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整

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自我调适(论文文献综述)

王昊[1](2021)在《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社交网络成瘾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将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者区分出来,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和干预手段极为重要。错失恐惧与社交网络成瘾倾向间有密切的联系,但缺乏实证研究。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共包含两个研究部分。研究一采用量化研究法,通过方便抽样,向云南省7所高校的2185名大学生发放中文版《错失恐惧量表》、《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问卷》和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对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现状和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二以云南师范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一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筛选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实验法进行干预,通过前后测实验设计,对干预组实施8次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作处理,对从干预错失恐惧角度入手从而降低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水平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有效性进行探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错失恐惧在性别、专业类别、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女大学生错失恐惧水平显着高于男大学生;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大学生的错失恐惧水平显着高于工科专业大学生;大二学生错失恐惧水平显着高于大一和大三学生,大四学生的错失恐惧水平显着高于大三学生。2.大学生错失情景恐惧在不同民族、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存在显着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错失情景恐惧水平显着高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大学生错失情景恐惧水平显着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大学生。3.大学生错失恐惧在是否独生、不同户口所在地、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处于恋爱状态、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收入上不存在显着差异。4.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在性别、是否独生、专业类别、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存在显着差异。女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男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大学生的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文科生和理科生的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工科生;大二和大四学生的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大一学生,大二学生的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大三学生。5.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维度在母亲文化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生在社会适应性维度得分越低。6.大学生强迫性思维维度得分在是否处于恋爱状态上存在显着差异。处于恋爱状态大学生的强迫性思维得分显着高于不处于恋爱状态的大学生。7.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在不同民族、不同户口所在地、父亲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收入上不存在显着差异。8.大学生错失恐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及其各维度得分均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大学生错失恐惧水平对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9.基于认知行为疗法设计的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通过减轻大学生的错失恐惧水平,从而降低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

赵建博[2](2021)在《基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分析》文中提出大学阶段是人生的转折点,学生在此阶段仍处于懵懂的状态中,如果在此过程中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很可能会因为学生接触到不良文化并受其影响,从而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在学校会接触到新颖的事物,同时因其所处环境会使其接触新事物的同时,影响到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如果学生对此类新变化无法在短时间接受适应,便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本文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类别划分、自我调适等方法,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并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要素,借此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实施的实效性。

马李茜[3](2020)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社会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始终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社会心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和晴雨表,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大学生是建设美好生活的主力军,其社会心态状况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进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状况。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心态整体趋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但由于网络的纵深发展及其在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影响越来越大,长期置身于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的社会心态难免会受到网络的影响,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心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顺应时代要求,直面网络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着力探寻在网络环境下培育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有效路径。本文以阐释积极社会心态的理论内涵和理论依据为切入点,较为深入地分析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及其培育的双重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路径进行探讨。本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释了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理论内涵。首先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涵义进行了界定,论述了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主要内容、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大学生、高校、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进行培育的意义。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理论依据。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情绪和体验研究理论、积极的人格特质研究理论、积极社会关系研究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其规律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这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及其培育的双重影响,并探析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网络具有两面性,既强化了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心态,又催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心态,对大学生的社会需求、社会认知、社会情绪、价值观以及自我调适能力都产生了双重影响。同时,网络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既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利于加强培育过程的互动性,有利于增强培育资源的丰富性,有利于提高培育效果的针对性;又产生了消极影响,削弱了培育主体的权威性,增加了培育环境的复杂性,降低了培育效果的有效性。之所以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产生消极影响,既有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也有高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层面的原因。第四部分主要研究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路径选择,是本文的落脚点。在网络环境下培育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要进一步明确培育理念,为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提供科学指导;要强化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内容,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优化培育方式,拓展培育途径,保障培育有效实施;要提高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主体素质,适应网络带来的新变化;要营造培育的良好氛围,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培育合力。通过以上途径,促使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形成积极的社会心态,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耿品[4](2020)在《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与调适研究》文中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生命线,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专职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承担着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重要职责,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首先,文章回顾了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发展演变,对角色演变的历史轨迹、突出特点、基本趋势进行梳理。其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开展关于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实证考察,分析影响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因素,构建影响因素模型。最后,明确角色冲突调适的目标和原则,提出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调适途径。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是指在一线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处于特定的工作位置,并符合党和国家、社会、高校、家长、学生等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是一个复合性问题,不是单方面的角色冲突的表现,也不是各方面角色冲突的简单累积,而是一个复杂性、多样性的角色冲突集合体。受到政策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的影响,高校专职辅导员面临着由不同角色期望、自身限制引致的角色内冲突,以及体现在教育者与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服务者之间、教育者与服务者之间的角色间冲突。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搭建了干事平台。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社会心理学交叉视角,研究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与调适,既是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理论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客观选择,也就是说,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与调适研究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共同要求。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调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采用多种途径调适角色冲突的过程。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调适明确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发展目标,强调坚持方向性原则、求实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强调通过以下四种途径调适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强化制度保障,明确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先赋规约;注重镜像反馈,促进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实践的他者型塑;加强本体调适,提升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扮演的自我赋能;完善机制构建,推进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实现的关系协调。

陶成武[5](2020)在《广场舞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象是人或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广场舞的盛行作为当代中国的普遍现象,彰显的不仅有本体结构的特质与历史发展的积淀,亦有主体与社会发展的自我超越。因而通过广场舞盛行的存在样态还原其内在结构与发展规律,从事实本身的角度把握其客观存在,对深度挖掘其内涵属性与社会文化价值,以及针对广场舞引发的社会问题治理,促进其规范与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价值。本研究以广场舞的认知与盛行现象为研究对象,以自组织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现象学理论与戏剧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理论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了广场舞现象的内涵属性、发展历程、实践过程、生成机制与逻辑展望等理论与现实问题,试图归纳与总结广场舞现象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广场舞现象是集运动属性、舞蹈属性与休闲属性于一体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内涵既有本体结构追求的健体健心与艺术审美,又超越了本体结构特质,融入了个体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是具有多维结构与文化意蕴的身体语言与社会文化活动。它的内容是以特定形式的身体姿态展示为主,以主客体同一为存在方式,具有健身性、艺术性与娱乐性的特征,实现了健康身体与健康生活相统一。2.广场舞现象的起源有“舞蹈起源论”与“社会文化起源论”两种观点。“舞蹈起源论”的广场舞表现了其本体外显动作结构与内在审美意蕴的延续与传承。“社会文化起源论”的广场舞表征的是其与社会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它是新秧歌运动、忠字舞与禁舞解除的继续与传承,是个体历史记忆与主体性表达的重构与再现,亦是民众情感需求、基层自治促动与官方适时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3.广场舞现象是个体在自组织结构中通过身体表演追求自我的实践过程。身体表演内蕴有个体从感知到构想的空间延伸,从现实到理想的情感表达,从满足到超越的生命建构,不仅追寻着身体的愉悦,而且饱含着情感的需求。表演组织呈现有体验式与情感式认同、集权式的组织结构、自律式的组织规约、自组织的运行模式与缘聚型的关系纽带等特征。表演价值来源于个体与广场舞本体的“自我”追求与建构,促进了其生活方式转变,以及社会文化与广场舞项目化发展。4.广场舞现象的生成是社会环境发展变迁促进个体内在需求转变与广场舞自身结构调整的适应过程。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表现有社会经济发展促动生活观念转变,城镇化推进创造的场域空间,公共体育服务改善提供的基础保障,以及政策支持引导推动的规范有序发展。其促动的内生需求与结构适应表现为美好生活需要导向的个体需求升级,活动结构调整与个体需要的契合。使广场舞的发展历经了从健美身心到健美生活的价值升级,从社会质疑到社会认同的认知转变,从中老年人到全民参与的认同表达,从民间自发倒逼国家参与的治理实践。5.广场舞现象彰显了其作用于个体生活方式、社会文化活动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与存在样态。作为个体生活方式的广场舞需由关注个体的身心健康转向为关注个体的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意义探求,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广场舞应使其成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到自强的实践典范与表达方式,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的广场舞要通过专项与审美发展创新其内容与形式。总之,从舞台到街角、从民俗仪式到健身活动,从身体表演到美好生活实践,广场舞不仅要有对个体生命意义的建构,亦要有对民族文化自信的表达,也要有运动项目的深化与创新发展。

马丽彬[6](2019)在《发展模式下小组工作提升中职生网络自我调适能力的研究 ——基于武汉市S职高D班社工服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捷发展,移动网络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00”后是受移动网络影响较深的一代。中职生处于自我角色和自我同一性混乱时期,心理易产生消极情绪。在自我认知不足、自我调适能力缺乏和外界支持薄弱的情况下,网络的隐匿性、自由性和多元性吸引了中职生,使其有了放任自我的“空间”,在网络中逐渐迷失自我,情绪情感、行为表现、目标定位等方面随之产生问题。基于该现状,笔者以武汉市S职高中一D班学生为服务对象,基于发展模式理念,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以社工课堂为形式,以自我调节理论为基础,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先通过需求评估,确定“网络自我调适”主题,再通过访谈法、观察法进一步了解中职生的网络需求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从网络认知、网络情绪、网络行为和网络目标定位四个层面有针对性地设计服务方案,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最后采用准实验法来检验服务效果。综合整个服务,笔者得出四点结论:第一,中职生的网络认知片面化、网络消极情绪普遍化和情绪管理放任化、网络行为偏差以及缺乏网络目标定位意识和行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中职生网络自我调适能力薄弱的体现。第二,中职生在网络中的多重问题,是基于自身认知不足、目标定位不准、朋辈氛围“游戏化”、学校教育缺失、家庭情感缺位和网络营商恶性竞争几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社会工作介入中职生的网络自我调适有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职生在网络上的认知、情绪、行为和目标定位四个层面的自我调适能力水平。第四,发展模式以人的综合发展为视角,同自我调节理论的情绪、行为和欲望的三个范畴与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的三个过程相互融合发展。发展模式的视角贯穿于网络自我调适的全过程,自我调节将所有思维与行动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刘蕴,周永彪[7](2017)在《广州市高校大学生复原力状况研究》文中提出为了解大学生复原力状况,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大学生复原力水平。方法:在四所高校,医药、工科、农科、音乐四个专业的一至四年级的发放《大学生复原力量表》1000份,分析其复原力水平。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复原力差异显着,女性高于男性;一年级学生在家庭支持维度分数较高,但在自我效能维度和自我掌握维度分数最低,并具有统计学意义;曾参加社会实践和曾任职的学生复原力水平均高于无社会实践和无任职的学生,尤其是社会交往能力维度。结论:大学生的复原力水平良好。是否曾参加社会实践与是否任职对大学生的复原力水平影响更大。在大学生的大学生涯中,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积极参与班级事务。

黄楠[8](2015)在《通识视野下信息素养课堂教育的功能开发——心理健康教育与通识教育》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学者认为信息素养教育属于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借助信息检索课的平台,利用信息素养教育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自我解惑,进行心理自我调适。助人自助是本文的宗旨。如何使信息素养教育有效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理自我调适,首先,必须依据自我调适的机理,利用新皮亚杰认知学派提出的心理咨询模式:"构造——发展"模式。其二,在检索课中引导学生自我调适的过程为:1)明确心理困惑之所在;2)广泛寻求信息源;3)重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平衡;4)说服自己接受其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案,并按照接受的方案采取行动。

朱翰林,刘骞,张宝国[9](2014)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调适方法探索》文中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界以及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虽然高校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但是要真正确保大学生群体在生活与学习中避免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还需要实现大学生自我调适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本文在对大学生群体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作出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调适方法进行了研究与论述。

邹小勤[10](2013)在《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大学生能否适应大学的校园生活是决定他们能否在大学阶段实现成长的关键要素。大学生学校适应不但影响着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收获,还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深刻认识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本质,厘清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基本状态,剖析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方式,从而提高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托“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大型数据库,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同时进行的方式,解读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特征以及大学生达到适应状态所经历的过程,并重点分析了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从而提出提高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建议。综合问卷分析与访谈,本研究得出以下五点主要结论:一、结构的多维性和维度的不平衡性是大学生学校适应系统的特点。大学生学校适应由学习适应、同伴关系适应、身心适应、校园生活适应和就业自信五个维度组成,尽管在对学生的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某些特定维度之间存在协同发生性,但是通过问卷调查部分的差别效应检验我们确认了五个维度之间的差异性,即这五个维度有独立存在的必要,而判定学生达到学校适应状态的标准就是在这五个维度上全部达到适应状态。而在学校适应的维度平衡方面,不同学生会在学校适应的不同维度上出现困难,而在学校适应的五个维度中,同伴关系适应维度上的适应情况最好,而学习适应和就业自信是大学生适应最为困难的两个维度,这说明学习和就业是学生们在大学遇到的最大挑战。二、大学生对校园环境的适应过程是一个阶段特征明显的动态过程。文化适应U型理论适用于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过程进行分析,可以把大学生学校适应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蜜月期、震惊期、调适期和掌控期,每个阶段都体现出鲜明的阶段特征。在阶段的划分上,要注意区分蜜月期和掌控期的特征,因为处于这两个阶段的学生在学校适应的各个维度上都不会出现适应困难,区分这两个阶段的最主要依据就是学生与校园生活的接触程度以及是否感受到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的负面影响;处于震惊期的学生他们的主要特征就是对于校园生活的态度比较消极,在学校适应的五个维度上都能够感受到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而能否对自己的现状尝试进行积极改变是学生能否进入调适期的关键;处于调适期的学生可能在学校适应的某一维度上会感受到强烈的不适应,但是这一阶段他们对于解决问题的态度较为积极。三、个人背景变量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在不同维度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性别方面,除了就业自信维度外,女生在其他维度上的自我评价均高于男生;城乡方面,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学习适应和同伴关系适应两个维度上的自我评价较高,而城市学生则在就业自信维度上自我评价较高;是否独生方面,独生的大学生仅在就业自信维度上自我评价高于非独生的学生;院校类型方面,211院校的学生在学习适应、同伴关系适应和校园生活适应维度上的自我评价均低于其他院校类别的学生;年级方面,大二学生在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身心适应和就业自信维度上的自我评价均低于其他年级的学生;科类方面,理学类学生在学校适应五个维度上的自我评价均比其他科类的学生低。四、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学校适应存在重要的直接影响。四种类型的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的三个维度与大学生学校适应各维度之间均存在独特的匹配关系。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对学校适应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与学习压力、竞争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关系最为紧密的学校适应维度依次为身心适应、校园生活适应、同伴关系适应和就业自信,与教学认可、师生交流和课外活动参与关系最为紧密的学校适应维度依次为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除了课外活动参与度的提高能够同时提高学校适应五个维度的水平外,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的其它维度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则是抑制、促进路径并存,可见,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校园压力都会对大学生学校适应产生负面的影响,特定类型的校园压力反而是提高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动力,校园活动认可度的提高也并不必然能够提高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水平,而应该对校园活动的组织形式进行具体的分析;对于学校适应过程的不同阶段,校园压力主要在震惊期和调适期对学校适应产生作用,校园压力是引发学生进入震惊期的重要原因,到了调适期,一部分压力类型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开始从负向转向正向,但是对学校适应还是以负向影响为主,而校园活动在蜜月期和调适期对大学生学校适应主要起正向的作用,在震惊期则主要起负向的作用。五、校园活动在校园压力与学校适应之间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校园活动在校园压力和学校适应之间主要起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校园压力还是会对学校适应产生一定程度的直接影响,但是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通过校园活动的中介作用有的压力类型可以完全消除对学校适应的直接影响,比如校园活动对竞争压力和学习适应就起完全的中介作用,在校园活动的作用下,竞争压力对学习适应并不产生直接影响;校园活动的的中介效应只对特定类型的校园压力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起作用,也就是说对于校园活动的中介作用需要针对具体的路径进行分析,不能笼统而论;校园压力对于学校适应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在中介效应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校园压力对学校适应的影响路径中,有些路径的间接效应和直接效应的方向是相反的,属于“不一致的中介效应”,可见应该把“校园压力-校园活动-学校适应”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来进行解析;对于学校适应的不同阶段,校园活动的中介作用主要在震惊期和调适期起作用,当学生处于震惊期时,校园压力通过学生的自我感知对校园活动产生负面的影响并进而降低了学校适应水平,当学生处于调适期时,他们积极面对校园压力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并通过校园活动的参与来最终提高自己的学校适应水平。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学生进行自我调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学校改善校园活动平台”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生学校适应”四个方面提出提高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建议。

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自我调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自我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错失恐惧
        1.2.2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
        1.2.3 错失恐惧与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
2 研究设计
    2.1 问题的提出
    2.2 方案思路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假设
        2.2.3 研究思路
        2.2.4 技术路线设计
    2.3 研究意义
        2.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2.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2.3.3 研究创新
3 研究一: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现状研究
    3.1 引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3.1.3 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研究程序
    3.3 研究结果
        3.3.1 大学生错失恐惧现状
        3.3.2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现状
        3.3.3 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相关关系
        3.3.4 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回归分析
        3.3.5 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3.4 研究讨论
    3.5 研究小结
4 研究二: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干预研究
    4.1 引言
        4.1.1 研究背景
        4.1.2 研究目的
        4.1.3 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研究程序
    4.3 研究结果
        4.3.1 实验组、对照组被试前测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对比分析
        4.3.2 实验组被试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前后测对比分析
        4.3.3 对照组被试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前后测对比分析
        4.3.4 实验组、对照组被试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后测对比分析
        4.3.5 实验组、对照组被试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后测和追踪测验对比分析
    4.4 研究讨论
    4.5 研究小结
5 综合讨论
    5.1 大学生错失恐惧现状分析
    5.2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现状分析
    5.3 大学生错失恐惧与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
    5.4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的讨论
        5.4.1 干预效果讨论
        5.4.2 团辅过程和反馈讨论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6.3 研究建议
        6.3.1 对大学生层面的建议
        6.3.2 对家庭层面的建议
        6.3.3 对学校层面的建议
        6.3.4 对社会层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
    附录 B 中文版《错失恐惧量表》
    附录 C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问卷》
    附录 D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团体辅导具体内容设计
    附录 E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团体辅导部分成员过程记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特征
    1.自适应性
    2.困扰型
    3.积累性
    4.阶段性
    5.多重性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
    2.完成心理问题类别划分
    3.自我调适
四、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期间需要关注的工作重点
    1.确定重点群体
    2.分阶段开展教育工作
五、结语

(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一、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理论阐释
    (一)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涵义
        1.社会心态的内涵
        2.积极社会心态及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内涵
    (二)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主要内容
    (三)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主要特征
        1.积极向上
        2.理智成熟
        3.开放包容
    (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促进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2.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有利于实现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理论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
        1.积极情绪和体验理论
        2.积极的人格特质理论
        3.积极社会关系理论
    (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理论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
三、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及其培育的影响分析
    (一)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双重影响
        1.大学生合理社会需求的满足与抑制并存
        2.大学生社会认知的清晰与模糊并存
        3.大学生社会情绪的正向与负向并存
        4.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明晰与偏颇并存
        5.大学生自我调适能力的提升与下降并存
    (二)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双重影响
        1.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积极影响
        2.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消极影响
    (三)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1.网络环境存在消极因素
        2.高校培育体系有待完善
        3.家庭培育引导存在不足
        4.大学生自身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路径选择
    (一)明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的培育理念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培育理念
        2.坚持主体间性的培育理念
        3.坚持积极性的培育理念
    (二)强化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内容
        1.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
        2.培育大学生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3.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三)优化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方式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培育过程的人文关怀
        3.建立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动态监测体系
    (四)提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主体的媒介素养
        1.提高教师媒介素养
        2.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
    (五)营造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良好氛围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舆论
        2.加强网络技术建设
        3.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
        4.形成社会、学校和家庭相结合的培育合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与调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其展望
    1.3 理论基础
        1.3.1 思想与行为理论
        1.3.2 社会角色理论
        1.3.3 人际关系理论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2 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发展演变
    2.1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历史进程
        2.1.1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初步探索阶段(1952-1983年)
        2.1.2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科学化发展阶段(1984-2003年)
        2.1.3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专业化发展阶段(2004-2012年)
        2.1.4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精准化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2.2 高校辅导员角色演变的发展趋势
        2.2.1 角色定位由单一到多元
        2.2.2 角色规范由突出政治到内容全面
        2.2.3 角色技能由重点要求到全面要求
        2.2.4 角色实践由单独行动到分工合作
        2.2.5 角色评价由单向考评到多方考评
    2.3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基本经验
        2.3.1 始终坚持把政治引导作为角色定位的首要标准
        2.3.2 始终坚持把道德示范作为角色定位的重要导向
        2.3.3 始终坚持把问题导向作为角色定位的重要推力
        2.3.4 始终坚持把知行合一作为角色定位的基本要求
        2.3.5 始终坚持把以生为本作为角色定位的基本原则
3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3.1 问卷的设计、实施与回收
        3.1.1 问卷设计思路
        3.1.2 调查抽样方案
        3.1.3 问卷回收
        3.1.4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3.2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内冲突的实证考察
        3.2.1 不同角色期望引致的角色冲突
        3.2.2 高校专职辅导员自身限制引致的角色冲突
    3.3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间冲突的实证考察
        3.3.1 教育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冲突
        3.3.2 管理者与服务者之间的冲突
        3.3.3 教育者与服务者之间的冲突
    3.4 不同群体高校专职辅导员的角色冲突比较
        3.4.1 基于自然因素的比较分析
        3.4.2 基于教育因素的比较分析
        3.4.3 基于工作环境的比较分析
4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因子分析
    4.2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影响因素的一般线性回归分析
        4.2.1 政策因素对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影响
        4.2.2 单位因素对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影响
        4.2.3 个人因素对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影响
    4.3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1 建立回归模型
        4.3.2 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5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调适目标与原则
    5.1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调适的目标
        5.1.1 认知目标
        5.1.2 情感目标
        5.1.3 行为目标
        5.1.4 发展目标
    5.2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调适的原则
        5.2.1 方向性原则
        5.2.2 求实性原则
        5.2.3 主体性原则
        5.2.4 创新性原则
6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调适途径探析
    6.1 制度保障: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先赋规约
        6.1.1 明确角色定位
        6.1.2 明晰角色规范
    6.2 镜像反馈: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实践的他者型塑
        6.2.1 规范镜像参照
        6.2.2 回应他者期望
    6.3 本体调适: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扮演的自我赋能
        6.3.1 加强角色观念
        6.3.2 建设角色形象
        6.3.3 提升角色素养
        6.3.4 提高角色技能
    6.4 机制构建: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实现的关系协调
        6.4.1 完善从业规范机制
        6.4.2 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6.4.3 创新成长发展机制
        6.4.4 建设角色评价机制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广场舞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文献综述
    1.2 视角聚焦与理论基础
        1.2.1 视角聚焦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2.广场舞的基本理论探讨
    2.1 广场舞的内涵与外延
        2.1.1 广场舞的内涵属性
        2.1.2 广场舞的外延构成
    2.2 广场舞的内容与分类
        2.2.1 广场舞的内容
        2.2.2 广场舞的分类
    2.3 广场舞的特征与形式
        2.3.1 广场舞的基本特征
        2.3.2 广场舞的活动形式
    2.4 小结
3.广场舞现象的发展回眸
    3.1 广场舞现象的历史溯源
        3.1.1 “舞蹈起源论”的广场舞
        3.1.2 “社会文化起源论”的广场舞
    3.2 广场舞现象的发展演变
        3.2.1 广场舞现象的主体孕育阶段(约1942-1989年)
        3.2.2 广场舞现象的自主发展阶段(约1990-2014年)
        3.2.3 广场舞现象的规范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
    3.3 广场舞现象的发展特征
        3.3.1 动力结构的大众需求性
        3.3.2 活动组织的基层自治性
        3.3.3 规范普及的政府引导性
    3.4 小结
4.广场舞现象的现实考察
    4.1 调查的组织实施与对象
        4.1.1 调查的组织实施
        4.1.2 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4.1.3 实地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
    4.2 广场舞表演中的自我呈现
        4.2.1 表演的空间:从感知空间到构想空间的互动延伸
        4.2.2 表演的诉求:从健康需求到追求自我的情感表达
        4.2.3 表演的维持:从体验满足到自我超越的生命建构
    4.3 广场舞表演组织的特征
        4.3.1 体验式与情感式认同是组织发展的基础
        4.3.2 直线制的组织结构与自律式的组织规约
        4.3.3 自组织的运行模式与缘聚型的关系纽带
        4.3.4 自主规约与直线制组织结构带来的张力
    4.4 广场舞表演呈现的价值效应
        4.4.1 表露真实的自我,健康个体身心
        4.4.2 建构可能的自我,和睦家庭关系
        4.4.3 延展社会的自我,丰富社会文化
        4.4.4 拓深本体的自我,挖掘项目属性
    4.5 小结
5.广场舞现象的生成机制
    5.1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外生机制
        5.1.1 社会经济发展促动观念转变
        5.1.2 城镇化推进创造的场域空间
        5.1.3 公共体育服务提供基础保障
        5.1.4 政策支持引导推动规范有序
    5.2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内生机制
        5.2.1 美好生活促动的多层次需求
        5.2.2 自组织结构蕴育的身份认同
        5.2.3 活动形式与个体需求的契合
    5.3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基本规律
        5.3.1 从健美身心到健美生活的价值升级
        5.3.2 从社会质疑到社会认同的认知转变
        5.3.3 从中老年人到全民参与的认同表达
        5.3.4 从民间自发到国家参与的治理实践
    5.4 小结
6.广场舞现象的逻辑展望
    6.1 本源回归:作为个体生活方式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6.1.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导向的价值升级
        6.1.2 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导向的消费转型
        6.1.3 协同共治导向活动行为的多元规约
    6.2 价值拓展:作为社会文化活动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6.2.1 文化自觉:广场舞参与主体的使命与担当
        6.2.2 文化自信:广场舞文化价值的传承与超越
        6.2.3 文化自强:广场舞文化发展的内立与外输
    6.3 审美创新: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6.3.1 属性结构导向活动形式的多元并存
        6.3.2 竞赛促动导向动力与张力实时并存
        6.3.3 项目化发展导向专业与审美的并进
    6.4 小结
7.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后续展望
8.参考文献
9.附录
10.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1.致谢

(6)发展模式下小组工作提升中职生网络自我调适能力的研究 ——基于武汉市S职高D班社工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核心概念
    1.4 理论基础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2 中职生网络自我调适的现状分析
    2.1 缺失的网络认知
    2.2 交融的网络情绪
    2.3 偏差的网络行为
    2.4 无意识的网络目标定位
3 中职生网络自我调适的服务
    3.1 社会工作服务设计方案
    3.2 巩固和增加网络认知
    3.3 认知和改善网络情绪
    3.4 规范和改变网络行为
    3.5 挖掘和树立网络目标定位
4 中职生网络自我调适的服务效果
    4.1 网络自我调适的整体效果
    4.2 网络认知改变显着
    4.3 网络情绪调适有度
    4.4 网络行为渐进改变
    4.5 网络目标定位启蒙
    4.6 社会工作服务满意度评估
5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中职生需求评估问卷
附录2:中职生网络自我调适问卷
附录3:中职生需求评估访谈提纲
附录4:效果评估访谈提纲(学生版)
附件5:社工课堂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件6:社工课堂服务满意度访谈提纲(教师版)
附录7:社工课堂导学案(以第五次为例)
附录8:青少年网络成瘾调查问卷(节选改编)

(8)通识视野下信息素养课堂教育的功能开发——心理健康教育与通识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 通识教育呼唤高等教育改革
2 信息素养课堂教育中的心理建设功能开发
    2.1 必要性
    2.2 可行性
3 心理调适的机理及其在信息检索课中的开发流程
    3.1 心理自我调适的机理
    3.2 心理自我调适的开发
        3.2.1 明确心理困惑之所在
        3.2.2 广泛寻求信息源
        3.2.3 重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平衡
        3.2.4 说服自己接受其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案
4 结束语

(9)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调适方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调适方法
    (一) 树立积极的自我意识。
    (二)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 承认情绪并对自我情绪进行调控。
    (四) 参与心理防卫训练以及实践。
    (五) 规划远大目标与具体目标。
    (六) 根据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调适。

(10)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在迷茫中探索:源于对大学生的思考
    二、在探索中关注:源于对人的发展的思考
    三、在关注中聚焦:源于对教育回归生活的思考
    四、在聚焦中明晰:源于对大学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的思考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
    二、校园压力
    三、校园活动 第二章 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述评
第一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方法
    一、量的研究方法
    二、质的研究方法
    三、整合研究方法
第二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二、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研究
第三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现状总结与本研究切入点
    一、对已有研究的整体评价
    二、研究的趋势与展望
    三、本研究的切入点 第三章 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分析框架
第一节 理论依据
    一、图式理论
    二、文化适应理论
    三、压力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四、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现实探讨
    一、大学生身心特征与大学校园环境的特征
    二、校园压力与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学校适应影响的现实探究
第三节 研究整体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技术路线 第四章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问卷调查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一、问卷的编制
    二、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
    三、问卷调查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二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特征分析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总体特征分析
    二、基于人口统计变量的大学生学校适应特征分析
    三、基于院校变量的大学生学校适应特征分析
    四、结论与分析
第三节 校园压力与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学校适应影响分析
    一、独特、差别和中介效应检验应用于影响机制研究的现实基础
    二、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对学校适应的独特、差别效应检验
    三、校园活动在校园压力与学校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四、结论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访谈分析
第一节 质性研究设计
    一、访谈方法的选择
    二、访谈对象与内容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
    四、信度效度与伦理
第二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状态与过程分析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状态分析
    二、大学生学校适应过程分析
    三、结论与分析
第三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阶段分析
    一、蜜月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二、震惊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三、调适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四、掌控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五、结论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系统的特点
    二、大学生学校适应过程的特点
    三、个人背景变量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状态的影响
    四、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第二节 提高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建议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提高需要学生的自我调适
    二、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三、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提高需要学校改善校园活动平台
    四、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提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生学校适应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展望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展望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自我调适(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王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基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分析[J]. 赵建博.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1(05)
  • [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研究[D]. 马李茜.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与调适研究[D]. 耿品.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3)
  • [5]广场舞现象研究[D]. 陶成武.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发展模式下小组工作提升中职生网络自我调适能力的研究 ——基于武汉市S职高D班社工服务[D]. 马丽彬.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广州市高校大学生复原力状况研究[J]. 刘蕴,周永彪. 才智, 2017(01)
  • [8]通识视野下信息素养课堂教育的功能开发——心理健康教育与通识教育[J]. 黄楠. 科技视界, 2015(05)
  • [9]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调适方法探索[J]. 朱翰林,刘骞,张宝国.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15)
  • [10]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 邹小勤. 厦门大学, 2013(08)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