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阴元阳概念的遗传研究

一、元阴、元阳概念的发生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珊[1](2021)在《基于中国古典哲学系统发生同构律的中医“和”思想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基于中国古典哲学系统发生同构律对“和”思想进行系统性同构律研究;以“和”的同构律为指导,研究“和”思想在中医学理法方药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本文运用的相关研究方法,重点突出了如下三法:文献研究法、数学研究法和中医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重点对中国古典哲学“和”思想进行系统性文献梳理;数学研究法重点从同构律数学公式,尤其以“四象三元”为数学规律演化模版,对“和”发生学的数理研究;中医个案研究法重点从中医治则求“和”、治法求“和”以及治病实际操作求“和”进行研究。结果 宇宙万物以“和”贯穿于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始终;并以“阴阳和”为中心或中轴,以“一阴一阳之为道”向两个具有对待属性而演化,并以“四象三元”为统一演化模版,演化出三类“和”思想的内涵“阳和、阴和、阴阳和”,以象数偶数律演化公式S1=4n演化“和”的对立现象之象数;以象类奇数律演化公式S2=2n+1演化“和”的对立统一之象数;现象分类是偶数本质分类是奇数的“象偶类奇”规律,是“和”思想的发生规律。结论 万物求“和”;“和”思想的“四象三元”演化模版;发生学“和”的演化分类;中医“和”思想的发生同构律;治病求“和”。

蒋啸,郑旭锐[2](2021)在《张景岳“肾阳”观与右归思想源流》文中研究说明肾气、肾精、肾阴、肾阳共同构成了中医学"肾"的概念。而肾气、肾精、肾阳、肾阴的概念并非产生于同一时期,肾阴、肾阳概念的产生晚于肾气、肾精,并且受到彼时盛行的理学影响颇深。肾阴、肾阳概念产生的原因是为了修正《黄帝内经》《难经》相关理论的不自洽,又适逢其会地成为了景岳学术观点嬗变的滥觞。景岳之"真元论""大宝论"使右归思想日趋完善,也为景岳创制右归丸奠定了理论基础。

李翊[3](2020)在《中医“驻颜”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驻颜”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学科。目前,中医对其理解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溯源不明,概念不清,医理模糊,方术混杂。这些现状限制了中医驻颜的.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深化细化。因此,本文以“驻颜”为研究对象,通过诠释驻颜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解读古今驻颜理念的演变,从而构建中医驻颜理论体系,以期指导临证实践运用,促使中医驻颜理念的成熟与新学科的分化。本研究运用了文献学、诠释学、发生学的研究方法,再结合哲学、心理学、身体美学、现代医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集成,从概念界定、理念演变、机理发微、方术特色和意义探寻共五部分入手,逐层深入探讨“驻颜”内涵及其相关问题,进而形成中医“驻颜”特色理论。1.驻颜概念界定(1)“驻”“颜”最早见于南北朝江淹的《采石上菖蒲诗》“冀采石上草,得已驻馀颜”,此处作者从形与神两个方面,希望保持回转年轻显少以及神情愉悦之容貌。“驻颜”二字合用则见于唐朝张说的《钱本草》“(钱)偏能驻颜,采泽流润”。(2)通过对“驻”“颜”“驻颜术”的概念分论,以及与“美容”“抗衰老”相近概念进行辨析,总结“驻颜”内涵:驻颜是人到中老年时期,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得面部的气色、形态、功能和精神状态都相较于同龄人更有优势,从而保持在整体感观上显得年轻、和谐,且能维持长期效果而副作用少。总结“驻颜”外延:长久地改善面部由于衰老而展现出的各类不佳状态,又有狭义和广义二分:狭义驻颜,即是留驻面部气色光泽,仅是维持颜面肌肤表面气血充足的状态;广义驻颜,即是延驻面部的形神和功能,维持颜面整体的年轻、和谐状态。2.驻颜理念发展演变(1)商周秦汉时期,驻颜内涵开始萌芽,驻颜形象来源于神仙不老传说,贵族阶层进行了小范围的驻颜方法和机理探索。魏晋隋唐时期,各类美容和驻颜的方术层出不穷,美容和驻颜理念开始明确区分,也注重从心神来驻颜。宋金元时期则是驻颜方药最为流行的时期,以《圣济总录》为代表的方书强调从补益气血的角度服药驻颜,内服方剂一家独大。明清时期在继承前朝补益气血的基础上,驻颜更强调肾精的充足,且运用导引、房中、海外之法兴盛。纵观历史,驻颜方术层出不穷,但是理论阐述和创新并不多。(2)分析古人畏老驻颜的根源。首先,颜衰代表人逐渐接近、直面死亡,为古人内心深处最大的焦虑和恐惧;此外,颜衰意味着自身状态已不圆满,竞争力下降,实现理想价值的时间和机遇都变小;最后,容颜衰老难以隐藏。这类焦虑和恐惧驱使人们愿意尝试医学、佛教、道教等各种手段,寻找各类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求颜驻心安。(3)解读中医认为人体可以颜驻不衰的理念。普通人之一生划分为小、少、壮、老四个阶段,其颜面的形象由少入老,神转不回。因此,驻颜的核心理念是因衰而补,希望壮而不老、老而不衰,重视人的主观能动。驻颜有缓急之分,可在容颜未衰前预防服药,也可救其脏腑偏颇之根本以求驻颜。自《本经》开始就用“上品”之药多服久服的形制以求颜驻,流传至今。“多服”以提高量效,“久服”以保证时效,服“无毒”之药保障安全性。这些驻颜术一定程度上既能使得颜面形体返老还少,还能逆转人体处于衰老的身心状态,如同少年之时颜面状态生生不已。(4)现代中医研究中,驻颜词义缩小、范围自限,仅关注于改善面部皮肤的老化。究其原因,一是中医研究跟随现代医学的关注重点,落脚于皮肤层面;二是中医驻颜本身理论不足、内容泛化,没有评价标准,导致其理论难以指导实践,最终能达到如何效果也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急需创新驻颜理论,以指导驻颜方术运用于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打开思路,破除自我限制。3.驻颜医理发微(1)颜分形神。形由五体为根基,官窍为神使,毛发为附属。神又有元神和心神,心神通过面部形体引动元神,发出声音动作、形成表情仪态、感知外界并与他人元神互动。(2)颜之形神都束缚于天时(时间)和地势(空间)的维度下日月迁变,并受人情(社交)的长久改造。颜的衰老变化可总结为:五官七窍以功能衰退为主;五体表现为气色暗沉、形态衰变、轮廓塌坠;精神状态则是心神瞬时即变,元神久则昏沉。这些都是人体脏腑功能失常的外在表现。(3)形神共济才能驻而不衰。首先,五脏元精为颜面化生之根本,次第虚损而有定时;补养五脏元精使之充足、缓其虚衰,是颜面整体保持活力旺盛的根源。其次,元精通过经络上奉于头面;气道、经隧的瘀滞涩结与否,直接影响气血上达的程度与颜面状态。然后,元神引导与调控颜面部的生长发育,心神可加速或延缓进程;因此当养心调神、怡情养性,长久方能和缓仪容、延缓衰速。最后,通过精、气、神维持的是颜面部生生不己的状态,平抚风霜久侵之皮毛肌肤,托举弛软垂坠之皮筋肉脉骨,维系元神不至昏沉偏执。生生之气得以补充,失仪形态得以修复,才使颜面维持如初。(4)驻颜术强调驻通相参。补衰减耗,以驻神形;导滞化瘀,以通气机。驻而不通,难以盘活;通而不驻,难以为继。因此,驻颜不能千人一方,而是应当辨证施治,谨守其机、驻通相和,以保颜全,终臻寿域。4.驻颜方术特色各类驻颜方术根据侧重点不同可分形体、气机和元神三个方面,因此需辨证分型,三因制宜,守机驻颜。(1)服药驻容形者,一是虚则补之,运用补法填补先后天之根本,本固枝荣;二是滞则通之,上通经脉,内消瘀滞,开达孔窍,周流全身气血;三是涩则润之,润其风、燥、寒、热等邪气结于面部造成的粗糙滞涩,恢复颜面润泽。三法既可单独应用而建功,又可联合施治而奏效,还可配合日常调护以综合驻颜。(2)导引通颜机者,一是疏通局部,通过按摩等手段开关利气,自外达内,疏通颜面气机;二是循流督任,元神存想随呼吸气机循行督任二脉路线通行小周天,水火相济,以保持头面不衰;三是遍行全身,通过大周天的圆满运动,交通全身上下之气机,间接带动颜面气血充盈饱满。(3)平和养心神者,清心火,使神静而火降,终而收敛心火回归本位;通过静坐凝神、意识引导,凝涣散之神,将涣散的注意力凝聚于丹田,随呼吸感知元神之机的流动;保和缓之态,消除负面情绪,保持心理平和,仪态端庄,语言轻柔,使气质更美好,容颜更有魅力。5.驻颜意义探寻中医驻颜理论跳出了“治病”的禁锢与定位,见微知着,从介入颜面衰老的逻辑体系出发,延缓整体的形神衰老,拔高到延长人的寿命、改善生活质量的层次,真正做到“上工治未病”。从治形、守神、维持功能三个方面构建驻颜理论,这一新的视角和侧重点,取法为上,取术为下,驻通相参,内外结合,守机驻颜为本,从而拓展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的驻颜思路,指导临床实践。中医望颜也是一种审美观的体现,本质上是以善为美,通过望面部之形,司外揣内,以审心灵之态,追求外表的美和内心的善统一结合。本研究首次完整地诠释中医驻颜概念,构建中医驻颜理论体系,填补中医理论空白,以指导临证实践运用,促使中医驻颜理念的成熟与新学科的分化。对当代人正确对待颜面衰老,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倡导积极的生命观都具有积极意义。

刘亚楠[4](2020)在《中医肠胃气化理论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深化肠胃理论的研究,揭示肠胃气化理论的深刻内涵。构建以肠胃为主体的气化生命观,完善脏腑气化理论体系及医学模式。为临床应用肠胃气化理论提供思路,转变临床治疗肠胃病的思维,以适应大健康时代人们对肠胃健康的心理需求,为国民乃至世界人民的肠胃健康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文献梳理及理论研究的方法,以《黄帝内经》中的《肠胃》《平人绝谷》作为文献资料,对其内容进行整理挖掘,结合《伤寒论》《脾胃论》《临证医案指南》《四圣心源》等古代医家经典巨着,参考现代的《脾脏论》《脾胃气化学说及临证经验》《消化病学》《中医气化理论与实践》等书籍,并以“胃”“小肠”“大肠”“气化”等为关键词在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期刊论文,对肠胃气化理论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结果1.通过梳理《黄帝内经》中的《肠胃》《平人绝谷》等肠胃专篇发现:胃、小肠、大肠之间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统一性,三者在解剖形态上形成连贯的空腔结构,生理功能相互配合,病理方面相互影响。2.对肠胃阴阳属性的研究发现:以脏腑阴阳属性的角度划分,肠胃属阳腑;以体用的阴阳属性划分,肠胃为体阳而用阴。3.运用象思维对肠胃整体的功能进行研究发现:肠胃类土,具有化生、长养、承载、转化的特征;肠胃似仓廪,具备储藏、流通、加工的特征;肠胃如器,具备升降出入、生化、盛纳的特征;肠胃像海,具有容纳、化物、潮汐的特征。4.确定了肠胃气化的概念:肠胃气化是在天地之气的参与及影响下,肠胃之气的升降出入、聚散离合运动中发生的物质、能量、信息之间的变化。5.提出了肠胃内气化的内涵:肠胃内气化是发生在肠胃以内的气化,体现为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以及糟粕的排泄,这个过程以胃气为主导力量,大肠、小肠之气共同参与其中,是彼此分工明确又协同合作的肠胃内部气化过程。6.提出了肠胃外气化的内涵:肠胃外气化是发生于肠胃外的气化,是肠胃之气的运动变化与人体其他器官发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转化,这个过程涉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形体官窍。肠胃外气化以五脏为核心,脾气发挥主导力量。7.通过肠胃整体内气化的研究发现:胃、小肠、大肠的关系为解剖结构具有连续的整体性;三者经脉相连、经气相通;生理上相互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肠胃内气化是一个连贯且有序的过程,共同发挥盛纳、传输、生化、排浊的生理功能。8.通过对肠胃气化的核心机制的探究发现:肠胃的气机运动表现为以降为顺、降中有升、出入有序、出三入一,气化形式的规律为清浊升降、虚实更迭、燥湿制化。9.构建以肠胃为主体的气化生命观:肠胃气化贯穿生命之终始;肠胃气化诞生生命之物质;肠胃气化阐释生命之运动;肠胃气化演绎生命之状态;肠胃气化揭示生命之规律。结论1.胃、小肠、大肠三者共同构成了肠胃的整体结构,将肠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不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三者具有整体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肠胃气化研究具备中医整体性的要求。2.肠胃内、外气化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肠胃内气化是肠胃外气化的前提与基础,肠胃外气化又为肠胃内气化提供动力。肠胃内气化与外气化皆是肠胃之气运动的结果,二者之间存在着互根互助、协调互制的关系。3.肠胃气化理论研究将肠胃与五脏视为统一的整体,是以肠胃为主体、五脏系统共同参与的气化过程,其中胃在肠胃内气化中发挥主导力量,脾在肠胃外气化中占据主导地位,整个过程以五脏为核心,由脾胃发挥决定性作用。4.肠胃是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源的重要场所。饮食入肠胃消化、吸收、排浊输出的过程,主要由肠胃内气化承担。肠胃外气化中肠胃的气化功能为生命提供营养之源头,为五脏系统的生理功能提供物质能量来源,从而达到“气归于权衡”“合于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生命要求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要求。

袁创基[5](2019)在《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脾胃学说和阴火学说是李东垣学术的主要内容,集中展示了李东垣的学术特点,对元气和阴火的矛盾关系的论述即为李东垣的“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该理论是李东垣认识内伤热病的主要理论依据。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相关古今文献的整理,重点探讨该理论的学术源流、时代背景、概念范畴、治法治则以及临床方药,并通过导师的临床案例对该理论进行验证,为临床应用“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供理论上和经验上的参考。方法:1.文献研究方法:本次文献研究的对象主要为李东垣的着作,在探讨李东垣学术渊源过程中,则主要参考《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电子资源方面,通过以“阴火”、“火与元气不两立”、“元气之贼”、“甘温除热”、“升阳散火”为关键词对《中华医典》、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库等文献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搜集,然后对搜集结果进行鉴别、整理。由于本研究基于中国哲学的对“火与元气不两立”解读的尝试,部分文献主要来源于古代重要思想文化着作及近年出版的中医哲学方面的着作。2.理论评述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类分析、传统阐释、临证解读、相关对比等方式,对“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相关论述进行评述,探讨该理论的学术内涵及其临床价值。3.交叉研究法:本研究运用历史学、哲学、逻辑学、文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对“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进行研究。通过金元时期的战争史、疾病史、人物史等资料,探讨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形成因素,进而对该理论的内涵作出阐述,并对其合理性作出评价;通过中西方哲学的介入,对李东垣的元气学说进行理论探讨;通过形式逻辑的方法对元气、阴火等概念进行分析,力求使元气和阴火的定义更加清晰。4.临床病案研究法:导师邝卫红教授应用“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病案的来源为近年导师门诊病案。“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临床应用范围甚广,内外妇儿各科尽皆有之,但与脾胃系疾病关系最为紧密,本次研究从导师的门诊病案中,围绕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选出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集中反映“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病案,主要从治则治法、方药运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探讨“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结果:1.文献整理结果:通过以“火与元气”、“阴火”、“内伤发热”、“气虚发热”、“补中益气”、“甘温除热”为关键词对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第五版《中华医典》中收录中医典籍及中国知网(CNKI)中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得出相关文献,并对检索结果进行归纳、分类、对比,最后将文献情况制成图表,发现自“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提出后,为数众多的医家对该理论进行了论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朱丹溪和张景岳,但两人对“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理解都是各自的理论立场出发,未能客观反映李东垣的理论内涵。2.李东垣生平及与主要着作研究结果:本研究从少年、青年、晚年三个阶段对李东垣生平作出勾勒,重点突出东垣的求学、临证经过。通过李东垣的生平研究发现“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提出与其求学和临证经过密切相关:李东垣师从张元素,张元素善于运用升降理论,李东垣在老师张元素的影响之下,把升降理论联系到人身之气,成为其元气学说的重要部分,而李东垣对《内经》、《难经》精神的掌握,也离不开张元素的教导。金元之交动荡不安、疫病频发的临床环境则是“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提出的背景。通过对李东垣着作的梳理,可发现《内外伤辨惑论》最先提出并论述了“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脾胃论》又对该理论进行补充,与该理论的相关病案则主要分布于《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脉诀指掌》五种着作中。3.“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时代背景研究结果:东垣生活于金元之交,民众疲于奔命,脾胃为劳倦、忧思、饥饱所伤,治疗以补益脾胃为本的思路是符合时代特点的。“火与元气不两立”的提出与汴京大疫密切相关,对比目前流行的“鼠疫说”,本研究更倾向于汴京大疫是在战争和环境突变的特殊背景下,由饮食劳倦、病菌感染及治疗失当三者联合所致的群体性脾胃内伤病,因此“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是切合当时的临床需求的。4.“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学术渊源研究结果:“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主要来源于《内经》,李东垣吸收了《内经》“三部之气”、“壮火少火”、“气机升降”、“损者温之”,结合临床实践,从而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除《内经》外,李东垣的元气理论还受到了《难经》的启发,阴火的治疗方法则主要受到《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钱乙以及张元素的影响。5.“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内涵研究结果:“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基本含义是脾胃健旺则元气充盛,元气充盛则阴火降藏;饮食劳倦或喜怒过度可导致脾胃气衰,元气不足,就会引起阴火炽盛,亢盛的阴火又克伐人体元气,故“阴火”为“元气之贼”。“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可概括为:元气充足,阴火不生;元气亏虚,阴火内生;阴火内炽,损耗元气;补元气,泻阴火的治疗方法。6.“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在治疗方法和方药运用中的应用:在“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理论下,李东垣治疗元气不足阴火内生主要从补元气、升阳气、泻阴火三方面入手,主要治法有两种,一是甘温除热,二是升阳泻火,并据此创制了诸多方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补中益气汤、朱砂安神丸、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升阳散火汤、升阳益胃汤、黄芪人参汤、调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清神益气汤、半夏白术天麻汤。7.“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相关医案研究结果:“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在李东垣的医案有充分的体现,“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在李东垣学术体系中是贯穿其”理法方药”四个层面的;导师是中医内科学脾胃病方向专家,导师熟读李东垣着作,对李氏学术推崇备至,在平常的诊疗当中经常运用“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取得良好疗效,通过导师相关病案分析,可以验证“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正确性。结论: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是经典传承、时代背景以及个人创造三者结合的成果,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巨大,不仅适用于当时的流行性热性疾病,而且对现代临床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的挖掘研究。

王勇[6](2018)在《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之探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医药学和易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两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华夏先民以独特视角和整体思维模式观察自身和自然后在同一时期创造出的优秀文明成果。为了梳理明清时期易学哲理与思维给予中医学的启示和指导,探究诸医家在该时期对医易关系的深刻阐释及见解,总结这一时期“援易入医”在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对中医学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期为当今中医的继承和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笔者综合运用文献学、史学、哲学、社会学、思维科学、逻辑学等方法,在系统搜集和整理历代“援易入医”相关古籍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医文献为抓手,以学术思想分析为着力点,采取由点到面,由个体到整体的研究思路,主要对他们的医易思想认识、中医理论发挥及临床应用指导等方面进行分析,勾勒出了医易关系的基本面貌,系统梳理了“援易入医”的发展脉络,系统搜集整理了“援易入医”的历史脉络,系统整理分析了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主要医家的临床实践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明清时期“援易入医”达到高潮之际,诸医家在医易方面继承前贤,开创新知,将《周易》的易理卦象、象思维、易思维等理论运用到中医理论阐发和临床实践之中,对中医的天人相应、阴阳、气化、脏象、命门等学说阐发,医学流派发展及中医思维创新均产生了积极影响,极大地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学的发展。本研究课题也进一步证明,“援易入医”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一个客观存在,易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对中医理论的建构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援易入医”的医易理论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需在学习研究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而,笔者认为,当今要想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就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回溯源头,审视在中医学形成和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的概念元素,以促进中医哲学、思辨模式的丰富与发展,以期为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找到有益的启示,为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供重要借鉴。

丁舟[7](2018)在《基于古籍整理的肾藏象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古籍中肾藏象相关内容的文献研究,详寻肾藏象学说的古籍内容,进行搜集整理、摘列分类、提炼归纳、总结研究;在全面认识古代肾藏象学说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肾藏象学说的理论内涵,阐述肾藏象学说的理论内容,以及肾藏象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为肾藏象学说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为肾藏象系统脏器组织临床病变的诊疗提供指导。方法1.摘录原文内容:参考《四库全书》、《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大辞典》、《中国医籍通考》、《宋以前医籍考》等古籍书目,集合符合纳入标准的历代名医着作;通读古代医籍文献,全面摘录与肾藏象内容相关的原文资料,学习、认识、理解与肾藏象内容相关的古代医籍文献资料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精神。2.归纳原文内容:参考现代医家对肾藏象相关文献的阐释,进一步理解肾藏象相关文献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精神,进而对已摘录的与肾藏象相关的文献原文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对古代文献典籍中的肾藏象内容进行归纳,系统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中的“肾藏象理论”相关内容。3.讨论与创新:在对古代文献典籍中的肾藏象理论深入研究的前提下,综合历代文献典籍的肾藏象理论内容,结合部分现代医家研究成果和现代医学内容,对肾藏象理论中的不同观点进行阐释、辨析,并补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结果1.古人对“肾”颇为重视,并且已经认识到肾脏器的数量为二,并对其位置、形状、质地等都有明晰的认识,而时至清末,对肾脏器的解剖认识更贴近于现代医学;古人对肾脏器解剖的认识,是一个对“肾”的解剖与生理功能相结合的探索过程,是肾藏象学说的基础。2.古代医家认为,与肾脏器相连的经络有与其直接相连的足少阴肾经经脉、足太阳膀胱经经脉、足少阴肾经经别、足太阳膀胱经经别、督脉;还有与其间接相连的冲脉、阴跷脉等。古代医家还认为肾脏器通过肾经、膀胱经与膀胱表里相连;通过任脉、冲脉、督脉与胞宫相连;通过足少阴肾经经脉、经筋、足太阳膀胱经经脉、络脉、督脉、冲脉等与二阴相连;通过肾脏本经经络、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脊柱等与骨、髓、脑相连;通过足太阳膀胱经经脉与耳相连。围绕肾脏器构筑了一个由经络紧密连接诸多器官、组织的“藏”系统。系统内各器官、组织一起奠定了肾藏象系统“形”的物质基础,并一起完成了肾藏象系统的生理功能。3.古代医家所论述的“形”之病证,包括了多种肾藏象系统中组织器官的形体变化。究其病因病机,多因肾之精气亏损日久,累及“形”而致脏腑组织器官发生结构变化,其中暗含“气”损—“形”伤的病理变化机制,在治疗中可以通过养“精”益“气”之法,以培补“神”,调节“形”之异常变化。4.古代医家所述肾所藏之精,实际上包括了先天之精、后天水谷之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等内涵。先天之精输布于包括肾器在内的形体官窍,统御形体的正常生长,其余部分则潜藏于肾;分布于脏腑的先天之精与水谷之精相结合,聚而成脏腑之精,是各脏腑功能正常的保障。在“肾藏精”的基础上,肾藏象系统发挥着主生长发育,主生殖,主髓、骨、脑,主齿、发,主唾等生理功能。5.古代医家所述之“肾气”,有别于“元气”“真气”,而更贴近于由“脏腑之精”化生的“脏腑之气”,充于肾藏象系统中的各个部分,是肾藏象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直接体现。如在肾主二阴、主耳、主天癸、主纳气、主水液等生理功能中,“肾气”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从一元论角度而言,“精气”乃异名同质,二者可通过气化而相互转化,并通过此转化,在肾藏象系统及其他藏象系统中达到精气平衡的作用,即“精”“气”可统一于一元论之“气”,二者通过气化作用能够更好地表达肾藏象的生理功能。6.古代医家所讨论的“气”之病理病证,首先包括了“精”和“气”的异常。“精”或“气”不足,均可导致肾藏象系统中的组织、器官出现功能异常,产生多种临床病证。此外,“气”之病变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精”“气”之间的气化异常所致。所以临床还需注意“气化”不及或“气化”太过而出现的异常,如蛰藏不及与蛰藏太过、固摄不及与固摄太过等方面的病理表现。而在对“气”之病证的治疗上,应重视肾之“虚实”,可适当“填精益气”。7.中医学范畴中的神,包括了通过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认识来揭示其各“藏”的特性、特质的哲学之“神”,以及与五脏关系密切的精神情志活动的狭义之“神”。前者包括了肾的阴阳辨识、五行归属,恶燥、主蛰藏等生理特性,以及天人相应的“神”之道。后者包括了“在志为恐”、“肾藏志”。“神”之临床应用,需注重“精”与“神”的关系,尤其是养生方面,一定要从“神”的角度,注重“先天之精”的葆藏。结论1.古代医家对肾脏器有比较明晰的解剖认识,并通过经络联系整体认识肾藏象系统中的器官、组织,肾“器”与“藏”系统器官一起共同构筑了肾藏象系统的“形”,为肾藏象系统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2.古代医家阐释了肾藏象系统通过“器”“藏”合“形”,“精”“气”一“气”,以及情志之“神”,哲学之“神”的认识,构筑了“形”—“气”—“神”的生理体系。3.古代医家对肾藏象系统相关病证的探讨,总体而言,也可以分为“形”“气”“神”三个方面,其中,“气”以“气化”为重要病机,除“气化不及”之外,还有“气化太过”的病理变化,临床中需要注意“精”“气”之间的生理、病理关联,治疗时应恰当“填精益气”;“形”以“气”损—“形”伤为主要病变途径,在治疗中可以养“精”益“气”,调节“形”之异常变化;“神”与“先天之精”关系密切,尤其在养生指导方面,尤需重视“先天之精”的葆藏。

郑桃云[8](2018)在《元气虚损证动物模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变化及大补元煎作用机制的探讨》文中指出目的:古人在观察人体生命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推测、联想、抽象,逐渐建立了中医学的气理论,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对元气进行探讨,逐渐形成了“中医元气论”。现代临床对以中医元气理论为指导的医疗和保健需求日益突显。但“元气”内涵的模糊性及“元气”客观测量标尺的缺乏影响了中医元气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医元气理论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的临床应用。本文分析中医学元气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关联性,思考元气虚损证与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的相似性,讨论元气虚损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思路,观察右侧肾切除术对SD大鼠元气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影响,探寻客观测量中医学元气的适宜指标及大补元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理论探讨:搜集并学习跟中医学元气、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中医证候模型有关的中医古籍文献和现代研究报道,分析中医学元气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关联性、元气虚损证与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的相似性,讨论元气虚损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思路。2.实验研究:对8周龄雄性SD大鼠施以右侧肾切除术,术后第3周开始给予培元固本法干预,以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为切入点,观察手术后大鼠一般情况,监测耳温、体重,进行自主行为活动检测及水迷宫实验,ELISA法检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主要激素血清含量及肝脏脱碘酶活性,荧光定量PCR检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调节相关基因及肝脏1型和3型脱碘酶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调节相关基因主要蛋白的表达。结果:1.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耳温、体重:(1)右侧肾切除大鼠术后普遍出现毛发枯黄、蜷缩、扎堆、拱背、活动减少,部分出现烦躁,大便稀溏、伴或不伴矢气臭,尿液增多,呼吸浅、快甚至伴喘促。而空白组大鼠各方面无明显异常。(2)各时间点空白组大鼠耳温无明显变化。术后第1周,模型组、大补元煎高剂量祖(简称大高组)、大补元煎中剂量组(简称大中组)及大补元煎低剂量组(简称大低组)大鼠耳温较空白组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周,模型组、大补元煎高剂量祖、大补元煎中剂量组及大补元煎低剂量组大鼠耳温较空白组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周,模型组、大补元煎高剂量祖、大补元煎中剂量组及大补元煎低剂量组大鼠耳温与第2周相比,均有所回升,但都低于空白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耳温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补元煎中剂量组大鼠耳温有升高(P<0.05)。术后第6周,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耳温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补元煎中剂量组大鼠耳温有升高(P<0.05)。(3)各组大鼠一周体重增幅比较,术前1周及术后第1周各组大鼠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3、5周,大中组大鼠一周体重增幅低于空白组及模型组(p<0.05)。术后第7周,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补元煎高中低剂量组大鼠一周体重增幅均明显偏低(p<0.01)。2.行为学检测:(1)给药6周后自主行为活动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活动总路程明显偏短(P<0.01),平均速度明显偏低(P<0.01),休息时间明显偏长(P<0.01),中央时间明显偏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补元煎高剂量组大鼠平均速度偏高(P<0.05),休息时间明显偏短(P<0.01);大补元煎中剂量组大鼠活动总路程偏短(P<0.05),平均速度偏高(P<0.05);大补元煎低剂量组大鼠休息时间明显偏短(P<0.01),中央时间偏长(P<0.05)。(2)大鼠定位航行实验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游泳总路程明显偏长(P<0.01),平均速度明显偏低(P<0.01),找到平台所用时间明显偏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补元煎高剂量组大鼠游泳总路程明显偏短(P<0.01),平均速度明显偏高(P<0.01),找到平台所用时间明显偏短(P<0.01);大补元煎中剂量组大鼠游泳总路程明显偏短(P<0.01),平均速度偏高(P<0.05),找到平台所用时间明显偏短(P<0.01);大补元煎低剂量组大鼠游泳总路程明显偏短(P<0.01),找到平台所用时间明显偏短(P<0.01)。(3)大鼠空间探查实验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偏少(P<0.01),在目标象限的时间明显偏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补元煎中剂量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偏多(P<0.05);大补元煎高剂量组大鼠在目标象限的时间偏长(P<0.05),大补元煎中剂量组大鼠在目标象限的时间明显偏长(P<0.01)。3.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激素血清含量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4、FT4明显偏低(P<0.01)、T3偏低(P<0.05),rT3明显偏高(P<0.01),TSH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补元煎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FT4偏高(P<0.01),rT3明显偏低(P<0.01);大补元煎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3偏高(P<0.05)。4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甲状腺功能调节基因及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TRH基因、垂体TRHR基因、甲状腺TSHR基因mRNA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大补元煎中剂量组大鼠TRH基因mRNA表达上调,大补元煎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垂体TRHr基因mRNA表达不同程度上调,大补元煎中剂量组大鼠甲状腺TSHR基因mRNA表达上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TRH蛋白与垂体TRHR蛋白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大补元煎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垂体TRHR蛋白上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甲状腺TSHR蛋白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大补元煎高剂量组TSHR蛋白表达上调,而大补元煎中、低剂量组大鼠甲状腺TSHR蛋白表达下调。5.肝脏1型、3型脱碘酶基因mRNA表达及酶的活性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D1基因mRNA表达下调,D3基因mRNA表达有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大补元煎高、低剂量组大鼠肝脏D1基因mRNA表达上调,大补元煎中剂量组大鼠肝脏D1基因mRNA表达上调,大补元煎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D3基因mRNA表达均有下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Ⅰ型脱碘酶活性明显减弱(P<0.01),Ⅲ型脱碘酶活性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补元煎中剂量组、大补元煎低剂量组大鼠肝脏Ⅰ型脱碘酶活性增强(P<0.05);大补元煎各剂量组大鼠肝脏Ⅲ型脱碘酶活性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医元气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功能上部分类似。2.右侧肾切除术大鼠呈现元气虚损证相似证候。3.大补元煎对右侧肾切除术大鼠有改善作用,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可能是其发挥培元固本作用的机制之一。

王海波,徐子杭[9](2017)在《试论新安医学“治未病”技术在预防医学中的作用》文中提出有位学者说:"对于一个人,健康是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对于一个国家,健康是开创美好未来的根基,对于一个民族,健康是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

武峻艳[10](2016)在《中医肾脑相关学说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研究肾脑相关的理论源流与病案实践,探寻肾脑相关的机制、实质与特征,挖掘肾脑相关的临床意义及应用模式,为肾脑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方法:采用文献互证、逻辑推理、信息检索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查阅经典着作与检索现代文献相结合的方式,在运用归纳、综合、比较等具体研究方法的同时,广泛参阅了中医学典籍与相关的哲学论着进行理论研究。并借助《中国知网》与《中华医典》等工具平台,进行了典型医案的个案分析。结果:1.形神一体之肾统一于肾气。脑通过御气而为一身之主。“肾脑相关”表现为经络联系、精髓化生、阴阳属性、神气功能上的相互协调。2.肾脑相关,以“阴阳学说”等深刻影响中医理论的哲学命题为指导,以经脉络属和精髓化生为基础,以多元复杂的功能联系为表现。3.肾脑相关有其特定的机制、实质与特征,并作为一个整体对人体的生命存续、气机升降、形神合一、情感记忆、行为动作等产生重要影响。结论:肾脑相关于气,气机升降相因是肾脑互济的机制。肾和脑兼具有先后天两种属性,脑为脏腑之主,脑神通过御气而统御五脏神。“气”在肾—督脉—脑系统中,通过沟通“精”与“神”实现人体的自为自和及人身的形神合一。先天不足、劳逸过度和情志所伤,使精髓化生不足或气机升降失调,是肾脑相关病证的主要病因病机。结合药物气味,顺应肾、脑之特性用药,及从督脉腧穴用针灸,填精益髓、调理气机,是治疗肾脑相关病证的主要思路。气之和与气之顺是肾脑相关的关键。

二、元阴、元阳概念的发生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阴、元阳概念的发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中国古典哲学系统发生同构律的中医“和”思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和”思想的文献研究
    1. 中国文化视域下的“和”思想的系统研究
        1.1 “和”之源流
        1.2 和谐的内涵演化经历从“和”到“中和”再到“中”
        1.3 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派内含的传统和谐思想
        1.4 在哲学、政治学、医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和谐文化
        1.5 传统和谐文化研究关于中西比较哲学
        1.6 “和”思维的四重涵义
    2. 中医“和”思想的系统研究
        2.1 中医学中“和”的性质
        2.2 中医经典中“和”的思想
第二章 中国古典哲学元素系统发生同构律
    1. 同构律
        1.1 系统同构律
        1.2 模型中医学
    2. 哲理同构律
        2.1 无极
        2.2 太极
        2.3 阴阳
        2.4 冲气(中气)
    3. 数理同构律
        3.1 三才模型
        3.2 四象三元
第三章 基于中国古典哲学系统发生同构律的中医“和思想的研究
    1. 中医“和”发生学演化
        1.1 混和
        1.2 元和
        1.3 阴和、阳和
        1.4 中和
        1.5 综和
    2. 中医学“和”思想的发生同构律
        2.1 中医理论“和”的同构律
        2.2 中医治法求“和”的同构律
        2.3 中医方剂“和”同构律
        2.4 中医中药“和”的同构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中医学“和”思想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2)张景岳“肾阳”观与右归思想源流(论文提纲范文)

1 “肾阳”历史沿革
2 “肾阳”内涵总结
3 肾阳虚体质与阳虚证候易感性
4 右归思想的滥觞与现代研究
    4.1 古典思维下的右归丸制方观
    4.2 现代医学对右归丸的诠释
5 结语

(3)中医“驻颜”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问题提出
    2 文献综述
        2.1 资料收集
        2.2 内容概说
        2.3 研究述评
        2.4 展望
    3 研究目的
    4 研究方法
    5 研究意义
前言
1 驻颜概念界定
    1.1 驻颜最早出处
    1.2 后世模糊含义
    1.3 驻颜概念分论
        1.3.1 颜
        1.3.2 驻
        1.3.3 驻颜
        1.3.4 驻颜术
    1.4 相关概念辨析
        1.4.1 驻颜与美容
        1.4.2 驻颜与抗衰老
    1.5 驻颜概念总结
    小结
2 驻颜理念演变与解读
    2.1 古代驻颜观念回顾
        2.1.1 商周秦汉时期——神仙形象萌芽驻颜理念
        2.1.2 魏晋隋唐时期——驻颜与美容观念始分
        2.1.3 宋金元时期——驻颜之术大量流行
        2.1.4 明清时期——驻颜理法的继承与探索
    2.2 古人畏惧颜衰本质
        2.2.1 皓首苍颜,接近死亡
        2.2.2 形象衰老,社交不便
        2.2.3 渐衰容貌,难以隐藏
        2.2.4 既求形驻,亦使心安
    2.3 中医颜驻不衰理念
        2.3.1 老少各象,神转不回的颜衰规律
        2.3.2 见衰即补,老而不衰的补益观念
        2.3.3 《本经》开上药久服的驻颜形制
        2.3.4 逆转老态,不还少形的整体功效
    2.4 现代驻颜范围演变
        2.4.1 词义的缩小
        2.4.2 范围的自限
        2.4.3 现代演变原因
    小结
3 容颜留驻机理
    3.1 尺宅之地,形神俱殊
        3.1.1 颜之形
        3.1.2 颜之神
    3.2 时空维度,改造容颜
        3.2.1 天时改颜
        3.2.2 地势改颜
        3.2.3 人情改颜
    3.3 由壮入老,变化各异
        3.3.1 后天五体,形态衰变
        3.3.2 五官七窍,功能衰退
        3.3.3 心神瞬变,元神久昏
    3.4 形神共济,维持长久
        3.4.1 五脏元精,源头活水
        3.4.2 阴精上奉,通达有道
        3.4.3 精神引导,化气凝形
        3.4.4 生生不息,保颜如初
    3.5 驻通相参,守机护颜
        3.5.1 补衰减耗,以驻神形
        3.5.2 导滞化瘀,以通气机
        3.5.3 谨守其机,驻通相和
    小结
4 方术证治特色
    4.1 服药驻容形
        4.1.1 虚则补之
        4.1.2 滞则通之
        4.1.3 涩则润之
        4.1.4 综合施治
    4.2 导引通颜机
        4.2.1 疏通局部
        4.2.2 循流督任
        4.2.3 遍行全身
    4.3 平和养心神
        4.3.1 敛心气之火
        4.3.2 凝涣散之神
        4.3.3 保和缓之态
    4.4 其他方法
    小结
5 驻颜意义探寻
    5.1 理念启发
    5.2 实践运用
    5.3 审美探寻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查新报告

(4)中医肠胃气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肠胃气化概念的提出
    1 肠胃概念
        1.1 肠胃解剖学认识
        1.1.1 古代解剖
        1.1.2 现代解剖
        1.2 肠胃的阴阳属性
        1.2.1 肠胃居阴位,属阳腑
        1.2.2 体阳而用阴
        1.3 肠胃的功能特征
        1.3.1 土的特征
        1.3.2 仓廪的特征
        1.3.3 器的特征
        1.3.4 海的特征
    2 气化概念
        2.1 “气”“化”释义
        2.2 气化含义
        2.3 气化与气机的关系
    3 肠胃气化概念
第二章 肠胃气化的核心机制探讨
    1 肠胃之气的运动形式
        1.1 以降为顺,降中有升
        1.2 出入有序,出三入一
    2 肠胃气化的规律
        2.1 清浊运动
        2.2 虚实更迭
        2.3 燥湿制化
    3 肠胃气化与脾胃、三焦关系
        3.1 肠胃气化以脾升胃降为枢纽
        3.2 肠胃气化以三焦为通道
    4 肠胃内气化和外气化的关系
        4.1 互根互助
        4.2 协调互制
第三章 以胃气为主导、水谷为基础的肠胃内气化研究
    1 肠胃内气化内涵
        1.1 以水谷为基础
        1.2 以胃气为主导
    2 肠胃各腑之内气化
        2.1 胃腑气化功能
        2.1.1 受纳水谷
        2.1.2 腐熟水谷
        2.2 小肠腑气化功能
        2.2.1 受盛化物
        2.2.2 泌别清浊
        2.3 大肠腑气化功能
        2.3.1 燥化糟粕
        2.3.2 排泄粪便
    3 肠胃整体之内气化
        3.1 胃、小肠、大肠三者的关系
        3.1.1 解剖结构具有连续的整体性
        3.1.2 经脉相连,经气相通
        3.1.3 生理上相互配合
        3.1.4 病理上相互影响
        3.2 肠胃整体气化功能
        3.2.1 盛纳
        3.2.2 传输
        3.2.3 生化
        3.2.4 排浊
第四章 以脾气为主导、五脏为核心的肠胃外气化研究
    1 肠胃外气化内涵
        1.1 以脾气为主导
        1.2 以五脏为核心
    2 肠胃外气化与脾
        2.1 肠胃与脾的关系
        2.1.1 脏腑相合
        2.1.2 经络络属
        2.1.3 升降相因
        2.1.4 阴阳互助
        2.1.5 燥湿既济
        2.2 肠胃与脾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2.2.1 脾行津液
        2.2.2 脾气散精
        2.2.3 脾藏营运营
    3 肠胃外气化与肺
        3.1 肠胃与肺的关系
        3.1.1 脏腑相合
        3.1.2 经络关系
        3.1.3 金土关系
        3.2 肠胃与肺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3.2.1 中焦受气化血注肺经
        3.2.2 营卫气化起于中焦
        3.2.3 输精皮表
        3.2.4 影响宗气生成
    4 肠胃外气化与心
        4.1 肠胃与心的关系
        4.1.1 脏腑相合
        4.1.2 经络关系
        4.1.3 胃络通心
        4.2 肠胃与心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4.2.1 泌别清浊,浊气归心
        4.2.2 生营化血,以贯血脉
    5 肠胃外气化与肝
        5.1 肠胃与肝的关系
        5.1.1 肝与大肠气化相通
        5.1.2 经络关系
        5.1.3 厥阴相火与肠胃关系
        5.2 肠胃与肝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5.2.1 淫精于肝
        5.2.2 化血藏于肝,以生血气
    6 肠胃外气化与肾
        6.1 肠胃与肾的关系
        6.1.1 肾司开阖与肠胃开合
        6.1.2 肾之封藏与胃之受纳
        6.1.3 经络关系
        6.2 肠胃与肾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6.2.1 后天之精,下注于肾
        6.2.2 后天补养先天
第五章 研究肠胃气化理论的意义
    1 构建以肠胃为主体的气化生命观
        1.1 肠胃气化贯穿生命之终始
        1.2 肠胃气化生成生命之物质
        1.3 肠胃气化阐释生命之运动
        1.4 肠胃气化演绎生命之状态
        1.5 肠胃气化揭示生命之规律
    2 完善脏腑气化理论体系及医学模式
        2.1 深化脏腑气化理论研究
        2.2 发展脏腑气化医学模式
    3 昭示中医思维方式及观念
        3.1 气化平衡观
        3.2 气化恒动观
    4 指导中医临床治疗
        4.1 诸病皆可调肠胃
        4.1.1 调肠胃以安五脏
        4.1.2 调肠胃以通血脉
        4.1.3 调肠胃以和精神
        4.2 治疗肠胃病的基本治则
        4.2.1 调衡气机
        4.2.2 肠胃与五脏互调
    5 推动临床实践的发展与应用
        5.1 调气机而治
        5.1.1 畅通气机
        5.1.2 升清气
        5.1.3 降浊气
        5.2 调肠胃以治五脏
        5.2.1 调肠胃以治肝
        5.2.2 调肠胃以治心
        5.2.3 调肠胃以治脾
        5.2.4 调肠胃以治肺
        5.2.5 调肠胃以治肾
        5.3 肠胃病从五脏论治
        5.3.1 肠胃病从肝论治
        5.3.2 肠胃病从心论治
        5.3.3 肠胃病从脾论治
        5.3.4 肠胃病从肺论治
        5.3.5 肠胃病从肾论治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李东垣学术思想概况
    1.1 李东垣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1.2 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古今研究概况
        1.2.1 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古代研究概况
        1.2.2 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现代研究概况
第二章 “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产生背景研究
    2.1 李东垣生平及着述
        2.1.1 李东垣生平简述
        2.1.2 李东垣着述简述
    2.2 “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医疗实践背景
        2.2.1 汴京大疫概况
        2.2.2 汴京大疫诱因分析
        2.2.3 汴京大疫性质讨论
        2.2.4 汴京大疫与“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关联
    2.3 “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思想文化背景
第三章 李东垣的元气学说
    3.1 元气的概念
        3.1.1 元气概念的发生学研究
        3.1.2 中医学元气概念的内涵
    3.2 李东垣元气学说的理论渊源
        3.2.1 李东垣对《内经》元气观的继承
        3.2.2 《难经》的元气思想
        3.2.3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顾护胃气思想
    3.3 李东垣元气学说的内涵
        3.3.1 李东垣元气学说的特点
        3.3.2 元气不足的产生因素
    3.4 中国哲学视野下的李东垣元气学说研究
        3.4.1 哲学中气的涵义和特性
        3.4.2 从物质性和功能性的统一解读李东垣的元气学说
第四章 李东垣的阴火学说
    4.1 阴火的概念
        4.1.1 中医“火”概念的发生及其内涵
        4.1.2 阴火的概念内涵
    4.2 理论渊源
        4.2.1 《内经》与李东垣的阴火学说
        4.2.2 《伤寒杂病论》与阴火理论
        4.2.3 巢元方“虚劳客热候”与阴火理论
        4.2.4 张元素学术思想的启示
    4.3 内伤热中证病因病机分析
        4.3.1 阴火始于脾胃内伤,元气不足
        4.3.2 阴火可由相火转化而成
        4.3.3 阴火可由心火转化而成
第五章 “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内涵
    5.1 李东垣对《内经》气火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5.2 “不两立”考辨
    5.3 “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内涵
        5.3.1 元气充沛,阴火不生
        5.3.2 元气亏损,阴火内生
        5.3.3 阴火内炽,损耗元气
        5.3.4 补元气,泻阴火
    5.4 小结
第六章 “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视角下的方药研究
    6.1 补中益气汤
        6.1.1 组成及煎服法
        6.1.2 组方原则研究
    6.2 朱砂安神丸
        6.2.1 组成及煎服法
        6.2.2 组方原则研究
    6.3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6.3.1 组成及煎服法
        6.3.2 组方原则研究
    6.4 升阳散火汤
        6.4.1 组成及煎服法
        6.4.2 组方原则研究
    6.5 升阳益胃汤
        6.5.1 组成及煎服法
        6.5.2 组方原则研究
    6.6 黄芪人参汤
        6.6.1 组成及煎服法
        6.6.2 组方原则研究
    6.7 调中益气汤
        6.7.1 组成及煎服法
        6.7.2 组方原则研究
    6.8 清暑益气汤
        6.8.1 组成及煎服法
        6.8.2 组方原则研究
    6.9 清神益气汤
        6.9.1 组成及煎服法
        6.9.2 组方原则研究
    6.10 半夏白术天麻汤
        6.10.1 组成及煎服法
        6.10.2 组方原则研究
    6.11 当归补血汤
        6.11.1 组成及煎服法
        6.11.2 组方原则研究
第七章 “火与元气不两立”临床应用
    7.1 “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临床运用情况
    7.2 李东垣病案举例
        7.2.1 李东垣自治病案
        7.2.2 李正臣夫人案
    7.3 导师病案举例
        7.3.1 发热案
        7.3.2 痿证案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6)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之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周易》简介
    1.1 《周易》年代与作者
    1.2 《易经》的结构与组成
        1.2.1 卦画符号系统
        1.2.2 卦爻辞文字系统
    1.3 《易传》的结构与组成
        1.3.1 《彖》
        1.3.2 《象》
        1.3.3 《系辞》
        1.3.4 《说卦》
        1.3.5 《序卦》
        1.3.6 《杂卦》
        1.3.7 《文言》
    1.4 图书文化
        1.4.1 八卦图
        1.4.2 河图洛书
        1.4.3 太极图
2 “医易关系”研究概况
    2.1 “医易关系”概述
    2.2 “医易关系”观点研究综述
        2.2.1 医易同源说
        2.2.2 医易会通说
        2.2.3 医易两分说
        2.2.4 医源于易说
        2.2.5 易源于医说
    2.3 “援易入医”研究的现实意义
3 明清时期“援易入医”的探索与实践
    3.1 “援易入医”的历史脉络
        3.1.1 先秦时期
        3.1.2 秦汉时期
        3.1.3 魏晋隋唐时期
        3.1.4 宋金元时期
    3.2 明清时期“援易入医”学术背景
        3.2.1 明清时期易学发展概况
        3.2.2 宋明理学的深刻影响
        3.2.3 医学从业环境的改善
        3.2.4 道教文化的兴盛
    3.3 主要代表人物探索与实践
        3.3.1 李时珍
        3.3.2 孙一奎
        3.3.3 赵献可
        3.3.4 张介宾
        3.3.5 黄元御
        3.3.6 陈修园
        3.3.7 唐宗海
        3.3.8 罗定昌
        3.3.9 邵同珍
        3.3.10 其他医家
4 明清时期“援易入医”对中医发展的影响
    4.1 对中医思维方式的影响
        4.1.1 象数思维
        4.1.2 变易思维
        4.1.3 整体思维
    4.2 对中医学派的影响
        4.2.1 温补学派
        4.2.2 温病学派
    4.3 对中医理论的影响
        4.3.1 阴阳学说
        4.3.2 脏象学说
        4.3.3 气化学说
        4.3.4 命门学说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7)基于古籍整理的肾藏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肾藏象系统的“形”之研究
    1 肾藏象系统“形”的生理认识
        1.1 基于“器”的解剖认识
        1.1.1 数量
        1.1.2 位置
        1.1.3 性状
        1.2 基于“藏”的形体联系
        1.2.1 经络
        1.2.2 膀胱
        1.2.3 胞
        1.2.4 二阴
        1.2.5 骨、髓、脑
        1.2.6 耳
        1.3 “器”“藏”合而成“形”的生理认识
    2 肾藏象系统“形”的病变认识
        2.1 “形”之病证简陈
        2.2 对“形”之病变的思考
    3 肾藏象系统“形”之认识的临床探讨
二、肾藏象系统的“气”之研究
    1.肾藏象系统“气”的生理认识
        1.1 基于“精”的生理功能
        1.1.1 对“肾精”的认识
        1.1.2 基于“肾藏精”的生理功能
        1.2 基于“气”的生理功能
        1.2.1 对“肾气”的认识
        1.2.2 基于“肾气”的生理功能
        1.3 “精”与“气”同为一“气”的生理认识
    2 肾藏象系统“气”的病变认识
        2.1 “气”之病证简陈
        2.1.1 “肾精”异常之病证
        2.1.2 “肾气”异常之病证
        2.2 “气”之病变的理论思考
        2.2.1 蛰藏不及与蛰藏太过
        2.2.2 固摄不及与固摄太过
    3 肾藏象系统“气”之认识的临床探讨
        3.1 “泻实补虚”的治则认识
        3.2 治法上的“填精益气”
三、肾藏象系统的“神”之认识
    1 基于“神”的属性、特质
        1.1 基于古代哲学的“神”之性、质
        1.1.1 肾为阴阳之宅
        1.1.2 肾属水,恶燥
        1.1.3 肾应冬,主蛰藏
        1.1.4 天人相应的肾与自然
        1.2 基于精神、情志的“神”之认识
        1.2.1 肾在志为恐
        1.2.2 肾藏志
        1.3 对肾脏象系统“形”—“气”—“神”体系的思考
        1.3.1 肾藏象系统“形”—“气”—“神”的联系
        1.3.2 肾藏象系统与其他藏象系统“形”—“气”—“神”的联系
    2 肾藏象系统“神”的病变认识
        2.1 “神”之病证简陈
        2.2 “神”之病变的理论思考
    3 肾藏象系统“神”之认识的临床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肾藏象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科研情况
致谢

(8)元气虚损证动物模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变化及大补元煎作用机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第一节 中医学对元气的基本认识
        1 基本概念
        1.1 元气
        1.2 元阴、元阳
        1.3 元气与元阴、元阳
        2 元气的功能
        2.1 繁衍生命
        2.2 滋润濡养
        2.3 温煦固摄
        2.4 气化激发
        2.5 防御疾病
        2.6 促进康复
        2.7 影响寿命
    第二节 中医元气失常的临床病证
        1 元气虚损证及其常见病因
        1.1 禀赋不足
        1.2 六淫疫气
        1.3 七情内伤
        1.4 饮食失宜
        1.5 劳逸失度
        1.6 外伤分娩
        1.7 医疗处理
        1.8 衰老
        2 元气气机失调的常见证候及其病因
        2.1 元气亏虚
        2.2 内外邪实
        3 元气虚损证的主要治法--培元固本法
    第三节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与中医元气的关联性
        1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概况
        2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与中医元气的相似
        2.1 发生与循行特点类似
        2.2 生理作用均广泛而全面
        2.3 二者与年龄相关的变化规律
        2.4 主要的生理功能一致
        3 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与元气虚损证
        3.1 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的病因
        3.2 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作用
        3.3 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与元气虚损证的关系
    第四节 元气虚损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 元气虚损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1.1 以中医元气的先天性为依据
        1.2 以元气靠后天滋养而充盛为依据
        1.3 以生命全过程中元气的盛衰规律为依据
        1.4 以中医元气损伤的临床常见原因为依据
        2 元气虚损证动物模型的评价
        2.1 症状与体征评价
        2.2 脏腑功能指标评价
        2.3 生化等微观指标检测评价
        2.4 药物反证法评价(以方测证)
        2.5 代谢组学方法评价
        3.本研究拟选择的元气虚损证动物模型
    第五节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元气虚损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证候评价及大补元煎对其证候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实验二 大补元煎对元气虚损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激素血清含量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4 实验结果
    实验三 大补元煎对元气虚损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甲状腺功能调节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4 实验结果
    实验四 大补元煎对元气虚损证模型大鼠肝脏脱碘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4 实验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右侧肾切除术对大鼠一般情况和行为学的影响及大补元煎的作用
    2 大补元煎对元气虚损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激素血清含量的影响
    3 大补元煎对元气虚损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甲状腺功能调节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4 大补元煎对元气虚损证模型大鼠肝脏脱碘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科研、交流学习及获奖情况
致谢

(9)试论新安医学“治未病”技术在预防医学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古代中医治未病思想概要
2 新安医学对中医治未病学说的创新发展
    2.1 新安医学固本培元理论在中医治未病学说中的意义
    2.2 新安医学卫气营血理论在“既病防变”中的意义

(10)中医肾脑相关学说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一、现实的需要
    二、哲学的启示
    三、理论的思考
    四、实践的指引
第一部分 肾脑相关的理论源流
    一、肾脑概念界定
        (一)肾的概念
        (二)脑的概念
        (三)肾脑相关的概念
    二、肾脑相关的理论源流
        (一)战国~秦汉
        (二)隋唐~金元
        (三)明~清
    三、肾脑相关的哲学基础
        (一)肾脑相关与阴阳学说
        (二)肾脑相关与精气学说
        (三)肾脑相关与天人相应学说
第二部分 肾脑相关的理论基础
    一、肾脑相关的结构基础
        (一)经脉之络属
        (二)精髓之填充
    二、肾脑相关的功能基础
        (一)肾脑阴阳水火互济
        (二)肾脑精髓互化生神
        (三)精髓充足自多技巧
第三部分 肾脑相关的本质与特征
    一、肾脑相关的机制
        (一)肾—督脉—脑
        (二)精—气—神
        (三)神经—内分泌—免疫
    二、肾脑相关的实质
        (一)物质—信息—能量
        (二)控制—调节—反馈
        (三)自组织—自适应—自愈力
    三、肾脑相关的特征
        (一)肾脑相关的开放性
        (二)肾脑相关的动态性
        (三)肾脑相关的多样性
第四部分 肾脑相关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一、肾脑相关的生理意义
        (一)精气神相资之源
        (二)气机升降之根
        (三)情感记忆之肇始
        (四)行为动作之发端
    二、肾脑相关的病理意义
        (一)肾脑失于交通则形神不保
        (二)肾脑升降失调则气机乖乱
        (三)肾脑气机不利则官窍不通
        (四)肾脑精髓不化则动作不灵
    三、肾脑相关的临床应用
        (一)病因的相互关联
        (二)病机的相互影响
        (三)证候的相互交织
        (四)治疗的相互为用
第五部分 典型医案示例分析
    一、肾脑相关的证治
    二、督脉用药探究
    三、针灸督脉腧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四、元阴、元阳概念的发生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中国古典哲学系统发生同构律的中医“和”思想的研究[D]. 马珊.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2]张景岳“肾阳”观与右归思想源流[J]. 蒋啸,郑旭锐. 中医学报, 2021(01)
  • [3]中医“驻颜”理论研究[D]. 李翊.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中医肠胃气化理论研究[D]. 刘亚楠.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D]. 袁创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6)
  • [6]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之探微[D]. 王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基于古籍整理的肾藏象理论研究[D]. 丁舟.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07)
  • [8]元气虚损证动物模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变化及大补元煎作用机制的探讨[D]. 郑桃云.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2)
  • [9]试论新安医学“治未病”技术在预防医学中的作用[J]. 王海波,徐子杭.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7(03)
  • [10]中医肾脑相关学说的理论研究[D]. 武峻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