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剁”东去日本

一、中国“箸”东渡日本(论文文献综述)

贾峰[1](2021)在《明郑文人群体研究》文中认为

刘昱琦[2](2021)在《邪马台国东迁说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邪马台国是晋人陈寿所着史书《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倭人条》中记载的日本列岛上的一个古国名,大约处于日本弥生时代末期。当时的邪马台国是日本列岛上最强盛的一支政权,统率着周边近30个小国。由于邪马台国是现今史料可考的极具代表性的早期日本国内的强大古代政权,因此邪马台国又被日本及其它国家的史学界公认为日本国家的起源。然而在泰始二年(266)向西晋王朝朝贡之后,列岛最强的邪马台国却宛如海市蜃楼一般消失在了中国史书之中。现今的日本是由大和朝廷发展而来的,列岛也是在大和朝廷的东征西战中归于统一。大和朝廷以正式的姿态最早出现在中国正史是唐朝宰相房玄龄编纂的《晋书》(安帝纪和四夷传)。东晋义熙九年(413),倭国向东晋朝贡,这是中国官方对大和朝廷的最早记录。从此大和朝廷代表倭国(后改国号为日本)正式登上了东亚历史舞台。在西晋泰始二年(266)到东晋义熙九年(413)的147年间,日本列岛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曾经的最强政权邪马台国与后来的最强政权大和朝廷之间是什么关系?邪马台国当初究竟是位于九州还是畿内?自江户中期以来,这些问题已经困扰了日本史学界300年。本文致力于拨开历史迷雾,立足中日两国,特别是日本前辈学者们的研究,为从邪马台国到大和朝廷之间的日本历史提出一整套可行性方案,即“邪马台国东迁说”。首先,对本文的研究动机、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本领域的代表性先行研究进行了论述,对《魏志·倭人传》名称的由来、《三国志》的版本和研究东迁过程(路径)的条件目前还不成熟的状况作了简要说明。其次,分别介绍了邪马台国畿内说和九州说的历史沿革和主要观点,分析了两种学说各自的最大矛盾——方向和里程,从里程与方向基本线、倭人的南方文化风俗、出土的金属兵器、铜铎、三角缘神兽镜和前方后圆古坟等角度论证了邪马台国是九州国家,构筑了东迁说成立的基本前提。再次,简要介绍了日本史学界对于邪马台国与大和朝廷关系的10种学说,从记纪传承、九州与畿内地名的近似性、结果论逆推和卑弥呼身份比定等方面论证了邪马台国和大和朝廷是同一政权,形成了东迁说的有力支撑。第四,对邪马台国的最后出现和大和朝廷初登场的时间点进行了确定,否定了前30代天皇使用“二倍年暦”的说法,利用京都大学文学部的国史研究室、东洋史研究室、西洋史研究室编写的《日本史辞典》《东洋史辞典》和《西洋史辞典》的附录,对每代日本天皇(第31代用明天皇开始)、三大幕府统治者、中国皇帝(东汉开始)、西洋诸王(公元纪年以后)和世界诸王的平均在位(在职)年数进行计算,利用计算结果对前30代日本天皇的实际活跃年代进行了逆推,得出了初代神武天皇实际活跃在公元285年至315年之间、邪马台国东迁大致发生在这一时间段的结论。最后,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推导了地理环境的制约、小冰河期的影响、龙三角的威胁、与狗奴国的激战、中国大陆魏晋更迭和朝鲜半岛形势变动这邪马台国东迁的六大原因。最终,全文得出了位于九州的邪马台国基于六大原因,于公元285年至315年之间东迁至畿内成为了大和朝廷的结论,并顺带否定了“欠史八代”虚构论和徐福即神武天皇论。

张茜[3](2021)在《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山东诗文作家进行研究,对清代山东诗文创作进行一次整体的观照。全文将研究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特点所在,梳理清代山东较具特色的作家及其作品,研究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及其创作,并对清代山东诗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分析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生成机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科举教育情况、独特的地域文化等背景因素。第二节主要概述清代山东的诗学思想发展流变及文论思想等内容,诗学思想部分,主要展现清初作家对前代诗学的批判、继承和再发展,以及清代山东内部纵向时间轴上诗学思想的流变趋势。其后,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将以地区作为分章标准,分别写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兖州地区、胶东地区及其它地区这五个部分。其排列标准,从前至后分别为传统文学中心、新兴文学中心,然后是传统、新兴之外的其他地区。这其中,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和兖州地区作为山东的传统文学中心,自古以来文学创作就极为发达,而胶东地区所包括的登州府和莱州府,则是两个自明末兴起的新兴文学中心。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本文还设置了第六章,对除传统、新兴两种文学中心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作家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以达到较为全面的对清代山东地区作家、作品及代表性文学家族进行研究的目的。第二章主写济南地区。该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写王士祯和蒲松龄,两人同为清初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坛巨匠,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不同但却极致的文学艺术探索。第三节写田雯,其人也是清初山左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第四节以清初济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其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第五节重点研究清代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关注其家族内的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主写青州地区。该章第一节的研究对象为赵执信,其与王士祯有着诗歌理论上的对峙,主张现实主义传统。第二节研究对象为“安丘二曹”的曹贞吉和曹申吉两兄弟,其中曹贞吉入赵执信的《谈龙录》,同时也是清初“诗中十子”之一,兄弟两人皆是清初闪耀全国文坛的大家。第三节以丁耀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诗文创作。第四节以青州地区其他具有特点和地方影响力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第五节则以青州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展现清代青州地区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创作情况。第四章主写兖州地区。第一节写曲阜地区,研究曲阜地区在清代极具代表性的四位作家,分别为颜光敏、孔尚任、颜光猷和桂馥。第二节以宁阳地区的黄恩彤作为研究对象。第三节则关注清代兖州地区的文学家族,以曲阜孔氏和曲阜颜氏最为代表,这两个文学家族在有清一代诞生了大量的作家,并创作了很多相当不俗的文学作品。第五章主写胶东地区。该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的莱州府和登州府,这两个地区经过明代前期和中期的积累,至明后期逐渐成为山东地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中心。该章第一节以清初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的宋琬作为研究对象。第二节则以高密诗派作为研究对象,展现乾隆时期兴起的高密诗派与其前辈神韵诗派的不同主张,以及该时期诗歌主张转变的背后成因。第三节以胶东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清代胶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其创作。第六章主写其他地区,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山东还有武定府、泰安府、沂州府、曹州府等地区,这些地区非传统的通衢大邑,亦非政治中心,故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皆落后于传统和新兴文学中心所在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多产生于清中期及以后,是长时间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积累的结果,该章第一节选取的吴重熹,即为清道光时期诞生的一位较具影响力的作家。除去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之外,该章第二节以家族为中心,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进行了研究,试图由这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家族的创作,来一窥这些地区在清代的文学创作情况。

杨无恙,杨月英[4](2021)在《日本腐谈》文中研究表明杨无恙(1894—1952)名元恺,字冠南。因多病,又字无恙,遂以字行。号让渔。江苏常熟人。诗人,兼工书画。陈散原评其诗作,认爲"时有警异处,独出凡响"。董康亦爱赏其作品,有董氏诵芬室刻本《无恙初稿》行世。一九三三年十一月,董康赴日本演讲,杨无恙担任董康私人记室,自十一月八日同於上海乘坐"上海丸"出发,至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二日一同归国。此次日本之行的经历,见於《书舶庸谭》九卷本的卷五至卷七。杨无恙将其随董康赴日的见闻,

刘小方[5](2020)在《从商纣“象箸”到谢尔顿“筷子”——筷子旅行记》文中提出七位主角围坐在一起用筷子吃饭,是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中最常见的场景。荧屏中,无论是在中式餐馆就餐,还是在家里吃中餐外卖,谢尔顿和朋友们都能熟练地使用筷子,场面自然和谐,仿佛筷子一直以来就是他们的餐具。近20年来,在欧美影视剧里,筷子的身影越来越多,无论是在好莱坞的爆米花电影里,

李慧[6](2020)在《林罗山诗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罗山(1583-1657)不仅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宗师,也是创作颇丰的文学家。他现存用汉语创作的辞赋七篇,书、记、论、传、碑、铭等各体文章数百篇,诗歌更多达4693首,这些数量惊人的诗文被编入《林罗山文集》和《林罗山诗集》,两书均七十五卷。他的诗文除部分应用性、理论性文章外,绝大多数属于审美性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被称为江户学者中文学的开创者。日本经历了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的对内统一和对外(朝)扩张,至林罗山所处的江户时代(1603-1867),社会趋于稳定。经其师藤原惺窝(1561-1619)的推荐,林罗山出仕德川幕府,并连续成为四任将军的宗教顾问。中华朱子学能够上升为日本官学,与林家三代人的努力推动是分不开的。江户初期德川集团采取睦邻外交,并积极推崇汉学,中、日、朝文化交流频繁,产生了大量的汉诗唱和,加之“五山文学”(日本五座最高官寺中以禅宗僧侣为主体创作的汉文学)的历史积淀,江户汉诗及诗话走向繁荣,林罗山继承并发展了惺窝的朱子学派的诗学观。林罗山对中日诗歌理论具有一定贡献。他对诗歌的缘起、诗与文的关系、诗与作者的关系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他在精熟中日两种语言的基础上,除了对日本汉诗与和歌进行深入而细致地点评外,还对中国历代诗歌有独到的见解。不仅如此,林罗山还在汉诗与和歌中发现了两者的相通及相融之处,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倭歌咏汉事,以唐诗赋倭歌”的创作理论。此外,林罗山对语言文字学也有一定论述:梵语、日语、汉语、朝鲜语,以及汉字、片假名、佛教拉丁字等。他还提出掌握双语创作异常艰辛的论题,是古代文人中较早解释比较文学中语言运用和文学创作关系的理论家之一。林罗山的汉诗以律诗为主要形式,题材内容广泛。咏物诗数量最多(一千多首),涉及花、鸟、虫、饮食等,这些诗歌或咏物言志,表达自己“修齐治平”的儒家理想,或借物抒情,表达自己感伤忧愤的情绪,但较少单纯摹物之作。节序诗涉及春节、人日、端午、七夕等节日,诗中蕴含大量风俗礼节,充满了日本古代的人文风情和地方特色。纪行诗被称为最有特色的诗歌,作者观览自然山水时不忘借寺庙神社以怀古,途经城市古迹时不忘借古以寓今。此外,赠答诗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外赠答诗除了礼仪应酬之外,还有切磋诗艺、交流感情的神交之作。这些汉诗都充满了丰富的中日文化意蕴,具有大量的历史信息。林罗山的七篇赋作由一篇文体赋《大猎赋》和六篇骚体赋组成。其赋题材涉及广泛:《感秋赋》是以咏秋为主题的抒情小品赋,《大猎赋》是以日本首领丰臣氏捕猎而展开铺叙描写的游猎类赋作,《扇赋》和《武野草赋》分别是托物寓理和借物抒怀的咏物赋。《鼻疾赋》和《齿落赋》是以身体病痛入手展开时政评论的疾病类赋。而《倭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融合现实与浪漫的艺术手法,是一篇夹叙夹议的宏大史诗性辞赋。林罗山的诗赋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力都具有较高审美性,除了受到日本传统文学的孕育与滋养,还缘于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习与借鉴。从中日文学交流的视域下考察,他因向往陶渊明式的生活,敬慕屈原、杜甫的高尚情操,他的汉诗从题材、意象、文体形式、精神层面都可以探寻出对“楚辞”、陶诗、杜诗等文学经典的接受,他的赋作则从文体形式和题材内容两个方面,接受了中国古赋的影响。他的诗赋在积极吸收中国传统文学精华的同时,也因“本土化”创作而使作品表现出一些“变异”。总之,林罗山诗赋是建立在丰富深厚的中国文化典籍之上,但又不拘泥于单纯的模仿。林罗山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这表现在他坚持日本开国源于中华的历史观,强调儒家道统在日本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林罗山虽然推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并不妄自菲薄,其诗赋中呈现出对大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歌颂,其诗赋不仅肯定本土宗教——神道教,对具有民族象征性的樱花和富士山,也极尽赞美之情。此外,他对日本岛国特色的海域、生物、民俗等也多有歌颂。

张晓芳[7](2020)在《“秋瑾文艺”研究》文中提出秋瑾是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7年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牺牲不久,文艺界便出现了以秋瑾为题材的时评杂感、诗、词、散文、传记文学、小说、戏剧、曲艺、话剧,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影视剧等,一百多年来不曾消歇,成为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一种文艺现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便是这些以秋瑾为题材的文艺创作。本文的核心议题在于:“秋瑾文艺”创作何以经久不衰?“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以何种艺术手法来塑造秋瑾形象?秋瑾艺术形象的发展演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文艺类型为纲,以时间为轴,对秋瑾题材的文艺作品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文艺作品的艺术手法及社会价值,“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对秋瑾的“改编策略”及背后的书写逻辑。贯穿全文的是社会思潮与文化演进影响下的秋瑾形象的演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秋瑾文艺”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便是“秋瑾文艺”的内在书写逻辑,也因此,每个时代呈现出的秋瑾的艺术形象各不相同。晚清民国时期,“秋瑾文艺”推动着社会变革,秋瑾的艺术形象也初次偏离了历史真实,文艺作品中的秋瑾,一面是女学和新学的倡导者,一面是“男女革命”的受害者形象。民国初年,在表彰革命先烈的纪念活动中及辛亥革命的旗帜下,秋瑾的革命功绩得到了承认,其形象也实现了由弱女子向革命先烈的跨越,并成为妇运的一面旗帜和党派斗争的缓和剂。抗战时期,为了动员全民抗战,在民族大义的书写立场下,秋瑾“女革命家”的事迹被广为颂扬,“秋瑾文艺”成为启蒙与救亡的革命范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秋瑾女革命家的身份在人性解放的思潮下得以重置,增添了“女性”“母性”等内涵,为其大义之举增添了悲壮的色彩,但却偏离了基本史实。秋瑾的形象在历史的因缘际会中经多重合力而形成,可以说,时代的需要造就了秋瑾的艺术形象,在动态演变中,秋瑾的形象不断转换新生,文艺作品中的秋瑾形象正代表了秋瑾在国人心中的形象。“秋瑾文艺”创作反映出了文艺的社会属性,这也是“秋瑾文艺”的使命与担当。

庞超[8](2019)在《论12-13世纪中国禅寺清规对日本禅林制度的影响 ——以荣西、道元对《禅苑清规》的借鉴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宋代,是中日佛教交流的又一个高峰期,伴随着日本僧侣的入宋求法以及宋代僧侣的赴日弘法,禅林清规伴随着禅宗的东传而东渐日本,荣西、道元作为日本临济宗、曹洞宗的开山祖师,在南宋禅林清规东渐的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因此,笔者将通过对比《禅苑清规》与荣西、道元相关着作的文本,分析荣西、道元着作对于《禅苑清规》的引用与改变情况,并对背后相关原因进行分析,由此分析12-13世纪以《禅苑清规》为代表的宋代禅林清规对日本禅林制度的影响情况。本文将分以下几个部分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除绪论以及结语外,本文共分为4章:第一章是对12-13世纪宋代禅林制度的简单介绍。宋代禅林清规是这一时期日本禅僧模仿与借鉴的对象,通过对宋代禅林清规的介绍,为下文分别介绍宋代禅林清规对荣西、道元的影响以及他们着作对于《禅苑清规》的引用作铺垫。第二章是以荣西为例,分析荣西借鉴《禅苑清规》的状况。在这一章的第四部分,本文分析了荣西引用《禅苑清规》的特点,之后,本文分析了荣西引用《禅苑清规》的原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本文同时也指出,约束了荣西对于《禅苑清规》的引用的原因以及建仁寺的相关情况。第三章是以道元为例,分析13世纪上半叶《禅苑清规》在日本的传习状况。在这一章中,本文首先对道元三部着作对于《禅苑清规》的引用状况进行分析,并发现道元对于《禅苑清规》的引用是大篇幅整段落的摘抄。之后本文分析了道元引用《禅苑清规》的原因以及道元对于《禅苑清规》相关内容的改变情况,并分析了道元并未完全引用《禅苑清规》的原因第四章主要是简述荣西、道元之后临济宗与曹洞宗对于宋代清规戒律的引用。中国禅僧的赴日以及临济宗新派的创立,使临济宗进一步接受了中国的禅林清规。道元之后,曹洞宗虽然发生分裂并日益本土化,但在曹洞宗中仍有对宋代禅林清规的继承与发展。本章即是对荣西、道元之后日本禅宗对于中国禅林清规的继承作简单的梳理。本文经过以上四部分的论述,得出以下结论:以《禅苑清规》为代表的中国禅林清规对日本的影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2世纪,以荣西为代表的日本禅僧对于《禅苑清规》的借鉴浅尝即止,这一时期以《禅苑清规》为代表的中国禅林清规对日本禅林影响相对有限。进入13世纪,以道元和兰溪道隆为代表的中国赴日禅僧将中国的禅林清规进一步带到日本,这一时期,中国禅林清规对日本影响逐渐扩大。但是,纵然中国的禅林清规对日本禅宗影响逐渐扩大,但以荣西、道元为代表的日本禅僧在模仿、借鉴《禅苑清规》的同时,也对《禅苑清规》进行了补充与修改,使之更加符合日本国情的需要。

王宇[9](2019)在《明清笺纸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笺纸是供书写与绘画的纸质艺术品,也是传统中国艺术文献的重要载体之一。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笺纸,不仅能够满足作为书画载体的功能,还能够充当艺术文化传播的媒介,即笺纸、笺谱中所呈现的图像,既反映了文人阶层的书写礼仪和审美情趣,又兼具了画谱、金石图谱的作用。因此,笺纸本身不但是艺术文献的载体,亦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文献形式。晚明的制笺活动,继承了千百年以来潢纸中染色、砑光等技巧,并开创性地运用了饾版套印和拱花等印刷方法,最终以金陵《萝轩变古笺谱》和《十竹斋笺谱》宣告了笺纸图像时代的全面开启。这两部笺谱与同时代的其它墨谱、画谱和小说戏曲的插图相比,不仅尽情地展现了多彩的图像,还包括了浅浮雕式立体的花纹。大约在乾隆时期,出现了明清制笺史中的分界点,此后各地笺肆林立,而热衷于金石考据学问的清代文儒和城市自由职业书画家,纷纷投入到制笺活动中来,用笺纸以一化千的优势,广泛对外展示和交流艺术语言。逐渐北方京津地区以北京琉璃厂为中心,南方苏松地区以上海豫园为代表,出现了数百家南纸店与笺扇庄,此时笺肆、制笺主人、书画家、刻工和印工们,常常以笺肆为中心,不断笼络聚集、联谊造势,笺肆除了刻印各种画笺、代乞时人书画,甚至还设立画会、出版刊物,成为清末南、北画坛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本文旨在从明清笺纸这一看似寻常、微观的视角,去探究同时期艺术史中尚未被整合的文献材料,或可互为补征、以答阙疑。

翁宜汐[10](2019)在《文质乾坤—近代福建漆艺物质与社会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对象是近代漆器艺术在福建地区(现辖区)发展、兴衰、始末的考溯。传统漆艺始终伴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迁移轨辙同向而行。千文万华的明代漆器艺术,精工良匠迭出,达到封建历史的一个巅峰。然而乾嘉以降,偏居东南沿海一隅的福建,漆器艺术渐趋勃兴,从此成为中国现当代漆艺术重镇。近代“建漆”是以福州、闽南为中心,辐射省内各地区,与当地原生手工艺相适而生,有序融合形成地域性漆艺术的智性形式,为近代小农经济的补充和乡俗文化的部分。它深层次融入社会物质文化各个方面,逐渐凝聚成福建地域文化重要组成。对于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历史的研究不能孤立进行,它与肇始于明末清初平民阶层开始思想躁动的社会转型息息相关。近代,“全球化浪潮”由东南沿海逐步“登陆”,福建是中西之辩互为楔入的前线。商贸业振兴,在闽庶民、士绅固有的传统观念、文化、习惯出现裂变,转变为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发展的动力与基础。以艺术文化的角度,近代福建漆艺是对传统漆艺保留、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精神与物质相生的造物美学。为众人所共识,恢复、中兴、完善脱胎漆器制法是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巍巍高峰的奠基者,行业日趋壮大。相对之前八千余年漆艺的时代进程,近代福建漆艺器物则呈现类型激增、品类多元的集中期。多样化内外贸易需求是近代福建髹漆品类、技艺、审美相继发展的主要促因。工匠对前人技艺温古知新,不载造法,锐意进取;工艺整体上较前世更加高效,色泽更加妍丽,材质、技巧、图式推陈出新,为漆绘画与装饰萌芽抽生创造可能。后因时局动荡,商贸活动基本停滞,葆有生产资料的漆坊自行生产民用漆器维持生计,技艺高超匠人局囿于资金转而从事漆绘画,以致福建漆艺至今描绘出“艺”与“器”泾渭分明,二者各行其道的艺术图景。从社会文化语境上,明末清初多位帝王好“倭漆”,上行下效,“仿洋漆”顿时成为工匠制作的热门;与日本漆器往来港口多在福建,工匠、商旅、士官云集于此,形成漆器艺术发展的良好氛围。近代,福州是福建漆器艺术的中心,沈氏家族六世子孙同守漆业,于此起到中坚作用,带动福州漆器行业走向蓬勃;闽南诸地风俗与福州略有参差,漆线雕发源于同安县马巷镇,蔡氏家族作为各中翘楚引领发展;隐匿于永春县龙水村的漆篮工艺是乡间漆与原生(竹编)手工艺结合的范本,前期满足周遭村民需求,壮大后内外销势起。近代福建漆艺涉及领域远超单纯艺术形式的范畴,它作为大宗商品出口各国,吸引场域内部宏观、中观、微观各社会层面人士广泛参与,共同编织和书写近代福建漆艺行动者的交互网络与社会叙事。文本从“物质-社会”双重维度下,重构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发展情况与场域生态,辨析其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生的“形变”,才能更清晰的观测传统工艺与社会发展的互哺关系,从而对现今传统工艺美术复兴有所毗益。

二、中国“箸”东渡日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箸”东渡日本(论文提纲范文)

(2)邪马台国东迁说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する动机、目的と意义
    2.使った学説、研究方法と论文构成
    3.先行研究
第1章 东迁説成立の前提——邪马台国は九州国家
    1.1 『魏志·倭人伝』に记载された邪马台国の位置
    1.2 畿内説と九州説との争论
        1.2.1 畿内説の歴史沿革と主な観点
        1.2.2 畿内説の矛盾——方角
        1.2.3 九州説の歴史沿革と主な観点
        1.2.4 九州説の矛盾——道程
    1.3 邪马台国は九州国家の证明
        1.3.1 里数基本线と方角基本线
        1.3.2 记载された南方文化风俗
        1.3.3 金属兵器
        1.3.4 铜铎
        1.3.5 三角縁神獣镜
        1.3.6 古坟
    1.4 まとめ
第2章 东迁説成立の支え——邪马台国と大和朝廷は同一政権
    2.1 邪马台国と大和朝廷との関系について10の学説
    2.2 记纪伝承から见た邪马台国と大和朝廷は同一政権
    2.3 九州と畿内の地名近似性考察
    2.4 结果论から両政権同一性と东迁説正确性を検证する
    2.5 卑弥呼身分比定から邪马台国と大和朝廷の同一関系検证
        2.5.1 神功皇后説
        2.5.2 倭姫説
        2.5.3 倭迹迹日百袭姫説
        2.5.4 天照大神説
    2.6 まとめ
第3章 东迁时期の推定
    3.1 邪马台国の最後出现と大和朝廷の初登场
    3.2 二倍年暦説の当否
    3.3 统计学と年代论から东迁时间を推算する
        3.3.1 日本天皇(大王)の平均在位年数と年代规律
        3.3.2 北条氏、足利氏、徳川氏の平均在职年数と年代规律
        3.3.3 中国皇帝の平均在位年数と年代规律
        3.3.4 西洋诸王の平均在位年数と年代规律
        3.3.5 世界诸王の平均在位年数と年代规律
    3.4 まとめ
第4章 东迁原因の推定
    4.1 自然的な原因
        4.1.1 地理环境の制约
        4.1.2 小氷期の影响
        4.1.3 ドラゴントライアングルの胁迫
    4.2 人为的な原因
        4.2.1 狗奴国との戦争
        4.2.2 中国大陆魏晋更迭
        4.2.3 朝鲜半岛形势変动
    4.3 まとめ
结论
参考文献
付録
    付録1『魏志·倭人伝』标点版
    付録2 记纪神武伝承の现代日本语訳文
    付録3 记纪神统谱
    付録4 邪马台国の比定地一覧
谢辞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3)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几个问题的厘清
第一章 清代山东诗文总论
    第一节 清代山东诗文生成机制
        一、海岱齐鲁: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清代山东经济
        三、清代山东科举情况
        四、山东的独特地域文化
    第二节 清代山东诗学思想及文论思想
第二章 济南地区
    第一节 王士祯
    第二节 蒲松龄
    第三节 田雯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第五节 文学家族
        一、新城王氏
        二、淄川王氏
        三、历城朱氏
        四、德州田氏
第三章 青州地区
    第一节 赵执信
    第二节 安丘二曹:曹贞吉、曹申吉
    第三节 丁耀亢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第五节 文学家族
        一、安丘曹氏
        二、诸城刘氏
        三、诸城相州王氏
第四章 兖州地区
    第一节 曲阜代表作家
    第二节 黄恩彤
    第三节 文学家族
        一、曲阜孔氏
        二、曲阜颜氏
        三、济宁潘氏
第五章 胶东地区
    第一节 宋琬
    第二节 高密诗派
        一、高密三单
        二、高密三李
        三、高密诗派其他作家
    第三节 郝懿行、王懿荣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第五节 文学家族
        一、福山王氏
        二、文登于氏
        三、文登毕氏
        四、即墨黄氏
        五、掖县赵氏
        六、高密单氏
第六章 其他地区
    第一节 吴重熹
    第二节 文学家族
        一、海丰吴氏
        二、惠民李氏
        三、曹县万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清代山东诗文作家小传
    一、济南
    二、兖州
    三、青州
    四、登州
    五、莱州
    六、泰安
    七、沂州
    八、曹州
    九、东昌
    十、武定
致谢

(4)日本腐谈(论文提纲范文)

《日本腐谈》序
腐谈自序
《日本腐谈》总目
菅原神社
眼镜桥
半爿山
福济寺杨贵妃供佛
朱舜水遗事
黄梨洲乞师
长崎互市
瑇瑁
阿苏山
内海蠡测
蹋蹋棉
虾夷
龙名馆
牀附卧具
江之岛
龙口
徐福考
日本戏剃额考
日人礼貌
日戏源本中国
不忍池
明治神宫
浅草观音
增上寺
那须国造碑
太和州
热海温泉
初岛
大岛
武富时敏
芦之湖元箱根
万安楼
日皇卤簿
点心
食器矮桌曲几附
日本肴馔
金泽文库
镰仓八幡宫
雅敍园
儒宗述略
日光东照宫
日光中禅祠湖
华严泷
静嘉堂访书记
日比谷公园菊会
竹锯
海东奇士
钱史述略
图书寮
内阁文库
吴服店
倭变追溯
日本多女
油壶水産陈列馆
叶山气候富岳附记
服装
皇子诞生及命名典礼
岁尾年头
緑风庄
文房用品
上野博物院
西京御所附文字山
清水寺
金阁寺
小督局墓
岚山
高野山金刚峰寺
亲王院
畜生冢
双佳楼
帝大图书馆
戎祭
农村景状
明季遗逸
皆花园平野屋坿
五山文学
阳谷即汤谷
长崎听讼

(5)从商纣“象箸”到谢尔顿“筷子”——筷子旅行记(论文提纲范文)

古人的“筷”意生活
筷子东游记
筷子西游记

(6)林罗山诗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华文化东传与江户林罗山
    第一节 江户前中国典籍的传入
        一、飞鸟奈良时代
        二、平安时代
        三、五山时代
    第二节 江户政治背景与林罗山生平
        一、政治中儒僧崛起与林罗山的再评价
        二、藤原惺窝与林罗山
        三、林罗山的生平及着述
    第三节 江户文化交流及其对林罗山的影响
        一、日本与中、朝文化交流以及汉诗的繁荣
        二、江户诗话繁荣对林罗山的影响
第二章 林罗山诗论
    第一节 诗学观念
        一、诗文一体论
        二、诗言志与诗缘情论
        三、吟风弄月论
        四、不以身份、学派、时代论诗
    第二节 对中国诗歌的批评
        一、先唐诗歌批评
        二、唐诗批评
        三、宋诗批评
        四、明诗批评
    第三节 对日本诗歌的批评
        一、汉诗的批评
        二、和歌的批评
    第四节 融合和、汉的理论和创作旨趣
        一、双语运用及汉诗和歌交融史
        二、“以倭歌咏汉事,以唐诗赋倭事”
        三、题咏、连歌形式的倭汉诗交融
        四、和韵诗中的倭汉诗交融
第三章 林罗山汉诗研究一
    第一节 咏物诗
        一、咏物诗的起源以及江户咏物诗
        二、植物诗
        三、动物诗
        四、饮食诗
        五、咏物诗的思想及艺术成就
    第二节 节序诗
        一、节序诗在日本的生成及文化渊源
        二、春节诗
        三、人日诗
        四、端午诗
        五、七夕诗
第四章 林罗山汉诗研究二
    第一节 纪行诗
        一、地理因素的影响
        二、自然山水,咏史抒怀
        三、古城宫殿,文化乡愁
        四、艺术价值和思想成就
    第二节 赠答诗
        一、江户赠答诗的起源及社会背景
        二、与国人的赠答诗
        三、与外国人的赠答诗
        四、林罗山赠答诗的意义
    第三节 抒情诗、画图诗等其他诗歌
        一、抒情诗
        二、画图诗
第五章 林罗山辞赋研究
    第一节 总陈邦国的述史赋
        一、“仿骚”的文体形式
        二、比兴与赋的手法
        三、儒家思想的传承
    第二节 润色鸿业的游猎赋
        一、铺排与辞釆艺术
        二、忠君与忧患意识
    第三节 关照生命的疾病赋
        一、疾病赋的表现艺术
        二、衰病主题及其超越
        三、身体疾病抒写探因
    第四节 抒情赋与咏物赋
        一、从《感秋赋》看中日“吟秋”的异同
        二、《扇赋》中的扇文化与思想内容
        三、《武野草赋》的思想内容
    第五节 林罗山赋的文化内涵及特色
        一、时空文化内涵
        二、经学思想及艺术局限性
第六章 林罗山诗赋的中国文学渊源
    第一节 林罗山诗赋对“楚辞”的接受
        一、题材、意象对“楚辞”的接受
        二、文体对“楚辞”的接受
        三、对“楚辞”精神的接受
    第二节 林罗山诗歌对陶渊明的接受
        一、陶渊明在日本的流传及林罗山师友的接受
        二、林诗的重阳节俗及对“陶菊”意象的接受
        三、对陶渊明精神的接受
    第三节 林罗山诗歌对杜甫的接受
        一、杜诗在日本的流传及林罗山师友的接受
        二、对杜诗意象的接受
        三、对杜甫诗学和儒家精神的接受
    第四节 林罗山赋对中国赋的接受
        一、对中国赋文体形式的接受
        二、对中国赋题材内容的接受
第七章 林罗山诗赋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及对大和文化的坚守
    第一节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一、坚持日本开国源于中华的历史观
        二、强调儒家道统在日本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节 对大和文化的坚守
        一、笃信神道思想
        二、赞颂民族象征物
结语
参考文献
    日本文献
    译本文献
    中国文献
附录一 在学期间的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附录二 林罗山家庭简图
附录三 林罗山文学思想的研究综述
致谢

(7)“秋瑾文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秋瑾文艺”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评析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秋瑾生平、思想与创作研究
    第一节 秋瑾生平概述
    第二节 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活动
    第三节 秋瑾的革命思想及实践活动
    第四节 秋瑾的文学创作研究
第二章 秋瑾题材的散文研究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晚清的报刊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散文创作概述
    第三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叙事特色
    第四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社会价值
    第五节 纪念与教育:民国后期与建国后的秋瑾题材散文创作
第三章 秋瑾题材的诗词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概述
    第二节 激愤与哀思:晚清民国秋瑾题材诗词创作
    第三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的价值
第四章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创作概述
    第二节 晚清民国秋瑾题材戏曲的编创特色
    第三节 启蒙与救亡的延续——蛰伏期的秋瑾题材的戏曲编创
    第四节 解读与重构——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秋瑾题材的戏曲创作
    第五节 个案研究:独具时代风貌的《轩亭冤传奇》
    第六节 秋瑾题材曲艺作品的编创特色
    小结
第五章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创作概述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秋瑾题材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六章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创作概述
    第二节 秋瑾题材话剧的时代风貌
    第三节 记忆与重构:秋瑾题材影视剧研究
第七章 “秋瑾文艺”的接受和在今日之价值
    第一节 常与非常——秋瑾文艺形象的塑造之路
    第二节 多重合力——秋瑾女革命家形象的成因
    第三节 “秋瑾文艺”在今日之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秋瑾文艺”作品及研究资料汇编(1907—2019)
    上编·作品卷
    下编·研究资料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谢辞

(8)论12-13世纪中国禅寺清规对日本禅林制度的影响 ——以荣西、道元对《禅苑清规》的借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的资料、方法与架构
1 中国禅宗的发展与12-13 世纪中国的禅林清规状况
2 12 世纪晚期至13 世纪初(1191 年-1215 年)《禅苑清规》东传日本
    2.1 平安末期、镰仓初期日本佛教的发展状况
    2.2 荣西两次入宋求法
    2.3 荣西《兴禅护国论》对于《禅苑清规》的参考与引用
    2.4 荣西引介《禅苑清规》的方式及其成因
    2.5 建仁寺与宋代禅林清规践行的约束
3 13 世纪上半叶(1215 年-1250 年)《禅苑清规》在日本的传习
    3.1 13世纪上半叶日本佛教发展与宋代禅林清规在日本的践行
    3.2 道元入宋求法
    3.3 道元《普劝坐禅仪》对于《禅苑清规》的参考与引用
    3.4 道元《正法眼藏》对于《禅苑清规》的参考与引用
    3.5 道元《永平清规》对于《禅苑清规》的参考与引用
    3.6 道元着作对于《禅苑清规》内容的增补与改变
    3.7 道元弘传宋禅清规的方式及其成因
    3.8 道元未全面采用《禅苑清规》内容的原因
    3.9 永平寺与宋式禅林制度的践行
4 13 世纪中晚期(1235 年之后)南宋禅林清规在日本的推广
    4.1 日本临济宗的发展与兰溪道隆渡日
    4.2 曹洞宗的发展与曹洞宗僧侣对于宋禅清规的践行与推广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荣西生平年表
附录B 道元生平年表
附录C 《正法眼藏》坐禅仪
附录D 《永平清规》辨道法坐禅要求
附录E 《永平清规》与《禅苑清规》赴粥饭法文本对比
附录F 《永平清规》与《禅苑清规》监院部分内容对比
附录G 《永平清规》与《禅苑清规》维那部分内容对比
附录H 《永平清规》与《禅苑清规》典座(知事清规部分)内容对比
附录I 《永平清规》与《禅苑清规》直岁部分内容对比
附录J 道元禅师天童得法碑
附录K 建仁寺与永平寺
附录L 永平寺佛殿、库房
附录M 道元禅师得度灵迹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明清笺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明清笺纸图像的文献叙事结构
    二、明清笺纸的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三、明清笺纸的研究价值及文献综述
第一章 明清制笺史发展概略
    第一节 明代砑光笺的转变
        一、宋元砑光笺至晚明的转变
        二、传自宣德宫笺的松江谈笺
    第二节 晚明江南制笺业的繁荣
        一、苏笺与吴门张氏
        二、金陵萝轩变古与十竹斋穷工极变
    第三节 清代笺纸的适时性与多样化
        一、李渔的芥子园名笺
        二、清宗室怡亲王府制角花笺
        三、嘉兴“山静居图皆金阁造”笺纸
    第四节 清末南、北两大制笺中心的形成
        一、京津地区的南纸店
        二、苏松地区的笺扇庄
        三、其它地区的制笺业发展
第二章 明清制笺主体及笺纸的谱系
    第一节 制笺主人及其制笺室名、堂号
        一、制笺主人的创作意图
        二、笺纸的行市和价格
        三、明清制笺的室名、堂号
    第二节 笺纸的类目及其图像系统
        一、制笺的选题与分类
        二、制笺选题的图像来源
        三、屠隆《笺纸铭》与方于鲁《方氏墨谱》
    第三节 画稿、刻印技艺对笺纸图像的表达
        一、画稿优劣决定了笺纸的品第高下
        二、刻印的巧拙关系着制笺的成败
    第四节 传教士与明末丘比特之笺
        一、西方图像的传播与融入
        二、笺纸传播天主图像的契机
    第五节 文人士大夫私家制笺的流行
        一、文士私家笺纸别于笺肆
        二、闺阁、女史、侍婢制笺
第三章 明清文士用笺的审美趣味
    第一节 明清文士书仪注重用笺
        一、明代拜帖盛行副启为要
        二、明末徽州人创制的题头画
        三、文人用笺的审美要求
    第二节 金石博古笺的赏玩与考据
        一、朴学影响下的清代金石考据学
        二、名物训诂、博而好古的金石派制笺
        三、清代金石博古笺题材的多样性
        四、金石博古笺与金石学研究
    第三节 从笺纸风尚看明清文士的经世思想
        一、晚明笺纸图像中呈现的“道德经世”
        二、清代“经世致用”思想下制笺的发展
    第四节 明清名人用笺与尺牍、手札的鉴定
        一、笺纸的翻版与仿造
        二、笺纸的署年与纪年
        三、笺纸与名人尺牍、手札的鉴定
第四章 明清画笺与绘画艺术
    第一节 明清画笺与笺谱、画谱
        一、画谱出类者可以入笺
        二、辑笺成谱亦可视作画谱
    第二节 苏杭嘉地区“诗画笺”的兴起
        一、源于笺谱画诗的诗画笺
        二、诗画谱对诗画笺的影响
        三、画笺比画谱更加广为流传
    第三节 技艺相交的拱花与?画
    第四节 画笺促进文人画的传播与发展
        一、制笺主人临写的名家笔意
        二、从历代画作中寻找制笺选题
        三、嘱托当世名家为制笺画稿
第五章 制笺中心与南、北方画坛
    第一节 清末京津地区南纸店与京津画派
        一、秉承传统、兼通海西的京津南纸店
        二、北方南纸店与京津画派的发展
    第二节 清末苏松地区的笺扇庄与海上画派
        一、开埠后商业文化中的笺扇庄
        二、南方笺扇庄与海上画派的崛起
    第三节 南纸店、笺扇庄与早期美术社团
        一、以笺肆为中心的书画家群体
        二、由笺肆向现代商业画会的转变
结语
附表:明清(民国)时期制笺之室名、堂号一览表及图录刊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文质乾坤—近代福建漆艺物质与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话题语境与研究现状
    二、论证方法与书写逻辑
    三、问题提出与理论基础
    四、写作思路与文章结构
    五、八闽坊间早期近代化
上篇 文质:物质文化
    第一章 源流:溯源赓续
        第一节 “源”与“流”
        第二节 关于近代福建漆艺
    第二章 技艺:文质相兼
        第一节 质法:胎骨工艺的鼎格
        一、胎骨精进
        二、名实考辩
        第二节 文法:髹饰技法的迭新
        一、始于师古
        二、变在观念
        第三节 造法:温古知新的规律
        一、巧法造化
        二、质则人身
        三、文象阴阳
    第三章 器物:物史相鉴
        第一节 品类:与史同行的抽新
        一、信仰塑像
        二、茶食雅集
        三、图饰装饰
        四、来样定制
        五、长物庞杂
        第二节 纹饰:图案变迁的叙事
        一、引譬连类
        二、铺锦列绣
        三、随物赋形
        四、洋画图式
        五、庶民僭越
        第三节 制物:器的转译与演化
        一、瓷器复制
        二、照明变革
    上篇小结: 艺器分离
下篇 乾坤: 社会状况
    第四章 缘起:西学东渐
        第一节 内化:倭制漆器
        第二节 涵化:仿洋漆器
    第五章 地理:城市乡镇
        第一节 福州:绅商与城市行业结构
        第二节 闽南:山村与港口的产销连线
    第六章 伦理:利益博弈
        第一节 线索:活动脉络
        第二节 秩序:官方与民间
    第七章 事件:争端始末
        第一节 组织:同业公会
        第二节 失衡:纠纷经过
        第三节 互哺:城市与场域
    下篇小结: 共同体价值与思考
结语
    一、恢复发展
    二、回答问题
    三、启示思考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中国“箸”东渡日本(论文参考文献)

  • [1]明郑文人群体研究[D]. 贾峰.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2]邪马台国东迁说探究[D]. 刘昱琦. 河北大学, 2021(02)
  • [3]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D]. 张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4]日本腐谈[J]. 杨无恙,杨月英. 历史文献, 2021(00)
  • [5]从商纣“象箸”到谢尔顿“筷子”——筷子旅行记[J]. 刘小方. 百科知识, 2020(26)
  • [6]林罗山诗赋研究[D]. 李慧. 湖南大学, 2020
  • [7]“秋瑾文艺”研究[D]. 张晓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论12-13世纪中国禅寺清规对日本禅林制度的影响 ——以荣西、道元对《禅苑清规》的借鉴为中心[D]. 庞超. 宁波大学, 2019(06)
  • [9]明清笺纸研究[D]. 王宇.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10]文质乾坤—近代福建漆艺物质与社会研究[D]. 翁宜汐.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