硚口地区沙河街组一段沉积环境识别

一、桥口地区沙河街组一段沉积环境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赵少泽[1](2021)在《沧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与低熟油成藏条件研究》文中指出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沙河街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具有丰富的低熟油显示,展现出良好的低熟油勘探前景。沙河街组层序地层与低熟油成藏条件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陆相断陷盆地层序-沉积特征、丰富低熟油成藏理论,也会为沧东凹陷沙河街组低熟油勘探提供重要依据。本文运用岩心观察、薄片观察、测录井资料分析、地震资料分析、室内分析化验等方法,重点研究和探讨了沧东凹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沉积体系、低熟油成藏条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建立了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模式。沙河街组可以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SQ1-SQ3对应沙三段,SQ4对应沙二段,SQ5对应沙一段。SQ1-SQ4为碎屑岩型层序,SQ5主要为碳酸盐岩型层序。研究区由北到南的层序地层格架可以总结为单断不对称两凹夹一隆、双断中隆和双断不对称地堑3种类型。沧东凹陷各三级层序的地层厚度中心位于徐西断层和沧东断层的下降盘,呈斜列式分布。碎屑岩层序的砂体主要分布在沧东凹陷的东西两侧以及孔店凸起的周缘,纵向上,砂岩主要发育在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下部主要沉积泥岩。碳酸盐岩层序中生物碎屑灰岩主要分布在沧东断层东侧、孔店凸起及其周缘的古地貌高地或缓坡带,纵向上,生物碎屑灰岩沉积在低位体系域,湖侵和高位体系域则沉积厚度巨大的暗色泥岩。(2)建立了沙河街组沉积模式。沧县隆起、徐黑凸起、东光凸起和孔店凸起均向研究区提供物源。沙河街组存在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湖泊四种沉积体系。构造活动、沉积物供给、海侵共同控制了沉积体系的时空分布。沧东凹陷在SQ1-SQ4沉积期发育碎屑岩沉积体系,断层活动强度差异或相互作用造成的不同古地貌及继承性古地貌、沉积物在时间上的差异供给控制了沉积体系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SQ5沉积期断陷活动减弱、沉积物供给变弱、海侵三个因素共同导致该层序同时发育碎屑岩沉积体系和碳酸盐岩沉积体系。(3)沙河街组具有良好的低熟油成藏条件,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了沙河组低熟油成藏模式。(1)沙河街组暗色泥岩分布在SQ1-SQ3和SQ5中,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Ⅱ1型,SQ1-SQ3烃源岩存在少量的Ⅲ型有机质,有机质成熟度介于未熟-低熟之间。SQ1-SQ3和SQ5沉积期海侵导致的湖水咸化促进了烃源岩有机质的富集和低熟油的形成。(2)沙河街组SQ1-SQ4发育碎屑岩储层,SQ5同时发育碎屑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储层,不同类型三角洲的平原分流河道,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以及砂质滩坝等砂体是重要的碎屑岩储层类型,碎屑岩储层的孔隙度类型以中孔-高孔为主,渗透率类型以超低渗-中渗为主。碳酸盐岩储层为生物碎屑灰岩,为中孔、中渗储层。(3)SQ1-SQ3不同体系域砂岩与泥岩的交替沉积在横向上可以形成小范围的储盖组合。SQ4以砂岩为主,难以形成有效的盖层及储盖组合。SQ5低位体系域生物灰岩与湖侵和高位体系域暗色泥岩组合可以在横向上形成大范围的储盖组合。SQ5湖侵和高位体系域的泥岩亦可作为SQ1-SQ4储层的区域盖层。(4)沙河街组主要有岩性圈闭、地层圈闭、构造圈闭、构造-岩性圈闭4种圈闭类型,其中,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对岩性圈闭、地层圈闭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5)沙河街组低熟油的输导体系包括储集砂岩体、不整合面和断层,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界面控制了储集砂岩体和不整合面的形成,而断层则与研究区古近纪的伸展或走滑作用有关。(6)碎屑岩型层序地层低熟油成藏模式包括自生自储型和下生上储型,油藏类型包括地层低熟油藏、岩性低熟油藏以及构造低熟油藏。碳酸盐岩型层序地层的低熟油成藏模式主要为自生自储型,油藏类型为岩性低熟油藏。

曾荣杨[2](2020)在《沧东凹陷沙河街组暗色泥岩沉积特征及构造控制因素》文中认为本论文是以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沙河街组暗色泥岩为主要研究目标完成的。由于本次研究重新划分了沧东凹陷沙河街组的三级层序,因此对暗色泥岩的研究将以三级层序展开,着重对暗色泥岩沉积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生烃特征进行研究,并研究构造对于暗色泥岩发育的控制作用,将为有利区带的圈定提供有力的支撑。本次研究是对沧东凹陷沙河街组暗色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即以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以及有机质成熟度为基础,并与岩心观察、岩心采样、层序、沉积、构造、地震等多方面的研究紧密结合,开展对沧东凹陷沙河街组暗色泥岩的评价研究工作。结论是沙河街组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高,达到了较好-好的标准。本文对沙河街组4个层位进行研究,发现沙三中亚段和沙一段的暗色泥岩厚度大(50~200m)、有机质类型好(Ⅱ1-Ⅰ型)、有机质丰度高并且处于未熟-低熟阶段。通过对暗色泥岩的研究,本文建立了沧东凹陷沙河街组优质暗色泥岩的划分标准并预测其平面展布,并且归纳出本地区优质暗色泥岩的三个主要控制因素,包括(1)古气候及沉积环境;(2)断层活动及(3)构造活动因素的影响。其次运用成因法对沧东凹陷油气资源量计算,沙三段油气聚集量0.662~0.993×108t,沙一段油气0.605~0.907×108t。再次,对沧东凹陷暗色泥岩的生烃机制进行研究,本地区的低熟暗色泥岩具有:(1)较高的有机质丰度;(2)长期处于低成熟阶段;(3)处于还原沉积环境和较好的有机质类型以及(4)具有有较高的转化率等四个特点,具备形成未熟-低熟油的能力。总结出本地区低熟暗色泥岩的2种生烃模式:(1)是以沧东凹陷沙一段暗色泥岩为代表的咸-咸化湖(强)还原相的成烃模式。(2)是以沧东凹陷沙三段暗色泥岩为代表的淡-微咸化湖(弱)还原相的成烃模式。最后从构造的角度对沧东凹陷沙河街组暗色泥岩的发育进行分析:(1)沧东断裂和徐西断裂控制了暗色泥岩的发育,在沙河街组后期徐西断裂对暗色泥岩发育的控制作用明显加强;(2)沧东凹陷共有6个构造单元,但其中负向构造单元即沧东次凹和南皮次凹的暗色泥岩更加发育;(3)沧东凹陷在沙河街期的构造演化拉伸作用先弱后强,活动越剧烈有机质类型越好;(4)沉降速率和持续时间影响了暗色泥岩的沉积厚度和有机质输入量。

董少嘉[3](2020)在《沧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储层预测》文中认为本次论文研究的沧东凹陷,是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两个重要的富油气凹陷其中之一。近年来,油气勘探进展主要集中在沧东凹陷古近系孔店组,相对于孔店组来说,沙河街组作为后备勘探层系,深入研究相对较少。在沙河街期沧东凹陷广泛发育低熟烃源岩,已有油气显示出现在沙三段碎屑岩沉积体系和沙一段碳酸盐岩沉积体系中,表现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而且随着基础资料的不断丰富和勘探的进一步深入,对沧东凹陷沙河街组储层特征及分布深入研究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本论文借助多种储层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了沧东凹陷沙河街组沙一段发育的碳酸盐岩储层和沙三段发育的碎屑岩储层的总体特征;分析了沧东凹陷沙河街组在平面上和纵向上储层物性的分布特征,并对重点层位的储层进行分类评价和有利储层预测。结合已有的基础资料,并且运用岩石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分析以及压汞分析等,(1)结果表明压实、胶结、交代、溶解是沧东凹陷沙河街组储层主要经历的成岩作用。通过对镜质体反射率(Ro)、粘土矿物的组合及演化规律、以及采集样品中自生矿物的产状、分布的综合研究分析,将沧东凹陷沙河街组发育的碎屑岩储层的成岩阶段划分为早成岩A~中成岩A1期;将发育的碳酸盐岩储层划分为准同生成岩阶段~中成岩A1期。(2)对岩石薄片的分析表明,碎屑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孔。储层孔渗物性条件的变差主要由储层成岩作用中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导致。之后在埋藏深度更大的地区,储集受到酸性流体溶蚀作用的影响,产生了次生孔隙,大大的改善了储集物性。而在沙一段发育的碳酸盐岩储层中,次生孔隙和裂缝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受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以及不整合面下淋滤作用的控制,在纵向上发育多个次生孔隙带。(3)有三种主控因素影响着储层的发育,分别是沉积、构造以及成岩作用,据此制定了沧东凹陷沙河街组储层发育的分类评价标准,并且对碎屑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储层评价。结果表明沧东凹陷沙三段在沧东次凹陡坡带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孔店凸起周缘的滨浅湖滩坝砂体、南皮次凹缓坡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是碎屑岩储层的有利储集带;沙一段在孔店凸起周缘的粒屑滩为碳酸盐岩储层的有利储集区带。

李龙迪[4](2019)在《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认为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沙河街组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在北部的濮卫、文留和南部的桥口、徐集、马厂、三春集等地区,均有工业油气产出。虽然经历了多年勘探,但中央低凸起带砂体的物源方向、成因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砂体分布规律也尚不清楚,这也困扰着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本论文以经典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利用地震解释、测录井及分析化验等多种资料,针对东濮凹陷沙河街组,建立了全区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古地貌、古物源、古环境特征,研究了沙河街组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在这些工作基础上,重点围绕中央低凸起带地区,分析了物源方向、砂体类型、砂体控制因素及砂体成因机制,明确了砂体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东濮凹陷沙三段沉积时期气候炎热潮湿,古地貌特征主要受断层活动影响,现今位于构造高部位的中央低凸起带在沉积时期常位于沉积低部位,中央低凸起带物源主要来自盆地长轴方向,即盆地南部和北部,中央低凸起带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形成砂泥岩薄互层为特征的细粒沉积,并在北部地区发育岩盐。中央低凸起带砂体的成因类型主要包括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滩坝砂体和重力流成因砂体,多种成因的砂体在纵向上叠置,横向连片。中央低凸起带处砂体的形成主要受频繁湖平面变化、可容空间与物源供给匹配关系、断层活动、古地貌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湖平面频繁变化的背景下,枯水期,来自盆地南北两个方向的长轴物源在中央低凸起带上形成向盆地中心推进较远距离的三角洲沉积;洪水期,湖平面扩张,前期沉积的三角洲砂体被湖浪改造形成滩坝砂体。同时,因断层活动的影响,凹陷内普遍发育重力流成因砂体。这种“长轴物源”特征,是断层活动导致的中央低凸起带和其两侧洼陷带的可容空间大小的差异,以及长轴物源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了枯水期、洪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指出中央低凸起带为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滩坝砂体的有利勘探地区,而中央低凸起带两侧临近洼陷带的断层下降盘,为重力流成因砂体的有利勘探地区,可作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目标。

叶茂松[5](2019)在《环渤中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一二段混积岩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文中提出传统沉积学理论认为陆源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体系是两类截然分离与独立的沉积体系。然而,自然界普遍存在着陆源碎屑和碳酸盐颗粒(包括异化粒和泥晶)在组分上相互混合或以互层的方式产出的沉积体系,被定义为混合沉积。我国渤海湾地区在古近系沙河街组一二段发现了丰富的混合沉积现象。近些年,伴随油气勘探实践的深入,揭示了渤海海域混积岩两个重要的特征:1)陆相湖盆背景下发育的混合沉积;2)混积岩储层在普遍埋深超过3000m的背景下依然存在优质的储层。相比海相混合沉积的研究,陆相混合沉积的关注相对较少,导致对陆相混积岩的沉积特征与成因认识不清。其次,在中-深埋藏背景下混积岩优质储层的形成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渤海海域混合沉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与油气勘探意义。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选取渤中坳陷及其周缘地区典型混积岩发育构造带作为研究区,通过钻井资料分析、岩心观察、储层特征和流体地球化学测试等技术方法,聚焦混积岩岩性相分类、沉积环境分析、储层典型成岩作用和优质储层储集特征研究等工作,最终阐明混积岩沉积动力过程和优质储层的形成机理。本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包括:1.提出了外源碎屑、生物成因碳酸盐颗粒和化学成因碳酸盐三端元构成的一个新的混积岩岩石学三角分类系统。该岩石学分类系统将混积岩划分为四大类十六个小类。应用该系统分类原则,将研究区混合沉积划分出8类主要的组分混积岩性相类型。此外,还识别了两类互层型混积层系,一类为大尺度混积层系,表征为在单个准层序单元内的层系混积;另一类为小尺度混积层系,表征为单个纹层组单元内层系混积。2.通过典型相标志分析,将混合沉积划分为扇三角洲混合沉积和湖泊混合沉积两大体系。其中,扇三角洲混合沉积体系进一步划分为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混合沉积两类成因相组合。前者可识别出水下碎屑流混合沉积和河口坝混合沉积两类成因相;后者发育前三角洲混合沉积成因相。湖泊混合沉积体系成因相组合为滨浅湖混合沉积,并识别出滩坝复合体混合沉积成因相。3.基于沉积体系沉积特征与空间配置关系,总结三类混积砂体成因类型:水下碎屑流混合沉积、扇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混合沉积和滩坝复合体混合沉积。水下碎屑流混合沉积砂体成因与扇三角洲前缘混积砂体二次垮塌的重力过程有关。扇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混合沉积与扇三角洲周期性推进-废弃等沉积作用相关。滩坝复合体混合沉积受控于湖平面变化与湖流驱动的共同作用。三类混合沉积模式概括为:(1)扇三角洲重力流驱动混合沉积模式;(2)扇三角洲建设-废弃互层型混合沉积模式;(3)广湖水文条件控制下滩坝复合体混合沉积模式。阐明混合沉积的主控因素:古气候是混合沉积储层发育的基础,古地貌和古水深变化分别决定了储层的分布和样式。4.厘定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共生序列,查明了泥晶化作用、胶结作用、白云岩化作用和溶蚀作用等四类主要影响混积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其成因机理。结合岩相学观察、地球化学测试和不同成岩作用产物特征分析认为,研究区沙一二段混积岩储层处于中-深埋藏期,并经历了同生期、准同生期、埋藏期三个成岩作用阶段。其中同生期-准同生期是主要的储层建设期。5.结合储层岩性相、沉积相、主要成岩作用、储层空间类型和孔隙结构,提出三类混积岩优质储层成因类型:(1)滩坝混合沉积原生孔-次生溶蚀孔型储层;(2)砂质碎屑流混合沉积原生孔隙型储层;(3)砾质碎屑流混合沉积残余原生孔隙型储层。6.混积岩优质储层良好的储集性能来源于原生与次生孔隙的共同贡献。原生孔隙的有效保存是储层孔隙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颗粒型混积岩沉积、(准)同生期建设性成岩作用及长期地层浅埋藏是储层有效抵制上覆地层压力、保存原生孔隙的原因。多期不同性质的流体活动起到改造储层的作用,导致储层经历了两次建设期和两次破坏期。其中,同生期大气淡水的溶蚀作用是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混积岩优质储层形成受控于沉积-成岩-构造-流体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7.结合储层控制因素,提出中-深层湖相混积岩优质储层模式。同生期泥晶包壳和准同生期白云岩化作用有效增加了储层岩石的抗压实能力,同时储层长期处于浅埋藏环境降低了压实与胶结作用对储层的影响。两者共同作用导致在埋藏过程中原生孔隙被大量保存。此外,同生期湖平面反复波动导致大气淡水渗入与储层作用,导致大量生物颗粒次生选择性组构溶蚀孔形成,进一步优化了储层。综上所述,本文揭示了陆相湖盆混积岩沉积作用过程与砂体沉积模式,并阐明了中-深埋藏背景下的优质储层成因机理,对渤海海域古近系沙一二段的储层分布预测提出了新的理论支撑,同时也对类似盆地背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案例支持。

张欣妍[6](2019)在《西柳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S2-S3段旋回地层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柳研究区位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中部的蠡县斜坡以北,在冀中坳陷中其面积最大,且油气资源最为富集。由于岩性油藏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的复杂使西柳10断块仍具有很大的挖掘价值。其陆相断陷盆地构造活动强烈,导致地层记录的保存有所缺失,对地层精细划分造成障碍,故此本文利用高频旋回研究地层的方法,结合西柳地区周备的测井、岩性数据和前人研究等资料保障为研究前提,对西柳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S2-S3段开展旋回地层研究,在时间域上加以划分,以满足油田开发阶段研究精度的要求。本文选择了气候变更明显,油气储藏充足的沙三段到沙二段地层作为研究层段,通过研究旋回地层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以与气候变化关系紧密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作为替代指标,对经过环境校正等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和一维小波变换,确定其中主要受天文轨道驱动的周期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西柳地区沙河街组沙二段至沙三段地层主要受斜率和偏心率旋回周期驱动,其中识别出的40ka斜率周期、95ka短偏心率周期以及405ka长偏心率周期,平均旋回地层厚度分别为12.41m、29.38m、113.25m,旋回个数分别为约46个、19.5个以及4.2个。总体来说95ka短偏心率驱动的旋回地层存在最为广泛,故依据95ka短偏心率周期曲线对西柳地区S2-S3段进行了五级层序地层划分。西柳地区沙河街组沙二至沙三段平均经历了 1.75Ma,平均沉积速率大约为0.307m/ka,且各单井目的层段的平均沉积速率差异不大,大部分都能稳定对比,而在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古环境变化受到过剥蚀、改造作用的层段显示出非稳定对比。

唐雨萌[7](2019)在《胜利油田富林洼陷沙河街组-东营组沉积充填及砂体展布特征》文中认为富林洼陷是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本论文在前人基础上,以沉积地质学、测井地质学、岩相古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理论为指导,利用测井、录井、地震反演资料对该研究区的沉积充填和砂体展布特征进行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认识:1.在对富林洼陷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基础上,通过井震标定,建立钻井与地层剖面相结合的区域地层格架。在单井地层划分、井震标定、连井地层对比基础上,编制了各组断裂体系展布图、各组段地层厚度对比图,研究了各地层平面分布规律,共识别出NNE向、NEE向、NW向等3个方向的断裂,各方向断层构造差异明显,对沉积的控制砂体的控制作用也差异较大,并将富林洼陷自西向东分为西、中、东三个次洼,将沙河街组-东营组划分为5个层序界面。2.在钻井岩心观察、测录井资料分析基础上,开展了富林洼陷古近系沉积相识别标志的研究,主要包括:原生沉积构造标志、测井相标志、地震相标志及岩石学标志。3.在沉积相识别标志的基础上,绘制了单井沉积相图,开展了沉积相划分的研究,共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近岸水下扇4类沉积相。其中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发育在沙三段-东营组时期;扇三角洲主要发育在沙四段-沙二段时期;湖泊相各个时期都有发育;近岸水下扇主要发育在沙三下亚段亚段和沙三中亚段亚段时期。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连井沉积相图和各组段沉积相平面图。4.在富林洼陷区域沉积背景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地震反演资料,共识别出2类物源通道类型,包括古沟谷物源通道和断槽物源通道。恢复了各组时期的古地貌,由西向东将坡折带划分为3个类型,主要包括断裂陡坡型坡折带、地貌缓坡型坡折带、顺向断阶缓坡型坡折带。利用测井、地震反演资料,绘制了各组段时期砂体平面展布图及均方根属性图,由此建立了东营组和沙河街组的控砂模式。5.以上述沉积充填特征及砂体展布特征为基础,建立了富林洼陷地区东营-沙河街组三角洲-湖泊的沉积模式。

侯腱膨[8](2018)在《孤南洼陷沙三中下亚段储层发育与隐蔽油气藏形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地层学、地球物理学和石油地质学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综合地震资料、测井和岩心等资料,利用地震属性分析、相干体分析、地震相分析、地震反演等技术,对孤南洼陷沙三中下亚段进行地层对比与构造解释,开展系统的沉积相研究,建立沉积体系模式,明确砂体分布,进行储层评价,对隐蔽圈闭目标进行识别预测。开展以岩性油气藏为主要类型的隐蔽油气藏的成藏解剖研究,明确其成藏关键因素,总结隐蔽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规律和主控因素,建立油气成藏模式,为孤南洼陷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依据。孤南洼陷是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中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其古近纪基底经历了中生代裂陷、地台演化、地台形成三个阶段,其中裂陷作用包括新近纪至第四纪坳陷作用与古近纪的断陷作用,烃源岩和油气储集岩主要在盆地断陷阶段形成。本文研究的目的层段沙三中下亚段可划分为六个砂层组,发育有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深湖六种亚相类型;(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以及滩坝等是有利储层的发育位置。通过波阻抗反演,主要是伽马和声波拟构建似声波曲线约束测井反演,来刻画复杂的储层分布,最终通过储层物性参数将孤南洼陷储层分为中孔中渗、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三类,其中沙三中亚段3砂组和2砂组是研究区主要的储层发育层。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和砂岩透镜体油气藏以及与不整合有关的不整合遮挡油气藏是孤南洼陷沙三中下亚段隐蔽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其中烃源岩的异常高压是岩性尖灭以及砂岩透镜体油气成藏的主要动力来源,同时活动的断层既是油气垂向运移的有利通道,也可使油气发生二次运移成藏;而源内透镜体成藏,毛管压力差和异常地层压力是其主要动力,对油气向临近储层中充注有着决定作用,异常高压弥补了运移通道的不足,是该类型隐蔽油气藏的主要动力机制;不整合面则主要起疏导和遮挡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孤南洼陷陡坡带地层不整合和断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缓坡带构造-地层油气藏成藏模式、洼槽带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等。研究发现,断层-岩性油气藏多发育在滨浅湖亚相的滩坝砂体以及三角洲前缘;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多集中在分流河道的两侧或者滨浅湖滩坝、浊积岩和三角洲前端的席状砂的边缘;地层油气藏则倾向于在孤南断层附近的陡坡带砂砾岩扇体区分布。

胡涛[9](2019)在《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文中指出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是含油气盆地中同一目的层或不同目的层内的不同构造部位广泛含有油气的一类油气聚集,具有“高点低点聚油气共存、高孔低孔含油气共存、高产低产含油气层共存、高压低压含油气层共存”等基本特征,资源潜力巨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针对我国陆相盆地多来源、多阶段、多动力形成的复杂油气成藏特点,还存在三大难题尚未解决,具体表现在:(1)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来源差异大;(2)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成藏时期差异大;(3)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成藏动力和成藏过程差异大。搞清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对于提高勘探成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上述三个难题,本文选择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为研究目标,展开油气地质特征与成藏条件分析。针对不同构造位置的原油、泥页岩和砂岩储层开展取样测试,通过剖析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充注时期差异、原油成熟度差异、烃源岩热演化史差异、原油和泥页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差异以及砂岩储层致密演化史差异,厘定油气来源、搞清成藏期次、明确运移动力、恢复成藏过程,最终建立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分布发育模式。结果表明:(1)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是不同来源、不同阶段、不同动力和不同类别油气藏叠加复合的结果;(2)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构造高部位的油气具有聚集时间最早、油气来源埋深最大、油气运移距离最长的特征,它们主要是在浮力作用下形成的圈闭类油气藏;(3)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近洼位置的油气具有聚集时间较晚、油气来源埋深较大、油气运移距离最短的特征,它们主要是在生烃膨胀力作用下形成的深盆油气藏;(4)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斜坡位置的油气既具有聚集时间最晚、油气来源埋深较大、油气运移距离较短的特征,还具有聚集时间较早、油气来源埋藏最大、油气运移距离较长的特征,它们主要是在浮力和生烃膨胀力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类别油气藏的叠加复合。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建立了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分布发育模式。这对于阐明含油气盆地中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分布发育特征和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陈潇[10](2018)在《南堡3号构造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沉积相研究》文中提出南堡3号构造区位于黄骅坳陷内的南堡凹陷的南部,沙河街组一段(简称沙一段)是主要的产油层段,但因沉积相的研究不系统,沉积微相的类型划分存在争议,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亦不清楚,制约了油气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本论文以岩心资料为基础,综合利用测井、地震及相关分析测试资料,从物源、相标志、沉积微相类型及展布特征、相模式等方面对南堡3号构造区沙一段进行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及认识:(1)明确了南堡3号构造区沙一段的沉积物源。根据砂岩百分含量、轻矿物成熟系数、重矿物ZTR指数、均方根振幅属性以及粒度分选系数等的平面分布特征确定了研究区物源方向为西南到北东,主要物源区为位于其西南部的沙垒田凸起区。(2)认为研究区在沉积相标志上体现出强牵引流的水下沉积特征。研究得出:沙一段以长石岩屑砂岩与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结构成熟度较低,粒度概率曲线以低斜两段式和三段式为主,冲刷面及层理构造常见;测井相标志上以钟形和箱形的曲线为主,部分井段可见漏斗形与指形;地震相标志上以充填及前积地震相为主。(3)揭示了研究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以及部分的滨浅湖滩坝微相和少量的滑塌浊积体。垂向上,大段厚层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与薄层的水下分流间湾泥质相叠置沉积,薄层粉砂质席状砂砂体也常与泥质沉积交替出现。(4)阐述了研究区连井剖面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顺物源方向的剖面上表现出由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的沉积微相变化趋势,在距物源区较远的北部地区则以大套的湖泥沉积为主;垂直物源方向的剖面上则表现为由中部的水下分流河道主体微相向两侧逐渐演变为水下分流河道间湾微相,规律性较顺物源方向差。(5)建立了研究区断陷湖盆缓坡带背景下的一套由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从沙一下层序(SQEs1下)到沙一中层序(SQEs1中)相对湖平面明显下降,三角前缘的朵叶体向东北部不断推进扩张,砂厚增大,水下分流河道的宽度逐渐增加。较细粒的砂体随水动力的减弱在河道的前缘堆积,形成了零星的河口坝砂体沉积,与此同时远砂坝与席状砂的沉积规模也增大,在断层坡折处发育少量的滑塌浊积体。基于沉积演化模式的控制,认为水下分流河道主体与北部低洼区的滑塌浊积岩具有良好的储层物性特征,归入I类有利砂体区带,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区域。

二、桥口地区沙河街组一段沉积环境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桥口地区沙河街组一段沉积环境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1)沧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与低熟油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1.2.2 低熟油成藏条件研究现状
        1.2.3 沧东凹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与低熟油成藏条件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1.5.1 取得的主要认识
        1.5.2 创新点
第2章 地质背景
    2.1 构造背景
        2.1.1 研究区位置
        2.1.2 沧东凹陷构造单元划分
        2.1.3 沧东凹陷结构特征
        2.1.4 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2.2 新生代地层特征
        2.2.1 孔店组
        2.2.2 沙河街组
        2.2.3 东营组
        2.2.4 馆陶组-明化镇组
第3章 层序地层研究
    3.1 概述
    3.2 层序地层研究方法
        3.2.1 地震层序地层分析方法
        3.2.2 钻井层序地层分析方法
    3.3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3.4 层序界面
        3.4.1 钻井层序界面
        3.4.2 地震层序界面
    3.5 体系域界面
    3.6 层序结构特征
        3.6.1 碎屑岩型层序结构
        3.6.2 碳酸盐岩型层序结构
    3.7 层序格架特征
        3.7.1 沧东凹陷北部层序格架
        3.7.2 沧东凹陷中部层序格架
        3.7.3 沧东凹陷南部层序格架
    3.8 层序地层格架内地层展布特征
        3.8.1 SQ1 地层展布特征
        3.8.2 SQ2 地层展布特征
        3.8.3 SQ3 地层展布特征
        3.8.4 SQ4 地层展布特征
        3.8.5 SQ5 地层展布特征
    3.9 层序地层模式
        3.9.1 碎屑岩层序地层模式
        3.9.2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模式
    3.10 小结
第4章 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体系研究
    4.1 沉积体系概述
    4.2 沉积体系研究方法
    4.3 物源体系
        4.3.1 重力异常特征
        4.3.2 地震前积方向
        4.3.3 岩屑特征
        4.3.4 重矿物特征
        4.3.5 砂岩分散体系
        4.3.6 物源体系类型与演化特征
    4.4 沉积相识别标志
        4.4.1 岩性标志
        4.4.2 测井相标志
        4.4.3 地震相标志
    4.5 沉积体系类型
        4.5.1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4.5.2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4.5.3 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4.5.4 湖泊沉积体系
    4.6 连井沉积体系对比
        4.6.1 沧东凹陷北部连井沉积体系对比
        4.6.2 沧东凹陷中部连井沉积体系对比
        4.6.3 沧东凹陷南部连井沉积体系对比
    4.7 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体系空间展布及控制因素
        4.7.1 SQ1 沉积体系空间展布
        4.7.2 SQ2 沉积体系空间展布
        4.7.3 SQ3 沉积体系空间展布
        4.7.4 SQ4 沉积体系空间展布
        4.7.5 SQ5 沉积体系空间展布
        4.7.6 沉积体系发育的控制因素
    4.8 沉积模式
        4.8.1 碎屑岩沉积模式
        4.8.2 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4.9 小结
第5章 低熟油成藏条件研究
    5.1 概述
    5.2 烃源岩特征
        5.2.1 层序地层格架内暗色泥岩展布特征
        5.2.2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5.2.3 烃源岩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
        5.2.4 低熟烃源岩生烃机制
    5.3 储层特征
        5.3.1 碎屑岩储层特征
        5.3.2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5.4 储盖组合特征
    5.5 圈闭特征
    5.6 输导体系特征
        5.6.1 储集砂岩体输导体系
        5.6.2 不整合面输导体系
        5.6.3 断层输导体系
    5.7 保存条件
    5.8 低熟油成藏模式
        5.8.1 层序地层格架内低熟油分布特征
        5.8.2 碎屑岩型层序地层的低熟油成藏模式
        5.8.3 碳酸盐岩型层序地层的低熟油成藏模式
    5.9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沧东凹陷沙河街组暗色泥岩沉积特征及构造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
第2章 沧东凹陷地质概况
    2.1 沧东凹陷构造概况
        2.1.1 沧东凹陷构造演化特征
        2.1.2 沧东凹陷构造单元特征
    2.2 沧东凹陷岩石地层发育特征
第3章 暗色泥岩地层发育特征
    3.1 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与暗色泥岩分布特征
    3.2 暗色泥岩的展布和厚度
    3.3 暗色泥岩的湖湘沉积特征
第4章 暗色泥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机制
    4.1 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
        4.1.1 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
        4.1.2 暗色泥岩生烃潜量
        4.1.3 暗色泥岩可溶性有机质含量
        4.1.4 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小结
    4.2 暗色泥岩有机质类型
        4.2.1 暗色泥岩有机质类型划分标准
        4.2.2 暗色泥岩有机质类型特征
        4.2.3 暗色泥岩有机质类型小结
    4.3 暗色泥岩有机质热演化
        4.3.1 有机质热演化标准
        4.3.2 暗色泥岩有机质热演化特征
    4.4 暗色泥岩生烃控制因素
        4.4.1 有机质丰度
        4.4.2 沉积环境及有机质类型
        4.4.3 有机质成熟度
        4.4.4 暗色泥岩转化率
    4.5 低熟暗色泥岩生烃模式
        4.5.1 咸化-半咸化湖强还原相的成烃模式
        4.5.2 淡-微咸化湖弱还原相的成烃模式
第5章 优质烃源岩展布及资源量评估
    5.1 优质烃源岩综合评价及特征
        5.1.1 优质烃源岩评价标准
        5.1.2 优质烃源岩特征
    5.2 优质烃源岩展布预测及控制因素
        5.2.1 优质烃源岩展布预测
        5.2.2 优质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
    5.3 沙河街组资源量评估
        5.3.1 国内外评价标准优选
        5.3.2 沙河街组资源量计算
        5.3.3 沙河街组烃源岩资源量评价
第6章 构造对暗色泥岩发育的控制作用
    6.1 控盆断层活动
    6.2 负向构造单元
    6.3 构造演化
    6.4 构造沉降速率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沧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储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储层研究进展
        1.2.2 研究区储层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
        2.2.1 区域构造特征
        2.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地层发育特征
    2.4 层序地层格架
    2.5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
        2.5.1 沉积相类型
        2.5.2 沉积相及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第3章 储层特征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1 碎屑岩储层岩石学特征
        3.1.2 碳酸盐岩储层岩石学特征
    3.2 储层成岩作用
        3.2.1 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
        3.2.2 碳酸盐岩储层成岩作用
        3.2.3 成岩阶段划分
    3.3 储层储集空间特征
        3.3.1 碎屑岩储集空间
        3.3.2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
        3.3.3 孔隙结构特征
    3.4 储层物性特征
        3.4.1 储层物性特征
        3.4.2 储层物性分布特征
第4章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4.1 沉积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4.2 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4.3 构造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第5章 有利储层预测
    5.1 储层的分类评价
        5.1.1 影响储层发育的沉积体系分类
        5.1.2 影响储层发育的储集空间分类
        5.1.3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5.2 有利储层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题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概况
    2.2 构造特征
        2.2.1 构造单元划分
        2.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地层特征
第3章 层序地层学研究
    3.1 层序界面识别
        3.1.1 二级层序界面
        3.1.2 三级层序界面
        3.1.3 四级层序界面
        3.1.4 五级层序界面
    3.2 单井层序划分
    3.3 全区层序格架建立
    3.4 中央低凸起带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第4章 古地貌、古物源、古气候研究
    4.1 古地貌
        4.1.1 残余地层厚度分析
        4.1.2 剥蚀量恢复
        4.1.3 去压实校正
        4.1.4 古水深校正
        4.1.5 古地貌恢复成果
    4.2 古物源
        4.2.1 重矿物分析
        4.2.2 砂岩矿物组分分析
        4.2.3 中央低凸起带物源综合分析
    4.3 古气候
第5章 中央低凸起带沉积体系研究
    5.1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沉积相类型
        5.1.1 分流河道砂体
        5.1.2 河口坝砂体
        5.1.3 滩坝砂体
        5.1.4 重力流砂体
    5.2 中央低凸起带沉积相展布特征
        5.2.1 沙四上亚段
        5.2.2 沙三下亚段
        5.2.3 沙三中亚段
        5.2.4 沙三上亚段
        5.2.5 沙二下亚段
        5.2.6 沙二上亚段
        5.2.7 沙一段
第6章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
    6.1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发育控制因素
        6.1.1 可容空间与物源供给的匹配关系
        6.1.2 高频湖平面变化
        6.1.3 构造运动和古地形地貌
        6.1.4 沉积微相
    6.2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分析
        6.2.1 前期三角洲河道与河口坝叠置
        6.2.2 后期波浪作用改造形成滩坝
    6.3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6.3.1 枯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6.3.2 洪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第7章 中央低凸起带有利砂体分布规律
    7.1沙三下2砂组(7-6#)
    7.2沙三中8砂组(3-2#)
    7.3沙三中6砂组(6-4#)
    7.4沙三上8砂组(1-10#)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环渤中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一二段混积岩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1.2 混积岩储层研究进展概述
        1.2.1 混积岩基本概念与分类
        1.2.2 混积岩成因类型及主控要素
        1.2.3 混积岩储层形成机理
        1.2.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性认识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述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研究区概述
        2.1.2 区域构造演化
        2.1.3 新生代地层特征
    2.2 沙一二段混合沉积地层分布及发育背景条件
        2.2.1 混合沉积地层分布特征
        2.2.2 混合沉积发育背景条件
第三章 混积岩岩石学分类
    3.1 组构混积岩岩石分类与命名
        3.1.1 岩石组构端元
        3.1.2 岩石微观分类及特征
        3.1.3 岩石学命名准则
    3.2 研究区主要混积岩岩性相类型
        3.2.1 陆源碎屑-碳酸盐颗粒混积岩岩性相
        3.2.2 陆源碎屑-化学碳酸盐混积岩岩性相
        3.2.3 生物碳酸盐-化学碳酸盐混积岩性相
    3.3 互层型混合沉积特征
第四章 混积岩沉积体系及砂体成因机理
    4.1 沉积体系与成因相类型概述
    4.2 扇三角洲混合沉积特征、内部构成及成因解释
        4.2.1 水下碎屑流混合沉积成因相特征及内部构成
        4.2.2 河口坝混合沉积成因相特征及内部构成
        4.2.3 前三角洲混合沉积成因相特征及内部构成
    4.3 湖泊沉积体系成因相特征、内部构成及成因解释
        4.3.1 滩坝复合体混合沉积成因相特征
        4.3.2 混积滩坝复合体内部构成
    4.4 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特征
        4.4.1 混合沉积剖面特征
        4.4.2 成因相平面分布特征
    4.5 砂体成因类型及形成模式
        4.5.1 扇三角洲混合沉积模式
        4.5.2 湖泊滩坝复合体混合沉积模式
    4.6 混合沉积作用控制因素
        4.6.1 古气候条件
        4.6.2 古地貌条件
        4.6.3 古水深条件
第五章 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因机制
    5.1 样品信息和实验测试原理
        5.1.1 岩相学观察方法
        5.1.2 流体地球化学测试分析方法
    5.2 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因机理
        5.2.1 泥晶化作用
        5.2.2 胶结作用
        5.2.3 白云石化作用
        5.2.4 溶蚀作用
        5.2.5 其他成岩作用
    5.3 成岩阶段划分与演化序列
        5.3.1 成岩阶段划分
        5.3.2 成岩作用演化序列
    5.4 成岩作用与储层关系
第六章 优质储层特征及类型
    6.1 储层物理性质特征
    6.2 优质储层分类与特征
        6.2.1 滩坝混合沉积原生孔-次生溶蚀孔型储层
        6.2.2 砂质碎屑流混合沉积原生孔隙型储层
        6.2.3 砾质碎屑流混合沉积残余原生孔隙型储层
第七章 中-深层混积岩优质储层成因分析
    7.1 原生孔隙的保存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基础
        7.1.1 原生孔隙的保存
        7.1.2 原生孔隙保存条件及机理
    7.2 同生大气淡水溶蚀次生孔隙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
        7.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7.2.2 流体包裹体测温-测盐结果及成岩流体特征
        7.2.3 流体活动对储层的改造作用
        7.2.4 大气淡水淋滤对储层的改造作用
    7.3 中-深部优质储层形成过程与发育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西柳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S2-S3段旋回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项目支撑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论文实际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概况
    2.2 区域构造特征
第3章 沉积与地层特征
    3.1 沉积相标志
        3.1.1 岩石学标志
        3.1.2 测井相标志
    3.2 单井连井相分析
        3.2.1 单井相分析
        3.2.2 连井相分析
    3.3 地层划分对比
第4章 旋回地层理论研究
    4.1 旋回地层与米兰科维奇旋回
        4.1.1 岁差(precession)
        4.1.2 斜率(obliquity)
        4.1.3 偏心率(eccentricity)
    4.2 30-40Ma理论轨道周期
    4.3 旋回地层研究的替代指标
        4.3.1 野外露头剖面识别法
        4.3.2 时间序列分析法
        4.3.3 数据选取及采样
    4.4 旋回地层分析方法研究
        4.4.1 数据预处理
        4.4.2 频谱分析
        4.4.3 一维连续小波分析
第5章 西柳地区沙河街组旋回地层分析
    5.1 XL109井沙河街组二、三段旋回地层识别
        5.1.1 XL109井数据预处理
        5.1.2 XL109井频谱分析
        5.1.3 XL109井小波分析
        5.1.4 XL109井旋回周期分析
    5.2 10-142 井沙河街组二、三段旋回地层识别
        5.2.1 10-142 井数据预处理
        5.2.2 10-142 井频谱分析
        5.2.3 10-142井小波分析
        5.2.4 10-142井旋回周期分析
    5.3 西柳地区沙河街组S2-S3段旋回地层系统分析
        5.3.1 10-99X井米氏旋回研究
        5.3.2 10-8井米氏旋回研究
        5.3.3 10-75 井米氏旋回研究
        5.3.4 10-1 井米氏旋回研究
    5.4 西柳地区S2-S3段旋回地层划分与对比
        5.4.1 西柳地区S2-S3段旋回地层划分
        5.4.2 西柳地区S2-S3段旋回地层对比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胜利油田富林洼陷沙河街组-东营组沉积充填及砂体展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概况与地层发育特征
    2.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1.1 洼陷结构特征
        2.1.2 富林洼陷构造单元与断裂体系
    2.2 地层发育特征
        2.2.1 地层基本特征
        2.2.2 地层展布特征
第3章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分析
    3.1 沉积相标志
        3.1.1 识别标志
    3.2 沉积相类型
        3.2.1 扇三角洲
        3.2.2 辫状河三角洲
        3.2.3 湖泊
        3.2.4 近岸水下扇
    3.3 连井相分析
        3.3.1 东西向垦11~垦96 连井沉积剖面
        3.3.2 东西向垦2~垦78 连井沉积剖面
        3.3.3 南北向富115~富7 沉积剖面
        3.3.4 南北向垦20~富26 沉积剖面
    3.4 富林洼陷砂体展布特征
        3.4.1 砂体纵横向展布特征
        3.4.2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第4章 富林洼陷沉积控制因素
    4.1 物源体系分析
        4.1.1 物源区母岩特征
        4.1.2 盆外物源通道类型
        4.1.3 物源通道分布
    4.2 地貌特征
        4.2.1 沙河街组沉积前
        4.2.2 东营组沉积前
    4.3 坡折带类型与特征
        4.3.1 坡折带类型与组合
        4.3.2 坡折带分布特征
第5章 富林洼陷沉积充填特征及控砂模式
    5.1 古地理编图方法
    5.2 各时期沉积充填特征
        5.2.1 沙三下亚段沉积充填特征
        5.2.2 沙三中亚段沉积充填特征
        5.2.3 沙三上亚段沉积充填特征
        5.2.4 沙二段沉积充填特征
        5.2.5 沙一段沉积充填特征
        5.2.6 东营组沉积充填特征
    5.3 富林洼陷控砂模式
        5.3.1 沙河街组时期控砂模式
        5.3.2 东营组时期控砂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孤南洼陷沙三中下亚段储层发育与隐蔽油气藏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隐蔽油气藏勘探现状
        1.2.2 国内隐蔽油气藏勘探现状
        1.2.3 隐蔽油气藏研究发展综述
    1.3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主要创新点及认识
第二章 工区地质概况
    2.1 地层发育特征
    2.2 沉积演化特征
    2.3 构造特征及演化
        2.3.1 孤南洼陷主要断裂带特征
        2.3.2 孤南洼陷构造带特征
        2.3.3 孤南洼陷构造演化
    2.4 生储盖组合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地层划分方法及依据
    3.2 各亚段分界面特征及砂组层划分
        3.2.1 沙三下亚段底界
        3.2.2 沙三中亚段底界
        3.2.3 沙三中亚段顶界
    3.3 砂层组划分
        3.3.1 沙三下亚段砂层组划分
        3.3.2 沙三中亚段砂层组划分
    3.4 地层格架建立
第四章 沉积相与储层特征
    4.1 相标志识别
        4.1.1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4.1.2 测井相标志
    4.2 沉积相带展布特征
        4.2.1 单井相分析
        4.2.2 剖面相分析
        4.2.3 平面相分析
        4.2.4 沉积环境特征及演化
    4.3 波阻抗反演及储层预测
        4.3.1 反演方法选取
        4.3.2 属性提取与分析
    4.4 储层特征
        4.4.1 储层岩性特征
        4.4.2 储层物性特征
    4.5 储层综合评价
        4.5.1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4.5.2 储层评价
第五章 隐蔽油气藏形成条件及成藏模式
    5.1 烃源岩条件
    5.2 储层条件
    5.3 盖层条件
    5.4 运移条件
    5.5 圈闭条件
    5.6 现今油气藏分布特征
        5.6.1 陡坡带油气藏分布特征
        5.6.2 缓坡带油气藏分布特征
        5.6.3 洼槽带油气藏分布特征
        5.6.4 油气藏垂向分布特征
        5.6.5 油气藏平面分布特征
        5.6.6 典型油气藏成藏解剖
    5.7 隐蔽油气藏主控因素
        5.7.1 断裂活动
        5.7.2 沉积相带
        5.7.3 油气源
    5.8 隐蔽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5.8.1 陡坡带地层不整合及断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5.8.2 缓坡带构造-地层油气藏成藏模式
        5.8.3 中部洼槽带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油气藏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1.3.2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1.5.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5.2 样品观察与实验
        1.5.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连续型砂岩油气藏分布特征
    2.1 地理位置与勘探现状
    2.2 构造沉积特征及其演化
    2.3 地层发育特征
    2.4 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地质特征
        2.4.1 油气藏分布特征
        2.4.2 油气藏类型
        2.4.3 油气分布规律
第3章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油气来源
    3.1 烃源岩基本特征
        3.1.1 岩性
        3.1.2 有机质丰度
        3.1.3 有机质类型
        3.1.4 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
    3.2 不同岩性泥页岩生排烃潜力对比
    3.3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油气来源
        3.3.1 沙河街组有效烃源岩判识
        3.3.2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与不同层位油气来源
第4章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油气充注时期
    4.1 流体包裹体特征
        4.1.1 取样原则
        4.1.2 烃类流体包裹体岩相特征
        4.1.3 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烃类充注时间
    4.2 烃源岩生排烃史
第5章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
    5.1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藏动力与过程
        5.1.1 砂岩储层基本特征及孔隙度演化史
        5.1.2 不同时期油气充注动力
    5.2 成藏过程与发育模式
        5.2.1 成藏过程
        5.2.2 分布发育模式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南堡3号构造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认识
        1.4.1 完成的工作量
        1.4.2 取得的主要认识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层序地层特征
    2.2 构造特征
    2.3 沉积特征
    2.4 油藏特征
第三章 沉积物源分析
    3.1 砂地比平面分布特征
    3.2 轻重矿物分布特征
    3.3 地震属性特征
    3.4 粒度分选特征
    3.5 古地貌特征
    3.6 沉积物源方向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沉积相标志
    4.1 岩石相标志
        4.1.1 岩矿特征
        4.1.2 岩石颜色
        4.1.3 岩石结构特征
        4.1.4 粒度分布特征
        4.1.5 沉积构造特征
    4.2 测井相标志
    4.3 地震相标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5.1 沉积亚相及微相类型
        5.1.1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5.1.2 滨浅湖滩坝
        5.1.3 滑塌浊积扇
    5.2 单井剖面沉积微相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沉积相剖面展布特征
    6.1 顺物源方向剖面相特征
    6.2 垂直物源方向剖面相特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及有利砂体预测
    7.1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7.2 沉积相模式
    7.3 有利砂体预测
    7.4 本章小结
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桥口地区沙河街组一段沉积环境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 [1]沧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与低熟油成藏条件研究[D]. 赵少泽.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沧东凹陷沙河街组暗色泥岩沉积特征及构造控制因素[D]. 曾荣杨.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沧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储层预测[D]. 董少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D]. 李龙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5]环渤中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一二段混积岩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D]. 叶茂松.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6]西柳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S2-S3段旋回地层学研究[D]. 张欣妍.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7]胜利油田富林洼陷沙河街组-东营组沉积充填及砂体展布特征[D]. 唐雨萌.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孤南洼陷沙三中下亚段储层发育与隐蔽油气藏形成[D]. 侯腱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1)
  • [9]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D]. 胡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10]南堡3号构造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沉积相研究[D]. 陈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