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降水异常的区域特征

一、贵州降水异常的区域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吕纯月[1](2021)在《基于SPI指数的中国夏季干旱区域性特征及环流异常研究》文中认为利用1961-2018年中国2474站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海表温度资料,采用夏季SPI指数作为干旱指标,利用REOF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近60年来中国夏季干旱区域性特征及典型区域干旱发生时的环流异常,结果表明:(1)中国夏季干旱存在显着的区域性变化特征。基于REOF分析,中国夏季SPI指数表征的旱涝情况按年际变率可划分为15个区域,基本覆盖了除西藏、新疆北部以外的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各区域可以很好地表征局地夏季干旱的年际变化,且均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但其主周期及变化趋势各不相同。除了河套、江淮地区夏季SPI变化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以外,其余区域相互独立。北方大部、我国西南大部夏季存在干旱化趋势,而东南地区存在变湿趋势。(2)西南地区夏季总体呈变干趋势,尤其是云南、四川东南部干旱化趋势显着。在典型干旱年夏季,该地区水汽输送不足,且受到热带西北太平洋-西南地区斜向垂直环流的下沉支控制,这是大气对热带西北太平洋热源异常响应的结果。同时,大气波动通过西风带扰动向下游的能量频散,为西南地区低层辐散、高层辐合的环流异常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必要的扰动能量积聚,有利于干旱维持。(3)河套地区在21世纪后干旱化趋势不断增强。200hPa上波扰能量的输入以及菲律宾以东的冷海温异常强迫是有利于干旱维持的重要原因。河套地区与江淮地区之间存在南北旱涝反相振荡现象,与该现象相联系的水汽通道主要来自西太平洋。且这种现象与大气EAP型遥相关存在重要的联系,在北干南湿年(北湿南干年)表现为EAP型遥相关负位相(正位相)配置,具有相当正压结构。除此外,还与同期NAO/AO以及前春、同期Nino3指数有关。

陈正山[2](2021)在《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文中提出贵州位于上扬子地块西南缘,受西部特提斯域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及挤出构造远程效应影响,发育挽近期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形成良好的地热地质条件,蕴藏着大量的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尤以东北部最为丰富。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已成为贵州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从而开展热矿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及其医学地质学研究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泉基础水化学方面,以及对一些知名温泉(如石阡温泉群、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等)进行过一些水文地质学及成因研究,综合采用多维水文地球化学技术手段对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医学地质学理论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由此可见,作为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大省的贵州尚缺乏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更未开展过与人群健康关联度研究。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应用价值。本研究以贵州东北部地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样42组进行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分析。选择代表性地热井、地层剖面采集热储层岩石样77组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地质背景,采用H-O、13C、14C、87Sr/86Sr、34S同位素、稀土元素、相关性分析、XRD+SEM、矿物饱和指数法、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及医学地质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与健康的关联开展研究,提出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形成机理及其理疗价值。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受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的控制,温泉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第一储集单元、第二储集单元及变质岩储集单元内。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清虚洞组至奥陶系红花园组白云岩,夹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矿物成分以白云石为主,其次是方解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菱锶矿、盐岩及少量粘土矿物。变质岩热储层为清白口系清水江组变质砂岩、变质沉凝灰岩及板岩,矿物成分以含钾钠铝硅酸盐矿物(长石、云母、蒙脱石等)及石英为主,其次为萤石、高岭石、伊利石等矿物。(2)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温为36.00~70.00℃,平均46.56℃。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SO4·HCO3-Ca·Mg、HCO3·SO4-Ca·Mg为主,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HCO3-Na为主。基于理疗热矿水(温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采用地质地球化学理论及层次聚类分析将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分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锶泉、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氡泉、硫酸钠泉、硫酸钠钙泉、硫酸钙泉、硫酸钙镁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偏硼酸和锂组分;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重碳酸钠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氡、锂和偏硼酸组分。(3)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D值为-69.83‰~-44.89‰,δ18O值为-10.49‰~-6.82‰,表明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起源于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高程为564.87~1522.29m。氘过量参数d值和δ18O右漂移揭示了热矿水与围岩矿物发生强烈的水-岩交换反应。14C、氚、H-O同位素揭示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均为1952年前的次现代水补给,热矿水年龄为1536~28410a,补给区温度为6.58~11.33℃,为晚更新世气候较为寒冷的大气降水补给。采用平衡矿物法及SiO2温标估算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温度为59.53~105.25℃,计算热储埋深为2246~4278m,热矿水循环深度为918~2428m。(4)矿物饱和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揭示了碳酸盐岩热储层中白云石、方解石、石膏及萤石的溶解使得大量的Ca2+、Mg2+、SO42-及HCO3-离子向水中迁移和分配;天青石、萤石、菱锶矿及含SiO2矿物的溶解使得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富含Sr2+、H2SiO3、F-微量组分;受四川成盐盆地及热储层中粘土矿物或类粘土矿物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具有异常高的Na+、Cl-、TDS组分,并富含HBO2和Li+微量组分。在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中,铝硅酸盐矿物钠长石、石英及萤石的溶解形成了富含Na+、HCO3-、H2SiO3、F-化学组分的热矿水。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在深循环过程中,在强还原条件下,微生物脱硫作用将水中的硫酸盐分解为H2S气体,从而形成富含H2S热矿水。(5)稀土元素分析表明,碳酸盐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LREE/HREE高于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分异特征可能受到了不同酸碱条件的影响。而理疗热矿水(温泉)中HCO3-含量也是影响碳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稀土元素分异差别的原因之一。Ce负异常和正Eu异常研究表明氧化还原性并不是造成其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受原岩或沉积物的影响。(6)13C、87Sr/86Sr、34S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揭示了携带有生物成因和有机物来源CO2的热水作用于碳酸盐岩和铝硅酸盐岩分别控制了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87Sr/86Sr、34S分馏特征及其与Ca2+、SO42-、SI-Gypsum等相关性表明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中有大量的石膏和天青石溶解。随着水岩反应程度提高,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13C、δ34S值逐渐富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越来越低,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逐渐升高,揭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碳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铝硅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7)PHREEQC反向模拟揭示并验证了区内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的水文地球化学反应受碳酸盐岩白云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钠盐溶解和部分微弱的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岩反应受铝硅酸盐岩中长石、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萤石溶解反应的控制。(8)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是由寒冷气候大气降水沿基岩裸露区或构造裂隙带渗入补给,在重力驱动下沿地温梯度不断加热增温进行对流循环。在热水径流路径上经人工开掘或天然出露为温泉。在热矿水对流循环过程中,热矿水与其碳酸盐岩热储层和变质岩热储层岩石矿物分别发生强烈的水岩反应,形成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9)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结果显示,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骨关节疾病有关联;过去一年泡温泉行为与皮肤症状、骨关节症状有关联;过去两周泡温泉行为与睡眠、食欲、精力充沛状况有关联。同时,不同类型的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的关联存在差异,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高血压存在统计关联;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存在统计关联。不同类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关联的差异,可能与其所富含的元素和化学组分的差异密切相关,提示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构造条件和含水围岩的矿物成分对人群健康的间接影响,这也为温泉理疗价值进一步开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从区域地质背景角度出发,综合利用了多种水文地球化学技术,阐明了地质背景和水文地球化学反应是控制区内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的主要原因。基于化学元素的理疗热矿水(温泉)分型泡浴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对今后温泉理疗价值的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晏红明,字俣丞[3](2021)在《夏季副高次季节尺度东西变动特征及其与中国西南降水的关系》文中认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是影响中国气候的大尺度环流系统,研究次季节尺度副高东西变动对西南地区降水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根据副高东西变动的关键区位置分别定义了前夏和后夏副高东西变动指数,指数具有显着的10~30天次季节周期,能够很好表征副高次季节东西变动的特征。根据指数的标准化值,共选取前夏和后夏东西事件195次(1374天)。进一步对东西事件的分析表明次季节尺度上副高东西变动与西南地区降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副高偏西(东)事件中,副高经历了由东→西→东(西→东→西)逐渐变化的过程,相应西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经历了逐渐由少→多→少(多→少→多)的演变,次季节尺度上西南地区降水对副高变化的响应与副高东西变动过程中副高北侧及副高主体区域的水汽和气流的垂直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另外,分析发现对于西南地区而言,受副高次季节东西变动的影响,贵州和重庆地区降水变化的一致性比较好,而云南和四川地区降水变化的区域差异较大,尤其是云南。前夏,在副高东西变动过程中云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呈现出与西南大部分地区,尤其与贵州和重庆地区的降水变化完全相反的特征,即副高偏西(东)事件中,云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偏少(多),西南其它大部地区降水偏多(少);后夏,除云南中北部地区,西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变化基本一致。

字俣丞[4](2020)在《夏季副高东西变动的次季节尺度特征及其对中国西南地区降水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次季节尺度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了副高的东西变动特征及其对中国西南地区前夏和后夏降水的影响;其次,利用HYSPLIT模式来模拟副高东西异常事件过程中,影响西南地区降水的水汽输送路径;最后,分析次季节尺度上副高东西变动和西太平洋局地海温异常的相互联系。首先根据副高东西变动的关键区位置分别定义了前夏和后夏副高东西变动指数,指数具有显着的10-30天次季节周期,能够很好表征副高次季节东西变动的特征,根据指数的标准化值,共选取前夏和后夏东西事件195次(1374天)。在次季节尺度上副高东西变动与西南地区降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副高东西异常事件期间,在副高偏西(东)事件中,副高经历了由东→西→东(西→东→西)逐渐变化的过程,相应西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经历了逐渐由少→多→少(多→少→多)的演变,次季节尺度上西南降水对副高变化的响应与副高东西变动过程中副高北侧及副高主体区域的水汽和气流的垂直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前夏,降水主要呈西南-东北偶极型分布;后夏降水变化的一致性较好。HYSPLIT模式水汽轨迹模拟的结果表明:影响西南地区降水的水汽输送路径为三条:西南输送路径、偏东输送路径、偏北输送路径。前夏,对于偏北区域,偏东气流在东西事件都占主导,更强的偏东气流造成更多的降水;对于偏中部区域,在副高偏西(东)事件中,西南气流和偏北气流偏强(弱),偏东气流偏弱(强),降水偏多(少);对于偏南区域,以西南气流输送为主,但是副高偏东时,有偏北冷空气南下,导致降水偏多。后夏,除滇中部地区外,其他大部分区域,当副高偏西(东)时,西南气流强度偏强(弱),偏东(东北)和偏北气流较弱(强),降水偏多(减少)。海气相互作用在副高东西变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前夏还是后夏,在偏西事件过程中,副高西伸前期,西太平洋局地冷海温异常使得低层大气相对状态稳定,在关键区容易有异常反气旋生成,导致副高西伸;在副高西伸过程中,关键区的对流活动受到抑制,洋面接收到的净辐射通量增强,使得海表面温度增加;持续增强的暖海温使得低层大气状态发生不稳定,对流抑制减小,异常反气旋环流减弱,导致副高开始东退。在偏东事件中,这种关系刚好相反。

黄瑶[5](2019)在《不同纬带大气低频扰动对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利用气象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REOF分解,小波分析,合成分析,Butterworth滤波等方法探讨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的低频特征和影响降水的各纬度带,各高度层大气低频振荡特征。展示了低频系统在三维空间上的配置关系和对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产生的影响,为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天气延伸期预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西南按降水特征可划分为“川西”、“盆地”、“川东”、“贵州”和“云南”五个区域,每个区持续性异常降水都集中在夏季并具有15-60d低频振荡特征,其中15-30d低频振荡方差贡献更大,也更接近实际降水变化。(2)低频环流场中,影响各区降水的关键区域主要集中在乌拉尔山、贝加尔湖以东、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附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南海附近、印度半岛和孟加拉湾地区。15-30d振荡在各层各纬度都能较好的反映原始环流特征,即15-30d振荡在各高度层和各纬度带都会对降水产生影响,而30-60d低频振荡则在低层的低纬度表现得更加明显,在中层和高层则较弱。(3)15-30d低频环流场中,持续性降水期间各区域低频大气具有较强的斜压性,为降水提供能量条件。北风从高到低自高纬度南传至雨区,南风从低到高北传至中纬度与北风汇合,在雨区形成南北气流的交汇,且涡度场下正上负,利于气流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低层,各区不同低频气旋和反气旋向中纬度移动,带来南下冷空气和北上暖空气,并以不同形式交汇于降水区。中层,中高纬度低频高低压中心向南移动,最终形成西高东低的环流形势。高层,雨区被来自不同地区低频反气旋和辐散中心控制,形成高空辐散场。(4)30-60d低频环流场中,垂直斜压性弱,盆地和川东降水相比其他地区受30-60d低频振荡影响较大。低层,低纬度低频系统较强,导致南风分量较强,中高纬低频系统较弱,北风分量弱。中层,只有川西和盆地受中高纬度低频系统影响。高层,盆地、川东和云南上空为低频辐散区,有利于降水产生,川西和贵州对应低频辐合区,不利于降水产生。

罗米娜[6](2019)在《南亚高压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我国西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利用1979-2017年全国气象地面观测站点的气温、降水观测资料和欧洲数值预报中心ERA-interim提供的位势高度、纬向风、经向风、垂直速度、比湿等物理量的逐月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南亚高压的面积指数、强度指数,比较分析了其东脊点、主中心位置变化,通过对比分析、合成研究等方法探讨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对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进一步利用ERA-interim提供的感热、潜热、净长波辐射、净短波辐射等热通量的逐月再分析资料,通过合成分析方法探讨了南亚高压对我国西南地区夏季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各个特征指数存在明显的季节演变,各指数4月开始增大,7月达最强,9月逐渐减弱。主中心和东脊点夏季西伸,7月达最强。东脊点近年有东移趋势,主中心东西振荡,强度和面积指数有较好的一致性,同增同减,在1998年同时存在极大值。(2)南亚高压在高原建立基本发生在6月中旬,在6月第三候为正常,早于6月三候建立为建立偏早,晚于6月三候为建立偏晚。撤离发生在10月第三候为正常,早于10月第三候为撤离偏早,晚于10月第三候为撤离偏晚。南亚高压建立撤离高原早晚和南亚高压的强度关系密切,当高压在高原建立偏晚,高压强度受影响增大。当高压强度大时,高压撤离高原也会受影响偏晚。建立偏晚对高压影响最大,当高压弱时,高压撤离会偏早。(3)南亚高压强度指数变化与我国西南地区的降水密切相关。南亚高压强年西南地区降水普遍偏多,南亚高压弱年西南地区降水减少,南亚高压强度和西南地区的降水呈明显正相关。南亚高压强年环流形势更有利于西南地区降水,高空更易出现气旋环流,低空易出现反气旋环流,高空垂直速度上升更明显,低层水汽输送量、高层的水汽通量散度与降水关系密切。(4)南亚高压强度变化与我国西南地区的温度密切相关。南亚高压强年西南地区温度普遍偏低,南亚高压弱年西南地区温度偏高。当南亚高压正异常年时潜热、感热、净短波辐射距平为负,净长波辐射为正。净长波辐射通量与南亚高压强度呈正比,潜热、感热、净短波辐射通量与南亚高压强度呈反比。四个热通量中,净短波辐射占主要影响,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最密切。当南亚高压强度负异常年时潜热、感热、净短波辐射为正,净长波辐射为负。净短波辐射对温度变化的影响更为密切。

吴秋洁[7](2019)在《近55年西南地区干旱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提出本文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对近55年中国西南地区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干旱气候下的环流异常特征及其干旱成因,结论如下:(1)近55年西南地区累积干旱强度、干旱事件发生次数和平均干旱持续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较为一致。夏季和冬季是干旱频发季,春季和秋季的干旱平均持续过程较长,约为2-3个月。近55年西南地区区域平均的干旱强度逐年增强,其影响范围(干旱站次比)逐年扩大,在2002年后西南地区出现年代际尺度的快速干旱化趋势,并且在2002-2012年出现3-4年的周期变化特征。(2)近55年西南地区的干旱变化与该区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增温和夏秋季节的降水减少过程相一致。分析显示,西南地区各个季节SPEI值与该区域气温变化呈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96(春季)、-0.533(夏季)、-0.247(秋季)和-0.299(冬季)。近55年西南地区的SPEI值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8(夏季)、0.257(秋季)。概括地说,冬春季节的干旱与气温的升高显着相关,而夏秋季节的干旱与降水量的减少以及气温的升高均有紧密联系。(3)干旱气候下,冬春季高层500hPa上东亚中低纬地区高压脊增强且和低层冬季风有所减弱,西南地区对流层气温异常偏高,导致冬春季西南地区冷空气活动减弱,容易高温干旱。夏秋季节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区槽脊线在干旱气候下略微偏北,西南地区无明显的西南暖湿气流,西太平洋副高控制西南地区东部,该地区下沉气流活跃,容易发展高温少雨天气。(4)近13年,西南地区夏季的干旱化趋势以及夏季降水的显着减少与印度夏季风的减弱密切相关。在21世纪初的弱印度夏季风年,西南地区位于高空西风带南侧,西南地区上方的西风气流减弱,对应低层无明显的西南水汽输送,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增强并控制西南地区东南部,导致该地区受下沉气流影响,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在近十几年骤减。(5)近13年印度夏季风的快速减弱与青藏高原地面气温的显着下降密切相关,尤其青藏高原作为高温热源,该地区在近十几年出现异常降温,结合印度洋海温的异常升高,导致青藏高原与印度洋之间海陆热力差异显着减小,有助于印度夏季风在近十几年明显减弱。(6)在近15年,太平洋表现出明显的PDO冷相位,PDO冷暖相位变化与西太平洋副高东西振荡存在-0.36的显着负相关,PDO冷相位状态下,副高明显偏东,影响近十几年西南地区北部降水异常偏少。此外,对流层气温的异常升高也是影响西南地区降水偏少继而出现年代际干旱的原因之一。

王瑞英[8](2019)在《基于低频振荡的西南地区雨季降水的延伸期预报》文中认为本文首先利用西南地区逐日的降水站点数据,分析了雨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行业标准划定了37年来西南地区雨季的开始日期、结束日期、雨季长度和雨季降水量。其次,利用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通过合成分析的方法,探究了西南区域雨季开始、结束前后高低层大气环流以及水汽输送场的演变特征。接着,分析了西南地区逐候降水序列的低频演变特征,并根据降水的20-60d季节内振荡划分了8个位相,进一步对低频水汽输送、低频大气环流场进行了分位相合成。最后,采用两种方法对西南地区雨季逐候降水的季节内振荡分量进行了提前1-10候的预报试验,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一般认为,5-10月是西南地区的雨季。整个雨季降水的时空差异大,EOF前三模态分别表现了西南地区降水全区一致、东西反相和南北反相对的分布特点;REOF前六模态将西南地区划分为六个降水子区域;六区中除贵州、川西地区外,雨季降水量的长期变化均表现为减少趋势。根据行业标准划定西南雨季开始和结束日期,平均开始日期为第29候,平均结束日期为第57候;但各地进入雨季和退出雨季的时间大不相同:川西高原上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持续时间长,但雨季降水量少;其他地区雨季开始和结束日期整体上都表现为东部早于西部。云南西南部、贵州、四川盆地西部这三个地区雨季雨量较大。雨季开始和结束日期的长期变化都有向偏早演变的趋势,但未通过显着性检验;雨季雨量表现为显着的下降趋势。(2)西南区域雨季开始之前,10°-30°N存在一OLR大值带;850hPa上北半球低纬度地区盛行偏东风;南亚高压位于150°E以东的太平洋上。雨季开始时,OLR大值带在中南半岛附近断裂,南北两个低值区在西南地区打通;850hPa上,孟湾开始出现偏南风气流,随后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建立,北半球低纬度地区盛行西风;来自南半球和孟湾的水汽通道打开;假相当位温大值区,即暖湿气流开始影响到西南地区;同时200hPa上南亚高压也开始逐步跃上中南半岛和青藏高原。雨季结束时,西太平洋和北印度洋的OLR大值区在西南地区打通,大值带重建;850hPa上的东风带也在20°N以南地区重建;水汽通道关闭;南亚高压开始离开青藏高原,重新回到太平洋上。(3)西南地区平均的逐候降水量表现为明显的单峰型特征,峰值主要位于7-8月。对逐候降水量进行EEMD分解,前两个模态分别代表了10-20d和20-60d的季节内变化,是西南地区降水序列时间演变的重要贡献者。根据降水的20-60d振荡划分八个位相,进一步合成分析低频环流场和水汽输送场,发现:与西南地区降水季节内振荡相关的低频OLR场的演变主要表现为正、负低频区的发展及顺次北移。低频水汽通量场的演变主要表现为阿拉伯海、孟湾一带及西北太平洋地区气旋性环流与反气旋性环流的交替演变。850hPa低频风场的演变与整层水汽通量场类似;时滞相关分析表明,印度洋北侧纬向风超前西南地区低频降水20d左右时相关最大。500hPa低频环流主要通过槽脊的分布影响西南地区低频降水的发展与中断;降水峰值对应“两槽一脊”的环流型,降水谷值对应“两脊一槽”的分布型。200hPa上,低频降水峰值期,西南地区处于低频反气旋的控制下;而谷值期则处在低频气旋的控制下。此外,MJO处于第1、2位相时,西南地区整体雨量偏多;而处于第4、5位相时,整体雨量偏少。(4)采用两种方法建立西南地区雨季逐候降水的延伸期预报模型,模型一是基于降水序列自身低频信号而建立的回归方程,可以提前半个月左右给出较为准确的预报;模型二是在原有的方程基础上,加入八个影响因子的低频序列;可以提前20-25天给出较为可信的预报结论;另外,两个模型对于降水异常偏多年的预报效果都明显好于降水偏少年。

马奋华[9](2019)在《中国东部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特征及与东亚季风环流的联系》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东部因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排放到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大量增多,造成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中国东部同时地处东亚季风区,东亚季风的强弱及其建立时间的早晚异常也将是影响降水分布和旱涝的主要原因。气溶胶与季风被认为是影响中国东部气候环境的两大重要影响因子,这两个因子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因此,弄清楚中国东部气溶胶与季风环流的联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往研究主要是采用数值模拟和资料诊断分析的手段,来研究气溶胶与季风的联系。数值模拟因气溶胶与云的相互作用过程复杂,难以真实反映气溶胶的影响,所以数值模拟结果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来用观测资料分析来揭示事实。但是,以往由于观测时间序列较短、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精度不高等问题,这对分析受到局限。如今,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已有连续的观测数据,且其反演精度逐步提高,这为进一步研究气溶胶与季风的联系提供了可能。论文利用MODIS最新版本C06的大气三级产品中的逐月气溶胶光学厚度(AOD,aerosol optical depth)资料、大气再分析资料、CERES资料、CMAP降水资料等,首先分析了中国东部AOD的季节变化特征,通过与印度地区AOD特征对比,揭示AOD与东亚夏季风环流的联系;其次从AOD年际异常变化特征出发,对AOD进行分级后,分析不同气溶胶污染等级下AOD与东亚季风环流的联系。最后,利用REOF分析方法,分离出中国东部AOD的关键区域分布,进一步揭示AOD的局地成因。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东部AOD远远大于印度地区,尤其是春季最明显,且AOD季节变化特征明显与印度地区不同,AOD春、夏季最大,秋、冬季次之,而印度地区为夏季最大,春季及秋、冬季较小。在季节变化尺度上,中国东部AOD与地面风速变化关系更为密切,而与降水没有明显的联系。边界层大气环流和层结稳定性对AOD分布有影响。中国东部与印度地区对流层高、低层环流配置特点明显不同,且对AOD产生不同影响。对流层低层大气环流对AOD的平流作用以及辐散辐合运动对AOD分布的影响对中国东部与印度地区气溶胶的维持起到了不同作用。(2)中国东部夏季区域平均AOD距平具有显着的年际变化特征。夏季中国东部AOD异常偏大与地面风速小、中高层季风环流系统不利于气溶胶扩散有关。气溶胶污染最重(最轻)时,气溶胶与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地面气温、风速及降水存在密切联系;在其他污染等级下,除了与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密切相关外,与其他量的联系并不明显。气溶胶污染严重时,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相对减小,地面气温异常偏低,低层大气冷却,地面风速减小,地面降水呈现南多北少的变化特征;反之,气溶胶污染较轻时,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相对增加,地面气温异常偏高,低层大气加热,地面风速增大,地面降水呈现南少北多的变化特征。(3)中国东部夏季AOD年际变化还具有显着的区域性。AOD年际异常变化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大部、长江中下游地区、陕蒙山区以及京津冀以北地区等4个关键区,基本覆盖了整个中国东部地区。各关键区AOD年际变化显着不同,且与东亚季风区气候变量场的关系显着不同。整体上,在关键区内AOD异常与环流变量场的相关关系不高,在关键区外相关关系相对偏高,这充分说明环流变量场对区域AOD分布年际异常变化的影响主要是外围影响。中国东部4个关键区AOD分布异常变化与东亚夏季风环流指数的相关关系总体偏弱。(4)中国东部冬季区域平均AOD距平具有显着的年际变化特征,且与夏季明显不同。冬季中国东部AOD区域平均值与气候要素场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即AOD异常偏高(低)时,入射到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通量减小(增加),地面气温降低(增加),地气系统冷却(加热)、地面降水呈现“华北与江淮内陆少、江淮东南多”(“华北与江淮西南部多、江淮地区东部少”)的分布特征。中国东部冬季AOD异常偏高与风速异常偏小有关,且这种负相关关系在华北表现最明显:即冬季AOD异常偏高(低)时,华北地面风速偏小(大),江淮地面风速偏大(小)。个例分析表明,纬向风速异常偏小、东风异常及阿留申低压偏弱是2013年冬季AOD异常偏高的主要原因。(5)中国东部冬季AOD年际异常变化同样具有显着的区域性,主要集中在(1)长江中下游以南;(2)京津冀以南及淮河流域一带;(3)晋陕及四川巴中、南充一带以及(4)京津冀北部锡林浩特及辽宁一带。各关键区AOD年际异常与风场异常的关系都比夏季联系紧密,风场对冬季AOD年际异常变化的区域性分布影响相对夏季更显着。冬季各关键区AOD异常与地面辐射异常的相关关系,并不能很好地揭示出气溶胶对辐射的影响。对比分析各关键区夏季AOD异常与地面辐射的关系发现,云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且AOD异常与地面长波辐射的联系及与地面气温联系相对短波辐射联系紧密。各关键区AOD异常与地面相对湿度及比湿的关系同AOD异常与地面降水的关系有联系,即AOD与地面相对湿度与比湿的相关关系强时,AOD与地面降水的联系也强;反之亦然。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刻认识中国东部气溶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季风环流的联系及机理。

聂选华[10](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二、贵州降水异常的区域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降水异常的区域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PI指数的中国夏季干旱区域性特征及环流异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定义及干旱指标
        1.2.2 干旱化趋势及时空变化特征
        1.2.3 夏季干旱成因及区域性异常影响因子
    1.3 问题的提出
    1.4 本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说明
    2.2 方法简介
        2.2.1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2.2.2 REOF分析
        2.2.3 Morlet小波分析
        2.2.4 功率谱分析
        2.2.5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2.2.6 相关系数、合成分析及t检验
        2.2.7 T-N波作用通量
        2.2.8 大气视热源
第三章 近60 年中国地区夏季干旱区域性特征及干旱变化规律
    3.1 中国夏季干旱的空间分布
        3.1.1 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
        3.1.2 夏季干旱的空间分布
    3.2 基于SPI指数的中国夏季干旱的空间分型
        3.2.1 REOF分析结果及分区
        3.2.2 各区域夏季干旱的独立性及区域一致性
    3.3 中国15 个地区的夏季干旱变化规律
        3.3.1 各区域夏季干旱的周期
        3.3.2 各区域夏季干旱的演变趋势
    3.4 结论
第四章 西南地区夏季干旱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4.1 西南地区夏季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4.1.1 干旱强度
        4.1.2 干旱站次比
        4.1.3 干旱频率
        4.1.4 干旱发生的年代际背景
    4.2 西南地区气象干旱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4.2.1 水平环流
        4.2.2 垂直环流
        4.2.3 水汽输送
    4.3 环流异常维持的原因
        4.3.1 大气波动
        4.3.2 海温与热源强迫异常影响
    4.4 结论
第五章 河套地区夏季干旱环流异常及其与江淮地区旱涝反相振荡的变化特征
    5.1 河套地区夏季干旱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5.1.1 河套地区夏季干旱特征
        5.1.2 河套地区夏季干旱的环流异常特征分析
    5.2 河套地区与江淮地区旱涝反相振荡现象及其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5.2.1 河套地区与江淮地区旱涝反相振荡现象
        5.2.2 南北旱涝反相振荡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5.3 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全文讨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1.2.2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1.2.3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1.2.4 理疗热矿水(温泉)医学地质学
        1.2.5 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研究程度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关键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及气象
        2.1.3 水文
        2.1.4 地形地貌
        2.1.5 社会经济概况
    2.2 地质特征
        2.2.1 地层岩性
        2.2.2 岩相古地理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
    2.3 地热地质条件
        2.3.1 热储单元结构特征
        2.3.2 地热异常构造
        2.3.3 地温场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球化学特征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3.1.1 样品采集
        3.1.2 样品测试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2.1 矿物岩石特征
        3.2.2 主量元素特征
        3.2.3 微量元素特征
        3.2.4 稀土元素特征
    3.3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3.3.1 常量组份特征
        3.3.2 微量组分特征
        3.3.3 稀土元素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4.1 地质成因类型
        4.1.1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质类型
        4.1.2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热系统类型
        4.1.3 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类型
    4.2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4.2.1 基于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类
        4.2.2 基于统计学分类
    4.3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5.1 样品采集与测试
        5.1.1 样品采集
        5.1.2 样品测试
    5.2 热流体起源及深循环特征
        5.2.1 热矿水起源
        5.2.2 热矿水滞留时间
        5.2.3 热储温度及温标理论
        5.2.4 水岩平衡状态判断
        5.2.5 热储温度估算
        5.2.6 热储埋深及循环深度
    5.3 主要水化学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5.3.1 常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5.3.2 微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5.4 稀土元素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指示意义
        5.4.1 REEs分异特征指示意义
        5.4.2 Ce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5.4.3 Eu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5.5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
        5.5.1 碳同位素
        5.5.2 锶同位素
        5.5.3 硫同位素
    5.6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5.6.1 模拟的必要性和软件选择
        5.6.2 反应路径的确定
        5.6.3 可能的矿物相化学反应
        5.6.4 模拟结果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研究
    6.1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条件
        6.1.1 热储层和盖层
        6.1.2 构造
        6.1.3 水源
        6.1.4 热源
        6.1.5 物质来源
    6.2 理疗热矿水(温泉)成因模式
        6.2.1 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6.2.2 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7.1 流行病学调查
        7.1.1 调查方法
        7.1.2 调查结果
    7.2 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7.2.1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7.2.2 理疗热矿水(温泉)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环境地球化学机理探讨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夏季副高次季节尺度东西变动特征及其与中国西南降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资料和方法
3 夏季高低层大气环流变化特征及副高东西变化指数定义
4 次季节尺度副高东西变动事件及其副高变化的特征
    4.1 次季节尺度副高东西变动事件的选取
    4.2 次季节尺度副高东西变动的特征
5 次季节尺度副高变化与西南地区降水的关系及其影响的物理过程
6 结论和讨论

(4)夏季副高东西变动的次季节尺度特征及其对中国西南地区降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多时间尺度特征研究
    1.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次季节变化及其对东亚气候的影响研究
    1.4 海洋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变化的影响研究
    1.5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1.1 降水资料
        2.1.2 环流场资料
    2.2 方法
        2.2.1 常规统计诊断分析方法
        2.2.2 滤波方法
        2.2.3 HYSPLIT-4 模型介绍(水汽轨迹追踪方法)
第三章 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气候特征及副高东西指数的定义
    3.1 5-8月逐月大气环流气候态变化特征
    3.2 前后夏大气环流气候态变化特征及其副高东西变动指数的定义
    3.3 结论
第四章 副高次季节东西变动与西南地区降水异常的关系
    4.1 次季节尺度副高东西变动事件的选取
    4.2 次季节尺度副高东西变动的特征
    4.3 次季节尺度副高东西变动与西南地区降水的关系及其影响的物理过程
    4.4 结论
第五章 副高次季节东西变动与西南地区水汽输送的关系
    5.1 西南地区水汽站点选取
    5.2 水汽输送通道和水汽贡献分析
        5.2.1 前夏
        5.2.2 后夏
    5.3 水汽输送通道的特征
        5.3.1 前夏水汽输送通道的特征
        5.3.2 后夏水汽输送通道的特征
    5.4 水汽输送低层环流场特征
    5.5 结论
第六章 次季节尺度副高东西变动与西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
    6.1 副高东西异常事件中海温的异常变化
    6.2 关键区海气相互作用
    6.3 结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讨论
    7.1 全文总结
    7.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不同纬带大气低频扰动对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持续性异常降水的研究现状
    1.2 大气低频振荡的研究进展
    1.3 大气低频振荡与持续性异常降水关系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意义和目的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介绍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特征
    3.1 西南地区降水的区域划分
    3.2 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的定义
    3.3 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的月分布状况
    3.4 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的周期性
    3.5 西南地区降水的低频振荡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持续性降水期间低频环流特征分析
    4.1 低层低频环流特征分析
    4.2 中层低频环流特征分析
    4.3 高层低频环流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5-30d低频振荡传播特征及其源地
    5.1 15-30d低频波的斜压结构
        5.1.1 风场斜压结构
        5.1.2 涡度场斜压结构
    5.2 低层低频系统的配置及其演变特征
        5.2.1 低层风场的经向传播特征
        5.2.2 低层关键低频系统的源地及传播路径
    5.3 中层关键低频系统的配置及其演变特征
        5.3.1 中层高度场和风场的经向传播特征
        5.3.2 中层关键低频系统的源地及传播路径
    5.4 高层低频系统的配置及其演变特征
        5.4.1 高层风场的经向传播特征
        5.4.2 高层关键低频系统的源地及传播路径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30-60d低频振荡传播特征及其源地
    6.1 30-60d低频波的斜压结构
        6.1.1 风场斜压结构
        6.1.2 涡度场斜压结构
    6.2 低层低频系统的配置及其演变特征
        6.2.1 低层风场的经向传播特征
        6.2.2 低层关键低频系统的源地及传播路径
    6.3 中层低频系统的配置及其演变特征
        6.3.1 中层高度场和风场的经向传播特征
        6.3.2 中层关键低频系统的源地及传播路径
    6.4 高层低频系统的配置及其演变特征
        6.4.1 高层风场的经向传播特征
        6.4.2 高层关键低频系统的源地及传播路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6)南亚高压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我国西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介绍
    2.2 方法
第三章 南亚高压的时空演变特征
    3.1 数据及方法
    3.2 南亚高压的分布
        3.2.1 南亚高压的定义
        3.2.2 南亚高压的活动范围
    3.3 南亚高压的时间变化特征
        3.3.1 特征指数的季节变化
        3.3.2 特征指数的年际变化
        3.3.3 南亚高压的年代际变化
    3.4 南亚高压在高原地区的活动特征
        3.4.1 南亚高压的建立及撤离过程
        3.4.2 南亚高压的建立及撤离日期
        3.4.3 高压在高原建立早晚的对比分析
        3.4.4 高压在撤离高原的早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亚高压对西南地区降水的影响及机制
    4.1 数据及方法
    4.2 南亚高压对西南地区雨季降水的影响
        4.2.1 西南地区站点的分布
        4.2.2 正负异常年份的划分
        4.2.3 正负异常年份与雨季降水的关系
    4.3 南亚高压对西南地区季节降水的影响
        4.3.3 南亚高压对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
        4.3.4 南亚高压对西南地区秋季降水的影响
    4.4 南亚高压影响降水的可能机制
        4.4.1 西南地区夏季环流水汽背景场
        4.4.2 南亚高压夏季正异常年环流水汽背景场
        4.4.3 南亚高压夏季负异常年环流水汽背景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亚高压对西南地区气温的影响
    5.1 数据说明
    5.2 南亚高压对夏季季气温的影响
    5.3 南亚高压对秋季气温的影响
    5.4 南亚高压影响温度的可能机制
        5.4.1 西南地区夏季环流热通量背景场
        5.4.2 西南地区正异常年夏季环流热通量背景场
        5.4.3 西南地区负异常年夏季环流热通量背景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7)近55年西南地区干旱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西南干旱研究进展
        1.2.1 西南干旱的监测和预测研究
        1.2.2 西南干旱特征研究
        1.2.3 西南干旱成因研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方法
        2.2.1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2.2.2 SPEI指数于西南地区的适用性评估
        2.2.3 干旱评估指标
        2.2.4 印度夏季风指数定义
        2.2.5 小波分析
第三章 西南地区干旱变化特征
    3.1 西南地区整体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3.2 西南地区各季节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3.3 西南地区各等级干旱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南地区四季干旱异常的气候异常以及环流特征
    4.1 西南地区四季的气候异常合成分析
        4.1.1 气候要素以及SPEI值的时间序列
        4.1.2 西南地区旱-涝年气温及降水的空间分布
    4.2 西南地区冬春季干旱年的环流距平分析及其原因
        4.2.1 高度场距平分析
        4.2.2 风场距平分析
        4.2.3 纬向温度梯度特征
    4.3 西南地区夏秋季干旱年合成分析
        4.3.1 环流距平分析
        4.3.2 水汽输送异常分析
        4.3.3 OLR距平变化特征
        4.3.4 海温异常及其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原因分析
    5.1 印度夏季风对夏季降水的影响
        5.1.1 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5.1.2 印度夏季风强度指数与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
        5.1.3 季风减弱年环流的异常变化
        5.1.4 季风减弱年水汽输送异常
    5.2 印度夏季风减弱原因
        5.2.1 海平面气温变化
        5.2.2 海平面气压变化
        5.2.3 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及其影响
    5.3 其他影响因素
        5.3.1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的影响
        5.3.2 纬向垂直温度场年代际异常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8)基于低频振荡的西南地区雨季降水的延伸期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西南地区雨季的研究进展
        1.2.2 延伸期预报的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2 数据处理方法
        2.2.1 EOF、REOF分析方法
        2.2.2 一阶Butterworth带通滤波方法
        2.2.3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2.2.4 逐步回归方法
第三章 西南地区雨季降水的气候特征
    3.1 西南地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3.1.1 西南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3.1.2 西南雨季降水的空间异常特征
        3.1.3 西南区域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3.2 西南雨季开始和结束日期的划定标准
        3.2.1 监测站点的选择
        3.2.2 单站雨季开始日期判定条件
        3.2.3 单站雨季结束日期判定条件
        3.2.4 区域雨季开始、结束日期的判定条件
    3.3 西南雨季降水的气候特征
        3.3.1 西南雨季开始、结束日期的气候特征
        3.3.2 西南雨季长度的气候特征
        3.3.3 西南雨季降雨量的气候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南雨季前后大气环流场的演变特征
    4.1 向外长波辐射场活动特征
    4.2 850hPa风场活动特征
    4.3 水汽输送场的活动特征
    4.4 200hPa环流场的活动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南雨季降水期大气环流季节内振荡特征
    5.1 西南雨季降水的季节内振荡特征
    5.2 西南雨季降水季节内振荡的大尺度低频环流条件
        5.2.1 低频OLR场的分布及演变
        5.2.2 低频水汽输送场的分布及演变
        5.2.3 低频 850hPa风场的分布及演变
        5.2.4 低频 500hPa位势高度场的分布及演变
        5.2.5 低频 200hPa环流场的分布及演变
    5.3 MJO活动对西南地区雨季降水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低频振荡的西南雨季降水的延伸期预报试验
    6.1 基于西南地区降水低频振荡信号的延伸期预报试验
    6.2 基于西南地区降水低频影响因子的延伸期预报试验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9)中国东部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特征及与东亚季风环流的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1.2.2 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
        1.2.3 气溶胶的变化与东亚季风的联系
    1.3 问题的提出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2.1.1 AOD资料
        2.1.2 再分析资料
        2.1.3 其他资料
    2.2 AOD的适用性
        2.2.1 AOD资料简介
        2.2.2 AOD资料的适用性
        2.2.3 AOD资料的可靠性
    2.3 研究方法
        2.3.1 理查森数
        2.3.2 旋转风与辐散风
        2.3.3 合成分析
        2.3.4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
        2.3.5 相关与拟合
第三章 中国东部AOD的季节变化特征及与季风环流的联系
    3.1 引言
    3.2 中国东部与印度地区AOD时空分布特征
        3.2.1 AOD的多年平均分布
        3.2.2 AOD的季节变化特征
    3.3 AOD季节变化与降水和风速的联系
        3.3.1 AOD与降水的联系
        3.3.2 AOD与地面风速的联系
    3.4 边界层稳定度对AOD的影响
    3.5 对流层环流对AOD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季中国东部AOD等级划分及与东亚季风环流的联系
    4.1 引言
    4.2 夏季AOD分布特征及污染等级划分
        4.2.1 夏季AOD分布特征与风速的关系
        4.2.2 夏季AOD等级划分
    4.3 夏季AOD不同等级的局地成因
    4.4 夏季AOD与季风环流的联系
        4.4.1 夏季风强度与AOD的联系
        4.4.2 AOD变化与季风环流的联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夏季中国东部AOD的区域特征及与东亚季风环流的联系
    5.1 引言
    5.2 中国东部AOD年际异常的区域分型
    5.3 AOD异常变化与气象变量场的联系
        5.3.1 与风场异常的联系
        5.3.2 与地面气温异常的联系
        5.3.3 与地面辐射异常的联系
        5.3.4 与水汽异常的联系
        5.3.5 与降水异常的联系
        5.3.6 与夏季风环流指数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冬季中国东部AOD等级划分及与东亚季风环流的联系
    6.1 引言
    6.2 冬季AOD分布特征及污染等级划分
        6.2.1 冬季AOD分布特征与风速的关系
        6.2.2 冬季AOD等级划分
    6.3 冬季AOD不同等级的局地成因
    6.4 冬季AOD与季风环流的联系
        6.4.1 冬季风强度与AOD的联系
        6.4.2 AOD变化与季风环流的联系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冬季中国东部AOD的区域特征及与东亚季风环流的联系
    7.1 引言
    7.2 中国东部AOD年际异常的区域分布型
    7.3 AOD异常变化与气象变量场的联系
        7.3.1 与风场的联系
        7.3.2 与地面气温异常的联系
        7.3.3 与地面辐射异常的联系
        7.3.4 与水汽异常的联系
        7.3.5 与降水异常的联系
        7.3.6 与冬季风系统强度指数的关系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四、贵州降水异常的区域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PI指数的中国夏季干旱区域性特征及环流异常研究[D]. 吕纯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2]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D]. 陈正山. 贵州大学, 2021(11)
  • [3]夏季副高次季节尺度东西变动特征及其与中国西南降水的关系[J]. 晏红明,字俣丞. 大气科学, 2021(01)
  • [4]夏季副高东西变动的次季节尺度特征及其对中国西南地区降水的影响[D]. 字俣丞. 云南大学, 2020(08)
  • [5]不同纬带大气低频扰动对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的影响研究[D]. 黄瑶.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6]南亚高压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我国西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影响[D]. 罗米娜.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7]近55年西南地区干旱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D]. 吴秋洁.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8]基于低频振荡的西南地区雨季降水的延伸期预报[D]. 王瑞英.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9]中国东部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特征及与东亚季风环流的联系[D]. 马奋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1)
  • [10]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