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养大黄鱼性早熟的调查研究

一、网箱饲养大黄鱼性早熟的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辉玉,张东玲,叶坤,王志勇[1](2017)在《大黄鱼LcDCAF17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E3泛素连接酶是细胞泛素化过程中的重要因子,DCAF17(DDB1-and CUL4-associated factor between 17 and the like protein)是E3泛素连接酶的底物受体。为了探讨DCAF17蛋白在大黄鱼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从大黄鱼转录组数据库拼接出该基因,命名为LcDCAF17。LcDCAF17基因全长1733 bp,开放阅读框1530 bp、编码的蛋白质含509个氨基酸、分子量89.281 ku、等电点5.05。LcDCAF17与其他鱼类的DCAF17同源性较高,达70%以上。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LcDCAF17基因在大黄鱼稚鱼、幼鱼、成鱼的各个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卵巢表达量最高,精巢次之。LcDCAF17在性腺发育过程中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在成熟期表达量最高,排空期降低。表明LcDCAF17在大黄鱼性腺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陈仕海,蔡明夷,张子平,韩坤煌,姜永华,张伟军,王艺磊[2](2015)在《基于dnd基因标记的大黄鱼原始生殖细胞发生发育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在鱼类的早期胚胎发育中生殖细胞便与体细胞分离,形成所谓的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母源性基因Dead end(dnd)在胚胎发育中特异地表达于原始生殖细胞,编码一种进化上保守的RNA结合蛋白,对生殖细胞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PCR获得大黄鱼dnd基因(Lcdnd)的部分c DNA序列,结合实时定量PCR、整胚原位杂交等技术,研究Lcdnd在各组织和胚胎发育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dnd在性腺中特异表达,且其在卵巢中的表达量高于精巢;检测的各期胚胎中都有dnd的表达,随着胚胎发育其表达量呈下降趋势。整胚原位杂交结果显示:Lcdnd在早期卵裂阶段主要分布于分裂沟,到囊胚期至原肠早期则开始定位于细胞内,原肠早期时定位在胚环中的中内胚层,且阳性信号增多,暗示此时原始生殖细胞的形成。接着原始生殖细胞沿胚环向胚体形成处(胚盾)迁移;随着胚胎的发育,发现胚体两侧的阳性信号增多;到体节发生期,阳性信号细胞分布于胚体两侧的侧板中胚层,随着体节的发生这些细胞沿背腹轴向腹部运动;发育到孵出期时,到达了发育中的原始生殖嵴。本研究首次使用dnd作为较为可靠的大黄鱼生殖细胞标记,揭示了大黄鱼原始生殖细胞的起源与迁移,为大黄鱼生殖细胞发生发育及养殖大黄鱼的育性控制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蒋寿佳[3](2015)在《大黄鱼生长性状相关SNP标记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石首鱼科(Sciaenidae)。舟山群岛海域是大黄鱼的主要产地之一。近年来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环境也日趋恶化。人类的过度捕捞,使得野生大黄鱼资源遭受大大的减少,渔汛丧失。目前,市场上供给的大黄鱼主要依赖于海水养殖。海水养殖大黄鱼出的问题主要有:种质退化明显、杂交育种混乱、产品质量安全有待提高,性早熟、生长和抗逆性能降低等现象,给水产养殖带来了挑战。为育种获得更多遗传信息的目的。本文通过比较同一代养殖个体间生长性状样不同的SNP遗传变异,开发多个覆盖大黄鱼基因组的SNP标记。找出最大的30尾和最小体30尾样本间的遗传变异,寻找与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标记位点;找出数量性状位点(QTL)标记、在基因组中找出跟生长性状相关的基因标记。本研究通过对60份大黄鱼进行简化基因组技术测序我们共获得151,253个SLAF标签。数据过滤之后,样品的平均测序深度为6.68x,共获得153,40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我们共筛选6个与身体全长相关的SNP位点。

陈仕海[4](2015)在《基于nanos/dnd基因标记的大黄鱼原始生殖细胞发生发育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鱼类的早期胚胎发育中生殖细胞便与体细胞分离,形成所谓的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随着胚胎的发育,原始生殖细胞经起源、迁移,最终到达正在发育的性腺原基(或原始生殖嵴),之后经配子发生进一步发育形成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等生殖细胞,最终发育为精子或卵子。生殖细胞具有独特的基因表达模式,一些基因特异地在生殖细胞中表达,如vasa、dead end(dnd)、nanos3、dazl、piwi等母源性基因。自从斑马鱼(Danio rerio)vasa基因成功地应用于原始生殖细胞的标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利用这些生殖系特异表达基因作为标记来研究生殖细胞的发生发育。nanos基因最初被发现在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胚胎发育中能够抑制hunchback mRNA的翻译,参与前后体轴的建立,后来发现它还参与原始生殖细胞的迁移和维持,对生殖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有重要作用。母源性基因Dead end(dnd)在胚胎发育中特异地表达于原始生殖细胞,编码一种进化上保守的RNA结合蛋白,对生殖细胞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SMART-RACE等技术克隆鉴定了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nanos基因3种亚型和dnd基因,分别命名为Lcnanos1、Lcnanos2、Lcnanos3和Lcdnd。实时定量PCR研究大黄鱼nanos、dnd基因在大黄鱼各组织中的表达。整胚原位杂交技术研究其在胚胎发育中的时空表达。通过nanos3与dnd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模式分析大黄鱼原始生殖细胞的起源与迁移。结果如下:1.Lcnanos1 cDNA全长1296 bp,编码225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KF690631.1;Lcnanos2 cDNA全长948 bp,编码175个氨基酸,登录号为KJ144823.1;Lcnanos3cDNA全长1519 bp,编码223个氨基酸,登录号为KF920597.1。在各亚型nanos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中有两个连续的Cys-Cys-His-Cys特异锌指结构域,这一结构域在各物种间均非常保守。Lcdnd序列长1359 bp,编码380个氨基酸。推测的Lcdnd氨基酸序列中包含两段RNA结合蛋白保守的RNA识别基序或称为RNA结合结构域,对于脊椎动物的生殖细胞的维持有重要作用。2.实时定量PCR的组织表达分析显示,Lcnanos1在精巢中高表达(P<0.05),而心脏、脑、眼和卵巢等其它各组织中表达量较低;Lcnanos2与Lcnanos3在性腺中特异表达,且它们分别在精巢和卵巢中高表达(P<0.05)。Lcnanos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暗示它们在功能上的差异。与Lcnanos3类似,Lcdnd在卵巢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它各组织(P<0.05),精巢中表达量相对较低,其它组织未见表达。3.整胚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Lcnanos与Lcdn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Lcnanos1和Lcnanos2从卵裂阶段到孵出期都未见阳性信号(未在文中显示),而Lcnanos3与Lcdnd在胚胎发育阶段都有表达,且表达模式相同,这为揭示大黄鱼原始生殖细胞的起源与迁移提供一定的参考。整胚原位杂交结果显示:Lcnanos3/Lcdnd在早期卵裂阶段主要分布于分裂沟,发育至囊胚期至原肠早期这一阶段阳性信号定位在胚盘边缘(胚环)的细胞内,且阳性信号增多,阳性信号细胞大小约10μm,暗示原始生殖细胞的形成,在原肠早期时定位于胚环中的中内胚层。接着原始生殖细胞沿胚环向胚体形成处(胚盾)迁移;随着胚胎的发育,发现胚体两侧的阳性信号增多;到体节发生期,阳性信号细胞分布于胚体两侧的侧板中胚层,细胞直径10-11μm;随着体节的发生这些细胞沿背腹轴向腹部运动;发育到孵出期时,到达了发育中的原始生殖嵴。综上所述,Lcnanos3与Lcdnd mRNA为母源性生殖质成分,在生殖细胞中特异表达,其表达模式揭示了大黄鱼原始生殖细胞在囊胚期开始形成,起源模式为先成论模式。通过其表达模式,初步分析了大黄鱼原始生殖细胞的迁移路径。本研究为鱼类生殖细胞早期的发生发育及育性控制等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杨从戎[5](2014)在《大黄鱼“东海1号”选育群体F6代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RAPD、SSR分析》文中提出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种,主产于福建、浙江等我国东南海域。本文采用同工酶、RAPD、SSR三种遗传多样性分析技术对“东海1号”大黄鱼F6代进行遗传多样性的检测,并且与此前的F2代比较,分析大黄鱼“东海1号”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变化情况,为大黄鱼的进一步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大黄鱼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东海1号”大黄鱼F6代的9种组织中的15种同工酶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除过氧化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D-葡萄糖脱氢酶5种酶只在部分组织中显示微弱且不稳定的区带外,其余10种同工酶则在各组织中都显示出清晰稳定的酶谱。之后对“东海1号”大黄鱼F6代的20个样本进行群体遗传差异的检测。选取的9种同工酶共检测到26个基因座位,其中Est-1和Est-2为多态座位。多态位点频率为7.7%,平均每个座位的有效等位基因数Ae为0.8754。平均每个座位的实际杂合度Ho为0.0631。预期值He为0.0414。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东海1号”F6代大黄鱼30个样本进行群体遗传差异的检测,结果显示:13条RAPD筛选引物,共产生87条清晰稳定的扩增带,每条引物扩增的位点数在4~12个不等,平均为6.69个,87个位点中有20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22.9%;平均遗传杂合度为0.2154,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1043。采用SSR技术对“东海1号”大黄鱼F6代30个样本进行群体遗传差异的检测,结果显示:12条引物在“东海1号”F6代群体中扩增结果均呈多态性,共检测44个等位基因,F6代“东海1号”大黄鱼的等位基因数变化范围分别为28,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631。期望杂合度变化范围为0.3470.655,观测杂合度变化范围为0.3080.727。F6代群体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463,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500,表明该群体的遗传变异度为中等水平。Hardy-Weinberg平衡x2检测结果显示12对引物中有1个位点显着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此外12对引物均表现多态性,F6代群体中的PIC值最大的是为0.610,其中共8个位点表现出高度多态性(PIC>0.5)占总数的66.7%。综上结果表明F6代的遗传多样性仍然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而且该结果可以为后续分析“东海1号”大黄鱼品系的遗传多样性提供很好的参照。此外,通过与“东海1号”F2代大黄鱼的同工酶、RAPD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东海1号”F6代大黄鱼同工酶特征上与F2代基本一致,除了未能重复出来的CAT酶,其他各酶等位基因数和多态基因座位比例相同,但是也存在差异,如RAPD中的多态性分析显示F6代的多态性低于F2代,这说明F6代的遗传多样性略有降低,但并没有随着人工育苗的进行而显着降低,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东海1号”大黄鱼的后代培育过程中控制有效繁殖群体的数量有关。

王惠儒[6](2014)在《大黄鱼标志技术研究及耐低温性状相关SSR标记筛选》文中认为大黄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由于酷渔滥捕,大黄鱼资源严重枯竭,已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目前我国大黄鱼种质面临着生长变缓,抵抗力变差,耐受性变弱,个体变小和性成熟提早等各种种质退化的问题,大黄鱼在浙江地区无法自然过冬对浙江大黄鱼养殖业造成致命打击,大黄鱼种质资源改良选育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群体选育方法,以岱衢洋大黄鱼幼鱼(耐低温品系F2代储备亲鱼)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索了荧光和PIT两种传统标志技术对大黄鱼生长状况的影响,得到了较优标志方法。另一方面,对耐低温品系F2代储备亲鱼进行人工低温胁迫实验,初步筛选出F2代大黄鱼耐低温群体,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低温耐受群体和非耐受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并筛选出1个与耐低温性状相关的微卫星标记位点。通过传统标志技术和现代化基因标记技术手段的结合研究,为耐低温品系后续的大黄鱼群体选育及培育研究提供了较优的标志方法和高效的分子标记检测手段。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大黄鱼VIE与PIT标志的初步研究群体选育目标群体较多,在群体数量较多时(大于两个群体),标志技术的使用不仅可有效保证选育外界环境一致,保证选育结果的有效性,还可以减少所使用的养殖设施和人工成本,降低选育工作强度,提高效率。2013年4月,通过对样本大黄鱼进行VIE标和PIT标处理,每组400尾,设置空白对照组(无标志、400尾),共3组1200尾大黄鱼。结果显示:VIE与PIT对大黄鱼的体重、体长生长状况影响均无显着差异(P>0.05)。而在成活率的比较中,VIE比PIT标志表现结果好且差异显着(P <0.05),两者脱标率均较低且无显着差异(P>0.05)。VIE标志对大黄鱼的存活生长影响比PIT小,前者操作简易、成本较低,仅不到后者12.5%,因此,本试验后期工作均采用VIE标记大黄鱼。2、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耐低温性状相关SSR标记的筛选2013年1月对3000余尾体长9.211.5cm岱衢洋大黄鱼幼鱼进行人工低温胁迫实验,以低温耐受组和非低温耐受组2个F2代群体各50个个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群体耐低温性状的遗传差异。结果显示:13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在2个岱衢洋大黄鱼群体中共检测到109个等位基因,观测等位基因85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6.49个,观测杂合度0.89,平均期望杂合度0.85,2个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值为0.81,全部为高度多态,表明13个微卫星位点在所选育的岱衢洋大黄鱼群体中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可以作为良好的育种材料。耐低温性状相关微卫星标记的研究显示,标记LYC0015在两组样品中共扩增出5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112、110、108、106和104bp),其中LYC0015112bp等位基因在低温耐受组的出现频率达48%,而在正常对照组中的频率为零,表明该等位基因对岱衢洋大黄鱼温度特性较为敏感,可能与某种耐低温基因存在一定的连锁关系,这一结果可以为岱衢洋大黄鱼今后耐低温群体的选育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对研究所培育的耐寒和非耐寒群体遗传多样性SSR分析结果表明,2个大黄鱼养殖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整体水平较高(PIC>0.5),多态性丰富,具有良好的选育潜力。通过对13个微卫星标记的筛选,进一步验证了LYC0015位点与大黄鱼耐低温性状相关的研究结论。

葛明峰[7](2014)在《三种致病弧菌感染养殖大黄鱼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已明确引起大黄鱼溃疡病的病原菌主要有溶藻弧菌、哈维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这些病原菌只有在鱼体中繁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开始影响鱼体正常生活,对组织造成损伤从而引起疾病。因此,如何依据疾病的流行病学进行早期病原生物检测,分析病原生物的感染状况及其削长趋势,实现病害的预测预警就显得至关重要。本课题以引起养殖大黄鱼溃疡病的三种致病弧菌为研究对象,开展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为养殖大黄鱼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起到积极的预警作用。本研究以浙江省象山县黄避岙大黄鱼养殖海区为实验点,选定投喂鱼虾等鲜活饵料的大黄鱼网箱3组,分别为一龄鱼、二龄鱼、三龄鱼;投喂配合饲料的二龄大黄鱼网箱1组。于2012-2013年在定点网箱组各随机采集大黄鱼10尾,每尾实验鱼分别取肝、肾、脾、肌肉等组织提取总DNA,利用三种弧菌多重PCR技术进行感染情况的检测与分析。每次采集大黄鱼同时,还跟踪监测了养殖网箱内及海区航道中央水体的理化因子及生物因子。包括水温、盐度、透明度、溶解氧、pH、磷酸盐、硝氮、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TOC、叶绿素a,弧菌总数、粪大肠菌群数等指标。结果显示三种致病弧菌对大黄鱼的感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溶藻弧菌、哈维弧菌对大黄鱼的感染率整体高于副溶血弧菌;从组织上分析,三种弧菌较肝脏、肾脏更易感染肌肉、脾脏;三种弧菌对不同鱼龄的大黄鱼感染率各不相同。研究还表明,三种弧菌在各个采样时间点都有感染,其中7-9月为弧菌感染率高峰期,台风后的感染率较台风前都有一定提高;投喂不同饵料对三种弧菌感染大黄鱼的相关性并不强;弧菌平板分离培养结果与运用多重PCR技术在检测方面表现出相似的感染趋势,但前者的感染率较后者低。根据大黄鱼三种致病弧菌感染率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可知:水温与哈维弧菌及副溶血弧菌感染率表现出极显着相关(P<0.01),与溶藻弧菌感染率显着相关(P<0.05);水体中弧菌总数与哈维弧菌的感染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副溶血弧菌的感染率呈显着相关关系,而其他环境因子与三种弧菌感染率相关性并不强。另外,根据以上2年对大黄鱼溃疡病发生与三种致病弧菌感染率关系的研究可知,在大黄鱼溃疡病大面积爆发前几天,弧菌的感染率都会显示出较高数值。因此可以通过三种致病弧菌对大黄鱼感染的调查与分析来推测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尤其当大黄鱼组织检测到较高的弧菌感染率时,应提醒各养殖户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做好疾病的防控。本研究结果将为养殖大黄鱼溃疡病预测预警模型的构建及有效防控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崔文涛[8](2013)在《大黄鱼三种胃肠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黄鱼(鲈形目,石首鱼科)是我国的重要海水养殖种类。养殖过程中逐渐凸现的性早熟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养殖效益和人们对于大黄鱼的认可。深入开展关于鱼类性早熟机理研究,探索其解决方法,是实现其健康养殖的可靠保障。胃肠肽是一类由胃肠道分泌的神经递质类多肽激素,很多研究都表明其能通过调控下丘脑-垂体-性腺生殖轴来调控鱼类的性成熟水平,这提示其在营养-性成熟偶联关系中扮演了重要的中介角色。但是有关鱼类胃肠肽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关于石首鱼科鱼类胃肠肽的研究还鲜见报道。本研究对石首鱼科鱼类大黄鱼三种主要胃肠肽胆囊收缩素、胃促生长素及瘦素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表达特性及饥饿对其表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拟为最终阐述其对性成熟的影响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使用RACE技术获取了三种胃肠肽的cDNA全长序列并使用相关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大黄鱼胆囊收缩素cDNA全长900个碱基(GenBank注册号:KC899121),其中第167-574个碱基为其开放阅读框,编码13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序列,其中N-端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信号肽序列。大黄鱼胆囊收缩素是一种亲水蛋白,其肽链主要由3个螺旋,1个折叠和无规则卷曲构成。在相近物种中胆囊收缩素多肽序列差异较小,而在进化关系较远物种之间其序列差异较大,表现出明显的种系间保守性特征。在多肽的C-末端附近有一处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保守区域,为胆囊收缩素活性中心,在各个物种中变化较小。大黄鱼胃促生长素cDNA全长为697个碱基(GenBank注册号:KC899122),其中第98-424个碱基为其开放阅读框,编码10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序列,其中N-端2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信号肽序列。大黄鱼胃促生长素是一种亲水蛋白,其肽链主要由4个螺旋,2个折叠及无规则卷曲组成。胃促生长素在相近物种中肽链差异也较小,而在进化关系较远物种之间差异也较大,也表现出明显的种系间保守性特征。在胃促生长素成熟肽的N-端有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保守区域,为大黄鱼胃促生长素活性中心,在各个物种中变化较小。大黄鱼瘦素cDNA全长1290个碱基(GenBank注册号:KC899123),其中第143-628个碱基为其开放阅读框,编码16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序列,其中N-端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信号肽序列。大黄鱼瘦素是一种疏水蛋白,其肽链主要由5个螺旋组成,其中后4个属于瘦素的结构特征。瘦素在相近物种中肽链差异较小,而在进化关系较远物种之间其差异较大,仍表现出明显的种系间保守性特征。瘦素没有明显的保守区域。2.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分析三种胃肠肽基因在不同组织内的表达情况,发现三种基因在脑、胃、小肠、性腺、脂肪、心脏、肝脏、肌肉、脾脏等9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不同组织内的表达情况是有差异的。大黄鱼胆囊收缩素基因在脑、胃和小肠中表达水平最高,其中脑和胃的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肌肉和脾脏中表达水平最低。其表达量按照脑、胃、小肠、性腺、脂肪组织、心脏、肝脏、肌肉、脾脏依次降低,而脑、胃和小肠组织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组织(p<0.05)。大黄鱼胃促生长素基因在胃和小肠中表达水平最高,而在脾脏中表达水平最低。其表达量按照胃、小肠、脑、肝脏、心脏、性腺、肌肉、脂肪、脾脏依次降低,而胃和小肠组织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组织(p<0.05)。大黄鱼瘦素基因在各个组织中都有不同水平的表达,其中在肝脏中表达水平最高,而在脾脏中表达水平最低。其表达量按照肝脏、脂肪、肠、胃、性腺、脑、肌肉、心脏、脾脏依次降低,其中肝脏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组织(p<0.05),其他组织的表达量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3.为研究营养状况对3种胃肠肽表达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上述胃肠肽基因表达水平对饥饿的反应。结果发现:随着饥饿实验的逐步推进,大黄鱼脑组织和小肠中胆囊收缩素表达水平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在脑组织内胆囊收缩素表达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前2天胆囊收缩素的表达量无显着性变化(p>0.05),但第4天表达量便开始出现显着性下降(p<0.05),到第8天时胆囊收缩素表达量已接近对照组的三分之二。而小肠内胆囊收缩素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前2天胆囊收缩素的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第6天开始胆囊收缩素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此时胆囊收缩素表达量达到最高,第8天胆囊收缩素表达量开始降低,但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大黄鱼胃促生长素表达水平呈现出波浪式上升的趋势。在小肠中,第2天胃促生长素表达量即开始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4天达到最高值,虽在第6天、第8天有所下降,但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胃中,胃促生长素在第4天表达量才开始显着性高于对照组(p<0.05),第6天达到最高值,第8天有所下降,但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大黄鱼瘦素表达水平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在肝脏中,瘦素的表达量在第4天开始显着性低于对照组(p<0.05),此后逐渐降低,在实验的第8天表达量达到最低。在脂肪组织中,第2天瘦素的表达量相对对照组即出现显着性下降(p<0.05),此后也持续下降,到实验第8天瘦素水平达到最低。提示三种胃肠肽对能量状态变化的不同反应及其对营养摄取的调控。

苗亮[9](2012)在《大黄鱼异源精子诱导雌核发育及性别特异性AFLP标记筛选》文中研究表明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是我国人工育苗和养殖规模最大的海水鱼类,但目前养殖大黄鱼已经出现了种质资源衰退和遗传多样性降低,有必要进行种质改良,培育优良品种。雌核发育是一种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其子代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母本。通过诱导雌核发育,不但可以快速建立纯系、固定优良性状,还可以为探讨性别决定机制、繁育单性群体奠定基础。已有研究显示使用同源灭活精子诱导的大黄鱼雌核发育中可能会因灭活不完全导致部分子代中掺有父本遗传物质。为避免此现象,本研究以不经灭活的鮸鱼精子和紫外灭活的黄姑鱼精子作为异源激活源,通过冷休克处理诱导染色体组加倍,成功诱导了大黄鱼雌核发育二倍体(可调式精子灭活装置和温度休克处理装置均为自行研制,均已获得专利)。通过对冷休克处理起始时刻、温度和持续时间的探索,得到异源精子诱导大黄鱼雌核发育的最佳冷休克处理条件为授精后2-3min将受精卵置于3-4°C过滤海水中处理10-13min。在此冷休克处理条件下,使用不经灭活的鮸鱼精子和紫外灭活的黄姑鱼精子作为激活源均可得到大黄鱼雌核发育子代,SSR标记扩增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异源精子诱导得到的大黄鱼雌核发育子代中均只出现母本条带而未出现父本条带;形态观察和染色体分析显示40-50日龄幼鱼外部形态与普通大黄鱼幼鱼相同,且均为含有48条染色体的二倍体,表明子代全部为雌核发育二倍体。对以紫外灭活的同源(大黄鱼)精子和未灭活的异源(鮸鱼)精子诱导的雌核发育大黄鱼进行了胚胎发育时程和SSR标记分析的比较,结果显示:(1)异源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41.33±0.58%和36.67±0.58%,分别高于同源组的20.67±1.52%和24.67±0.58%;但异源组的存活率为3.28±0.09%,低于同源组的6.93±0.15%;(2)两组中经冷休克处理未能恢复倍性的胚胎发育畸形而陆续死亡,恢复倍性的胚胎在发育程序上均与普通大黄鱼相同,但由于冷休克处理导致了发育的延迟,各阶段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滞后:同源组和异源组在胚盘形成时分别滞后3min和2min,至低囊胚期分别滞后35min和45min,至原肠晚期分别滞后55min和1h,至心跳期分别滞后50min和1h45min,至出膜时分别滞后1h和1h30min;(3)两对SSR引物(KPC9和KPC45)对同源组的扩增分析显24尾子代中有20尾在两个位点均未出现父本条带,为雌核发育个代,占83.3%;3尾在两个位点均出现父本条带,为正常受精个体,占12.5%;1尾仅在KPC9位点出现父本条带,可能是灭活不完全精子中的部分DNA片段进入了子代,占4.17%;SSR引物KPC43对异源组的扩增分析显示18尾子代中均未出现父本条带,全部是雌核发育产物。结果表明以灭活的同源(大黄鱼)精子和未经灭活的异源(鮸鱼)精子诱导大黄鱼雌核发育各有优缺点,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为更好的对鮸鱼精子诱导的雌核发育大黄鱼进行检测分析,同时也为今后鮸鱼这一经济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资源保护以及石首鱼科的种系进化研究奠定基础,使用磁珠富集法构建了鮸鱼的SSR文库,挑选247个阳性克隆测序后获得138个含有SSR核心单元的独特序列,对其中35个序列设计了37对SSR引物,在象山港鮸鱼养殖群体进行扩增、分析,结果显示有30对引物可扩增到清晰、特异的目的条带,其中24个位点呈多态性,6个位点呈单态性。24个多态性引物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每个位点4.33个;观察杂合度(Ho)为0.0667-1.0000,平均0.6361;期望杂合度(He)为0.3828-0.8139,平均0.6443;PIC值范围为0.348-0.823,平均0.576,其中17个呈高度多态性(PIC>0.5);8个位点偏离哈代平衡,可能与群体内小范围的非随机交配和人工育种有关,某些位点杂合度很低,也可能与采样群体较小有关。将筛选得到的30对鮸鱼SSR引物在象山港养殖大黄鱼群体中进行交叉扩增,结果显示有12对引物可稳定扩增且条带清晰,交叉扩增的成功率为40.00%,其中10对呈多态性,2对为单态性。10个多态性引物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每个位点5.10个;观察杂合度(Ho)为0.0000-0.8667,平均0.5200;期望杂合度(He)为0.0655-0.8492,平均0.6053。10个位点的PIC值范围为0.062-0.815,平均0.555,其中6个呈高度多态性(PIC>0.5);4个位点偏离哈代平衡。对大黄鱼和鮸鱼中相同引物的扩增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除MM007位点的相似度较低外(51.08%),其他位点相似度均较高(89.63%-99.36%);除核心单元的重复次数不同外,微卫星侧翼序列在鮸鱼和大黄鱼间也存在差异,表现为个别碱基的转换/颠换或一段序列的插入/缺失。用4对交叉扩增成功的引物对鮸鱼精子诱导的雌核发育大黄鱼进行扩增分析,结果显示4个引物都可以在父本和母本间扩增出清晰的差异性条带,子代在4个微卫星位点均只出现母本条带而没有父本条带,表明子代是真正的雌核发育产物,同时多个位点的检测结果也证明精子中的遗传物质既没有以染色体形式也没有以DNA片段形式进入子代。现有的核型分析显示大黄鱼没有异型分化的性染色体,目前尚无法鉴定大黄鱼的遗传性别。使用AFLP技术对雌、雄大黄鱼进行条带对比分析,结果显示64对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中除E-ACC/M-CAT外均可得到清晰的条带,但仅引物组合E-ACC/M-CTG扩增到一条在雌、雄大黄鱼间显着差异的条带,表明大黄鱼雌性和雄性的基因组差异极小。将引物组合E-ACC/M-CTG扩增到的仅在雄鱼中出现差异条带进行回收测序,来自4个雄性个体的差异条带测序成功,结果显示虽然长度都是188bp,但为两段不同的序列,经BLAST搜索,两条序列在GenBank中均无同源序列。对两条序列分别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检验,结果显示两对引物在雌性和雄性个体中都可扩增到条带,推测此AFLP条带可能是由DNA序列修饰(如甲基化等)和酶切识别等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性别差异性条带。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异源(鮸鱼、黄姑鱼)精子诱导大黄鱼雌核发育的技术体系,除幼鱼外部形态观察和染色体分析外,还使用已发布的大黄鱼、黄姑鱼SSR引物对大黄鱼雌核发育子代进行了鉴定和比较分析,从个体、细胞和分子遗传等多个水平上确认了雌核发育的真实性,并对同源和异源精子诱导的雌核发育大黄鱼进行了胚胎发育时程的观察和比较;通过磁珠富集法筛选了30对鮸鱼SSR引物,并将这些引物在大黄鱼中进行交叉扩增,对交叉扩增成功的12对引物进行了鮸鱼、大黄鱼间的扩增序列比较并应用于鮸鱼精子诱导大黄鱼雌核发育子代的鉴定;使用AFLP技术对雌、雄大黄鱼基因组进行了扩增条带的比较分析,找到一条仅在雄鱼中出现的差异条带。这些结果为大黄鱼雌核发育、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性别决定与性别分化、石首鱼科种系进化等理论研究提供资料,也为大黄鱼遗传育种、种质保护以及单性群体繁育等应用性研究奠定了基础,但雌核发育大黄鱼的生长发育特别是性腺发育情况以及遗传性别的鉴定等问题仍有待于更加深入的研究。

史会来,王奋芬,楼宝,辛俭,毛国民,徐冬冬,詹炜[10](2011)在《大黄鱼(♀)与黄姑鱼(♂)人工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10月,在福建宁德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杂交,观察了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大黄鱼和黄姑鱼亲鱼平均体质量和体长分别为405 g、27.9 cm和390g、24.8cm,采用干法人工授精。受精卵浮性,为单油球端黄卵,卵径1060~1500μm,油球379.8μm左右。在水温25.8~26.2℃,盐度26的条件下,经18h55min半数受精卵破膜,胚胎发育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肌节出现期、心跳期、肌肉效应期、出膜前期和出膜期,初孵仔鱼全长2.75~2.98mm,受精率约为14.4%,孵化率约为31.9%,畸形率约为30%。共培育杂交初孵仔鱼5万尾。3日龄仔鱼开口摄食轮虫,7日龄开始摄食小型挠足类。

二、网箱饲养大黄鱼性早熟的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箱饲养大黄鱼性早熟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黄鱼LcDCAF17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材料
        1.1.2 引物设计
    1.2 实验方法
        1.2.1 性腺总RNA的提取与c 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1.2.2 Lc DCAF17基因c DNA的验证
        1.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1.2.4 性腺组织学分析
        1.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2 结果
    2.1 基因的c DNA的全长克隆和序列分析
    2.2 DCAF17系统进化分析
    2.3 Lc DCAF17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
    2.4 Lc DCAF17基因在精巢和卵巢各发育时期的表达特性
        2.4.1 性腺切片分期
        1)卵巢
        2)精巢
        2.4.2 大黄鱼性腺周期荧光定量PCR
3 讨论

(2)基于dnd基因标记的大黄鱼原始生殖细胞发生发育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
    2.1LcdndmRNA在各组织中的表达
    2.2LcdndmRNA在胚胎发育过程的表达
3讨论

(3)大黄鱼生长性状相关SNP标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黄鱼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大黄鱼养殖现状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本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术语
    2.1 英文缩写词表
    2.2 SLAF
    2.3 SNP
    2.4 GWAS
    2.5 RAD
    2.6 QTL
    2.7 Bwa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采样基本信息
        3.1.1 研究物种
        3.1.2 样品数量
        3.1.3 实验材料
        3.1.4 尺寸性状的测量
        3.1.5 分析方法
    3.2 实验关键指标情况表
    3.3 分析结果概述
    3.4 酶切方案设计
        3.4.1 参考基因组确定
        3.4.2 酶切方案确定
    3.5 实验流程
    3.6 信息分析流程
    3.7 SLAF标签开发方法概述
第四章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和结果
    4.1 酶切方案评估
        4.1.1 酶切方案
    4.2 测序数据统计与评估
        4.2.1 测序质量值分布检查
        4.2.2 碱基分布检查
        4.2.3 测序数据产出和质量统计
    4.3 实验建库评估
        4.3.1 比对效率统计
        4.3.2 酶切效率评估统计
        4.3.3 片段选择评估
    4.4 SLAF标记开发
        4.4.1 比对结果统计
        4.4.2 SNP统计
    4.5 遗传进化分析
        4.5.1 系统发育树分析
        4.5.2 群体结构分析
        4.5.3 PCA分析
    4.6 性状关联分析
        4.6.1 性状分析
        4.6.2 GWAS关联分析
        4.6.3 SNP_index关联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4)基于nanos/dnd基因标记的大黄鱼原始生殖细胞发生发育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鱼类原始生殖细胞研究进展
        1.1.1 鱼类原始生殖细胞的特征
        1.1.2 鱼类原始生殖细胞的起源
        1.1.3 鱼类原始生殖细胞的迁移
    1.2 nanos基因研究进展
        1.2.1 nanos蛋白的结构
        1.2.2 nanos基因的表达与功能
    1.3 dnd基因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3 引物
    2.2 实验方法
        2.2.1 总RNA提取与模板制备
        2.2.2 荧光定量PCR
        2.2.3 SMART-RACE技术获取的目的基因cDNA全长
        2.2.4 纯化目的片段
        2.2.5 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
        2.2.6 感受态细胞的转化及筛选
        2.2.7 质粒插入片段的检测与测序
        2.2.8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9 整胚原位杂交
第3章 结果
    3.1 基因序列分析
        3.1.1 基因序列分析
        3.1.2 系统进化树分析
    3.2 各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
    3.3 胚胎发育中的表达分析
        3.3.1 Lcnanos3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
        3.3.2 Lcdnd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
第4章 讨论
    4.1 Lcnanos基因
    4.2 Lcdnd基因
    4.3 Lcnanos、Lcdnd与原始生殖细胞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大黄鱼“东海1号”选育群体F6代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RAPD、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 鱼类良种选育
        1.1 鱼类良种选育的概念
        1.2 鱼类良种选育的依据
        1.3 鱼类良种选育的意义
    2 良种大黄鱼
        2.1 “闽优 1 号”大黄鱼
        2.2 “东海 1 号”大黄鱼
    3 大黄鱼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大黄鱼同工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3.2 大黄鱼遗传多样性 RAPD 分析
        3.3 大黄鱼 SSR 分析现状
第二章 “东海1 号”大黄鱼F_6代同工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东海 1 号”F_6代大黄鱼同工酶谱分析
        2.2 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东海 1 号”大黄鱼F_6代遗传差异的RAPD 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质量
        2.2 RAPD 结果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东海1 号”大黄鱼F_6代遗传差异的SSR 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卫星 PCR 检测
        2.2 微卫星标记
        2.3 “东海 1 号”品系的遗传多样性
    3 讨论
        3.1 “东海 1 号”F_6代SSR 遗传多样性
        3.2 SSR 与 RAPD、同工酶结果的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大黄鱼标志技术研究及耐低温性状相关SSR标记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大黄鱼概述
        1.2.1 大黄鱼分类地位、种类和地理分布
        1.2.2 大黄鱼的生物学特性
        1.2.2.1 形态特征
        1.2.2.2 生活习性
    1.3 大黄鱼的营养价值
    1.4 大黄鱼养殖业产业发展现状
        1.4.1 大黄鱼渔业资源状况
        1.4.2 大黄鱼养殖现状
    1.5 大黄鱼繁殖生物学
        1.5.1 生殖洄游
        1.5.2 繁殖季节
        1.5.3 繁殖习性
    1.6 鱼类标志技术研究进展
        1.6.1 体外标志技术
        1.6.1.1 鳃盖骨和鳍穿孔
        1.6.1.2 切鳍标志
        1.6.1.3 烙印
        1.6.1.4 颜料标志
        1.6.1.5 体外标
        1.6.2 体内标志技术
        1.6.2.1 编码金属标
        1.6.2.2 被动整合雷达标
        1.6.2.3 内藏可视标
        1.6.2.4 化学标志
        1.6.3 生物遥测技术
    1.7 鱼类抗逆性研究
    1.8 微卫星标记的原理
        1.8.1 鱼类微卫星标记理论基础简介
        1.8.1.1 从 EST 等序列数据库中筛选搜索微卫星
        1.8.1.2 构建小片段微卫星富集文库
        1.8.1.3 借助近缘物种的微卫星序列
        1.8.2 微卫星分子标记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
        1.8.2.1 遗传多样性分析
        1.8.2.2 亲缘关系鉴定
        1.8.2.3 遗传图谱的构建
        1.8.3 微卫星在性状相关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1.8.4 大黄鱼 SSR 标记研究进展
    1.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0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黄鱼 VIE 与 PIT 标志的初步研究
    2.1 目的和意义
    2.2 荧光颜料标志和被动整合雷达标志
    2.3 材料和方法
        2.3.1 试验时间和地点
        2.3.2 标志鱼来源
        2.3.3 试剂及标记产品
        2.3.4 实验方法
        2.3.4.1 VIE 标志
        2.3.4.2 PIT 标志
        2.3.5 标志影响生长情况评估及显着性检验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两种标志方法比较
        2.4.2 标志后大黄鱼生长情况
    2.5 讨论
第三章 大黄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耐低温相关 SSR 标记筛选
    3.1 目的和意义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时间与地点
        3.2.2 主要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3.2.2.1 主要试剂
        3.2.2.2 溶液的配制
        3.2.3 主要实验仪器
        3.2.4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3.2.5 微卫星分析
        3.2.5.1 微卫星引物获得
        3.2.5.2 SSR-PCR 扩增与分析
        3.2.6 特异性片段的回收、克隆及测序
        3.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
        3.3.1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3.3.2 耐低温性状相关 SSR 标记的筛选
    3.4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三种致病弧菌感染养殖大黄鱼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大黄鱼病害研究现状
        1.1.1 细菌性疾病
        1.1.2 寄生虫性疾病
        1.1.3 病毒性疾病
        1.1.4 真菌性疾病
        1.1.5 其他病害
    1.2 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1.2.1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1.2.2 鱼类流行病学研究
    1.3 大黄鱼病害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3.1 传统方法检测与诊断
        1.3.2 免疫学检测技术
        1.3.3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大黄鱼三种致病弧菌多重 PCR 方法的优化及验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株来源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引物设计
        2.1.5 PCR 模板的制备
        2.1.6 多重 PCR 优化调试
        2.1.7 多重 PCR 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
        2.1.8 多重 PCR 的应用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多重 PCR 调试优化
        2.2.2 多重 PCR 反应的特异性
        2.2.3 多重 PCR 灵敏度确定
        2.2.4 多重 PCR 的应用检测
    2.3 讨论
3 三种致病弧菌感染大黄鱼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3.1.2 实验动物
        3.1.3 水样采集和处理
        3.1.4 生物因子的监测
        3.1.5 理化因子的监测
        3.1.6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3.1.7 鱼类总基因组的提取
        3.1.8 三种致病弧菌多重 PCR 检测
        3.1.9 实验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大黄鱼养殖周期与三种致病弧菌之间的感染率关系
        3.2.2 大黄鱼三种致病弧菌感染率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3.3 讨论
        3.3.1 三种致病弧菌对养殖大黄鱼的感染率分析
        3.3.2 大黄鱼三种致病弧菌的感染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3.3 三种致病弧菌感染大黄鱼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4 本研究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创新点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8)大黄鱼三种胃肠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动物胃肠肽的研究进展
    2.1 胃肠肽的研究历史及其概述
        2.1.1 胃肠肽的定义和发现
        2.1.2 胃肠肽的基本特征
        2.1.3 胃肠肽的主要种类
        2.1.4 胃肠肽分泌与摄食及营养的关系
    2.2 主要胃肠肽的结构和功能
        2.2.1 胆囊收缩素
        2.2.2 胃促生长素
        2.2.3 瘦素
    2.3 胃肠肽与性成熟关系
        2.3.1 胃肠肽对下丘脑-垂体-性腺生殖轴的影响
        2.3.2 胃肠肽对 kisspeptin 促分泌作用
        2.3.3 营养-胃肠肽-性成熟的偶联关系
    2.4 本研究的意义
第三章 大黄鱼三种胃肠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3.1 材料获取
    3.2 仪器和试剂
        3.2.1 仪器
        3.2.2 试剂及相关溶液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总 RNA 提取及 cDNA 第一链的合成
        3.3.2 三种胃肠肽核心序列的扩增
        3.3.3 cDNA 末端快速扩增(RACE)
        3.3.4 序列的拼接及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总 RNA 提取结果
        3.4.2 核心片段 PCR 产物检测结果
        3.4.3 5'RACE 和 3'RACE 结果
        3.4.4 大黄鱼胆囊收缩素 cDNA 全序列及其分析
        3.4.5 大黄鱼胃促生长素 cDNA 全序列及其分析
        3.4.6 大黄鱼瘦素 cDNA 全序列及其分析
    3.5 讨论
        3.5.1 大黄鱼胆囊收缩素,胃促生长素和瘦素的结构特征
        3.5.2 鱼类胆囊收缩素,胃促生长素和瘦素的保守性及其对今后胃肠肽基因研究的启示
第四章 大黄鱼三种胃肠肽表达的组织特异性
    4.1 材料获取
    4.2 仪器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总 RNA 提取及 cDNA 第一链的合成
        4.3.2 引物设计及 PCR 检测
        4.3.3 荧光实时定量 PCR
        4.3.4 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总 RNA 提取结果
        4.4.2 大黄鱼胆囊收缩素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结果
        4.4.3 大黄鱼胃促生长素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结果
        4.4.4 大黄鱼瘦素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结果
    4.5 讨论
        4.5.1 大黄鱼胆囊收缩素在不同组织内相对表达量分析及讨论
        4.5.2 大黄鱼胃促生长素在不同组织内相对表达量分析及讨论
        4.5.3 大黄鱼瘦素在不同组织内相对表达量分析及讨论
第五章 饥饿对大黄鱼三种胃肠肽基因表达的影响
    5.1 材料获取
    5.2 仪器与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总 RNA 的提取及 cDNA 第一链的合成
        5.3.2 饥饿对大黄鱼三种胃肠肽基因表达影响的定量分析
        5.3.3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总 RNA 提取及 PCR 扩增结果
        5.4.2 饥饿对大黄鱼胆囊收缩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5.4.3 饥饿对大黄鱼胃促生长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5.4.4 饥饿对大黄鱼瘦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5.5 讨论
        5.5.1 饥饿对大黄鱼胆囊收缩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5.5.2 饥饿对大黄鱼胃促生长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5.5.3 饥饿对大黄鱼瘦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大黄鱼异源精子诱导雌核发育及性别特异性AFLP标记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大黄鱼研究现状
    2 鱼类雌核发育研究概况
    3 鱼类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第二章 鮸鱼和黄姑鱼精子诱导大黄鱼雌核发育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同源和异源(鮸鱼)精子诱导大黄鱼雌核发育的比较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磁珠富集法筛选鮸鱼微卫星引物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五章 鮸鱼SSR 引物在大黄鱼中交叉扩增及雌核发育子代鉴定中的应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六章 大黄鱼性别特异性AFLP 标记的筛选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七章 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1 创新点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B 雌核发育大黄鱼现场验收意见
附录C 专利证书
在学研究成果
    一、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二、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
    三、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在学期间获得的专利
致谢

(10)大黄鱼(♀)与黄姑鱼(♂)人工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人工授精
    2.2 杂交受精卵的胚胎发育
        2.2.1 受精卵
        2.2.2 卵裂期
        2.2.3 囊胚期
        2.2.4原肠期
        2.2.5 肌节出现期
        2.2.6 心跳期
        2.2.7 肌肉效应期
        2.2.8 出膜前期
        2.2.9 出膜期
    2.3 杂交卵与母本自交卵发育比较
3 讨论

四、网箱饲养大黄鱼性早熟的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黄鱼LcDCAF17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罗辉玉,张东玲,叶坤,王志勇.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2]基于dnd基因标记的大黄鱼原始生殖细胞发生发育的初步研究[J]. 陈仕海,蔡明夷,张子平,韩坤煌,姜永华,张伟军,王艺磊. 水产学报, 2015(09)
  • [3]大黄鱼生长性状相关SNP标记的研究[D]. 蒋寿佳. 浙江海洋学院, 2015(02)
  • [4]基于nanos/dnd基因标记的大黄鱼原始生殖细胞发生发育的初步研究[D]. 陈仕海. 集美大学, 2015(04)
  • [5]大黄鱼“东海1号”选育群体F6代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RAPD、SSR分析[D]. 杨从戎. 宁波大学, 2014(03)
  • [6]大黄鱼标志技术研究及耐低温性状相关SSR标记筛选[D]. 王惠儒. 浙江海洋学院, 2014(07)
  • [7]三种致病弧菌感染养殖大黄鱼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葛明峰. 宁波大学, 2014(03)
  • [8]大黄鱼三种胃肠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性研究[D]. 崔文涛. 浙江海洋学院, 2013(10)
  • [9]大黄鱼异源精子诱导雌核发育及性别特异性AFLP标记筛选[D]. 苗亮. 宁波大学, 2012(02)
  • [10]大黄鱼(♀)与黄姑鱼(♂)人工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J]. 史会来,王奋芬,楼宝,辛俭,毛国民,徐冬冬,詹炜. 水产学杂志, 2011(04)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