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杂交F1幼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

一、鲫鲤杂交F1幼鱼耗氧率与窒息点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江柳[1](2021)在《大黄鱼同生群幼鱼不同增重性能群体间表型、耗氧率、窒息点及脏器相关功能酶活力的差异研究》文中提出

陈健,杨壮志,陈霞,杨淞,李良玉,魏文燕,杨马,唐洪,张小丽,刘家星,陶丽竹[2](2020)在《花鮈骨、唇鮈骨及其杂交F1代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利用封闭呼吸室对全长、体长规格基本一致的花鮈骨、唇鮈骨和花鮈骨(♀)×唇鮈骨(♂)杂交F1代幼鱼进行耗氧率和临界窒息点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温20℃时,平均全长(11.726±0.2522)cm、体长(9.544±0.2769)cm、体质量(13.087±0.6959)g的花鮈骨耗氧率平均值为0.1254 mg/(g·h);平均全长(13.939±0.2420)cm、体长(11.527±0.2069)cm、体质量(21.933±0.9952)g的唇鮈骨耗氧率平均值为0.1099 mg/(g·h);平均全长(11.091±0.3510)cm、体长(9.046±0.3106)cm、体质量(11.182±1.0452)g的杂交F1代耗氧率平均值为0.1503 mg/(g·h)。亲本花鮈骨、唇鮈骨与杂交F1代耗氧率昼夜变化节律不一,花鮈骨、唇鮈骨白天耗氧率低于夜间,杂交F1代白天耗氧率高于夜间。花鮈骨、唇鮈骨及杂交F1代其临界窒息点随温度变化均符合2次曲线关系(R2=1),在温度为15~25℃时,其临界窒息点随温度上升而升高;同一温度下,3种鱼类窒息点相比较,花鮈骨>唇鮈骨>杂交F1代。

杨斯琪[3](2020)在《氨氮胁迫对大口黑鲈耗氧率、相关组织酶活及TLR2、IRF4基因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集约化养殖中,尤其在工厂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由于过高的养殖密度、增加了投喂量、未及时清理残饵排泄物等因素,通常会引起氨氮在水体中逐渐积累,对经济鱼类产生不利的影响。然而在大口黑鲈中,关于氨氮胁迫的报道较少,对且其解毒机制尚不明确。因此研究氨氮对大口黑鲈的毒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大口黑鲈为对象,首先研究了氨氮胁迫对其生长和代谢状况的影响;其次探究了氨氮的胁迫作用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最后从免疫基因的方面分析其分子指标响应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采用封闭流水式实验方法,研究了氨氮、温度和体重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耗氧率、窒息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总氨氮浓度0-8.61mg/L范围,随着氨氮浓度增加,大口黑鲈幼鱼耗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峰值为0.338mg/(g·h),窒息点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加而递增,影响显着(P<0.05);在13-33°C的实验温度范围,随着温度升高,耗氧率先增加,在29°C时达到峰值0.392mg/(g·h),随后出现下降。在体重6.66-15.87g范围,耗氧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下降,最低值为0.112mg/(g·h);耗氧率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夜均0.214mg/(g·h)>日均0.199mg/(g·h),二者差异显着(P<0.05),并在2:00-6:00和18:00-20:00时间段出现二个峰值。以30.94±1.71g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为研究对象,设置三个氨氮胁迫浓度(19,28.5,38mg/L)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分别在胁迫第0、6、12、24、48、72、96h取其肾脏、肝脏、鳃丝、脑和肠组织,探讨急性氨氮胁迫对大口黑鲈的不同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总抗氧化活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结果:在试验期间内,氨氮质量浓度为19mg/L随胁迫时间延长T-SOD酶活逐渐升高外,其余各组三种酶活水平均显现先上调后下降的趋势。氨氮浓度越大,胁迫时间越长,其毒性作用越强,表现为38mg/L氨氮处理组在72h或96h后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当氨氮质量浓度为19mg/L时,大口黑鲈幼鱼T-SOD、T-AOC和GSH-Px指标在各组织中与对照组相比,除了GSH-Px在肝脏和鳃丝中出现低于正常水平(P<0.05),其他未出现显着性变化(P>0.05);当氨氮质量浓度为28.5mg/L时,肾脏和肝脏T-SOD,肝脏、鳃丝和肠T-AOC及全部组织GSH-Px含量等指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但当氨氮质量浓度为38mg/L时,大口黑鲈幼鱼的T-SOD、T-AOC和GSH-Px指标在各组织中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峰值出现大小特征,在氨氮胁迫下,依次是鳃丝的T-SOD与肾脏T-AOC和GSH-Px表现出了最强的敏感性。试验条件下氨氮胁迫对大口黑鲈T-SOD、T-AOC和GSH-Px各指标活性产生明显影响(P<0.05),且随浓度增加及时间延长影响程度加大。由此可见,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会对大口黑鲈的酶活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作为氨氮胁迫的监测指标时,T-SOD作为以鳃组织为宜,T-AOC和GSH-Px以肾脏组织为宜。为了了解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转导机制,探究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2,TLR2)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机体,在受到氨氮胁迫后的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从大口黑鲈转录组中获得了TLR2部分序列,采用RT-PCR及RACE获得TLR2全长cDNA。采用分子生物信息学对大口黑鲈TLR2基因序列以及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对这个基因分别进行了分子进化分析。采用qRT-PCR分析大口黑鲈TLR2基因的组织表达分布和氨氮胁迫后的免疫应答模式开展了研究。结果显示,TLR2基因全长2626 bp,2445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814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发现,大口黑鲈TLR2与其他物种的TLR和基因结构相似,具有高度保守性,同源性分别为85.66%。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大口黑鲈TLR2与花鲈、石斑鱼聚为一支。qRT-PCR分析表明,大口黑鲈TLR2在6个健康组织(肾脏、肝脏、脾脏、脑、鳃和肠)中均有表达,在肝脏和肾脏中的表达量较高。在受到氨氮胁迫后的免疫表达模式表明了大口黑鲈TLR2基因在应对毒害威胁时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个途径中,TLR2通过MyD88依赖性途径介导NF-κB信号。为了研究急性氨氮胁迫对免疫反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了解干扰素调节因子4(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4,IRF4)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机体的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从大口黑鲈转录组中获得了IRF4部分序列,采用RT-PCR及RACE获得IRF4全长cDNA。采用分子生物信息学对大口黑鲈IRF4基因序列以及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对这个基因分别进行了分子进化分析。采用qRT-PCR分析大口黑鲈IRF4基因的组织表达分布和氨氮胁迫后的免疫应答模式展开了研究。结果显示,IRF4基因全长1964 bp,1224 bp的ORF,编码407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发现,大口黑鲈IRF4与其他物种的IRF基因结构相似,具有高度保守性,同源性分别为90.33%。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大口黑鲈IRF4和鳜鱼聚为一支。qRT-PCR分析表明,大口黑鲈IRF4在6个健康组织(肾脏、肝脏、脾脏、脑、鳃和肠)中均有表达,在肾脏中的表达量较高。氨氮胁迫能诱导6个组织中IRF4基因的表达(P<0.05),出现峰值的时间存在差异。IRF4诱导的I型IFN(IFNα/β),能够参与机体的抵御氨氮胁迫反应。本研究表明,在受到氨氮胁迫后的免疫表达模式表明了大口黑鲈IRF4基因在应对氨氮中毒时起到了重要作用。

徐林通,蔡琰,钟文慧,郝俊,叶红梅,姚学良[4](2019)在《温度对赣昌鲤鲫耗氧率和窒息点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赣昌鲤鲫是一种远缘杂交鲫,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多年试验证明其具有食性广、抗病性强、生长快速、肉质细嫩、市场价格高等诸多优点,经过多年的推广养殖和市场销售,深受广大养殖户与消费者的青睐。赣昌鲤鲫亲本对溶氧的需求已有报道,为摸清赣昌鲤鲫苗种对溶氧的需求,在养殖生产中指导赣昌鲤鲫运输及水质调节技术,项目开展不同温度对赣昌鲤鲫幼鱼耗氧率、窒息点的影响试验。

李育森,雷建军,韩耀全,施军,吴伟军,王大鹏,何安尤[5](2019)在《水温和光照强度对乌原鲤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索水温和光照对乌原鲤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的影响,为其人工繁育及规模化苗种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密闭流水环境中,设3个水温梯度(14、19和24℃)和3个光照强度(<10、500~600和1200~1300 lx),通过测定进、出水样溶解氧含量而计算乌原鲤鱼种耗氧率和临界窒息点。【结果】乌原鲤鱼种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在14~19℃范围内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对应的平均耗氧率分别为0.19±0.07、0.22±0.06和0.29±0.07 mg/(g·h),临界窒息点则表现为24℃(1.5023 mg/L)>19℃(1.4887 mg/L)>14℃(1.2180 mg/L);乌原鲤鱼种耗氧率昼夜节律表现为:14℃水温条件下白天>晚上,19℃水温条件下晚上>白天,24℃水温条件下白天>晚上。在冬季水温(13℃)条件下,光照强度<10 lx时的乌原鲤鱼种平均耗氧率为0.15±0.06 mg/(g·h),光照强度为500~600 lx时的平均耗氧率为0.16±0.08 mg/(g·h),光照强度为1200~1300 lx时的平均耗氧率为0.16±0.07 mg/(g·h);对应的乌原鲤鱼种临界窒息点分别为1.7729、1.2316和1.1639 mg/L,乌原鲤临界窒息点与光照强度呈负相关,但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在适宜生长水温范围内,乌原鲤耗氧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适当提高水温有利于促进其新陈代谢,提高生长速度;光照强度的变化对乌原鲤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无明显影响,但黑暗条件下其临界窒息点较高。乌原鲤的高耗氧率和高临界窒息点直接限制其自然种群分布,也是造成其种群急剧减少的原因之一。

单建杰[6](2018)在《不同地区来源的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部分生物学性状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鳜鱼是我国重要的名优淡水经济鱼类,深受消费者青睐。常见的养殖鳜鱼品种是翘嘴鳜和斑鳜,其中翘嘴鳜仅摄食活饵,且病害多,但生长速度快,养殖规模大;斑鳜生长慢,但疾害少,且能摄食冰鲜饵料,鳜鱼养殖受到制约。但两种鳜鱼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利用杂交育种方式集中双方优势,可能成为鳜鱼持续发展的良好手段。试验对来自广东地区的翘嘴鳜和辽宁地区的斑鳜的自交后代和杂交子一代的生物学性状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了解后代对亲本遗传性状的表现情况,以及两种杂交子一代性状的差异性,旨在为鳜鱼的杂交育种提供参考。试验研究了翘嘴鳜、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4个鳜鱼群体的形态特征、抗氧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消化酶、耗氧率和窒息点等指标的差异。1.形态特征差异性比较杂交子一代的体斑形态及分布相近,且介于两自交F1代之间,更偏向于斑鳜,正交F1代(翘嘴鳜♀×斑鳜♂)比反交F1代(斑鳜♀×翘嘴鳜♂)多一条从背鳍向下垂直穿过侧线的深褐色条带。自交及杂交子一代的背鳍(D)、胸鳍(P)、尾鳍(C)鳍条数存在显着性差异,且正交F1代的可数综合杂交指数更偏向母本,而反交F1代属中间型。除肝体比指数外,四个群体的可量性状比值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杂交子一代的平均杂交系数均偏向母本遗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杂交F1代间形态最接近,经过判别分析,筛选出8个贡献较大的比值性状,构建体型判别式,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5.24%、81.58%、77.78%、84.72%,综合判别准确率为84.83%,能够较好的判别四种群体。2.抗氧化及免疫指标比较研究斑鳜的CAT、SOD、ACP、AKP活力均高于翘嘴鳜,杂交子一代的抗氧化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值基本介于翘嘴鳜、斑鳜之间,但部分组织中杂交子一代的CAT、SOD、T-AOC活力超出自交F1代,表现出一定的免疫优势,且正交F1代的血清中ACP、AKP活力分别为(3.03±0.67 U/gprot、2.12±0.36 U/gprot)显着高于反交F1代。3.消化酶活性研究自交及杂交子一代的幽门盲囊中蛋白酶活性最强,不同种间差异性较小,消化道中蛋白酶活性差异为:幽门盲囊>前肠>中肠>胃>后肠。杂交后代的胃蛋白酶活性稍强于自交后代,且正交子一代(21.63±1.61 U/mgprot)显着高于反交子一代(19.44±1.12U/mgprot)(P<0.05)。消化道中脂肪酶活力变化与蛋白酶相似,幽门盲囊中活性最高,杂交子一代显着大于自交组(P<0.05),杂交后代间差异不显着。淀粉酶活性以胃中最高,幽门盲囊中的淀粉酶活性最弱,而其余各部位差异不明显。自交组的胃淀粉酶活性强于杂交子一代,正交子一代(1.14±0.19 U/mgprot)>反交子一代(0.69±0.08 U/mgprot)。4.耗氧率与窒息点鳜鱼的耗氧率与个体大小呈反相关,且斑鳜高于翘嘴鳜,并以当年斑鳜鱼苗的耗氧率最大(0.3±0.17 mg/g·L),2龄的翘嘴鳜为最低(0.1±0.06 mg/g·L);杂交后代的耗氧率明显高于自交组(P<0.05),并以正交F1代(翘嘴鳜♀×斑鳜♂)的当年鱼种耗氧率最高(0.44±0.26 mg/g·L);杂交子一代的窒息点均明显低于自交组(P<0.05),以当年正交组(翘嘴鳜♀×斑鳜♂)的鱼种为最低0.61±0.08 mg/g·L;斑鳜的窒息点高于翘嘴鳜,以当年斑鳜鱼种的窒息点为最高(1.55±0.11 mg/L)。试验鱼耗氧率的昼夜变化均表现为白天中午(1012时)较高,半夜最低的特征。由以上比较可知,正交子代在非特异性免疫及溶氧需求优于其他三种鳜鱼,为鳜鱼养殖筛选出抗病性强的品种。

何亚[7](2016)在《红鳍东方鲀和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考察了三种温度(15、20和25℃)对体重分别为23.9±2.0、30.1±1.5和43.8±1.6 g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呼吸和代谢的影响;其次研究了四种浓度(0.01、0.1、0.4及1 mg/L)的Cu(II)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胁迫效应,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在温度1525℃范围内,红鳍东方鲀幼鱼的耗氧率(RO)和排氨率(RN)均随着温度(T)的升高而增大,并符合指数函数关系,相关方程分别为:体重为23.9±2.0 g时,RO=0.5907e0.0118T(R2=0.9966),RN=0.0407e0.028T(R2=0.9999);体重为30.1±1.5 g时,RO=0.4636e0.0194T(R2=0.9998),RN=0.0288e0.0346T(R2=0.9943);体重为43.8±1.6 g时,RO=0.3089e0.0317T(R2=0.9918),RN=0.0201e0.0396T(R2=0.9456)。(2)红鳍东方鲀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着鱼体重的增加而减少,RO和RN与体重(W)之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关系,即温度15℃时,RO=4.6768W-0.596(R2=0.9993),RN=1.1804W-0.933(R2=0.9968);温度20℃时,RO=2.5117W-0.381(R2=0.9989),RN=0.5273W-0.536(R2=0.9941);温度25℃时,RO=1.8587W-0.268(R2=0.9961)RN=0.8753W-0.748(R2=0.9993)。(3)红鳍东方鲀幼鱼的O/N比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体重的增加而升高。(4)在Cu(II)胁迫下,低浓度Cu(II)对菲律宾蛤仔的呼吸代谢有刺激作用;但当Cu(II)浓度超过0.4 mg/L时,就会对菲律宾蛤仔产生毒性效应,抑制菲律宾蛤仔的呼吸和代谢。(5)Cu(II)胁迫对菲律宾蛤仔体内的氧化防御系统有重要的影响,较低浓度Cu(II)胁迫对SOD、CAT、GSH-Px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因为在较低浓度下菲律宾蛤仔能够调动其防御系统抵抗胁迫,酶活性受到一定抑制;当Cu(II)浓度的增加到0.4 mg/L时,对SOD、CAT、GSH-Px活性具有诱导作用,因为机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应激性恢复了酶活性;随着Cu(II)浓度的进一步增大SOD、CAT、GSH-Px活性降低,说明此时Cu(II)对菲律宾蛤仔已具有毒性效应。

尤宏争,孙志景,崔宽宽,郑艳坤,张勤,包海岩[8](2014)在《布氏鲷幼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布氏鲷幼鱼在溶氧量下降过程中的活动规律和变化特点,利用简易密闭的流水装置,选择体质量为10.116.8 g的小规格幼鱼及25.947.0 g的大规格幼鱼,研究其昼夜耗氧率变化规律、窒息点以及水温、体质量对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布氏鲷幼鱼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随体质量的增大而降低。两种规格幼鱼的昼夜耗氧率变化曲线基本一致,日均耗氧率0.142 6 mg/(g·h)(8:0018:00)与夜均耗氧率0.153 8 mg/(g·h)(20:006:00)相似,两种规格的布氏鲷均分别在16:00、8:00出现耗氧率的低、高峰。大、小规格幼鱼的窒息点分别是0.25 mg/L和0.33 mg/L。

张新铖[9](2013)在《乌鳢、斑鳢及杂交种线粒体DNA全序列分析及杂种鉴定》文中研究表明乌鳢(Channaargus)和斑鳢(Channamaculata)是我国重要的土着鱼类品种,同属鲈形目(Perciformes)、鳢亚目(Channoidei)、鳢科(Channidae)、鳢属(Channa)。乌鳢和斑鳢出肉率高,味道鲜美,肉质细腻,营养价值高,深受国内及港澳市场和东南亚各国的欢迎。并且它们对环境的要求不高,适应能力强,能实现高密度养殖,使得鳢科鱼类在水产养殖产业中越来越重要。在生产养殖实践中,人们将乌鳢与斑鳢杂交获得了杂交鳢(斑鳢♀×乌鳢♂和乌鳢♀×斑鳢♂),杂交鳢在养殖生产中表现出良好的杂种优势。由于杂交种具有优秀的养殖经济性能,养殖户更愿意选择杂交种进行养殖。目前杂交鳢占了鳢科鱼类养殖量的绝大部分,成为鳢科中主要的养殖品种。杂交种在实践生产中表现出优于亲本的性状,并且两杂交种之间也存在生长上的差异。氧气是生产中影响水生动物的重要因素,耗氧率及窒息点与鱼类的生存、成长密切相关,因此我们从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方面对乌鳢、斑鳢及正反交杂交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水温25.1℃条件下,平均体重48.88g的乌鳢、45.30g的斑鳢、44.20g的斑乌鳢和46.76g的乌斑鳢的耗氧率分别为0.22、0.16、0.19、0.17mg/gh,窒息点分别为2.47、1.45、1.18、2.01mg/L,讨论、分析了这4种鱼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规律以及窒息点的差异原因。本实验接着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的角度对斑鳢、乌鳢和杂交鳢进行了比较分析,为鳢科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设计了覆盖乌鳢线粒体DNA的11对引物,利用PCR技术对4种鱼的线粒体全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完成后经过人工修正和拼接,得到4种鱼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对4种鱼mtDNA的结构进行分析,定位了13个蛋白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控制区域基因的位置及大小,比较了4种鱼mtDNA存在的的差异。mtDNA的长度只相差1bp,mtDNA中的基因结构基本相同,除了12SrRNA、16SrRNA之外的基因大小也相同,通过blast比对乌鳢、斑鳢的线粒体基因相似度为92%。并且基于线粒体基因组12个蛋白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通过贝叶斯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对乌鳢、斑鳢的系统发育地位进行了定位,鳢亚目和鰕虎鱼亚目并为一枝,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这也为鳢亚目在鲈形目中的发育地位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通过比较乌鳢、斑鳢及其杂交子代的线粒体DNA进行全序列的差异,我们利用Primer5.0软件设计了15对引物。用15对引物对乌鳢、斑鳢与杂交子代的4个组合进行扩增,其中引物BY14获得了能够区分杂交子代的特异条带。此序列长为201bp,经blast检验为mtDNA的扩增产物。并通过每种鱼的30个样本的检验,得到该引物可以稳定的扩增出可以鉴定杂交种的特异性条带,利用此特异引物能够实现对乌鳢、斑鳢和杂交子代的鉴别。为生产中实现杂交鳢品种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万玉美,赵海涛,张福崇[10](2013)在《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及其杂交F1幼鱼耗氧率与窒息点研究》文中认为利用封闭呼吸室对同一日龄、不同规格的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和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杂交F1代幼鱼进行耗氧率和临界窒息点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温14.8~15.6℃时,体质量(37.24±3.64)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耗氧率为(0.3385±0.0161)mg/(g.h),体质量(14.45±1.08)g的菊黄东方鲀幼鱼耗氧率为(0.2327±0.0241)mg/(g.h),体质量(27.96±1.38)g的杂交F1代东方鲀幼鱼耗氧率为(0.2282±0.0219)mg/(g.h);同一日龄不同规格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和杂交东方鲀幼鱼的耗氧量分别为(12.5243±0.6720)、(3.3544±0.2975)、(5.8469±0.9537)mg/(h.尾);3种东方鲀的耗氧率呈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平均耗氧率显着高于夜晚。水温为14.8~15.6℃时,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及杂交东方鲀幼鱼的临界窒息点分别为0.665、0.882mg/L和0.774mg/L。

二、鲫鲤杂交F1幼鱼耗氧率与窒息点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鲫鲤杂交F1幼鱼耗氧率与窒息点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2)花鮈骨、唇鮈骨及其杂交F1代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耗氧率的测定
        1.2.2临界窒息点的测定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耗氧率测定结果
    2.2 耗氧率的昼夜变化
    2.3临界窒息点
    2.4 亲本及杂交F1代临界窒息点与温度的关系
3 讨论

(3)氨氮胁迫对大口黑鲈耗氧率、相关组织酶活及TLR2、IRF4基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养殖水体中的氨氮研究
        1.1.1 水体中氨氮来源
        1.1.2 影响氨氮毒性的因素
        1.1.3 氨氮对鱼类的毒性研究
    1.2 鱼类呼吸代谢研究
        1.2.1 耗氧率简介
        1.2.2 影响鱼类呼吸代谢的因素
        1.2.3 窒息点简介
    1.3 抗氧化酶的研究
        1.3.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1.3.2 总抗氧化能力(T-AOC)
        1.3.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1.4 TOLL样受体(TLRs)和干扰素调节因子(IRFs)基因的研究
        1.4.1 鱼类的TLRs研究
        1.4.2 鱼类的IRFs研究
        1.4.3 IRFs在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中的作用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氨氮、温度和体重对大口黑鲈幼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结果
        2.2.2 讨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氨氮胁迫对大口黑鲈幼鱼T-SOD、T-AOC和 GSH-Px活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结果
        3.2.2 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口黑鲈Toll样受体2基因克隆及氨氮胁迫后不同组织的表达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用鱼及氨氮胁迫感染实验
        4.1.2 总RNA提取以及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4.1.3 Ms-TLR2基因核心序列的克隆
        4.1.4 Ms-TLR2 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
        4.1.5 Ms-TLR2 基因cDNA全长序列分析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4.1.6 Ms-TLR2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结果
        4.2.2 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口黑鲈干扰素调节因子4基因克隆及氨氮胁迫后不同组织的表达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用鱼及氨氮胁迫感染实验
        5.1.2 总RNA提取以及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5.1.3 Ms-IRF4基因核心序列的克隆
        5.1.4 Ms-IRF4 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
        5.1.5 Ms-IRF4 基因cDNA全长序列分析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5.1.6 Ms-IRF4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结果
        5.2.2 讨论
    5.3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温度对赣昌鲤鲫耗氧率和窒息点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用鱼
    2. 试验方法
    3. 溶解氧的测定
    4. 窒息点的测定
    5. 数据分析
二、试验结果
三、讨论
    1. 温度对赣昌鲤鲫耗氧率的影响
    2. 温度对赣昌鲤鲫窒息点的影响

(5)水温和光照强度对乌原鲤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温和光照强度对乌原鲤鱼种耗氧率的影响
    2.2 水温和光照强度对乌原鲤鱼种临界窒息点的影响
    2.3 乌原鲤鱼种的耗氧率昼夜节律
3 讨论
    3.1 乌原鲤耗氧率的变化
    3.2 乌原鲤的临界窒息点
    3.3 乌原鲤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对其资源量下降的影响
4 结论

(6)不同地区来源的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部分生物学性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鳜鱼养殖产业的重要性
    1.2 鳜鱼的生物学特征
        1.2.1 分类和分布
        1.2.2 形态特征
        1.2.3 食性
        1.2.4 鳜鱼的生长
    1.3 人工养殖的鳜鱼品种
    1.4 鳜鱼的主要病害
    1.5 杂交是集中亲本优势的重要育种手段
        1.5.1 鱼类的种间杂交
        1.5.2 鱼类的属间杂交
        1.5.3 鱼类属间以上杂交
    1.6 鳜鱼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1.7 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8 本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形态结构差异性比较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鱼
        2.1.2 检测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外形与体斑观察
        2.2.2 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可数性状比较分析
        2.2.3 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可量性状的比较及多元分析
    2.3 讨论
        2.3.1 鳜鱼杂交后代的体斑分布更偏向斑鳜
        2.3.2 鳜鱼杂交后代可数性状变化紊乱
        2.3.3 鳜鱼杂交后代的可量性状更偏向母本
        2.3.4 鳜鱼杂交后代的体型符合当前市场需求
    2.4 小结
第三章 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抗氧化及免疫指标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鱼与分组
        3.1.2 试验试剂与方法
        3.1.3 样品采集与保存
        3.1.4 生化指标测定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试验鱼抗氧化指标检测结果
        3.2.2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3.3 讨论
        3.3.1 抗氧化指标体现了动物的生存状态
        3.3.2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是动物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体现
    3.4 小结
第四章 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消化酶比较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鱼与分组
        4.1.2 试验试剂与仪器
        4.1.3 样品采集与保存
        4.1.4 消化酶指标测定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蛋白酶活性检测结果
        4.2.2 脂肪酶活性检测结果
        4.2.3 淀粉酶活性检测结果
    4.3 讨论
        4.3.1 四种试验鳜鱼具有相似的食物组成
        4.3.2 鳜鱼的人工饲料配制中淀粉可以作为组份之一
    4.4 小结
第五章 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耗氧率与窒息点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鱼及其养殖
        5.1.2 试验试剂
        5.1.3 耗氧率测定
        5.1.4 窒息点测定
        5.1.5 耗氧率计算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鳜鱼种的耗氧率与窒息点
        5.2.2 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正交F1代的一龄鱼种耗氧率的昼夜变化
        5.2.3 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的二龄鱼种耗氧率的昼夜变化
    5.3 讨论
        5.3.1 耗氧率是鱼类代谢强度的体现
        5.3.2 窒息点确定了鱼类耐低氧的极限值
        5.3.3 耗氧率的昼夜变化体现了鱼的摄食节律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7)红鳍东方鲀和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红鳍东方鲀耗氧率和排氨率
    1.2 重金属对菲律宾蛤仔毒性研究
第二章 温度对不同体重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1 试剂
        2.2.2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数据处理
    2.5 实验结果
        2.5.1 温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耗氧率的影响
        2.5.2 温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排氨率影响
        2.5.3 温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Q10值的影响
        2.5.4 温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O/N的影响
    2.6 讨论
        2.6.1 温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2.6.2 体重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2.6.3 红鳍东方鲀幼鱼Q10的分析
        2.6.4 能源物质的分析
    2.7 小结
第三章 不同浓度Cu(II)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2 试剂及仪器
        3.2.1 试剂
        3.2.2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数据处理
    3.5 实验结果
        3.5.1 Cu(II)胁迫下菲律宾蛤仔养殖水中水质指标的变化
        3.5.2 Cu(II)胁迫下菲律宾蛤仔体内SOD、CAT及GSH-Px的变化
    3.6 讨论
    3.7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8)布氏鲷幼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装置
    1.3 试验方法
        1.3.1 体质量对耗氧率的影响
        1.3.2 温度对耗氧率的影响
        1.3.3 昼夜耗氧率变化研究
        1.3.4 窒息点和昏迷点研究
2 结果和分析
    2.1 不同体质量布氏鲷耗氧率的变化
    2.2 温度对布氏鲷耗氧率的影响
    2.3 耗氧率的昼夜变化情况
    2.4 窒息点和昏迷点
3 讨论
    3.1 体质量对布氏鲷幼鱼耗氧率的影响
    3.2 温度对布氏鲷幼鱼耗氧率的影响
    3.3 布氏鲷幼鱼耗氧率的昼夜变化
    3.4 布氏鲷幼鱼的窒息点

(9)乌鳢、斑鳢及杂交种线粒体DNA全序列分析及杂种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斑鳢和乌鳢简介
        1.1 乌鳢和斑鳢的养殖、研究状况
        1.1.1 养殖概况
        1.1.2 研究状况
        1.1.3 养殖存在的问题
    2 杂交鳢的养殖研究状况
        2.1 斑鳢(♀)与乌鳢(♂)杂交的研究
        2.2 乌鳢(♀)与斑鳢(♂)杂交的研究
        2.3 乌鳢、斑鳢及杂交种耗氧率与窒息点耗氧率的分析
    3 鱼类杂交种的鉴定
        3.1 形态标记
        3.2 细胞标记
        3.3 生化标记
        3.4 分子标记
    4 鱼类线粒体DNA的研究进展
        4.1 鱼类线粒体DNA结构
        4.2 鱼类mtDNA的特点
        4.2.1 分子小,结构简单
        4.2.2 编码效率高
        4.2.3 拷贝数多且单一
        4.2.4 母性遗传
        4.2.5 进化速度快
    5 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一章 斑鳢、乌鳢及其杂交种线粒体DNA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用鱼
        1.1.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1.1.3 主要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线粒体DNA提取
        1.2.2 基因组全长序列克隆及测序
        1.2.3 序列分析
        1.2.4 系统发育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2.2 系统发育关系
    3 讨论
        3.1 线粒体DNA的结构
        3.2 系统进化
第二章 用于鉴定乌鳢、斑鳢及其杂交种的分子标记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用鱼
        1.1.2 实验试剂及试剂盒
        1.2 方法
        1.2.1 线粒体DNA提取
        1.2.2 特异引物设计
        1.2.3 特异引物筛选
        1.2.4 特异引物扩增片段测序验证
        1.2.5 特异引物在4种鱼中的验证
    2 结果
        2.1 线粒体DNA序列
        2.2 特异引物扩增结果
        2.3 特异引物在4种鱼中的验证
    3 讨论
第三章 乌鳢、斑鳢及杂交种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耗氧率测定
        1.3 窒息点测定
        1.4 溶解氧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鱼的昼夜耗氧率
        2.2 试验鱼的窒息点
    3 讨论
        3.1 耗氧率的昼夜变化
        3.2 试验鱼的窒息点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已完成文章
致谢

(10)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及其杂交F1幼鱼耗氧率与窒息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耗氧率的测定
        1.2.2 临界窒息点的测定
        1.2.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耗氧率和耗氧量
    2.2 耗氧率的昼夜变化
    2.3 临界窒息点
3 讨论
    3.1 耗氧率与体质量的关系
    3.2 3种东方鲀幼鱼耗氧率和耗氧量比较
    3.3 耗氧率昼夜变化规律
    3.4 临界窒息点

四、鲫鲤杂交F1幼鱼耗氧率与窒息点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黄鱼同生群幼鱼不同增重性能群体间表型、耗氧率、窒息点及脏器相关功能酶活力的差异研究[D]. 江柳.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2]花鮈骨、唇鮈骨及其杂交F1代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比较研究[J]. 陈健,杨壮志,陈霞,杨淞,李良玉,魏文燕,杨马,唐洪,张小丽,刘家星,陶丽竹. 中国饲料, 2020(17)
  • [3]氨氮胁迫对大口黑鲈耗氧率、相关组织酶活及TLR2、IRF4基因的影响[D]. 杨斯琪.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4]温度对赣昌鲤鲫耗氧率和窒息点影响的研究[J]. 徐林通,蔡琰,钟文慧,郝俊,叶红梅,姚学良. 科学养鱼, 2019(09)
  • [5]水温和光照强度对乌原鲤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的影响[J]. 李育森,雷建军,韩耀全,施军,吴伟军,王大鹏,何安尤. 南方农业学报, 2019(02)
  • [6]不同地区来源的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部分生物学性状比较研究[D]. 单建杰. 天津农学院, 2018(01)
  • [7]红鳍东方鲀和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研究[D]. 何亚. 大连海洋大学, 2016(11)
  • [8]布氏鲷幼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研究[J]. 尤宏争,孙志景,崔宽宽,郑艳坤,张勤,包海岩. 水产科技情报, 2014(03)
  • [9]乌鳢、斑鳢及杂交种线粒体DNA全序列分析及杂种鉴定[D]. 张新铖. 上海海洋大学, 2013(05)
  • [10]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及其杂交F1幼鱼耗氧率与窒息点研究[J]. 万玉美,赵海涛,张福崇. 水产科学, 2013(01)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