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麦新品种赤麦2号旱地高产栽培模式

一、旱地优质小麦新品种赤麦二号高产栽培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陈亮[1](2019)在《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青民族走廊地跨甘肃、青海两省,这里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部,也是我国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的区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明清以来,在甘青民族走廊内生活着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民族,本区域更成为汉文化、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的交汇之处。鉴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及民族多元格局,受到明清历任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明清政府通过对本区域实施有效控制与管理,使其从“边疆”渐成“腹地”,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持续不断的经济开发推动了甘青民族走廊内的人口、农牧业、工商业的发展,并对域内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等产生极大影响。人口的增长和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明初,国家从战略地位的高度对甘青民族走廊进行开发与建设,卫所体系的建立不仅为明朝奠定坚实的军事保障,也意味着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运动。大批迁入的戍边将士既促进了人口增长,也有力推动了域内的经济开发。明末清初,甘青民族走廊内战事频仍,人口损耗极大,至康熙中后期,随着政局稳定及社会发展,人口迅猛增长,外来人口的涌入以及人口的自然增殖使甘青民族走廊内各地的经济开发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治之后,本区域爆发多次反抗清朝统治的战争,不仅造成大量人口伤亡,也严重阻滞了经济发展。农业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入明以来,出于军事战略的考量,明廷实施以屯田为基础的屯卫制度,向西不断拓展的农业开发不仅巩固了西部疆域,也开启了区域农业一体化的进程。有清一代,各族百姓在明代农业开发的基础上,展开更大规模的垦地运动。此时段内,土地开垦不再集中于平地与川地,山地、坡地皆试种杂植,土地开发程度再创历史新高。在汉族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各少数民族逐渐弃牧业农,这不仅确立了农业经济在本区域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也改变了域内的民族格局。随着屯田的开发,小麦的分布区域日益扩大,最终在甘青民族走廊内形成小麦种植区与青稞种植带,而这条农业种植带往往也是汉族与藏族的分界线。清中后期,高产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均促进农业不断发展,并为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本区域工商业也取得一定发展。首先,在丰富原材料的基础上,明清时期本区域传统手工业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晚清之际,近代机器制造业的萌芽开始出现,域内呈现出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大机器生产并存的场景,尤其是近代工业的出现对地域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其次,明清时期本区域的商业逐渐从明代的链条式经贸模式由向清代的区域贸易圈转变。明朝政府主导的“茶马贸易”与“朝贡贸易”构成与内地交往的经济链,其在推动各民族经济交流的同时,也强化了彼此间的政治、文化交流。入清以来,随着农业化的纵深发展和商业通道的繁荣,甘青民族走廊逐渐成为全国性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在民族贸易的推动下,不仅出现专业化的商品市场,也兴起多个颇具影响的民族贸易市镇,最终在清中期形成以甘青民族走廊为依托的区域贸易圈。持续性的经济开发使地域社会在多个层面产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力量不断渗透,推动了本区域行政建置的发育进程,原本归属土司或寺院管理的土地及人口逐渐处于国家管辖之下。宗族作为基层社会重要的民间组织形态,其形成与地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并成为维护乡土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此外,随着民族贸易的兴起,部分农业人口开始转移至工商领域,商人与手工业者阶层不断壮大。明代的屯田开发为甘青民族走廊植入新的社区,屯堡、铺舍、营等错落分布于民族交汇区域,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多民族共处的分布格局。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衣食内容更为多元,城乡生活日益丰富,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奢侈之风逐步在各地蔓延。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也使明清时期的文化教育较前代多有建树,中央政府不仅设置大量官学、书院、社学,还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开办义学等,凸显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性及多元性。本文选择甘青民族走廊这一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人文地理区域为研究范围,以明清以来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而分析自然、人文及历史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同时分析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存在的内在联系。这对于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崔国惠,李元清,于美玲,王小兵,吴晓华,史红飞,张建成[2](2012)在《“十五”以来内蒙古小麦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五"以来,内蒙古小麦育种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的小麦品种22个,通过国家审定的小麦品种6个,小麦育种研究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从总体上看,内蒙古的小麦育种还存在较大差距,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育种效率不高、方法落后等。文章总结和分析了"十五"以来内蒙古小麦育种取得的主要进展,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陈梅英[3](2009)在《滴滴汗水 换得硕果累累——记河南省玉米育种首席专家张学舜研究员》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1982年),有一位刚从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的热血学子,被分配到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他扎根广袤的华北平原腹地,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工作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工作至今,一干就是27年,他先后育成一大批高产优质抗病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新单"系列玉米近乎占据河南玉米的半壁江山。其中

杨建仓[4](2008)在《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麦是我国居民最重要的口粮之一,也是重要的商品和贸易粮,在粮食安全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食品消费结构的改变,对强筋、中筋、弱筋三种品质小麦需求不断增加已成为未来小麦消费的发展趋势,也对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根据不同时期小麦种植面积、生产目标、产量以及面积增加对总产量增加的贡献等指标将小麦生产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和若干小的时期。1949-1978年为农村改革前小麦生产发展阶段,分为四个时期。其中1949-1956年为小麦生产较快恢复和发展时期,其特点是面积增加、单产提高、总产得到较大的增长;单产提高和种植面积增加对总产增加的贡献分别为52.4%和47.6%,除生产条件改善外,优良品种起了重要作用。1957-1965年为小麦生产下降恢复时期,由于条锈病新生理小种的出现,使得碧蚂1号等小麦品种相继感病,减产显着。1965-1972年为小麦生产发展较快时期,单产提高对增加产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占到80%。1973-1978年为小麦生产迅速发展时期,小麦总产增长的30%靠种植面积的增加,70%靠单产的提高。1979-1997年小麦生产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此阶段小麦产量增加了一倍多,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在4.4亿亩(2933万hm2),产量增加主要靠单产提高,占95%。1998-2006年为小麦生产恢复和结构调优阶段,自1998年开始,小麦种植面积呈明显的连续下降趋势,近年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发展,但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为进一步探讨科技在不同区域小麦生产中如何发挥作用,对小麦种植区域的变化和特点进行了一定的梳理。50-90年代,按照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小麦生产划分为10大区域,成为小麦区域发展的基础;随着小麦的发展,区域布局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加入WTO后,小麦生产按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得到较快发展,种植的集中程度逐渐增加,全国14个省区形成具有明显的小麦种植规模优势。未来小麦产区被划分为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和东北五大小麦优势区,小麦生产区域划为分析不同区域科技支撑提供了基础。利用重心偏移的分析方法对小麦生产重心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从种植面积看,小麦种植重心总体上向北、向西方向移动(与1949年相比),其中60年代变化最大。种植面积在南北方向上的动态变化相对东西向更剧烈,但最近几年,南北方的差距基本消失,东西部的差距较大,这与东部土地资源有限而西部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有关;从单产看,50-60年代,小麦单产重心向偏东、偏北方向移动的趋势比较明显,70年代起逐渐向西回移,东西向的差距逐渐缩小,90年代继续向北偏移一定程度后开始回移,南北向的差距也逐渐缩小。单产重心的移动与各地小麦生产水平变化有关,重心总是向优先采用先进技术、优良品种的地区偏移。从偏移距离看,小麦种植重心的总偏移距离最小,单产重心的总偏移距离最大,总产量重心的总偏移距离介于两者之间。在小麦生产和区域变化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各优势区小麦优良品种更换的调查,特别是不同地区优良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来系统分析科研是如何支持小麦生产发展的。在全国小麦生产发展过程中,共进行了7次大的品种更换,每一次品种更替与推广都抑制了因品种退化而造成的产量下降趋势,使小麦单产得到较大的提高,可见,小麦生产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品种的更新换代。不同时期小麦育种的目标不同,90年代以前,基本以提高产量为主要目标,比较重视提高品种的抗病性、抗倒伏性,没有考虑产品加工品质问题;90年代后期,小麦育种开始注重品质改良,逐渐向广适性、高产、优质方向发展,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的专业化育种开始提上议事日程。除了更新品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也是小麦生产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持,现阶段已形成以调整播量为核心的的高产栽培技术、以调节施肥为核心的的高产栽培技术,还有小麦垄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等。小麦科研单位布局的区域性在小麦生产发展过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区科研单位培育的优良品种有效地促进了各生态适宜区品种的更替,成为不同生态区域小麦生产发展的科技支撑。调查得出,目前,常规育种经费短缺和亲本缺乏是影响育种进展的主要原因,生物技术与育种结合不紧密严重影响其应用,未来小麦育种方面要求常规育种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应用分子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要有突破。五大小麦优势区的发展对农业科技的需求重点各不相同。黄淮海优势区灌溉水短缺,干旱、干热风等自然灾害频发,但小麦科技实力较强,育种和栽培研究水平相对较高,要加强栽培管理缩小试验地产量与大田产量的差距;长江中下游小麦优势区排涝和降渍能力比较弱,渍害、穗发芽时有发生;东北小麦优势区干旱和高温频发、收获前常遇阴雨导致穗发芽;西北小麦优势区土壤瘠薄、干旱少雨;西南小麦优势区日照不足、雨多雾大晴天少,易旱易涝等。因此,各区应重点选育、繁育和推广适合当地特点的品种,执行相应的高产栽培标准。通过典型调查对小麦科研生产力的培育进行了剖析。两个单位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均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属于当地更换的主导品种,推广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对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优势区小麦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小麦育种单位公益性强、社会效益大、研究周期长、条件比较艰苦,种子繁育所带来的收入很少,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应该是研究所经费的主要来源,这样才能保障科研育种机构的良性发展。科研机构对小麦生产的支持包括育种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和科研推广体系等方面,小麦育种要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核心骨干长期稳定的团队,必须重视团队组织结构的长期稳定性、指导政策的一贯性和经费支持的连续性。从有关国家小麦产业和科技支撑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各国都非常重视小麦科研育种工作,科研育种以政府资助为主;对品种管理都非常严格,小麦新品种在推广利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和注册;科研、教育、推广相结合的体制有利于专家和教授及时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把最好的技术和信息推广给农民,把推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科研中。通过对中国小麦生产及其科技支撑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国家对小麦生产发展要采取区域综合协调、西部有所侧重的科技投入政策,要加大对小麦育种单位的投入和育种团队的培养,投入重点应放在常规育种完善和提高、应用分子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方面,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经验,从源头入手完善小麦质量控制体系促进产业发展等政策建议。

刘汉成[5](2018)在《小黑麦与黑麦的甄别及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为正确区分小黑麦和黑麦,并探索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小黑麦和黑麦高产栽培技术,本论文从根系、茎秆、叶片、花序和种子结构特征等方面对小黑麦和黑麦进行了甄别,并研究了播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刈割时期对小黑麦和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得到结果如下:1小黑麦和黑麦根系结构差异明显。小黑麦根系的鲜重(0.74±0.13 g)、干重(0.47±0.10 g)、冠层干重(6.32±1.67 g)极显着大于黑麦,根系总长度(722.08±152.78 cm)、表面积(52.76±11.76 cm2)和根尖数(2556.20±560.75)极显着小于黑麦(P<0.01);根系入土深度极显着小于黑麦,二者的根体积无显着差异。从二者根系结构特征来看,小黑麦和黑麦均有较强的抗逆性,适宜在青藏高原推广种植。2从茎秆形态和化学组分而言,小黑麦株高(103.20 cm)小于黑麦(134.50 cm),且每一节间长度均小于黑麦,整个植株的重心较低;小黑麦节间较粗壮,基部第2节间的粗度(3.67±0.49 mm)、秆壁厚度(0.72±0.12 mm)、叶鞘包被长度与节间长度之比(80.39±8.06%)和叶鞘重与节间重之比(22.83±2.55%)等指标均小于黑麦,说明小黑麦较黑麦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小黑麦茎秆的可溶性糖含量是黑麦的23倍,CP含量、NDF含量、ADF含量、灰分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均显着小于黑麦(P<0.05),说明小黑麦茎秆虽然粗蛋白含量较低,但适口性较好,家畜更喜食。3小黑麦和黑麦的叶片数量无显着差异,小黑麦为46片,黑麦均为5片。但小黑麦叶面积(20.34±4.96 cm2)和叶片厚度(317.50±34.98μm)均显着大于黑麦(P<0.05),因此,小黑麦植株中叶片所占比重较大,粗蛋白含量也较高,饲草的适口性好。4小黑麦和黑麦花序结构特征差异显着。小黑麦的花序明显大于黑麦,但小穗数(21.35个)显着低于黑麦(30.20个);小黑麦的小花数变化较大,平均为3朵小花,黑麦较稳定,有2朵小花。从小花结构来看,小黑麦花序中部小穗的护颖长度和宽度显着大于黑麦(P<0.05),小花的外稃宽度、高度和芒的长度极显着大于黑麦(P<0.01),而外稃和内稃的长度都小于黑麦。小黑麦的穗粒数(52.50±1.80粒)显着低于黑麦(58.50±2.50粒)(P<0.05),但其穗粒重(2.08±0.04g)、粒重(0.04±0.00 g)和籽粒宽(3.04±0.32 mm)均极显着高于黑麦(P<0.01),每个花序的籽粒不仅体积大,而且质量较重,其籽粒的生产性能高于黑麦。小黑麦和黑麦花序结构与籽粒性状之间Pearson相关性表明,小黑麦种子长与花序宽度、花序基部小穗数目显着正相关(P<0.05),种子宽度与花序长度极显着正相关(P<0.01),穗粒重和穗粒数分别于花序中部小穗的下位护颖和上位护颖宽度极显着正相关(P<0.01);黑麦种子长度与中部小穗第2小花的内稃长显着正相关(P<0.05),而穗粒数与中部小穗第2小花的外稃高度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5小黑麦种子的长度和高度与黑麦无显着差异,但其宽度(3.03±0.32 mm)极显着大于黑麦(2.53±0.20 mm)(P<0.01),因此千粒重(38.82±0.63 g)极显着大于黑麦种子(30.89±0.18 g)(P<0.01);小黑麦种子的果毛较长、较浓密,腹沟较深,胚乳腔较大,种子皱缩程度大于黑麦,种子表面具纵条纹状不规则纹饰,而黑麦种子表面纹饰为纵条状-网状。6本试验首次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尝试秋季播种小黑麦并取得成功。秋播小黑麦翌年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草产量显着大于春播小黑麦(P<0.05)。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秋播和春播小黑麦的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有显着影响。小黑麦的氮肥施用量为240360 kg N/hm2、播种密度为8431101万基本苗/hm2时,草产量最高、营养评价值最高。7小黑麦和黑麦不同刈割期的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差异较大。蜡熟期刈割时,鲜、干草产量均最高,孕穗期刈割时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最高,随着刈割期推迟,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不断升高。从综合评价结果看,小黑麦和黑麦蜡熟期刈割时综合评价值最高,乳熟期次之。但如果考虑小黑麦和黑麦的饲草品质,开花期则为最佳刈割期;如果考虑经济效益,宜在乳熟期刈割;如果考虑相对饲喂价值,则可在抽穗期刈割。8本试验采用响应面设计法对本试验得出的小黑麦和黑麦播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刈割期进行了验证,与结果较吻合。结果表明,小黑麦播种密度为300.75kg/hm2,氮肥施用量为302.43 kg/hm2,开花期刈割时,干草产量最高(13.80 t/hm2),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16.11%和79.71%,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50.76%和31.88%。黑麦的播种密度为300.00 kg/hm2,氮肥施用量为304.79kg N/hm2,开花期刈割时,干草产量最高,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16.67%和79.64%,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49.51%和31.86%。

蒋慕东[6](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7](2004)在《关于颁发2004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的通知》文中指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厅(委员会、局)及有关单位:2004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现将获奖项目150项(见附件)予以颁布。附件:2004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获奖项目目录

二、旱地优质小麦新品种赤麦二号高产栽培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旱地优质小麦新品种赤麦二号高产栽培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三、研究资料和研究现况
    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人口变迁
    第一节 明代人口的变化
        一、明初大规模移民推动人口增长
        二、明中后期人口呈下降趋势
    第二节 清代的人口起伏
        一、清前期人口的恢复性发展
        二、乾隆四十一年至咸丰三年间人口的滞胀
        三、同治兵燹后的人口骤减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少数民族人口
        一、明代的“西番”人口
        二、清代的少数民族人口
    小结
第二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农牧业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农业开发
        一、明代农业的西向拓展
        二、清代农业一体化的完成
        三、传统农作物结构的变化
        四、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
    第二节 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化与水利设施的兴修
        一、农业技术与生产工具的进步
        二、明代水利工程的创修
        三、清代水利渠网的完善
    第三节 明清时期畜牧业的发展
        一、明代官营养马业的勃兴
        二、清代官营养马(驼)业的延续
        三、明、清民营畜牧业的发展变化
    小结
第三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的传承与发展
        一、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兴起
        二、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
        三、少数民族手工业的延续
    第二节 近代工业的萌芽
        一、洋务运动背景下的近代工业
        二、清末的“新政实业”
    第三节 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一、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色彩
        二、外部因素推动下的发展
    小结
第四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商业进展
    第一节 明代链条式的经贸模式
        一、国家掌控下的茶马贸易
        二、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朝贡贸易
    第二节 清代区域贸易的繁荣发展
        一、流通商品种类的多元化
        二、民族贸易推动商业市场形成
        三、商人群体对商贸交流的促进
        四、商路的开辟与贸易圈的建立
    第三节 明清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从“重农抑商”向“重农重商”的转变
        二、国家少数民族政策对民族贸易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第一节 地域社会的变化
        一、行政区域的扩张与编户齐民
        二、宗族的形成与发展
        三、商人及手工业阶层的壮大
    第二节 社会生活的变革
        一、军民共处与新村寨聚落的形成
        二、由俭入奢的消费观念
        三、丰裕多元的衣食品类
        四、日益丰富的城乡生活
    第三节 族际间的交往融合与文化熏染
        一、民族间的互动与交融
        二、土官的“向化”现象
    第四节 文化教育与风气开通
        一、明代文教的兴起
        二、清代文教的继续推广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十五”以来内蒙古小麦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育种主要进展
    1.1 通过内蒙古审定的小麦品种
        1.1.1 产量水平
        1.1.2 品质
        1.1.3 抗性
    1.2 国家审定的小麦品种
    1.3 内蒙古小麦育种途径
2 内蒙古小麦育种存在的问题
3 内蒙古小麦育种的发展建议
    3.1 针对生产需要和存在问题制定育种目标
    3.2 加强小麦种质资源鉴定和创新研究
    3.3 以常规育种为基础, 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
    3.4 重视抗病育种
    3.5 加强节水高产小麦品种选育
    3.6 组织协作攻关
    3.7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3)滴滴汗水 换得硕果累累——记河南省玉米育种首席专家张学舜研究员(论文提纲范文)

1 育种开发, 换来硕果累累
2 汗洒沃土, 再创高产佳绩
3 重任在肩, 迈上新的征途

(4)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农业发展背景
        1.1.2 小麦在我国粮食中的地位
        1.1.3 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
        1.1.4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现状
        1.1.5 我国小麦的国际竞争力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理论工具和主要方法
    1.6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粮食和小麦产业发展研究
        2.1.1 粮食发展
        2.1.2 小麦产业发展
    2.2 小麦生产的技术研究
    2.3 产业组织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
        2.3.1 农业产业一体化
        2.3.2 技术创新理论
    2.4 简要评价
第三章 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特点
    3.1 小麦生产的特点
        3.1.1 小麦的地位特点
        3.1.2 小麦生产发展特点
        3.1.3 小麦品种和品质结构的变化特点
        3.1.4 小麦种植的小农户经营特点
    3.2 小麦消费需求的特点
        3.2.1 小麦消费和利用特点
        3.2.2 小麦的消费需求变化及结构特点
    3.3 小麦生产发展阶段
        3.3.1 改革开放前小麦生产发展阶段
        3.3.2 小麦生产稳步发展阶段(1978-1997 年)
        3.3.3 小麦生产恢复和结构调优阶段(1998-2006 年)
    3.4 小麦产后加工的发展
        3.4.1 小麦加工业发展
        3.4.2 小麦加工产品
    3.5 小结
第四章 小麦生产的区域特点和重心偏移
    4.1 小麦生产布局的分区变化特点
    4.2 小麦生产优势区
        4.2.1 优势区布局规划
        4.2.2 专用小麦优势区建设
        4.2.3 现阶段小麦优势区分析
    4.3 小麦生产重心的演变路径及偏移特点
        4.3.1 重心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3.2 小麦生产重心演变路径分析
        4.3.3 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重心轨迹的对比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科技对小麦生产发展的支撑
    5.1 80 年代以前科技对小麦生产的支撑作用分析
        5.1.1 小麦品种培育和改良
        5.1.2 小麦抗病育种
    5.2 90 年代以后科技对小麦生产的支撑作用分析
        5.2.1 优质专用小麦培育
        5.2.2 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推广
    5.3 小麦不同种植区域科技对生产的支撑作用分析
        5.3.1 黄淮海小麦种植区
        5.3.2 长江中下游区
        5.3.3 东北小麦种植区
        5.3.4 西北小麦种植区
        5.3.5 西南小麦种植区
    5.4 小结
第六章 小麦生产科技需求与技术对策
    6.1 小麦生产发展科技支撑的现状分析
        6.1.1 主要育种技术
        6.1.2 小麦主要栽培技术
    6.2 小麦生产发展技术支撑存在的问题分析
        6.2.1 存在问题
        6.2.2 原因分析和技术需求调查
    6.3 不同优势区域发展的限制因素和科技需求
        6.3.1 黄淮海小麦优势区
        6.3.2 长江中下游小麦优势区
        6.3.3 东北小麦优势区
        6.3.4 西北小麦优势区
        6.3.5 西南小麦优势区
    6.4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的技术对策
        6.4.1 完善与提高常规育种技术
        6.4.2 突破分子技术应用
        6.4.3 集成组装简易高效栽培体系
    6.5 小结
第七章 小麦科技支撑能力的培育
    7.1 案例调查
        7.1.1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研究案例
        7.1.2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
    7.2 小麦育种和推广的区域性及科技支撑
    7.3 小麦科研和推广的公益性
    7.4 小麦科研和推广的有效组织
        7.4.1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历史变迁
        7.4.2 小麦的科研组织
    7.5 小结
第八章 有关国家的小麦产业发展与科技支撑
    8.1 有关国家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8.1.1 美国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8.1.2 法国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8.1.3 日本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8.1.4 印度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8.1.5 比较分析
    8.2 有关国家小麦产业的发展与科技支撑
        8.2.1 加拿大小麦产业及其科技支撑
        8.2.2 澳大利亚小麦产业及其科技支撑
    8.3 小结和启示
第九章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5)小黑麦与黑麦的甄别及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小黑麦和黑麦植物学特征研究
        2.2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牧草栽培技术研究
        2.3 小黑麦育种栽培研究现状
        2.4 小黑麦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3 研究目标
    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小黑麦和黑麦植物学结构特征比较
    第一节 小黑麦和黑麦根系结构特征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方法与原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黑麦根系深度和质量比较
        2.2 小黑麦和黑麦根系长度比较
        2.3 小黑麦和黑麦根系总表面积比较
        2.4 小黑麦和黑麦根系体积比较
        2.5 小黑麦和黑麦根尖数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节 小黑麦与黑麦茎秆结构特征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电镜扫描观察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黑麦和黑麦茎秆形态学特征
        2.2 小黑麦和黑麦基部第2节间结构特征
        2.3 小黑麦和黑麦基部第2节间显微结构特征
        2.4 小黑麦和黑麦茎秆基部第2节间化学成分
        3 讨论
        3.1 小黑麦与黑麦茎秆结构差异明显,小黑麦抗倒伏能力强于黑麦
        3.2 小黑麦比黑麦生产潜能更高
        4 结论
        4.1 小黑麦抗倒伏能力强于黑麦
        4.2 小黑麦比黑麦生产潜能更高
    第三节 小黑麦与黑麦叶片结构特征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方法与原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黑麦和黑麦主茎倒二叶外部形态特征
        2.2 小黑麦和黑麦表皮结构特征
        2.3 小黑麦和黑麦主茎倒二叶表皮亚显微结构特征
        2.4 小黑麦和黑麦主茎倒二叶解剖结构特征
        2.5 小黑麦和黑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节 小黑麦与黑麦花序结构和籽粒特性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方法与原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黑麦和黑麦的花序结构特征
        2.2 小黑麦和黑麦花序结构与籽粒性状相关性分析
        2.3 小黑麦和黑麦不同品系花序结构比较
        3 讨论
        3.1 小黑麦和黑麦的花序结构差异明显
        3.2 小黑麦籽粒的生产性能高于黑麦
        3.3 小黑麦和黑麦品系的代表性
        4 结论
    第五节 小黑麦和黑麦种子结构特征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4 形态指标测定
        1.5 电镜扫描观察
        1.6 数据分析方法与原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黑麦与黑麦种子外部形态特征
        2.2 小黑麦和黑麦胚乳腔及胚大小特征
        2.3 小黑麦和黑麦种子微观结构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章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小黑麦在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下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2.2 生长速率
        2.3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小黑麦草产量影响
        2.4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小黑麦营养价值影响
        2.5 小黑麦在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下饲草品质综合评价
    3 讨论
        3.1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生长速率的影响
        3.2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草产量的影响
        3.3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营养价值的影响
    4 结论
第四章 小黑麦和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适宜刈割期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 小黑麦和黑麦不同生育时期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黑麦和黑麦物候期测定
        2.2 小黑麦和黑麦生长速率
        2.3 小黑麦和黑麦在不同刈割时期的草产量分析
        2.4 小黑麦和黑麦不同刈割时期饲草营养价值分析
        2.5 小黑麦和黑麦不同刈割时期饲草品质综合评价
    3 讨论
        3.1 不同刈割时期的株高效应
        3.2 不同刈割时期的枝条数效应
        3.3 不同刈割时期鲜干比效应
        3.4 不同刈割时期草产量效应
        3.5 不同刈割时期营养品质效应
        3.6 小黑麦和黑麦在不同生育时期的综合评价
    4 结论
第五章 小黑麦和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最适栽培条件的响应面优化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及方法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响应面设计下小黑麦试验结果
        2.2 响应面设计下黑麦试验结果
    3 讨论
        3.1 播种密度对小黑麦和黑麦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3.2 氮肥施用量对小黑麦和黑麦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3.3 生育天数对小黑麦和黑麦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4 结论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1 小黑麦和黑麦植物学结构差异显着
        1.1 小黑麦与黑麦根系结构差异
        1.2 小黑麦与黑麦茎秆结构差异
        1.3 小黑麦与黑麦叶片结构差异
        1.4 小黑麦和黑麦花序结构差异
        1.5 小黑麦和黑麦种子结构差异
        2 播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对小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生产性能的影响
        3 小黑麦和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最佳刈割期研究
        4 小黑麦和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最适栽培条件响应面优化筛选
    第二节 创新点
        1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小黑麦秋季播种技术研究
        2 小黑麦和黑麦的甄别
        3 响应面法确定小黑麦和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适宜播种量、氮肥施用量和刈割期研究
    第三节 不足之处
        1 播种期研究不足
        2 免耕播种模式尚不能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推广
        3 跨专业研究的局限性
    第四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导师简介

(6)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一、历史沿革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四、评说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三、野生大豆研究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一、单产变化
        二、总产变化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第二节 品种演变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一、清末大豆施肥
        二、民国大豆施肥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一、发酵类豆制品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三、蛋白类豆制品
        四、豆乳粉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一、大豆卵磷酯
        二、大豆低聚糖
        三、大豆异黄酮
        四、大豆皂甙
        五、大豆多肽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一、积极因素
        二、消极因素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旱地优质小麦新品种赤麦二号高产栽培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D]. 陈亮. 兰州大学, 2019(08)
  • [2]“十五”以来内蒙古小麦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J]. 崔国惠,李元清,于美玲,王小兵,吴晓华,史红飞,张建成.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01)
  • [3]滴滴汗水 换得硕果累累——记河南省玉米育种首席专家张学舜研究员[J]. 陈梅英. 农业科技通讯, 2009(10)
  • [4]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D]. 杨建仓.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5]小黑麦与黑麦的甄别及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 刘汉成.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2)
  • [6]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7]关于颁发2004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2004(11)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