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新生代沉积过程及其对中部阿尔金断层滑动历史的响应

一、Late Cenozoic sedimentary process and its response to the slip history of the central Altyn Tagh fault,NW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赵子贤[1](2021)在《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文中认为祁连山东北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界,北邻阿拉善地块。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影响,北祁连造山带逐渐隆起成山,并在其北侧形成一系列新生代盆地,构成了典型的盆-岭地貌格局。查明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隆升历史,对于解析这一独特地貌的形成过程以及青藏高原构造生长过程和动力学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祁连山东北缘发育有武威盆地,盆地内沉积了厚层的晚新生代地层,是研究区域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的关键区域。本文建立在武威盆地晚新生代高精度磁性地层年代学的基础上,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沉积特征分析、碎屑锆石物源分析、区域构造解析等方法,恢复了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的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动力学机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根据武威盆地WW-01钻孔和丰乐盆地沉积特征,将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甘肃群划分为丰乐组和果园组。丰乐组为一套扇三角洲-滨浅湖相沉积,由底到顶粒度逐渐变细,颜色整体为桔红色-砖红色。果园组为一套棕红色-土黄色河湖相沉积,底部发育一套浅砖红色砾岩,粒度向上逐渐变细。第四纪以来,祁连山东北缘存在4期沉积特征明显不同的冲积扇,在武威盆地内部则充填了稳定的砾卵石层。2.基于武威盆地WW-01钻孔高精度磁性地层学和宇宙成因核素测年结果,结合区域地层对比,将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甘肃群丰乐组沉积时代限定在早中新世-晚中新世(~21–8.25 Ma),区域上相当于兰州-临夏盆地的咸水河组、河西走廊西部疏勒河组的中下段和宁夏地区的彰恩堡组;果园组的沉积时代为晚中新世-上新世末(~8.25–2.58 Ma),区域上相当于河西走廊西侧疏勒河组上段、兰州-临夏盆地的临夏组和宁夏地区的干河沟组。3.通过武威盆地WW-01钻孔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了晚新生代以来盆地物源的波动信息:~11.15 Ma以来,北祁连造山带和阿拉善地块竞相为武威盆地提供物源。其中,10.34–9.51 Ma,8.18 Ma,3.51–0 Ma武威盆地物源以北祁连造山带为主;8.69 Ma,8.14–4.05 Ma武威盆地物源以阿拉善地块为主。4.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主要经历4期构造变形:(1)早中新世-晚中新世(~21–8.25Ma)NW-SE向伸展变形,控制了丰乐组的沉积;(2)晚中新世(~8.25 Ma)NW-SE向缩短变形,这期变形造成了丰乐组和果园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界面;(3)晚中新世-上新世末(~8.25–2.58 Ma)NE-SW向强烈缩短变形,这期强烈变形控制了果园组的沉积,其变形初始时间(~8.25 Ma)可能代表了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到达祁连山东北缘的启动时间;(4)晚第四纪NE-SW向伸展变形。5.综合沉积学、磁性地层学、物源波动信息、构造变形特征等,将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1)早中新世-晚中新世NW-SE向伸展与断陷盆地发育,晚中新世NW-SE向弱挤压与沉积盆地反转;(2)晚中新世-上新世NESW向挤压与压陷盆地发育,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到达祁连山东北缘一带;(3)上新世晚期以来,~3.6 Ma龙首山隆起,区域盆-岭地貌格局初具规模,~2.58 Ma北祁连造山带强烈隆升,武威盆地湖盆消亡,区域现今盆-岭地貌格局定型。

闫纪元[2](2021)在《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太平洋向西俯冲的影响,中国地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中生代时期东高西低的地貌态势逐步演化形成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地貌。华北西部鄂尔多斯周缘形成环鄂尔多斯地堑系,包括鄂尔多斯西缘银川-吉兰泰断陷盆地、北缘河套盆地、南缘渭河盆地及东缘山西地堑系。这些地堑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其中银川盆地新生代地层最厚处达7000 m,河套盆地最厚处达14800 m,渭河地堑最厚处达8000 m,山西地堑系最厚处达5000 m。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山西地堑系与其他几个边缘裂陷不同,它由一系列走向北北东方向排列的斜列断陷盆地组成,从北往南有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组成。与此同时,随太行山的隆升,华北东部经历长期持续伸展作用,形成广阔的伸展裂陷与坳陷盆地,广泛接受沉积。尤其是黄河贯通以来,华北西部整体进入剥蚀状态,在华北东部形成了巨大的黄河冲积平原。研究和限定华北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隆升-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对认识我国华北地区晚新生代地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运城盆地位于山西地堑系南部,盆内最深处新生界厚度超过5000 m。有意义的是,运城盆地北侧的孤山高于地表700余米,加上被新生代沉积所埋藏的300余米和本文获得的孤山岩体2.1-3.3 km的侵位深度,孤山隆升的高度至少达3.1-4.3 km。目前孤山完全由裸露的花岗闪长岩体组成,表明侵位时的前寒武纪及古生代、中生代围岩都已经剥蚀殆尽,这巨量的物质除了沉积在运城盆地本身之外,大部分应该被黄河搬运到华北平原沉积下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运城盆地什么时间开始发育?孤山的快速抬升发生在什么时间?巨大的侵蚀作用发生在什么时间?等等。因此,对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以及北侧孤山剥蚀过程的研究,可以为探讨青藏高原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在华北地块中部的表现、山西地堑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理解华北东、西部晚新生代的隆升-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博士论文工作期间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1∶50000《上郭幅(I49E005012)》和《运城县幅(I49E006012)》地质填图,对运城盆地及北侧峨眉台地地层、构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运城盆地SG-1孔进行了地层序列划分研究,并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分析和精细的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探讨了晚新生代盆地的沉积演化历史。进而通过多种环境代用指标,分析了构造和气候作用对盆地沉积过程的影响。并采用碎屑锆石物源示踪手段,讨论了盆地北缘地貌和水系演变过程。另一方面,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U-Th-Sm)/He测年等低温热年代学和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学分析等手段对孤山的隆升剥蚀过程以及侵蚀速率进行了约束。主要取得以下的认识:1.SG-1孔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运城盆地最老时代为9.1 Ma,盆地很可能从这个时期开始发育,这恰恰是青藏运动序幕发生的时间,也即青藏高原隆升扩展的影响至少在9.1 Ma已经到达华北克拉通中部。另一方面,盆地沉积速率或沉积相在3.6 Ma、1.2 Ma和0.2 Ma发生显着变化,分别与青藏运动A幕、昆黄运动和共和运动发生的时间一致,显示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东向扩展一直控制盆地的发育演化过程,暗示着运城盆地、甚至山西地堑系及整个鄂尔多斯周缘地堑系的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东方向的扩展有密切的成因关系。2.晚新生代盆地北部以河流沉积为主,构造活动和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对于盆地沉积环境演化起到了主导作用,SG-1孔岩心环境代用指标(粒度、色度、磁化率)表明气候作用对运城盆地的沉积有重要影响。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表明运城盆地北部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由于伸展作用的持续进行,汾河在3.6 Ma左右形成,并在峨眉台地中部ND-1孔中揭露出相关沉积,0.72Ma汾河河道出现在峨眉台地东部,0.20 Ma左右汾河彻底退出运城盆地。3.孤山的隆升剥蚀过程是本文研究约束运城盆地形成与沉积演化发展过程的重要方面。本文采用幂函数关系角闪石全铝压力计,通过结晶压力计算出了孤山花岗闪长岩岩体的侵位深度在2.1-3.3km。现今孤山海拔高度1411 m,距离峨眉台地地表约700m,而峨眉台地新生界约300m,这意味着孤山花岗闪长岗岩体剥露抬升的最小高度在1000 m。加上侵位深度,中新生代运城地区地壳抬升幅度可能高达3.1-4.3 km。4.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和(U-Th-Sm)/He揭示了孤山120-90 Ma和50-30 Ma两次快速隆升剥露事件,作者认为30 Ma左右孤山已经隆升到接近现在的高度。物源分析结果表明,孤山花岗闪长岩体可能在8.7 Ma之前就已经暴露出地表。ND-1孔在143.2 m深处(~3.6 Ma)发育富含孤山花岗闪长岩碎屑的沉积层,而在SG-1孔629.5m深处(~8.7 Ma)出现大量孤山花岗闪长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表明孤山花岗闪长岩至少在8.7 Ma围岩已剥蚀殆尽,岩体直接暴露,考虑到这一时间与盆地形成时间接近,我们推测在运城盆地形成之前,孤山花岗闪长岩体便已经完全剥露出。5.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过程与孤山隆升剥蚀过程,也清楚地反映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运城盆地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向东扩展有密切关系,而且盆地自形成之后的发展一直受制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作用。孤山花岗闪长岩体裸露于地表之上700 m,表明围岩及岩体在30~8.7 Ma期间,剥蚀厚度至少3.1-4.3 km,除运城盆地接收部分沉积外,大量的沉积物被搬运并沉积到华北黄河冲积平原,形成巨大的黄河冲积扇体。6.孤山岩体山顶至坡底剖面上的宇宙核素样品分析结果显示,孤山在39.5-26.5 ka以来经历了强烈的侵蚀过程,侵蚀速率(16.3-23.6 mm/ka)与青藏高原接近,这可能是由于晚更新世黄河贯通导致的区域侵蚀基准面的下降所致,区域地貌在该时期定型。

刘睿[3](2020)在《河西走廊西端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断裂相互作用》文中认为河西走廊西端位于祁连山造山带、阿拉善块体和塔里木块体的交汇地带,包括酒西盆地及阿尔金断裂的东端和酒西盆地北部宽滩山地区,是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的最前缘,发育有北西向、北西西向和近东西向等三组不同走向不同性质的活动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强烈、变形复杂。目前对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构造变形机理仍有很大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该地区构造变形主要受控于阿尔金断裂尾端由走滑向逆冲的构造转换,另一种观点认为主要受控于祁连山北东向的扩展作用。上述分歧,主要缘于对该地区不同走向构造之间的几何学、运动学关系存在不同认识。本文基于遥感测量、地质地貌调查与断代技术,比较系统地厘定了三组不同走向断裂之间的空间关系,并获得了晚第四纪定量活动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河西走廊西端构造变形的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进展如下:厘定了阿尔金断裂东端的尾端由红柳峡北缘断裂,长山岭逆断裂,红柳峡褶皱和五华山褶皱构成马尾状构造。运动性质由走滑转化为逆冲挤压和褶皱隆起。在红柳峡北缘断裂以西走滑速率为~1.0mm/a,往东迅速降低到~0.3mm/a,减少的量被红柳峡地区的地壳缩短所吸收,到了长山岭地区水平速率接近0。祁连山西段及其前陆区为北西西走向的逆冲构造体系,由旱峡-大黄沟断裂、老君庙背斜-玉门逆断裂带、白杨河背斜-白南逆断裂带和火烧沟褶皱构成,构造变形为从厚皮构造向薄皮构造发展,断裂扩展呈前展式和反冲式组合的形式,并发现新民堡断裂和芦草沟断裂等三条断裂为火烧沟褶皱的弯滑断层。利用白杨河河流地貌变形和年代学约束,获得了祁连山西段及其前陆区各个构造晚第四纪的活动定量参数,其总体地壳缩短速率为~2.35mm/a,逆冲前锋山前老君庙背斜-玉门逆断裂带与前陆区各占一半。宽滩山北缘断裂系是一组北西走向、右旋走滑兼具逆冲性质断裂,由近平行的宽滩山北缘断裂、豁路山-下天津卫断裂和黄土崖子褶皱-北山断裂构成,并基于断错地貌及年代学数据获得了各条断裂的活动参数。认为这组发育于祁连山中西部及其前陆区的北西走向右旋走滑断裂是高原物质向北西方向挤出的产物,与北东东向阿尔金左旋走滑断裂组成共轭变形带,共同协调祁连山NNE方向挤压作用下物质的侧向挤出。关于阿尔金断裂向北东方向扩展的构造机理。阿尔金断裂构成了整个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总长度达1500km,几何上几乎成线性展布,受到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稳定与区域主压应力轴夹角~55°。但在其向北东扩展的过程中,其尾端构造偏转为与区域主压应力轴夹角增大到~71°,不利于继续发生走滑错动。随着其东北侧高原物质的北西向挤出与NW走向宽滩山北缘断裂系的右旋走滑错动,尾端构造发生逆时针旋转,当北边界断裂与区域主压应力轴方向夹角减少至~55°的最大有效力矩方向时,阿尔金断裂突破尾端构造继续向前扩展,并形成新的尾端构造。而旧的尾端构造和北西走向断裂会被新的构造体制不断改造。因此,阿尔金断裂向东扩展是在祁连山北北东挤压和北西走向断裂的右旋走滑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关于阿尔金断裂与祁连山逆冲构造带的关系。阿尔金断裂尾端在北北东方向上距祁连山逆冲断裂系的最新变形位置(宽滩山、黑山北缘)20km,因此它是跟在祁连山前陆逆冲构造后面形成的,起到构造协调作用,为协调断裂(Tansfer fault)。阿尔金断裂尾端分支逆冲断裂在向前扩展的变形过程中,最后的归属不同。北侧分支断裂与主断裂的夹角较小,在逆时针旋转过程中首先达到与主断裂一致的方向,发生走滑错动,成为主断裂的一部分,而南侧诸分支断裂将与祁连山前陆逆冲构造带相向侧向生长联合,如红柳峡北缘断裂和老君庙褶皱-玉门逆断裂带正在相向侧向生长,最终走向联合,替代旱峡-大黄沟断裂成为河西走廊南缘新的边界断裂。总之,晚第四纪期间在印度板块的北北东向楔入作用下,河西走廊西端发生了北北东向地壳缩短,而上述三组不同走向的断裂扮演了不同角色。北西西走向祁连山逆冲构造带协调物质垂向移动、促使地壳增厚与地表隆升,阿尔金断裂协调物质的北东向侧向移动,北西走向右旋走滑断裂协调物质的北西向侧向移动与阿尔金断裂继续向北东扩展。

杨海波[4](2020)在《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活动块体理论将中国大陆构造划分为一系列一级或二级活动块体单元。活动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国大陆晚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的基本特征,对中国大陆内部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以及地震类型起着直接控制作用。对于不同块体之间构造边界以及块体相互作用的认识,是理解青藏高原扩展与周缘地块响应过程、以及评估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关键所在。随着青藏高原不断向北扩展,现今祁连山—河西走廊以及阿尔金断裂系共同代表了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的最北缘。河西走廊—敦煌地区位于祁连山地块、塔里木地块、北山和阿拉善地块三者之间,是研究三个地块相互作用的关键构造位置。本论文主要针对该地区以及北山南部断裂系开展研究,厘定其构造几何学、运动学、断层活动时间等,进而探讨不同块体相互作用的构造位置、变形方式、断层活动性和构造响应过程等。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三危山断裂为左旋走滑断裂,伴随逆冲分量。断裂更新世以来的左旋走滑速率和垂直逆冲速率分别为0.06~1.25mm/a和0.05~0.08mm/a。南截山断裂系主要表征为向南和向北的逆冲、以及公里级尺度的褶皱变形。南截山断裂系的南北向地壳缩短速率为~0.3mm/a。低变形速率的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吸收了阿尔金断裂东段衰减的应变约10%。另外,1000多公里长的阿尔金断裂系主要表现为连续向北东方向生长的转换挤压双重构造,双重构造在深部汇聚到阿尔金主断裂上。(2)北山东南部的北河湾断裂是全新世左旋走滑断裂,局部有逆冲或正断分量。断裂的平均左旋走滑和垂直逆冲速率分别为~2.69mm/a和~0.35mm/a。遥感影像分析显示,北河湾断裂东西两侧发育许多第四纪断层陡坎、挤压脊、位错水系和基岩构造带,揭示存在一个150km长的左旋走滑压扭带。跨断裂的密集点距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揭示出断裂深部为近垂直的低阻带,且向下延伸到下地壳。结合区域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北河湾断裂系与南部的阿尔金断裂和祁连山逆冲体系在构造上不相连,属于北山南部独立构造体系。(3)北山地块南部旧井断裂为晚更新世至全新世左旋走滑正断层。跨断层开挖的探槽揭示最新一次地震事件可能发生在~14ka。几何结构上,旧井断裂位于东西向第四纪活动的金庙沟与红旗山断裂系之间的构造阶区,总体构造样式属于转换挤压构造体系下的转换拉张双重构造。旧井盆地最深沉积物的26Al/10Be埋藏测年结果表明,盆地开始接受沉积的最老年龄为距今~5.5Ma。结合更大区域晚中新世构造变形事件,显示晚中新世以来的构造变形重新激活了北山南部及其以北地区,影响了整个中亚地区的地壳稳定性。(4)遥感影像解译揭示北山地块西南部北北东走向的柳园断裂系是一个左旋斜滑断裂系。山前堆积的第四纪冲洪积物被断裂垂直位错,指示柳园断裂系在第四纪发生过构造活动。柳园断裂系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其与南北两侧边界走滑断裂带的构造关系表明,柳园断裂系可能属于转换挤压双重构造,这与现今GPS速度场方向一致。通过对祁连山—塔里木—北山三个块体之间或块体内部断裂系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研究、对比和分析,显示出祁连山前陆冲断系统和阿尔金断裂系仍是青藏高原北缘主要变形的构造,强烈的构造活动使得这些位置仍是现今强震孕育和发生的主要场所。青藏高原块体内部及边界的地壳变形通过断裂的走滑运动、挤压逆冲、转换挤压等被共同调节和吸收。而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更是激活了以北稳定的北山地块内部部分先存的构造带,同时可能新生了一些年轻的断裂系(如北河湾、旧井、柳园断裂系)。地块内部的地壳变形主要通过左旋走滑转换挤压和左旋走滑转换拉张而被吸收。青藏高原外围(以北)稳定地块正在遭受块体活化,但活化的幅度和分布范围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李满[5](2020)在《阿尔金走滑断裂带昌马段的电性结构样式及构造意义》文中认为断裂的几何特征对于评估地震破裂如何扩展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断裂带的内部结构与地表几何样式对于理解断裂的地震学行为同等重要。陆内走滑断裂在全球板块构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对它们的深部结构研究还远远不够,也没有哪一个模型可以解释所有的陆内活动走滑断裂带。因此,对大型活动走滑断裂带在三维空间上的几何结构研究,可以为评价断裂的扩展与地震活动提供最直接的证据,也可为走滑断裂带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依据。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界断裂,是亚洲大陆最重要的走滑断裂之一,以往的研究表明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左旋走滑速率沿断裂走向方向存在明显的流失现象,在肃北和昌马大坝出现二次位移速率的锐减。由于阿尔金断裂带在地貌上与祁连山斜交,祁连山内部断裂在地表形迹上也表现出向阿尔金断裂带收敛。因此,关于阿尔金断裂带在这里发生的走滑速率分解现象,地质上的解释认为在阿尔金断裂与祁连山内部断裂交汇的三联点,一部分滑动速率分解成祁连山内部断裂的活动上;甚至有研究指出阿尔金断裂带的活动控制了青藏高原北部的生长与变形。但是祁连山内部的断裂活动可能是在早期缝合带基础上的继承活动,它们与阿尔金断裂的关系如何,以及阿尔金断裂带的影响范围及走滑速率变化的机制需要有更多的深部结构证据来提供支撑。本文采用大地电磁测深手段,以阿尔金断裂带昌马段为窗口,首先获取了4条(自西向东编号:L16-L19)横穿阿尔金断裂带及相邻地区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通过二维剖面电性结构的研究,来追踪阿尔金断裂带及邻近地区断裂带的展布形态,分析断裂带的连续性与规模,探讨断裂带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结合早期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在更大范围内组成新的大地电磁数据集,开展三维电性结构研究,利用三维电性结构来为研究区的区域构造背景提供深部证据。据此,论文结合断裂带滑动速率研究成果,围绕阿尔金断裂带在昌马段的连续性,空间展布形态展开讨论。结合区域动力学背景,探讨阿尔金断裂带走滑速率变化及其影响,探讨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活动是否控制了祁连山的生长,还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南北挤压应力被层层吸收之后造就了阿尔金断裂走滑速率的变化?在数据处理阶段,采用仪器自带的软件以及Robust处理方式获得测点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数据,利用相位张量方法以及相位灵敏的二维偏离度参数对观测数据进行维性特征分析以及区域电性主轴方位判断。采用Groom-Bailey阻抗张量分解技术分解出沿测线方向的阻抗值,并利用Rhoplus一维拟合技术对GB分解后得到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数据进行合理性检验,剔除掉观测曲线中显着偏离Rhoplus拟合曲线的频点数据以及低频的“飞点”。二维反演选择非线性共轭梯度法(NLCG),采用TE+TM数据,得到了测区4条深度达50km的电性结构剖面。二维电性剖面显示在阿尔金断裂带北侧中上地壳以连续的高阻体为主,而南侧祁连山内部的深部电性结构在横向上有较为复杂的变化。这一点与区域构造背景相对应,即北侧的塔里木盆地东缘依然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南侧的祁连山是青藏高原北缘生长的最前端,变形强烈。在断裂带的结构特征上,阿尔金断裂带沿走向方向的切割深度在昌马盆地西侧L17剖面中发生了显着的降低,与阿尔金断裂带相对应的电性边界在这里向南偏移了约15公里,对应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并与昌马盆地相接。祁连山北部的断裂带,包括昌马断裂、旱峡-大黄沟断裂总体呈现出低角度南倾的样式,在电性剖面中切过高阻异常体的顶部。为了进一步得到研究区外围的深部结构背景,在本研究中,利用早期工作得到的L2、L4测线的全部测点以及L3测线中的部分测点,累计共186个测点进行,组成覆盖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及邻区的三维测网。采用大地电磁三维反演程序Mod EM,开展三维电性结构研究。三维电阻率切片同样显示出以阿尔金断裂为界,北侧的电性结构较为完整,南侧电性结构在<30km层次变化较为剧烈。塔里木地块对应的高阻体整体性好,并扩展到了阿尔金断裂带之下。塔里木、北山地块在中下地壳具有较为一致的高阻特征。在三维电性切片中,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同样对应高阻体的南边界,昌马盆地也对应低阻异常,这种特征可一直向深部延续到30km的平面上。从总体上看,阿尔金断裂带切割深度向东变小的趋势在本研究中继续存在,阿尔金断裂带在穿过阿克塞的剖面时切割深度~45km,而穿过石包城的剖面切割深度~30km。在本文新的剖面中,阿尔金断裂在剖面L16中切割深度30-40km;但是继续向东发展,阿尔金断裂在剖面L17中没有对应明显的电性边界,阿尔金断裂沿走向方向的连通性中断。从剖面L16到L17,电性结构显示阿尔金断裂和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都对应了高阻体的南部边界,它们在深部电性结构上是相互连通的,因此,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具备吸收阿尔金断裂带上的走滑分量的条件。昌马断裂与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在地貌上没有明显的连通,但是它们分别位于昌马盆地的西侧和南侧,昌马盆地可以视作断裂传播方向上的阶区,成为应力传播的纽带,将两条断裂联系起来。但是,综合地质上断裂滑动速率的研究成果,昌马断裂东侧的走滑速率明显大于阿尔金断裂在主方向上流失的分量,因此可以认为阿尔金断裂对昌马断裂的活动性贡献有限。结合青藏高原区域变形特征,尤其是北部的动力学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在青藏高原北部主要断裂带的活动还是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远程挤压效应的影响,包括阿尔金断裂以及祁连山内部系列断层都处于斜向挤压应力环境。在这种基本构造模式下,阿尔金断裂、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昌马盆地、昌马断裂构成的走滑速率分解-转换-吸收体系,这一体系相对于整个青藏高原北缘的变形机制来说,只是一个局部构造事件,但是由于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的吸收作用,阿尔金断裂带的走滑速率衰减也间接导致了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东侧昌马盆地一带的应力环境的改变。

焦科[6](2020)在《阿尔金断裂带中段新生代隆升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北部的阿尔金断裂带长达一千六百余公里,并将岩石圈硬度稍软的青藏高原与岩石圈硬度较高的塔里木板块分为两部分。关于这条断裂带的相关研究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地质学界的热点课题,而且由于阿尔金断裂带的地质情况复杂,至今为止学术界对其的争论还依然存在。现如今关于阿尔金断裂带的研究已获得丰硕成果,但关于阿尔金断裂带新生代的活动包括变形开始时间等相关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同的认识,需要较多实地的研究结果来支持相关理论。本论文在广泛的野外地质勘查基础上,聚焦地层学与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方法,并结合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分布、岩相组合变化,对邻近柴达木盆地的阿尔金断裂中段新生代隆升时间和隆升特点做了系统的探讨,提出阿尔金断裂在新生代发生了多次逆冲-走滑-隆升运动,推断了其具体活动的地质时代,探讨了阿尔金断裂带的隆升演化。(1)新生代地层展布与岩相组合变化表明,阿尔金断裂带两侧的新生代(从路乐河组到上油砂山组)岩相组合相似,地层一致性好,属于统一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新生代早期阿尔金断裂带活动性弱,从狮子沟组时期及其以后活动性逐渐增强。(2)年代学证据表明,阿尔金断裂带的活动性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新生代隆升以走滑-挤压为主,隆升活动不断加强,并在第四纪达到鼎盛,当今时期阿尔金断裂带仍处于不断隆升的阶段。新生代时期早在48 Ma阿尔金山就出现隆升现象,在16Ma之后,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现象开始出现。(3)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验证了阿尔金断裂带在新近纪的隆升剥蚀过程,17Ma之前阿尔金断裂带处于相对稳定阶段,17Ma-9Ma处于快速隆升阶段,并于5Ma左右阿尔金断裂隆升至地表,分割了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4)通过研究认为阿尔金断裂带在较长时期内经历了复杂的发展演化,并在新生代时期重新隆升。其新生代的隆升演化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古新世-晚始新世时期,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是连在一起的,阿尔金山脉还未开始隆升,断裂活动弱;在晚始新世-中中新世末期,阿尔金断裂带开始微弱隆升,初期隆升幅度不大,中中新世隆升最为剧烈;中中新世末期-上新世,阿尔金断裂带隆升幅度减小,多出现山前超覆现象,在部分地区原始盆地的沉积范围漫过阿尔金断裂带向西延伸;第四纪以来,阿尔金断裂带伴随着青藏高原的全面隆起而快速隆升,最终成为现今的形态。

霍斐斐[7](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变形的研究是认识高原隆起过程、机制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重要途径。距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边界(主缝合带)超过1500km的高原东北部地区,是青藏高原向东北扩展的前缘地带,是构造隆升相对年轻和活跃的地区,具有特有的“盆—山”地貌格局,盆地的形成演化与其周边造山带紧密相关,盆地中巨厚的陆相沉积物来自于周边山地,周边造山带的构造隆升以及盆地整体的旋转运动完整地记录着中-新生代以来其南部诸块体陆续向北运动碰撞挤压造成的远程效应相关信息。本文通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北部路乐河剖面与西宁盆地车头沟剖面和日月山剖面为研究对象,在精细磁性地层年代控制的基础上,利用古地磁学在研究块体运动旋转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研究这些块体是否旋转,旋转的方式及幅度如何,为理解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构造演化、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变形和隆升以及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在研究区所引起的远程效应提供基础数据。本次研究在三个剖面共布置采点165个,采集古地磁样品1548块,通过对研究区古地磁样品开展详细的岩石磁学分析、磁组构特征分析、退磁分量分析和数据的可靠性检验,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以下认识:1.通过对路乐河剖面、车头沟剖面和日月山剖面的代表性样品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包括IRM获得及其反向场退磁曲线及等温剩磁曲线累积高斯模型分析(6个)、磁滞回线(17个)、k-T曲线(12个)和三轴等温系统热退磁(12个)实验,得出大多数样品主要载磁矿物以同时含有磁铁矿和赤铁矿为特征,少数样品主要以磁铁矿(Fe3O4)或赤铁矿(αFe2O3)为主;部分样品中含有少量针铁矿或磁赤铁矿等。2.柴达木盆地路乐河剖面连续分布的中—新生代地层均保留了初始沉积磁组构特征,其磁化率椭球体最大轴方向指示了古水流方向。系统磁组构研究表明,自中侏罗统大煤沟组(J2d)至中新统下油砂山组(N21y)沉积期间,古水流方向共经历了4次较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在中—晚侏罗世(大煤沟组(J2d)至红水沟组(J3h)阶段)古水流方向顺时针变化了约22°;至早白垩世(犬牙沟组(K1q)阶段),古水流方向逆时针变化了近65°;到31.76Ma,古水流方向顺时针变化了约63°;到23.02Ma,古水流方向逆时针变化了约56°;其古水流方向持续至20.40 Ma。3.通过按岩石磁学分析结果设计的特征剩磁分离方案,对古地磁样品进行系统热退磁,分离出了低温剩磁组分和稳定的高温特征剩磁,在地层校正之前,低温剩磁组分与研究区近现代地磁场方向接近,应该是近现代地磁场叠加的粘滞剩磁;大部分样品的高温特征剩磁方向能通过倒转检验、褶皱检验或砾石检验,可能代表了原生剩磁方向。4.柴达木盆地北缘路乐河剖面的古地磁结果显示:自早白垩世犬牙沟组到路乐河组沉积期,该区发生了显着的逆时针旋转达51.4°(-28.9°到22.5°);自路乐河组到下干柴沟组沉积期(44.41-31.76Ma),该地区继续发生明显的逆时针旋转变形,旋转幅度高达66.1°(22.5°到88.6°);自下干柴沟组自到上干柴沟组(31.76到23.02Ma),该地区发生了明显的顺时针旋转变形,旋转幅度高达96.4°(88.6°到-7.8°);自上干柴沟组到下油砂山组沉积期(23.02-20.40Ma),该地区几乎没有发生明显或者发生幅度很小(2.5°)的顺时针旋转变形。在31.76Ma旋转方式由逆时针转变为顺时针旋转,可能是由于受印度板块持续挤压的影响,阿尔金断裂在早渐新世开始发生大规模左行走滑导致的。古水流方向的变化是由块体旋转与周边构造隆升共同导致的。5.西宁盆地车头沟剖面和日月山剖面的古地磁结果显示:自马哈拉沟组的(36.4-34Ma)到谢家组(34.0-24.0Ma),西宁盆地发生了较明显的逆时针旋转变形,旋转幅度为14.5°(22.8°到37.3°);自谢家组(34.0-24.0Ma)到车头沟组(24-21.70 Ma),西宁盆地发生了顺时针旋转变形,旋转幅度10.2°(37.3°到27.1°);自车头沟组(24-21.70 Ma)到其上部的贵德群(<21.70 Ma),西宁盆地顺时针旋转变形幅度高达43.6°(27.1°到-16.8°)。西宁盆地由逆时针转变为顺时针的时间在渐新世早期-末期(34-24 Ma),可能是由于西宁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东部地区,距离阿尔金断裂较远,所以阿尔金断裂在早渐新世的大规模快速走滑活动在西宁盆地引起的响应直到28Ma才发生。6.以上古地磁结果表明,高原东北部块体的旋转可能有复杂的大地构造背景和深部因素。盆地旋转的发生、旋转方式或幅度的改变,与研究区域周边的逆冲或者走滑断裂系统活动的发生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可能是其南的羌塘块体、拉萨块体和印度板块等阶段性北向碰撞挤压所导致的远程效应的综合体现。

葛伟鹏[8](2016)在《GPS观测研究现今青藏高原地壳形变机制 ——来自阿尔金断裂三维运动场及高原地壳减薄的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50-55Ma以来,印度次大陆向北与欧亚大陆碰撞后形成“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碰撞导致地壳增厚致使高原大幅隆升,改变了亚洲大陆岩石圈的构造格局,也对东亚地区的气候和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阿尔金断裂作为青藏高原北缘的主控边界断裂,其运动学性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受到关注,不同量级的滑动速率引出了“块体运动与东向逃逸”和“连续变形与地壳增厚”两种端元模型。约10-15 Ma以来,在青藏高原南部与北部出现地堑与裂谷,为高原东西向拉张运动提供了证据,表明青藏高原开始经历地壳减薄过程。青藏高原形成以来形变场经历怎样变化,长时间尺度的地质学构造过程与现今GPS观测是否能够统一?10-15Ma以来青藏高原地壳减薄过程造成高原高程怎样的变化?青藏高原北缘尤其是跨阿尔金断裂具有怎样的现今三维地壳变形场,地壳应变是如何在北阿尔金断裂、祁漫塔格断裂和阿尔金断裂之间分配的?青藏高原北缘与塔里木盆地具有怎样的力学性质,对跨阿尔金断裂构造形变场造成怎样的影响?最后,GPS观测得到的现今地表形变场能够对青藏高原形变模式的争论作出何种回答?上述科学问题的回答,对于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变形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两部分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青藏高原北缘三维震间运动场的观测与研究。在青藏高原北缘跨阿尔金断裂中段自建9个GPS连续台站并开展观测,根据区域研究特点设计无人值守的观测台站,具有低成本投入、高质量观测的特点。上述连续GPS台站的建立填补了青藏高原北缘尤其是在阿尔金无人区地壳形变观测研究的空白,积累了宝贵的连续GPS数据;截止2015年7月,共有4年的连续GPS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证明设计建站方法行之有效,GPS台站稳定、观测数据质量稳定、数据连续性稳定。结合使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在研究区及邻域GPS连续台站数据作位置时间序列与速度场解算,获得青藏高原北缘地区跨阿尔金断裂中段现今三维形变场。使用三维线弹性后向滑移(backslip)块体运动模型,反演“塔里木块体”、“北阿尔金块体”、“柴达木块体”和“祁漫塔格块体”的三维块体运动。结果表明,北阿尔金山相对于塔里木盆地有1.32±0.2 mm/yr的抬升速率,相对于柴达木盆地具有0.73±0.3 mm/yr的抬升速率,可解释为北阿尔金块体存在显着的造山过程;阿尔金断裂有8.21±0.60 mm/yr的左旋走滑速率、0.66±0.60 mm/yr的缩短速率;祁漫塔格断裂有0.53±0.60 mm/yr的左旋走滑速率、1.53±0.60 mm/yr的缩短速率;北阿尔金断裂有0.87±0.60 mm/yr的左旋速率、0.69±0.60 mm/yr的缩短速率。同时,阿尔金断裂中、西两段滑动速率基本一致,约在8.010.0 mm/yr范围。定量研究结果支持“连续形变与地壳增厚”模型,表明相对塔里木块体,青藏高原北缘地区正在抬升、增厚,以北阿尔金山地区最为明显,抬升速率达1.3mm/yr。跨青藏高原北缘的阿尔金断裂、北阿尔金断裂和祁漫塔格断裂近200 km的宽泛变形带内南北向地壳缩短并不明显,缩短量仅为2.9 mm,且近一半缩短量发生在祁漫塔格山南侧。GPS观测阿尔金断裂车尔臣河段(86oE)剖面(He et al.,2013)表明断裂两侧存在非对称变形特征。本文采用非对称变形模型反演GPS速度剖面数据,获得断裂两侧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北部的地壳介质剪切模量差异。结果显示塔里木盆地地壳介质剪切模量约为青藏高原北部剪切模量1.53倍,相应S波波速比值为1.24,与前人(Yang et al.,2012)得到地壳和上地幔三维VSV模型结果一致。地震学研究结果(Xie et al.,2013)认为青藏高原北部与东部地区在中地壳存在低速层,局部区域可能发生部分熔融;Hacker et al.(2014)进一步确认羌塘地块中地壳到深部地壳存在熔融现象。本文研究运用与地震学完全不同的资料,通过大地测量方法推导青藏高原北部与塔里木盆地的地壳介质力学性质差异,得到与地震学研究得到的S波波速比及其构造物理学解释相当一致的结果。成果为青藏高原力学演化模型提供新的约束。本论文第二部分内容是使用覆盖青藏高原及周边的GPS速度场,计算青藏高原内部应变率场。GPS观测速度场不仅显示了南东东-北西西向的地壳拉张过程,也揭示了青藏高原内部更加重要的地壳减薄过程。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北部和南部的垂向应变率(减薄应变率)分别为8.9±0.8 nanostrain a-1和7.4±1.2 nanostrain a-1,青藏高原西南部的垂向应变率为12.0±3.2 nanostrain a-1,表明青藏高原内部大尺度范围应变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并且青藏高原内部的拉张应变率观测也相当一致,青藏高原北部,沿着N114o±1°E主应变方向的拉张应变率为21.9±0.4 nanostrain a-1;高原南部沿着N93±1°E主应变方向的拉张应变率为16.9±0.2 nanostrain a-1;高原西南部沿着N74±3°E主应变方向的拉张应变率为22.2±1.8 nanostrain a-1。如果地壳减薄开始于10-15 Ma,并且现今观测得到应变率适用于整个时间跨度,那么地壳累积减薄5.5-8.5 km。应用Airy地壳均衡理论,青藏高原的平均高程将下降近1 km。青藏高原北部、南部和西南部相似的垂向应变速率也表明在三个区域的地壳拉张、正断裂运动和地壳减薄过程由相同的物理机制所支配。综合上述两部分研究成果,发现青藏高原现今垂向运动在高原内部和边缘地区存在很大差别。高原内部地区正在经历地壳减薄,而高原边缘地区正在经历不同程度的增厚与隆升。青藏高原北缘地区的垂向应变率5-20 nanostrain a-1,如果考虑重力均衡作用,对应的垂向隆升速率在0.040.14 mm/yr左右。但是对于局部地区如北阿尔金块体,其底部受到塔里木盆地南缘下插挠曲板块的支持,在没有重力均衡情况下,垂向隆升速率可能达到1 mm/yr。喜马拉雅地区呈现不同水平的垂向形变,垂向应变强烈(10-80nanostrain a-1),山脉底部受到印度下插板片的支持,无法通过重力均衡假定由垂向应变率估计隆升速率。但由GPS与水准数据约束的俯冲板片模型推测山脉隆升速率达到7mm/yr。而对于祁连山地区,GPS应变率推测得到垂向应变率20-40 nanostrain a-1,应用地壳均衡理论,平均隆升速率为0.150.3 mm/yr;而由于逆冲推覆构造与褶皱变形带的存在,中下地壳有可能仍存在弹性变形,不能实现完全重力均衡,实际隆升速率有可能高于这一估计。本文研究给出青藏高原不同地区三维形变场与形变速率的定量估计,是对“连续形变与地壳增厚”形变模型的重要修正。结果并不支持“块体运动与东向逃逸”模型,并认为高原南北双向俯冲模型中的塔里木块体南向俯冲几乎不存在。

俞晶星[9](2016)在《阿拉善地块南部构造活动及其对周边地块相互作用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阿拉善地块南部位于青藏高原以北、鄂尔多斯地块以西,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由于该地区毗邻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处于青藏高原扩展的前锋位置,同时该地区又靠近鄂尔多斯地块西缘,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研究对于认识青藏高原最前缘以及鄂尔多斯地块西缘的变形机制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阿拉善地块南部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是怎样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往北东方向的扩展是否影响到阿拉善地块内部?如果其扩展变形已经进入阿拉善地块内部,又是通过怎样的构造变形样式发生的?其影响范围如何?另一方面,鄂尔多斯周缘断裂系的拉张变形是仅集中在地块周缘位置,还是已经影响到阿拉善地块内部?这些问题的探讨是理解青藏高原、鄂尔多斯地块以及阿拉善地块三大地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构造转换关系的基础。然而前人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研究较少,尤其是新构造和活动构造研究,几乎为空白,这主要是由于该地区的新生代构造活动相对较弱,新生代沉积地层出露少,地形高差较小。但是在阿拉善地块内部及边缘地区发育有多条活动断裂带,这为研究阿拉善地块的晚第生代构造活动提供了研究对象。本论文主要是研究阿拉善地块南部的活动断裂,如桃花拉山断裂、阿右旗断裂、雅布赖断裂、巴彦诺日公断裂和巴彦乌拉山东麓断裂等,重点是研究这些断裂的几何展布、运动性质、晚第四纪滑动速率、断裂间的联接转换关系等,然后综合对研究区及邻区活动断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建立阿拉善地块南部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模型,探讨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影响范围和高原前缘位置的变形方式,探讨鄂尔多斯周缘断裂系对阿拉善地块的影响作用。本论文主要取得如下认识:桃花拉山断裂位于龙首山西北角,全长约30 km,是一条整体走向近东西方向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整体以左旋走滑运动性质为主,并伴有一定的逆冲分量。该断裂可分为东、西两段,其中西段长约20 km,走向近东西方向,以左旋走滑性质为主;东段断裂长约9 km,走向北西西-南东东方向,向东的逆冲分量逐渐增加。根据洪积扇面的垂直位移和冲沟的左旋位移,结合光释光和10Be暴露测年法,获得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约为0.14±0.010.93±0.11 mm/yr,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10.3 mm/yr。阿右旗断裂系是由7条次级活动断裂组成,各断裂的走向、长度和运动性质不尽相同,其中主断层位于阿右旗县城以东的山间沟谷中,整体走向近东西方向,长约30 km,以左旋走滑运动性质为主,该断层上最新一次地震事件发生在距今11.05±0.52 ka至4.06±0.29 ka之间。阿右旗断裂与桃花拉断裂、雅布赖断裂在地表不连续,未形成统一的活动断裂带。根据对该地区的地层变形特征,结合所有次级断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认为阿右旗地区整体处于北东-南西方向的挤压应力场,与青藏高原往北东方向扩展的推挤方向一致。雅布赖断裂是阿拉善地块内部的一条重要活动断裂,根据断裂的几何走向和断错地貌差异,整体可以分为三段:西南段、中段和东北段,其中西南段整体走向约为N60°E,沿山前延伸约35 km,以错断山脚附近的洪积扇根部为主要特征,正断活动为主,伴有一定的左旋走滑运动;中段整体走向N40°E,长约30 km,典型地貌特征为正断层形成的断层基岩面,局部发现有断层往盆地方向迁移的特征,正断活动为主;东北段整体走向N75°-85°E,延伸约26 km,分支断层较发育,断层几何结构复杂,整体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兼有明显的逆冲分量。根据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测年法及断错地貌位移,获得雅布赖断裂的西南段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11 mm/yr,东北段的水平滑动速率为0.23±0.020.78±0.12 mm/yr。阿拉善地块东部地区整体晚第四纪活动性较弱,仅在局部发现有零星的晚第四纪活动证据,包括阿拉坦敖包断裂、克布尔海北断裂、巴彦诺日公断裂、巴彦乌拉山东麓断裂,断层规模都较小,连续性差,活动性弱。克布尔海-巴彦诺日公构造带是阿拉善地块东部的一个主要构造带,该构造带的最新活动特征对于理解阿拉善地块整体的新构造变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通过对该断裂的活动性和断裂两侧发育的侵入岩脉的研究发现,该构造带整体晚第四纪活动性弱,并不像前人推测的发生大规模左旋走滑运动。巴彦乌拉山东麓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明显,断裂整体走向北北东方向,全长约40 km,根据对最新断错地貌的解译,发现该断裂有水平走滑运动性质,但是关于断裂的主要运动性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综合对阿拉善地块南部活动断裂的研究,结合前人在祁连山、河西走廊、东北缘弧形构造带以及鄂尔多斯地块西缘的研究成果,发现阿拉善地块南部晚第四纪构造活动与鄂尔多斯周缘拉张体系的构造变形特征明显不同,我们认为该地区的最新构造活动受到青藏高原构造变形体系的影响。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往北东方向的扩展,造成祁连山地区强烈的地壳缩短变形,同时对阿拉善地块产生向北东方向的推挤作用,造成阿拉善地块南部的先存构造发生活化,并使得相对稳定的阿拉善地块南部发生岩石圈刚性运动,在桃花拉山断裂、阿右旗断裂以及雅布赖断裂的共同调节作用下,地块南部缓慢向东运动。

张宁[10](2016)在《阿尔金断裂东端部的几何结构与运动特征》文中认为新生代以来强烈活动的左旋走滑断裂阿尔金断裂,在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阿尔金断裂东端作为青藏高原西北方向的主要边界断裂,也是塔里木块体、青藏高原块体和阿拉善块体三大块体交汇的关键构造位置,因此对阿尔金断裂东端部以及邻区断裂的几何结构及活动习性的详细研究,对揭示青藏高原北部构造变形过程以及与邻区块体的构造转换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对阿尔金活动断裂带东端部自疏勒河口以东段以及酒西盆地的北部边界断裂的运动特征的调查和滑动速率的定量研究,同时总结前人对酒西盆地主要断裂的滑动速率及新生代沉积地层的研究成果,获得酒西盆地的新生代的地壳缩短速率,进而定量分析阿尔金断裂的滑动速率分布与区域构造转换之间的关系,探讨阿尔金断裂向东延伸和青藏高原往北扩展的样式。论文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论文选取了阿尔金断裂东端是指自疏勒河口以东到宽滩山南西的部分,长约70公里断裂段,通过卫星影像解译、野外地质考察、地质年代学方法以及高精度的地形地貌航空影像测量等方法,对断裂开展了断裂活动性定量研究,结果认为断裂的左旋走滑速率在近疏勒河口一带约为>1.58mm/yr;向东逐渐减小,从ATF-2测点处的1.00-1.50mm/yr,到了红柳峡西侧的ATF-3测点为0.58-0.72mm/yr,而向东到红柳峡以东,已没有明显的水平位移,断裂仅表现为逆冲性质。在垂向滑动速率方面,全段均表现为向北逆冲性质,垂直滑动速率较小,均在0.1-0.3mm/yr。结合前人在该地区的工作基础,对位于阿尔金断裂东端部的磴磴山断裂赤金峡段不同级地貌面的断错地貌的调查和位移测量,同时开展了地貌面暴露年龄的测定,估算得到断裂的逆冲滑动速率<0.1mm/yr。而阿尔金断裂东端部的另一条断裂,也就是河西走廊西端酒西盆地的北部边界的黑山断裂的逆冲滑动速率为(0.26±0.06 mm/yr)。在总结前人在河西走廊西端酒西盆地内北西向断裂定量研究结果基础上,结合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得到河西走廊西端一系列北西西向的逆冲断裂和褶皱在平行于阿尔金断裂走向方向上的缩短速率的总和是1.4-2.4 mm/yr,与阿尔金断裂东端部的1-2 mm/yr水平走滑速率相当,由此推断阿尔金断裂东端部的左旋走滑被活动的逆冲断裂、新生代以来褶皱隆起引起的地壳缩短吸收和转换了,阿尔金断裂在其东端部水平滑动速率逐渐降低,断裂终止于河西走廊西端的宽滩山以南赤金堡附近,而河西走廊西端酒西盆地北侧的黑山断裂,与其走向上相联接的磴磴山断裂、金塔山南山断裂共同构造了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的最前缘。

二、Late Cenozoic sedimentary process and its response to the slip history of the central Altyn Tagh fault,NW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ate Cenozoic sedimentary process and its response to the slip history of the central Altyn Tagh fault,NW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格架
第三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特征
    3.1 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沉积特征
    3.2 祁连山东北缘第四纪沉积特征
    小结
第四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4.1 武威盆地WW-01 钻孔磁性地层学研究
    4.2 宇宙成因核素定年
    4.3 钻孔沉积速率及其揭示的构造事件
    4.4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小结
第五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物源分析
    5.1 样品采集及测试
    5.2 锆石特征与测试结果
    5.3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小结
第六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
    6.1 构造变形特征
    6.2 构造变形时序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7.2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结论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2)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1.2 山西地堑系的研究现状
    1.3 关键科学问题
    1.4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 论文实际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与运城盆地地质特征
    2.1 鄂尔多斯周缘地堑系
    2.2 山西地堑系
    2.3 运城盆地
第三章 运城盆地北侧孤山隆升剥露历史与侵蚀速率研究
    3.1 孤山岩体岩石学特征
    3.2 孤山岩体侵位深度
    3.3 孤山岩体低温热年代学研究
    3.4 孤山岩体侵蚀速率研究
第四章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学与沉积相分析
    4.1 运城盆地SG-1 孔沉积序列和沉积相分析
    4.2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学
    4.3 运城盆地SG-1 孔环境代用指标记录
第五章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源分析
    5.1 碎屑锆石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结果
    5.3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源分析讨论
第六章 运城盆地构造-沉积及北侧孤山隆升剥蚀过程讨论
    6.1 孤山晚新生代地貌的形成
    6.2 运城盆地北部晚新生代沉积环境演化
    6.3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沉积及北侧孤山隆升剥蚀过程讨论
结论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3)河西走廊西端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断裂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2 论文选题、主要内容及创新
        1.2.1 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1.2.2 关键科学问题
        1.2.4 论文创新点
        1.2.5 研究方法
    1.3 论文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及结构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新构造背景
    2.3 新生代沉积地层
    2.4 区域地貌
        2.4.1 阿尔金断裂东端构造地貌特征
        2.4.2 白杨河河流地貌特征
        2.4.3 宽滩山北缘地貌特征
3 阿尔金断裂东端构造转换效应
    3.1 断裂走滑活动特征
        3.1.1 构造地貌特征
        3.1.2 活动速率估算
    3.2 尾端压性构造
        3.2.1 红柳峡褶皱
        3.2.2 红柳峡北缘断裂
        3.2.3 五华山褶皱
        3.2.4 长山岭逆断裂
    3.3 阿尔金断裂尾端构造变形特征
        3.3.1 阿尔金断裂尾端应变分配
        3.3.2 阿尔金断裂尾端构造样式
    3.4 小结
4 祁连山西段前陆逆冲褶皱作用
    4.1 昌马断裂
        4.1.1 地貌面变形特征
        4.1.2 活动速率
    4.2 旱峡-大黄沟断裂
        4.2.1 地貌面变形特征
        4.2.2 旱峡-大黄沟断裂活动性鉴定
    4.3 老君庙背斜-玉门逆断裂带
        4.3.1 地貌面变形特征
        4.3.2 变形量及变形速率
    4.4 白杨河褶皱-白南逆断裂带
        4.4.1 地貌面变形特征
        4.4.2 地层变形特征
        4.4.3 变形量及变形速率
    4.5 火烧沟褶皱带
        4.5.1 地貌面变形特征
        4.5.2 地层变形特征
        4.5.3 变形量及变形速率
    4.6 祁连山西段及其前陆区构造变形特征
        4.6.1 祁连山西段及其前陆区地壳缩短速率
        4.6.2 祁连山西段及其前陆区构造变形样式
    4.7 小结
5 宽滩山北缘断裂带逆冲走滑活动
    5.1 宽滩山北缘断裂活动特征
        5.1.1 断裂几何学特征
        5.1.2 断错地貌特征
        5.1.3 断裂活动速率研究
    5.2 豁路山-下天津卫断裂活动特征
        5.2.1 断裂几何学特征
        5.2.2 断错地貌特征
        5.2.3 断裂活动速率研究
    5.3 黄土崖子褶皱-北山断裂带活动特征
        5.3.1 褶皱逆断裂带几何学特征
        5.3.2 构造地貌特征
        5.3.3 活动速率估计
    5.4 宽滩山北部构造变形特征
        5.4.1 宽滩山北部构造应变分配
        5.4.2 宽滩山北部构造变形样式
    5.5 小结
6 河西走廊西端断裂组合关系
    6.1 阿尔金断裂东端尾端构造
    6.2 北西走向右旋走滑断裂的构造机理
    6.3 阿尔金断裂与祁连山逆冲构造的演化模式
7 结论及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拟解决科学问题
    1.3 论文研究思路
    1.4 论文各章节概况
第2章 区域构造背景
    2.1 祁连山—河西走廊构造带
    2.2 阿尔金断裂系
    2.3 北山地块和阿拉善地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第四纪地貌面和沉积地层的年代学测试
    3.1 光释光测年
    3.2 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测年
    3.3 宇宙成因核素~(26)Al/~(10)Be简单埋藏测年
第4章 青藏高原北缘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4.1 前人工作
        4.1.1 三危山断裂
        4.1.2 南截山断裂系
    4.2 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构造变形
        4.2.1 三危山断裂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4.2.2 南截山断裂系活动逆断层和褶皱
    4.3 讨论
        4.3.1 断层运动学速率和区域构造应变吸收
        4.3.2 阿尔金断裂系NE向生长的转换挤压双重构造模型
        4.3.3 地震危险性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山地块东南部北河湾断裂带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5.1 北河湾断裂活动构造变形
        5.1.1 F1段
        5.1.2 F2段
        5.1.3 F3和F4段
    5.2 大地电磁探测
        5.2.1 大地电磁探测原理
        5.2.2 2D反演
        5.2.3 2D电阻率模型及构造解释
    5.3 讨论
        5.3.1 古地震震级评估
        5.3.2 先存构造活化
        5.3.3 对阿尔金断裂带向东延伸的意义
        5.3.4 识别北山东南部走滑压扭构造带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北山地块南部旧井断裂系晚中新世以来构造变形
    6.1 北山南部构造研究现状
    6.2 旧井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和古地震事件
        6.2.1 断层几何展布和位错地貌特征
        6.2.2 钻孔调查
        6.2.3 钻孔沉积物埋藏年龄
    6.3 讨论
        6.3.1 旧井盆地形成机制:区域转换挤压体系下转换拉张双重构造模型
        6.3.2 北山东南部发育第四纪转换拉张盆地
        6.3.3 青藏高原北部晚新生代地壳活化的时间和构造意义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北山地块西南部柳园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和第四纪活动
    7.1 遥感影像分析
    7.2 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第四纪活动证据
    7.3 断裂系变形机制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青藏高原北缘块体相互作用及构造响应过程
    8.1 青藏高原地块与塔里木地块(西昆仑山前)
    8.2 青藏高原地块与塔里木地块(阿尔金山山前)
    8.3 青藏高原地块与敦煌地块(塔里木地块东北部)
    8.4 青藏高原地块与北山地块
    8.5 青藏高原地块与阿拉善地块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9.1 主要结论
    9.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9.3 论文存在的不足和下步工作计划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阿尔金走滑断裂带昌马段的电性结构样式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走滑断裂的典型结构特征
    1.2 走滑断裂带滑动速率变化的研究
    1.3 阿尔金断裂带的研究现状
        1.3.1 阿尔金断裂的滑动速率研究
        1.3.2 阿尔金断裂的深部结构研究
    1.4 大地电磁测深在断裂带研究中的应用
    1.5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大地电磁理论基础
    2.1 基本理论
    2.2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与处理
    2.3 定性分析参数
    2.4 正反演理论与方法
    2.5 小结
第3章 阿尔金断裂带昌马段的地质背景
    3.0 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的区域构造背景
    3.1 青藏高原北缘的动力学模型
    3.2 昌马段及邻区的地质特征
        3.2.1 北祁连
        3.2.2 酒西盆地
        3.2.3 昌马盆地
    3.3 断裂带的地表几何与活动特征
    3.4 小结
第4章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和分析
    4.1 数据处理
    4.2 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特征
    4.3 数据维性特征
    4.4 小结
第5章 阿尔金断裂带昌马段及邻区电性结构
    5.1 二维反演
    5.2 二维电性结构特征
    5.3 不同二维反演结构对比
    5.4 三维反演
    5.5 三维电性结构特征
    5.6 小结
第6章 阿尔金断裂带走滑速率变化的机制
    6.1 断裂带的结构变化及相互连通性探讨
    6.2 走滑速率变化与区域背景的关系
    6.3 阿尔金断裂带及邻区断裂活动关系
    6.4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阿尔金断裂带中段新生代隆升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流程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形地貌
    2.2 阿尔金断裂带的展布
    2.3 阿尔金断裂构造带
3 阿尔金断裂带的沉积-隆升特征
    3.1 柴达木盆地古近系-新近系地层沉积概况
    3.2 阿尔金断裂带两侧古近系-新近系对比
    3.3 生长地层
4 阿尔金断裂带的年代学特征
    4.1 阿尔金断裂带活动阶段性
    4.2 裂变径迹法
5 阿尔金断裂活动性探讨
    5.1 剖面特征
    5.2 阿尔金断裂带的隆升机制
    5.3 柴达木盆地反演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青藏高原研究现状
        1.2.2 高原东北部旋转变形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方法
    1.4 论文工作概况
    1.5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地质背景及古地磁样品采集
    2.1 柴达木盆地及周边构造地质体
        2.1.1 柴达木盆地
        2.1.2 柴北缘逆冲断裂
        2.1.3 阿尔金断裂
        2.1.4 东昆仑山脉
        2.1.5 鄂拉山断裂
    2.2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剖面及年代
        2.2.1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概述
        2.2.2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研究
    2.3 西宁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2.3.1 西宁盆地概述
        2.3.2 西宁盆地周边主要断裂
    2.4 西宁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剖面及年代
        2.4.1 西宁盆地地层研究
        2.4.2 西宁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研究
    2.5 古地磁样品采集
        2.5.1 路乐河剖面
        2.5.2 车头沟剖面
        2.5.3 日月山剖面
第三章 岩石磁学
    3.1 常见的磁性矿物及其磁学性质
    3.2 岩石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磁组构)
    3.3 岩石磁学研究方法
    3.4 岩石磁学实验及结果
        3.4.1 等温剩磁获得曲线及反向场退磁曲线(IRM)
        3.4.2 磁滞回线
        3.4.3 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
        3.4.4 三轴等温系统热退磁
    3.5 岩石磁学小结
第四章 路乐河剖面磁组构特征分析
    4.1 路乐河剖面磁组构特征
    4.2 古水流方向系统变化特征
    4.3 古水流方向变化讨论
第五章 古地磁退磁实验
    5.1 退磁基本原理和方法
    5.2 样品加工和制备
    5.3 古地磁数据稳定性检验
    5.4 退磁分析
    5.5 低温组分
第六章 古地磁结果及构造意义
    6.1 路乐河剖面
        6.1.1 下油砂山组
        6.1.2 上干柴沟组
        6.1.3 下干柴沟组
        6.1.4 路乐河组
        6.1.5 犬牙沟组
    6.2 车头沟剖面
    6.3 日月山剖面
    6.4 古地磁研究的构造意义
        6.4.1 路乐河剖面
        6.4.2 西宁盆地(车头沟剖面和日月山剖面)
结论
数据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GPS观测研究现今青藏高原地壳形变机制 ——来自阿尔金断裂三维运动场及高原地壳减薄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隆升演化历史和动力学机制
        1.1.1 青藏高原隆升演化历史
        1.1.2 青藏高原隆升与变形的动力学机制
    1.2. 青藏高原北部边界断裂对高原隆升动力学约束
    1.3. 青藏高原现今GPS地壳形变研究
        1.3.1 青藏高原及周边GPS地壳形变观测
        1.3.2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阿尔金断裂GPS观测及滑动速率研究
        1.3.3 印度次大陆与喜马拉雅地区的GPS观测研究
    1.4. 阿尔金断裂中段、祁漫塔格及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地区构造背景
    1.5. 论文选题依据
        1.5.1 青藏高原北缘、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地壳变形的关键科学问题
        1.5.2 青藏高原北部、南部和西南部地壳减薄的关键科学问题
        1.5.3 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突破点
        1.5.4 论文研究工作量
第二章 青藏高原北部与阿尔金断裂中段区域构造、深部构造环境
    2.1. 青藏高原北部岩石圈变形、新生代断裂带演化的争论
    2.2. 青藏高原北部主要造山带的研究历史
    2.3. 青藏高原北部岩石圈深部构造环境
    2.4. 柴达木盆地西南部活动断裂分布、山脉隆升与构造盆地
第三章 青藏高原北部与阿尔金断裂中段连续GPS观测网络构建
    3.1. 跨阿尔金断裂中段连续GPS观测网络设计
    3.2. 连续GPS台站观测桩设计、架设技术方法
    3.3. 连续GPS站点建设过程及描述
第四章 阿尔金断裂中段连续GPS观测网络数据处理、时间序列分析及误差分析
    4.1. GPS数据处理
        4.1.1 天线相位中心模型
        4.1.2 潮汐模型
        4.1.3 大气折射模型
        4.1.4 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
        4.1.5 参考框架及其实现
    4.2. 区域参考框架实现
    4.3. GAMIT/GLOBK软件基本工作原理
    4.4. 阿尔金断裂中段连续GPS数据预处理
    4.5. 阿尔金断裂中段连续GPS观测网络的数据处理
        4.5.1 单日松弛解解算
        4.5.2 单日松弛解合并到全球框架下
    4.6. 连续GPS台站时间序列分析及误差分析
        4.6.1“大尺度”连续GPS台站位置时间序列的相关噪声分析
        4.6.2 单台站GPS在ITR2008框架的时间序列、及移除线性趋势后的周年半周年项拟合时间序列图
        4.6.3 塔里木盆地内部站点间相对运动的季节项变化分析
        4.6.4 柴达木盆地内部站点间相对运动的季节项变化
        4.6.5 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之间台站相对位移时间序列分析
        4.6.6 单GPS台站时间序列频谱分析
    4.7. 跨阿尔金断裂中段的连续GPS速度场
        4.7.1 ITRF2008框架下的速度场
        4.7.2 塔里木刚性块体参考框架下的阿尔金中段观测网络速度场
第五章 青藏高原北部阿尔金断裂中段及其周边断裂运动学模型反演数值模拟
    5.1. 震间形变位错理论
        5.1.1 弹性空间断裂位错数值模拟
        5.1.2 弹性-黏弹性介质地震周期数值模拟
    5.2. 青藏高原北部跨阿尔金断裂GPS观测剖面
        5.2.1 阿尔金断裂中部(90oE)连续GPS观测速度结果
        5.2.2 阿尔金断裂车尔臣河段(86oE)GPS速度场
    5.3. 阿尔金断裂二维弹性模型反演
        5.3.1 弹性深位错模型反演
        5.3.2 弹性-黏弹性位错模型反演
    5.4. 阿尔金断裂三维块体模型构建与反演计算
        5.4.1 Okada弹性计算程序
        5.4.2 GPS数据反演跨阿尔金断裂西段青藏高原北部与塔里木盆地地壳介质差异
        5.4.3 应用后向滑移“Back slip”的三维线弹性块体模型研究青藏高原北缘、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块体运动
        5.4.4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青藏高原西北部阿尔金断裂西段构造地貌与地壳形变特征
    6.1. 青藏高原西北部构造环境
    6.2. 青藏高原西北部区域断裂分布
    6.3. 区域地形地貌特征
    6.4. GPS速度场分析与震源机制解讨论
        6.4.1 青藏高原西部GPS速度场分析
        6.4.2 青藏高原西部震源机制解揭示构造运动环境
    6.5. 2014年于田 7.3 级地震发震构造与区域地貌形态关系分析
        6.5.1 2014年 7.3 级地震及余震分布、发震构造关系讨论
        6.5.2 火山地貌、现代冰川侵蚀与区域地形地貌分布
        6.5.3 克尔牙张性裂谷拉张环境的形成机制及区域构造演化历史:
    6.6.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GPS观测青藏高原北部与南部的地壳减薄过程
    7.1. 青藏高原地壳减薄过程及争论的科学背景
    7.2. GPS速度场及其揭示的含意
    7.3. 青藏高原应变率场计算
    7.4.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8.1.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8.2. 论文主要创新工作
    8.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9)阿拉善地块南部构造活动及其对周边地块相互作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关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展模式的讨论
    2. 关于阿拉善地块南部构造变形的认识存在的问题
    3. 论文选题依据与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4. 主要的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前人地质研究工作总结
    1.2 阿拉善地块的划分
    1.3 阿拉善地区沉积地层
    1.4 阿拉善地块的前新生代构造活动
    1.5 阿拉善地块的新生代构造活动
    1.6 阿拉善地块晚第四纪构造活动
    1.7 小结
第二章 桃花拉山-阿右旗断裂
    2.1 引言
    2.2 桃花拉山断裂
        2.2.1 桃花拉山断裂概述
        2.2.2 桃花拉山断裂新活动性及断错地貌特征
        2.2.3 桃花拉山断裂晚第四纪滑动速率
        2.2.4 桃花拉山断裂变形样式模型
        2.2.5 小结
    2.3 阿右旗断裂
        2.3.1 阿右旗断裂概述
        2.3.2 阿右旗断裂新活动性及断错地貌特征
        2.3.3 阿右旗断裂区域应力场分析及构造变形讨论
        2.3.4 小结
第三章 雅布赖断裂
    3.1 引言
    3.2 地质背景
    3.3 雅布赖断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
        3.3.1 西南段
        3.3.2 中段
        3.3.3 东北段
    3.4 雅布赖断裂的滑动速率
        3.4.1 研究方法
        3.4.2 雅布赖断裂滑动速率
    3.5 雅布赖断裂在阿拉善地块新生代构造活动中的指示意义
        3.5.1 雅布赖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
        3.5.2 雅布赖断裂构造变形模型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阿拉善地块南部其它主要活动断裂
    4.1 引言
    4.2 主要活动断层证据
        4.2.1 阿拉坦敖包断裂
        4.2.2 克布尔海-巴彦诺日公断层活动性
        4.2.3 巴彦乌拉山东麓断裂活动性
    4.3 小结
第五章 阿拉善地块南部构造变形模式
    5.1 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构造几何图像
    5.2 阿拉善地块南部构造变形讨论
        5.2.1 阿拉善地块南部可能的构造变形模式
        5.2.2 阿拉善地块南部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特征
        5.2.3 阿拉善地块南部构造变形动力学初步分析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About the Author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10)阿尔金断裂东端部的几何结构与运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现状与主要科学问题
        1.1 阿尔金断裂带运动特征的定量研究结果的主要争论
        1.2 酒西盆地的新生代构造变形的研究进展
    2 论文选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2.1 选题依据及意义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内容
        2.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1 酒西盆地及邻区主要新生代沉积地层的分布
    2 区域构造特征
第二章 阿尔金活动断裂东端部新活动性的定量研究
    1 概述
    2 断裂东端部断错地貌特征
    3 地貌面分期与年代的确定
    4 断裂的滑动速率的厘定
    5 小结
第三章 阿尔金断裂东端部构造变形的几何结构及运动特征讨论
    1 磴磴山断裂断错地貌特征及活动特征
    2 黑山断裂地貌特征及活动特征
    3 阿尔金断裂东端主要断裂在区域构造变形及构造转换中的作用
    4 酒西盆地新生代地层构造变形引起的地壳缩短
    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1 主要结论与认识
    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3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Late Cenozoic sedimentary process and its response to the slip history of the central Altyn Tagh fault,NW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D]. 赵子贤.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2]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D]. 闫纪元.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3]河西走廊西端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断裂相互作用[D]. 刘睿.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4]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D]. 杨海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5]阿尔金走滑断裂带昌马段的电性结构样式及构造意义[D]. 李满.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6]阿尔金断裂带中段新生代隆升规律研究[D]. 焦科.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D]. 霍斐斐. 西北大学, 2019(04)
  • [8]GPS观测研究现今青藏高原地壳形变机制 ——来自阿尔金断裂三维运动场及高原地壳减薄的证据[D]. 葛伟鹏.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6(02)
  • [9]阿拉善地块南部构造活动及其对周边地块相互作用的响应[D]. 俞晶星.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6(02)
  • [10]阿尔金断裂东端部的几何结构与运动特征[D]. 张宁.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6(03)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