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早期特殊临床类型

一、狂犬病的早期特殊临床类型(论文文献综述)

任梅渗[1](2021)在《狂犬病的早期诊断与感染后的光热治疗研究》文中指出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对全世界的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并且感染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狂犬病早期诊断将为其临床治疗奠定基础,但目前仍缺乏足够灵敏的方法进行RABV感染的早期检测。近来研究报道,基于CRISPR-Cas13a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的一种新型检测方法在检测寨卡、登革热、流感等病毒时,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其检测限度低至单个拷贝/微升。为了解决狂犬病的早期诊断问题,本研究使用CRISPR-Cas13a核酸检测方法在RABV的大鼠感染模型中开发早期诊断方法。此外,本研究引入基于荧光素酶系统的小动物活体成像方法用于指示感染RABV大鼠体内病毒分布情况。作为一种高度敏感的核酸检测方法,CRISPR-Cas13a对RABV基因组RNA和ss RNA的检测限低至单拷贝/微升。CRISPR-Cas13a通过结合HUDSON样品处理方法(Heating unextracted diagnostic samples to obliterate nucleases),得以直接检测感染大鼠脑脊液中的病毒。其次,通过反向遗传技术构建了表达荧光素酶te Luc的重组狂犬病病毒。该重组病毒的复制不受te Luc基因插入的影响,且te Luc蛋白的表达呈现病毒剂量依赖性。使用CRISPR-Cas13a以及小动物活体成像方法检测重组病毒r B2c-te Luc感染的大鼠与小鼠体内病毒分布,发现CRISPR-Cas13a最早能检测到感染后第3天脑脊液中的病毒,同时该早期诊断结果也通过活体成像技术得到了验证。此外,RABV是典型的嗜神经病毒,而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阻碍了外周的中和抗体和一些抗病毒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清除感染的RABV。因此除了早期诊断以外,药物向CNS的递送、药物的靶向特异性及其抗病毒效果仍是狂犬病临床治疗的难点。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由于使用金纳米棒(Gold nanorods,Au NR)能够吸收近红外光从而产生热能,进而被广泛应用于体内的光热治疗研究中。为了解决狂犬病感染后治疗的难点,本研究构建了偶联DNA适配体和狂犬病病毒G蛋白多肽(RVG)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金棒RVG-Apt-Silica Au NR用于开发光热治疗方法。核酸适配体为ss DNA或ss RNA(通常短于100 nt)特异性靶向探针,其识别物包括活细胞,蛋白质与化合物。通过在纳米金棒(Au NR)表面偶联修饰DNA适配体,使其能够在体内和体外特异性靶向RABV感染细胞表面的RABV-G蛋白。其次,Au NR表面共价修饰了多肽RVG以提高Au NR向CNS中递送的效率。通过活体成像以及冰冻切片技术,发现尾静脉注射后,Au NR能够从外周血进入CNS,并且能够与脑内受感染细胞表面RABV-G蛋白产生共定位。为了检测该PTT能否有效清除病毒,在体外实验中发现经过5 min光热之后,RABV感染细胞上清液中的活病毒被全部灭活,细胞内部的病毒滴度降低了约100倍。在体内实验中,PTT处理的小鼠存活60%,进一步通过RNA定量检测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体内实验中小鼠脑内的病毒水平。结果表明与病毒对照组相比,PTT处理组小鼠脑内的病毒基因组RNA水平和病毒载量均显着降低。这说明该PTT在RABV感染后治疗中能够有效的清除狂犬病病毒。本研究开发了基于CRISPR-Cas13a的狂犬病早期诊断技术,为及时的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同时开发了基于适配体偶联RVG-Apt-Silica-Au NR的光热治疗在体内和体外均可有效清除狂犬病病毒,这为狂犬病的感染后治疗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吴佳静[2](2021)在《针对狂犬病病毒及痘苗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筛选及验证》文中研究说明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致死性疾病,全世界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狂犬病,其中40%为15岁以下的儿童,主要流行地区为亚洲和非洲[1,2]。狂犬病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致死率近100%,鲜有治疗成功的病例报道[3]。寻找到一种有效的抗狂犬病病毒药物和治疗手段,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从而消除人们的“恐狂犬病症”,成为全世界药物研究人员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早在1979年,人们已经战胜了古老的病毒—天花病毒[4]。目前,天花病毒的毒种仅被保存在WHO指定的两个实验室中:一个是美国亚特兰大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美国CDC),另一个是俄罗斯科尔佐沃的国家病毒学和生物技术媒介研究中心(VECTOR)[5]。然而,2014年美国曾发现了天花病毒零星感染病例[6]。作为基因组最大的双链DNA病毒,天花病毒在环境中极其稳定,一旦被用作生物武器,后果不堪设想。此外,疫苗接种的间断也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有力条件。因此,筛选和评价抗天花病毒的药物是必要的。开发新药通常需要很多年的时间,而且有多种生产要求,而将现有药物重新利用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法[7]。这些已获批准的药物具有优势,因为它们的药理和毒性特征是已知的,在人体中的安全性数据已经建立,生产和配方的可行性已经得到论证[8,9]。在本研究中,我们建立了基于狂犬病病毒假病毒和复制型痘苗病毒天坛株的高通量筛选方法,筛选已批准上市的药物,在体外和体内确定有效的抗病毒候选药物。本研究第一部分首先对767份来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标准物质与标准化研究所的化合物标准品进行了高通量筛选,寻找抗狂犬病病毒的化合物。经过三轮体外筛选,最终得到11个阳性化合物。在这11个化合物中,氯法齐明排名第一。同时应用狂犬病病毒活病毒CVS株进行RFFIT实验,确认了氯法齐明的抑制活性。其在体外对CVS株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2.28μM,半数细胞毒性浓度CC50>2200μM,治疗指数SI>967(专利号:CN112279815A)。同时,通过Time-of-addition分析、Biacore分子互作即分析对接等实验确定了氯法齐明主要作为膜融合抑制剂来发挥抗病毒作用。此外,仿照人类被狗咬伤的方式,采取肌肉注射的方式攻毒,建立了BALB/c小鼠狂犬病病毒CVS株感染模型。体内暴露后预防结果显示,氯法齐明可以延长小鼠的发病时间和死亡时间,并且提高了10%的生存率。氯法齐明作为临床治疗瘤型麻风病的一线用药,其药代和安全性等成药性特征已得到了普遍证实,但存在着皮肤色素沉着的副作用。为了提高氯法齐明的溶解度,减少其在脂肪组织中的蓄积,本研究基于氯法齐明的母核,合成了一系列氯法齐明盐类化合物。通过体外、内活性评价,发现氯法齐明水杨酸盐是更理想的抗狂犬病病毒候选物。为了进一步阐明氯法齐明抗狂犬病病毒的构效关系,通过化学修饰的手段引入极性基团,合成一系列全新的氯法齐明类似物,其体内活性还需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利用痘苗病毒天坛株对767份药物进行抗病毒活性筛选,找到了具有潜在治疗天花病毒效力的药物吗替麦考酚酯与曲尼司特,并在动物体内进行了抗病毒效力验证。结果表明,通过5次给药治疗,吗替麦考酚酯对痘苗病毒在小鼠体内复制的抑制率为99%(10 mg/kg,P<0.01),曲尼司特为59%(45 mg/kg,P=0.01)。Time-of-addition分析显示,两个药物都是在病毒复制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药物再定位”进行的抗狂犬病病毒和痘苗病毒的药物筛选与验证,发现了一个狂犬病病毒抑制剂—氯法齐明,以及两个痘苗病毒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与曲尼司特,这些药物的活性也在动物水平上得到了验证。完成了基于氯法齐明母核苯吩嗪类的衍生物的抗狂犬病病毒活性的活性、作用机制以及化学基础的整体框架研究,以指导氯法齐明抗狂犬病病毒药用新功能再定位并为狂犬病病毒新药研发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与科学依据。

谢晶莹[3](2021)在《IFITM2抑制PRV增殖及PRV US3对其产生的拮抗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可以感染不同年龄段的猪,并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妊娠母猪感染后常发生流产、产木乃伊胎和死胎等,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危害。通过对89个猪流产胎儿进行PRV g E基因的检测,结果发现PRV感染率高达12.4%,而且春冬季的感染率较高,说明PRV与流产关系巨大。但PRV的感染机制以及致流产的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PRV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机制,降低胎儿及仔猪的死亡率,确保养猪的经济收益。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ane proteins,IFITMs)是一类小分子蛋白,可帮助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并在此过程中发挥生物活性。近年来已有多个研究证明人源和鼠源的IFITMs可以抵御多种RNA病毒的感染,但对于猪源IFITM蛋白抑制病毒感染方面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为了探索猪源IFITM2蛋白在PRV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PRV US3蛋白拮抗IFITM2抗病毒作用的相关机制。经过一系列研究,获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猪源IFITM2蛋白对PRV增殖的影响。在PK15细胞中,IFN-α2a刺激可有效诱导猪源IFITM1、IFITM2和IFITM3蛋白的表达。以刺激后PK15细胞的c DNA为模板,成功扩增得到IFITM1、IFITM2和IFITM3基因,并构建表达载体p CMV-Myc-IFITMs。表达质粒可在PK15细胞中瞬时过表达,然后进行PRV感染实验,做进一步的抗病毒研究。结果发现IFITM蛋白可有效抑制病毒在PK15细胞内的增殖。在对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研究中,采用RNAi技术下调IFN-α2a诱导的IFITM2蛋白表达,然后进行PRV感染实验,发现病毒感染增强,即IFN的抗病毒作用减弱。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猪源IFITM2蛋白可有效抑制PRV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同时与IFN的抗病毒作用相关。(2)IFITM2蛋白抑制PRV增殖的机制研究。为了探索IFITM2蛋白抑制PRV增殖的相关机制,进一步研究了IFITM蛋白对PRV吸附和进入过程的影响,发现IFITM1、IFITM2和IFITM3蛋白均可显着抑制PRV的进入过程,其中IFITM2对病毒的吸附过程也发挥抑制作用。RNAi IFITM2蛋白表达对细胞活力无影响,但病毒的吸附和进入过程明显增强,提示IFITM2蛋白在病毒感染时维持细胞的抗病毒活性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胆固醇消耗剂MβCDX以及抑制剂PF429242处理细胞后,PRV感染降低,说明PRV感染细胞与胆固醇途径有关。应用PF429242处理过表达IFITM2细胞,然后验证对病毒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IFITM2对病毒吸附、进入以及复制过程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说明IFITM2抑制PRV增殖与胆固醇途径有关。(3)PRV及其US3蛋白对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影响。在PK15细胞中,研究发现PRV对稳定表达的IFITM2无影响,但会抑制IFN-α2a诱导的IFITM2表达,说明PRV可能干扰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通过对转染poly(I:C)并感染PRV的PK15细胞进行RT-q PCR检测发现PRV感染会抑制poly(I:C)激发的IFN-β的活化。进一步筛选可能抑制IFN-β转录的病毒蛋白,发现病毒蛋白ICP0、UL24、UL26、UL41和US3均对IFN-β转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US3蛋白抑制作用最强。PRV感染宿主细胞,病毒核酸可被c GAS-STING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识别,本研究进一步验证US3蛋白对c GAS、STING、TBK1和IRF3基因以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发现US3可以抑制c GAS、STING和IRF3的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4)US3蛋白抑制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通过瞬时过表达US3蛋白发现US3抑制c GAS-STING、TBK1和IRF3介导的IFN-β活化,这一结果说明US3靶向IRF3或者IFR3下游因子拮抗IFN-β活化。进一步分析US3是如何抑制IFN-β活化的,Co-IP实验证明US3与IRF3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而且核质分离实验发现US3会抑制IRF3入核的过程。IRF3入核需与输入蛋白KPNA3和KPNA4互作,首先验证了US3是否影响输入蛋白的表达,发现US3对KPNA3和KPNA4的表达无影响。Co-IP实验证实IRF3蛋白与KPNA3和KPNA4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但在US3存在的情况下,这种相互作用减弱,更有趣的是US3与KPNA4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些结果证实了以下猜想:US3通过与IRF3竞争结合KPNA4抑制IRF3入核进而抑制IFN-β活化以及下游一系列ISGs的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了猪源IFITM1、IFITM2和IFITM3蛋白具有抗病毒作用,并参与IFN-α2a介导的抗病毒防御,而且IFITM2蛋白的抗病毒作用与胆固醇途径相关。并初步探讨了PRV US3蛋白逃逸IFITM2抗病毒的机制,PRV US3蛋白可通过降解c GAS、STING和IRF3抑制c GAS-STING通路介导的IFN-β活化;US3与IRF3竞争结合KPNA4抑制IRF3入核,阻碍I型干扰素的表达。这些结果有助于探讨IFITM2蛋白作为抗病毒药物的潜在应用价值,同时为预防和控制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提供科学资料。

张洪亮[4](2021)在《伪狂犬病病毒的基因工程疫苗构建及其感染PK-15细胞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一种可感染猪、牛、羊等家畜,犬猫等宠物,家兔、狐、貉、水貂等毛皮动物和野生动物,以引起发热、奇痒(猪除外)及脑脊髓炎等主要临床症状的疱疹病毒。该病毒可感染各年龄段的猪群,主要造成种猪繁殖障碍、仔猪发生神经系统和呼吸道症状。自2011年PRV变异株出现以来,导致Bartha-K61等传统疫苗的保护力有所降低,我国多个地区已免疫PRV疫苗的猪场发生伪狂犬病疫情,严重威胁了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开展了PRV变异株的病原学、快速鉴别诊断技术、新型基因工程疫苗、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为该病有效防控奠定技术和理论基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本研究对山东某Bartha-K61疫苗免疫猪场感染的PRV野毒株进行了分离鉴定,成功分离鉴定到PRV SD-2017株,并完成了生物学特性分析。基于g E、TK和g B等毒力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确定该毒株为我国当前流行的PRV变异毒株。透射电镜观察病毒粒子直径大约在140~180 nm,有厚囊膜,囊膜表面有放射状纤突,粒子核心致密,呈现出疱疹病毒典型的病毒粒子形态结构。该毒株在PK-15细胞上的病毒滴度可达到109.0TCID50/m L,对家兔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2×102.0TCID50/m L。2.针对PRV疫苗株与野毒株的鉴别诊断,筛选到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成功建立了PRV g B和g E基因的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RA)荧光检测方法。g B和g E基因的ERA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为10copies/μL、103copies/μL,与荧光定量PCR方法比对,g B和g E基因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2.31%。该方法在38℃恒温反应25 min,能够实现对PRV g B和g E基因的特异性鉴别检测,将反应体系进行预冻干后,可组装成检测试剂盒进行现场应用,可有效应用于PRV野毒和疫苗毒的临床快速诊断。3.以PRV变异毒株SD-2017株作为亲本毒株,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对g E/g I/TK毒力基因进行了缺失,分别构建了PRV SD-2017Δg E/g I株和SD-2017Δg E/g I/TK-EGFP株,并分析了其一步生长曲线、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基因缺失株的病毒含量在PK-15细胞上仍能达到108.0TCID50/m L,SD-2017Δg E/g I/TK-EGFP株对家兔的LD50>1.0×106.0TCID50/m L,为针对PRV变异株开发基因缺失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提供了理想的候选疫苗种毒。4.将树突状细胞靶向诱导肽DCpep作为分子内佐剂,脑膜炎奈瑟氏球菌Por B蛋白作为疫苗佐剂,分别构建了含有蛋白分泌信号肽gp67的重组杆状病毒Ac-g B-DCpep和Ac-Por B,利用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进行了PRV g B-DCpep蛋白融合表达和Por B蛋白真核表达,基于前期研究构建的PRV毒力基因缺失株,分别制备了PRV SD2017株Δg E/g I/TK三基因缺失活疫苗和Δg E/g I双基因缺失灭活疫苗,与g B-DCpep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Bartha K61活疫苗一同在家兔上进行了对PRV变异株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评价。构建的SD2017Δg E/g I/TK减毒活疫苗、PRV-g B+Por B亚单位疫苗和SD2017Δg E/g I+Por B灭活疫苗,在家兔上显示了对变异株SD-2017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说明DCpep可作为潜在的分子佐剂,Por B蛋白可以作为新型疫苗佐剂,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具有显着的诱导刺激作用,后续可应用于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制备,为PRV新型疫苗开发提供了新的策略。5.基于Illumina转录组测序技术对PRV SD-2017株、SD-2017Δg E/g I/TK株、Bartha K61株感染PK-15细胞的转录组差异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差异上调的基因多集中在细胞周期、m TOR信号通路、自噬-动物、PI3K-Akt信号通路、细胞衰老、癌症的途径、胞吞作用、HTLV-I感染、ap1信号通路、MAPK等信号通路。差异下调的基因多集中在有氧化磷酸化、RNA转运、碳代谢、HTLV-I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MAPK等信号通路。差异表达下调的基因富集最多的通路是核糖体、氧化磷酸化RNA转运、m RNA监测途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丙酸酯代谢、基因复制、帕金森氏病、阿尔茨海默氏病、生热等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其生物学意义需要进一步研究揭示。6.利用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PRV SD-2017株、SD-2017Δg E/g I/TK株、Bartha K61株感染PK-15细胞的蛋白质组学差异进行了全面分析,解析了差异蛋白参与不同毒力PRV感染细胞中的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及细胞定位。差异蛋白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有抗原处理和展示、初级胆汁酸合成、醚脂质代谢、矿物质吸收、过氧化物酶体、HTLV-I感染、催产素信号通路、单纯疱疹感染、卡波济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细胞衰老、趋化因子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等。PRV病毒-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尤其是蛋白质组差异中涉及的关键基因如何调节PRV感染方面,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PRV的特定感染机制。另外,本研究通过PRV感染PK15细胞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GO功能富集关联性分析发现,两者在细胞部分、细胞、细胞器部分大分子复合物、催化活性、结合、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等方面的显着差异相关联,为后续深入研究不同PRV毒株的致病机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祁寒松[5](2021)在《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入侵神经细胞效率增强的关键病毒因子鉴定》文中研究说明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动物传染病,该病对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养猪业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Bartha K61株疫苗的广泛接种下,全球范围内的伪狂犬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免疫压力下,PRV为适应环境而不断进化。正是由于这种进化的不断累积,2011年我国出现了能够逃逸Bartha-K61株疫苗免疫保护的PRV变异株,PRV变异株与此前流行的PRV毒株属于不同分支,生物学特性差异显着。PRV变异株不仅对家猪、小鼠和绵羊等动物的致病力明显增强,同时还表现出极为严重的神经症状和神经组织损伤,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但PRV变异株致病力增强及对宿主神经系统嗜性提高的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均未得到解决。因此,对PRV变异株致病力增强的关键病毒因子的鉴定尤为重要。本研究首先比较了PRV变异株和经典株感染神经细胞的差异,结果显示,PRV变异株能在感染神经细胞的早期产生更多的子代病毒,这一实验现象在传代神经细胞和原代神经细胞上均稳定存在,但这种差异会随着感染剂量的加大和感染时间的延长而缩小。随后我们为了探究造成PRV变异株子代病毒滴度升高的具体原因,进一步对PRV变异株和经典株在神经细胞中的复制周期进行了比较,通过独立的平行试验,我们发现,PRV变异株对神经细胞的吸附和内化效率均显着高于经典株。与PRV经典株相比,PRV变异株对神经细胞N2a的吸附效率高了5倍左右,内化效率高了3倍左右。结合对轴突传导和基因组复制阶段的比较,我们发现PRV变异株在感染神经细胞的过程中与PRV经典株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入侵阶段。为了鉴定导致PRV变异株入侵神经细胞效率增强的关键病毒因子,我们对突变的PRV入侵关键病毒蛋白gB/gC/gD进行了功能性评估,发现突变的gB/gC/gD蛋白均对PRV变异株入侵神经细胞效率增强起关键作用,同时还具有显着的协同增强作用。变异株的gB/gC/gD蛋白与其相应受体间的亲和力均显着增强,其中变异株gC/gD蛋白分别与硫酸乙酰肝素和鼠源Nectin-1蛋白之间的亲和力均比经典株高出了5倍左右;突变的gB/gD蛋白在内化过程中协同促进了PRV变异株内化效率增强。进一步我们通过gB/gC/gD基因替换的不同嵌合病毒来对其在入侵神经细胞效率增强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验证,得到了一致的结果,最终鉴定出gB/gC/gD蛋白的突变是造成PRV变异株入侵神经细胞效率增强的关键病毒因子。总的来说,本研究发现PRV变异株对神经细胞的入侵效率显着增强;其中突变的gB/gC/gD蛋白协同作用增强了PRV变异株入侵神经细胞的效率。本研究为解析PRV变异株致病力增强的机制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阐明PRV变异株嗜神经性或神经毒力增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本研究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可根据关键的突变位点设计新型的PRV变异株疫苗,使疫苗兼具安全性和交叉保护性,这将为PRV新型疫苗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中华预防医学会[6](2021)在《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下)》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流感病毒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含b型流感嗜血杆菌成分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炭疽疫苗、戊型肝炎疫苗、霍乱疫苗、伤寒疫苗、森林脑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中华预防医学会[7](2021)在《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 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 借鉴国内外经验, 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 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 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流感病毒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含b型流感嗜血杆菌成分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炭疽疫苗、戊型肝炎疫苗、霍乱疫苗、伤寒疫苗、森林脑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朱贵阳[8](2020)在《信阳市规模化种猪场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可感染多种家畜。伪狂犬病病毒为双链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α亚科(Herpesviridae,subfamily Alphaherpesvirinae),水痘病毒属(Varicellovirus)。猪是PRV的原发感染宿主,PRV能在感染耐过猪体内建立终身潜伏感染,潜伏感染猪是伪狂犬病的潜在传染源,因此,阻止PRV建立潜伏感染和清除潜伏感染的带毒猪对净化PR至关重要。近年来,母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阳性率比较高,为了防止仔猪感染而带毒转阳,本研究拟从紧急接种效果,仔猪伪狂犬病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和仔猪野毒感染时间节点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首免时间,优化免疫程序,从而培育出阴性后备猪,为实现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奠定基础。试验一PR诊断与临床紧急接种效果研究为了研究伪狂犬病疫苗紧急接种免疫效果,选择疑似伪狂犬病的病例采集病料做PCR检测、测序、PRVg E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和家兔感染试验。对采集的血液样本做PRVg E抗体阻断ELISA试验。PCR检测、抗体检测和家兔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各阶段发病猪只均为PRVg E野毒感染。毒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国内毒株HN1201、QYY和JS-2012等毒株在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与国外毒株Becker、Kaplan和Kolchis等在两个不同的分支,亲缘关系较远。将受PRV威胁健康猪只紧急接种PR活疫苗后,没有新病例再出现。结果表明,受PRV威胁的健康猪群紧急接种伪狂犬疫苗可有效阻止PRVg E野毒感染和扩散。试验二PR免疫程序优化研究为了优化种猪场免疫程序,对母猪临产时采血及所产仔猪在7、14、21、28、32、45、60、80和120d时采血,试验场仔猪做了滴鼻免疫效果对比试验。测定中和抗体效价、PRVg B和PRVg E抗体,以研究母猪接种猪伪狂犬病疫苗(SA215株)后所产仔猪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和仔猪PRVg E野毒感染时间节点。结果显示,母猪抗体水平均较高,中和抗体平均滴度为8log2,全部仔猪均获得高水平的母源抗体,随着日龄增长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21d母源抗体滴度为4.67log2,28d为5log2,32d为3.33log2(<4log2),45d为3.67log2(<4log2)。仔猪PRVg B抗体阳性率在7d、14d、21d、28d和32d均为100%,以后随着日龄增长PRVg B抗体阳性率水平呈下降趋势,45d为67%,60d为33%。仔猪0d滴鼻免疫效果优于不滴鼻免疫,后备猪的PRV野毒感染率会下降,抗PRV感染能力提高。综合考虑仔猪PRV母源中和抗体消长规律和仔猪野毒感染时间节点与转阳率,确定仔猪接种猪伪狂犬病活疫苗免疫程序为:滴鼻免疫日龄0d,剂量1头份,首次肌注免疫日龄21d,剂量1头份,二次肌注免疫日龄60d,剂量1头份。试验三规模化种猪场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关键技术的应用为了进一步验证规模化种猪场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关键技术的应用效果,选择五个不同种猪场进行验证和推广。通过规模化种猪场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解决了PRV引起种猪群的呼吸道疾病,控制了PRV感染后引起公猪群、后备母猪群和经产母猪群的繁殖障碍性疾病,降低了PRVg E野毒感染率,阻止了后备猪群PRVg E野毒感染转阳,进而通过淘汰阳性经产母猪,补充阴性后备猪,从而达到控制与净化伪狂犬病的目的,PR的控制与净化效果显着。

张斌斌[9](2020)在《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越来越得到国家和地方的重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指出要开发出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时,近年来,传染病疫情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秩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知识的教育势在必行,不仅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健康观念,也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本研究基于高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选修模块的开设建议,以“传染病与防控”为主题,结合广州市东涌中学的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尝试开发出具有地区或学校特色的高中校本教材,以便于对学生进行传染病与防控知识的教育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对广州市东涌中学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东涌中学的高一、高二学生以及高校大一、大二学生进行学习需求分析和传染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其次,根据选修模块的开设建议与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目标的设计和教材内容的组织编排,最终将校本教材的章节定为3章15节6活动。接着以学生自主报名的方式组建实验班,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实验班进行校本教材的教学。最后,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环节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检测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并判断校本教材开发与实践的实际效果,进行总结与反思。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通过“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学习,对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达到了以新课标为基准的课程目标要求,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提高,其学业测试的平均分提高了13.45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探讨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形成了“防控并重”的观念;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应用生物学原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有了大幅度地提升。在课程回访中,学生表明在学习完本教材后,他们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做好了个人的防疫工作,并向父母或身边的人宣传了新冠的危害性,教会他们应对新冠的方法,很好地保障了自身及周围人的生命安全,也为自己的行动而感到满足。此外,在开发与实践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发展,对教育教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了课程编制与组织的能力。

赵慧婷[10](2020)在《狂犬疫苗接种途径和佐剂对小鼠免疫反应的影响》文中提出免疫途径和佐剂是影响抗原免疫原性和免疫响应的重要因素。本论文以ICR小鼠为动物模型,以狂犬病疫苗为代表,评价了免疫途径和佐剂对疫苗免疫反应的影响。免疫途径研究主要包括小鼠经皮下(SC)、肌肉(IM)、腹腔(IP)和无针皮内接种途径(ID)接种狂犬疫苗后,检测血清狂犬特异性结合抗体滴度、中和抗体水平和抗体分型。此外,本研究还通过ICR小鼠脑腔攻毒实验对疫苗保护力进行了评价。随后,借助组织病理学检测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比考察了肌肉和无针皮内免疫后小鼠注射部位的炎症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动态变化情况。佐剂研究选用效果较佳的皮内免疫途径,以氢氧化铝佐剂为阳性对照,探究了不同剂量AS02佐剂联合不同剂量狂犬疫苗对ICR小鼠免疫响应的影响。评价指标包括狂犬特异性结合抗体水平、中和抗体水平和皮内接种后注射部位的刺激反应。免疫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无针皮内注射组在所有实验组中产生最高的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与其他三种形成显着性差异。其次是腹腔和肌肉注射组。皮下注射组产生的抗体水平最低。ICR小鼠经腹腔注射后产生的IgG2a水平显着高于IgG1,诱导Th1型细胞免疫的倾向性更强。经过肌肉注射组和皮下注射后产生的IgG1水平高于IgG2a,免疫类型更倾向于Th2型体液免疫。而经无针皮内注射后ICR小鼠体内均能产生较高的IgG1和IgG2a,引起较平衡的Th1/Th2免疫反应。用CVS11病毒株感染免疫后的ICR小鼠,无针皮内注射组狂犬病疫苗的保护力最高,其次是腹腔和肌肉组,皮下注射组的狂犬病疫苗保护力最低。另外,通过无针皮内途径注射较低剂量狂犬病疫苗达到的疫苗保护力与其他接种途径注射完整剂量达到的保护力水平相当甚至更高。组织病理结果表明,ICR小鼠通过无针皮内和有针肌肉途径注射狂犬病疫苗后,在相应的皮肤和肌肉组织都出现了瞬时的炎症反应。并且无针皮内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在免疫后48和24小时,注射部位的炎症细胞数量达到最大,但持续时间不超过七天即可恢复正常的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小鼠经无针皮内注射途径和肌肉注射途径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皮肤组织内出现较多的树突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呈现先增高在降低的趋势,而肌肉组织的树突细胞数量较少。佐剂研究结果表明,狂犬病疫苗剂量为中剂量时,高剂量AS02(25μl)、中剂量AS02(10μl)和阳性对照实验组均产生较高水平的狂犬特异性中和抗体和结合抗体,且抗体水平大致相同。其次是低剂量AS02(5μl)实验组和非佐剂免疫对照组。狂犬病疫苗剂量为低剂量时,高剂量AS02(25μl)和阳性对照组的中和抗体略高于中剂量AS02(10μl)组,其次是低剂量AS02(5μl)实验组和非佐剂免疫对照组。结合抗体水平趋势和疫苗为中剂量时基本一致。皮肤刺激评价结果表明,ICR小鼠免疫的疫苗剂量不论是中剂量或低剂量,高剂量AS02(25μl)注射后对皮肤的刺激较强烈,在注射后一小时即出现明显的红斑,但持续时间不超过七天。而阳性对照组和非免疫对照组免疫后出现的皮肤刺激较弱。上述结果表明,以皮内注射途径免疫时AS02具有与氢氧化铝佐剂相当的免疫增强作用,但刺激性大于后者。综上所述,相对于皮下、肌肉和腹腔免疫途径,皮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可显着提高疫苗免疫原性,而且在注射部位引起了炎症反应是一过性的。皮内免疫条件下,一定浓度范围内的AS02佐剂可以在兼顾安全性的前提下增强疫苗免疫原性。本研究为狂犬疫苗研究中接种途径和佐剂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信息。

二、狂犬病的早期特殊临床类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狂犬病的早期特殊临床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1)狂犬病的早期诊断与感染后的光热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1 文献综述
    1.1 狂犬病概述
    1.2 RABV病原学
        1.2.1 病毒基因型
        1.2.2 病毒基因组与几种主要蛋白
        1.2.3 病毒致病性
    1.3 狂犬病的防控和治疗
        1.3.1 暴露前后疫苗接种和管理
        1.3.2 RABV抗原检测方法
        1.3.3 RABV抗体检测方法
        1.3.4 RABV核酸检测方法
        1.3.5 狂犬病的暴露后抗病毒治疗研究
    1.4 基于CRISPR-Cas13a的检测系统
    1.5 活体成像系统的应用
    1.6 核酸适配体的筛选与应用
    1.7 RVG-29多肽简介与应用
    1.8 纳米金棒的光热治疗简介与应用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细胞
        3.1.2 病毒
        3.1.3 质粒与抗体
        3.1.4 试剂
        3.1.5 实验动物
        3.1.6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狂犬病的早期检测
        3.2.2 狂犬病感染后的光热治疗
4 结果与分析
    4.1 基于CRISPR-Cas13a的狂犬病毒感染早期诊断
        4.1.1 Cas13a蛋白的表达纯化
        4.1.2 CRISPR-Cas13a检测系统的优化
        4.1.3 CRISPR-Cas13a检测系统的灵敏性
        4.1.4 CRISPR-Cas13a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4.1.5 合并HUDSON样品处理方法与CRISPR-Cas13a的检测灵敏性
        4.1.6 rB2c-teLuc重组病毒的构建、拯救与鉴定
        4.1.7 大鼠RABV感染的早期检测
    4.2 基于RVG-Apt AuNR纳米金棒的狂犬病感染后光热治疗
        4.2.1 适配体的筛选流程与监控
        4.2.2 候选适配体的鉴定
        4.2.3 Aptamer-7与RABV-G的相互作用
        4.2.4 Aptamer-7与RABV-G的分子对接分析
        4.2.5 RVG-Apt AuNR纳米金棒的合成与表征
        4.2.6 RVG-Apt AuNR的光热治疗体外抑制病毒
        4.2.7 RVG-Apt AuNR纳米金棒的体内分布
        4.2.8 RVG-Apt AuNR光热治疗的体内安全性
        4.2.9 RABV感染小鼠的体内光热治疗
5 讨论
    5.1 基于CRISPR的诊断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5.2 重组病毒rB2c-teLuc的感染模型可以用于验证早期诊断方法
    5.3 CRISPR-Cas13a的早期诊断
    5.4 RVG增强纳米金棒的CNS递送效率
    5.5 适配体提供纳米金棒对RABV-G的靶向性
    5.6 RVG-Apt AuNR纳米金棒的安全性
    5.7 RABV的早期诊断与感染后的光热治疗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针对狂犬病病毒及痘苗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筛选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狂犬病的流行概况
    1.2 狂犬病病毒的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
    1.3 狂犬病病毒感染与复制
    1.4 狂犬病病毒G蛋白的免疫原性与糖基化
    1.5 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检测
    1.6 狂犬病病毒疫苗的发展
    1.7 痘苗病毒的病原学与分子生物学
    1.8 痘苗病毒的感染与复制
    1.9 痘苗病毒的应用
    1.10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11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氯法齐明对狂犬病病毒的抑制作用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MF及 TRA对痘苗病毒的抑制作用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讨论
    4.1 新发、突发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情况
    4.2 药物再定位
    4.3 狂犬病的暴露后预防
    4.4 CFZ的抗病毒机制及开发前景
    4.5 天花病毒替代—痘苗病毒
    4.6 吗替麦考酚酯与曲尼司特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应对新、突发病毒传染病的新对策——广谱抗病毒抑制剂和新型药物筛选手段的储备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及主要研究成果专利申报情况
致谢

(3)IFITM2抑制PRV增殖及PRV US3对其产生的拮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伪狂犬病病毒概述
        1.1 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组结构
        1.1.1 衣壳蛋白
        1.1.2 皮层蛋白
        1.1.3 包膜蛋白
        1.2 伪狂犬病病毒的复制周期
        1.3 伪狂犬病的流行情况
        1.4 伪狂犬病病毒检测技术
        1.4.1 病毒分离鉴定
        1.4.2 血清学检测
        1.4.3 分子生物学检测
        1.5 伪狂犬病病毒免疫逃逸相关机制研究
    2 固有免疫
        2.1 TLR信号通路
        2.2 RLR信号通路
        2.3 c GAS-STING信号通路
    3 干扰素诱导的抗病毒蛋白
        3.1 Viperin
        3.2 ISG15
        3.3 IFITs
        3.4 IFITM蛋白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猪源IFITM2 蛋白抑制PRV增殖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及处理
        1.2 细胞和毒株
        1.3 载体与引物
        1.4 试剂与设备
        1.5 PRV的检测
        1.5.1 各样品组织DNA的提取
        1.5.2 PCR扩增
        1.6 Myc-IFITM载体构建及蛋白表达验证
        1.6.1 细胞总RNA的提取
        1.6.2 Myc-IFITM载体的构建
        1.6.3 p CMV-Myc-IFITM质粒转染PK15 细胞
        1.6.4 IFITM蛋白表达验证
        1.7 荧光定量PCR检测PRV基因组DNA拷贝数
        1.8 IFN诱导对内源性IFITM表达的影响
        1.9 PRV感染对IFITM表达的影响
        1.9.1 病毒感染实验
        1.9.2 RT-q PCR检测IFITM m RNA转录
        1.10 过表达IFITM蛋白对PRV吸附和进入的影响
        1.11 细胞基因组DNA提取
        1.12 TCID_(50)测定病毒滴度
        1.13 CCK-8 实验
        1.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病原检测结果
        2.2 IFITM基因的扩增与Myc-IFITM载体鉴定
        2.3 IFITM蛋白在PK15 细胞内表达验证
        2.4 IFN-α2a诱导下内源IFITM蛋白的表达
        2.5 PRV感染对IFITM基因转录的影响
        2.6 IFITM2 蛋白抑制PRV增殖效果初探
        2.7 IFITM对 PRV吸附和进入的影响
        2.8 IFITM对 IFN-β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猪源IFITM2 蛋白抑制PRV增殖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和毒株
        1.2 试剂与设备
        1.3 PRV对 IFN-α2a敏感性实验
        1.4 siRNA干扰实验
        1.5 RNAi IFITM2 表达对IFN抗病毒作用的影响
        1.6 RNAi IFITM2 蛋白表达对PRV吸附和进入的影响
        1.7 MβCDX处理PK15 细胞对PRV增殖的影响
        1.8 PF429242 处理PK15 细胞对PRV增殖的影响
        1.9 PF429242 处理对IFITM2 抗病毒作用的影响
        1.10 荧光定量PCR检测PRV基因组DNA拷贝数
        1.11 TCID_(50)测定病毒滴度
        1.12 CCK-8 实验
        1.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PRV对 IFN-α2a敏感性实验
        2.2 靶向IFITM2 基因的si RNA敲低效果检测
        2.3 RNAi IFITM2 蛋白对IFN-α2a抗病毒作用的调节
        2.4 RNAi IFITM2对PRV吸附和进入的影响
        2.5 MβCDX处理PK15 细胞抑制PRV增殖
        2.6 PF429242 处理对IFITM2 抗病毒作用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PRV US3蛋白对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和毒株
        1.2 载体与引物
        1.3 试剂与设备
        1.4 PRV感染对IFN诱导的IFITM2 表达的影响
        1.5 PRV感染对I型 IFN表达的影响
        1.6 PRV编码蛋白对I型 IFN表达的影响
        1.7 US3对c GAS-STING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 RNA表达的影响
        1.8 US3 对内源性c GAS-STING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1.9 PRVUS3 蛋白对c GAS-STING、TBK1和IRF3(5D)激活的IFN-β表达的影响
        1.10 细胞RNA提取及RT-q PCR检测
        1.10.1 细胞总RNA的提取
        1.10.2 RT-q PCR
        1.11 CCK-8 实验
        1.12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PRV感染对I型 IFN诱导的IFITM2 表达的影响
        2.2 PRV感染对poly(I:C)激活的I型干扰素表达的影响
        2.3 PRV编码蛋白对poly(I:C)激活的I型干扰素表达的影响
        2.4 US3 蛋白对PK15 细胞活力的影响
        2.5 US3对poly(d A:d T)激活的I型 IFN表达的影响
        2.6 US3 对内源性c GAS-STING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2.7 US3 抑制c GAS-STING、TBK1和IRF3(5D)介导的IFN-β表达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US3 蛋白拮抗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和毒株
        1.2 载体与引物
        1.3 试剂与设备
        1.4 US3 抑制IRF3 表达的验证
        1.5 细胞核蛋白与胞质蛋白的分离
        1.6 Co-IP
        1.7 细胞总蛋白提取及免疫印迹检测
        1.7.1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1.7.2 Western blot
        1.8 细胞RNA提取及RT-q PCR检测
        1.8.1 细胞总RNA的提取
        1.8.2 RT-q PCR
        1.9 US3 蛋白对下游ISGs m RNA表达的影响
        1.10 CCK-8 实验
        1.11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US3 与IRF3 之间互作验证
        2.2 蛋白酶体途径参与US3 诱导的IRF3 蛋白水平降低
        2.3 US3 对IRF3 入核的影响
        2.4 US3 对核输入蛋白KPNA3和KPNA4 表达的影响
        2.5 US3 与核输入蛋白KPNA3和KPNA4 之间的互作验证
        2.6 US3 对下游ISGs转录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导师简介

(4)伪狂犬病病毒的基因工程疫苗构建及其感染PK-15细胞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伪狂犬病病毒概述
    1.2 病原学研究
        1.2.1 分子结构
        1.2.2 基因组特征
        1.2.3 主要蛋白功能
        1.2.4 遗传变异分析
    1.3 诊断技术研究
        1.3.1 病原学诊断
        1.3.2 血清学诊断
    1.4 新型疫苗研究
        1.4.1 基因缺失疫苗
        1.4.2 重组载体疫苗
        1.4.3 亚单位疫苗
        1.4.4 核酸疫苗
    1.5 生物信息学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7 技术路线
2 猪源PRV SD-2017 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遗传变异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仪器
        2.1.3 试验方法
        2.1.3.1 细胞培养
        2.1.3.2 引物设计与合成
        2.1.3.3 基因组DNA提取及目的基因扩增
        2.1.3.4 病毒分离培养
        2.1.3.5 病毒传代纯化
        2.1.3.6 病毒形态观察
        2.1.3.7 病毒滴度测定
        2.1.3.8 动物感染试验(LD50 测定)
        2.1.3.9 主要毒力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目的基因的扩增和克隆
        2.2.2 病毒的分离培养及纯化
        2.2.3 病毒的形态观察
        2.2.4 PRV SD-2017 株病毒滴度的测定
        2.2.5 PRV SD-2017 株家兔感染试验
        2.2.6 PRV SD-2017 株遗传变异分析
        2.2.6.1 gE基因的序列分析
        2.2.6.2 gB基因的序列分析
        2.2.6.3 gC基因的序列分析
        2.2.6.4 gD基因的序列分析
        2.2.6.5 TK基因的序列分析
        2.2.6.6 gI基因的序列分析
        2.2.6.7 gM基因的序列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3 PRV gB和 gE基因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R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
        3.1.3 试验方法
        3.1.3.1 核酸提取
        3.1.3.2 引物和探针设计
        3.1.3.3 PRV gB和 gE基因标准质粒的构建及其鉴定
        3.1.3.4 ERA反应体系的优化
        3.1.3.5 特异性试验
        3.1.3.6 敏感性试验
        3.1.3.7 重复性试验
        3.1.3.8 临床样本检测
    3.2 结果与分析
        3.2.1 PRV gB和 gE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
        3.2.2 ERA反应体系的建立
        3.2.3 特异性试验
        3.2.4 敏感性试验
        3.2.5 重复性试验
        3.2.6 临床样品的检测
    3.3 讨论
    3.4 小结
4 PRV SD-2017 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仪器
        4.1.3 试验方法
        4.1.3.1 引物和质粒
        4.1.3.2 gE/gI和 TK转移载体的构建
        4.1.3.3 PRV2017 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和纯化
        4.1.3.4 PRV一步生长曲线和噬斑大小测定
        4.1.3.5 动物接种试验(LD50 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rPRV SD-2017ΔgE/gI-EGFP的构建与纯化
        4.2.2 rPRV SD-2017ΔgE/gI-EGFP报告基因的敲除
        4.2.3 rPRV SD-2017ΔgE/gI/TK-EGFP的构建和纯化
        4.2.4 rPRV一步生长曲线和噬斑大小测定
        4.2.5 动物接种试验(LD50 测定)
        4.2.6 病理组织学观察
    4.3 讨论
    4.4 小结
5 基于PRV SD-2017 株三种基因工程新型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仪器
        5.1.3 试验方法
        5.1.3.1 重组蛋白序列的优化与合成
        5.1.3.2 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5.1.3.3 重组杆状病毒的转染和蛋白表达纯化
        5.1.3.4 家兔的疫苗接种和攻毒保护试验
        5.1.3.5 血清PRV特异性抗体测定
        5.1.3.6 血清PRV中和抗体测定
        5.1.3.7 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测定
        5.1.3.8 外周血细胞因子检测
        5.1.3.9 剖检和病理病变观察
        5.1.3.10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5.2.2 重组蛋白PRV gB-DCpep和 PorB的表达和纯化
        5.2.3 PRV疫苗体液免疫反应的测定
        5.2.4 PRV疫苗细胞免疫反应的测定
        5.2.5 PRV疫苗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的测定
        5.2.6 PRV疫苗的攻毒保护试验
    5.3 讨论
        5.3.1 PRV变异株基因缺失疫苗的构建
        5.3.2 PRV变异株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构建
    5.4 小结
6 PRV感染引起PK-15 细胞的转录组变化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细胞及毒株
        6.1.2 试剂与耗材
        6.1.3 仪器设备
        6.1.4 主要数据库、网站和软件
    6.2 方法
        6.2.1 PRV感染PK-15 细胞
        6.2.2 细胞总RNA的提取
        6.2.3 RNA样本测序
        6.2.3.1 样本检测
        6.2.3.2 文库构建与质检
        6.2.3.3 上机测序
        6.2.4 RNA-Seq数据处理及分析
        6.2.4.1 数据输出与质控
        6.2.4.2 序列比对到参考基因组
        6.2.4.3 新转录本预测
        6.2.4.4 基因表达水平定量
        6.2.4.5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6.2.4.6 差异基因的GO功能富集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PRV毒株感染PK-15 细胞的时间与剂量效应
        6.3.2 RNA-seq测序样本检测结果
        6.3.3 RNA-seq测序数据评估及质控
        6.3.4 PRV感染PK-15 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6.3.4.1 差异基因统计
        6.3.4.2 差异表达基因可视化分析
        6.3.4.3 差异表达基因叠加关系分析
        6.3.4.4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6.3.5 PRV毒株感染PK-15 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
        6.3.5.1 GO功能富集分析
        6.3.5.2 KEGG通路富集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7 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PK-15 细胞的蛋白质组学变化分析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剂与耗材
        7.1.2 仪器设备
    7.2 方法
        7.2.1 PRV感染PK-15 细胞
        7.2.2 蛋白质组学分析的细胞样品制备
        7.2.3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7.2.4 蛋白质检
        7.2.5 TMT标记
        7.2.6 馏分分离
        7.2.7 液质检测
        7.2.8 生物信息学分析
        7.2.9 蛋白质组与转录组的关联性分析
    7.3 结果
        7.3.1 提取蛋白质检结果
        7.3.2 数据质控与蛋白鉴定结果
        7.3.2.1 鉴定到的蛋白总体情况
        7.3.2.2 肽段长度分布
        7.3.2.3 母离子质量容差分布
        7.3.2.4 Unique肽段数分布
        7.3.2.5 蛋白覆盖度分布
        7.3.2.6 蛋白分子量分布
        7.3.2.7 蛋白重复性分析
        7.3.3 蛋白差异分析结果
        7.3.3.1 差异蛋白统计
        7.3.3.2 差异蛋白可视化分析
        7.3.4 差异蛋白GO功能注释分析
        7.3.5 差异蛋白KEGG分析
        7.3.6 差异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
        7.3.7 转录组和蛋白组表达调控关联分析
        7.3.8 转录组和蛋白质组表达量关联分析
        7.3.9 转录组和蛋白质组GO功能富集关联分析
    7.4 讨论
    7.5 小结
8 结论
9 创新点
10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入侵神经细胞效率增强的关键病毒因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伪狂犬病和伪狂犬病病毒
        1.1.1 伪狂犬病
        1.1.2 伪狂犬病病毒
    1.2 伪狂犬病病毒的生命周期
        1.2.1 PRV吸附内化
        1.2.2 PRV入核
        1.2.3 PRV基因组复制
        1.2.4 PRV组装释放
    1.3 伪狂犬病病毒致病机制
        1.3.1 PRV在体内的感染过程
        1.3.2 PRV的嗜神经性与潜伏感染
    1.4 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
        1.4.1 PRV变异株的临床特征
        1.4.2 PRV变异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进化树分析
    1.5 PRV变异株的神经致病性
        1.5.1 PRV变异株引发的神经症状
        1.5.2 PRV变异株入侵神经系统的时空分布
        1.5.3 PRV变异株对神经组织的损伤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比较PRV变异株与经典株感染神经细胞的生命周期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病毒、细胞与质粒
        2.1.2 仪器设备
        2.1.3 主要试剂
        2.1.4 微流体培养原代小鼠背根神经节
        2.1.5 PRV感染原代小鼠背根神经节细胞
        2.1.6 比较PRV变异株和经典株感染传代神经细胞N2a
        2.1.7 PRV TJ株与PRV SC株在N2a细胞上的多步生长曲线
        2.1.8 PRV滴度的测定
        2.1.9 PRV吸附试验
        2.1.10 流式细胞仪分析PRV吸附能力
        2.1.11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视化PRV吸附情况
        2.1.12 PRV内化试验
        2.1.13 体外膜融合试验鉴定PRV内化效率
        2.1.14 延迟拍摄可视化PRV报告病毒在神经元轴突中的传导过程
        2.1.15 间隔拍摄可视化PRV报告病毒晚期蛋白的表达效率
        2.1.16 鉴定PRV感染神经细胞的基因组复制效率
        2.1.17 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
        2.2.1 PRV TJ株感染神经细胞后子代病毒滴度高于PRV SC株
        2.2.2 PRV TJ株对N2a细胞的吸附能力高于PRV SC株
        2.2.3 PRV TJ株对N2a细胞内化效率高于PRV SC株
        2.2.4 PRV TJ株与PRV SC株在神经远轴突传导阶段无显着差异
        2.2.5 PRV TJ株与PRV SC株在N2a细胞中的基因组复制效率无显着差异
    2.3 讨论
第三章 PRV TJ株入侵神经细胞效率增强的关键病毒因子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质粒、菌株、毒株及试验动物
        3.1.2 仪器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1.4 相关蛋白慢病毒质粒的构建
        3.1.5 相关蛋白真核表达细胞系的构建
        3.1.6 蛋白纯化与鉴定
        3.1.7 PRV嵌合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3.1.8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鉴定病毒蛋白与细胞受体的亲和力-
        3.1.9 鉴定PRV嵌合病毒对N2a细胞的吸附能力
        3.1.10 体外膜融合试验鉴定不同毒株膜融合相关蛋白介导的膜融合效率
        3.1.11 鉴定PRV嵌合病毒对N2a细胞的内化能力
        3.1.12 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
        3.2.1 PRV TJ株gB/gC/gD蛋白与其相应细胞受体的亲和力均高于PRV SC株
        3.2.2 gB/gC/gD蛋白的突变导致PRV TJ株吸附能力强于PRV SC株
        3.2.3 gB/gD蛋白的突变导致PRV TJ株与细胞膜融合的能力高于PRV SC株
        3.2.4 gB/gD蛋白的突变导致PRV TJ株对N2a细胞内化效率高于PRV SC株
    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信阳市规模化种猪场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PR病原学
        1.1 PRV的病毒粒子
        1.2 PRV的基因结构特性
    2 PRV理化特性
    3 PRV潜伏感染的特点
    4 PR的疫苗类型
        4.1 灭活疫苗
        4.2 自然缺失弱毒疫苗(活苗)
        4.3 基因工程疫苗
        4.4 几种重要的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疫苗株
    5 PR的诊断
    6 PR的流行史
    7 国外PR控制与净化方案研究现状
        7.1 美国采取PR控制与根除计划简述
        7.2 欧洲国家采取PR控制与净化计划简述
        7.3 日本的PR控制与净化方案简述
    8 国内PR控制与净化方案研究现状
        8.1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PR控制与净化方案简述
        8.2 中国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示范场PR控制与净化方案简述
        8.3 华中农业大学PR控制与净化方案简述
        8.4 广东省农村农业厅PR控制与净化方案简述
        8.5 台湾PR控制与净化方案简述
        8.6 湖南新南方养殖服务有限公司PR控制与净化方案简述
第二章 引言
第三章 试验研究
    第一节 试验一PR诊断与临床紧急接种效果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2.2 剖检变化
        2.3 PRV PCR鉴定
        2.4 试验场PRVgE基因测序
        2.5 PRVgE基因氨基酸相似性分析
        2.6 PRVgE基因的氨基酸遗传进化分析
        2.7 PRVg E抗体阻断ELISA检测
        2.8 家兔感染试验
        2.9 紧急接种疫苗
        3 讨论
    第二节 试验二PR免疫程序优化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生产条件下仔猪PRV母源抗体水平变化检测
        2.2 不同首免日龄接种疫苗后10天PRV抗体检测
        2.3 疫苗接种当天及后10天猪只PRV中和抗体平均滴度检测结果对比
        2.4 仔猪滴鼻免疫试验
        3 讨论
        3.1 生产条件下仔猪PRV母源抗体消长规律
        3.2 仔猪滴鼻免疫试验
        3.3 伪狂犬病理论优化免疫程序和生产实践免疫程序差异很大
        3.4 本试验优缺点
    第三节 试验三规模化种猪场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关键技术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紧急接种PR疫苗,PR临床症状消失,PR得到控制
        2.2 PR净化前后PRVg E野毒抗原阳性率变化
        2.3 PR净化前后各阶段猪群PRVg E野毒抗体阳性率变化
        2.4 PR净化前后各阶段猪群中和抗体变化
        2.5 PR净化前后母猪群生产性能指标变化
        3 讨论
        3.1 规模化种猪场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关键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着效果
        3.2 规模化种猪场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关键技术的应用,必须同时配合其它综合措施
        3.3 紧急接种PR疫苗,效果显着
第四章 全文总结
第五章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导师及作者简介

(9)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改下的背景
        1.1.2 当前社会的需求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国外研究概况
        1.4.2 国内研究概况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2.1.2 校本教材与“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2.2.3 校本课程开发的情景模式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法
        2.3.2 问卷调查法
        2.3.3 访谈法
        2.3.4 实验法
        2.3.5 行动研究法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设计分析
    3.1 环境分析
        3.1.1 学校外部环境分析
        3.1.2 学校内部环境分析
    3.2 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3.2.1 问卷的设计
        3.2.2 问卷的发放
        3.2.3 结果分析
    3.3 课程目标的设计
        3.3.1 课程目标的来源
        3.3.2 “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课程目标的设计
    3.4 教材内容的设计
        3.4.1 教材内容的来源
        3.4.2 教材内容的选择原则
        3.4.3 教材内容的组织原则
        3.4.4 基于高中新课标《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第四章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教学实施
    4.1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教学实施方案
        4.1.1 实施对象
        4.1.2 实施时间
        4.1.3 实施过程
    4.2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教学实施原则
        4.2.1 学生发展性原则
        4.2.2 理论联系实践原则
        4.2.3 教材生活化原则
    4.3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教学方法的选择
        4.3.1 讲授法
        4.3.2 专题讲座法
        4.3.3 直观演示法
        4.3.4 情境教学法
        4.3.5 案例教学法
        4.3.6 讨论法
        4.3.7 参观法
        4.3.8 活动教学法
    4.4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教学实施案例
        4.4.1 案例一:《传染病的流行》
        4.4.2 案例二:《狂犬病》
        4.4.3 案例三:《结核病(讲座)》
        4.4.4 案例四:《校园高发性传染病的宣传活动》
第五章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评价及教学评价
    5.1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评价及教学评价目的
    5.2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评价及教学评价维度
        5.2.1 评审教师对校本教材的评价
        5.2.2 课堂教学评价
        5.2.3 学生学业评价
    5.3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评价及教学评价结果
        5.3.1 评审教师对校本教材的评价结果
        5.3.2 课堂教学评价结果
        5.3.3 学生学业评价结果
第六章 讨论
    6.1 校本教材对学生的发展要有积极影响
        6.1.1 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6.1.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6.1.3 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2 教材内容的组织应综合考虑
    6.3 评价方式的选择要多样化
    6.4 对教师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7.1 结论
        7.1.1 学生的发展
        7.1.2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7.2 建议
    7.3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课程学生调查问卷(高中生版)
    附录 B 传染病与防控知识了解情况调查问卷(大学生版)
    附录 C “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内容(部分)
    附录 D “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本身评价表
    附录 E 评审教师的教材评语
    附录 F “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课堂教学评价表
    附录 G 实验班前测试卷
    附录 H 实验班后测试卷
    附录 I “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学生表现评价表
    附录 J 学生访谈记录
    附录 K 学生回访记录
    附录 L 课堂教学剪影
后记
致谢

(10)狂犬疫苗接种途径和佐剂对小鼠免疫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疫苗免疫途径
        1.1.1 常见的疫苗接种途径
        1.1.2 皮内免疫途径
    1.2 佐剂研究概述
        1.2.1 佐剂的定义
        1.2.2 佐剂的发展
        1.2.3 佐剂及其作用机制
    1.3 狂犬病疫苗
        1.3.1 狂犬病及狂犬病毒
        1.3.2 狂犬病疫苗及疫苗的接种
        1.3.3 佐剂与狂犬病疫苗
    1.4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及实验设计
        1.4.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4.2 实验设计
第二章 免疫途径对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动物
        2.1.4 试剂配方
    2.2 实验方法
        2.2.1 狂犬病疫苗
        2.2.2 狂犬病毒的制备
        2.2.3 免疫途径对疫苗免疫反应的影响
        2.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2.5 组织病理学检测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2.3.1 免疫途径对疫苗免疫反应的影响
        2.3.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3.3 组织病理学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佐剂对狂犬疫苗免疫反应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动物
        3.1.4 试剂配方
    3.2 实验方法
        3.2.1 狂犬病疫苗
        3.2.2 狂犬病毒的制备
        3.2.3 佐剂对狂犬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
        3.2.4 AS02 联合狂犬疫苗免疫后红斑水肿检测
        3.2.5 AS02 联合狂犬疫苗加强免疫后白泡尺寸检测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3.3.1 佐剂对疫苗免疫反应的影响
        3.3.2 AS02 联合狂犬疫苗免疫后红斑水肿检测
        3.3.3 AS02 联合狂犬疫苗加强免疫后白泡尺寸检测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狂犬病的早期特殊临床类型(论文参考文献)

  • [1]狂犬病的早期诊断与感染后的光热治疗研究[D]. 任梅渗.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2]针对狂犬病病毒及痘苗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筛选及验证[D]. 吴佳静.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2021(01)
  • [3]IFITM2抑制PRV增殖及PRV US3对其产生的拮抗机制研究[D]. 谢晶莹.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4]伪狂犬病病毒的基因工程疫苗构建及其感染PK-15细胞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分析[D]. 张洪亮.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5]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入侵神经细胞效率增强的关键病毒因子鉴定[D]. 祁寒松.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6]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下)[J].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03)
  • [7]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下)[J].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1(03)
  • [8]信阳市规模化种猪场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朱贵阳.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9]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D]. 张斌斌. 广州大学, 2020(02)
  • [10]狂犬疫苗接种途径和佐剂对小鼠免疫反应的影响[D]. 赵慧婷. 吉林大学, 2020(08)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