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水土保持50年辉煌成就

一、陕西水土保持50年业绩辉煌(论文文献综述)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1](2016)在《当好陕西水利治水兴水的排头兵——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纪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陕西院")成立于1956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磨砺和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已由最初的一个不足百人的设计队伍,发展成为全国实力雄厚、颇具影响的国家甲级综合勘测设计研究单位。全院现有在职职工115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10余人,是一支具有较大规模、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技术势力雄厚、专业配套齐全的技术队伍;拥有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勘察、测绘等11项甲级资质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安莉[2](2016)在《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西北地区资源环境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加速推进,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改善资源环境面临的困境成为当下最紧迫的任务。然而,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由来已久,也并非一时半刻能够解决。因此在改善资源环境的漫长过程中需要持续对其绩效进行评价,以发现资源环境绩效提升的不利影响因素,及时对症下药,进行改进。本文根据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REPI的计算原理,通过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确定资源环境指标的相应权重,结合西北地区五个省份实际资源环境状况选取8项衡量资源环境的指标,构建适合我国西北地区的资源环境绩效评价指数REPIPP,对我国西北地区五个省份2004-2013年的资源环境绩效进行测度和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综合来看2004-2013年西北地区资源环境绩效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是各个省份增长幅度及平均增长速度不尽相同,存在明显差异。(2)横向对比发现总体来看西北五省之间资源环境绩效水平高低分明,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3)从各项资源环境指标的相应权重来看,同一指标对各省的重要性不同,即各项资源环境指标对各省资源环境绩效水平具有不同的影响。(4)经过对西北五省2004-2013年REPIPP指数的变动逐一进行分析,找出了限制西北各省资源环境绩效水平提升的关键指标。综合来看,化学需氧量指标和固体废物排放量指标是限制西北地区资源环境绩效水平提升较为普遍的因素。

汪丽平,魏志成,梁卫卫,关青青,陈俊[3](2015)在《陕西省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讨陕西省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植被的组成及其多样性等,利用点盖度法对陕西省的陕北北部、陕北南部、关中地区和陕南地区4个区域内各种植被类型的分布面积进行调查研究,用β-分布模型进行解析,为陕西省4个区域土地的综合利用提出合理建议。结果表明:4个区域植被的空间异质性指数为关中地区>陕南地区>陕北北部>陕北南部,且随着植被分布面积(盖度)的增加空间异质性指数呈现降低趋势。植被的平均多样性指数陕北南部和陕南地区极显着地高于陕北北部(P<0.01),陕北北部又极显着地高于关中地区(P<0.01)。陕西省4个区域的所有组成植被类型的盖度与它们的空间异质性指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由宏观得出的结论也适用于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全娥[4](2012)在《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与“政法传统”的形成》文中研究说明“政法传统”常被作为我们现实生活中诸多法律现象背后的体制背景与运作逻辑。既有研究表明:“政法传统”源于苏维埃根据地、形成于陕甘宁边区时期(以“马锡五审判方式”为标志),是立足于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传统,其基本内涵指法律与政治紧密联系,且法律服务于政治目的。但关于“政法传统”的内涵与特征的分析主要限于线条式勾勒,对于其源头陕甘宁边区司法的考察仍处于话题分散、研究对象割裂的状态,未能将中国现代法律传统、“政法传统”以及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实践贯通,并在此基础上考察“政法传统”的根源及整体特征,而这样的考察无疑有助于我们从源头上了解“政法传统”何以形成及其与特定司法环境的密切关联,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当下司法问题的理解与思考。本文以陕甘宁边区的司法档案文献为主要材料,以历史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为主要分析手段,以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及其中的终审机构政府审判委员会为双重视角,着重探讨司法层面的“政法传统”在边区司法改革时期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这一传统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成因。同时,展示出革命法律史上这一段珍贵而完整的司法改革史,尤其是边区政府审判委员会的改革历史。本文认为,中华苏维埃根据地的司法制度在移植前苏联法制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应实际的变通,其司法机构的设置倾向于集中、诉讼程序倾向于简化、司法功能侧重于镇压反革命,初显革命化“政法传统”的雏形,成为边区时期“政法传统”形成的渊源。1941至1944年间的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是“政法传统”形成的关键时期。改革包括前期的司法正规化改革及后期“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推出及影响。国共合作的大背景、相对安定的后方环境及一批法律专业知识分子进入边区,推动了以建立新民主主义法制为目标的司法正规化改革。雷经天领导下的改革因对正规化的误解而走向了行政化。李木庵时期推行以完善审级体制、司法人员专业化、诉讼制度规范化、倡导刑事和解与民事调解为主要内容的全面改革,使边区司法制度开始步入规范化轨道。但由于一元化政治体制的推行、整风审干后期抢救运动的影响等,引发了边区政府的司法检查与改革转向。边区政府在对于司法正规化改革的检讨与反思中,终止了具有脱离实际倾向的正规化改革,明确了与国民政府司法制度分道扬镳,从实践中探索立足边区实际、贯彻民主集中制及群众路线的新民主主义司法制度。“政法传统”的思路渐趋明晰。与对司法正规化改革的检讨和反思并行,边区政府及司法界开始将目光转向司法实践,通过对基层司法经验的总结、试验及与司法正规化改革的比较,推出了“马锡五审判方式”,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了调解运动的普及,在整合全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纠纷解决的多元化机制,标志着具有边区特点的“政法传统”的形成。对于“政法传统”形成过程的进一步分析以改革中成立的三审终审机构政府审判委员会为具体考察点:通过对其设立及发展历史的分析,展现了司法独立倾向与边区一元化政治体制的冲突;通过对“安成福与赵积馀等人争买土地案”诉讼过程的分析,展示出边区诉讼模式具有强职权主义、当事人主义及行政化的特点;通过对“王生秀与呼生祥窑产争执案”中诉讼审级作用的分析,阐明接近基层的二审(高等分庭)具有更多的审级优势。通过上述分析,揭示出“政法传统”形成中政治体制的硬性约束、实践中诉讼模式的变通及审级结构的建立理念,进而表明现代法治的建立须立足本土环境的重要性。在司法改革中渐趋形成的“政法传统”立足于边区复杂的法治环境,以中国革命成功的经验为其理论基础,在观念层面体现了司法服务于政权工作和司法为民的理念,具有涤荡旧污、革新社会基础、化争解纷的多重功能;在制度层面体现为司法构造集中化、审级结构柱形化的特点;在运作层面显示出法官选任普通干部化、诉讼程序简便化、诉讼过程行政化、解纷方式多元化的特征。上述特征具有其逻辑自洽性。究其成因,主要缘于后发型现代国家以政党为核心力量的革命形式与革命性质、边区司法的生态环境及传统法律文化观念的影响。同时,又显示出忽视对权力的规范与制约、忽视法官专业素质及程序规范的局限。随着时代背景的转换,“政法传统”也面临着自我更新的困境和机遇。

刘宏胜,黑春虎[5](2010)在《延安水经新注——延安市水利事业十年发展巡礼》文中研究表明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这一对经典组合,早已成为圣地延安的象征与城市坐标。它经历了历史的风雨洗礼,见证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全部过程,成为无数国人心中的图腾。今天的延安,宝塔依然巍巍,延河照样滚滚。可谁能想到,曾几何时,滚滚延河变成了涓涓细流,甚至面临断流的危险。这条养育了中国革命的母亲河,像一个被吸干了乳汁的母亲,苍老的容颜,让每一个挚爱她的儿女泪流满面。为了让这条母亲河重新焕发青春,延安水利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绘出了一张瑰丽的时代画卷,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水经注》。站在延河大桥,望着滚滚东流的延河,我们发现,那奔腾不息的浪花,分明是延安水利人汗水的结晶,是对他们艰辛努力的最好注解。延安水利事业十年发展所取得的辉煌业绩,竟是如此的波澜壮阔,汹涌澎湃!

熊月萍,王斌歧[6](2008)在《陕西森工企业三大效益评价与对策》文中提出通过对陕西省宁东林业局不同时期的现状分析,阐述陕西森工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对发挥陕西国有森工企业三大效益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对今后三大效益均衡发展提出了对策。

冯刚[7](2008)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英明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与升华。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是体现其“新”的主要方面。但是不少农村地区为片面发展工、农、旅游业而过度使用生态资源,破坏环境。新农村建设不能以牺牲农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为代价,新农村建设应该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关系以及协调模式的研究是很少的。基于此,论文以各类农村发展理论为基础,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新农村实际情况和建设类型,提出了合理完善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模式,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涵和任务出发,结合农村建设现状,提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迫切性。通过对国外新农村建设实践和国内研究文献的分析,确定了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为研究目标。进一步介绍了农村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补偿理论、和谐发展理论以及农业多功能性等多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理论。第二部分对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首先从观念的角度明确了生态经济价值,分析了农民经济发展观念;其次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发展障碍以及建设中各方的博弈关系;最后分析了协调模式的基本形态、产业形态和生产组织形态,提出从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三个方面来建设新农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协调模式的发展思想。第三部分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简单分析,设计出具体的协调模式,提出了工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特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畜牧养殖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休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和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等六种模式。然后提出了保障协调模式发展和实施的经济、环境、社会、资源和法律对策。第四部分对苏北新农村建设进行实例研究,并以邳州市大蒜产业为实例建立了邳州市特色大蒜产业发展的协调模式,提出了这种协调模式的制度保证。最后,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其研究方向,即实践中模式的选择问题、生产组织形态的设计、政策的制定与法律的完善、协调发展模式的改进。

周旬[8](2007)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利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充分、有效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的重要性和问题,系统地研究了综合利用的各种理论,揭示了循环利用、整合利用、集成利用、聚集利用、创新网络系统利用、协调运行利用等方式的机理和实现机制,构建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利用理论的框架。全文由十一部分组成,分为导论、结论和九章正文。论文的序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一章对与论文相关并能作为论文理论基础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述,主要有经典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第二章对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理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的主要形式、影响因素和特点,重点阐述了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理论的内部结构、综合利用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趋向。第三章重点阐述了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内涵、目的和特性,分析了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模式及效应,探讨了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实现途径和运行保障。第四章界定了区域经济整合的内涵,分析了区域开放过程中区域经济整合的价值取向,阐述了区域经济整合利用的主要内容,论述了区域经济整合的主要模式及实现机制。第五章分析了集成与区域经济集成的内涵以及区域经济集成的内在机理,阐述了区域经济集成对区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影响,探讨了区域经济集成利用的主要内容,研究了集成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及区域经济集成理论的应用和集成的管理。第六章首先对区域经济聚集的的涵义及其经济意义,阐述了区域经济聚集产生的机理和发展条件,探讨并分析了区域经济聚集的主要形式和其所产生的效应。第七章分研究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构建创新网络系统利用世界各种资源,获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模式。揭示了创新网络系统利用区域内外各种创新资源的机理、构成要素、运行结构和运行机制,提出了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重要意义和构建原则。第八章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运行,对于综合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意义。分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路径选择,最后对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典型案例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九章是实证研究部分,主要分析了重庆长江三峡库区经济综合利用发展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终提出了综合利用发展的若干途径和战略。结论部分主要进行论文研究的学术总结,归纳通过研究得到的基本结论、创新之处、论文研究的不足以及主要遗留问题。

唐山,增强[9](2006)在《大写蓝图谱华章——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五十年发展纪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湘红[10](2005)在《泰格林纸集团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造纸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改变了企业市场竞争地位;一方面国外造纸企业巨头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国内一些企业借此机会发展壮大,而另一些企业则销声匿迹。泰格林纸集团如何利用这一历史良机,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企业当前的大事。为此,该论文对泰格林纸集团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论文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文献,对国内外造纸企业的发展进行了认真分析,论述了对造纸企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并通过深入企业实际调研,对泰格林纸集团的发展现状、竞争能力以及优劣势进行深入分析;最后论文提出了泰格林纸集团未来发展的思路与策略,指出企业应向规模扩大化、产品结构高档化、技术装备现代化、造纸林业一体化、生产工艺清洁化的方向前进,以及提出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与具体的操作措施。

二、陕西水土保持50年业绩辉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水土保持50年业绩辉煌(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西北地区资源环境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研究综述
        1.3.1 关于资源环境经济价值的研究
        1.3.2 生态绩效评估方面的研究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资源环境绩效概念界定及理论方法
    2.1 资源环境绩效的内涵
        2.1.1 资源环境指标
        2.1.2 资源环境绩效
        2.1.3 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
    2.2 评价理论方法
        2.2.1 投影寻踪
        2.2.2 遗传算法
        2.2.3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第三章 构建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REPIPP指数
    3.1 构建模型的基本思路
    3.2 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
        3.2.1 数据处理
        3.2.2 投影指标函数的构造
        3.2.3 遗传算法求解
    3.3 REPIPP指数
第四章 基于REPIPP的西北地区资源环境绩效测度
    4.1 资源环境指标的选取
        4.1.1 选取指标的依据
        4.1.2 指标数据的来源
    4.2 西北地区资源环境绩效的综合测度
        4.2.1 数据处理
        4.2.2 模型运算
        4.2.3 测度结果
    4.3 西北五省省级资源环境绩效的测度
        4.3.1 陕西资源环境绩效测度
        4.3.2 甘肃资源环境绩效测度
        4.3.3 青海资源环境绩效测度
        4.3.4 宁夏资源环境绩效测度
        4.3.5 新疆资源环境绩效测度
第五章 西北地区资源环境绩效指数分析
    5.1 2004-2013年西北地区资源环境绩效趋势分析
        5.1.1 资源环境绩效纵向变动分析
        5.1.2 资源环境绩效横向对比分析
    5.2 资源环境指标分析
        5.2.1 指标重要性分析
        5.2.2 资源环境指标对REPIPP的影响作用分析
    5.3 西北五省资源环境绩效综合差异分析
    5.4 资源环境绩效指数与人均GDP相关性分析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陕西省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调查区域概况与调查方法
    1.1调查区域概况
    1.2调查方法
    1.3数据分析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陕西植被总体状况
    2.2优势植被
    2.3植被盖度与异质性指数
3讨论
    3.1盖度与空间异质性
    3.2 4个区域的优势植被及其空间异质性

(4)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与“政法传统”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本文论题及其意义
        1.1.1 本文论题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1.2.1 相关研究领域的主要成果
        1.2.2 既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本文的基础文献
        1.4.1 本文中的档案文献及其整理概况
        1.4.2 本文中档案文献的利用与辨析
第2章 “政法传统”的渊源与形成背景
    2.1 “政法传统”的渊源与含义
        2.1.1 “政法”的渊源与含义
        2.1.2 “政法传统”的含义
    2.2 “政法传统”的雏形
        2.2.1 对苏联法的移植与变通
        2.2.2 “政法传统”的苏维埃雏形
    2.3 “政法传统”形成的生态环境
        2.3.1 生存环境的严酷
        2.3.2 民主政权的转型
        2.3.3 司法制度的初建
    2.4 “政法传统”形成的理论背景
        2.4.1 对苏维埃法律思想的继承
        2.4.2 革命理论的普适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政法传统”形成的过程(一):边区司法正规化改革
    3.1 边区司法正规化改革的提出及含义
        3.1.1 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1.2 民众、政府及法律人士的批评
        3.1.3 “司法正规化”改革的提出及涵义
    3.2 雷经天时期的正规化改革
        3.2.1 雷经天其人及司法思想
        3.2.2 雷经天时期的“司法正规化”设想
        3.2.3 雷经天时期的正规化举措
        3.2.4 边区政府的评价及人事调整
    3.3 李木庵时期的正规化改革
        3.3.1 李木庵等法律人士聚集红都
        3.3.2 李木庵时期的“正规化图景”
        3.3.3 李木庵时期的司法正规化改革
    3.4 边区政府的司法检查与正规化改革的终止
        3.4.1 改革背景的转换与雷经天的反对
        3.4.2 边区政府的司法检讨
        3.4.3 司法正规化改革的终止及其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政法传统”的形成过程(二):马锡五审判方式
    4.1 边区政府推出“马锡五审判方式”
        4.1.1 正规化含义的改变与改革观的转变
        4.1.2 边区政府推出“马锡五审判方式”
        4.1.3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原生态
    4.2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推行及其影响
        4.2.1 “马锡五审判方式”对于诉讼模式的变革
        4.2.2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初步形成
        4.2.3 “马锡五审判方式”与“司法正规化改革”
    4.3 在司法改革中渐趋形成的“政法传统”
        4.3.1 “政法传统”形成的前提性因素
        4.3.2 司法正规化改革中“政法传统”的明晰
        4.3.3 “马锡五审判方式”与“政法传统”的形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政法传统”形成中的司法独立——以审委会历史为视角
    5.1 朱婴及其司法独立思想
        5.1.1 朱婴其人其事
        5.1.2 朱婴的司法独立思想
    5.2 边区政府审委会的成立、发展与撤销
        5.2.1 设立终审——奠定司法独立的组织基础
        5.2.2 发展倾向——从一体化走向相对独立
        5.2.3 机构裁撤——司法独立的夭折与困境
    5.3 “政法传统”形成中的“司法独立”
        5.3.1 边区“司法独立”的制度层面
        5.3.2 边区“司法独立”的实践层面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政法传统”形成中的诉讼模式——以审委会司法实践为视角
    6.1 审委会司法概况
        6.1.1 行政诉讼案件的处理
        6.1.2 民事上诉案件的审理
        6.1.3 死刑案件的复核
        6.1.4 审委会司法的总体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6.2 “安成福案”与边区诉讼制度
        6.2.1 “安成福案”始末
        6.2.2 “安成福案”引发的司法冲突
        6.2.3 “安成福案”与边区诉讼制度
    6.3 从“安成福案”看“政法传统”形成中的诉讼模式
        6.3.1 边区诉讼模式的主要特征
        6.3.2 边区诉讼模式的结构性缺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政法传统”形成中的审级体制——以审委会审级功能为视角
    7.1 审委会终审纠错功能的实践
        7.1.1 审委会审级功能预设与制度设计的冲突
        7.1.2 审委会终审纠错功能的实践
    7.2 审委会统一法律功能的个案分析
        7.2.1 疑难案件的发生
        7.2.2 三级五次处理的共性与分歧
        7.2.3 立场之歧何以产生?
        7.2.4 疑难案件的处理思路及各审级的作用
    7.3 审委会与边区政府司法功能之比较
        7.3.1 边区政府的司法功能
        7.3.2 审委会与边区政府司法功能之比较
    7.4 从审委会的审级功能看边区的审级体制
        7.4.1 边区审级体制的变革
        7.4.2 从审委会看“政法传统”形成中的审级体制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政法传统”的基本特征及评价
    8.1 “政法传统”的基本特征
        8.1.1 观念层面
        8.1.2 制度层面
        8.1.3 运作层面
    8.2 “政法传统”之成因
        8.2.1 政治革命的影响
        8.2.2 边区司法环境的影响
        8.2.3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8.3 “政法传统”的价值与局限
        8.3.1 “政法传统”的价值
        8.3.2 “政法传统”的时代局限
    8.4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在借鉴、变革与创新中形成的“政法传统”
    二、从革命到治理的“政法传统”
    三、历史与现实视野下的“政法传统”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延安水经新注——延安市水利事业十年发展巡礼(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回顾十年,业绩辉煌硕果累累,天翻地覆慨而慷
    农田水利建设方兴未艾
    城乡供水步伐铿锵有力
    重点水利工程风生水起
下篇展望未来,信心满怀壮怀激烈,而今迈步从头越
    全面推进民生水利工作
    突出抓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组织编制“十二五”规划

(7)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新农村建设概述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论基础
    2.1 农村发展理论
    2.2 循环经济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生态补偿理论
    2.5 和谐发展理论
    2.6 生态经济理论
3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研究
    3.1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机理分析
        3.1.1 农村经济发展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3.1.2 能够带动农村技术的进步、减少污染产生
        3.1.3 能够为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环保资金与环保设备
        3.1.4 能够提高人们的需求层次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
        3.1.5 能够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3.2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3.2.1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减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成本
        3.2.2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保证经济发展需要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3.2.3 保护生态环境存在正的外部效用
        3.2.4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3.2.5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3.3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障碍分析
        3.3.1 经济方面的障碍
        3.3.2 制度政策方面的障碍
        3.3.3 思想意识方面的障碍
        3.3.4 法律方面的障碍
    3.4 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博弈分析
        3.4.1 企业与政府博弈
        3.4.2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博弈
        3.4.3 新建企业与原有企业间博弈
        3.4.4 企业与公众的博弈关系
4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想观念分析
    4.1 生态经济价值分析
        4.1.1 生态经济
        4.1.2 生态价值理论
        4.1.3 能值价值理论
        4.1.4 绿色GDP理论
        4.1.5 生态足迹理论(EF)
        4.1.6 生态价值评估方法
    4.2 农民经济发展的观念
        4.2.1 农民观念分类
        4.2.2 当前农民经济发展观念现状
        4.2.3 影响农民经济观念的因素
        4.2.4 农民要转变的经济观念
    4.3 生态破坏的现实后果分析
        4.3.1 我国农村生态破坏现状
        4.3.2 生态破坏的后果
    4.4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思想观念的形成
5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论模式研究
    5.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本形态研究
        5.1.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内涵
        5.1.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主要特点
        5.1.3 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分析
        5.1.4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衡量
    5.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产业形态研究
        5.2.1 产业形态内涵、特点及意义
        5.2.2 生态农业
        5.2.3 生态型工业
        5.2.4 生态旅游业
    5.3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生产组织形态研究
        5.3.1 农业生产组织形态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作用
        5.3.2 我国现行的农业生产组织形态
        5.3.3 新兴的农业组织形态
        5.3.4 分包制
        5.3.5 专业合作组织
        5.3.6 社区合作组织
        5.3.7 股份合作组织
    5.4 小结
6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模式设计
    6.1 工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1.1 工业型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分析
        6.1.2 工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的问题
        6.1.3 协调模式解决方法
        6.1.4 小结
    6.2 特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2.1 特色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6.2.2 策略和措施
        6.2.3 特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2.4 小结
    6.3 畜牧养殖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3.1 发展畜牧养殖业需要的条件
        6.3.2 畜牧养殖产业化急需解决的问题
        6.3.3 协调模式设计
    6.4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4.1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要具备的条件
        6.4.2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6.4.3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6.4.4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
        6.4.5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5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5.1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发展目标及条件
        6.5.2 农村专业市场——农村商贸流通的传统形式
        6.5.3 农村专业市场对环境的影响
        6.5.4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设计
    6.6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6.1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中函需解决的问题
        6.6.2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的总体方针
        6.6.3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的具体措施
7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对策研究
    7.1 经济对策
        7.1.1 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7.1.2 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目标型向综合目标型转变
        7.1.3 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与衡量发展水平的尺度
        7.1.4 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
        7.1.5 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7.1.6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7.1.7 加速经济生态示范区建设和推广
        7.1.8 增加资金投入,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
        7.1.9 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
        7.1.10 建立反映生态环境状态的价格体系
        7.1.11 提供优惠的财政政策
        7.1.12 运用消费政策引导社会的绿色消费倾向
        7.1.13 建立健全资源与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7.1.14 资源和产品定价策略
    7.2 环境对策
        7.2.1 加强环境管理
        7.2.2 环境保护市场化
        7.2.3 大力推行环境规划和建设
        7.2.4 积极引用环境安全预测、预警、预报技术
        7.2.5 加强生态技术创新和推广
        7.2.6 强化环保目标责任管理
        7.2.7 征收环境税
        7.2.8 控制农业自身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7.2.9 加强对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的监督治理
    7.3 社会对策
        7.3.1 加强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建设
        7.3.2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7.3.3 建立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
        7.3.4 明确政府的生态责任
        7.3.5 把生态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7.3.6 防灾减灾的战略与对策
        7.3.7 推进科技进步,建立人才支持体系
        7.3.8 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广新技术
        7.3.9 强化宣传教育,依靠公众参与
        7.3.10 加强法制建设与宏观调控机制
        7.3.11 加强国际、区际合作
    7.4 资源对策
        7.4.1 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和管理
        7.4.2 从对自然资源的单纯消耗向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相统一的资源发展战略转变
        7.4.3 开展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实现资源利用的科学化和环境保护的最佳化
        7.4.4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7.4.5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7.5 法律制度保障
    7.6 本章小结
8 实例研究——以苏北新农村建设为例
    8.1 苏北概况
    8.2 苏北新农村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8.2.1 苏北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8.2.2 苏北地区“三农”问题现状
        8.2.3 苏北农村现状分析
        8.2.4 苏北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环境问题
    8.3 苏北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8.4 特色型新农村建设实例——邳州大蒜产业
        8.4.1 邳州简介
        4.4.2 邳州大蒜产业
        4.4.3 邳州生态环境保护举措——“一池三改”
        8.4.4 邳州特色型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8.4.5 邳州特色型新农村建设将来要注意的问题
        8.4.6 邳州市特色大蒜业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协调模式
        8.4.7 邳州市特色大蒜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保证
9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利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路线
第一章 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相关经典理论
        一、大推进理论
        二、增长极理论
        三、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四、梯度推移理论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进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
        三、可持续发展中科技因素的作用
    第三节 系统科学相关理论
        一、耗散结构理论
        二、突变论
        三、协同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利用理论概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的涵义及形式特点
        一、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的涵义
        二、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的主要形式及影响因素
        三、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的特点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理论的作用机理
        一、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理论的内部结构
        二、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理论的内在关联
        三、综合利用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第三节 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趋向
        一、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理论的形成
        二、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理论的发展趋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内涵及特性
        一、循环的内涵
        二、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内涵
        三、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目的和特性
    第二节 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模式及效应
        一、区域经济循环利用规范的结构组织
        二、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模式分析
        三、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效应
    第三节 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实现及实践意义
        一、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实现途径
        二、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运行保障
        三、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实践
        四、循环利用思想方法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经济整合利用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整合的必要性和价值取向
        一、区域经济整合的内涵
        二、区域经济整合的必要性
        三、区域经济整合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区域经济整合利用的主要内容
        一、区域经济资源要素综合利用整合
        二、区域经济实体要素重组优化整合
    第三节 区域经济整合的实现机制和主要模式
        一、区域经济整合实现的动力机制
        二、区域经济运行环境的统一协调机制
        三、区域经济整合的主要经验及模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经济集成利用理论
    第一节 集成与区域经济集成的涵义
        一、集成的涵义
        二、区域经济集成的涵义及其内在机理
        三、区域经济集成对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区域经济集成利用的主要形式
        一、区域产业集成
        二、区域集成创新
        三、区域知识集成
        四、区域管理集成
    第三节 区域经济集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区域经济集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二、集成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三、区域经济集成管理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经济聚集利用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聚集的涵义及其竞争优势
        一、区域经济聚集现象产生的原因
        二、区域经济聚集的涵义和特点
        三、区域经济聚集的竞争优势
    第二节 区域经济聚集的产生机理和发展条件
        一、区域经济聚集的产生机理
        二、区域经济聚集发展的条件分析
    第三节 区域经济聚集形式和效应分析
        一、区域经济聚集的形式
        二、区域经济聚集的效应分析
        三、区域经济聚集利用的动力模式和社会条件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区域经济创新系统网络利用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创新系统网络的结构和利用机理
        一、区域经济创新系统网络利用的含义
        二、区域创新系统网络的结构
        三、区域创新系统网络的利用机理
    第二节 区域创新系统网络的运行机制
        一、区域创新系统网络的运行规范
        二、区域创新系统网络的运行角色
        三、区域创新系统网络的运行动力
        四、区域创新系统网络的运行调控
    第三节 区域创新系统网络利用的重要性和原则
        一、区域创新系统网络利用的重要性
        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
        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区域经济协调运行利用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理论构建
        一、协调的概念及内涵
        二、协调发展系统的特征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第二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
        一、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理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两种力量
    第三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一、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
        二、优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体系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
        五、加快区域城镇化步伐
        六、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方针
    第四节 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典型案例
        一、美国协调区域发展的实践
        二、德国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实践
        三、法国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实践
        四、英国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实践
        五、日本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实践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综合利用发展实证研究
    第一节 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综合利用发展的状况分析
        一、重庆三峡库区的地理环境条件概况
        二、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综合利用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综合利用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重庆三峡库区综合利用发展的机遇
        二、重庆三峡库区综合利用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综合利用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综合利用发展战略选择的原则
        二、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综合利用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基本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主要遗留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泰格林纸集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造纸企业发展研究分析
        1.2.2 国内造纸企业发展研究和现状分析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第2章 泰格林纸集团发展环境分析
    2.1 泰格林纸集团历史沿革
        2.1.1 企业概况
        2.1.2 二级公司分布
        2.1.3 主业构成
    2.2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2.2.1 国内造纸行业分析
        2.2.2 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2.3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2.3.1 企业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及国内竞争力的分析
        2.3.2 主导产品的市场预测
    2.4 泰格林纸集团的优劣势分析
        2.4.1 泰格林纸集团的优势分析
        2.4.2 泰格林纸集团的劣势分析
第3章 泰格林纸集团的发展思路与策略
    3.1 泰格林纸集团发展思路
        3.1.1 企业要向经济规模方向发展
        3.1.2 产品结构要向中高档、有特色方向发展
        3.1.3 技术与装备要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3.1.4 调整原料结构是泰格林纸集团发展的根本
        3.1.5 清洁生产是泰格林纸集团发展的关键
    3.2 集团发展模式分析与思考
        3.2.1 晨鸣纸业发展模式
        3.2.2 华泰纸业发展模式
        3.2.3 泰格林纸集团的发展模式
    3.3 泰格林纸集团发展策略
        3.3.1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优先发展原材料
        3.3.2 解决木材原料资源瓶颈的关键在于“林纸一体化”
        3.3.3 产品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手段
        3.3.4 污染治理应从源头抓起
        3.3.5 技术、装备现代化要务求实效
第4章 泰格林纸集团发展思路与策略的实施
    4.1 生态造纸的实施
        4.1.1 实施“林纸一体化”工程
        4.1.2 抓好非木材纤维(芦苇、龙须草)基地建设
        4.1.3 扩大废纸回收利用
    4.2 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满足市场需求
        4.2.1 泰格林纸集团产品结构调整的目标
        4.2.2 泰格林纸集团产品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
        4.2.3 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满足市场需求
    4.3 扩大企业规模
        4.3.1 抓好新建、扩建项目建设,扩大企业规模
        4.3.2 通过企业购并,扩大企业规模
    4.4 加快技术结构调整,实现技术和装备现代化
        4.4.1 淘汰陈旧的生产线
        4.4.2 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与设备改造落后生产线,提升装备整体水平
        4.4.3 高起点建好新项目
    4.5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4.5.1 开发和应用清洁制浆技术
        4.5.2 实施综合节水改造
        4.5.3 废水、废气处理
        4.5.4 废物综合利用
    4.6 人力资源、融资平台的构建
        4.6.1 融资平台的构建
        4.6.2 人力资源平台的构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四、陕西水土保持50年业绩辉煌(论文参考文献)

  • [1]当好陕西水利治水兴水的排头兵——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纪实[A].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中国水文化(2016年第6期 总第150期), 2016(总第150期)
  • [2]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西北地区资源环境绩效评价研究[D]. 安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3]陕西省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J]. 汪丽平,魏志成,梁卫卫,关青青,陈俊. 家畜生态学报, 2015(07)
  • [4]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与“政法传统”的形成[D]. 刘全娥. 吉林大学, 2012(08)
  • [5]延安水经新注——延安市水利事业十年发展巡礼[J]. 刘宏胜,黑春虎. 延安文学, 2010(06)
  • [6]陕西森工企业三大效益评价与对策[J]. 熊月萍,王斌歧. 陕西农业科学, 2008(06)
  • [7]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 冯刚.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8]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利用理论研究[D]. 周旬.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
  • [9]大写蓝图谱华章——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五十年发展纪实[J]. 唐山,增强. 陕西水利, 2006(05)
  • [10]泰格林纸集团发展研究[D]. 周湘红. 中南大学, 2005(05)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