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地缘经济关系测度与分析

一、江苏省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钟华梅,王兆红[1](2021)在《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竞合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优化区域体育产业布局是我国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采用区域竞合关系模型测度2015年26个省份体育产业竞合关系,并实证研究区域体育产业竞合关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体育产业同时存在互补合作关系和竞争关系,但互补合作关系多于竞争关系。分区域看,东部省份体育产业的互补合作能力最强。我国体育产业区域分工水平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区域体育产业竞合关系的影响不显着,但区域间体育产业集聚水平差异越大、区域间距离越远则导致区域体育产业竞争,而区域间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越大、交通运输水平差异越大、劳动力成本差异越大则促进区域体育产业合作。

张红梅[2](2020)在《基于地缘环境视角的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安全是各行各业稳定生产的基础环境,旅游安全既是区域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居民出游的首要前提。边境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旅游业态,担负着柔性外交、经济促进、社会发展、资源保护等诸多功能,同时因其具有地缘环境特殊、旅游活动丰富、关联行业众多等特点,在运营管理等方面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旅游安全风险,因此边境旅游安全要兼顾边境安全和旅游安全双重考验,抵御风险、保障安全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陆疆边境跨境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机制及模式研究”开展研究,选择云南边境地区作为研究案例点,在基于系统理论进行边境旅游安全风险特殊性、边境旅游安全风险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等分析基础上,进行客观环境和主观感知两方面的旅游安全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旅游安全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第一、二章在分析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梳理分析国内外有关地缘环境、旅游安全评价、边境旅游安全等的研究成果,理清地缘环境、边境旅游、边境旅游安全、边境旅游安全事件等基本概念。第三章基于系统理论分析边境地区旅游安全风险特殊性分析,认为边境旅游安全与一般旅游安全相比在旅游主体、安全设施、旅游环境、安全管理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同时,还进一步分析了边境地区旅游安全风险的类型和特征,认为边境地区旅游安全受自然环境、地缘文化、边境社会、旅游管理、网络管理等五方面因素影响;第四章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评价方法,从边境地区旅游安全五大影响因素方面选取指标,建立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环境评价模型,并从时空分异角度分析云南边境市州旅游环境安全变化规律;第五章基于风险感知理论构建云南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评价模型,测度游客对影响边境地区旅游安全不同因素的感知差异和空间差异;第六章依据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观点,将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与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联系起来,从针对旅游环境和游客安全行为两方面提出了旅游安全管理的系列建议。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兼具边境安全和旅游安全双重属性,旅游环境安全评价结果呈现出时空分异特征。从时空演化角度来看,随着时间推移,2013—2017年间云南边境8个市州的旅游安全状况越来越好;同时,不同边境市州的安全得分存在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红河、普洱、保山、德宏、西双版纳、文山、临沧、怒江;但是各边境市州安全得分的差异逐年缩小。从影响因素角度来分析,五类影响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的因素中,边境文化安全和网络安全两个因子的影响比重逐年增加。2)云南边境地区的游客主观感知评价是安全认知与安全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云南边境地区游客的安全评价,呈现出以下规律:除了婚姻这一变量之外,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等人口特征统计变量对边境旅游安全评价呈现出显着差异;从空间上分析,边境游客对不同边境市州的安全评价几乎没有表现出差异性;从影响因素上分析,游客对五类旅游安全影响因素的安全评价有如下规律:除了边境地区社会安全评价、网络信息安全评价、游后反馈行为等因素存在地域空间差异,游客对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呈现出一致性;从游客安全认知与安全行为一致性的差异性上分析,游客对云南边境地区安全环境因素的认知评价对其安全行为意向的作用呈现出如下规律:游客对“旅游管理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越高,游前准备行为越充分;游客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越高,游中防范行为越明显;游客对“边境社会安全”、“旅游管理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评价越高,游后反馈行为越明显。3)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管理要从旅游环境安全和游客安全行为两方面着手。关于边境旅游环境安全管理的建议有:从旅游环境安全角度,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维护边境安全;加强旅游风险预警管理,提高应急救援水平;重视新型旅游安全问题,强化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关于边境游客安全行为管理的建议有:加强旅游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升游客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旅游者行为管理,引导游客正确的旅游感知;疏通游客意见反馈渠道,重视网络舆情管理。

陈默[3](2020)在《主体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一定地理范围内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类企业的空间协同布局,能够为打破地方发展路径困境,实现生态重负减压的碎片路径整合提供动力。然而,由于制造类企业与生产性服务类企业存在着经济、技术的关系强弱差异,且企业集聚地区的地方政府间亦存在着“政绩观”强弱比较动机,因此以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中布局促进地方绿色技术创新提升的路径存在着不确定性。结合当前依然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也为更好实现“经济”、“生态”与“人文”的三维统一,由此能否从产业主体间与地方政府主体间强弱关系视角切入,探究以产业协同集聚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效应产业布局方针与政策引导战略,对当前升级要素动能,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区别于既有研究路线,本文以主体关系强弱为重要切入点,并将其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融合,以绿色技术创新作为考察标准,分别基于产业间主体经济关系、产业间主体技术关系、地方政府间主体协同关系三种情景,利用2004至2017年中国内地261个城市的样本数据,实证探讨了主体关系强弱影响背景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差异性影响。(1)产业主体间经济关系视角的估计结果表明:在较强的产业间主体经济关系引领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更能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发生;(2)产业主体间技术关系视角的估计结果表明:无论是强关系亦或是弱关系的主体间技术联系,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都很显着,但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差异性表明直接参与“污染排放输出”以及“技术创新贡献”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绿色创新效应更加突出。(3)地方政府主体间强弱关系情境下的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结果表明:当地方政府间主体关系由强链接(强协同、弱竞争)转向弱链接(弱协同、强竞争)关系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出现了下降。(4)基于不同地方间政府主体关系强弱下,以及最优绿色技术创新产出与产业协同集聚规模的匹配计算可以发现:当地方政府间主体关系由强链接转向弱链接的过程中(表现为地方政府间由强协同转向弱协同,弱竞争转向强竞争一种现实趋势),为了实现区域内最优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地区内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布局规模呈现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U字形”关系。结合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在一定区位布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布局,实现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应提升的过程之中,产业主体间经济与技术关联强弱,地方政府间关联强弱都会对这一过程造成影响,并造成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结果的差异。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既要因地制宜,灵活处理产业间强关系与弱关系对绿色生产绩效的影响,实现既有资源下的产出最大化,同时中央政府亦因谨慎对待地方政府间的强竞争关系问题,多元化地方绩效考察制度设计,引导地方政府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减少要素错配与经济效率损失问题。

马旭[4](2019)在《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宁夏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必经之地,是我国承载“丝带”战略实施的核心地带,在“丝带”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的逐渐加强是该战略的内在发展要求,因而加强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改善城市间地缘经济关系,就有必要深入了解该区域城市间的对外经济联系和经济关系状况。在当前历史机遇和经济新常态格局下,进行西北民族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借助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欧氏距离模型,对宁夏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这对明确宁夏城市间的对外经济联系强度、方向和地缘经济关系,构建合理的经济空间组织结构以及建立健康持续的城市经济关系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参考和决策依据。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相关概念、回顾了与城市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相关的理论、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与述评;第三部分为城市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测度模型的构建。主要构建了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欧氏距离模型。第四部分为宁夏城市经济相关性分析。主要对经济总量、质量和流量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若干经济指标进行了指标趋同性检验和相关性检验。第五部分为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实证分析。运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欧氏距离模型,分别对城市对外经济联系强度、方向和地缘经济关系进行了理论测度。第六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建议。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主要有:经济相关性方面。宁夏城市间的经济指标相关性较好,但城市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仍有待提升。宁夏城市经济发展程度大体呈现由南部向中北部递增的态势,宁夏中北部城市的经济发展效果好于南部城市。经济联系方面。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呈现“北紧南疏”的格局,宁北部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比较密切,而宁南部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比较疏远。此外,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与城市公路距离成反比关系,与城市综合实力成正比关系;城市间经济联系方向与城市公路距离成反比关系。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方面。(1)较强、强经济联系的城市间,经济关系表现为较强竞争型。(2)一般、较弱和弱经济联系的城市间,经济关系表现为强互补型和竞争互补不确定型。(3)一般、较弱和弱经济联系的城市间,经济关系表现为强竞争型和竞争互补不确定型。影响因素方面。相关经济指标是影响城市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的主要因素,如地区生产总值、消费能力、投资效率以及科技发展等。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的建议为:第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交通网络。着力打造区内区际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实现以银川为核心,五市同城化的城际快速轨道网络,这对提升城市对外经济联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二,继续培育和发展经济增长极,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依托当前有利发展机遇,继续培育区内中心城市银川的增长极作用,使其经济辐射能力对宁夏南部地区产生明显作用。发展次级中心城市,积极承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形成良好的城市对接和功能转化。第三,依靠“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合理定位城市优势和功能。利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等政策优势,积极发展如葡萄酒、枸杞、羊绒制品等优势特色产业,拉动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第四,调整战略增强互补,建立健康持续的城市经济关系。准确把握城市间地缘经济关系,及时调整竞争型的城市经济关系,促进城市间经济协调发展,形成城市间的资源合理分配、优势互鉴的良好态势。对于互补型的城市经济关系,则要继续深化合作,探索城市间合作的更大可能性。

刘守威,张玉玲[5](2019)在《新疆省际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发展质量测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自治区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对其进行地缘经济关系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欧氏距离模型对新疆省际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发现:(1)从空间经济联系上看,江苏、山东、广东、浙江与新疆呈强联系型,河南、北京、河北、上海、四川与新疆呈较强联系型,福建、天津等8个省与新疆呈一般联系型,湖北、湖南等10个省与新疆呈较弱联系型,宁夏、西藏、海南与新疆成弱联系型;(2)从地缘经济关系上看,北京、上海、辽宁、山西与新疆是强互补关系,海南、浙江等8个省与新疆是一般互补关系,天津、内蒙古等12省与新疆是一般竞争关系,江西、云南、甘肃、宁夏、贵州、青海与新疆是强竞争关系。

王璐玮,孙俊,王苏鹏,陈杨,夏四友[6](2019)在《潜在增长极的空间区位研究——基于江苏省地缘系数的双门槛效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微观地缘视角改进城市引力模型并构建地缘系数,探究江苏省中小城市地缘政治、经济引力、地缘系数的衰减规律及其协调性、等级性,依据地缘引力与相对地缘系数测评城市地缘关系,进而确定潜在增长极区位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江苏省中小城市绝对地缘系数具有"双门槛"效应,拟合曲线呈"双抛物线"形,多数城市分布在前抛物线上;2)江苏省相对地缘系数以地缘经济距离400为轴线,地缘优势呈对称式加速下滑;3)江苏省中小城市地缘政治、经济引力呈"L"形衰减,与地缘地位协调性不佳,苏中地区尤为明显;4)相对地缘系数和地缘引力的时空分布皆呈苏北、苏中、苏南地域分层;5)新沂、兴化、海安、江阴更适宜作为潜在增长极进行重点培育。

渠立权[7](2018)在《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及其实现路径》文中研究表明地缘经济是各种经济主体、经济要素与经济活动叠加到跨国界地区所形成的特殊经济综合体及其地域组织形式,具有地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中国西南沿边地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空间邻近,具有发展地缘经济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改变区域的对内对外联系格局,区位优势得以加强。然而,该地区的地缘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对环境演变的自适应性调整也严重滞后于发展需要,重构地缘经济格局成为必然选择。产业发展、经贸合作和区域空间组织分别反映了地缘经济的经济主体、经济要素与产品流动、经济活动的地域组织模式等核心方面,因此,文章对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研究也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本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文章在系统梳理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国际贸易学等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和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用地理学的方法组织相关研究,技术路线可概括为:理论构建-现状分析-问题归纳-格局重构-实现路径。论文首先通过对地缘经济格局演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致力于厘清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构建机制,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地缘经济格局演化是多种影响因子共同驱动的结果,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截面,每个因子对地缘经济格局的作用力大小不一,方向各异,并且着力点不同,但它们会形成一个合力,最终决定了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方向和强度,使其由一种平衡状态演变到另一种平衡状态,即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综合驱动机制。在此机制中,因子的扰动发挥关键作用,重构是对扰动的响应,可以通过改变因子实现地缘经济格局的重构。产业格局重构是通过产业培育、产业转型、产业转移和产能淘汰,形成更高级的产业结构。文章采用波特钻石模型并配合专家调查方法,分区选择出对外贸易业、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主导产业和“互联网+”应用服务、现代中药与民族药、作物育种等战略新兴产业。文章分析指出,农业、有色金属、化工、非金属矿产制品业等是需要转型升级的传统优势产业,纺织、服装、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矿产开发和加工业、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加工贸易业等是需要承接转移的产业类型,并提出产业转型和承接转移思路;最后根据产业集群等原则,提出优化产业布局思路,并对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可能承接的转移产业进行了空间安排。经贸合作格局重构是从合作领域、合作方式、合作机制和国家间经贸合作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按国别归纳了经贸合作领域拓展的方向及对应的合作方式,并提出边境经济合作机制、通道经济合作机制和境外经济合作区合作机制的建构思路。关于国家间经贸合作关系重构,文章指出,国家间经济上的“非对称相互依赖”未必能衍生出权力,经济控制才是权力的来源,构建国家间经济“依赖-控制”关系具有必要性,并提出构建思路。地缘经济空间重构方面,在中观、微观尺度上,克里斯泰勒结构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相反,“枢纽-网络”结构在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更具优势,是替代前者的理想空间图式。在宏观尺度上,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由“点-轴”结构形成网络空间结构,给县级城市发展创造更多机会。为便于跨境经济合作,需重构经济合作地域模式,文章建议把瑞丽、磨憨、河口、凭祥、东兴、吉隆等重要口岸城市打造成边境经济增长极,建成樟木、瑞丽、河口、凭祥、东兴等5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并打造多条跨境经济走廊。最后,为实现地缘经济格局重构,文章根据地缘经济格局建构综合机制并结合指出的地缘经济格局重构方向,从调整影响因子入手提出了加强地缘政治环境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区域间沟通与协作、发展地缘性战略产业等四条路径。地缘性战略产业是本文的一个重要创新点,它在追求国家利益和重构地缘经济格局中具有特殊作用,文章对其进行了重点讨论。

周瑜[8](2017)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地区空间经济联系、地缘经济关系与经贸合作》文中研究说明“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国与俄罗斯的区域经济合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俄双方在政治互信的基础上,正抓紧落实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的合作对接,以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中俄双方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点区域,本文从空间经济联系视角对两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促进双方区域经济合作的措施。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空间经济理论、地缘经济理论、边界一体化效应理论等理论为支撑,较为深入地分析研究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问题。本文利用引力模型,并将2008-2014年的数据带入引力模型,从空间经济联系强度、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经济区位等视角,分析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空间经济联系程度,以及两地区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与区位特征。得出如下结论:在具有一定地理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条件下,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基本反映出空间经济联系程度和经贸合作关系,并且交通运输网络是否发达直接决定空间经济联系强度。本文利用欧氏距离法,对中国东北三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2008-201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其地缘经济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类。同时,通过对两地区属于互补型的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两地区地缘经济上的互补程度直接影响两地区经贸合作水平的结论。同时,对属于竞争较强型的中国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地区提出了促进其向互补方向发展的结构性调整建议:中国黑龙江省、辽宁省和吉林省应增加与俄远东地区的萨哈林州和萨哈共和国在电力、燃料和石油等工业的基础建设投资和贸易合作;加强科学、卫生、教育和旅游合作;应加强技术创新优势产业合作。本文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各地区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空间经济区位与地缘经济关系分别进行匹配,再将各匹配结果进行汇总匹配分析,进一步分析各地区经贸合作优势、劣势及经贸合作程度。认为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不合理是制约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贸合作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本文根据中国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地区经贸合作状况,以及两地区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的合理化程度,提出在空间经济视角下促进中俄两地区经贸合作发展的路径和模式。认为深化两地区经贸合作需科学匹配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本文的框架结构如下:第1章为绪论,主要阐明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结构安排、创新之处等。第2章阐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及空间经济相关理论与模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空间经济理论、地缘经济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边界一体化效应理论、边境区位理论进行了梳理,为本文研究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贸合作奠定了理论基础。第3章通过引力模型的使用,从空间经济联系强度、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经济区位等角度分析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空间经济联系程度;分析中俄两地区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与区位特征,以及决定空间经济联系程度的主要因素。第4章从地缘经济关系角度,通过使用欧氏距离公式对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地缘经济关系分类,得出地缘经济关系是影响中俄两地区区域经济合作质量和进程的重要因素,为更好地开展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依据。第5章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空间经济主要联系方向和空间经济区位分别与地缘经济关系进行匹配,并将各自匹配结果进行汇总匹配分析,从而确定两地区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是否合理,找出中俄两地区经贸合作关系不理想地区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第6章是以对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空间经济联系、空间经济区位、地缘经济关系的深入分析为依据,阐述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在贸易、交通运输、能源、科技创新、农业及金融等领域的经贸合作状况,提出空间经济视角下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第7章是全文的结论。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将空间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合作相结合,特别是运用空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来分析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区域经贸合作问题,是一种新的分析视角。以往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区域经贸合作的研究,更多的是运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进行分析,难以全面探析两地区区域经贸合作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而本文从空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的视角补充了这种不足。第二,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空间经济联系主要方向和空间经济区位与地缘经济关系分别进行匹配,并将所得结果再次进行汇总匹配分析,不仅能够揭示两地区的经贸合作状况,而且也使研究结果更加准确具体。第三,通过对扇形发展模式的阐释,提出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深化区域经贸合作的发展路径。

王慧敏,王开,刘钢[9](2017)在《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为例》文中认为针对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引入技术进步的TRIZ理论,将logistic函数引入原始CES函数,构建考虑累积专利影响的CES函数模型。以江苏省619家创新型企业的数据为基础,运用R语言软件编译分析,回归得出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CES函数模型,分析江苏省不同区域地缘特点、产业结构及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规律,给出促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夏永祥,曹玉华[10](2017)在《地缘经济视角下的南京都市圈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强化都市圈各城市空间经济联系是破解南京都市圈发展瓶颈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改进后的引力模型,测算南京都市圈城市经济联系程度,并从地缘经济关系视角,分别以圈中7个城市为中心,采用欧氏距离法分析各城市的竞合关系,探讨南京都市圈各城市的相互作用类型。综合分析表明:南京都市圈以南京为核心,经济联系强度向外逐渐递减;南京的中心性作用明显;两省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总体较弱;圈内各城市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竞合关系,城市间产业结构趋同、分工不足、竞争有余,影响着都市圈区域整体实力的提升。最后从创新区域发展管理模式、要素整合和产业联动等方面给出促进南京都市圈各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的建议。

二、江苏省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省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竞合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1.2.1 竞合关系测度。
        1.2.2 多元线性回归。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竞合关系测度
    2.2 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竞合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2.3 体育产业竞合关系影响因素的区域异质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

(2)基于地缘环境视角的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研究背景
        一、云南边境旅游发展如火如荼
        二、边境地区旅游安全问题亟待重视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地缘环境研究
        二、旅游安全评价研究
        三、边境旅游安全研究
        四、目前还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五节 研究区域选择
        一、研究区域范围
        二、研究对象确定
    第六节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七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地缘环境
        二、边境旅游
        三、边境旅游安全
        四、边境旅游安全事件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风险评估理论
        二、风险感知理论
        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四、安全系统理论
第三章 边境地区旅游安全风险分析
    第一节 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的特殊性分析
        一、旅游主体特殊
        二、旅游安全设施特殊
        三、旅游环境特殊
        四、旅游安全管理特殊
    第二节 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风险识别
        一、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风险类型
        二、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风险特征
第四章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评价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二、指标体系的建立
        三、评价指标体系内涵
    第二节 评价方法及模型选取依据
        一、变异系数法
        二、熵值法
        三、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评价方法
    第三节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模型构建
        一、基于变异系数法的旅游安全评价
        二、基于熵值法的旅游安全评价
        三、构建离差最大化组合评价模型
    第四节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综合评价
        一、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时间演化分析
        二、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各市州变化分析
        三、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动态评价
第五章 云南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评价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分析
        一、问卷设计过程
        二、问卷调查情况
        三、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四、问卷的修正与确定
    第三节 基于回归模型的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评价研究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评价
        三、基于空间分析的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评价
        四、边境游客安全认知—行为回归分析
    第四节 分析结果讨论
第六章 完善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管理建议
    第一节 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管理的建议
        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维护边境安全
        二、加强旅游风险预警管理,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三、重视新型旅游安全问题,强化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第二节 针对边境地区游客安全行为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旅游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升游客自我保护意识
        二、加强对旅游者行为管理,引导游客正确的旅游感知
        三、疏通游客意见反馈渠道,重视网络舆情管理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3)主体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产业协同集聚与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
        1.3.2 产业协同集聚与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关研究
        1.3.3 产业协同集聚与绿色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1.6.1 论文研究重点及难点
        1.6.2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主体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理论基础
    2.1 产业协同集聚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1.1 产业协同集聚的相关概念
        2.1.2 产业协同集聚的成因与发展
        2.1.3 产业协同集聚的相关理论基础
    2.2 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与测度
        2.2.1 绿色技术创新的相关概念
        2.2.2 绿色技术创新的度量
    2.3 主体关系内涵及相关理论基础
        2.3.1 主体的经济学内涵
        2.3.2 关系的经济学内涵
        2.3.3 主体关系在产业集聚经济运用中的相关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主体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机制分析
    3.1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作用机制
        3.1.1 创新类要素的集聚规模效应
        3.1.2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互动效应
        3.1.3 集聚经济外部性效应
    3.2 合作网络下主体关系强弱嵌入引致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差异的反馈机制
        3.2.1 主体强弱关系嵌入下引致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差异的反馈机制
        3.2.2 主体强弱关系嵌入取舍下引致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差异的思考
    3.3 主体关系强弱引致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差异的作用机制
        3.3.1 产业主体间关系强弱引致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差异的机制脉络
        3.3.2 地方政府主体间关系强弱引致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差异的机制脉络
    3.4 本章小结
4 主体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特征分析
    4.1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测度与特征
        4.1.1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测度
        4.1.2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程度的特征事实
    4.2 绿色技术创新的测度与特征事实
        4.2.1 绿色技术创新的测度
        4.2.2 绿色技术创新的特征事实
    4.3 主体关系的测度与特征事实
        4.3.1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主体间经济关系的测度与特征事实
        4.3.2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主体间技术关系的测度与特征事实
        4.3.3 地方政府间主体关系强弱的测度与特征事实
    4.4 本章小结
5 主体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模型构建
        5.1.1 主体间经济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检验模型
        5.1.2 主体间技术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检验模型
        5.1.3 地方政府间主体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检验模型
    5.2 实证模型变量的选取
    5.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5.4 平稳性分析
    5.5 实证结果与分析
        5.5.1 产业主体间经济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分析
        5.5.2 异质城市视角下主体间经济关系强弱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分析
        5.5.3 产业主体间技术关系强弱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分析
        5.5.4 地方政府主体间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分析
        5.5.5 进一步讨论:最优协同集聚规模与地方政府主体间关系强弱适配性的探讨
        5.5.6 稳健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启示
        6.2.1 积极发挥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积极性
        6.2.2 把握所在城市资源禀赋,规避产业协同集聚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消极效应
        6.2.3 重视产业间主体经济关系在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中的运用与探索
        6.2.4 把握产业间技术强弱关系特征,因势利导实现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最大化
        6.2.5 多元化地方政绩评价体系,审慎对待地方政府间的强竞争关系问题
        6.2.6 削弱地方政府间竞争需要地方政府由生产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

(4)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方法和流程图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流程图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二)理论基础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三章 测量模型的构建
    一、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的测量模型构建
        (一)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模型
        (二)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方向模型
    二、宁夏城市间地缘经济关系的测量模型构建
        (一)指标选取
        (二)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三)欧氏距离的计算及标准化
        (四)欧氏距离的调整
    三、数据来源
第四章 宁夏城市间经济相关性分析
    一、研究区域及经济概况
        (一)研究区域
        (二)经济概况
    二、宁夏城市间经济指标比较分析
        (一)宁夏各城市的经济总量指标比较
        (二)宁夏各城市的经济质量指标比较
        (三)宁夏各城市的经济流量指标比较
    三、宁夏城市间经济相关性检验分析
        (一)指标趋同性检验
        (二)指标相关性检验
    四、宁夏城市经济发展现状的评价
第五章 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实证研究
    一、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测度及分析
        (一)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测度及分析
        (二)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方向测度及分析
    二、宁夏城市间地缘经济关系测度及分析
        (一)宁夏城市间地缘经济关系测度结果
        (二)宁夏城市间地缘经济关系分析
        (三)宁夏城市间地缘经济关系空间分布
    三、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
        (一)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结果
        (二)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
    四、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的评价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一)宁夏城市间经济相关性
        (二)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
        (三)宁夏城市间地缘经济关系
        (四)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的影响因素
    二、对策建议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交通网络
        (二)培育和发展经济增长极,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三)依靠“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合理定位城市优势和功能
        (四)调整战略增强互补,建立健康持续的城市经济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学术经历及成果
致谢
附录

(5)新疆省际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发展质量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一) 修正引力模型
    (二) 地缘经济关系测算模型
        3. 欧氏距离测算及标准化
        5. 欧式距离调整
三、新疆省 (区、市) 际经济联系分析
四、新疆地缘经济关系分析
五、新疆与其他省域的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综合质量分析
    (一) 经济联系类型匹配分析
    (二) 新疆省际经济关系质量提升的建议与对策

(6)潜在增长极的空间区位研究——基于江苏省地缘系数的双门槛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缘模型构建
    1.1 城市地缘引力模型构建
    1.2 地缘系数函数构建
    1.3 城市中心性强度指数
    1.4 地缘距离的测算
2 江苏省中小城市地缘系数分析
    2.1 数据来源
    2.2 城市中心性强度分析
    2.3 地缘距离分析
3 江苏省潜在增长极地缘分析
    3.1 绝对地缘系数的双门槛效应分析
    3.2 江苏省相对地缘系数距离衰减规律
    3.3 江苏省潜在增长极时空区位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7)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及其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区域
        1.1.2 选题背景
        1.1.3 选题缘由及科学问题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地缘经济研究进展
        1.2.2 关于地缘经济格局重构的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的外部环境
        1.3.1 越南的基本国情
        1.3.2 老挝的基本国情
        1.3.3 缅甸的基本国情
        1.3.4 印度的基本国情
        1.3.5 尼泊尔的基本国情
        1.3.6 不丹的基本国情
第2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地缘经济
        2.1.2 地缘经济格局
        2.1.3 地缘经济格局重构
        2.1.4 地缘性产业与地缘性战略产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理论
        2.2.2 权力与相互依赖理论
        2.2.3 区域经济系统论
        2.2.4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2.3 地缘经济格局的分析框架
        2.3.1 地缘经济的金字塔型分析结构
        2.3.2 地缘经济格局的主要方面
        2.3.3 研究设计
第3章 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建构机制
    3.1 地缘经济格局对环境的自适应机理
    3.2 地缘经济格局演变的影响因子
        3.2.1 地缘环境类因子
        3.2.2 国家利益类因子
        3.2.3 区域关系类因子
    3.3 影响因子对地缘经济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3.3.1 地缘环境类因子的驱动机制
        3.3.2 国家利益类因子的驱动机制
        3.3.3 区域关系类因子的驱动机制
        3.3.4 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综合机制
    3.4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的关键着力点
第4章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性产业格局及其重构
    4.1 目标区域地缘性产业格局分析
        4.1.1 区域优势与支柱产业
        4.1.2 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
    4.2 地缘性产业现状格局问题解读及重构思路
        4.2.1 问题解读
        4.2.2 重构思路
        4.2.3 重构原则
    4.3 主导产业选择
        4.3.1 主导产业选择原则
        4.3.2 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4.3.3 数据分析及结论
    4.4 战略新兴产业选择
    4.5 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4.5.1 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
        4.5.2 重点产业类型及其转型升级
    4.6 落后产能淘汰
    4.7 中东部产业转移承接
    4.8 产业空间布局
        4.8.1 产业布局原则
        4.8.2 边境产业发展带与特色产业聚集区打造
        4.8.3 主要产业的空间布局
第5章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经贸合作格局及其重构
    5.1 边境经贸合作格局分析
        5.1.1 目标区域对外联系格局
        5.1.2 边界效应
        5.1.3 边境经贸合作现状分析
    5.2 边境经贸合作问题解读及重构思路
        5.2.1 问题解读
        5.2.2 重构思路
    5.3 经贸合作领域与合作方式重构
        5.3.1 中越经贸合作领域的拓展方向及合作方式
        5.3.2 中老经贸合作领域的拓展方向及合作方式
        5.3.3 中缅经贸合作领域的拓展方向及合作方式
        5.3.4 中印经贸合作领域的拓展方向及合作方式
        5.3.5 中尼、中不经贸合作领域的拓展方向及合作方式
    5.4 地缘经济合作机制建构
        5.4.1 机制与地缘经济合作机制
        5.4.2 目标区域地缘经济合作机制建构的必要性
        5.4.3 目标区域地缘经济合作机制建构
    5.5 中国与相关国家经贸合作关系重构
        5.5.1 相互依赖理论与现实的差距
        5.5.2 “依赖-控制”关系的构建
第6章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空间格局及其重构
    6.1 目标区域地缘经济空间格局分析
        6.1.1 产业空间分工格局分析
        6.1.2 目标区域地缘经济空间结构格局
        6.1.3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格局
        6.1.4 边境区域经贸合作的地域形式
    6.2 地缘经济空间格局问题解读及重构思路
        6.2.1 问题解读
        6.2.2 地缘经济空间重构的基本思路
    6.3 目标区域内部经济空间格局重构
        6.3.1 区域中心向专业化枢纽转变
        6.3.2 “点-轴结构”向“网络结构”转变
    6.4 目标区域对外经贸合作地域模式重构
        6.4.1 规范边民互市贸易
        6.4.2 共同打造口岸经济增长极
        6.4.3 共建边境经济合作区
        6.4.4 共建跨国经济走廊
第7章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的实现路径
    7.1 加强地缘政治环境建设
        7.1.1 增强政治互信与文化包容
        7.1.2 关注非传统地缘安全问题
        7.1.3 提高对外战略议程设置能力
        7.1.4 适度发挥战略威慑作用
    7.2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7.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7.2.2 加强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建设
    7.3 加强区域间沟通与协作
        7.3.1 建立协调的区内关系
        7.3.2 加强对外沟通协调
    7.4 促进地缘性战略产业发展
        7.4.1 地缘性战略产业的特殊作用
        7.4.2 地缘性战略产业选择
        7.4.3 地缘性战略产业主体打造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国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地区空间经济联系、地缘经济关系与经贸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学者的研究
        1.3.2 国外学者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结构安排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与基础模型
    2.1 相关理论综述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1.2 空间经济学理论
        2.1.3 地缘经济学理论
        2.1.4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1.5 边界地区一体化效应理论
        2.1.6 边境区位合作理论
    2.2 空间经济模型——引力模型
        2.2.1 引力模型的由来
        2.2.2 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
        2.2.3 引力模型中的相关变量
3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空间经济联系分析
    3.1 空间经济联系模型的构建
        3.1.1 引力模型的构建说明
        3.1.2 解释变量说明及选取
        3.1.3 样本数据来源及说明
        3.1.4 构建的引力模型
    3.2 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3.2.1 指标的选取
        3.2.2 经济联系强度类型分析
    3.3 主要经济联系方向
        3.3.1 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理论
        3.3.2 引力模型的使用
        3.3.3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3.4 远东地区各区对东北三省空间经济联系量总值与GDP之间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3.3.5 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的确定
    3.4 经济区位
        3.4.1 经济区位测量方法
        3.4.2 经济区位的空间分布
        3.4.3 中俄两地区的区位特征与优势
    3.5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空间经济联系的具体分析
        3.5.1 强联系型和较强联系型
        3.5.2 一般联系型
        3.5.3 较弱和弱联系型
    3.6 边界效应、交通运输网络与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
    3.7 本章小结
4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地缘经济关系分析
    4.1 地缘经济关系测算方法
        4.1.1 选取评价指标
        4.1.2 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
        4.1.3 欧氏距离计算
        4.1.4 欧氏距离标准化处理
        4.1.5 对欧氏距离进行调整
        4.1.6 地缘经济关系阈值区间的确定
    4.2 地缘经济关系类型分析
        4.2.1 互补很强型和互补较强型
        4.2.2 竞争与互补不确定型
        4.2.3 竞争较强型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
    5.1 空间经济联系强度与地缘经济关系测量结果匹配分析
    5.2 空间经济联系主要方向与地缘经济关系测量结果的匹配分析
    5.3 空间经济区位与地缘经济关系测量结果的匹配分析
    5.4 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测量结果汇总的匹配分析
        5.4.1 很好和好的匹配状态
        5.4.2 差匹配状态
        5.4.3 中性匹配状态
    5.5 本章小结
6 空间经济视角下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贸合作的发展
    6.1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贸合作状况
        6.1.1 贸易领域合作
        6.1.2 交通运输领域合作
        6.1.3 能源合作
        6.1.4 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
        6.1.5 农业合作
        6.1.6 金融合作
        6.1.7 环保与旅游合作
    6.2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不同类型地区的经贸合作
        6.2.1 促进不同匹配类型地区的经贸合作
        6.2.2 强化空间经济下的经贸合作
    6.3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合作模式
        6.3.1 区域空间开发模式
        6.3.2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贸合作中的扇形发展模式
        6.3.3 中心发展轴对扇形模式的影响
7 结论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模型构建
    2.1 问题概化与基本假设
    2.2 考虑累积专利影响的CES函数改进
3 实例分析
    3.1 研究背景
    3.2 数据来源
    3.3 模型测算
    3.4 分析与讨论
        3.4.1 参数敏感性分析
        3.4.2 区域地缘经济分析
        3.4.3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3.4.4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10)地缘经济视角下的南京都市圈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分析模型和数据来源
    (一)引力模型的改进
    (二)地缘经济关系测算模型
    (三)数据来源
三、南京都市圈城市空间经济联系测算和分析
    (一)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测算
        1. 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2. 南京都市圈城市综合竞争力计算
    (二)城市间距离的修正
    (三)南京都市圈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强度计算和结果分析
四、南京都市圈地缘经济关系测算和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四、江苏省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竞合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J]. 钟华梅,王兆红.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1(01)
  • [2]基于地缘环境视角的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评价研究[D]. 张红梅.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3]主体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研究[D]. 陈默. 江苏大学, 2020(05)
  • [4]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研究[D]. 马旭.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 [5]新疆省际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发展质量测度研究[J]. 刘守威,张玉玲. 经济界, 2019(03)
  • [6]潜在增长极的空间区位研究——基于江苏省地缘系数的双门槛效应分析[J]. 王璐玮,孙俊,王苏鹏,陈杨,夏四友.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9(02)
  • [7]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及其实现路径[D]. 渠立权.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2)
  • [8]中国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地区空间经济联系、地缘经济关系与经贸合作[D]. 周瑜.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6)
  • [9]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王慧敏,王开,刘钢. 科技管理研究, 2017(08)
  • [10]地缘经济视角下的南京都市圈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研究[J]. 夏永祥,曹玉华. 领导之友, 2017(01)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