除了洪积扇外,其余的地貌位置基本上都是一种相对容易积水的环境,沉积速率相对较高。由于季节性降雨或不同物源区沉积物的叠加,这些沉积环境也往往易形成韵律性强的地层。较易连续接收沉积也是以上各种地貌位置的特征。因此,以揭露长序列古地震记录的探槽研究,应该注意以上几个构造地貌位置。2)走滑断裂古地震识别标志及等级划分在上述收集的85篇文献中,提取了地震识别标志,主要为地层的垂向错开、断层向上的逐渐尖灭、地层厚度变化(或生长地层)、裂缝充填、角度不整合、沙土液化、崩积楔以及褶皱变形等。其中,垂向错开、生长地层、裂缝充填、角度不整合以及褶皱等识别标志是走滑断裂古地震判别主要依据,往往能准确判断地震事件层位,可靠性等级高。而断层向上的逐渐尖灭、沙土液化等标志可靠性等级低,常无法准确判断地震事件层位。以上各种识别标志经常会遭受侵蚀、动植物扰动以及后期事件的改造,降低了可靠性等级,增加地震层位识别难度。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划分识别标志等级以及标志出现频次,最终更加客观评价地震事件的可信度。3)走滑断裂古地震复发周期COV与滑动速率的关系我们重新计算了35个全球走滑断裂长序列古地震数据的COV,发现74.3%的COV小于0.8,表明准周期性是走滑断裂的古地震主要复发特征。另外,具有高滑动速率的断裂往往具有较低的COV,也就是说强震重复更具有准周期性。4)索尔库里段铜矿探槽长序列古地震记录我们于2013年在索尔库里铜矿附近开挖了两个大型探槽,共揭露了8-9次古地震事件。地震判别证据以裂缝充填、角度不整合、褶皱、生长地层以及地层的垂向位错为主。大部分探槽地层中含有丰富的碳十四测年材料,以木本植物残枝为主,也偶见动物粪蛋。在主探槽基础上,我们于2016年再次进行了拓宽加深,深度达到了13 m。新探槽揭露的地震变形证据再次支持了2013年探槽揭露的地震事件。另外,新发现了一次更老的古地震事件。因此,铜矿探槽揭露的古地震事件数量达到了9-10次,分别为1490-1737 A.D.,676-926 A.D.,732-589 B.C.,1206-716 B.C.,1369-1235 B.C.,2233-1987 B.C.,2731-2601 B.C.,2878-2743 B.C.,3522-3204 B.C.,4568-3980 B.C.,平均复发周期为650±390 a,变异系数COV为0.63±0.03。5)索尔库里段古地震数据对比与破裂扩展通过对比阿克塞双弯上的安南坝探槽数据,发现铜矿探槽部分事件破裂扩展至弯曲中部,验证了Duan and Oglesby(2005)提出的走滑断裂挤压弯曲地震破裂扩展过程模型,即在不断累积地震剩余应力的情况下,地震破裂可以扩展至弯曲内部。6)乌尊硝尔段古地震记录及破裂扩展乌尊硝尔段T4探槽共揭露了4-5次古地震事件,事件Ⅰ为1220-1773 A.D.,事件Ⅱ、Ⅲ、Ⅳ发生在407-215 B.C.,事件Ⅴ略早于1608-1462 B.C.。由于地层中缺少足够多的碳十四测年样品,所以只有事件Ⅰ约束较好。通过与平顶山弯曲东侧的索尔库里段古地震探槽对比,发现事件Ⅰ与索尔库里段最新一次事件可以较好的对应,表明最新一次事件在平顶山弯曲两侧同时产生了地表破裂。虽然其余事件不能与索尔库里其他事件对应,但是发震时间相近,表明弯曲一侧发生的地震对另外一侧存在一定的影响,或者两侧断裂有一定的呼应。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首次获得了阿尔金断裂中段乌尊硝尔-索尔库里段的长序列古地震记录,特别铜矿探槽揭露的古地震事件数量是目前国内走滑断裂上建立的最长序列。2)利用古地震数据证实了地震可以贯穿或跳跃弯曲角>18°的挤压弯曲,形成更强地震。同时也验证了Duan and Oglesby(2005)提出的挤压弯曲破裂扩展模型。3)发现了大型平直断裂上强震复发显示较弱的准周期性4)系统收集了全世界走滑断裂古地震研究文献,分析了探槽选址和地震识别标志;其中,重新计算了长序列古地震数据的COV,发现了COV大小和滑动速率的关系;5)在国内较早利用半定量方法评估地震事件识别标志,更加客观地给出了地震事件的可靠程度。

葛伟鹏[5](2016)在《GPS观测研究现今青藏高原地壳形变机制 ——来自阿尔金断裂三维运动场及高原地壳减薄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自50-55Ma以来,印度次大陆向北与欧亚大陆碰撞后形成“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碰撞导致地壳增厚致使高原大幅隆升,改变了亚洲大陆岩石圈的构造格局,也对东亚地区的气候和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阿尔金断裂作为青藏高原北缘的主控边界断裂,其运动学性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受到关注,不同量级的滑动速率引出了“块体运动与东向逃逸”和“连续变形与地壳增厚”两种端元模型。约10-15 Ma以来,在青藏高原南部与北部出现地堑与裂谷,为高原东西向拉张运动提供了证据,表明青藏高原开始经历地壳减薄过程。青藏高原形成以来形变场经历怎样变化,长时间尺度的地质学构造过程与现今GPS观测是否能够统一?10-15Ma以来青藏高原地壳减薄过程造成高原高程怎样的变化?青藏高原北缘尤其是跨阿尔金断裂具有怎样的现今三维地壳变形场,地壳应变是如何在北阿尔金断裂、祁漫塔格断裂和阿尔金断裂之间分配的?青藏高原北缘与塔里木盆地具有怎样的力学性质,对跨阿尔金断裂构造形变场造成怎样的影响?最后,GPS观测得到的现今地表形变场能够对青藏高原形变模式的争论作出何种回答?上述科学问题的回答,对于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变形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两部分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青藏高原北缘三维震间运动场的观测与研究。在青藏高原北缘跨阿尔金断裂中段自建9个GPS连续台站并开展观测,根据区域研究特点设计无人值守的观测台站,具有低成本投入、高质量观测的特点。上述连续GPS台站的建立填补了青藏高原北缘尤其是在阿尔金无人区地壳形变观测研究的空白,积累了宝贵的连续GPS数据;截止2015年7月,共有4年的连续GPS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证明设计建站方法行之有效,GPS台站稳定、观测数据质量稳定、数据连续性稳定。结合使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在研究区及邻域GPS连续台站数据作位置时间序列与速度场解算,获得青藏高原北缘地区跨阿尔金断裂中段现今三维形变场。使用三维线弹性后向滑移(backslip)块体运动模型,反演“塔里木块体”、“北阿尔金块体”、“柴达木块体”和“祁漫塔格块体”的三维块体运动。结果表明,北阿尔金山相对于塔里木盆地有1.32±0.2 mm/yr的抬升速率,相对于柴达木盆地具有0.73±0.3 mm/yr的抬升速率,可解释为北阿尔金块体存在显着的造山过程;阿尔金断裂有8.21±0.60 mm/yr的左旋走滑速率、0.66±0.60 mm/yr的缩短速率;祁漫塔格断裂有0.53±0.60 mm/yr的左旋走滑速率、1.53±0.60 mm/yr的缩短速率;北阿尔金断裂有0.87±0.60 mm/yr的左旋速率、0.69±0.60 mm/yr的缩短速率。同时,阿尔金断裂中、西两段滑动速率基本一致,约在8.010.0 mm/yr范围。定量研究结果支持“连续形变与地壳增厚”模型,表明相对塔里木块体,青藏高原北缘地区正在抬升、增厚,以北阿尔金山地区最为明显,抬升速率达1.3mm/yr。跨青藏高原北缘的阿尔金断裂、北阿尔金断裂和祁漫塔格断裂近200 km的宽泛变形带内南北向地壳缩短并不明显,缩短量仅为2.9 mm,且近一半缩短量发生在祁漫塔格山南侧。GPS观测阿尔金断裂车尔臣河段(86oE)剖面(He et al.,2013)表明断裂两侧存在非对称变形特征。本文采用非对称变形模型反演GPS速度剖面数据,获得断裂两侧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北部的地壳介质剪切模量差异。结果显示塔里木盆地地壳介质剪切模量约为青藏高原北部剪切模量1.53倍,相应S波波速比值为1.24,与前人(Yang et al.,2012)得到地壳和上地幔三维VSV模型结果一致。地震学研究结果(Xie et al.,2013)认为青藏高原北部与东部地区在中地壳存在低速层,局部区域可能发生部分熔融;Hacker et al.(2014)进一步确认羌塘地块中地壳到深部地壳存在熔融现象。本文研究运用与地震学完全不同的资料,通过大地测量方法推导青藏高原北部与塔里木盆地的地壳介质力学性质差异,得到与地震学研究得到的S波波速比及其构造物理学解释相当一致的结果。成果为青藏高原力学演化模型提供新的约束。本论文第二部分内容是使用覆盖青藏高原及周边的GPS速度场,计算青藏高原内部应变率场。GPS观测速度场不仅显示了南东东-北西西向的地壳拉张过程,也揭示了青藏高原内部更加重要的地壳减薄过程。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北部和南部的垂向应变率(减薄应变率)分别为8.9±0.8 nanostrain a-1和7.4±1.2 nanostrain a-1,青藏高原西南部的垂向应变率为12.0±3.2 nanostrain a-1,表明青藏高原内部大尺度范围应变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并且青藏高原内部的拉张应变率观测也相当一致,青藏高原北部,沿着N114o±1°E主应变方向的拉张应变率为21.9±0.4 nanostrain a-1;高原南部沿着N93±1°E主应变方向的拉张应变率为16.9±0.2 nanostrain a-1;高原西南部沿着N74±3°E主应变方向的拉张应变率为22.2±1.8 nanostrain a-1。如果地壳减薄开始于10-15 Ma,并且现今观测得到应变率适用于整个时间跨度,那么地壳累积减薄5.5-8.5 km。应用Airy地壳均衡理论,青藏高原的平均高程将下降近1 km。青藏高原北部、南部和西南部相似的垂向应变速率也表明在三个区域的地壳拉张、正断裂运动和地壳减薄过程由相同的物理机制所支配。综合上述两部分研究成果,发现青藏高原现今垂向运动在高原内部和边缘地区存在很大差别。高原内部地区正在经历地壳减薄,而高原边缘地区正在经历不同程度的增厚与隆升。青藏高原北缘地区的垂向应变率5-20 nanostrain a-1,如果考虑重力均衡作用,对应的垂向隆升速率在0.040.14 mm/yr左右。但是对于局部地区如北阿尔金块体,其底部受到塔里木盆地南缘下插挠曲板块的支持,在没有重力均衡情况下,垂向隆升速率可能达到1 mm/yr。喜马拉雅地区呈现不同水平的垂向形变,垂向应变强烈(10-80nanostrain a-1),山脉底部受到印度下插板片的支持,无法通过重力均衡假定由垂向应变率估计隆升速率。但由GPS与水准数据约束的俯冲板片模型推测山脉隆升速率达到7mm/yr。而对于祁连山地区,GPS应变率推测得到垂向应变率20-40 nanostrain a-1,应用地壳均衡理论,平均隆升速率为0.150.3 mm/yr;而由于逆冲推覆构造与褶皱变形带的存在,中下地壳有可能仍存在弹性变形,不能实现完全重力均衡,实际隆升速率有可能高于这一估计。本文研究给出青藏高原不同地区三维形变场与形变速率的定量估计,是对“连续形变与地壳增厚”形变模型的重要修正。结果并不支持“块体运动与东向逃逸”模型,并认为高原南北双向俯冲模型中的塔里木块体南向俯冲几乎不存在。

袁冶[6](2015)在《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气候特征及对全球气候变化与高原隆升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的形成与全球气候的格局关系紧密相连,这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界研究的热点。柴达木盆地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可以直接受到由高原抬升作用中引发的气候环境变更效应,是研究隆升与气候格局转变的理想场所。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矿物与其气候背景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气候形成植物的孢粉被用来推断沉积时期的古气候环境是一个有效的研究手段。粘土矿物作为盆地主要沉积物,取样简单,近些年来被广泛用于第四纪的气候重建。笔者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1405钻孔第四纪沉积物的年代学、矿物组合、孢粉、磁化率及粘土矿物特征研究,综合研究区域已存在的研究资料,获得成果如下:1、野外和室内工作建立了45175 cal.a BP以来研究区湖相沉积的基本地层层序。通过14C测年,利用差分法计算建立了1405钻孔2.5-44m年龄柱。X射线衍射半定量分析确定了研究区1405钻孔沉积物中主要矿物组合及含量。首次于第四纪沉积物内发现有叶腊石、透闪石矿物。确定了石膏矿床层位:0-4m、20-23m、25-27m、30-35m 及 42-44m。CONISS聚类程序将1405钻孔分成三个矿物组合带:I带(38585~45175 cal.a BP), Ⅱ带(18739~38585 cal.a BP), Ⅲ带(15283~18739 cal.a BP)。这三个带代表研究区45175~15283 cal.a BP间经历了干冷--干冷湿润交替--千冷等三个气候阶段。聚类分析显示本地区孢粉分成了三个带:I带45175~37199 cal. a BP,强干旱环境为主;Ⅱ带37199~36224 cal. a BP,为少量时间段干旱,大部分为湿润气候;Ⅲ带35983~18373 cal.a BP,为干湿润气候交替环境。频率磁化率按<1,1-2,2-3,>3等范围,将本已经对象分成六个阶段,显示45269~13789 cal. a BP经历了干冷-干冷为主-干冷湿润交替-干冷为主(偏湿)-干冷为主-干冷气候等六个阶段。粘土矿物Ⅴ(Ch+Ⅰ)/Ⅴ(Kao+S)比值显示研究区有三个阶段气候干化事件:1)45000-40000 cal a BP; 2) 32000-30000 cal.a BP; 3) 25000-22000 cal a BP。2、本地区气候事件显示了与全球气候变化D-O、哈因里奇(H)事件良好的响应关系:45175-44339 cal. a BP,强干冷气候(H5)。41552-38904 cal. a BP,强干冷气候(H4)。32859-31412 cal. a BP,干冷气候(H3)。27885-23007 cal. a BP,干冷气候(H2、D-O)。 18739-15283 cal. a BP,强干冷气候(H1)。3、38735-38609cal.a BP时间段,孢粉、石膏、磁化率以及粘土矿物均发现异常,排除全球气候的影响外,该阶段极有可能是一次规模较大的高原隆升的结果。4、结合前人资料建立了柴达木盆地370 ka B.P以来的古气候环境,共分十六个阶段:1)370.2-354.9ka.B.P,气候开始向寒冷转变,与古乡冰期前的间冰期晚期相对应。2)354.9-325.8ka.B.P,气候迅速向寒冷转变。进入古乡冰期I阶段。3)325.8-247.7ka.B.P,温暖湿润间冰期随后进入古乡冰期Ⅱ阶段。4)247.7-218.1ka.B.P,气候温干,对应古乡冰期Ⅱ阶段与Ⅲ阶段间的间冰期。5) 218.1-209.4ka.B.P,气温突降。与古乡冰期Ⅲ阶段相对应。6)209.4-164.9ka.B.P,为半湿润—半干旱的气候,古乡冰期Ⅲ阶段结束进入末次间冰期。7)45-40 ka B.P,所显示的干冷气候,与末次冰期中间段相匹配,基本和哈因里奇事件的H4,H5阶段相符。8)38-32 ka BP,出现气候温暖。9) 32-30 ka B.P,大环境为寒冷状态,对应末次冰期的中期,和哈因里奇事件H3阶段相符。10) 25-22 ka BP,也为寒冷性环境,对应末次冰期的中期,和哈因里奇事件H2阶段相符。11) 21-20.3ka B.P,气候湿润。12)20-13kaB.P,气候寒冷干燥。对应末次冰期的晚期,和哈因里奇事件H1阶段、以及D-O事件一致。13)13.0-8.6kaB.P,气候温湿。对应新仙女木事件(11.7a BP). 14) 8.6-8.1kaB.P,气候偏干冷。15) 8.1-2.1kaB.P,气候温湿。16)2.1~0.0kaB.P,气候干冷。1.5 ka B.P,有一次湿润事件。建立了冷湖地区4.5-1.5万年之间高精度古气候环境柱(见图7-1)。

高利娥[7](2014)在《藏南马拉山—吉隆裂谷带深熔事件及其构造动力学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是世界上最年轻且仍在活跃的陆—陆碰撞型造山带,是研究造山带深部物质如何响应造山作用的野外基地。自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以来,中—下地壳岩石在构造演化的不同阶段经历了广泛的部分熔融作用,形成多种类型花岗岩。这些花岗岩蕴藏了有关地壳变质和深熔作用、淡色花岗岩侵位等过程及其效应的信息。马拉山—吉隆裂谷带是藏南裂谷系中较典型的一支,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YTS)和主中央逆冲断层(MCT)之间,藏南拆离系(STDS)横贯其中,记录了较完备的有关从缩短增厚向南北向伸展/东西向伸展的构造转换中深部地质作用的信息。该裂谷带中主要花岗岩包括马拉山二云母花岗岩、佩枯错复合花岗岩、藏南拆离系同构造花岗岩和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马拉山二云母花岗岩的岩浆结晶年龄稍有不同,从18.3Ma到16.0Ma,岩浆寿命约为2.3Ma。年龄谱图具有“阶步式”特征,年龄分布没有空间规律性。展布~10km的二云母花岗岩具有均匀的矿物组成、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Hf同位素。同时,裂谷系内其它淡色花岗岩也具有相似的年龄特征。对花岗岩围岩的岩相学观测和年代学测试得出:北喜马拉雅穹窿(NHGD)内变泥质岩未发生部分熔融作用,STDS中眼球状花岗质片麻岩的变质年龄与STDS的活动相关,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HHCS)内围岩的变质作用年龄老于淡色花岗岩的结晶年龄,这些事实表明花岗岩的侵位并未引起围岩发生深熔作用和变质作用。综合以上特征表明:花岗岩的形成模型为“量子行为”的岩脉汇聚,非大型岩浆房的底辟。佩枯错淡色花岗岩为一复合岩体,由含电气石淡色花岗岩、二云母淡色花岗岩和含石榴石淡色花岗岩组成,是由于源岩或熔融条件的不同所造成的,并非岩浆结晶分异的结果。马拉山—吉隆裂谷带中淡色花岗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主要集中于37~32Ma、28Ma、21Ma、20~16Ma,部分样品记录了相伴生的多期次变质作用,主要集中于37~32Ma、28~25Ma、23~20Ma、18~16Ma。其中<28Ma的变质年龄位于锆石边部,表明锆石冷凝结晶后受到后期补给岩脉的“热烘烤”发生变质作用,这一现象也支持“岩脉汇聚”模型。同时,花岗岩核部的碎屑锆石(包括变质成因和岩浆成因)和花岗质片麻岩中变质锆石的年龄为448~401Ma,表明喜马拉雅造山曾经历了加里东期构造作用。裂谷带内淡色花岗岩的形成机制包括两类部分熔融作用,白云母脱水熔融作用和水致白云母部分熔融作用。这两类部分熔融产生的花岗岩具有不同的K、Na、Ca、Rb、Sr、Ba、 Eu、Th、LREE、Zr、Hf、Nb、Ta浓度,和Sr、Hf同位素比值,受不同的矿物控制。这些淡色花岗岩中的石榴石为岩浆型,在部分熔融过程中,母岩石榴石会发生差异性溶解。综合喜马拉雅造山带内新生代深熔作用和构造特征得出:在~35Ma以前,印度与欧亚大陆快速汇聚,加厚地壳条件下,以角闪岩部分熔融作用为主,形成具有高Na/K和Sr/Y比值的花岗岩,这些熔体有效地改变了深部岩石的构造物理性质,促使造由带从缩短增厚向伸展减薄转换,引发了STDS的启动。35Ma之后,STDS向北伸展拆离,强烈的伸展减压引起变泥质岩发生大规模白云母脱水部分熔融作用,形成了大量的<30Ma高Rb/Sr比值的花岗岩。其中,在20~16Ma期间,由于藏南裂谷系的东西向开张,地幔热或物质的加入,变泥质岩发生水致自云母部分熔融作用,形成Rb/Sr比值较低但Ba含量较高的花岗岩。

张广良[8](2006)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马东山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是晚新生代以来高原隆升并向北持续扩展的最新变形前缘地带,形成了特有的“盆-山”地貌格局和环境演化,大规模陆内逆冲-褶皱造山系的强烈隆升,相关盆地东西向串珠排列,环境的变化也反映在沉积物的变化上,从东部的六盘山,沿着祁连、河西走廊、昆仑一直到中国西部的天山,第三系的红层沉积是高原北部特有现象。因此,青藏高原东北缘因其所处的构造位置而成为解决青藏高原隆升和周边造山带造山过程的关键地区。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海原断裂带东段的六盘山-马东山地区属于中新生代典型挤压逆冲造山带,相关盆山构造变形历史具有连续变形和周期性脉动的特征,中新世以来该造山带前缘寺口子盆地和后缘隆德盆地为典型前陆盆地,造山作用过程和盆地沉积演化具有盆山耦合特征,盆地中地层层序齐全,沉积了巨厚的陆相沉积物,保存着大量的高原隆升远程效应、陆内碰撞造山过程以及构造变形的大量信息,通过这些记录使得我们可以揭示、反演出构造变形历史,探索构造变形空间迁移和不同构造之间的转换平衡关系,重塑青藏高原东北缘变形和隆升历史,详细探讨该区在整个青藏高原在向北扩展过程中造山带和盆地之间动力学过程。通过对六盘山-马东山地区造山带和相关盆地区域地质背景、沉积学特征、磁性地层、生物地层、沉积相和构造层序及构造变形序列和样式的综合分析,系统探讨了研究区盆山演化的动力学过程,主要获得的以下认识:六盘山-马东山逆冲褶皱造山带的前缘和后缘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盆地,寺口子盆地沉积特征表明它是该造山带前缘的一个典型前陆盆地,而六盘山后缘隆德盆地在第三纪时期是一个逆冲挤压走滑性质盆地,二者尽管在成因上有所不同,但是其沉积特征具有非常类似的特征,属于同一造山带上的不同产物。寺口子剖面地层出露齐全,因此本文将寺口子剖面作为研究的重点,并系统采集了古地磁样品,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分析,寺口子剖面沉积主要属于中新世以来的新生代沉积,地质时代由老至新进行重新划分和标定,由老至新依次为寺口子组划归为早中新世沉积(N11),其顶界年龄与清水营组底界约有1.53Ma沉积间断,底界年龄大约为18.02Ma;清水营组划归为中中新世沉积(N12),地质时代在10.97-14.9Ma之间;红柳沟组属于晚中新世沉积(N13),时代间隔为5.28-10.97Ma;马家庄组为早上新世沉积(N21),沉积时代为3.60-5.25Ma之间;干河沟组为晚上新世沉积(N22),地质时代为1.77-3.60Ma之间;老庄组相当于更新世沉积(Q1),沉积时代大约在0.2-1.77Ma之间。上述划分与早期划分差别较大,在六盘山-马东山地区早期可能并不存在始新世和渐新世沉积,可能原因是早期高原隆升并向北扩展效应导致该区遭受逆冲挤压造山作用使山体抬升出现沉积间断而导致始新世和渐新世沉积地层缺失。隆德盆地是六盘山-马东山褶皱逆冲造山带后缘典型盆地,其沉积特征和岩石地层与前缘盆地寺口子盆地具有十分类似的特征,隆德剖面中寺口子组大致相当于早中新世沉积(N11),清水营组的沉积时代大致相当于中中新世(N12),红柳沟组相当于晚中新世(N13)的沉积,顶界年龄不会晚于8Ma。根据区域地层对比,本文海原地区的清水营组、红柳沟组和干河沟组在年代学确定和分析上与寺口子盆地和隆德盆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其时代主要限制在渐新世-中新世之间,其间缺失了晚中新世-更新世之间的地层,直到第四纪时期才开始继续接受沉积,结合贺家口子磁性地层结果,由南西向北东较老地层保存逐渐完整,

吴中海[9](2004)在《西藏当雄—羊八井盆地及邻区第四纪地质演化与活动断裂研究》文中指出青藏高原新生代期间的强烈隆升对东亚季风的起源和演化,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关于青藏高原大陆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高原隆升及其对周缘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一直是该区的研究热点。位于西藏中部作为藏南与藏北的重要地质、地理与气候分界线的西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是研究高原内部第四纪冰川作用、湖泊演化、古环境与古气候变迁、断裂活动和构造-地貌演化等一系列密切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的理想地区。晚新生代期间伴随青藏高原内部的东西向伸展运动,沿西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发生了强烈的正断层和左旋走滑断裂活动,并引发了强烈的山脉隆升和冰川作用。鉴于该区的第四纪湖泊演化和冰川作用过程及其时代与山脉隆升、断裂活动密切相关,本论文在第四纪地层-地貌和断层地貌的研究基础上,将第四纪冰川作用与活动断裂研究相结合,合理利用裂变径迹、U系、电子自旋共振、光释光和碳14等多种年轻地质体的测年手段和技术,初步确定了该区晚第四纪湖泊演化和第四纪冰川作用所形成的相关地质-地貌体的时代以及晚新生代以来不同阶段的断裂活动速率与山脉隆升过程,并初步探讨了与其相关的高原隆升及其机制问题。1、区域地质概况:西藏当雄及邻区位于平均海拔约5000m的青藏高原造山带中部的拉萨地块中部,在漫长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该区经历了多期岩浆侵入与火山喷发事件和复杂的地壳变形和演化过程,发育了元古代的念青唐古拉变质杂岩,古生界特别是石炭-二叠系灰岩浅变质沉积-火山岩,中生界的灰岩、砂岩、火山岩和花岗岩体,老第三纪的砂岩、砾岩、火山岩和花岗岩体,中新世的花岗岩体,上新世河湖相地层和第四纪的湖泊、冰川和河流沉积物以及泉华、重力堆积物等等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岩石地层记录,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区域构造格局和高原地貌景观。该区主要包含了纳木错低山湖盆区、念青唐古拉极高山区、当雄-羊八井盆地区和旁多高山峡谷区等4个特征不同的地貌单元。地球物理特征显示,该区地壳厚度可达70~80km,地壳热流值普遍较高,其中地壳15~25km深处存在部分熔融层。位于地壳之下的是显示出地震波各向异性特征的相对冷和硬的印度岩石圈地幔。2、第四纪地层与时代:研究区典型的第四纪沉积物主要包括:分布于西藏海拔最高的大湖——纳木错(4718m)周缘的湖泊沉积和洞穴堆积,念青唐古拉山及两侧的冰碛和冰水沉积物,主要发育在旁多山地中的河流阶地堆积,当雄-羊八井谷地中的冲、洪积物与泉华堆积。另外,该区还发育了风成沙堆积、沼泽堆积、残坡积物、重力堆积和土壤层等沉积物。其中最老的沉积物可能形成于上新世-早更新世期间,仅分布于吉达果盆地东侧的特穷曲和南侧的夏息果一带、羊八井盆地西南的羊井学一带和宁中盆地的甲果果、沙康果一带,主要为一套河湖相的砂、粘土层和冲、洪积相的砾石层。环纳木错进行的1:25万地质填图和对19条湖相地层和湖岸堤剖面进行的水准测量结果表明,在纳木错沿岸,发育了拔湖1.5~8.3、8.3~15.6、14.0~19.9、18.7~25.8、26.0~37.3和38.3~47.6m等6级湖岸阶地和拔湖48m以上,最高至139.2m的高位湖相沉积;在拔湖27m以下,发育了多达8~30条的湖岸堤;而一条明显的湖蚀凹槽,则集中出现在拔湖17.5~19.8m的高度上,与纳木错与仁错的分水垭口的高度相当。纳木错沿岸7个剖面的12个和邻近湖泊的3个富含碳酸盐的湖相或湖滨相沉积的铀系全溶样品的等时线年龄测定结果表明,高位湖相沉积形成于90.7±9.9~71.8±8.5ka B.P.的晚更新世早期,第六、五、四、三和二级阶地分别形成于53.7±4.2、41.2±4.7~39.5±3.0、35.2±3.0、32.3±4.4和28.2±2.8ka B.P.的晚更新世中晚期,而与湖蚀凹槽相当的湖滨相沉积和湖岸堤则稍早于29.3±2.7ka B.P.。在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进行的古冰川作用调查发现,该区在中-晚更新世期间发育了三套分布于切割山脉的沟谷中和山麓地带的冰川与冰水沉积物,全新世期间则形成多道分布于现今冰川末端附近的终碛垅,并且可能存在早更新世的冰川沉积物。冰碛物和冰水沉积物的电子自旋共振(ESR)、U系和光释光(OSL)测年结果表明,可能属于早更新世冰川作用产物的欠布砾石层形成于约800~900 kaB.P.。中更新世-晚更新世的三套冰碛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593~678kaB.P.,315~112kaB.P.和72~25kaB.P.。其中后两个冰川作用期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出2~3个阶段,并分别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2、4、6.2、6.4和8等相对应。上述测年结果表明,在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所发生的中-晚更新世的3次冰川作用,分别相当于青藏高原南部的聂聂雄拉冰期、古乡冰期和白玉冰期。在羊八井盆地西侧和旁多山地中的峡谷地段,发育拔河高度分别为3~5m、10~25m、30~45m、55~70m、80~90m和100~110m的6级河流阶地,其中与T1和T2阶地时代相当的冲、洪积台地在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和当雄-羊八井盆地中有广泛分布。在大部分阶地缺少测年资料的情况下,经过区域对比认为其中的T1形成于约4.2ka B.P.,T3和T2分别形成于相当于末次冰期早冰段和晚冰段,而T6、T5、T4则分别于中更新世的中、晚期。泉华沉积的调查发现,在拉多岗、羊八井、宁中、当雄和谷露盆地中都发育有多期次的古泉华沉积。年代测定结果表明,该区的古泉华的年龄主要集中在500~10kaB.P.期间,并相对集中在500~350kaB.P.、250~150kaB.P.、100~40kaB.P.和约2kaB.P.以来等四个时期,这与古泉华都分布于中更新统冰碛或冰水台地上和野外产状所显示的多期演化特征是吻合的。其中约400~350kaB.P.期间和100kaB.P.以来是区域内热泉活动的两个高峰期。3、第四纪环境与古气候:纳木错高位湖相沉积的发现表明,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和唐古拉山之间的羌塘高原在约120~40ka B.P.间的某个时期,可能曾经发育面积可达100000km2左右的古羌塘大湖。根据不同阶段湖泊沉积物的测年结果可以将纳木错的发育初步划分为120~40ka B.P.间之羌塘古大湖期,40~30ka B.P.间的外流湖期和30ka B.P.以来的纳木错期等3大阶段。在古大湖阶段,包括纳木错、色林错等羌塘高原东南部的一大批现代大中型湖泊,是互相连通的一个大湖,其范围可能超过了现代的内、外流水系的分水岭,可称为“羌塘东湖”。它或许还与羌塘高原中南部和西南部的其它古大湖相连,成为统一的“羌塘湖”。在外流湖期,古羌塘湖逐渐解体成为多个次一级的大湖,各个大湖泊之间可能通过河流相通,也有一些湖泊与大湖完全脱离而独立出来。在纳木错期,纳木错成为独立的湖泊,其它大户也逐步脱离而形成与现今类似的藏北湖群地貌。古冰川作用过程、湖泊沉积物的孢粉分析结果、古湖岸堤剖面和古冰缘现象等古气候和古环境变迁的地质标志表明,研究区在第四纪期间特别是早更新世晚期以来经历了多期周期性的冷、暖交替的气候变化过程。其中冰川作用表明,该区在更新世期间经历过4次大的冰期和其中的多次冰进阶段。其中可能为最老的欠布冰期大致对应于MIS26~22阶段,其后分别发生了大致与MIS18~16、MIS8~6和MIS4~2等阶段相对应的宁中冰期(700~600ka B.P.)、爬然冰期(300~120ka B.P.)和拉曲冰期(75~15ka B.P.)。全新世期间则经历了新冰期(4~2.5ka B.P.)和小冰期(1450~1880A.D.)。在爬然和拉曲冰期中还至少各自包含了2个冰进阶段。孢粉记录、湖岸阶地和古湖岸堤演化表明,纳木错地区在MIS5以来经历了频繁的湖面波动、气候的冷暖和干湿变化以及森林-草原与草原植被的交替演化。其总体特征是:约115.9ka B.P.时,纳木错湖面最高。在116~78ka B.P.期间,对应于MIS5阶段,区域气候温和凉爽或温和偏湿,区域附近的植被以疏林草原与森林草原或森林的交替出现为特征,湖面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但基本保持在拔湖140~88m之间。在78~53ka B.P.期间,对应于MIS4阶段,该区气候干冷,区域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湖面大幅度下降,并在拔湖约36~48m之间波动。约53~32ka B.P.期间,区域气候温暖偏湿或温暖湿润,湖面波动于拔湖约15~28m之间,波动较为频繁。与阶地的发育相对应,该期间的气候变化可细分为三个暖期和其间的两个冷期(即相当于MIS3a、3b、3c、3d和3e)。其中暖期时的区域植被主要以由松、蒿、桦为主含一定量的冷杉的森林为主,其中36ka B.P.左右气候最温暖湿润,区域附近可能出现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约32~12ka B.P.期间,区域气候干冷,古植被以草原和疏林草原为主,湖面再次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最低可至拔湖约8m处,但通常维持在拔湖约12~17m之间。约11.8~4.2ka B.P.期间,区域整体较为暖湿,其中在约8.4~4.2ka B.P.期间区域气候最温暖湿润,区域内可能为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湖面波动于拔湖2~9m之间,整体波动幅度较小,但波动最为频繁。区域气候对比发现,纳木错地区的冷、暖气候变化过程与整个青藏高原乃至北半球的气候变化都是一致的,特别是阶地下切所反映的湖面退缩过程与北大西洋的Henrich冷事件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综合分析包括孢粉、冰川进退和冰缘沉积等全新世期间内的多种与气候和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的地质记录发现,该区全新世期间的气候变化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1)约11.8~8.4kaB.P.期间,本区处于微温期和升温期,气候相对温和稍湿。(2)约8.4~4.0 kaB.P.期间,为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时期或大暖期。该期间的平均气温可能会比现今高约5℃,降水量可能比今多100~200mm。(3)约4.0kaB.P.以来,本区气候整体较为干冷。纳木错湖面发生持续下降,其最大下降幅度可达11.4m。冰川进退和湖面波动表明,该期间内本区的气候波动过程包含了新冰期和小冰期两个寒冷期,其中又各包含3次明显的冷期。其中新冰期期间的最低年平均气温可达-6℃左右。约1970年以来,区域气候向暖湿方向转化,造成念青唐古拉山西布冰川后退约120~200m,纳木错湖面上涨了约2m左右。4、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地震活动特征: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是研究区主要的活动断裂。其构成了高出高原面千米左右、发育现代山岳冰川的西念青唐古拉山与平均海拔4300m左右、宽约5-15km的谷露-当雄-羊八井-安岗地堑之间的构造边界,并且还是西藏中部一条重要的地震活动带和地热活动带,着名的羊八井地热田就分布在该断裂带之上。沿该断裂进行的地质填图和路线调查发现,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整体呈北北东和北东走向,其主要由呈右阶雁列分布的近南北向的吉达果-安岗盆缘断裂带、北东向的当雄-羊八井北缘断裂带和北北东向的谷露西缘断裂带等三段构成,全长约240公里,倾向南东。其中吉达果-安岗盆缘断裂带和谷露西缘断裂带都属于典型的正断层,而当雄-羊八井北缘断裂带是由多条北北东-北东走向、呈右阶雁列或平行分布的次级正断层带和其间北东东走向的左旋走滑断裂带所构成的复合型断裂带。其中的次级断裂带又构成呈右阶斜接的羊八井、拉多岗、宁中和当雄等次级菱形盆地的边界断裂,而左旋走滑断裂带分布于次级盆地之间起着协调断裂两侧地堑拉张的作用。因此整体上看,当雄-羊八井断裂带可以看作兼具有左旋走滑和正倾滑性质的斜滑断层,但其走滑活动是通过正断层的右阶分布和局部的走滑断裂来实现的,并且伴随着断裂带走向向东的偏转,其走滑分量是逐渐变大的。沿山麓地带的路线调查发现,断裂带错动不同时期的晚第四纪冰碛、冰水沉积物和河流阶地所形成的断层崖高度随着地层时代的变新而系统地减小。根据利用水准仪和皮尺测量的185个不同时代的断层活动量数据和29个地形图判读数据以及相关的错动地层的ESR、U系、14C、光释光与热释光年龄分析结果发现,该断裂带不同时期的垂直活动速率是有所变化的。其中约340~200ka B.P.以来的断裂垂直活动速率介于0.8~1.3mm/a之间,约170~160ka B.P.、125~75ka B.P.、58~32ka B.P.、15~12ka B.P.以来和全新世期间的断裂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介于0.7~1.3mm/a、0.4~1.3mm/a、0.2~1.8mm/a、0.4~2.8mm/a和0.6~5.3mm/a之间。整体上显示出距今越近断裂带在不同地点的垂直活动速率变化越大的特点。将不同时期以来的断裂垂直活动量换算为不同时段内的垂直断距后可以估算出断裂不同时段内的垂直活动速率。结果表明,断裂带约340~240 ka B.P.、240~170 ka B.P.、170~125 ka B.P.、125~58 ka B.P.、58~15 ka B.P.、15~4 ka B.P.和4~0 ka B.P.期间的断裂平均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约0.86mm/a、1.14mm/a、1.33~2.44mm/a、0.34~0.72mm/a、0.11~1.04mm/a、0.21~2.53mm/a和0.6~5.3mm/a。其中125~15ka B.P.期间是断裂带活动强度比较低的时期,而全新世是断裂活动速率随地点变化最大和最大垂直活动速率最大的时期。另外根据不同地点的断层崖高度可以发现,在断裂带近南北走向或北北东走向时断裂的垂直活动强度往往比较大,而当断裂带走向转为北东东向时,其垂直活动速率则变小,此时也是走滑断裂出现的地段。整体上看,断裂带在10万年尺度内的断裂活动速率是比较稳定的,而在1~5万年时间尺度内的断裂活动速度随地点变化较大。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谷露西缘的巴仁多~甲赤岗、当雄盆地北缘的拉尔根~哈公淌和羊八井盆地北部的古仁曲~那夙果一带是断裂带垂直活动相对较强烈的地段。对分布于当雄盆地东、西两端、宁中盆地东北端和羊八井盆地北部的走滑断裂的调查结果表明,断裂的走滑活动速率基本上介于1~4mm/a之间,并且也显示断裂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速率要普遍高于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活动速率的特点。其中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活动速率为1.7±0.9mm/a,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活动速率为2.5±1.5mm/a。另外,根据断裂带所错动地层的时代和断层泥的ESR年龄结果判断,断裂带在第四纪期间具有不断向盆地内部迁移和多期活动的特点,其中在中更新世以来700~500ka B.P.、350~220ka B.P.、140ka B.P.左右、70~50kaB.P.和全新世等几个阶段是断裂带的活动相对比较强烈的时期。念青唐古拉山断裂带对该区的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1411年和1952年沿该断裂带的北段和中南段分别发生过Ms.8和Ms.7.5级地震。统计仪器记录的1900~2000年期间大于4级的地震活动发现,该区在1900年以来,地震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准周期性特点,Ms=5.7~6.9级的地震大致以15±5a的周期重复出现。但在近15年的时间内该区已没有≥5.5级的地震发生,并且早期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该断裂带的两端——夹多乡-吉达果-安岗和当雄-谷露-桑雄一带,而在断裂带中段的羊八井-拉多岗-宁中一带,明显属于近期地震活动的“空区”,可能暗示该区属于近期发生中强地震活动的危险区或正在孕育更大强度的地震。对谷露1952年7.5级地震和羊八井1411年8级的地表破裂带的调查结果表明,前者的地表破裂带的最大垂直位移为4~5m,宏观震中出现在谷露西南的巴仁多-纳布扎一带,地表破裂的形成具有单点破裂-扩展特点。后者的最大垂直位移可达8~10m,出现在古仁曲沟口至那夙果一带。沿谷露-羊八井多处发现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地震活动遗迹,根据断层崩积楔、断层崖坡折和断层上升盘的多级阶地等古地震标志认为,该区在约18~15ka B.P.以来至少发生过6~7次7~8级的古地震。古地震活动的相关地质-地貌体和断层崩积楔的测年结果表明,该区在约7.4±0.7 ka B.P.、4.5±0.3 ka B.P.和2.3±0.2 ka B.P.分别发生过3次7~8级古地震。结合历史地震初步认为,约8.1ka B.P.以来该区发生7~8级地震的地震重复周期为2300±700a。约5ka B.P.以来的地震重复周期为1700±200a。5、晚新生代地壳伸展变形特征及其机制:当雄-羊八井地区的盆-山构造地貌和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的断裂活动是该区地壳伸展变形的主要表现形式。盆-山地貌特征分析表明,位于当雄-羊八井地堑西翼、高出高原面千余米的念青唐古拉山是该区隆升最强烈的地区,且山脉隆升具有明显的掀斜特征。半地堑为主的地堑形态、裂谷翼部20~30km的地势变化波长、较窄的10~15km的裂谷宽度和通常小于1000m的地堑充填物厚度等暗示盆-山地貌的发育符合伸展构造背景下上地壳发生弹性弯曲并由低粘度的下地壳进行均衡补偿的模式。地表的断裂性质及其组合形式显示,该区的断裂活动符合N105±10°E方向的伸展构造变形方式,地表的高角度正断层受控于深部10~15km处的低角度伸展型韧性剪切带。综合该区有关深部探测、岩浆活动、热年代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认为,上地壳的伸展变形、上-中地壳的局部熔融和中-下地壳的韧塑性流动等不同构造层次的构造活动都应该是在统一的近东西向伸展变形的动力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该区的近东西向伸展变形开始于约18~11Ma以来,并经历了多阶段的发展过程。各方面的证据表明,目前发生在高原内部的构造变形特征符合在近南北向挤压的动力学背景下,由于双倍地壳的巨大重力势能和低粘度、热而弱的下地壳的存在而导致的在下地壳热塑性流动驱动下引发上地壳脆性伸展变形的动力学机制。而高原南、北部地表伸展变形样式的不同可能是大地构造环境和深部地质背景的差异引起的。

二、Slip Rate on the Altyn Tagh Fault on the West of the Cherchen River (Between 85°~ 85°45′E) Since Late Quaternar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lip Rate on the Altyn Tagh Fault on the West of the Cherchen River (Between 85°~ 85°45′E) Since Late Quaternary(论文提纲范文)

(1)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与环境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亚洲季风的演化
        1.1.1 亚洲季风构造尺度的演化
        1.1.2 亚洲季风轨道尺度的演化
    1.2 亚洲内陆干旱化演化
        1.2.1 亚洲内陆干旱化构造尺度的演化
        1.2.1.1 粉尘沉降区干旱化演化历史
        1.2.1.2 粉尘源区干旱化演化历史
        1.2.2 亚洲内陆干旱化轨道尺度的演化
    1.3 气候变化驱动机制
        1.3.1 构造尺度气候变化驱动机制
        1.3.1.1 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
        1.3.1.2 青藏高原的隆升
        1.3.1.3 海陆分布格局
        1.3.2 轨道尺度气候变化驱动机制
    1.4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工作量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工作量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地质与地层概况
        2.1.3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2.2.1 研究材料
        2.2.2 古气候指标测试方法
        2.2.3 气候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第三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和环境指标记录及意义
    3.1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与古环境指标记录
        3.1.1 大红沟剖面总有机碳同位素记录
        3.1.2 怀头他拉剖面磁学指标和常规指标记录
        3.1.3 花土沟剖面磁学指标和粒度指标记录
    3.2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与古环境指标意义
        3.2.1 柴达木盆地磁学参数指标的气候意义
        3.2.2 柴达木盆地有机碳同位素的环境意义
        3.2.3 柴达木盆地粒度指标的气候意义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尺度气候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4.1 柴达木盆地中新世-早上新世植被演化历史及驱动机制研究
        4.1.1 柴达木盆地中新世-早上新世植被演化历史
        4.1.2 柴达木盆地植被演化与晚中新世高原隆升的关系
    4.2 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4.2.1 晚中新世(~10-6Ma)东亚夏季风演化历史
        4.2.2 高原隆升驱动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增强
    4.3 柴达木盆地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干旱化演化历史及驱动机制研究
        4.3.1 晚上新世-早更新世(~3.9-2.1Ma)中亚干湿演变历史
        4.3.2 印度洋表水变冷驱动晚上新世中亚气候快速变干?
第五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轨道尺度气候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5.1 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轨道尺度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5.1.1 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显着10万年偏心率周期
        5.1.2 南极冰量变化驱动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10万年周期性变化
    5.2 柴达木盆地晚上新世河湖相地层轨道周期研究
        5.2.1 青藏高原东北缘蒸发和降水对地球轨道参数响应的异同
        5.2.2 柴达木盆地晚上新世地层非轨道周期
        5.2.3 天文调谐年代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青藏高原东缘的隆升及其对河流演化和地貌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中文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views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margin
    1.2 Motivation and aims
    1.3 Research contents
    1.4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2 Geological and geomorphic settings of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2.1 Geological setting
    2.2 Geomorphic setting
Chapter 3 River incision i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3.1 Introduction
    3.2 Geological background
    3.3 (U-Th)/He thermochronometry
    3.4 Sample collection
    3.5 Analytical method
        3.5.1 Apatite sample preparation and analytical techniques
        3.5.2 Zircon sample preparation and analytical techniques
    3.6 Thermochronometric ages
    3.7 Thermal history modeling of low-temperature thermochronometric data
    3.8 Summary
Chapter 4 Provenance analysis by detrital U-Pb dating of zircon in the Dadu and Anning Rivers
    4.1 Introduction
    4.2 Zircon U-Pb methodology
    4.3 Sampling description
    4.4 Analytical method
        4.4.1 Detrital zircon U-Pb results
    4.5 Summary
Chapter 5 Controls on the landscape development of the Dadu River drainage basin, eastern Tibetanplateau
    5.1 Introduction
    5.2 Topographic analysis
        5.2.1 Hypsometric curve and hypsometric integral (HI)
        5.2.2 Normalized stream-length gradient (SLK)
        5.2.3 Local relief and slope
        5.2.4 Channel steepness
    5.3 Summary
Chapter 6 Inversion uplift history of the Dadu River drainage basin
    6.1 Introduction
    6.2 Theoretical background
    6.3 Results
        6.3.1 Constraints of m/n
        6.3.2 Constraints of erodibility coefficient
        6.3.3 Inversion of uplift history
    6.4 Independent constraints
        6.4.1 Constraints from long-term exhumation history
        6.4.2 Constraints from short-term erosion rates
        6.4.3 Constraints from geodesy
    6.5 Summary
Chapter.7 Discussion
    7.1 Implic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uplift
    7.2 Dadu River incision process
    7.3 Triggers for Dadu River incision in the late Miocene
    7.4 Uplift history of the Dadu River drainage basin
    7.5 Comparison between topographic metrics and erosion rates and cause for patterns oftopographic metrics
    7.6 Capture between the Dadu and Anning Rivers
8. Conclusion
References
附件
Suhail Ahmed Hakro

(3)黄河中上游典型峡谷第四纪河流下切过程与地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黄河河道变迁
        1.1.2 黄河形成年龄
        1.1.3 黄河流域内部地貌演化
    1.2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预期目标
        1.2.1 选题依据
        1.2.2 主要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3 研究的主要技术思路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宇宙成因核素与OSL
    2.1 宇宙成因核素分析
        2.1.1 宇宙成因核素简介
        2.1.2 宇宙成因核素的产生
        2.1.3 宇宙成因核素分析与年龄确定
        2.1.4 年龄分布与应用
    2.2 光释光测年简介
        2.2.1 OSL测年的原理
        2.2.2 OSL应用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积石山两侧千年尺度流域剥蚀速率及其构造-地貌意义
    3.1 前言
    3.2 区域地质背景
    3.3 研究方法
        3.3.1 流域尺度侵蚀速率
        3.3.2 气候分析
        3.3.3 地貌参数
    3.4 研究结果
        3.4.1 流域尺度侵蚀速率
        3.4.2 EVI和地貌参数
    3.5 分析结果不确定性探讨
        3.5.1 侵蚀速率中的不确定性
        3.5.2 EVI分析的不确定性
    3.6 与前人数据对比
    3.7 侵蚀速率的驱动因素
        3.7.1 气候
        3.7.2 河流陡峭系数
    3.8 结论
第四章 宇宙成因核素暴露年龄定量揭示海原断裂构造活动加速黄河下切速率
    4.1 前言
    4.2 区域地质背景
        4.2.1 米家山
        4.2.2 老龙湾盆地
    4.3 阶地序列
        4.3.1 米家山阶地序列
        4.3.2 老龙湾阶地序列
    4.4 ~(10)Be暴露年代测定
        4.4.1 采样策略
        4.4.2 样品处理与测定
        4.4.3 ~(10)Be暴露年代计算与结果
    4.5 讨论
        4.5.1 宇宙成因核素年代的不确定性
        4.5.2 黄河下切速率的初步估算
        4.5.3 构造和地貌指示
    4.6 小结
第五章 青铜峡地区黄河阶地的废弃年代确定以及中更新世以来的黄河演化讨论
    5.1 前言
    5.2 研究区
        5.2.1 地质概况
        5.2.2 气候特征
    5.3 阶地特征
    5.4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5.4.1 OSL测年方法
        5.4.2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方法
    5.5 结果
        5.5.1 OSL年龄
        5.5.2 ~(10)Be暴露年龄
    5.6 讨论
        5.6.1 青铜峡地区黄河下切速率
        5.6.2 影响阶地形成的因素
        5.6.3 黄河演化的启示
    5.7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介
附表

(4)阿尔金断裂中段乌尊硝尔-索尔库里段长序列古地震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选题依据、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0.2 研究思路、方法
    0.3 论文工作量、工作成果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走滑断裂古地震研究的基本方法
    1.1 走滑断裂古地震探槽选址
        1.1.1 长序列古地震记录探槽选址典型地貌
        1.1.2 以获取同震位移为目的的探槽选址
        1.1.3 讨论
    1.2 走滑断裂古地震识别标志
        1.2.1 地层的垂向错开
        1.2.2 断层向上的逐渐尖灭
        1.2.3 地层厚度变化
        1.2.4 裂缝充填
        1.2.5 角度不整合
        1.2.6 沙土液化
        1.2.7 崩积楔
        1.2.8 褶皱
        1.2.9 其他识别标志
    1.3 走滑断裂古地震事件半定量化研究
    1.4 古地震事件年代限定方法—OxCal程序的应用
第二章 索尔库里铜矿探槽
    2.1 地质背景
    2.2 探槽点描述
    2.3 古地震事件证据
    2.4 碳十四测年
    2.5 讨论
        2.5.1 铜矿探槽古地震记录完整性
        2.5.2 铜矿探槽古地震数据与其他研究点的对比
        2.5.3 铜矿探槽古地震事件复发特征
    2.6 小结
    2.7 新证据及新认识
        2.7.1 新证据
        2.7.2 事件年代限定与复发间隔
        2.7.3 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乌尊硝尔探槽
    3.1 探槽构造地貌背景
    3.2 探槽地层
    3.3 古地震事件证据
    3.4 碳十四测年
    3.5 讨论
        3.5.1 古地震完整性讨论
        3.5.2 地震复发特征及其对比
    3.6 结论
第四章 铜矿探槽和乌尊硝尔探槽古地震强度的探讨
    4.1 研究区左旋位错统计
    4.2 破裂带范围(长度)
    4.3 讨论
第五章 全球走滑断裂长序列古地震记录变异系数统计与分析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附件1 2013年铜矿探槽证据
附件2 乌尊硝尔探槽证据
附件3 全球走滑断裂长序列古地震研究点分布图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发表论文目录

(5)GPS观测研究现今青藏高原地壳形变机制 ——来自阿尔金断裂三维运动场及高原地壳减薄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隆升演化历史和动力学机制
        1.1.1 青藏高原隆升演化历史
        1.1.2 青藏高原隆升与变形的动力学机制
    1.2. 青藏高原北部边界断裂对高原隆升动力学约束
    1.3. 青藏高原现今GPS地壳形变研究
        1.3.1 青藏高原及周边GPS地壳形变观测
        1.3.2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阿尔金断裂GPS观测及滑动速率研究
        1.3.3 印度次大陆与喜马拉雅地区的GPS观测研究
    1.4. 阿尔金断裂中段、祁漫塔格及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地区构造背景
    1.5. 论文选题依据
        1.5.1 青藏高原北缘、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地壳变形的关键科学问题
        1.5.2 青藏高原北部、南部和西南部地壳减薄的关键科学问题
        1.5.3 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突破点
        1.5.4 论文研究工作量
第二章 青藏高原北部与阿尔金断裂中段区域构造、深部构造环境
    2.1. 青藏高原北部岩石圈变形、新生代断裂带演化的争论
    2.2. 青藏高原北部主要造山带的研究历史
    2.3. 青藏高原北部岩石圈深部构造环境
    2.4. 柴达木盆地西南部活动断裂分布、山脉隆升与构造盆地
第三章 青藏高原北部与阿尔金断裂中段连续GPS观测网络构建
    3.1. 跨阿尔金断裂中段连续GPS观测网络设计
    3.2. 连续GPS台站观测桩设计、架设技术方法
    3.3. 连续GPS站点建设过程及描述
第四章 阿尔金断裂中段连续GPS观测网络数据处理、时间序列分析及误差分析
    4.1. GPS数据处理
        4.1.1 天线相位中心模型
        4.1.2 潮汐模型
        4.1.3 大气折射模型
        4.1.4 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
        4.1.5 参考框架及其实现
    4.2. 区域参考框架实现
    4.3. GAMIT/GLOBK软件基本工作原理
    4.4. 阿尔金断裂中段连续GPS数据预处理
    4.5. 阿尔金断裂中段连续GPS观测网络的数据处理
        4.5.1 单日松弛解解算
        4.5.2 单日松弛解合并到全球框架下
    4.6. 连续GPS台站时间序列分析及误差分析
        4.6.1“大尺度”连续GPS台站位置时间序列的相关噪声分析
        4.6.2 单台站GPS在ITR2008框架的时间序列、及移除线性趋势后的周年半周年项拟合时间序列图
        4.6.3 塔里木盆地内部站点间相对运动的季节项变化分析
        4.6.4 柴达木盆地内部站点间相对运动的季节项变化
        4.6.5 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之间台站相对位移时间序列分析
        4.6.6 单GPS台站时间序列频谱分析
    4.7. 跨阿尔金断裂中段的连续GPS速度场
        4.7.1 ITRF2008框架下的速度场
        4.7.2 塔里木刚性块体参考框架下的阿尔金中段观测网络速度场
第五章 青藏高原北部阿尔金断裂中段及其周边断裂运动学模型反演数值模拟
    5.1. 震间形变位错理论
        5.1.1 弹性空间断裂位错数值模拟
        5.1.2 弹性-黏弹性介质地震周期数值模拟
    5.2. 青藏高原北部跨阿尔金断裂GPS观测剖面
        5.2.1 阿尔金断裂中部(90oE)连续GPS观测速度结果
        5.2.2 阿尔金断裂车尔臣河段(86oE)GPS速度场
    5.3. 阿尔金断裂二维弹性模型反演
        5.3.1 弹性深位错模型反演
        5.3.2 弹性-黏弹性位错模型反演
    5.4. 阿尔金断裂三维块体模型构建与反演计算
        5.4.1 Okada弹性计算程序
        5.4.2 GPS数据反演跨阿尔金断裂西段青藏高原北部与塔里木盆地地壳介质差异
        5.4.3 应用后向滑移“Back slip”的三维线弹性块体模型研究青藏高原北缘、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块体运动
        5.4.4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青藏高原西北部阿尔金断裂西段构造地貌与地壳形变特征
    6.1. 青藏高原西北部构造环境
    6.2. 青藏高原西北部区域断裂分布
    6.3. 区域地形地貌特征
    6.4. GPS速度场分析与震源机制解讨论
        6.4.1 青藏高原西部GPS速度场分析
        6.4.2 青藏高原西部震源机制解揭示构造运动环境
    6.5. 2014年于田 7.3 级地震发震构造与区域地貌形态关系分析
        6.5.1 2014年 7.3 级地震及余震分布、发震构造关系讨论
        6.5.2 火山地貌、现代冰川侵蚀与区域地形地貌分布
        6.5.3 克尔牙张性裂谷拉张环境的形成机制及区域构造演化历史:
    6.6.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GPS观测青藏高原北部与南部的地壳减薄过程
    7.1. 青藏高原地壳减薄过程及争论的科学背景
    7.2. GPS速度场及其揭示的含意
    7.3. 青藏高原应变率场计算
    7.4.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8.1.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8.2. 论文主要创新工作
    8.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6)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气候特征及对全球气候变化与高原隆升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其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及论文流程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2.3 论文编写流程
    §1.3 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的创新点
        1.3.1 拟解决的问题
        1.3.2 研究的创新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
        1.4.2 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1.4.3 柴达木盆地古气候环境研究
        1.4.4 第四纪沉积物与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沉积物研究现状
        1.4.5 中国更新世以来全球气候变化
        1.4.6 研究区其他工作现状
    §1.5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2.0 研究区自然地理、经济及交通概况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1 地层
        2.1.2 岩浆岩
        2.1.3 构造
        2.1.4 矿产
        2.1.5 构造演化
第三章 ZK1405钻孔沉积特征及年代学研究与矿物学特征
    §3.1 沉积特征
    §3.2 年代学特征
    §3.3 矿物学特征
第四章 孢粉特征
    §4.1 孢粉特征分析及环境指示意义
        4.1.1 孢粉研究的现状及方法
        4.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4.1.3 孢粉分析结果
        4.1.4 孢粉组合指示的气候变化特征
第五章 磁化率特征
    §5.1 磁化率与湖相古环境变化
    §5.2 样品采集与设备技术
    §5.3 昆特依地区磁化率变化特征
    §5.4 昆特依地区磁化率古气候指示意义
第六章 粘土矿物学特征
    §6.1 粘土矿物在第四纪研究中的应用
        6.1.1 粘土矿物特征
        6.1.2 粘土矿物特征与古气候环境演化的关系
        6.1.3 粘土矿物学在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6.1.4 粘土矿物测试方法
    §6.2 样品制备与实验方法
        6.2.1 样品采集与选取
        6.2.2 样品制备与分析测定
        6.2.3 测试结构的数据处理
        6.2.4 沉积物中矿物的含量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指示意义
第七章 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古气候环境演化
    §7.1 冷湖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第四纪湖泊沉积物矿物组合对古气候环境的指示
    §7.2 冷湖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第四纪湖泊沉积物孢粉与古气候环境
    §7.3 冷湖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第四纪湖泊沉积物磁化率与古气候环境
    §7.4 冷湖地区4.5-1.5万年之间第四纪湖泊沉积物粘土矿物与古气候环境
    §7.5 冷湖地区4.5-1.5万年之间古气候环境
    §7.6 冷湖地区4.5-1.5万年之间古气候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响应
    §7.7 青藏高原隆升对冷湖地区气候影响
    §7.8 柴达木盆地370 KA.B.P至今古气候环境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藏南马拉山—吉隆裂谷带深熔事件及其构造动力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与科学问题
        1.1.1 花岗岩的构建机制
        1.1.2 部分熔融的类型
        1.1.3 花岗岩的类型及其成因机制
        1.1.4 深熔作用的构造动力学意义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三章 岩相学特征
    3.1 马拉山片麻岩穹窿
    3.2 藏南拆离系
    3.3 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析方法
    4.1 SHRIMP锆石U-Pb定年
    4.2 LA-ICP-MS锆石U-Pb定年
    4.3 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
    4.4 全岩Sr-Nd同位素测试
    4.5 锆石Hf同位素测试
    4.6 单矿物主微量元素测试
第五章 年代学特征
    5.1 马拉山片麻岩穹窿
        5.1.1 马拉山二云母花岗岩
        5.1.2 佩枯错复合淡色花岗岩
        5.1.3 围岩
    5.2 藏南拆离系
        5.2.1 眼球状花岗质片麻岩
        5.2.2 面理化淡色花岗岩
        5.2.3 淡色花岗岩
    5.3 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
        5.3.1 淡色花岗岩
        5.3.2 闪长岩
        5.3.3 大理岩
        5.3.4 眼球状花岗质片麻岩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6.1 主量元素特征
    6.2 微量元素特征
    6.3 稀土元素特征
    6.4 Sr-Nd同位素特征
    6.5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单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7.1 长石
    7.2 白云母
    7.3 黑云母
    7.4 石榴石
        7.4.1 主量元素
        7.4.2 微量元素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讨论
    8.1 大型花岗岩岩体的构建机制
    8.2 马拉山—吉隆裂谷带多阶段深熔作用的年代学格架
    8.3 马拉山—吉隆裂谷带古生代加里东期构造热事件及其意义
    8.4 马拉山—吉隆裂谷带中淡色花岗岩的成因
    8.5 马拉山—吉隆裂谷带中部分熔融的类型
    8.6 不同种类淡色花岗岩之间的关联
    8.7 深熔作用中的矿物学效应
        8.7.1 不同类型部分熔融作用中的矿物学效应
        8.7.2 石榴石的成因
    8.8 深熔作用的构造动力学意义
        8.8.1 部分熔融类型的转变与构造置换之间的关系
        8.8.2 喜马拉雅造山带新生代演化模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8)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马东山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背景综述
    第一节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及研究区新生代构造概况
    第二节 研究区及周边中新生代地层单位
    第三节 区域构造新生代构造演化简史
第二章 六盘山-马东山地区新生代盆地沉积特征与构造沉积响应
    第一节 六盘山新生代盆地的性质及其分类
        1.1 前陆盆地综述
        1.2 六盘山盆地的性质和归属
    第二节 寺口子剖面及相邻地区新生代沉积地层特征
        2.1 寺口子剖面
        2.2 杨忠堡剖面
    第三节 六盘山西麓新生代沉积地层特征
        3.1 杨家店-七里店-隆德-页河子剖面(隆德剖面)
        3.2 上水磨-红土路剖面(红土路剖面)
        3.3 野鸡岘-观音店-新庄剖面(观音店剖面)
    第四节 海原活动断裂带园河地区新生代地层沉积特征
    第五节 六盘山-马东山地区相关盆地的构造作用及沉积响应
        5.1 马东山隆升及去顶历史分析
        5.2 六盘山地区构造作用及沉积响应
    小结
第三章 寺口子剖面磁性地层划分和年代学证据
    第一节 寺口子剖面概况和取样
    第二节 实验室剩磁测量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统计
    第四节 磁性地层及其相关解释
        4.1 生物化石地层
        4.2 区域地层对比结果
        4.3 孢粉分析与地质时代划分
        4.4 磁性地层及其解释
        4.5 地层划分和年代标定结果
    第五节 六盘山-马东山后缘及临近地区新生代地层年代对比
    小结
第四章 六盘山-马东山冲断带相关盆地沉积相与层序地层格架
    第一节 寺口子盆地沉积相综合分析
    第二节 六盘山后缘隆德盆地沉积相综合分析对比
    第三节 六盘山-马东山地区新生代沉积盆地演化特征
    第四节 陆相层序地层特征
        4.1 寺口子盆地层序地层特征
        4.2 隆德盆地层序地层特征
    第五节 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形成机制初步探讨
        5.1 构造因素对层序的控制作用
        5.2 气候对层序的控制作用
        5.3 沉积物供给对层序的控制作用
        5.4 基准面变化和可容空间变化
    第六节 前陆盆地层序充填样式与演化
        6.1 前陆盆地沉积模型与沉积充填体样式识别
        6.2 隆德及寺口子前陆盆地层序地层沉积模式
        6.3 前陆盆地沉积演化阶段
    小结
第五章 六盘山-马东山地区盆山耦合及构造变形演化
    第一节 造山带构造作用与前陆盆地沉积耦合特征和识别
    第二节 寺口子前陆盆地生长地层识别与造山作用的关系
    第三节 寺口子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的发育与老庄运动
    第四节 寺口子前陆盆地沉积速率变化与老庄运动
    第五节 构造变形阶段划分和主要构造事件特征
    第六节 六盘山-马东山逆冲挤压冲断带构造变形样式分析
    第七节 六盘山-马东山地区盆山演化动力学过程和模式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孢粉资料与沉积环境及其在磁性地层中的应用和解释
    6-2 寺口子地区始新统和渐新统地层是否存在或缺失
    6-3 前陆盆地的识别与地质模式
    6-4 盆山演化的阶段性
    6-5 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演化的一点认识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寺口子岩性剖面详细划分
附录2 古地磁样品测试结果及拟合数据
作者简介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9)西藏当雄—羊八井盆地及邻区第四纪地质演化与活动断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第二节 区域地层系统
    第三节 区域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第四节 区域地貌特征
    第五节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第二章 第四纪地层及时代
    第一节 第四纪地质调查研究方法
    第二节 纳木错盆地的第四纪沉积物
    第三节 念青唐古拉山的第四纪沉积及时代
    第四节 羊八井-当雄-谷露盆地的第四纪沉积物
    第五节 旁多山地的第四纪沉积物
第三章 第四纪古气候与古环境
    第一节 古气候与古环境变化的冰川沉积记录
    第二节 晚更新世以来的纳木错湖面波动及古植被与古气候
    第三节 全新世期间的古气候与古环境
    第四节 阶地发育与古气候变化
第四章 活动断裂及其灾害效应
    第一节 活动断裂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活动断裂带
    第三节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的地震活动特征
    第四节 其它典型地质灾害
第五章 晚新生代地壳伸展变形及机制
    第一节 地壳伸展变形的地表响应—盆-山构造地貌
    第二节 晚新生代地壳伸展变形的构造特征
    第三节 晚新生代伸展变形与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第四节 地壳伸展变形的动力学机制
参考文献

四、Slip Rate on the Altyn Tagh Fault on the West of the Cherchen River (Between 85°~ 85°45′E) Since Late Quaternary(论文参考文献)

  • [1]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与环境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D]. 苏庆达. 兰州大学, 2020
  • [2]青藏高原东缘的隆升及其对河流演化和地貌形成的影响[D]. Suhail Ahmed. 浙江大学, 2019(02)
  • [3]黄河中上游典型峡谷第四纪河流下切过程与地貌演化研究[D]. 苏琦. 南京大学, 2019(11)
  • [4]阿尔金断裂中段乌尊硝尔-索尔库里段长序列古地震记录[D]. 袁兆德.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8(01)
  • [5]GPS观测研究现今青藏高原地壳形变机制 ——来自阿尔金断裂三维运动场及高原地壳减薄的证据[D]. 葛伟鹏.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6(02)
  • [6]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气候特征及对全球气候变化与高原隆升响应[D]. 袁冶. 中国地质大学, 2015(12)
  • [7]藏南马拉山—吉隆裂谷带深熔事件及其构造动力学意义[D]. 高利娥.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4(10)
  • [8]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马东山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综合研究[D]. 张广良.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6(01)
  • [9]西藏当雄—羊八井盆地及邻区第四纪地质演化与活动断裂研究[D]. 吴中海.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4(03)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