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叶甲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一、白杨叶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马红悦[1](2021)在《沙葱萤叶甲成虫夏滞育调控的分子机理》文中研究说明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是一种近年来在内蒙古草原上猖獗成灾的新害虫,主要危害沙葱Allium mongolium、多根葱A.polyrhizum、野韭A.ramosum等葱属植物,不仅给草原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草原退化,严重威胁我国北方生态安全。滞育是昆虫为了躲避不利的环境条件并确保种群延续的适应性策略,目前关于昆虫滞育调控的生理生化及生态学机理已有深入的了解,而对其分子机制、特别是专性夏滞育调控的分子机理却较少了解。沙葱萤叶甲一年发生1代,为专性滞育昆虫,以成虫滞育越夏,以卵滞育越冬。本研究采用蛋白组学、转录组学及RNAi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沙葱萤叶甲成虫夏滞育的分子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揭示专性夏滞育及生殖滞育的分子调控机理,而且为发展基于滞育调控的害虫防控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构建了沙葱萤叶甲成虫滞育前期(PD)、滞育期(D)及滞育后期(TD)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库,共获得2383个蛋白,其中进入滞育(D/PD)和滞育结束后(TD/D)分别有139和118个蛋白差异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差异表达蛋白主要与吞噬体通路、代谢过程、胁迫反应、细胞骨架重组、昆虫保幼激素、钙离子信号通路、核糖体通路及化学感受等有关。2.应用RNA-Seq测序技术构建了外源JH类似物烯虫酯(JHA,methoprene)处理沙葱萤叶甲成虫后的转录组数据库,在JHA施用后24 h和48 h分别得到310和598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表明,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于各种代谢通路,主要与能量代谢、生物合成、胁迫反应以及信号传导通路密切相关。RNA-Seq和qPCR分析表明,JHA促进了Gd Vg、Gd FOXO和Gd Kr-h1的表达,而抑制了Gd JHBP、Gd JHE、Gd JHAMT、Gd JHEH和Gd FAS的表达,其作用强度随JHA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滞育前期注射JHA可抑制脂质蓄积并延缓成虫进入滞育,在滞育期间施用JHA则对滞育和脂质积累没有显着影响。3.采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沙葱萤叶甲保幼激素酯酶、保幼激素耐受蛋白、保幼激素甲基转移酶、保幼激素环氧化水解酶、叉状头转录因子、卵黄原蛋白、锌指转录因子和脂肪酸合酶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Gd JHE、GdMet、Gd JHAMT、Gd JHEH、Gd FOXO、Gd Vg、Gd Kr-h1和Gd FAS,ORF全长为222~6162bp,编码74~2053个氨基酸。qPCR分析表明,GdMet、Gd JHE、Gd JHAMT及Gd Kr-h1在沙葱萤叶甲滞育前期高表达,滞育期间表达量显着下调,且低水平表达模式持续到滞育后期;Gd Vg在滞育前期和滞育后期的表达量水平显着高于滞育期;Gd JHEH和Gd FAS在滞育前期均下调表达,滞育期均呈先上调后下调的表达趋势,Gd JHEH在滞育后期上调表达,Gd FAS在滞育后期下调表达;Gd FOXO仅在25日龄的滞育期高表达,其余发育阶段表达量均维持较低水平。4.利用RNAi技术沉默GdMet,在第48 h沉默效率最佳为84.11%。qPCR分析表明,沉默GdMet抑制了Gd JHBP、Gd JHE、Gd Vg及Gd Kr-h1的表达,促进了Gd FAS的表达,而对Gd JHAMT、Gd JHEH和Gd FOXO的表达没有显着影响。与对照组(ds GFP)相比,注射ds Met试虫的总脂含量显着增加,促进脂肪体发育,导致成虫提前3.1 d进入滞育。5.通过RACE技术克隆获得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和核糖体蛋白S3a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分别命名为Gd HK和Gd RpS3a。Gd HK的cDNA全长为1699 bp,开放阅读框长为1479 bp,编码492个氨基酸。qPCR分析表明,Gd HK在沙葱萤叶甲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成虫滞育期间表达量维持在低水平,而滞育结束后表达量急剧上升达最高值。在0~40℃范围内,随着温度增加,Gd HK在沙葱萤叶甲成虫体内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Gd RpS3a的cDNA全长为800 bp,开放阅读框长为687 bp,编码228个氨基酸。Gd RpS3a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沙葱萤叶甲体内均有表达,在成虫滞育结束后表达量最高,在卵期和成虫滞育期间低表达。温度对Gd RpS3a的表达有显着的影响,30℃下最高,0℃下最低。

郭亚楠[2](2019)在《山东省聊城市林业有害生物及天敌多样性调查》文中研究表明聊城市林地多为人工纯林,林分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差,天敌种类少、数量少,加之近年来高温少雨,林木树势衰弱,林业有害生物基数偏高,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风险增大,为了查清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危害、寄主植物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采用人工踏查法,对聊城市辖区内的片林、苗圃等地进行调查,得到了聊城市比较完整的病虫害杂草名录。调查到林业有害昆虫中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共6目73科290种。天敌昆虫膜翅目、鞘翅目、脉翅目、半翅目、螳螂目、蜻蜓目6目9科18种。根据害虫危害的部位,分出食叶害虫225种,顶芽枝梢害虫75种,蛀干害虫74种,花果种实害虫37种,地下害虫31种,其中食叶害虫与蛀干害虫占害虫种类总数的68%。害虫与天敌比例大约为16:1。对林业有害昆虫的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79月昆虫类群最丰富,也是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害虫活跃的高峰期。调查并鉴定出的病害120种,其中真菌引起的病害101种,细菌引起的病害10种,病毒引起病害3种,植原体引起的病害4种,生理性病害2种;按危害部位分类,分出叶部病害80种,枝干病害48种,根部病害5种,种实病害19种,其中叶部病害和枝干病害种类最多,占种类总数的85%。还调查到倍足纲1种,蛛形纲螨类5种,软体动物1种,有害植物17种。调查发现山东省新纪录1种。我们对危险性害虫美国白蛾及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为指导聊城市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奠定基础。

武玉永[3](2019)在《一种简单稳定的质体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其在木本植物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质体工程技术是一种具有很强应用前景的植物生物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植物细胞核转化体系,质体转化通过同源重组方式使外源基因整合到质体的基因组中。具有高效表达,多基因共转化,产物区域化,无基因漂移等优势。利用质体作为植物生物反应器表达重组蛋白可实现植物分子农场,通过质体代谢工程可生产高附加值代谢产物。但是,应用此技术仍然存在一些技术瓶颈,比如,目前能进行稳定质体转化的高等植物仅有6种,且均属于草本植物。主要原因在于较多的植物尚未建立良好的外植体再生条件,质体转化载体构建过程繁琐,缺乏合适的筛选方法等。杨树和猕猴桃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经济重要性最强的木本植物之一,但均无成熟的质体转化体系。为了拓宽可稳定质体转化的植物种类,扩大该技术的应用范围,本研究以山杨树、猕猴桃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质体转化技术对这两种植物进行质体转基因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们采用在大肠杆菌体内克隆技术(i VEC)来快速组装质体转化载体。首先,通过一步法把组成质体转化载体的5个DNA片段无缝拼接,构建了烟草质体转化载体pYY12。该载体包括烟草质体基因组的左同源序列(trnf M-psa B段)和右同源序列(trn Gpsb Z段)、aad A表达盒、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盒、以及去除多克隆位点的质粒p Bluescript II SK(+)作为载体骨架。采用基因枪转化法将pYY12载体成功导入烟草质体基因组中,通过Southern杂交和种子测试分析验证了获得的质体转gfp基因烟草达到了同质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证实了GFP在质体转基因烟草中的存在位置;SDS-PAGE定量分析表明GFP在质体中高水平的积累量,达到总可溶性蛋白~9%。鉴于以上结果中的高GFP积累量,可以将pYY12载体中的表达元件(aad A表达盒和gfp表达盒)应用到其他植物的质体转化载体的构建。2.利用pYY12载体中的表达元件及山新杨基因组中的左右同源序列,我们构建了杨树质体转化载体pYY20(gfp)。利用山新杨叶片再生体系,我们成功地将pYY20导入杨树质体基因组中,通过2~3轮再生,获得了转化同质化的质体转化植株。同质化的Pa-YY20杨树植株中,GFP的积累量仅占总可溶性蛋白的0.005%。用苏云金芽孢杆菌(Bt)cry1C基因和cry3Bb基因分别替换杨树质体转化载体pYY20中的gfp基因,我们分别获得了pYY25(cry1C)和pYY26(cry3Bb)等两个质体转化载体。在得到的同质化Pa-YY25转基因山新杨植株中,发现Cry1C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积累量不同,在叶片中积累量最高达到20.74μg/g鲜重,其次是在成熟叶片和老叶片中,在非绿质体(韧皮部、木质部和根)中的含量极其微弱。Pa-YY25转基因山新杨对美国白蛾1-4龄幼虫3天的致死率均为100%,而Pa-YY26转基因山新杨对柳蓝叶甲1龄幼虫1天的致死率和成虫6天的致死率均为100%。获得了质体Bt基因工程产生抗虫杨树第一个成功实例,为今后杨树的遗传改良开辟了新的途径。3.构建了红阳猕猴桃质体转化载体pYY34,通过基因枪转化法成功获得了1株同质化的质体转gfp基因猕猴桃植株Ad-YY34,在其叶片中观察到了GFP的荧光信号,GFP在叶片中的积累量约占总可溶性蛋白的0.02%。本研究是猕猴桃质体中转基因的第一个成功案例,该质体表达系统的建立为高效生产可食用疫苗、药物和抗体提供了研究基础。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的建立了一种基于i VEC法构建质体转化载体的方法;以及在木本植物山新杨、猕猴桃中的建立了质体转化体系,并获得了高效抗虫的质体转Bt山新杨植株,为植物的遗传改良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和方法。

牛豪杰[4](2019)在《红松林中梢斑螟种群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文中研究说明红松是我国珍贵的经济树种。梢斑螟属Dioryctria种类是危害红松果梢的重要害虫之一,具有使红松主梢分叉流脂或折断、球果腐烂等危害特点。因其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相似,不易分辨;生活隐蔽,很难防治。为了弄清梢斑螟在黑龙江省林口地区的种类组成、种群特征及生物生态学习性,本研究在牡丹江林口林业局利用灯光诱捕,结合人工采集,分析其成虫种群动态、幼虫空间分布;观察其成虫的生殖行为,以及越冬虫态和地点。研究结果如下。(1)红松人工纯林内梢斑螟成虫种群动态分析在牡丹江林口林业局的湖水、曙光和西北楞三个地点,诱捕到的种类均为赤松梢斑螟(D sylvestrella)、冷杉梢斑螟(D.abietella)和微红梢斑螟(D.rubella)。在湖水梢斑螟的种群数量最多,平均每天诱捕111.38头;西北楞其次,平均每天诱捕79.625头;曙光最少,平均每天诱捕69.63头。在整个诱捕期间,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成虫期为6月上旬~7月下旬,高峰期为6月下旬,微红梢斑螟成虫期为6月上旬~8月下旬,高峰期为6月下旬和7月中旬。对3种梢斑螟都是在21:00~22:00诱捕到最多数量。3种梢斑螟的雌雄性比随着季节的推移波动较大,由开始的小于1,到接近于1,最终大于1,但总的性比接近1:1。(2)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以及抽样技术应用7个聚集指标以及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对两种梢斑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上的分布没有明显差异。球果被害率和每株虫口密度,冷杉梢斑螟在结实量较高的样地显着高于结实量较低的样地,赤松梢斑螟在结实量不同的样地则差异不显着。两种梢斑螟的7个聚集度指标均显示为聚集分布,且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冷杉梢斑螟个体间相互排斥,赤松梢斑螟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均数λ>2,表明聚集分布是由两种梢斑螟各自的聚集习性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通过Iwao的m*-m回归法的两个分布参数α和β值,计算出了在不同结实量下两种梢斑螟幼虫的理论抽样数据表及序贯抽样数据表,方便在生产调查防治中查阅使用。(3)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的生殖行为冷杉梢斑螟雌虫的羽化行为集中发生在08:00~10:00,雄虫羽化行为集中发生在08:00~12:00。赤松梢斑螟雌虫的羽化行为集中发生在02:00~08:00,雄虫羽化行为集中发生在04:00~8:00。两种梢斑螟雌蛾在1~5日龄均可进行求偶,冷杉梢斑螟在20:00~00:00为求偶高峰期,次高峰出现在00:40~08:00。赤松梢斑螟在20:00~00:00为求偶高峰期,次高峰出现在00:40-08:00。冷杉梢斑螟林缘求偶高峰期较室内提前1.5小时,赤松梢斑螟林缘求偶高峰期较室内提前1小时。老龄处女雌蛾较刚羽化雌蛾会提前进行求偶。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在雄性竞争对手信息存在条件下,雄蛾会延长交尾持续时间,但是产卵量没有显着变化。(4)冷杉梢斑螟越冬虫态与越冬场所冷杉梢斑螟以低龄幼虫、老熟幼虫和蛹越冬,其中主要以老熟幼虫形态越冬,占57.21%,越冬场所为球果、枯枝落叶层和土壤,以球果为主,占75.82%。其中以老熟幼虫形态在红松球果中越冬成活率最高,为46.5%。综上所述,通过对梢斑螟成虫的种群动态、越冬方式、幼虫的空间分布的研究,确定梢斑螟种团组成,掌握其成虫及幼虫发生特点,为梢斑螟的有效综合防治提供依据。通过对梢斑螟成虫的求偶、交配等生殖行为进行观察研究,确定其求偶、交配高峰期以及其他生殖行为特征,为性信息素的提取以及林间防治奠定基础。

谭明军[5](2018)在《霍城垦区杨树食叶害虫种类及三种重要种类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杨树作为人工防护林的主栽树种,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杨树食叶害虫在霍城垦区为常发性类群,局部地区达到重度,严重影响了杨树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研究了霍城垦区杨树食叶害虫种类及舞毒蛾,杨梦尼夜蛾,杨二尾舟蛾三种重要害虫的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办法、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结果如下:1、霍城垦区杨树食叶害虫共有24种,其中鳞翅目19种,鞘翅目3种,同翅目2种。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杨梦尼夜蛾Orthosia incerta、杨二尾舟蛾Cerura menciana为常发性害虫;杨小卷叶蛾Gypsonoma minutara、白杨叶甲Chrysomela populi、杨蓝叶甲Agelastica alni orientalis为偶发性害虫;八字白眉天蛾Hyles livornica、宽胫夜蛾Protoschinia scutatus、柳毒蛾Stilprotia salicis、柳裳夜蛾Catocala electa、山杨麦蛾Anacampsis populella、双斜线尺蛾Conchia mundataria、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新褐卷蛾Pandemis chondrillana、杨黄卷叶螟Botyodes diniasalis、杨白潜叶蛾Leucoptera susinella、杨毒蛾Leuoma candida、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弧目大蚕蛾Neoris haraldi、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柳蓝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杨柄叶瘿绵蚜Pemphigus populi Courchet、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发生但不成灾。。2、舞毒蛾、杨梦尼夜蛾、杨二尾舟蛾都是以幼虫取食杨树叶片、嫩芽进行危害,其中舞毒蛾、杨梦尼夜蛾一年发生一代,杨二尾舟蛾一年发生两代。三种食叶害虫的成虫都具有趋光性。三种害虫50cm标准枝幼虫数达到4头时,叶片损失率超过30%。3、霍城垦区舞毒蛾幼虫初孵化时间与榆钱泛浅黄的时间接近,杨梦尼夜蛾成虫羽化初期与柳树、榆树吐芽时间接近。杨梦尼夜蛾幼虫初孵时间与柳树展叶时间接近。杨二尾舟蛾一代成虫羽化初期与杨树展叶时间较为接近。三种食叶害虫幼虫初孵至3龄幼虫初见期积温参考值为舞毒蛾235.5日度,杨梦尼夜蛾299.5日度,杨二尾舟蛾273.1日度。4、可通过灯诱,保护鸟类,绒茧蜂、寄蝇天敌防治三种害虫,人工铲除卵块防治舞毒蛾,化蛹期灌水防治杨梦尼夜蛾。可在3龄幼虫期选用20%氰戊菊酯1000-2000倍液,2%阿维菌素3000倍液防治三种食叶害虫,用灭幼脲3号1000倍液防治舞毒蛾,杨梦尼夜蛾。用2%阿维菌素烟剂防治舞毒蛾、杨二尾舟蛾,用灭幼脲3号烟剂防治杨梦尼夜蛾、杨二尾舟蛾。

姜鸣[6](2017)在《中华豆芫菁体内斑蝥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发掘及功能验证》文中研究表明斑蝥素是芫菁科等昆虫体内合成的一种天然的防御性毒素,其在癌症及多种皮肤病症的治疗方面有着出色的疗效,同时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生物源农药在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也显示出不凡的效果。由于斑蝥素的自然生物资源有限而化学合成成本高昂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因此明确斑蝥素在芫菁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及机理将为解决斑蝥素人工合成并实现规模化生产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由于目前关于斑蝥素的生物合成所知甚少且尚无明确的定论,为了明确芫菁科昆虫体内斑蝥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本研究以中华豆芫菁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荧光实时定量技术以及RNA干扰技术等,对中华豆芫菁交尾后雄虫体内与斑蝥素合成有关的基因及斑蝥素可能的合成途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根据与斑蝥素合成有关的基因在斑蝥素合成不同时期雌、雄虫体内各组织的表达情况,以及不同时期雌、雄虫各组织内斑蝥素含量变化情况的检测结果,对交尾后中华豆芫菁雄虫体内可能与斑蝥素合成有关的组织进行了预测。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中华豆芫菁雌、雄虫RNA-seq分析以中华豆芫菁刚结束交尾的雄虫(R1)、交尾后7d的雄虫(R2)和羽化后3d的雌虫(R3)为转录组测序样本研究了中华豆芫菁体内基因的表达情况。分别在R1,R2和R3共3组样本中得到了1.3亿、1.5亿和1.5亿的clean reads和46696条unigenes,主要集中在细胞组成,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这三大类功能中。不同样本间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发现,R1 vs R2组中共有627个差异表达基因、R1 vs R3组共有2481个差异表达基因,且差异基因被特异的富集到化学排斥的分子功能上,同时该组中有6个差异表达基因分别被显着富集到P450酶外源物质代谢途径和药物代谢途径中;R2与R3样本组中共有2989个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的分子功能与R1 vs R3组相同。通过分析雌、雄虫的差异表达基因在萜类骨架合成途径中的富集发现,分别有5个调控酶基因被富集到萜类骨架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甲羟戊酸(Mevalonate,MVA)途径中,以及3个酶基因被富集到其下游分支途径。2.基于MVA途径的差异表达基因初筛成功构建出具有斑蝥素含量差异的基因筛选模板,并利用差异筛选模板从候选的73个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出具有相关表达差异的基因14个。利用RNA干扰的方法对其中的EcUn7,EcUn14和EcCYP4C基因与斑蝥素合成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干扰EcUn7和EcCYP4C基因的表达可以显着地抑制中华豆芫菁雄虫体内斑蝥素的合成。利用5’及3’RACE的方法对EcUn7和EcCYP4C基因的全长进行了克隆,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其分别编码1种围食膜蛋白和1种细胞色素P450中4家族的蛋白CYP4BM1。3.MVA途径下游相关基因与斑蝥素合成的关系成功克隆得到中华豆芫菁MVA途径下游EcFDRs,EcPFTb以及EcGGPS基因全长序列,并对3个基因的时空表达进行了检测,其在交尾后不同时间的雌、雄虫体内有着不同的表达趋势,但均在卵和初龄幼虫体内具有高表达。交尾后中华豆芫菁雄虫体内斑蝥素的含量持续升高,并在第6d和7d达到峰值,而雌虫体内的斑蝥素含量则始终维持在相同的高水平;中华豆芫菁卵中含有较高的斑蝥素含量,最低值则出现在2龄和3龄幼虫体内。通过RNA干扰实验证明,干扰EcPFTb和EcGGPS基因均对交尾后雄虫体内斑蝥素的合成没有明显影响,而干扰交尾后雄虫体内EcFDRs基因的表达,可以显着地抑制其体内斑蝥素的合成。4.JH合成与代谢相关基因对斑蝥素合成的影响成功克隆得到中华豆芫菁体内的EcMFE,EcJHEH和EcJHAMT基因cDNA全长序列。EcMFE、EcJHAMT和EcJHEH基因在交尾后雄虫体内的mRNA表达趋势与斑蝥素含量变化趋势相似。EcMFE基因在1龄幼虫、EcJHAMT基因在2龄和3龄幼虫体内具有远高于其它虫龄的表达量,EcJHEH基因在1龄幼虫和伪蛹中具有相对较高的表达量。RNA干扰实验证明,分别干扰EcMFE和EcJHEH基因的表达可以显着地抑制交尾后中华豆芫菁雄虫体内斑蝥素的合成,而干扰EcJHAMT基因对雄虫体内斑蝥素合成没有显着抑制效果,推测JH可能不是雄虫体内斑蝥素的合成的直接前体。5.斑蝥素及其合成相关基因在中华豆芫菁各组织内的分布与变化比较分析了对斑蝥素合成有显着调控作用的EcHMGR基因在中华豆芫菁体内的时空表达水平,同时为了消除不同性别造成的表达差异,我们比较了中华豆芫菁与另一种不产斑蝥素的鞘翅目的近缘种——黄粉虫在不同发育时期及雄虫各组织间的HMGR基因的表达差异,发现其在中华豆芫菁雄虫脂肪体中具有显着组织地特异性高表达,斑蝥素含量的检测也显示脂肪体具有仅次于雄性附腺(斑蝥素富集组织)的高斑蝥素含量。中华豆芫菁交尾后不同时期各组织内斑蝥素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雄虫附腺和脂肪体内斑蝥素含量均随着时间增加不断升高,且脂肪体中斑蝥素含量水平仅次于附腺。与斑蝥素合成有关的各基因在对应组织内的表达检测结果显示,EcHMGR和EcJHEH基因在雄虫脂肪体中均有显着地高表达,且EcHMGR基因的表达量有随时间增加而上升的趋势;EcMFE基因在雌、雄虫的头部均具有最高的表达水平;EcFDRs基因分别在雄虫头部与附腺以及雌虫头部与中肠中具有显着地高水平表达;EcCYP4BM1基因在雌、雄虫的中肠表现出最高的表达水平,同时在雄虫的马氏管与附腺中也有较高水平的表达;EcPMP基因在刚结束交尾的雄虫头部及交尾后第9d的雄虫中肠中具有显着地高表达。综合斑蝥素及其合成相关基因在交尾后不同时间中华豆芫菁各组织中的含量与表达情况分析,推测雄虫的脂肪体可能与斑蝥素的合成有关。

冯宇倩[7](2017)在《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耐寒性及其适应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肩星天牛(Anooplophora glabripennis)是我国重要的蛀干害虫,主要危害槭属、柳属、榆属、杨属的健康树木。以幼虫钻蛀树木的干部危害并在树干部越冬,严重影响人工林、城市森林、农田防护林、园林树木的生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冬季低温通常对越冬昆虫的存活、生长发育、繁殖扩散等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第二年昆虫种群的分布、数量以及爆发密度,而耐寒能力已成为昆虫种群生存和繁衍的重要先决条件。目前,光肩星天牛已由西北地区逐渐扩散至东北地区,而有关其越冬幼虫耐寒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以不同种群、不同越冬时期和不同寄主树种幼虫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耐寒能力测定指标、体内生理生化物质、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揭示其耐寒性的影响因素、耐寒类型及其耐寒适应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新疆伊犁、内蒙乌拉特前旗、宁夏盐池、山东德州和北京大兴五个种群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过冷却点、冰点及耐寒相关的物质含量差异性。不同种群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存在明显的差异,乌拉特前旗种群幼虫的过冷却点最低,北京种群的最高;不同种群幼虫的含水量、脂肪含量、糖原含量存在显着差异,过冷却点与糖原含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含水量、脂肪含量无相关;不同种群幼虫的7种低分子糖醇(甘油、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山梨醇、肌醇和海藻糖)的总量显着不同,通过产生不同的低分子糖醇物质(特别是甘油、葡萄糖、山梨醇和海藻糖)来抵抗寒冷。2.明确了光肩星天牛幼虫自然种群在不同越冬时期的耐寒能力及生理生化物质动态变化。不同越冬时期幼虫的过冷却点随着环境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幼虫的鲜重和糖原在1月份下降至最低水平。幼虫血淋巴液中低分子糖醇物质和游离氨基酸的总量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逐渐增加。甘油(779.80±29.10μmol/L)和海藻糖(104.35±12.38 μmol/L)的浓度始终高于葡萄糖和甘露糖;在早春所有的低分糖醇物质(除了海藻糖)几乎全部被消耗。丝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脯氨酸含量、谷氨酸和丙氨酸在寒冷的冬季,都达到最高水平。光肩星天牛幼虫积累冷冻保护剂以提高其过冷却的能力,通过降低自身过冷却点抵抗环境温度的降低至结冰温度以提高耐寒性。光肩星天牛幼虫是耐结冰型昆虫。3.明确了三种不同寄主树种上光肩星天牛越冬幼虫的耐寒性差异。过冷却点和蛋白质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合作杨和速生杨上幼虫的过冷却点和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旱柳;甘油、葡萄糖、海藻糖的含量存在显着差异,旱柳上幼虫的甘油和海藻糖的含量最高,合作杨上幼虫的甘油含量最低,而速生杨上幼虫的海藻糖含量最低,葡萄糖含量最高;山梨醇和肌醇的含量在三种寄主树种上幼虫之间无显着差异。4.克隆了 3条光肩星天牛热激蛋白HSP20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明确了HSP19.77、HSP20.7、HSP21.64蛋白序列中均存在一个由大约100个氨基酸组成的相对保守的热激结构域;HSP19.77、HSP20.7蛋白结构与其他鞘翅目昆虫具有较高的同源性;HSP21.64蛋白结构与扶桑绵粉蚧同源性达80%;HSP19.77和HSP20.7在最冷的月份表达量明显升高,HSP21.64基因的表达量持续升高至3月份。研究结果为明确光肩星天牛幼虫的生活史对策、生理生化调节和选择进化机制,以及明确其发生扩散原因、种群发生趋势和种群控制措施等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深入研究光肩星天牛的耐寒性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刘振凯[8](2016)在《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适应性进化的分子基础》文中研究说明沟眶象 Eucryptorrhynchus scrobiculatus Motschulsky 和臭椿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brandti(Harold)属于鞘翅目 Coleoptera,象甲科 Curculionidae,隐喙象亚科Cryptorhynchinae,沟眶象属Eucryptorrhynchu。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是中国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的主要钻蛀性害虫。以幼虫为主要的危害阶段,沟眶象成虫将卵产在土壤表层,幼虫在土壤内活动取食寄主根系;臭椿沟眶象成虫将卵产在树干表层,幼虫在寄主树干韧皮部和形成层活动取食,两者常混合发生,进一步加剧了对寄主臭椿的危害。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在形态,行为及生态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为我们研究具相似性生态位的同域物种进化过程提供了很好的材料,而物种进化的研究也早已进入到分子水平。本文对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的线粒体基因组和沟眶象转录组进行测定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的适应性进化提供前期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和注释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线粒体全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5628bp和15597bp,为典型的双链环状分子,基因登陆号为KP410324和KP455482;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线粒体基因组中基因组成和排列与推测的古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基本一致,包括13个蛋白编码基因,21个tRNA,2个rRNA和1个A+T控制区;在蛋白编码基因中,cox1和nad1基因分别以AAT和TTG作为起始密码子;在tRNA中,出现tRNA-Ile缺失的现象;在A+T控制区,发现重复序列的存在。2.鞘翅目主要类群线粒体基因组特征鞘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结构比较保守,很少出现基因的缺失或重排,但tRNA-Ile基因缺失的现象在象甲科中普遍存在;鞘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碱基组成具有明显的AT偏向性,AT含量在67%-80.7%之间,平均值为76.1%;在线粒体J链中序列具有弱的A偏斜性(0.005-0.248)和强的C偏斜性(-0.305--0.146);在鞘翅目昆虫线粒体中的13个编码蛋白基因中有9个基因的Ka/Ks值小于1,分别为cox1、cox3、cob、cox2、nad3、atp6、nad6、nad2、atp8;表明其受到纯化选择,4个基因的Ka/Ks值大于1,分别为nad4l、nand1、ad4、nad5,表明其受到正选择效应。利用转换(Ts)、颠换(Tv)对cox1基因碱基置换的饱和度进行分析估计。当物种间的遗传距离增大时,cox1基因碱基置换的饱和度将逐渐达到饱和,其所提供的分子信息将不准确。而此时cox1基因密码子的第一、第二位点的碱基置换未达到饱和状态,其所提供的分子信息将可靠。3.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的系统发育及分化通过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的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的系统发育树,具有相似的拓扑结构。基于分子数据的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阶元位置与传统分类存在不一致;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与其它隐喙象亚科的主要类群形成两个明显的分支,而其与Entiminae亚科物种聚为一支,并获得较高的支持率;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的分化时间可追溯至大约3.76百万年以前上新世(5.3-2.6Ma)中期。4.基于转录组数据的沟眶象适应性进化分析通过454测序技术和de novo组装技术对沟眶象不同虫态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和分析,获得一个覆盖更广泛的沟眶象转录组数据集。从转录组数据中获得大量基于核基因的可用于沟眶象进化与系统发育研究的分子标记位点。对沟眶象转录组数据进行GO,KOG和KEGG的功能分析,鉴定了大量与沟眶象生长、取食、繁殖、次级代谢响应和环境适应性相关的候选基因。

孟鑫[9](2016)在《延安城区主要林木病虫害及其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响应》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延安城区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查法和取样调查法对延安城区(不同污染区)林木病虫害进行调查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其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响应。研究为延安城区病虫害的防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对于延安城市森林建设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延安城区主要的林木病虫害共20种,其中包括病害4种,虫害16种。在20种病虫害中,白杨叶甲(Chrysomela populi Linnaeus)、柳尖胸沫蝉(Aphrophora costalis Matsumura)和女贞卷叶棉蚜(Prociphilus ligustrifolia(Tseng et Tao))都是首次在延安城区发现的新虫害。其中,柳尖胸沫蝉和女贞卷叶棉蚜危害程度严重,发生范围广。(2)延安城区病虫害空间格局分布表明,病虫害种类最多的乡镇是桥沟和枣园,病虫害种类最少的乡镇是河庄坪。川口和姚店的病虫害危害程度最严重,万花山的病虫害危害程度最轻。病虫害在柳树和槐树上发生的种类最多,柳树的受害程度最严重。(3)通过研究不同污染区病虫害的种类发现,在一定污染范围内,空气污染程度越严重的地区,病虫害种类越多。污染区的病虫害种类明显多于无污染区(对照区)。植物种类多的地区,病虫害种类多。植物种类多的地区病虫害种类明显多于植物种类单一地区。结果表明,空气污染程度对病虫害的种类多少具有促进作用。病虫害的种类多少由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和寄主植物种类多少共同决定。(4)通过研究同种病虫害在不同污染区发生、传播和危害情况表明:同种病虫害在不同的空气污染区发生,传播和危害程度都和污染程度有关。随着空气污染程度的不断加重,同种病虫害发生的范围越广,传播速度越快,危害程度也越严重。结果表明,空气污染程度对病虫害发生范围、传播速度和危害程度有促进作用。(5)延安城区的病虫害防治方式单一、传统。针对延安城区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现状,提出了“生物防治和降低城市污染为主、物理和化学防治为辅”的相应防治措施。

高宇,韩琪,王志明,赵红盈,唐大伟,徐博[10](2015)在《长春地区杨叶甲生物学特性及对9种植物的嗅觉行为反应》文中研究说明杨叶甲(Chrysomela populi)是东北地区杨柳科植物的重要害虫。为更好地开展绿色防控,研究了该虫生物学特性及对9种植物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杨叶甲在长春地区1年发生1代,极少数个体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可完成2代。杨叶甲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或浅土层内越冬。越冬成虫最早于4月下旬开始陆续出土,并上树取食嫩芽,5月上旬开始产卵,下旬第1代卵陆续孵化,随后幼虫开始取食,6月上旬开始化蛹,中、下旬出现第1代成虫。利用Y形嗅觉仪测定发现未交配和已交配的杨叶甲雌成虫对种植物挥发物均有不同程度趋向性,对杨树和旱柳的选择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已交配的雄虫仅对旱柳挥发物味源有明显选择性。

二、白杨叶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杨叶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沙葱萤叶甲成虫夏滞育调控的分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沙葱萤叶甲研究概况
    1.2 滞育研究概况
        1.2.1 滞育简介
        1.2.2 滞育的调控机制
        1.2.3 保幼激素通路关键基因
        1.2.4 保幼激素对滞育的调控
    1.3 组学技术
        1.3.1 蛋白组学概述
        1.3.2 蛋白组学在昆虫滞育研究中的应用
        1.3.3 转录组学概述
        1.3.4 转录组学在昆虫滞育研究中的应用
    1.4 RNAi干扰技术
        1.4.1 RNAi的概述
        1.4.2 RNAi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沙葱萤叶甲成虫夏滞育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
        2.1.2 样品制备
        2.1.3 蛋白质消化和TMT标记
        2.1.4 高PH反向分离
        2.1.5 低PH nano-HPLC-MS/MS分析
        2.1.6 数据库搜索
        2.1.7 蛋白质鉴定与定量
        2.1.8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定性质控分析
        2.2.2 蛋白质i TRAQ鉴定
        2.2.3 差异表达蛋白定量
        2.2.4 差异蛋白GO分析
        2.2.5 差异蛋白KEGG分析
    2.3 讨论
        2.3.1 吞噬体通路
        2.3.2 代谢变化
        2.3.3 保幼激素
        2.3.4 胁迫反应
        2.3.5 Ca~(2+)信号传导
        2.3.6 细胞骨架重组
        2.3.7 核糖体蛋白
        2.3.8 化学感受蛋白
3 烯虫酯处理沙葱萤叶甲转录组学分析
    3.1 材料
        3.1.1 供试昆虫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3.1.3 主要溶液配制方法
    3.2 方法
        3.2.1 保幼激素类似物处理
        3.2.2 转录组测序
        3.2.3 qPCR验证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转录组测序及de novo组装
        3.3.2 Unigenes功能注释
        3.3.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3.4 差异表达基因的qPCR验证
    3.4 讨论
        3.4.1 能量代谢变化
        3.4.2 生物合成通路
        3.4.3 胁迫反应
        3.4.4 信号传导通路
4 J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4.1 材料
        4.1.1 供试昆虫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4.2 方法
        4.2.1 总RNA提取
        4.2.2 第一链cDNA合成
        4.2.3 基因鉴定
        4.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4.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4.2.6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Met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4.3.2 JHE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4.3.3 FOXO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4.3.4 Vg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4.3.5 JHAMT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4.3.6 Kr-h1 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4.3.7 JHEH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4.3.8 FAS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4.4 讨论
5 烯虫酯对沙葱萤叶甲J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滞育的影响
    5.1 材料
        5.1.1 供试昆虫
        5.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5.1.3 主要溶液配制方法
    5.2 方法
        5.2.1 保幼激素类似物处理
        5.2.2 总RNA提取
        5.2.3 第一链cDNA合成
        5.2.4 引物设计及合成
        5.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5.2.6 JHA处理后脂肪含量的测定
        5.2.7 JHA处理后对滞育情况的观察
        5.2.8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外源JHA对羽化3d沙葱萤叶甲J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5.3.2 外源JHA对羽化5d沙葱萤叶甲J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5.3.3 外源JHA对羽化15d沙葱萤叶甲J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5.3.4 外源JHA对沙葱萤叶甲总脂含量的影响
        5.3.5 外源JHA对沙葱萤叶甲成虫滞育的影响
    5.4 讨论
6 RNAi介导沙葱萤叶甲GdMet基因功能研究
    6.1 材料
        6.1.1 供试昆虫
        6.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6.2 方法
        6.2.1 dsRNA合成
        6.2.2 dsRNA体外注射
        6.2.3 沉默效率检测
        6.2.4 沉默GdMet后 JH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
        6.2.5 沉默GdMet后脂肪含量测定
        6.2.6 沉默GdMet后脂肪体的观察
        6.2.7 沉默GdMet后滞育情况的观察
        6.2.8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dsRNA的合成
        6.3.2 GdMet基因的沉默效率
        6.3.3 沉默GdMet对 JH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6.3.4 沉默GdMet对沙葱萤叶甲总脂含量的影响
        6.3.5 沉默GdMet对沙葱萤叶甲滞育的影响
    6.4 讨论
7 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Gd HK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7.1 材料
        7.1.1 供试虫源
        7.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7.2 方法
        7.2.1 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
        7.2.2 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7.2.3 不同发育阶段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的表达
        7.2.4 不同温度下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的表达
        7.2.5 数据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7.3.2 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的序列比对
        7.3.3 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的系统进化分析
        7.3.4 不同发育阶段中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的表达
        7.3.5 不同温度下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的表达
    7.4 讨论
8 沙葱萤叶甲核糖体蛋白基因GdRpS3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8.1 材料
        8.1.1 供试虫源
        8.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8.2 方法
        8.2.1 沙葱萤叶甲RpS3a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
        8.2.2 沙葱萤叶甲RpS3a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8.2.3 沙葱萤叶甲RpS3a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8.2.4 数据分析
    8.3 结果与分析
        8.3.1 沙葱萤叶甲RpS3a的 cDNA全长克隆及序列分析
        8.3.2 沙葱萤叶甲GdRpS3a的同源序列对比及系统进化分析
        8.3.3 沙葱萤叶甲RpS3a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
        8.3.4 不同温度下沙葱萤叶甲RpS3a的表达模式
    8.4 讨论
9 全文总结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山东省聊城市林业有害生物及天敌多样性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聊城市概况
        1.1.1 聊城市地理环境简介
        1.1.2 聊城市林木资源概况
        1.1.3 聊城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机构概况
    1.2 聊城市林业主要病虫害历年情况
    1.3 国内外林木有害生物研究进展
        1.3.1 国外林业病虫害的研究进展
        1.3.2 国内林业病虫害的研究进展
        1.3.3 新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研究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工具和试剂
    2.2 调查范围
    2.3 调查对象和内容
        2.3.1 调查对象
        2.3.2 调查内容
    2.4 调查方法
        2.4.1 踏查
        2.4.2 标准地及样方设置
        2.4.3 标本采集
        2.4.4 采集记录
        2.4.5 标本鉴定
    2.5 标本、影像及数据整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聊城市11 县(市、区)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总体情况
    3.2 聊城市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3.2.1 倍足纲
        3.2.2 蛛型纲
        3.2.3 腹足纲
        3.2.4 昆虫纲
        3.2.5 病害
        3.2.6 有害植物
        3.2.7 天敌昆虫
    3.3 聊城市新发现的山东省新纪录种
    3.4 聊城市林业有害生物特点分析
    3.5 聊城市林业检疫性和危险性有害生物情况
        3.5.1 美国白蛾在聊城市发生防治情况
        3.5.2 悬铃木方翅网蝽在聊城市发生防治情况
    3.6 聊城市林业有害昆虫群落结构
4 讨论
    4.1 聊城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原因分析
    4.2 聊城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建议
    4.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一种简单稳定的质体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其在木本植物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质体(叶绿体)生物技术研究的现状
        1.1.1 质体生物技术概述
        1.1.2 质体生物技术的优势
        1.1.3 质体表达系统的构建
        1.1.4 质体生物技术在转化植物上的限制
    1.2 基于同源重组的克隆方法研究进展
    1.3 杨树抗虫基因工程研究现状
        1.3.1 国外杨树抗虫基因工程研究现状
        1.3.2 国内杨树抗虫基因工程研究现状
    1.4 转抗虫基因杨树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1.5 杨树抗虫基因工程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5.1 制约杨树转基因的重要因素
        1.5.2 转Bt杨树在应用中的问题和对策
    1.6 杨树质体转基因研究现状
    1.7 红阳猕猴桃转基因研究进展
第2章 质体转化体系的建立
    2.1 前言
    2.2 材料
        2.2.1 植物材料
        2.2.2 实验菌株与质粒
        2.2.3 试剂盒、酶和试剂耗材
        2.2.4 培养基
        2.2.5 扩增引物序列
        2.2.6 引物合成、基因合成和测序
        2.2.7 仪器设备
    2.3 方法
        2.3.1 烟草质体转化载体构建
        2.3.2 烟草的生长条件
        2.3.3 烟草质体转化方法
        2.3.4 质体转化和转质体株系的筛选
        2.3.5 DNA提取和抗性芽的PCR分析
        2.3.6 抗性芽的Southern Blot分析
        2.3.7 RNA分离提取和Norther Blot分析
        2.3.8 蛋白质的提取和GFP的定量分析(SDS-PAGE法)
        2.3.9 荧光显微镜检测GFP
    2.4 结果
        2.4.1 质体转化载体的构建
        2.4.2 转质体烟草的产生
        2.4.3 在质体转基因烟草株系中检测GFP的表达水平
    2.5 讨论
第3章 杨树质体表达系统的建立和抗虫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
        3.2.1 植物材料
        3.2.2 实验菌株与质粒
        3.2.3 测试昆虫
        3.2.4 培养基
        3.2.5 扩增引物序列
        3.2.6 试剂盒、酶、试剂耗材
        3.2.7 引物合成、基因合成和测序
        3.2.8 仪器设备
    3.3 方法
        3.3.1 山新杨高效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3.3.2 山新杨对壮观霉素敏感度测试
        3.3.3 山新杨叶绿体同源片段的克隆
        3.3.4 山新杨质体转化载体的构建
        3.3.5 转Bt基因山新杨质体转化载体的构建
        3.3.6 杨树质体基因枪转化方法步骤
        3.3.7 杨树抗性苗的筛选
        3.3.8 同质化转基因杨树组培苗的炼苗和移栽
        3.3.9 山新杨总DNA的提取和抗性芽的PCR检测
        3.3.10 抗性芽的Southern bolt分析
        3.3.11 RNA的提取和Northern bolt分析
        3.3.12 蛋白的提取和SDS-PAGE
        3.3.13 Western bolt分析和GFP的定量
        3.3.14 GFP的荧光检测
        3.3.15 Bt蛋白在转基因植物中的积累量的测定
        3.3.16 质体转Bt-cry1C基因山新杨抗虫性试验
        3.3.17 质体转Bt-cry3Bb基因山新杨抗虫性试验
        3.3.18 质体转Bt基因山新杨植株抗虫数据统计分析
    3.4 结果
        3.4.1 山新杨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3.4.2 山新杨对壮观霉素敏感度测试结果
        3.4.3 山新杨叶绿体同源片段的获得
        3.4.4 山新杨质体转化载体的构建
        3.4.5 质体转gfp基因山新杨抗性芽的初步鉴定
        3.4.6 质体转gfp基因山新杨抗性芽的Southern blot分析
        3.4.7 质体转gfp基因表型情况
        3.4.8 gfp基因在质体中的转录与表达
        3.4.9 转Bt基因山新杨质体转化载体的构建
        3.4.10 质体转Bt-cry1C基因山新杨抗性芽的PCR初步鉴定
        3.4.11 质体转cry1C基因山新杨抗性芽的分子鉴定
        3.4.12 质体转cry1C基因山新杨Northern bolt分析
        3.4.13 质体转cry1C基因杨树表型情况
        3.4.14 质体转Bt-cry1C基因山新杨植株中Bt-Cry1C蛋白的定量分析
        3.4.15 质体转Bt-cry1C基因山新杨抗虫性试验
        3.4.16 质体转Bt-cry3Bb基因山新杨抗性芽的PCR初步鉴定
        3.4.17 质体转cry3Bb基因山新杨抗性芽的Southern blot分析
        3.4.18 质体转cry3Bb基因山新杨Northern bolt分析
        3.4.19 质体转cry3Bb基因表型情况
        3.4.20 质体转Bt-cry3Bb基因山新杨抗虫性试验
    3.5 讨论
        3.5.1 杨树质体转基因的意义
        3.5.2 质体转gfp基因杨树中gfp基因转录和表达问题
        3.5.3 质体转cry1C基因山新杨中cry1C基因的表达情况与其他文献的比较,以及其它转cry1类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情况和抗虫情况比较
        3.5.4 质体转Bt-cry3Bb基因山新杨中Bt-cry3Bb基因的表达情况与其他文献的比较以及其它转cry3类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3.5.5 Bt蛋白在质体转Bt植物中的积累量、抗虫性和对植物表型影响
        3.5.6 转Bt基因杨树的生物安全性
第4章 猕猴桃质体表达系统的建立
    4.1 前言
    4.2 材料
        4.2.1 植物材料
        4.2.2 实验菌株与质粒
        4.2.3 培养基
        4.2.4 扩增引物序列
        4.2.5 试剂盒、酶、试剂和其他耗材
        4.2.6 引物合成、基因合成和测序
        4.2.7 仪器设备
    4.3 方法
        4.3.1 红阳猕猴桃叶片再生体系的优化
        4.3.2 红阳猕猴桃生根及移栽
        4.3.3 红阳猕猴桃叶绿体同源片段的克隆
        4.3.4 红阳猕猴桃质体转化载体的构建
        4.3.5 红阳猕猴桃壮观霉素敏感度测试
        4.3.6 猕猴桃质体基因枪转化方法
        4.3.7 猕猴桃抗性芽的筛选
        4.3.8 猕猴桃总DNA的提取和抗性芽的PCR检测
        4.3.9 抗性芽的Southern bolt分析
        4.3.10 RNA的提取和Northern bolt分析
        4.3.11 蛋白的提取和SDS-PAGE
        4.3.12 Western bolt分析和GFP的定量
        4.3.13 GFP的荧光检测
    4.4 结果
        4.4.1 猕猴桃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4.4.2 红阳猕猴桃叶绿体同源片段的BLAST分析
        4.4.3 红阳猕猴桃质体转化载体的构建
        4.4.4 红阳猕猴桃壮观霉素敏感度测试
        4.4.5 质体转gfp基因红阳猕猴桃植株的获得
        4.4.6 质体转gfp基因猕猴桃组培苗的炼苗、移栽和表型情况
        4.4.7 质体转基因红阳猕猴桃中gfp的表达水平
    4.5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红松林中梢斑螟种群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红松果梢害虫研究进展
        1.1.1 红松果梢害虫的发生与危害
        1.1.2 红松果梢害虫的生物学特性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害虫种群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
    1.3 昆虫的生殖行为节律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2 红松人工纯林3种梢斑螟成虫种群动态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
        2.1.2 研究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红松果梢内梢斑螟种团的种类组成
        2.2.2 梢斑螟羽化进度
        2.2.3 不同地点梢斑螟的种群数量
        2.2.4 梢斑螟在夜间不同时间段的种群数量
        2.2.5 梢斑螟雌雄性比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两种梢斑螟幼虫空间分布型以及抽样技术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幼虫危害程度及特点调查
        3.1.2 幼虫形态识别
        3.1.3 空间分布型测定方法
        3.1.4 聚集因素分析
        3.1.5 最适抽样数的确定
        3.1.6 序贯抽样数值表的确定
        3.1.7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幼虫危害程度及树冠不同方位分布的调查
        3.2.2 两种梢斑螟幼虫形态识别
        3.2.3 梢斑螟的空间分布型的测定
        3.2.4 聚集原因分析
        3.2.5 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3.2.6 序贯抽样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两种梢斑螟成虫生殖行为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羽化行为节律观察
        4.1.3 求偶节律观察
        4.1.4 不同性比对交配及产卵的影响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两种梢斑螟羽化昼夜节律
        4.2.2 两种梢斑螟求偶节律研究
        4.2.3 不同性比对交配及产卵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冷杉梢斑螟越冬虫态与越冬场所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冷杉梢斑螟越冬场所及越冬虫态
        5.2.2 冷杉梢斑螟越冬存活率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霍城垦区杨树食叶害虫种类及三种重要种类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杨树种植历史及现状
    2.杨树食叶害虫研究现状
        2.1 杨树食叶害虫发生原因
        2.2 杨树食叶害虫种类
        2.3 杨树食叶害虫的监测
        2.4 杨树食叶害虫防控技术
    3.三种重要杨树食叶害虫研究
        3.1 生物学习性及发生规律研究
        3.2 防控技术研究
    4.应用前景
第二章 霍城垦区杨树食叶害虫种类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区域概况
        1.2 试验地选择
        1.3 调查方法
        1.4 杨树食叶害虫发生危害程度的分级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霍城垦区杨树食叶害虫种类
        2.2 小结
        2.3 讨论
第三章 三种重要杨树食叶害虫发生规律调查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区域概况
        1.2 生物学特性观察方法
        1.3 不同虫口密度叶片损失率研究办法
    2 研究结果
        2.1 舞毒蛾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
        2.2 杨梦尼夜蛾生物特性及发生规律
        2.3 杨二尾舟蛾生物特性及发生规律
        2.4 三种重要杨树食叶害虫不同虫口密度叶片损失率
        2.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三种重要杨树食叶害虫预测预报办法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物候法
        1.3 积温法
    2 研究结果
        2.1 物候法预测预报三种食叶害虫
        2.2 积温法调查情况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五章 三种重要杨树食叶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区域概况
        1.2 化蛹期灌水防治杨梦尼夜蛾
        1.3 喷药防治舞毒蛾、杨梦尼夜蛾、杨二尾舟蛾
        1.4 烟熏防治舞毒蛾、杨梦尼夜蛾、杨二尾舟蛾
    2 研究结果
        2.1 化蛹期灌水防控杨梦尼夜蛾
        2.2 施药防治舞毒蛾、杨梦尼夜蛾、杨二尾舟蛾
    3 霍城垦区三种重要杨树食叶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3.1 物理防治技术
        3.2 生物防治技术
        3.3 化学防治技术
        3.4 加强林地管理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

(6)中华豆芫菁体内斑蝥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发掘及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芫菁科昆虫及其生物学特性
        1.1.1 芫菁科昆虫的生活史及习性
        1.1.2 芫菁科昆虫人工养殖研究进展
    1.2 斑蝥素的研究及应用
        1.2.1 斑蝥素特性及合成
        1.2.2 斑蝥素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1.2.3 斑蝥素在植保领域的应用
    1.3 萜类物质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1.4 斑蝥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1.4.1 斑蝥素的含量及形式
        1.4.2 斑蝥素在芫菁体内的分布
        1.4.3 斑蝥素生物合成途径研究
    1.5 转录组测序相关应用
    1.6 RNA干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第二章 中华豆芫菁RNA-Seq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试虫饲养
        2.1.2 试虫选取
        2.1.3 主要试剂和材料
        2.1.4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总RNA提取
        2.2.2 mRNA文库构建及测序
        2.2.3 测序结果分析
    2.3 结果分析
        2.3.1 RNA质量检测
        2.3.2 转录组测序结果组装及序列分析
        2.3.3 Unigene功能注释
        2.3.4 差异表达分析
    2.4 小结
    2.5 讨论
第三章 基于MVA途径的差异表达基因初筛
    3.1 实验材料
        3.1.1 试虫选取
        3.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3.1.3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斑蝥素含量差异样本构建
        3.2.2 差异表达基因半定量PCR检测
        3.2.3 候选基因RNA干扰验证
        3.2.4 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斑蝥素含量差异样本效果检测
        3.3.2 斑蝥素含量差异样本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半定量PCR检测
        3.3.3 RNA干扰效果检测
        3.3.4 RNA干扰后斑蝥素含量检测
        3.3.5 EcUn7及EcCYP4C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3.4 小结
    3.5 讨论
第四章 MVA途径下游相关基因与斑蝥素合成的关系
    4.1 实验材料
        4.1.1 试虫选取
        4.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4.1.3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引物设计
        4.2.2 基因扩增与分析
        4.2.3 中华豆芫菁不同发育时期基因表达量及斑蝥素含量检测
        4.2.4 dsRNA合成与注射
        4.2.5 RNA干扰效果检测
        4.2.6 斑蝥素含量检测
    4.3 结果分析
        4.3.1 目的基因克隆
        4.3.2 序列分析
        4.3.3 EcFDRs,EcPFTb及 EcGGPS基因在芫菁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
        4.3.4 中华豆芫菁不同发育时期体内斑蝥素含量
        4.3.5 RNA干扰效果检测
        4.3.6 RNA干扰样本斑蝥素含量检测
    4.4 小结
    4.5 讨论
第五章 JH合成与代谢相关基因对斑蝥素合成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
        5.1.1 试虫选取
        5.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5.1.3 主要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引物设计
        5.2.2 基因扩增及分析
        5.2.3 dsRNA合成与注射
        5.2.4 RNA干扰效果检测
        5.2.5 斑蝥素含量检测
    5.3 结果分析
        5.3.1 目的基因克隆
        5.3.2 序列分析
        5.3.3 EcMFE,EcJHAMT及 EcJHEH基因在芫菁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谱
        5.3.4 RNA干扰效果检测
        5.3.5 RNA干扰样本斑蝥素含量检测
    5.4 小结
    5.5 讨论
第六章 斑蝥素及其合成相关基因在中华豆芫菁各组织内的分布与变化
    6.1 实验材料
        6.1.1 试虫饲养及选取
        6.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6.1.3 主要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引物设计
        6.2.2 组织样本准备
        6.2.3 基因扩增及分析
        6.2.4 实时定量PCR检测各基因转录水平
        6.2.5 斑蝥素含量检测
    6.3 结果分析
        6.3.1 中华豆芫菁不同时期及组织EcHMGR基因相对表达量及斑蝥素含量
        6.3.2 黄粉虫HMGR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6.3.3 黄粉虫不同时期及组织TmHMGR基因相对表达量
        6.3.4 芫菁雌、雄虫交尾后不同时期组织内斑蝥素含量变化
        6.3.5 芫菁雌、雄虫交尾后不同时期组织内斑蝥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
    6.4 小结
    6.5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
致谢
作者简介

(7)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耐寒性及其适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光肩星天牛的严重危害
        1.1.2 光肩星天牛的分布扩散
        1.1.2.1 国内分布
        1.1.2.2 国外分布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光肩星天牛的基础研究
        1.1.1.1 生物生态学特性
        1.1.1.2 化学生态与抗性生理
        1.2.2 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技术
        1.2.2.1 检疫措施
        1.2.2.2 营林措施
        1.2.2.3 化学防治
        1.2.2.4 生物防治
        1.2.2.5 物理机械防治
    1.3 昆虫的耐寒性
        1.3.1 昆虫的越冬虫态
        1.3.2 昆虫的耐寒性类型
        1.3.3 耐寒性测定方法
        1.3.3.1 过冷却点和冰点
        1.3.3.2 低温暴露实验
        1.3.3.3 低温驯化
        1.3.4 耐寒性的影响因素
        1.3.4.1 非生物因素
        1.3.4.2 生物因素
        1.3.5 昆虫的耐寒策略
        1.3.5.1 行为策略
        1.3.5.2 生理生化策略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不同种群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耐寒性差异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与采样地区
        2.1.2 过冷却点和冰点的测定
        2.1.3 体内物质含量的测定
        2.1.3.1 含水量的测定
        2.1.3.2 脂肪含量的测定
        2.1.3.3 低分子糖醇的含量测定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种群幼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
        2.2.2 不同种群幼虫的水分含量、脂肪含量和糖原含量
        2.2.3 不同种群幼虫的血淋巴液中低分子糖醇种类和含量
    2.3 结论与讨论
        2.3.1 幼虫耐寒性的种群差异
        2.3.2 抗冻保护剂在幼虫耐寒性中的作用
        2.3.3 环境温度对其耐寒性的影响
    2.4 小结
3 光肩星天牛幼虫越冬期过冷却能力和生理生化物质变化动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与环境温度
        3.1.2 低温暴露试验
        3.1.3 测定方法
        3.1.3.1 过冷却点和冰点的测定
        3.1.3.2 干重、水分含量和含水率的测定
        3.1.3.3 脂肪含量的测定
        3.1.3.4 糖原含量的测定
        3.1.3.5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3.1.3.6 血淋巴液中低分子糖醇种类与含量的测定
        3.1.3.7 血淋巴液中游离氨基酸种类与含量的测定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环境气温的季节性动态变化
        3.2.2 过冷却点的动态变化
        3.2.3 鲜重、水分含量、虫体糖原含量、脂肪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3.2.4 血淋巴液中低分子糖醇的种类及含量的动态变化
        3.2.5 血淋巴液中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的动态变化
        3.2.6 主成分分析
        3.2.7 个体代谢产物的变化分析
        3.2.8 低温条件下幼虫的结冰率和死亡率
    3.3 结论与讨论
        3.3.1 幼虫的耐寒能力及耐寒类型
        3.3.2 幼虫的耐寒生理调节机制
    3.4 小结
4 取食不同寄主树种对光肩星天牛幼虫耐寒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过冷却点和冰点的测定
        4.1.3 体重的测定
        4.1.4 体内物质含量的测定
        4.1.4.1 抗冻低分子糖醇含量的测定
        4.1.4.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取食不同寄主树种的幼虫过冷却点和冰点
        4.2.2 取食不同寄主的幼虫体重
        4.2.3 取食不同寄主的幼虫抗冻低分子糖醇含量
        4.2.4 取食不同寄主的幼虫蛋白质含量
        4.2.5 取食不同寄主幼虫体内耐寒物质与过冷却点的关系
    4.3 结论与讨论
        4.3.1 寄主植物对幼虫过冷却能力的影响
        4.3.2 寄主植物对幼虫体内耐寒物质的影响
    4.4 小结
5 光肩星天牛幼虫热激蛋白HSP2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1.1 供试昆虫
        5.1.1.2 菌种和试剂
        5.1.2 克隆方法
        5.1.2.1 总RNA的提取和cDNA第一链的合成
        5.1.2.2 引物设计
        5.1.2.3 目的基因的克隆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幼虫HSP20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5.2.2 幼虫HSP20基因的同源蛋白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
        5.2.3 不同月份幼虫HSP20基因的特异性表达量
    5.3 结论与讨论
        5.3.1 幼虫HSP20基因的克隆分析
        5.3.2 不同月份幼虫HSP20基因的特异性表达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6.3.1 不同种群的低温耐受极限研究
        6.3.2 与耐寒相关的生理生化物质代谢的调节途径
        6.3.3 与耐寒相关的热激蛋白的原核表达、功能鉴定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清单
致谢

(8)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适应性进化的分子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概述
        1.1.1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分类地位
        1.1.2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基础生物、生态学
        1.1.3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的危害及应用
    1.2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1.2.1 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1.2.2 线粒体基因组特性
        1.2.3 线粒体基因组的应用
    1.3 昆虫转录组研究
        1.3.1 昆虫转录组学研究概况
        1.3.2 昆虫转录组的应用
    1.4 基于分子特征的昆虫适应性进化研究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线粒体基因组特征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供试DNA样品
        2.1.2 PCR扩增和测序
        2.1.3 线粒体基因组注释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沟眶象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结构
        2.2.2 碱基组成特点
        2.2.3 蛋白编码基因
        2.2.4 基因间隔区和重复区
        2.2.5 tRNA和rRNA基因
        2.2.6 A+T控制区
        2.2.7 臭椿沟眶象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结构
        2.2.8 碱基组成特点
        2.2.9 蛋白编码基因
        2.2.10 基因间隔区和重复区
        2.2.11 tRNA和rRNA基因
        2.2.12 A+T控制区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鞘翅目主要类群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鞘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特征
        3.2.2 鞘翅目昆虫线粒体碱基组成分析
        3.2.3 鞘翅目线粒体基因组进化速率
        3.2.4 鞘翅目线粒体cox1基因碱基置换饱和性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系统发育及分化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序列特征分析
        4.2.2 系统发育分析
        4.2.3 分化时间估算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基于转录组学的沟眶象适应性进化分析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RNA样品
        5.1.2 cDNA文库构建和454测序
        5.1.3 序列组装和注释
        5.1.4 Unigene产生与注释
        5.1.5 SSRs,SNVs和Indels筛选
    5.2 结果与分析
        5.2.1 454测序与组装
        5.2.2 外源基因
        5.2.3 序列功能注释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延安城区主要林木病虫害及其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立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4.1 延安城区主要病虫害种类
        1.4.2 延安城区主要病虫害地理分布
        1.4.3 延安城区主要病虫害与城市环境关系的研究
        1.4.4 延安城区主要病虫害防治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第三章 延安城区主要的林木病虫害种类及其分布
    3.1 普查区域
    3.2 研究方法
        3.2.1 病害调查方法
        3.2.2 虫害调查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延安城区林木的主要病虫害名录
        3.3.2 延安城区主要林木病虫害发生情况
        3.3.3 延安城区林木病虫害的地理分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延安城区林木病虫害对城市不同空气污染的响应
    4.1 专查区域
    4.2 研究方法
        4.2.1 病害样地调查方法
        4.2.2 虫害样地调查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污染区病虫害发生的种类
        4.3.2 同种病虫害在不同空气污染条件下的发生状况和危害程度的比较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延安城区病虫害防治
    5.1 延安城区病虫害的防治
        5.1.1 延安城区林木病虫害防治面积
        5.1.2 延安城区林木病虫害防治方式
    5.2 延安城区病虫害的防治思路、措施
        5.2.1 延安城区病虫害防治思路
        5.2.2 延安城区病虫害防治措施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长春地区杨叶甲生物学特性及对9种植物的嗅觉行为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虫和植物挥发物采集
    1.2 生物学特性观察
    1.3 行为反应装置与测试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为害特点
    2.2 生活史
    2.3 生活习性
    2.4 天敌
    2.5 嗅觉行为反应
        2.5.1 未交配成虫的行为反应
        2.5.2 已交配成虫的行为反应
3 讨论
    3.1 生活史
    3.2 嗅觉行为反应

四、白杨叶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沙葱萤叶甲成虫夏滞育调控的分子机理[D]. 马红悦.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山东省聊城市林业有害生物及天敌多样性调查[D]. 郭亚楠.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3)
  • [3]一种简单稳定的质体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其在木本植物中的应用[D]. 武玉永. 湖北大学, 2019(04)
  • [4]红松林中梢斑螟种群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D]. 牛豪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5]霍城垦区杨树食叶害虫种类及三种重要种类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 谭明军. 石河子大学, 2018(02)
  • [6]中华豆芫菁体内斑蝥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发掘及功能验证[D]. 姜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7]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耐寒性及其适应机制[D]. 冯宇倩.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适应性进化的分子基础[D]. 刘振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9]延安城区主要林木病虫害及其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响应[D]. 孟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2)
  • [10]长春地区杨叶甲生物学特性及对9种植物的嗅觉行为反应[J]. 高宇,韩琪,王志明,赵红盈,唐大伟,徐博. 中国植保导刊, 2015(11)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